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阅读
《十美女作家批判书》
给美女作家立个牌坊(1)
我知道这部书的出现会让一些人感到不安,但它出现了,就在你们的眼前,或许让你们惊讶,更让一部分人愤怒,写得如此的狠。他爱竟然一开口就不给美女面子,太不像话了!非也,非也,我这本书明明是在狠狠地夸她们,夸她们的演技,一群演员的演技达到极致的时候就需要给她们立一个牌坊,而我就是想做个为美女作家们立牌坊的人,把她们的光荣事迹发扬光大,流传千古。这本书可作为一部美女作家史,供文学史学者们研究中国美女作家历史流程时用。从李清照之类的美妙女文人发展到后来张爱玲、琼瑶的顾影自怜再到棉棉、卫慧……木子美,现在,她们进化成什么样子了?她们的文学外衣越来越〖HK〗少,她们的野心越来越大,她们变得只会动作不会句子,她们丧失了语言的灵魂,只有满腹经纶的身体枢纽。
我的评论,是文学批评,不是“人”学批评。只针对其文学作品而言,而非其做人。在文学评论语境中,每个作家的名字代表的是其文学作品的统称,在此前提下才能进行文学批评。这也是我对本书的郑重提示。
女作家,已经用“身体写作”行了一个充满怪癖的文学酒令,浇灌出一个文化泥潭,荼毒着清醇美好的东西,她们不用人类的语言,只会用动物语言,努力不停地以“贱叫”的方式来释放自己那点丑恶的本能和堕落的脾气。卫慧所擅长的动物语言是蝴蝶的尖叫,她那篇《蝴蝶的尖叫》其实比她的《上海宝贝》更能代表她的文学寓意。九丹小说携带的动物语言则是乌鸦的丧心病狂,其主要文学成分是含毒量极高的精神鸦片。春树的文学身体语言则是不厌其烦的呕吐,鞠躬尽瘁,“吐”而后已,结成一个个苍白可怜的自虐铁丝网,而她就悬空在空空的格子的中央让大家观赏,她的全部小说可以形象地理解为青春期不良反应后遗症造就的拖拉而长期排泄的分泌物。木子美的身体语言更是赤裸裸的原始,接近于蚕的“作贱”自缚,其狂野更成为一种腔调,席卷了当前的整个文化原野。盛可以文学的身体语言是奶牛一样的语言,喷出的是||乳|汁,其文学创作是不断挤奶的忙碌动作。安妮宝贝简直就把自己粉饰成一个白雪公主,她那断壁残垣式的文学篇幅俨然一幅幅成|人版本的安徒生童话;她梦游般走入自己忧郁迷津的死胡同,在她心中梦境语感的迷宫中捉弄自己,跋涉在她那梦吟的虚假人性的凄惨边缘,并且以为只有如此这般的姿势才让她写出的文字钻入人们内心从而达到沁人心脾的预期效果。尹丽川则是执意古板地和自己过不去,站在自己的反面说话,她的文字策略就是反常,并且用这一种反常的表现来让大家对她感兴趣。你明明想形而上,可她就是要选择形而下,就是要故意和一般的人“文学”得不一样,于是她搞“下半身”,强调“再无耻一点”,干巴巴地写着《贱人》。虹影文学的动物语言则是孔雀的叫喊,既像鸟又像鸡的东西,大尾巴的毛皮高贵是孔雀撑开的唯一门面,这象征了虹影文学的半土半洋和虚伪做作的高贵露尾,——不就是多了个多重身份的空架子么?把写字台乔迁到了英国然后在自己的小说人物身份上添加几个不同的国籍标码,就是所谓的国际写作了?一把老梳子用到老,换汤不换药地在自己的小说中套用国籍上的多重身份,以此为障眼法,试图把性乱的表演用在国际身份的混杂角色里,造成更大的复杂效果。因此,一个虹影炮制的文学水产可以看作是“金三角”地盘上刻意栽种出的杂交水稻。要么写中国的,要么写外国的,这么故意结扎一般地抽出一捧捧杂交水稻,让人不得不怀疑她是不是江郎才尽,唯此一技了。
在人们震惊甚至愤怒的时候,她们发了,扬名立万了,而当人们好奇地打量她们所谓的文学作品之时,往往发现,原来她们的写技是如此之差,表演表演表演,她们的节奏就这么快,美女作家互相争、抢、比、夺、骂;她们从来不从深处思考,就会大张旗鼓地做作。很显然,这一批人把文坛当成了“T形台”,一个个地做起了穿着文学外衣的上镜模特,摇头摆尾是她们唯一的动作姿势。于是,出了名的女作家,一个个成为披着文学外衣的美女经济师。
美女作家惯于以自己的身体做广告,努力开发自己的身体,源源不断地吸纳外部资金才是她们真正的追求,而文学成了她们谋求一夜扬名从而终身暴富的手段,文坛成了她们战旗猎猎的赛马场。她们以自身那几乎荡然无存的廉耻为代价,以身体为赌注进行着异常激烈的赌博,以文学的名义叫卖身体。文学是干什么的?文学是摆弄身体的吗。摆弄身体也就罢了,但她们非要把自己的身体做作配置到文化语境当中,以时尚的名义为自己的无耻开脱罪名,以无知的方式成全自己的脸面。嚼着橡皮的口香糖,安装着文学的假体,她们所谓的真实身体是在文字表皮下掩映着的假体,人造假体才是她们文学中的身体,因而她们的身体意识是机械的,形式主义的;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的。她们在大多数时候没有自己真正的东西,只在临摹别人描绘过的体验,过着一本正经的空洞无物之优雅生活。她们甚至可以把一本一个世纪以前的西方地摊文字转化成为中国文坛上一部响亮的叫春小说,而唯一需要的就是展露自己,把自己浅薄和无知毫无遮掩地呈现出来,以身体的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野心勃勃的美女作家不需要观察生活,不需要体察民情,只需把自己关在狭小的浴室里照镜子,而反映生活的唯一出路就是毫不羞耻地影射自己的身体。
给美女作家立个牌坊(2)
文学不是性来性去,文学不是叫春拉肚,文学更不是脱衣舞试验田,文坛更不是裸奔赛马场。我相信,一个接一个的美女作家,在用文字的乱码作为载体来抖漏出自己的身体乱麻之前,的确花费了几分钟的时间去想文学本身,但她们最大的注意力却只是集中在前一个已经一炮走红的文学脱客,从那里借鉴和决定自己将如何施展某一套谋略才能达到超越前者的效果。性,成为美女作家们暴名牟利的最后一节必修课,疯狂的必要和野性的值得,略施一计就可令公众挂鼻子相看。文学的起点和文本的腾飞可能性一点都那么没有必要,性才是唯一的可行性计划。什么都可以不知道,只会用文字作为载体坦荡荡地裸露就行了。把野心暴露出来,那叫真实;那丑陋露出来,那叫反映别人的丑陋;把恶心使出来,别人一恶心一反感,就马上说那是别人心理有问题。用文字卖办自己,非得叫自己文化一点才好、非得清高一点才行;务必要小资一点,一定要和老外搭上关系,最好到国外一趟……这就是当前女作家唯一的本能。她们的文化真身是假体,是植物人,就会那么一个机械性运动。
古代的歌赋艺妓尚且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良好风范和光荣传统,现今之美女作家却毫不遮拦地轻装上阵,捧胸露腿。你们把身体混合在文字里面放在众人眼皮底下,而我们是睁着眼睛的,睁着眼睛自然会看,看了就想说两句,袒露身体是你们这些美女作家的本职工作,对美女作家的批评更是我们这些评论者的职业冲动。既然美女作家们在光天化日之下挠首弄姿,我们这些批评者就不得不对之评头论足。美女作家们把身体表演作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时,批评家的眼光自然要落到你们以身体为道具所制造的恶心蛋糕上,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你们矫揉造作的斑点上探究一番。话说回来,你们逢场作戏,被批评也是你们的需要。
因此,你演你的身体文学剧本,我写我的酷评文章读本,都是生意嘛,互相照顾着。
我这么卖力地在美女作家牌坊上题下这些微词,我的功德却可能胜过任何一个吹捧和谄媚她们的人。在这个半边天的社会,女人的半张脸比男人的半条命都重要,要说是谁欺谁还不一定呢?看看这些需要批判的人,她们都很骄傲,估计在大街上一定很趾高气扬,要是碰见我还说不定踩我一脚呢!这个文学牌坊,我认为自己立得对,写得值得。这是一本直言书,唯以击破累卵,文学的纯正写作才能破壳而出。
他爱
2005年3月10日
传说中的木子美(1)
木子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性行为艺术者,然而这样的人其实只是经常混酒吧泡夜总会的那些女混混之中的一分子。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某一类人的生活状态,而木子美是第一个真真实实公布了他们生活的整个过程的人,而且是披着文学的外衣完成这一单纯的性游戏的。作为一个性行为艺术家,她在不断的寻欢作乐中找寻相关的学问,总结经验,研究自我解脱途径。她的一整套的经验总结如下:
1.Zuo爱是陌生人最快捷的相互了解方式;
2.艳遇的关键在于你够不够奋不顾身;……有人说:在日益孤独与冷漠的城市,我们所需要的仅仅是互相取暖,互相了解彼此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方式。“同城约会”越来越泛滥了,打破城市界限的Xing爱之旅是不是更新鲜?事实上,这不是我的发明,也不是白日梦,因为曾有个摄影师,在陌生城市凭着网络约会MM,好吃好住好睡,在一个多月里,游走了20几个城市。他的真性情和“行为艺术”让人惊叹之余,不禁窃笑:明年这个时候,该有多少孩子叫他爸爸啊!(木子美)
木子美说的这些看似很哲学的话语,其实只是那个群体的通用口诀。“好好爱自己,爱得不太为难。我的态度是:荒Yin无度的性行为尽量控制在物质技术能够发挥作用的层面,这是保证身体完好无缺,让你有机会后悔或继续享乐的前提;然后是心理上单纯地将性行为看成是它本身,它跟其他行为一样为人所需而设罢,这是防止心灵支离破碎的途径。自卫式嵌体运动大体如是。”(木子美)
具有木子美同类嗜好的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这些人或许也包括那些白天衣冠楚楚大谈道德的学者绅士或者权威专家,他们往往在和木子美一样的女人交欢完毕之后的第二天早上写些大骂木子美的文章和木子美划清界线,并且处处造谣生事,摇头摆尾之速度特快,显得自己如同个很清高的寡妇似的。“白天教授,晚上禽兽”是2004年最流行的一句民谚,某大学教授苦心几年著述的一部长篇小说《所谓教授》在2004年4月出台以后还被不少教授学者讥讽和抨击,然而那揭露的确实是一个群体的穷途困境,折射了一个群体中一部分人的生存状态。后来的一连串教授嫖娼案件闹得纷纷扬扬,也从事实上证明了这个寓意。
每个衣冠楚楚的圈子都是有丑事存在的,娱乐圈,文化圈……我想木子美揭示的只是“动物派对”里面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活动内幕而已。而这种专门搞男女搭配的“prty”,也是当年卫慧的《上海宝贝》写来写去的惟一一件事情;棉棉也同样是里面的一个积极分子,有时候甚至是组织者和谋划者,她的《糖》也是专心致志地完成了一个个动物派对而已;九丹的《乌鸦》题材更是如此,只不过她是飘洋过海到外国的酒吧里混迹江湖,后来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回来贩卖个人隐私,《乌鸦》依然是对“动物派对”圈子里的生活内幕的描绘。她们的小说都是不过暴露自己杂乱纷呈的琐事,人们看的只是希奇而不是文学本身,用的动作是窥视而不是阅读,因为她们的作品志趣就只是建立在人们的窥视欲念上,只可作为一种风尘野史。但那一个群体的生活线路和玩世不恭生活套路毕竟都被悉数勾勒出来了,一些人知道了当然很痛心很愤怒。所谓的“动物派对”或者其他名堂的“prty”圈子,无非就是夜总会里的日常秩序,如果给这个圈子一个称呼,那就叫“Se情圈”吧。这个圈子里的人进进出出就是为着上床的“派对”而奔走在每个黑夜,沉浸于灯红酒绿的Yin耻生活中,并自以为进入了上流社会,混的是前卫社会,过的是高雅生活,活的是白领人生。
木子美并不是跟谁都可以拍拖的,她很在意她的选择权,对方必须是她“喜欢的型”。不过不知道饥不择食的时候,她是怎么选择的。“天使到了陌生地方,就该变成魔鬼吗?离开酒店后,我决定约会下一个GG。”这是木子美的原话,这句话明显很矛盾,嘴上一套,脚底下又是一套。
木子美有一整套的“性世界观”,她是一个用性神经去思考世界的人,她的每一句话都是用下半身来思考问题。或许她认为性茭可以解决一切。其实仔细想想也是,性可以换回快感,还在必要的时候换取金钱,现在她成了大名人,成了博客世界的形象大使,成了性学专家,成了性问题顾问。木子美是个知识经济时代的性产业家,有力地推动了Se情业的繁荣富强,有学者甚至开始以此为论据展开了Se情业合法化的探讨。看,他们已经主张把Se情业合法化了。“早在3年前我就确立了自己的性世界观,那时,我还上大四,那时,我就才华横溢。翻读2000年12月14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生活版上关于性安全专题的文章,觉得自己从来都牛逼。”看得出,木子美还真的很自大。一直听说木子美是个性专栏作家,她在南方某报纸有一个性专栏,可在各种媒体上并没有提及这究竟是哪家报纸,要不是自己专门来研究木子美的作品,我还不知道她究竟在哪开的专栏呢?“觉得自己从来都牛逼”,看她在说什么,那么自豪。就她那点性体验,无爱之性,体验一万个都只是一项机械运动而已。那样的性其实是肤浅的,在这种层面上奢谈性问题,木子美只是隔靴搔痒而已。无爱之性只是动物的性,人类的性应该不是建立在乱搞基础上的荒Yin生活。
传说中的木子美(2)
木子美说:“时至今日,性是个既open又尴尬的东西。它可以很泛滥,泛滥到惊世骇俗,比如载入吉尼斯记录的,一个大胆的女人与几百名男人轮流性茭;又或稀松平常散落在身体写作字里行间的,灯红酒绿后的跃式实践。”木子美说到了也做到了,她的这句话简直是她自己的真实写照。她的名字已经有资本去载入性意识吉尼斯记录了,而她的博客同样也“是个既open又尴尬的东西”,她文字里面的性确实“很泛滥,泛滥到惊世骇俗”。木子美按照她自己说的那样,做了一个“大胆的女人”,与不数不尽的男人轮流合作。然后又“稀松平常”地将这些分泌物“散落在身体写作字里行间”,灯红酒绿后继续实践继续摸索继续日出而作,日落而睡地勤奋操作。辛苦了,值得众人侧目。落幕。
木子美所做的一切只是拿身体赌博,她的博客是她以身体赌博从而博得大众一呼赚取名利的营业场所。木子美,只是一个以身体换取利润的零落女子。她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某种意义上牺牲了自己的现实生活,只能离开原来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可是她的名头人人皆知,或许只有生活在国外才能少受一些污言秽语的谩骂和骚扰。闹得正火的时候木子美在博客中说“就怕楼下麻辣烫小店的阿姨,路边烧烤摊的大叔都认出我来。你们让我好好活着吧。”
木子美反映的只是这个时代很多都市边缘人的综合焦虑症。这个时代有很多人不得不为了生活而牺牲自己本不想牺牲的一切。木子美不顾一切地暴露自己,其实是她自身的一种挣扎,想以虚拟的暴露摆脱现实生存中一败涂地的精神枷锁。如果她的赌博不如此到位不如此充满现场感,她会担心自己的赌博失败。如果她的这场赌博非但没捞得名声反而使自己在现实中的生活更加为难,相信她不会这么干。但如果一脱到底,一举成名了,那她从此就可过上有名有利的好日子,再也不必脱,不必混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中间,同样也不必再在网络上弄些什么性情文字了。一些风言风语跟她成名之前的辛酸和屈辱相比,又能算得上什么呢?这是美女作家们勇气可嘉的根本动因。一个女人可以为了金钱去做妓女卖身,而女作家们同样也是为了金钱去写作身体文字,以文字临摹身体,让性语言充斥小说的每个角落,制造些空气污染,然后大把大把地赚钱。到了财大气粗有头有脸的时候,她们又会回过头来,把“下半身写作”收起来,把“胸口写作”的扣子系上。装成个真正的女作家,意气风发,在文坛上叱咤风云,经常以“著名”女作家的身份说些鸡毛蒜皮的废话。
“谁说我没有爱情,我天天写遗书。”木子美在她的《遗情书》题记里是这样说的。很多人都说她那本书明明该叫做遗精书,其实遗精只是男人的事情,木子美是个女的,所以她没有这项功能,只好“遗情”了。
木子美是个另类的经典人物,一个离经叛道的女子,顶着一副无比先锋的头颅。她强迫着自己,努力展示出一种死猪不怕烫的飒爽英姿,奋不顾身地放纵。看看木子美与常人不同之处:
那时,Y还是个大学二年级的女生,跟我献身于XXX时年纪相仿。 Y受伤了,失心疯般纠缠了他2年。直到XXX回了广州,Y还是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他的联系方式,有时XXX接她的电话,狠狠地骂她几句,她居然很快乐,因为终究可以听到XXX的声音。 Y说着这些事时,仍是爱得无法释怀的样子。她就是不甘心那种“噶然而止”。 老实说,我当时被Y的电话刺激了,然后我用一种很刺激的方式教育她,我说,XXX有生理缺陷,跟XXXZuo爱一点都不爽,所以即使他没…你,也没什么好遗憾的。(木子美)
从她的这段文字里我们看到,这个社会上竟然还有像Y那样痴情的女子,以木子美作为参照物,真的让人感到真情的宝贵。与Y相比,木子美相形见绌,可她不会自惭形秽,因为她的世界观已经变了,她的个性世界已经和别人不同了。和她对话也仿佛两个世界里的人在对话,彼此听不见对方说了什么。
木子美很“另类”也并不“另类”,因为这样的女子酒吧里舞厅里遍地都是。木子美的真正“另类”之处,就是以写作的方式把自己暴露公众的眼皮下,怀着一颗巨大的野心,“置之死地而后生”。以反常的方式博得万人喝彩,不管是赞美还是喝倒彩或者谩骂,她都很需要。她需要各种吵闹的声音,把她渲染得越来越非凡。
李师江说:原以为木子美是个骚货,通话之后,才发觉毫无骚气,平静之极,谈笑间道德伦理灰飞烟灭。因其通透,一些本以为可以大谈特谈的问题被其一句便化解,发现是个非常有自省意识的真贱人:把身体放在最低处,向世界摊开,不是姿态,是自由和享受。(木子美)
木子美,成了传说中的妖怪。木子美就是一个被传言成妖精的怪人,她的所作所为在舆论传说的过程中被形容得越来越离奇。
木子美的文学码头
应当说,木子美的文笔还是比较优美的,胜过当今文坛的很多女作家。她的语言里边有一种很利落的质感。“半边,像日本人的名字,村上春树制造了一个叫‘渡边’的男人,我的爱情似乎永远只有他的一半。另一种可能,进出于荷里活电影,世纪的末日,看了一部影片,叫《半边人》,里面的人总是把爱情进行到一半。恋爱季节是块海绵,吸足了水,轻轻一捏,就剩一半重量了。为了不脱水,多少会习惯缺斤短两的爱情。”(木子美《半边的爱情》)这样的句子,文笔运用得很独到。
我们是怎么开始的。那天在模糊的灯光里,蓄着长发,穿着黑衣的他坐在我的对面,他问:“你在夜里会想到什么?”我开始组织单词和短句——床、窗、风、雨、寂寞、哭泣、音乐、酒吧、影子、杯子…一只风筝在贝贝裙里滑翔、一群蚂蚁浮起水面、一串风铃不知所措地响、一堵涂了鸦的墙倒在街上……然后,我们就在一起了。(木子美《半边的爱情》)
我对他说:我知道为什么喜欢你了,你希望我成为的人和我希望成为的是同一个人。我还对他说:我不会在一个普通的日子见你,我会在你的电影首映礼那天,挤在成千上万人当中,挤到最前面,让你为我签名。第一句情话是通过肯定自我价值来肯定他的眼光。不管我成为杜拉斯还是一只鸡。女人需要懂得她的人来爱她啊。第二句情话是通过肯定他的价值来肯定自己的眼光。不管卡拉是条狗,还是光猪六壮士。男人需要崇拜啊。说这些情话时,我相当动情。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这是迄今为止。我最美丽的爱情。当然,最好不要见面。不然又是一部“真实的谎言”。(木子美《我说过最动人的情话》)
木子美的文字集结成《遗情书》出版以后,“博客书”成了一种新型文学体裁,网络时代衍生的速食消费品。后来出了一大批该种文体的书籍。《北京女病人》、《清醒纪》、《董事长日记》就是木子美一夜成名之后出现的“博客文学”作品。这种书籍纯粹就是网络日志堆积到一定程度,印刷成纸张的产物,文字呈现一个人日日夜夜的心情变化,天气的阴晴圆缺,人生的反复无常……总之是不经过加工的琐碎文字。就文学价值而言,和垃圾无异,因为它们往往并不注重文笔和篇章的节奏美感,不能给人带来值得欣赏的文学质感。这样的文字一般都是自言自语,是一个心灵叙事的幽闭症体现。由于最初是网络上的日记本,作者写文字的时候必然考虑到会有人看他的文字,于是里面又多了一些虚伪做作和娇情。博客(网络日记)适宜于女人,而BBS适合于男人,因为女人喜欢顾影自怜而男人喜欢相互争斗;写博客的人都很自恋,混BBS的人都很自大。
从成名到出书,木子美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文学风格的创始者。木子美的文章,过滤掉那些不适宜小孩子看的字眼,她的文字格式,发泄牢骚的方式……都体现了典型的网络日志写手的特征。在木子美成名之前,网络日志几乎是躲避在网络文学的角落里幽暗地孤芳自赏。那时候还看不到这种东西能引发文学浪潮的可能,只能算是个留住时光留住回忆的网络心情托管所。一个真正的写手或许会把它作为一个积累素材的冰柜,等待日后的重新加工和连缀,使其成为一篇篇像样的文章,或者将其中的场景片断融合到某一部长篇小说里。总之,当时的博客写作者们看不到文学的前景,更不会想到将这种东西毫不加工地堆积起来,集合弄成一本书而引起喧哗。一直到木子美的Xing爱日记火爆并名声震荡,“博客”才成为新的一种网络文学体裁并步入正轨,而木子美先成名后出书的途径也成为此后博客写手成长和发展的一贯路线。不论如何评价她的是非功过,木子美开创了博客文学的新局面是不争的事实。木子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物,是博客文学中一个永不消退的先锋符号。如果没有木子美,博客文学或许还只停留在原地,如果没有木子美的成名旋风,博客写作群依然只是个不为世人所重视的地下群体。木子美一夜成名,博客文学空前繁荣,大量的写手加入博客写作行列中。博客写手们不再孤独,写作也日渐摆脱过重的自恋情绪,博客写作日渐成熟。网络文学兴起“博客文学风”。木子美对博客文化的繁荣是有贡献的,有消极的贡献也有积极的贡献,两者相比,积极意义更大一些。
木子美批判之批判
说实在的,我认为木子美比九丹要好得多,她至少没有像九丹那样把所有女人说成是乌鸦,至少没有像九丹那样给国人打上耻辱的烙印。当时,那么多人忽然聚众闹事般地对一个女子大骂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却是:这些人自己的话太假。真的,他们从来没考虑到,网络日记也是个人私生活啊,把人家的日记偷窥了也就算了,干嘛那么不依不饶。不管怎么样,千万别一群人去欺负一个小女子。很多报纸为了显示反对木子美的立场和态度,专门网罗来一大批的人集中一大批的文章,来个围攻式的集体批斗,这是不对的,是邪恶的。明明自己喜欢偷看人家的Xing爱日记,看完了还要破口大骂,这是不道德的。你有偷吃木子美拉出来的屎的自由,可你不要吃完屎之后说人家拉得太多。
我在这本书里提她是因为作为一个写手,她显得比任何人真诚,至少并不那么可恶。木子美从不说自己是个作家啊美女作家或者国际美女之类的话。我批判木子美,不是去否定她本身,她的文学品性可比卫慧、九丹的要健康得多。《遗情书》被禁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九丹的《乌鸦》却怎么没禁,或许九丹即使脱光了,毕竟还戴着作家的帽子,而木子美脱光了,露出的只是木子美本身。木子美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人,她至少活出了真实的自己。
大多数媒体在这场文化事件中表现出一种丑恶的犬儒行径。我所看到的所谓采访报道都是“据某媒体记者采访”,在各种批评木子美的文章中更是如此,“某媒体”,“据某记者”,“据报道”,但究竟是哪个媒体却从没有弄清楚过,只有媒体间相互的人云矣云,你也“据报道”,他也“据报道”,大家都“据报道”,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异口同声地说“据报道”,这种报道所写的“木子美对某媒体记者说……”这样的句子里,木子美说的话是不是她本人说的,很值得怀疑。
或许木子美一开始就被视为另类,或许有些人对另类的态度是充满歧视的,我则恰恰相反。我认为,在一个美好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一个另类,有各自不同的话语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不是套在集体的模子里人云亦云。在考察人们如何对待木子美的过程中,我发现最大的丑陋不在木子美而在那些辱没木子美的人身上。“木子美”被争抢猪肉般地注册成安全套的商标高价拍卖,让人感到愤怒的是这样的人竟然一边喜不自胜地捧着木子美的东西来给自己赚钱,一边大言不惭地说着侮辱木子美的话。从良知的角度来讲,这样对待一个女性的名字是非人性的,惨无人道的,不管一个人怎么值得被批评,她的人权是必须得到维护的。把木子美不当人看待的人,只能说明他们自己的人性尚处于野兽状态。通过木子美现象,更值得我们警惕和痛恨的是这种集体暴力和哗众取宠式的舆论杀手。
木子美游戏的开始和结束(1)
在木子美博客被媒体报道并引发纷争的日子里,声名远播的她受宠若惊,然后更加努力地卖弄,事情搞得越大她就越有勇气。看看她当时的感觉吧。“Blogcn因为木子美当机了。它的服务器已经升级了N次......似乎都和木子美有关系,比如江湖泡网的一拥而上,Blogcn就瘫了,比如木子美访谈一出,Blogcn又塞了,如今,新浪也参与了破坏Blogcn行动......全国人民一起做坏事,挺开心的。前几天木子美忙着Zuo爱,没时间写日记,今天有时间了,又挤半天才上来。说点什么,木子美又激动又彷徨:‘我没想搞这么大的呀,搞大了怎么收场啊。’今天,连失散多年的情人都给我发短信啦,电话里,我跟他说我是纯真的孩子,是你当年的小姑娘。他都不信。我说去看看你吧,他都不敢。就怕楼下麻辣烫小店的阿姨,路边烧烤摊的大叔都认出我来。你们让我好好活着吧。”(木子美)木子美的博客最后被强制封锁,木子美的书也被禁。木子美自己的游戏结束了,可她引起的街谈巷议却不会轻易休止。
木子美在她的博客中还乐于一再宣传她的“性世界观”,描写一段性史之后,动不动就摆起行家的架子做一番总结。比如这段话:“结论是,男人的第一次性对象,和女人的第一次恋爱一样,终身难忘。万物都是无辜的,Chu女是无辜的,处男也是无辜的,男女关系就像交易,时间与时间的交易,感情与感情的交易,贞操与贞操的交易,性与性的交易......若干交易中,只要出现一个不平等交易,就可能出现伤害。”(木子美)在木子美的世界观中,男女关系只是一种交易关系了。木子美或许称得上是一个用性思考人生的人,但她理解的性只是性茭而非Xing爱,而她所认为的性茭也只是性和交易。
木子美是个“博客”,博采众男客的阴谋墨客。从她的作品中看出,木子美很喜欢听摇滚歌手王磊的歌,有一段场景是边听王磊的歌边做运动的。后来木子美还真的和这位摇滚歌手在床上摇滚了一夜。木子美把这个过程写出来发到网络上,一下子点燃了她的成名导火索。
木子美说“我12岁时就想当个旅行作家,后来这个理想慢慢演变成‘博爱流浪者’”,她为此还很认真地研究了一番。而从她后面的话里看出,她其实明明就是想当一个“博性流浪者”。看她煞有介事的科学研究:“有份关于‘最可能发生艳遇的地点’的调查,统计结果为: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上;陌生的城市里;风景名胜地;网上。综合一下,你会发现它提供了理想的旅行计划:通过网络与前往的城市或风景名胜地的GG或MM约会,免费享受当地‘导游’服务,可能的情况下,还免费享受食宿,以及发生浪漫一夜情,然后,当离开一个地方,搭乘飞机或火车到另一个地方,又有新的插曲发生,随时调整目的地,如果没有,继续约会下一个城市或风景名胜地的GG或MM......只要你有足够的魅力,就有一个完美旅行。”(木子美)不愧是性专栏作家,学识果然很多,可是这样的做法却是明目张胆地蛊惑大家做感情骗子。木子美这种人要是多了,这个社会就没有真情了,但愿木子美们收敛着点。
看看木子美的自白吧,或许会更有助于理解这么一个在酒吧里鬼混人生的女子。这种女子被称为夜萤,她们的经历大致相同。木子美也没什么特别的。
我爱过的第一个男人是个广告人,……后来我把初夜给了他,他告诉我一个游戏规则:如果你爱上我,就得出局。
这就是我游戏生涯的开始。他说我使他的世界分裂开来,当他离开广州去了北京又回到广州,已经是3年以后,我辗转问到他的电话,他说:你做的一切都已经没有意义。
他说的一切是我伤害他之后还说爱他。我的一切呢?是他伤害我之后,不再害怕任何伤害。
因为不害怕,我轻易就能爱上一个男人,轻易就能跟他上床,轻易就能从他身边离开。也因为我太轻易,男人们轻易就可以把我忘记。男女关系于我而言,就是直接地与一个男人发生性关系,不与我发生性关系的男人,就比较长久地爱他。但后者实在凤毛麟角。
……
两年前,有个想拯救我的男人,所有男人中惟一让我觉得像亲人的男人。我们几乎没有共同语言,同居半年,因为我不愿意,我们几乎没有真正的性生活,期间我却跟五六个男人偷情,每次他知道了都会很伤心,伤心却从不向我发脾气,只是担心我,悉心照料我。我一直认为他不会离开我,可以给很多时间让我习惯正常的生活,但我,实在走得太远了,结束自由而混乱的生活就像让我去死那么难受,最后,他说自己是多余的,除了我自己,没有人可以让我快乐。所以,2001年的情人节,他送了最后一束花给我,然后从我们的屋子里搬走。
我还是老样子,碰上谁是谁。
因为生活圈子接近,常与过往的男人不期而遇,见着了点个头,问个好,无痛无痒的。最近,好像有几个做爸爸了,又有几个要结婚了,我混的都是30岁左右的男人,他们成家立业也应该了。
我爱过,和爱过我的男人都与我无关了,但也无所谓,既然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就好好享受它的自由自在。”(木子美)
木子美游戏的开始和结束(2)
木子美的这段话道出了木子美们共同的心路历程和堕落之后对待男女关系的态度。木子美的性世界观已经发生了变异,但在他们那个群体中,这种思维观念是再普通不过的“游戏规则”。
木子( 十美女作家批判书 http://www.xlawen.org/kan/2500/ )
给美女作家立个牌坊(1)
我知道这部书的出现会让一些人感到不安,但它出现了,就在你们的眼前,或许让你们惊讶,更让一部分人愤怒,写得如此的狠。他爱竟然一开口就不给美女面子,太不像话了!非也,非也,我这本书明明是在狠狠地夸她们,夸她们的演技,一群演员的演技达到极致的时候就需要给她们立一个牌坊,而我就是想做个为美女作家们立牌坊的人,把她们的光荣事迹发扬光大,流传千古。这本书可作为一部美女作家史,供文学史学者们研究中国美女作家历史流程时用。从李清照之类的美妙女文人发展到后来张爱玲、琼瑶的顾影自怜再到棉棉、卫慧……木子美,现在,她们进化成什么样子了?她们的文学外衣越来越〖HK〗少,她们的野心越来越大,她们变得只会动作不会句子,她们丧失了语言的灵魂,只有满腹经纶的身体枢纽。
我的评论,是文学批评,不是“人”学批评。只针对其文学作品而言,而非其做人。在文学评论语境中,每个作家的名字代表的是其文学作品的统称,在此前提下才能进行文学批评。这也是我对本书的郑重提示。
女作家,已经用“身体写作”行了一个充满怪癖的文学酒令,浇灌出一个文化泥潭,荼毒着清醇美好的东西,她们不用人类的语言,只会用动物语言,努力不停地以“贱叫”的方式来释放自己那点丑恶的本能和堕落的脾气。卫慧所擅长的动物语言是蝴蝶的尖叫,她那篇《蝴蝶的尖叫》其实比她的《上海宝贝》更能代表她的文学寓意。九丹小说携带的动物语言则是乌鸦的丧心病狂,其主要文学成分是含毒量极高的精神鸦片。春树的文学身体语言则是不厌其烦的呕吐,鞠躬尽瘁,“吐”而后已,结成一个个苍白可怜的自虐铁丝网,而她就悬空在空空的格子的中央让大家观赏,她的全部小说可以形象地理解为青春期不良反应后遗症造就的拖拉而长期排泄的分泌物。木子美的身体语言更是赤裸裸的原始,接近于蚕的“作贱”自缚,其狂野更成为一种腔调,席卷了当前的整个文化原野。盛可以文学的身体语言是奶牛一样的语言,喷出的是||乳|汁,其文学创作是不断挤奶的忙碌动作。安妮宝贝简直就把自己粉饰成一个白雪公主,她那断壁残垣式的文学篇幅俨然一幅幅成|人版本的安徒生童话;她梦游般走入自己忧郁迷津的死胡同,在她心中梦境语感的迷宫中捉弄自己,跋涉在她那梦吟的虚假人性的凄惨边缘,并且以为只有如此这般的姿势才让她写出的文字钻入人们内心从而达到沁人心脾的预期效果。尹丽川则是执意古板地和自己过不去,站在自己的反面说话,她的文字策略就是反常,并且用这一种反常的表现来让大家对她感兴趣。你明明想形而上,可她就是要选择形而下,就是要故意和一般的人“文学”得不一样,于是她搞“下半身”,强调“再无耻一点”,干巴巴地写着《贱人》。虹影文学的动物语言则是孔雀的叫喊,既像鸟又像鸡的东西,大尾巴的毛皮高贵是孔雀撑开的唯一门面,这象征了虹影文学的半土半洋和虚伪做作的高贵露尾,——不就是多了个多重身份的空架子么?把写字台乔迁到了英国然后在自己的小说人物身份上添加几个不同的国籍标码,就是所谓的国际写作了?一把老梳子用到老,换汤不换药地在自己的小说中套用国籍上的多重身份,以此为障眼法,试图把性乱的表演用在国际身份的混杂角色里,造成更大的复杂效果。因此,一个虹影炮制的文学水产可以看作是“金三角”地盘上刻意栽种出的杂交水稻。要么写中国的,要么写外国的,这么故意结扎一般地抽出一捧捧杂交水稻,让人不得不怀疑她是不是江郎才尽,唯此一技了。
在人们震惊甚至愤怒的时候,她们发了,扬名立万了,而当人们好奇地打量她们所谓的文学作品之时,往往发现,原来她们的写技是如此之差,表演表演表演,她们的节奏就这么快,美女作家互相争、抢、比、夺、骂;她们从来不从深处思考,就会大张旗鼓地做作。很显然,这一批人把文坛当成了“T形台”,一个个地做起了穿着文学外衣的上镜模特,摇头摆尾是她们唯一的动作姿势。于是,出了名的女作家,一个个成为披着文学外衣的美女经济师。
美女作家惯于以自己的身体做广告,努力开发自己的身体,源源不断地吸纳外部资金才是她们真正的追求,而文学成了她们谋求一夜扬名从而终身暴富的手段,文坛成了她们战旗猎猎的赛马场。她们以自身那几乎荡然无存的廉耻为代价,以身体为赌注进行着异常激烈的赌博,以文学的名义叫卖身体。文学是干什么的?文学是摆弄身体的吗。摆弄身体也就罢了,但她们非要把自己的身体做作配置到文化语境当中,以时尚的名义为自己的无耻开脱罪名,以无知的方式成全自己的脸面。嚼着橡皮的口香糖,安装着文学的假体,她们所谓的真实身体是在文字表皮下掩映着的假体,人造假体才是她们文学中的身体,因而她们的身体意识是机械的,形式主义的;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的。她们在大多数时候没有自己真正的东西,只在临摹别人描绘过的体验,过着一本正经的空洞无物之优雅生活。她们甚至可以把一本一个世纪以前的西方地摊文字转化成为中国文坛上一部响亮的叫春小说,而唯一需要的就是展露自己,把自己浅薄和无知毫无遮掩地呈现出来,以身体的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野心勃勃的美女作家不需要观察生活,不需要体察民情,只需把自己关在狭小的浴室里照镜子,而反映生活的唯一出路就是毫不羞耻地影射自己的身体。
给美女作家立个牌坊(2)
文学不是性来性去,文学不是叫春拉肚,文学更不是脱衣舞试验田,文坛更不是裸奔赛马场。我相信,一个接一个的美女作家,在用文字的乱码作为载体来抖漏出自己的身体乱麻之前,的确花费了几分钟的时间去想文学本身,但她们最大的注意力却只是集中在前一个已经一炮走红的文学脱客,从那里借鉴和决定自己将如何施展某一套谋略才能达到超越前者的效果。性,成为美女作家们暴名牟利的最后一节必修课,疯狂的必要和野性的值得,略施一计就可令公众挂鼻子相看。文学的起点和文本的腾飞可能性一点都那么没有必要,性才是唯一的可行性计划。什么都可以不知道,只会用文字作为载体坦荡荡地裸露就行了。把野心暴露出来,那叫真实;那丑陋露出来,那叫反映别人的丑陋;把恶心使出来,别人一恶心一反感,就马上说那是别人心理有问题。用文字卖办自己,非得叫自己文化一点才好、非得清高一点才行;务必要小资一点,一定要和老外搭上关系,最好到国外一趟……这就是当前女作家唯一的本能。她们的文化真身是假体,是植物人,就会那么一个机械性运动。
古代的歌赋艺妓尚且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良好风范和光荣传统,现今之美女作家却毫不遮拦地轻装上阵,捧胸露腿。你们把身体混合在文字里面放在众人眼皮底下,而我们是睁着眼睛的,睁着眼睛自然会看,看了就想说两句,袒露身体是你们这些美女作家的本职工作,对美女作家的批评更是我们这些评论者的职业冲动。既然美女作家们在光天化日之下挠首弄姿,我们这些批评者就不得不对之评头论足。美女作家们把身体表演作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时,批评家的眼光自然要落到你们以身体为道具所制造的恶心蛋糕上,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你们矫揉造作的斑点上探究一番。话说回来,你们逢场作戏,被批评也是你们的需要。
因此,你演你的身体文学剧本,我写我的酷评文章读本,都是生意嘛,互相照顾着。
我这么卖力地在美女作家牌坊上题下这些微词,我的功德却可能胜过任何一个吹捧和谄媚她们的人。在这个半边天的社会,女人的半张脸比男人的半条命都重要,要说是谁欺谁还不一定呢?看看这些需要批判的人,她们都很骄傲,估计在大街上一定很趾高气扬,要是碰见我还说不定踩我一脚呢!这个文学牌坊,我认为自己立得对,写得值得。这是一本直言书,唯以击破累卵,文学的纯正写作才能破壳而出。
他爱
2005年3月10日
传说中的木子美(1)
木子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性行为艺术者,然而这样的人其实只是经常混酒吧泡夜总会的那些女混混之中的一分子。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某一类人的生活状态,而木子美是第一个真真实实公布了他们生活的整个过程的人,而且是披着文学的外衣完成这一单纯的性游戏的。作为一个性行为艺术家,她在不断的寻欢作乐中找寻相关的学问,总结经验,研究自我解脱途径。她的一整套的经验总结如下:
1.Zuo爱是陌生人最快捷的相互了解方式;
2.艳遇的关键在于你够不够奋不顾身;……有人说:在日益孤独与冷漠的城市,我们所需要的仅仅是互相取暖,互相了解彼此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方式。“同城约会”越来越泛滥了,打破城市界限的Xing爱之旅是不是更新鲜?事实上,这不是我的发明,也不是白日梦,因为曾有个摄影师,在陌生城市凭着网络约会MM,好吃好住好睡,在一个多月里,游走了20几个城市。他的真性情和“行为艺术”让人惊叹之余,不禁窃笑:明年这个时候,该有多少孩子叫他爸爸啊!(木子美)
木子美说的这些看似很哲学的话语,其实只是那个群体的通用口诀。“好好爱自己,爱得不太为难。我的态度是:荒Yin无度的性行为尽量控制在物质技术能够发挥作用的层面,这是保证身体完好无缺,让你有机会后悔或继续享乐的前提;然后是心理上单纯地将性行为看成是它本身,它跟其他行为一样为人所需而设罢,这是防止心灵支离破碎的途径。自卫式嵌体运动大体如是。”(木子美)
具有木子美同类嗜好的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这些人或许也包括那些白天衣冠楚楚大谈道德的学者绅士或者权威专家,他们往往在和木子美一样的女人交欢完毕之后的第二天早上写些大骂木子美的文章和木子美划清界线,并且处处造谣生事,摇头摆尾之速度特快,显得自己如同个很清高的寡妇似的。“白天教授,晚上禽兽”是2004年最流行的一句民谚,某大学教授苦心几年著述的一部长篇小说《所谓教授》在2004年4月出台以后还被不少教授学者讥讽和抨击,然而那揭露的确实是一个群体的穷途困境,折射了一个群体中一部分人的生存状态。后来的一连串教授嫖娼案件闹得纷纷扬扬,也从事实上证明了这个寓意。
每个衣冠楚楚的圈子都是有丑事存在的,娱乐圈,文化圈……我想木子美揭示的只是“动物派对”里面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活动内幕而已。而这种专门搞男女搭配的“prty”,也是当年卫慧的《上海宝贝》写来写去的惟一一件事情;棉棉也同样是里面的一个积极分子,有时候甚至是组织者和谋划者,她的《糖》也是专心致志地完成了一个个动物派对而已;九丹的《乌鸦》题材更是如此,只不过她是飘洋过海到外国的酒吧里混迹江湖,后来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回来贩卖个人隐私,《乌鸦》依然是对“动物派对”圈子里的生活内幕的描绘。她们的小说都是不过暴露自己杂乱纷呈的琐事,人们看的只是希奇而不是文学本身,用的动作是窥视而不是阅读,因为她们的作品志趣就只是建立在人们的窥视欲念上,只可作为一种风尘野史。但那一个群体的生活线路和玩世不恭生活套路毕竟都被悉数勾勒出来了,一些人知道了当然很痛心很愤怒。所谓的“动物派对”或者其他名堂的“prty”圈子,无非就是夜总会里的日常秩序,如果给这个圈子一个称呼,那就叫“Se情圈”吧。这个圈子里的人进进出出就是为着上床的“派对”而奔走在每个黑夜,沉浸于灯红酒绿的Yin耻生活中,并自以为进入了上流社会,混的是前卫社会,过的是高雅生活,活的是白领人生。
木子美并不是跟谁都可以拍拖的,她很在意她的选择权,对方必须是她“喜欢的型”。不过不知道饥不择食的时候,她是怎么选择的。“天使到了陌生地方,就该变成魔鬼吗?离开酒店后,我决定约会下一个GG。”这是木子美的原话,这句话明显很矛盾,嘴上一套,脚底下又是一套。
木子美有一整套的“性世界观”,她是一个用性神经去思考世界的人,她的每一句话都是用下半身来思考问题。或许她认为性茭可以解决一切。其实仔细想想也是,性可以换回快感,还在必要的时候换取金钱,现在她成了大名人,成了博客世界的形象大使,成了性学专家,成了性问题顾问。木子美是个知识经济时代的性产业家,有力地推动了Se情业的繁荣富强,有学者甚至开始以此为论据展开了Se情业合法化的探讨。看,他们已经主张把Se情业合法化了。“早在3年前我就确立了自己的性世界观,那时,我还上大四,那时,我就才华横溢。翻读2000年12月14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生活版上关于性安全专题的文章,觉得自己从来都牛逼。”看得出,木子美还真的很自大。一直听说木子美是个性专栏作家,她在南方某报纸有一个性专栏,可在各种媒体上并没有提及这究竟是哪家报纸,要不是自己专门来研究木子美的作品,我还不知道她究竟在哪开的专栏呢?“觉得自己从来都牛逼”,看她在说什么,那么自豪。就她那点性体验,无爱之性,体验一万个都只是一项机械运动而已。那样的性其实是肤浅的,在这种层面上奢谈性问题,木子美只是隔靴搔痒而已。无爱之性只是动物的性,人类的性应该不是建立在乱搞基础上的荒Yin生活。
传说中的木子美(2)
木子美说:“时至今日,性是个既open又尴尬的东西。它可以很泛滥,泛滥到惊世骇俗,比如载入吉尼斯记录的,一个大胆的女人与几百名男人轮流性茭;又或稀松平常散落在身体写作字里行间的,灯红酒绿后的跃式实践。”木子美说到了也做到了,她的这句话简直是她自己的真实写照。她的名字已经有资本去载入性意识吉尼斯记录了,而她的博客同样也“是个既open又尴尬的东西”,她文字里面的性确实“很泛滥,泛滥到惊世骇俗”。木子美按照她自己说的那样,做了一个“大胆的女人”,与不数不尽的男人轮流合作。然后又“稀松平常”地将这些分泌物“散落在身体写作字里行间”,灯红酒绿后继续实践继续摸索继续日出而作,日落而睡地勤奋操作。辛苦了,值得众人侧目。落幕。
木子美所做的一切只是拿身体赌博,她的博客是她以身体赌博从而博得大众一呼赚取名利的营业场所。木子美,只是一个以身体换取利润的零落女子。她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某种意义上牺牲了自己的现实生活,只能离开原来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可是她的名头人人皆知,或许只有生活在国外才能少受一些污言秽语的谩骂和骚扰。闹得正火的时候木子美在博客中说“就怕楼下麻辣烫小店的阿姨,路边烧烤摊的大叔都认出我来。你们让我好好活着吧。”
木子美反映的只是这个时代很多都市边缘人的综合焦虑症。这个时代有很多人不得不为了生活而牺牲自己本不想牺牲的一切。木子美不顾一切地暴露自己,其实是她自身的一种挣扎,想以虚拟的暴露摆脱现实生存中一败涂地的精神枷锁。如果她的赌博不如此到位不如此充满现场感,她会担心自己的赌博失败。如果她的这场赌博非但没捞得名声反而使自己在现实中的生活更加为难,相信她不会这么干。但如果一脱到底,一举成名了,那她从此就可过上有名有利的好日子,再也不必脱,不必混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中间,同样也不必再在网络上弄些什么性情文字了。一些风言风语跟她成名之前的辛酸和屈辱相比,又能算得上什么呢?这是美女作家们勇气可嘉的根本动因。一个女人可以为了金钱去做妓女卖身,而女作家们同样也是为了金钱去写作身体文字,以文字临摹身体,让性语言充斥小说的每个角落,制造些空气污染,然后大把大把地赚钱。到了财大气粗有头有脸的时候,她们又会回过头来,把“下半身写作”收起来,把“胸口写作”的扣子系上。装成个真正的女作家,意气风发,在文坛上叱咤风云,经常以“著名”女作家的身份说些鸡毛蒜皮的废话。
“谁说我没有爱情,我天天写遗书。”木子美在她的《遗情书》题记里是这样说的。很多人都说她那本书明明该叫做遗精书,其实遗精只是男人的事情,木子美是个女的,所以她没有这项功能,只好“遗情”了。
木子美是个另类的经典人物,一个离经叛道的女子,顶着一副无比先锋的头颅。她强迫着自己,努力展示出一种死猪不怕烫的飒爽英姿,奋不顾身地放纵。看看木子美与常人不同之处:
那时,Y还是个大学二年级的女生,跟我献身于XXX时年纪相仿。 Y受伤了,失心疯般纠缠了他2年。直到XXX回了广州,Y还是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他的联系方式,有时XXX接她的电话,狠狠地骂她几句,她居然很快乐,因为终究可以听到XXX的声音。 Y说着这些事时,仍是爱得无法释怀的样子。她就是不甘心那种“噶然而止”。 老实说,我当时被Y的电话刺激了,然后我用一种很刺激的方式教育她,我说,XXX有生理缺陷,跟XXXZuo爱一点都不爽,所以即使他没…你,也没什么好遗憾的。(木子美)
从她的这段文字里我们看到,这个社会上竟然还有像Y那样痴情的女子,以木子美作为参照物,真的让人感到真情的宝贵。与Y相比,木子美相形见绌,可她不会自惭形秽,因为她的世界观已经变了,她的个性世界已经和别人不同了。和她对话也仿佛两个世界里的人在对话,彼此听不见对方说了什么。
木子美很“另类”也并不“另类”,因为这样的女子酒吧里舞厅里遍地都是。木子美的真正“另类”之处,就是以写作的方式把自己暴露公众的眼皮下,怀着一颗巨大的野心,“置之死地而后生”。以反常的方式博得万人喝彩,不管是赞美还是喝倒彩或者谩骂,她都很需要。她需要各种吵闹的声音,把她渲染得越来越非凡。
李师江说:原以为木子美是个骚货,通话之后,才发觉毫无骚气,平静之极,谈笑间道德伦理灰飞烟灭。因其通透,一些本以为可以大谈特谈的问题被其一句便化解,发现是个非常有自省意识的真贱人:把身体放在最低处,向世界摊开,不是姿态,是自由和享受。(木子美)
木子美,成了传说中的妖怪。木子美就是一个被传言成妖精的怪人,她的所作所为在舆论传说的过程中被形容得越来越离奇。
木子美的文学码头
应当说,木子美的文笔还是比较优美的,胜过当今文坛的很多女作家。她的语言里边有一种很利落的质感。“半边,像日本人的名字,村上春树制造了一个叫‘渡边’的男人,我的爱情似乎永远只有他的一半。另一种可能,进出于荷里活电影,世纪的末日,看了一部影片,叫《半边人》,里面的人总是把爱情进行到一半。恋爱季节是块海绵,吸足了水,轻轻一捏,就剩一半重量了。为了不脱水,多少会习惯缺斤短两的爱情。”(木子美《半边的爱情》)这样的句子,文笔运用得很独到。
我们是怎么开始的。那天在模糊的灯光里,蓄着长发,穿着黑衣的他坐在我的对面,他问:“你在夜里会想到什么?”我开始组织单词和短句——床、窗、风、雨、寂寞、哭泣、音乐、酒吧、影子、杯子…一只风筝在贝贝裙里滑翔、一群蚂蚁浮起水面、一串风铃不知所措地响、一堵涂了鸦的墙倒在街上……然后,我们就在一起了。(木子美《半边的爱情》)
我对他说:我知道为什么喜欢你了,你希望我成为的人和我希望成为的是同一个人。我还对他说:我不会在一个普通的日子见你,我会在你的电影首映礼那天,挤在成千上万人当中,挤到最前面,让你为我签名。第一句情话是通过肯定自我价值来肯定他的眼光。不管我成为杜拉斯还是一只鸡。女人需要懂得她的人来爱她啊。第二句情话是通过肯定他的价值来肯定自己的眼光。不管卡拉是条狗,还是光猪六壮士。男人需要崇拜啊。说这些情话时,我相当动情。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这是迄今为止。我最美丽的爱情。当然,最好不要见面。不然又是一部“真实的谎言”。(木子美《我说过最动人的情话》)
木子美的文字集结成《遗情书》出版以后,“博客书”成了一种新型文学体裁,网络时代衍生的速食消费品。后来出了一大批该种文体的书籍。《北京女病人》、《清醒纪》、《董事长日记》就是木子美一夜成名之后出现的“博客文学”作品。这种书籍纯粹就是网络日志堆积到一定程度,印刷成纸张的产物,文字呈现一个人日日夜夜的心情变化,天气的阴晴圆缺,人生的反复无常……总之是不经过加工的琐碎文字。就文学价值而言,和垃圾无异,因为它们往往并不注重文笔和篇章的节奏美感,不能给人带来值得欣赏的文学质感。这样的文字一般都是自言自语,是一个心灵叙事的幽闭症体现。由于最初是网络上的日记本,作者写文字的时候必然考虑到会有人看他的文字,于是里面又多了一些虚伪做作和娇情。博客(网络日记)适宜于女人,而BBS适合于男人,因为女人喜欢顾影自怜而男人喜欢相互争斗;写博客的人都很自恋,混BBS的人都很自大。
从成名到出书,木子美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文学风格的创始者。木子美的文章,过滤掉那些不适宜小孩子看的字眼,她的文字格式,发泄牢骚的方式……都体现了典型的网络日志写手的特征。在木子美成名之前,网络日志几乎是躲避在网络文学的角落里幽暗地孤芳自赏。那时候还看不到这种东西能引发文学浪潮的可能,只能算是个留住时光留住回忆的网络心情托管所。一个真正的写手或许会把它作为一个积累素材的冰柜,等待日后的重新加工和连缀,使其成为一篇篇像样的文章,或者将其中的场景片断融合到某一部长篇小说里。总之,当时的博客写作者们看不到文学的前景,更不会想到将这种东西毫不加工地堆积起来,集合弄成一本书而引起喧哗。一直到木子美的Xing爱日记火爆并名声震荡,“博客”才成为新的一种网络文学体裁并步入正轨,而木子美先成名后出书的途径也成为此后博客写手成长和发展的一贯路线。不论如何评价她的是非功过,木子美开创了博客文学的新局面是不争的事实。木子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物,是博客文学中一个永不消退的先锋符号。如果没有木子美,博客文学或许还只停留在原地,如果没有木子美的成名旋风,博客写作群依然只是个不为世人所重视的地下群体。木子美一夜成名,博客文学空前繁荣,大量的写手加入博客写作行列中。博客写手们不再孤独,写作也日渐摆脱过重的自恋情绪,博客写作日渐成熟。网络文学兴起“博客文学风”。木子美对博客文化的繁荣是有贡献的,有消极的贡献也有积极的贡献,两者相比,积极意义更大一些。
木子美批判之批判
说实在的,我认为木子美比九丹要好得多,她至少没有像九丹那样把所有女人说成是乌鸦,至少没有像九丹那样给国人打上耻辱的烙印。当时,那么多人忽然聚众闹事般地对一个女子大骂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却是:这些人自己的话太假。真的,他们从来没考虑到,网络日记也是个人私生活啊,把人家的日记偷窥了也就算了,干嘛那么不依不饶。不管怎么样,千万别一群人去欺负一个小女子。很多报纸为了显示反对木子美的立场和态度,专门网罗来一大批的人集中一大批的文章,来个围攻式的集体批斗,这是不对的,是邪恶的。明明自己喜欢偷看人家的Xing爱日记,看完了还要破口大骂,这是不道德的。你有偷吃木子美拉出来的屎的自由,可你不要吃完屎之后说人家拉得太多。
我在这本书里提她是因为作为一个写手,她显得比任何人真诚,至少并不那么可恶。木子美从不说自己是个作家啊美女作家或者国际美女之类的话。我批判木子美,不是去否定她本身,她的文学品性可比卫慧、九丹的要健康得多。《遗情书》被禁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九丹的《乌鸦》却怎么没禁,或许九丹即使脱光了,毕竟还戴着作家的帽子,而木子美脱光了,露出的只是木子美本身。木子美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人,她至少活出了真实的自己。
大多数媒体在这场文化事件中表现出一种丑恶的犬儒行径。我所看到的所谓采访报道都是“据某媒体记者采访”,在各种批评木子美的文章中更是如此,“某媒体”,“据某记者”,“据报道”,但究竟是哪个媒体却从没有弄清楚过,只有媒体间相互的人云矣云,你也“据报道”,他也“据报道”,大家都“据报道”,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异口同声地说“据报道”,这种报道所写的“木子美对某媒体记者说……”这样的句子里,木子美说的话是不是她本人说的,很值得怀疑。
或许木子美一开始就被视为另类,或许有些人对另类的态度是充满歧视的,我则恰恰相反。我认为,在一个美好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一个另类,有各自不同的话语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不是套在集体的模子里人云亦云。在考察人们如何对待木子美的过程中,我发现最大的丑陋不在木子美而在那些辱没木子美的人身上。“木子美”被争抢猪肉般地注册成安全套的商标高价拍卖,让人感到愤怒的是这样的人竟然一边喜不自胜地捧着木子美的东西来给自己赚钱,一边大言不惭地说着侮辱木子美的话。从良知的角度来讲,这样对待一个女性的名字是非人性的,惨无人道的,不管一个人怎么值得被批评,她的人权是必须得到维护的。把木子美不当人看待的人,只能说明他们自己的人性尚处于野兽状态。通过木子美现象,更值得我们警惕和痛恨的是这种集体暴力和哗众取宠式的舆论杀手。
木子美游戏的开始和结束(1)
在木子美博客被媒体报道并引发纷争的日子里,声名远播的她受宠若惊,然后更加努力地卖弄,事情搞得越大她就越有勇气。看看她当时的感觉吧。“Blogcn因为木子美当机了。它的服务器已经升级了N次......似乎都和木子美有关系,比如江湖泡网的一拥而上,Blogcn就瘫了,比如木子美访谈一出,Blogcn又塞了,如今,新浪也参与了破坏Blogcn行动......全国人民一起做坏事,挺开心的。前几天木子美忙着Zuo爱,没时间写日记,今天有时间了,又挤半天才上来。说点什么,木子美又激动又彷徨:‘我没想搞这么大的呀,搞大了怎么收场啊。’今天,连失散多年的情人都给我发短信啦,电话里,我跟他说我是纯真的孩子,是你当年的小姑娘。他都不信。我说去看看你吧,他都不敢。就怕楼下麻辣烫小店的阿姨,路边烧烤摊的大叔都认出我来。你们让我好好活着吧。”(木子美)木子美的博客最后被强制封锁,木子美的书也被禁。木子美自己的游戏结束了,可她引起的街谈巷议却不会轻易休止。
木子美在她的博客中还乐于一再宣传她的“性世界观”,描写一段性史之后,动不动就摆起行家的架子做一番总结。比如这段话:“结论是,男人的第一次性对象,和女人的第一次恋爱一样,终身难忘。万物都是无辜的,Chu女是无辜的,处男也是无辜的,男女关系就像交易,时间与时间的交易,感情与感情的交易,贞操与贞操的交易,性与性的交易......若干交易中,只要出现一个不平等交易,就可能出现伤害。”(木子美)在木子美的世界观中,男女关系只是一种交易关系了。木子美或许称得上是一个用性思考人生的人,但她理解的性只是性茭而非Xing爱,而她所认为的性茭也只是性和交易。
木子美是个“博客”,博采众男客的阴谋墨客。从她的作品中看出,木子美很喜欢听摇滚歌手王磊的歌,有一段场景是边听王磊的歌边做运动的。后来木子美还真的和这位摇滚歌手在床上摇滚了一夜。木子美把这个过程写出来发到网络上,一下子点燃了她的成名导火索。
木子美说“我12岁时就想当个旅行作家,后来这个理想慢慢演变成‘博爱流浪者’”,她为此还很认真地研究了一番。而从她后面的话里看出,她其实明明就是想当一个“博性流浪者”。看她煞有介事的科学研究:“有份关于‘最可能发生艳遇的地点’的调查,统计结果为: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上;陌生的城市里;风景名胜地;网上。综合一下,你会发现它提供了理想的旅行计划:通过网络与前往的城市或风景名胜地的GG或MM约会,免费享受当地‘导游’服务,可能的情况下,还免费享受食宿,以及发生浪漫一夜情,然后,当离开一个地方,搭乘飞机或火车到另一个地方,又有新的插曲发生,随时调整目的地,如果没有,继续约会下一个城市或风景名胜地的GG或MM......只要你有足够的魅力,就有一个完美旅行。”(木子美)不愧是性专栏作家,学识果然很多,可是这样的做法却是明目张胆地蛊惑大家做感情骗子。木子美这种人要是多了,这个社会就没有真情了,但愿木子美们收敛着点。
看看木子美的自白吧,或许会更有助于理解这么一个在酒吧里鬼混人生的女子。这种女子被称为夜萤,她们的经历大致相同。木子美也没什么特别的。
我爱过的第一个男人是个广告人,……后来我把初夜给了他,他告诉我一个游戏规则:如果你爱上我,就得出局。
这就是我游戏生涯的开始。他说我使他的世界分裂开来,当他离开广州去了北京又回到广州,已经是3年以后,我辗转问到他的电话,他说:你做的一切都已经没有意义。
他说的一切是我伤害他之后还说爱他。我的一切呢?是他伤害我之后,不再害怕任何伤害。
因为不害怕,我轻易就能爱上一个男人,轻易就能跟他上床,轻易就能从他身边离开。也因为我太轻易,男人们轻易就可以把我忘记。男女关系于我而言,就是直接地与一个男人发生性关系,不与我发生性关系的男人,就比较长久地爱他。但后者实在凤毛麟角。
……
两年前,有个想拯救我的男人,所有男人中惟一让我觉得像亲人的男人。我们几乎没有共同语言,同居半年,因为我不愿意,我们几乎没有真正的性生活,期间我却跟五六个男人偷情,每次他知道了都会很伤心,伤心却从不向我发脾气,只是担心我,悉心照料我。我一直认为他不会离开我,可以给很多时间让我习惯正常的生活,但我,实在走得太远了,结束自由而混乱的生活就像让我去死那么难受,最后,他说自己是多余的,除了我自己,没有人可以让我快乐。所以,2001年的情人节,他送了最后一束花给我,然后从我们的屋子里搬走。
我还是老样子,碰上谁是谁。
因为生活圈子接近,常与过往的男人不期而遇,见着了点个头,问个好,无痛无痒的。最近,好像有几个做爸爸了,又有几个要结婚了,我混的都是30岁左右的男人,他们成家立业也应该了。
我爱过,和爱过我的男人都与我无关了,但也无所谓,既然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就好好享受它的自由自在。”(木子美)
木子美游戏的开始和结束(2)
木子美的这段话道出了木子美们共同的心路历程和堕落之后对待男女关系的态度。木子美的性世界观已经发生了变异,但在他们那个群体中,这种思维观念是再普通不过的“游戏规则”。
木子( 十美女作家批判书 http://www.xlawen.org/kan/2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