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部分阅读
很多人也因此而改变了命运。
这一年金龙金家有二十三个员工离开,其中三个女的,方清其实是不愿她们离去的。李凤娴是出境定居,方清自是徒呼奈何,而他最得力的助手刘艳红离开,就非他所愿了。
这两年共事拍档,连李伙生和莫慕贞都欣赏刘艳红有头脑有眼光,干事有魄力,加上业务娴熟,楼面服务这一摊管得甚有条理,虽然才二十来岁,已是餐饮行业难得的一个管理人才。但刘艳红的辞职很突然,因为那一天上午,刘艳红回到金龙酒家办公室,交了一份辞职报告给莫慕贞,收拾了自己的物品,也不理会莫慕贞连声发问,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金龙。
莫慕贞满腹疑窦,走出办公室,见李伙生刚走回来上班,又跟着李伙生走回办公室,拿出刘艳红的辞职报告,对李伙生说了刘艳红辞职的事。李伙生一听就急了,不行!怎么能让刘艳红走呢?!
莫慕贞苦笑着说,她要炒老板鱿鱼,好像没文件规定工人不准炒老板鱿鱼的吧?莫慕贞知道刘艳红虽然年青,却是个有脾性的人,交得辞职报告,那是铁了心要走人。
李伙生气哼哼地说,知不知道什么事搞成这个样子?
莫慕贞摇了摇头。不过李伙生的话提醒了她,有因必有果,反过来有果必有因,什么因由能造成刘艳红下这么大的决心辞职不干?想来必不是小事。想到这里心里一跳,抬头看过去时,李伙生也正拿眼睛瞧过来,视线一碰触动灵犀,两人都想到了方清和周丽娟、还有另外几个女人的暧昧关系,不禁一个摇头,一个轻轻叹了一口气。
第三个女的让方清感到气结,枉为酒家经理,也不能按自己意愿留住自己喜欢的女人。这个女服务员叫黄小玉,楼面服务员,是清源街道人,二十刚出头,不高不矮,脸蛋儿算不上漂亮,肤色也算不上白净,方清当初看上她,是因为黄小玉性格活泼,常常有意无意的接近讨好他。
方清仔细一想就明白,黄小玉是从社会招聘的临时工,再看她的衣着就知道她家庭经济一般。那时他对周丽娟有点腻了,周丽娟虽然对他有情,却是半老徐娘,他想换换口味,搞一个皮光肉滑年纪轻的,对老是抛媚眼的黄小玉自然是首选。果然不用花什么口舌,刚说了人事经理和楼面部长对她的工作表现不满意,提议辞退她,黄小玉的眼圈就红了,方清又换了笑脸说会关照她,黄小玉就乖乖让他抱上了经理休息室的床。
黄小玉把Chu女的身体给了方清,就变得有点骄纵起来。幸好方清三不时给她一、两百块,又时时教诲她,加上周丽娟盯得紧,时时敲打她,倒是让黄小玉的工作表现好了许多。
方清正为刘艳红辞职的事心烦,偏偏接着就是这个黄小玉找着了他,惊惶失措的告诉他,她怀孕了!
方清作爱不喜欢戴避孕套,老是觉得戴上那橡胶套子没味道,谁知一不小心,黄小玉便怀了孕,方清又急又燥,拿了2000块钱给黄小玉,叮嘱她去医院做人流。黄小玉却使开了小性子,一定要方清陪着她去。方清急火攻心,没了过去的温情脉脉,翻脸发了脾气,弄得黄小玉哭哭啼啼,只好请了几天假,偷偷去做了人流。
谁知刚过了两个星期,在碰头会上,管人事的莫慕贞提出,要辞退黄小玉。
方清没好气地问,为什么?
莫慕贞振振有词,黄小玉请假,说是乡下外公病重,但据了解,黄小玉外公早死了好多年,黄小玉编假话骗假期,本身就属错误。而且听职工反映,黄小玉偷偷到医院做人流,未婚先孕,这就是很严重的生活作风问题。这样的人留不得。
方清暗吃一惊,嘴上就冷冷的问,未婚先孕?有证据吗?如果不属实,对一个还没结婚的人是会造成伤害的,要慎重一点。
周丽娟这时说,我也听到服务员反映,说黄小玉上班时也有妊娠反应,这个事到妇幼保健院查一查就知道了。
方清明知周丽娟醋意发作借刀杀人,心下恼火,脸上却发作不出来。莫慕贞却说,到保健院查不出来的,未婚先孕做人流的,很多都用假名。没有真凭实据不能用这个理由,确实关系一个人的名誉。她是临时工,辞退她就是了。
方清沉吟间,莫慕贞又正色说,金龙这一段时间职工思想很混乱,有些问题,特别是生活作风问题要引起领导班子的重视。不能只顾抓经营,人的思想出了问题,经营抓好了有什么用?其实经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毛主席说过,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生活作风问题危害性更大,腐蚀了人的革命思想和革命意志,不能不引起警惕。
方清脸上神色有点尷尬。他知道莫慕贞在敲打他,但莫慕贞批评得堂堂正正,他竟是无从辯驳。
李伙生这时看了一眼方清,说,我看这个黄小玉平日作风就不正派,工作表现也不好,这样的人留在金龙有什么用?坏作用就有,我同意辞掉她。
周丽娟却是笑眯眯地说,我也同意。不知道方经理有什么意见?
方清对周丽娟恨得牙痒痒的,却是无奈,只好点了头,心里却想着如何安抚黄小玉,免得她回金龙找他吵闹,那又是件麻烦头疼的事。
黄小玉到底是个未嫁的大姑娘,拿了方清给的1000块钱,也就忍了这个哑巴亏,离开了金龙,很快又在一家新开的大酒店找到了工作。
莫慕贞和李伙生现在都有点情绪,觉得金龙在走下坡路,刘艳红的离去就是一个标志。
第四章第七节(下)
方清明白,他的核心领导班子有了裂隙,再也不会有精诚团结的愉快合作了。咳,都是女人闯的祸,难怪说女人是红颜祸水啊!方清正为酒家内部的事烦躁,接着,和公司也闹起了矛盾,搞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差点和公司几个经理都闹翻了脸,从此变得面和心不和。
市饮食服务公司党支部有两个委员都在金龙,宣传委员是原政工员方清,另一名妇女委员就是莫慕贞。莫慕贞觉得公司自从实行门店承包后,公司基本上实现了扭亏为盈,公司领导就不管下面门店和职工了,去年还隔三差五地开支委会,今年计算起来才开了三次,她觉得党的领导被削弱了。金龙酒家党小组共有十五个党员,还能坚持每月开一次党小组会,但方清常常不参加或借故提前退席,金龙的经营管理大幅度滑坡,实际是和方清不重视政治思想工作分不开的。
莫慕贞专门找公司领导谈过方清的问题,后来又特意在支委会上提出来,要加强对全体党员、特别是担负承包任务的党员思想教育。公司领导都说这个意见好,还专门召开党员大会宣讲文件,后来把这次会议精神写成专题汇报,在市局的内部通讯刊物《商业动态》上发表。
但莫慕贞发现只是吹了一阵风,而且方清还被吹捧为“锐意创新,全面提升国企老字号经营管理水平”的先进典型。方清于是自我感觉良好,还是我行我素,莫慕贞觉得很失望也很无奈。
公司徐经理见了方清都是笑眯眯的,两人常常关起门谈事情,自然也叫厨房炒几个菜喝上两杯。这一天徐经理和方清在龙腾雅房谈事情,没有留待吃晚饭就板着脸走了。方清特意找了莫慕贞进来,谈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原来公司领导常在金龙接待用餐、会议用餐,都是签名就可以了,每月累计金额则从上缴任务扣减。国庆节中秋节两个节日,公司在金龙业务用餐和拿月饼烟酒送礼等合计金额有两万多元,方清当然一分钱也不上缴。公司计财股长找到方清,要方清划拨2万元给公司,因为公司等着用钱。方清后来又接到徐经理打来电话,便同意了。
方清告诉莫慕贞说,公司现在实际还欠金龙共3万多元,或者说,金龙已提前两个月超额缴清今年承包任务,但公司现在意图让金龙承担那笔3万多元的费用,要方清在十二月底前全部缴清全年承包金额。
莫慕贞不解地问,为什么?
方清耸了耸肩,说,公司要做全年报表,有了窟窿就打我们各个承包门店的主意。
莫慕贞说,不对呀,上星期徐经理还说公司今年真正实现扭亏为盈,估计会有3万多元的利润,市局人秘科还派人来搜集整理材料嘛。
这些事方清自然知道,他还专门招待了市局人秘科的笔杆子在金龙吃了一顿。市局张科长特意打了电话给他,他知道金龙是作为正面典型给予颂扬的,自然也是要往他方清脸上贴金。
但方清不想花3万多元这么大代价,所以他故作神秘地告诉莫慕贞,你知道公司今年在金龙总共开支了多少业务费用?我这里有个统计,共176584元。哼,金龙不是唐僧肉,不能让他们花天酒地而要我们埋单。
莫慕贞大吃一惊,17万?她脸色凝重起来,对公司领导花公款吃吃喝喝、外出联系业务实质是变相公费旅游,她早就有看法。北京、华东五市有什么业务?公司三个经理和计财股长还去了新马泰,这不是假公济私、以权谋私吗!
莫慕贞觉得很愤慨。公司下属门店承包了,公司领导就放任自由,承包人和职工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公司领导哪里有惦记了?惦记的是吃吃喝喝和周游列国。有没有真正关心承包人的思想变化和政治进步?有没有真正关心职工的疾苦和诉求?没有,完全没有,他们现在优哉游哉啊,也迷失了政治方问和革命斗志了!
方清皱清皱眉头又说,他们去新马泰旅游,说公司不方便,让金龙开支了这一笔费用,现在公司不认账,幸好我没有一同去,要是同去了,审计我也说不清的。
其实方清当时尽管跃跃欲试,但最后没有答应同去,是打足了小算盘的。和公司领导出外旅游,在外一些费用不用说你当老板的要自觉埋单,而且全部费用说不定会推到你身上。幸好打好了个人小算盘,现在果然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莫慕贞也紧锁了眉头。这些事不知道便罢,知道了这些腐败违纪的事,就要向上级反映。待听得方清说,这3万多元是计划作年终奖励分配给职工的,莫慕贞下了决心要制止公司领导的胡作非为。若是方清软弱,屈从了公司领导,那么方清在发放年终奖励时一定会大大缩水。方清也是个珠辎必计的人,调整工资说了一年也不见兑现,若给公司搞走了几万元,他一定会搞羊毛出在羊身上,把这笔损失转移给职工,职工就更懒散了。
方清软磨硬顶,正和公司领导扯皮的时候,市局审计科突然进驻饮服公司进行财务审计,不用说,公司很多违反制度的问题暴露了。不知公司领导使用了什么法子,这些事后来无声无色没了动静,有关人等也没有受批评处分。徐经理当然知道是莫慕贞捅的漏子,其实背后必定是方清搞小动作,但心知肚明就行了,不值得撕破脸皮的,所以徐经理还常常到金龙走一走,见了方清还是笑眯眯的,还是常常关起门谈事情,自然也叫厨房炒几个菜喝上两杯。
第四章第八节
八
方清有一天在金龙接待了一批客人,其中有一个市政府的罗科长,正是前副市长老罗的儿子。老罗现在是离休干部,当年在东江纵队打游击有一次受了伤,全赖方清祖父舍命相救,不然就“光荣了”。文革中老罗挨批斗,是被方清父亲秘密救走养伤,应该说方家对罗家有恩。罗科长是常听老父亲唠叨这些事的,所以每见方清,都很亲热地和他握手寒暄交谈,这一次还特意问候他的阿嫲。方清连声感谢,还说阿嫲现在身体很好。罗科长便说有空一定要去看他老人家,方清又连声表示感谢。
半年前阿嫲中风住院,卢少容要一天三餐送饭到医院,因自己身体不好,方小兰年纪小,儿子儿媳要上班,晚上便由丈夫在医院值夜陪护。后来卢少容怕丈夫日捱夜捱捱出病来,自己身体还顶得住,就不叫丈夫值夜,改由自己去陪护。
阿嫲是知道卢少容身体也不好的,因而坚持要出院。卢少容拗不过家婆,和医生说了,认真听医生讲解了注意事项,取了一大堆药,叫上方清方坚俩兄弟找朋友借了一辆小车,把家婆接回了家中。
孙媳林珊珊见阿嫲半身不遂瘫在床上,也觉心痛不忍,回娘家时和母亲说了,听母亲说针炙和理疗可帮助治疗,求母亲介绍了一个中医院的护士长,每晚到家给阿嫲针炙当炒更(兼职赚外快),让方清每周一次陪阿嫲去医院做理疗,阿嫲的病情便日见有起色。
她每天下班回来,都是先到阿嫲房中问候阿嫲,有时还下厨做几个拿手的潮州菜。阿嫲年少时在农村时贫困交加,自小吃惯咸莱萝卜仔(腌萝卜条),尝了林珊珊的酸菜湯,胃口大开,林珊珊便托人带了许多潮州特产酸菜、腌萝卜条来,时常做给阿嫲吃。阿嫲便常常称赞这个孙媳妇贤淑孝顺,卢少容看在眼里,心里也暗自欢喜。
阿嫲经过又是针疚又是理疗,半年多后竟能下床走动。她听了林珊珊的宣讲,在家里坚持走动锻炼,慢慢的可以不用拐杖也能行走了。她觉得孙媳妇讲得有道理,虽然还不大懂什么“生命在于运动”,但锻炼确使她恢愎了走路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使她恢愎了信心,她要健健康康地活下去,不但要亲眼看着曾孙出生,还要看着他(她)长大。五世同堂可能是等不到了,但人老了,求生的欲望反而更强烈。
年廿八这一天,方清家也是年廿八,洗邋遢,卢少容和方小兰负责搞家居清洁,阿嫲手脚不便,便负责照看放在木床中的重孙小庆杰。
下午,方清阿嫲踽踽的走出家里,方小兰忙追出来,扶着阿嫲问:“阿嫲,你想到哪里?”
方小兰注意到阿嫲手上拿着一包东西,伸手要帮阿嫲拿,见阿嫲不放手,又问:“阿嫲,你想干什么嘛?”
方小兰已经读上高一,长得比妈妈还高,只是显得单薄了些,性格很内向,放学了就回家,回家就不出门,在自己的房间不知是温习功课还是在干什么,总之不爱出去串门,也不怎么愿意多说话。放了寒假她也极少出去找同学玩耍,但在客厅的时间就多了,因为阿嫲整天坐不住,喜欢走来走去,卢少容就叫她在客厅做作业、看书看电视,担负照看阿嫲的任务──因为医生说过,阿嫲不能摔跤,一摔又可能摔出毛病来。刚才去了一下厕所,出来就看见阿嫲走出屋,吓得她赶忙追上去扶着。
见阿嫲用手指了指对门,方小兰便轻轻扶着阿嫲走去欧灿辉家。两家并不是门对门,欧灿辉家门还靠后了一点。这时是年卄八的下午,早餐档虽然已卖完了早点,但临街的大门照例还没关上,家里还很热闹,七、八个人正在屋里忙着明天的早点。卢咏红和几个妇女在包裹咸肉粽,欧国能、王沛林在制作馒头、花卷、包子,欧灿辉和灿荣也在一旁帮忙。
最先看见方清阿嫲和方小兰的正是欧灿辉。灿记大排档这天开始停业度假,直到年初八机关企业节后上班才重开,今天他特意什么地方也不去,专门帮父亲的忙。他见阿嫲过来,忙停止绞拌肉馅,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快步迎上前去:“阿嫲,”他自小习惯也这样叫,“你小心点。”
屋里响起七嘴八舌的叫阿嫲声、问候声,阿嫲笑呵呵地答应着,对欧国能说:“国能,这包煎堆,你拿给小孩子吃。”说着把手上用黑塑料袋装着的一包煎堆交给欧灿辉,又说,“阿坚出差去顺德,买了几包回来──九江煎堆是很名的呢。”
欧灿辉接过,嘴上说多谢,又拉过父亲让出来的椅子请阿嫲坐。欧国能便说:“阿嫲,留给你自己吃好了,我们自家也有。”
阿嫲却不坐,抬头四处张望了一下,说:“唉,灿荣母亲去得早,要是她看见灿荣三兄弟都这么懂事,她该多开心。”说着又叹气摇了摇头,对欧灿辉说,“以前你母亲在,我也多个人说话——以前街坊邻里,有点好吃的也是你家送过来,那家送过去。现在我腿脚不灵,也懒得走动了……”
阿嫲忽然想起离家的方华,自从方清结婚办喜事回来过一次,去年没有回来过年,今年也不知回不回来过年,又是想她又是埋怨她,心里有点难受起来。
方小兰站在阿嫲旁边,阿嫲不坐,她便不敢走开。听着阿嫲啰啰嗦嗦地和欧国能父子说话,不觉把目光时时放在欧灿辉身上。她也知道为一点工作上的矛盾争执,欧灿辉遭到大佬方清开除的事。那阵子她心里很不痛快,常常无缘无故地对二哥发脾气,对那个表姑崔秀云就更没有好脸色。不过欧灿辉对她一直没有另眼相看,见了面,还是很热情的和她打招呼说话。看见欧灿辉很快找到了装修的工做,她才觉得松了一口气。等到他家改作早餐店,她几乎是天天早上都光顾,早餐店兼卖豆浆,还是她提议的。后来欧灿辉开了大排档,她听说大排档旺得不得了,心里竟为欧灿辉感到高兴。
欧灿辉觉得冷落了方小兰不好,这时就笑着对方小兰说:“小兰,听说你语文这一科成绩特别好,有空指点一下灿荣,好不好?”
欧灿荣和方小兰都在全市最好的市一中读书,市一中每年高考成绩全市排第一,家长们都以孩子考上市一中为荣。上不够分数线的,很多家长宁愿出“择校费”、“赞助费”,走门路通关节也要把孩子送进市一中。欧灿荣是成绩优异自己考进去的,不用多花家里一分钱,今年已经读到初三。欧灿荣这时接上话说:“我们学校暗地传有十大美人和十大才女,小兰都榜上有名。”
方小兰脸一红。学校里脸皮厚的男生当面赞她,她只冷冷的把脸转过另一边,不愿搭理,因此背后也有人称她冷美人;女同学嫌她冷傲,也不怎么愿和她接近,因此她在学校说得来的同学几乎是没有,她也不在意,照样我行我素。现在欧灿荣当着这么多人说出来,她并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心跳得有点异样。
欧国能却不高兴了:“你不好好读书,搞这些乌七八糟的事干什么?”
“我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哪里搞什么乌七八糟的事了?”欧灿荣叫起屈来,“同学要讲,我也不能塞起耳朵不听。”
阿嫲见没人听她讲话,站久了也觉有点累,就说:“灿荣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好让你死去的阿妈安心。”说完见欧灿荣鸡啄米般点头,才转身离去。
欧灿辉忙过去搀扶,嘴上说着“阿嫲小心点”,直送阿嫲出了门口,又对方小兰说,“小心扶着阿嫲”,看着她俩走回家里,才转身想回去继续干活,见欧德庭从巷口走进来,忙恭谨地叫了一声“四叔公”。
欧德庭面无表情,喉咙里“唔”了一声算是答应,又抬头挺胸往里走。欧灿辉暗地伸了伸舌头。这个四叔公脾气古怪,欧灿辉和他家八个子女都有很好的交情,唯独就是和这个四叔公说不上几句话,想是辈份低了两辈,四叔公有架子那就没办法了。
欧灿辉忽又发奇想,若我有一天混出了名堂,便是像电视上看到的有钱人一般,在商界叱咤风云,住洋楼、养番狗、揸靓车,四叔公也会对我另眼相看了罢?想想也笑了,不是痴人说梦么,现在开一个大排档,能赚什么大钱?连郑婶盛意拳拳的介绍了一个女仔来相识,她也嫌我是开大排档的不愿和我谈。哼,看好了,我欧灿辉也是争强好胜不甘人下的人,我就不相我命中注定冇发达……
第五章第一至三节
第五章
一
一九九五年,市里的改革之风吹得很强劲,最先是工交战线实行关、停、并、转,对资不抵债实在难以为继的,下决心实行破产。方清父亲所在的糖厂,也列进了关停名单,方树开在家长吁短叹,坐卧不安。到了下半年,市国营商业系统也全面展开体制改革。方坚所在的百货公司自不例外,实行门店、柜台竞包,价高者得。
方家老三方坚,是市百货公司批发部的采购员,和方清一样,也是个心思灵动的人,公司还在制订方案,他脑瓜就转开了,而且打好了主意。那一段时间只要不是在外地出差,他有空就往公司领导家跑。方坚能说会道,花钱大方,如今更是舍得花钱做好感情投资,不但公司领导对他另眼相看,上上下下都对他印象极好。
果然,在公开竞投中,方坚如愿投得了位于先锋路的先锋百货店,而百货大楼的阮桂婵在竞逐成衣组柜台中失败。这些都是方坚意料中事,他虽然提前给阮桂婵打了预防针,但女仔人家眼泪浅,在家哭哭啼啼,倒激起做大佬的阮桂洪豪气,一下就拿出二十万给阮桂婵,兄妹同心协力办起了一间流行时尚服装店。
阮桂婵和方坚一样,看好老城区先锋路一带的商业发展潜力,抢先在先锋路立下脚跟,果然是有眼光带来好运气,眼看着先锋路越来越旺,靓铺越开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方坚和阮桂婵都高兴得直乐。
方坚也有大佬,不过没有阮桂婵运气好,他在大佬那里半个蹦也没要到,虽然很气闷却没有气馁,他有他的路数,很快就把新店搞起来,而且搞得有声有色,也创下了不小的名气。
方坚平日没有什么积蓄,每个月都花得干干净净,他原想向大佬方清伸手的,但他刚提了个头,方清就面露为难之色,他生气地掉头就走。但方坚不想放弃,用北方谚言说,胆大的撑死,胆小的饿死。此时不搏,还等何时?!
方坚并没有向家里要钱的想法,他早有了一个计划。他和公司经理关系好,送了洋烟洋酒的重礼,经理果然同意他缓三个月再缴承包抵押金。公司计财股长原来向经理汇报,打算把方坚列作违约处理,看经理态度就知道行不通,也就噤了声,见着方坚打了几句官腔,方坚晚上就专程到家拜访,当然不会空着手去,计财财长就给方坚送了个顺水人情。
方坚于是实行第二步,大刀阔斧处理了原有的百货商品,马上拿到了第一笔资金。有了第一笔资金方坚胆气更壮,跟着下来进行门店装修和采购商品反而轻易得很。好几个装修老板都想接下这单工程,方坚把工程交给死党何永忠的大佬,因为何永忠也从单位跳出来跟了他,有何永忠这个招牌挡着,装修可以推后结账。
而方坚早就清楚,个体经销商为争夺客源和市场份额,往往采用售后月结的办法,很多商品都可以拖后结账,这些都给方坚争取了时间和资金周转。他平日交游广阔,广结善缘,找着这些老板一说,都很乐意和他建立合作关系。方坚于是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购进紧俏、好销商品,这叫好钢用在刀刃上。
方坚有时候想起来,对自己承包的事感到很得意。没钱也够胆去承包商店,不要说百货公司,就是整个国营商业系统大约就是我一个。
先锋路百货店原是国营商业所谓合理分布设置的一个网点,8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既不能“大而全”,又没有专营特色,近几年实际是亏损经营,公司想了很多办法,作过多次调整,换汤不换药,还是没能改变亏损的局面。待方坚承包彻底舍弃经营百货,公司领导除了称赞方坚一声“叻仔”,也只得出一个结论,还是让职工承包好。
百货公司顾名思义,经营五金百货,从电视机收音机、空调冰箱、手表钟表、自行车童车、到成衣鞋袜、针纺织品、床上用品、肥皂香皂、针线扭扣……林林总总,成千上万个品种,唯独不经营糖烟酒,因为那项购销任务是由另一个国营公司负责的。方坚在新门店转而经营糖烟酒和付食、母婴奶品等,在公司看来是跨行业经营,放在头头们身上,那是想也不用想的。
方坚不但跨行业,还放弃习惯性思维,不走平民化路线,坚持要走中高档路线,而且采用最新颖的开放式货架自选模式。方坚原是考虑商店后面就是公安宿舍和银行宿舍,有关人等给这两个部门的人送礼,出手不会轻,先锋路街道宽阔,适合停车,打定主意做这些人的生意。
果然不出所料,货品越是高档的就越好卖。方坚到烟草公司进货,烟草公司的人把他奉为上宾,因为別人不怎么敢进的中华、玉溪、红塔山等高档烟,他一开口就十条二十条地要货。八月十五卖月饼,全市最高档、也就是价钱最贵的月饼,亦是他的先锋店货源最充足,一百多元一盒的大班冰皮月饼、香港荣华月饼,三五天就卖完了,农历八月十二,別人都不敢补货,方坚又调了一车回来,照样一扫光,连隔壁的阮桂婵要一盒冰皮月饼,也差点要不到,还是方坚拍板,把留给关系户的冰皮月饼给了阮桂婵。
买高档月饼送礼也带动了高档洋酒、高档香烟的销售,一个中秋节方坚就赚得盆满砵满,眉飞色舞,和他的大佬方清形成鲜明对比。因金龙的传统自制月饼滞销,让方清这个八月十五过得愁眉不展,闷闷不乐,方坚却是意气风发,更坚定了他的市场定位。
先锋路这个国营网点,原就有华侨公司、纺织品公司、五交化公司、糖烟酒公司的门市部,现在也都是由职工内部承包。方坚的新门店和糖烟酒公司的门店近在咫尺,却把老牌、正宗的糖烟酒门店比了下去,眼睁睁看着方坚兴旺十足,迫得也要作改变。到后来也转而跟着走中高档路线,却是迟了,方坚的门店已经打响了牌子,还是眼睁睁看着众多顾客先奔向方坚的门店。
事有凑巧,阮桂婵租下来的店铺,正好在方坚的新店旁边,连阮桂婵也觉得好笑,两家本来就是紧邻,如今开店铺做生意也成了紧邻,倒是方便互相照应。
因为是紧邻,方坚平常见着阮桂婵都是乐呵呵地打招呼,若是有空闲,也会踱过来吹水(聊天)。自从阮桂婵开了时装店,方坚和她交往比在百货公司更多更便捷。这一天,方坚走过来闲聊,说起百货大楼今不如昔,承包了柜台经营的,大多是惨淡经营甚至亏损,阮桂婵这时倒幸庆当初竞争失败,不然现在苦口苦脸的就是她了。
方坚发感概说,百货大楼十年前是县里最大的商业大楼,号称本地的南方大厦,也有人叫卜佬(乡下佬)大厦。城里人和乡下人到城里购买东西,百货大楼是第一首选。听老职工讲,百货大楼最鼎盛时期,县头头的子女亲属们都争相安排到百货公司工作,还要指定安排到百货大楼,那时职工发奖金发到偷笑。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建市后国营商业就开始走下坡路,百货公司的人思想禁锢教条死板,加上商业中心转移,内外因素加起来,百货大楼死火就是必然的了。
阮桂婵听得连连点头。方坚又分析说,按这个发展趋势看,国营商业迟早都会搞不下去,早走早着,迟走训(睡)唔着,现在趁后生有精力去搏,乱世出英雄,说不定会搏到发达。
阮桂婵笑着说,发达我不敢奢望,能够揾两餐就可以了。
方坚指了指店內挂满的高档入时的时裝说,我看市里也没几家像你这么有眼光的,你不发达谁发达?
正说着,见几个年青顾客走了进来,踏进店来就直奔昨天才进回来的那几套衣裙。为不妨得阮桂婵做生意,方坚便走回自己的店去。
方坚和阮桂婵自己做老板,欧巷还有一个欧灿辉做大排档老板,收买佬陈满的儿子陈昊天更厉害,当上了电缆厂厂长,有对欧巷这几家情况耳熟能详的街坊邻里便发议论,说风水轮流转,而今轮到欧巷的后生发达。欧巷内头欧宅的欧海亮,当了一家规模很大的合资企业总经理,揸私家车车出车入。巷口的方清,每天都是穿着笔挺的西装上班,在金龙见着的方清,必是打了领带的,一看就是气宇轩昂,励精图治的人。老话说后生可畏,他们碰上好时代、好年境,真是命中注定他们发达。
方清也听到了这些闲扯,有时客气谦让了几句,内心却波澜起伏。他知道自己外面风光,实际危情四伏。金龙现在状况和刚承包时相比,经营差得远了,这三年可以说既成功又失败。说成功是头两年还赚了一大笔,说失败是不能善始善终,后来的经营管理每况愈下,人心散涣,可以说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眼看三年承包期行将届满,方清忧心忡忡,便是应了那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二
满怀忧虑的还有方清的父亲方树开。他最近专门出了一趟远门,去了佛山的干休所,专门探望老朋友、清源市前副市长罗佑才。糖厂即将进入破产清算,他也和职工一样不用回去上班。说起来还有五、六年才能享受退休,难道这几年就在家躺着过日子?他苦思冥想,到底让他想起了老罗,便专程往佛山跑了一趟。
当年父亲在国民党兵枪下救出老罗,自己在文革中救过老罗,方树开明白,老罗其实是方家的靠山大树。只是没想到这次找老罗却是空手而归,徒增烦恼。
老罗见了方树开,高兴得连手也颠抖起来。他在两年前中风,抢救过来就坐上了轮椅,说话也不利索了,但脑子还好用,思维很清晰。热情招待方树开吃过饭,听方树开说了近况就明白方树开的苦恼,便对方树开说,你当了这么多年国家干部,也明白这几年的政治经济形势,不改革不行啊,但改革就要付出代价,就像我们东纵当年北撤山东,大踏步后退就是为了大踏步前进,我们不是很快打回广东了嘛,用了还不到三年时间呢。
方树开心里苦笑。人老话多,这些离休老家伙提起过去的事话更多,眉飞色舞的,但他脸上还是恭恭敬敬的表情,因为他明白,这些老人虽然生活起居得到很好的照顾,但探访交谈的人越来越少,晚年孤寂最伤心,这时你就要让他说个痛快。
老罗又说起健康话题。他淳淳叮嘱方树开要注意身体,注意运动,还要注意定期体检。他的体会当然很多,而且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刊。最后的意见,就是建议方树开不要想得太多,趁着这个机会安心退下来,有规律地开展体育活动锻炼身体,艰苦奋斗了几十年,也可以趁着身体还可以,那就外出旅游,看看祖国的锦绣江山,享受人生。
方树开此行的一个目的,是想借老罗的力找门路调离糖厂。他知道厂的头头们也正在各方活动,赶在正式破产前脱离糖厂这个苦海。但他失望了,老罗虽已离休,这些政策也知道得很清楚,干部从破产企业调走几乎是凤毛麟角的现象——干部可以调动,工人怎么办?工人不造反才怪呢,上级领导才不会那么傻,做广东人称为捉虫入屎忽(屁股)的蠢事。
这个时候方树开就感到后悔,后悔老罗离休前想安排他进政府机关工作,他竟然谢绝了。那时他以为可以担任糖厂党支部书记,正做着当书记后撵走厂长而兼之的美梦,那梦后来破碎得很彻底,从此在工会主席的位置上再没动过窝。那时进了政府机关就好了,就算不提升,到后面还是衣食无忧的,不像现在在家干等糖厂处理的消息,心慌恐惶。
方树开回到家里,想起老罗的话,明白大势所趋,形势所逼,国营老企业负担重,不适应市场竞争,头头们担心头上的乌纱帽比担心经营管理还要多,不是贪污受贿挥霍公款,就是谨小慎微怕负责任错失商机,总之老的体制注定了老企业的颓败、消亡。
不过就算破产了,政府会对干部、职工妥善安置,拿一笔遣散补偿金,能找份工重新工作更好,找不到就熬七、八年敖到退休年龄,两个儿子都混得像个样子,日子也不会很难过。现在是在厂里混一天算一天,方树开恼火烦闷的,却是那个包养的二奶惹出的麻烦。
方树开包的二奶姜芸,虽然其貌不扬,却是有心计的人。钓到方树开这条“水鱼”(冤大头注),虽然不是什么有钱有权的人,但每月包了房租、水电开支,又另付一千元给她作“生活费”,有时撒撒娇让他买点衣服鞋子礼物,一年下来,方树开在姜芸身上花了近两万块钱。姜芸是吃这一行饭的,一个月赚两万块还差不多,一千来块算什么?所以背着方树开,她仍然出去坐台勾搭男人。开始还偷偷摸摸,后来就半公开了,不过在方树开面前自然不说实话,只说光坐台不陪客人上床的。
方树开明知她说假话,开头还觉窝火,姜芸就使小性子,拿方树开给钱太少挤兑他,又放出妩媚手段,方树开想到自己确是不能满足姜芸的金钱欲求,又舍不得姜芸的妖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就警告姜芸,不许她带野男人到出租屋。
有一晚跟头头们去吃饭,酒家老板给他们每人送了一盒月饼、一条香烟,因为和方树开是沙坊山区老乡,又拉着方树开悄悄说话,求方树开在厂长跟前帮忙说说好话,把糖厂头头在这间酒店用餐签下的一万多块钱结算兑现。
方树开满口答应,心里却想你这乡下佬拜错了门神,花上一千二千专门拜厂长,这钱可能会快点兑付出来。不过平白捞了一盒月饼和香烟,心里就想着把月饼留给姜芸,吃完饭才八点来钟,方树开拿着月饼和香烟直奔姜芸的处住。
不料用钥匙开不了铁门,门在里头锁死了。方树开用力打门,隔了好久,姜芸才来拉开木门,却隔着防盗铁门对他说,屋里有人,要他半个小时后再来。方树开恼了,才骂了一句,姜芸满脸惊惶之色,低声说是她的老家来人了,求方树开不要吵闹,最好第二天才见面,说着就关上屋门。
方树开无奈,悻悻离去,拿着香烟月饼回家。走了一半想想不妥,又走回头,在姜芸住处附近候了一会,见姜芸住的那幢楼常有人进出,却不能判定哪一个是从四楼姜芸屋里走出来的。怔怔的站了一会,还是打道回府,心里却积了一肚子火。
第二天一上班,方树开CALL姜芸,姜芸倒是很快复了电话,约他中午到她的处住。方树开却等不到中午,锁上办公室的门就离开工厂。
现在厂里处于停产状态,工人都放假回家,干部们还都上班,也不过是喝茶聊天看报纸,头头们也不常回来的。因为瘦死的骆骆比马大,烂船还有三斤钉,厂里变卖一些汽车、设备,又可以顶一阵子,所以办公室的人不但有工资领,有时还可以偷偷分一些钱,至于头头们私下拿了多少,也没哪个干部敢乱说话──头头一生气把你放下车间实际是下岗,你就只能干瞪眼,看着自己的钱包干瘪下去。
方树开到了姜芸那里,原是想兴师问罪的,给姜芸花言巧语,又紧贴身子放出狐妖手段,
情不自禁拥着上床放了一股邪火,刚平复下来的心情,却又给姜芸开口要钱引得烦燥起来。
姜芸说,昨晚来玩的那个姐妹的妈妈,说过几天回河南,姜芸想托她带两盒月饼、带一点钱回去。
方树开沉下脸来。他身上就带着早两天弄到的三千块钱,那是厂长把一笔钱作福利金划到工会账号,让他找个名堂做了手脚处理和头头们私分到手的。但他不想再给姜芸了,眼看着厂里混的好日子就快到了头,这钱是越来越不好弄了,已经把两万多块私房钱花在姜芸身上,眼看是个无底洞,方树开便不想再多掏腰包。
姜芸也沉下脸来。她早知道方树开不是个阔主儿,能搂一点就多搂一点,见这次上床也不奏效,便使开了小性子,转过脸不答理方树开。
方树开自觉无趣,只答应买月饼归他负责,对钱的事就闭口不提。他到方坚店里拿了两盒港产月饼,又挑了一大堆花花绿绿包装的糖果饼干,拿回去给了姜芸。见姜芸仍是洋洋不睬,方树开也生气了,放下东西一甩门就离开。
方坚的店铺生意红火,人们都知道这间先锋商場商品档次高,特意来挑选月饼购买的络绎不绝,人多挤得转不过身来,方( 三戒 http://www.xlawen.org/kan/2504/ )
这一年金龙金家有二十三个员工离开,其中三个女的,方清其实是不愿她们离去的。李凤娴是出境定居,方清自是徒呼奈何,而他最得力的助手刘艳红离开,就非他所愿了。
这两年共事拍档,连李伙生和莫慕贞都欣赏刘艳红有头脑有眼光,干事有魄力,加上业务娴熟,楼面服务这一摊管得甚有条理,虽然才二十来岁,已是餐饮行业难得的一个管理人才。但刘艳红的辞职很突然,因为那一天上午,刘艳红回到金龙酒家办公室,交了一份辞职报告给莫慕贞,收拾了自己的物品,也不理会莫慕贞连声发问,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金龙。
莫慕贞满腹疑窦,走出办公室,见李伙生刚走回来上班,又跟着李伙生走回办公室,拿出刘艳红的辞职报告,对李伙生说了刘艳红辞职的事。李伙生一听就急了,不行!怎么能让刘艳红走呢?!
莫慕贞苦笑着说,她要炒老板鱿鱼,好像没文件规定工人不准炒老板鱿鱼的吧?莫慕贞知道刘艳红虽然年青,却是个有脾性的人,交得辞职报告,那是铁了心要走人。
李伙生气哼哼地说,知不知道什么事搞成这个样子?
莫慕贞摇了摇头。不过李伙生的话提醒了她,有因必有果,反过来有果必有因,什么因由能造成刘艳红下这么大的决心辞职不干?想来必不是小事。想到这里心里一跳,抬头看过去时,李伙生也正拿眼睛瞧过来,视线一碰触动灵犀,两人都想到了方清和周丽娟、还有另外几个女人的暧昧关系,不禁一个摇头,一个轻轻叹了一口气。
第三个女的让方清感到气结,枉为酒家经理,也不能按自己意愿留住自己喜欢的女人。这个女服务员叫黄小玉,楼面服务员,是清源街道人,二十刚出头,不高不矮,脸蛋儿算不上漂亮,肤色也算不上白净,方清当初看上她,是因为黄小玉性格活泼,常常有意无意的接近讨好他。
方清仔细一想就明白,黄小玉是从社会招聘的临时工,再看她的衣着就知道她家庭经济一般。那时他对周丽娟有点腻了,周丽娟虽然对他有情,却是半老徐娘,他想换换口味,搞一个皮光肉滑年纪轻的,对老是抛媚眼的黄小玉自然是首选。果然不用花什么口舌,刚说了人事经理和楼面部长对她的工作表现不满意,提议辞退她,黄小玉的眼圈就红了,方清又换了笑脸说会关照她,黄小玉就乖乖让他抱上了经理休息室的床。
黄小玉把Chu女的身体给了方清,就变得有点骄纵起来。幸好方清三不时给她一、两百块,又时时教诲她,加上周丽娟盯得紧,时时敲打她,倒是让黄小玉的工作表现好了许多。
方清正为刘艳红辞职的事心烦,偏偏接着就是这个黄小玉找着了他,惊惶失措的告诉他,她怀孕了!
方清作爱不喜欢戴避孕套,老是觉得戴上那橡胶套子没味道,谁知一不小心,黄小玉便怀了孕,方清又急又燥,拿了2000块钱给黄小玉,叮嘱她去医院做人流。黄小玉却使开了小性子,一定要方清陪着她去。方清急火攻心,没了过去的温情脉脉,翻脸发了脾气,弄得黄小玉哭哭啼啼,只好请了几天假,偷偷去做了人流。
谁知刚过了两个星期,在碰头会上,管人事的莫慕贞提出,要辞退黄小玉。
方清没好气地问,为什么?
莫慕贞振振有词,黄小玉请假,说是乡下外公病重,但据了解,黄小玉外公早死了好多年,黄小玉编假话骗假期,本身就属错误。而且听职工反映,黄小玉偷偷到医院做人流,未婚先孕,这就是很严重的生活作风问题。这样的人留不得。
方清暗吃一惊,嘴上就冷冷的问,未婚先孕?有证据吗?如果不属实,对一个还没结婚的人是会造成伤害的,要慎重一点。
周丽娟这时说,我也听到服务员反映,说黄小玉上班时也有妊娠反应,这个事到妇幼保健院查一查就知道了。
方清明知周丽娟醋意发作借刀杀人,心下恼火,脸上却发作不出来。莫慕贞却说,到保健院查不出来的,未婚先孕做人流的,很多都用假名。没有真凭实据不能用这个理由,确实关系一个人的名誉。她是临时工,辞退她就是了。
方清沉吟间,莫慕贞又正色说,金龙这一段时间职工思想很混乱,有些问题,特别是生活作风问题要引起领导班子的重视。不能只顾抓经营,人的思想出了问题,经营抓好了有什么用?其实经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毛主席说过,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生活作风问题危害性更大,腐蚀了人的革命思想和革命意志,不能不引起警惕。
方清脸上神色有点尷尬。他知道莫慕贞在敲打他,但莫慕贞批评得堂堂正正,他竟是无从辯驳。
李伙生这时看了一眼方清,说,我看这个黄小玉平日作风就不正派,工作表现也不好,这样的人留在金龙有什么用?坏作用就有,我同意辞掉她。
周丽娟却是笑眯眯地说,我也同意。不知道方经理有什么意见?
方清对周丽娟恨得牙痒痒的,却是无奈,只好点了头,心里却想着如何安抚黄小玉,免得她回金龙找他吵闹,那又是件麻烦头疼的事。
黄小玉到底是个未嫁的大姑娘,拿了方清给的1000块钱,也就忍了这个哑巴亏,离开了金龙,很快又在一家新开的大酒店找到了工作。
莫慕贞和李伙生现在都有点情绪,觉得金龙在走下坡路,刘艳红的离去就是一个标志。
第四章第七节(下)
方清明白,他的核心领导班子有了裂隙,再也不会有精诚团结的愉快合作了。咳,都是女人闯的祸,难怪说女人是红颜祸水啊!方清正为酒家内部的事烦躁,接着,和公司也闹起了矛盾,搞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差点和公司几个经理都闹翻了脸,从此变得面和心不和。
市饮食服务公司党支部有两个委员都在金龙,宣传委员是原政工员方清,另一名妇女委员就是莫慕贞。莫慕贞觉得公司自从实行门店承包后,公司基本上实现了扭亏为盈,公司领导就不管下面门店和职工了,去年还隔三差五地开支委会,今年计算起来才开了三次,她觉得党的领导被削弱了。金龙酒家党小组共有十五个党员,还能坚持每月开一次党小组会,但方清常常不参加或借故提前退席,金龙的经营管理大幅度滑坡,实际是和方清不重视政治思想工作分不开的。
莫慕贞专门找公司领导谈过方清的问题,后来又特意在支委会上提出来,要加强对全体党员、特别是担负承包任务的党员思想教育。公司领导都说这个意见好,还专门召开党员大会宣讲文件,后来把这次会议精神写成专题汇报,在市局的内部通讯刊物《商业动态》上发表。
但莫慕贞发现只是吹了一阵风,而且方清还被吹捧为“锐意创新,全面提升国企老字号经营管理水平”的先进典型。方清于是自我感觉良好,还是我行我素,莫慕贞觉得很失望也很无奈。
公司徐经理见了方清都是笑眯眯的,两人常常关起门谈事情,自然也叫厨房炒几个菜喝上两杯。这一天徐经理和方清在龙腾雅房谈事情,没有留待吃晚饭就板着脸走了。方清特意找了莫慕贞进来,谈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原来公司领导常在金龙接待用餐、会议用餐,都是签名就可以了,每月累计金额则从上缴任务扣减。国庆节中秋节两个节日,公司在金龙业务用餐和拿月饼烟酒送礼等合计金额有两万多元,方清当然一分钱也不上缴。公司计财股长找到方清,要方清划拨2万元给公司,因为公司等着用钱。方清后来又接到徐经理打来电话,便同意了。
方清告诉莫慕贞说,公司现在实际还欠金龙共3万多元,或者说,金龙已提前两个月超额缴清今年承包任务,但公司现在意图让金龙承担那笔3万多元的费用,要方清在十二月底前全部缴清全年承包金额。
莫慕贞不解地问,为什么?
方清耸了耸肩,说,公司要做全年报表,有了窟窿就打我们各个承包门店的主意。
莫慕贞说,不对呀,上星期徐经理还说公司今年真正实现扭亏为盈,估计会有3万多元的利润,市局人秘科还派人来搜集整理材料嘛。
这些事方清自然知道,他还专门招待了市局人秘科的笔杆子在金龙吃了一顿。市局张科长特意打了电话给他,他知道金龙是作为正面典型给予颂扬的,自然也是要往他方清脸上贴金。
但方清不想花3万多元这么大代价,所以他故作神秘地告诉莫慕贞,你知道公司今年在金龙总共开支了多少业务费用?我这里有个统计,共176584元。哼,金龙不是唐僧肉,不能让他们花天酒地而要我们埋单。
莫慕贞大吃一惊,17万?她脸色凝重起来,对公司领导花公款吃吃喝喝、外出联系业务实质是变相公费旅游,她早就有看法。北京、华东五市有什么业务?公司三个经理和计财股长还去了新马泰,这不是假公济私、以权谋私吗!
莫慕贞觉得很愤慨。公司下属门店承包了,公司领导就放任自由,承包人和职工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公司领导哪里有惦记了?惦记的是吃吃喝喝和周游列国。有没有真正关心承包人的思想变化和政治进步?有没有真正关心职工的疾苦和诉求?没有,完全没有,他们现在优哉游哉啊,也迷失了政治方问和革命斗志了!
方清皱清皱眉头又说,他们去新马泰旅游,说公司不方便,让金龙开支了这一笔费用,现在公司不认账,幸好我没有一同去,要是同去了,审计我也说不清的。
其实方清当时尽管跃跃欲试,但最后没有答应同去,是打足了小算盘的。和公司领导出外旅游,在外一些费用不用说你当老板的要自觉埋单,而且全部费用说不定会推到你身上。幸好打好了个人小算盘,现在果然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莫慕贞也紧锁了眉头。这些事不知道便罢,知道了这些腐败违纪的事,就要向上级反映。待听得方清说,这3万多元是计划作年终奖励分配给职工的,莫慕贞下了决心要制止公司领导的胡作非为。若是方清软弱,屈从了公司领导,那么方清在发放年终奖励时一定会大大缩水。方清也是个珠辎必计的人,调整工资说了一年也不见兑现,若给公司搞走了几万元,他一定会搞羊毛出在羊身上,把这笔损失转移给职工,职工就更懒散了。
方清软磨硬顶,正和公司领导扯皮的时候,市局审计科突然进驻饮服公司进行财务审计,不用说,公司很多违反制度的问题暴露了。不知公司领导使用了什么法子,这些事后来无声无色没了动静,有关人等也没有受批评处分。徐经理当然知道是莫慕贞捅的漏子,其实背后必定是方清搞小动作,但心知肚明就行了,不值得撕破脸皮的,所以徐经理还常常到金龙走一走,见了方清还是笑眯眯的,还是常常关起门谈事情,自然也叫厨房炒几个菜喝上两杯。
第四章第八节
八
方清有一天在金龙接待了一批客人,其中有一个市政府的罗科长,正是前副市长老罗的儿子。老罗现在是离休干部,当年在东江纵队打游击有一次受了伤,全赖方清祖父舍命相救,不然就“光荣了”。文革中老罗挨批斗,是被方清父亲秘密救走养伤,应该说方家对罗家有恩。罗科长是常听老父亲唠叨这些事的,所以每见方清,都很亲热地和他握手寒暄交谈,这一次还特意问候他的阿嫲。方清连声感谢,还说阿嫲现在身体很好。罗科长便说有空一定要去看他老人家,方清又连声表示感谢。
半年前阿嫲中风住院,卢少容要一天三餐送饭到医院,因自己身体不好,方小兰年纪小,儿子儿媳要上班,晚上便由丈夫在医院值夜陪护。后来卢少容怕丈夫日捱夜捱捱出病来,自己身体还顶得住,就不叫丈夫值夜,改由自己去陪护。
阿嫲是知道卢少容身体也不好的,因而坚持要出院。卢少容拗不过家婆,和医生说了,认真听医生讲解了注意事项,取了一大堆药,叫上方清方坚俩兄弟找朋友借了一辆小车,把家婆接回了家中。
孙媳林珊珊见阿嫲半身不遂瘫在床上,也觉心痛不忍,回娘家时和母亲说了,听母亲说针炙和理疗可帮助治疗,求母亲介绍了一个中医院的护士长,每晚到家给阿嫲针炙当炒更(兼职赚外快),让方清每周一次陪阿嫲去医院做理疗,阿嫲的病情便日见有起色。
她每天下班回来,都是先到阿嫲房中问候阿嫲,有时还下厨做几个拿手的潮州菜。阿嫲年少时在农村时贫困交加,自小吃惯咸莱萝卜仔(腌萝卜条),尝了林珊珊的酸菜湯,胃口大开,林珊珊便托人带了许多潮州特产酸菜、腌萝卜条来,时常做给阿嫲吃。阿嫲便常常称赞这个孙媳妇贤淑孝顺,卢少容看在眼里,心里也暗自欢喜。
阿嫲经过又是针疚又是理疗,半年多后竟能下床走动。她听了林珊珊的宣讲,在家里坚持走动锻炼,慢慢的可以不用拐杖也能行走了。她觉得孙媳妇讲得有道理,虽然还不大懂什么“生命在于运动”,但锻炼确使她恢愎了走路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使她恢愎了信心,她要健健康康地活下去,不但要亲眼看着曾孙出生,还要看着他(她)长大。五世同堂可能是等不到了,但人老了,求生的欲望反而更强烈。
年廿八这一天,方清家也是年廿八,洗邋遢,卢少容和方小兰负责搞家居清洁,阿嫲手脚不便,便负责照看放在木床中的重孙小庆杰。
下午,方清阿嫲踽踽的走出家里,方小兰忙追出来,扶着阿嫲问:“阿嫲,你想到哪里?”
方小兰注意到阿嫲手上拿着一包东西,伸手要帮阿嫲拿,见阿嫲不放手,又问:“阿嫲,你想干什么嘛?”
方小兰已经读上高一,长得比妈妈还高,只是显得单薄了些,性格很内向,放学了就回家,回家就不出门,在自己的房间不知是温习功课还是在干什么,总之不爱出去串门,也不怎么愿意多说话。放了寒假她也极少出去找同学玩耍,但在客厅的时间就多了,因为阿嫲整天坐不住,喜欢走来走去,卢少容就叫她在客厅做作业、看书看电视,担负照看阿嫲的任务──因为医生说过,阿嫲不能摔跤,一摔又可能摔出毛病来。刚才去了一下厕所,出来就看见阿嫲走出屋,吓得她赶忙追上去扶着。
见阿嫲用手指了指对门,方小兰便轻轻扶着阿嫲走去欧灿辉家。两家并不是门对门,欧灿辉家门还靠后了一点。这时是年卄八的下午,早餐档虽然已卖完了早点,但临街的大门照例还没关上,家里还很热闹,七、八个人正在屋里忙着明天的早点。卢咏红和几个妇女在包裹咸肉粽,欧国能、王沛林在制作馒头、花卷、包子,欧灿辉和灿荣也在一旁帮忙。
最先看见方清阿嫲和方小兰的正是欧灿辉。灿记大排档这天开始停业度假,直到年初八机关企业节后上班才重开,今天他特意什么地方也不去,专门帮父亲的忙。他见阿嫲过来,忙停止绞拌肉馅,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快步迎上前去:“阿嫲,”他自小习惯也这样叫,“你小心点。”
屋里响起七嘴八舌的叫阿嫲声、问候声,阿嫲笑呵呵地答应着,对欧国能说:“国能,这包煎堆,你拿给小孩子吃。”说着把手上用黑塑料袋装着的一包煎堆交给欧灿辉,又说,“阿坚出差去顺德,买了几包回来──九江煎堆是很名的呢。”
欧灿辉接过,嘴上说多谢,又拉过父亲让出来的椅子请阿嫲坐。欧国能便说:“阿嫲,留给你自己吃好了,我们自家也有。”
阿嫲却不坐,抬头四处张望了一下,说:“唉,灿荣母亲去得早,要是她看见灿荣三兄弟都这么懂事,她该多开心。”说着又叹气摇了摇头,对欧灿辉说,“以前你母亲在,我也多个人说话——以前街坊邻里,有点好吃的也是你家送过来,那家送过去。现在我腿脚不灵,也懒得走动了……”
阿嫲忽然想起离家的方华,自从方清结婚办喜事回来过一次,去年没有回来过年,今年也不知回不回来过年,又是想她又是埋怨她,心里有点难受起来。
方小兰站在阿嫲旁边,阿嫲不坐,她便不敢走开。听着阿嫲啰啰嗦嗦地和欧国能父子说话,不觉把目光时时放在欧灿辉身上。她也知道为一点工作上的矛盾争执,欧灿辉遭到大佬方清开除的事。那阵子她心里很不痛快,常常无缘无故地对二哥发脾气,对那个表姑崔秀云就更没有好脸色。不过欧灿辉对她一直没有另眼相看,见了面,还是很热情的和她打招呼说话。看见欧灿辉很快找到了装修的工做,她才觉得松了一口气。等到他家改作早餐店,她几乎是天天早上都光顾,早餐店兼卖豆浆,还是她提议的。后来欧灿辉开了大排档,她听说大排档旺得不得了,心里竟为欧灿辉感到高兴。
欧灿辉觉得冷落了方小兰不好,这时就笑着对方小兰说:“小兰,听说你语文这一科成绩特别好,有空指点一下灿荣,好不好?”
欧灿荣和方小兰都在全市最好的市一中读书,市一中每年高考成绩全市排第一,家长们都以孩子考上市一中为荣。上不够分数线的,很多家长宁愿出“择校费”、“赞助费”,走门路通关节也要把孩子送进市一中。欧灿荣是成绩优异自己考进去的,不用多花家里一分钱,今年已经读到初三。欧灿荣这时接上话说:“我们学校暗地传有十大美人和十大才女,小兰都榜上有名。”
方小兰脸一红。学校里脸皮厚的男生当面赞她,她只冷冷的把脸转过另一边,不愿搭理,因此背后也有人称她冷美人;女同学嫌她冷傲,也不怎么愿和她接近,因此她在学校说得来的同学几乎是没有,她也不在意,照样我行我素。现在欧灿荣当着这么多人说出来,她并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心跳得有点异样。
欧国能却不高兴了:“你不好好读书,搞这些乌七八糟的事干什么?”
“我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哪里搞什么乌七八糟的事了?”欧灿荣叫起屈来,“同学要讲,我也不能塞起耳朵不听。”
阿嫲见没人听她讲话,站久了也觉有点累,就说:“灿荣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好让你死去的阿妈安心。”说完见欧灿荣鸡啄米般点头,才转身离去。
欧灿辉忙过去搀扶,嘴上说着“阿嫲小心点”,直送阿嫲出了门口,又对方小兰说,“小心扶着阿嫲”,看着她俩走回家里,才转身想回去继续干活,见欧德庭从巷口走进来,忙恭谨地叫了一声“四叔公”。
欧德庭面无表情,喉咙里“唔”了一声算是答应,又抬头挺胸往里走。欧灿辉暗地伸了伸舌头。这个四叔公脾气古怪,欧灿辉和他家八个子女都有很好的交情,唯独就是和这个四叔公说不上几句话,想是辈份低了两辈,四叔公有架子那就没办法了。
欧灿辉忽又发奇想,若我有一天混出了名堂,便是像电视上看到的有钱人一般,在商界叱咤风云,住洋楼、养番狗、揸靓车,四叔公也会对我另眼相看了罢?想想也笑了,不是痴人说梦么,现在开一个大排档,能赚什么大钱?连郑婶盛意拳拳的介绍了一个女仔来相识,她也嫌我是开大排档的不愿和我谈。哼,看好了,我欧灿辉也是争强好胜不甘人下的人,我就不相我命中注定冇发达……
第五章第一至三节
第五章
一
一九九五年,市里的改革之风吹得很强劲,最先是工交战线实行关、停、并、转,对资不抵债实在难以为继的,下决心实行破产。方清父亲所在的糖厂,也列进了关停名单,方树开在家长吁短叹,坐卧不安。到了下半年,市国营商业系统也全面展开体制改革。方坚所在的百货公司自不例外,实行门店、柜台竞包,价高者得。
方家老三方坚,是市百货公司批发部的采购员,和方清一样,也是个心思灵动的人,公司还在制订方案,他脑瓜就转开了,而且打好了主意。那一段时间只要不是在外地出差,他有空就往公司领导家跑。方坚能说会道,花钱大方,如今更是舍得花钱做好感情投资,不但公司领导对他另眼相看,上上下下都对他印象极好。
果然,在公开竞投中,方坚如愿投得了位于先锋路的先锋百货店,而百货大楼的阮桂婵在竞逐成衣组柜台中失败。这些都是方坚意料中事,他虽然提前给阮桂婵打了预防针,但女仔人家眼泪浅,在家哭哭啼啼,倒激起做大佬的阮桂洪豪气,一下就拿出二十万给阮桂婵,兄妹同心协力办起了一间流行时尚服装店。
阮桂婵和方坚一样,看好老城区先锋路一带的商业发展潜力,抢先在先锋路立下脚跟,果然是有眼光带来好运气,眼看着先锋路越来越旺,靓铺越开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方坚和阮桂婵都高兴得直乐。
方坚也有大佬,不过没有阮桂婵运气好,他在大佬那里半个蹦也没要到,虽然很气闷却没有气馁,他有他的路数,很快就把新店搞起来,而且搞得有声有色,也创下了不小的名气。
方坚平日没有什么积蓄,每个月都花得干干净净,他原想向大佬方清伸手的,但他刚提了个头,方清就面露为难之色,他生气地掉头就走。但方坚不想放弃,用北方谚言说,胆大的撑死,胆小的饿死。此时不搏,还等何时?!
方坚并没有向家里要钱的想法,他早有了一个计划。他和公司经理关系好,送了洋烟洋酒的重礼,经理果然同意他缓三个月再缴承包抵押金。公司计财股长原来向经理汇报,打算把方坚列作违约处理,看经理态度就知道行不通,也就噤了声,见着方坚打了几句官腔,方坚晚上就专程到家拜访,当然不会空着手去,计财财长就给方坚送了个顺水人情。
方坚于是实行第二步,大刀阔斧处理了原有的百货商品,马上拿到了第一笔资金。有了第一笔资金方坚胆气更壮,跟着下来进行门店装修和采购商品反而轻易得很。好几个装修老板都想接下这单工程,方坚把工程交给死党何永忠的大佬,因为何永忠也从单位跳出来跟了他,有何永忠这个招牌挡着,装修可以推后结账。
而方坚早就清楚,个体经销商为争夺客源和市场份额,往往采用售后月结的办法,很多商品都可以拖后结账,这些都给方坚争取了时间和资金周转。他平日交游广阔,广结善缘,找着这些老板一说,都很乐意和他建立合作关系。方坚于是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购进紧俏、好销商品,这叫好钢用在刀刃上。
方坚有时候想起来,对自己承包的事感到很得意。没钱也够胆去承包商店,不要说百货公司,就是整个国营商业系统大约就是我一个。
先锋路百货店原是国营商业所谓合理分布设置的一个网点,8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既不能“大而全”,又没有专营特色,近几年实际是亏损经营,公司想了很多办法,作过多次调整,换汤不换药,还是没能改变亏损的局面。待方坚承包彻底舍弃经营百货,公司领导除了称赞方坚一声“叻仔”,也只得出一个结论,还是让职工承包好。
百货公司顾名思义,经营五金百货,从电视机收音机、空调冰箱、手表钟表、自行车童车、到成衣鞋袜、针纺织品、床上用品、肥皂香皂、针线扭扣……林林总总,成千上万个品种,唯独不经营糖烟酒,因为那项购销任务是由另一个国营公司负责的。方坚在新门店转而经营糖烟酒和付食、母婴奶品等,在公司看来是跨行业经营,放在头头们身上,那是想也不用想的。
方坚不但跨行业,还放弃习惯性思维,不走平民化路线,坚持要走中高档路线,而且采用最新颖的开放式货架自选模式。方坚原是考虑商店后面就是公安宿舍和银行宿舍,有关人等给这两个部门的人送礼,出手不会轻,先锋路街道宽阔,适合停车,打定主意做这些人的生意。
果然不出所料,货品越是高档的就越好卖。方坚到烟草公司进货,烟草公司的人把他奉为上宾,因为別人不怎么敢进的中华、玉溪、红塔山等高档烟,他一开口就十条二十条地要货。八月十五卖月饼,全市最高档、也就是价钱最贵的月饼,亦是他的先锋店货源最充足,一百多元一盒的大班冰皮月饼、香港荣华月饼,三五天就卖完了,农历八月十二,別人都不敢补货,方坚又调了一车回来,照样一扫光,连隔壁的阮桂婵要一盒冰皮月饼,也差点要不到,还是方坚拍板,把留给关系户的冰皮月饼给了阮桂婵。
买高档月饼送礼也带动了高档洋酒、高档香烟的销售,一个中秋节方坚就赚得盆满砵满,眉飞色舞,和他的大佬方清形成鲜明对比。因金龙的传统自制月饼滞销,让方清这个八月十五过得愁眉不展,闷闷不乐,方坚却是意气风发,更坚定了他的市场定位。
先锋路这个国营网点,原就有华侨公司、纺织品公司、五交化公司、糖烟酒公司的门市部,现在也都是由职工内部承包。方坚的新门店和糖烟酒公司的门店近在咫尺,却把老牌、正宗的糖烟酒门店比了下去,眼睁睁看着方坚兴旺十足,迫得也要作改变。到后来也转而跟着走中高档路线,却是迟了,方坚的门店已经打响了牌子,还是眼睁睁看着众多顾客先奔向方坚的门店。
事有凑巧,阮桂婵租下来的店铺,正好在方坚的新店旁边,连阮桂婵也觉得好笑,两家本来就是紧邻,如今开店铺做生意也成了紧邻,倒是方便互相照应。
因为是紧邻,方坚平常见着阮桂婵都是乐呵呵地打招呼,若是有空闲,也会踱过来吹水(聊天)。自从阮桂婵开了时装店,方坚和她交往比在百货公司更多更便捷。这一天,方坚走过来闲聊,说起百货大楼今不如昔,承包了柜台经营的,大多是惨淡经营甚至亏损,阮桂婵这时倒幸庆当初竞争失败,不然现在苦口苦脸的就是她了。
方坚发感概说,百货大楼十年前是县里最大的商业大楼,号称本地的南方大厦,也有人叫卜佬(乡下佬)大厦。城里人和乡下人到城里购买东西,百货大楼是第一首选。听老职工讲,百货大楼最鼎盛时期,县头头的子女亲属们都争相安排到百货公司工作,还要指定安排到百货大楼,那时职工发奖金发到偷笑。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建市后国营商业就开始走下坡路,百货公司的人思想禁锢教条死板,加上商业中心转移,内外因素加起来,百货大楼死火就是必然的了。
阮桂婵听得连连点头。方坚又分析说,按这个发展趋势看,国营商业迟早都会搞不下去,早走早着,迟走训(睡)唔着,现在趁后生有精力去搏,乱世出英雄,说不定会搏到发达。
阮桂婵笑着说,发达我不敢奢望,能够揾两餐就可以了。
方坚指了指店內挂满的高档入时的时裝说,我看市里也没几家像你这么有眼光的,你不发达谁发达?
正说着,见几个年青顾客走了进来,踏进店来就直奔昨天才进回来的那几套衣裙。为不妨得阮桂婵做生意,方坚便走回自己的店去。
方坚和阮桂婵自己做老板,欧巷还有一个欧灿辉做大排档老板,收买佬陈满的儿子陈昊天更厉害,当上了电缆厂厂长,有对欧巷这几家情况耳熟能详的街坊邻里便发议论,说风水轮流转,而今轮到欧巷的后生发达。欧巷内头欧宅的欧海亮,当了一家规模很大的合资企业总经理,揸私家车车出车入。巷口的方清,每天都是穿着笔挺的西装上班,在金龙见着的方清,必是打了领带的,一看就是气宇轩昂,励精图治的人。老话说后生可畏,他们碰上好时代、好年境,真是命中注定他们发达。
方清也听到了这些闲扯,有时客气谦让了几句,内心却波澜起伏。他知道自己外面风光,实际危情四伏。金龙现在状况和刚承包时相比,经营差得远了,这三年可以说既成功又失败。说成功是头两年还赚了一大笔,说失败是不能善始善终,后来的经营管理每况愈下,人心散涣,可以说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眼看三年承包期行将届满,方清忧心忡忡,便是应了那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二
满怀忧虑的还有方清的父亲方树开。他最近专门出了一趟远门,去了佛山的干休所,专门探望老朋友、清源市前副市长罗佑才。糖厂即将进入破产清算,他也和职工一样不用回去上班。说起来还有五、六年才能享受退休,难道这几年就在家躺着过日子?他苦思冥想,到底让他想起了老罗,便专程往佛山跑了一趟。
当年父亲在国民党兵枪下救出老罗,自己在文革中救过老罗,方树开明白,老罗其实是方家的靠山大树。只是没想到这次找老罗却是空手而归,徒增烦恼。
老罗见了方树开,高兴得连手也颠抖起来。他在两年前中风,抢救过来就坐上了轮椅,说话也不利索了,但脑子还好用,思维很清晰。热情招待方树开吃过饭,听方树开说了近况就明白方树开的苦恼,便对方树开说,你当了这么多年国家干部,也明白这几年的政治经济形势,不改革不行啊,但改革就要付出代价,就像我们东纵当年北撤山东,大踏步后退就是为了大踏步前进,我们不是很快打回广东了嘛,用了还不到三年时间呢。
方树开心里苦笑。人老话多,这些离休老家伙提起过去的事话更多,眉飞色舞的,但他脸上还是恭恭敬敬的表情,因为他明白,这些老人虽然生活起居得到很好的照顾,但探访交谈的人越来越少,晚年孤寂最伤心,这时你就要让他说个痛快。
老罗又说起健康话题。他淳淳叮嘱方树开要注意身体,注意运动,还要注意定期体检。他的体会当然很多,而且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刊。最后的意见,就是建议方树开不要想得太多,趁着这个机会安心退下来,有规律地开展体育活动锻炼身体,艰苦奋斗了几十年,也可以趁着身体还可以,那就外出旅游,看看祖国的锦绣江山,享受人生。
方树开此行的一个目的,是想借老罗的力找门路调离糖厂。他知道厂的头头们也正在各方活动,赶在正式破产前脱离糖厂这个苦海。但他失望了,老罗虽已离休,这些政策也知道得很清楚,干部从破产企业调走几乎是凤毛麟角的现象——干部可以调动,工人怎么办?工人不造反才怪呢,上级领导才不会那么傻,做广东人称为捉虫入屎忽(屁股)的蠢事。
这个时候方树开就感到后悔,后悔老罗离休前想安排他进政府机关工作,他竟然谢绝了。那时他以为可以担任糖厂党支部书记,正做着当书记后撵走厂长而兼之的美梦,那梦后来破碎得很彻底,从此在工会主席的位置上再没动过窝。那时进了政府机关就好了,就算不提升,到后面还是衣食无忧的,不像现在在家干等糖厂处理的消息,心慌恐惶。
方树开回到家里,想起老罗的话,明白大势所趋,形势所逼,国营老企业负担重,不适应市场竞争,头头们担心头上的乌纱帽比担心经营管理还要多,不是贪污受贿挥霍公款,就是谨小慎微怕负责任错失商机,总之老的体制注定了老企业的颓败、消亡。
不过就算破产了,政府会对干部、职工妥善安置,拿一笔遣散补偿金,能找份工重新工作更好,找不到就熬七、八年敖到退休年龄,两个儿子都混得像个样子,日子也不会很难过。现在是在厂里混一天算一天,方树开恼火烦闷的,却是那个包养的二奶惹出的麻烦。
方树开包的二奶姜芸,虽然其貌不扬,却是有心计的人。钓到方树开这条“水鱼”(冤大头注),虽然不是什么有钱有权的人,但每月包了房租、水电开支,又另付一千元给她作“生活费”,有时撒撒娇让他买点衣服鞋子礼物,一年下来,方树开在姜芸身上花了近两万块钱。姜芸是吃这一行饭的,一个月赚两万块还差不多,一千来块算什么?所以背着方树开,她仍然出去坐台勾搭男人。开始还偷偷摸摸,后来就半公开了,不过在方树开面前自然不说实话,只说光坐台不陪客人上床的。
方树开明知她说假话,开头还觉窝火,姜芸就使小性子,拿方树开给钱太少挤兑他,又放出妩媚手段,方树开想到自己确是不能满足姜芸的金钱欲求,又舍不得姜芸的妖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就警告姜芸,不许她带野男人到出租屋。
有一晚跟头头们去吃饭,酒家老板给他们每人送了一盒月饼、一条香烟,因为和方树开是沙坊山区老乡,又拉着方树开悄悄说话,求方树开在厂长跟前帮忙说说好话,把糖厂头头在这间酒店用餐签下的一万多块钱结算兑现。
方树开满口答应,心里却想你这乡下佬拜错了门神,花上一千二千专门拜厂长,这钱可能会快点兑付出来。不过平白捞了一盒月饼和香烟,心里就想着把月饼留给姜芸,吃完饭才八点来钟,方树开拿着月饼和香烟直奔姜芸的处住。
不料用钥匙开不了铁门,门在里头锁死了。方树开用力打门,隔了好久,姜芸才来拉开木门,却隔着防盗铁门对他说,屋里有人,要他半个小时后再来。方树开恼了,才骂了一句,姜芸满脸惊惶之色,低声说是她的老家来人了,求方树开不要吵闹,最好第二天才见面,说着就关上屋门。
方树开无奈,悻悻离去,拿着香烟月饼回家。走了一半想想不妥,又走回头,在姜芸住处附近候了一会,见姜芸住的那幢楼常有人进出,却不能判定哪一个是从四楼姜芸屋里走出来的。怔怔的站了一会,还是打道回府,心里却积了一肚子火。
第二天一上班,方树开CALL姜芸,姜芸倒是很快复了电话,约他中午到她的处住。方树开却等不到中午,锁上办公室的门就离开工厂。
现在厂里处于停产状态,工人都放假回家,干部们还都上班,也不过是喝茶聊天看报纸,头头们也不常回来的。因为瘦死的骆骆比马大,烂船还有三斤钉,厂里变卖一些汽车、设备,又可以顶一阵子,所以办公室的人不但有工资领,有时还可以偷偷分一些钱,至于头头们私下拿了多少,也没哪个干部敢乱说话──头头一生气把你放下车间实际是下岗,你就只能干瞪眼,看着自己的钱包干瘪下去。
方树开到了姜芸那里,原是想兴师问罪的,给姜芸花言巧语,又紧贴身子放出狐妖手段,
情不自禁拥着上床放了一股邪火,刚平复下来的心情,却又给姜芸开口要钱引得烦燥起来。
姜芸说,昨晚来玩的那个姐妹的妈妈,说过几天回河南,姜芸想托她带两盒月饼、带一点钱回去。
方树开沉下脸来。他身上就带着早两天弄到的三千块钱,那是厂长把一笔钱作福利金划到工会账号,让他找个名堂做了手脚处理和头头们私分到手的。但他不想再给姜芸了,眼看着厂里混的好日子就快到了头,这钱是越来越不好弄了,已经把两万多块私房钱花在姜芸身上,眼看是个无底洞,方树开便不想再多掏腰包。
姜芸也沉下脸来。她早知道方树开不是个阔主儿,能搂一点就多搂一点,见这次上床也不奏效,便使开了小性子,转过脸不答理方树开。
方树开自觉无趣,只答应买月饼归他负责,对钱的事就闭口不提。他到方坚店里拿了两盒港产月饼,又挑了一大堆花花绿绿包装的糖果饼干,拿回去给了姜芸。见姜芸仍是洋洋不睬,方树开也生气了,放下东西一甩门就离开。
方坚的店铺生意红火,人们都知道这间先锋商場商品档次高,特意来挑选月饼购买的络绎不绝,人多挤得转不过身来,方( 三戒 http://www.xlawen.org/kan/2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