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部分阅读
七千将士,若不出全力,他没有必胜把握。况且他还要分兵伏击我方援军,是以末将料得他山城之中此刻必定空虚。”
“故而你想率军去袭击他老巢,然后安排重兵在路上伏击他的援军。”郑和毕竟征战多年,此刻也是一点即通。
马欢点了点头,道:“正使大人所言不错,咱们反打他个围点打援,并且围魏救赵,此乃一箭双雕之计,既能打击他援军,还解了船队之围。”
郑和朝着他微微一笑。心中暗道:还好我身边有此等智将,否则这使命还真不好完成。
少渔翁国王听到马欢此等计策,当真是佩服至极,他本以为郑和这招引蛇出洞已是大妙,不料敌人竟有准备。而这位马欢将军于顷刻间便想出了应对方法,当真是聪慧之极。且这等用兵之法,别说是苏门答腊,便是在这南洋一带,又有谁能使得出来?
他不知不觉间。对天朝的军事文化已是无比向往。暗忖道:好在和天朝船队为敌的是苏干剌,若是天朝船队与我为敌,那我岂有生路?想到此处,当真是暗呼万幸。
郑和当下便同意了马欢的方案。只是安宁公主毕竟还在船队,无论是得要去救的。
三人立刻分配各自作战任务:少渔翁率领着王城的三千兵马前去佯攻山城,而后郑和率领着一万五千人马在路上伏击,马欢则率领五千人马前去港口驰援。城中的王宫大臣们则负责守卫王城。
当下分配作罢,各人便即分头准备。
苏门答腊,港口。
费信此刻正在帅船踱步。王城那边迟迟未有消息过来,他这边亦是度日如年,不敢松懈半分。正自踱着步子,忽听得哨兵来报:“前方岸上发现大量军马疾驰过来,似乎欲对船队不利。”
费信闻讯大惊,暗道:果然有变!
当下命令所有军士登船,各船做好战斗准备。众将士听闻敌人来袭,长刀出鞘,火铳下身,纷纷对准港岸。
前方港岸处敌军马蹄声响越来越近,费信拿起‘千里眼’向前望去,见来敌人马甚重,竟有上万人之多!战马嘶鸣声,刀剑铿锵声远远传来。敌阵中一人身穿将服一马当先的冲在前头,手中挥舞着弯刀,指挥着三军。
费信见敌将年纪不大,约有二十来岁模样,精神却是满满,神清气昂地指挥着众人向船队杀来。费信立即命令开炮,霎时间,帅船上,战船上,坐船上各船尽皆火力全开,朝着敌阵怒射。一条条火舌,一阵阵浓烟,一声声呐喊,时起彼伏。炮弹准确无误的射入敌军阵中,敌人登时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大明水师船队火炮之猛,甲于天下,此刻一阵猛击,当真是势不可挡!却见敌军阵中那名年轻将领兀自不肯撤退,指挥着众人拍马杀来。这么片刻间,对方骑兵便有大半冲了过来。炮火只能进行远攻,而近战却是其短处。
敌骑冲奔过来后,便即举起火铳和长弓,就地反击,射向船队。费信在船楼旗语一扬,指挥火铳队上前迎战。一列列身穿红衣军服的火铳队顿时站立船身,举起手中长铳,对着敌人便是一番点射。双方的火枪兵展开了一轮轮猛烈的对攻,各有伤亡。
忽见敌方阵中一字排开,前方一列使盾的将士缓缓让开,一排排军士手持长弓,对着半空一阵齐射,顿时箭雨纷纷,船上众人受伤者甚重。苏门答腊骑兵善于射箭,在南海一带颇有威名。这上万兵马当中,倒有一大半是骑兵。一番箭攻下来,船队受创甚重。费信见状,当即命令各船水手起锚出海。
众水手早就有此准备,费信命令一下,当下便升帆起锚,驶离岸口。数十艘战船缓缓启动,离暗越来越远。待船队离暗距离有十里开外之时,费信又命令炮兵开炮。此时距离一拉开,大明船队的炮火优势又显现出来,局面顿时变成敌方只挨打无力还击之势,轰隆轰隆声响。震动大地。
敌军见弓箭已射不到对方,便即分散兵力,以免为炮火所趁。费信率领船队灵活攻敌,想怎样打便怎样打,登时使得敌军受创甚重。
那青年将领见敌方只在海上游击,并不上岸对攻,当下怒火上升,气呼呼叫道:“咱们的战船呢,为何还不到位?”
费信正自游击着岸上敌军,忽听得旗语兵发来讯息。说是西南方方向有数十艘不明战船驶来,瞧模样是敌军水上援军。费信闻言,心下大惊,心知敌方做了十足准备,竟是想要水陆夹攻,一举歼灭己方。当下命令部分战船调转船头,迎战来敌。
他于岸上敌军现身之际便已向王城中发信,告知郑和有敌军偷袭船队,但不知为何。打了这么久,王城竟然还不来援兵。费信心知情况紧急,能拼得一刻便是一刻,因此率队死守。等待来援。
此时敌方船队已和费信船队交上了火,双方在海上打起了对攻。敌军战船虽不及大明水师船队庞大,却是轻小灵活,极易穿梭。且速度极快。港口这片海域本就水浅,不利于大型船只来往,因此费信的战船吃了速度上的亏。屡屡被敌船炮火击中。费信心知若想要占有完全优势,便是冲向深海,利用深海中海水较深,海风较大,海浪较猛的优势对敌,才能发挥最大威力。
可是己方船队现今被水陆敌军压缩在这片浅水海域内,难以动弹。往岸上冲肯定不行,岸上敌军箭阵强大,难以突破,往深海冲,敌军船队又会紧随不舍,沿途追扰,得不偿失。费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此刻他只得依靠船队强大的火力迎敌,好在岸上的敌军此刻已构不成威胁,己方只要全力对付海上敌军即可。
安宁公主自听得炮火声响起后,便即兴奋不已,她从来没有见过两支水师船队在海上真正交战,因此战事一起,她便走出了船阁,想要近距离看看海战是何模样。她这一出门,可急坏了身边的护卫人员。
秦航此刻奉费信命令在公主身旁护卫,见她在如此危急情况下还敢出房,当真是吓个半死,慌忙间忙将她挡在了船阁外。急道:“外边炮火猛烈的很,太过危险,公主还是回房吧。”
安宁公主不悦道:“此刻正是敌我两军交战的关键时刻,本宫身为大明公主,怎能龟缩在房?本宫要现身船楼,鼓舞士气,让三军都知道本宫与他们同在!”秦航见她弱不禁风,却还能强词夺理,想充好汉,当真是又气又想笑,道:“公主殿下,海战之中炮火不长眼睛,万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会害了众将士的。您还是先回房,待战况好转,再出来慰问三军。”
安宁公主气道:“秦航大胆!本宫这还没出事呢,你就咒我?你是不是特希望本宫有个三长两短啊?”
秦航急道:“属下不敢。只是战争不同儿戏,公主莫要为难属下了!将士们还要专心对敌,您要出来的话,将士们都要分心保护着您,这于战局不利啊!”
一旁的小花也自劝道:“公主,咱们还是回去吧,秦监工说得对,咱还是别影响了将士们的士气。”
安宁公主一把揪住小花的耳朵,骂道:“好你个小花,吃里爬外,和他们一起来教训我来了,你是不是痒痒了!”小花痛得直求饶,呼道下次不敢。
安宁公主对着秦航大声喝道:“本宫现在就要去船楼,这是命令!你不服从,便要死!让开!”
秦航身子兀自挡在外边,丝毫不惧道:“公主要杀要剐,细听尊便。秦航保护公主不利,早晚也是死罪。与其丢人而死,不如悲壮而死。秦航今日是不会让公主上这船楼的,众侍卫,你们说是不是!”说罢,当先跪在原地,挡在了安宁公主身前。
公主身旁的众侍卫亦是一齐跪下,道:“秦监工说得对,公主千金之躯,不能犯险,我等愿誓死保护公主!”言语间慷慨之极,大有誓死不退之意。
安宁公主瞧着众人一齐跪挡自己,心中亦是一阵莫名感动。她其实并非是刁蛮任性,只是一向喜欢冒险,此时见众人虽违抗自己命令,却也知道众人是真心相护,心中不由得一阵歉然。大明有此忠诚的将士,何愁不能纵横天下。她看着众人一幅幅视死如归的表情,心中不忍再为难他们,这都是勇士啊!没有死在敌人手里,难道要死在自己手里?
她收回了之前狂躁的脾性,软声道:“本宫知晓诸位都是尽忠报国,誓死护主的勇士,你们的心意本宫很是感动,本宫就呆在这里,虽然不能亲自现身船楼为我大明勇士加油打气,却也要站在此处祈祷,希望他们能够战胜敌人!你们起来吧。”众人听得公主答应不再上楼,尽皆如释重负,便各自缓缓站起。
安宁公主看着前方炮火纵横,箭来矢去,不知道这一战又要死伤多少将士,不知道这一战又有多少忠骨埋葬他乡!
她静静地走向前头,双手合十,心中默默祈祷:但愿这场战争早日结束!将士们早日能回故乡!
她其实很喜欢打斗场面,可今日见到了众多勇士为了报国为了完成使命,前赴后继,甘为牺牲,触动了她内心深处最善良的一面,便不忍再给他们添麻烦。
第三十章 深海相依时 可见她哭(下)
她其实很喜欢打斗场面,可今日见到了众多勇士为了报国为了完成使命,前赴后继,甘为牺牲,触动了她内心深处最善良的一面,便不忍再给他们添麻烦。费信正自指挥水师与敌军鏖战,忽闻岸上杀声四起。他拿过‘千里眼’望向港口,见敌方身后似有大队袭来,当下大喜,猜想定是使君大人率队来援,便即打起精神,朗声叫道:“兄弟们,咱们的援军到了。只要再抵挡片刻,便能和他们会合了!”他这一声大呼,果然生效。
船上众人见岸上来了援军,士气大振,纷纷拼死力战,与敌方船队又陷入胶着态势。岸上的苏干剌见到郑和终于来援,登时大喜,他拿起令旗,晃动数下,两边伏击的伏兵登时杀出,与来援的马欢战在一起。此时他已是倾巢而出,指挥着一万余人围攻马欢。马欢的五千精兵来的时候就有了准备,此刻见伏兵已出,当下并不恋战,立即便退。
苏干剌好不容易等来了援军,怎能放他们撤退?他亲自率着三军一路猛追。大明的军队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实战经验丰富无比。想那蒙古骑兵,驰骋天下,在漠北依然被成祖皇帝打得节节败退,可见大明精兵战力之强。马欢军队一路撤退有序,交替掩护,没让苏干剌占得半点便宜。
苏干剌自觉此时已是胜券在握,便一路猛追,待追到了王城之下,马欢率领大军已是退了回去。苏干剌见伏击不成,大为恼怒。可他又不敢轻易攻城,王城险峻,再加上有郑和的军队相助,他无论如何是占不到便宜。当下便命令大军回撤港岸,继续围住水师船队。
他想大明公主在船上,郑和便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不来相救。正当他退到岸上。属下来报,郑和大军趁着山城空虚,竟向自己大本营攻去了。这一战况把苏干剌吓得,当真是失了魂魄般。山城乃是他的根基之地,若是被郑和占了,那自己将无处可去,即使围住了郑和船队又能如何?自己最重要的目的是争王位而不是围住郑和,若连根据地都没了,还如何争位?是以听到这个消息后,他气急败坏地狠跺了两下脚。便即命令全军回师,驰援山城。
他知晓他这一撤,便是再也困不住郑和船队了,可毕竟根基为重,至于郑和船队,只能来日方长,再行计划了。他这围点打援的计划如此周密,不料却还是没能见效,心中苦恼。只能自己忍受了。
费信见岸上敌军已全部撤走,当下便无了后顾之忧,全心全意与敌军水上船队进行激战。大概是看到陆上友军已撤,敌军水师船队也是无心恋战。这一下此消彼长。费信水师越战越勇,而敌军水师撤退迹象明显,分明是不想再战。费信哪容得他们相撤?便即命令船队全力围攻。
费信船队实力本就高于对手,水师又多。这一下局面已成一边倒。数十艘战船在大海上全力追击着苏干剌的水军部队,苏干剌水军在短程内转向迅速,船速极快。可跑起了长途,便不是大明水师的对手。这一个撤,一个追,在海上好不热闹!
安宁公主见战况好转,已变成己方大占上风之势,便出船前来查看。秦航见敌军已经构不成威胁了,也就没有阻挡,却仍是紧随其后,片刻也不敢离开公主。安宁公主此刻已走上了船楼,费信正在上面指挥,见公主驾到,慌忙施礼请安,公主自是免了。
费信道:“此刻虽然战况好转,却仍有一定危险,公主若想观战,还是呆在船中比较好。”
安宁公主笑道:“在船中哪比船楼上看得全面?你看敌船跑得,可比鱼儿还快呢!”费信微微一笑,向前望去。
却见数十艘敌船没有半点编队意识,一味的乱跑,多数倒成了活靶子。敌军刚开始的数十艘战舰此刻已剩下十余艘,其余的尽皆被击毁。各船的水手如司马尚游,邓孝明,赵盛郅,上官琦,薛坤等尽皆带人乘上了小船,在大海中抓俘虏。
落海的敌军虽然大多会水,可在这大海当中毕竟不能长时间潜游,是以他们只要一露头,便有水手拿起套绳套了过去,就像牵牛儿般将一个个俘虏牵了过来。费信的帅船此时已停止了追击,可余下的战船却还在不断的追,虽说穷寇莫追,但在这大海之上,只要成了穷寇,那便是任人宰割,这痛打落水狗之事自是有利无害。
费信所在的帅船上毕竟还有公主在上面,为保险起见,费信便准备回岸。刚要掉头,忽听得帅船底下一声巨响,“轰嘭”一声,整个帅船大震,船楼上的众人纷纷站立不稳,朝着一方倾斜倒下。
秦航时刻盯着安宁公主,此时见船身受震倾斜,便第一时间抓住了安宁公主的右手,只是这一声巨响力道何其之大,整个帅船顿时往右方倾斜,安宁公主和秦航尽皆向右侧滑落。此时秦航抓着一人在高空中已无法平衡重心,登时便往海中滑落,落海之时,兀自不肯松开安宁公主的手。
他知道只要他一松手,安宁公主极有可能会滑到甲板之上,船楼和甲板距离如此之高,她若是摔了下去,那还了得?是以他宁愿拉着公主一起坠海,跌入海中则自己会水,那么求生机会自是很大。
二人在十余丈高的船楼之顶坠落大海,这力道何其之大!几乎是在瞬间的功夫,“扑通通”两声,之间两个人影顿时消失不见,只留下溅起的水花蹦跳了数丈距离后,便即无了声响。
帅船的人大惊失色,此刻早已有无数水手跳入大海,更有无数军士放绳放船,准备接应。
费信在倾倒的那一瞬间双腿勾住了一个掩体,没有跌落下去。他见帅船此刻微微有些倾斜,微一思索,便明其理,想是敌军在逃跑之时暗自发放了‘鱼雷弹’,帅船不幸被击中。帅船体形巨大。受此一击,只是小伤,遣人立即堵住漏洞即可。
可是身旁的公主和秦航呢?他不禁魂飞魄散,“公主!公主!”连呼了数声,不见回答。
他跑下船头一看,见众人纷纷跳入海中,似乎在寻找什么。瞧这阵势,他已然明白公主已经落海,登时急躁不已,叫道:“赶紧下海救人。不惜一切代价把人给我救上来!快,快!”众人也知情况危急,哪敢懈怠?
此刻帅船周围的海面上怕是有不下数百人扎入海中。费信一脸茫然,死死地盯着海面,希望能有个头露出来。秦航拉着安宁公主从十余丈的船楼坠落,这一下坠的势道,登时将二人直带入海底。
秦航自是经验丰富,在落水的那一瞬间便即吸了一口长气。可身旁的公主却不懂其理,只吓得她花容失色。大叫不已。秦航一口气憋在胸间,自是没办法交待她不要乱叫,要先吸气。
待沉入海中后,阻力越来越大。二人的下堕之势也被消得差不多了。秦航在海中稳定好身形,却看到一旁的公主不住的口吐白泡,已是呼吸艰难。秦航看出她不懂水性,此刻离海面尚有一番距离。若是长时间没能吸得空气,极有可能溺水而亡。
当下不及多想,拉着她右手的手顺势一带。安宁公主整个身形已贴在他面前,他紧绷的双唇对准公主的樱唇,刹那间便凑了上去!安宁公主虽不懂水性,可神智却还未完全昏迷,她见秦航的嘴唇已向自己凑来,当下羞得涨红了脸,意欲反抗,可却没有一丝力气。
突然间,那个瞬间!
所有的鱼儿都已止步,所有的珊瑚都已张开,空气在那个瞬间似乎已经停止流动,黑暗的海底突然一片光明。
秦航的嘴唇吻在了安宁公主的唇上!
安宁公主明眸睁大,神情呆滞,似乎如遭雷击一般纹丝不动,只是怔怔地望着前方,似乎忘记了周围存在的一切。
秦航吻上她的嘴唇后,缓缓地将胸中那口气息送入安宁公主的嘴中,缓缓的呼吸,缓缓的热流,如触电般刺激到了身旁的女子。也许在那个瞬间,秦航并没有当她是一个女子,只是将她当作了一个需要一口气息的人,只是将她当作了一个要活命的人。可在他面前的是个公主,是个女子,一个在懂事后从来没有被人亲吻过的女子,却在这么一个特殊的场合,被人‘趁虚而入’。
如梦,如幻?
自己幻想过无数次的王子,此刻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却是这么一个平凡的面庞,是该欣慰?还是该痛苦?
此刻她已不知,这个世界,突然变得这么小,小到,她已忘了身边的人。她的眼睛缓缓闭上,细细一看,却发现,有两滴清泪,已自涌出。
如此数个来回过后,秦航已觉察到她气息恢复正常,便即松开了口。四唇一离,安宁公主身心一怔,已是恢复了神智。秦航调了调内息,不敢再耽搁,便拉着她的手,缓缓向头顶海面游去。
安宁公主的手紧紧地抓着秦航,似乎怕他突然离去。这双温暖而又强壮的手,此刻便是她的唯一。这双手传来的淡淡温暖,让她心中充满了力量,面对着黑暗,她第一次不再感到害怕。在最黑暗的时刻,只有这双手仍和自己不离不弃,你,既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
呵呵,如果这片海无穷无尽,那该多好。那么这双手,便能一直牵着她,永不松开。只是黑暗过去,总会光明。当身边的黑暗逐渐被光明代替时,她也明白,这双手是时候,要和自己分开了。
偌大的海面上,“扑轰”一声轻响,已露出了两个人头。船上的费信一直提心吊胆,此刻终于现出笑颜,其实岂止是费信,海中的众人,船上的将士,哪个不是将心提到了嗓子眼里?此刻见得秦航和公主浮出水面,众人心中的石头落地。
司马尚游快速将小船划了过来,秦航在水中顺势一推,安宁公主已落到了小船上。而那双手,此时果然已经松开,适才还有淡淡温暖传来,此刻却已回归冰冷。安宁公主吐出了两口海水,在一旁不住地深呼吸。司马尚游看出她不懂水性。想是在海底吃了点苦头,便将二人送回帅船。
秦航回到帅船后,自找来衣服换了。他详细地问明了船身倾斜的原因,暗呼敌人狡诈后,也庆幸帅船没能继续追击下去。
据司马尚游说,前去追击的几艘战船或多或少中了敌人的‘鱼雷弹’,有几艘受创甚重。若非费信命令帅船停止了追击,恐怕会吃上大亏。若纯后来也来到寝房,查看他有没有伤势。秦航笑着说没有,只是一场意外。若纯细细查看。确定他没有伤势后,这才作罢。
忽见徐钦急匆匆地奔来,问道:“公主没事吧?”
秦航笑道:“没事,就是吃了两口海水。”
徐钦如释重负,自语道:“她没事就好,谢天谢地,她总算没事了。”
秦航见他这副急相,不由得纳闷道:“连管事大人都没你这么着急,你这是急给谁看啊?”徐钦微笑不语。
秦航吃醋道:“我在海底下是死是活。不见你过问,别人一落水你倒是记得要死,有你这么当兄弟的么?”
徐钦大笑道:“我知道秦兄海底功夫了得,便是在海中睡个七八日也不打紧。哈哈哈哈,在下若是对秦兄连这点信任都没有,岂不让他人笑话!”秦航听他如此言语,又好气又想笑。终究是没再‘怪’他。
费信清点完毕后,便指挥着船队重新往岸口停靠。此次海战,船队损失战舰六七艘。还有数艘受了重创,要花费时间修理和保养。轻伤的就不用说了,几乎每条战船都挂了点彩。不过这等轻创,倒也不碍事。敌军自也好不到哪去,数十艘战船开来,最后只余下几艘逃出。数千人做了俘虏,可以说是大胜对方。
此刻岸上敌军已经撤走,费信便即遣使前往王城向郑和报平安。适才大战之际,敌军身后明明来了援军,可不知为何,此刻援军和敌军尽皆不见,难不成正使大人在别处和那敌军交上手了?
一想到此处,费信便立即重整旗鼓,做好再次战斗的准备。他先令各船水手先抢修受创较轻的战船,以保证战斗力。而后点齐人马,弃船上岸,就地在岸上做好防守。一面再次派遣哨探,去王城打探援军的消息。
安宁公主自被众人救上岸后,便一直呆在船阁。期间费信曾上船阁向她请安问好,并请求公主赐他保护不力之罪。安宁公主自不会降罪于他,只是简单的说了句“本宫累了,想要休息”打发他走,费信猜想她可能是受了一点惊吓,便又请了大夫前去看看,却依然被公主拒之门外。
费信猜不透公主意思,也不便一直在房外等待,便即出来,继续指挥各船事宜。
原来她此刻换了衣衫,正在房中回想适才在海底的那一幕。她当然知道秦航那时是及时相救而不是特意轻薄。可是那毕竟是她第一次和异性接吻,女子最是感性,更何况是她这种年方二八,正当妙龄的姑娘?
平常在宫中除了成祖皇帝,还没有谁敢碰她。可她自随船队出海以来,这个叫秦航的男子,却是踢过她,牵过她,抱过她,现在甚至还亲过她!一样不落。这要是在宫里,谁敢想象?
她毕竟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碰上这些事,怎能不教她朝思暮想?现在想想,那个叫秦航的男子也没有什么讨厌的。她想到了那时候在海龙卷肆虐之时,她咬过他,他踢过她,甚至抱了她,最后还救了她。又想到了后来听他说已经有了未婚妻子过后,她是那么的难过。难道那个时候,这个男子,便已经在自己心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么?
直到今日,他跪着挡住自己,拼死也要保护自己,这份执着,已让她芳心暗喜。再到片刻前,在黑暗的海底,只借着一点点水母发出的亮光,她看到了他向自己亲吻的画面。那个深深的长吻,此刻却依然在自己脑海中挥之不去,原来这个感觉是这么奇妙。此时她脸上一阵火辣,红得娇艳无比。
每次想到他那双强有力的手抓住自己的那一刻,她心中便充满了力量,似乎即使明天是黑暗,她也敢笑着面对。自己这是怎么了?她不禁自问道。
难道真的就喜欢上了他么?如若不是,那又该如何解释自己现在的状况?他亲自己的时候,为什么自己会感到欢喜而不会怪他无礼?他牵自己手的时候,为什么自己反而希望他能紧紧抓住?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是意味着自己喜欢上他了么?
可是,喜欢上一个人没有错啊,自己为何会这么烦恼?
呵呵,对,爱上一个人没有错,自己没有必要烦恼。
既是如此,那,便爱下去吧。
第三十一章 意踌躇
苏门答腊。
马欢率着五千精兵退回王城后,便一直遣出哨探查探苏干剌大军的行踪。忽听得探子来报,苏干剌已率大军驰援老巢去了。马欢闻言大喜,立即重新率军出城,截断苏干剌后路。
苏干剌此刻正带着全部人马回师山城,待行至半路,忽听得一声炮响,四面八方现出了明军身影。漫山遍野,红旗招展,瞧这阵势,怕不下于数万之众。数万人齐声叫呼,声势震天。
苏干剌惊慌失措,正欲突围,忽见前方明军阵中让开了一条路,当中一个中年男子跃马而出,微笑道:“苏干剌,本使于此等候多时了。”
苏干剌听得大惊:“你就是郑和?”
那男子续而一笑:“正是。此刻你已陷入我大军重重包围之中,还不投降么?”
话音一落,数万人齐喊:“快快投降!快快投降!”
苏干剌环顾四周,见己方将士皆有所惧,便即朗声大叫道:“勇士们,莫要被敌军吓破了胆。冲出去,回到了王城就是胜利!”他见对方人马和己方人马相当,便想殊死一搏,寻求突围。
郑和见他已成瓮中之鳖,兀自如此强硬,当下摇了摇头,退回了阵中。一声“杀”声,揭开了大战的序幕。
明军以逸待劳,又做好了充分准备,自是大占上风。苏干剌军一万余人被困在山路中,无法施展,只能沦为箭靶子。哀声不绝,呼声不断,战斗打得极其惨烈。苏干剌军虽被包围,战斗力仍是不弱,若非明军提前占好地利,谁强谁弱。还真难说。
却见苏干剌军一队队弓箭手排成数排,张弓搭箭,对着明军就是一阵扫射,登时打退了明军进攻势头。郑和见对方弓箭手勇猛善战,箭术贼准,也不由得大起爱才之心,但他深知苏干剌为人狡诈,一旦成势,定会波及周边。是以此战不容有失,一定要歼灭他的有生力量。他又下令调集所有火铳兵上前助战。火铳兵一加入,登时战况大为好转,火铳火药猛烈,一阵排放过后,便即换另一队,如此交换下来,敌军无暇应对,弓箭手的优势便被火铳兵压了下来。明军的火铳兵训练有素,一向被郑和当作亲兵使用。此次危急中一出手,果然是精兵。
那火铳本是利用弹簧的原理将铅丸发射出去,以此伤敌。一旦被铅丸击中,便是钢铁亦能被打穿。何况是血肉之躯?敌军中弹的将士所受伤口面积之大,当真吓人。胸膛上,头脑中,都如开了花一般。血浆喷得到处都是,使人一看便心惊胆裂。敌军见明军火力凶猛,便即放弃抵抗。拼命逃蹿。登时整个大军乱成一团,将指挥不到士,士指挥不到兵,尽皆抱头乱跑。山路本就蜿蜒崎岖,不利于施展兵力,苏干剌只得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精兵一队队被消灭。
但他也是素有智计之人,此刻见战况不利于己,当机立断道:“勇士们,先撤回去!快撤!”众将士听到撤退命令,早就无心恋战了,纷纷丢盔弃甲,狼狈撤了开去。一路上,丢下的兵器,盔甲,数不胜数,尽皆成为了明军战利品。苏干剌见回城之路已被郑和堵死,只得另作打算。
他头脑微微一转,便即想到了去处。他欲将大军带到南岸港口处,那里还有他的水军部队,只要能和水军会合,定当能再壮声势,挽回颓势。想到此处,便一马当先,率领着残余兵将向南方退去。这一战下来,他又损失了数千兵力,实力已完全不能和郑和军队相抗衡。军心士气亦是大受影响,战力更是短期内难以恢复。苏干剌此次出征,本是算得极为精细,可不料竟会是如此结局,他长叹了一口气,心知山城空虚,此刻多半被郑和攻下来了,此时只能从海山找出路了。可恨的是郑和又在后面拼命的追,当真是要将他赶尽杀绝。
他不敢耽搁,只能加速撤退。这一万人马此刻当真可以用溃不成军来形容,听到身后追杀声,便跑得更快,唯恐掉队。这还是当年那支威震南海的苏门答腊精骑么?苏干剌此刻恨透了那个陈祖德,若非是他献计,焉能有此大败?可他也不想想,若非自己贪心,又怎会听及旁人的挑唆之语?此刻想什么都已晚了,还是先保住这点家底再谈日后吧。
苏干剌想着,想着日后东山再起,却见前方旌旗林立,兵甲灿灿,他急忙勒住马头,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还会有敌军?敌军到底还有多少人?他此刻的惊讶之色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凭借对旗号的了解,他已经知道前方是大明军队。而且兵力之众,不弱于己,后面尘土飞扬,马蹄声时起时歇,不知道还有多少大军隐藏在后。
他生平第一次如此吃惊,如此害怕,他已经估算不出郑和此次出海,到底带来了多少兵马。他觉得这一次完全是掉入了敌人的陷阱,走到哪都是敌军,似乎永远也冲不出这包围圈。
前方明军阵中一将跃马而出,威风凛凛的站在阵前。苏干剌看出来他就是之前率军前去港岸支援的人,后来自己率军追他追到了王城,此刻不料又在此处再次相见。他这时才想明白,原来对方早就设计好了一切,围点打援,围魏救赵,前后出击等等战术配合得天衣无缝,可笑自己竟还在想着算计他们。
马欢缓缓拍马而出,道:“苏干剌,此刻你已完全被包围。前有大军,后有追兵,此次你是插翅难逃了,还是下马受降吧,或许还能从轻发落。”
“威!”
“武!”
马欢话音刚落,身后的大军就整齐地喊出了口号。威武二字一出,登时震动山岗。苏干剌军队闻言都是心惊胆颤,已没有了一丝斗志。
苏干剌拍马而出,笑道:“哈哈哈哈。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本王一招棋错,满盘皆输。可是要让本王投降,却是休想!”
此时身后马蹄声近。郑和率领着大军从后追击到来。两万余人将对方不及万人的残军包围在这山原,前后形成夹击之势,除非他是楚霸王复生,否则决计难以突围出去。苏干剌亦是深明此理,但他是正统王室之后,岂能投降外敌?
他缓缓地拔出了弯刀,这把弯刀锋利无比,在阳光下更是灿烂生辉,银光耀眼,寒意森森。不知道陪伴着他饮过了多少鲜血。杀过了多少人头。他将弯刀高高举起,朗声道:“王室子孙,岂能干出降敌之事?今日哪怕是玉石俱焚,本王也决计不降!勇士们,跟随着你们的王子,举起你们手中的弯刀,砍向敌人的胸膛!跟着我,冲啊!”说罢单刀匹马地冲向了马欢阵中。
身后的将士们似乎是受到了他那番豪迈的言语影响,纷纷拔出了长刀。跟随着他的足迹,向前冲杀了过去。后方的郑和见他危难之际还有如此战魂,心中也是暗赞不已。但两军交战,不是你死。便是他亡,此刻虽然爱惜他将才,却也只能挥泪进攻了。
郑和令旗一出,身后的大军登时出动。向苏干剌军全线压了上去。双方在这片山原展开了殊死较量,数万人交织在一起,杀了个昏天暗地。苏干剌军虽然是疲军。可刚刚受了苏干剌一激,又恢复了些士气,拼死抵抗,战斗呈白热化状态。却见苏干剌冲向马欢阵前后,一路高歌勇进,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如入无人之境。明军将士见他勇猛异常,已是集结精兵,团团将他围住。
苏干剌挥舞着弯刀,斩杀了一个又一个强敌。他本身勇猛之极,加上宝刀在手,登时如虎添翼,身旁的数十个明军竟被他杀得心生惧意,不敢向前。
马欢见状,拔出长刀,拍马而上,和那苏干剌战在了一起。是时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二人都是战将,都有着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之能。二人杀得兴起,所幸忘了周围百态,一时间弯刀对长刀,刀刀铿然,招招致命。马欢为将多年,一把长刀,曾经扫遍中原。此时在异域番邦,遇着对手,也是浑然忘了自我,全身投入到对攻之中。
此刻,少渔翁国王攻下了苏干剌的山城,便即点好兵将,全力驰援郑和。他这数千精兵一到,立即加速了战局进程。明军有了生力军加盟,更是越战越勇,拼命歼敌。而苏干剌军本就腹背受敌,此时见对方又来了援军,瞬间士气便即大弱,越打越没底气。战局已成一边倒局面,苏干剌军节节败退,已退缩至不足数里的防护圈,兀自做困兽之斗。
郑和率领着三军,步步为营,将敌军一个个斩杀,苏干剌军近万余人此刻已杀得不足两千人,可以说是败局已定。而他们的主帅苏干剌此时仍自和马欢杀得难解难分,一个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一个是天生勇猛的王子,二人这一场大战下来,吸引了全军观望。剩余的两千余人纷纷停止了刀兵,观望着战局,而郑和军队亦是停止了屠戮,数万名将士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二人厮杀。
苏干剌此时和马欢( 大明水手 http://www.xlawen.org/kan/2766/ )
“故而你想率军去袭击他老巢,然后安排重兵在路上伏击他的援军。”郑和毕竟征战多年,此刻也是一点即通。
马欢点了点头,道:“正使大人所言不错,咱们反打他个围点打援,并且围魏救赵,此乃一箭双雕之计,既能打击他援军,还解了船队之围。”
郑和朝着他微微一笑。心中暗道:还好我身边有此等智将,否则这使命还真不好完成。
少渔翁国王听到马欢此等计策,当真是佩服至极,他本以为郑和这招引蛇出洞已是大妙,不料敌人竟有准备。而这位马欢将军于顷刻间便想出了应对方法,当真是聪慧之极。且这等用兵之法,别说是苏门答腊,便是在这南洋一带,又有谁能使得出来?
他不知不觉间。对天朝的军事文化已是无比向往。暗忖道:好在和天朝船队为敌的是苏干剌,若是天朝船队与我为敌,那我岂有生路?想到此处,当真是暗呼万幸。
郑和当下便同意了马欢的方案。只是安宁公主毕竟还在船队,无论是得要去救的。
三人立刻分配各自作战任务:少渔翁率领着王城的三千兵马前去佯攻山城,而后郑和率领着一万五千人马在路上伏击,马欢则率领五千人马前去港口驰援。城中的王宫大臣们则负责守卫王城。
当下分配作罢,各人便即分头准备。
苏门答腊,港口。
费信此刻正在帅船踱步。王城那边迟迟未有消息过来,他这边亦是度日如年,不敢松懈半分。正自踱着步子,忽听得哨兵来报:“前方岸上发现大量军马疾驰过来,似乎欲对船队不利。”
费信闻讯大惊,暗道:果然有变!
当下命令所有军士登船,各船做好战斗准备。众将士听闻敌人来袭,长刀出鞘,火铳下身,纷纷对准港岸。
前方港岸处敌军马蹄声响越来越近,费信拿起‘千里眼’向前望去,见来敌人马甚重,竟有上万人之多!战马嘶鸣声,刀剑铿锵声远远传来。敌阵中一人身穿将服一马当先的冲在前头,手中挥舞着弯刀,指挥着三军。
费信见敌将年纪不大,约有二十来岁模样,精神却是满满,神清气昂地指挥着众人向船队杀来。费信立即命令开炮,霎时间,帅船上,战船上,坐船上各船尽皆火力全开,朝着敌阵怒射。一条条火舌,一阵阵浓烟,一声声呐喊,时起彼伏。炮弹准确无误的射入敌军阵中,敌人登时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大明水师船队火炮之猛,甲于天下,此刻一阵猛击,当真是势不可挡!却见敌军阵中那名年轻将领兀自不肯撤退,指挥着众人拍马杀来。这么片刻间,对方骑兵便有大半冲了过来。炮火只能进行远攻,而近战却是其短处。
敌骑冲奔过来后,便即举起火铳和长弓,就地反击,射向船队。费信在船楼旗语一扬,指挥火铳队上前迎战。一列列身穿红衣军服的火铳队顿时站立船身,举起手中长铳,对着敌人便是一番点射。双方的火枪兵展开了一轮轮猛烈的对攻,各有伤亡。
忽见敌方阵中一字排开,前方一列使盾的将士缓缓让开,一排排军士手持长弓,对着半空一阵齐射,顿时箭雨纷纷,船上众人受伤者甚重。苏门答腊骑兵善于射箭,在南海一带颇有威名。这上万兵马当中,倒有一大半是骑兵。一番箭攻下来,船队受创甚重。费信见状,当即命令各船水手起锚出海。
众水手早就有此准备,费信命令一下,当下便升帆起锚,驶离岸口。数十艘战船缓缓启动,离暗越来越远。待船队离暗距离有十里开外之时,费信又命令炮兵开炮。此时距离一拉开,大明船队的炮火优势又显现出来,局面顿时变成敌方只挨打无力还击之势,轰隆轰隆声响。震动大地。
敌军见弓箭已射不到对方,便即分散兵力,以免为炮火所趁。费信率领船队灵活攻敌,想怎样打便怎样打,登时使得敌军受创甚重。
那青年将领见敌方只在海上游击,并不上岸对攻,当下怒火上升,气呼呼叫道:“咱们的战船呢,为何还不到位?”
费信正自游击着岸上敌军,忽听得旗语兵发来讯息。说是西南方方向有数十艘不明战船驶来,瞧模样是敌军水上援军。费信闻言,心下大惊,心知敌方做了十足准备,竟是想要水陆夹攻,一举歼灭己方。当下命令部分战船调转船头,迎战来敌。
他于岸上敌军现身之际便已向王城中发信,告知郑和有敌军偷袭船队,但不知为何。打了这么久,王城竟然还不来援兵。费信心知情况紧急,能拼得一刻便是一刻,因此率队死守。等待来援。
此时敌方船队已和费信船队交上了火,双方在海上打起了对攻。敌军战船虽不及大明水师船队庞大,却是轻小灵活,极易穿梭。且速度极快。港口这片海域本就水浅,不利于大型船只来往,因此费信的战船吃了速度上的亏。屡屡被敌船炮火击中。费信心知若想要占有完全优势,便是冲向深海,利用深海中海水较深,海风较大,海浪较猛的优势对敌,才能发挥最大威力。
可是己方船队现今被水陆敌军压缩在这片浅水海域内,难以动弹。往岸上冲肯定不行,岸上敌军箭阵强大,难以突破,往深海冲,敌军船队又会紧随不舍,沿途追扰,得不偿失。费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此刻他只得依靠船队强大的火力迎敌,好在岸上的敌军此刻已构不成威胁,己方只要全力对付海上敌军即可。
安宁公主自听得炮火声响起后,便即兴奋不已,她从来没有见过两支水师船队在海上真正交战,因此战事一起,她便走出了船阁,想要近距离看看海战是何模样。她这一出门,可急坏了身边的护卫人员。
秦航此刻奉费信命令在公主身旁护卫,见她在如此危急情况下还敢出房,当真是吓个半死,慌忙间忙将她挡在了船阁外。急道:“外边炮火猛烈的很,太过危险,公主还是回房吧。”
安宁公主不悦道:“此刻正是敌我两军交战的关键时刻,本宫身为大明公主,怎能龟缩在房?本宫要现身船楼,鼓舞士气,让三军都知道本宫与他们同在!”秦航见她弱不禁风,却还能强词夺理,想充好汉,当真是又气又想笑,道:“公主殿下,海战之中炮火不长眼睛,万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会害了众将士的。您还是先回房,待战况好转,再出来慰问三军。”
安宁公主气道:“秦航大胆!本宫这还没出事呢,你就咒我?你是不是特希望本宫有个三长两短啊?”
秦航急道:“属下不敢。只是战争不同儿戏,公主莫要为难属下了!将士们还要专心对敌,您要出来的话,将士们都要分心保护着您,这于战局不利啊!”
一旁的小花也自劝道:“公主,咱们还是回去吧,秦监工说得对,咱还是别影响了将士们的士气。”
安宁公主一把揪住小花的耳朵,骂道:“好你个小花,吃里爬外,和他们一起来教训我来了,你是不是痒痒了!”小花痛得直求饶,呼道下次不敢。
安宁公主对着秦航大声喝道:“本宫现在就要去船楼,这是命令!你不服从,便要死!让开!”
秦航身子兀自挡在外边,丝毫不惧道:“公主要杀要剐,细听尊便。秦航保护公主不利,早晚也是死罪。与其丢人而死,不如悲壮而死。秦航今日是不会让公主上这船楼的,众侍卫,你们说是不是!”说罢,当先跪在原地,挡在了安宁公主身前。
公主身旁的众侍卫亦是一齐跪下,道:“秦监工说得对,公主千金之躯,不能犯险,我等愿誓死保护公主!”言语间慷慨之极,大有誓死不退之意。
安宁公主瞧着众人一齐跪挡自己,心中亦是一阵莫名感动。她其实并非是刁蛮任性,只是一向喜欢冒险,此时见众人虽违抗自己命令,却也知道众人是真心相护,心中不由得一阵歉然。大明有此忠诚的将士,何愁不能纵横天下。她看着众人一幅幅视死如归的表情,心中不忍再为难他们,这都是勇士啊!没有死在敌人手里,难道要死在自己手里?
她收回了之前狂躁的脾性,软声道:“本宫知晓诸位都是尽忠报国,誓死护主的勇士,你们的心意本宫很是感动,本宫就呆在这里,虽然不能亲自现身船楼为我大明勇士加油打气,却也要站在此处祈祷,希望他们能够战胜敌人!你们起来吧。”众人听得公主答应不再上楼,尽皆如释重负,便各自缓缓站起。
安宁公主看着前方炮火纵横,箭来矢去,不知道这一战又要死伤多少将士,不知道这一战又有多少忠骨埋葬他乡!
她静静地走向前头,双手合十,心中默默祈祷:但愿这场战争早日结束!将士们早日能回故乡!
她其实很喜欢打斗场面,可今日见到了众多勇士为了报国为了完成使命,前赴后继,甘为牺牲,触动了她内心深处最善良的一面,便不忍再给他们添麻烦。
第三十章 深海相依时 可见她哭(下)
她其实很喜欢打斗场面,可今日见到了众多勇士为了报国为了完成使命,前赴后继,甘为牺牲,触动了她内心深处最善良的一面,便不忍再给他们添麻烦。费信正自指挥水师与敌军鏖战,忽闻岸上杀声四起。他拿过‘千里眼’望向港口,见敌方身后似有大队袭来,当下大喜,猜想定是使君大人率队来援,便即打起精神,朗声叫道:“兄弟们,咱们的援军到了。只要再抵挡片刻,便能和他们会合了!”他这一声大呼,果然生效。
船上众人见岸上来了援军,士气大振,纷纷拼死力战,与敌方船队又陷入胶着态势。岸上的苏干剌见到郑和终于来援,登时大喜,他拿起令旗,晃动数下,两边伏击的伏兵登时杀出,与来援的马欢战在一起。此时他已是倾巢而出,指挥着一万余人围攻马欢。马欢的五千精兵来的时候就有了准备,此刻见伏兵已出,当下并不恋战,立即便退。
苏干剌好不容易等来了援军,怎能放他们撤退?他亲自率着三军一路猛追。大明的军队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实战经验丰富无比。想那蒙古骑兵,驰骋天下,在漠北依然被成祖皇帝打得节节败退,可见大明精兵战力之强。马欢军队一路撤退有序,交替掩护,没让苏干剌占得半点便宜。
苏干剌自觉此时已是胜券在握,便一路猛追,待追到了王城之下,马欢率领大军已是退了回去。苏干剌见伏击不成,大为恼怒。可他又不敢轻易攻城,王城险峻,再加上有郑和的军队相助,他无论如何是占不到便宜。当下便命令大军回撤港岸,继续围住水师船队。
他想大明公主在船上,郑和便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不来相救。正当他退到岸上。属下来报,郑和大军趁着山城空虚,竟向自己大本营攻去了。这一战况把苏干剌吓得,当真是失了魂魄般。山城乃是他的根基之地,若是被郑和占了,那自己将无处可去,即使围住了郑和船队又能如何?自己最重要的目的是争王位而不是围住郑和,若连根据地都没了,还如何争位?是以听到这个消息后,他气急败坏地狠跺了两下脚。便即命令全军回师,驰援山城。
他知晓他这一撤,便是再也困不住郑和船队了,可毕竟根基为重,至于郑和船队,只能来日方长,再行计划了。他这围点打援的计划如此周密,不料却还是没能见效,心中苦恼。只能自己忍受了。
费信见岸上敌军已全部撤走,当下便无了后顾之忧,全心全意与敌军水上船队进行激战。大概是看到陆上友军已撤,敌军水师船队也是无心恋战。这一下此消彼长。费信水师越战越勇,而敌军水师撤退迹象明显,分明是不想再战。费信哪容得他们相撤?便即命令船队全力围攻。
费信船队实力本就高于对手,水师又多。这一下局面已成一边倒。数十艘战船在大海上全力追击着苏干剌的水军部队,苏干剌水军在短程内转向迅速,船速极快。可跑起了长途,便不是大明水师的对手。这一个撤,一个追,在海上好不热闹!
安宁公主见战况好转,已变成己方大占上风之势,便出船前来查看。秦航见敌军已经构不成威胁了,也就没有阻挡,却仍是紧随其后,片刻也不敢离开公主。安宁公主此刻已走上了船楼,费信正在上面指挥,见公主驾到,慌忙施礼请安,公主自是免了。
费信道:“此刻虽然战况好转,却仍有一定危险,公主若想观战,还是呆在船中比较好。”
安宁公主笑道:“在船中哪比船楼上看得全面?你看敌船跑得,可比鱼儿还快呢!”费信微微一笑,向前望去。
却见数十艘敌船没有半点编队意识,一味的乱跑,多数倒成了活靶子。敌军刚开始的数十艘战舰此刻已剩下十余艘,其余的尽皆被击毁。各船的水手如司马尚游,邓孝明,赵盛郅,上官琦,薛坤等尽皆带人乘上了小船,在大海中抓俘虏。
落海的敌军虽然大多会水,可在这大海当中毕竟不能长时间潜游,是以他们只要一露头,便有水手拿起套绳套了过去,就像牵牛儿般将一个个俘虏牵了过来。费信的帅船此时已停止了追击,可余下的战船却还在不断的追,虽说穷寇莫追,但在这大海之上,只要成了穷寇,那便是任人宰割,这痛打落水狗之事自是有利无害。
费信所在的帅船上毕竟还有公主在上面,为保险起见,费信便准备回岸。刚要掉头,忽听得帅船底下一声巨响,“轰嘭”一声,整个帅船大震,船楼上的众人纷纷站立不稳,朝着一方倾斜倒下。
秦航时刻盯着安宁公主,此时见船身受震倾斜,便第一时间抓住了安宁公主的右手,只是这一声巨响力道何其之大,整个帅船顿时往右方倾斜,安宁公主和秦航尽皆向右侧滑落。此时秦航抓着一人在高空中已无法平衡重心,登时便往海中滑落,落海之时,兀自不肯松开安宁公主的手。
他知道只要他一松手,安宁公主极有可能会滑到甲板之上,船楼和甲板距离如此之高,她若是摔了下去,那还了得?是以他宁愿拉着公主一起坠海,跌入海中则自己会水,那么求生机会自是很大。
二人在十余丈高的船楼之顶坠落大海,这力道何其之大!几乎是在瞬间的功夫,“扑通通”两声,之间两个人影顿时消失不见,只留下溅起的水花蹦跳了数丈距离后,便即无了声响。
帅船的人大惊失色,此刻早已有无数水手跳入大海,更有无数军士放绳放船,准备接应。
费信在倾倒的那一瞬间双腿勾住了一个掩体,没有跌落下去。他见帅船此刻微微有些倾斜,微一思索,便明其理,想是敌军在逃跑之时暗自发放了‘鱼雷弹’,帅船不幸被击中。帅船体形巨大。受此一击,只是小伤,遣人立即堵住漏洞即可。
可是身旁的公主和秦航呢?他不禁魂飞魄散,“公主!公主!”连呼了数声,不见回答。
他跑下船头一看,见众人纷纷跳入海中,似乎在寻找什么。瞧这阵势,他已然明白公主已经落海,登时急躁不已,叫道:“赶紧下海救人。不惜一切代价把人给我救上来!快,快!”众人也知情况危急,哪敢懈怠?
此刻帅船周围的海面上怕是有不下数百人扎入海中。费信一脸茫然,死死地盯着海面,希望能有个头露出来。秦航拉着安宁公主从十余丈的船楼坠落,这一下坠的势道,登时将二人直带入海底。
秦航自是经验丰富,在落水的那一瞬间便即吸了一口长气。可身旁的公主却不懂其理,只吓得她花容失色。大叫不已。秦航一口气憋在胸间,自是没办法交待她不要乱叫,要先吸气。
待沉入海中后,阻力越来越大。二人的下堕之势也被消得差不多了。秦航在海中稳定好身形,却看到一旁的公主不住的口吐白泡,已是呼吸艰难。秦航看出她不懂水性,此刻离海面尚有一番距离。若是长时间没能吸得空气,极有可能溺水而亡。
当下不及多想,拉着她右手的手顺势一带。安宁公主整个身形已贴在他面前,他紧绷的双唇对准公主的樱唇,刹那间便凑了上去!安宁公主虽不懂水性,可神智却还未完全昏迷,她见秦航的嘴唇已向自己凑来,当下羞得涨红了脸,意欲反抗,可却没有一丝力气。
突然间,那个瞬间!
所有的鱼儿都已止步,所有的珊瑚都已张开,空气在那个瞬间似乎已经停止流动,黑暗的海底突然一片光明。
秦航的嘴唇吻在了安宁公主的唇上!
安宁公主明眸睁大,神情呆滞,似乎如遭雷击一般纹丝不动,只是怔怔地望着前方,似乎忘记了周围存在的一切。
秦航吻上她的嘴唇后,缓缓地将胸中那口气息送入安宁公主的嘴中,缓缓的呼吸,缓缓的热流,如触电般刺激到了身旁的女子。也许在那个瞬间,秦航并没有当她是一个女子,只是将她当作了一个需要一口气息的人,只是将她当作了一个要活命的人。可在他面前的是个公主,是个女子,一个在懂事后从来没有被人亲吻过的女子,却在这么一个特殊的场合,被人‘趁虚而入’。
如梦,如幻?
自己幻想过无数次的王子,此刻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却是这么一个平凡的面庞,是该欣慰?还是该痛苦?
此刻她已不知,这个世界,突然变得这么小,小到,她已忘了身边的人。她的眼睛缓缓闭上,细细一看,却发现,有两滴清泪,已自涌出。
如此数个来回过后,秦航已觉察到她气息恢复正常,便即松开了口。四唇一离,安宁公主身心一怔,已是恢复了神智。秦航调了调内息,不敢再耽搁,便拉着她的手,缓缓向头顶海面游去。
安宁公主的手紧紧地抓着秦航,似乎怕他突然离去。这双温暖而又强壮的手,此刻便是她的唯一。这双手传来的淡淡温暖,让她心中充满了力量,面对着黑暗,她第一次不再感到害怕。在最黑暗的时刻,只有这双手仍和自己不离不弃,你,既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
呵呵,如果这片海无穷无尽,那该多好。那么这双手,便能一直牵着她,永不松开。只是黑暗过去,总会光明。当身边的黑暗逐渐被光明代替时,她也明白,这双手是时候,要和自己分开了。
偌大的海面上,“扑轰”一声轻响,已露出了两个人头。船上的费信一直提心吊胆,此刻终于现出笑颜,其实岂止是费信,海中的众人,船上的将士,哪个不是将心提到了嗓子眼里?此刻见得秦航和公主浮出水面,众人心中的石头落地。
司马尚游快速将小船划了过来,秦航在水中顺势一推,安宁公主已落到了小船上。而那双手,此时果然已经松开,适才还有淡淡温暖传来,此刻却已回归冰冷。安宁公主吐出了两口海水,在一旁不住地深呼吸。司马尚游看出她不懂水性。想是在海底吃了点苦头,便将二人送回帅船。
秦航回到帅船后,自找来衣服换了。他详细地问明了船身倾斜的原因,暗呼敌人狡诈后,也庆幸帅船没能继续追击下去。
据司马尚游说,前去追击的几艘战船或多或少中了敌人的‘鱼雷弹’,有几艘受创甚重。若非费信命令帅船停止了追击,恐怕会吃上大亏。若纯后来也来到寝房,查看他有没有伤势。秦航笑着说没有,只是一场意外。若纯细细查看。确定他没有伤势后,这才作罢。
忽见徐钦急匆匆地奔来,问道:“公主没事吧?”
秦航笑道:“没事,就是吃了两口海水。”
徐钦如释重负,自语道:“她没事就好,谢天谢地,她总算没事了。”
秦航见他这副急相,不由得纳闷道:“连管事大人都没你这么着急,你这是急给谁看啊?”徐钦微笑不语。
秦航吃醋道:“我在海底下是死是活。不见你过问,别人一落水你倒是记得要死,有你这么当兄弟的么?”
徐钦大笑道:“我知道秦兄海底功夫了得,便是在海中睡个七八日也不打紧。哈哈哈哈,在下若是对秦兄连这点信任都没有,岂不让他人笑话!”秦航听他如此言语,又好气又想笑。终究是没再‘怪’他。
费信清点完毕后,便指挥着船队重新往岸口停靠。此次海战,船队损失战舰六七艘。还有数艘受了重创,要花费时间修理和保养。轻伤的就不用说了,几乎每条战船都挂了点彩。不过这等轻创,倒也不碍事。敌军自也好不到哪去,数十艘战船开来,最后只余下几艘逃出。数千人做了俘虏,可以说是大胜对方。
此刻岸上敌军已经撤走,费信便即遣使前往王城向郑和报平安。适才大战之际,敌军身后明明来了援军,可不知为何,此刻援军和敌军尽皆不见,难不成正使大人在别处和那敌军交上手了?
一想到此处,费信便立即重整旗鼓,做好再次战斗的准备。他先令各船水手先抢修受创较轻的战船,以保证战斗力。而后点齐人马,弃船上岸,就地在岸上做好防守。一面再次派遣哨探,去王城打探援军的消息。
安宁公主自被众人救上岸后,便一直呆在船阁。期间费信曾上船阁向她请安问好,并请求公主赐他保护不力之罪。安宁公主自不会降罪于他,只是简单的说了句“本宫累了,想要休息”打发他走,费信猜想她可能是受了一点惊吓,便又请了大夫前去看看,却依然被公主拒之门外。
费信猜不透公主意思,也不便一直在房外等待,便即出来,继续指挥各船事宜。
原来她此刻换了衣衫,正在房中回想适才在海底的那一幕。她当然知道秦航那时是及时相救而不是特意轻薄。可是那毕竟是她第一次和异性接吻,女子最是感性,更何况是她这种年方二八,正当妙龄的姑娘?
平常在宫中除了成祖皇帝,还没有谁敢碰她。可她自随船队出海以来,这个叫秦航的男子,却是踢过她,牵过她,抱过她,现在甚至还亲过她!一样不落。这要是在宫里,谁敢想象?
她毕竟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碰上这些事,怎能不教她朝思暮想?现在想想,那个叫秦航的男子也没有什么讨厌的。她想到了那时候在海龙卷肆虐之时,她咬过他,他踢过她,甚至抱了她,最后还救了她。又想到了后来听他说已经有了未婚妻子过后,她是那么的难过。难道那个时候,这个男子,便已经在自己心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么?
直到今日,他跪着挡住自己,拼死也要保护自己,这份执着,已让她芳心暗喜。再到片刻前,在黑暗的海底,只借着一点点水母发出的亮光,她看到了他向自己亲吻的画面。那个深深的长吻,此刻却依然在自己脑海中挥之不去,原来这个感觉是这么奇妙。此时她脸上一阵火辣,红得娇艳无比。
每次想到他那双强有力的手抓住自己的那一刻,她心中便充满了力量,似乎即使明天是黑暗,她也敢笑着面对。自己这是怎么了?她不禁自问道。
难道真的就喜欢上了他么?如若不是,那又该如何解释自己现在的状况?他亲自己的时候,为什么自己会感到欢喜而不会怪他无礼?他牵自己手的时候,为什么自己反而希望他能紧紧抓住?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是意味着自己喜欢上他了么?
可是,喜欢上一个人没有错啊,自己为何会这么烦恼?
呵呵,对,爱上一个人没有错,自己没有必要烦恼。
既是如此,那,便爱下去吧。
第三十一章 意踌躇
苏门答腊。
马欢率着五千精兵退回王城后,便一直遣出哨探查探苏干剌大军的行踪。忽听得探子来报,苏干剌已率大军驰援老巢去了。马欢闻言大喜,立即重新率军出城,截断苏干剌后路。
苏干剌此刻正带着全部人马回师山城,待行至半路,忽听得一声炮响,四面八方现出了明军身影。漫山遍野,红旗招展,瞧这阵势,怕不下于数万之众。数万人齐声叫呼,声势震天。
苏干剌惊慌失措,正欲突围,忽见前方明军阵中让开了一条路,当中一个中年男子跃马而出,微笑道:“苏干剌,本使于此等候多时了。”
苏干剌听得大惊:“你就是郑和?”
那男子续而一笑:“正是。此刻你已陷入我大军重重包围之中,还不投降么?”
话音一落,数万人齐喊:“快快投降!快快投降!”
苏干剌环顾四周,见己方将士皆有所惧,便即朗声大叫道:“勇士们,莫要被敌军吓破了胆。冲出去,回到了王城就是胜利!”他见对方人马和己方人马相当,便想殊死一搏,寻求突围。
郑和见他已成瓮中之鳖,兀自如此强硬,当下摇了摇头,退回了阵中。一声“杀”声,揭开了大战的序幕。
明军以逸待劳,又做好了充分准备,自是大占上风。苏干剌军一万余人被困在山路中,无法施展,只能沦为箭靶子。哀声不绝,呼声不断,战斗打得极其惨烈。苏干剌军虽被包围,战斗力仍是不弱,若非明军提前占好地利,谁强谁弱。还真难说。
却见苏干剌军一队队弓箭手排成数排,张弓搭箭,对着明军就是一阵扫射,登时打退了明军进攻势头。郑和见对方弓箭手勇猛善战,箭术贼准,也不由得大起爱才之心,但他深知苏干剌为人狡诈,一旦成势,定会波及周边。是以此战不容有失,一定要歼灭他的有生力量。他又下令调集所有火铳兵上前助战。火铳兵一加入,登时战况大为好转,火铳火药猛烈,一阵排放过后,便即换另一队,如此交换下来,敌军无暇应对,弓箭手的优势便被火铳兵压了下来。明军的火铳兵训练有素,一向被郑和当作亲兵使用。此次危急中一出手,果然是精兵。
那火铳本是利用弹簧的原理将铅丸发射出去,以此伤敌。一旦被铅丸击中,便是钢铁亦能被打穿。何况是血肉之躯?敌军中弹的将士所受伤口面积之大,当真吓人。胸膛上,头脑中,都如开了花一般。血浆喷得到处都是,使人一看便心惊胆裂。敌军见明军火力凶猛,便即放弃抵抗。拼命逃蹿。登时整个大军乱成一团,将指挥不到士,士指挥不到兵,尽皆抱头乱跑。山路本就蜿蜒崎岖,不利于施展兵力,苏干剌只得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精兵一队队被消灭。
但他也是素有智计之人,此刻见战况不利于己,当机立断道:“勇士们,先撤回去!快撤!”众将士听到撤退命令,早就无心恋战了,纷纷丢盔弃甲,狼狈撤了开去。一路上,丢下的兵器,盔甲,数不胜数,尽皆成为了明军战利品。苏干剌见回城之路已被郑和堵死,只得另作打算。
他头脑微微一转,便即想到了去处。他欲将大军带到南岸港口处,那里还有他的水军部队,只要能和水军会合,定当能再壮声势,挽回颓势。想到此处,便一马当先,率领着残余兵将向南方退去。这一战下来,他又损失了数千兵力,实力已完全不能和郑和军队相抗衡。军心士气亦是大受影响,战力更是短期内难以恢复。苏干剌此次出征,本是算得极为精细,可不料竟会是如此结局,他长叹了一口气,心知山城空虚,此刻多半被郑和攻下来了,此时只能从海山找出路了。可恨的是郑和又在后面拼命的追,当真是要将他赶尽杀绝。
他不敢耽搁,只能加速撤退。这一万人马此刻当真可以用溃不成军来形容,听到身后追杀声,便跑得更快,唯恐掉队。这还是当年那支威震南海的苏门答腊精骑么?苏干剌此刻恨透了那个陈祖德,若非是他献计,焉能有此大败?可他也不想想,若非自己贪心,又怎会听及旁人的挑唆之语?此刻想什么都已晚了,还是先保住这点家底再谈日后吧。
苏干剌想着,想着日后东山再起,却见前方旌旗林立,兵甲灿灿,他急忙勒住马头,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还会有敌军?敌军到底还有多少人?他此刻的惊讶之色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凭借对旗号的了解,他已经知道前方是大明军队。而且兵力之众,不弱于己,后面尘土飞扬,马蹄声时起时歇,不知道还有多少大军隐藏在后。
他生平第一次如此吃惊,如此害怕,他已经估算不出郑和此次出海,到底带来了多少兵马。他觉得这一次完全是掉入了敌人的陷阱,走到哪都是敌军,似乎永远也冲不出这包围圈。
前方明军阵中一将跃马而出,威风凛凛的站在阵前。苏干剌看出来他就是之前率军前去港岸支援的人,后来自己率军追他追到了王城,此刻不料又在此处再次相见。他这时才想明白,原来对方早就设计好了一切,围点打援,围魏救赵,前后出击等等战术配合得天衣无缝,可笑自己竟还在想着算计他们。
马欢缓缓拍马而出,道:“苏干剌,此刻你已完全被包围。前有大军,后有追兵,此次你是插翅难逃了,还是下马受降吧,或许还能从轻发落。”
“威!”
“武!”
马欢话音刚落,身后的大军就整齐地喊出了口号。威武二字一出,登时震动山岗。苏干剌军队闻言都是心惊胆颤,已没有了一丝斗志。
苏干剌拍马而出,笑道:“哈哈哈哈。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本王一招棋错,满盘皆输。可是要让本王投降,却是休想!”
此时身后马蹄声近。郑和率领着大军从后追击到来。两万余人将对方不及万人的残军包围在这山原,前后形成夹击之势,除非他是楚霸王复生,否则决计难以突围出去。苏干剌亦是深明此理,但他是正统王室之后,岂能投降外敌?
他缓缓地拔出了弯刀,这把弯刀锋利无比,在阳光下更是灿烂生辉,银光耀眼,寒意森森。不知道陪伴着他饮过了多少鲜血。杀过了多少人头。他将弯刀高高举起,朗声道:“王室子孙,岂能干出降敌之事?今日哪怕是玉石俱焚,本王也决计不降!勇士们,跟随着你们的王子,举起你们手中的弯刀,砍向敌人的胸膛!跟着我,冲啊!”说罢单刀匹马地冲向了马欢阵中。
身后的将士们似乎是受到了他那番豪迈的言语影响,纷纷拔出了长刀。跟随着他的足迹,向前冲杀了过去。后方的郑和见他危难之际还有如此战魂,心中也是暗赞不已。但两军交战,不是你死。便是他亡,此刻虽然爱惜他将才,却也只能挥泪进攻了。
郑和令旗一出,身后的大军登时出动。向苏干剌军全线压了上去。双方在这片山原展开了殊死较量,数万人交织在一起,杀了个昏天暗地。苏干剌军虽然是疲军。可刚刚受了苏干剌一激,又恢复了些士气,拼死抵抗,战斗呈白热化状态。却见苏干剌冲向马欢阵前后,一路高歌勇进,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如入无人之境。明军将士见他勇猛异常,已是集结精兵,团团将他围住。
苏干剌挥舞着弯刀,斩杀了一个又一个强敌。他本身勇猛之极,加上宝刀在手,登时如虎添翼,身旁的数十个明军竟被他杀得心生惧意,不敢向前。
马欢见状,拔出长刀,拍马而上,和那苏干剌战在了一起。是时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二人都是战将,都有着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之能。二人杀得兴起,所幸忘了周围百态,一时间弯刀对长刀,刀刀铿然,招招致命。马欢为将多年,一把长刀,曾经扫遍中原。此时在异域番邦,遇着对手,也是浑然忘了自我,全身投入到对攻之中。
此刻,少渔翁国王攻下了苏干剌的山城,便即点好兵将,全力驰援郑和。他这数千精兵一到,立即加速了战局进程。明军有了生力军加盟,更是越战越勇,拼命歼敌。而苏干剌军本就腹背受敌,此时见对方又来了援军,瞬间士气便即大弱,越打越没底气。战局已成一边倒局面,苏干剌军节节败退,已退缩至不足数里的防护圈,兀自做困兽之斗。
郑和率领着三军,步步为营,将敌军一个个斩杀,苏干剌军近万余人此刻已杀得不足两千人,可以说是败局已定。而他们的主帅苏干剌此时仍自和马欢杀得难解难分,一个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一个是天生勇猛的王子,二人这一场大战下来,吸引了全军观望。剩余的两千余人纷纷停止了刀兵,观望着战局,而郑和军队亦是停止了屠戮,数万名将士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二人厮杀。
苏干剌此时和马欢( 大明水手 http://www.xlawen.org/kan/27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