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官场风云:脸谱 > 官场风云:脸谱 第 46 部分阅读

第 46 部分阅读

    知道有这一天,只是来得太快太突然,作为我个人来说,实在是有些转不过弯来,所以第三杯酒,就当是送别我吧,以后田园的建设发展就靠在座的诸位了!”说完一仰脖子,把酒倒入口中。

    管中昆按着酒杯说:“别忙!你先给咱们透露一下,调到哪儿去?”

    朱自强淡然地笑道:“大江县。”

    在座的也只有管中昆不在乎朱自强的威信,说话显得随便些,对于其他人来说,如果朱自强不想提起,他们绝不会主动提问,但是现在连管中昆都带着试探的意思,一方面是好奇朱自强会担任什么职务,一方面也在期待,毕竟他今天的副书记位置也是朱自强帮他争来的,“什么……职位?”

    朱自强不咸不淡地说:“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

    朱明军猛地站了起来,显得有些激动,老杨和刘艳面面相觑,从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意外和惊奇,但又觉得本该如此,崔志发反应快,举起满满的酒杯道:“恭喜朱书记荣升!”

    不知道是酒劲上脸,还是激动,管中昆显得很兴奋,无比热切地看着朱自强:“自强……”朱自强的成功,就是他的成功。看着好友高升,他是从心底感到高兴!只有小雷,默默地看着朱自强,笑容满面,水口电站就快要通过验收了,拿个市优工程应该不成问题,下一步很有可能被提拔成水电局副局长。今天的送别宴他尽量地保持沉默,因为他不是田园乡的干部,场合不对。

    朱明军也豪情万丈地举起酒来:“朱书记,干了!”说完第一个把酒喝光,少数民族生性直爽,认定你是朋友就会掏心窝子待你,更何况朱自强是让他由衷钦佩的年青人。

    朱自强跟着众人干了第三杯后,脸上笑得有些勉强:“说来惭愧,来这么长时间,这算是第一次正式请大家吃饭,我这书记当得不称职啊,人家说党的干部要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这两年多来,在座的受苦受累,跟着我就没安逸过,连请客都是请送别饭,以往种种不是,以往种种冒犯,在此我自罚一杯!”说完一口吞了杯中酒,不等其他人发话,接着道:“舍不得啊,马书记把调令交给我的时候,这心里想着的还是田园,当县长了,按说应该高兴才是,可我提不起那股兴奋劲儿,总觉得自己的东西被人偷了似的,眼看着田园今年的财政收入要翻好几番呢,可没我什么事了!你们几位,除了刘大姐和老杨,年龄已经到这步了,其他人早晚也得走,我说这番话不是发牢骚,不是对上级领导不满,大家都是我的知心人,田园是我们心血啊,是我的第二故乡,真的舍不得,越看越舍不得……”

    朱自强娓娓动听的诉说,显得情真意切,刘艳抹了抹眼睛,吸个响鼻,食堂静悄悄的,崔志发紧紧地抿着嘴,管中昆急忙笑道:“自强,把心态摆正,到哪里不是搞建设做贡献?再说了,你今年才二十四岁,快二十五吧?曲高自解放以来还没有出过这么年青的县长,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感情归感情,事业归事业,不论怎么说,你做的事就摆在面前,谁也不能忽略你,更不能抹煞你的功劳。咱们党员就是为共产事业终生奋斗嘛,来来,我恭贺你高升!”

    朱自强与他对碰一杯后,开始交待工作:“我明天就走,我的工作由中昆和明军老哥接手,也没什么特别要说的,大家都明白现在紧要的是什么,随后来的书记,希望大家全力配合,一切为了田园,有什么弯弯坎坎都让着点,一定要团结好班子,全心全意谋发展、搞建设。”

    他的话音刚落,刘艳突然端着酒杯站了起来,这位老大姐平时基本上不喝酒,今晚已经是连干三杯了,花白的上海头型,霜雪在两耳边伸展,脸色有些泛红,酒后显得气喘:“朱书记……今天,我没有料到是你的送别饭,作为一个老党员,从我毕业回到田园已经二十几年了,前前后后,来来往往,换了几十个乡长书记,在这期间,包括大会小会,轮到我发言的次数不超过十次,可我现在不想以党员干部的身份跟你道别!有时候……看着你,就像看着一个孩子……”刘艳的嗓声沙哑得不能继续,她哽咽着,尽力地想压制自己激动的情绪,手不停地哆嗦,老杨想接过她手中颤栗的酒杯,可刘艳一把就推开了:“孩子啊,你双亲早逝,可他们养了个优秀的儿子……一个出色的干部!我代表田园的父老乡亲们谢谢你!”说完,后退一步,冲朱自强深深地鞠躬。

    朱自强急忙上前,挽住她的双臂:“大姐,折煞我了!自强何德何能……”

    刘艳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泪痕,固执地看着他:“不!你有这个资格受我一礼!自你来后,田园一天一个变化,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难得你这么年青,有头脑,有本事,不贪不拿,不吃喝挥霍,以身作责,把大伙儿拧成一团,我们都愿听你的,都愿跟着你!可你就要走了,到更大的地方地发光发热,我们想留你,可不能留你!你是田园人的好领导好干部!你是我们田园的好儿子!”喝完抬起酒杯往嘴里缓缓倒下,仿佛这是一杯溢满幸福的甜酒。

    当晚,除了朱自强和洛永,其余的人全部大醉而归,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明早起,各奔东西。

    次日清早,朱自强七点钟就起床了,他的行李很简单,来时两套衣服一双鞋,走时四套衣服一双鞋,几本书籍,还是那个背包,衣服往里一塞,床单整平,被子叠好,屋里的摆设一如既往,仿佛从来没有朱自强这么个人。

    挎上背包,长长地吐出口气,再回头,看看这熟悉的院子,朱自强咬咬牙,别了,田园……

    洛永绝对是名最优秀的司机,但仅仅针对朱自强而言,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他已经摸透了朱自强的行动规律。朱自强下楼的时候,他刚好出现在车门前,两人相视一笑,打小就在一起的兄弟,说什么都显得多余了!

    深秋的田园开始,大清早的就下起了绵绵细雨,秋寒侵骨啊,雨水很快就浇湿了院坝,远处的高山青黄交映,雨中田园格外凄迷。两人上车后,洛永发动车,看看朱自强,意思是问,这就走吗?

    朱自强点点头,越野车发出轻微的轰鸣,从雨幕中穿出乡政府大院,院里静悄悄的,朱自强想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来了,正如我轻轻的走,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转过街道,就快要上通往县城的柏油路了,朱自强轻轻地叹息一声,脑里开始思索,到县里后,还要跟县委的那班人纠缠一番。

    洛永用手肘撞撞朱自强,车已经停了下来,朱自强看看洛永,见他冲前方努嘴,示意他往前看,朱自强通过车窗上的雨刮朝前看去,就在柏油路面接通田园乡街子的大湾里,黑压压的一群人,在雨中鸦雀无声地站着,他们谁也没有打伞,这雨是朱自强下楼后才开始飘洒起来的,那么他们……早就在这儿等着了!

    朱自强的心一下子就激烈起来,他大大地睁着眼睛,心里迷惑不解,就是昨晚才跟几个乡领导打过招呼啊,再说昨晚其他人都喝醉了,谁通知这些人来的?朱自强让洛永开着车在后边跟着,他推开车门,拿把雨伞走下去,但他没有撑伞,就这样走向那一群站在雨中的乡亲。

    雨水打湿了吴奶奶花白的头发,从她脸上的皱褶里纵横来回,又沿着下巴一滴滴打湿胸前的斜扣青衫,吴奶奶的手里捧着一个盒子,用红布罩着,另一只手拉着她的孙女儿小燕。卢富贵有些不安,他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替吴奶奶遮雨,可老人一把就甩开了,卢富贵的两只脚上沾满了黄泥土,裤筒高高卷起,绿色的解放鞋已经看不到本来的模样。

    陈老四、陈德明、老谢、还有上寨的前村支书朱苗子,田坝村的洪大富、洪文勇叔侄,以及他们身后的一众田坝村民。河西村的老拐子,土二赶,毛支书,还有站在吴奶奶身后的季明万、李朝军、宋健……

    后边转了个大弯,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此时除了淅淅沥沥的秋雨声外,竟然有些安静,朱自强越走越近,洛永把车开在他身后,紧紧跟着,两颗淡黄|色的车灯一闪一闪地,显得颇为孤零。

    朱自强见吴奶奶站在雨中,几大步就跨过去,一把撑开雨伞:“吴奶奶,你老怎么来了?卢富贵!你怎么能让老人家淋雨?”

    吴奶奶松开小燕,紧紧地抓着朱自强:“别怪卢娃儿,是我不让他帮忙遮雨。”

    朱自强掏出手巾,轻轻地揩试着老人头上的雨水,再把小燕紧紧地拉到伞下,示意卢富贵接过雨伞。他站在雨中,他们也站在雨中,他要走,他们要送。朱自强的心被紧紧地揪起来,再狠狠地砸下去,看着他们脚上的黄泥巴,说明了这些人都是赶了几十里山路来的,他们的脸上带着笑容,笑得有些腼腆,笑得那样纯朴。

    朱自强扁扁嘴,他想哭,这会儿他哪有心思去追究谁通知这些远来的乡亲!他想说点什么,他说不出来,还是这么看着这些农民,看着这些被雨水淋湿了的父老乡亲。他的脑里回想起第一次在中厂开村民大会的情景,他张开口吼道:“回去吧!都回去吧!回去吧!回……去!”以往风趣幽默的讲话没有了,此时张嘴的只有“回去”这个词,他不断地重复,他有些压不住自己内心的波涌。

    人群开始晃动,从中间让开了一条路,但这不是给朱自强的路,后面十几个身着盛装的苗家青年男女,他们穿着绣满图案的洁白的麻布衣裙,他们戴着纯银的项锁牌,男的抱着竹笙,女的牵着手,悠扬的乐声吹奏起来,嘹亮的歌声穿透秋雨,再从山间回荡而去,他们在雨中围着朱自强跳起了竹笙舞,他们的脸上布满了笑容,可是他们的眼里,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唱完一遍苗语,姑娘们又用汉语唱开了:“田园有个朱书记,帮助我们下山去,有了好房有工作,不吃洋芋吃大米;今天来送朱书记,感谢青天感谢地,你是党的好儿女,哪里有难哪有你;朱书记啊朱书记,田园人民记得你,苗家寨子温好酒,热情送你上马车!(JU)”

    随着苗家小伙们一声“呀呵!”歌舞一起停止,卢富贵扶着吴奶奶,撑着雨伞走进了圈子,走到朱自强的面前,吴奶奶神情庄重地对朱自强说:“揭开。”

    朱自强伸手揭开老人手里的红布,赫然是一个碗大的青铜盆子,装在一个白木盒中,盆里打满了清水,水中有块镜子,倒映着蓝色的雨伞,还有吴奶奶欣然的笑容:“朱书记,这是乡亲们的意思,这个铜盆是老陈家的东西,相传是陈家老祖在四川当官时,当地老乡送给他的,朱书记……你就要走了,我这乡下婆子不会说话,可老一辈的都传着清官的事情呢,盆中的水,是菜籽沟水,乡亲们说,你清如水,明如镜。镜子是老婆子年青时的嫁妆,你别嫌弃!”

    朱自强嗫嗫嘴,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老人眼里的真诚和期待,他能拒绝吗?伸手过接过这沉甸甸的铜盆子,这可是田园乡几万人的礼啊,比什么奖状都重要!

    这一接过,场面一下就热闹起来,有送鸡蛋的,有送饵块粑粑的,有送馒头包子的,有送花生核桃的,朱自强不敢接,这一接,恐怕要用一辆大货车才能拉走,这一次他的话增加了两个字“谢谢”,一边回拒着乡亲们的土特产,一边道谢,不停地劝他们赶紧回去。

    幸好,朱明军和老杨赶来了,朱明军站在人群中高声叫道:“给朱书记让一条路。”

    第132章 嘉奖

    季明万一直跟在朱自强身边,充当保镖的角色,帮他抵挡群情激动的村民,在这一刻,他有种错觉,仿佛这些父老乡亲们在向他致谢!

    拥戴!季明万想到这样一个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受到这样的拥戴,还有什么可比的?季明万扭头看看朱自强,年青人的眼角有泪光闪烁,除了谢谢,他已经说不出别的话来。这是一种巨大的幸福,这更是一种巨大的成就!季明万觉得手在哆嗦,全身的血液都燃烧了起来,一股子火烫的热情轰然窜起,在这一瞬间,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仿佛看到了二弟的微笑,仿佛看到了小泪调皮的眼神,过往的种种,此时想来,惭愧万分,悔恨万分。

    他突然高声地叫起来:“乡亲们!”他的声音就像高音喇叭一样震得周围的人耳膜回响,他的声音一下子就盖住了所有人声,人群渐渐地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看着他,看着这个曾经为祸田园的乡霸,看着这个英雄的兄长,季明万无法控制自己,他想组织起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可是他张开嘴后,他喊出来的话竟然是:“乡亲们……我错了!今天……是朱自强……朱书记调离田园的日子!今天……我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醒悟了!”

    秋雨细细密密地洒落,人们的头发上沾满了雨水,几千双眼睛都看向他,都期待着他,季明万看着朱自强,他向朱自强深深地弯腰,他的脸上,不知什么时候挂满了泪水,他的声音开始变得有些沙哑,但他依然用力地吼着,他要让在场的乡亲们都听到他的话:“朱书记,你临走前,请你最后一次代表田园乡的父老们接受我的忏悔!我……错了!以前,我和弟弟季明华,倚仗有个英雄称号的亲人,在乡里横行霸道,损人利己,为祸乡邻!我对不起大家!我对不起死去的明礼!我对不起李小泪!对……不起了……我请求大家原谅我!请求大家给我一次改过的机会!”

    “明万啊……”一声慈母的尖叫在圈子中响起,英雄的母亲步履蹒跚地冲了进来,看着季明万,脸上的肉一阵发抖,不停地抽搐,抬手,老母亲眼里泪光闪动,一耳光劈在季明万的脸上,那响亮的声音,穿透人们的心,震得人头皮发麻。秋雨中的老母亲老泪纵横:“儿啊……儿啊……你总算醒了!你是娘的好儿子,今天,当着这么多乡亲,你做得对!娘这一耳光是替乡亲们打的……”转头看向朱自强,老人颤颤危危地摸出一个红本子:“朱书记,请你代表政府,暂时收回这本英雄之家的本本,现在的季家不配!等我两个不争气的儿子改过自新后,再发还给我吧!”

    朱自强看着这位英雄的妈妈,那一耳光,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啊,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这样的送别场面,他们抓住了机会,朱自强没有拒绝,他也不能拒绝,农民是宽容的,他们的掌声震天响起,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宽容的微笑,他们对英雄母亲的举动表示最热情的支持!

    朱自强接过证书,等着周围的掌声停息后,他缓缓地,大声地说:“我没有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多乡亲不辞劳苦地赶来送我!谢谢你们!我更没有想到,今天,曾是田园乡长的季明万同志,在这里做出了深刻的检讨!古人说:有错能改,善莫大焉!刚才,我从乡亲们热烈的掌声中,已经明白大家的意思了,那我就最后一次代表田园乡党委、人民政府暂时收回这个‘英雄之家’的证书!”说罢扬扬手中的红本子,然后递给身旁的朱明军,接着说道:“现在咱们田园所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啊,在此,我希望季明万同志继续发挥余热,他虽然不再担任党政要职,但是我希望大家能信任他!信任咱们的英雄之家!让季明万同志代表大伙监督政府!大家说行不行?”

    人群里轰然答应,季明万扶着母亲,不断地冲四周行礼,感谢乡亲们的信任和宽容。朱自强点点头,他慢慢地看着周围的人,声音越发缓慢:“现在雨越下越大了,我也该走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各位父老乡亲,田园是我的第二故乡,朱自强是田园人民的儿子,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永远记得这里的山山水水,还有你们每一个人……大家请回吧!”

    洪大富叔侄有些激动地跑上前来:“朱书记,请上车!”人群中有人听到这句话后,也跟着喊“朱书记上车!”渐渐地,嘈杂不一的呼喊划落得整齐一致,吴奶奶开始喊,英雄的母亲也开始喊,朱自强在所有人期盼的目光中打开车门钻进车子,车窗前边是看不到尽头的人头,车窗左右是一张张难舍难分的脸||乳|,车窗后边的人伸着手不停挥舞,洪大富一声吼:“来喽,咱们把朱书记抬着走!”

    一时间无数双手搭到车身上,扳车轮的,扣底盘的,扒车窗的,朱自强在车里,乡亲们在车外,从车里看出去,很多的手和很多的脸,朱自强的眼泪再也无法抑制,他的嘴里喃喃地念叨:谢谢乡亲们,谢谢,谢谢大家……

    季明万爬上车头,扯着嗓门喊:“大家听我的号子,一二……起!”

    所有的人跟着叫“起!”然后越野车微微一动,离地了!洛永睁大眼睛,他脖子上的青筋一下就鼓了起来,他想说点什么,可是他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季明万又喊:“一二……起!一二……起!”

    人们跟着季明万略显凄厉的号声,低沉地喘息着,吼着,硬是生生地把一辆越野车抬了起来,迈着歪斜的步伐,坚定地往前走。站在外边的人都伸着手,哪怕不能使把劲,也要搭一把“好书记”的车。朱自强的眼睛什么都看不到了,他的眼睛不断地涌出泪花,窗外被雨水和汗水模糊,车外的人声渐渐远去……

    * * *

    第二天,功勋日报和曲高日报联合刊登了这样一幅图片:田园乡街口,一辆越野车,在人头汹涌的大潮中缓缓移动。旁边的图片说明:田园乡上万群众冒雨送书记。第二张是:朱自强揭开吴奶奶手中的红布。图片说明:乡里老人送上铜盆清水明镜。第三张是,朱自强接过英雄母亲递来的证书,图片说明:英雄母亲代子忏悔。

    大标题是:田园人民的好书记!文章详细介绍了朱自强同志从担任田园党委书记开始,在田园乡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文章中以田园的经济建设为主,辅以特困户的生活变化,以及田园乡政工作人员们对朱自强的评价等等,文章最后用功勋县委书记马达的一句话作结尾:“朱自强同志是党的好干部,是田园人民的好书记!”

    第三天,该报导由中国青年报,彩云日报等数十家全国刊物转载。去年国庆节,田园出了个优秀教师李小泪,今年国庆节田园又出了个优秀的党委书记。不仅田园乡在彩云省出了名,就连中央领导也知道了田园是个好地方,不仅出英雄,还不乏舍身救人的好老师,还有,党的好干部。

    一九九七年十月七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办公厅联合发文,授予彩云省曲高市功勋县田园乡“农村经济发展示范乡”称号,表彰朱自强同志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的积极贡献,授予“党的好干部”称号!

    对于田园乡来说,这个称号可不是凭空而来的,根据专家考察,预计田园乡三年后的财政收入将达到五亿人民币,相当于五个功勋县的财政收入。而事实是,五年后的田园乡财政收入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亿人民币,因为朱自强留下的煤矿、铅锌矿等矿产资源,因为提前办理了相关手续,外人根本无法染指。到二00二年矿产资源持续增值,煤炭从三十块一吨上涨到两百,铅锌矿从两百元上涨到三千元,到二00二年,田园乡成立矿业开发公司和煤炭工业公司,单这两个公司二00三年的产值就达到七亿元!当然这是后话,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从另一方面讲,功勋县示范乡和全示范乡的差别,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经过中央认可后,作为朱自强的接班长,就在无形中被压上了沉重的担子,朱自强走后,市委用了半个月时间的讨论,最后,还是决定由田园的老班子搭组,朱明军担任田园乡党委书记,管中昆担任乡长,而出人意料的是,付雷出任田园乡常务副乡长。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朱自强和马达都非常明白,付雷出现在田园,就是两人出面争取的结果。

    这次他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党干部,功劳应该归于刘艳!出乎所有人意料,正是这位看起来像农家大婶的妇女,连夜电话通知她的几位老同学,当然这些老中专生可不像她的命运如此多难,大多数人都仕途顺利,其中就有曲高日报的副总编,还有一位担任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有这样的人出面打招呼,记者们是不留余力地报导宣传。

    再加上刘艳长期扎根田园,跟田园父老们打成一片,她的电话一出去,村民们听说朱书记要调走,便连夜赶到田园,这才有送别的那一幕发生。

    大江县委书记名叫宋信培,四十三岁,人很清瘦,举手投足间有股子书生气,说话显得儒雅而含蓄,他担任大江县长的时候,朱有财是县委副书记,两人关系很好,听说新来的县长是朱有财的侄儿,宋信培还有些不满,你有几个侄儿啊?前一个叫朱自明的,当人事局副局长,这下更好,来了个当县长的,才二十四岁!真要把大江弄成朱家天下不成?但是十一国庆期间,到处都是宣传朱自强和田园乡的报导,当他拿着曲高日报,看着那醒目的标题和报导内容后,宋信培忍不住在心里暗道:狼来了!

    本来朱自强必须于十月七日前往大江报导的,但是就在这一天,中央发文了,朱自强不得已,只得留在曲高接受嘉奖,按惯例,从中央表扬下来,还有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再加上配合各级宣传部们搞活动,各种报告会,交流会,座谈会,嘉奖会,记者采访等等,整整拖了朱自强一个月,这才勉强告个段落。

    当然,对于朱自强来说,这是他政治上的第一次高潮,从副处到正处这一步,可谓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要将来不犯什么重大错误,平步青云已经不是什么梦想了,中央的嘉奖,优秀党员称号,优秀党干部称号,单凭这两个,在地级市里已经没人能动摇得了,特别是后一个嘉奖,优秀党干部和优秀干部,一字之差,其中的关系,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按照党政的先后排序,党内职务往往比行政职务要高,而且前途更加光明。

    朱自强也抓紧时间活动,首先是全力配合各级宣传部门,继续扩大自己的政治优势,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用马达的话说,能造多大的势就弄出多大的动静,务必要全力以赴。管中昆给他的电话也说明了:为了将来的工作顺利开展,必须获得尽可能多的支持,所以一定要抓住机会!

    十月底,彩云省委书记调国家电力公司担任总经理,刘学境担任彩云省委书记,免去之前的职务。白武担任彩云省委副书记、省长,之前的职务一并免去。从这次调整中可以看出,这是为明年召开的十五大做准备了。但这些,暂时跟朱自强没有关系,他现在还只是小小的县官。

    宣传期间,朱自强通过市委书记乐国庆,直接把洛永调到了大江县政府当他的专职司机,这只是个小事情,但对洛永来说,这可比什么都来劲儿,他把原先的车移交给田园的新司机后,连家都不回,直接跑到大江报到,领车,然后开着车就上曲高找朱自强。

    这段时间可把朱自强累得够呛,倒不是说什么没有休息好,干了重体力活之类,而是心累,精神累,从省上开始,天天见领导,说着官面话,打着哈哈,背一些政治台词,还有各大报社的记者,电视台记者,还有老同学们的祝贺。每天就是开会,喝酒,背台词,睡觉,朱自强明白,政治就是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红的,要学会染色,还要学会演戏,抓着机会,就要宣传,只有把声势搞大,所关系搞大,将来的路才好走。朱自强套着专用的政治术语,他能把一个项目说成几十人的功劳,这就是上级眼中的“成熟”。

    喝酒,朱自强不把曲高市的干部们放在眼里,他现在已经是公认的朱酒桶,三斤白酒不醉!这种酒量,通常在酒桌是一挑三,一挑四,同级别的跟他喝酒能喝出恐朱症来!朱自强喝酒很“厚道”,你酒量小是吧?那行,我喝两杯,你喝一杯!结果,喝完就“现场直播”的几位大县长到第二天,一上桌子,全部统一战线,今天不喝酒!这一个月下来,在曲高的干部圈里,已经形成了共识,有朱自强在,千万别喝酒!

    十一月八日,朱自强总算踏上了上任的路。

    第133章 大江

    大江县地处国道213线上,县城建在半山腰,国道从县城中间穿过,篮球足球一不小心滚下山去,得花好几个小时才能找回来。街道从山腰往山上走,街道之间以石梯相连,出门逛街相当于上山下山。特殊的地势使得县城没有太多的空地,旧式的房屋依然是木板瓦房,紧紧地挤在街道两边,水泥街面的平整度和宽度,可以看出县城街道刚刚经过改造,整个县城街道给人一种拥挤混乱的感觉,生生地把一些占道的房屋往两边推开,原本完好的建筑被拆得难看之极,临街铺面千奇百怪,造型古怪的老房屋与各种办公楼房混杂在一起,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大江县辖十乡一镇,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1996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4亿,人均一千元。县直属单位有七十二个,县直属2级局规格的企事业单位有7个,境内划属中央和省、市系统直接管理的行政、企事业单位有十个。

    县政府和县委会合并在一起,从进大门开始,就要不断往上爬,县委大院由三进楼房组成,第一进是停车场,左右两边分别是食堂、门卫、车库,以及单身职工宿舍;第二进是县委、县政府五层办公大楼,第一层是民政局和计生委,第二层是档案局、政府办、扶贫办,第三层是县长、副县长办公室、小会议室,第四层是统战部、组织部,第五屋是纪委和大会议室。

    第三进中间是三层办公楼,左右两边也有三层小楼,三层办公楼里分别是县委、人大、政协、宣传部、以及其他几个办公室,左右两边的小楼供县里头头脑脑们居住。从九五年开始,彩云省开始干部异地就任制度,曲高市除了功勋县外,其他县的主要领导基本都是从其他地方调来的。

    目前大江县的主要领导干部有:县委书记宋信培,副书记朱自强,副书记余国军,副书记唐开贵,副书记赵香(女)。

    县纪委书记叶志平。

    县人大主任王文和,副主任陶星琴(女,苗族),副主任杨先进,副主任周先贵。

    代理县长朱自强,常务副县长李明秀(女),副县长王天明(苗族),副县长陈兵,副县长代文功,副县长蔡波。副县长李亚平(市下派代职),副县长董知兵(省下派干部)。

    县政协主席夏华军,副主席林丽梅(女),副主席马德光(回族),副主席周会娟(女,兼职)。

    县人民法院院长王明昆。

    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肖光林。

    从曲高市到大江县有六十公里,大江县沾了213国道的光,是全市第一个建成通市柏油路的县城,从曲高到大江最多一个半小时。朱自强来的时候,给宋信培打了个电话,出于礼貌通知一下一把手,经过一个多月的折腾,朱自强确实累得够呛,但是到了大江也不得不跟新同仁们拉拉关系,接风宴是躲不掉的,朱自强明白,这个电话一打,估计接下来两三天的时间就别想安宁。

    在曲高的座谈会上,朱自强见过宋信培,两人即将在一起搭班子,朱自强对宋信培进行了一番了解,初次见面的印象非常不错,宋信培是彩云理工学院水利水电本科毕业生,一九七四年参加工作,任小学教员,八二年结婚,八三年参加高考进入彩云理工,八七年毕业,有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曲高市水利水电局,历任曲高市水利水电局办公室副主任,局团支部书记,一九九一年任金沙县组织部长,九三年任金沙县副县长,九四年担任大江县长,九七年任大江县委书记。

    宋信培说话待人显得谦而不卑,宽而不弱,有一种恰当好处的距离感,当然,这种距离是针对上下级的,面对上级的时候,能让对方明显感觉到高一级的优越,但自身并不唯唯诺诺;面对下级的时候,让对方始终有种尊崇的心理,但不会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让人如沐春风的同时,又在无形中产生亲近和敬畏。

    朱自强对这个工龄和他年龄差不多的书记很感兴趣,宋信培是理工科毕业生,在县一级党政领导中,像他这般年纪、级别的人,十有**是文科生,宋信培属于异类,当然这人的能力应该不差,至于背景嘛,朱自强倒是有所了解,他出身农家,妻子是他参加工作,任教时当地的乡党委书记,后来干到曲高区副区长,也就是在那一年,他考上了彩云理工。

    完全可以预料得到,这人在大江也就是三年的任期,三年的县委书记过后,升或平调那是铁定的事,宋信培今年四十三,三年后四十六岁,升副厅的可能性不太大了,如果干得比较出色,有可能挂个副厅职务,五十岁升不到副厅的话,那就只有在正处的职位上慢慢养老,直到退休。

    洛永把车开进大江县委政府大院时,宋信培带领十几个人早早地等候在第一进院子里,没有人显出不耐烦表情,更没有抖腿转腰这些站得过久的动作,看得出来,他们是卡着时间下来等的。

    朱自强等洛永把车停好,见宋信培已经满面春风,大跨步地迎了过来,轻轻推开车门,没转身,左手关车门,右手长长地伸出去:“唉呀,宋书记啊,怎么敢劳您大驾啊!”

    宋信培笑起来的时候不会把牙齿露出来,他老家在曲高北部,那儿的人天生就有一口赤黄牙,“自强来了!一路辛苦!来来,咱们先到小会议室坐坐,这会儿还不到吃饭时间,我今天下午要到乡下去一趟,咱们抓紧时间,到会议室后,我先给你介绍一下其他同志。”

    朱自强一边点头,一边冲四周微笑的面孔回礼:“好好,早就想跟同志们认识一番了,呆会儿不妨让我猜猜谁是谁?”

    宋信培转头看着众人道:“哦,那我们就拭目以待了!”

    朱自强落后宋信培半个身位,他当过秘书,对这些接待礼仪可说是滚瓜烂熟,其他人跟在身后,宋信培一路走,一路介绍朱自强的丰功伟绩,谥美之词是层出不穷,大有不遗余力的意思。吹捧得朱自强不断地谦让,可宋信培不停口啊,一句接一句的夸赞朱自强年轻啊,有魄力啊,有眼光啊,有才能啊,着重把中央嘉奖的事情都提出来,表面他是在跟其他人介绍,可实际上呢?

    等他的夸奖话说完,刚好进入小会议室里,十几个人一阵拉桌排座的忙乱后,宋信培抬眼一扫,会场马上就安静下来,他拍拍坐在身旁的朱自强开始介绍:“这位就是我们新来的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朱自强同志,自强同志的事迹我相信大伙都听说了,呵呵,咱们上星期还专门学习过呢,我还记得好几位同志写过学习心得,现在真人就在面前,以后大家有的是时间讨教,对了,朱县长还是朱有财书记的侄子,这点没几个晓得吧,哈哈,所以啊,这都是一家人了!咱们言归正题,刚才,朱县长说他想猜猜在座的各位,看看能不能对上号,大家……欢迎!”他从开始的自强同志,转到后边的朱县长,这个称呼听起来很顺耳,轻描淡写中,没让人发现其中的转变,但是在无形中就已经确认了朱自强的县长身份,作为一把手主持,首先要定调,把大家对朱自强的称呼定下来,那么认同感也就随之增加。

    朱自强站起来冲众人点点头,依然是眼神在先,笑容在后,他的眼神让在座的人都感觉到被注视到了,“省掉了自我简介,呵呵,先谢过大伙热情迎接,特别是宋书记!今后就要扎身大江,与在座的各位一起,在宋书记的领导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我在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及时提出意见。接下来,我先进入猜人程序,看看跟在座的对不对得上号!”

    他伸出右手,先示意了一下身旁的一位中年人道:“这位应该是毕业于彩云大学法律系的余国军余副书记。这位大姐应该是赵香副书记,嗯……唐开贵副书记今天应该在出差,呵呵,那么这位就是纪委叶志平书记。”趁着众人有些意外的时间,朱自强开始飞快地猜测起来,仅仅五分钟就把在场的十几个人轮了( 官场风云:脸谱 http://www.xlawen.org/kan/262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