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阅读
辉也跟在后面,霞女正觉诧异,听阮桂洪一说,赶忙拉开趟栊门,让搬运工把盆景抬进院子来。
欧宅的这个庭院不算大,大约有三十多平方米,随意地摆了二十多盆盆景。因为考虑院子围墙影响光照(南墙后面是小学的教学楼,东墙外面便是水井公用空地和巷尾麦老师家),所有盆景都摆上了铁架上。铁架是十厘米园铁枝焊制的,有各种花式图案,塗了黑漆,便显得古朴高雅。内行人看盆景,不光看树,还要看盆、架,三者配合相得益彰,更显盆景身价。
欧德庭还有很多精緻的檀木、红木、花梨木架,主要是放室内摆设用,所以外头的盆景大都不再放置木架,也有怕日晒雨淋的意思。
阮桂洪的盆景因为办火车托运,外面用厚厚的木条钉了一个包裝箱,这箱长、高都超过一米,宽也有六十多公分,却又不是钉得密实,好让盆树通风透气。阮桂洪打发了搬运工,叫霞女拿出铁鎚工具,和欧灿辉一齐动手,把包裝箱拆了,那盆景便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霞女见这树是种在一个大惰园形彩烧花盆里,花盆有十多公分高,连盆带泥,怪不得要四个搬运工才抬得动。她也不懂盆裁,但阮桂洪不远千里不怕麻烦,专程从云南带回来送给老豆,这份心意让她很是感动。
阮桂洪见霞女三个月不见,仍如昨日般鲜美娇艳,想起这几个月的相思之苦,恨不得马上把她搂在怀里,亲亲她红艳的嘴唇。但这里是她家,再说欧灿辉也在,便忍住不敢说什么亲热、调皮话,只是把饱含情意的眼睛往霞女脸上瞟去。
听得一声咳嗽,原来是欧德庭回来了,见欧灿辉、沅桂洪都在院子里,也觉诧异,随即便瞧见摆在地上的那硕大盆景,点点头哦了一声算是答应欧灿辉和阮桂洪的招呼,两眼便直瞪着那盆景,走到跟前观赏起来。他看得极认真,又是前后转圈,又是低头弯腰,差点便忘了旁边还有两个青年人。
这是一盆火棘。火棘这树种本地也有,只是桩头不大,公园里展出过两盆行家培育的火棘盆景,大的那盆桩头只有二十公分,但眼前这盆大树型的火棘,桩头竟超过三十公分,而且桩头古朴,端庄稳重,老干虬枝蒼劲雄秀,树型略呈金字塔,枝爪疏密有致,争让得体,更难得的是,青翠绿叶中,小如绿豆般的红果密布,鲜红璀灿。
欧德庭也种有一盆火棘,但桩头不大,只有七、八公分,但十几年培育已成树形,只是每年难得多结果,结果最多的那年才十来个,令人泄气。他知道本地气候暖和是一个因素,但他在一本书上见过香港青松贯育的附石火棘,红果密结,如红火流泻,光彩夺目。香港比此地更暖和,说明确是有办法让火棘多结果的。这时他抬起头,直起腰身,欲同身旁的人讨论这个问题,方醒悟是欧灿辉、阮桂洪站在一旁。他不禁哑然失笑,和这两人讨论盆栽无异是缘木求魚,对牛弹琴。
随即他又觉得阮桂洪有点异样,再看了一眼,才发觉阮桂洪穿了白衬衣、黑西裝。怪不得看不顺眼,原来看惯了阮桂洪穿牛仔裤开工T恤的,换上西裝倒觉得陌生了。不过有些人着起龙袍唔似(不像)太子,阮桂洪便是这样,连西装袖子上的标识也没有取下来,根本就不懂穿西裝。这时他警觉起来,便问霞女:“这盆盆景是谁送来的?”
霞女便笑着指着阮桂洪说:“这是桂洪专程从云南带回来送给你的。”
“哦?”欧德庭眼晴一眨,又看了看阮桂洪、欧灿辉,便说,“桂洪,难得你有心,多谢了。但我盆景已经够多,不想再添加了,这盆景你拿回去。”
阮桂洪吃了一惊,开头欧德庭看得入了迷,原以为他喜欢,不料他看过了就说不要,莫不是这盆景不好?阮桂洪这下有点失措,忍不住问:“欧伯,是不是这盆景你看不入眼?我是不懂的,买的时候看很多人围着看都说好……”
“这盆景很好,很难得。”欧德庭竖起大姆指,“拿去迎春花市上卖,肯定可以卖大价钱。只是我刚才说了,我够多了,不想要——你搬回去吧!”
阮桂洪急了,嗓门也大了起来:“欧伯,这是我专门孝敬你的……”
欧德庭已举步走回屋去:“我是不要的,你赶快搬走。”
阮桂洪觉得很沮丧,拍马屁拍到牛腿上,欧德庭竟拒绝收下他千辛万苦带回来的礼物。霞女也觉得父亲不近人情,人家千里迢迢运回这么靓的盆景,你也看得如痴如醉,到后来却扳起脸孔赶人家走。她满脸歉意地瞧着阮桂洪:“这、这……”
阮桂洪的牛精脾气上来了,拉了欧灿辉就走。我就是不搬走,你不要也强迫你要,不过临出门还不忘对霞女说:“明日我请你饮茶。”
霞女点点头,眼见着阮桂洪出了门,回头望了望,屋里客厅不见父亲,又看了看那盆还摆在地上的盆景,还有旁边乱七八糟那一堆木板,一时竟是心绪难平,思潮起伏。
霞女原想着趁中午吃饭,劝劝父亲收下那盆景,若是过意不去,给回钱人家就是了。不料刚提起头,父亲便板起了脸孔,说,阮桂洪这样的人家,我看你还是少招惹一点好。你不用多说,这盆景我是不会要的。
霞女还想再说,欧德庭便发了脾气,把筷子啪地一放,饭也不吃了离席而去。霞女又吃母亲几句埋怨,也犯了小姐脾气,把碗一推,气呼呼地跑回闺房。只有欧海亮照样吃得津津有味。
到了下午,欧德庭从外面找了几个搬远工来,叫搬运工合力把大盆景送回阮桂洪家去。霞女见父亲如此作为,劝又不敢劝,说也不敢说,便躲在房里生闷气。
阮桂洪见盆景搬回来了,只好叫搬运工抬上二楼小阳台上放着。整个下午他也躲在楼上生闷气,黄三女好奇问了一句,惹得他把分捡着的衣服一甩,咚咚咚地跑下楼,跑到楼下又咚咚咚地跑上楼,没好气地对母亲说,我自己的东西我自己执拾,你不要乱翻乱动。
黄三女见儿子真生气了,也没好气地说,你以为我喜欢做牛做马侍候人?我才懒得理你呢!不过说归说,她还是把儿子捡出来的衣服全抱起来,拿到楼下洗涤。
儿子出远门平安回家,黄三女自然烧香还神。晚上劏了一只鸡,弄了一桌好菜,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了一顿饭。
阮世诚见儿子去了一趟外省,回来像变了一个人,沉实稳重了许多,听儿子眉飞色舞地说云南的风土人情,竟是听得入神。他在水泥厂当了二十多年的工人,不要说外省,就连省城广州也没去过,说起来真失礼人。当工人没有机会出差,广州又没有什么亲戚,再说老婆管钱,在她眼里一个钱比铜锣还大,怎么能允许无端端的去广州玩,白花这些冤枉钱?
儿子这一辈比自己有本事、有福气,连云南这么远也去了,再走几步就到了国外;回来时还在昆明住了三天,弄到火车票还是卧铺的。女儿也比自己强,知道用公休假约上几个朋友专门去广州购物玩耍,当父母的也不好说什么。说起来自己是一家之主,实际什么也不是。不过二十多年都这样过来了,如今儿女长大,也能挣钱养家,日子平安,自己也觉心满意足。
黄三女更高兴,儿子上午就向她上缴了五千块钱,乐得她见牙不见眼,这辈子还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她乐颤颤的躲回房里,关上门数了好几遍──翻来复去数了几遍也记不清了,又笑眯眯的看这堆钱好一阵,才小心翼翼地把钱藏好,又把房门锁上,才下楼去市场买菜。中午斩料(加菜),买了半斤儿子最喜欢吃的叉烧,下午就忙来忙去煲汤整菜,好像家里来了什么高贵人客。
当妹妹的也高兴。大佬从云南给她带了三件颜色鲜艳的羊毛衫,穿回去上班肯定羡煞旁人。组里有个工友谢姨,仗着老公是市商业局的科长,平时连公司经理也不怎样放在眼里,四十多岁人了,虽然瘦得像只马骝(猴子),偏又贪靓,穿件什么衣服上班,还要卖弄说是老公从广州、上海买的。这回穿上新羊毛衫上班,肯定会让谢姨心里难受好半天。
大佬还背着母亲塞给她500块钱,心里便想着赶快到苹果鞋店,把那双早看上的名牌皮鞋买回来,再去挑选一套衣服,过年就有新衫新鞋新袜穿了。她不习惯对大佬有亲昵的举动,要是像外国人,她早就会搂着大佬给他几个热吻。
第三章第四至五节
四
吃过晚饭,阮桂洪从楼上拿来一个小布袋,把布袋里的十几件分别用红纸包好的玉器放在桌上,说,这是他从云南边境买的,都是从缅甸那边过来的的玉,因为和老板熟,又帮老板装修,所以价钱很便宜。老板说都是A货,见我们做工落力,给他装修得又靓又便宜,算是答谢我们。同去的都买了不少,后来拿到昆明去卖,竟然翻了几倍、十几倍价钱。华仔表哥花800块买的那块玉,在昆明竟卖了5000块。
阮桂婵一边拆开红纸翻弄那些玉器,一边就问大佬,你有没有卖玉赚到钱?
阮桂洪便嘿嘿嘿地笑,挑了一块如旧时银元般大的圆玉佩,递给父亲说,这玉花了250块买的,在昆明有人看上了,要我500块卖给他,我说不卖的,要留给家里人;那人又出到800块,我没舍得卖,因为这块玉我想留给老豆的。
阮世诚接过认真看了看,见这薄玉晶莹惕透,温润雅致,通体洁白色又有一条带状翠绿色彩,似云似龙,两面看形状都差不多,举起在灯下看时,那翠绿龙似腾云驾雾,心中很是喜爱。
见阮桂洪又从布袋里掏出一束红线绳,阮桂婵便说,老豆,我帮你穿起来。拿了一根红绳,便把玉穿好给父亲在颈脖戴好。
黄三女原想张口骂儿子笨,卖800块净赚550块,还不赶快卖掉干什么?不过见丈夫喜爱,儿子又确是一片孝心,便忍住了。又见儿子翻出一个,解开红纸拿出一只玉镯来,眼便放出光彩。
原来玉镯墨绿质地,晶莹通透质地好,拿在手时,很有温润感,一看便爱不惜手。黄三女就问儿子,这玉镯买了多少钱?
阮桂洪又嘿嘿嘿地笑,说,当时买了四只,800块钱,在昆明卖了三只,得款二千四佰元。这一只是最好的,不敢卖了,专门留下孝敬你老人家,希望以后少挨点骂就是了。
黄三女心里受用,嘴上便说,你是我的仔,怎么骂不得了?有毛有翼,老母骂不得是不是?
阮桂洪心情高兴,开开母亲玩笑。难得一家人欢欢喜喜坐在一块,全家人开开心心,有讲有笑。他又咧嘴笑了笑,对妹妹说,桂婵,我想留给你的就是你手上这只玉观音,后来又见那只生肖虎不错,眼花缭乱,干脆都买了送给你,我记得你是属虎的。
阮桂婵找出那块磨制成上山虎模样的玉,见比花生米大,玉观音更大一点,都磨制得维肖维妙,两块玉都呈浅绿,质地很好,便拿红线绳分别穿好,扬声对大佬说了声多谢。
阮桂洪见母亲在那些玉中翻来复去的察看,便说,你挑五块给我送人,其余的你收好就是,等家中冇饭开,拿一块出去就有了。
这一回黄三女真生气了,怒声骂道,呸呸呸呸,快吐口水讲过──好讲唔讲,讲家中冇饭开?真是混帐!
阮桂洪知道自己讲错说话,只好按本地风俗,往地上吐了两口口水,又用脚踩了踩,陪着笑脸说,土地公公过往神仙,有怪莫怪,后生仔唔识世界,我知错了。说完又偷偷睕了母亲一眼,阮桂婵却调皮,从桌子下伸手掐了他一下,幸灾乐祸地朝他做鬼脸发笑。
阮桂洪朝妹妹瞪了一眼,站了起来,阮桂婵以为大佬要报复她,吓得差点开口讨饶,原来阮桂洪又走回楼上房间,下来时手上多了两条香烟。他给了父亲一条,见母亲对那些玉左挑右拣难以取舍,干脆伸手拿了一块玉墜,便欲出门。
黄三女忙问,你去哪里?阮桂洪扬扬手中香烟,说,我去灿辉家。黄三女见是去欧灿辉家,心想欧灿辉是他自小玩到大的朋友,那还罢了,便又追问,还有四块你想送给谁?
阮桂洪停下脚步,回过头说,我想送给表嫂和她的三个小孩。
黄三女便说,华仔没有买吗?
阮桂洪说,华仔表哥当然有买了,买得比我们还多,但华仔表哥是华仔表哥,我是我,我送什么给华仔表哥他都不会要,所以我想到送给他的三个小孩和表嫂。
黄三女一想,阮桂洪全靠华仔表哥才能赚到这么多钱,送点礼物表示谢意是应该的,当下也不多说了,叫阮桂婵也帮帮眼,到底留那些送那些才好。
阮桂洪走出家门,抬脚两步便到了欧灿辉家。欧灿辉家在临街那面开了门,但巷子里原先的门并没有堵上,因为晚上临街大门有卖早点的家什挡着,所以仍用巷子里的门出入。
欧灿辉和父亲正在屋里一个长案板边做包子,见阮桂洪来了,都很高兴地和阮桂洪打招呼。欧灿辉忙停了手,给阮桂洪让座倒茶,阮桂洪把一个玉墜和那条香烟放在茶几上,说是送他们的。欧国能和欧灿辉都连声说多谢。
阮桂洪看屋里灿辉父亲的睡房拆了,屋里便显得空阔,墙边堆了四、五袋面袋,屋子当中摆了一張大案板,那案板长超过两米,宽八十多公分,是用木方和夹板简易做成的。案板一头放着一个竹制蒸笼,欧灿辉父亲包好一个肉包子就放到蒸笼里去。楼梯边用木板垫着七、八个蒸笼叠得老高,想来都是做好了的馒头、包子。
欧灿辉便笑着问阮桂洪,在那边一切顺利?阮桂洪自然心领神会,因欧灿辉父亲在,不便说话,只好点点头说,有惊无险,都算顺利。
他有一肚子的话、一肚子的故事急欲说与欧灿辉,便约欧灿辉外出宵夜,不料欧灿辉腕言推却,说包完包子,还要和面、发面,还要打磨豆浆,第二天早上要四、五点钟就起床赶炸油条、油饼。欧灿辉满脸歉意,说现在生意好,每天都要批发三十多斤的油条、油饼,最怕早上贩仔、小饮食的人来没货交;又说等下老豆包完包子,还要负责打磨豆浆;和面、发面这些讲究工夫手艺的活,还是要欧灿辉负责。欧灿辉后来笑着说,待有空,再和阮桂洪出去饮茶。
阮桂洪见欧灿辉如此说,原先兴冲冲的想头像浇了一盆冷水,顿时觉得扫兴。一呼即应、无话不谈的朋友,竟似生了隙缝,他觉得不自在起来,勉强笑着说,那好,找天下午你有空,我请你出去食饭,好好饮两杯。
阮桂洪怏怏的离开欧灿辉家,心里很不痛怏。他为欧灿辉感到惋惜,当时跟着去云南就好了,无端端的放过了发财机会,弄得现在捱三更起半夜,一天赚二、三十块的小本生意,说多了一年也不够一万两万,如果去了云南,现在就有十来万。当时自己硬拉着他同去就好了,都怪自己的牛脾气,一赌气就没再理欧灿辉。
阮桂洪没见着欧灿辉的大细佬灿耀,随口问了一句,才知道他去云南的时候,灿耀也去了南海打工。细问之下,才知道是郑叔介绍去的,阮桂洪也不觉得诧异。欧灿辉性格活泼很有人缘,和郑叔交上朋友不是奇怪的事,灿耀和自己竟是如出一辙不愿读书,现在跟了郑叔的儿子,大约不敢似在家时调皮吧。
阮桂洪总得欧灿辉不去云南是重大损失。他这次跟着华仔表哥去云南,赌档越搞越旺,最多那天有二十多万收入,喜得华仔表哥整天乐哈哈的。到了收兵回朝,按提成计算,同去的每人竟分到十三万,对着那一叠叠厚厚的银纸,阮桂洪他们几个简直目瞪口呆,心里乐开了花。
阮桂洪对家人说贩卖玉器赚了钱,全是屁话,是华仔表哥特意吩咐的。华仔表哥还强迫他们每人花了五千元买玉器,在昆明等票的时候,又专门带他们逛那里的玉器市場,设计好了一套说词,再三嘱咐他们回去后,先把钱藏好,再用买卖玉器赚了点钱的话蒙骗別人,待过一段时间,不那么引人注目了,才能小心地使用那笔钱。
黄三女根本洝较氲阶孕≈换崤>⒉换峤泊蠡暗亩樱獯尉苟运隽嗣痔齑蠡选K幌氲蕉踊岫嗔袅艘坏闱蛭恢浪孤粲衿髯硕嗌伲哟罅耍路庀室坏悖鐾庥Τ暌惨褂茫运幌氡破榷影亚簧侠矗叶右膊灰欢ㄈ摹5耄佑辛嗣怕罚院笞排苋ピ颇戏酚瘢癫皇欠⒋蟛疲空馐麓四暝俸投由塘浚平鹩屑塾袷藜郏蚧乩捶阜舫鋈ィ庋涂齑展磺逊孔又馗牵院蠖优耐先⒗掀乓膊换崾Ю袢恕?br />
见儿子无精打采地走回来,黄三女便说,灿辉每晚都搞到十一、二点,哪有时间陪你?黄三女把一块圆玉、三个小玉墜交给阮桂洪,说,快过年了,干脆买点年货送过去,俗话都讲,得人恩果千年记,你要记住华仔对你的关心。
阮桂洪觉得这话对,便点了点头。见母亲在桌上又摊开了那些玉器,问他价钱,他便没好气地说,我哪里记得这么多?待见母亲沉下脸来,只好坐下来,认真回想每个玉器的价钱。
黄三女却不笨,找支铅笔都写了下来,然后对儿子说,我想拿一两块去市场打打价,价钱合适,我便把它卖了——真能翻几番,过了年再去贩一批回来,岂不是发达?
阮桂洪懒洋洋的说,你喜欢怎样就怎样,不用问我。说完就回楼上睡觉。黄三女颇觉奇怪,出门前还兴高采烈的,怎么转眼就多云转阴?她觉得儿子这次回来变了许多了,变得连当老母的都有点猜估不透。
黄三女现在不做香骨,改做鸡贩了,每天天不亮到批发市场挑一些农民从乡下贩运来的鸡,然后挑着鸡笼去中心肉菜市场门口叫卖。一只鸡赚几块钱,顺当的话一天卖出十只八只,有时卖出一两只,平均下来一个月也有三两百元的收入,比做香骨多了收入。农民挑来的竹子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贵,这一带原先有十几家做香骨的,现在只剩下陈姨几家还在做。
黄三女也劝陈姨转行,陈姨却说不会做生意,还是在家做香骨自由自在,黄三女也就不再劝说。她学到了给活鸡灌沙灌泥的窍门,每天贩回来的鸡先挑回欧巷水井处,打井水先给鸡灌了泥沙,那鸡便增加了几両重,泥沙也当鸡肉卖,自然做得过。
陈姨看在眼里,也没有说她,倒是给麦老师夫妇碰见了,说了她几次,黄三女却说人人都是这样卖鸡的,她用干净的井水,比那些用坑边渠边的污水臭水灌的人有良心得多了。黄三女振振有词我行我素,麦老师夫妇摇摇头,见黄三女不接受意见也没有办法,原先有时还帮衬黄三女买鸡吃的,见这个样子自然不敢再买黄三女的鸡来吃了,改买市场肉档劏好的鸡肉,虽然价钱贵了点,总比吃灌了污水泥沙的鸡好。
五
离春节还有一个月,按华仔表哥的计划,大家好好休息,过了年再作打算,阮桂洪正觉时日不好打发,欧灿辉找他帮忙来了。
原来欧灿辉计划在内街街口开大排档,搞大排档要添置一些餐桌、餐椅、餐具,还要添置一套伙房灶具,手上钱不够,欧灿辉便想到了阮桂洪。和阮桂洪一说,阮桂洪二话不说就拿了5000元给欧灿辉。欧灿辉要写回借条给阮桂洪,阮桂洪就老大不高兴地说,你当不当我是兄弟?欧灿辉只好满心感激地收了这笔钱,马上就去购置家什。
阮桂洪在家正没什么事,便一门心思帮欧灿辉把大排档搞起来。他知道装修队工友曹师傅的老婆水莲是小饭店的服务员,那间外地人开的小饭店没有什么生意,走过去和曹师傅两公婆一说,水莲一口答应,还把另一个服务员邓小健也拉了过来。
备好家什,又有了服务员,欧灿辉的大排档眨眼间就开张了。晚上在街口摆开裝了炉具铁锅的小车,小车后面内街靠南的一边摆上6张小餐桌,一张小餐桌配上几张椅,简简单单的看上去不起眼,连招牌也没有,生意却出奇的好。
这几年经济逐年好转,人们的消费意欲也自然增长,大饭店、小食店、大排挡越开越多就是明证。大排档消费不高,随意方便,很适合打工一族和低下阶层交际应酬需要。灿辉的大排挡既有隐蔽性又靠着繁华大街,晚上八点钟摆好餐桌,九点钟就坐满了客人,连来帮忙的阮桂洪也喜逐颜开,咧着大嘴笑嘻嘻地招呼客人。
欧国能见生意这么好,儿子原来说好不用他帮忙的,但他那里能安心在家里做早点,还是出来帮忙招呼客人,递菜拿酒、收拾碗筷,忙得不亦乐乎。
阮桂洪这晚一直陪着做到收档(打烊)。收拾好了,在欧灿辉家小客厅坐下来,见欧灿辉清点营业收入,第一晚就竟然有300多块钱,听得欧灿辉说有50%的毛利,算起来一个月也有二、三千元的利润,心里也为欧灿辉感到高兴。
欧灿辉回到房里却睡不着。第一晚就成功地做了300多块钱的营业额,令他感到很振奋。师傅说得对,社会主义制度不会饿死人,只要自己敢想敢做,一样可以找到发财的路径。虽然熬夜辛苦了点,但记得老母常说的一句话,唔出辛苦力,哪得世间财?想起死去的老母,欧灿辉心里又涌起丝丝苦痛,人真的不能穷啊,人一穷,连有病也不敢去看……
欧灿辉的大排档营业很理想,连续十多天营业收入都保持300来块钱的水平。阮桂洪晚晚都热心地到欧灿辉的大排挡帮忙。有一晚生意特别旺,已经加了两张桌子,阮桂洪一看忙不过来,还跑回家把阮桂婵叫出来帮忙。欧灿辉心里便很感动,不过嘴上就没多说什么。父亲一个人做早点忙不过来,已经请了阮桂洪母亲黄三女晚上过来帮忙,说好一个月给回100块钱的报酬,黄三女喜孜孜的答应了。欧灿辉想,远亲不如近邻,阮桂洪真的比自己兄弟还亲。
谁知好景不长,到了年二十这一晚,欧灿辉的大排档竟遭灭顶之灾!
那晚十点还不到,城监大队来了七、八个人,开来的汽车就堵在街口,要查灿辉开档营业的手续。一听任何手续也拿不出来,城监的人二话不说就把所有家什往车上搬,还要欧灿辉第二天去城监大队接受处理。
欧国能听到外面吵吵嚷嚷,赶出来一看情况不对,上前和城监的说理,看带队的人昂起头不愿答理,一下就火了,嗓门大得吓人,又见客人都给吓跑了,城监的还赶着搬餐桌餐椅上车,冲过去就把一个城监推开几尺远,要不是灿辉和桂洪出死力拦着,他会动手揍城监的人。
欧灿辉窝着一肚子火。满城街边小巷都有大排档,只要不摆到大街上影响交通,城监从来不管不问的,偏偏就自己倒霉,城监就是来查自己!他赶忙陪着笑脸和城监的说好话,希望城监不要没收椅桌家杂。连阮桂洪也一改急燥冲动的脾气,也是陪着笑脸向城监求情。待欧灿辉父亲暴怒不已,欧灿辉转而担心父亲控制不住情绪闯出大祸,也就压下火气和阮桂洪抱着拦着父亲,才算没有把事情闹大。
欧灿辉一夜没睡好,早上起来,气呼呼的叫上阮桂洪帮忙去重购桌椅。欧国能看出了儿子的心意,也不说破,吃过晚饭就动手帮忙在内街摆开桌椅。欧灿辉见父亲用行动支持他,心里暖暖的,也不言语,有客人来了就做生意。阮桂洪心里早有计较,不动声色的约了十几个装修队的工友来大排档喝酒,鸡虫、曹师膊、白志毅都来了。
那晚城监开车经过南门街,见欧灿辉重开大排档,一点也不把城监放在眼里,停了车,一句话也不说就动手搬炉具小车、台椅家杂,把一些食客吓得急忙逃窜。
城监的人平日持法横行作威作福惯了,今晚一下车就动手,激起了早就窝着火的欧灿辉怒火。他拿起菜刀大声警告,欧国能火气更大,已经扑上去推掳收缴炉具车辆的人。阮桂洪看欧国能动了手,把椅子一推,一拳就把一个城监打得倒在地上爬不起来。阮桂洪和他的工友如狼似虎,一场混战,九个城监中有六个挂了彩,其中有两个是爬不起来的。城监急忙呼唤救兵,又打110报警。
幸好巡警和派出所的阿Sir及时赶到,派出所的阿Sir妥善处理,这才没有激发更大的冲突。
到了第二晚,欧灿辉照样开大排档,照样很多食客帮衬(光临),派出所和城监的人却没有来,阮桂洪也在大排档帮手,却是风平浪静,一点事也没有发生。
这一场风波自然引发了街谈巷议,说什么都有,很多人都认为城监挨打是大快人心事。欧巷里说欧灿辉不对的,只有方清的阿嫲。
不过方清阿嫲也只是在家里和儿媳卢少容发了几句牢骚,卢少容却说,不过是搵两餐罢了,小老百姓搵一个钱也不易,几千块钱的东西,城监收去也没有用,做得太过份了,难怪大家不服气。
阿嫲见儿媳不附和她,她又不好和儿媳争辨,只好生闷气。不过她更留心街口的大排档,接连几晚,她都装着串门到外头看了看,派出所和城监的人都没来管欧灿辉。倒是有一晚,欧灿辉刚开档,阿嫲正巧看见城监几个人直朝欧灿辉走去。阿嫲的胸腔便无缘无故的剧跳起来,心想又有得吵了。
果然,欧灿辉看见城监的人来了,故意装着看不见,拿起莱刀用刀背敲打针板,满脸写着敌意。城监的人走近了,一副公事公办的脸色,对欧灿辉说,今明两晚都有省的人来捡查,这两晚就不要开了。
城监的人说完,看欧灿辉朝阮桂洪摆了摆手,和服务员一起收档,便转身就走了,阿嫲就知道他们赶着去通知其他的大排档。因为阿嫲早就知道,凡是有上级来捡查都会提前发“通知”,捡查组一走,卫生还是那么脏乱差,占道经营、无证照经营还是继续老样子,她当街道小组长时也做过这些事,不过那时她是乐此不疲心安理得,现在才觉悟,原来那是弄虚作假欺骗上级捡查的传统做法。
阿嫲又一次感到了失望。她真的想不通,城监的人经过那一晚冲突后,竟然对欧灿辉的大排档只眼开只眼闭,这不是疏忽玩职又是什么?欧灿辉和阮桂洪还动手打了政府的人,派出所竟然对此也是不了了之?
阮桂洪倒是有一个答案。有一晚收档的时候,无缘无故地对欧灿辉说了一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欧灿辉笑了笑,却没有接话。
第三章第六至八节
六
阮桂洪只是晚上去欧灿辉的大排档帮忙,白天便在家休息,其实,他念念不忘的,是欧德庭家的霞女,他守候在家里,是想要见着霞女一面。
从云南回来第二天以后,阮桂洪一直没找着机会和霞女见面,想起来就闷闷不乐,他也搞不清是什么原故。他在云南特意为霞女挑选了一块玉观音,花了他800块钱,比他挑给母亲那个玉镯玉质还好。但近在咫尺就是见不着,不能见上面好好倾谈,这块玉便送不到霞女手上,心中又恼又忧。
有一天,他见着了外出回来的霞女,心中又是懊悔又是高兴。霞女走出欧巷我怎么没瞧见?不过见着了霞女身影让他喜不自胜,忙冲出去叫着她和她说话。但霞女像是变了一个人,全然没有以前的高兴随意,她又像是害怕什么,两头张望,连话也不敢多讲,表情怪怪的,全没了以往的调皮活泼,接过那块玉时似乎受了感动,随即又装出神情淡淡的,说了句“多谢”便匆匆走回家去。
阮桂洪的心像遭受了霜冻,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一整天他都觉得浑身难受,烦燥得很,很想和什么人打一架发泄发泄。妹妹阮桂婵中午下班回来,笑着把手里拿着的一件衬衣放到他鼻尖上──阮桂婵见百货大楼一种名牌衬衣大降价,特意买了两件讨好大佬。不料阮桂洪突然发脾气,伸手就把衬衣用力打掉,还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一言不发地蹬蹬蹬走回楼上房间去。
阮桂婵呆住了。原是和大佬随便嬉闹惯了的,没想到大佬是七月晴雨天──说变脸就变脸。随即又觉得委屈,那泪珠便在眼眶里打转,蹲下捡衬衣却又出力忍着不愿哭声来。
黄三女听见动静,从厨房探头一看,火气便窜了出来,大声骂道,死牛精,你又发什么神经病,好心着雷霹,你阿妹得罪你什么了?阮桂婵见母亲出头,眼泪便涌了出来,把捡起的衬衣往椅上一扔,气冲冲就跑回自己房间,还大力把门关上。
想到女儿一定是躲在房里哭,黄三女更大火气,冲着楼上大声骂起儿子来。儿子躲在楼上房间不敢出来,正骂在兴头上,忽然闻到一阵焦胡味道,原来忘了自己正在炒菜,急忙回到厨房,那一锅青菜早变成了黑炭颜色,不啻是火上加油,黄三女更生气了,一边收拾殘局一边嘴里骂得更狠。
阮桂洪心里原就恼火烦闷,把阮桂婵当作出气筒,当时就后悔了,母亲骂他自不敢作声,不料母亲越骂越来劲,骂得狗血淋头,仿佛骂的不是亲生儿子,倒像是在骂有血海深仇的外人,心里又烦燥起来。后来实在忍不住,便气冲冲走下楼,也不看母亲一眼,大步便往外走。
黄三女见儿子走下来时脸色凶狠,意识到自己骂过了头,便噤了声。见儿子怒冲冲的离家走了,那火气又上了头,把手里的抹布一扔,恶狠狠地骂了一句,我生个什么仔啊,真是把人活活激(气)死!
生了好一阵闷气,才重新收拾好叫女儿出来吃饭。阮桂婵躺在床上生闷气原不想动弹的,听见母亲不耐烦起来,怕又惹起母亲发脾气,只好出来饭桌边坐下来,只是没胃口,扒了两口就不吃了,放下饭碗又走回睡房去。这次黄三女倒是没有责骂女儿,却是暗自叹了一口气。
阮桂洪气鼓鼓的来到华仔表哥的茶庄,华仔表哥瞥了阮桂洪一眼,却提起旅游,说梁仕彬叔侄约他俩到港澳旅游,阮桂洪一听脸上就多云转晴,马上点头答应。于是两人就细细的商量参团旅游的具体事宜。
眨眼间就到了春节,早餐档自然关门歇业。年卅晚吃过团年饭,欧灿辉顾不上和回家过年的细佬灿耀倾谈,急急忙叫上阮桂洪走去巷尾陈满家找陈昊天。陈昊天因在外地工作,年卅下午才赶回家来,欧灿辉足有一年没见着陈昊天了。
陈昊天这一去就是八、九年,除了春节假期回来,一过了年就走,平时竟是难得见他一面。不过每年回来过年,总是要找欧灿辉、阮桂洪欢聚,三个好朋友碰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似的。
三个气味相投的好朋友一谈就忘了时间,听得远处传来炮仗声,才想起除夕与新年第一天交替那一刻要燃放炮仗,阮桂洪和欧灿辉便赶忙跑回各自的家去。
古老传说,灶王爷过年也放假的,年廿五那天便是灶王爷返回天庭的日子,过去在年廿三、年廿四这两天,家家户户都在灶上贴一付“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到了除夕夜临近新年之际,要燃放炮仗迎接灶王爷回来;也有说燃放炮仗迎接的是财神爷,于是家家户户都在这个时刻燃放炮仗。有钱人家燃放炮仗就更讲究了,不但要声音响亮有声势,还要放得多、时间要长,穷苦人家燃放一串一万头、三万头,有钱人家放十万头、二十万头也不在话下。
满城都是炮仗声,轰天动地振耳欲聋。燃放了挂在门前的大炮仗,小孩心性的阮桂洪意犹未尽,到欧家叫上灿耀、灿荣兄弟,又跑去南门大街去玩燃放炮仗。
年初二晚上,阮桂洪原想约欧灿辉出去玩耍的,刚好遇见欧国能带着欧灿辉三兄弟出门,说是去探望郑叔。阮桂洪原是好动之人,见欧灿辉邀约,便兴冲冲地相跟着去了。
欧灿辉的大细佬灿耀,原本是个百厌好动调皮不羁的人,和阮桂洪特别对脾气。阮桂洪见灿耀去了南海学修车,三几个月不见,竟是变得沉稳起来,身上少了那种满不在乎的郎当味道,自是变懂事了,心中也自诧异。
欧灿辉去郑叔家,一是表示谢意,二呢,却是一心要结识郑叔的五个儿女。郑叔这些儿女,在外地商界叱咤风云家财万贯,在普通人眼中,当然是成功人士了。欧灿辉心里忐忑,怕和他们话不投机,不过却是多虑了。郑叔一家对客人很热情,郑叔的三儿子还特意说到灿耀工作表现很好,人很机灵醒目,过一段时间会考虑安排去搞汽配零部件购销,欧灿辉和父亲都觉欣慰。
欧灿辉和郑叔一家谈笑甚欢,阮桂洪却不自在起来。郑叔郑婶倒还罢了,衣着普通,和街市的老人家没有什么区别,郑叔四个儿子却是气宇轩昂,谈吐不俗,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股上流社会人物的气质,令阮桂洪感到自惭形秽。许是习惯了和市井小民打成一片,和这些有钱的或有权的上层的人在一起,阮桂洪便觉得格格不入。
年初三,郑叔郑嬸带着儿孙们浩浩荡荡地回新塘乡落凤岗,五辆进口小汽车从保管站开出来,便引来旁人羡慕的目光。阮桂洪给欧灿辉也拉来了为郑叔送行,两人同时心里也想,什么时候我才有这样的风光?
欧灿辉计划过年后,在西湖路搞大排档。阮桂洪听了,心里倒是佩服欧灿辉的这一股劲头。开大排档投资少见效快,老一辈都说做生不如做熟,欧灿辉学的是饮食,搞这一行正是他的本行。人往高处走,欧灿辉也不相信命中注定做一世穷佬崽,也要去去闯一闯搏一搏。华仔表哥说“搏一搏,有摩托”,我不是就搏到了吗,但愿欧灿辉顺顺利利,也搏到“摩托”。
七
年初六一早,阮桂洪和华仔表哥就随旅行团出发,随团在香港玩了三天,后面两天是自由活动时间,他跟华仔表哥就过澳门和梁仕彬叔侄相叙。
这一次到港澳,阮桂洪是真正开了眼界。那真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城市是那么繁荣喧闹,灯光是那么奇幻璀灿,车流是那样穿梳密集,楼堂馆所的裝饰是那样金碧辉煌,一切都令他觉得蔚为大观,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香港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富人的天堂,一席豪宴6万港元,一幢洋房动辄售价过亿,还有令桂洪乍舌的:一块私家车靓牌炒到3000万港元!就算是澳门的老朋友梁仕彬和七仔尽地主之谊,在香港和澳门请他们吃饭,那酒楼之高级、所食之高档、服务之尽善,都给阮桂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令阮桂洪难忘的是,好像全世界的新鲜水果都在香港汇集,他第一次品尝了象布冧、榴莲、奇异果,还有很多吃过便忘了是什么的时新水果。
阮桂洪第一次见到了蔚蓝的大海,第一次见到可爱的海豚表演,第一次见识了刺激的各项游乐活动──家乡中山公园的游乐埸,和香港海洋公园的游乐活动相比,简直是巨人脚趾头上的小蚂蚁一样,根本没法比。第一次见到了那么多外国人,有红头发蓝眼睛的鬼佬,有鳥黑得象碳一样的非洲黑人,当然也有穿着小背心一样的衣服,随意在庙街闲逛的金发美人。
不过令阮桂洪印象最深的是,香港人彬彬有礼,很讲文明,等候公共汽车都自觉排队,不像内地人见车来了,就一窝蜂争先恐后地拥挤着上车。香港人很讲卫生,街道整洁,一点纸屑废物,宁愿多走两步都要放进垃圾桶。阮桂洪有一次在等车时随口吐了一口痰,招致旁人向他投射过来责难的目光,竟让他第一次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在澳门,阮桂洪第一次见识了俗称“金魚缸”的销金窟,在一间屋子里,隔着一面很大的透明玻璃,看见了内面十多个衣着性感,翅首弄姿的妓女在等待着客人挑选。更见识了无上装午夜表演的美艳与诱惑,自然,在七仔的安排下,色心大动地消遣了一回,当然资费比找阿秀、找金宝的小姐贵多了,两次就花了七仔两千元。
到澳门自然也少不了进赌场。到了澳门才知道,那里不止只是葡京一家,还有回力、金碧、海上皇宫……澳门就是赌博的天堂。第一次跟( 三戒 http://www.xlawen.org/kan/2504/ )
欧宅的这个庭院不算大,大约有三十多平方米,随意地摆了二十多盆盆景。因为考虑院子围墙影响光照(南墙后面是小学的教学楼,东墙外面便是水井公用空地和巷尾麦老师家),所有盆景都摆上了铁架上。铁架是十厘米园铁枝焊制的,有各种花式图案,塗了黑漆,便显得古朴高雅。内行人看盆景,不光看树,还要看盆、架,三者配合相得益彰,更显盆景身价。
欧德庭还有很多精緻的檀木、红木、花梨木架,主要是放室内摆设用,所以外头的盆景大都不再放置木架,也有怕日晒雨淋的意思。
阮桂洪的盆景因为办火车托运,外面用厚厚的木条钉了一个包裝箱,这箱长、高都超过一米,宽也有六十多公分,却又不是钉得密实,好让盆树通风透气。阮桂洪打发了搬运工,叫霞女拿出铁鎚工具,和欧灿辉一齐动手,把包裝箱拆了,那盆景便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霞女见这树是种在一个大惰园形彩烧花盆里,花盆有十多公分高,连盆带泥,怪不得要四个搬运工才抬得动。她也不懂盆裁,但阮桂洪不远千里不怕麻烦,专程从云南带回来送给老豆,这份心意让她很是感动。
阮桂洪见霞女三个月不见,仍如昨日般鲜美娇艳,想起这几个月的相思之苦,恨不得马上把她搂在怀里,亲亲她红艳的嘴唇。但这里是她家,再说欧灿辉也在,便忍住不敢说什么亲热、调皮话,只是把饱含情意的眼睛往霞女脸上瞟去。
听得一声咳嗽,原来是欧德庭回来了,见欧灿辉、沅桂洪都在院子里,也觉诧异,随即便瞧见摆在地上的那硕大盆景,点点头哦了一声算是答应欧灿辉和阮桂洪的招呼,两眼便直瞪着那盆景,走到跟前观赏起来。他看得极认真,又是前后转圈,又是低头弯腰,差点便忘了旁边还有两个青年人。
这是一盆火棘。火棘这树种本地也有,只是桩头不大,公园里展出过两盆行家培育的火棘盆景,大的那盆桩头只有二十公分,但眼前这盆大树型的火棘,桩头竟超过三十公分,而且桩头古朴,端庄稳重,老干虬枝蒼劲雄秀,树型略呈金字塔,枝爪疏密有致,争让得体,更难得的是,青翠绿叶中,小如绿豆般的红果密布,鲜红璀灿。
欧德庭也种有一盆火棘,但桩头不大,只有七、八公分,但十几年培育已成树形,只是每年难得多结果,结果最多的那年才十来个,令人泄气。他知道本地气候暖和是一个因素,但他在一本书上见过香港青松贯育的附石火棘,红果密结,如红火流泻,光彩夺目。香港比此地更暖和,说明确是有办法让火棘多结果的。这时他抬起头,直起腰身,欲同身旁的人讨论这个问题,方醒悟是欧灿辉、阮桂洪站在一旁。他不禁哑然失笑,和这两人讨论盆栽无异是缘木求魚,对牛弹琴。
随即他又觉得阮桂洪有点异样,再看了一眼,才发觉阮桂洪穿了白衬衣、黑西裝。怪不得看不顺眼,原来看惯了阮桂洪穿牛仔裤开工T恤的,换上西裝倒觉得陌生了。不过有些人着起龙袍唔似(不像)太子,阮桂洪便是这样,连西装袖子上的标识也没有取下来,根本就不懂穿西裝。这时他警觉起来,便问霞女:“这盆盆景是谁送来的?”
霞女便笑着指着阮桂洪说:“这是桂洪专程从云南带回来送给你的。”
“哦?”欧德庭眼晴一眨,又看了看阮桂洪、欧灿辉,便说,“桂洪,难得你有心,多谢了。但我盆景已经够多,不想再添加了,这盆景你拿回去。”
阮桂洪吃了一惊,开头欧德庭看得入了迷,原以为他喜欢,不料他看过了就说不要,莫不是这盆景不好?阮桂洪这下有点失措,忍不住问:“欧伯,是不是这盆景你看不入眼?我是不懂的,买的时候看很多人围着看都说好……”
“这盆景很好,很难得。”欧德庭竖起大姆指,“拿去迎春花市上卖,肯定可以卖大价钱。只是我刚才说了,我够多了,不想要——你搬回去吧!”
阮桂洪急了,嗓门也大了起来:“欧伯,这是我专门孝敬你的……”
欧德庭已举步走回屋去:“我是不要的,你赶快搬走。”
阮桂洪觉得很沮丧,拍马屁拍到牛腿上,欧德庭竟拒绝收下他千辛万苦带回来的礼物。霞女也觉得父亲不近人情,人家千里迢迢运回这么靓的盆景,你也看得如痴如醉,到后来却扳起脸孔赶人家走。她满脸歉意地瞧着阮桂洪:“这、这……”
阮桂洪的牛精脾气上来了,拉了欧灿辉就走。我就是不搬走,你不要也强迫你要,不过临出门还不忘对霞女说:“明日我请你饮茶。”
霞女点点头,眼见着阮桂洪出了门,回头望了望,屋里客厅不见父亲,又看了看那盆还摆在地上的盆景,还有旁边乱七八糟那一堆木板,一时竟是心绪难平,思潮起伏。
霞女原想着趁中午吃饭,劝劝父亲收下那盆景,若是过意不去,给回钱人家就是了。不料刚提起头,父亲便板起了脸孔,说,阮桂洪这样的人家,我看你还是少招惹一点好。你不用多说,这盆景我是不会要的。
霞女还想再说,欧德庭便发了脾气,把筷子啪地一放,饭也不吃了离席而去。霞女又吃母亲几句埋怨,也犯了小姐脾气,把碗一推,气呼呼地跑回闺房。只有欧海亮照样吃得津津有味。
到了下午,欧德庭从外面找了几个搬远工来,叫搬运工合力把大盆景送回阮桂洪家去。霞女见父亲如此作为,劝又不敢劝,说也不敢说,便躲在房里生闷气。
阮桂洪见盆景搬回来了,只好叫搬运工抬上二楼小阳台上放着。整个下午他也躲在楼上生闷气,黄三女好奇问了一句,惹得他把分捡着的衣服一甩,咚咚咚地跑下楼,跑到楼下又咚咚咚地跑上楼,没好气地对母亲说,我自己的东西我自己执拾,你不要乱翻乱动。
黄三女见儿子真生气了,也没好气地说,你以为我喜欢做牛做马侍候人?我才懒得理你呢!不过说归说,她还是把儿子捡出来的衣服全抱起来,拿到楼下洗涤。
儿子出远门平安回家,黄三女自然烧香还神。晚上劏了一只鸡,弄了一桌好菜,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了一顿饭。
阮世诚见儿子去了一趟外省,回来像变了一个人,沉实稳重了许多,听儿子眉飞色舞地说云南的风土人情,竟是听得入神。他在水泥厂当了二十多年的工人,不要说外省,就连省城广州也没去过,说起来真失礼人。当工人没有机会出差,广州又没有什么亲戚,再说老婆管钱,在她眼里一个钱比铜锣还大,怎么能允许无端端的去广州玩,白花这些冤枉钱?
儿子这一辈比自己有本事、有福气,连云南这么远也去了,再走几步就到了国外;回来时还在昆明住了三天,弄到火车票还是卧铺的。女儿也比自己强,知道用公休假约上几个朋友专门去广州购物玩耍,当父母的也不好说什么。说起来自己是一家之主,实际什么也不是。不过二十多年都这样过来了,如今儿女长大,也能挣钱养家,日子平安,自己也觉心满意足。
黄三女更高兴,儿子上午就向她上缴了五千块钱,乐得她见牙不见眼,这辈子还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她乐颤颤的躲回房里,关上门数了好几遍──翻来复去数了几遍也记不清了,又笑眯眯的看这堆钱好一阵,才小心翼翼地把钱藏好,又把房门锁上,才下楼去市场买菜。中午斩料(加菜),买了半斤儿子最喜欢吃的叉烧,下午就忙来忙去煲汤整菜,好像家里来了什么高贵人客。
当妹妹的也高兴。大佬从云南给她带了三件颜色鲜艳的羊毛衫,穿回去上班肯定羡煞旁人。组里有个工友谢姨,仗着老公是市商业局的科长,平时连公司经理也不怎样放在眼里,四十多岁人了,虽然瘦得像只马骝(猴子),偏又贪靓,穿件什么衣服上班,还要卖弄说是老公从广州、上海买的。这回穿上新羊毛衫上班,肯定会让谢姨心里难受好半天。
大佬还背着母亲塞给她500块钱,心里便想着赶快到苹果鞋店,把那双早看上的名牌皮鞋买回来,再去挑选一套衣服,过年就有新衫新鞋新袜穿了。她不习惯对大佬有亲昵的举动,要是像外国人,她早就会搂着大佬给他几个热吻。
第三章第四至五节
四
吃过晚饭,阮桂洪从楼上拿来一个小布袋,把布袋里的十几件分别用红纸包好的玉器放在桌上,说,这是他从云南边境买的,都是从缅甸那边过来的的玉,因为和老板熟,又帮老板装修,所以价钱很便宜。老板说都是A货,见我们做工落力,给他装修得又靓又便宜,算是答谢我们。同去的都买了不少,后来拿到昆明去卖,竟然翻了几倍、十几倍价钱。华仔表哥花800块买的那块玉,在昆明竟卖了5000块。
阮桂婵一边拆开红纸翻弄那些玉器,一边就问大佬,你有没有卖玉赚到钱?
阮桂洪便嘿嘿嘿地笑,挑了一块如旧时银元般大的圆玉佩,递给父亲说,这玉花了250块买的,在昆明有人看上了,要我500块卖给他,我说不卖的,要留给家里人;那人又出到800块,我没舍得卖,因为这块玉我想留给老豆的。
阮世诚接过认真看了看,见这薄玉晶莹惕透,温润雅致,通体洁白色又有一条带状翠绿色彩,似云似龙,两面看形状都差不多,举起在灯下看时,那翠绿龙似腾云驾雾,心中很是喜爱。
见阮桂洪又从布袋里掏出一束红线绳,阮桂婵便说,老豆,我帮你穿起来。拿了一根红绳,便把玉穿好给父亲在颈脖戴好。
黄三女原想张口骂儿子笨,卖800块净赚550块,还不赶快卖掉干什么?不过见丈夫喜爱,儿子又确是一片孝心,便忍住了。又见儿子翻出一个,解开红纸拿出一只玉镯来,眼便放出光彩。
原来玉镯墨绿质地,晶莹通透质地好,拿在手时,很有温润感,一看便爱不惜手。黄三女就问儿子,这玉镯买了多少钱?
阮桂洪又嘿嘿嘿地笑,说,当时买了四只,800块钱,在昆明卖了三只,得款二千四佰元。这一只是最好的,不敢卖了,专门留下孝敬你老人家,希望以后少挨点骂就是了。
黄三女心里受用,嘴上便说,你是我的仔,怎么骂不得了?有毛有翼,老母骂不得是不是?
阮桂洪心情高兴,开开母亲玩笑。难得一家人欢欢喜喜坐在一块,全家人开开心心,有讲有笑。他又咧嘴笑了笑,对妹妹说,桂婵,我想留给你的就是你手上这只玉观音,后来又见那只生肖虎不错,眼花缭乱,干脆都买了送给你,我记得你是属虎的。
阮桂婵找出那块磨制成上山虎模样的玉,见比花生米大,玉观音更大一点,都磨制得维肖维妙,两块玉都呈浅绿,质地很好,便拿红线绳分别穿好,扬声对大佬说了声多谢。
阮桂洪见母亲在那些玉中翻来复去的察看,便说,你挑五块给我送人,其余的你收好就是,等家中冇饭开,拿一块出去就有了。
这一回黄三女真生气了,怒声骂道,呸呸呸呸,快吐口水讲过──好讲唔讲,讲家中冇饭开?真是混帐!
阮桂洪知道自己讲错说话,只好按本地风俗,往地上吐了两口口水,又用脚踩了踩,陪着笑脸说,土地公公过往神仙,有怪莫怪,后生仔唔识世界,我知错了。说完又偷偷睕了母亲一眼,阮桂婵却调皮,从桌子下伸手掐了他一下,幸灾乐祸地朝他做鬼脸发笑。
阮桂洪朝妹妹瞪了一眼,站了起来,阮桂婵以为大佬要报复她,吓得差点开口讨饶,原来阮桂洪又走回楼上房间,下来时手上多了两条香烟。他给了父亲一条,见母亲对那些玉左挑右拣难以取舍,干脆伸手拿了一块玉墜,便欲出门。
黄三女忙问,你去哪里?阮桂洪扬扬手中香烟,说,我去灿辉家。黄三女见是去欧灿辉家,心想欧灿辉是他自小玩到大的朋友,那还罢了,便又追问,还有四块你想送给谁?
阮桂洪停下脚步,回过头说,我想送给表嫂和她的三个小孩。
黄三女便说,华仔没有买吗?
阮桂洪说,华仔表哥当然有买了,买得比我们还多,但华仔表哥是华仔表哥,我是我,我送什么给华仔表哥他都不会要,所以我想到送给他的三个小孩和表嫂。
黄三女一想,阮桂洪全靠华仔表哥才能赚到这么多钱,送点礼物表示谢意是应该的,当下也不多说了,叫阮桂婵也帮帮眼,到底留那些送那些才好。
阮桂洪走出家门,抬脚两步便到了欧灿辉家。欧灿辉家在临街那面开了门,但巷子里原先的门并没有堵上,因为晚上临街大门有卖早点的家什挡着,所以仍用巷子里的门出入。
欧灿辉和父亲正在屋里一个长案板边做包子,见阮桂洪来了,都很高兴地和阮桂洪打招呼。欧灿辉忙停了手,给阮桂洪让座倒茶,阮桂洪把一个玉墜和那条香烟放在茶几上,说是送他们的。欧国能和欧灿辉都连声说多谢。
阮桂洪看屋里灿辉父亲的睡房拆了,屋里便显得空阔,墙边堆了四、五袋面袋,屋子当中摆了一張大案板,那案板长超过两米,宽八十多公分,是用木方和夹板简易做成的。案板一头放着一个竹制蒸笼,欧灿辉父亲包好一个肉包子就放到蒸笼里去。楼梯边用木板垫着七、八个蒸笼叠得老高,想来都是做好了的馒头、包子。
欧灿辉便笑着问阮桂洪,在那边一切顺利?阮桂洪自然心领神会,因欧灿辉父亲在,不便说话,只好点点头说,有惊无险,都算顺利。
他有一肚子的话、一肚子的故事急欲说与欧灿辉,便约欧灿辉外出宵夜,不料欧灿辉腕言推却,说包完包子,还要和面、发面,还要打磨豆浆,第二天早上要四、五点钟就起床赶炸油条、油饼。欧灿辉满脸歉意,说现在生意好,每天都要批发三十多斤的油条、油饼,最怕早上贩仔、小饮食的人来没货交;又说等下老豆包完包子,还要负责打磨豆浆;和面、发面这些讲究工夫手艺的活,还是要欧灿辉负责。欧灿辉后来笑着说,待有空,再和阮桂洪出去饮茶。
阮桂洪见欧灿辉如此说,原先兴冲冲的想头像浇了一盆冷水,顿时觉得扫兴。一呼即应、无话不谈的朋友,竟似生了隙缝,他觉得不自在起来,勉强笑着说,那好,找天下午你有空,我请你出去食饭,好好饮两杯。
阮桂洪怏怏的离开欧灿辉家,心里很不痛怏。他为欧灿辉感到惋惜,当时跟着去云南就好了,无端端的放过了发财机会,弄得现在捱三更起半夜,一天赚二、三十块的小本生意,说多了一年也不够一万两万,如果去了云南,现在就有十来万。当时自己硬拉着他同去就好了,都怪自己的牛脾气,一赌气就没再理欧灿辉。
阮桂洪没见着欧灿辉的大细佬灿耀,随口问了一句,才知道他去云南的时候,灿耀也去了南海打工。细问之下,才知道是郑叔介绍去的,阮桂洪也不觉得诧异。欧灿辉性格活泼很有人缘,和郑叔交上朋友不是奇怪的事,灿耀和自己竟是如出一辙不愿读书,现在跟了郑叔的儿子,大约不敢似在家时调皮吧。
阮桂洪总得欧灿辉不去云南是重大损失。他这次跟着华仔表哥去云南,赌档越搞越旺,最多那天有二十多万收入,喜得华仔表哥整天乐哈哈的。到了收兵回朝,按提成计算,同去的每人竟分到十三万,对着那一叠叠厚厚的银纸,阮桂洪他们几个简直目瞪口呆,心里乐开了花。
阮桂洪对家人说贩卖玉器赚了钱,全是屁话,是华仔表哥特意吩咐的。华仔表哥还强迫他们每人花了五千元买玉器,在昆明等票的时候,又专门带他们逛那里的玉器市場,设计好了一套说词,再三嘱咐他们回去后,先把钱藏好,再用买卖玉器赚了点钱的话蒙骗別人,待过一段时间,不那么引人注目了,才能小心地使用那笔钱。
黄三女根本洝较氲阶孕≈换崤>⒉换峤泊蠡暗亩樱獯尉苟运隽嗣痔齑蠡选K幌氲蕉踊岫嗔袅艘坏闱蛭恢浪孤粲衿髯硕嗌伲哟罅耍路庀室坏悖鐾庥Τ暌惨褂茫运幌氡破榷影亚簧侠矗叶右膊灰欢ㄈ摹5耄佑辛嗣怕罚院笞排苋ピ颇戏酚瘢癫皇欠⒋蟛疲空馐麓四暝俸投由塘浚平鹩屑塾袷藜郏蚧乩捶阜舫鋈ィ庋涂齑展磺逊孔又馗牵院蠖优耐先⒗掀乓膊换崾Ю袢恕?br />
见儿子无精打采地走回来,黄三女便说,灿辉每晚都搞到十一、二点,哪有时间陪你?黄三女把一块圆玉、三个小玉墜交给阮桂洪,说,快过年了,干脆买点年货送过去,俗话都讲,得人恩果千年记,你要记住华仔对你的关心。
阮桂洪觉得这话对,便点了点头。见母亲在桌上又摊开了那些玉器,问他价钱,他便没好气地说,我哪里记得这么多?待见母亲沉下脸来,只好坐下来,认真回想每个玉器的价钱。
黄三女却不笨,找支铅笔都写了下来,然后对儿子说,我想拿一两块去市场打打价,价钱合适,我便把它卖了——真能翻几番,过了年再去贩一批回来,岂不是发达?
阮桂洪懒洋洋的说,你喜欢怎样就怎样,不用问我。说完就回楼上睡觉。黄三女颇觉奇怪,出门前还兴高采烈的,怎么转眼就多云转阴?她觉得儿子这次回来变了许多了,变得连当老母的都有点猜估不透。
黄三女现在不做香骨,改做鸡贩了,每天天不亮到批发市场挑一些农民从乡下贩运来的鸡,然后挑着鸡笼去中心肉菜市场门口叫卖。一只鸡赚几块钱,顺当的话一天卖出十只八只,有时卖出一两只,平均下来一个月也有三两百元的收入,比做香骨多了收入。农民挑来的竹子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贵,这一带原先有十几家做香骨的,现在只剩下陈姨几家还在做。
黄三女也劝陈姨转行,陈姨却说不会做生意,还是在家做香骨自由自在,黄三女也就不再劝说。她学到了给活鸡灌沙灌泥的窍门,每天贩回来的鸡先挑回欧巷水井处,打井水先给鸡灌了泥沙,那鸡便增加了几両重,泥沙也当鸡肉卖,自然做得过。
陈姨看在眼里,也没有说她,倒是给麦老师夫妇碰见了,说了她几次,黄三女却说人人都是这样卖鸡的,她用干净的井水,比那些用坑边渠边的污水臭水灌的人有良心得多了。黄三女振振有词我行我素,麦老师夫妇摇摇头,见黄三女不接受意见也没有办法,原先有时还帮衬黄三女买鸡吃的,见这个样子自然不敢再买黄三女的鸡来吃了,改买市场肉档劏好的鸡肉,虽然价钱贵了点,总比吃灌了污水泥沙的鸡好。
五
离春节还有一个月,按华仔表哥的计划,大家好好休息,过了年再作打算,阮桂洪正觉时日不好打发,欧灿辉找他帮忙来了。
原来欧灿辉计划在内街街口开大排档,搞大排档要添置一些餐桌、餐椅、餐具,还要添置一套伙房灶具,手上钱不够,欧灿辉便想到了阮桂洪。和阮桂洪一说,阮桂洪二话不说就拿了5000元给欧灿辉。欧灿辉要写回借条给阮桂洪,阮桂洪就老大不高兴地说,你当不当我是兄弟?欧灿辉只好满心感激地收了这笔钱,马上就去购置家什。
阮桂洪在家正没什么事,便一门心思帮欧灿辉把大排档搞起来。他知道装修队工友曹师傅的老婆水莲是小饭店的服务员,那间外地人开的小饭店没有什么生意,走过去和曹师傅两公婆一说,水莲一口答应,还把另一个服务员邓小健也拉了过来。
备好家什,又有了服务员,欧灿辉的大排档眨眼间就开张了。晚上在街口摆开裝了炉具铁锅的小车,小车后面内街靠南的一边摆上6张小餐桌,一张小餐桌配上几张椅,简简单单的看上去不起眼,连招牌也没有,生意却出奇的好。
这几年经济逐年好转,人们的消费意欲也自然增长,大饭店、小食店、大排挡越开越多就是明证。大排档消费不高,随意方便,很适合打工一族和低下阶层交际应酬需要。灿辉的大排挡既有隐蔽性又靠着繁华大街,晚上八点钟摆好餐桌,九点钟就坐满了客人,连来帮忙的阮桂洪也喜逐颜开,咧着大嘴笑嘻嘻地招呼客人。
欧国能见生意这么好,儿子原来说好不用他帮忙的,但他那里能安心在家里做早点,还是出来帮忙招呼客人,递菜拿酒、收拾碗筷,忙得不亦乐乎。
阮桂洪这晚一直陪着做到收档(打烊)。收拾好了,在欧灿辉家小客厅坐下来,见欧灿辉清点营业收入,第一晚就竟然有300多块钱,听得欧灿辉说有50%的毛利,算起来一个月也有二、三千元的利润,心里也为欧灿辉感到高兴。
欧灿辉回到房里却睡不着。第一晚就成功地做了300多块钱的营业额,令他感到很振奋。师傅说得对,社会主义制度不会饿死人,只要自己敢想敢做,一样可以找到发财的路径。虽然熬夜辛苦了点,但记得老母常说的一句话,唔出辛苦力,哪得世间财?想起死去的老母,欧灿辉心里又涌起丝丝苦痛,人真的不能穷啊,人一穷,连有病也不敢去看……
欧灿辉的大排档营业很理想,连续十多天营业收入都保持300来块钱的水平。阮桂洪晚晚都热心地到欧灿辉的大排挡帮忙。有一晚生意特别旺,已经加了两张桌子,阮桂洪一看忙不过来,还跑回家把阮桂婵叫出来帮忙。欧灿辉心里便很感动,不过嘴上就没多说什么。父亲一个人做早点忙不过来,已经请了阮桂洪母亲黄三女晚上过来帮忙,说好一个月给回100块钱的报酬,黄三女喜孜孜的答应了。欧灿辉想,远亲不如近邻,阮桂洪真的比自己兄弟还亲。
谁知好景不长,到了年二十这一晚,欧灿辉的大排档竟遭灭顶之灾!
那晚十点还不到,城监大队来了七、八个人,开来的汽车就堵在街口,要查灿辉开档营业的手续。一听任何手续也拿不出来,城监的人二话不说就把所有家什往车上搬,还要欧灿辉第二天去城监大队接受处理。
欧国能听到外面吵吵嚷嚷,赶出来一看情况不对,上前和城监的说理,看带队的人昂起头不愿答理,一下就火了,嗓门大得吓人,又见客人都给吓跑了,城监的还赶着搬餐桌餐椅上车,冲过去就把一个城监推开几尺远,要不是灿辉和桂洪出死力拦着,他会动手揍城监的人。
欧灿辉窝着一肚子火。满城街边小巷都有大排档,只要不摆到大街上影响交通,城监从来不管不问的,偏偏就自己倒霉,城监就是来查自己!他赶忙陪着笑脸和城监的说好话,希望城监不要没收椅桌家杂。连阮桂洪也一改急燥冲动的脾气,也是陪着笑脸向城监求情。待欧灿辉父亲暴怒不已,欧灿辉转而担心父亲控制不住情绪闯出大祸,也就压下火气和阮桂洪抱着拦着父亲,才算没有把事情闹大。
欧灿辉一夜没睡好,早上起来,气呼呼的叫上阮桂洪帮忙去重购桌椅。欧国能看出了儿子的心意,也不说破,吃过晚饭就动手帮忙在内街摆开桌椅。欧灿辉见父亲用行动支持他,心里暖暖的,也不言语,有客人来了就做生意。阮桂洪心里早有计较,不动声色的约了十几个装修队的工友来大排档喝酒,鸡虫、曹师膊、白志毅都来了。
那晚城监开车经过南门街,见欧灿辉重开大排档,一点也不把城监放在眼里,停了车,一句话也不说就动手搬炉具小车、台椅家杂,把一些食客吓得急忙逃窜。
城监的人平日持法横行作威作福惯了,今晚一下车就动手,激起了早就窝着火的欧灿辉怒火。他拿起菜刀大声警告,欧国能火气更大,已经扑上去推掳收缴炉具车辆的人。阮桂洪看欧国能动了手,把椅子一推,一拳就把一个城监打得倒在地上爬不起来。阮桂洪和他的工友如狼似虎,一场混战,九个城监中有六个挂了彩,其中有两个是爬不起来的。城监急忙呼唤救兵,又打110报警。
幸好巡警和派出所的阿Sir及时赶到,派出所的阿Sir妥善处理,这才没有激发更大的冲突。
到了第二晚,欧灿辉照样开大排档,照样很多食客帮衬(光临),派出所和城监的人却没有来,阮桂洪也在大排档帮手,却是风平浪静,一点事也没有发生。
这一场风波自然引发了街谈巷议,说什么都有,很多人都认为城监挨打是大快人心事。欧巷里说欧灿辉不对的,只有方清的阿嫲。
不过方清阿嫲也只是在家里和儿媳卢少容发了几句牢骚,卢少容却说,不过是搵两餐罢了,小老百姓搵一个钱也不易,几千块钱的东西,城监收去也没有用,做得太过份了,难怪大家不服气。
阿嫲见儿媳不附和她,她又不好和儿媳争辨,只好生闷气。不过她更留心街口的大排档,接连几晚,她都装着串门到外头看了看,派出所和城监的人都没来管欧灿辉。倒是有一晚,欧灿辉刚开档,阿嫲正巧看见城监几个人直朝欧灿辉走去。阿嫲的胸腔便无缘无故的剧跳起来,心想又有得吵了。
果然,欧灿辉看见城监的人来了,故意装着看不见,拿起莱刀用刀背敲打针板,满脸写着敌意。城监的人走近了,一副公事公办的脸色,对欧灿辉说,今明两晚都有省的人来捡查,这两晚就不要开了。
城监的人说完,看欧灿辉朝阮桂洪摆了摆手,和服务员一起收档,便转身就走了,阿嫲就知道他们赶着去通知其他的大排档。因为阿嫲早就知道,凡是有上级来捡查都会提前发“通知”,捡查组一走,卫生还是那么脏乱差,占道经营、无证照经营还是继续老样子,她当街道小组长时也做过这些事,不过那时她是乐此不疲心安理得,现在才觉悟,原来那是弄虚作假欺骗上级捡查的传统做法。
阿嫲又一次感到了失望。她真的想不通,城监的人经过那一晚冲突后,竟然对欧灿辉的大排档只眼开只眼闭,这不是疏忽玩职又是什么?欧灿辉和阮桂洪还动手打了政府的人,派出所竟然对此也是不了了之?
阮桂洪倒是有一个答案。有一晚收档的时候,无缘无故地对欧灿辉说了一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欧灿辉笑了笑,却没有接话。
第三章第六至八节
六
阮桂洪只是晚上去欧灿辉的大排档帮忙,白天便在家休息,其实,他念念不忘的,是欧德庭家的霞女,他守候在家里,是想要见着霞女一面。
从云南回来第二天以后,阮桂洪一直没找着机会和霞女见面,想起来就闷闷不乐,他也搞不清是什么原故。他在云南特意为霞女挑选了一块玉观音,花了他800块钱,比他挑给母亲那个玉镯玉质还好。但近在咫尺就是见不着,不能见上面好好倾谈,这块玉便送不到霞女手上,心中又恼又忧。
有一天,他见着了外出回来的霞女,心中又是懊悔又是高兴。霞女走出欧巷我怎么没瞧见?不过见着了霞女身影让他喜不自胜,忙冲出去叫着她和她说话。但霞女像是变了一个人,全然没有以前的高兴随意,她又像是害怕什么,两头张望,连话也不敢多讲,表情怪怪的,全没了以往的调皮活泼,接过那块玉时似乎受了感动,随即又装出神情淡淡的,说了句“多谢”便匆匆走回家去。
阮桂洪的心像遭受了霜冻,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一整天他都觉得浑身难受,烦燥得很,很想和什么人打一架发泄发泄。妹妹阮桂婵中午下班回来,笑着把手里拿着的一件衬衣放到他鼻尖上──阮桂婵见百货大楼一种名牌衬衣大降价,特意买了两件讨好大佬。不料阮桂洪突然发脾气,伸手就把衬衣用力打掉,还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一言不发地蹬蹬蹬走回楼上房间去。
阮桂婵呆住了。原是和大佬随便嬉闹惯了的,没想到大佬是七月晴雨天──说变脸就变脸。随即又觉得委屈,那泪珠便在眼眶里打转,蹲下捡衬衣却又出力忍着不愿哭声来。
黄三女听见动静,从厨房探头一看,火气便窜了出来,大声骂道,死牛精,你又发什么神经病,好心着雷霹,你阿妹得罪你什么了?阮桂婵见母亲出头,眼泪便涌了出来,把捡起的衬衣往椅上一扔,气冲冲就跑回自己房间,还大力把门关上。
想到女儿一定是躲在房里哭,黄三女更大火气,冲着楼上大声骂起儿子来。儿子躲在楼上房间不敢出来,正骂在兴头上,忽然闻到一阵焦胡味道,原来忘了自己正在炒菜,急忙回到厨房,那一锅青菜早变成了黑炭颜色,不啻是火上加油,黄三女更生气了,一边收拾殘局一边嘴里骂得更狠。
阮桂洪心里原就恼火烦闷,把阮桂婵当作出气筒,当时就后悔了,母亲骂他自不敢作声,不料母亲越骂越来劲,骂得狗血淋头,仿佛骂的不是亲生儿子,倒像是在骂有血海深仇的外人,心里又烦燥起来。后来实在忍不住,便气冲冲走下楼,也不看母亲一眼,大步便往外走。
黄三女见儿子走下来时脸色凶狠,意识到自己骂过了头,便噤了声。见儿子怒冲冲的离家走了,那火气又上了头,把手里的抹布一扔,恶狠狠地骂了一句,我生个什么仔啊,真是把人活活激(气)死!
生了好一阵闷气,才重新收拾好叫女儿出来吃饭。阮桂婵躺在床上生闷气原不想动弹的,听见母亲不耐烦起来,怕又惹起母亲发脾气,只好出来饭桌边坐下来,只是没胃口,扒了两口就不吃了,放下饭碗又走回睡房去。这次黄三女倒是没有责骂女儿,却是暗自叹了一口气。
阮桂洪气鼓鼓的来到华仔表哥的茶庄,华仔表哥瞥了阮桂洪一眼,却提起旅游,说梁仕彬叔侄约他俩到港澳旅游,阮桂洪一听脸上就多云转晴,马上点头答应。于是两人就细细的商量参团旅游的具体事宜。
眨眼间就到了春节,早餐档自然关门歇业。年卅晚吃过团年饭,欧灿辉顾不上和回家过年的细佬灿耀倾谈,急急忙叫上阮桂洪走去巷尾陈满家找陈昊天。陈昊天因在外地工作,年卅下午才赶回家来,欧灿辉足有一年没见着陈昊天了。
陈昊天这一去就是八、九年,除了春节假期回来,一过了年就走,平时竟是难得见他一面。不过每年回来过年,总是要找欧灿辉、阮桂洪欢聚,三个好朋友碰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似的。
三个气味相投的好朋友一谈就忘了时间,听得远处传来炮仗声,才想起除夕与新年第一天交替那一刻要燃放炮仗,阮桂洪和欧灿辉便赶忙跑回各自的家去。
古老传说,灶王爷过年也放假的,年廿五那天便是灶王爷返回天庭的日子,过去在年廿三、年廿四这两天,家家户户都在灶上贴一付“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到了除夕夜临近新年之际,要燃放炮仗迎接灶王爷回来;也有说燃放炮仗迎接的是财神爷,于是家家户户都在这个时刻燃放炮仗。有钱人家燃放炮仗就更讲究了,不但要声音响亮有声势,还要放得多、时间要长,穷苦人家燃放一串一万头、三万头,有钱人家放十万头、二十万头也不在话下。
满城都是炮仗声,轰天动地振耳欲聋。燃放了挂在门前的大炮仗,小孩心性的阮桂洪意犹未尽,到欧家叫上灿耀、灿荣兄弟,又跑去南门大街去玩燃放炮仗。
年初二晚上,阮桂洪原想约欧灿辉出去玩耍的,刚好遇见欧国能带着欧灿辉三兄弟出门,说是去探望郑叔。阮桂洪原是好动之人,见欧灿辉邀约,便兴冲冲地相跟着去了。
欧灿辉的大细佬灿耀,原本是个百厌好动调皮不羁的人,和阮桂洪特别对脾气。阮桂洪见灿耀去了南海学修车,三几个月不见,竟是变得沉稳起来,身上少了那种满不在乎的郎当味道,自是变懂事了,心中也自诧异。
欧灿辉去郑叔家,一是表示谢意,二呢,却是一心要结识郑叔的五个儿女。郑叔这些儿女,在外地商界叱咤风云家财万贯,在普通人眼中,当然是成功人士了。欧灿辉心里忐忑,怕和他们话不投机,不过却是多虑了。郑叔一家对客人很热情,郑叔的三儿子还特意说到灿耀工作表现很好,人很机灵醒目,过一段时间会考虑安排去搞汽配零部件购销,欧灿辉和父亲都觉欣慰。
欧灿辉和郑叔一家谈笑甚欢,阮桂洪却不自在起来。郑叔郑婶倒还罢了,衣着普通,和街市的老人家没有什么区别,郑叔四个儿子却是气宇轩昂,谈吐不俗,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股上流社会人物的气质,令阮桂洪感到自惭形秽。许是习惯了和市井小民打成一片,和这些有钱的或有权的上层的人在一起,阮桂洪便觉得格格不入。
年初三,郑叔郑嬸带着儿孙们浩浩荡荡地回新塘乡落凤岗,五辆进口小汽车从保管站开出来,便引来旁人羡慕的目光。阮桂洪给欧灿辉也拉来了为郑叔送行,两人同时心里也想,什么时候我才有这样的风光?
欧灿辉计划过年后,在西湖路搞大排档。阮桂洪听了,心里倒是佩服欧灿辉的这一股劲头。开大排档投资少见效快,老一辈都说做生不如做熟,欧灿辉学的是饮食,搞这一行正是他的本行。人往高处走,欧灿辉也不相信命中注定做一世穷佬崽,也要去去闯一闯搏一搏。华仔表哥说“搏一搏,有摩托”,我不是就搏到了吗,但愿欧灿辉顺顺利利,也搏到“摩托”。
七
年初六一早,阮桂洪和华仔表哥就随旅行团出发,随团在香港玩了三天,后面两天是自由活动时间,他跟华仔表哥就过澳门和梁仕彬叔侄相叙。
这一次到港澳,阮桂洪是真正开了眼界。那真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城市是那么繁荣喧闹,灯光是那么奇幻璀灿,车流是那样穿梳密集,楼堂馆所的裝饰是那样金碧辉煌,一切都令他觉得蔚为大观,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香港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富人的天堂,一席豪宴6万港元,一幢洋房动辄售价过亿,还有令桂洪乍舌的:一块私家车靓牌炒到3000万港元!就算是澳门的老朋友梁仕彬和七仔尽地主之谊,在香港和澳门请他们吃饭,那酒楼之高级、所食之高档、服务之尽善,都给阮桂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令阮桂洪难忘的是,好像全世界的新鲜水果都在香港汇集,他第一次品尝了象布冧、榴莲、奇异果,还有很多吃过便忘了是什么的时新水果。
阮桂洪第一次见到了蔚蓝的大海,第一次见到可爱的海豚表演,第一次见识了刺激的各项游乐活动──家乡中山公园的游乐埸,和香港海洋公园的游乐活动相比,简直是巨人脚趾头上的小蚂蚁一样,根本没法比。第一次见到了那么多外国人,有红头发蓝眼睛的鬼佬,有鳥黑得象碳一样的非洲黑人,当然也有穿着小背心一样的衣服,随意在庙街闲逛的金发美人。
不过令阮桂洪印象最深的是,香港人彬彬有礼,很讲文明,等候公共汽车都自觉排队,不像内地人见车来了,就一窝蜂争先恐后地拥挤着上车。香港人很讲卫生,街道整洁,一点纸屑废物,宁愿多走两步都要放进垃圾桶。阮桂洪有一次在等车时随口吐了一口痰,招致旁人向他投射过来责难的目光,竟让他第一次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在澳门,阮桂洪第一次见识了俗称“金魚缸”的销金窟,在一间屋子里,隔着一面很大的透明玻璃,看见了内面十多个衣着性感,翅首弄姿的妓女在等待着客人挑选。更见识了无上装午夜表演的美艳与诱惑,自然,在七仔的安排下,色心大动地消遣了一回,当然资费比找阿秀、找金宝的小姐贵多了,两次就花了七仔两千元。
到澳门自然也少不了进赌场。到了澳门才知道,那里不止只是葡京一家,还有回力、金碧、海上皇宫……澳门就是赌博的天堂。第一次跟( 三戒 http://www.xlawen.org/kan/2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