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狼人模样的人生 > 狼人模样的人生 第 14 部分阅读

第 14 部分阅读

    露蚜恕?br />

    我也开玩笑的说,那你就把我当成一个大哥哥不就行了嘛,反正我比你的年龄大,叫哥哥你也不吃亏啊,我只是怕你看不上这个贫困潦倒的司机啊。

    她又打了一次我,说她是认真的,我怎么就随便看玩笑呢。

    我看着她那认真的表情,我也认真的给她说,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也许我不值得她这么信任吧。

    她盯着我看,看的我很不好意思。她看了好一会儿后,认真的说,她想抱抱我,我能不能把怀抱暂时借她用用。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她想抱我?其实我也曾经想过抱她,但我觉得那是一种邪念,我不应该那么想,没想到她却想抱我。我突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了,呆呆的站在她的对面。

    她没有继续等待我的肯定回答,慢慢的依偎到我的怀里,慢慢的抱住了我,我的两只手突然不知道如何动了,是应该抱住她呢,还是不应该抱住她呢。最后,我的双手还是没有听从我大脑的指挥,还是轻轻的抱住了她的肩膀。

    抱着她,让我更加的冲动了,也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混乱,这种拥抱的感觉,很熟悉,很亲切,很舒服,大脑里老是出现李梦琪依偎在我怀里的画面,我使劲的深深闭眼睛,试图让自己保持着清醒。

    抱了一会儿后,我趁着自己还清醒的时候,赶紧想办法让她松开我。我轻轻的拍着她的肩膀,轻轻的告诉她,时间不早了,她该回去休息了。顺便也告诉她,今天晚上,我只是暂时借她用了一下我的怀抱,并没有打算长久的借给她,更加没有敢想永远的给她,希望她能明白,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司机而已,她是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我们两个是不同世界的人,千万不敢有喜欢之类的感情成份。

    她也似乎明白我说的意思,在我怀里点头回应。然后慢慢的松开了我,跟我道了别,向着她舅舅的住处跑去了,我没有追,也没有送她,不是我不想,是我不敢,我怕再跟她多待一会儿,自己会保持不住清醒了。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似乎有点失落,也似乎有点自卑,还有点后悔。如果我还是在上大学的话,我和周洋就不会变成两个世界的人了,我和李梦琪更加不会变成天各一方的人了。

    我必须记住,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司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底层打工者而已,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啊。

    第三十节 回家过年

    周洋回家了,她是要回家过年,也是我送的她,但是这次不是去火车站了,而是去机场了。可能是因为火车站的经历吧,她再也没有提到火车站。

    她的回家,才让我真正的感觉到了年尾的到来。是啊,将近年尾了,大家都在准备着回家,不为别的,就为了回家过年啊,一瞬间,好像回家过年就成了每个人的梦想一样。身边的人,或者在起早贪黑的排队购买火车票,或者是苦思冥想的考虑该给父母买点什么礼物,或者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等待“丰厚”的年终奖,一切都是为了能回家,回家过年。

    在周围环境的熏陶之下,我也有了一种想回家过年的冲动,只是我很矛盾,很想回家过年,好久都没有感觉那样温馨的气氛了,好久都没有见到自己的亲爹亲妈了,好久都没有见到自己的两个亲妹妹了,很想念他们啊,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是不是也在想念着我啊。但又很怕回家过年,因为回到家中之后,家里的亲人总免不了要问我现在的情况,工作如何了,生活怎么样了,有没有对象,都二十好几的人了,该找个对象了,要不然给我介绍个对象吧,看着亲人们为自己忙碌,而自己却只是一个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底层打工仔而已,怎么回答亲人们的问题,怎么让亲人为自己而高兴。

    我就这样在矛与盾之间徘徊着,犹豫着,煎熬着,最终,我还是想回家了,毕竟两年了,都没有回过家,那个养育我二十多年的家啊,我怎么会忘记呢,怎么会不想念呢。那里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那里有生我养我的亲人,那里有我信任的朋友,家乡,始终是自己内心中向往的地方,只是自己一直不承认罢了。

    只是一味的认为自己是个男儿,男儿志在四方,怎能随便恋家呢。可是最后,还是不能欺骗自己的内心,自己确实是想家了。

    于是,我也开始了回家过年之前的准备。我心里明白,我没有攒下多少钱,所以只能想着给自己的父母亲,以及妹妹们买点称心的礼物,算是尽自己的责任吧,或者是心意吧。

    到底应该买什么礼物呢,自己的父亲喜欢什么礼物呢,自己的母亲又喜欢什么礼物呢,自己的妹妹需要什么礼物呢,这些问题一下子涌到了我的脑子里,我不知道,我想不起来,我真的想不起来,甚至是没有记忆。突然之间,我才发现自己的无能,自己的没有良心,我居然不知道自己的亲人们喜欢什么礼物。

    我在商场里转悠着,迷茫的转悠着,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我没有一点主意,我没有一点想法,只是这么无奈的转悠着,迷茫的转悠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该需要什么。

    终于,我转悠的有些累了,我就找了一个凳子坐了下来,坐下来的我,还是继续迷茫,还是继续无奈,无精打采的坐在凳子上。

    突然,有个人拍我的肩膀,我转头一看,发现是一个年轻的少女,应该比我小几岁吧。她问我需要什么帮忙吗,我想都没有想,赶紧告诉她,我不需要。其实自己在回答了她之后,自己就后悔了,明明就是遇到困难了,可面对别人的好心帮助,我却是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了人家。

    那个少女笑了一下,没有离开,但也没有说话。我犹豫了一下,然后慢慢吞吞的告诉她,如果她有时间的话,那就帮我想想办法吧。她礼貌的微笑着,回答我,说她有时间。

    原来这个少女就是旁边一个店铺的导购,我就说呢,她怎么会主动来帮助我呢,无利不起早,原来是真的。

    无所谓了,人家为了提成,为了挣钱,我是为了买到称心的礼物,回家孝敬父母,各取所好,互帮互助,倒也是不错啊,双赢嘛,这个我懂啊。知道她是导购之后,我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了,大方的让她给我建议,认真的听取她的意见。

    最后在这位导购小姐的帮助之下,我终于是买到了几件礼物,算是了了心愿了。给我爸爸买了一双皮鞋,我想他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辛苦了一辈子了,没怎么穿过皮鞋,都是穿的我妈妈做的千层底,所以特地给他买一双皮鞋,好让他出远门的时候穿着,好看点,体面点。给我妈妈买了一件羽绒服,是打折的那种羽绒服,虽说样子不好看,但毕竟是羽绒服吧,穿着暖和,我妈也辛苦了一辈子了,就不知道什么是羽绒服,也分不清楚羽绒服和棉衣的区别,我也让她见识一回,穿着羽绒服试试,看暖不暖和。至于我两个妹妹,我想来想去,还是不知道买什么呢,最后在导购小姐的热情建议下,我就到电子产品专卖区,买了两个最便宜的Mp3,虽说这东西在城市里来说,基本上就是一个普通的生活消费品了,但是在我们家乡,还算是个稀奇的东西,再说了,我们家境贫寒,估计她们两个自己也不舍得花钱买,我爸妈就更加不可能给她们买了,这Mp3也许就很合她们的心意。

    拿着买好的礼物,回到了自己的宿舍里,等待着放假,等待着回家过年,等待着回到那个离别了两年的家乡。

    因为从这里到我的家乡的县城,有直达的长途汽车,所以我不需要起早贪黑的去排队买火车票,我需要的就是等待着放假的日子到来。只要一放假,我就可以收拾好自己的行李,直奔汽车站,随便搭一辆长途汽车,就可以回家了。也算是方便吧,至少不需要经历舟车劳顿的煎熬吧。

    终于是放假了,周围的人都兴高采烈的踏上了回家的路,大多数人还是坐火车回去,我虽说不经常坐火车,但毕竟还是坐过一回,说实话,人真的很多啊,也很挤啊,甚至是有很多人,需要站着回家啊,十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十个小时啊,站着回去,实在是不敢想象啊,但是为了回家过年,很多人还是愿意这么做的。

    我拿着自己的行李,来到汽车站,熟悉的坐上了车,选了一个靠着窗口的座位坐下来。我发现我很喜欢坐在靠窗口的座位,也许已经成为一个习惯了吧。

    汽车出站了,慢慢的驶离了车站,慢慢的驶离了这个城市,向着目的地驶去。我看着窗外的风景,很熟悉的感觉,虽说是有两年都没有看到这样的风景了,但还是很熟悉,毕竟自己在这条路上也走过好几回了吧。

    说起风景,其实窗外也没有什么风景可言,正值冬天,除了黄土,就是远处山头上的白雪了,而且还是阴面的山头上。但是这样的情景对于我来说,就是风景,一种熟悉的风景,一种久违了的风景。

    北方的冬天,其实就是这样,没有绿色,更多的是土的颜色。

    汽车继续飞驰着,沿着高速公路飞驰着,我也继续看着窗外的风景,看着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被我“抛”在身后,眼前出现的又是新的山头,又是新的白雪,又是新的公路,也是新的风景。

    经过五六个小时的飞驰,汽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家乡的县城,也是我上高中的地方。县城虽说不大,不能跟我上大学的大城市比,但对于我的这些相亲们来说,县城可能就是最大的城市了。县城里什么都有,有楼房,有汽车,有烟酒副食,有衣服鞋子,有生活百货……在县城,都能买到你想要的东西,只要你有钱就行。

    这个县城,也留下了我很多的回忆,中学下晚自习的夜晚,无忧无虑的漫步在街道上,和同学们互相打闹的场面,和父母一块逛街的情景。毕竟是自己的家乡,有着太多的回忆,一瞬间,似乎想到的更多是美好的回忆,但我自己明白,肯定也会有不好的回忆,只是现在的心情,只能想到美好的回忆。

    这里只是县城,我还没有彻底的回到自己的家里呢,从县城到我家还是有一段路的,大概有五十里路吧,二十多里公路,上一座山,再走十几里土路,就到我家了。

    当然,我不可能走回去,像我这样年轻的一代,没有那样的脚力了,不过听我爷爷说,他们年轻的时候,还真是从县城走回去,一天走一个来回,一百里路啊,也真是厉害。我知道自己的实力,走不回去,还是乘坐交通工具吧。

    从县城到我家,交通工具不是汽车了,而是农用三轮车了,就是那种烧柴油的农用三轮拖拉机,一加油,屁股后面的排气管就冒黑烟。

    坐到了农用三轮拖拉机上,等着置办年货的乡亲们都回来齐了,拖拉机手才发动着拖拉机,开始了又一段颠簸的旅程了。

    二十多里公路走完了,需要上山了。拖拉机在盘旋的山路上慢慢的爬升着,你能明显的感觉到它在爬升,因为你可以看到对面的山变的越来越低,直到最后,你就会觉得对面的山头和你是一个水平线上的。

    拖拉机爬上了山,也就是到了塬上了,这样独特的地形也只有黄土高原上有,山和山之间是相连的,绵远不断,在山与山的连接处,自然也就形成了许多平坦的地方,我们称之为塬。

    拖拉机在塬上慢慢的行驶着,我渐渐的看见了我们的小学,还是那样的砖瓦房,记得小时候念书的时候,砖瓦房都开始漏水了,怎么到现在还在啊。仔细看了之后,才发现有些不同了,现在的砖瓦房,变新了,可能是维修了吧。不知道现在小学里有哪些小朋友,也不知道现在学校里的小朋友,还会不会尿裤子,还会不会流鼻涕啊。

    也许,他们都变的干净了吧,毕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在进化嘛,一代应该比一代要强。

    经过了小学,我就慢慢的看见了我们村的那个标志性的山头了,那个山头好像比附近的山头略高一些,所以看起来比较容易。仅仅比别的山头高还不能算是标志性,我们村的这个山头上面有一棵柏树,据说这棵柏树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反正听我爷爷说,他记得他小时候那会儿,就有那棵柏树了,而且还不小,这么推算,一百年的历史,也可能是有了。正是因为有这棵柏树,无论你从哪里看,都知道有柏树的那个山头,就是我家附近了。小时候也常以柏树作为参考点,给别人介绍我家呢。

    到了村口,我从拖拉机上下来,拿着自己的行李,有些激动,有些高兴,也有些感动,有种想哭的冲动。我在心里说,家乡啊,我终于是回来了。

    一股很浓的乡音涌上了我的心头,很熟悉,很亲切,很踏实,这是我的地盘,是我们的地盘,我不需要看谁的脸色,我不需要再嫉妒别人的汽车,我不需要再羡慕人家的生活,在我的家乡,过着普通的农民生活,没有多少埋怨,也没有多少欲望,虽说不富裕,但是心里踏实。

    快回到家的时候,遇到了我的二叔,他似乎老了许多,能看见他头上的白头发了,脸还是那么的黝黑,深深的皱纹写在他的脸上,记录着他大半生的坎坷经历。他看到我后,还是显得很高兴,问我什么时候回来的,路上还顺利吧,还没有吃饭吧,赶紧回家吃饭吧。他说的家,其实不是指的我家,而是他家,这是家乡的习惯,只要是一个姓的人,那就是一家人,不分你家我家,他的意思是叫我去他家吃饭。那一刻,我的心里真的是暖暖的,虽说正值冬天,寒风呼呼的刮着,但是我的内心却是变暖了。我回应他说,不了,拿着东西,我赶紧回家吧,估计我爸妈都想死我了,改天我去看他和我二叔母吧。

    我二叔的脸上还是那种厚道的憨笑,脸上的皱纹显得更深了,从眼角到下巴,纵横着深深的皱纹。

    终于回到家了,看着那熟悉的窑洞,还是那个样子,两年时间,没有变,我的眼泪似乎涌上了我的眼眶,我控制着。首先看到了我爸爸,他正在院子里劈柴呢,听到脚步声后,他抬起了头,发现是我后,他一边擦着自己额头上的汗,一边高兴的笑着,一脸的皱纹,虽说没有我二叔的皱纹多,但还是有皱纹的。我爸爸放下了手中的斧头,朝着我走来,走到我身边的时候,接过了我手中的行李,笑着看着我,就问了一句,回来了,我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接着,我看见了我小妹,当她发现是我后,兴冲冲的跑到窑洞口,朝着里面喊,哥回来了,哥回来了!喊完了后,就冲着我跑过来,拉着我的胳膊说,哥,你可想死我们了,都两年了,终于是回来过年了,今年过年热闹了,我们也团聚了。她的这一番话,让我差点哭了出来,真的是好久了,今年也确实要过一个热闹的年了。

    我大妹听到我小妹的喊声后,从窑洞里跑了出来,高兴的跑到我跟前,一边从我爸爸手里接过行李,一边笑着看着我,一时之间,高兴的都不知道说什么了。我妈妈也出来了,一边用围裙擦着自己的手,一边兴冲冲的快步走到我跟前,抚摸着我的头发,深情的看着我,却回头对着我两个妹妹说,你哥变白了,也变胖了,看来这城市里还真是养人啊。

    也许,你会奇怪,我既然两年都没有回家了,回到家中肯定是很高兴啊,见了我的爸爸妈妈,妹妹们,怎么就不拥抱呢。其实我自己也很想拥抱他们,但还是没有行动起来,在家乡,就是这样,再高兴,也不会拥抱的,没有这个习惯,更多的是,长辈用手抚摸晚辈的头发,就已经是最高级的待遇了。

    我们一家人的高兴,那是心里的高兴,是内敛的高兴,都在心里,只是不善于用行动表达出来而已。我们一家人终于是聚齐了,我突然觉得,好幸福啊,从头到脚,放松了很多,心里也踏实了很多,一种温馨的感觉,从心底升起,并且扩散到了我的每一个神经末梢,很舒服,很享受。

    我也终于吃到了自己母亲亲手做的饭了,还是那个味道,对于这个味道,也许我曾经反感过,但大多数的时候,还是很满足的,反倒在吃不到的时候,还是非常的想念,今天,我终于吃到了,还是那么的好吃。由于我是突然回到家中的,之前没有打过任何招呼,所以今天他们吃的很普通,和以前平时吃的一样,洋芋糊糊面,我不知道用普通话如何说,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可能在普通话的世界里,就没有这个词吧,也没有这个面食吧,因为它太普通了,是每个黄土高原上农民家庭的普通面食。

    我就是靠着洋芋糊糊面长大的,虽说目前没有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但至少是为国家养活了一个人吧,一个健康的男人吧。

    吃饭的时候,妈妈总是不断的给我夹菜,以至于遭到了妹妹的“反抗”,小妹调皮的说,妈你偏心啦,哥哥回来,就顾着给他夹菜,你可知道,我们三个都是你的亲骨肉啊。妈妈笑了,一边往小妹的碗里夹菜,一边笑着说到,就你一个人娇气啊。爸爸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整个吃饭的过程中爸爸的脸上都是带着微笑。

    真是好啊,一家人这样吃饭,其乐融融,真是好啊,感觉非常棒,非常爽。可能是心情好吧,可能是妈妈做的洋芋糊糊面太好吃了吧,我今天居然吃了三大碗,肚子明显的鼓了起来,心里感觉很踏实,很满足。

    吃过饭后,不一会儿天就黑了。冬天就是这样,天黑的比较早。在农村,没有路灯,也没有汽车,只要是天黑了,大家都回家了,外面变的很寂静,偶尔可以听到几声鸟的叫声,也会听到远处的狗叫声,狗的叫声在山沟里飘荡着,回音一波又一波的传播向远方,最终消失在千沟万壑之中。这种寂静中的声音,让我感到很亲切,真的是回到家中了,回到自己的家中了。

    天黑了,妈妈也收拾好了一切,我们五个人都坐到了热炕上,炕暖烘烘的,整个窑洞也是暖烘烘的,虽说没有什么暖气,也没有什么空调之类,但我们并感觉不到冷,窑洞里充满着温暖,充满着幸福。

    我拿出了我带回来的礼物。我取出了皮鞋,递给我爸爸,我说没有什么买的,逛商场的时候,看到这双皮鞋,还觉得不错,所以买回来给你,你试试,看合不合脚。爸爸表面上推脱着,说买皮鞋干什么啊,他又不喜欢穿皮鞋,也不干什么去,穿布鞋挺舒服。但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他很高兴,是内心中高兴的那种,在我小妹和大妹的一再催促下,爸爸拿起了皮鞋,穿在了自己的脚上,在炕头上试着走了两下,很满意的又坐了下来,脱下了皮鞋,自己打量着,嘴里说着,还不错,挺舒服,皮子挺软和的,就不知道透不透气。

    接着,我掏出了给妈妈买的那件羽绒服,递给妈妈,我说不知道妈你喜欢什么,想来想去,就给你买了一件羽绒服,你试试,看暖和不,正好是冬天,可以穿着保暖。妈妈拿着羽绒服,高兴的合不拢嘴,一边嘟囔着,说我又没有挣大钱呢,买这东西干什么,浪费钱,她穿棉袄还不是一样的保暖啊。虽说嘴里嘟囔着,但还是穿了起来,扣上了纽扣,伸伸胳膊,试了一下,然后笑着对大家说,还挺软和,比棉袄轻,但比棉袄暖和啊,这还是头一次穿羽绒服。大家也能看出来,妈妈很高兴。不过爸爸还是在打量我给他买的皮鞋,对于妈妈的羽绒服,倒是没有多少注意。

    给爸爸妈妈的礼物都送了之后,我故意没有拿出给两个妹妹的礼物,故意收拾包,佯作把包放回去。小妹看着我,用渴望的表情看着我,然后试探着问我。

    她说,哥啊,你不会没有给妹子买礼物吧,别让妹子失望啊,妹子可是最想念你了啊。我看着她那个调皮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我说没有买礼物啊,你和你姐姐都多大了,还需要礼物啊,好好念书吧,不信你看啊,包都瘪了,没有什么东西了啊。

    大妹也笑着说,哥太没有良心了,把妹子们都想死了,结果买东西的时候就是没有想到妹子们,以后再也不想你了。小妹则直接坐到了我的身旁,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故意说到,她说,哥啊,我不相信你没有给我们买礼物,快拿出来吧,也让我们高兴高兴嘛。

    在小妹的一再“纠缠”下,我拿出了两个Mp3,分别交到她们两个的手上。我说,这东西送你们了,相信你们应该认识吧。大妹拿起来看了一下,高兴的说,是Mp3吧,我点点头。小妹则拿着Mp3,高兴的跳了起来。

    小妹一边高兴,一边给大家炫耀,她说,哥果然是哥啊,不会忘记妹妹们,Mp3,好东西啊,早都想要了,只是没钱买,哥真是好啊。大妹和小妹都开始玩弄自己的Mp3了,统统的把耳机塞到自己的耳朵里,享受的听起了音乐。只有爸爸和妈妈不解的看着她们,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她们手中拿的到底是什么,Mp3到底能干什么,也不知道她们两个在听什么。

    终于,小妹发现了妈妈的不解,连忙卸下了一个耳机,塞到妈妈的耳朵里,也许是音乐的声音太大了,也许是妈妈还不习惯这样听音乐,还是被吓了一跳,一边数落着小妹,一边慢慢的体会。小妹让妈妈听了一会儿后,又把耳机塞到爸爸耳朵里,爸爸虽说没有被吓到,但明显爸爸不喜欢那种音乐,自己摘下了耳机,一边端详着Mp3,一边问到,这东西跟收音机差不多吧,我笑着点头,回答到,都差不多,都是收听歌曲啊,新闻啊之类的。

    最后,妈妈还是没有忘记,问了一句,这东西多少钱啊,贵不贵,我连忙说,不是很贵,两个也就三四百块钱吧。妈妈听到三四百块钱,连忙数落我,说花这冤枉钱干什么,还不如给她们两个买几本书啊,买几只笔啊,让她们好好学习呢。我笑着回答,我说妈你就不要操心了,这东西也没有买错,你看她们不是很高兴吗,她们都长大了,需要书和笔,她们自己会买。

    看着一家子人高兴的样子,我也很高兴,很快乐,这种天伦之乐,也就只有我们一家子人知道,这样的夜晚,这样的热炕,这样的笑容,让我觉得很幸福。

    我沉浸在这样的幸福之中,我被这样的幸福陶醉了。

    第三十一节 年味正浓

    回到家中后,明显的可以感觉到,年味一天比一天浓,零星的可以听到远处的鞭炮声,爸爸,妈妈,妹妹们还有我,都在忙碌着准备过年的年货,一切显得很忙碌,但是很热闹,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过年的喜悦,那种喜悦,是一家子人的喜悦。

    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对将要来临的新的一年的期盼,都体现在这几天了。农村就是这样,其实每一家人都在忙碌着,都在喜悦着,为了过年,大家似乎都变的非常的开朗,变的非常的乐观,过年,成为每个人心中的约定。

    在我的家乡,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习俗,为了能好好的记住这些习俗,老祖先已经把这些习俗都编成了谚语,广泛的流传在这乡间之中。尤其是腊月,谚语特别多,习俗也最多,似乎一切都是为了过年,都是为了除夕的那一晚上。

    腊月廿三(日)糖瓜儿粘;廿四(日)扫房日;廿五(日)糊窗户;廿六(日)炖大肉;廿七(日)杀公鸡;廿八(日)把面发;廿九(日)蒸馒头;三十(日)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正是这些谚语,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都不会忘记哪天干什么,都不会忘记这些没有道理可讲的习俗,也正是因为这些习俗,才让家乡的腊月过得有滋有味,一切事情都变得井井有序。

    腊月二十三,我没能赶得上,因为我回来的那天就已经是腊月二十三下午了,至于糖瓜儿粘,我也没能赶上。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习俗慢慢的被改进了,就拿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来说吧,本来是要熬麦芽糖,制作甜点之类的日子,但现在的人们,已经慢慢的不再自己熬糖制作甜点了,更多的时候是买成品的糖果。小时候,每每遇到腊月二十三,爷爷奶奶就会告诉我,他们小的时候,这个日子是熬糖的好日子,看着大人们忙忙碌碌的熬糖,自己也帮不上忙,唯一能做的,就是帮着大人们看着火候,虽说这个差事对于大人们来说,比较沉闷,毕竟等待就是一种煎熬,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极好的差事,因为小孩子可以最早知道糖熬好了,可以最早尝一尝刚刚熬制的糖,那种滋味,听爷爷奶奶说,太美妙了,太幸福了,可惜我不能体会到,两个妹妹也不能体会到。

    不过我们还是挺幸福的,每当腊月二十三,爸爸就会赶集,去买糖果,什么小白兔,什么酥糖,什么软糖,等等,既好吃,又好看。我喜欢吃酥糖,小妹喜欢吃小白兔奶糖,大妹喜欢吃软糖,所以我们之间并不会抢,等着爸爸把糖买回来后,我们就争着拣自己喜欢的糖,一瞬间就被我们给瓜分了。但这种瓜分往往都是暂时的,因为妈妈马上会以家长的身份,“命令”我们把糖放回去,只允许我们留一点点,妈妈总是想的周到,让我们慢慢的吃,不会让我们一次吃够。看着妈妈的脸色,我们三个往往是很不情愿的把刚刚抢来的糖又放回去,但还是会想尽办法给自己留更多的糖,哪怕多一个也行。

    今年的腊月二十三,爸爸仍然买回了糖果,我虽然没有赶得上,但是我知道,我们三个再也不会抢了,妈妈也再不会“命令”我们了,糖果就在桌子上,你想吃多少就拿多少吧。只可惜的是,长大了的我们,再也不会抢了,也不再那么喜欢吃糖了,只会在爸爸买回来的时候,凑上去尝上一尝,看看今年的糖有没有去年的好吃,看看今年的糖又有哪些新品种,看看今年的糖又有哪些特色。

    当我回去之后,小妹还调皮的指着糖果说,哥啊,你喜欢的酥糖都在,都是你一个人的,我们都没有抢。我哭笑不得的白了她一眼,强装镇定的告诉她,我已经不喜欢吃糖了,全部留给她这个小馋猫吧。

    腊月二十四,扫房日,顾名思义,需要打扫屋子,需要搞卫生。如果天气晴朗的话,还会把屋子里的所有被褥都拿出来晒一下。

    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在家里早饭一般是早上八九点吃,晚饭是下午五六点吃,一天就吃两顿饭。

    吃过早饭后,妈妈在收拾洗锅刷碗,两个妹妹就开始收拾屋子,我和爸爸则负责扫院子,铲院子边上的杂草,负责清洗大门,负责修补围墙。

    今年的腊月二十四,是我一个人把院子扫完的,我没有让爸爸帮忙,我想多干点,想让爸爸多休息一下。结果爸爸还是闲不住,他和了点泥,把围墙的缺口处修补了一下。扫完院子后,我就去清洗大门。突然之间,发现自己都有些笨手笨脚了,真的是应了那句谚语——一日不练,口生,三日不练,手生。

    清洗完了大门,我就去帮妹妹们拿被褥,把屋子里的所有被褥都拿到院子里的晾衣绳上,看着整齐的一排晾晒的被褥,突然觉得很有成就感,也很有幸福感。

    小的时候,这一切的活都需要妈妈干,看着妈妈忙忙碌碌的晒被褥,我和两个妹妹,只会在被褥之间躲猫猫,真是玩的不亦乐乎啊,每每玩的高兴的时候,都会把晾好的被褥给弄掉了,每当这个时候,就会看到妈妈气势汹汹的赶过来,准备揍我们,也是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很“敏捷”的领导着两个妹妹拼命的跑,躲避妈妈的教训。妈妈看着我们拼命跑的时候,就不再追了,该干什么就继续干什么去了。偶尔也会有意外,比如小妹摔倒了,或者是大妹反应不够敏捷的话,总会被妈妈抓到,也总会尝到妈妈的巴掌。

    屋子里,院子里,围墙外面,都打扫干净了,里里外外显得很干净,很明亮,似乎一切都变成新的了一样,看起来特别舒服,虽说有些疲劳,但是看着这一切的劳动成果,还是蛮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的。

    日头偏西的时候,我和两个妹妹便把晒好的被褥拿到屋子里,并且叠好,放到柜子里。每每收被褥的时候,总是喜欢把鼻子深深的埋在晒好的被褥里面,深深的呼吸,感受阳光的味道,那种干干的,那种纯纯的,那种香香的味道,就是阳关的味道,总会让我们很舒服,美美的享受着阳光的味道,从头到脚,都是舒服的。

    夜幕降临,繁星当空,盖着白天晒好的被子,睡觉就变的特别特别的舒服,一觉就睡到了天大亮,听着小鸟的叫声,听着院子里鸡鸭的叫声,还是不想起床。美美的伸个懒腰,别提有多么舒服了,简直就是忒爽了。

    腊月二十五到了,美美的一觉醒来,就到腊月二十五了。

    腊月二十五,糊窗户。小时候,还记得,每当这一天的到来,我们都会端着浆糊盆子,{奇}拿着干净的白纸,{书}一点一点的糊窗户,{网}但每次我糊的窗户都不过关,都需要大妹拆掉,重新糊,所以,慢慢的,两个妹妹都不要我糊了,我只负责裁纸,只负责刷浆糊就行了,她们两个小心翼翼的糊窗户,看着她们的劳动成果,我还真是佩服,她们糊的的确比我糊的好,看起来很漂亮。

    但今年的这个腊月二十五,我们就不需要糊窗户了,因为窗户都变成玻璃的了,不需要用纸糊了,而昨天也把玻璃擦干净了,所以,窗户基本上不用再收拾了。但千万不要认为今天没事可干了。窗户虽说是玻璃的,但是屋子里的墙却还是泥土墙,去年糊的白纸已经有点泛黄了,看起来不是很亮白了,所以我们的任务便是糊墙壁了。

    我的任务还是裁纸,还是刷浆糊,大妹和小妹还是负责糊。大妹把我刷好浆糊的纸慢慢的拿起来,再小心翼翼的把上面的两个角比划到合适的地方上,小妹则赶紧用毛刷子顺着墙壁刷纸,白纸平整的被糊到了墙壁上,不曾留下一点的褶皱。这种细活,还是适合女孩子干啊,我独自的感叹着。

    小妹听到我的感叹后,就坏笑着对我说,哥啊,赶紧娶个嫂子吧,嫂子来了,就不用我们糊了,就你和嫂子糊了,多好啊。

    我又好气又好笑的看着她,真是无奈了,也不能把她怎么样,看着她那调皮的样子,谁拿她都没有办法啊。

    也忘记了我们小的时候,妈妈是怎么糊上去的,也许和奶奶一块糊吧。爸爸不知道在院子里干什么呢,你总是看他忙忙碌碌着,但总是看不到他干了什么活。一会儿在修理农具,一会儿又在收拾柴火,一会儿又在拾掇门前的小路,似乎有干不完的活,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妈妈也总是忙忙碌碌着,不过她是在厨房的那个窑洞里忙,如果你不注意,还真是难得看得见她,也不知道她在忙什么呢,又在准备着什么年货呢。

    多希望爸爸妈妈能多休息一会儿,但我自己心里明白,他们是闲不下来的,一辈子的辛辛苦苦,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了,甚至是变成了一种本能的行为了。

    腊月二十六,炖大肉。这一天,也是腊月里最忙的一天。一大早起来,我和小妹两个忙着收拾猪圈,同时准备杀猪的工具,大妹则帮着妈妈准备热水,准备着做肉的材料。而爸爸则一大早就赶着给二叔家杀猪去了。

    这一天,也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习俗,到处都能听见杀猪时猪的嚎叫声。这一天,也是大多数人家杀猪的好日子。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雪,这一天都是杀猪的日子。爸爸早上起来,和其他的叔父先到二叔家,把二叔家的猪杀了,然后把猪收拾好,吃过早饭,就会来到我们家,给我们杀猪。

    两个妹妹,妈妈,还有我,我们四个人也吃过早饭后,把该准备的工作都做好,等着叔父们的到来。

    不一会儿,其他的几个叔父都来了。二叔,三叔,四叔,六叔,八叔,都来了,只是不见七叔的影子。几个叔父见到我后,都显得很高兴,问我在外面的情况如何,工作如何,生活如何,我也一一作答。对他们来说,我就好像是个见过外面世界的人,我说的话,他们总是不会怀疑,我所描述的外面的世界,他们总是觉得很新奇,总会觉得很精彩。

    我也问他们,为什么没有见到七叔,他们告诉我,原来七叔今年外出打工了,打算挣点钱,把他家的窑洞修补一下。今天还没有回来呢,听说后天才能回来。农民挣点钱不容易啊,估计七叔也很想回来给大家杀猪的,因为今天很热闹,几个同姓的宗族兄弟都在,互相讨论着各自今年的收获,很是热闹。

    开始杀猪了,我们总是会用猪食把猪引诱过来,然后趁其不备,群而攻之,牢牢把猪抓住,然后把猪抬到之前准备好的案板上,用绳子绑稳当了,然后让六叔杀。六叔是个专门杀猪的,动作熟练,下刀的位置准确,猪也死的快,据说从来没有杀过第二刀。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觉得心里比较难受,看着鲜红的血从猪的脖子里流出来,顺着刀尖流到盆子里,我的心就更加难受,好像被杀的是自己一样,总是会偏过头去,不会盯着血看。

    今年杀猪,猪没有叫,只是那种低沉的呻吟声。不是猪自己不叫了,而是在杀猪之前已经把猪嘴给绑上了,听不到刺耳的嚎叫声了,人的心里也不会有那么难受了。记得小时候,只要一听见猪的嚎叫声后,就跑的远远的,害怕听到那样悲惨的声音。

    二叔仔细的看着,看着猪不动了之后,指着猪嘴上的绳子说,这个办法好,再也听不到猪叫了。这个看似简单,但却很实用的方法,原来是四叔发明的。真正的发明家,原来是在民间啊。不知道四叔的这个发明,能不能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啊。

    猪死了后,就开始用开水烫猪毛,一边的烫着,一边开始剥猪毛,不一会儿,猪身上的黑毛没有了,剩下的是一具白白胖胖的死猪了。接下来,几个叔父开始忙碌了,开膛破肚,收拾猪的内脏,割下猪头,把猪劈成两半,剔骨头,直到收拾成妈妈可以做肉的原料。

    叔父们终于可以休息休息了,爸爸给他们发着烟——忘记了介绍,爸爸就是宗族中排行的老五,所以爸爸就有了一个外号,叫秦老五,当然这个外号只能是那些可以和爸爸开玩笑的人叫了。

    叔父们抽着烟,继续聊天,聊的是那么的投入,聊的是那么的开心。他们生活的很满足,他们生活的很踏实,也许是因为今年多收获了一百斤麦子,也许是因为今年多挣了一百块钱,也许是因为明年有一个很好的挣钱机会,一个小小的收获都是他们的喜悦,都是他们的快乐,都是他们的希望。

    知足常乐,原来就是这样,原来都在他们的脸上。这样的快乐,不会出现在富老板的脸上,也不会出现在春风得意的人民公仆脸上,也不会出现在辛苦奋斗的打工仔脸上,只会在像叔父一样的农民的脸上。

    也许是他们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吧,也许他们知道的太少了吧,也许是他们知道的好东西不多吧,对于社会没有过多的欲望,对于国家没有更多的期盼,对于国际经济形势没有更多的关注,反倒他们生活的如此的快乐,如此的满足,也是如此的原生态。

    叔父们休息了,妈妈和妹妹们,还有自愿来帮忙的叔母,开始忙碌了,一边收拾猪肉,一边给叔父们做饭。因为叔父们吃了饭后,又要去下一家杀猪了。

    不一会儿,几道香喷喷的菜上来了,接着是可口的家乡哨子面。我也忙着给叔父们端菜端饭。每道菜里面都会有猪肉,什么青椒炒猪肉,什么大葱炒猪肉,什么红烧猪肉,毕竟是刚刚杀了猪,不缺猪肉。

    也许是早饭吃了没多久吧,叔父们都没吃多少,大多数都是喝了稀饭,尝了一下菜而已。

    匆匆忙忙吃过饭的叔父们,就动身了,向着下一家赶去,下一个被杀的猪,也许已经准备好了,心里只能为这些将要被杀掉的猪祈祷一下,希望它们下辈子不要再( 狼人模样的人生 http://www.xlawen.org/kan/26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