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部分阅读
你,你说他们会平平安安的,俺就信。”
李灵犀心里暗叹不已,自己真地能够金口玉言那倒是好的,如今看来怕是道行远远未够,刚想委婉地道歉却听小屁孩儿传音给自己:“老爷,俺会画符啊,等我给上三张便是了。平安符这玩意儿,简单。”
李灵犀便道:“狗子,你稍待片刻,我那符袋子让我这随身童子给放到客栈了,他这便去取,给你三道平安符便是。”
小屁孩儿和彩儿二人跑到街角拐角处,小声嘀咕起来:“小屁孩儿,你真的会画平安符?为何我不知晓?”
小屁孩儿摇摇头,指了指老爷李灵犀的方向说道:“老爷那般为难,怕是因为拿不出真正有效用的平安符,这玩意儿看似简单,却会庇佑人一辈子。俺不会画符,不过倒是有办法。”
“快让我看看,何法?”彩儿高兴道。
“你看好了!”小屁孩儿得意洋洋地伸手到头上一拔,却是取下来三根头发,吹了一口气,捏了个变字诀:“变!”
看着小屁孩儿手中头发变出来的三道平安符,彩儿眼睛都亮了,高兴道:“哇,小屁孩儿,你太厉害了。呜呜,你要教彩儿变这平安符。”
“去去去,莫要烦我,俺也只知道这样变,不知道为什么,也记不起法诀,俺怎么教你,你想要啥,俺以后变给你就是了,可不许哭。”
“嗯嗯!”彩儿高兴道,她终于发现小屁孩儿实在是太有趣了,他的身上总会有许多令她都觉得稀奇古怪的东西,尤其是这三年时间里。要知道她本身就是朱雀后裔,能令她感到稀奇古怪的东西,那就非同寻常。
“这平安符,虽然仓促了一些,倒也效果不凡。”李灵犀看着手里地三道符,心里却是惊讶无比,虽然他还画不出来,但不代表他看不出来,这三道符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地符,但佩戴者一生定然衣食无忧,安乐到老。“狗子,好好给孩子们戴上吧,这,或许是我唯一能够帮你的事了。如果缺钱少粮,你不如跟着我二叔去学石匠手艺,凡事不要太客气了……”“灵犀哥儿,这,这实在是太感谢了。”狗子三番五次地感谢过后,终于领着自己地小女儿走了,那个叫平安的丫头。李灵犀看着他,心里有些淡淡的愁,五年一别之后他已是人父,若是下次自己再回来,那是多少年?那时候还能再见到他吗?
李灵犀没有给他金银财宝,怀璧其罪的道理暂且不说,即便给了他也不过是救人以一时,救不了一世,自己给他的孩子三道符,算是帮了这个儿时好友的一点小忙,至于他自己的人生,还是需要他用双手从自己的田地里刨出来,那才是真正的人生,而不是施舍。
“酒倌儿,你这酒都快没酒味儿了,下次记得少掺点水。”李灵犀随意地走过酒馆,尝了尝酒缸子里的酒,随口说道,留下一脸不解的酒倌,这才回家去了。
“叔叔婶婶,侄儿今日回来看你们了。”
第一百零六章 返乡 下
平遥镇最西头的李家村就是李灵犀这一脉的根了。李灵犀站在那茅屋前久久不能动弹,明明听到屋子里有锅碗相碰的声音,却不敢去敲门,或许对未知的恐惧,在亲人身上也尤为重要。闻着屋子里的饭香,李灵犀不自觉地泪流满面,那是红薯掺米饭的香味,不是米饭掺红薯,因为家里确实很穷困。还有那淡淡的酸味,他知道那是婶婶最拿手的“酸辣凉拌侧耳根”。
一定是小宝回来了,因为这些粗茶淡饭的香味中,他还闻到了一股荷包蛋的香味。从小家中的荷包蛋都是李灵犀和李大宝二人分,当时年少无知,现在细细想来,当年叔婶从未吃过一只鸡蛋,说是吃不惯那股生味。这倒是又让李灵犀想起当年,每次自己和小宝钓到鱼回家,叔婶只吃鱼头,说那鱼头香,其实李灵犀现在都知道,都明白,那些鲫鱼头哪里有什么肉,可不是什么鲍鱼头,除了骨头还是骨头。
两个小屁孩儿也跟在后面没有说话,二人都知道现在的老爷是最需要安静的。恰在这时,西边却飞来了两只喜鹊,停在房子边的竹棚子上,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
“孩子他爸,这外面喜鹊叫的那般响亮,莫不是今日有什么喜事?”一个女声从茅屋中响起,传来放下碗的声音。
“这喜鹊叫的这般圆润,想来今日我李家有喜事上门。”一个略微有些别扭的嗓音响起,李灵犀却听出了那是李大宝的声音,他也长大了,快十二岁了吧,也是变嗓音的时候了。
“唉,我们在家里吃的饱,穿得暖,也不知道大娃现在怎么样了,唉,修道虽然好。却怕吃不好啊。”二叔的声音响起,也许喜鹊登门让他想起了那个流浪在外的大娃。
“砰砰李灵犀含着泪,再也忍不住,为人者灵犀,当至情至性,他擦掉了眼角的泪。毅然地敲响了茅屋之门。
“谁呀?来了。”今日有雨,李家吃饭倒是把门关上了,李灵犀二婶张李氏听到敲门声,便贤淑地来开门。
“婶婶!孩儿不孝,回来看你们了!”
李灵犀见门一看,那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那朝思暮想的亲人——自己地婶婶又是谁?满脸多了些皱纹,却不减当年那份贤淑与和蔼,一身衣服照样是补丁缝补丁,突然见了李灵犀。居然愣在当场,两手使劲在一条干净的围裙擦了又擦。李灵犀再也忍不住,两腿一曲。重重地跪在地上。
“啪啦!”门里传来两声饭碗撞到桌面的声音,随即便见一个人影极快地窜了出来,却是那李大宝。
“哥!你。你回来了。哈哈哈……哈哈哈……太好了。我就知道今天有大喜事。那喜鹊腔调圆润。音色清朗乃是大吉。果然。果然。哈哈……哥。来让我抱抱!”李大宝几乎没怎么变。除了脸上少了些当年地稚气和鼻涕外。却多了些与年龄不符地稳重和睿智。看来也是学所有成。
“大。大娃……”
李有福兴奋劲头丝毫不比自己妻子少。哆哆嗦嗦地掏出旱烟袋子。他一高兴就会想抽烟。手里拿着火折子晃了又晃却不知早已点燃了。几乎差点烧到了眉毛。
“二叔。来。孩儿帮您点。”李灵犀跪在地上。恭谨地接过二叔手上地火折子。然后给李有福点上旱烟袋子。
“好。好……回来就好……”李有福这庄稼人手艺匠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知道说好字。
“大娃。快。快进家里来。别跪在地上了。”李张氏这才看到李灵犀背后居然跟了两个小孩。也不禁犹豫道:“大娃。这是谁家地娃娃?莫非……”
“见过祖爷爷。祖奶奶。俺是小屁孩儿李阴阳,她是彩儿,李灵犀是我们的老爷。”小屁孩儿李阴阳似模似样地行礼道。
“见过祖奶奶,见过祖爷爷。”这称呼倒也没错,真是有些滑稽,不过却忙的李有福二人赶快去扶起俩可爱的小童,心里都不禁发喜,也不知大娃从哪里收了这么两个金童玉女一般的小孩。
众人进了屋,李有福还不忘那些报喜的喜鹊,兴冲冲地走进屋,舀了一大瓢平日里也舍不得吃的白米,洒在地上,吆喝道:“别抢,别抢,都有份……”
二婶李张氏忙碌个不停,又是重新下锅煮米,又是让李有福杀鸡找蛋,最后还有那块一直舍不得的腊肉,一并地下锅做了。倒是李灵犀,支开了两个小屁孩儿后,就和二叔李有福和李大宝聊起家常来。
“看来我那干女儿倒是来头不小,屡次相帮,倒是欠了她许多了。”李灵犀想到自己那个只见过一面的干女儿,如今怕也是十岁之龄了,如今神州地女儿家都早熟,尤其是那大家闺秀,怕是早已长得亭亭玉立了。
李大宝说他最先能去县城上最好的私学也是靠了秦拾言派人帮忙,而且从此李大宝在县城从没有受过欺负,正好将满腹心思放在苦读诗书上,这对于一个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农家子弟来说,面对同窗无一不是大富大贵之家,甚为难得。
“啪啪李有福在凳子腿上敲了敲烟灰,说道:“这五年时间,平遥镇地税收都免了,也不知是哪里造化来的福气,日子倒是好过了许多,连那些个大地主、大山主也不能来欺压我们了。尤其是你那干女儿,好几次差人送钱来,俺怕让你为难,那些钱都没动,送也送不回去,只好放起来了。”
李有福虽然不识几个字,但好歹大半辈子了,说话还是很有主见的,做人也不差,不然也不会因为担心自己大娃将来在自己干女儿面前不好做人,他也不会留着那些个秦拾言送来的金银财宝不用,反而收藏起来,等着李灵犀回来处置。
李灵犀望了望桌上简陋之极的饭菜,想想自己平日里别说大鱼大肉,就是宝黄精这些东西也是吃了不少,不过和这几碗菜梗子的粗茶淡饭两相比较,一种愧疚油然而生。李灵犀不是那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人,但他也前所未有的愧疚,自己修道是乐得逍遥了,家人却依旧受穷,这是哪门子道理?不孝,委实不孝。
“叔爸,你们过得这般辛苦,却依旧为孩儿着想,孩儿不孝,不孝啊。”李灵犀望着李有福手里一包金银久久说不出话来,也许在其他人看来,白送上门的钱财不花白不花,可自家叔婶却是为自己着想。
李大宝叹了口气说道:“前年俺们爹被石头压伤了脚,患处发炎隐有大患,娘不忍见他日夜痛苦,瞒着爹取了这包里一锭银子请来了大夫,买了药,结果爹爹硬是不喝药,最后还是我和娘跪着求爹,爹才肯喝药。后来病好了,爹把家里唯一地两块地给卖了一块,还上了这点钱。若不是这几年不用交税,我又在县学里吃住,这日子定然是更苦的。”
“大娃,别上心里去,没有二娃说的那么严重。你这几年在外面过得还好吧?”李有福问道。
李灵犀张了好几次嘴,始终没有脸开口,难道说自己在外面不但学会了飞来飞去,有了高人一等本领;还餐餐吃饱,偶尔饱餐一顿灵物?这事虽然对李灵犀来说是正常的,但在这时看来,是那般的讽刺。
“倒也不差,只是心里颇为牵挂叔爸和叔娘。”李灵犀微微低头,愧疚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来来来,吃饭了。大娃,把你那两个小童也叫上吧。”李张氏说道。
“他们不吃……”李灵犀还没说完,就见两个小童眼尖无比地跑了进来,坐到了桌边,两个小屁孩儿虽然是无山货灵药不喜,但对农家饭食,对自己老爷曾经吃过的东西早已好奇不已了。李灵犀倒也无所谓,只是以为二人不喜欢凡人伙食罢了。
一家人这饭可是吃的热热闹闹,李大宝更是直叹过年都赶不上今天吃的好,李灵犀听了心里又是一阵不舒服,究竟是自己的错?还是这个社会地错?抑或谁都没有错,因为这就是命。
酒足饭饱,李有福也不下地了,就摆开桌椅,众人坐在屋后的小院里闲聊,这里靠山,倒也安静无比。
“大娃,这些年你都在那个,那个清源派学了些什么?若是没学到什么东西,不如回来跟二娃一起读书,将来也好考个功名。你和二娃不比我和你爹有才二人,你们会有出息的。”李有福关心地问道,在他看来,大娃二娃本是一般,从来没有亲疏之别,小宝在县学里品学兼优,大娃却是不知道学得如何。
李灵犀也知道李大宝马上就要参加乡试,算是当地的学正大人额外开恩,一来李大宝生性聪明不说,却是还有一手好文章,品行也甚为端正。
现在摆在李灵犀面前的选择很简单,一是隐瞒家里,用一个不以修道影响家人的借口来闭口不谈或者说谎;另外一条路就是实话实说,面对养育自己的叔爸叔娘,面对自己唯一的弟弟,面对一份至情至性的亲情,也许任何地隐瞒和欺骗,即便是出于善意地,也是一种罪责。
第一百零七章 百世之基 上
对于叔爸和叔娘的问题,虽然让李灵犀左右为难,但细细想来无外乎是一件在欺瞒与坦陈之间做出选择的事情。
李灵犀没有直接回答,拿过墙角上挂着的干烟丝给叔爸装满烟杆,细心地按了按,点上火,这才说道:“叔爸,小宝,这几年我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情。你们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我不会隐瞒你们的。我想和叔爸去石场做做石匠活,今天我们一家人好好过一过以前那样的日子。”
“吧嗒李有福也是活了大半辈子了,见了自己大娃眼中的诚恳,知道这个大娃没有因为外出几年而变得高高在上,六亲不认。作为一个神州大地上最传统的农民,他有着和所有人一样的担心,那就是子嗣不孝。
不论怎么说,李灵犀也算半个出家人,修道之人李有福也就见过大娃的那个师兄而已,其他的最多就是些江湖骗子。不过坊间传言,天下的道士和和尚差不多,都是酒肉不沾,荤腥全禁,现在看来倒是没有那么严重。如果李灵犀真要是六根清净,连家人也不理了,李有福也许连死后也没有颜面下去见自己大哥大嫂了。
李灵犀的想法也很简单,虽然在传说中那些最顶尖的大神通之人看来,这种亲情不说有没有,即便有也是可有可无。但对他来说不说,这样的亲人,是从一开始就无私地对自己好,将自己视作生命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那么,自己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才是。成仙成道又能如何?孤寡一人去做那对着天地间颐指气使的人?或者带上几个美娇娘过一过绯色暧昧的生活?那样的生活,李灵犀不喜,不屑,不取。
自己的亲人,不一定要修什么道,成什么仙,那样的事情。李灵犀总觉得做起来少了些洒脱,多了些刻意。但李灵犀却不介意让亲人过得好,过的高兴,过得幸福。自己修自己的长生道,亲人也过亲人的幸福人生,那不是最好地事情吗?
也许五年时间对于很多人来讲。也不过是一个睁眼闭眼的的时间差而已。但对于他来说,却是恍如隔世一般的感觉。整个下午的时间里,李灵犀摸着那已经变得陌生无比的锤子和榔头,有一种前所未有地陌生。不是因为这种生活的远去,而是因为他的生命中与这些东西,已经再没了交集。这五年来,摸惯了飞剑,如今再拿起这李家祖辈靠着吃饭的家什,已经从一种生存的本能。变成了追忆。
“大娃,且不论你在外面学到了什么,这祖传的本领是断断不可丢下的。二娃没有那个福分。你却是须得好生练练这石匠手艺才是。”李有福整个下午心情都极好,似乎想起了当年大哥李有才尚在世的时候,李家人热热闹闹的场景。整个下午,李有才说了很多话,更是惟独在让李灵犀学石匠手艺这件事情上有些唠叨。
李大宝是不行了,捏惯了毛笔管子地人,对这粗活似乎有了一种近乎厌恶的抵触,“爹,这以后我们李家倒是不必再做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行当了。我自然是去考功名地,以后大哥行走天下广布道法之时,若是累了,便依旧回来,便是无了那生存本事,我便养着大哥!”
“臭小子,你倒是懂了?大字念了一箩筐,却不懂什么大道理。你便是废了也罢,当官也好。石匠手艺却是大娃必须学的。”李有福似乎很固执,这也算是三人整个下午唯一的争执。
直到太阳已经落山后,三父子才回了家。归家之时,见那炊烟如垂暮之云,三父子相视而笑,真是难得今日如此高兴。
“叔娘。今晚有些什么好吃地?”李灵犀开心地问道。整个下午地时间里。虽然再也让他找不回来那种凡人地感觉。但却让他深深地沉浸在那浓浓地亲情中。锤子凿子地声音。仿佛就是那岁月之声。诉说着李灵犀地改变。也诉说着这不变地温情。
“孩子他爹。你怎么让孩子们弄得这般累?来。快洗手擦汗。”李张氏又是一阵忙碌。嗔怪李有才让两个大小子做重活。
“叔娘。我和大宝都不是小孩子了。这点活不算什么。”李灵犀说道。
李张氏慈爱地看着两个孩子。语重心长地说道:“在叔娘和叔爸眼里。你和大宝永远都是孩子。”
这一句简简单单地话。再次让李灵犀深受感动。叔娘一直以来把他视如己出不说。这一句永远地孩子。说地几乎令李灵犀当场落泪。是啊。修仙修道是一辈子地事情。可这亲人难道就不是一辈子地事情了吗?不论以后自己成为何方仙神。他们依旧是自己地亲人。至爱双亲。也许自己会成为受人膜拜地神仙。也许自己高高在上。但是在叔娘和叔爸眼里。自己医院都是他们地孩子。而不是那空洞缥缈地神仙。神仙好做。孝子难为。
如今神州大地已经不再如上古时期一般了。那时候民风淳朴。百家圣人布学天下。颂扬万事孝义为先。可是。放眼如今天下间。令人诟病之事实在多如那过江之鲫。有地人。生来落魄。一日暴富之后却对抚养自己。疼爱自己地那些苦难地亲人视而不见。有钱一个人花。大不了和一群莺莺柳柳一起挥霍。同患难之人多。因为患难之人有一种强烈地危机感。能够让朋友。让亲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共富贵地人却少。人心难平。其欲如万千沟壑。难填。难填!
李灵犀揭开锅,看着里面的一锅山药炖南瓜,一时忍不住居然连眼泪都掉进了锅里也没发现,平复了一下心情,李灵犀向着门外喊道:“小屁孩儿!”
“老爷,何事?”小屁孩儿整个下午也不知道跑哪去了,似乎这半天时间都和彩儿在这神仙岭转来转去的,好像有什么事情。
“你拿着银子去镇上买点酒菜,不要太油腻地,叔娘吃不惯,尽量买点卤味倒是更好。”李灵犀看着那小屁孩儿屁颠颠地样子。知道他打了什么鬼主意,小声斥道:“记住,一定要给钱。”
小屁孩儿一愣,口头答应,却传音道:“老爷,不过是这般酒肉。我们便是连那些个山神也抢了,干嘛给钱?”
李灵犀也传音,骂道:“放屁。那些人都不是普通人,被人欺负了算他们倒霉,修行不到家。出来混之人,谁没有点觉悟?便是老爷哪天被人抢了,也是活该。那些买酒肉的凡人,你若不给钱,我打你**。”
“呃。知道了。老爷,放心,有俺在。谁要抢你,我,我,要不我打死他!”
叔娘李张氏在一旁见了,却是微微怪道:“二娃,你怎么能够这样教训小孩子呢?阴阳还太小,什么事情都须得好好说。”
“叔娘不必介意,骂他是为他好,呵呵。”李灵犀胡诌道。
“唉。你呀,也老大不小了,还须得多留留心,早点找户人家。如果在外面不太好找,捎个信儿回来,叔娘帮你张罗张罗。唉,也不知我们这些苦寒人家,会不会有人看得上。”李张氏看着小屁孩儿蹦着跳着地去买酒菜了,却是患得患失地自语道。
晚饭自然是极丰盛地。李家还没有吃过这样好的东西,李张氏还怪了李灵犀几句,让他有钱存着以后好娶房媳妇儿,这样破费不是李家的规矩。
“叔娘,来多吃点儿,你们不吃,二娃心里堵得慌。”李灵犀看着叔娘举着箸子不愿吃这一桌子的菜,心里就特别难受。都说人吃苦吃多了,对偶尔才能遇到的好事会有一种抵触感。也许此时在贤淑地李张氏的眼里。这一桌子不是菜,而是另一种苦难。
“吃。怎么不吃。二娃的心意,孩子他娘,快吃。”李有才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地说道,暗怪女人家麻烦。
吃过了晚饭,一家人端着凳子坐在后院里,望着那稀朗的星空,李灵犀先是给叔爸上了烟,又让小屁孩儿给叔娘打扇,这才讲起了自己在外面的经历。
“当年,二师兄杨毅,也就是你们见过的古云子带我进了清源派。我去了那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有着另类地精彩。那是一个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世界,却又千百年来被世向往着,那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李灵犀说道。
李大宝问道:“大哥,俺以前没去过咋们石塘县县城,可后来去了以后,也发现那是一个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
李灵犀摇摇头,说道:“这天地间的事情,犹如一个巨大的轱辘在碾压着岁月,如果说苍生早晚会被那轱辘压碎的话,那么,有一群人或许却能逃过这种苦难。”
“大娃,你说的是?”李有才倒是听出了些门道,李大宝也两眼发亮,对大哥的信任让他知道,也许大哥真地有了什么遭遇,不然也不会有一个干女儿上门来帮自己读了。
李灵犀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小宝,还记得当年我们看的那场戏吗?”
李大宝说道:“记得啊,乃是一个人鬼之恋的石塘老戏。那道士也挺傻地,连一个小鬼都捉不住。大哥,难道你真的会抓鬼?”李大宝带着惊喜问道。
“二弟,你不是外人,哥也实话实说,如果鬼遇到了你大哥,我肯定捉不到他。”李灵犀见了李大宝眼中淡淡的失望,却是一笑,假装轻松地说道:“因为它很可能会绕开我走,你大哥也算是修神仙的人了!”
修神仙?李家三人张大了嘴,似乎不敢相信李灵犀口中看似随意的话,但他们知道,或许,灵犀儿真的不一样了,也许李家也会不一样
第一百零八章 百世之基 中
看到叔爸和叔娘、小宝眼中的疑惑之色,李灵犀心里暗道,果然,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给他们说了也太过虚妄了。
李有福毕竟是一家之主,镇定了一下后,问道:“那大娃,你都学到了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个仙神之术,我们倒也听说过,当年你爹便说那老者是神仙来着。”
当年整个李家,只有李有才坚信那个送石头来的人是老神仙,而这下却连大娃也说学会了什么仙神道家方术,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叔爸和叔娘也不是外人,孩儿岂有隐瞒的道理。”李灵犀微微挪了挪椅子,站了起来,捏了个道诀,斥道:“灵犀剑,出鞘!”
“嗡的一声,犹如潜龙出九渊之地,灵犀剑发出的龙吟之声令李灵犀都有些好奇,只道是这仙剑通灵也有意展示自己一番。绰约的月光透过屋后的桂树叶缝隙映照灵犀剑上,冷如彻夜之寒霜,又似那冬雪冰凌。
灵犀剑飞了一圈又自动地回了剑鞘中,李灵犀又捏了个道诀,屈指一弹,只见那桂树的一片叶子飘然落下,也不见李灵犀有何动作,却是忽然凌空而去,随着那树叶上下翻飞。那张桂树叶子也仿佛有风吹动一般,时而向上,时而向下,李灵犀却犹如幽灵一般紧紧地跟随着上下翻飞的树叶,犹如一只最灵活的鹏鸟……
“啪……”
一声轻响传来,李灵犀向下一看,却是叔爸手里的烟杆掉到了地上,李大宝和叔娘也张大了嘴,似乎不敢相信李灵犀真的能飞起来,仿佛那戏词儿里说的神仙一般,卓卓然翻飞若仙,翩翩然逍遥若神。
这些对于凡人来说,确实是太过于虚妄难以想象。若是没有修道之前有人在李灵犀面前这般行为,也必然惹他惊讶。这是人之常情。李灵犀静静地站在一旁,等着叔爸三人恢复后,这才放下心来。
“大娃,这,这些都是真的吗?”李有福高兴地说道,手抖着想用火折子去点烟袋。却总是点不着,李灵犀急忙上前帮他点上。
“叔爸,这些都是真的!孩儿这五年时间来,所学所为无不是这些个修道之事,”
“好!好……很好……很好……”李有才吧嗒吧嗒地吸着烟。却说不出来其他地话。满脑子都被惊喜塞满地他。喃喃地说道:“是哪一处祖坟风水好呢。这么发家?是不是太公那处卧龙槽发了?还是祖奶奶那一关坟发了呢……”
“大哥。你。你这么厉害。那我们就不怕被人欺负了。”李大宝高兴地说道。
李灵犀心里暗暗惭愧。如今神州大地上。不说那些个迂腐之人。便是李大宝这种读了书知晓事理地明白人也对权贵恶霸之流忌惮万分。不然也不会说出这种话来。也许。当今天下地人。看似过得歌舞升平。其实是步履维艰。生怕哪一天就得罪了权贵。受了那些个权贵恶霸。地主贪官之辱。“小宝。为人者只须心中一口正气。必不被辱。你定要记住了。”
“嗯。大哥。我一定记得。”李大宝说道。
“大娃。你。你这修道看来很是厉害。你看大宝能跟着你学一些不?”李张氏将两个李家地孩子都一般看待。从未分过亲疏。如今李灵犀有了本领。她却是想让大宝也跟着学。
“叔娘。孩儿须得看看才行。”李灵犀坐回位置。他不是没有看到李大宝眼里期待。但他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修道缘分地。百年不入筑基之门也是常事。当下运功于目。那得自阴阳鬼道地神秘本领。一下子施展开来。李家三人只觉得李灵犀仿佛一下变了一般。犹如一个活生生地人。变成了一双巨大地眼睛。他们倒是没有恐惧。因为这双眼睛中透着亲。
李灵犀看了看。心里却是愁苦,果然李家三人都没有丝毫学道的天赋,尤其是李大宝,是一个长于俗世,却短于悟法之人,即便他正直少年,也不会有什么修道地天赋。“叔娘,小宝一生所系,绝非道门黄庭,若是勉强而为,虽然不至于遭天所妒,但定然会适得其反。至于你和叔爸,委实不该修道。”李灵犀深知那种观道而无法悟道的痛苦,即便万一李家三人入了道门,空对着黄庭三千卷也是一无所成,与其这样痛苦,不如乐的逍遥,生活的平平淡淡。
“大哥,你会看命?那你看看,我将来会做什么?”李大宝喜道。
李灵犀一愣,他倒也不知道自己能否看到别人的将来,他只知道自己能看到一个人的生死,能看到将死之人的前世今生,至于活生生的李大宝三人,李灵犀也只能断定他们没有血光之灾,这算命他倒也会一些,却没有那么准的。
“李阴阳!”李灵犀喊道。
“诶,老爷,唤我何事?”小屁孩儿屁颠颠地从前屋跑出来,站在李灵犀面前,那是要有多乖就有多乖,据说还是彩儿教他地,说是在祖奶奶和祖爷爷面前要听话点儿,不然就会丢了老爷的面子。
“你可会算命?”李灵犀问道,他倒是发现这个小屁孩儿总会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本领,每次一问他,不是想不起来了,就是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本领。最让李灵犀意外地是,似乎小屁孩儿真的不知道他自己会些什么,而只有到了每次李灵犀问他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会不会,如果不问,那就是铁定不会,如果问了,十次中有那么四五次,他总能拿出一些道术法诀。不过最让李灵犀发指的是,这小屁孩儿转身就忘了,刚刚施展的道诀,他能在一个回头的时间忘掉,天下奇闻。
比如那个平安符,李灵犀就威逼他交出来,彩儿也撺掇他教出来,可直到他都快哭了,李灵犀二人才真正地发现小屁孩这个秘密。有时候会一些道法,但有可能转身就忘掉了。他也有自己的解释,那就是“等他长大了,一定会想起来的。”当然,对这个解释,李灵犀二人相当怀疑。根本不信。
“老爷,俺可不会算命。不然也帮自己多算几次了。”小屁孩儿想了想,说道:“我想起来了,如果我和老家加起来,肯定能算命。”
“呃?怎么算?”
“老爷以阴阳道术看着二老爷,然后老爷在此处画出所看到之物。”小屁孩儿伸出自己肉呼呼的小手掌,一摊开,示意李灵犀看完了以后在上面用手指画。
李灵犀将信将疑,运起阴阳道术在眼中。却觉得李大宝地身上总是迷迷糊糊,看不清楚什么东西,小屁孩儿将手掌微微握起。等着李灵犀画出所算所看到之物。
“不行,委实看不到。”李灵犀只觉得眼睛里看到的李大宝身上仿佛迷雾重重,一阵心烦,探手就随意地在小屁孩儿手掌心里几下乱画。
“诶,有了,有了,老爷你看,嘿嘿,你看。这衣服多好看……”正当李灵犀郁闷无比的时候,小屁孩儿邀功一般地将手微微摊开举到李灵犀面前,让李灵犀看,“老爷,你看,嘿嘿,俺就知道这样能行,可惜俺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李灵犀本来还有些自责,看不出李大宝地命让他多少有些挫折感。这下随意地朝着小屁孩儿手掌心一望,神色顿时大变,脸上飞快地变了几下神色。
“大哥,上面都有什么?”见小屁孩儿掌心里好像有东西,李大宝就要凑过来看。
“没,没什么。”李灵犀一把握住小屁孩儿的肉手,微一运功,就抹去了画面。小屁孩儿鬼精灵,当然知道老爷不想让二老爷看到什么。只好嚷道:“呃。二老爷,刚才还有。现在却是没了。”
李大宝一看,果然小屁孩儿李阴阳的手掌心里什么都没有了,不禁有些失望,问道:“阴阳,刚才这手里都是什么画面?”
李阴阳偷偷地望了望李灵犀,见他微微作色,不禁意会,说道:“俺也没看清楚,就是看到你穿了一件很好看的衣服,呃,很好看……”
“只看到穿了件衣服?”李大宝微微失望,也只好作罢,李有福夫妇也劝了下,这小子倒也不放在心上了。
李灵犀开口道:“小弟你放心吧,刚才据哥哥观来,你这命却是不错的,日后衣食无忧,行商则富甲一方,为官则官封州府之地。”
“如此倒是极好的。大哥去修大哥地道,俺去做官,嘿嘿,以后也好伺候爹娘。”李大宝一听有这好事,心里倒也信了,他自认才气不凡,虽然学不到那些道术,但也不在乎,能够成为一个治理一方的好官,是他从小的梦想。
众人又说了一阵话,李灵犀两兄弟也没再提刚才之事,在李有福让李张氏去拿点煮鸡蛋做夜宵的时候,李灵犀却道:“叔爸,孩儿在外山珍海味时常不曾断过,只叹叔爸叔娘在家中日日糟糠为食,不取金银锱铢,孩儿心里犹如刀割剑绞。这次难得回来一次,下次再要归家之时怕是不只五年。”
李有福道:“老一辈人不过是那耕田之牛,我与你叔娘做牛做马又有何不可?只须让你兄弟二人学有所长,将来上对得起苍穹先祖,下对得起赤脚百姓,那便是我二人唯一的念想.”
“爹,娘,孩儿定当争气。”李灵犀二人齐齐跪下,也不再拘泥于叔爸叔娘,这就是自己爹娘啊。李灵犀起身道:“孩儿从外面带回几样小吃之果实,专程带回来孝敬叔爸叔娘,你们尝一尝,也算是孩儿一番心意。”
说完,李灵犀拿出了那枚朱果和得自虎啸峰的那只五千年何首乌,羊角洞的三只老黄精。
第一百零九章 百世之基 下
“这些都是什么东西来着?我年轻时跟着大哥走南闯北运送石料,也走过不少地方,倒是未曾见过。”
看着瓷盘里放着的几样东西,李有福有些摸不到门道地说道。李张氏正要伸手去拿,却被他打了一下手,道:“这东西金贵着呢,大娃没说怎么吃,女人家动什么动。”
李灵犀不禁苦笑,对于叔爸这种传统的思维,他是无奈的,即便他能赤手空拳地对付一个敌人,甚至是一群敌人,可面对叔爸身上那种最传统的神州农民之风,他也是颇为无力:“叔爸,这个最小的是朱果,这个是五千年的何首乌,你看,都成|人形了。还有这个,肉质肥大,好似长满疙瘩的好像生姜一般的东西便是老黄精。”
“呃?朱果倒是听过,好似那回听那说书先生说书,说是有什么武林侠客得到了一枚……”
李有福当然说的是那些坊间传言,江湖之人偶得奇遇然后吞服灵药的传说,他哪里知道,这朱果即便是修道之人都只听说过,吃过的人全天下用手指都数的出来,就三个。这朱果远比传说中珍贵,唯一的原因是因为它生性喜火,尤其是先天南明之火,历来只长在朱雀家门口,除了彩儿这个被诱拐出来的小孩儿以外,这神州之地便再也没有第二只朱雀。朱家有女初长成,便和这李家爷俩给带走了,连朱果树也带走了,外人即便侥幸掉进巨渊之地不死,也休想再找到什么朱果。
“朱果……五千年的何首乌……拳头大的老黄精……”李大宝是最激动的一个人,历来饱读诗书的他,对于那些杂史帙记特别感兴趣,这三样东西都是他在那些道家布道天下的一些经书里看来的。他何曾想过自己居然有亲眼看到的一天,更别说居然还能吃。这就是大哥口中说的带回来孝( 仙吟 http://www.xlawen.org/kan/2859/ )
李灵犀心里暗叹不已,自己真地能够金口玉言那倒是好的,如今看来怕是道行远远未够,刚想委婉地道歉却听小屁孩儿传音给自己:“老爷,俺会画符啊,等我给上三张便是了。平安符这玩意儿,简单。”
李灵犀便道:“狗子,你稍待片刻,我那符袋子让我这随身童子给放到客栈了,他这便去取,给你三道平安符便是。”
小屁孩儿和彩儿二人跑到街角拐角处,小声嘀咕起来:“小屁孩儿,你真的会画平安符?为何我不知晓?”
小屁孩儿摇摇头,指了指老爷李灵犀的方向说道:“老爷那般为难,怕是因为拿不出真正有效用的平安符,这玩意儿看似简单,却会庇佑人一辈子。俺不会画符,不过倒是有办法。”
“快让我看看,何法?”彩儿高兴道。
“你看好了!”小屁孩儿得意洋洋地伸手到头上一拔,却是取下来三根头发,吹了一口气,捏了个变字诀:“变!”
看着小屁孩儿手中头发变出来的三道平安符,彩儿眼睛都亮了,高兴道:“哇,小屁孩儿,你太厉害了。呜呜,你要教彩儿变这平安符。”
“去去去,莫要烦我,俺也只知道这样变,不知道为什么,也记不起法诀,俺怎么教你,你想要啥,俺以后变给你就是了,可不许哭。”
“嗯嗯!”彩儿高兴道,她终于发现小屁孩儿实在是太有趣了,他的身上总会有许多令她都觉得稀奇古怪的东西,尤其是这三年时间里。要知道她本身就是朱雀后裔,能令她感到稀奇古怪的东西,那就非同寻常。
“这平安符,虽然仓促了一些,倒也效果不凡。”李灵犀看着手里地三道符,心里却是惊讶无比,虽然他还画不出来,但不代表他看不出来,这三道符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地符,但佩戴者一生定然衣食无忧,安乐到老。“狗子,好好给孩子们戴上吧,这,或许是我唯一能够帮你的事了。如果缺钱少粮,你不如跟着我二叔去学石匠手艺,凡事不要太客气了……”“灵犀哥儿,这,这实在是太感谢了。”狗子三番五次地感谢过后,终于领着自己地小女儿走了,那个叫平安的丫头。李灵犀看着他,心里有些淡淡的愁,五年一别之后他已是人父,若是下次自己再回来,那是多少年?那时候还能再见到他吗?
李灵犀没有给他金银财宝,怀璧其罪的道理暂且不说,即便给了他也不过是救人以一时,救不了一世,自己给他的孩子三道符,算是帮了这个儿时好友的一点小忙,至于他自己的人生,还是需要他用双手从自己的田地里刨出来,那才是真正的人生,而不是施舍。
“酒倌儿,你这酒都快没酒味儿了,下次记得少掺点水。”李灵犀随意地走过酒馆,尝了尝酒缸子里的酒,随口说道,留下一脸不解的酒倌,这才回家去了。
“叔叔婶婶,侄儿今日回来看你们了。”
第一百零六章 返乡 下
平遥镇最西头的李家村就是李灵犀这一脉的根了。李灵犀站在那茅屋前久久不能动弹,明明听到屋子里有锅碗相碰的声音,却不敢去敲门,或许对未知的恐惧,在亲人身上也尤为重要。闻着屋子里的饭香,李灵犀不自觉地泪流满面,那是红薯掺米饭的香味,不是米饭掺红薯,因为家里确实很穷困。还有那淡淡的酸味,他知道那是婶婶最拿手的“酸辣凉拌侧耳根”。
一定是小宝回来了,因为这些粗茶淡饭的香味中,他还闻到了一股荷包蛋的香味。从小家中的荷包蛋都是李灵犀和李大宝二人分,当时年少无知,现在细细想来,当年叔婶从未吃过一只鸡蛋,说是吃不惯那股生味。这倒是又让李灵犀想起当年,每次自己和小宝钓到鱼回家,叔婶只吃鱼头,说那鱼头香,其实李灵犀现在都知道,都明白,那些鲫鱼头哪里有什么肉,可不是什么鲍鱼头,除了骨头还是骨头。
两个小屁孩儿也跟在后面没有说话,二人都知道现在的老爷是最需要安静的。恰在这时,西边却飞来了两只喜鹊,停在房子边的竹棚子上,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
“孩子他爸,这外面喜鹊叫的那般响亮,莫不是今日有什么喜事?”一个女声从茅屋中响起,传来放下碗的声音。
“这喜鹊叫的这般圆润,想来今日我李家有喜事上门。”一个略微有些别扭的嗓音响起,李灵犀却听出了那是李大宝的声音,他也长大了,快十二岁了吧,也是变嗓音的时候了。
“唉,我们在家里吃的饱,穿得暖,也不知道大娃现在怎么样了,唉,修道虽然好。却怕吃不好啊。”二叔的声音响起,也许喜鹊登门让他想起了那个流浪在外的大娃。
“砰砰李灵犀含着泪,再也忍不住,为人者灵犀,当至情至性,他擦掉了眼角的泪。毅然地敲响了茅屋之门。
“谁呀?来了。”今日有雨,李家吃饭倒是把门关上了,李灵犀二婶张李氏听到敲门声,便贤淑地来开门。
“婶婶!孩儿不孝,回来看你们了!”
李灵犀见门一看,那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那朝思暮想的亲人——自己地婶婶又是谁?满脸多了些皱纹,却不减当年那份贤淑与和蔼,一身衣服照样是补丁缝补丁,突然见了李灵犀。居然愣在当场,两手使劲在一条干净的围裙擦了又擦。李灵犀再也忍不住,两腿一曲。重重地跪在地上。
“啪啦!”门里传来两声饭碗撞到桌面的声音,随即便见一个人影极快地窜了出来,却是那李大宝。
“哥!你。你回来了。哈哈哈……哈哈哈……太好了。我就知道今天有大喜事。那喜鹊腔调圆润。音色清朗乃是大吉。果然。果然。哈哈……哥。来让我抱抱!”李大宝几乎没怎么变。除了脸上少了些当年地稚气和鼻涕外。却多了些与年龄不符地稳重和睿智。看来也是学所有成。
“大。大娃……”
李有福兴奋劲头丝毫不比自己妻子少。哆哆嗦嗦地掏出旱烟袋子。他一高兴就会想抽烟。手里拿着火折子晃了又晃却不知早已点燃了。几乎差点烧到了眉毛。
“二叔。来。孩儿帮您点。”李灵犀跪在地上。恭谨地接过二叔手上地火折子。然后给李有福点上旱烟袋子。
“好。好……回来就好……”李有福这庄稼人手艺匠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知道说好字。
“大娃。快。快进家里来。别跪在地上了。”李张氏这才看到李灵犀背后居然跟了两个小孩。也不禁犹豫道:“大娃。这是谁家地娃娃?莫非……”
“见过祖爷爷。祖奶奶。俺是小屁孩儿李阴阳,她是彩儿,李灵犀是我们的老爷。”小屁孩儿李阴阳似模似样地行礼道。
“见过祖奶奶,见过祖爷爷。”这称呼倒也没错,真是有些滑稽,不过却忙的李有福二人赶快去扶起俩可爱的小童,心里都不禁发喜,也不知大娃从哪里收了这么两个金童玉女一般的小孩。
众人进了屋,李有福还不忘那些报喜的喜鹊,兴冲冲地走进屋,舀了一大瓢平日里也舍不得吃的白米,洒在地上,吆喝道:“别抢,别抢,都有份……”
二婶李张氏忙碌个不停,又是重新下锅煮米,又是让李有福杀鸡找蛋,最后还有那块一直舍不得的腊肉,一并地下锅做了。倒是李灵犀,支开了两个小屁孩儿后,就和二叔李有福和李大宝聊起家常来。
“看来我那干女儿倒是来头不小,屡次相帮,倒是欠了她许多了。”李灵犀想到自己那个只见过一面的干女儿,如今怕也是十岁之龄了,如今神州地女儿家都早熟,尤其是那大家闺秀,怕是早已长得亭亭玉立了。
李大宝说他最先能去县城上最好的私学也是靠了秦拾言派人帮忙,而且从此李大宝在县城从没有受过欺负,正好将满腹心思放在苦读诗书上,这对于一个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农家子弟来说,面对同窗无一不是大富大贵之家,甚为难得。
“啪啪李有福在凳子腿上敲了敲烟灰,说道:“这五年时间,平遥镇地税收都免了,也不知是哪里造化来的福气,日子倒是好过了许多,连那些个大地主、大山主也不能来欺压我们了。尤其是你那干女儿,好几次差人送钱来,俺怕让你为难,那些钱都没动,送也送不回去,只好放起来了。”
李有福虽然不识几个字,但好歹大半辈子了,说话还是很有主见的,做人也不差,不然也不会因为担心自己大娃将来在自己干女儿面前不好做人,他也不会留着那些个秦拾言送来的金银财宝不用,反而收藏起来,等着李灵犀回来处置。
李灵犀望了望桌上简陋之极的饭菜,想想自己平日里别说大鱼大肉,就是宝黄精这些东西也是吃了不少,不过和这几碗菜梗子的粗茶淡饭两相比较,一种愧疚油然而生。李灵犀不是那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人,但他也前所未有的愧疚,自己修道是乐得逍遥了,家人却依旧受穷,这是哪门子道理?不孝,委实不孝。
“叔爸,你们过得这般辛苦,却依旧为孩儿着想,孩儿不孝,不孝啊。”李灵犀望着李有福手里一包金银久久说不出话来,也许在其他人看来,白送上门的钱财不花白不花,可自家叔婶却是为自己着想。
李大宝叹了口气说道:“前年俺们爹被石头压伤了脚,患处发炎隐有大患,娘不忍见他日夜痛苦,瞒着爹取了这包里一锭银子请来了大夫,买了药,结果爹爹硬是不喝药,最后还是我和娘跪着求爹,爹才肯喝药。后来病好了,爹把家里唯一地两块地给卖了一块,还上了这点钱。若不是这几年不用交税,我又在县学里吃住,这日子定然是更苦的。”
“大娃,别上心里去,没有二娃说的那么严重。你这几年在外面过得还好吧?”李有福问道。
李灵犀张了好几次嘴,始终没有脸开口,难道说自己在外面不但学会了飞来飞去,有了高人一等本领;还餐餐吃饱,偶尔饱餐一顿灵物?这事虽然对李灵犀来说是正常的,但在这时看来,是那般的讽刺。
“倒也不差,只是心里颇为牵挂叔爸和叔娘。”李灵犀微微低头,愧疚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来来来,吃饭了。大娃,把你那两个小童也叫上吧。”李张氏说道。
“他们不吃……”李灵犀还没说完,就见两个小童眼尖无比地跑了进来,坐到了桌边,两个小屁孩儿虽然是无山货灵药不喜,但对农家饭食,对自己老爷曾经吃过的东西早已好奇不已了。李灵犀倒也无所谓,只是以为二人不喜欢凡人伙食罢了。
一家人这饭可是吃的热热闹闹,李大宝更是直叹过年都赶不上今天吃的好,李灵犀听了心里又是一阵不舒服,究竟是自己的错?还是这个社会地错?抑或谁都没有错,因为这就是命。
酒足饭饱,李有福也不下地了,就摆开桌椅,众人坐在屋后的小院里闲聊,这里靠山,倒也安静无比。
“大娃,这些年你都在那个,那个清源派学了些什么?若是没学到什么东西,不如回来跟二娃一起读书,将来也好考个功名。你和二娃不比我和你爹有才二人,你们会有出息的。”李有福关心地问道,在他看来,大娃二娃本是一般,从来没有亲疏之别,小宝在县学里品学兼优,大娃却是不知道学得如何。
李灵犀也知道李大宝马上就要参加乡试,算是当地的学正大人额外开恩,一来李大宝生性聪明不说,却是还有一手好文章,品行也甚为端正。
现在摆在李灵犀面前的选择很简单,一是隐瞒家里,用一个不以修道影响家人的借口来闭口不谈或者说谎;另外一条路就是实话实说,面对养育自己的叔爸叔娘,面对自己唯一的弟弟,面对一份至情至性的亲情,也许任何地隐瞒和欺骗,即便是出于善意地,也是一种罪责。
第一百零七章 百世之基 上
对于叔爸和叔娘的问题,虽然让李灵犀左右为难,但细细想来无外乎是一件在欺瞒与坦陈之间做出选择的事情。
李灵犀没有直接回答,拿过墙角上挂着的干烟丝给叔爸装满烟杆,细心地按了按,点上火,这才说道:“叔爸,小宝,这几年我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情。你们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我不会隐瞒你们的。我想和叔爸去石场做做石匠活,今天我们一家人好好过一过以前那样的日子。”
“吧嗒李有福也是活了大半辈子了,见了自己大娃眼中的诚恳,知道这个大娃没有因为外出几年而变得高高在上,六亲不认。作为一个神州大地上最传统的农民,他有着和所有人一样的担心,那就是子嗣不孝。
不论怎么说,李灵犀也算半个出家人,修道之人李有福也就见过大娃的那个师兄而已,其他的最多就是些江湖骗子。不过坊间传言,天下的道士和和尚差不多,都是酒肉不沾,荤腥全禁,现在看来倒是没有那么严重。如果李灵犀真要是六根清净,连家人也不理了,李有福也许连死后也没有颜面下去见自己大哥大嫂了。
李灵犀的想法也很简单,虽然在传说中那些最顶尖的大神通之人看来,这种亲情不说有没有,即便有也是可有可无。但对他来说不说,这样的亲人,是从一开始就无私地对自己好,将自己视作生命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那么,自己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才是。成仙成道又能如何?孤寡一人去做那对着天地间颐指气使的人?或者带上几个美娇娘过一过绯色暧昧的生活?那样的生活,李灵犀不喜,不屑,不取。
自己的亲人,不一定要修什么道,成什么仙,那样的事情。李灵犀总觉得做起来少了些洒脱,多了些刻意。但李灵犀却不介意让亲人过得好,过的高兴,过得幸福。自己修自己的长生道,亲人也过亲人的幸福人生,那不是最好地事情吗?
也许五年时间对于很多人来讲。也不过是一个睁眼闭眼的的时间差而已。但对于他来说,却是恍如隔世一般的感觉。整个下午的时间里,李灵犀摸着那已经变得陌生无比的锤子和榔头,有一种前所未有地陌生。不是因为这种生活的远去,而是因为他的生命中与这些东西,已经再没了交集。这五年来,摸惯了飞剑,如今再拿起这李家祖辈靠着吃饭的家什,已经从一种生存的本能。变成了追忆。
“大娃,且不论你在外面学到了什么,这祖传的本领是断断不可丢下的。二娃没有那个福分。你却是须得好生练练这石匠手艺才是。”李有福整个下午心情都极好,似乎想起了当年大哥李有才尚在世的时候,李家人热热闹闹的场景。整个下午,李有才说了很多话,更是惟独在让李灵犀学石匠手艺这件事情上有些唠叨。
李大宝是不行了,捏惯了毛笔管子地人,对这粗活似乎有了一种近乎厌恶的抵触,“爹,这以后我们李家倒是不必再做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行当了。我自然是去考功名地,以后大哥行走天下广布道法之时,若是累了,便依旧回来,便是无了那生存本事,我便养着大哥!”
“臭小子,你倒是懂了?大字念了一箩筐,却不懂什么大道理。你便是废了也罢,当官也好。石匠手艺却是大娃必须学的。”李有福似乎很固执,这也算是三人整个下午唯一的争执。
直到太阳已经落山后,三父子才回了家。归家之时,见那炊烟如垂暮之云,三父子相视而笑,真是难得今日如此高兴。
“叔娘。今晚有些什么好吃地?”李灵犀开心地问道。整个下午地时间里。虽然再也让他找不回来那种凡人地感觉。但却让他深深地沉浸在那浓浓地亲情中。锤子凿子地声音。仿佛就是那岁月之声。诉说着李灵犀地改变。也诉说着这不变地温情。
“孩子他爹。你怎么让孩子们弄得这般累?来。快洗手擦汗。”李张氏又是一阵忙碌。嗔怪李有才让两个大小子做重活。
“叔娘。我和大宝都不是小孩子了。这点活不算什么。”李灵犀说道。
李张氏慈爱地看着两个孩子。语重心长地说道:“在叔娘和叔爸眼里。你和大宝永远都是孩子。”
这一句简简单单地话。再次让李灵犀深受感动。叔娘一直以来把他视如己出不说。这一句永远地孩子。说地几乎令李灵犀当场落泪。是啊。修仙修道是一辈子地事情。可这亲人难道就不是一辈子地事情了吗?不论以后自己成为何方仙神。他们依旧是自己地亲人。至爱双亲。也许自己会成为受人膜拜地神仙。也许自己高高在上。但是在叔娘和叔爸眼里。自己医院都是他们地孩子。而不是那空洞缥缈地神仙。神仙好做。孝子难为。
如今神州大地已经不再如上古时期一般了。那时候民风淳朴。百家圣人布学天下。颂扬万事孝义为先。可是。放眼如今天下间。令人诟病之事实在多如那过江之鲫。有地人。生来落魄。一日暴富之后却对抚养自己。疼爱自己地那些苦难地亲人视而不见。有钱一个人花。大不了和一群莺莺柳柳一起挥霍。同患难之人多。因为患难之人有一种强烈地危机感。能够让朋友。让亲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共富贵地人却少。人心难平。其欲如万千沟壑。难填。难填!
李灵犀揭开锅,看着里面的一锅山药炖南瓜,一时忍不住居然连眼泪都掉进了锅里也没发现,平复了一下心情,李灵犀向着门外喊道:“小屁孩儿!”
“老爷,何事?”小屁孩儿整个下午也不知道跑哪去了,似乎这半天时间都和彩儿在这神仙岭转来转去的,好像有什么事情。
“你拿着银子去镇上买点酒菜,不要太油腻地,叔娘吃不惯,尽量买点卤味倒是更好。”李灵犀看着那小屁孩儿屁颠颠地样子。知道他打了什么鬼主意,小声斥道:“记住,一定要给钱。”
小屁孩儿一愣,口头答应,却传音道:“老爷,不过是这般酒肉。我们便是连那些个山神也抢了,干嘛给钱?”
李灵犀也传音,骂道:“放屁。那些人都不是普通人,被人欺负了算他们倒霉,修行不到家。出来混之人,谁没有点觉悟?便是老爷哪天被人抢了,也是活该。那些买酒肉的凡人,你若不给钱,我打你**。”
“呃。知道了。老爷,放心,有俺在。谁要抢你,我,我,要不我打死他!”
叔娘李张氏在一旁见了,却是微微怪道:“二娃,你怎么能够这样教训小孩子呢?阴阳还太小,什么事情都须得好好说。”
“叔娘不必介意,骂他是为他好,呵呵。”李灵犀胡诌道。
“唉。你呀,也老大不小了,还须得多留留心,早点找户人家。如果在外面不太好找,捎个信儿回来,叔娘帮你张罗张罗。唉,也不知我们这些苦寒人家,会不会有人看得上。”李张氏看着小屁孩儿蹦着跳着地去买酒菜了,却是患得患失地自语道。
晚饭自然是极丰盛地。李家还没有吃过这样好的东西,李张氏还怪了李灵犀几句,让他有钱存着以后好娶房媳妇儿,这样破费不是李家的规矩。
“叔娘,来多吃点儿,你们不吃,二娃心里堵得慌。”李灵犀看着叔娘举着箸子不愿吃这一桌子的菜,心里就特别难受。都说人吃苦吃多了,对偶尔才能遇到的好事会有一种抵触感。也许此时在贤淑地李张氏的眼里。这一桌子不是菜,而是另一种苦难。
“吃。怎么不吃。二娃的心意,孩子他娘,快吃。”李有才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地说道,暗怪女人家麻烦。
吃过了晚饭,一家人端着凳子坐在后院里,望着那稀朗的星空,李灵犀先是给叔爸上了烟,又让小屁孩儿给叔娘打扇,这才讲起了自己在外面的经历。
“当年,二师兄杨毅,也就是你们见过的古云子带我进了清源派。我去了那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有着另类地精彩。那是一个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世界,却又千百年来被世向往着,那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李灵犀说道。
李大宝问道:“大哥,俺以前没去过咋们石塘县县城,可后来去了以后,也发现那是一个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
李灵犀摇摇头,说道:“这天地间的事情,犹如一个巨大的轱辘在碾压着岁月,如果说苍生早晚会被那轱辘压碎的话,那么,有一群人或许却能逃过这种苦难。”
“大娃,你说的是?”李有才倒是听出了些门道,李大宝也两眼发亮,对大哥的信任让他知道,也许大哥真地有了什么遭遇,不然也不会有一个干女儿上门来帮自己读了。
李灵犀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小宝,还记得当年我们看的那场戏吗?”
李大宝说道:“记得啊,乃是一个人鬼之恋的石塘老戏。那道士也挺傻地,连一个小鬼都捉不住。大哥,难道你真的会抓鬼?”李大宝带着惊喜问道。
“二弟,你不是外人,哥也实话实说,如果鬼遇到了你大哥,我肯定捉不到他。”李灵犀见了李大宝眼中淡淡的失望,却是一笑,假装轻松地说道:“因为它很可能会绕开我走,你大哥也算是修神仙的人了!”
修神仙?李家三人张大了嘴,似乎不敢相信李灵犀口中看似随意的话,但他们知道,或许,灵犀儿真的不一样了,也许李家也会不一样
第一百零八章 百世之基 中
看到叔爸和叔娘、小宝眼中的疑惑之色,李灵犀心里暗道,果然,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给他们说了也太过虚妄了。
李有福毕竟是一家之主,镇定了一下后,问道:“那大娃,你都学到了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个仙神之术,我们倒也听说过,当年你爹便说那老者是神仙来着。”
当年整个李家,只有李有才坚信那个送石头来的人是老神仙,而这下却连大娃也说学会了什么仙神道家方术,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叔爸和叔娘也不是外人,孩儿岂有隐瞒的道理。”李灵犀微微挪了挪椅子,站了起来,捏了个道诀,斥道:“灵犀剑,出鞘!”
“嗡的一声,犹如潜龙出九渊之地,灵犀剑发出的龙吟之声令李灵犀都有些好奇,只道是这仙剑通灵也有意展示自己一番。绰约的月光透过屋后的桂树叶缝隙映照灵犀剑上,冷如彻夜之寒霜,又似那冬雪冰凌。
灵犀剑飞了一圈又自动地回了剑鞘中,李灵犀又捏了个道诀,屈指一弹,只见那桂树的一片叶子飘然落下,也不见李灵犀有何动作,却是忽然凌空而去,随着那树叶上下翻飞。那张桂树叶子也仿佛有风吹动一般,时而向上,时而向下,李灵犀却犹如幽灵一般紧紧地跟随着上下翻飞的树叶,犹如一只最灵活的鹏鸟……
“啪……”
一声轻响传来,李灵犀向下一看,却是叔爸手里的烟杆掉到了地上,李大宝和叔娘也张大了嘴,似乎不敢相信李灵犀真的能飞起来,仿佛那戏词儿里说的神仙一般,卓卓然翻飞若仙,翩翩然逍遥若神。
这些对于凡人来说,确实是太过于虚妄难以想象。若是没有修道之前有人在李灵犀面前这般行为,也必然惹他惊讶。这是人之常情。李灵犀静静地站在一旁,等着叔爸三人恢复后,这才放下心来。
“大娃,这,这些都是真的吗?”李有福高兴地说道,手抖着想用火折子去点烟袋。却总是点不着,李灵犀急忙上前帮他点上。
“叔爸,这些都是真的!孩儿这五年时间来,所学所为无不是这些个修道之事,”
“好!好……很好……很好……”李有才吧嗒吧嗒地吸着烟。却说不出来其他地话。满脑子都被惊喜塞满地他。喃喃地说道:“是哪一处祖坟风水好呢。这么发家?是不是太公那处卧龙槽发了?还是祖奶奶那一关坟发了呢……”
“大哥。你。你这么厉害。那我们就不怕被人欺负了。”李大宝高兴地说道。
李灵犀心里暗暗惭愧。如今神州大地上。不说那些个迂腐之人。便是李大宝这种读了书知晓事理地明白人也对权贵恶霸之流忌惮万分。不然也不会说出这种话来。也许。当今天下地人。看似过得歌舞升平。其实是步履维艰。生怕哪一天就得罪了权贵。受了那些个权贵恶霸。地主贪官之辱。“小宝。为人者只须心中一口正气。必不被辱。你定要记住了。”
“嗯。大哥。我一定记得。”李大宝说道。
“大娃。你。你这修道看来很是厉害。你看大宝能跟着你学一些不?”李张氏将两个李家地孩子都一般看待。从未分过亲疏。如今李灵犀有了本领。她却是想让大宝也跟着学。
“叔娘。孩儿须得看看才行。”李灵犀坐回位置。他不是没有看到李大宝眼里期待。但他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修道缘分地。百年不入筑基之门也是常事。当下运功于目。那得自阴阳鬼道地神秘本领。一下子施展开来。李家三人只觉得李灵犀仿佛一下变了一般。犹如一个活生生地人。变成了一双巨大地眼睛。他们倒是没有恐惧。因为这双眼睛中透着亲。
李灵犀看了看。心里却是愁苦,果然李家三人都没有丝毫学道的天赋,尤其是李大宝,是一个长于俗世,却短于悟法之人,即便他正直少年,也不会有什么修道地天赋。“叔娘,小宝一生所系,绝非道门黄庭,若是勉强而为,虽然不至于遭天所妒,但定然会适得其反。至于你和叔爸,委实不该修道。”李灵犀深知那种观道而无法悟道的痛苦,即便万一李家三人入了道门,空对着黄庭三千卷也是一无所成,与其这样痛苦,不如乐的逍遥,生活的平平淡淡。
“大哥,你会看命?那你看看,我将来会做什么?”李大宝喜道。
李灵犀一愣,他倒也不知道自己能否看到别人的将来,他只知道自己能看到一个人的生死,能看到将死之人的前世今生,至于活生生的李大宝三人,李灵犀也只能断定他们没有血光之灾,这算命他倒也会一些,却没有那么准的。
“李阴阳!”李灵犀喊道。
“诶,老爷,唤我何事?”小屁孩儿屁颠颠地从前屋跑出来,站在李灵犀面前,那是要有多乖就有多乖,据说还是彩儿教他地,说是在祖奶奶和祖爷爷面前要听话点儿,不然就会丢了老爷的面子。
“你可会算命?”李灵犀问道,他倒是发现这个小屁孩儿总会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本领,每次一问他,不是想不起来了,就是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本领。最让李灵犀意外地是,似乎小屁孩儿真的不知道他自己会些什么,而只有到了每次李灵犀问他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会不会,如果不问,那就是铁定不会,如果问了,十次中有那么四五次,他总能拿出一些道术法诀。不过最让李灵犀发指的是,这小屁孩儿转身就忘了,刚刚施展的道诀,他能在一个回头的时间忘掉,天下奇闻。
比如那个平安符,李灵犀就威逼他交出来,彩儿也撺掇他教出来,可直到他都快哭了,李灵犀二人才真正地发现小屁孩这个秘密。有时候会一些道法,但有可能转身就忘掉了。他也有自己的解释,那就是“等他长大了,一定会想起来的。”当然,对这个解释,李灵犀二人相当怀疑。根本不信。
“老爷,俺可不会算命。不然也帮自己多算几次了。”小屁孩儿想了想,说道:“我想起来了,如果我和老家加起来,肯定能算命。”
“呃?怎么算?”
“老爷以阴阳道术看着二老爷,然后老爷在此处画出所看到之物。”小屁孩儿伸出自己肉呼呼的小手掌,一摊开,示意李灵犀看完了以后在上面用手指画。
李灵犀将信将疑,运起阴阳道术在眼中。却觉得李大宝地身上总是迷迷糊糊,看不清楚什么东西,小屁孩儿将手掌微微握起。等着李灵犀画出所算所看到之物。
“不行,委实看不到。”李灵犀只觉得眼睛里看到的李大宝身上仿佛迷雾重重,一阵心烦,探手就随意地在小屁孩儿手掌心里几下乱画。
“诶,有了,有了,老爷你看,嘿嘿,你看。这衣服多好看……”正当李灵犀郁闷无比的时候,小屁孩儿邀功一般地将手微微摊开举到李灵犀面前,让李灵犀看,“老爷,你看,嘿嘿,俺就知道这样能行,可惜俺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李灵犀本来还有些自责,看不出李大宝地命让他多少有些挫折感。这下随意地朝着小屁孩儿手掌心一望,神色顿时大变,脸上飞快地变了几下神色。
“大哥,上面都有什么?”见小屁孩儿掌心里好像有东西,李大宝就要凑过来看。
“没,没什么。”李灵犀一把握住小屁孩儿的肉手,微一运功,就抹去了画面。小屁孩儿鬼精灵,当然知道老爷不想让二老爷看到什么。只好嚷道:“呃。二老爷,刚才还有。现在却是没了。”
李大宝一看,果然小屁孩儿李阴阳的手掌心里什么都没有了,不禁有些失望,问道:“阴阳,刚才这手里都是什么画面?”
李阴阳偷偷地望了望李灵犀,见他微微作色,不禁意会,说道:“俺也没看清楚,就是看到你穿了一件很好看的衣服,呃,很好看……”
“只看到穿了件衣服?”李大宝微微失望,也只好作罢,李有福夫妇也劝了下,这小子倒也不放在心上了。
李灵犀开口道:“小弟你放心吧,刚才据哥哥观来,你这命却是不错的,日后衣食无忧,行商则富甲一方,为官则官封州府之地。”
“如此倒是极好的。大哥去修大哥地道,俺去做官,嘿嘿,以后也好伺候爹娘。”李大宝一听有这好事,心里倒也信了,他自认才气不凡,虽然学不到那些道术,但也不在乎,能够成为一个治理一方的好官,是他从小的梦想。
众人又说了一阵话,李灵犀两兄弟也没再提刚才之事,在李有福让李张氏去拿点煮鸡蛋做夜宵的时候,李灵犀却道:“叔爸,孩儿在外山珍海味时常不曾断过,只叹叔爸叔娘在家中日日糟糠为食,不取金银锱铢,孩儿心里犹如刀割剑绞。这次难得回来一次,下次再要归家之时怕是不只五年。”
李有福道:“老一辈人不过是那耕田之牛,我与你叔娘做牛做马又有何不可?只须让你兄弟二人学有所长,将来上对得起苍穹先祖,下对得起赤脚百姓,那便是我二人唯一的念想.”
“爹,娘,孩儿定当争气。”李灵犀二人齐齐跪下,也不再拘泥于叔爸叔娘,这就是自己爹娘啊。李灵犀起身道:“孩儿从外面带回几样小吃之果实,专程带回来孝敬叔爸叔娘,你们尝一尝,也算是孩儿一番心意。”
说完,李灵犀拿出了那枚朱果和得自虎啸峰的那只五千年何首乌,羊角洞的三只老黄精。
第一百零九章 百世之基 下
“这些都是什么东西来着?我年轻时跟着大哥走南闯北运送石料,也走过不少地方,倒是未曾见过。”
看着瓷盘里放着的几样东西,李有福有些摸不到门道地说道。李张氏正要伸手去拿,却被他打了一下手,道:“这东西金贵着呢,大娃没说怎么吃,女人家动什么动。”
李灵犀不禁苦笑,对于叔爸这种传统的思维,他是无奈的,即便他能赤手空拳地对付一个敌人,甚至是一群敌人,可面对叔爸身上那种最传统的神州农民之风,他也是颇为无力:“叔爸,这个最小的是朱果,这个是五千年的何首乌,你看,都成|人形了。还有这个,肉质肥大,好似长满疙瘩的好像生姜一般的东西便是老黄精。”
“呃?朱果倒是听过,好似那回听那说书先生说书,说是有什么武林侠客得到了一枚……”
李有福当然说的是那些坊间传言,江湖之人偶得奇遇然后吞服灵药的传说,他哪里知道,这朱果即便是修道之人都只听说过,吃过的人全天下用手指都数的出来,就三个。这朱果远比传说中珍贵,唯一的原因是因为它生性喜火,尤其是先天南明之火,历来只长在朱雀家门口,除了彩儿这个被诱拐出来的小孩儿以外,这神州之地便再也没有第二只朱雀。朱家有女初长成,便和这李家爷俩给带走了,连朱果树也带走了,外人即便侥幸掉进巨渊之地不死,也休想再找到什么朱果。
“朱果……五千年的何首乌……拳头大的老黄精……”李大宝是最激动的一个人,历来饱读诗书的他,对于那些杂史帙记特别感兴趣,这三样东西都是他在那些道家布道天下的一些经书里看来的。他何曾想过自己居然有亲眼看到的一天,更别说居然还能吃。这就是大哥口中说的带回来孝( 仙吟 http://www.xlawen.org/kan/2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