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阅读
华仔表哥买了五千块钱的筹码下注,令他暗地窃喜的是,华仔表哥照例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但他玩百家乐竟然蠃了三万多块钱!如果华仔表哥不拖他走,他还会乘胜追击,狠捞一把。后来躺在宾馆柔软的席梦思床上,他忽然想起了清源中山公园外面的那个算命佬,这老家伙果是奇人,我倒是把他忘了,回去我一定要去找他,给他一个大礼是,还要他给我再认真算一算。
满脸春风的阮桂洪给家人买了一大堆衣物、食物、药品,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向母亲缴上战利品两万元港币。黄三女激动得脸上充血,接过钱时双手竟然有点发抖。待阮桂洪又拿出三个金戒指、三条金项链、一只专为她买的金手镯时,她已经高兴得不会说话。
阮桂婵戴上了金戒指、金项链,终于情不自禁地抱着大佬亲了一下,黄三女也不以为忤。她饱含情意地看看儿子,觉得儿子这一刻竟是那么可爱,觉得能干、孝顺的儿子是她的骄傲。
阮世诚却眉头皱了起来。他是一个本份的老工人,信奉安分守己、与人为善、不奸不赌,儿子出外做工,做点小生意赚了点钱,这还罢了,不料还要进赌场大赌,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看儿子还得意洋洋,阮世诚便责备儿子说:“我看你是越来越不像话,怎么还敢去赌?!很多人两年也挣不到五千块钱,如果输了呢?你好学不学,偏要学华仔那样赌,人家有钱,十万八万也输得起,你有多少钱输?!好不容易挣下一点钱,好好留在身边度日防身才是,沾上了赌,老话都讲上得山多终遇虎,不知道收手,输得剩下一条底裤、社会上因赌而倾家荡产的事还听得少了?……”
阮桂洪没料到终日寡言少语的父亲竟拉下脸教训他,当头一捧,顿时收敛起得意忘形的模样,低下了头。
黄三女也醒悟过来,但手上就拿着金灿灿的戒指、项链、手鐲,桌上也摆着从没见过的港币,而且是两万块那么多,也不忍心责骂儿子,就说:“你老实说,你身上还有多少钱?不如你留了下一点零用,都交给老母给你收起来。你放心,你的钱都是用回你身上的。听老豆的话,以后不准再赌钱了,啊?”
阮桂洪也不语言,赌气地从身上几个衣袋、裤袋把钱全掏了出来,都放在了桌上,一言不发地转身走回楼上房间。
阮桂婵见桌上凌乱的钱中,除了人民币还有港币,她以前见没过港币,便拿了一张拾元港币在手上认真看。黄三女一把从她手上拿回去,还瞪了她一眼。阮桂婵却不忿,见桌上的钱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心想大佬肯定又会偷偷塞一点钱给她的,现在给母亲收了去,想要一分钱也难,她眼尖,便伸手捡了一张标着500数字的红牛(港币),眼角一溜又发现了一张红色的,两指指尖一夹便捡起来,赶快转身走回自己的房间里去。
黄三女见女儿不听话,便想骂她,想想又忍住不骂了。阮桂洪掏出来的钱要分开慢慢数,还有十几个有外国女人头像的硬币,不仔细看还不知道是面值多少呢。她这辈子最关心的是赚钱,最开心的事,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数钱。
阮世诚在一旁默默地抽水烟筒。儿子大了,打也不是,骂也不是,说多两句就黑下脸来,但养不教,父之过,玉不琢,不成器,要是让儿子走上了邪道,那就更令人担心了,还是要时时敲打他。这个儿子虽然自小牛精,但对父母的教诲,还是能听得进去。唉,当父母的,对儿女总有操不完的心。
第二天早上,黄三女见阮桂洪要出门,便把200元钱给阮桂洪带在身上零用,不料阮桂洪一拧脖子,看也不看就出了门,把黄三女气得倒噎了一口气,冲着门口骂了一句,死牛精脾气!
阮桂洪才出门,碰见霞女母亲正从外面走来,手上提着用废旧塑料带编织的篮筐,想是从市场买菜回来。阮桂洪便停下来,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四婶”。
欧四婶见是阮桂洪,想起年前阮桂洪给老爷子送盆景的事,就对阮桂洪笑了笑,说,你四叔年纪大了,如今说话做事都比不得从前了,你多担待些,不要和他计较。
阮桂洪忙陪着笑,说,怎么会?我们后生一辈,正想从他老人家身上学些本领呢!和四婶说了好一会话才分手,不由自主又想起了霞女。不过令阮桂洪失望的是,接下来的好几天,阮桂洪特意待在家里,还是连霞女的影子也没候着。
阮桂洪见不着霞女,是因为霞女确是给她父亲“关”起来了。
说关,有点不准确,因为欧德庭并没有限制霞女的人身自由。欧德庭在年前阮桂洪从云南回来给他送来盆景这一晚,把霞女叫到他的房间,开门见山地说:“我看桂洪今日这举动,想是对你有了意思。我实话告诉你,桂洪这样的人家,我是打死也不会同意的。除非我死了──但我死了,你上面还有七个哥哥姐姐,你问问他们,有哪一个会赞成?”
霞女见父亲说起这个话题,少女羞涩,顿时漲红了脸庞。她喜欢和阮桂洪来往玩耍,原先并没有拍拖的明确想头,只是觉得和阮桂洪在一起,身心愉快,精神有一种莫名的愉悦;后来给阮桂洪拥吻抚摸,先是羞涩,后是慌乱,继而又感到有一种莫名的刺激和兴奋,也就半推半就,欲拒还迎。她还没想到这是不是和阮桂洪拍拖,如今给父亲一语中的,如梦初醒,那心便卟卟乱跳起来,慌乱之中不知怎么说话,便低垂了头,用手绞着衣角。
欧德庭看着这个自小宠坏了的女儿,心中又是恼火又是烦忧。见她不敢开口说话,便说:“桂洪这人,其貌不扬,生性粗野,人无上进之心,也无一份固定工作,姑且不论其家底如何,你娇生惯养,试问他养得起你吗?你若嫁入他家,他家老母是街内闻名的霸巷鸡毑,唉,你的小姐脾气,若是三头两日便吵一场,教我和你老母颜面何存?我和你老母年事已高,说不定哪一天两腿一伸就去了,你又如何安度时日?”
一席话说得霞女心情烦闷起来。她哪有想过这些问题?给老父提醒,心便忐忑起来。欧德庭便说:“我今日把盆景退回去,想来桂洪也知晓我的意思。你这几天给我老实呆在家里,不可出屋门半步──快过年了,在家里帮老母搞搞卫生,多做些家务。你老母身体也不好,别为这样的事气着她。知道没有?咹?出去吧。”
霞女如蒙大赦,赶快退出父亲的房间。回到楼上自己睡房,她的脸仍潮红,心还在剧跳,脑袋却似乱成了一团麻,烦闷起来,便倒在床上蒙上被子,一夜胡思乱想,哪里睡安稳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便似有了黑眼圈,四婶见了,自是心疼,便上街买了些药材,要煲些靓湯给宝贝女儿补补身体。
八
阮桂洪从香港旅游回来,专程走去找欧灿辉却找不着。早餐档口只有欧国能和一个新聘请的中年女工,屋内还有一个中年男人在忙着赶制包点,想必也是欧国能新聘请的帮工。欧国能笑呵呵地对阮桂洪说,灿辉要开一个大排档,这几天都跟着郑叔跑工商营业执照之类的事,有时晚饭也在郑叔处吃,很晚才回来。
阮桂洪想了想,便直接去西湖路找欧灿辉,刚走出欧巷,却迎面碰上久别了的阿球,不由得欢天喜地般叫了起来:“阿球!什么时候回来的?”他捉住阿球的双臂,忘形的摇动起来。
“哎哟!”阿球夸张地叫起来,阮桂洪忙放松了手,认真看了看阿球,觉得半年不见,阿球倒是长了一些肉,脸色也白了些,便说:“回来过年?”
“是啊。昨晚回来太晚了,今天正想找你和灿辉聚一聚。”阿球说,“灿辉还是跟你做装修吧?”说着掏出香烟递给阮桂洪一技烟,见阮桂洪摆手,便自己叼在嘴里,掏出打火机点上,“对了,你是不抽的。”
“灿辉不做装修了,在家开了个早餐档。”阮桂洪拉了阿球一把边往街外走边说,“现在他还要做大排档,这几天忙得很,连我也很少碰得见他。走,我们去西湖路找他。”
“噢?自己做大排档,好啊,自己做老板,好!”阿球边走边歪着脑袋看看阮桂洪,见他穿一件棕色新机恤,內面的浅黄细格长袖衫也是新的,脚下是一双蓝白间色旅游鞋,就说,“看来你和灿辉都混得可以啊!”
“怎么比得上你在深圳?”阮桂洪明知自己有点口不对心,但华仔表哥特地嘱咐过他很多次,财不露富,不可引起别人注意,所以阮桂洪慢慢也习惯了客套话,“你大佬有没有一齐回来?”
阿球摇了摇头。阮桂洪没留意阿球的神色,有点得意地说,“前天我从香港回来,经过深圳的时候还想起你呢,想不到今天就见着你了。”
阿球有点意外,看了阮桂洪一眼说,“去旅游?”
阮桂洪乐呵呵地说,“是啊。我告诉你,我还去了两天澳门……”
边走边说,到了西湖路那个空地,阿球眼尖,一眼就看见了欧灿辉,便大声叫起来:“灿辉!”
欧灿辉跟着郑叔在现场看工人干活,听得有人大声叫,抬头一看,见是阿球,便从里头快步走了出来:“阿球!什么时候回来的?”他拉着阿球的手乱摇,又拍打了一下他的肩臂,“你这家伙,倒是胖了。”
阿球见着了欧灿辉,也是高兴得很,便说:“走,出去饮两杯!”欧灿辉便走回去对郑叔说了一声,跟着阿球、阮桂洪一直走到江边的徐记大排档。
徐炳见阿球来了,也很高兴,一叠声吩咐劏鸡、劏鱼,又拿着一瓶白兰地过来,说这餐是他的,算是给阿球接风。
四个人都坐了下来。因是白天,大排档都没有把桌椅摆出人行道上,徐记屋内只摆得开两张餐桌,也没其他食客,所以很放心地大声讲话,放声大笑。三人都各自讲了自己这半年多来的情况,其中自然要属阮桂洪多姿多采,他去过云南,刚去过香港澳门,见识也比其他三人多了,数他讲得最多,口沫横飞,声情并茂,说得可笑处,大家也发出会心的笑声。
阿球虽然去了深圳,因工作困身,倒是没逛过什么游乐场所、观光胜地,酒店附近的香蜜湖公园,去了一次就不想去了——单身一个去逛也没什么意思。倒是结识了不少在楼上夜总会上班的PR(“公关小姐”),因为住宿舍分住楼上楼下,有和说得投缘的,也打一场“友谊波”(免费嫖宿)。
阮桂洪便很有兴趣地问:“夜总会有没有鬼妹(外国女人)的?”
“没有。”阿球摇摇头,“不过除了西藏、新疆,什么省份的小姐都见过。哟,你在香港有没有上过鬼妹?”
阮桂洪咧嘴一笑,得意地说:“在香港倒是没有,在澳门上了两个。”见众人都面露羡慕之色,便得意洋洋地说起在澳门的香艳故事,听得众人也心星摇曳,甚为赞羡。
阿球便说:“你就好了,有华仔表哥关照,早知道我不去深圳,也留在这里跟华仔表哥揾食。”
徐炳见一瓶白兰地喝完了,酒兴正浓,又叫服务员拿一瓶。因问阿球,“什么时候回深圳?”不料阿球面色一沉,摇了摇头说,“不想去了。”
徐炳便笑道:“和大佬吵架了?”阿球一拧头,拿起酒杯说,“不提他了,喝酒!”
欧灿辉心想,定是阿球又犯了牛精脾气,和大佬有了冲突。欧灿辉便说:“你一个人在这里,干脆来我家吃饭得了。”
阮桂洪也争着说,“来我家也成,不过是添多一双筷子,正好我是闲人一个,可以陪你到处玩。对了,华仔表哥说过几天去飞来寺上香,也一齐去游玩吧。”
阿球便说好。这时徐炳又提起大排档转让的事,对欧灿辉说:“你若有心做我这间大排档,如果手头不便,顶手费可以缓一年再付,这样总可以了吧?我答应了赖水清,过了正月二十,我便要去深圳了。”
阿球来了兴趣,起身到处看了一下,回来坐下对欧灿辉说:“这里不错呀,做生意讲究成行成市,这里比西湖路好得多。灿辉,接下来做怕什么?我回来也正想找点事做,要不,算我入伙,你抓桩(当头领),做兄弟的同捞同煲(同甘共苦),如何?”
阮桂洪也来了兴趣,他有钱,也想帮帮欧灿辉,这时就说:“灿辉,你知道我的,也算上我一股,你和阿球当老板,我也不要求分多少,有时来大排档有杯酒饮就行了。”
欧灿辉心里很感动,他也听出阮桂洪的暗示,老友们都想伸出友谊之手帮他一把,但他已和郑叔密锣紧鼓地筹划在西湖路开大排档,便照直说出来:“徐记,多谢你情义,但我已找到拍档,已经在西湖路租到了地方。阿球和桂洪要入伙,我自然高兴,待我回去找郑叔说一说。”
阮桂洪自然知道郑叔,但他不知道欧灿辉已经和郑叔关系如此密切,也没料到郑叔会伸手帮欧灿辉。但阿球不知郑叔是何许人,欧灿辉便说:“我们帮他家装修,认识以后有来往;郑叔这个人帮人很热心,我家灿耀,就是他介绍去南海做工的。”
欧灿辉这时已想到,郑叔对阮桂洪会有看法,对阿球也不熟悉,很可能不同意,郑叔不同意估计自己争不过郑叔,因此又对阮桂洪说:“你知道郑叔的,他要是不点头,我可没办法。”
徐炳很诧异。做生意讲究成行成市,西湖路那地方他自然知道,欧灿辉怎么会跑到西湖路去开辟新市场?他还想动员欧灿辉改变主意,见阮桂洪动员阿球出面顶下徐记,便转而对阮桂洪和阿球下功夫。
阿球却不愿干。有人挑头他愿意跟,要他挑头负重担他却不干。“我是做惯乞儿懒做官的,”阿球笑着说,“要我劳力可以,要我劳心便不行了。我宁愿跟着灿辉做,叫做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时听得摩托车哒哒乱响,三辆摩托车开过来停在了门口,四个人下了车鱼贯走了进来。徐炳见来了生意,早起身迎上去热情打招呼,又叫服务员冲茶倒水。
欧灿辉认出最后走进来的是欧海亮,觉得奇怪,便和欧海亮打招呼。欧海亮见是欧灿辉和阮桂洪都在这里饮酒,便笑着说:“你们也这么晏(迟)?”欧灿辉抬腕看手錶,方知是已经下午一点多了。
欧灿辉见欧海亮的几个同伴,年纪都和欧海亮差不多,好奇便问欧海亮为何现在才出来吃饭?欧海亮说,和几个朋友去乡下“捡垃圾”,因为是过了年第一次去,呆的时间便长了点,待赶回来,干脆来大排档解决肚子问题。
欧灿辉恍然大悟。离城二十多公里的石角镇,这几年有人办起简易工场,专门收购加工废铜料。收回来的是废旧电线、变压器之类的废品,经过加工,最后做成一梱梱黄铜色崭新发亮的铜材、铜线再卖出去。有人发了财,跟着便很多人也一窝蜂搞,有些有本事的,还能从境外搞来一车车的电器垃圾。
欧灿辉听欧海亮说过,这堆积如山还未分拣的垃圾中,会有很多宝贝,欧海亮便捡到过完好无损的功放器、调频器之类的,有一次还搜捡到一对超低重喇叭,都是外国名牌,高兴得要死。捡到这些能用的东西,老板也不过是收回十块几十块钱,双方都高兴。欧灿辉知道欧海亮是音响超级发烧友,不过他对电器音响不感兴趣,所以没有继续深谈。
欧海亮觉口渴,所以便坐回去喝茶,又和同伴们兴高采烈地说起来,看他们的样子,大约不是空手而归。他们说的欧灿辉桂洪也听不懂,所以又自顾着喝酒说话。
阮桂洪见着了欧海亮,又想起了霞女,心情忽然有点阴暗。阿球可能是昨天休息不好,这时情绪有点低落,懒懒的只抽烟不大说话。欧灿辉便说:“还有一点酒,都干了吧,阿球你回去休息,我现在就去找郑叔。”
阮桂洪阿球都说好,也不等徐炳了,便举杯干了,对着里头厨房的徐炳打了一声招呼,又和欧海亮说声拜拜,便离开徐记。
不过郑叔却不同意让阮桂洪阿球参股入伙,“你就说我是个老檬懂得了。”他教欧灿辉如此推托。欧灿辉见着了两个好朋友满脸歉意,阮桂洪阿球却也没放在心上,于是三人便各自忙自己的事。
第三章第九节
九
阮桂洪年初六去香港旅游,回来好多天了,仍没见着霞女,有一日见霞女在院子里走动,忙走过去,但霞女似是视而不见,待他走到门口隔着趟栊门朝内张望,却又不见了踪影,又不敢张口叫唤,心中自觉恼火烦燥。
这天早上起来,坐在楼下客厅盯着欧巷动静,却只见欧四婶出去买菜,探头张望,欧宅却是大门紧闭,试探着走去叫门,却又毫无应答。灰溜溜的回到家里,思来想去百般不得要领,一赌气,便上楼拿了准备送给韵仪的礼物,走出街口,招了一辆搭客摩托车,便朝西门塘而去。
到了韵仪住处,敲开了门,韵仪却堵在门口,不让他进屋。阮桂洪兴冲冲而来,又见韵仪在家,身上只穿一套长袖休闲棉布衫,脸容一如过去姣好美艳,那胸脯一如往日丰满坚挺,色心便动了起来,不想却遭韵仪拒绝,连门也进不去──韵仪开门见是阮桂洪,先是惊喜,打开了铁门,却站在门口,对阮桂洪说,什么时候回来的?
阮桂洪边说,回来好几天了,边想伸手捏她脸腮,不料韵仪侧头躲开,脸色便庄重起来,又问,你有什么事?
阮桂洪心想进屋再说,不料韵仪跟着直言相告,我屋里有客人。
阮桂洪一听,心里便似吃了一个蒼蝇般浑身不舒服,见韵仪没有让他进屋的意思,便意气阑栅地掏出一个小小红布袋,交到韵仪手上说,这是我在云南特意买来送给你的。
韵仪接过掏出来一看,是个做工精致、质地很好的玉墜,淡淡一笑,说了声“多谢,有空请你饮茶”便伸手去拉铁门。
阮桂洪见状,韵仪分明是现在不想见他,伸手拉门便是送客的意思了,只好讪讪的让开,让韵仪关上铁门,待韵仪又说了声“拜拜”,那木门便关上了。阮桂洪无奈,正是兴冲冲而来,垂头丧气而去。
待回到家,见有两个老者正在客厅和母亲闲聊,见阮桂洪回来,都面露喜悦之色,站起来说,洪哥仔回来了。
黄三女便对儿子说,这个是仁叔,这个叫钟叔,想来看看你从云南带回来的盆景。
阮桂洪正没一肚子好气,因为母亲热情,也不知两人什么来头,勉强露出笑容,便带二人走上楼上阳台。
二楼阳台北面是方清家后墙,东面是另一条巷邻家西墙,只有一米多宽,长而狭窄,那盆火棘便摆在靠近巷子的这一头,基本上占了阳台一头,来人也只能站旁边观看。
两老者一看见这盆火棘,顿时面露惊喜之色,迫不及待便上前认真察看,特别是那个仁叔,甚至站近了进去蹲下,贴着花盆仔细观看。钟叔一边看一边和阮桂洪闲聊,称赞阮桂洪有眼光、有魄力,阮桂洪却唯唯诺诺,不愿多言。他懂什么盆景?一开口便是外行话,出乖露丑,倒是少说为佳。
两老者看了好半天,对满树红果,尤为赞赏,对这盆景极为倾慕。那仁叔便试探着问阮桂洪,可否割爱相让?割爱相让这文诌诌的话中那个让字,倒是让阮桂洪明白了仁叔的意思,便摇了摇头,干脆地说,不卖!
两老者面露失望,钟叔就说,洪哥仔,我知道你从云南搬运回来不易,说千辛万苦也不为过──你说个价钱?
不料阮桂洪仍是摇头,说,我是不卖的,你出多少钱我也不卖。
仁叔说,洪哥仔,我跟你说实话,这盆火棘,实在难得,你这地方确实不适宜养植,阳光不足,很容易造成技托萎缩,若是……
不料阮桂洪不待他说完,就打断他说,我中意这样放置──你们不用多说,我是断然不会卖的。
看两老者还想啰嗦,阮桂洪干脆走开一边,不再搭理他们。仁叔和叶叔对看一眼,只好无奈地告辞。仁叔临走时,还留给阮桂洪一个电话号码,约阮桂洪若有时间,请上门作客,参观参观他的盆景,指导指导。
阮桂洪自然明白这是客套话。不懂盆景,如何指导?连看他也是懒得看的。但他知仁叔的心意,便说了几句客气话,送仁叔和叶叔出门。
黄三女便问阮桂洪,你是怎样认识这些人的?
阮桂洪吃了一惊,才知道母亲并不认识这些人。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必是欧德庭告知他们的。欧德庭不想领他的人情,但又喜欢,便转手叫仁叔钟叔出面,花了钱,大约心便安乐自在一些。这证明他在云南一个集市上买的这盆景没有买错。哼,你欧德庭想得出这条屎桥(坏主意),我偏不上你的当,你找什么人来我就是不卖。
黄三女刚才就躲在楼梯间听他们说话,见老者乞求阮桂洪卖,阮桂洪就是不松口,顿时对这盆景有了兴趣。原来她嫌这东西占地方,阳台本来狭小,给占了很大一个位置,也不知儿子发什么神经买回来,唠叨了几句,见儿子面色不是面色,才不敢再唠叨的。这时她便问,这东西很值钱?
阮桂洪没好气地说,值钱我也不卖──我又不是等那几个钱开饭。
黄三女更有了兴趣,问儿子买来花了多少钱?
这盆景买的时候花了阮桂洪1000块钱,当时还忐忑,自己对盆景的一点认识,还是在乡下帮郑叔装修时留下的一点印象,同去的包括华仔表哥没一个懂盆景、识价钱的,也不知是不是当了冤大头。这时知道没有买错,连欧德庭这老家伙也认定是好,那当然是个宝了。阮桂洪有点得意起来,刚想告知母亲,又一想不妥,若她知道了买来的价钱,给人说几句好话,趁他不在家,加几百块钱就卖了也做得出来的,她是自己老母,终究不敢对她发什么脾气。于是阮桂洪就说,你不要管我花多少钱买来的,你也不要自作主張把它卖了。谁来了也不要卖。
黄三女便不解地问,为什么?
阮桂洪却不再搭理她的话,自行回到楼上阳台给那盆景浇水。黄三女吃了儿子这下冷脸孔,心里不自在,忍不住对着楼上骂了一句,死牛精!
第二天,那个仁叔又拉上另一个人来阮桂洪家,想看看这盆火棘,也想再试试说服阮桂洪转让出来。不料这次阮桂洪连楼上也不让上了,只是淡淡的说,这盆景我是决意不卖的,你们也不要浪费口舌了。说完就要锁门离家。
主人下了逐客令,仁叔和那人只好怏怏的离开阮桂洪家,走向巷里欧宅找欧德庭商量。
仁叔是听欧德庭推介,昨日又亲眼见着了这盆难得结满红果的火棘,心痒难耐,昨夜便辗转不安,极想把这盆可称之为上品的盆景弄到手,即使花上大价钱也在所不惜。若是弄到了手,春节时摆出客厅,题名也想好了,就叫“满堂红”,兆头是极好的。不料盆景主人让他们吃闭门羹,根本冇得商量。他猜不透阮桂洪这个对盆景一窍不通的莽汉,为何竟会千里迢迢弄回来,究竟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阮桂洪出了欧巷,见内街人来人往,那些卖菜、卖鱼、卖各色食用物品的档摊都摆满了内街,喧哗吵杂。看巷口欧国能的早餐档,那个新来的中年妇女和欧国能手脚不停招呼买客,生意也很旺,又想到和欧灿辉好像疏远了,自云南回来后竟没有机会坐下来暢谈欢聚,到大排档找欧灿辉也不能安安稳稳的谈心,阿球还是在深圳给大佬赖水清打工,天长路远,总之想见的人都不能如愿,心里便又郁郁寡欢起来。
正想着不知该找谁聊聊打发烦闷,见母亲从市场那边走回来,一手提着装着青菜的塑料袋,一手捉着一只大鹅,他赶忙朝街口那边走去。在家劏鹅是件苦差事,鹅肉好吃,但劏鹅麻烦,那些大羽毛倒还罢了,使用热水不当,全身细毛够你拔一个上午才能清理干净。原本市场上有专门劏鸡鹅鸭档的,花点钱便替你把鹅弄得干净利落,但母亲不舍得花那两块钱,就是坚持要自己动手,还说鹅毛也能换钱──这时不走,给她捉着要帮手劏鹅就麻烦了,他可没那个耐心坐一个上午拔毛清理。鹅肉是要吃的,弄鹅毛这些麻烦事留给女人做好了。
到了街口,阮桂洪坐上一辆搭客摩托车,叫摩托车佬载他到城郊。他原想去西门塘找韵仪,但一想到韵仪屋里可能又有別的男人,心里便很别扭,想起很久没有找肥妹仔阿秀了,心想和阿秀再搞一次也好。阿秀也有两只大Ru房,虽然说不上貌美,但風骚不减韵仪,而且会讨好人,见着了嫖客比见着了爹娘还亲,和她搂在一起肯定会好开心,就和阿秀打一炮好忘却烦忧。
到城郊找着了阿秀住的出租屋,进屋一问,不料阿秀也不在,回湖南老家过年还没回来。阮桂洪便有点意气阑栅,但随即又高兴起来,因为屋里五、六个阿秀的同乡对阮桂洪大送秋波,百般撩逗,自是不肯放过送上门的财神。一个年纪可能是最大的──阮桂洪不会看年龄,估着怕有三十出头了──竟主动坐上阮桂洪大腿,搂着他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又要和他亲嘴接吻。
阮桂洪已不是昔日阿蒙,他在澳门连鬼妹(外国女人)也搞过,这时胆子大得很。他伸手捏了捏这个女人的Ru房,用不咸不淡的普通话说,你戴了什么东西这么厚?你的“波”(Ru房)不会是假的吧?
粤人称球为波,打蓝球、打乒乓球称为打波,踢足球称为踢波,自从外省娼妓大举南下,嫖客们流行一些暗语,谑称女人Ru房为波,摸妓女Ru房引伸为打波。阮桂洪在开工时听得多了,鸡虫是他的启蒙老师,早知道“打波仔”即是摸女人Ru房的意思。
这些女人大抵都知道那些暗语,来广东时间长的还能说些不咸不淡的粤语。那女人也不忌讳屋里还有其他女人,嘴里说着怎么会是假的?双手就要拉起自己的衣服,露出双||乳|给阮桂洪看。
阮桂洪却不看,推开她站起来,一个一个在女人的胸前都摸捏了一把,最后轮到一个看上去还算过得去、而且是最年青的女人面前,却不摸了,拉着她的手让她站起来,在她耳边小声说,跟我打一炮?打炮也是**暗语,意即是Zuo爱、性茭。
那女人有些羞涩,原来只坐在一旁陪着笑,大约其他女人的资格比她老,她不大敢讲话,不料阮桂洪却看上了她。给客人挑上了其他人就不能再出面争,而且也不能埋怨她“爭食”,所以她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笑容。阮桂洪见她高兴,伸手从口袋掏出二十块钱,交给一旁的女人说,我请你们吃生果(水果)。
那些女人原本有些失望,见这个客人这么大方,又高兴起来,拿着钱的便叫上另一个女人,高高兴兴地出门去了。阮桂洪便揽着年青女人的腰,熟门熟路地走进旁边的睡房……
这天在方清家里,照例是早睡早起的阿嫲,看着阮桂洪匆匆从门前经过,转头看方清夫妻从楼上走下来,就说,我看这个桂洪,一定做了些见不得人的勾当──阿清,你知不知道这几个月,桂洪去干什么了?
方清夫妻今天休息,原想上街去逛逛商场,阿嫲爱管闲事,上了年纪爱唠叨,原不想搭理的,但阿嫲问到就不好不搭理,随口说,我怎么知道?
阿嫲说,我知道,他去云南了,我不相信搞装修会搞到外省去。一定搞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你没注意桂洪一身光鲜?回来的时候还包了一辆汽车运行李……
方清顿时有了兴趣。他不知道方家和阮家有什么瓜葛芥蒂,但阮家不送贺礼、一个人也不来参加自己的婚宴,一定有什么深层原因,因为这太悖人情道理了。还有,阿球和方坚打架,若照正常推理,阮桂洪和欧灿辉是应该劝架的,但方坚还是给打得几天不能上班,是不是另有缘故?
方清现在是老板,上班时间很自由的,阿嫲见方清停下来和她说话,更高兴了,就说,以前桂洪穿着和湖南民工一样,现在你看看,他变得我差点都认不出了。听说还去了香港,早几天才回来的。毛主席说过,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方清皱了皱眉头。都什么年代了?阿嫲还抱着过去的老观念,不过阿嫲是那个年代的人,毛主席逝世那年,阿嫲去体育场参加万人追悼大会,听说就在会场上哭得晕了过去,幸好现场有医生护士。方清赶紧问阿嫲,阮家和我们是不是有仇?
阿嫲有点迷惘地摇摇头,没有啊,我们两家过去都是红五类,在旧社会都是苦大仇深,怎么会有仇?
方清也有点迷惘,阿嫲说不清楚,那一定是阮桂洪母亲的问题,她是出了名的霸巷鸡毑,贪小便宜、心胸狹窄,街坊邻里的一点小事也记仇,教唆得孩子也变成斤斤计较的人。方清心里鄙视阮桂洪一家,阮桂洪像个街边烂仔,多行不义必自毙,他要搞三搞四是他的事,方清才没兴趣关心他。方清没了兴趣再说下去,对阿嫲说了声“我们上街了”,也不理会阿嫲还在唠叨,拖着林珊珊转身就出了门。
走出欧巷经过欧灿辉的早餐档,见几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在档口买早餐,欧灿辉父亲欧国能手脚利索地卖早点,见了方清夫妻也不忘点头致意。林珊珊也亲切地和欧国能打招呼,方清微微点头作答,昂首阔步朝街口走去。
走在热闹的南门大街上,方清又忍不住想起阿嫲的话,阮桂洪跑去云南干什么呢?这时他记起阮桂洪真的失踪了许久,现在见着的阮桂洪确实像换了一个人,衣着整洁,脸上容光焕发,莫不是走偏门发了横财?哼,千万别让我知道,再惹怒了我,我就给你抄个底朝天,你阮家就有好果子吃了……
第四章第一至三节
第四章
一
方清因承包的金龙酒家生意旺,自是稳坐钓鱼船。他其实也有注意欧灿辉的,早前把欧灿辉看作自己的嫡系培养使用,欧灿辉离开金龙并非他的本意,但权衡利害,他还是屈从了公司领导意志,而且欧灿辉的倔强不羁也使他大为光火,觉得欧灿辉是烂泥扶不上壁。这天从阿嫲的唠叨中得知欧灿辉要开一个大排档,鼻子里“哼”了一声也没放在心上。
什么是大排档?没有什么高级装修、没有什么精美菜餚、没有什么规范服务,露天设置,比小饮食店还不如,根本算不上什么档次;一个菜十块八块钱,喝的也是金奖白兰地、大曲双蒸之类的低档酒,一天加起来也不过一百两百的营业额,还比不上一个包工头个体老板在金龙一餐饭的开支。
欧灿辉的灿记大排档开在西湖路。那地方足有两个蓝球场那么大,原来是一个大包工头拆迁了原来的住户,准备建一座商住楼的,不料却同时遭几个官司缠身,连浙江那边的法院也过来查封他的财产,包工头便玩失踪,这大楼暂时是建不成了。因为西湖路离旧城闹市中心只距一条街,十多年前是靠近西郊的地方,现在西郊己经不见了菜地农田,建起了密密麻麻的大片楼宇,西湖路便形成了一个很特殊的路段,它并没有商业闹市的繁荣,但却开了很多商铺,晚上也不显得冷清,却没有闹市街区的那种人流频密挤迫。阮桂洪觉得欧灿辉很有眼光。
大排档因为休闲、随意、收费低廉,得到普罗大众的青睐而大行其道,而随着竞争的激烈,各个档口竞相以廉价、特色招徠食客,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时尚,不但在普罗大众、少男少女中盛行,一些单位的聚餐甚至业务接待用餐,也会有选择地到一些有点名声的大排挡,个体商户就更不用说了。灿记大排挡因为占地大,足足设了二十多张餐桌,形成大的特色,而另一个特色,便是后来名扬清源的鹅毑(老母鹅)煲和鸡毑(老母鸡)煲了。
本地人较少吃鸡毑、鹅毑,主要是嫌肉老粗糙,但如制作得法,也是肉香好吃的,欧灿辉突发奇想用打边炉(火锅)的办法,先用大锅炆鹅至八、九成熟,有客来了,点着碳炉,把鹅肉裝上砂煲,送到桌上,待火猛时,那煲鹅肉也全熟了,再配上青菜,尝过鹅肉,各式青菜由客人自行放煲中煮熟。不但省却功夫,也省下专请厨师的费用。
况且鹅乸、鸡乸成本低廉,灿记贯彻薄利多销的宗旨,加上老板和服务员态度好,果然口碑相传,灿记大排档如异军突起,很快就在清源声名鹊起,并且招来了其他眼热的人。
更让阮桂洪佩服是,灿记先占了场地中间好的位置,跟着来租地的人,只好分附左右。左面的叫昌记,右边的叫华记,因场地限制,每档只有十来桌的样子,规模自然比不上灿记。因为那两家把前面围墙也通通拆走了,在大街上对三家大排档也就一览无遗,更易招徠过往食客。
昌记、华记也打鹅毑煲的招牌,而且招牌制作得比灿记还大还抢眼,还打上“正宗”两
个字,但就是比不上灿记旺。事情也就是这样怪,两边的昌记、华记还有大把空台,很多人宁愿等候,还是要帮衬灿记。灿记后来已经扩增至二十六张台,欧灿辉悄悄的和阮桂洪说,灿记一个月的营业额,竟然不下十万元,还有昌记和华记,因场地是向灿记租的,欧灿辉这一转租收入,不但缴交场租绰绰有余,还是一笔很可观的额外收入。欧灿辉头脑这么精明,让阮桂洪大为佩服。
阮桂洪过了春节,很快就去了云南,回来后专程到灿记大排档找欧灿辉,见欧灿辉虽然忙,但灿记生意好,客似云来,也为欧灿辉感到高兴。他在家休息了两个月,又跟着华仔表哥去了云南。
华仔表哥去云南开赌档,头两次还算顺利,赌徒们闻风而至,虽然也有不安份的,但华仔表哥的人都懂功夫,澳门人七仔、阮桂洪和潘榕生动起手都是毫不留情,于是就有了点名气,一般流氓烂仔不敢怎么惹事。华仔表哥很有心计,大约搞两个月就撤,怕的是树大招风,时间长了,难免不引公安注意,让公安动手抓赌那便人财两空了。幸好那地方治安情况复杂,公安大约重点放在抓毒贩,便让华仔表哥的赌档钻了空子,两次都是满载而归。
第二次分红,阮桂洪分得十二万,自是喜不自言。回家后上缴母亲三万元,仍是老办法,说是特意去了找相熟的玉器店老板,跑了几趟昆明,就赚大钱了。
黄三女听了心动,和儿子商量,既然有这条发财路子,干脆母子再跑一趟,专程做这玉器倒卖,岂不是大发特发?
阮桂洪心中叫苦,幸好有急智,便说那边老板都看华仔表哥的面子,没有华仔表哥带着,他恐怕拿不到最便宜的货,况且那地方很乱,人少的话可能遭抢,被人打死也有可能的,他可不敢孤身前,带母亲去就更不敢了。
黄三女不死心,去找华仔商量,鼓起如簧之舌,要外甥带着她去云南赚钱。华仔表哥心中暗笑,好言好语打发了舅母,又找着阮桂洪埋怨了一顿。
对华仔表哥的责备,阮桂洪不敢顶撞,但其他人若是对他粗声粗气,他便黑下脸来。在云南边境,整天和这些脏话不离嘴的人在一起,他也变得更粗俗。那地方很多娼妓,阮桂洪经不住诱惑,好几次跟着华仔表哥去“叫鸡”(**)。他原不喜欢戴套,但想起韵仪说过的话,华仔表哥又特意叮嘱,而且那些小姐声明不戴套不做,他只好入乡随俗,勉为其难。
阮桂洪也不明白,他的脾气变得暴戾起来,一言不合就想动手打人。除了华仔表哥和七仔,他几乎和所有同去的人都吵过架。有一次为一个小玩笑,他还和师兄潘榕生动了手,若不是华仔表哥发脾气喝止,伙伴们扑上来拉扯分开,他和潘榕生都会打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不过好在两个都不是太小气的人,过了两天,阮桂洪主动找潘榕生说话,两人和好如初,华仔表哥才放下心来。
华仔表哥笫二次去云南,没有通知澳门人七仔同去,第三次去云南,想着轻车熟路老马识途,也没有和澳门人梁仕彬打招呼。他的如意算盘是澳门人不去,他就可独( 三戒 http://www.xlawen.org/kan/2504/ )
满脸春风的阮桂洪给家人买了一大堆衣物、食物、药品,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向母亲缴上战利品两万元港币。黄三女激动得脸上充血,接过钱时双手竟然有点发抖。待阮桂洪又拿出三个金戒指、三条金项链、一只专为她买的金手镯时,她已经高兴得不会说话。
阮桂婵戴上了金戒指、金项链,终于情不自禁地抱着大佬亲了一下,黄三女也不以为忤。她饱含情意地看看儿子,觉得儿子这一刻竟是那么可爱,觉得能干、孝顺的儿子是她的骄傲。
阮世诚却眉头皱了起来。他是一个本份的老工人,信奉安分守己、与人为善、不奸不赌,儿子出外做工,做点小生意赚了点钱,这还罢了,不料还要进赌场大赌,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看儿子还得意洋洋,阮世诚便责备儿子说:“我看你是越来越不像话,怎么还敢去赌?!很多人两年也挣不到五千块钱,如果输了呢?你好学不学,偏要学华仔那样赌,人家有钱,十万八万也输得起,你有多少钱输?!好不容易挣下一点钱,好好留在身边度日防身才是,沾上了赌,老话都讲上得山多终遇虎,不知道收手,输得剩下一条底裤、社会上因赌而倾家荡产的事还听得少了?……”
阮桂洪没料到终日寡言少语的父亲竟拉下脸教训他,当头一捧,顿时收敛起得意忘形的模样,低下了头。
黄三女也醒悟过来,但手上就拿着金灿灿的戒指、项链、手鐲,桌上也摆着从没见过的港币,而且是两万块那么多,也不忍心责骂儿子,就说:“你老实说,你身上还有多少钱?不如你留了下一点零用,都交给老母给你收起来。你放心,你的钱都是用回你身上的。听老豆的话,以后不准再赌钱了,啊?”
阮桂洪也不语言,赌气地从身上几个衣袋、裤袋把钱全掏了出来,都放在了桌上,一言不发地转身走回楼上房间。
阮桂婵见桌上凌乱的钱中,除了人民币还有港币,她以前见没过港币,便拿了一张拾元港币在手上认真看。黄三女一把从她手上拿回去,还瞪了她一眼。阮桂婵却不忿,见桌上的钱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心想大佬肯定又会偷偷塞一点钱给她的,现在给母亲收了去,想要一分钱也难,她眼尖,便伸手捡了一张标着500数字的红牛(港币),眼角一溜又发现了一张红色的,两指指尖一夹便捡起来,赶快转身走回自己的房间里去。
黄三女见女儿不听话,便想骂她,想想又忍住不骂了。阮桂洪掏出来的钱要分开慢慢数,还有十几个有外国女人头像的硬币,不仔细看还不知道是面值多少呢。她这辈子最关心的是赚钱,最开心的事,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数钱。
阮世诚在一旁默默地抽水烟筒。儿子大了,打也不是,骂也不是,说多两句就黑下脸来,但养不教,父之过,玉不琢,不成器,要是让儿子走上了邪道,那就更令人担心了,还是要时时敲打他。这个儿子虽然自小牛精,但对父母的教诲,还是能听得进去。唉,当父母的,对儿女总有操不完的心。
第二天早上,黄三女见阮桂洪要出门,便把200元钱给阮桂洪带在身上零用,不料阮桂洪一拧脖子,看也不看就出了门,把黄三女气得倒噎了一口气,冲着门口骂了一句,死牛精脾气!
阮桂洪才出门,碰见霞女母亲正从外面走来,手上提着用废旧塑料带编织的篮筐,想是从市场买菜回来。阮桂洪便停下来,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四婶”。
欧四婶见是阮桂洪,想起年前阮桂洪给老爷子送盆景的事,就对阮桂洪笑了笑,说,你四叔年纪大了,如今说话做事都比不得从前了,你多担待些,不要和他计较。
阮桂洪忙陪着笑,说,怎么会?我们后生一辈,正想从他老人家身上学些本领呢!和四婶说了好一会话才分手,不由自主又想起了霞女。不过令阮桂洪失望的是,接下来的好几天,阮桂洪特意待在家里,还是连霞女的影子也没候着。
阮桂洪见不着霞女,是因为霞女确是给她父亲“关”起来了。
说关,有点不准确,因为欧德庭并没有限制霞女的人身自由。欧德庭在年前阮桂洪从云南回来给他送来盆景这一晚,把霞女叫到他的房间,开门见山地说:“我看桂洪今日这举动,想是对你有了意思。我实话告诉你,桂洪这样的人家,我是打死也不会同意的。除非我死了──但我死了,你上面还有七个哥哥姐姐,你问问他们,有哪一个会赞成?”
霞女见父亲说起这个话题,少女羞涩,顿时漲红了脸庞。她喜欢和阮桂洪来往玩耍,原先并没有拍拖的明确想头,只是觉得和阮桂洪在一起,身心愉快,精神有一种莫名的愉悦;后来给阮桂洪拥吻抚摸,先是羞涩,后是慌乱,继而又感到有一种莫名的刺激和兴奋,也就半推半就,欲拒还迎。她还没想到这是不是和阮桂洪拍拖,如今给父亲一语中的,如梦初醒,那心便卟卟乱跳起来,慌乱之中不知怎么说话,便低垂了头,用手绞着衣角。
欧德庭看着这个自小宠坏了的女儿,心中又是恼火又是烦忧。见她不敢开口说话,便说:“桂洪这人,其貌不扬,生性粗野,人无上进之心,也无一份固定工作,姑且不论其家底如何,你娇生惯养,试问他养得起你吗?你若嫁入他家,他家老母是街内闻名的霸巷鸡毑,唉,你的小姐脾气,若是三头两日便吵一场,教我和你老母颜面何存?我和你老母年事已高,说不定哪一天两腿一伸就去了,你又如何安度时日?”
一席话说得霞女心情烦闷起来。她哪有想过这些问题?给老父提醒,心便忐忑起来。欧德庭便说:“我今日把盆景退回去,想来桂洪也知晓我的意思。你这几天给我老实呆在家里,不可出屋门半步──快过年了,在家里帮老母搞搞卫生,多做些家务。你老母身体也不好,别为这样的事气着她。知道没有?咹?出去吧。”
霞女如蒙大赦,赶快退出父亲的房间。回到楼上自己睡房,她的脸仍潮红,心还在剧跳,脑袋却似乱成了一团麻,烦闷起来,便倒在床上蒙上被子,一夜胡思乱想,哪里睡安稳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便似有了黑眼圈,四婶见了,自是心疼,便上街买了些药材,要煲些靓湯给宝贝女儿补补身体。
八
阮桂洪从香港旅游回来,专程走去找欧灿辉却找不着。早餐档口只有欧国能和一个新聘请的中年女工,屋内还有一个中年男人在忙着赶制包点,想必也是欧国能新聘请的帮工。欧国能笑呵呵地对阮桂洪说,灿辉要开一个大排档,这几天都跟着郑叔跑工商营业执照之类的事,有时晚饭也在郑叔处吃,很晚才回来。
阮桂洪想了想,便直接去西湖路找欧灿辉,刚走出欧巷,却迎面碰上久别了的阿球,不由得欢天喜地般叫了起来:“阿球!什么时候回来的?”他捉住阿球的双臂,忘形的摇动起来。
“哎哟!”阿球夸张地叫起来,阮桂洪忙放松了手,认真看了看阿球,觉得半年不见,阿球倒是长了一些肉,脸色也白了些,便说:“回来过年?”
“是啊。昨晚回来太晚了,今天正想找你和灿辉聚一聚。”阿球说,“灿辉还是跟你做装修吧?”说着掏出香烟递给阮桂洪一技烟,见阮桂洪摆手,便自己叼在嘴里,掏出打火机点上,“对了,你是不抽的。”
“灿辉不做装修了,在家开了个早餐档。”阮桂洪拉了阿球一把边往街外走边说,“现在他还要做大排档,这几天忙得很,连我也很少碰得见他。走,我们去西湖路找他。”
“噢?自己做大排档,好啊,自己做老板,好!”阿球边走边歪着脑袋看看阮桂洪,见他穿一件棕色新机恤,內面的浅黄细格长袖衫也是新的,脚下是一双蓝白间色旅游鞋,就说,“看来你和灿辉都混得可以啊!”
“怎么比得上你在深圳?”阮桂洪明知自己有点口不对心,但华仔表哥特地嘱咐过他很多次,财不露富,不可引起别人注意,所以阮桂洪慢慢也习惯了客套话,“你大佬有没有一齐回来?”
阿球摇了摇头。阮桂洪没留意阿球的神色,有点得意地说,“前天我从香港回来,经过深圳的时候还想起你呢,想不到今天就见着你了。”
阿球有点意外,看了阮桂洪一眼说,“去旅游?”
阮桂洪乐呵呵地说,“是啊。我告诉你,我还去了两天澳门……”
边走边说,到了西湖路那个空地,阿球眼尖,一眼就看见了欧灿辉,便大声叫起来:“灿辉!”
欧灿辉跟着郑叔在现场看工人干活,听得有人大声叫,抬头一看,见是阿球,便从里头快步走了出来:“阿球!什么时候回来的?”他拉着阿球的手乱摇,又拍打了一下他的肩臂,“你这家伙,倒是胖了。”
阿球见着了欧灿辉,也是高兴得很,便说:“走,出去饮两杯!”欧灿辉便走回去对郑叔说了一声,跟着阿球、阮桂洪一直走到江边的徐记大排档。
徐炳见阿球来了,也很高兴,一叠声吩咐劏鸡、劏鱼,又拿着一瓶白兰地过来,说这餐是他的,算是给阿球接风。
四个人都坐了下来。因是白天,大排档都没有把桌椅摆出人行道上,徐记屋内只摆得开两张餐桌,也没其他食客,所以很放心地大声讲话,放声大笑。三人都各自讲了自己这半年多来的情况,其中自然要属阮桂洪多姿多采,他去过云南,刚去过香港澳门,见识也比其他三人多了,数他讲得最多,口沫横飞,声情并茂,说得可笑处,大家也发出会心的笑声。
阿球虽然去了深圳,因工作困身,倒是没逛过什么游乐场所、观光胜地,酒店附近的香蜜湖公园,去了一次就不想去了——单身一个去逛也没什么意思。倒是结识了不少在楼上夜总会上班的PR(“公关小姐”),因为住宿舍分住楼上楼下,有和说得投缘的,也打一场“友谊波”(免费嫖宿)。
阮桂洪便很有兴趣地问:“夜总会有没有鬼妹(外国女人)的?”
“没有。”阿球摇摇头,“不过除了西藏、新疆,什么省份的小姐都见过。哟,你在香港有没有上过鬼妹?”
阮桂洪咧嘴一笑,得意地说:“在香港倒是没有,在澳门上了两个。”见众人都面露羡慕之色,便得意洋洋地说起在澳门的香艳故事,听得众人也心星摇曳,甚为赞羡。
阿球便说:“你就好了,有华仔表哥关照,早知道我不去深圳,也留在这里跟华仔表哥揾食。”
徐炳见一瓶白兰地喝完了,酒兴正浓,又叫服务员拿一瓶。因问阿球,“什么时候回深圳?”不料阿球面色一沉,摇了摇头说,“不想去了。”
徐炳便笑道:“和大佬吵架了?”阿球一拧头,拿起酒杯说,“不提他了,喝酒!”
欧灿辉心想,定是阿球又犯了牛精脾气,和大佬有了冲突。欧灿辉便说:“你一个人在这里,干脆来我家吃饭得了。”
阮桂洪也争着说,“来我家也成,不过是添多一双筷子,正好我是闲人一个,可以陪你到处玩。对了,华仔表哥说过几天去飞来寺上香,也一齐去游玩吧。”
阿球便说好。这时徐炳又提起大排档转让的事,对欧灿辉说:“你若有心做我这间大排档,如果手头不便,顶手费可以缓一年再付,这样总可以了吧?我答应了赖水清,过了正月二十,我便要去深圳了。”
阿球来了兴趣,起身到处看了一下,回来坐下对欧灿辉说:“这里不错呀,做生意讲究成行成市,这里比西湖路好得多。灿辉,接下来做怕什么?我回来也正想找点事做,要不,算我入伙,你抓桩(当头领),做兄弟的同捞同煲(同甘共苦),如何?”
阮桂洪也来了兴趣,他有钱,也想帮帮欧灿辉,这时就说:“灿辉,你知道我的,也算上我一股,你和阿球当老板,我也不要求分多少,有时来大排档有杯酒饮就行了。”
欧灿辉心里很感动,他也听出阮桂洪的暗示,老友们都想伸出友谊之手帮他一把,但他已和郑叔密锣紧鼓地筹划在西湖路开大排档,便照直说出来:“徐记,多谢你情义,但我已找到拍档,已经在西湖路租到了地方。阿球和桂洪要入伙,我自然高兴,待我回去找郑叔说一说。”
阮桂洪自然知道郑叔,但他不知道欧灿辉已经和郑叔关系如此密切,也没料到郑叔会伸手帮欧灿辉。但阿球不知郑叔是何许人,欧灿辉便说:“我们帮他家装修,认识以后有来往;郑叔这个人帮人很热心,我家灿耀,就是他介绍去南海做工的。”
欧灿辉这时已想到,郑叔对阮桂洪会有看法,对阿球也不熟悉,很可能不同意,郑叔不同意估计自己争不过郑叔,因此又对阮桂洪说:“你知道郑叔的,他要是不点头,我可没办法。”
徐炳很诧异。做生意讲究成行成市,西湖路那地方他自然知道,欧灿辉怎么会跑到西湖路去开辟新市场?他还想动员欧灿辉改变主意,见阮桂洪动员阿球出面顶下徐记,便转而对阮桂洪和阿球下功夫。
阿球却不愿干。有人挑头他愿意跟,要他挑头负重担他却不干。“我是做惯乞儿懒做官的,”阿球笑着说,“要我劳力可以,要我劳心便不行了。我宁愿跟着灿辉做,叫做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时听得摩托车哒哒乱响,三辆摩托车开过来停在了门口,四个人下了车鱼贯走了进来。徐炳见来了生意,早起身迎上去热情打招呼,又叫服务员冲茶倒水。
欧灿辉认出最后走进来的是欧海亮,觉得奇怪,便和欧海亮打招呼。欧海亮见是欧灿辉和阮桂洪都在这里饮酒,便笑着说:“你们也这么晏(迟)?”欧灿辉抬腕看手錶,方知是已经下午一点多了。
欧灿辉见欧海亮的几个同伴,年纪都和欧海亮差不多,好奇便问欧海亮为何现在才出来吃饭?欧海亮说,和几个朋友去乡下“捡垃圾”,因为是过了年第一次去,呆的时间便长了点,待赶回来,干脆来大排档解决肚子问题。
欧灿辉恍然大悟。离城二十多公里的石角镇,这几年有人办起简易工场,专门收购加工废铜料。收回来的是废旧电线、变压器之类的废品,经过加工,最后做成一梱梱黄铜色崭新发亮的铜材、铜线再卖出去。有人发了财,跟着便很多人也一窝蜂搞,有些有本事的,还能从境外搞来一车车的电器垃圾。
欧灿辉听欧海亮说过,这堆积如山还未分拣的垃圾中,会有很多宝贝,欧海亮便捡到过完好无损的功放器、调频器之类的,有一次还搜捡到一对超低重喇叭,都是外国名牌,高兴得要死。捡到这些能用的东西,老板也不过是收回十块几十块钱,双方都高兴。欧灿辉知道欧海亮是音响超级发烧友,不过他对电器音响不感兴趣,所以没有继续深谈。
欧海亮觉口渴,所以便坐回去喝茶,又和同伴们兴高采烈地说起来,看他们的样子,大约不是空手而归。他们说的欧灿辉桂洪也听不懂,所以又自顾着喝酒说话。
阮桂洪见着了欧海亮,又想起了霞女,心情忽然有点阴暗。阿球可能是昨天休息不好,这时情绪有点低落,懒懒的只抽烟不大说话。欧灿辉便说:“还有一点酒,都干了吧,阿球你回去休息,我现在就去找郑叔。”
阮桂洪阿球都说好,也不等徐炳了,便举杯干了,对着里头厨房的徐炳打了一声招呼,又和欧海亮说声拜拜,便离开徐记。
不过郑叔却不同意让阮桂洪阿球参股入伙,“你就说我是个老檬懂得了。”他教欧灿辉如此推托。欧灿辉见着了两个好朋友满脸歉意,阮桂洪阿球却也没放在心上,于是三人便各自忙自己的事。
第三章第九节
九
阮桂洪年初六去香港旅游,回来好多天了,仍没见着霞女,有一日见霞女在院子里走动,忙走过去,但霞女似是视而不见,待他走到门口隔着趟栊门朝内张望,却又不见了踪影,又不敢张口叫唤,心中自觉恼火烦燥。
这天早上起来,坐在楼下客厅盯着欧巷动静,却只见欧四婶出去买菜,探头张望,欧宅却是大门紧闭,试探着走去叫门,却又毫无应答。灰溜溜的回到家里,思来想去百般不得要领,一赌气,便上楼拿了准备送给韵仪的礼物,走出街口,招了一辆搭客摩托车,便朝西门塘而去。
到了韵仪住处,敲开了门,韵仪却堵在门口,不让他进屋。阮桂洪兴冲冲而来,又见韵仪在家,身上只穿一套长袖休闲棉布衫,脸容一如过去姣好美艳,那胸脯一如往日丰满坚挺,色心便动了起来,不想却遭韵仪拒绝,连门也进不去──韵仪开门见是阮桂洪,先是惊喜,打开了铁门,却站在门口,对阮桂洪说,什么时候回来的?
阮桂洪边说,回来好几天了,边想伸手捏她脸腮,不料韵仪侧头躲开,脸色便庄重起来,又问,你有什么事?
阮桂洪心想进屋再说,不料韵仪跟着直言相告,我屋里有客人。
阮桂洪一听,心里便似吃了一个蒼蝇般浑身不舒服,见韵仪没有让他进屋的意思,便意气阑栅地掏出一个小小红布袋,交到韵仪手上说,这是我在云南特意买来送给你的。
韵仪接过掏出来一看,是个做工精致、质地很好的玉墜,淡淡一笑,说了声“多谢,有空请你饮茶”便伸手去拉铁门。
阮桂洪见状,韵仪分明是现在不想见他,伸手拉门便是送客的意思了,只好讪讪的让开,让韵仪关上铁门,待韵仪又说了声“拜拜”,那木门便关上了。阮桂洪无奈,正是兴冲冲而来,垂头丧气而去。
待回到家,见有两个老者正在客厅和母亲闲聊,见阮桂洪回来,都面露喜悦之色,站起来说,洪哥仔回来了。
黄三女便对儿子说,这个是仁叔,这个叫钟叔,想来看看你从云南带回来的盆景。
阮桂洪正没一肚子好气,因为母亲热情,也不知两人什么来头,勉强露出笑容,便带二人走上楼上阳台。
二楼阳台北面是方清家后墙,东面是另一条巷邻家西墙,只有一米多宽,长而狭窄,那盆火棘便摆在靠近巷子的这一头,基本上占了阳台一头,来人也只能站旁边观看。
两老者一看见这盆火棘,顿时面露惊喜之色,迫不及待便上前认真察看,特别是那个仁叔,甚至站近了进去蹲下,贴着花盆仔细观看。钟叔一边看一边和阮桂洪闲聊,称赞阮桂洪有眼光、有魄力,阮桂洪却唯唯诺诺,不愿多言。他懂什么盆景?一开口便是外行话,出乖露丑,倒是少说为佳。
两老者看了好半天,对满树红果,尤为赞赏,对这盆景极为倾慕。那仁叔便试探着问阮桂洪,可否割爱相让?割爱相让这文诌诌的话中那个让字,倒是让阮桂洪明白了仁叔的意思,便摇了摇头,干脆地说,不卖!
两老者面露失望,钟叔就说,洪哥仔,我知道你从云南搬运回来不易,说千辛万苦也不为过──你说个价钱?
不料阮桂洪仍是摇头,说,我是不卖的,你出多少钱我也不卖。
仁叔说,洪哥仔,我跟你说实话,这盆火棘,实在难得,你这地方确实不适宜养植,阳光不足,很容易造成技托萎缩,若是……
不料阮桂洪不待他说完,就打断他说,我中意这样放置──你们不用多说,我是断然不会卖的。
看两老者还想啰嗦,阮桂洪干脆走开一边,不再搭理他们。仁叔和叶叔对看一眼,只好无奈地告辞。仁叔临走时,还留给阮桂洪一个电话号码,约阮桂洪若有时间,请上门作客,参观参观他的盆景,指导指导。
阮桂洪自然明白这是客套话。不懂盆景,如何指导?连看他也是懒得看的。但他知仁叔的心意,便说了几句客气话,送仁叔和叶叔出门。
黄三女便问阮桂洪,你是怎样认识这些人的?
阮桂洪吃了一惊,才知道母亲并不认识这些人。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必是欧德庭告知他们的。欧德庭不想领他的人情,但又喜欢,便转手叫仁叔钟叔出面,花了钱,大约心便安乐自在一些。这证明他在云南一个集市上买的这盆景没有买错。哼,你欧德庭想得出这条屎桥(坏主意),我偏不上你的当,你找什么人来我就是不卖。
黄三女刚才就躲在楼梯间听他们说话,见老者乞求阮桂洪卖,阮桂洪就是不松口,顿时对这盆景有了兴趣。原来她嫌这东西占地方,阳台本来狭小,给占了很大一个位置,也不知儿子发什么神经买回来,唠叨了几句,见儿子面色不是面色,才不敢再唠叨的。这时她便问,这东西很值钱?
阮桂洪没好气地说,值钱我也不卖──我又不是等那几个钱开饭。
黄三女更有了兴趣,问儿子买来花了多少钱?
这盆景买的时候花了阮桂洪1000块钱,当时还忐忑,自己对盆景的一点认识,还是在乡下帮郑叔装修时留下的一点印象,同去的包括华仔表哥没一个懂盆景、识价钱的,也不知是不是当了冤大头。这时知道没有买错,连欧德庭这老家伙也认定是好,那当然是个宝了。阮桂洪有点得意起来,刚想告知母亲,又一想不妥,若她知道了买来的价钱,给人说几句好话,趁他不在家,加几百块钱就卖了也做得出来的,她是自己老母,终究不敢对她发什么脾气。于是阮桂洪就说,你不要管我花多少钱买来的,你也不要自作主張把它卖了。谁来了也不要卖。
黄三女便不解地问,为什么?
阮桂洪却不再搭理她的话,自行回到楼上阳台给那盆景浇水。黄三女吃了儿子这下冷脸孔,心里不自在,忍不住对着楼上骂了一句,死牛精!
第二天,那个仁叔又拉上另一个人来阮桂洪家,想看看这盆火棘,也想再试试说服阮桂洪转让出来。不料这次阮桂洪连楼上也不让上了,只是淡淡的说,这盆景我是决意不卖的,你们也不要浪费口舌了。说完就要锁门离家。
主人下了逐客令,仁叔和那人只好怏怏的离开阮桂洪家,走向巷里欧宅找欧德庭商量。
仁叔是听欧德庭推介,昨日又亲眼见着了这盆难得结满红果的火棘,心痒难耐,昨夜便辗转不安,极想把这盆可称之为上品的盆景弄到手,即使花上大价钱也在所不惜。若是弄到了手,春节时摆出客厅,题名也想好了,就叫“满堂红”,兆头是极好的。不料盆景主人让他们吃闭门羹,根本冇得商量。他猜不透阮桂洪这个对盆景一窍不通的莽汉,为何竟会千里迢迢弄回来,究竟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阮桂洪出了欧巷,见内街人来人往,那些卖菜、卖鱼、卖各色食用物品的档摊都摆满了内街,喧哗吵杂。看巷口欧国能的早餐档,那个新来的中年妇女和欧国能手脚不停招呼买客,生意也很旺,又想到和欧灿辉好像疏远了,自云南回来后竟没有机会坐下来暢谈欢聚,到大排档找欧灿辉也不能安安稳稳的谈心,阿球还是在深圳给大佬赖水清打工,天长路远,总之想见的人都不能如愿,心里便又郁郁寡欢起来。
正想着不知该找谁聊聊打发烦闷,见母亲从市场那边走回来,一手提着装着青菜的塑料袋,一手捉着一只大鹅,他赶忙朝街口那边走去。在家劏鹅是件苦差事,鹅肉好吃,但劏鹅麻烦,那些大羽毛倒还罢了,使用热水不当,全身细毛够你拔一个上午才能清理干净。原本市场上有专门劏鸡鹅鸭档的,花点钱便替你把鹅弄得干净利落,但母亲不舍得花那两块钱,就是坚持要自己动手,还说鹅毛也能换钱──这时不走,给她捉着要帮手劏鹅就麻烦了,他可没那个耐心坐一个上午拔毛清理。鹅肉是要吃的,弄鹅毛这些麻烦事留给女人做好了。
到了街口,阮桂洪坐上一辆搭客摩托车,叫摩托车佬载他到城郊。他原想去西门塘找韵仪,但一想到韵仪屋里可能又有別的男人,心里便很别扭,想起很久没有找肥妹仔阿秀了,心想和阿秀再搞一次也好。阿秀也有两只大Ru房,虽然说不上貌美,但風骚不减韵仪,而且会讨好人,见着了嫖客比见着了爹娘还亲,和她搂在一起肯定会好开心,就和阿秀打一炮好忘却烦忧。
到城郊找着了阿秀住的出租屋,进屋一问,不料阿秀也不在,回湖南老家过年还没回来。阮桂洪便有点意气阑栅,但随即又高兴起来,因为屋里五、六个阿秀的同乡对阮桂洪大送秋波,百般撩逗,自是不肯放过送上门的财神。一个年纪可能是最大的──阮桂洪不会看年龄,估着怕有三十出头了──竟主动坐上阮桂洪大腿,搂着他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又要和他亲嘴接吻。
阮桂洪已不是昔日阿蒙,他在澳门连鬼妹(外国女人)也搞过,这时胆子大得很。他伸手捏了捏这个女人的Ru房,用不咸不淡的普通话说,你戴了什么东西这么厚?你的“波”(Ru房)不会是假的吧?
粤人称球为波,打蓝球、打乒乓球称为打波,踢足球称为踢波,自从外省娼妓大举南下,嫖客们流行一些暗语,谑称女人Ru房为波,摸妓女Ru房引伸为打波。阮桂洪在开工时听得多了,鸡虫是他的启蒙老师,早知道“打波仔”即是摸女人Ru房的意思。
这些女人大抵都知道那些暗语,来广东时间长的还能说些不咸不淡的粤语。那女人也不忌讳屋里还有其他女人,嘴里说着怎么会是假的?双手就要拉起自己的衣服,露出双||乳|给阮桂洪看。
阮桂洪却不看,推开她站起来,一个一个在女人的胸前都摸捏了一把,最后轮到一个看上去还算过得去、而且是最年青的女人面前,却不摸了,拉着她的手让她站起来,在她耳边小声说,跟我打一炮?打炮也是**暗语,意即是Zuo爱、性茭。
那女人有些羞涩,原来只坐在一旁陪着笑,大约其他女人的资格比她老,她不大敢讲话,不料阮桂洪却看上了她。给客人挑上了其他人就不能再出面争,而且也不能埋怨她“爭食”,所以她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笑容。阮桂洪见她高兴,伸手从口袋掏出二十块钱,交给一旁的女人说,我请你们吃生果(水果)。
那些女人原本有些失望,见这个客人这么大方,又高兴起来,拿着钱的便叫上另一个女人,高高兴兴地出门去了。阮桂洪便揽着年青女人的腰,熟门熟路地走进旁边的睡房……
这天在方清家里,照例是早睡早起的阿嫲,看着阮桂洪匆匆从门前经过,转头看方清夫妻从楼上走下来,就说,我看这个桂洪,一定做了些见不得人的勾当──阿清,你知不知道这几个月,桂洪去干什么了?
方清夫妻今天休息,原想上街去逛逛商场,阿嫲爱管闲事,上了年纪爱唠叨,原不想搭理的,但阿嫲问到就不好不搭理,随口说,我怎么知道?
阿嫲说,我知道,他去云南了,我不相信搞装修会搞到外省去。一定搞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你没注意桂洪一身光鲜?回来的时候还包了一辆汽车运行李……
方清顿时有了兴趣。他不知道方家和阮家有什么瓜葛芥蒂,但阮家不送贺礼、一个人也不来参加自己的婚宴,一定有什么深层原因,因为这太悖人情道理了。还有,阿球和方坚打架,若照正常推理,阮桂洪和欧灿辉是应该劝架的,但方坚还是给打得几天不能上班,是不是另有缘故?
方清现在是老板,上班时间很自由的,阿嫲见方清停下来和她说话,更高兴了,就说,以前桂洪穿着和湖南民工一样,现在你看看,他变得我差点都认不出了。听说还去了香港,早几天才回来的。毛主席说过,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方清皱了皱眉头。都什么年代了?阿嫲还抱着过去的老观念,不过阿嫲是那个年代的人,毛主席逝世那年,阿嫲去体育场参加万人追悼大会,听说就在会场上哭得晕了过去,幸好现场有医生护士。方清赶紧问阿嫲,阮家和我们是不是有仇?
阿嫲有点迷惘地摇摇头,没有啊,我们两家过去都是红五类,在旧社会都是苦大仇深,怎么会有仇?
方清也有点迷惘,阿嫲说不清楚,那一定是阮桂洪母亲的问题,她是出了名的霸巷鸡毑,贪小便宜、心胸狹窄,街坊邻里的一点小事也记仇,教唆得孩子也变成斤斤计较的人。方清心里鄙视阮桂洪一家,阮桂洪像个街边烂仔,多行不义必自毙,他要搞三搞四是他的事,方清才没兴趣关心他。方清没了兴趣再说下去,对阿嫲说了声“我们上街了”,也不理会阿嫲还在唠叨,拖着林珊珊转身就出了门。
走出欧巷经过欧灿辉的早餐档,见几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在档口买早餐,欧灿辉父亲欧国能手脚利索地卖早点,见了方清夫妻也不忘点头致意。林珊珊也亲切地和欧国能打招呼,方清微微点头作答,昂首阔步朝街口走去。
走在热闹的南门大街上,方清又忍不住想起阿嫲的话,阮桂洪跑去云南干什么呢?这时他记起阮桂洪真的失踪了许久,现在见着的阮桂洪确实像换了一个人,衣着整洁,脸上容光焕发,莫不是走偏门发了横财?哼,千万别让我知道,再惹怒了我,我就给你抄个底朝天,你阮家就有好果子吃了……
第四章第一至三节
第四章
一
方清因承包的金龙酒家生意旺,自是稳坐钓鱼船。他其实也有注意欧灿辉的,早前把欧灿辉看作自己的嫡系培养使用,欧灿辉离开金龙并非他的本意,但权衡利害,他还是屈从了公司领导意志,而且欧灿辉的倔强不羁也使他大为光火,觉得欧灿辉是烂泥扶不上壁。这天从阿嫲的唠叨中得知欧灿辉要开一个大排档,鼻子里“哼”了一声也没放在心上。
什么是大排档?没有什么高级装修、没有什么精美菜餚、没有什么规范服务,露天设置,比小饮食店还不如,根本算不上什么档次;一个菜十块八块钱,喝的也是金奖白兰地、大曲双蒸之类的低档酒,一天加起来也不过一百两百的营业额,还比不上一个包工头个体老板在金龙一餐饭的开支。
欧灿辉的灿记大排档开在西湖路。那地方足有两个蓝球场那么大,原来是一个大包工头拆迁了原来的住户,准备建一座商住楼的,不料却同时遭几个官司缠身,连浙江那边的法院也过来查封他的财产,包工头便玩失踪,这大楼暂时是建不成了。因为西湖路离旧城闹市中心只距一条街,十多年前是靠近西郊的地方,现在西郊己经不见了菜地农田,建起了密密麻麻的大片楼宇,西湖路便形成了一个很特殊的路段,它并没有商业闹市的繁荣,但却开了很多商铺,晚上也不显得冷清,却没有闹市街区的那种人流频密挤迫。阮桂洪觉得欧灿辉很有眼光。
大排档因为休闲、随意、收费低廉,得到普罗大众的青睐而大行其道,而随着竞争的激烈,各个档口竞相以廉价、特色招徠食客,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时尚,不但在普罗大众、少男少女中盛行,一些单位的聚餐甚至业务接待用餐,也会有选择地到一些有点名声的大排挡,个体商户就更不用说了。灿记大排挡因为占地大,足足设了二十多张餐桌,形成大的特色,而另一个特色,便是后来名扬清源的鹅毑(老母鹅)煲和鸡毑(老母鸡)煲了。
本地人较少吃鸡毑、鹅毑,主要是嫌肉老粗糙,但如制作得法,也是肉香好吃的,欧灿辉突发奇想用打边炉(火锅)的办法,先用大锅炆鹅至八、九成熟,有客来了,点着碳炉,把鹅肉裝上砂煲,送到桌上,待火猛时,那煲鹅肉也全熟了,再配上青菜,尝过鹅肉,各式青菜由客人自行放煲中煮熟。不但省却功夫,也省下专请厨师的费用。
况且鹅乸、鸡乸成本低廉,灿记贯彻薄利多销的宗旨,加上老板和服务员态度好,果然口碑相传,灿记大排档如异军突起,很快就在清源声名鹊起,并且招来了其他眼热的人。
更让阮桂洪佩服是,灿记先占了场地中间好的位置,跟着来租地的人,只好分附左右。左面的叫昌记,右边的叫华记,因场地限制,每档只有十来桌的样子,规模自然比不上灿记。因为那两家把前面围墙也通通拆走了,在大街上对三家大排档也就一览无遗,更易招徠过往食客。
昌记、华记也打鹅毑煲的招牌,而且招牌制作得比灿记还大还抢眼,还打上“正宗”两
个字,但就是比不上灿记旺。事情也就是这样怪,两边的昌记、华记还有大把空台,很多人宁愿等候,还是要帮衬灿记。灿记后来已经扩增至二十六张台,欧灿辉悄悄的和阮桂洪说,灿记一个月的营业额,竟然不下十万元,还有昌记和华记,因场地是向灿记租的,欧灿辉这一转租收入,不但缴交场租绰绰有余,还是一笔很可观的额外收入。欧灿辉头脑这么精明,让阮桂洪大为佩服。
阮桂洪过了春节,很快就去了云南,回来后专程到灿记大排档找欧灿辉,见欧灿辉虽然忙,但灿记生意好,客似云来,也为欧灿辉感到高兴。他在家休息了两个月,又跟着华仔表哥去了云南。
华仔表哥去云南开赌档,头两次还算顺利,赌徒们闻风而至,虽然也有不安份的,但华仔表哥的人都懂功夫,澳门人七仔、阮桂洪和潘榕生动起手都是毫不留情,于是就有了点名气,一般流氓烂仔不敢怎么惹事。华仔表哥很有心计,大约搞两个月就撤,怕的是树大招风,时间长了,难免不引公安注意,让公安动手抓赌那便人财两空了。幸好那地方治安情况复杂,公安大约重点放在抓毒贩,便让华仔表哥的赌档钻了空子,两次都是满载而归。
第二次分红,阮桂洪分得十二万,自是喜不自言。回家后上缴母亲三万元,仍是老办法,说是特意去了找相熟的玉器店老板,跑了几趟昆明,就赚大钱了。
黄三女听了心动,和儿子商量,既然有这条发财路子,干脆母子再跑一趟,专程做这玉器倒卖,岂不是大发特发?
阮桂洪心中叫苦,幸好有急智,便说那边老板都看华仔表哥的面子,没有华仔表哥带着,他恐怕拿不到最便宜的货,况且那地方很乱,人少的话可能遭抢,被人打死也有可能的,他可不敢孤身前,带母亲去就更不敢了。
黄三女不死心,去找华仔商量,鼓起如簧之舌,要外甥带着她去云南赚钱。华仔表哥心中暗笑,好言好语打发了舅母,又找着阮桂洪埋怨了一顿。
对华仔表哥的责备,阮桂洪不敢顶撞,但其他人若是对他粗声粗气,他便黑下脸来。在云南边境,整天和这些脏话不离嘴的人在一起,他也变得更粗俗。那地方很多娼妓,阮桂洪经不住诱惑,好几次跟着华仔表哥去“叫鸡”(**)。他原不喜欢戴套,但想起韵仪说过的话,华仔表哥又特意叮嘱,而且那些小姐声明不戴套不做,他只好入乡随俗,勉为其难。
阮桂洪也不明白,他的脾气变得暴戾起来,一言不合就想动手打人。除了华仔表哥和七仔,他几乎和所有同去的人都吵过架。有一次为一个小玩笑,他还和师兄潘榕生动了手,若不是华仔表哥发脾气喝止,伙伴们扑上来拉扯分开,他和潘榕生都会打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不过好在两个都不是太小气的人,过了两天,阮桂洪主动找潘榕生说话,两人和好如初,华仔表哥才放下心来。
华仔表哥笫二次去云南,没有通知澳门人七仔同去,第三次去云南,想着轻车熟路老马识途,也没有和澳门人梁仕彬打招呼。他的如意算盘是澳门人不去,他就可独( 三戒 http://www.xlawen.org/kan/2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