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九项全能 > 九项全能 第 97 部分阅读

第 97 部分阅读

    ,先在我这儿吃点儿,就是因为早饭没吃,空肚子乱吃东西不好,到我这儿先打个底儿。然后咱们在跑出去到处吃的!

    要是像你们这样儿,在我这儿先混了个水饱,其它剩下的上千种小吃,上百道大菜你们就不打算尝尝了?那肚子还能装的下么?

    要是这样的话,你们那还大老远的跑这儿来干嘛?老实儿的在深市等我回去弄就行了,你们这不是穷折腾么?”

    p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看书更方便!永久地址:】

    395天下第一鲜?

    还好,叶红以及几位深市过来的吃货,虽然馋了点,但也能够‘明辨是非’,所以在张劲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终于在饮尽最后一滴后,恋恋不舍的放下的手中的纸碗。

    最后留恋的看了一眼热气蒸腾的大缸后,尾随着张劲这个‘地主’,离开了属于张劲的小摊儿。

    见到这帮家伙终于被自己说服,张劲连忙招呼这几位站起来后,走到正一手长柄汤勺、一手纸碗忙的不可开交的小董身边。

    “小董啊,你先在这儿帮忙照看一下,也不用添汤、调火,就打打汤、收收钱就行。我去转转啊!”

    张劲很不负责任的说完,甚至都不等小董做出回应,就扭头拉着一众人等钻进了人群。

    这一次,小董看向张劲的眼神依然是‘幽怨’!那背景黑化的程度,丝毫不逊于之前陶老爷子派他来为张劲帮忙时的程度。

    看着摊前,排的不见尾巴的回形长龙,小董就知道,今天不把自己这两条膀子累的抬不起来,是不会消停的。

    而且,更让小董幽怨的是,自己嗅着这么鲜、这么诱人的味道,自己作为外发外派的环节人员,口水都已经咽了七八十回了,却至今也没有尝到哪怕一滴的汤水。

    这也太煎熬了吧!

    小董后悔啊!

    “自己咋就那么二呢?之前,人家炮制这道汤的张大哥都敢坐下来喝,自己还疑神疑鬼的硬说自己吃饱了,吃不下了。硬生生的把本来能尝到嘴里的白汤,硬生生的给推了出去!

    这回好了,人家摊主自己都走了,整个摊子、数不胜数的客人。就可着自己一个人儿转。连个帮忙的都没有。

    看着这簇拥满满的客户,看着自己停不下来的双手,更是没有机会好好品尝一口这被客人的夸的震天响的汤了!

    悔不当初啊!”

    且不管小董如何后悔。如何痛不欲生,如何忙的俩膀子抽筋。

    毫无摊主觉悟的张劲,却心情愉快的带着七只小尾巴。开始了他们的饕餮之旅。

    张劲通过之前的‘踩盘子’,早已经规划好了众人‘开吃’的路线。为了旅途顺遂,为了留下能够允许自己‘插队’的颜面。

    张劲更是自来熟和这些摊档主聊得火热,并仗着现在已经变态的记忆力,一一记下了这些人名字。

    所以,一路上张劲活跃的很,见人就笑的四处打着招呼。张劲这儿聊两句、那儿扯两句的架势,还真是颇有点‘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思。

    “牛哥,你的牛杂羹给我八小碗……叶子你尝尝牛哥这牛杂羹绝对是天下罕有。绝对是你没吃过的好吃!”

    ……

    “图鲁克,这酸橘汁腌海鲜,给我一花盘。各种类别都弄一点儿……你们尝尝这秘鲁的特产。酸橘汁配上鲜活的海鲜,绝了!”

    ……

    “涅佐夫斯基。你的‘沙乌尔马’给我卷八份儿……沙俄弄的这薄饼卷烤肉,绝对地道。这饼和烤肉配合的真是天衣无缝。简直就是洋鬼子的全聚德啊!“

    ……

    这一次,七位深市杀来的吃客,不但在张劲这个眼光最好的宗师级厨师带领下,品尝到了整条长街中,最顶尖的那部分美味。更是再一次见识了张劲夸张的语言天分。

    张劲跟这些摊主们用粤语、闽南语、沪市语、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攀扯着,回过头来又用很标准的普通话给这几位死党朋友做着解释。

    各种语言的切换,纯熟的好不生涩,让七个人一个个的都看傻了眼。

    张劲精通华夏多门方言,这点卫风和肖非在学校的时候就知道。那时候张劲就喜欢到处攀扯,论到交游广阔,恐怕也仅次于老四卫风这个天生的官僚而已。

    加上学校里华夏各地的人都有,所以张劲就凭着他有点怪异的语言天分,学到了不少的方言。

    张劲能用倭语交谈,这一点卫风和肖非也很清楚。他们更是知道当初张劲是为了看懂那些倭国动作片,为了弄懂那些剧情才对‘牙买碟’‘一库’痛下功夫的。

    甚至他们俩还知道,自家老大就是凭着这个,和海外学院中好几位倭国女留学生有过通宵的那种‘亲切的交谈’。

    张劲能说西班牙语,他们也知道。因为不久前,老二夫妇去深市的时候,他们就见识到了张劲和老二那位斗牛国度的媳妇儿聊天的情形。

    但是,张劲如今竟然能连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韩语都通的话,他们可就难以置信了。

    肖非和卫风可是清楚的知道,老大当初在学校的时候,直到大五,才在监考老师的高抬贵手之下,低分通过的英语四级。差点就因为这个卡住,弄得老大连学位证都弄不到。

    但是一恍经年,张劲如今这英语水平,连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毕业后在外贸公司上班,总要用到英语的穆欣然,都倍觉赧然,羞于与之相比。

    而且除此之外,张劲熟练会的竟然还有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这都啥时候学的啊?老大啥时候这么妖了啊?

    于是在张劲的带领下,敞开肚皮饕餮美食的同时,所有人看向张劲的时候,都越发觉着这家伙越来越神秘了!

    就算是十几年来,已经习惯自家老大经常出人意料,对老大总是时不时的露出点人所不知的本事这种事儿,已经司空见惯的肖非和卫风,都有点发懵。更何况其他人?

    …………

    长街虽长,满街数以十万计的人更是相互都不认识。

    但是,口口相传的力量是巨大的,以讹传讹的速度更是能够超越光速,跨越四维空间。

    当张劲喝完了一杯摩洛哥的薄荷茶,正准备前往既定路线的第七家——刘大婶儿售卖臭豆腐的小摊的时候,似乎满街的人都知道了,在御膳坊前面,有一家卖白汤的摊子。

    而且,他们还听说,那白汤里虽然没菜没肉,但是却无与伦比的鲜。

    因为那个摊子不同别家,既没有名旗、也没有招牌海报,只有一只硕大的缸摆在那里。甚至包括那位盛汤、收钱的伙计在内,除了知道这汤是用羊肉和别的什么材料通过秘法熬制出来的,其他关于这汤的信息统统‘莫宰羊’,甚至都不知道这汤叫啥名!

    于是,许多喝过的人,干脆都称它为‘天下第一鲜’!

    华夏人好名,当代的华夏人更是喜欢抨击、喜欢挑刺,喜欢通过指摘别人的评价来体现优越感。

    有人说‘某某汤’‘鲜’,那没问题,但是要是有人敢说那是‘天下第一鲜’的话,那可就是招惹口水的事儿了。

    于是,当听说一碗白汤而已,竟然就敢称‘天下第一鲜’,自然无数想要尝尝这汤是否名副其实的人、无数纯粹想要挑刺儿找茬的人、无数已经打起腹稿,想要在尝过以后斥其自大的人,大帮哄的赶了过去。加入了本就已经长的找不到尾巴的‘排队待汤’队伍中。

    在本就稠密、人流如织的人群中排队,根本就很难见到一个队形。队不成队,插队的自然也就层出不穷。

    而其它本打算老实排队的,见到有人插队自然也不肯傻等,也就加入了插队的队伍中。

    而本就排队许久的人,突然被人从前插了一杠子,自然心气儿也就不顺,喜欢说两句。

    如果插队的和被插队的都是嘴上不饶人的话,那么争吵自然不可避免。

    于是,随着满街知道御膳坊前白汤摊子号称‘天下第一鲜’的名头的人越来越多,插队和被插队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加入到这个争吵行列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这一片地界儿也就越来越乱。

    越乱,插队的人越多;插队的人越多,吵架的越多;吵架的越多,地界儿越乱;

    ……

    最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渐渐的失控。如果万一再有个暴脾气一起火,动起手来的话,将会有可能一发不可收拾。

    张劲很悠闲,继续的拉着几个人边吃边走。对于自己摊子那边越来越乱,越来越失控的现状,虽然张劲也从来往行人的交谈中知道了个大概,但是他也没有以为是多大的事儿,也不多想,也不关心。

    现在的张劲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完成今天连吃四十七家的任务!

    看到前面变得越来越拥挤的人群,听着本来低声或聊天或赞叹或啜吸的嘈杂,渐渐被越来越高亢的骂娘声所取代;注意到前面拥挤的人群推推搡搡的情况越发的严重,甚至已经有些人恼怒的开始撸胳膊挽袖子,似乎有开武行的打算。年轻的小董有点慌神麻爪儿了。

    小董知道,这情况如果不得到控制的话,非得出事儿不可。这么拥挤的地界儿,数以十万计的人流,一旦出事儿就有可能是大事!

    于是,小董也顾不得摊子前几人的催促,连忙放下手中的勺、碗,手忙脚乱的掏出口袋里的电话拨了出去。

    396乱子

    作为‘世界美食暨京市交流会’的会场,整条长街之上自是人头涌涌、喧嚣热闹。而林立在这条长街两旁的所有酒楼,同样也是高朋满座。

    这条街上的酒楼可都是整个四九城最高档,价钱最昂贵的那一档次的店。值此世界美食交流会期间,一家家后厨中,一个个的灶口前,更是站满了来自全世界的顶级名家、名厨。

    所以,酒楼的菜单在换过之后,更是在价码上更上层楼。就算是特意辟出,为中等消费人士准备的,每天流布不同派系菜式、不同名厨杰作的自助餐厅,入门费也相当的不菲。

    因为掌勺的厨师就值这个价!

    就像陶老爷子这种世界级的大厨和他那些徒子徒孙们,做同一道菜,那价钱能一样么?

    就算这些一心想在这次大会上出风头的大厨名家们,不会在乎这一时得失,甚至原意在这几天中不计成本的聚拢人气,打响名头。他们的作品也必须价格不菲。

    因为掉价就跌份,不但不会对自己名声有所裨益,反而有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大家的想法是朴素的,是很浮世的价值观。

    ‘人家的菜比你的贵那么多,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比你牛,所以比你值钱!’

    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这种想法,在如今浮躁的世界中,尤其是在暴发户众多的大华夏,还是很有立场的。

    而且,这些酒楼老板都精着呢。他们清楚,能来的起这些酒楼消费的人,就不会在乎价钱涨多少。

    就像某部国产影片中说的那样:

    “这些人,既然愿意吃一百块钱一盘儿的土豆丝。那就不会介意你把这盘土豆丝卖到五百块钱!”

    ……

    果然正如这些酒楼的奸商老板们所料。即使是菜牌价码照比往常提高了近一半,即使现在也不过是上午十一点多钟,还没有到中午的饭点儿。但是所有酒楼却已经上客超过七成!

    可想而知,等到了十二点的午餐高峰期,整条街几十家酒楼。将注定会是一个家家爆满的局面。

    御膳坊后厨中,正当陶老爷子一边在蒸屉中蒸着上午茶的茶点,一边细致的为过后午时的‘正午大餐’备料,他那位担任御膳坊京市分店行政总厨的徒弟,突然火烧火燎的跑了进来,在陶老爷子的一脸莫名的表情下,把他拉到了一个还算清净的角落。

    “大钟,今天你不是负责这条街上各酒楼的调节联系工作么?怎么跑到后厨来了?”

    性子有点急的陶老爷子,还不等自己这位徒弟把气儿喘匀了。就好奇的问。

    在华夏传统厨师这个行当,尤其是名厨名家、派系魁首的门庭中,师徒传承可是很严谨的一种关系。说是亲师如父也并不为过。论威严。师傅可能还要更胜严父。

    所以见到自己师傅问了,这位当徒弟的也顾不得一阵疾跑后。肺子憋闷的难受,呼哧带喘的把自己前来的意图说了出来:

    “呼——呼——,师傅,出乱子了。呼——呼——,您请来的那位张师傅,就是昨晚在咱们店‘精一’号独立小厨间里熬羊汤的那位张师傅。呼——呼——,他的那个摊子要乱了!”

    “出事儿了?”

    这段时间以来,陶老爷子可是把这次盛会当做自己这辈子最得意的杰作,最重要的里程碑来操持的。

    这老头儿认为:

    自己作为这次盛会的主办者,也作为参与者,这个‘交流会’将是他今生最辉煌的一个舞台。

    如果今年胜利举办后,这个盛会能够一年一次,或是几年一次持续的办下去的话,那么自己作为创办者,自己作为第一次盛会的组织者、参与者,自己名字也将随着这此盛会的举办,永远流传。

    对于即好名又好利的陶老爷子来说,这就是名垂青史啊!

    就是因为陶老爷子对这次盛会太重视了,容不得它出一点差池,不希望在此期间有一点点变故。以至于这老头儿在听到徒弟的通报后,只觉着脑袋‘嗡’的一下,一时间就有些懵了。

    ‘完了,完了……出事儿了,竟然出事儿了……’

    就当陶老爷子被突如其来的‘噩耗’弄得有些六神无主的时候,他那位总厨徒弟已经接下了他的话茬。

    “是,出事儿了。那里的人挤的插根针进去都难,而且这帮子人情绪越来越控制不住。要是处理不好的话,很可能会出乱子,会出大事的!”

    说到这儿,陶老爷子的徒弟,又想到了自己接了小董电话后,在御膳坊顶楼,看到的那拥挤的画面。

    那种人流密度之下,一旦有暴脾气的发飙,一旦有人摔倒造成踩踏……后果不堪设想。

    徒弟的话让终于勉强慑住心神的陶老爷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劲的那缸子汤真的搞砸了。以至于那令人难以忍受的味道,惹恼了吃客们,所以这些人在与张劲的冲突下,群情激奋的想砸摊子了!

    于是,陶老爷子不等问明事情真相,就连忙吩咐道:

    “快,快找几个人,把小张的摊子先撤了再说!别让小张伤着……”

    “撤摊子?”

    陶老爷子莫名其妙的一句吩咐,让他这位刚刚喘匀乎气的徒弟瞪大了眼睛,然后就赶忙劝阻道:

    “师傅,不能撤啊!这些人为了排队抢汤,因为人太多,又有人插队才乱起来,如果咱干脆釜底抽薪的把摊子撤掉的话,可能会更乱的!”

    完全出乎意料的原委,让还在斟酌后续处理手段的陶老爷子,一双眼睛忍不住瞪的浑圆,用就像被人掐住脖子似的怪异声音说:

    “啥?是为了抢汤?不是因为这汤没法喝,所以有人要掀摊子?”

    陶老爷子的这位爱徒,这时候不但气儿彻底喘匀,连之前狂躁的心跳也平缓了许多,脸上仍然是难以置信的表情,但说话却越发的有条理了:

    “对,是抢汤!听小董给我来电话的时候说,几个喝过汤的人把张师傅的这没起名字的白汤评为‘天下第一鲜’。而且,他这汤味儿确实招人的很,几乎闻到了一点儿,就走不动道的留了下来。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闻到这汤的鲜味儿过去品尝。

    然后,尝过汤后,就盛赞不已。再之后,这汤的鲜美就通过口口相传,现在更是弄得差不多整条街的人都知道了。”

    听了徒弟的解释,陶老爷子的脸色也突然变得很精彩,与徒弟脸上的‘难以置信’如出一辙。

    这师徒俩昨天可都是受过那股子‘杀人膻味儿’荼毒的受害者,虽然陶老爷子基于那道众目睽睽之下的‘酸椒鱼’,对张劲能够化膻味儿为美味的手段有点相信。

    但是,他却很难想象,那股子能杀人的膻味儿居然有朝一日能够变成这种程度的鲜味儿。

    虽然陶老爷子至今仍然只是道听途说,虽然那些将此白汤诩为‘天下第一鲜’的食客们并不是什么权威人士,但既然能闹成那么大的轰动,就已经可见,这白汤确实非同凡品。

    ……

    既然不是因为汤太差砸的锅,反而是因为汤太好而引起的拥堵,那就好办了!

    陶老爷子松了一口气后,脑子也恢复了灵光,有条不紊的向这位徒弟发号施令:

    “你马上通知待命的街区联防队,让他们帮忙过来维持秩序。然后,你再去多找几个学徒帮帮小董。

    嗯——,再搬一张温桌过去,用温桌布汤。”

    所谓温桌,就是那种快餐店常用的。底下是时刻时刻加热的,越两寸深许的清水,把餐盘、汤盆浸在里面,用以保温的器具。

    陶老爷子的意思,就是让徒弟多带几个人去打汤,然后把他们打好汤的一只只纸碗,浸到温桌的热水中,加快售卖的速度,缩短食客们排队的时间,环节压力。

    当陶老爷子一条一条的吩咐完毕,他这个徒弟刚要领命离开的时候,老爷子又一口把他叫住了:

    “等把事情办好了,你帮我到小张那里打一碗汤来。咱也尝尝,啥叫‘天下第一鲜’!”

    说实话,虽然张劲当初的那道‘酸椒鱼’,折服了所有在场大厨们的味蕾。就算是面上不说,心里也承认,张劲的厨艺和他们比起来,无论刀工、无论火候掌握、无论味道调配、无论造型缔造,确实都远远过之。

    但是,如果他们听到有人把‘天下第一’的名头安放到张劲,这个年不到而立的小年轻身上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心里有点不舒服,有点不服气。

    所以,陶老爷子让徒弟为他打碗汤来,也未尝没有暗地里‘吹毛求疵’的那种小心思。

    ……

    陶老爷子的这个徒弟,身为京市御膳坊的行政总厨,把京市御膳坊操持的稳坐京市顶级食府交椅,自然也不是草包。

    其实,在他进来通报陶老爷子前,陶老爷子所吩咐的这些举措,他就早已经安排下去。

    至于他为何还要多此一举,那就是我大华夏的职场文化了。藏拙、至少表面上的决策权要交给领导,办事之前不但要三思而行,还要预先通报。

    397一鲜压百香

    如果陶老爷子这个御膳房最高领导人,不在京市、不在现场的话,这位行政总厨就是御膳房在京市的老大,是土皇帝。自然有便宜行事的权利。

    但是,既然陶老爷子在京市,而且就在这家御膳坊中,那么有些事情在处理前后,他就不能不‘预先’通知一下了。

    毕竟,这已经群情涌涌的大场面,可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他行政总厨即使是深受陶董事长信任的徒弟,也不能乾纲独断。

    抛开领导,独自决断,这在华夏这种人情大过天,脸面大过地的国度中,可是职场大忌!官场大忌!

    由是,因为事情早在通知陶老爷子之前,就已经开始处理,所以这位陶老爷子的爱徒在师傅的催促下刚刚领命离开不久,就已经完全处理好这次乱子,拎着一只保温汤壶跑了回来。

    当陶老爷子把保温汤壶拧开,当汤壶蒸腾出的热气袅袅的弥散开,当闻所未闻的鲜味闯进大家的鼻翼的时候,陶老爷子周边就仿佛被施了‘冰封千里’或是‘时间停止’的魔法一般,顿时为之一肃。

    旁边几个灶口原本锅铲叮当的金铁之声顿时停了下来,旁边几只砧板上原本当当作响的刀板交击声也登时顿住。

    方圆三米之内,在短时间的凝滞之后,只剩下了‘嘶~嘶~,呼~呼~’的深呼吸声。

    在蒸汽的辐射范围中,原本交杂着占满整个空间的各种菜肴香气和油烟子味儿,如夏雪骤逢烈日一般,顷刻间尽皆被消融、驱赶、排斥一尽!

    于是。在这壶汤的‘势力范围’内,只有那难以言表的鲜味儿!

    霸道!!!

    一鲜压百香!!!

    鲜味儿入鼻后,陶老爷子根本忘记了,自己之前在徒弟说出人称此汤‘天下第一鲜’的时候,那酸溜溜的口气。忘了那想要挑刺找茬的念头,忘记了自己对小张白汤‘天下第一’赞誉的怀疑。

    此时的陶老爷子脑海中占据了所有思维空间的只有这一个字——‘鲜’!

    陶醉的凑到壶边深吸两口气后,陶老爷子甚至连找调羹的那点儿功夫都不愿意耽搁,迫不及待的就着壶边仰首喝了一大口。

    顿时,和之前鼻窦享受的鲜味同样纯粹。但却更加浓烈百倍的鲜味在陶老爷子舌头的每一颗味蕾上炸开。随着热汤顺喉而下,本只能感受温度不能感受味道的咽喉、食道、胃,就仿佛突然进化出了味觉一样。和嘴、和鼻子一起享受的品味起这从未享受过的真正鲜美。

    既然陶老爷子是这次盛会的发起者之一,是这次盛会的地主。在灶口安排上,自然也遂着陶老爷子的心思。

    所以,与陶老爷子临灶掌勺烹饪的几位大厨,都是与陶老爷子名气相撷、关系匪浅的老友。

    这些鼻子尖、味觉灵敏的大厨们。之前就已经被陶老爷子开壶后的鲜气,引得停下的灶火上的活计,与停下手中刀光的帮厨们一起享受这‘闻所未闻’的鲜味。

    当他们见到陶老爷子在尝过一口鲜汤后,就没有了后续动作,木然的站在那里瞑目不语。玩儿起了深沉,装起了铜胎泥塑。顿时,一个个的也耐不住了。

    都是老朋友、老弟兄了,这些大厨们自然不会跟陶老爷子客气,自然不会站旁边瞅着干着急。

    先是占据陶老爷子左手边灶口的这位老头儿,趁着陶老爷子魂游物外的当儿。在其他老头儿反应过来之前,手快的一把抢下陶老爷子手中的汤壶,猴急的也顾不得壶中白汤是否烫嘴。一仰脖子就喝了大大的一口。

    接着,这位与陶老爷子齐名的名厨,就中邪似的陪着陶老爷子,哥俩儿一起闭目陶醉,当起了泥塑。

    然后,就是又一个老头出手夺走汤壶……

    随着汤壶不断的转手。壶中的汤水也如退潮时的海平面,越来越低。直至在几个尚未尝到鲜的帮厨眼巴巴的眼神下,变得涓滴不剩。

    这些老爷子,都是世界厨界的顶级高手,都是华夏美食界的泰山北斗。虽然他们并不是从事美食鉴赏、评判职业的美食家,但是他们的美食鉴赏能力,绝对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位知名美食家稍差。

    也正是因为他们精通烹制,比常人更加懂得欣赏美食,所以这壶白汤给他们的震撼也比寻常吃客更大;给他们留下的回味,也比寻常食客得到的更加久远。

    又是好一会儿过后,陶老爷子才在意犹未尽的咂摸着嘴,睁开眼睛,口气深长的叹息道:

    “‘天下第一鲜’?

    果然是‘天下第一鲜’!

    不愧是‘天下第一鲜’!”

    随着陶老爷子一声悠长的喟叹,这一众抢到了汤喝的大厨们,也一个个咂摸着嘴‘清醒’过来。在各自可惜的看了一眼已经空空如也的汤壶后,围着陶老爷子身边七嘴八舌的呱噪起来。

    “老陶,这汤是怎么回事儿?你做的?”

    ……

    “你说的‘天下第一鲜’就是说的这汤吧?……啧啧……当得起,确实当得起!”

    ……

    “老陶,秘方咱老吕就不挖了,这宝贝你肯定要留着给自己垫棺材的。但是,做这汤都用啥原料了,能不能稍微透露一点?”

    ……

    看着攥在一位老友手中,已经空空如也的保温汤壶。看着原本各自守着自己的灶口忙活,如今却全围到自己身边的全屋七八位名厨、大家。听着满耳充斥着的,七嘴八舌、南腔北调的各种问题,被吵的有点耳朵蜂鸣的陶老爷子连忙举起双手,向下压了一压。

    待这帮子老家伙随着自己手势安静下来,屏息静听的时候,陶老爷子这才开口说:

    “我老陶不敢妄自菲薄,但是却也自家人知道自己的本事。不怕老哥儿几个笑话,凭咱老陶的这点儿能水,根本就做不出这种汤来。恐怕除了这小子,全世界所有的大厨名家都做不出这么鲜,这么纯粹的汤!

    要说这汤是哪儿来的?谁做的?……”

    说到这儿,陶老爷子顿了顿,表情有些古怪的说:

    “各位,前些天那次咱们分灶口的筹备会,大家应该都在场吧?还记得那个用一道‘酸椒鱼’赢了‘京帮菜派’老邓一个灶口的年轻人么?他叫张劲,这被吃客们誉为‘天下第一鲜’的白汤,就是他煮的。这汤,现在就正在我这御膳坊门口的小吃摊上卖着呢!满满一大缸,少说两千多斤!

    听好了,这‘天下第一鲜’可不是小张自称的,而是那些个吃客见到这汤没名字,自己给起的名字!”

    “嗡~”

    陶老爷子的解释,顿时让这些名家大厨们炸开了锅,一个个交头接耳。再加上十几二十位窃窃私语的帮厨,这间硕大的厨房中,顿时低语一片,就跟马蜂窝的动静似的。

    他们当然记得那天那个用一道地道的‘京帮菜’,挑落‘京帮菜派’扛把子师徒的年轻人。他们当然还记得那个年轻人是如何在大家全都不看好的前提下,毫无悬念的赢得赌局。

    甚至让某些想要打压年轻人,或是交好与老邓的大厨,就算是想要昧着良心偏帮、找茬,都无处置喙。更别说睁眼说瞎话的,逆判胜负了!

    毕竟这帮子人的修为修养,照比那些‘红口白牙说瞎话’的棒子、照比那些‘篡改历史’的倭鬼们,还差的太多、太多!

    他们当然还记的那个年轻人舞刀时,令人叹为观止的刀工;还记得,那年轻人烹饪出来的酸椒鱼,是如何的无可挑剔,如何的难以言表的美味。

    当时,大胜之后的张劲,让出灶口,转而加入路边小吃摊的阵营。虽然这些自矜的名家大厨们,对张劲的做法很难以理解,但是却只有包括陶老爷子在内的寥寥数人,或虚伪、或真诚的挽留过张劲。大部分人其实虽然表面一派遗憾,实则却是心中窃喜。

    这其中原由,主要就是因为仅从这一道‘酸椒鱼’就能看出,张劲的实力实在太强,这些为名为利而来的人,很怕张劲在这次大会中太过突出,让本想借此平台让名头更上层楼的自己,沦落成为陪衬,甚至笑柄!

    但是这些人没有想到,张劲即使是跳槽到街边小吃一方去,即使是从大厨‘堕落’成摊主,却依然还是弄出了这让他们这些所有大厨都羞于相媲的美味。

    一次两千斤,这种大锅煮的白汤,都能煮出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鲜美味道。那如果是小锅的汤呢?岂不是还要更胜一筹、几筹?

    而且。

    他们预计,这出自张劲之手,十块钱一碗的街边白汤,恐怕也已经足以压下满街几十家酒楼,上百位海内外名家的上千道天价珍馐。

    这简直比被同为大厨身份的张劲压制住,还要令他们觉着羞臊的事情。毕竟,在这些大厨的眼中,所谓小吃都是上不得台面的。

    市井小人物钟爱的街巷小吃,相比于高官巨富、豪商巨贾们的天价珍馐,就如《下里巴人》之于《阳春白雪》!

    而偏偏张劲这家伙的成缸烹煮的《下里巴人》,居然盖过了这些名家大厨所倾心‘弹奏’出的《阳春白雪》!

    丢人啊!

    --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398缺心眼儿的陶老头儿

    不管摊子那里乱成啥样,不管后厨中对自己如何品评,反正这‘世界美食暨北京交流会’的第一天,张劲这一行八人很开心。

    除了到中午的时候,张劲又到那间已经暂时属于他的‘独立厨房”再次弄了一大缸膻味儿四溢的汤水,以备明天所需之外。

    张劲这八个人一整天都没有再回到属于张劲的岗位上去,就是在街上溜着腿儿,走走、停停、吃吃、喝喝,对张劲这一众贪享口腹之欲的吃货来说,这怎是一个惬意了得?

    当晚上七八点钟,张劲八人已经是彻底的沟满壕平,肚子里再也塞不下一点东西了,这才算当天任务圆满,暂且休战。

    这八个腆着肚子,很没形象的四男四女,就着么晃晃悠悠、步履维艰的晃回了御膳坊。

    除了张劲今晚因为需要为明天准备鲜汤,还需留下来继续鏖战之外,其他几个人实在是肚饱犯困、稍歇即乏,于是张劲只好通过御膳坊的行政总厨,找了个伙计,开着车把这帮人送了回去。叶红也不回家,就直接跟着其他三对儿,去了他们昨晚就已经入住的宾馆。

    …………

    晚上十点来钟,当张劲正在独立厨房旁边的一间休息室里,斜歪在沙发上打盹儿的时候,终于倒出空闲来的陶老爷子匆匆而至。

    被陶老爷子叨扰了好梦的张劲,惺忪的眯着眼瞅着疲态尽显的陶老爷子,怪声怪气儿的说:“我说陶老爷子,您都这么大岁数了,用得着这么拼命么?啧啧,一天在厨房里窝个十几个小时,你这老胳膊老腿儿的受得了么?”

    陶老爷子坐在张劲对面的沙发上,一边槌着酸软的老腰,一边回张劲以硕大巨老的白眼。

    “你以为我想啊?多久没这么累过了!不过既然人家客人指着菜单上的菜牌,指着我陶祖庚的名字点菜。咱就不能偷这个懒啊?”

    “哦~。原来是被人家‘翻牌子了’?”

    张劲的口气有点促狭,有点怪,话尾拖的长长的。心里龌龊的把陶老爷子想成鸡皮鹤发的容嬷嬷后,连忙驱散了这个念头。

    因为张劲被脑海中。的那副画面恶心到了。画面中,酒楼里的那些油肚肥肠的豪阔和这‘被翻牌子’的老头在一起,没穿衣服……

    用力摇散脑海中梦魇似的画面后,张劲的心思转悠转悠着,又开始鄙夷起眼前这个诉苦的老头儿来。

    这老头儿,倒是很有职业道德,有职业道德到缺心眼儿的程度。真不知道。这么缺心眼儿的他,是怎么把这御膳坊拓展成如此规模的商业帝国的。

    这老头儿难道不知道,这是在咱大华夏的地界儿上,可不是那些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他应该清楚,在咱大华夏,是不需要诚信至上,是不需要真材实料,是不需要有一说一的。

    在咱大华夏。只要吹得好,不用做得好。

    难道他不懂啥叫‘挂羊头卖狗肉’么?难道他就不知道‘师傅有事,弟子服其劳’么?

    挂自己的名头。卖徒弟的手艺,不就挺好?自己清闲了,徒弟锻炼了,钱也赚到了。

    看看人家那些||乳|制品巨头是咋做的,也不知道学学!口号喊出去,名头挂出去就够了。

    看看人家,又是放心牧场,又是优质||乳|蛋白,又是几十年始终关注食品安全的,那不都在扯屁。就算他们叫的震天响。恨不得指天发誓又有啥用。

    哪一次全国||乳|业大检查,什么三聚氰胺、什么||乳|蛋白含量、什么修改生产日期的,查出问题的企业没有他们的事儿?人家那两**业集团现在不一样红火的一塌糊涂?

    一样大把大把的捞钱,一样把他们的老板养的肥头大耳,一样大言不惭的说‘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坑爹货”,卖的金贵。

    再看看其他的肉业巨头、酒业巨头啥的不都挺好。别管肉里有没有瘦肉精,别管酒里有没有塑化剂。只要在铺天盖地的广告里,骗那些消费的傻瓜们没有就行!只要打点好那些负责食品安全的官员,让他们承认没有就行!

    张劲心里这么想着,虽然没说出口,但是也还是忍不住撇起了嘴。

    虽然心里腹诽着、鄙夷着,但看到陶老爷子那腰酸背痛的惨兮兮的样子,张劲踌躇一番后,还是抠抠搜搜的从口袋里摸出半个巴掌大小的一个扁肚子玻璃瓶递了过去。

    看到接过玻璃瓶的陶老爷子,一脸疑问的神色,张劲继续歪躺在沙发上,懒洋洋的说:“中药丸子,补气的。信得着我,而且感兴趣的话,就尝尝,一次一粒儿就够了!”

    陶老爷子总的说来,到底还是对张劲不错。所以,见到这老头一副走路都要打晃的样子,张劲也是于心不忍。抱着能帮点就帮点的念头,给了他一瓶自制的药丸。

    这种以虎骨胶、红景天、不老草,为主要原料,用玉蜂蜜蜜炼的药丸子,虽然只是区区三级药品。但是,对老人壮骨、补气,效果还是不错的。

    当然,这是因为这累着的是陶老爷子,这种关系虽然不算太亲密,却也还算不错的老人。

    如果是自己父母、或是叶红父母的话,先不说张劲那孝顺劲儿会不会让这几位老人真的累到。就算是他们累到了,张劲也绝不可能这么简单的敷衍了事。

    至少,除了药补、食补之外,针灸、熏灸、按摩推拿,这些更能舒缓疲乏的手段肯定,张劲要少不得一一施展一番。

    如果是关系比陶老爷子和张劲更疏远一些的人的话,那张劲眼皮子都不会撩一下。张劲可没有那种‘医者父母心’的医德。

    吹皱一池春水,干我何事?

    这就是亲疏有别了!

    吃了一丸儿张劲送他的中药丸子,又和张劲寒暄了一阵儿后,陶老爷子这才终于把话题扯到了正事儿上。

    “小张啊,你那‘天下第一鲜’的汤明天能不能多弄点啊?虽然这满满的一缸子汤,看起来是不少,但是这还不到下午一点钟呢,就全卖完了!结果那些排了半天队,最后却没买到汤的人,差点被几个躁性子的煽动起来,闹事儿把摊子给掀了!”

    张劲眯缝着眼耸了耸肩膀,懒洋洋的漫声说:“恐怕不行哦!我让您老帮我准备的料,就是七天的量,刚好一天一大缸。少点行,多点就没办法了!”

    “那你要的这些东西,我再给你弄多一些来呢?”

    陶老爷子提议,迎来的还是张劲的摇头。

    “不要了,一天就一缸就好了。多了我嫌麻烦!”

    “你……,你就不想在这么大的盛会上,多留点名气?那样的话,你以后到哪里,都有的是人请你主厨。有的是人往你手里塞钱!”

    劝着劝着,陶老爷子的口气中带上了点诱惑的味道。

    想到张劲那远超俗流的厨艺,陶老爷子有些动心了。这老头儿确信,如果这个小张肯加入自己的‘御膳坊饮食连锁集团”那自己的饮食帝国绝对能够更上一层楼。甚至成为世界第一的‘美味斋’。

    为此,陶老爷子甚至愿意付出一半的股份。

    于是,想到‘御膳坊’光明的前途,陶老爷子终于奈不住性子,开口试探。

    然而,张劲毫不犹豫的回答,却如一盆凉水,彻底浇熄了这老头刚升腾起来的希望火苗儿。

    “用不着,那该有多累?我其实就是爱吃,偶尔勤快的时候,喜欢做点菜!要是让我天天给别人做菜的话,我可受不了!我喜欢钱,但我钱已经够花了,犯不着为那些存折上没用的零,去挣命。”

    想到当初自己坚决否定做菜升级的路线,胸无大志、小富即安的张劲,自然回绝的干脆利落,连个夲儿都不打。

    看着懒洋洋完全提不起精神来的张劲,陶老爷子无语了。

    陶老爷子想不通,就凭这家伙的懒样儿,老天究竟看上他哪一点了?居然让他年轻轻的,就掌握了这么高超的厨艺。

    这让陶老爷子这种一生孜孜钻研于锅边灶台,却仍然只能瞠乎其后的人,眼红、嫉妒的恨不能掐死这个糟蹋天赋的家伙。

    虽然对于张劲不‘全职’从事伟大的‘厨师’事业,有点看不过眼。对张劲不能加入自己的‘御膳房’深深遗憾。

    但陶老爷子和张劲到底还是关系尚浅,也不方便交浅言深,不方便进一步规劝。

    于是,陶老爷子在惋惜的恨恨盯了张劲一眼后,错开了话题,转而开始闲聊。

    ……

    “也确实有点夸张!整整一大缸的白汤,居然两个多小时就全卖光了,供不应求。这可是两千多斤,**千、上万碗啊?不过也难怪,你这汤确实是鲜到了极点,我也喝了一些,绝对不会亏了那‘天下第一鲜’的名头!”

    说到这儿,陶老爷子回味似的咂摸了一下嘴,梦呓似的说:“也不知道你是咋弄的,昨天晚上还恨不得膻的能杀人的味儿呢,今天就突然变的能让人甘心喝的撑死的‘天下第一鲜’!”

    399不负责任的张劲

    陶老爷子深知,任何一方关于独门佳肴的秘方,都可以说是一代名家大厨的心血、命根子,派系传承的至宝,甚至可能是一个美食帝国崛起的基石。

    所以,这老头嘴里虽然好奇这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的白汤是怎么弄的,其实也只是感慨一下。并没有想要从张劲那里掏出秘方的意思。

    但没成想,张劲却很无所谓的( 九项全能 http://www.xlawen.org/kan/263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