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部分阅读
的哈欠,说,明天还要开工,第二晚再吹牛皮吧。大家也就和郑叔道晚安,相跟着回楼上睡觉。欧灿辉原想还再聊聊,看大家都走,只好跟着回去。
五
后来阮桂洪和陈永松几个就少找郑叔聊天,因为郑叔对他们总是摆出长者姿态,很正经地对他们说做人的哲理,或是回忆当年艰难困苦的日子和悲惨的遭遇。欧灿辉倒听得入耳,觉得郑叔阅历丰富,闲谈中透着睿智,不但处处新鲜,令他大长见识,也令他受教益非浅。
有一晚还是他们两人在一起闲聊,郑叔笑着对欧灿辉说,辉仔,你知道吗,我今年三月做了六十大寿,第二天我把五个子女叫齐,向他们宣布我金盆洗手,正式退休,从此不再过问生意上的事,儿女们按原先各自理开的生意自立门户,盈亏自负。我把所有资财作了安排,儿女们都没有意见了,我就和老婆回到了老家——我在市里塘仔边有一座房屋,现在搞好乡下这一间别墅,是为方便我时不时回来住一住。这里空气好、风水好,到我不愿跑动了,就回这里颐养天年,等候百年归老。
欧灿辉觉得意外,更有点不理解。郑叔自言冇病冇痛,身体好得很,儿女们又孝顺听话,而且精神爽烁,思维敏捷,足可应付在商海中再驰骋十年八年,为何突然急流勇退,回老家当个闲人?
郑叔对欧灿辉的疑惑含蓄地一笑说,慢慢你就会明白的。
欧灿辉还想让郑叔解说解说,郑叔却说,还是给你说说我的大半生吧,你不是对我充满好奇、不是对我的一些行为疑惑不解吗,或许你能从我的经历找到一些答案。
郑叔于是说,我把我六十岁前主要分成三个时间段,25到40岁,是我最艰难困苦的时候,曾经到了走投无路想自杀的境地──这些欧灿辉己断断续续的听过不少,有时听得惊心动魄,有时听得感触良多,有时便同情唏嘘。40到50岁,是我拼命工作揾钱的时候,不过也是我坏事做得最多的时候──我可以告诉你,为了达到目的,可以说什么招数也使过,说起来也是作了孽,间接也害了不少人。到了50到60岁,是我成功辉煌的时候。直至到了去年,有两件事对我刺激很大,促使我下了决心,及早抽身。到真的退了出来,我便觉得休闲自在,时间任我自由分配,舒服惬意得很。这就证明我做对了。
欧灿辉不由得来了兴趣。这个郑叔这一生充满了神秘和传奇,听他如此说,肯定是波澜曲析、悲壮绚丽、多姿多彩,他只有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去寻觅郑叔的人生轨迹。
郑叔说,第一件是重见信用社主任,跟着第二件呢,是见着了一个佛门高僧。我在南海有一个做厂的朋友,他的生意做得很大,每年出口额达几百万美金。他买了一块地建新厂房和办公楼,因为他笃信佛教,是佛门俗家弟子,所以请了他的师兄来为他做法事。
做法事那天我也去了,朋友介绍我认识,那高僧抬头看了我一眼,合什说,施主,你和佛有缘,我赠你两个字:戒得。说完他又闭目继续打坐,我听不明白,也很想藉此和高僧攀谈,但高僧即如入定一般,也不理我的发问。
欧灿辉也不明白那两个字。郑叔也不多说,就起身带欧灿辉走进屋里,在楼下一个放杂物的房间,找出一块木匾,让欧灿辉帮手把木匾抬出客厅,拆去了包裹着的厚纸皮,在白晃晃的灯光下看得清楚,这块塗了黑漆的樟木匾,高约五十公分,长约一米半,“三戒”两个隶书大字塗上金粉,阳字阴刻,占了木匾一半地方,特别引人瞩目;左边还刻有直行多个小字,也是金粉隶书阳字阴刻。
欧灿辉认真细读,却也认得全这些字。只见这些字是:子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欧灿辉细细嘴嚼那几行小字,一时竟入了神。
沉吟间,郑叔让欧灿辉帮忙把木匾抬回杂物房放好,回到泳池边。又换上一趟热茶,笑着问欧灿辉:“有没有看过红楼梦?”
欧灿辉摇了摇头。他喜欢看书,三国、水浒、西游记、封神榜都看过,但更喜欢看武俠传奇,像薛仁贵征东、罗通扫北、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八锤大闹朱仙镇,隨唐演义、说岳全传、三俠五义,后来又迷上梁羽生、古龙,尤其钟爱金庸的武俠小说。看这些小说刺激过瘾,欲罢不能,心灵得到很大满足,很能激发许多遐想。但他对红楼梦这些情呀爱的没有兴趣。
郑叔说,这你就错了。毛主席在文革时都说过,看红楼梦起码要看30遍。后生仔,看红楼梦,能教会你很多人生哲理啊!说着,他低声吟诵起来,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爱,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欧灿辉知道这就是红楼梦里的诗句了,觉得顺口流暢,通俗易懂。听得郑叔又说,这是红楼梦里的《好了歌》,这《好了歌》还有个注解,你不妨找红楼梦看一看。每读完一次红楼梦,再回过头细细品味这《好了歌》和注解,都读懂读通了,你这一世也就不枉过了。
这一夜欧灿辉碾转反侧,总是睡不安稳。这是极少有的事,往常他一倒下就能呼呼入睡,即使四个月前给金龙炒鱿(辞退),心里虽然惊恐徬徨,仍能沾着忱头就睡着。这一回大约是郑叔其人其事令他浮想联翩,竟是思来想去,夜不成眠。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郑叔的别墅室内装修工程终于完工了。这天下午,郑叔指挥装修工,帮忙把“三戒”木匾在客厅正中墙上挂好,认真仔细端详了一阵,拍了拍手,笑着对大家说:“好,总算大功告成,多谢各位师傅了。今晚我请大家喝两杯──桂洪,我要搞隆重一点当作庆祝,你不会再反对了吧?”
阮桂洪就咧嘴笑了。欧灿辉跟着大家把剩余材料、一应工具家什都收拾妥当,搬出去在院子大门边放好,又跟着回三楼搬被褥。欧灿辉见郑叔跟着上楼,又转上楼顶天台,心里一动,便跟着走了上去。阮桂洪觉得奇怪,不由自主也跟着上了楼顶。
欧灿辉、阮桂洪都是第一次上天台。见天台地面没有铺砌瓷砖,仍是原来的水泥混凝土本色,平平整整。满天台都是盆景,这几十盆盆景都摆放在砌砖作柱、上面架好了的水泥板条上。两边各有四行,每行都摆满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盆景。
阮桂洪看这些盆栽都是枝繁叶茂,一片翠绿,看得眼花缭乱。他原就不懂,这时便笑着问:“郑叔,我是不懂的,你告诉我,怎样的盆景才算是好?”
郑叔哑然失笑。和门外汉说盆景,差不多是对牛弹琴。不过爱好盆景的人大都希望多些同好之人,所以他就不厌其烦地给阮桂洪、欧灿辉介绍他的盆景:九里香、罗汉松、福建茶、细叶榕、牛根桑(朴树)、黄杨、榆树、雀梅、山桔、紫薇、红果、水横枝、满天星……
郑叔如数家珍,阮桂洪却听得一头雾水,转眼又分辩不出来。待都看完了,阮桂洪又问郑叔:“怎样才知道那棵盆栽值钱?”
郑叔只好解释说,看盆景主要看树种,也要看桩头、树形、枝托,再看长势,总的来说,树种好、长势好,而且树桩头越大,树龄便越长,相对也就更值钱一点。
看阮桂洪似懂不懂,郑叔又说,他也是去年才开始跟人学习栽种,刚刚入门,自然学艺不精。自去年萌生退意,那位信佛的朋友便送了他这批盆景,他也不在乎贵贱好坏值不值钱,只在乎于寄情山乡田野、绿色环境,取个自得其乐的意境就是了。
阮桂洪就指着欧灿辉说,灿辉的四叔公是玩盆景的行家,今年快七十了,每年一开春就天天往公园跑──公园门前那块开阔地,是农民挖了山桩前来摆卖的地方。灿辉的四叔公每天天不亮就出门,不过十点半不见回家,不买树桩也能在那儿呆几个钟头,真是服了他了。
郑叔听了很高兴,要欧灿辉有机会介绍他认识这个四叔公。
欧灿辉答应了,心里却犯了难,这个四叔公为人怪僻,不像你郑叔这么好打交道,能不能得到他允诺还是个未知数呢,不过既然答应了,怎么也要试一试,多说点好话,大约四叔公也不至于拒人于门外吧?
第二天,坐上华仔表哥派来接他们的人货车,和郑叔道别分手,便回市区去。大家都流露了高兴快活的表情,陈永松几个成了家的,这时最想的大概是回家见见孩子,抱着老婆亲热一番。在乡下熬了一个多月,陈永松早就觉得受不了,他等车开上国道,便撩逗坐在前排的阮桂洪说,要不要先去找你的肥妹仔?
阮桂洪竟然面红,回头瞪了他一眼,又转头看前方。陈永松见阮桂洪不搭理他,又撩逗戴着耳塞听收音机的白志毅,见白志毅也不兜搭他,只好闷闷的拿出烟来抽。
驾驶室后排挤了四个人,陈永松抽烟便显得烟气嗆人。欧灿辉已经戒了一个多月的烟,这时闻到烟味也觉不好受,忙把车窗摇下,让疾风劲吹进来。
欧灿辉这时脑子里满是郑叔的影像。临上车时,郑叔拿出一套四本红楼梦送给他,弄得阮桂洪他们脸上都露出诧异的神色。欧灿辉心存感激,道了谢,又问了郑叔在城里的住址,答应一定去探望他,才和郑叔握手道别。这时欧灿辉就拿出第一本红楼梦,打开一看,扉页便赫然写着三戒那段话,字迹蒼劲,下面还写着:赠灿辉友弟共勉,签署了一个姓名:郑柏秋。欧灿辉一看书写的日期是今天,方知道郑叔的大名叫郑柏秋。
阮桂洪瞥见欧灿辉在车上看书,也不在意。他从小就不喜欢看书,每年读书都是勉勉强强才能升级。他和欧灿辉有一处不同的,就是欧灿辉喜欢看点书报。郑叔送一套书给欧灿辉,只不过是因为欧灿辉和他投缘。阮桂洪没料到的是,结识了郑叔,欧灿辉从此便发生了更多的变化,这个郑叔,可以说是欧灿辉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人,甚至影响了欧灿辉的一生。
六
做完落凤岗郑叔别墅装修以后,欧灿辉觉得这次歇停的时间长了点,他还是第一次碰上休息了半个月,华仔表哥还没有开工通知的事。他有点心急,过去找阮桂洪问了一下。阮桂洪却说,他曾试过歇息两个多月冇工开呢,现在生意难做,竞争激烈,要不找点什么自己先做着,等有工开就去开工。
欧灿辉这才彻底明白,装修这一行虽然看起来人工高,但并不是天天有得做,做老板的有家财垫底,未接到工程日子也照样过得滋润,但当工人的三两个月都在家歇息,恐怕就不行了,坐吃山空,这道理大家都懂的。于是欧灿辉又拉着阮桂洪去找华仔表哥,但却没见着,阮桂洪表嫂说华仔表哥又去打麻將了。
欧灿辉是第一次见着华仔表哥的老婆。她看上去比华仔表哥年纪还大了点,已经生了三个孩子,但保养得好,人长得有点富态。她对阮桂洪埋怨着说,华仔近来沉迷赌博,不但打麻將,还打扑克牌,劝他两句就发脾气,你们和他说得来,不要说是亲戚,就是作为朋友也不能见死不救,帮我劝劝他收手。老实说,他去嫖我还不那么生气,嫖一个晚上也用不了多少钱,嫖多几个也就没气力再嫖了,赌呢,一个晚上就可以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
她说着说着就掉泪。阮桂洪不晓得劝人,挠挠头安慰了她几句,赶忙和欧灿辉告辞。
欧灿辉心情有点忧郁。华仔表哥老婆说得对,赌钱这玩艺真是碰不得,很容易入迷,迷上了就收不了手,运气差就会一输再输,输了不服气再赌,恶性循环,人就不能自拔了。华仔表哥赌的赌注大概不会小,那就更要命了。就算华仔表哥命好,又有通晓八卦五行的阿松关照,赌博不输钱──不过对此欧灿辉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但迷上了就没时间出去兜揽生意,因为要接一个工程是要花很多时间去搞信息、搞公关的。如今华仔表哥都把时间用在赌桌上,这样对等开工的人就很不妙了。
欧灿辉心急起来,早些时捧着看的红楼梦也看不下去了,因为家里的事也够他烦的。灿耀已经读完初中,考试成绩只有300多分,离高中录取分数线差得老远,父亲托了很多人,才在后街中学找到一个学位,但要交1500元赞助费。灿耀却和父亲说,那1500元你就省下来吧,我是打死也不会读的,把父亲气得差点吐血。
欧灿辉又听父亲的工友来串门,都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市家具厂已经亏了几百万元,最近三年厂里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虽然腐败的厂长、副厂长还有会计最近给捡察院抓走了,但厂里近半年只发五成工资,近两个月连一分钱也发不出。更要命的是,昨天厂里正式宣布,全厂放假,工人自谋生路。工人们火了,正组织起来准备在市长接待日上访,欧灿辉才知道父亲是内外交困,这两年竟是没一天过得舒心。
来串门的工友原是来串联明天去市政府请愿的,欧国能却兴奋不起来,默默的抽着水烟斗,听工友们慷慨激昂的议论着。见欧灿辉想出门——欧灿辉想到对门阮桂洪处坐一坐,家具厂的事听了让人窝火烦闷——就对欧灿辉说,你做大佬的,要教教细佬,灿耀不读书干什么?就知道百厌惹事,我告诉你,把我惹火了,我打断他的腿,也要他去读书!……
家具厂工友见欧国能训斥儿子,又见约去市政府请愿的事不热心,便讪讪的告辞离去。倒是有一个叫王沛林的工友,因为和欧国能有过命的交情,见欧国能为儿子的事烦恼,便留下来平心气和地开言劝慰。
欧国能却说,沛林,我是挂了号的人,市政府请愿我是不去的,免得又说我挑动群众斗群众、和党的路线唱对台戏,但我要糊口养家,明天我就上街——我想过了,我有编织滕椅的手艺,修补滕椅也可以揾两餐吧?
王沛林吃了一惊,他没想到欧国能这么快就打定主意,想出这么个办法。
工厂冇工开,好多工人早已偷偷找私活干了,但那时还没有正式宣布放假,工人还是要按时回厂报到上班,回到工厂没事干,或闲聊、或打扑克,胆子大的报到后又溜走,厂里也没人管,老实胆小的还规规矩矩按时上下班,闲极无聊胡胡混混捱时间过日子。他和欧国能都属守规矩的,他曾见欧国能在车间捡拾滕条,原也没在意,厂里曾生产过一批滕椅,剩下的滕条都属废料没什么大用场,但用来修补那是必不可少的。原来欧国能未雨绸谬,早有自谋生活的打算。想起自己在工厂干了三十七年,习惯了按时上下班,习惯了听领导安排工作,一下失去了这个惯性,要自己想办法谋生活,脑子便一遍空白,顿时觉得惶惑不安。
欧国能又坦然的说,工人靠双手搵食,工厂靠不住了,我不敢说共产党靠不住,但手是自己的,有手有脚就饿不死人,国际歌都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王沛林脸色阴沉下来。他相信政府不会不管,但什么时候才有结果?已经几个月冇工资发,再等到什么时候?看来还得学欧国能,自己找出路——欧国能能拉下面子上街,为了生活,自己也得好好盘算盘算。
修补滕椅或在街边守候,或是沿街吆喝,有时等一天、走一天也招揽不到生意的。但第二天,欧国能果然手提一个工具袋就上了街。他没有在一个固定地点挂牌佇候顾客,而是像收买佬一样,沿街四处走动,边走高声吆喝:“修补滕椅滕席──”
欧灿辉见父亲真的上街揾食,每天一大早就出去,中午回来吃过午饭又匆匆提着工具袋出门,晚上回来脸色不见开朗,常常默默地抽水烟斗,满腹心事的样子,知道父亲的生意并不见好。
他现在也冇工开,心里更着急,为开工的事和阮桂洪说了几次,阮桂洪却不着紧,又几次碰见阮桂洪和霞女、还有一个年青女仔一齐出去,心想阮桂洪可能拍拖(谈恋爱)了,但不知是霞女还是那个年青女仔?阮桂洪自小和霞女说得来,真要拍拖就有点不现实了。方清家庭和个人条件都比阮桂洪好,欧德庭还不同意他做欧家女婿呢,你阮桂洪想和霞女拍拖,那是痴人做梦。不过,你有拖拍不急着揾工开,我却不能在家呆等,总得要揾钱啊!
想来想去,想到了接触最多的陈永松,于是欧灿辉决定去找他。这陈永松虽然咸湿(下流、猥亵),但待人其实很不错的,他有技术,人也活络,和他多笼络一下感情也好,说不定陈永松能想出什么办法呢。
从阮桂洪处问得陈永松家地址,欧灿辉就去九瓦巷找陈永松。九瓦巷在北门街,巷口显眼处就钉着那块蓝底白字的牌子。巷子很窄,大约宽不足一米。欧灿辉过去也知道这条巷,搞装修接触尺寸数字多了,这下就明白为什么叫九瓦巷了:屋顶盖压瓦片的瓦桶长约20公分,宽约9公分,这小巷宽不足一米,就是说只有九只瓦桶(北方人大概叫瓦当吧)那么宽,叫九瓦巷真是形像得很。
巧得很,陈永松刚好从巷里走出来,看见欧灿辉就高兴地叫起来:“灿辉!你去哪里?我正想去找你呢,”
欧灿辉也很高兴,连忙说:“我是来找你的。”
陈永松就带欧灿辉到他家。巷子虽窄而不长,左面是别人房屋的后墙,右面是巷里几个住户的门口,陈永松住第二家。
进了门,欧灿辉打量了一下,这是本地很典型的俗称“火筒屋”的老房子。房屋不宽,但很长,进门是客厅,靠墙一边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里头有几个房,通道尽头大概是厨房了。
欧灿辉看客厅到处放着木方、木板、夹板,有一些半成品木床、木柜,有一个小型电刨床,也有那种一头高一头低的木工长刨櫈,墙上也挂着木工锯子、角尺等工具,满地木刨花、木屑,很明显是一个木工工场,大约陈永松平常就接些木工活来做。欧灿辉就很羡慕地说:“陈师傅,你有这门手艺,揾两餐是不愁的了。”
陈永松却说:“有手艺顶什么用?工字不出头,揾两餐容易,要想发达就难了。”
欧灿辉就说:“还想望发达?再冇工开,我两餐也难揾啊!”
“我找你就是想找你开工,不知你做不做?”陈永松说,“我有个朋友在东方广场租了一个档口,做成衣的,因为是很熟的朋友,所以工钱可能会低点。”
欧灿辉忙点头应承:“我做。说实话,十几天冇工开,我不同你,你还可以在家做木工,我什么都不会,在家闷得慌,真的好难过的。”
陈永松认真地看着欧灿辉说:“你这样也确不是办法──有没有想过做其他?”
欧灿辉挠挠头:“我可没想过。我什么也不懂,能做得了什么?”
陈永松一拍大腿:“对了,你不是金龙出来的吗?做早点卖也可以呀,一天赚十块八块的,小数怕长计,一个月也有二、三百块吧,总比现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强。”
欧灿辉想了想,还是摇摇头:“没有地方、没有本钱,怎么搞?”他不想再说这些头疼的事,关心着开工,又问,“什么时候开工?”
“明天。”陈永松说,“明天一早你直接到东方广场就行了,那档口是A6卡,门口有编号,很好找的。”
欧灿辉又和陈永松聊了一会,满心欢喜地要告辞,走的时候说:“等晚上找到阮桂洪我再通知他。”
谁知陈永松却说:“我已经找够了人,阮桂洪你就不用通知了。”
欧灿辉一楞,行走着想了好一会才算想明白,阮桂洪说“要不自己先找点活干”,大概就是这意思了。跟华仔表哥做是临时性的,按劳取酬,平时自己也可以找工做,接到工程自己也可以做老板。欧灿辉这时觉得有点鼓舞,原来老板竟是人人可以做得的。但随即觉得有点想过了头,老板是这么好做的?工程怎样设计、怎样做预算、结算,听说还要打税开发票,还涉及到管理费,如果要给对方回扣,又该给多少?所有这些自己都还弄不明白。而且,听说对那些单位有那个权的人,要请客送礼,一餐饭花上一千几百是很随便的事,大的工程更要先花上一笔钱去活动──算了,还是老老实实当个工人算了,穷佬仔实在没那个本事和本钱。
第一章第七至八节
七
听得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欧灿辉回过神来,见陈满、陈姨还有他们的女儿陈月媚,就站在北门大商场门口,离自己咫尺之间,原来自己想入了神,走到熟人跟前也是视而不见。
欧灿辉忙和他们打招呼,又笑着对陈月媚说:“听说你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恭喜你。”他看见这一家三口手里都提着从商场购买的物品,马上就想到陈月媚考上大学的事。
陈月媚个子不高,也就是一米五五左右吧,差不多差比欧灿辉矮了一个头,身材娇小,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她平日端庄含蓄,见了邻居们都很礼貌地打招呼。欧灿辉对她很有好感,见着她喜欢和她说说话。陈月媚读书用功,这次考上上海交通大学,街坊邻里都传开了,都说陈月媚这孩子争气,全市就她一个考上上海这间名牌大学。没当着陈家人说出的另一层意思,是说陈家人穷志不穷,別看陈满是收破烂的,陈姨又有殘疾,但家里小孩自觉勤奋,草窝里也飞出一只金凤凰。
小时候阮桂洪是巷里一霸,没少欺负陈月媚和霞女。欧灿辉也算调皮,和阮桂洪、还有陈月媚大佬陈昊天在外头惹事生非,结伙打架,回到巷子里却并不欺凌弱小,对同宗姑姑辈份的霞女自不必说,对陈月媚、阮桂婵、方小兰也倍加呵护,若她们在外头受了別人欺负,他必定为她们抱打不平。不过这时最出头出角的却是阮桂洪,打架像不要命的凶狠,所以牛精洪的外号很快在外头传开。
因为和欧巷外的人打群架与陈昊天成了好朋友,阮桂洪以后才不欺负陈月媚。到上了初中,都懂事了,欧灿辉和阮桂洪、陈昊天就极少和人打架,矇矇昽昽的像懂了男女之大防,欧灿辉和陈月媚见面只点点头,却不大说话,但对方小兰倒是像对自家小妹妹般随便得多了。
陈月媚自小对欧灿辉很有好感。后来长大了,这情谊便一直埋在心里,加上家庭条件比別人差,心里有自卑,就转化为动力,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待到欧灿辉不读高中出来参加工作,她见着了欧灿辉,却又有说有笑,心里其实惋惜欧灿辉没能继续读书。她觉得欧灿辉自小聪明机灵,领悟力强,若是继续深造,一定能考上大学的。
欧灿辉和陈满一家一同走回家去。他抢过陈姨手里提着的装着零碎杂物的新塑料桶,又把陈满提着的新棉被要过来拿着,和陈月媚一路走一路说话。
陈月媚虽然考上大学扬眉吐气,但神色间一如慨往气定神闲,并无得意洋洋之态。见欧灿辉问起大佬陈昊天,陈月媚说,已经写信告诉他了,但大佬跟的那个供电工程队到处去,也不知大佬有没有收到信。
欧灿辉想起和陈昊天这几年中没见过几次面,儿时的好朋友也变得生疏了,但他这时已体会到“揾食艰难”这句说活,便安慰陈月媚说,想是没有收到信,若是收到了,天哥没理由不回来的。
陈月媚点头称是。大佬自小爱读书,对她这个妹妹很呵护,小时候没少为她在外头受欺负的事和人打架,便常常受父母的责骂。大佬离家出走前一晚,她看父亲凶神恶煞般地打大佬,她吓得躲回小房子里哭。父亲对她两兄妹从不打骂,大佬调皮在外头闯祸,別人上门告状,父亲只是拉下脸教育大佬。只是那一次大佬闯的祸闯大了,父亲发了那么大的脾气,陈月媚知道是大佬伤了父亲的心。
父亲自小便教育她俩兄妹,说人穷志不穷,宁愿饿死,也不能做去偷去抢的事。想起大佬她有点伤心难过,她知道自己只是陈家的养女,是养父母在巷口门楼后面捡她回来的,但养父母对她视为己出,有点好吃好穿的都先给了她,大佬更是当她亲妹妹,自小就什么事都让着她。这时陈月媚对这个家充满感激之情、眷恋之情,她在心里暗暗发誓,寸草春晖,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
回到欧巷,走到欧灿辉家门口,陈月媚把手上的物品交给父母,要拿回欧灿辉手上的物件,不让欧灿辉再送到巷尾。欧灿辉却不放手,直走到陈满家门口,方停下来,把手上物件交回陈月媚,又从衣袋掏出一张50元放在陈月媚手里,说了句“小小意思”才转头回家。
陈月媚见欧灿辉把钱塞在自己手里,窘得满脸通红,待放下东西想退给欧灿辉,欧灿辉已经快走到自家门口了。她叫了一声“灿辉”,欧灿辉却朝她扬扬手便进了屋。
先开了门进屋的陈满,见女儿站在门口有点不知所措,就对儿女说,这是街坊邻里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了罢。陈月媚只好拿起放在门口的物件进屋,心情却变得有点郁郁寡欢起来。
地方风俗,家里孩子若考上大学,临行时,必定请亲戚聚会,有些还会在酒家茶楼摆上“谢师宴”,恭请老师上座,至亲好友相陪,高高兴兴地吃一餐。但陈满是孤家寡人,陈姨那头也没有什么亲戚,在外地打工的陈昊天不知是不当一回事,还是没接到寄去的信,不但人没回来,连一只字的音讯也没有回,陈满老俩口心里生着闷气,在陈月媚跟前也闭口不提,只是在家劏鸡劏鹅,做了一顿丰盛晚饭,也不请什么人,一家三口围坐着高高兴兴地吃了。
倒是麦老师夫妇过来坐了一会,说了很多勉励陈月媚的话,送了一个红包给陈月媚。陈月媚后来打开一看,里面是200块钱,和父母说了,心里自是感激。
那晚老俩口一边给女儿收搭行装,一边对女儿千叮咛万嘱咐,说着说着陈姨就掉偷偷眼泪,给陈满瞪了一眼,又赶忙把眼泪抹掉。第二天一大早,老俩口不顾女儿反对,同坐公共汽车把陈月媚送到二十公里外的火车站,直到把陈月媚送上了火车,老俩口才回家来。
陈姨一直忍着,待火车开走,见女儿探出车窗扬手告別时满脸热泪,她的眼泪也涮涮涮地往外流。陈满这时也觉心里酸酸的,不过他忍着不让自己也流泪,待回到家里,才发觉自己不知不觉中,眼角也有了两滴泪珠。
这一夜陈满夫妇都没有睡好。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早就少少离家,乖巧懂事的女儿如今又去千里之外的上海读书,家里便寂寥冷清了。十几年了,陈姨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便是煮早餐,让女儿吃了早餐去上学,这天陈姨习惯性地早早起了床,进了厨房才想起从此不用煮早餐给女儿了,一下又引起愁离悲绪,忍不住就在厨房抹起眼泪。
陈满也跟着起了床,听得陈姨躲在厨房抽泣,他忽然也涌上一股空落落的感觉很不好受,他干脆不进厨房漱口洗脸了,在门角拿了钓鱼工具,开了门便往外走。
陈满在巷口门楼碰见了巷口方家的卢少容,他淡淡地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便继续往外走,卢少容却不挪动。巷口门楼窄,看上去可容两人进出,实际是若两人在门楼相遇,必有一人侧身谦让,方好进出。陈满见卢少容堵在门楼,诧异地停住了脚步,抬起了头,卢少容就说,月媚走了?
陈满点点头没有说话。
卢少容又说,昊天没有回来?
陈满点点头还是没说话。
卢少容幽幽地看了看陈满,说,月媚这么争气,好多人都竖大母指夸她呢!停了一下,又说,街坊都说你和陈姨好福气呢。
陈满还是没有接话,回头望了望空寂的欧巷,一言不发就往前走。卢少容见陈满不搭理自己,只好侧身让了让道,见陈满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心里却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二十多年了,陈满待她都是这副神态,连话也不想多说一句,看得出陈满还是没解开当年的心结啊。
这是一个欧巷里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秘密,埋藏在她和陈满心底之间的秘密。
八
欧灿辉跟着陈永松做了八天,做完了东方广场那个成衣档口的装修,陈永松不但没少给人工,而且还是按大工的人工发给他的,令他感到又惊又喜。装修行内都这样,帮至亲好友做,包工不包料,最多材料上不赚多一笔,人工还是按行价给。
欧灿辉戒了烟,这经济就好计划了,除了留下50块钱,其的都交给父亲。留下的50块钱中,他分别给两个细佬各10元零花钱。两个细佬眉开眼笑,欧灿辉心里明白,灿荣乖巧听话不给零花钱不算问题,灿耀活泼好动,身上没有钱难保会做出点什么出格的事,所以他又特地叮嘱两个细佬,要花钱的事一定要和他说,不许在外头做出有辱家门的事。两个细佬一叠声点头答应了。
欧灿辉不敢问父亲有没有接到生意,不过就留意父亲房中那一堆滕条,见滕条给动过、滕条少了,就知道父亲这一天接到了生意。
早十年滕家具很流行,但社会风气变了,有钱人家都换上新潮时髦的木家具、皮家具,还用滕椅的大都是市井小民,修修补补也出不了什么价钱。倒是有一些单位还保留滕椅,图膝椅通风透气,欧国能有一次给一个单位叫去,把三十多张滕椅全面修补翻新,那一个星期欧国能干得最开心,还把王沛林叫来斩料(加菜)喝了两杯。王沛林已经找到了活干,在影剧院门前保管单车、摩托车,虽然收入不高,但每天可以马上分钱,总算有了收入。
欧灿辉在家待了两天闷得慌,正想再出去找找人,谁知灿耀一头鲜血跑回家来,把他吓了一跳,跟着灿耀冲进厨房,见灿耀正开了水龙头,用水洗涤血污的头脸。欧灿辉忙过去仔细察看,见灿耀左额头给打破了,扯过一条毛巾给他,转身去父亲房中找出云南白药,在伤口处擞下,幸好伤得不深,很快就止住了流血。
欧灿辉刚说了一句“你打什么架,小心老豆回来……”灿耀已经冲出屋去,欧灿辉忙快步追上去,在巷口门楼处一把拽住灿耀,喝道:“你给我回来……”他知道灿耀的脾气,打架从来不愿服输,今天吃了亏,肯定不服气,再出去是为报复。欧灿辉小时候也没少打架,这时大了,知道打架无益,上一次就为一时冲动动了手而丢了饭碗,早就刻骨铭心,不轻易动火,灿耀摆明了去打架他不能不管。
灿耀正在火头上,他用力一甩,甩开了大佬的手,不料大佬手腕一翻,又捉住了他,他更火了,另一只手往大佬胸膛一推,欧灿辉吃痛,就骂道:“你敢打我?”他用力把灿耀往家里推,灿耀气急败坏,嘴里高声叫嚷“放开我!”俩兄弟挣扎纠缠在一起,不经意中,灿耀的伤口又裂开了,鲜血汩汩流下来。
对门方清阿嫲听得门外响动嘈杂,走出门来,见欧灿辉兄弟扭成一团,灿耀脸上还流着鲜血,不由得慌了,叫俩兄弟不要打架,走上前劝架,那里劝得开了?一个要冲出欧巷,一个要把细佬往家里推,细佬牛精不听话,把做大佬的火气也惹了上来,用的气力也大了,冲突中,把方清阿嫲也撞了一下。老人家不经碰撞,一屁股就跌坐在麻石路面上,闻声出来的陈姨看见方清阿嫲跌倒,忙迈着碎步过来扶起老人家。
欧国能正好走回来,大喝一声,俩兄弟吓得顿时松了手。欧国能见灿耀头上流血,方清阿嫲这时站了起来,嘴上又唠叨着:亲兄弟打什么架?兄弟要和睦,你老母要是在生,看见你俩兄弟这么不生性也会活活激(气)死的……
她想起孙子方坚也是和欧灿辉打架,给欧灿辉阮桂洪打伤住进医院的。她现在不是居民小组长了,要是倒回去十年八年,孙子挨打受伤,她一定会到居委会报告,让居委会、派出所把人带去教育教育。
欧国能的火一蹿一蹿的,方清阿嫲的话像火上添油,怒气一升,朝着欧灿辉腿上就是一脚。那一脚用上了力,踢在欧灿辉右大腿上,痛得欧灿辉龇牙跳开,幽怨地看了一眼父亲,一言不发抚着痛处踟跚着走回屋去。灿耀却转身跑出欧巷,不顾欧国能走出巷口大声呼叫,眨眼功夫就不见了踪影。
陈姨这时说,细路仔(小孩子)要教不要打,细皮嫩肉,很容易受伤的,不要上火生气,细路仔要慢慢慢教……陈姨细声细语劝说,大约也想起自家儿子陈昊天,几年前也是调皮百厌不懂事,给父亲一阵暴打就堵气离家的,如今欧国能怒气冲冲,一条巷住了二十多年,她知道欧国能的脾气,火气上来会把儿子往死里打,所以就忙着告诫他控制好脾气。
欧国能铁青着脸,这时也懊悔打了大仔。稍一冷静想想,就知道是灿耀惹起的,大仔越来越懂事了,要管教细佬,定是灿耀牛精不听大佬的,兄弟自然就起冲突。这几年他再洝接卸远佣幌轮竿罚裉煲膊恢窃趺戳耍谷豢刂撇蛔∽约骸U馐彼渚蚕吕矗角灏坝檬指ü桑ι锨肮厍袖剩埃忻挥械耍恳灰ヒ皆嚎纯矗?br />
方清阿嫲摇摇头说,不碍事,哪有这么矜贵,跌一下就要去医院?我没事。唉,仔女细(孩子小),老是盼望他快点长高快大,到大了,又担心调皮百厌,真是操不完的心啊……
欧国能耐着性子听她唠叨了好一阵,才轻扶着她回到家门口才回头。回到屋里见欧灿辉坐着发呆,就走回房,找了一瓶佛山冯了性药酒出来,对儿子说,搽一搽就好了。说完又回房,拿了一些修补辅料走了。
欧灿辉知道父亲消了火气,也就放下心来。到晚上吃过饭,他在厨房洗碗,听得父亲开口教训灿耀,语气虽严厉,却不是火气冲天,总算是放下心头大石——父亲的脾气发作起来,灿耀就有苦头吃了。白天父亲那一脚,直到现在大腿还隐隐作疼呢!
幸好第二天就有了好消息,华仔表哥在云南接了一个大工程,令欧灿辉欣喜若狂。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想着半个月后去云南的事。华仔表哥说了,这一去要等到过年才能回来,家里的事要好好安排一下。现在令他不放心的是细佬灿耀。书不愿读了,想来就算强迫他也没有用,但他才刚满十六岁,能做什么?再说现在也不好找工作,父亲晚上有时长吁短叹,欧灿辉自己也不好受。若实在没办法,也只好求华仔表哥,让他同意也带灿耀一齐去云南,让这个调皮的细佬跟在自己身边,父亲大约也会同意的。
回到欧巷,刚想开门进屋,又改变主意,先到市场买了菜才回家。在家里闲着没事,他拿起放在茶几上的红楼梦,看了几行又看不下去。手里拿着红楼梦,心里一动,他想起了郑叔,便把书放下,到楼上看了看,灿耀还在床上蒙头大睡,摇了摇头,找出郑叔的地址,便关好门走出来。
在落凤岗结识的这个郑叔,真是一个奇特的人。按照郑叔的说法,他在40岁前的经历,完整说出来就是另一部版本的《悲惨世界》,所以郑叔极少提及过去。欧灿辉相信郑叔绝不是哗众取宠,是郑叔使他第一次对那句“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名言产生了怀疑,不过那只是一闪念,但郑叔青少年时期有悲惨遭遇,令他从心底和郑叔产生了共鸣——他也遭遇到人生的双重打击:丧失工作和丧母,和郑叔的悲惨遭遇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欧灿辉后来才明白,国家机器对一个公民的打压摧残,才是真正的凄惨。祖国是母亲,中国人讲究百行孝为先,母亲做错了事,你甚至不能公开批评它,甚至腹谤也是不孝……
这时欧灿辉还未懂得思考这些( 三戒 http://www.xlawen.org/kan/2504/ )
五
后来阮桂洪和陈永松几个就少找郑叔聊天,因为郑叔对他们总是摆出长者姿态,很正经地对他们说做人的哲理,或是回忆当年艰难困苦的日子和悲惨的遭遇。欧灿辉倒听得入耳,觉得郑叔阅历丰富,闲谈中透着睿智,不但处处新鲜,令他大长见识,也令他受教益非浅。
有一晚还是他们两人在一起闲聊,郑叔笑着对欧灿辉说,辉仔,你知道吗,我今年三月做了六十大寿,第二天我把五个子女叫齐,向他们宣布我金盆洗手,正式退休,从此不再过问生意上的事,儿女们按原先各自理开的生意自立门户,盈亏自负。我把所有资财作了安排,儿女们都没有意见了,我就和老婆回到了老家——我在市里塘仔边有一座房屋,现在搞好乡下这一间别墅,是为方便我时不时回来住一住。这里空气好、风水好,到我不愿跑动了,就回这里颐养天年,等候百年归老。
欧灿辉觉得意外,更有点不理解。郑叔自言冇病冇痛,身体好得很,儿女们又孝顺听话,而且精神爽烁,思维敏捷,足可应付在商海中再驰骋十年八年,为何突然急流勇退,回老家当个闲人?
郑叔对欧灿辉的疑惑含蓄地一笑说,慢慢你就会明白的。
欧灿辉还想让郑叔解说解说,郑叔却说,还是给你说说我的大半生吧,你不是对我充满好奇、不是对我的一些行为疑惑不解吗,或许你能从我的经历找到一些答案。
郑叔于是说,我把我六十岁前主要分成三个时间段,25到40岁,是我最艰难困苦的时候,曾经到了走投无路想自杀的境地──这些欧灿辉己断断续续的听过不少,有时听得惊心动魄,有时听得感触良多,有时便同情唏嘘。40到50岁,是我拼命工作揾钱的时候,不过也是我坏事做得最多的时候──我可以告诉你,为了达到目的,可以说什么招数也使过,说起来也是作了孽,间接也害了不少人。到了50到60岁,是我成功辉煌的时候。直至到了去年,有两件事对我刺激很大,促使我下了决心,及早抽身。到真的退了出来,我便觉得休闲自在,时间任我自由分配,舒服惬意得很。这就证明我做对了。
欧灿辉不由得来了兴趣。这个郑叔这一生充满了神秘和传奇,听他如此说,肯定是波澜曲析、悲壮绚丽、多姿多彩,他只有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去寻觅郑叔的人生轨迹。
郑叔说,第一件是重见信用社主任,跟着第二件呢,是见着了一个佛门高僧。我在南海有一个做厂的朋友,他的生意做得很大,每年出口额达几百万美金。他买了一块地建新厂房和办公楼,因为他笃信佛教,是佛门俗家弟子,所以请了他的师兄来为他做法事。
做法事那天我也去了,朋友介绍我认识,那高僧抬头看了我一眼,合什说,施主,你和佛有缘,我赠你两个字:戒得。说完他又闭目继续打坐,我听不明白,也很想藉此和高僧攀谈,但高僧即如入定一般,也不理我的发问。
欧灿辉也不明白那两个字。郑叔也不多说,就起身带欧灿辉走进屋里,在楼下一个放杂物的房间,找出一块木匾,让欧灿辉帮手把木匾抬出客厅,拆去了包裹着的厚纸皮,在白晃晃的灯光下看得清楚,这块塗了黑漆的樟木匾,高约五十公分,长约一米半,“三戒”两个隶书大字塗上金粉,阳字阴刻,占了木匾一半地方,特别引人瞩目;左边还刻有直行多个小字,也是金粉隶书阳字阴刻。
欧灿辉认真细读,却也认得全这些字。只见这些字是:子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欧灿辉细细嘴嚼那几行小字,一时竟入了神。
沉吟间,郑叔让欧灿辉帮忙把木匾抬回杂物房放好,回到泳池边。又换上一趟热茶,笑着问欧灿辉:“有没有看过红楼梦?”
欧灿辉摇了摇头。他喜欢看书,三国、水浒、西游记、封神榜都看过,但更喜欢看武俠传奇,像薛仁贵征东、罗通扫北、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八锤大闹朱仙镇,隨唐演义、说岳全传、三俠五义,后来又迷上梁羽生、古龙,尤其钟爱金庸的武俠小说。看这些小说刺激过瘾,欲罢不能,心灵得到很大满足,很能激发许多遐想。但他对红楼梦这些情呀爱的没有兴趣。
郑叔说,这你就错了。毛主席在文革时都说过,看红楼梦起码要看30遍。后生仔,看红楼梦,能教会你很多人生哲理啊!说着,他低声吟诵起来,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爱,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欧灿辉知道这就是红楼梦里的诗句了,觉得顺口流暢,通俗易懂。听得郑叔又说,这是红楼梦里的《好了歌》,这《好了歌》还有个注解,你不妨找红楼梦看一看。每读完一次红楼梦,再回过头细细品味这《好了歌》和注解,都读懂读通了,你这一世也就不枉过了。
这一夜欧灿辉碾转反侧,总是睡不安稳。这是极少有的事,往常他一倒下就能呼呼入睡,即使四个月前给金龙炒鱿(辞退),心里虽然惊恐徬徨,仍能沾着忱头就睡着。这一回大约是郑叔其人其事令他浮想联翩,竟是思来想去,夜不成眠。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郑叔的别墅室内装修工程终于完工了。这天下午,郑叔指挥装修工,帮忙把“三戒”木匾在客厅正中墙上挂好,认真仔细端详了一阵,拍了拍手,笑着对大家说:“好,总算大功告成,多谢各位师傅了。今晚我请大家喝两杯──桂洪,我要搞隆重一点当作庆祝,你不会再反对了吧?”
阮桂洪就咧嘴笑了。欧灿辉跟着大家把剩余材料、一应工具家什都收拾妥当,搬出去在院子大门边放好,又跟着回三楼搬被褥。欧灿辉见郑叔跟着上楼,又转上楼顶天台,心里一动,便跟着走了上去。阮桂洪觉得奇怪,不由自主也跟着上了楼顶。
欧灿辉、阮桂洪都是第一次上天台。见天台地面没有铺砌瓷砖,仍是原来的水泥混凝土本色,平平整整。满天台都是盆景,这几十盆盆景都摆放在砌砖作柱、上面架好了的水泥板条上。两边各有四行,每行都摆满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盆景。
阮桂洪看这些盆栽都是枝繁叶茂,一片翠绿,看得眼花缭乱。他原就不懂,这时便笑着问:“郑叔,我是不懂的,你告诉我,怎样的盆景才算是好?”
郑叔哑然失笑。和门外汉说盆景,差不多是对牛弹琴。不过爱好盆景的人大都希望多些同好之人,所以他就不厌其烦地给阮桂洪、欧灿辉介绍他的盆景:九里香、罗汉松、福建茶、细叶榕、牛根桑(朴树)、黄杨、榆树、雀梅、山桔、紫薇、红果、水横枝、满天星……
郑叔如数家珍,阮桂洪却听得一头雾水,转眼又分辩不出来。待都看完了,阮桂洪又问郑叔:“怎样才知道那棵盆栽值钱?”
郑叔只好解释说,看盆景主要看树种,也要看桩头、树形、枝托,再看长势,总的来说,树种好、长势好,而且树桩头越大,树龄便越长,相对也就更值钱一点。
看阮桂洪似懂不懂,郑叔又说,他也是去年才开始跟人学习栽种,刚刚入门,自然学艺不精。自去年萌生退意,那位信佛的朋友便送了他这批盆景,他也不在乎贵贱好坏值不值钱,只在乎于寄情山乡田野、绿色环境,取个自得其乐的意境就是了。
阮桂洪就指着欧灿辉说,灿辉的四叔公是玩盆景的行家,今年快七十了,每年一开春就天天往公园跑──公园门前那块开阔地,是农民挖了山桩前来摆卖的地方。灿辉的四叔公每天天不亮就出门,不过十点半不见回家,不买树桩也能在那儿呆几个钟头,真是服了他了。
郑叔听了很高兴,要欧灿辉有机会介绍他认识这个四叔公。
欧灿辉答应了,心里却犯了难,这个四叔公为人怪僻,不像你郑叔这么好打交道,能不能得到他允诺还是个未知数呢,不过既然答应了,怎么也要试一试,多说点好话,大约四叔公也不至于拒人于门外吧?
第二天,坐上华仔表哥派来接他们的人货车,和郑叔道别分手,便回市区去。大家都流露了高兴快活的表情,陈永松几个成了家的,这时最想的大概是回家见见孩子,抱着老婆亲热一番。在乡下熬了一个多月,陈永松早就觉得受不了,他等车开上国道,便撩逗坐在前排的阮桂洪说,要不要先去找你的肥妹仔?
阮桂洪竟然面红,回头瞪了他一眼,又转头看前方。陈永松见阮桂洪不搭理他,又撩逗戴着耳塞听收音机的白志毅,见白志毅也不兜搭他,只好闷闷的拿出烟来抽。
驾驶室后排挤了四个人,陈永松抽烟便显得烟气嗆人。欧灿辉已经戒了一个多月的烟,这时闻到烟味也觉不好受,忙把车窗摇下,让疾风劲吹进来。
欧灿辉这时脑子里满是郑叔的影像。临上车时,郑叔拿出一套四本红楼梦送给他,弄得阮桂洪他们脸上都露出诧异的神色。欧灿辉心存感激,道了谢,又问了郑叔在城里的住址,答应一定去探望他,才和郑叔握手道别。这时欧灿辉就拿出第一本红楼梦,打开一看,扉页便赫然写着三戒那段话,字迹蒼劲,下面还写着:赠灿辉友弟共勉,签署了一个姓名:郑柏秋。欧灿辉一看书写的日期是今天,方知道郑叔的大名叫郑柏秋。
阮桂洪瞥见欧灿辉在车上看书,也不在意。他从小就不喜欢看书,每年读书都是勉勉强强才能升级。他和欧灿辉有一处不同的,就是欧灿辉喜欢看点书报。郑叔送一套书给欧灿辉,只不过是因为欧灿辉和他投缘。阮桂洪没料到的是,结识了郑叔,欧灿辉从此便发生了更多的变化,这个郑叔,可以说是欧灿辉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人,甚至影响了欧灿辉的一生。
六
做完落凤岗郑叔别墅装修以后,欧灿辉觉得这次歇停的时间长了点,他还是第一次碰上休息了半个月,华仔表哥还没有开工通知的事。他有点心急,过去找阮桂洪问了一下。阮桂洪却说,他曾试过歇息两个多月冇工开呢,现在生意难做,竞争激烈,要不找点什么自己先做着,等有工开就去开工。
欧灿辉这才彻底明白,装修这一行虽然看起来人工高,但并不是天天有得做,做老板的有家财垫底,未接到工程日子也照样过得滋润,但当工人的三两个月都在家歇息,恐怕就不行了,坐吃山空,这道理大家都懂的。于是欧灿辉又拉着阮桂洪去找华仔表哥,但却没见着,阮桂洪表嫂说华仔表哥又去打麻將了。
欧灿辉是第一次见着华仔表哥的老婆。她看上去比华仔表哥年纪还大了点,已经生了三个孩子,但保养得好,人长得有点富态。她对阮桂洪埋怨着说,华仔近来沉迷赌博,不但打麻將,还打扑克牌,劝他两句就发脾气,你们和他说得来,不要说是亲戚,就是作为朋友也不能见死不救,帮我劝劝他收手。老实说,他去嫖我还不那么生气,嫖一个晚上也用不了多少钱,嫖多几个也就没气力再嫖了,赌呢,一个晚上就可以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
她说着说着就掉泪。阮桂洪不晓得劝人,挠挠头安慰了她几句,赶忙和欧灿辉告辞。
欧灿辉心情有点忧郁。华仔表哥老婆说得对,赌钱这玩艺真是碰不得,很容易入迷,迷上了就收不了手,运气差就会一输再输,输了不服气再赌,恶性循环,人就不能自拔了。华仔表哥赌的赌注大概不会小,那就更要命了。就算华仔表哥命好,又有通晓八卦五行的阿松关照,赌博不输钱──不过对此欧灿辉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但迷上了就没时间出去兜揽生意,因为要接一个工程是要花很多时间去搞信息、搞公关的。如今华仔表哥都把时间用在赌桌上,这样对等开工的人就很不妙了。
欧灿辉心急起来,早些时捧着看的红楼梦也看不下去了,因为家里的事也够他烦的。灿耀已经读完初中,考试成绩只有300多分,离高中录取分数线差得老远,父亲托了很多人,才在后街中学找到一个学位,但要交1500元赞助费。灿耀却和父亲说,那1500元你就省下来吧,我是打死也不会读的,把父亲气得差点吐血。
欧灿辉又听父亲的工友来串门,都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市家具厂已经亏了几百万元,最近三年厂里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虽然腐败的厂长、副厂长还有会计最近给捡察院抓走了,但厂里近半年只发五成工资,近两个月连一分钱也发不出。更要命的是,昨天厂里正式宣布,全厂放假,工人自谋生路。工人们火了,正组织起来准备在市长接待日上访,欧灿辉才知道父亲是内外交困,这两年竟是没一天过得舒心。
来串门的工友原是来串联明天去市政府请愿的,欧国能却兴奋不起来,默默的抽着水烟斗,听工友们慷慨激昂的议论着。见欧灿辉想出门——欧灿辉想到对门阮桂洪处坐一坐,家具厂的事听了让人窝火烦闷——就对欧灿辉说,你做大佬的,要教教细佬,灿耀不读书干什么?就知道百厌惹事,我告诉你,把我惹火了,我打断他的腿,也要他去读书!……
家具厂工友见欧国能训斥儿子,又见约去市政府请愿的事不热心,便讪讪的告辞离去。倒是有一个叫王沛林的工友,因为和欧国能有过命的交情,见欧国能为儿子的事烦恼,便留下来平心气和地开言劝慰。
欧国能却说,沛林,我是挂了号的人,市政府请愿我是不去的,免得又说我挑动群众斗群众、和党的路线唱对台戏,但我要糊口养家,明天我就上街——我想过了,我有编织滕椅的手艺,修补滕椅也可以揾两餐吧?
王沛林吃了一惊,他没想到欧国能这么快就打定主意,想出这么个办法。
工厂冇工开,好多工人早已偷偷找私活干了,但那时还没有正式宣布放假,工人还是要按时回厂报到上班,回到工厂没事干,或闲聊、或打扑克,胆子大的报到后又溜走,厂里也没人管,老实胆小的还规规矩矩按时上下班,闲极无聊胡胡混混捱时间过日子。他和欧国能都属守规矩的,他曾见欧国能在车间捡拾滕条,原也没在意,厂里曾生产过一批滕椅,剩下的滕条都属废料没什么大用场,但用来修补那是必不可少的。原来欧国能未雨绸谬,早有自谋生活的打算。想起自己在工厂干了三十七年,习惯了按时上下班,习惯了听领导安排工作,一下失去了这个惯性,要自己想办法谋生活,脑子便一遍空白,顿时觉得惶惑不安。
欧国能又坦然的说,工人靠双手搵食,工厂靠不住了,我不敢说共产党靠不住,但手是自己的,有手有脚就饿不死人,国际歌都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王沛林脸色阴沉下来。他相信政府不会不管,但什么时候才有结果?已经几个月冇工资发,再等到什么时候?看来还得学欧国能,自己找出路——欧国能能拉下面子上街,为了生活,自己也得好好盘算盘算。
修补滕椅或在街边守候,或是沿街吆喝,有时等一天、走一天也招揽不到生意的。但第二天,欧国能果然手提一个工具袋就上了街。他没有在一个固定地点挂牌佇候顾客,而是像收买佬一样,沿街四处走动,边走高声吆喝:“修补滕椅滕席──”
欧灿辉见父亲真的上街揾食,每天一大早就出去,中午回来吃过午饭又匆匆提着工具袋出门,晚上回来脸色不见开朗,常常默默地抽水烟斗,满腹心事的样子,知道父亲的生意并不见好。
他现在也冇工开,心里更着急,为开工的事和阮桂洪说了几次,阮桂洪却不着紧,又几次碰见阮桂洪和霞女、还有一个年青女仔一齐出去,心想阮桂洪可能拍拖(谈恋爱)了,但不知是霞女还是那个年青女仔?阮桂洪自小和霞女说得来,真要拍拖就有点不现实了。方清家庭和个人条件都比阮桂洪好,欧德庭还不同意他做欧家女婿呢,你阮桂洪想和霞女拍拖,那是痴人做梦。不过,你有拖拍不急着揾工开,我却不能在家呆等,总得要揾钱啊!
想来想去,想到了接触最多的陈永松,于是欧灿辉决定去找他。这陈永松虽然咸湿(下流、猥亵),但待人其实很不错的,他有技术,人也活络,和他多笼络一下感情也好,说不定陈永松能想出什么办法呢。
从阮桂洪处问得陈永松家地址,欧灿辉就去九瓦巷找陈永松。九瓦巷在北门街,巷口显眼处就钉着那块蓝底白字的牌子。巷子很窄,大约宽不足一米。欧灿辉过去也知道这条巷,搞装修接触尺寸数字多了,这下就明白为什么叫九瓦巷了:屋顶盖压瓦片的瓦桶长约20公分,宽约9公分,这小巷宽不足一米,就是说只有九只瓦桶(北方人大概叫瓦当吧)那么宽,叫九瓦巷真是形像得很。
巧得很,陈永松刚好从巷里走出来,看见欧灿辉就高兴地叫起来:“灿辉!你去哪里?我正想去找你呢,”
欧灿辉也很高兴,连忙说:“我是来找你的。”
陈永松就带欧灿辉到他家。巷子虽窄而不长,左面是别人房屋的后墙,右面是巷里几个住户的门口,陈永松住第二家。
进了门,欧灿辉打量了一下,这是本地很典型的俗称“火筒屋”的老房子。房屋不宽,但很长,进门是客厅,靠墙一边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里头有几个房,通道尽头大概是厨房了。
欧灿辉看客厅到处放着木方、木板、夹板,有一些半成品木床、木柜,有一个小型电刨床,也有那种一头高一头低的木工长刨櫈,墙上也挂着木工锯子、角尺等工具,满地木刨花、木屑,很明显是一个木工工场,大约陈永松平常就接些木工活来做。欧灿辉就很羡慕地说:“陈师傅,你有这门手艺,揾两餐是不愁的了。”
陈永松却说:“有手艺顶什么用?工字不出头,揾两餐容易,要想发达就难了。”
欧灿辉就说:“还想望发达?再冇工开,我两餐也难揾啊!”
“我找你就是想找你开工,不知你做不做?”陈永松说,“我有个朋友在东方广场租了一个档口,做成衣的,因为是很熟的朋友,所以工钱可能会低点。”
欧灿辉忙点头应承:“我做。说实话,十几天冇工开,我不同你,你还可以在家做木工,我什么都不会,在家闷得慌,真的好难过的。”
陈永松认真地看着欧灿辉说:“你这样也确不是办法──有没有想过做其他?”
欧灿辉挠挠头:“我可没想过。我什么也不懂,能做得了什么?”
陈永松一拍大腿:“对了,你不是金龙出来的吗?做早点卖也可以呀,一天赚十块八块的,小数怕长计,一个月也有二、三百块吧,总比现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强。”
欧灿辉想了想,还是摇摇头:“没有地方、没有本钱,怎么搞?”他不想再说这些头疼的事,关心着开工,又问,“什么时候开工?”
“明天。”陈永松说,“明天一早你直接到东方广场就行了,那档口是A6卡,门口有编号,很好找的。”
欧灿辉又和陈永松聊了一会,满心欢喜地要告辞,走的时候说:“等晚上找到阮桂洪我再通知他。”
谁知陈永松却说:“我已经找够了人,阮桂洪你就不用通知了。”
欧灿辉一楞,行走着想了好一会才算想明白,阮桂洪说“要不自己先找点活干”,大概就是这意思了。跟华仔表哥做是临时性的,按劳取酬,平时自己也可以找工做,接到工程自己也可以做老板。欧灿辉这时觉得有点鼓舞,原来老板竟是人人可以做得的。但随即觉得有点想过了头,老板是这么好做的?工程怎样设计、怎样做预算、结算,听说还要打税开发票,还涉及到管理费,如果要给对方回扣,又该给多少?所有这些自己都还弄不明白。而且,听说对那些单位有那个权的人,要请客送礼,一餐饭花上一千几百是很随便的事,大的工程更要先花上一笔钱去活动──算了,还是老老实实当个工人算了,穷佬仔实在没那个本事和本钱。
第一章第七至八节
七
听得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欧灿辉回过神来,见陈满、陈姨还有他们的女儿陈月媚,就站在北门大商场门口,离自己咫尺之间,原来自己想入了神,走到熟人跟前也是视而不见。
欧灿辉忙和他们打招呼,又笑着对陈月媚说:“听说你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恭喜你。”他看见这一家三口手里都提着从商场购买的物品,马上就想到陈月媚考上大学的事。
陈月媚个子不高,也就是一米五五左右吧,差不多差比欧灿辉矮了一个头,身材娇小,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她平日端庄含蓄,见了邻居们都很礼貌地打招呼。欧灿辉对她很有好感,见着她喜欢和她说说话。陈月媚读书用功,这次考上上海交通大学,街坊邻里都传开了,都说陈月媚这孩子争气,全市就她一个考上上海这间名牌大学。没当着陈家人说出的另一层意思,是说陈家人穷志不穷,別看陈满是收破烂的,陈姨又有殘疾,但家里小孩自觉勤奋,草窝里也飞出一只金凤凰。
小时候阮桂洪是巷里一霸,没少欺负陈月媚和霞女。欧灿辉也算调皮,和阮桂洪、还有陈月媚大佬陈昊天在外头惹事生非,结伙打架,回到巷子里却并不欺凌弱小,对同宗姑姑辈份的霞女自不必说,对陈月媚、阮桂婵、方小兰也倍加呵护,若她们在外头受了別人欺负,他必定为她们抱打不平。不过这时最出头出角的却是阮桂洪,打架像不要命的凶狠,所以牛精洪的外号很快在外头传开。
因为和欧巷外的人打群架与陈昊天成了好朋友,阮桂洪以后才不欺负陈月媚。到上了初中,都懂事了,欧灿辉和阮桂洪、陈昊天就极少和人打架,矇矇昽昽的像懂了男女之大防,欧灿辉和陈月媚见面只点点头,却不大说话,但对方小兰倒是像对自家小妹妹般随便得多了。
陈月媚自小对欧灿辉很有好感。后来长大了,这情谊便一直埋在心里,加上家庭条件比別人差,心里有自卑,就转化为动力,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待到欧灿辉不读高中出来参加工作,她见着了欧灿辉,却又有说有笑,心里其实惋惜欧灿辉没能继续读书。她觉得欧灿辉自小聪明机灵,领悟力强,若是继续深造,一定能考上大学的。
欧灿辉和陈满一家一同走回家去。他抢过陈姨手里提着的装着零碎杂物的新塑料桶,又把陈满提着的新棉被要过来拿着,和陈月媚一路走一路说话。
陈月媚虽然考上大学扬眉吐气,但神色间一如慨往气定神闲,并无得意洋洋之态。见欧灿辉问起大佬陈昊天,陈月媚说,已经写信告诉他了,但大佬跟的那个供电工程队到处去,也不知大佬有没有收到信。
欧灿辉想起和陈昊天这几年中没见过几次面,儿时的好朋友也变得生疏了,但他这时已体会到“揾食艰难”这句说活,便安慰陈月媚说,想是没有收到信,若是收到了,天哥没理由不回来的。
陈月媚点头称是。大佬自小爱读书,对她这个妹妹很呵护,小时候没少为她在外头受欺负的事和人打架,便常常受父母的责骂。大佬离家出走前一晚,她看父亲凶神恶煞般地打大佬,她吓得躲回小房子里哭。父亲对她两兄妹从不打骂,大佬调皮在外头闯祸,別人上门告状,父亲只是拉下脸教育大佬。只是那一次大佬闯的祸闯大了,父亲发了那么大的脾气,陈月媚知道是大佬伤了父亲的心。
父亲自小便教育她俩兄妹,说人穷志不穷,宁愿饿死,也不能做去偷去抢的事。想起大佬她有点伤心难过,她知道自己只是陈家的养女,是养父母在巷口门楼后面捡她回来的,但养父母对她视为己出,有点好吃好穿的都先给了她,大佬更是当她亲妹妹,自小就什么事都让着她。这时陈月媚对这个家充满感激之情、眷恋之情,她在心里暗暗发誓,寸草春晖,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
回到欧巷,走到欧灿辉家门口,陈月媚把手上的物品交给父母,要拿回欧灿辉手上的物件,不让欧灿辉再送到巷尾。欧灿辉却不放手,直走到陈满家门口,方停下来,把手上物件交回陈月媚,又从衣袋掏出一张50元放在陈月媚手里,说了句“小小意思”才转头回家。
陈月媚见欧灿辉把钱塞在自己手里,窘得满脸通红,待放下东西想退给欧灿辉,欧灿辉已经快走到自家门口了。她叫了一声“灿辉”,欧灿辉却朝她扬扬手便进了屋。
先开了门进屋的陈满,见女儿站在门口有点不知所措,就对儿女说,这是街坊邻里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了罢。陈月媚只好拿起放在门口的物件进屋,心情却变得有点郁郁寡欢起来。
地方风俗,家里孩子若考上大学,临行时,必定请亲戚聚会,有些还会在酒家茶楼摆上“谢师宴”,恭请老师上座,至亲好友相陪,高高兴兴地吃一餐。但陈满是孤家寡人,陈姨那头也没有什么亲戚,在外地打工的陈昊天不知是不当一回事,还是没接到寄去的信,不但人没回来,连一只字的音讯也没有回,陈满老俩口心里生着闷气,在陈月媚跟前也闭口不提,只是在家劏鸡劏鹅,做了一顿丰盛晚饭,也不请什么人,一家三口围坐着高高兴兴地吃了。
倒是麦老师夫妇过来坐了一会,说了很多勉励陈月媚的话,送了一个红包给陈月媚。陈月媚后来打开一看,里面是200块钱,和父母说了,心里自是感激。
那晚老俩口一边给女儿收搭行装,一边对女儿千叮咛万嘱咐,说着说着陈姨就掉偷偷眼泪,给陈满瞪了一眼,又赶忙把眼泪抹掉。第二天一大早,老俩口不顾女儿反对,同坐公共汽车把陈月媚送到二十公里外的火车站,直到把陈月媚送上了火车,老俩口才回家来。
陈姨一直忍着,待火车开走,见女儿探出车窗扬手告別时满脸热泪,她的眼泪也涮涮涮地往外流。陈满这时也觉心里酸酸的,不过他忍着不让自己也流泪,待回到家里,才发觉自己不知不觉中,眼角也有了两滴泪珠。
这一夜陈满夫妇都没有睡好。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早就少少离家,乖巧懂事的女儿如今又去千里之外的上海读书,家里便寂寥冷清了。十几年了,陈姨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便是煮早餐,让女儿吃了早餐去上学,这天陈姨习惯性地早早起了床,进了厨房才想起从此不用煮早餐给女儿了,一下又引起愁离悲绪,忍不住就在厨房抹起眼泪。
陈满也跟着起了床,听得陈姨躲在厨房抽泣,他忽然也涌上一股空落落的感觉很不好受,他干脆不进厨房漱口洗脸了,在门角拿了钓鱼工具,开了门便往外走。
陈满在巷口门楼碰见了巷口方家的卢少容,他淡淡地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便继续往外走,卢少容却不挪动。巷口门楼窄,看上去可容两人进出,实际是若两人在门楼相遇,必有一人侧身谦让,方好进出。陈满见卢少容堵在门楼,诧异地停住了脚步,抬起了头,卢少容就说,月媚走了?
陈满点点头没有说话。
卢少容又说,昊天没有回来?
陈满点点头还是没说话。
卢少容幽幽地看了看陈满,说,月媚这么争气,好多人都竖大母指夸她呢!停了一下,又说,街坊都说你和陈姨好福气呢。
陈满还是没有接话,回头望了望空寂的欧巷,一言不发就往前走。卢少容见陈满不搭理自己,只好侧身让了让道,见陈满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心里却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二十多年了,陈满待她都是这副神态,连话也不想多说一句,看得出陈满还是没解开当年的心结啊。
这是一个欧巷里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秘密,埋藏在她和陈满心底之间的秘密。
八
欧灿辉跟着陈永松做了八天,做完了东方广场那个成衣档口的装修,陈永松不但没少给人工,而且还是按大工的人工发给他的,令他感到又惊又喜。装修行内都这样,帮至亲好友做,包工不包料,最多材料上不赚多一笔,人工还是按行价给。
欧灿辉戒了烟,这经济就好计划了,除了留下50块钱,其的都交给父亲。留下的50块钱中,他分别给两个细佬各10元零花钱。两个细佬眉开眼笑,欧灿辉心里明白,灿荣乖巧听话不给零花钱不算问题,灿耀活泼好动,身上没有钱难保会做出点什么出格的事,所以他又特地叮嘱两个细佬,要花钱的事一定要和他说,不许在外头做出有辱家门的事。两个细佬一叠声点头答应了。
欧灿辉不敢问父亲有没有接到生意,不过就留意父亲房中那一堆滕条,见滕条给动过、滕条少了,就知道父亲这一天接到了生意。
早十年滕家具很流行,但社会风气变了,有钱人家都换上新潮时髦的木家具、皮家具,还用滕椅的大都是市井小民,修修补补也出不了什么价钱。倒是有一些单位还保留滕椅,图膝椅通风透气,欧国能有一次给一个单位叫去,把三十多张滕椅全面修补翻新,那一个星期欧国能干得最开心,还把王沛林叫来斩料(加菜)喝了两杯。王沛林已经找到了活干,在影剧院门前保管单车、摩托车,虽然收入不高,但每天可以马上分钱,总算有了收入。
欧灿辉在家待了两天闷得慌,正想再出去找找人,谁知灿耀一头鲜血跑回家来,把他吓了一跳,跟着灿耀冲进厨房,见灿耀正开了水龙头,用水洗涤血污的头脸。欧灿辉忙过去仔细察看,见灿耀左额头给打破了,扯过一条毛巾给他,转身去父亲房中找出云南白药,在伤口处擞下,幸好伤得不深,很快就止住了流血。
欧灿辉刚说了一句“你打什么架,小心老豆回来……”灿耀已经冲出屋去,欧灿辉忙快步追上去,在巷口门楼处一把拽住灿耀,喝道:“你给我回来……”他知道灿耀的脾气,打架从来不愿服输,今天吃了亏,肯定不服气,再出去是为报复。欧灿辉小时候也没少打架,这时大了,知道打架无益,上一次就为一时冲动动了手而丢了饭碗,早就刻骨铭心,不轻易动火,灿耀摆明了去打架他不能不管。
灿耀正在火头上,他用力一甩,甩开了大佬的手,不料大佬手腕一翻,又捉住了他,他更火了,另一只手往大佬胸膛一推,欧灿辉吃痛,就骂道:“你敢打我?”他用力把灿耀往家里推,灿耀气急败坏,嘴里高声叫嚷“放开我!”俩兄弟挣扎纠缠在一起,不经意中,灿耀的伤口又裂开了,鲜血汩汩流下来。
对门方清阿嫲听得门外响动嘈杂,走出门来,见欧灿辉兄弟扭成一团,灿耀脸上还流着鲜血,不由得慌了,叫俩兄弟不要打架,走上前劝架,那里劝得开了?一个要冲出欧巷,一个要把细佬往家里推,细佬牛精不听话,把做大佬的火气也惹了上来,用的气力也大了,冲突中,把方清阿嫲也撞了一下。老人家不经碰撞,一屁股就跌坐在麻石路面上,闻声出来的陈姨看见方清阿嫲跌倒,忙迈着碎步过来扶起老人家。
欧国能正好走回来,大喝一声,俩兄弟吓得顿时松了手。欧国能见灿耀头上流血,方清阿嫲这时站了起来,嘴上又唠叨着:亲兄弟打什么架?兄弟要和睦,你老母要是在生,看见你俩兄弟这么不生性也会活活激(气)死的……
她想起孙子方坚也是和欧灿辉打架,给欧灿辉阮桂洪打伤住进医院的。她现在不是居民小组长了,要是倒回去十年八年,孙子挨打受伤,她一定会到居委会报告,让居委会、派出所把人带去教育教育。
欧国能的火一蹿一蹿的,方清阿嫲的话像火上添油,怒气一升,朝着欧灿辉腿上就是一脚。那一脚用上了力,踢在欧灿辉右大腿上,痛得欧灿辉龇牙跳开,幽怨地看了一眼父亲,一言不发抚着痛处踟跚着走回屋去。灿耀却转身跑出欧巷,不顾欧国能走出巷口大声呼叫,眨眼功夫就不见了踪影。
陈姨这时说,细路仔(小孩子)要教不要打,细皮嫩肉,很容易受伤的,不要上火生气,细路仔要慢慢慢教……陈姨细声细语劝说,大约也想起自家儿子陈昊天,几年前也是调皮百厌不懂事,给父亲一阵暴打就堵气离家的,如今欧国能怒气冲冲,一条巷住了二十多年,她知道欧国能的脾气,火气上来会把儿子往死里打,所以就忙着告诫他控制好脾气。
欧国能铁青着脸,这时也懊悔打了大仔。稍一冷静想想,就知道是灿耀惹起的,大仔越来越懂事了,要管教细佬,定是灿耀牛精不听大佬的,兄弟自然就起冲突。这几年他再洝接卸远佣幌轮竿罚裉煲膊恢窃趺戳耍谷豢刂撇蛔∽约骸U馐彼渚蚕吕矗角灏坝檬指ü桑ι锨肮厍袖剩埃忻挥械耍恳灰ヒ皆嚎纯矗?br />
方清阿嫲摇摇头说,不碍事,哪有这么矜贵,跌一下就要去医院?我没事。唉,仔女细(孩子小),老是盼望他快点长高快大,到大了,又担心调皮百厌,真是操不完的心啊……
欧国能耐着性子听她唠叨了好一阵,才轻扶着她回到家门口才回头。回到屋里见欧灿辉坐着发呆,就走回房,找了一瓶佛山冯了性药酒出来,对儿子说,搽一搽就好了。说完又回房,拿了一些修补辅料走了。
欧灿辉知道父亲消了火气,也就放下心来。到晚上吃过饭,他在厨房洗碗,听得父亲开口教训灿耀,语气虽严厉,却不是火气冲天,总算是放下心头大石——父亲的脾气发作起来,灿耀就有苦头吃了。白天父亲那一脚,直到现在大腿还隐隐作疼呢!
幸好第二天就有了好消息,华仔表哥在云南接了一个大工程,令欧灿辉欣喜若狂。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想着半个月后去云南的事。华仔表哥说了,这一去要等到过年才能回来,家里的事要好好安排一下。现在令他不放心的是细佬灿耀。书不愿读了,想来就算强迫他也没有用,但他才刚满十六岁,能做什么?再说现在也不好找工作,父亲晚上有时长吁短叹,欧灿辉自己也不好受。若实在没办法,也只好求华仔表哥,让他同意也带灿耀一齐去云南,让这个调皮的细佬跟在自己身边,父亲大约也会同意的。
回到欧巷,刚想开门进屋,又改变主意,先到市场买了菜才回家。在家里闲着没事,他拿起放在茶几上的红楼梦,看了几行又看不下去。手里拿着红楼梦,心里一动,他想起了郑叔,便把书放下,到楼上看了看,灿耀还在床上蒙头大睡,摇了摇头,找出郑叔的地址,便关好门走出来。
在落凤岗结识的这个郑叔,真是一个奇特的人。按照郑叔的说法,他在40岁前的经历,完整说出来就是另一部版本的《悲惨世界》,所以郑叔极少提及过去。欧灿辉相信郑叔绝不是哗众取宠,是郑叔使他第一次对那句“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名言产生了怀疑,不过那只是一闪念,但郑叔青少年时期有悲惨遭遇,令他从心底和郑叔产生了共鸣——他也遭遇到人生的双重打击:丧失工作和丧母,和郑叔的悲惨遭遇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欧灿辉后来才明白,国家机器对一个公民的打压摧残,才是真正的凄惨。祖国是母亲,中国人讲究百行孝为先,母亲做错了事,你甚至不能公开批评它,甚至腹谤也是不孝……
这时欧灿辉还未懂得思考这些( 三戒 http://www.xlawen.org/kan/2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