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阅读
爬去。这几只蚂蚁想是大将属下的头目,一经脱离蚁阵,顿时阵容大乱,这群适才还是所向披靡的蚂蚁,现时四散开来,奔向东西南北,消失于蜈蚣岭的丛林乱草间。
廖展雄如释重负,吁了一口气,道:“秋妹,急战已息,我们回去吧。哎,只可惜逃走了那条大蜈蚣!”
胡宜秋深有感触道:“这自然界弱肉强食,委实惊心动魄,刻下我还在起鸡皮疙瘩呢。”
廖展雄道:“天地间,有一物必有一制,强者因弱者之存而得以生,弱者聚合为群,也可变成强者。你看那三条巨蛊,啖食千百条毒虫殆尽,是何等的威风,却不免两毙一遁。狮乃兽中之王,吼叫一声,群兽为之胆寒,只因行动稍缓,竟丧生蚁口,霎时间即成白骨。这群蚂蚁,在蚁王的统领下,即是千军万马,也必为之披靡,而一旦失去统驭,合群解体,又是弱者,仍为强者之食。这就叫:诸凡万物,相生相克。”
二人纵下树来,细视那蚁王之首良久,才缓缓下岭,转回古丈客店。
黑夜已深,山城古丈沉没在一片寂静之中。廖展雄卧于榻上,正自好睡,忽听得窗棂微动之声,惊觉而起,侧耳细听,并无异样,仍是一片寂静。是自己听错了么?他点燃了窗前桌上的油灯,看见桌上有一个小纸球,再看窗纸上呈现一个小孔,显然那纸球是方才有人弹进来的。以己之功力度之,这人轻功十分了得,不在己下。这夜行人意欲何为?若暗算自己来着,后果已然不堪设想。看来非有恶意,且看这纸球再说。当下展开纸球,四字狂草跃然纸上,苍劲有力:“夜防暗算。”于是吹灭油灯,盘坐于床,静观其变。
约莫半炷香工夫,一阵疾风吹来,窗户洞开,在星天衬托下,一条三尺来长的硕大蜈蚣,穿窗飞入,扑向廖展雄。廖展雄一看便知,是日间在群蚁袭击下,从大池内逃走的那条蜈蚣蛊。急切间,他顺手抓起床头的金丝鳝王鞭,上下舞动,护住身形,伺机进击。
那条大蜈蚣对金丝鳝王鞭似有畏惧,只是在空中盘旋,不敢下来,即也不愿离去。廖展雄心道:难道这金丝鳝王骨有避毒之功?于是抖动金丝鳝王鞭,向大蜈蚣连点。那蜈蚣左闪右避,忽高忽低,灵动之
极,一时倒也奈何不了它。
廖展雄鞭长有限,连点数鞭,见击它不中,遂放低鞭头,诱它俯攻。大蜈蚣果然上当,俯身冲下。廖展雄瞅得真切,抡起鳝王鞭,快若电光石火,向蜈蚣腰际扫到,大蜈蚣突地升高,避开鞭锋。良机即现,岂能骤失?廖展雄一按鞭柄机簧,鳝口张开,一根子午闷心钉疾射而出,正中蜈蚣颈部,大蜈蚣想是疼痛,呼的一声,倒腾窗外,破空而去。
廖展雄心念胡宜秋,飞身出屋,一个起落,便至她窗下。只见窗户已然大开,胡宜秋在屋内挥舞宝剑,划出一道又一道紫色光圈,正自同一条尺余长的蜈蚣搏斗,其激烈之势,远过于方才自己与大蜈蚣之战。
廖展雄喊道:“秋妹休惊,愚兄助你!”语声甫落,甩直鳝王鞭,一根子午闷心钉闪电也似,射中蜈蚣头部。那蜈蚣身形一弓,从空中摔跌下来。胡宜秋跟上两剑,将那蜈蚣斩成三截。
廖展雄跳进屋内,点上油灯道:“秋妹没事吧?”
胡宜秋道:“没事。雄哥何以得知小妹受袭?”
廖展雄笑道:“这条蜈蚣不及那条蜈蚣道行深厚,只一击便毙。”
胡宜秋惊道:“雄哥也遭袭击了么?”
廖展雄道:“就是日间从池内飞去的那条大蜈蚣,中了我一根子午闷心钉,却让它逃了,不过谅它也支撑不了六个时辰。”
胡宜秋道:“说来奇怪,那五毒道长怎会知道我们的行踪、姓名?”
廖展雄道:“想是我们日间见三蛊鏖战时,给白云观的人盯上了。他跟踪到这客店,岂不一切了然?”
胡宜秋道:“还有更奇怪的事呢。要不是这纸球打在我的脸上,我事先有了防备,说不定要吃大亏。”
廖展雄接过已展开的纸球一看,上面狂草四字,与给自己的一样,说道:“这奇人不知是谁,却暗中相助我们。我居九华山十多年,不识江湖人物,秋妹是否有些线索?”
胡宜秋道:“在我父、祖辈故人之中,并无如此身手之人。”
廖展雄道:“只有日后慢慢查访了。今夜经此一闹,也无法安睡,不如刻下去蜈蚣岭,了结五毒道长这笔帐。”胡宜秋称是。
当下廖、胡二人施展轻身功夫,纵上屋面,越过城墙,一径向西,到达蜈蚣岭天已大亮。二人提携上岭,但见漫山寒烟,弥雾封谷,在晨风摧动下,翻卷如云。待至上达岭巅,鸟瞰东方,旭日吐艳,喷薄而出,在阳光照射下,雾气渐散,松柏苍劲,斑竹修长,已然清淅可见。
廖展雄喟叹道:“好端端的一座蜈蚣岭,却让这妖道控驭,世俗视若皇宫禁地,竟无人敢越雷池一步!”
胡宜秋道:“今天定要将这皇宫也似的白云观,夷为平地!”
廖、胡二人走至白云观前,却见观门紧闭,杳无声息。日出之时,一般庙院早已山门大开,香烟袅袅,钟磬齐鸣,诵经声响,这白云观何以异常?廖展雄扣门数声,并无回应,遂伸掌向门上按去,“嘎”的一声响,门闩震断,推门入内。
二人穿过两进大殿,却空无一人,心中均道:古怪!继而走至天井,忽听到东厢房有说话之声,于是二人提剑在手,步进房内,只见有十多个道士围着一张大床,在那里七嘴八舌。
廖展雄大喝道:“五毒道长,快来受死!”
众道士闻言转身抬头,其中一道士面如土色,“扑通”跪地,磕头如捣蒜,声音颤抖道:“大侠饶命,大侠饶命!”其余道士见状,都跪了下来,口喊“饶命。”
廖展雄甚是纳罕,问道:“哪个是五毒道长?”
先跪下的那道士道:“师父今晨已给飞天蜈蚣蛊咬死了。”
廖展雄道:“什么飞天蜈蚣蛊?怎么会咬死你师父?都站起来回话!”众道士窸窸窣窣地站起身来,兀自惊恐。
那道士道:“回二位大侠话,昨日二位前来探岭,给一个去岭腰挑水的小道士发现,他回来说了,师父便命小人跟踪二位。小人一直跟至古丈城内客店,找店家打听清楚,回观如实禀告师父。当夜,师父连我们这些弟子也不让知晓,便放出飞天蜈蚣蛊与另一条蜈蚣蛊,欲取二位大侠性命。天刚亮时,师父在这丹房喊我们,说是用蛊偷袭二位,飞天蜈蚣蛊受伤返回,咬了他一口,要我们快拿解药。我们师兄弟见师父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左腮帮肿得老高,两个小孔直流黑水,身上还趴着那条死了的飞天蜈蚣蛊,才信他所言确实。众人一时慌了手脚,翻了好几个药箱,方才找到专解蜈蚣蛊毒的解药,哪知师父一连服了五颗,都不见效,在床上惨叫数声,天大亮时便咽气了。”
廖展雄走近床前,探身看了看五毒道长乌肿发亮的面孔,又命一道士解开他的衣服,翻过身来,见他背上确有一个硕大的蜈蚣血印,点了点头,自语道:“这就是了。”
胡宜秋在一旁道:“听说毒蛊听命于符帖,怎的会伤害它的主人?”
那道士道:“毒蛊听命于符术,一旦放出,必须见血,若伤人不中,便要回来咬放蛊之人。师父为了防这一手,才配制了各种蛊毒的解药。这次不知怎的,连服五颗蜈蚣蛊毒的解药也没有用,许是飞天蜈蚣蛊毒性太大,解药降它不住。”
廖展雄淡淡一笑道:“情因飞天蜈蚣蛊在偷袭在下时,中了我的子午闷心钉,钉上有三种蛇毒,散入了飞天蜈蚣蛊的躯体。飞天蜈蚣蛊咬你师父一口,蛇毒便随蜈蚣蛊毒注入他的体内,解蜈蚣蛊毒的解药岂能解得?也是你师父害人如麻,当有今日的下场!”
说罢,廖展雄在丹房内搜索起来,一会儿,找到了徐公公给五毒道长的书信与那颗夜明珠,揣入怀内,然后目光横视,炯炯有如利剑,在众道士脸上扫了一眼。众道士微微战栗,恐悚不安。
只听廖展雄说道:“尔等师父已自食其果。尔等也曾助纣为虐,从今以后当洗心革面,改邪归正,重新做人。若再为非作歹,传入我耳内,我即在千里之外,亦定赶来取尔等项上首级!”
众道士此时如获赦旨纶音,齐声道:“谨遵大侠吩咐。”
这些道士何以惧怕廖、胡二人如斯?原来众道士只是跟五毒道长学了点养蛊使毒的法儿,专干些丧天害理的事情,武功却是平平。眼见得飞天蜈蚣蛊也奈何不了二人,反致师父丧命,不知他们有何等高妙的法术,是以不敢造次,唯命是听。
当下廖展雄、胡宜秋与众道士走出丹房,走至后院。但见院内置有许多大缸,其上均反扣一口大缸,廖展雄问道:“这共养了多少蛊?”
先前那道士答道:“共有蛊五十八条。”
廖展雄着人取来几桶豆油与许多干柴,手指大缸道:“这些毒蛊危世已久,须尽数除灭。”遂将干柴浸以豆油,点成火把,命众道士掀开大缸,一一投了进去,又一一盖好。一时“啪啪”作响,腥气熏天,数十条毒蛊都随祝融氏去了。
此时廖展雄道:“白云观作恶多年,是个杀人魔窟,宜以火焚之。你们且把观内的财物平分了,即收拾行李,往别处谋生吧。”
众道士不敢多言,唯唯而已,忙乱了一番,纷纷下岭。
当时刮着北风,廖展雄站于白云观后屋上风,举火把点然房屋,与胡宜秋走出观门,笑道:“已依秋妹训示,将白云观夷为平地了。”
胡宜秋握住廖展雄的手,柔声道:“雄哥真好。”
廖、胡二人回转古丈城内客店,天色已然垂暮。二人用罢了晚饭,正在灯光下计议去葫芦寨之事,忽听“卜”的一声,有一物破窗而入。
廖展雄霍地跃出窗外,纵身屋面,只见一条人影一闪即逝,自思追之不上,只得回房,说道:“好快的身法!”
胡宜秋已打开方才抛进了纸球,见廖展雄回来,便递了过去,道:“这是何意?”
廖展雄接过一看,字迹熟悉,赫然狂草四字:“谨防袖箭”。沉吟片刻道:“这位高人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他莫不是提醒我们,葫芦寨土司善用袖箭?”
第六章 苗寨女英(上)
葫芦寨位于古丈城西北四十五里处,坐落在武陵山区的一个山头上,是苗族土司的居所。wWw.
这一日,土司在书房内踱来踱去,正为如花似玉的杜姑娘不愿就范而苦恼,忽然一个苗汉前来禀告道:“寨外有两个汉族书生求见老爷。”
土司心绪烦闷,挥挥手道:“去,去!不见。”
那苗汉道:“他们说有一件礼物奉献给老爷。”
土司愣了愣,疑道:“噢!有这样的事?”这土司所结交的汉人,非官即商,并无儒士,是以诧疑。
那苗汉道:“是的,我看那年纪较大的书生,手里确实提着一个包裹。”
土司道:“请他们到厅堂会话。”跟着走出书房。
土司坐在厅堂之上,见苗汉领进两个书生,一穿青衫,一着紫衣,面孔白净,清秀中带有英气,似非等闲之辈,遂站起身来,表示礼迎。
二书生走进厅堂,抱拳施礼。那年较长者道:“小生廖展雄、胡宜秋拜见土司老爷。”
土司还了一礼,用汉话道:“二位雅士莅临敝寨,有何见教?”
廖展雄道:“土司老爷可认识五毒道长么?”
土司道:“有一面之缘,蜈蚣岭白云观便在敝寨南二十里处。说他怎的?”
廖展雄道:“五毒道长托小生带一件礼物,奉献土司老爷。”说着双手将一个布包裹呈上。
土司接了,说道:“道长还有什么吩咐么?”
廖展雄道:“道长请土司老爷把土家族杜老大的女儿放了,由小生带回。”
土司疑道:“雅士是道长什么人?道长有书信么?”
廖展雄道:“小生与道长也只一面之缘。至于有无书信,小生不知,许是放在包裹里。”
土司打开包裹,现出一层油纸,又剥开油纸,见里面竟是五毒道长的人头,面色骤变,衣袖一甩,喝道:“大胆狂徒,竟敢戏弄本司!”
廖展雄身形向右斜飘,躲过射来的三支袖箭,自语道:“果然不出那位高人所料。”
廖展雄身形站稳,笑道:“土司老爷何怒如斯?那五毒道长施放飞天蜈蚣蛊啮在下,却被在下击伤;飞天蜈蚣蛊伤后折转回头,咬死了五毒道长,那是他恶贯满盈,咎由自取。前不久尊驾以重金买通五毒道长,驱放蜈蚣蛊害死了杜老大,本当偿命。如今五毒道长既已死去,在下二人为着苗、土家两族和睦友善,才来贵寨相劝,请尊驾遣放杜姑娘,也是从善了结的意思。若尊驾执迷不悟,一意孤行,还望三思,不要重蹈五毒道长的覆辙才好。”
土司见与他相柜不过五尺,又猝不及防,三支袖箭竟被他全数躲过,当下大怒道:“哪来的两个小子,敢在我葫芦寨撒野,都给我拿下了!”
两个苗族健汉闻言跃至当前,抡大刀便砍,未待廖展雄出手,胡宜秋紫电剑已划了一个半孤,只听“锵、锵”两响,两把大刀已被削去尺余。须知这紫电剑乃是三国吴侯孙权六柄宝剑之一,戛金断玉,锋利无俦,普通钢刀碰上,焉能不断?
两个苗汉看着手中的半截刀,惊讶不已,在那儿发愣。胡宜秋出手如风,点了他们的“腰麻**”,两苗汉顿时委之于地,动弹不得。这还是胡宜秋不愿伤生,以图善了,是以点倒苗汉而不取性命。
又有四个苗汉蹿上来,将胡宜秋围在核心,四把大刀一齐攻上。胡宜秋就地一个急旋身,紫电剑迎刀挥去,四个苗汉连忙撤刀,变招再进。胡宜秋剑走轻灵,拆招进招,与苗汉战在一处,难解难分。
土司看得真切,从腰间抽出二指宽的红毛宝刀,飞身离座,纵至当前,格开紫电剑,道:“且住!白衣女侠是你什么人?”
双方都住了手。胡宜秋道:“是在下师叔。怎么阁下认识?”
土司道:“岂止认识,当年我便败在她的普陀山越女剑下!她现在何处?”
胡宜秋道:“她老人家已归隐多年了,有什么过节尽可找在下了结。”
土司道:“难怪我一直寻不到她。阁下身为师侄,自愿一力承担,也无不可,今天在下便领教你的越女剑。看刀!”红毛宝刀向胡宜秋颈项卷到。
胡宜秋一低头,一招“玉女穿梭”,剑走偏锋,斫向对方腰际。土司似早已预料有此一招,侧身格碰,忽右肘外翻,红毛宝刀已然抵向胡宜秋胸前。
胡宜秋一个急斜身,堪堪避过,将那师门所传的越女剑法,一招招演出来。也不知土使的是什么刀法,胡宜秋的一招一式都在预料之中。无论从什么方位进招,连土司的衣襟也沾不到,而土司的红毛宝刀却招招辛辣,指向要害。
突然土司一招“追风赶月”,直斫对方左肩,因这一招来势太快,胡宜秋只得倒退三尺,哪知红毛宝刀已经附形而至,刺向咽喉,这下胡宜秋是万万无法躲过了。
值此紧要关头,廖展雄飞身挥剑一格,荡开了红毛宝刀,只震得土司倒退数步,虎口裂开,鲜血直流。
土司的红毛宝刀又称缅刀,系缅甸特有的精钢打造,也是斩钢削铁的宝刃,故此青霜、紫电剑削它不折。这红毛宝刀宽仅二指,薄如篾片,拿在手里,迎风闪动,不用时可**作为腰带的刀鞘,类似软兵刃。大凡用这种兵刃的人,必然内功精湛,方能将刀使得笔直。而土司能将之直刺横斫,运用自如,可见内功造诣之深。
土司是骄横惯了的,压根儿没把这两个年轻人放在眼里,岂料给廖展雄横里一剑,竟震裂了虎口,不由得激凌凌打个寒战。他哪里知道,廖展雄内功已然炉火纯青,自是高他一筹,当年又饮了金丝鳝王血,力愈千斤,他焉能抵挡!
土司硬接一招,学得乖巧,不敢再碰宝剑,点到即收,在形势上已成后手。廖展雄风度翩翩,潇洒自如,施展开九华剑法,连攻三剑,说道:“尊驾不从善言,要见真章,切莫后悔!”
土司虽守多攻少,但一口红毛宝刀护住身形,闪展腾挪,灵如猿猴,在剑隙里穿梭,十招中也还能回击两三招,一时尚不至落败。
廖展雄仍笑容可掬,衣袂生风,虚晃剑锋,发声长啸,一招“梦笔生花”剑走中路,连刺土司前身九处**道。土司见剑锋幻变,迅如雷电,无法接招,急使个“铁板桥”功夫,向后仰去,才险险地避过这招,即是如此,剑锋还是在他肚皮上擦过,将衣衫划了一个五寸长的口子。
廖展雄武功当真了得,剑锋下沉,变招“白鹤啄蚌”,刺向土司前胸的“膻中**”。土司叫声“不好”,急切间向右跌地,又就地向左滚来,使出地趟刀中的“旋风卷叶”招数,削对方下盘。
廖展雄叫道:“好招法!”身形腾空而起。土司一个“鲤鱼打挺”,刚站立身形,青霜剑已对准他天灵盖劈下,慌得他脚尖点地,身形右飘,以刀平推剑面。
这一战廖展雄胜在剑法精妙,膂力过人,土司长在经验老道,应变有方,虽战了三四十合,廖展雄也拿他不下,只占了一个先手。
廖展雄见机改变战术,绕着土司兜圈子,游动进击,一招三式,虚实相间,虚多实少,意在消耗土司的体力。又战了两炷香工夫,果然奏效,土司已气力不济,鬓角沁汗。
土司败象已露,只见他紧攻两刀,迫退廖展雄,突地跳出圈外,双臂齐扬,袖箭飞蝗也似射向对方。廖展雄早已防他这着,大笑道:“雕虫小技也来班门弄斧!”手腕扬处,金钱镖满天飞舞,袖箭根根中折,掉落于地。土司心头一凛:这厮内力竟如此沉厚!
廖展雄欺身直上,剑走偏锋,指点土司胁下“期门**”,土司身形右跨一步,宝刀灵若游蛇,已递向对方腰际。廖展雄身形微闪,伸左手拿捏土司右腕脉门,土司刀锋下沉,点向他膝盖。廖展雄平地拔起五尺,腿走连环,踢其面门,土司斜身让过,举刀再进。
廖展雄把七十二式九华剑施展开来,瞻之在前,忽焉于后,瞻之在左,忽焉于右,一招紧似一招,剑如游龙,虎虎生风,剑花朵朵,寒气迫人,土司也忽格忽闪,忽攻忽守,只见刀剑缭绕,两团光云。
土司在青霜剑笼罩下,摆脱不出,倏而立于当场,脚踏中宫,放慢招数,只守不攻,并试图伺机逃出圈外。廖展雄已窥视得清清楚楚,也缓了招式,看准他的红毛宝刀,将剑贴过去,用一个“粘”字诀,使内力竟将红毛宝刀粘住!
土司撤不回宝刀,只得以内力相博。他虽然内力沉厚,但在廖展雄的内力控制下,却像遇到一块吸力强大无比的磁铁,再也摆脱不掉,顿时头上黄豆般的汗珠往下直流。
土司心里明白,若稍有疏忽,当即胸口就会有一个透明窟窿,是以全神贯注,苦苦支撑着。而这样下去,非得耗干内力绝气身亡不可,但也无可奈何。
廖展雄正处决胜之时,忽觉脑后生风,喝道:“鼠辈焉敢施行暗算!”急切间一个“凤点头”,将头一低,只听得“哎呀”一声,对面的土司仆跌于地。
原来一口飞刀从廖展雄头上擦过,正扎在土司的咽喉上。土司因全神贯注地与廖展雄以内力相博,不防有暗器袭来,一击而中。这飞刀喂有剧毒,兼击中要害,是以土司当场非命。
廖展雄回首顾视,见一个年轻苗汉飞奔而来,扶尸大哭,口称“父亲”,知是土司的儿子误伤了他的老子。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厅堂上一时哗乱起来。十几名苗族健汉见土司毙命,持刀环攻而上。在一旁掠阵的胡宜秋,锐啸一声,道:“一群不识相的东西!”就地一个旋身,一扬手,一蓬银针飞出,那群苗汉每人的下巴上都给扎上一根银针,疼得他们杀猪也似怪叫,手捂下巴,相顾骇然,疲舸舻卣驹谀嵌桓仪敖K乔橹饲锸窒铝羟椋热粢胪乱贫淮纾亟┖砑睦锘褂谢蠲?br />
胡宜秋仗剑而立,说道:“不怕死的便上来!”众苗汉为威所慑,畏惧欲逃。
胡宜秋喝道:“站住!”众苗汉一齐止步,不敢动弹。
胡宜秋用剑尖指点道:“你们这些恶奴,平日里跟随土司作威作福惯了,今天小小教训一下,如再做歹事,定杀不饶!”
众苗汉战兢兢道:“愿听大侠教诲。”
胡宜秋对一个高个子苗汉道:“前几天土司抢来的杜姑娘在哪里?速领我去找来。”
那苗汉道:“小人带路,请大侠移步。”
胡宜秋对廖展雄道:“雄哥稍候,我去去就来。”胡宜秋随那苗汉刚转过厅堂屏风,有一个中年苗妇手执柳叶双刀,挡住去路,大声喝道:“还我夫命来!”举刀斫向胡宜秋。
那苗汉闪于一旁,躬身道:“夫人。”
这苗妇正是土司夫人。她平日见土司胡作非为,甚是不满,也曾多次规劝,但却毫无效果,于是以眼不见为净,在后花园三间房舍内设了一个佛堂,成天价念诵经文,与青灯孤佛作伴。适才听家人报信,土司被两个陌生人杀害,她虽憎恶土司,然而终究是二十多年的夫妻,是以怒冲冲执刀赶至前厅,欲为丈夫报仇。
胡宜秋听苗汉称呼,知来者是土司夫人,说道:“你夫作恶,自寻死路,何必怨天尤人!”横剑相格,紫光闪处,柳叶刀断了半截。只见她欺身直进,紫光暴长,封喉便刺。
土司夫人右手刀被对方截断,吃了一惊,说声:“利害!”又见紫光袭来,身形忙左跨一步,避了剑锋,左手刀一招“云横秦岭”,绕向胡宜秋的腰际。胡宜秋微微一笑,身形从容右旋,一式“吴侯开石”,甩手一剑,向柳叶刀击去,快若电光石火,土司夫人抽刀不及,左手刀又给削断三寸!
胡宜秋使的越女剑法,属武林中的上乘剑法,现配以斩钢削铁的紫电剑,威力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以只两招便折了柳叶双刀。
土司夫人见双刀折断,“啊”了一声,往后倒纵一丈,右手半截刀向胡宜秋掷去,随即又抛出两口飞刀。胡宜秋正用剑拨格半截刀,但见两点寒星,又分两路飞来,左手扬起,两根银针迎飞刀而去。银针虽小,但胡宜秋内功颇有根基,迫得飞刀失了准头,分飞两旁。
胡宜秋温言说道:“夫人一向深明大义。尊夫作恶已久,适才胡某与表兄也曾劝其从善,但他不仅不听,还用暗箭袭人。刀剑相交,你死我活,自难免有失手之处;然而尊夫丧生,非我等失手所致,实是令郎以飞刀偷袭我表兄,表兄躲闪,却伤了尊夫。尊夫喉上令郎的飞刀尚在,夫人一看便知,莫冤了他人。这也是尊夫平时不听夫人规劝,至有今日。夫人但知失夫之痛,将心比心,试想那些遭尊夫残害的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又将若何?还望夫人思之。”
土司夫人双刀折了,战又战不过人家,此时听对方如此说,一时无言以对,愧恨两交,长喟一声道:“侠士说得对。我不能劝转老爷去恶从善,又有何脸面活于世上?罢,罢,罢,也只得随他去了。”眼睛一闭,举左手半截刀引项自戕。
胡宜秋出手如电,银光一闪,一根银针射在土司夫人的手腕上,柳叶刀“当啷”落地,遂道:“夫人这是何苦来哉!尊夫未曾殡葬,苗寨无人主持,夫人去得容易,于苗寨何益?望夫人留得青山,多做善事,以弥补尊夫之过,尊夫九泉之下,也得安枕了。”
土司夫人猛然醒悟,裣衽一福道:“多谢侠士指引迷津,受未亡人一拜。”
胡宜秋还礼道:“夫人不必多礼,在下实不敢当。”
廖展雄闻这边厢刀剑交击之声,早已过来观望,现见两下里化干戈为玉帛,很是欢喜,说道:“夫人如此胸怀,胜须眉多矣,在下钦佩之至。苗寨甚幸,百姓甚幸!”
土司夫人问道:“尊驾是谁?”
胡宜秋道:“这是我表兄廖展雄。”
土司夫人道:“久仰,久仰。”
廖展雄道:“夫人请至厅堂议事。”
土司夫人对那苗汉道:“你随胡大侠去后楼,将楼上的女子都带到厅堂来,我差人送她们回家。”说罢便走向厅堂。
胡宜秋与那苗汉走过几进房舍,到了一处小楼,见楼上有块匾额,上书“藏娇阁”三字。那苗汉道:“这是老爷金屋藏娇的所在。”
胡宜秋道:“荒唐!”
二人上得楼去,走近一处房门,听见里面有女子啼哭之声,又听一妇人劝说道:“杜姑娘还是从了吧,不要哭坏了身体。若是不从我家老爷,年纪轻轻花枝一般的美人,不仅枉送了性命,还要累及父母及刘员外家;若是从了我家老爷,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够你受用一辈子了,你娘婆二家也得相安无事。你何苦作践自己,又祸及娘婆二家?”杜姑娘并不言语,只是啼哭不休。
那苗汉敲门道:“开门。”
房里妇人应道:“来啦,是二管家么?”房门开处,一个肥胖苗妇见胡宜秋手持宝剑,吓得倒退几步,“呀”的一声喊叫起来。胡宜秋笑了笑,将剑入鞘。
那二管家道:“这位是胡大侠,来救杜姑娘的。夫人命你将楼上的女子都放出来,随我们去前厅,夫人说差人送她们回家。”
胡宜秋问那苗妇道:“这楼上一共有多少女子?”
苗妇道:“连这位杜姑娘一共十一个。”
胡宜秋道:“你快去喊她们出来。”
苗妇挨房喊出众女子,随胡宜秋、二管家到了前厅。
厅堂内已然打扫干净,廖展雄正在与土司夫人叙话。土司夫人见胡宜秋进来,忙起身让坐,并指着身旁的两个苗族少年道:“这是两个犬子。”
胡宜秋抱拳道:“原来是二位公子。”两少年亦抱拳还礼。
胡宜秋认得其中一人,就是飞刀误伤土司的那个,是土司的大公子。但见二人都哭红了眼,那二公子尤其红得利害。她曾听古丈城客店的小二哥说过,这二公子知书达理,为人正派,于是多看了一眼,但觉却也有汉族儒士的风雅斯文。
土司夫人将十一个女子一一问过,都是附近苗、土家、汉三族的民女,便命二管家拿来银子,每人五十两,对杜姑娘特别优厚,给了一百两。
土司夫人对杜姑娘道:“你父亲死得冤枉,这银子微表我母子的一点心意,你拿回去好好将你父亲安葬,也减轻拙夫的罪孽。”言语甚是诚恳。
杜姑娘在来厅堂途中已知土司死去,心中暗喜,现听得老父身亡,顿时嚎啕大哭起来,声音凄厉,令人心酸,那苗妇忙上前劝慰。
土司夫人也陪了几点眼泪。她一面拭泪,一面命人备车,送众女子下山。
廖、胡二人见事情已了,便起身告辞。土司夫人道:“二位大侠且缓一步,容拙妇备些水酒,略尽地主之谊。”
廖展雄道:“尊夫未殓,寨中事情甚多,不打扰了。”
土司夫人道:“拙妇有事与二位商量,故恳留二位一步。”廖、胡二位不知何事,只得留下。
一会儿摆上酒宴。饮酒时,土司夫人道:“我苗寨规矩,前任土司去世,由后任土司主持发丧。二位看我两个犬子中,哪个继任土司之职为宜?”
廖展雄道:“此乃夫人家事,我等外人不便参与。”
土司夫人道:“承蒙二位大侠莅临敝寨,拯救我全寨生灵。若任拙夫胡为下去,有朝一日引起苗、土家两族火并,还不知要死多少人呢。二位既有恩于苗寨,何必见外?”
廖展雄道:“还是夫人自拿主张为好。”
土司夫人道:“拙妇两个犬子中,大犬子平日助父作恶,又误伤其父,若任土司,无以服众。二犬子平素较为忠厚,不从乃父为恶,很得下人爱戴,二位看二犬子继任土司之职如何?”
廖、胡二人齐道:“知子者莫如母,夫人明鉴。”
土司夫人道:“明日拙妇带两个犬子去古丈城,向县太爷禀告拙夫去世与继任土司之事,还要借重二位大侠,请二位在敝寨蜗居一宿,务必不要推辞。”事已至此,廖、胡二人只得应允。
次日晨起,用过早饭,廖、胡二人与土司夫人等乘马车进了古丈城,直奔县衙。但见街头巷尾百姓笑逐颜开,交头接耳,均是谈论土司、五毒道长毙命之事,廖展雄心道:民情如此,可见他俩为害之深。随即一行人进了县衙,办理一应事体,无须细叙。诗曰:
苗寨土司多作恶,
竟亡其子毒飞刀。
幸亏苗妇明大义,
稳固苗家谋计高。
第六章 苗寨女英(下)
廖、胡二人别了土司夫人,回客店歇息。天明二人纵马上路,出了古丈城,径向东南。廖展雄道:“那暗地相助的高人不知是谁?若非他事先指点,我险些儿中了土司的袖箭。”
胡宜秋道:“这人似是与我们相识的,莫不是你我师父之一,暗里窥察我们的行事为人?”
廖展雄道:“两位老人家年事已高,又绝尘多年,哪有重入江湖走动之理?”二人反复猜测,只是揣摩不透。
午牌时分,廖、胡二人在道旁稍息,吃了点干粮,又给马喂些料,继续赶路。
廖展雄道:“秋妹你看,接近平川,路好走了,人烟也多了。初冬晴日,和阳在天,暖融融的,这辰州地境,不似江北那般寒冷,正宜赶路之人。”
胡宜秋道:“脚程快了,不日便可到戚继光大营。不过平定倭寇之后,雄哥作何打算?”
廖展雄道:“仗剑寻仇,走遍天涯。”
胡宜秋道:“报了父兄之仇后,又作何打算?”
廖展雄道:“这还用问?回庐州重操父业,开粮店罢了。”
胡宜秋佯嗔道:“你怎么尽打岔?人家问你正经事呢!”
廖展雄道:“我说的是正经事呀。”忽而领悟,笑道:“迎秋妹于庐州,共偕百年之好。”
胡宜秋衣袂半掩桃腮,作态道:“嗯,你好坏。”
廖展雄微笑道:“我说错了。该打,该打!”
胡宜秋杏眼斜视,嫣然一笑道:“谁说你说错了?”追了一句,道:“你可不要说了话不算数。”
廖展雄道:“君子一言九鼎,焉能不算数?耿耿我心,天日可鉴!”
胡宜秋用手捂住他的嘴,道:“谁说你说话不算数啦。”
廖展雄笑道:“你这调皮的孩子!”
廖、胡二人谈笑之际,忽听得身后马銮声响,待回头顾视,两匹青鬃马已狂飙般地从侧旁掠过,卷起一股烟尘。
胡宜秋道:“雄哥,他们是干什么的?”
廖展雄正欲说话,但听得后面有马銮声响,又有两匹青鬃马,狂飙般地从侧旁掠过,卷起一股烟尘。
廖展雄说声:“古怪!”话音甫落,身后马銮声再起,三匹青鬃马也狂飙般地从侧旁掠过,绝尘而去。三拨马骑着七人,一色的青衣劲装。
胡宜秋道:“好像是绿林中的响马。”
廖展雄道:“这是青衣帮的人,听师父说,他们是江湖上的一个大帮派,专门劫富济贫,活动于湖广云贵间。看那七人行色匆忙,不知青衣帮今日有什么大事?”
胡宜秋道:“我们不妨追上去看个究竟。”
廖展雄道:“江湖帮派中人,最忌人窥其隐秘,你我帮外之人,还是不看为好。”
胡宜秋很是好奇,道:“我们也不干涉他帮内之事,看一看长长见识,有何不可?”廖展雄拗她不过,只好答应,并再三叮咛,不要多事。
胡宜秋得了表哥认可,快马三鞭,向一阵烟尘追去,廖展雄也一领缰绳,衔尾于后。一口气赶了五六十里,时已黄昏,前面展现一片松林。隐约间听见林中有马嘶声,二人滚鞍下马,择一棵树拴好马匹,蹑手蹑脚地步入林中。
二人以树障形,提携轻功,逶迤前进。行至树林深处,但见十来个人席地而坐,一色青衣,面带焦急之色。
其中一人道:“副帮主,申时已过,帮主何以迟迟不至?”
副帮主道:“我已差孙老四去南路迎接帮主,走了多时,不知怎的竟无音息?”
另一人道:“副帮主可知帮主招集我等何事?”
副帮主道:“我也同诸位一样,接到了帮主的‘飞箭传书’,按时赶来的,想是帮主有极重要( 金丝鸳鸯坠 http://www.xlawen.org/kan/2767/ )
廖展雄如释重负,吁了一口气,道:“秋妹,急战已息,我们回去吧。哎,只可惜逃走了那条大蜈蚣!”
胡宜秋深有感触道:“这自然界弱肉强食,委实惊心动魄,刻下我还在起鸡皮疙瘩呢。”
廖展雄道:“天地间,有一物必有一制,强者因弱者之存而得以生,弱者聚合为群,也可变成强者。你看那三条巨蛊,啖食千百条毒虫殆尽,是何等的威风,却不免两毙一遁。狮乃兽中之王,吼叫一声,群兽为之胆寒,只因行动稍缓,竟丧生蚁口,霎时间即成白骨。这群蚂蚁,在蚁王的统领下,即是千军万马,也必为之披靡,而一旦失去统驭,合群解体,又是弱者,仍为强者之食。这就叫:诸凡万物,相生相克。”
二人纵下树来,细视那蚁王之首良久,才缓缓下岭,转回古丈客店。
黑夜已深,山城古丈沉没在一片寂静之中。廖展雄卧于榻上,正自好睡,忽听得窗棂微动之声,惊觉而起,侧耳细听,并无异样,仍是一片寂静。是自己听错了么?他点燃了窗前桌上的油灯,看见桌上有一个小纸球,再看窗纸上呈现一个小孔,显然那纸球是方才有人弹进来的。以己之功力度之,这人轻功十分了得,不在己下。这夜行人意欲何为?若暗算自己来着,后果已然不堪设想。看来非有恶意,且看这纸球再说。当下展开纸球,四字狂草跃然纸上,苍劲有力:“夜防暗算。”于是吹灭油灯,盘坐于床,静观其变。
约莫半炷香工夫,一阵疾风吹来,窗户洞开,在星天衬托下,一条三尺来长的硕大蜈蚣,穿窗飞入,扑向廖展雄。廖展雄一看便知,是日间在群蚁袭击下,从大池内逃走的那条蜈蚣蛊。急切间,他顺手抓起床头的金丝鳝王鞭,上下舞动,护住身形,伺机进击。
那条大蜈蚣对金丝鳝王鞭似有畏惧,只是在空中盘旋,不敢下来,即也不愿离去。廖展雄心道:难道这金丝鳝王骨有避毒之功?于是抖动金丝鳝王鞭,向大蜈蚣连点。那蜈蚣左闪右避,忽高忽低,灵动之
极,一时倒也奈何不了它。
廖展雄鞭长有限,连点数鞭,见击它不中,遂放低鞭头,诱它俯攻。大蜈蚣果然上当,俯身冲下。廖展雄瞅得真切,抡起鳝王鞭,快若电光石火,向蜈蚣腰际扫到,大蜈蚣突地升高,避开鞭锋。良机即现,岂能骤失?廖展雄一按鞭柄机簧,鳝口张开,一根子午闷心钉疾射而出,正中蜈蚣颈部,大蜈蚣想是疼痛,呼的一声,倒腾窗外,破空而去。
廖展雄心念胡宜秋,飞身出屋,一个起落,便至她窗下。只见窗户已然大开,胡宜秋在屋内挥舞宝剑,划出一道又一道紫色光圈,正自同一条尺余长的蜈蚣搏斗,其激烈之势,远过于方才自己与大蜈蚣之战。
廖展雄喊道:“秋妹休惊,愚兄助你!”语声甫落,甩直鳝王鞭,一根子午闷心钉闪电也似,射中蜈蚣头部。那蜈蚣身形一弓,从空中摔跌下来。胡宜秋跟上两剑,将那蜈蚣斩成三截。
廖展雄跳进屋内,点上油灯道:“秋妹没事吧?”
胡宜秋道:“没事。雄哥何以得知小妹受袭?”
廖展雄笑道:“这条蜈蚣不及那条蜈蚣道行深厚,只一击便毙。”
胡宜秋惊道:“雄哥也遭袭击了么?”
廖展雄道:“就是日间从池内飞去的那条大蜈蚣,中了我一根子午闷心钉,却让它逃了,不过谅它也支撑不了六个时辰。”
胡宜秋道:“说来奇怪,那五毒道长怎会知道我们的行踪、姓名?”
廖展雄道:“想是我们日间见三蛊鏖战时,给白云观的人盯上了。他跟踪到这客店,岂不一切了然?”
胡宜秋道:“还有更奇怪的事呢。要不是这纸球打在我的脸上,我事先有了防备,说不定要吃大亏。”
廖展雄接过已展开的纸球一看,上面狂草四字,与给自己的一样,说道:“这奇人不知是谁,却暗中相助我们。我居九华山十多年,不识江湖人物,秋妹是否有些线索?”
胡宜秋道:“在我父、祖辈故人之中,并无如此身手之人。”
廖展雄道:“只有日后慢慢查访了。今夜经此一闹,也无法安睡,不如刻下去蜈蚣岭,了结五毒道长这笔帐。”胡宜秋称是。
当下廖、胡二人施展轻身功夫,纵上屋面,越过城墙,一径向西,到达蜈蚣岭天已大亮。二人提携上岭,但见漫山寒烟,弥雾封谷,在晨风摧动下,翻卷如云。待至上达岭巅,鸟瞰东方,旭日吐艳,喷薄而出,在阳光照射下,雾气渐散,松柏苍劲,斑竹修长,已然清淅可见。
廖展雄喟叹道:“好端端的一座蜈蚣岭,却让这妖道控驭,世俗视若皇宫禁地,竟无人敢越雷池一步!”
胡宜秋道:“今天定要将这皇宫也似的白云观,夷为平地!”
廖、胡二人走至白云观前,却见观门紧闭,杳无声息。日出之时,一般庙院早已山门大开,香烟袅袅,钟磬齐鸣,诵经声响,这白云观何以异常?廖展雄扣门数声,并无回应,遂伸掌向门上按去,“嘎”的一声响,门闩震断,推门入内。
二人穿过两进大殿,却空无一人,心中均道:古怪!继而走至天井,忽听到东厢房有说话之声,于是二人提剑在手,步进房内,只见有十多个道士围着一张大床,在那里七嘴八舌。
廖展雄大喝道:“五毒道长,快来受死!”
众道士闻言转身抬头,其中一道士面如土色,“扑通”跪地,磕头如捣蒜,声音颤抖道:“大侠饶命,大侠饶命!”其余道士见状,都跪了下来,口喊“饶命。”
廖展雄甚是纳罕,问道:“哪个是五毒道长?”
先跪下的那道士道:“师父今晨已给飞天蜈蚣蛊咬死了。”
廖展雄道:“什么飞天蜈蚣蛊?怎么会咬死你师父?都站起来回话!”众道士窸窸窣窣地站起身来,兀自惊恐。
那道士道:“回二位大侠话,昨日二位前来探岭,给一个去岭腰挑水的小道士发现,他回来说了,师父便命小人跟踪二位。小人一直跟至古丈城内客店,找店家打听清楚,回观如实禀告师父。当夜,师父连我们这些弟子也不让知晓,便放出飞天蜈蚣蛊与另一条蜈蚣蛊,欲取二位大侠性命。天刚亮时,师父在这丹房喊我们,说是用蛊偷袭二位,飞天蜈蚣蛊受伤返回,咬了他一口,要我们快拿解药。我们师兄弟见师父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左腮帮肿得老高,两个小孔直流黑水,身上还趴着那条死了的飞天蜈蚣蛊,才信他所言确实。众人一时慌了手脚,翻了好几个药箱,方才找到专解蜈蚣蛊毒的解药,哪知师父一连服了五颗,都不见效,在床上惨叫数声,天大亮时便咽气了。”
廖展雄走近床前,探身看了看五毒道长乌肿发亮的面孔,又命一道士解开他的衣服,翻过身来,见他背上确有一个硕大的蜈蚣血印,点了点头,自语道:“这就是了。”
胡宜秋在一旁道:“听说毒蛊听命于符帖,怎的会伤害它的主人?”
那道士道:“毒蛊听命于符术,一旦放出,必须见血,若伤人不中,便要回来咬放蛊之人。师父为了防这一手,才配制了各种蛊毒的解药。这次不知怎的,连服五颗蜈蚣蛊毒的解药也没有用,许是飞天蜈蚣蛊毒性太大,解药降它不住。”
廖展雄淡淡一笑道:“情因飞天蜈蚣蛊在偷袭在下时,中了我的子午闷心钉,钉上有三种蛇毒,散入了飞天蜈蚣蛊的躯体。飞天蜈蚣蛊咬你师父一口,蛇毒便随蜈蚣蛊毒注入他的体内,解蜈蚣蛊毒的解药岂能解得?也是你师父害人如麻,当有今日的下场!”
说罢,廖展雄在丹房内搜索起来,一会儿,找到了徐公公给五毒道长的书信与那颗夜明珠,揣入怀内,然后目光横视,炯炯有如利剑,在众道士脸上扫了一眼。众道士微微战栗,恐悚不安。
只听廖展雄说道:“尔等师父已自食其果。尔等也曾助纣为虐,从今以后当洗心革面,改邪归正,重新做人。若再为非作歹,传入我耳内,我即在千里之外,亦定赶来取尔等项上首级!”
众道士此时如获赦旨纶音,齐声道:“谨遵大侠吩咐。”
这些道士何以惧怕廖、胡二人如斯?原来众道士只是跟五毒道长学了点养蛊使毒的法儿,专干些丧天害理的事情,武功却是平平。眼见得飞天蜈蚣蛊也奈何不了二人,反致师父丧命,不知他们有何等高妙的法术,是以不敢造次,唯命是听。
当下廖展雄、胡宜秋与众道士走出丹房,走至后院。但见院内置有许多大缸,其上均反扣一口大缸,廖展雄问道:“这共养了多少蛊?”
先前那道士答道:“共有蛊五十八条。”
廖展雄着人取来几桶豆油与许多干柴,手指大缸道:“这些毒蛊危世已久,须尽数除灭。”遂将干柴浸以豆油,点成火把,命众道士掀开大缸,一一投了进去,又一一盖好。一时“啪啪”作响,腥气熏天,数十条毒蛊都随祝融氏去了。
此时廖展雄道:“白云观作恶多年,是个杀人魔窟,宜以火焚之。你们且把观内的财物平分了,即收拾行李,往别处谋生吧。”
众道士不敢多言,唯唯而已,忙乱了一番,纷纷下岭。
当时刮着北风,廖展雄站于白云观后屋上风,举火把点然房屋,与胡宜秋走出观门,笑道:“已依秋妹训示,将白云观夷为平地了。”
胡宜秋握住廖展雄的手,柔声道:“雄哥真好。”
廖、胡二人回转古丈城内客店,天色已然垂暮。二人用罢了晚饭,正在灯光下计议去葫芦寨之事,忽听“卜”的一声,有一物破窗而入。
廖展雄霍地跃出窗外,纵身屋面,只见一条人影一闪即逝,自思追之不上,只得回房,说道:“好快的身法!”
胡宜秋已打开方才抛进了纸球,见廖展雄回来,便递了过去,道:“这是何意?”
廖展雄接过一看,字迹熟悉,赫然狂草四字:“谨防袖箭”。沉吟片刻道:“这位高人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他莫不是提醒我们,葫芦寨土司善用袖箭?”
第六章 苗寨女英(上)
葫芦寨位于古丈城西北四十五里处,坐落在武陵山区的一个山头上,是苗族土司的居所。wWw.
这一日,土司在书房内踱来踱去,正为如花似玉的杜姑娘不愿就范而苦恼,忽然一个苗汉前来禀告道:“寨外有两个汉族书生求见老爷。”
土司心绪烦闷,挥挥手道:“去,去!不见。”
那苗汉道:“他们说有一件礼物奉献给老爷。”
土司愣了愣,疑道:“噢!有这样的事?”这土司所结交的汉人,非官即商,并无儒士,是以诧疑。
那苗汉道:“是的,我看那年纪较大的书生,手里确实提着一个包裹。”
土司道:“请他们到厅堂会话。”跟着走出书房。
土司坐在厅堂之上,见苗汉领进两个书生,一穿青衫,一着紫衣,面孔白净,清秀中带有英气,似非等闲之辈,遂站起身来,表示礼迎。
二书生走进厅堂,抱拳施礼。那年较长者道:“小生廖展雄、胡宜秋拜见土司老爷。”
土司还了一礼,用汉话道:“二位雅士莅临敝寨,有何见教?”
廖展雄道:“土司老爷可认识五毒道长么?”
土司道:“有一面之缘,蜈蚣岭白云观便在敝寨南二十里处。说他怎的?”
廖展雄道:“五毒道长托小生带一件礼物,奉献土司老爷。”说着双手将一个布包裹呈上。
土司接了,说道:“道长还有什么吩咐么?”
廖展雄道:“道长请土司老爷把土家族杜老大的女儿放了,由小生带回。”
土司疑道:“雅士是道长什么人?道长有书信么?”
廖展雄道:“小生与道长也只一面之缘。至于有无书信,小生不知,许是放在包裹里。”
土司打开包裹,现出一层油纸,又剥开油纸,见里面竟是五毒道长的人头,面色骤变,衣袖一甩,喝道:“大胆狂徒,竟敢戏弄本司!”
廖展雄身形向右斜飘,躲过射来的三支袖箭,自语道:“果然不出那位高人所料。”
廖展雄身形站稳,笑道:“土司老爷何怒如斯?那五毒道长施放飞天蜈蚣蛊啮在下,却被在下击伤;飞天蜈蚣蛊伤后折转回头,咬死了五毒道长,那是他恶贯满盈,咎由自取。前不久尊驾以重金买通五毒道长,驱放蜈蚣蛊害死了杜老大,本当偿命。如今五毒道长既已死去,在下二人为着苗、土家两族和睦友善,才来贵寨相劝,请尊驾遣放杜姑娘,也是从善了结的意思。若尊驾执迷不悟,一意孤行,还望三思,不要重蹈五毒道长的覆辙才好。”
土司见与他相柜不过五尺,又猝不及防,三支袖箭竟被他全数躲过,当下大怒道:“哪来的两个小子,敢在我葫芦寨撒野,都给我拿下了!”
两个苗族健汉闻言跃至当前,抡大刀便砍,未待廖展雄出手,胡宜秋紫电剑已划了一个半孤,只听“锵、锵”两响,两把大刀已被削去尺余。须知这紫电剑乃是三国吴侯孙权六柄宝剑之一,戛金断玉,锋利无俦,普通钢刀碰上,焉能不断?
两个苗汉看着手中的半截刀,惊讶不已,在那儿发愣。胡宜秋出手如风,点了他们的“腰麻**”,两苗汉顿时委之于地,动弹不得。这还是胡宜秋不愿伤生,以图善了,是以点倒苗汉而不取性命。
又有四个苗汉蹿上来,将胡宜秋围在核心,四把大刀一齐攻上。胡宜秋就地一个急旋身,紫电剑迎刀挥去,四个苗汉连忙撤刀,变招再进。胡宜秋剑走轻灵,拆招进招,与苗汉战在一处,难解难分。
土司看得真切,从腰间抽出二指宽的红毛宝刀,飞身离座,纵至当前,格开紫电剑,道:“且住!白衣女侠是你什么人?”
双方都住了手。胡宜秋道:“是在下师叔。怎么阁下认识?”
土司道:“岂止认识,当年我便败在她的普陀山越女剑下!她现在何处?”
胡宜秋道:“她老人家已归隐多年了,有什么过节尽可找在下了结。”
土司道:“难怪我一直寻不到她。阁下身为师侄,自愿一力承担,也无不可,今天在下便领教你的越女剑。看刀!”红毛宝刀向胡宜秋颈项卷到。
胡宜秋一低头,一招“玉女穿梭”,剑走偏锋,斫向对方腰际。土司似早已预料有此一招,侧身格碰,忽右肘外翻,红毛宝刀已然抵向胡宜秋胸前。
胡宜秋一个急斜身,堪堪避过,将那师门所传的越女剑法,一招招演出来。也不知土使的是什么刀法,胡宜秋的一招一式都在预料之中。无论从什么方位进招,连土司的衣襟也沾不到,而土司的红毛宝刀却招招辛辣,指向要害。
突然土司一招“追风赶月”,直斫对方左肩,因这一招来势太快,胡宜秋只得倒退三尺,哪知红毛宝刀已经附形而至,刺向咽喉,这下胡宜秋是万万无法躲过了。
值此紧要关头,廖展雄飞身挥剑一格,荡开了红毛宝刀,只震得土司倒退数步,虎口裂开,鲜血直流。
土司的红毛宝刀又称缅刀,系缅甸特有的精钢打造,也是斩钢削铁的宝刃,故此青霜、紫电剑削它不折。这红毛宝刀宽仅二指,薄如篾片,拿在手里,迎风闪动,不用时可**作为腰带的刀鞘,类似软兵刃。大凡用这种兵刃的人,必然内功精湛,方能将刀使得笔直。而土司能将之直刺横斫,运用自如,可见内功造诣之深。
土司是骄横惯了的,压根儿没把这两个年轻人放在眼里,岂料给廖展雄横里一剑,竟震裂了虎口,不由得激凌凌打个寒战。他哪里知道,廖展雄内功已然炉火纯青,自是高他一筹,当年又饮了金丝鳝王血,力愈千斤,他焉能抵挡!
土司硬接一招,学得乖巧,不敢再碰宝剑,点到即收,在形势上已成后手。廖展雄风度翩翩,潇洒自如,施展开九华剑法,连攻三剑,说道:“尊驾不从善言,要见真章,切莫后悔!”
土司虽守多攻少,但一口红毛宝刀护住身形,闪展腾挪,灵如猿猴,在剑隙里穿梭,十招中也还能回击两三招,一时尚不至落败。
廖展雄仍笑容可掬,衣袂生风,虚晃剑锋,发声长啸,一招“梦笔生花”剑走中路,连刺土司前身九处**道。土司见剑锋幻变,迅如雷电,无法接招,急使个“铁板桥”功夫,向后仰去,才险险地避过这招,即是如此,剑锋还是在他肚皮上擦过,将衣衫划了一个五寸长的口子。
廖展雄武功当真了得,剑锋下沉,变招“白鹤啄蚌”,刺向土司前胸的“膻中**”。土司叫声“不好”,急切间向右跌地,又就地向左滚来,使出地趟刀中的“旋风卷叶”招数,削对方下盘。
廖展雄叫道:“好招法!”身形腾空而起。土司一个“鲤鱼打挺”,刚站立身形,青霜剑已对准他天灵盖劈下,慌得他脚尖点地,身形右飘,以刀平推剑面。
这一战廖展雄胜在剑法精妙,膂力过人,土司长在经验老道,应变有方,虽战了三四十合,廖展雄也拿他不下,只占了一个先手。
廖展雄见机改变战术,绕着土司兜圈子,游动进击,一招三式,虚实相间,虚多实少,意在消耗土司的体力。又战了两炷香工夫,果然奏效,土司已气力不济,鬓角沁汗。
土司败象已露,只见他紧攻两刀,迫退廖展雄,突地跳出圈外,双臂齐扬,袖箭飞蝗也似射向对方。廖展雄早已防他这着,大笑道:“雕虫小技也来班门弄斧!”手腕扬处,金钱镖满天飞舞,袖箭根根中折,掉落于地。土司心头一凛:这厮内力竟如此沉厚!
廖展雄欺身直上,剑走偏锋,指点土司胁下“期门**”,土司身形右跨一步,宝刀灵若游蛇,已递向对方腰际。廖展雄身形微闪,伸左手拿捏土司右腕脉门,土司刀锋下沉,点向他膝盖。廖展雄平地拔起五尺,腿走连环,踢其面门,土司斜身让过,举刀再进。
廖展雄把七十二式九华剑施展开来,瞻之在前,忽焉于后,瞻之在左,忽焉于右,一招紧似一招,剑如游龙,虎虎生风,剑花朵朵,寒气迫人,土司也忽格忽闪,忽攻忽守,只见刀剑缭绕,两团光云。
土司在青霜剑笼罩下,摆脱不出,倏而立于当场,脚踏中宫,放慢招数,只守不攻,并试图伺机逃出圈外。廖展雄已窥视得清清楚楚,也缓了招式,看准他的红毛宝刀,将剑贴过去,用一个“粘”字诀,使内力竟将红毛宝刀粘住!
土司撤不回宝刀,只得以内力相博。他虽然内力沉厚,但在廖展雄的内力控制下,却像遇到一块吸力强大无比的磁铁,再也摆脱不掉,顿时头上黄豆般的汗珠往下直流。
土司心里明白,若稍有疏忽,当即胸口就会有一个透明窟窿,是以全神贯注,苦苦支撑着。而这样下去,非得耗干内力绝气身亡不可,但也无可奈何。
廖展雄正处决胜之时,忽觉脑后生风,喝道:“鼠辈焉敢施行暗算!”急切间一个“凤点头”,将头一低,只听得“哎呀”一声,对面的土司仆跌于地。
原来一口飞刀从廖展雄头上擦过,正扎在土司的咽喉上。土司因全神贯注地与廖展雄以内力相博,不防有暗器袭来,一击而中。这飞刀喂有剧毒,兼击中要害,是以土司当场非命。
廖展雄回首顾视,见一个年轻苗汉飞奔而来,扶尸大哭,口称“父亲”,知是土司的儿子误伤了他的老子。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厅堂上一时哗乱起来。十几名苗族健汉见土司毙命,持刀环攻而上。在一旁掠阵的胡宜秋,锐啸一声,道:“一群不识相的东西!”就地一个旋身,一扬手,一蓬银针飞出,那群苗汉每人的下巴上都给扎上一根银针,疼得他们杀猪也似怪叫,手捂下巴,相顾骇然,疲舸舻卣驹谀嵌桓仪敖K乔橹饲锸窒铝羟椋热粢胪乱贫淮纾亟┖砑睦锘褂谢蠲?br />
胡宜秋仗剑而立,说道:“不怕死的便上来!”众苗汉为威所慑,畏惧欲逃。
胡宜秋喝道:“站住!”众苗汉一齐止步,不敢动弹。
胡宜秋用剑尖指点道:“你们这些恶奴,平日里跟随土司作威作福惯了,今天小小教训一下,如再做歹事,定杀不饶!”
众苗汉战兢兢道:“愿听大侠教诲。”
胡宜秋对一个高个子苗汉道:“前几天土司抢来的杜姑娘在哪里?速领我去找来。”
那苗汉道:“小人带路,请大侠移步。”
胡宜秋对廖展雄道:“雄哥稍候,我去去就来。”胡宜秋随那苗汉刚转过厅堂屏风,有一个中年苗妇手执柳叶双刀,挡住去路,大声喝道:“还我夫命来!”举刀斫向胡宜秋。
那苗汉闪于一旁,躬身道:“夫人。”
这苗妇正是土司夫人。她平日见土司胡作非为,甚是不满,也曾多次规劝,但却毫无效果,于是以眼不见为净,在后花园三间房舍内设了一个佛堂,成天价念诵经文,与青灯孤佛作伴。适才听家人报信,土司被两个陌生人杀害,她虽憎恶土司,然而终究是二十多年的夫妻,是以怒冲冲执刀赶至前厅,欲为丈夫报仇。
胡宜秋听苗汉称呼,知来者是土司夫人,说道:“你夫作恶,自寻死路,何必怨天尤人!”横剑相格,紫光闪处,柳叶刀断了半截。只见她欺身直进,紫光暴长,封喉便刺。
土司夫人右手刀被对方截断,吃了一惊,说声:“利害!”又见紫光袭来,身形忙左跨一步,避了剑锋,左手刀一招“云横秦岭”,绕向胡宜秋的腰际。胡宜秋微微一笑,身形从容右旋,一式“吴侯开石”,甩手一剑,向柳叶刀击去,快若电光石火,土司夫人抽刀不及,左手刀又给削断三寸!
胡宜秋使的越女剑法,属武林中的上乘剑法,现配以斩钢削铁的紫电剑,威力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以只两招便折了柳叶双刀。
土司夫人见双刀折断,“啊”了一声,往后倒纵一丈,右手半截刀向胡宜秋掷去,随即又抛出两口飞刀。胡宜秋正用剑拨格半截刀,但见两点寒星,又分两路飞来,左手扬起,两根银针迎飞刀而去。银针虽小,但胡宜秋内功颇有根基,迫得飞刀失了准头,分飞两旁。
胡宜秋温言说道:“夫人一向深明大义。尊夫作恶已久,适才胡某与表兄也曾劝其从善,但他不仅不听,还用暗箭袭人。刀剑相交,你死我活,自难免有失手之处;然而尊夫丧生,非我等失手所致,实是令郎以飞刀偷袭我表兄,表兄躲闪,却伤了尊夫。尊夫喉上令郎的飞刀尚在,夫人一看便知,莫冤了他人。这也是尊夫平时不听夫人规劝,至有今日。夫人但知失夫之痛,将心比心,试想那些遭尊夫残害的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又将若何?还望夫人思之。”
土司夫人双刀折了,战又战不过人家,此时听对方如此说,一时无言以对,愧恨两交,长喟一声道:“侠士说得对。我不能劝转老爷去恶从善,又有何脸面活于世上?罢,罢,罢,也只得随他去了。”眼睛一闭,举左手半截刀引项自戕。
胡宜秋出手如电,银光一闪,一根银针射在土司夫人的手腕上,柳叶刀“当啷”落地,遂道:“夫人这是何苦来哉!尊夫未曾殡葬,苗寨无人主持,夫人去得容易,于苗寨何益?望夫人留得青山,多做善事,以弥补尊夫之过,尊夫九泉之下,也得安枕了。”
土司夫人猛然醒悟,裣衽一福道:“多谢侠士指引迷津,受未亡人一拜。”
胡宜秋还礼道:“夫人不必多礼,在下实不敢当。”
廖展雄闻这边厢刀剑交击之声,早已过来观望,现见两下里化干戈为玉帛,很是欢喜,说道:“夫人如此胸怀,胜须眉多矣,在下钦佩之至。苗寨甚幸,百姓甚幸!”
土司夫人问道:“尊驾是谁?”
胡宜秋道:“这是我表兄廖展雄。”
土司夫人道:“久仰,久仰。”
廖展雄道:“夫人请至厅堂议事。”
土司夫人对那苗汉道:“你随胡大侠去后楼,将楼上的女子都带到厅堂来,我差人送她们回家。”说罢便走向厅堂。
胡宜秋与那苗汉走过几进房舍,到了一处小楼,见楼上有块匾额,上书“藏娇阁”三字。那苗汉道:“这是老爷金屋藏娇的所在。”
胡宜秋道:“荒唐!”
二人上得楼去,走近一处房门,听见里面有女子啼哭之声,又听一妇人劝说道:“杜姑娘还是从了吧,不要哭坏了身体。若是不从我家老爷,年纪轻轻花枝一般的美人,不仅枉送了性命,还要累及父母及刘员外家;若是从了我家老爷,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够你受用一辈子了,你娘婆二家也得相安无事。你何苦作践自己,又祸及娘婆二家?”杜姑娘并不言语,只是啼哭不休。
那苗汉敲门道:“开门。”
房里妇人应道:“来啦,是二管家么?”房门开处,一个肥胖苗妇见胡宜秋手持宝剑,吓得倒退几步,“呀”的一声喊叫起来。胡宜秋笑了笑,将剑入鞘。
那二管家道:“这位是胡大侠,来救杜姑娘的。夫人命你将楼上的女子都放出来,随我们去前厅,夫人说差人送她们回家。”
胡宜秋问那苗妇道:“这楼上一共有多少女子?”
苗妇道:“连这位杜姑娘一共十一个。”
胡宜秋道:“你快去喊她们出来。”
苗妇挨房喊出众女子,随胡宜秋、二管家到了前厅。
厅堂内已然打扫干净,廖展雄正在与土司夫人叙话。土司夫人见胡宜秋进来,忙起身让坐,并指着身旁的两个苗族少年道:“这是两个犬子。”
胡宜秋抱拳道:“原来是二位公子。”两少年亦抱拳还礼。
胡宜秋认得其中一人,就是飞刀误伤土司的那个,是土司的大公子。但见二人都哭红了眼,那二公子尤其红得利害。她曾听古丈城客店的小二哥说过,这二公子知书达理,为人正派,于是多看了一眼,但觉却也有汉族儒士的风雅斯文。
土司夫人将十一个女子一一问过,都是附近苗、土家、汉三族的民女,便命二管家拿来银子,每人五十两,对杜姑娘特别优厚,给了一百两。
土司夫人对杜姑娘道:“你父亲死得冤枉,这银子微表我母子的一点心意,你拿回去好好将你父亲安葬,也减轻拙夫的罪孽。”言语甚是诚恳。
杜姑娘在来厅堂途中已知土司死去,心中暗喜,现听得老父身亡,顿时嚎啕大哭起来,声音凄厉,令人心酸,那苗妇忙上前劝慰。
土司夫人也陪了几点眼泪。她一面拭泪,一面命人备车,送众女子下山。
廖、胡二人见事情已了,便起身告辞。土司夫人道:“二位大侠且缓一步,容拙妇备些水酒,略尽地主之谊。”
廖展雄道:“尊夫未殓,寨中事情甚多,不打扰了。”
土司夫人道:“拙妇有事与二位商量,故恳留二位一步。”廖、胡二位不知何事,只得留下。
一会儿摆上酒宴。饮酒时,土司夫人道:“我苗寨规矩,前任土司去世,由后任土司主持发丧。二位看我两个犬子中,哪个继任土司之职为宜?”
廖展雄道:“此乃夫人家事,我等外人不便参与。”
土司夫人道:“承蒙二位大侠莅临敝寨,拯救我全寨生灵。若任拙夫胡为下去,有朝一日引起苗、土家两族火并,还不知要死多少人呢。二位既有恩于苗寨,何必见外?”
廖展雄道:“还是夫人自拿主张为好。”
土司夫人道:“拙妇两个犬子中,大犬子平日助父作恶,又误伤其父,若任土司,无以服众。二犬子平素较为忠厚,不从乃父为恶,很得下人爱戴,二位看二犬子继任土司之职如何?”
廖、胡二人齐道:“知子者莫如母,夫人明鉴。”
土司夫人道:“明日拙妇带两个犬子去古丈城,向县太爷禀告拙夫去世与继任土司之事,还要借重二位大侠,请二位在敝寨蜗居一宿,务必不要推辞。”事已至此,廖、胡二人只得应允。
次日晨起,用过早饭,廖、胡二人与土司夫人等乘马车进了古丈城,直奔县衙。但见街头巷尾百姓笑逐颜开,交头接耳,均是谈论土司、五毒道长毙命之事,廖展雄心道:民情如此,可见他俩为害之深。随即一行人进了县衙,办理一应事体,无须细叙。诗曰:
苗寨土司多作恶,
竟亡其子毒飞刀。
幸亏苗妇明大义,
稳固苗家谋计高。
第六章 苗寨女英(下)
廖、胡二人别了土司夫人,回客店歇息。天明二人纵马上路,出了古丈城,径向东南。廖展雄道:“那暗地相助的高人不知是谁?若非他事先指点,我险些儿中了土司的袖箭。”
胡宜秋道:“这人似是与我们相识的,莫不是你我师父之一,暗里窥察我们的行事为人?”
廖展雄道:“两位老人家年事已高,又绝尘多年,哪有重入江湖走动之理?”二人反复猜测,只是揣摩不透。
午牌时分,廖、胡二人在道旁稍息,吃了点干粮,又给马喂些料,继续赶路。
廖展雄道:“秋妹你看,接近平川,路好走了,人烟也多了。初冬晴日,和阳在天,暖融融的,这辰州地境,不似江北那般寒冷,正宜赶路之人。”
胡宜秋道:“脚程快了,不日便可到戚继光大营。不过平定倭寇之后,雄哥作何打算?”
廖展雄道:“仗剑寻仇,走遍天涯。”
胡宜秋道:“报了父兄之仇后,又作何打算?”
廖展雄道:“这还用问?回庐州重操父业,开粮店罢了。”
胡宜秋佯嗔道:“你怎么尽打岔?人家问你正经事呢!”
廖展雄道:“我说的是正经事呀。”忽而领悟,笑道:“迎秋妹于庐州,共偕百年之好。”
胡宜秋衣袂半掩桃腮,作态道:“嗯,你好坏。”
廖展雄微笑道:“我说错了。该打,该打!”
胡宜秋杏眼斜视,嫣然一笑道:“谁说你说错了?”追了一句,道:“你可不要说了话不算数。”
廖展雄道:“君子一言九鼎,焉能不算数?耿耿我心,天日可鉴!”
胡宜秋用手捂住他的嘴,道:“谁说你说话不算数啦。”
廖展雄笑道:“你这调皮的孩子!”
廖、胡二人谈笑之际,忽听得身后马銮声响,待回头顾视,两匹青鬃马已狂飙般地从侧旁掠过,卷起一股烟尘。
胡宜秋道:“雄哥,他们是干什么的?”
廖展雄正欲说话,但听得后面有马銮声响,又有两匹青鬃马,狂飙般地从侧旁掠过,卷起一股烟尘。
廖展雄说声:“古怪!”话音甫落,身后马銮声再起,三匹青鬃马也狂飙般地从侧旁掠过,绝尘而去。三拨马骑着七人,一色的青衣劲装。
胡宜秋道:“好像是绿林中的响马。”
廖展雄道:“这是青衣帮的人,听师父说,他们是江湖上的一个大帮派,专门劫富济贫,活动于湖广云贵间。看那七人行色匆忙,不知青衣帮今日有什么大事?”
胡宜秋道:“我们不妨追上去看个究竟。”
廖展雄道:“江湖帮派中人,最忌人窥其隐秘,你我帮外之人,还是不看为好。”
胡宜秋很是好奇,道:“我们也不干涉他帮内之事,看一看长长见识,有何不可?”廖展雄拗她不过,只好答应,并再三叮咛,不要多事。
胡宜秋得了表哥认可,快马三鞭,向一阵烟尘追去,廖展雄也一领缰绳,衔尾于后。一口气赶了五六十里,时已黄昏,前面展现一片松林。隐约间听见林中有马嘶声,二人滚鞍下马,择一棵树拴好马匹,蹑手蹑脚地步入林中。
二人以树障形,提携轻功,逶迤前进。行至树林深处,但见十来个人席地而坐,一色青衣,面带焦急之色。
其中一人道:“副帮主,申时已过,帮主何以迟迟不至?”
副帮主道:“我已差孙老四去南路迎接帮主,走了多时,不知怎的竟无音息?”
另一人道:“副帮主可知帮主招集我等何事?”
副帮主道:“我也同诸位一样,接到了帮主的‘飞箭传书’,按时赶来的,想是帮主有极重要( 金丝鸳鸯坠 http://www.xlawen.org/kan/2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