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御前疯子 > 御前疯子 第 6 部分阅读

第 6 部分阅读

    出去,完全不理会她的不情愿与反抗。殷哲早早地在门外候着了,举着两把长枪,见人来了,就将其中一把往她面前一掷。

    傅茗渊吓得跳了起来,眼见着那支长枪狠狠地砸在她面前,“咣当”一声,险些要了她的小命。

    惨无人道。

    殷哲这才意识到她根本拿不动这柄枪,颇为歉疚地小跑过来,将枪拿了起来,尴尬道:“傅大人,我以为……你能接住的。”

    “……”傅茗渊咳了咳,“没把我砸死就不错了。”

    是以,这日夏笙寒造访之后,她便一直在练习如何拿起这柄银枪,无奈她生得瘦小,根本没什么力气,举了半天也只能抬起其中一端。

    阿尘坐在边上一边吃瓜子一边耐心瞧着;几个小书童也前来围观,感叹这首辅大人惹上了疯子,真是太倒霉了。殷哲在陪她练了几个时辰之后终于放弃了她,转身走过去与阿尘分了点瓜子开始嗑。

    傍晚,前来视察的夏笙寒见到这一幕,摇头啧了啧;身后跟着的严吉惋惜道:“傅大人……不行啊。”

    筋疲力尽的傅茗渊早就没了发火的力气,只问:“你们怎么来了?”

    夏笙寒答道:“串门。”

    傅茗渊没再理他,只吩咐安珞前来上茶。几人坐在庭院里久不发话,阿尘便前去厨房准备做些菜来当晚饭。殷哲放弃她后自个儿耍起了长枪,博书斋里种的花花草草不少,银枪飞舞,带起一阵柳絮纷飞,边喝茶边瞧去倒真是一番美好的景致。

    她自然没忘记她身边坐着的是个疯子,指不定就要说出什么煞风景的话来,头一偏却瞧见夏笙寒正一手撑在脑后,闭目养神,神情算不上痛苦倒也显得有那么些不自在。

    她记得景帝曾说过,夏笙寒小时候曾磕破了脑袋,伤得很重,是以才留下疯病这个后遗症。她关切地询问了一句,对方却似乎没有听到,最后还是只能转向严吉。

    “王爷一到这个季节就会头疼,过一会儿就好了。”

    傅茗渊点头应着,想起先前景帝曾说的,关于慧王磕坏了脑袋。虽说是第一次看到这主仆二人犯难的模样,此刻倒没了取笑的心思,伸出手去想在夏笙寒的背上拍一拍,却见他蓦地睁开眼睛,不似方才的难受,目光中闪烁着不可思议:“傅大人想摸本王?”

    “我呸……”她一瞬收起了怜悯之意,闷头继续喝茶。夏笙寒笑意更甚,起身前去与殷哲说话。傅茗渊的身边只剩下严吉一个,百无聊赖地打了个哈欠,却见眼前的老者一副歉疚之色。

    “傅大人你别介意,王爷素来是这个样子的。”

    “我当然不会同一个疯子介意。”她摆摆手,“你有去太医院给他开药么?”

    严吉不答,侧首看向庭院中的夏笙寒,默了默:“王爷乃是宠妃之子,又是最小的一个皇子,儿时看似光鲜,其实吃的苦不比别人少。老奴看着他长大,十四岁那年脑袋被撞出了一个窟窿,你说人撞到柱子上怎么会有窟窿?还不晓得是怎么回事呢。”

    傅茗渊静静听着。的确,夏氏从开国初始内部就矛盾不断,能存活下来的皇子们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战斗力,从湘王那里就可以看出。如此强大的气场,大约是从小就练就的。

    不过,夏笙寒是个疯子,这是他的金钟罩。

    “他的童年……很不幸么?”

    严吉点头道:“是啊,王爷小时候若不是有湘王殿下护着,怕也撑不到现在。”

    ……什么?

    “湘王?”傅茗渊不可思议地瞧着他,确定自己没听错。那个眼睛能发闪电的……湘王?

    严吉再次点头,这回反而有些纳闷:“你不知道么?湘王殿下与王爷乃是一母所生,同胞兄弟啊。”

    “——诶?!”

    18「凯旋」

    傅茗渊难以置信的叫声响彻了博书斋。

    她原以为湘王与夏笙寒轮廓相似是因继承了父亲,再加上她没有见过别的王爷,自然也就如是想了。而今看来,这两人是如假包换的亲兄弟?!

    可这性格上也差太多了吧……

    “原来傅大人不知道啊。其实他们三兄妹本还有个……”严吉说到一半,忽然意识到多了嘴,尴尬地耸耸肩,“老奴说多了,傅大人就当没听见罢。”

    傅茗渊讷讷地点头,脑子里只想着夏笙寒与湘王这件事,倒也没多在意他的话。晚饭时她没想留这主仆三人下来,可夏笙寒在她开口前就是一副盛情难却的样子,念道:“傅大人的好意……”

    “我这是恶意!”

    “本王就不推辞了。”

    “……”算你狠!

    一个时辰之后,她总算是将这个瘟神给请走了,夏笙寒却执意要让她送一送。傅茗渊无奈之下随他而去,走了一段路连严吉公公都瞧不见了。

    皎洁的月光映照出两个人的影子,傅茗渊遂开始百无聊赖地踩他的脑袋以发泄。夏笙寒蓦地停步,回头望她:“踩够了没有?”

    她龇牙咧嘴地回敬道:“没有!”

    “那我也踩你。”

    “……”

    是以,二人就这么张牙舞爪地互踩脑袋,过了半柱香的工夫才走了几步路。傅茗渊此时个子矮倒是占了优势,活蹦乱跳地踩他的影子;夏笙寒眉峰微蹙,诡异一笑,突然将伞打了起来,只留下半个身子的影子。

    “你赖皮!”傅茗渊累得慌,才意识到她方才跟着这个疯子一道发了疯,想了想还是停了下来,“我要回家了。”

    夏笙寒默不作声,将伞轻轻置在肩上,似笑非笑道:“没事别出博书斋。”

    她撇撇嘴:“我还要上朝呢。”

    “反正你上不上都一样。”

    “……喂!”

    傅茗渊狠狠诅咒给他烧饭的人忘记放盐,头一扭便回了博书斋,瞧见院子里的小书童们都围在一起观望着什么,原来是殷哲在后院练枪,似乎功夫比前日更高明了些。

    小书童们一个劲儿地拍手,傅茗渊也跟着拍,拍到一半才想起来:“等等……你怎么没跟夏笙寒回去?”

    殷哲腼腆笑笑,将长枪收起:“是王爷让我留下来教你防身术的。”

    “可你不是放弃我了么?”

    殷哲残忍地望着她,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傅大人你不能这么堕落。”

    “……”

    好啊这个疯子,留下个小跟班来当眼线?傅茗渊气不过想将人撵走,但又一想这殷哲可是知道她身份的人,贸然撵出去指不定会出什么纰漏,只好将人留了下来。

    殷哲虽然与景帝一般年纪,人倒是懂事,只听了句吩咐便将自己打理得好。傅茗渊看着委实感动,又想起那玩心太重的景帝,默默叹了口气。

    待遣散了小书童之后,她安顿好了殷哲便打着哈欠回屋。月光之下树影微动,殷哲驻足在门外,原本的腼腆笑容转为了肃穆,忽地拾起一块巴掌大的石头,想也不想地往院子里竹林那边砸了过去。

    被砸中的竹竿摇晃,响声悉悉索索,隐约能听出其中夹杂着的脚步声,似乎是有人落荒而逃。

    殷哲环视四周,满意地笑了笑,转身回屋睡觉。

    ***

    在梁州遇刺一事,傅茗渊交代景帝莫要声张;景帝的玩心虽重,但朝中谁能信谁不能信,还是有些把握,故而从未在百官面前提起此事。

    距离科举的日子越来越近,翌日早朝之上,官员们纷纷讨论起了五省试点对此事的影响,傅茗渊只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倒是镇国公唐瑾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微臣在外,听得百姓们似乎希望能让女子入学,不知陛下如何想?”

    此言一出,百官肃静,接着又交头接耳了起来。

    诚然,延国有不少私塾都是同意收女子入学的,但五省的学府乃是公办,原本将官家子弟与庶民混杂在一起,就引来不少非议,如今若再是让女子入学,只怕意见会更大。

    “开什么玩笑,女子既不能参加科举,又不能入朝,收她们来吃白饭的?”

    “就是就是,这学府是为了扩招考生,又不是什么收容所。”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唯独两位老丞相迟迟不发话。傅茗渊闭目聆听,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倘若这些人知道面前就站着个女子,会作何想?

    这一改革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延国百年不曾女子为仕,就算景帝真的应下,这观念一时也改不过来。她倒是想同意,可也知道急不得。

    “——本王倒是认为,此举不失为良策。”

    忽而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自殿下传来,百官纷纷转头而望,瞧见一个头戴束发银冠的年轻男子,未着官服,举止却是落落大方,再加上那句“本王”,想来便是景帝的八皇叔潭王了。

    傅茗渊先前未与此人见过面,只知对方性情温和,也不怎么参与朝政,比起湘王和夏笙寒来,是目前夏氏里最正常的一个了。

    那原本还在叽叽喳喳的工部侍郎顷刻闭了嘴,往二相那里求救,可二老却视而不见。

    “普天之下,亦有不少女子身怀才学,倘若因性别之分而没有把握住人才,岂不是一大损失?”潭王目露笑意,“当然,此事还需由陛下定夺。”

    潭王不常上朝,但说的话亦有一定分量。傅茗渊一脸感激,而百官也纷纷表示会再作考虑。

    另一件要事则是守在扬国边境的士兵发现了一名细作,扬国素来觑觎延国领土,此次派了探子来,指不定又想耍什么手段。众人纷纷商讨究竟要派哪位将军前去,年迈的右将军充耳不闻,出列道:“陛下,老臣倒是有一适合人选,是右军的副将之一,名为乔钰,领兵之术,不亚于臣。”

    百官顿时唏嘘。

    这位乔副将在延国的确赫赫有名,精通兵法,却始终为副将,多任军师之职,原因便是其人先天目盲。扬国乃是大国,兵力强盛,与延国实力相当,看老将军的意思是想让此人出任,但史上领兵打仗从无由盲人任主帅,其中之意,不言而喻。

    景帝心中不解,遂与老将军磨了磨牙,表示人选会再作考虑,况且扬延两国素来井水不犯河水,会不会打仗都是个问题。

    “老师,你说右将军为何要派一个瞎子去?”小皇帝坐在御书房里纳闷。

    “听闻乔将军是出色将领,虽是先天目盲,但亦能上战场杀敌。”傅茗渊想了想,道,“这新任的左将军乃是带功上任;右军虽然强大,但人才尚稀,老将军想让手下立功,这也可以理解。”

    景帝依然歪着脑袋。

    “陛下若是不放心,微臣可以去会一会这位乔将军,再作打算。”言罢,她交代好了这天的任务就告了辞,准备前往乔钰所在的靖远将军府。

    宫中对这乔钰的传闻不多,只知他眼睛看不见,还有个五岁大的儿子。傅茗渊想着登门造访应该套些近乎,遂决定将阿尘带去,好与乔夫人话话家常。

    阿尘爽快答应,问:“我们要去哪位将军家?”

    “就是靖远将军府啊。”

    “这样啊……”阿尘目光微动,但仍是面无表情,“我突然不想去了。”

    “……诶?”傅茗渊奇怪道,“刚才不是还答应我的么?”

    “我突然肚子疼。”

    “……”

    傅茗渊没了办法,心知阿尘是个想法不定的主儿,也没了强迫的念头,出了博书斋没走几步,远远瞧见夏笙寒飞快地走来,她腿一抖,慌忙想撤离,可还没迈步就被抓了个正着。

    “傅大人要去哪里?”他举着伞闲逛,身边倒是没跟着人。

    傅茗渊叹了口气,心知今日是躲不掉了,遂直视着他,大义凛然道:“王爷来的正好,臣想去靖远将军府,却不知晓具体方位,不知王爷可否带我一程?”

    “没问题。”夏笙寒拍了拍她肩,顺势就把她一夹,连人带物往皇宫那边捎了过去,“陛下说要见你。”

    “……诶?见我作甚?”

    “我怎知晓?”他晃着脑袋道,“指不定又要开宴会吧。”

    “……怎么能这么不务正业!”

    傅茗渊恨铁不成钢地骂了一句,可无奈只好被他拖着带走,沿途遇到的宫女太监们纷纷指指点点,啧啧道:王爷和傅大人最近走得可真近啊。

    ——才不是这么回事!

    傅茗渊欲哭无泪,耳边却忽然听得一阵嘈杂人声,极目望去,竟是一路兵马凯旋,声势浩大。她忽然想起这天是定襄侯回朝之日,率先冲到她面前的,果不其然是那6子期:“哈哈哈佞臣,老子平安回来啦!”

    她不由扶额:还真是福大命大……这次圆满解决了檀国的难民事件,她还得思考如何给此人加官进爵。

    尚未回答,她余光瞥见那队伍中的领头之人,鲜衣怒马,剑眉星目,气宇轩昂,似因常年带兵打仗,颇有将领风范,银甲披风,轮廓却有几分眼熟。

    “真不愧是定襄侯啊,果真是年轻有为。”身旁有一人赞道。

    “可不是,不知谁家的姑娘有这等好福气呢。”

    ……

    傅茗渊细细盯着那人款款而来的英姿,是说不出的熟悉之感,遂问夏笙寒道:“这定襄侯……叫什么名字?”

    “似乎是叫‘云沐’。”

    “……!”她陡然一怔,目光中顿时现出几分欣喜来,不自觉地露出笑容,双眸明净纯粹,喃喃道,“居然……变得这么厉害了啊。”

    她本是轻轻一句,而夏笙寒却奇怪地望着她,问:“你……认识他?”

    傅茗渊回过神来,警惕地瞄了他一眼:“关你什么事?”

    “你这表情,都快流口水了啊。”

    “……才没有!”

    他顿了片刻,凝视着她灿灿的双眼,忽然不满道:“那你要不要冲上去拥抱一下来庆祝重逢?”

    傅茗渊丝毫听不出他的情绪,但总觉得今日的夏笙寒与以往不同,不由纳闷:“你……你今天吃火药了?”

    19「往事」

    “被你发现了,其实我还会喷火呢。”

    他不但不反驳,还微微启唇往她耳边凑。尽管知道他不会喷火,傅茗渊还是被这一举动吓了一跳,忙不迭逃开,而夏笙寒则是紧紧追着她跑。

    一时间,众人的视线从围观定襄侯凯旋,改为围观慧王与首辅的追逐战,甚至有人跟着起哄,赌谁会赢。

    喧闹声不断,傅茗渊不知他又抽了什么风,只好跑到横街再跑回来。马上的领兵之人注意到了这阵骚乱,微微蹙眉。身旁的一将道:“云大人,似乎是慧王殿下在前边闹事。”

    “慧王?”云沐循着那人所指方向望了一眼,目光淡漠,不再理会,“人马就交给你,本侯先入城了。”

    ***

    时近傍晚,傅茗渊终是将那个疯子给摆脱了,也耽误了一天的行程,只得明天再去靖远将军府拜访。

    定襄侯回朝乃是大事一件,然于她而言却是个不大不小的惊喜。

    这,需要追溯到她儿时的一件事。

    傅茗渊在六岁以前是住在江都附近的一座村子,小时候也算半个野孩子,某天跟着爷爷去林子里打猎,正好看到草丛那边有什么动静,以为是猎物,二话不说一棒子抡了上去,拨开草丛一看才知倒下的是个翩翩少年。

    ……杀人了。

    于是她跑了。

    她跑到一半,内心煎熬无比,还是折了回去,瞧见这小少年又醒了,才知道原来这厢并没有死,只是昏过去了而已。

    这小少年似乎是官家子弟,说自己名唤“云沐”,来野外踏青的时候鞋子脏了,刚一蹲下来准备掸掸灰,就被人给敲昏了过去。他分明早就头破血流了,却含笑表示不在意此事,没有大碍。

    傅茗渊觉得他疯了,于是又跑了,只匆匆道了个歉,塞了一包吃的给他当作赔罪,连名字也没有说。

    而今已是过了将近十五年,她却没想到会在此遇上对方,心情甚好。当晚殷哲来询问此事,也不知从何处听来的,只问:“傅大人认识定襄侯么?”

    “夏笙寒告诉你的?”

    殷哲腼腆地抓了抓脑袋。

    月光皎洁,她的面容白皙清丽,淡而柔美,比起白天更像个女子,宁静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我小时候不懂事,抡了他一棍子,他没怪我,我觉得他胸怀大度,以后是个人才。不过现在……他恐怕早就不记得了吧。”

    她莞尔一笑,一转头,发现殷哲正在奋笔疾书地记着什么。

    “你……你不是不会写字么?”

    “我只是念的书不多,字还是会写的。”殷哲不看她,继续写,“傅大人,继续说。”

    “你……”傅茗渊叹了口气,“你这跟班倒是做的称职,只是夏疯子也不晓得又生什么气。”

    殷哲手中突然一顿,抬头望她:“傅大人真不知道么?”

    傅茗渊一愣,“我怎么知道?”

    少年想了想,又笑道:“其实傅大人可以自己去问王爷的,不过王爷这人呆不住,若是几日没见到你,指不准会亲自来炸了博书斋。”

    “你怎么能说的这么一本正经……”

    这夜,傅茗渊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想要回忆过去的点滴,但六岁前的记忆却甚是模糊。她想着想着,脑海里却全是夏笙寒那吃了火药桶似的反应,大半夜地惊出一身冷汗。

    不行,这疯子每天在她眼前晃悠,她都快有幻觉了……

    ***

    原来昨日景帝寻她前去御书房,就是为了讨论关于派兵一事。这定襄侯方一回朝便听闻了此事,主动请缨前往扬国。

    景帝本就怕人推脱,自然高兴;老太师却是险些一头撞在了柱子上。

    刚回来没几天就又要去打仗,他的孙儿要到何时才有着落……

    “禀陛下,微臣的十万军队已整装待发,只要陛下准许,即刻前往边疆。”

    一大清早,御书房外就围满了人;云沐独跪于景帝面前,一副“你不让我去我就不起来”的模样。右将军的脸色甚是难看,云太师的脸色更加难看。

    景帝见过想立功的,却真没见过喜欢打仗到这个地步的,一直拖着没回应,直到傅茗渊来了才问:“朕要先询问诸位爱卿的意见,不知傅爱卿意下如何?”

    傅茗渊闻言,默默看向那跪在不远处的俊朗青年,墨色的大袖长袍,身披暗红的立领披风,虽是神色漠然,却处处英气勃发。

    “傅爱卿?”景帝又唤了一声。

    “……”她立即回神,思忖片刻,揖手道,“微臣认为,定襄侯昨日刚刚回朝,纵然他已休整完毕,手下的士兵或许尚未缓歇过来。兹事重大,择日定夺为妥。”

    云太师与右老将军的神色皆是稍稍缓和,云沐却不起身,直视她道:“傅大人是瞧不起本侯么?”

    他一双眸子沉定幽深,毅然决然,还带着几分怒气。气氛一时僵了,最后还是老太师将人拉走,低首道:“陛下见笑了。”

    景帝自知在群臣之中威信尚不足,有些不悦;傅茗渊则是更加生怒,抱怨道:“怎么会有人这么不领情!”

    “老师似乎很在意定襄侯?”景帝突然幽幽地望着她。

    “怎么会,陛下多虑……”她说到一半,忽而意识到什么,“是慧王与你说的?”

    “是啊。”景帝有些嫌弃地瞄了她一眼,“小皇叔说,你似乎对定襄侯有非分之想。朕还真没看出来,原来老师你是个……”

    “……!”夏笙寒你死定了,“陛下莫要听他胡说!微臣家中可是有位夫人的。”

    “哦,也对……”景帝悟了一悟,似乎是暂时相信了她,目光中的嫌弃转为了平和,“关于派兵一事,老师可有人选了?”

    “暂时还没有。”傅茗渊摇了摇头,“微臣今日正是要去拜访右将军推荐的乔副将。”

    “那好,就由小皇叔带你去吧,朕去看会儿书。”

    “……”

    好歹一年下来,再加上傅茗渊屡次以死相逼,景帝终是有了几分作为帝王的自觉,先前是学习一刻便奖励自己玩耍两个时辰,终于变为了现在的学习两个时辰玩耍一个时辰,令她甚是宽慰。

    方才在御书房时就注意到了那个执伞之人,此刻却是消失不见了。傅茗渊独自出宫,但不晓得靖远将军府在何处,本着死活不去问那个疯子的精神,正准备抓一个路人来询问,却瞧见不远处的柳树下那抹鲜明的紫色,倚在树旁动也不动。

    所谓冤家路窄。

    “王爷……在等我?”

    她试探地上前问了一句,才注意到夏笙寒的手里正牵着一匹马,看起来是一匹汗血宝马。她忽然想起曾经去王府时,听说他的骏马死了——虽然极有可能是被他煮了吃了——但至少她应该表达一下安慰。

    “这是……新买的马?”

    夏笙寒望了她一眼,耸肩道:“是王兄刚刚送来的。”

    “湘王?”回忆起先前的蜘蛛事件,傅茗渊总是心有余悸,但猜测终归是猜测,尚不可断言,“湘王他……与你关系不好么?”

    “曾经很好,我疯了之后就没怎么与他说过话了。”他重又凝视着那匹宝马,忽然道,“送你怎么样?”

    “诶?!”傅茗渊一惊,连忙摇手,“不不不,我不会骑马。”

    夏笙寒听罢,有些惊讶地望她,随后懂也似的点点头:“原来一个人能废柴到这个地步啊……”

    “……喂!”她好气又好笑,瞪他一眼,“不是说要带我去靖远将军府的么?”

    夏笙寒点了点头,打着伞牵着马并肩走了几步,“你为何要拒绝定襄侯的请命?”

    早些便料到他会问这个问题,傅茗渊摊手道:“近年来朝中也没出什么乱子,功劳已经让定襄侯抢去了一件又一件,右老将军若不是坐不住了,怎么会推荐一个先天目盲的副将上任?朝中老将为国效力多年,有些愿望还是要满足的。”

    “哦……”他晃着脑袋,“我当你是想要嫁去侯府,准备去找陛下赐婚呢。”

    “……!”傅茗渊一个激灵,突然站定,瞪他道,“我的确很欣赏云大人的人品,但也不过是欣赏罢了;再者……下官是个如假包换男子,这等玩笑王爷莫要再开。”

    见她急得脸颊泛红,夏笙寒唇角微弯,露出不易察觉的一笑,拉着她前去靖远将军府。

    靖远将军名唤乔钰,是右将军麾下最得力的副将之一,立下赫赫战功,只可惜目不能视,每每由此人出征,先帝都有几分疑虑。

    在傅茗渊的印象里,“将军”大多是五大三粗的存在,就连年老力衰的右将亦是身材魁梧。这乔钰却是人如其名,面如冠玉,活脱脱一个清秀男子,看不出来连儿子都五岁了;毕竟是先天目盲,除了整日闭着眼睛,吃饭走路均与常人无异。

    “傅大人前来造访,可是为了扬国一事?”乔钰声音温和,笑容淡淡。

    傅茗渊点头应道:“乔将军是明白人,本官就开门见山了。如今老将军麾下能人不多,他希望能由你出征,但朝中官员对此事颇有微词;可若要让你担任军师,老将军恐怕会不乐意。本官来此的目的是想由将军与镇南侯同去,方可令双方满意,就是老将军那里须由你去说服,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既然是陛下的要求,下官自然没有意见。”乔钰起身与她行礼,微微偏头,笑道,“看来慧王殿下与阿旭玩得很开心。”

    傅茗渊进了府才知这将军府上并无什么乔夫人,看似是丧了妻,却又没办葬礼。她感觉不对,连忙往窗户外头一看,瞧见夏笙寒的手里不知何时举了个罐子,晃来晃去的声响大约是在摇骰子,开完之后还带着那五岁小童一起猜。

    “你……你怎么能教小孩子这个!”她几乎是冲过去将人拉了过来,而乔旭仍是蹲在地上,面上波澜不惊,似乎对这两个陌生人并无害怕之意。

    夏笙寒被她抱着胳膊,笑道:“我小时候玩的就是这个。”

    “你是疯子,这能比么?!”

    她没好气地咄了一句,连忙与乔钰道歉,将人连拉带扯拽出了靖远将军府。

    “等等,我的马还没牵……”

    “我不管你了!”

    傅茗渊忿忿地丢下他就走,夏笙寒则是笑而又折回靖远将军府。乔钰听着二人的争吵,不由一笑,唤道:“多日不见,殿下还是如此精神。”

    夏笙寒执着缰绳点头,目光微动,轻声道:“扬国一战大概在所难免,你谨小心。”

    乔钰揖手拜谢。

    回至王府之后,严吉公公端着饭菜前来凉亭,默默陈列开来,道:“王爷猜的不错,云太师在十五年前是江都的知府,云二公子大约就是那个时候结识傅大人的。”

    夏笙寒把玩着酒杯,“那另外一个呢?”

    “老首辅与傅大人都说,那位名唤‘阿尘’的女子是来自宣陵。”严吉续道,“但老奴前日去阅了宣陵的户籍,却是……查无此人。”

    20「骑马」

    三月桃花纷飞,扬国之事却在突然之间一发不可收拾,原因便是扬国皇帝换了个年轻人,张口闭口“雄霸天下”,第一个拿来开涮的就是离得最近的延国。

    毕竟是大国之一,两国的臣民都不想打起来,扬国的丞相遂提出了和亲。延国的部分官员不懂得居安思危,想要答应此事,在早朝之上议论纷纷。傅茗渊素来不发表什么言论,此刻却是坐不住了,怒一拂袖,冷笑道:“和亲?扬国来犯,他们倒好像有理了,和什么亲?!”

    左丞相幽幽睁眼,暗里表明不支持和亲,面上却是叹了叹:到底是个年轻人,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斥回去。

    景帝对此亦是十分来火。他总总就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姐姐嫁了,妹妹刚过及笄,自幼娇生惯养,被送去他国,如何吃得了苦?

    “老师,不管他们说什么,朕坚决不同意!”

    傅茗渊在退朝之后冷静了不少,与他点点头:“陛下放心,打仗是该避免,但人家都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难道还能坐以待毙?这仗必须打,就算真的以和亲换来一时之安,也会后患无穷!”

    景帝吃了颗定心丸,而此时在御花园中,听闻了这件事的信阳公主也由原本的坐立不安转为了小脸红红,试探地问:“傅大人他……真这么说?”

    随同的小宫女道:“可不是,首辅大人在早朝之上把人骂的狗血淋头,可帅了!”

    小公主娇羞地捂起了脸。

    这日,傅茗渊回到博书斋后便瞧见门口停着一顶轿子,前后围着几个满眼冒金光的小宫女,殷哲则是站在外面拦着一个肤白胜雪的俏丽少女,一看便知……有些来头。

    “让开!你这臭小子,不知道本宫是谁么?”那少女叉着腰,不满地瞄了殷哲一眼,好几次想溜进去,却被死死拦住。

    殷哲无奈道:“公主殿下,这里是傅大人的博书斋,莫要乱闯。”

    “我当然知道这里是博书斋!”信阳公主红唇一翘,作势就要赖着不走,“我……我要见傅大人。”

    站在不远处的傅茗渊忽觉不好:一个景帝就够她受的了,再来一个公主妹妹,她这博书斋可不得炸开了锅?

    心念一动,正想溜走,那边早有一个小宫女注意到了她,拽了拽信阳公主的袖子。小公主微一转头,动作竟瞬间僵硬了下来,红着脸走近,唤道:“……傅、傅大人?”

    傅茗渊咳了咳,知晓逃不掉了,立即行礼:“微臣参见公主殿下。”

    “免礼免礼!”信阳公主急切地挥了挥袖子,不复方才的怒意,笑得温和腼腆,“其实本宫这次来……是想邀请傅大人同我们一起去骑马。”

    “……骑马?”傅茗渊一愣,“等等,‘我们’?”

    “对,还有皇兄。”公主对着手指道,“皇兄一直很欣赏定襄侯的马术,就想请定襄侯教他,本宫……想同傅大人一起去。”

    “可是我不会……”她说到一半,却念起了那句“定襄侯”。不会马术的确是不大方便,这会儿景帝闹着要学,她说不准也可以去蹭一蹭,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傅茗渊悔恨的泪水淹没了城墙。

    景帝虽不喜欢外人多,但那一个个亲戚们恨不得全部拽过来陪他玩耍——当然,除了湘王。

    这日小皇帝钦点定襄侯教授他马术,还将信阳公主与首辅都带了去,最后自然忘不掉他的小皇叔,死活要将夏笙寒也带来,拉都拉不住。

    是以,这个分组就变成了:景帝与云沐一组,公主与潭王一组,而傅茗渊则是……和慧王一组。

    “……”景帝分好组后,觉得自己甚是英明,还不忘朝着傅茗渊勾了勾眉毛,回应他的却是一记狠瞪。

    ……你给我记住。

    信阳公主虽然与潭王较为亲近,但归根结底是想让傅茗渊教她,遂撅着嘴跑过来,拽着夏笙寒的袖子道:“小皇叔,我们换换,我想让傅大人教我。”

    夏笙寒微笑道:“傅大人不会骑马,马术应该还比不上你。”

    公主的失望之色连瞎子都看的出来,本来在见到傅茗渊本人后就心灰意冷了几分,这下更是垂着脑袋,同潭王一道走了。

    “矮子,拿着。”

    在傅茗渊愣住的时候,夏笙寒已将缰绳放到她手上。她见过马儿跑但却真没骑过马,和那匹马面面相觑了一会儿,身子僵直。

    “我……我觉得我不骑也可以。”

    夏笙寒似笑非笑地望她:“你来都来了,还想反悔?”

    她欲哭无泪:“我……我怎知道会是你来教我!”

    他的动作忽然一顿:“那你是希望……由云大人来教?”

    “……”傅茗渊低着头,握着缰绳的手不停地抖,身旁的一个侍卫看不下去了,替她将马牵了出来。她抬头表示感谢后,有些疑惑地问:“先前……怎么不见潭王殿下?”

    那侍卫答道:“潭王殿下刚刚回京不久,傅大人自然未见过。”

    “刚刚回京?”傅茗渊讶道,“潭王不是一直住在宫里的么?”

    这一点她自然可以确信。关于先帝当年大整改,潭王却为何没有被弄死,这不难理解。别的王爷捧的是皇子,而他捧的是公主,这和别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那侍卫是景帝的亲信之人,对此亦是一知半解:“下官也不知晓,潭王殿下前段时间离京,说是回了藩地,在陛下与大人回京之前刚回来不久。”

    “哦……”她悟了一悟,也没再多想,拽着马走了几步,可那马儿却纹丝不动,还昂起头,理都不理她一下。

    夏笙寒故意叹了口气,走过来道:“陛下和公主都跑远了,你还不上马?”

    傅茗渊像听不见似的,仍旧和那匹马干瞪着眼,良久下定决心,转头问:“怎么上?”

    “跳上去。”

    “你玩儿我呢吧!”

    “真的,不信你瞧。”

    言罢,他单手一撑便翻身上了马背,衣摆在空中划了个圈,动作娴熟利落,白衣骏马,君子端方。

    傅茗渊微愣,旋即收回目光,嘟囔道:“哼,炫耀,烧死。”

    由于她实在不懂得如何一个人上马,再加上那匹马死活不听她的话,夏笙寒只好拉着她的手上了同一匹马。这下傅茗渊的动作更加僵硬了,对于他的指导也只听了寥寥几字,坐在他身前死活不敢向后靠。

    二人骑得很慢,比起学习马术倒更像是在郊游,过了将近半个时辰在追上下马休息的景帝与公主。云沐带着厉色的目光扫了过来,眼里写满了轻视:“傅大人可是连上马都不会?”

    傅茗渊回瞪过去:你凭什么鄙视我们文官!

    她瞪到一半,又想起这个人正是让她今日前来的理由,更加气不打一处来,遂取了个竹罐前去打水。景帝瞧出气氛不对,有意让二人讲和,咳了声打破僵局:“云爱卿,这里是狩猎场,林子里不一定安全,就由你跟着傅爱卿去罢。”

    云沐不甚乐意,但还是应下了。

    关于此人为何看她不爽,傅茗渊也理解。眼看着扬国这一仗避免不了了,他这骁勇善战的定襄侯却被困在京中,换了个先天目盲的将军上去,是个人都会有意见。

    但定襄侯手中的兵马不过十万,右老将军却是统管两军,麾下士兵人数高达六十万,正如那时的殷家军所言,再不让人出去练练,都要生锈了。

    傅茗渊蹲在河边舀水,顺了几口气,耳边听得有人跟着她而来,以为是夏笙寒,遂没好气地哼了一句,赌气道:“我不学了,反正我是个废柴。”

    脚步声忽然停了,那人久久未出声。她想着怎么这疯子突然变安静了,不解地转头,手中一抖,竹罐落水,顺流飘向了远处。

    此时她压根没有去捡的心思,两眼直直地盯着来人,结巴道:“……云、云大人?”

    云沐走近她,一个健步跃身而起,拾回了那个竹罐,不作声地递还给她( 御前疯子 http://www.xlawen.org/kan/243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