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阅读
《玛丽苏的共犯—傲慢与偏见同人》
2第1章
事情从这个星期一早餐时开始的。
“玛丽,把土豆递给简。玛丽……”好像有什么人在叫她。
奇怪,她现在在哪儿,她在干什么,为什么眼睛是闭着的。而且为什么是土豆?她的思绪好像从一片空白中开始那样,一时之间没有落脚之处。
“玛丽!”有人在她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
这下,玛丽清醒过来了。她的面前是一盆放大了的玉米浓汤,香味扑鼻,热气腾腾。
差那么一点儿,她就要被那一巴掌拍到热汤里去了。幸好拍她的伊丽莎白及时抓住了她的衣领。
“玛丽?”伊丽莎白微微倾着头面向她,低声问道,“叫了你好几声你都没有反应。”
“算了,我来拿吧。”坐在对面的凯瑟琳站起来端走玛丽正前方的盘子,递给了她右手边坐着的简,“玛丽应该没有睡醒,昨天晚上我听到她哭了一整夜,今天一大早她就跑到我们房里来了。对吧莉迪亚。”
从早晨开始就穿着天蓝色麻布纱裙的莉迪亚在头发上扎着同样颜色的带子,一手支着脑袋点了点头,一手拿着叉子,上面还插着煎蛋。
“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伊丽莎白放下手里的餐具,“要不要去床上躺一下。”
玛丽没办法反应,她正努力思考这个问题。
她怎么了?
她还记得昨天是小妹妹的生日,贝内特太太搂着莉迪亚说她是最最甜蜜的小天使,“我可爱的莉迪亚,比玛丽六岁的时候可爱一百倍。”这一句话让玛丽意识到事情并不是她小时候安慰自己的那样,家庭里越小的孩子越难看越不讨人喜欢——这一点在莉迪亚出生之前她都深信不疑,尽管凯瑟琳在她眼里并没有那么不顺眼——她自己才是家里最难看的孩子。
因为我不是老大也不是最小的吗?玛丽马上在心中把真理修正为排行中间的孩子最不讨人喜欢。太可悲了,因为这个真理她顿时伤心地没办法吃下蛋糕了。
她记得她跑到楼上,反锁门,然后抱着被子大哭起来。一直哭到就寝熄灯时间。
然后……没有然后。
她就坐在盆子面前,差点把头掉进汤里面。上帝,虽然她不肯定昨晚最后是不是哭累睡着了,但是她确实不记得她有起过床!
玛丽一直试图回忆。从早餐回忆到晚餐,从阳光普照回忆到掌灯时分,她越回忆越迷惑不堪。
因为她同样不记得,她把自己的俄罗斯泥娃娃送给莉迪亚,就为了清晨的时候和莉迪亚说两句话。那可是她最喜欢的玩具,可以一层一层打开,摆成娃娃家族的生日礼物。要不是凯瑟琳作证,她相信自己一定已经冲上去,把莉迪亚的头发扯下来了。
“我和你说了什么?”玛丽想要心平气和的到清楚自己发生了什么。
莉迪亚撅着嘴。
“就像现在这样问了没头没脑的奇怪问题。问我和基蒂叫什么名字,问这里是哪里首都在什么地方,还问你自己多大了。我和基蒂都被问烦了,说要你的俄罗斯娃娃,你冲回房间把它拿过来,扔到了我们的床上,这可是你自愿给我们的。爸爸说了我也不会还给你。”
“我问这些干什么?”现在还不是弄清楚娃娃问题的时候。
“我怎么知道。你很奇怪,甚至还想打我。”
玛丽惊愕了。家里无人不知道,擅动贝内特太太的心肝小宝贝莉迪亚,是如何的与她的老朋友神经先生作对的一件事。
“我想打你?”
“当然了。你问我现在什么时候,我说是早上九点,然后你就像发疯一样的抓着我的肩膀摇晃我。然后基蒂去叫妈妈,你就跑走了。穿着睡衣像个疯子一样的跑到林子里去了,我看见希尔被你吓了一大跳。”
玛丽觉得自己没办法搞清楚真相,因为她真的不记得发生过什么。但是在早上9点左右,家里人大部分都还在睡觉,见过她的只有莉迪亚和凯瑟琳。按照她和这两个妹妹的交情,难保她们不会为了捉弄自己好开开心而胡编乱扯。
干脆忘掉这些奇怪的事情吧。
就当没有什么发生过。玛丽坐在床上下定决心。一定是因为太伤心而发生的精神紊乱,休息一晚上就会好的。她这么想着,拉高了被子。
只是事情好像从来没有按照玛丽的预料或者说是期望发展过。那天起,她再也没有起过床了。准确的说来,她从来没有发现过自己是什么时候起床的。起床后做了什么的记忆也消失的一干二净。她只能以“醒来”这个词来作为一天的开始。
有时候她醒来发现自己坐在林场旁边的草地上。
有时候她醒来发现自己正被三条猎狗追赶。
有时候她醒来发现自己面对一张涂得面目皆非的纸。
有时候她醒来发现自己站在屋顶上。天知道她怎么爬上去的。
情况正在变糟,玛丽自己知道,因为她醒的时候发现自己身边总是没有别人,换言之,连探寻自己做过什么都变得很艰难。醒的时间也变得非常不稳定,时短时长,但是总的变化却是越来越久。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二个星期六。
这次等她醒过来,已经差不多过了整整一天,同样没有任何记忆,而且也没有任何人察觉到异样。一家人围坐在起居室的壁炉前,壁炉上还摆着三支蜡烛,窗子外面黑漆漆的连月光也没有。
玛丽摸摸自己肚子,里面好像装着不少东西,难怪有饱腹感。
环顾四周,大家正说这话呢。
简对伊丽莎白说她的气色好多。
伊丽莎白说早上起来去林子里面散步果然让人的精神变好。
凯瑟琳说做学针线活把手指戳破了。
莉迪亚用一种奇怪的像是社交舞的姿势提着裙子一直在屋子里踱来踱去。
贝内特太太说莉迪亚今天的金色鞋子真是太合适她了。
贝内特先生把手边的书放下。然后给自己倒了慢慢一杯酒,带着那本未看完的书走向书房。走到一半他回过头来对玛丽说:
“玛丽,到我的书房来一下。”
玛丽茫然的走进书房后,贝内特先生轻轻关上了门。然后把烛台放到能够照到两人的位置。
“玛丽,你怎么把我送你的娃娃给了莉迪亚。”贝内特先生问道。
这个问题显然不好回答,因为事情发生在玛丽的记忆之外。她只能回答的含含糊糊。
但是幸好贝内特先生对小姑娘的心情颇能体谅。他像是了解了什么的又自发的说下去。
“玛丽不是整天玩着娃娃的小姑娘了,对吧。简10岁的时候也不爱玩娃娃了,她要帮着妈妈照顾你们,丽萃也是。不过我想莉迪亚会比你们更常情,因为她没有傻乎乎的妹妹可以用来替代。你把那个娃娃让给可怜的莉迪亚,让爸爸觉得很安慰。”
“爸爸,您找我有什么事。”
“哦,是这样的。上周四的时候我已经把信寄给加德纳夫妇了。今天收到了他们的回信。信里说,他们很乐意在你去伦敦参观的期间代为照顾你。”
“照顾谁?照顾我?”
“是的,很遗憾你妈妈和我不能陪你一起过去。加德纳太太现在正怀着孩子,没办法招呼这么多客人。你可不要给她添太多麻烦。不过我想你应该不会的。加德纳太太的精力大概也只能带你上上小剧院和教堂。亲爱的,幸好你还没到社交的年龄。卢卡斯爵士正好要在月底进城,我会委托他带上你,下午五点,你就能见到舅父舅母。”
“可是爸爸,为什么我要去伦敦?”
“这个问题的答案直到现在,你还不肯真正的告诉我。不过我愿意相信你所说的,是伦敦雾色中迷人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在召唤你,以及我也同样愿意相信接下来的几个月直到年底你不要一便士的零花钱。”
“我承诺不要零用钱而要求去伦敦?”
“如果莉迪亚也能像你这样着迷艺术的海洋就好了。你妈妈可在那金色的小鞋子和丝缎上面花了不少钱。对此她的神经还不允许我发一点牢骚。喔,谁叫你们都是我可爱的小天使们,满足你们的愿望是父亲的天职。当然要是这些愿望更容易实现一点就更好了。”
可是我并不想去伦敦——玛丽明白这样的话要说已经太晚了,贝内特先生和加德纳夫妇已经善良体贴安排好了整件事情。而且对她而言,她只是忘记了自己想要去伦敦的理由,即便这次反悔了,她随时可能想起来自己为什么要跑到伦敦去的理由——而且很可能是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想起来。
尽管她傻乎乎的尚不能反应过来。但是随着时间的临近,行李自动自发的收拾了起来。
便服,裙子,斗篷,礼拜用的帽子。几本自己从来没看过的书,还有写信用的白纸——玛丽记得自己并不会画画。这些东西都出现在旅行用的大箱子里。
每次醒来回到房间,箱子里放的东西又和前一天有所差别。稍微调整一下这是常有的事。
有时候她也想帮帮自己的忙,于是把自己心爱的玩具珠链和小手镜放进箱子的角落。等到下次再检查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重要的东西像是固执且高傲的不愿意一起和她去伦敦似的,一个接一个回到房间的抽屉里。
“把它们带上,不然我就把书借给丽萃。”一天晚上,玛丽在帮忙收拾箱子的时候把字条留在镜盒里,提醒自己带上这些必备品。
果然她对事物重要度的认识有了大大的改善。第二天,镜子和项链就对她的重视表示满意,仍旧留在了箱子里面。同时镜盒里换了别的字条。
“如你所愿,玛丽。”
作者有话要说:傲慢与偏见的同人。
希望大家喜欢。
3第2章
九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很快就到了,分别的日子近在眼前。等到出发日的早上,连一向来对第三个女儿不太关心的贝内特太太也忍不住对玛丽的旅行多加提点,甚至亲手在满满的衣帽箱笼里放进了一只新的鞋盒。“代我向他们问好,还有千万记得把伦敦高雅的女士们的穿着打扮记录下来。妈妈只能指望这个应付夏季舞会啦。”
莉迪亚和凯瑟琳吵吵闹闹的分享了在她不在的这八个星期里,使用她那套漂亮餐具的权力。简吻了她的脸颊好几次,她和伊丽莎白要玛丽再三承诺到了伦敦就给家里写信报平安,才肯放开玛丽的手。
贝内特先生则出人意料的慷慨解囊,给了玛丽10英镑。自从知道今年结束前再也不会有任何一便士到手的消息后,玛丽对这笔小小的财富表示了极大的感激和喜出望外。
“希望这笔钱足够你给舅父舅妈购买礼物,并且满足自己每天的花费。”贝内特先生吓唬自己的女儿,“此外你还要省一点下来在回程的时候给你的妈妈和姐妹们带上礼物。”
“爸爸,要给你带什么礼物吗?”玛丽努力让自己不去想的太远。
“你回来的路上碰到你帽檐的第一朵玫瑰。”
“这不是女儿要求父亲的礼物吗?”
前段时间,简晚上给玛丽她们念得临睡故事里就包括了这个——《美女与野兽》,并且按照两个小妹妹的要求念了整整一个星期。于是那七天,家里所有未满10岁的小姑娘都幻想着自己是故事里的小女孩贝尔,所有向父母要的礼物也变成了玫瑰花。
“那就换成你平安的回来,”贝内特先生张开怀抱,拥抱了下玛丽,“去吧,卢卡斯爵士的马车正在外面等着呢。”
卢卡斯爵士的马车一直送行到镇上,然后换乘邮政马车。
马车在税金公路上奔驰差不多需要一天的时间,然后再从克拉普汉转道伦敦。
玛丽是从马车窗口看到的天色来判断时间的。她原本以为要和卢卡斯爵士应酬一番,消磨漫长的旅途。虽然那位爵士由父母和姐姐们担保,是位和蔼可亲言辞风趣的长辈,因为担任市长的期间向陛下上书,而得到了爵位的头衔。他的正直高尚之处就在于:他向来不介意自己高贵的身份地位,而是总找机会费尽心思提拔别人。正像贝内特先生常说的:“卢卡斯爵士不把我引介给国王的话,是绝不肯罢休的。我们家也只好一直感谢他的多方关照啦。”
尽管如此,一贯不善交际的玛丽还是对此项任务犯怵。她在前一晚拟了几个话题,但是转乘之前所有的话题都已经讲过第二遍了。
幸运的是,她刚踏上邮政马车上就“睡着”了。醒来时卢卡斯爵士正因为什么话题而笑着大声说“好极了”。没等玛丽闹清楚他们之前正在进行的如何“好极了”的话题,卢卡斯爵士就带着遗憾的表情说道:
“快乐的旅途总是如此短暂。贝内特小姐,我恐怕马车五分钟以后就要到伦敦了。加德纳先生会派男仆在驿站接你吗?如果他没有这项计划的,我绝不肯把你单独送上轻便马车。我势必要陪你一同前往。”
“那就太耽误您的时间了。”
玛丽再三诚恳的向爵士表达谢意,保证舅父对此早有安排,并且在邮政马车的窗口把停在驿站的舅父家的马车指了出来,这才让爵士放心。
等到玛丽来到加德纳夫妇的房子门口,像贝内特先生说的那样是下午五点左右。加德纳先生一家以做生意谋生,他们的房子就在奇普赛街。房子对面就有小剧院。舅父舅妈正站在屋子门口热情欢迎她,晚餐也丰盛的足以证明主人的好客之心。加德纳夫妇新婚未满一年,舅母现在怀着的孩子正是两人的第一个孩子。不得不说,加德纳先生和贝内特太太虽然贵为姐弟,但是性情却毫不相同。姐姐智力贫乏心眼儿又小,弟弟却能做到截然相反。他的妻子也是一个非常文雅娴静待人和气的女士。
当晚她就躺在舅妈精心为她准备的房间的舒适小床上不想起来。虽然她在马车上睡着了,但是漫长的旅途依然让人疲劳。于是她对自己说,她做不到姐姐们要求的立刻写信,但只耽误一个晚上,显然应该毫无问题。况且也许,等她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信就已经写好了并且在回家的邮车上。
一开始发生失忆或者说不记得自己干过什么这样的事当然让人难以接受,但是玛丽慢慢开始习惯事情在不留意之间就被做好了。这多半是因为她平日里钻研贝内特先生书房里的哲学书籍,所以对于一些变故已经能像大一点的姐姐们那样处变不惊。
简和伊丽莎白一定会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的。玛丽设身处地的思考了一番,得出这样的结论。
她一旦想到什么事情并且反复思考三次找不出纰漏,就会觉得这是对的,正确的,绝对真理的,除非有事实证明那是错的。这就能说明为什么她在莉迪亚生日之前还能过的悠然自得。
每个人都不能把自己的每一次荒唐举动都记住,越是可笑荒唐,忘记的就越快。不然在家人面前都直不起腰来。虽然自己肯定做了什么荒唐的傻事,但是自己也公平的将它们遗忘了。现在既然她认为没人会在乎年轻女孩子的健忘,那么她也绝对不会去在乎。
玛丽对此信心满满,但是第二天晚上在小剧院看完戏剧回家的时候,加德纳太太却提醒她:“玛丽,你是不是该写封信回去报平安。”
“今天上午我没有写吗?”如同往常一样今天醒来已经是下午茶的时间了。
“没有,今天上午你不是去图书馆了吗?汉娜给你带的路,你在那里一直待到下午。我看到你借回来的书,是最新版本的伦敦地图。看,就放在起居室小桌子上,”加德纳太太给自己和玛丽倒上茶,“你爸爸来信的时候说你渴望去图书馆胜过小剧院,我原本还怀疑,现在看来的确是这样。”
玛丽望过去,布置精美的小桌子上果然摆着小册子:“伦敦地图……”
于是,玛丽在给姐姐的信内写到:
“……舅母说我曾表示希望不劳他们费神,独自游览伦敦。重点是伦敦附近城镇的著名大学。我随身的小本子上挤满了大学的校址和游览的日程安排。不过现在排不上用场了,不用担心我会独行。因为大学不允许9岁的孩子独自进入参观。加德纳舅舅会在生意告一段落后,亲自领我游遍牛津和剑桥。舅舅说这两所大学的确值得参观,他还提到菲茨威廉七世捐赠给剑桥大学一整座博物馆,那里面有如此之多的珍贵的文物。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情就变得好极了。我定要饱览文化名胜才会心满意足。
爱你们的玛丽 ”
实际上玛丽还有一件事未能写进信里。她那小本子上的笔记采用的并不是她常用的斜花字体。而是相当朴素的写法。她倒是不担心自己的手书变得难看,因为给姐姐们的信里字迹虽然一如既往的稚嫩,但可喜可贺还是往常的风格。她有点在意加德纳先生看到她写字的态度。舅父看到女孩子如此潦草的书写的时候,已经决意写信给贝内特先生,劝解他为女儿们请一位家庭女教师。这样一来,两个年纪较小的妹妹不知道会如何恨她。
玛丽只能把信交给加德纳先生,请他看看是否还有未尽之处,请他多加提点。
他对信的内容倍加赞赏,最后只说“仓促之际也不能让书写变得惊慌失措”,这样终于打消了他给贝内特先生写信的念头。
玛丽在奇普赛街消磨了数日。终于有天上午,加德纳先生问她是否准备好参观事宜。从伦敦前往剑桥镇的邮政马车一天只有一班,大概需要耗时七个小时。这样的旅途显然不能在一天之内结束。加德纳先生预计他们将要花上三天的时间参观校园。他的太太则大力鼓动玛丽全情投入。
“我从未见过你这样好学的女孩子,终日看书写字,弹琴唱歌。”加德纳太太说,“你给我念的书,为我弹奏的曲子都非常的动人。今天就不用陪我了,你舅舅已经忙完了手头的事务。就按照你自己的计划,好好参观你的剑桥大学吧。”
尽管玛丽只记得弹琴的部分了,但她还是颇为得体的说:“能够陪伴您,为您读书唱歌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
加德纳先生说:“上次谈到菲茨威廉博物馆,你好像很高兴的样子。伦敦不只有剑桥的菲兹威廉博物馆,牛津的博物馆更是历史悠久,赫赫有名。”
“菲茨威廉博物馆是最近才被人捐赠给剑桥大学的吗?”玛丽无法忘记笔记中在菲兹威廉这个名字下划下的数条激动的横线,笔触重的几乎要将纸头划破。她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个博物馆的情况,才能明白为何它能在她的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舅父很体贴的解释道:“没错,捐赠是在三年之前。菲兹威廉七世子爵在遗嘱中写道,要把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博物馆捐赠给他的母校。博物馆里几乎是他一辈子的收藏。”
“菲兹威廉?这个名字好像很熟悉。”他的太太安安静静的补充说,“对了,我小时候去彭伯利庄园玩耍。见过那所美丽的建筑和建筑屋的女主人。安妮夫人无疑就是出自菲兹威廉这个家族,她的哥哥能够继承的至少是伯爵爵位。”
“两位爵士难道系出一脉?”玛丽好奇的追问。
“这倒未必。不过十之□就是这样。这样显赫的姓氏在全国又能同时有几家。”
4第3章
玛丽给早早上床休息的加德纳夫人端去了茶。
今天早些时候舅母就让仆人替她收拾好了行囊,这多少让怀孕中的人觉得疲倦。
她也给自己倒了杯水。事情就发生在她喝水的当口。喝下的水好像有点奇怪,因为它发挥的效力更接近于爸爸说的酒。喝着喝着,她就觉得自己的意识泛起了澜漪。视线晕眩,思绪混乱,她努力想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却总是徒然无功。最后她只能被迫放弃努力。但是猛然一瞬间,就在她坐在那里摇摇欲坠的晃来晃去的时候,她又突然清醒过来。
喝了一半的水还在杯子里,杯子仍然捧在手中。只是面前的圆桌上的蕾丝桌布被掀掉了。有人蘸着水在漆光的桌面上写字。——我们谈谈吧,玛丽。
桌子如此“说”道。玛丽还来不及惊慌失措疑神疑鬼,便发现了其中一个奥妙。她认得桌子上的字迹。毫无疑问,这个字迹也同样出现在玛丽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中。刻意回避的,假装不存在,故作没有区别的……玛丽这段时间一直努力的事情显然是白费功夫。她当它不存在,只是她的一厢情愿。而它也在独断专行肆意妄为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意识到要和玛丽打个招呼。
玛丽对如何和身体内的陌生人说话束手无策。这事显然没有道理。每个礼拜她都虔诚的和家人一起去教堂祈祷。她还热心的给唱诗班的候补成员弹琴练习。她几乎从不对别人粗声粗气的说话。这事虽然是她先开的头,在她还不承认丧失独立主权的时候写了那么一张小小的威胁的纸条。但归根究底,她完全有权利安排她自己的娃娃,首饰和零花钱。倒是这个不请自来的人无视法律和事实,侵犯了她的领地。
玛丽自小受到的教育除了让她敬爱父母,和睦姐妹,敦亲睦邻,并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这种事。还好对方对这种情况似乎很是笃定。那人轻松操控了对话的大局。
有好一会儿,玛丽的脑子被琴弦似的东西搅和的生疼。接着有人轻轻的在那里咳嗽了几声,强调自己的存在。噢,这感觉就好比闯入家里的强盗大大方方站在起居室,一手扶着踹下的门板,一手故意在主人面前敲门。玛丽不甘愿,却对此毫无办法。“你好,玛丽。我是苏。”那个声音停顿了下,换上更富有感情的语气继续说道。“我们终于见面了。”
玛丽贝内特才刚刚满9岁。积累她全部的智慧和经验,她也不可能知道此刻在她面前倾情演出的,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人。这世上,除了小妹妹因为年纪太小而不懂礼节的不敬重她,除了妈妈偏爱自己的小妹妹而不重视她,除了爸爸太过高深莫测而不怎么好理解,除了两个年长姐姐关系太好让人嫉妒,此类等等之外,玛丽从来没有接触更不纯粹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了。换言之,她并不晓得要自始至终的提防外来者。
尽管一开始她的确觉得这家伙太不像话,如此妄自插手决定她的事情,绝不可原谅。但两三句话之后,她就忘记吾道一以贯之这回事。
苏说,他来自比拜占庭还要遥远神秘的东方国度。
“至于现在为什么会在这里,这一点我不太清楚。”苏用一种搞不清楚状况的天真语气说,“那天晚上很正常的看电视,然后上床睡觉……醒来就发现变成这样了。啊不对,顺序要调整一下。醒来之前好像做了个梦,梦的内容是……”
玛丽发现自己不明白的东西,如果不能马上搞明白,这会大大损伤她对自己符合年龄段的“无所不知”的信心。所以她马上就举手示意。
“请问,电视是什么?”
脑海中的苏沉默了下。
“你不觉得打断别人说话是件很没有礼貌的事吗?”
“……对不起。”
显而易见,遵守礼节勇于承认错误,这也是玛丽的美德。
苏清了清嗓子。
“好吧,我整理一下顺序再说一次。和往常一样上床睡觉。然后做了个梦。我梦见有个声音在说着什么。”
“说着什么?”
“恩是的。逻辑混乱,没头没脑。所以我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说什么。大概就是颠来倒去的抱怨吧。要这个要那个,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我本来以为这是个双方的交谈。但是听到最后仍然是一个人。那人哭得我心烦意乱,听起来好凄惨。什么最低谷啦,对什么关系绝望啦,还有不公平。那个人抱怨的对象,八成是……”
八成是他们领导吧。
“……是上帝。”
玛丽觉得自己搞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自己的体内出现了苏这件事。
因为她向上帝做了那样的告解。
没错,苏出现的那晚,正是莉迪亚过六岁生日那天。她对上帝赐给她的人生,产生了不应该有的怨言。她认为父母对待她的不公平,是因为上帝制作她的时候的偏心。她是家里唯一没有拥有美貌的。就像一窝子白鹅中混入的鸭子那样格格不入。爸爸偏爱聪明的二姐。妈妈喜欢小天使一样的莉迪亚。好吧,这不算什么。至少她和简还有凯瑟琳站在同一阵线。可是当她在生日晚宴的间隙看向自己的左右。简亲亲热热给伊丽莎白整理项链。那条项链和简自己佩戴的那条是成对。从所用的材料和坠子的造型就能看出。玛丽觉得眼眶被烛台的烟熏到了。她连忙把脸转到另一侧。凯瑟琳和莉迪亚一人穿着一只美丽非凡的金色的小鞋子,那是妈妈买给莉迪亚的生日礼物。莉迪亚再三引诱凯瑟琳试穿,然后发誓绝对不借给她去参加弥撒。两人各光着一只脚在椅子上推来搡去。
玛丽难受的快要掉眼泪了。
这是蜡烛的问题。这是项链的问题。这是鞋子的问题。
所以什么都没有指望了。她的人生自此结束了。
the end
·
·
·
·
·
·
·
·
“所以那是你干的?”苏怀着并不温柔体贴的好奇心,“出现在我梦里.”
“……”
“别问我怎么知道。既然我们都已经这样了。所以你还想要保留些个人隐私的话。至少应该去更深的地方……当然我知道,你还不习惯有我存在。偶尔无视,当我不存在也没有关系啦。哈哈哈哈。”
“恐怕不只是这样。连你出现的原因应该也是我。因为我不虔诚……”
“得了吧。就因为一句‘人生至此难道还能更糟’?真是这样的话,上帝可真够小气的。”二话不说果断给你变得更糟了,这个魄力呦。
“对不起,都是我的错。请你就将就着先住下来吧。”玛丽大方分出住所,“我一定每天每天都向上帝忏悔,让上帝原谅我。我一定想出办法让你回去。”
“应该不是你发牢骚的关系。谁不发点牢骚啊,说上级的坏话算是员工的福利。哪怕遇上的是终结boss……最后是我自己走过去的。”在梦里从旁观者的席位走进去,现在回想起来,八成是为了揍那个自怨自艾妨碍别人睡觉的家伙一顿。还有两成是什么呢,因为梦境太遥远,苏也记不清楚了,“话说回来,现在这个样子也挺好的。”
“……”
“因为你是玛丽贝内特,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个样子也不错。我说玛丽,”苏的声调奇异的变得圆滑起来,“我们来成立公司吧。”
“成立什么?”玛丽发现苏的句子里又蹦出奇怪的难以理解的词。
“玛丽苏有限公司,为了公平的分配玛丽贝内特身体支配权。”
“我的身体支配权?”
“没错。虽然不完全是你的责任。但是看在你愿意分出心灵,让我借住在你灵魂的一隅……棋魂的台词讲来感觉还真不错唉。”苏说,“既然你如此真诚,那么我也坦然接受。我可以帮你处理你这个荡到函数谷底的命运,只要你愿意给我一半的控股权。”
玛丽终于发现情况已经演变到整个句子只有句法能够理解,但含义完全不明的程度了。
“我不明白。”
“哪里?”
玛丽是很想说全部。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即便没有凭据,她也能感受到苏的语气中异常高涨的部分。在她的想法中非常不应该不常规的状况,苏却显得有些高兴。
“你并不在意是否能回归正常。”
“在意的。”
“我没有看出来。”
“那是因为我有了更好的计划。”
“什么计划?”
“你不如问我公司的成立宗旨。”
这家伙的性格……是不是有点喜欢吊人胃口。玛丽暗自思索,但是她也立刻从善如流的改变问题:“公……公司的成立宗旨是什么?”
“菲茨威廉·达西。”
“恩。”不知为何,这个名字似乎有点熟悉
“……”
“如何?”
“他是我的。”
不用和我商量一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尽管玛丽向来不善于察言观色,也因为年纪太小不通人情世故。不过苏的语气里透露的就是如此确定的信息。这样鲜明的情绪简直就像是戏剧中的人物台词。但问题是,如此简明的阐述实在难以让人融会贯通,明了前因后果。
“能不能具体说明一下?”玛丽的头很疼,可能是头盖骨下面住的人比往常多了。
“还要说明什么?”
“请从头开始……就从剑桥大学的部分开始说明,菲茨威廉博物馆。”玛丽顿了下,“谢谢。”
作者有话要说:我觉得我可能不太适合有趣的文
分段有点奇怪,修改了下
5第4章
足足七小时的马车路程,颠簸的路况的让人名符其实的做到了坐立难安。不过幸好玛丽只消承担其中的一半的痛苦,而且是其中较小的那一半。她可以从窗户处向外饱览缓坡林场的秋色。至于忍受胃部痉挛翻搅的那一半工作则交给了苏去完成。
“我快要吐了。”
玛丽不明白,既然难受的是身体,为什么脑海中也能传来栩栩如生要死不活的忍耐的声音。莫非这就是书中所极力推崇的想象的翅膀。
如果苏忍不下去的话,到底是哪一边会吐出来呢?
“就快到了。再忍耐一下。”
“真的不行了。”已经七个小时了,按理说不管什么东西都要进入到消化道的末端了吧。怎么它们还能在胃袋里如此兴高采烈活蹦乱跳。这显然已经违反了自然法则。
“达西先生。”
“……”
苏不再浪费精力缠着玛丽抱怨。玛丽可以感觉到她在脑子缩成很小的一团。
像之前的六十七次一样,这个名字每次都管用。
昨天晚上,玛丽和苏聊了很久。她们聊了玛丽的家人,聊了剑桥大学,聊了零花钱和俄罗斯娃娃,聊了公司的组成方式还聊了电视机。最后玛丽把话题转到达西先生身上。
“达西先生是我的。”苏再次重申,是我而非我们。玛丽使尽了从母亲那边学到的招数。死缠烂打的追问,漫无边际的猜想,奇思妙想的导演,玛丽做这些并不熟练,也足以把苏折磨的够呛。
但不管玛丽怎么努力,苏仍然不妥协。她对达西这个名字表现的讳莫如深,这倒让玛丽找到了秘密的乐趣。如果苏不愿意谈的更深,那么只好沉默着做出某些让步。这就让玛丽能够轻松的进行这次从凌晨4点多就开始的旅途。
“好啦。这次是真的要到了。我已经看到树林后面的钟楼尖楼了。”负责瞭望的玛丽队员如此安慰自己的同伴。
果然加德纳先生用手杖轻轻敲着马车的车壁:“玛丽,我们到了,前面就是剑桥镇。”
剑桥大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和小镇融为一体。玛丽在加德纳先生的带领下换乘轻便马车。和封闭拥挤的邮政马车不同,轻便马车没有让人气闷的顶棚和四壁,这让玛丽觉得好多了。苏也终于放松下来,看着马儿迈着“嗒嗒嗒”的轻松步伐穿过热闹的街市。随处可见穿着校袍的学生和居民混杂在一起。有时候几乎是贴着车厢从玛丽身边擦身而过。
最后马车停在了钟楼的前面。
“这里是三一学院。先生。今天可是参观三一学院的好时候。就在钟楼这里要举行真正的入学仪式,你等到十二点的钟敲响的时候,就会知道了。”马车夫用手指轻触帽子,以示告别,“祝小姐玩的愉快。”
玛丽想象自己捅了苏一下,苏果然给予回应。
“能让我安静会吗”这会儿轮到她这样理直气壮的说道。
“他说的入学仪式是什么?”
“我怎么会知道。”
“不是你要到这里来的嘛。”
“可我也不会知道这些。”
“达西先生在这里吗?”
“不知道。”
“这个也不知道?”玛丽怀疑的问道,“那你到剑桥大学来干嘛?难道真的是为了来看看以达西先生母亲娘家的姓氏所命名的博物馆?”
“……不是。”
“你把我的日记本都划破了。”玛丽平静的指出事实。
“这个姓氏虽然少,但是也不是绝无仅有。两者不存在必然关联。”
“那你的理由是什么?花光了我的零用钱换来的这次旅行,是为了什么?”
“能不能别提零用钱了?”
苏被折磨的欲哭无泪。
“那么理由?”( 玛丽苏的共犯—傲慢与偏见同人 http://www.xlawen.org/kan/3007/ )
2第1章
事情从这个星期一早餐时开始的。
“玛丽,把土豆递给简。玛丽……”好像有什么人在叫她。
奇怪,她现在在哪儿,她在干什么,为什么眼睛是闭着的。而且为什么是土豆?她的思绪好像从一片空白中开始那样,一时之间没有落脚之处。
“玛丽!”有人在她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
这下,玛丽清醒过来了。她的面前是一盆放大了的玉米浓汤,香味扑鼻,热气腾腾。
差那么一点儿,她就要被那一巴掌拍到热汤里去了。幸好拍她的伊丽莎白及时抓住了她的衣领。
“玛丽?”伊丽莎白微微倾着头面向她,低声问道,“叫了你好几声你都没有反应。”
“算了,我来拿吧。”坐在对面的凯瑟琳站起来端走玛丽正前方的盘子,递给了她右手边坐着的简,“玛丽应该没有睡醒,昨天晚上我听到她哭了一整夜,今天一大早她就跑到我们房里来了。对吧莉迪亚。”
从早晨开始就穿着天蓝色麻布纱裙的莉迪亚在头发上扎着同样颜色的带子,一手支着脑袋点了点头,一手拿着叉子,上面还插着煎蛋。
“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伊丽莎白放下手里的餐具,“要不要去床上躺一下。”
玛丽没办法反应,她正努力思考这个问题。
她怎么了?
她还记得昨天是小妹妹的生日,贝内特太太搂着莉迪亚说她是最最甜蜜的小天使,“我可爱的莉迪亚,比玛丽六岁的时候可爱一百倍。”这一句话让玛丽意识到事情并不是她小时候安慰自己的那样,家庭里越小的孩子越难看越不讨人喜欢——这一点在莉迪亚出生之前她都深信不疑,尽管凯瑟琳在她眼里并没有那么不顺眼——她自己才是家里最难看的孩子。
因为我不是老大也不是最小的吗?玛丽马上在心中把真理修正为排行中间的孩子最不讨人喜欢。太可悲了,因为这个真理她顿时伤心地没办法吃下蛋糕了。
她记得她跑到楼上,反锁门,然后抱着被子大哭起来。一直哭到就寝熄灯时间。
然后……没有然后。
她就坐在盆子面前,差点把头掉进汤里面。上帝,虽然她不肯定昨晚最后是不是哭累睡着了,但是她确实不记得她有起过床!
玛丽一直试图回忆。从早餐回忆到晚餐,从阳光普照回忆到掌灯时分,她越回忆越迷惑不堪。
因为她同样不记得,她把自己的俄罗斯泥娃娃送给莉迪亚,就为了清晨的时候和莉迪亚说两句话。那可是她最喜欢的玩具,可以一层一层打开,摆成娃娃家族的生日礼物。要不是凯瑟琳作证,她相信自己一定已经冲上去,把莉迪亚的头发扯下来了。
“我和你说了什么?”玛丽想要心平气和的到清楚自己发生了什么。
莉迪亚撅着嘴。
“就像现在这样问了没头没脑的奇怪问题。问我和基蒂叫什么名字,问这里是哪里首都在什么地方,还问你自己多大了。我和基蒂都被问烦了,说要你的俄罗斯娃娃,你冲回房间把它拿过来,扔到了我们的床上,这可是你自愿给我们的。爸爸说了我也不会还给你。”
“我问这些干什么?”现在还不是弄清楚娃娃问题的时候。
“我怎么知道。你很奇怪,甚至还想打我。”
玛丽惊愕了。家里无人不知道,擅动贝内特太太的心肝小宝贝莉迪亚,是如何的与她的老朋友神经先生作对的一件事。
“我想打你?”
“当然了。你问我现在什么时候,我说是早上九点,然后你就像发疯一样的抓着我的肩膀摇晃我。然后基蒂去叫妈妈,你就跑走了。穿着睡衣像个疯子一样的跑到林子里去了,我看见希尔被你吓了一大跳。”
玛丽觉得自己没办法搞清楚真相,因为她真的不记得发生过什么。但是在早上9点左右,家里人大部分都还在睡觉,见过她的只有莉迪亚和凯瑟琳。按照她和这两个妹妹的交情,难保她们不会为了捉弄自己好开开心而胡编乱扯。
干脆忘掉这些奇怪的事情吧。
就当没有什么发生过。玛丽坐在床上下定决心。一定是因为太伤心而发生的精神紊乱,休息一晚上就会好的。她这么想着,拉高了被子。
只是事情好像从来没有按照玛丽的预料或者说是期望发展过。那天起,她再也没有起过床了。准确的说来,她从来没有发现过自己是什么时候起床的。起床后做了什么的记忆也消失的一干二净。她只能以“醒来”这个词来作为一天的开始。
有时候她醒来发现自己坐在林场旁边的草地上。
有时候她醒来发现自己正被三条猎狗追赶。
有时候她醒来发现自己面对一张涂得面目皆非的纸。
有时候她醒来发现自己站在屋顶上。天知道她怎么爬上去的。
情况正在变糟,玛丽自己知道,因为她醒的时候发现自己身边总是没有别人,换言之,连探寻自己做过什么都变得很艰难。醒的时间也变得非常不稳定,时短时长,但是总的变化却是越来越久。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二个星期六。
这次等她醒过来,已经差不多过了整整一天,同样没有任何记忆,而且也没有任何人察觉到异样。一家人围坐在起居室的壁炉前,壁炉上还摆着三支蜡烛,窗子外面黑漆漆的连月光也没有。
玛丽摸摸自己肚子,里面好像装着不少东西,难怪有饱腹感。
环顾四周,大家正说这话呢。
简对伊丽莎白说她的气色好多。
伊丽莎白说早上起来去林子里面散步果然让人的精神变好。
凯瑟琳说做学针线活把手指戳破了。
莉迪亚用一种奇怪的像是社交舞的姿势提着裙子一直在屋子里踱来踱去。
贝内特太太说莉迪亚今天的金色鞋子真是太合适她了。
贝内特先生把手边的书放下。然后给自己倒了慢慢一杯酒,带着那本未看完的书走向书房。走到一半他回过头来对玛丽说:
“玛丽,到我的书房来一下。”
玛丽茫然的走进书房后,贝内特先生轻轻关上了门。然后把烛台放到能够照到两人的位置。
“玛丽,你怎么把我送你的娃娃给了莉迪亚。”贝内特先生问道。
这个问题显然不好回答,因为事情发生在玛丽的记忆之外。她只能回答的含含糊糊。
但是幸好贝内特先生对小姑娘的心情颇能体谅。他像是了解了什么的又自发的说下去。
“玛丽不是整天玩着娃娃的小姑娘了,对吧。简10岁的时候也不爱玩娃娃了,她要帮着妈妈照顾你们,丽萃也是。不过我想莉迪亚会比你们更常情,因为她没有傻乎乎的妹妹可以用来替代。你把那个娃娃让给可怜的莉迪亚,让爸爸觉得很安慰。”
“爸爸,您找我有什么事。”
“哦,是这样的。上周四的时候我已经把信寄给加德纳夫妇了。今天收到了他们的回信。信里说,他们很乐意在你去伦敦参观的期间代为照顾你。”
“照顾谁?照顾我?”
“是的,很遗憾你妈妈和我不能陪你一起过去。加德纳太太现在正怀着孩子,没办法招呼这么多客人。你可不要给她添太多麻烦。不过我想你应该不会的。加德纳太太的精力大概也只能带你上上小剧院和教堂。亲爱的,幸好你还没到社交的年龄。卢卡斯爵士正好要在月底进城,我会委托他带上你,下午五点,你就能见到舅父舅母。”
“可是爸爸,为什么我要去伦敦?”
“这个问题的答案直到现在,你还不肯真正的告诉我。不过我愿意相信你所说的,是伦敦雾色中迷人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在召唤你,以及我也同样愿意相信接下来的几个月直到年底你不要一便士的零花钱。”
“我承诺不要零用钱而要求去伦敦?”
“如果莉迪亚也能像你这样着迷艺术的海洋就好了。你妈妈可在那金色的小鞋子和丝缎上面花了不少钱。对此她的神经还不允许我发一点牢骚。喔,谁叫你们都是我可爱的小天使们,满足你们的愿望是父亲的天职。当然要是这些愿望更容易实现一点就更好了。”
可是我并不想去伦敦——玛丽明白这样的话要说已经太晚了,贝内特先生和加德纳夫妇已经善良体贴安排好了整件事情。而且对她而言,她只是忘记了自己想要去伦敦的理由,即便这次反悔了,她随时可能想起来自己为什么要跑到伦敦去的理由——而且很可能是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想起来。
尽管她傻乎乎的尚不能反应过来。但是随着时间的临近,行李自动自发的收拾了起来。
便服,裙子,斗篷,礼拜用的帽子。几本自己从来没看过的书,还有写信用的白纸——玛丽记得自己并不会画画。这些东西都出现在旅行用的大箱子里。
每次醒来回到房间,箱子里放的东西又和前一天有所差别。稍微调整一下这是常有的事。
有时候她也想帮帮自己的忙,于是把自己心爱的玩具珠链和小手镜放进箱子的角落。等到下次再检查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重要的东西像是固执且高傲的不愿意一起和她去伦敦似的,一个接一个回到房间的抽屉里。
“把它们带上,不然我就把书借给丽萃。”一天晚上,玛丽在帮忙收拾箱子的时候把字条留在镜盒里,提醒自己带上这些必备品。
果然她对事物重要度的认识有了大大的改善。第二天,镜子和项链就对她的重视表示满意,仍旧留在了箱子里面。同时镜盒里换了别的字条。
“如你所愿,玛丽。”
作者有话要说:傲慢与偏见的同人。
希望大家喜欢。
3第2章
九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很快就到了,分别的日子近在眼前。等到出发日的早上,连一向来对第三个女儿不太关心的贝内特太太也忍不住对玛丽的旅行多加提点,甚至亲手在满满的衣帽箱笼里放进了一只新的鞋盒。“代我向他们问好,还有千万记得把伦敦高雅的女士们的穿着打扮记录下来。妈妈只能指望这个应付夏季舞会啦。”
莉迪亚和凯瑟琳吵吵闹闹的分享了在她不在的这八个星期里,使用她那套漂亮餐具的权力。简吻了她的脸颊好几次,她和伊丽莎白要玛丽再三承诺到了伦敦就给家里写信报平安,才肯放开玛丽的手。
贝内特先生则出人意料的慷慨解囊,给了玛丽10英镑。自从知道今年结束前再也不会有任何一便士到手的消息后,玛丽对这笔小小的财富表示了极大的感激和喜出望外。
“希望这笔钱足够你给舅父舅妈购买礼物,并且满足自己每天的花费。”贝内特先生吓唬自己的女儿,“此外你还要省一点下来在回程的时候给你的妈妈和姐妹们带上礼物。”
“爸爸,要给你带什么礼物吗?”玛丽努力让自己不去想的太远。
“你回来的路上碰到你帽檐的第一朵玫瑰。”
“这不是女儿要求父亲的礼物吗?”
前段时间,简晚上给玛丽她们念得临睡故事里就包括了这个——《美女与野兽》,并且按照两个小妹妹的要求念了整整一个星期。于是那七天,家里所有未满10岁的小姑娘都幻想着自己是故事里的小女孩贝尔,所有向父母要的礼物也变成了玫瑰花。
“那就换成你平安的回来,”贝内特先生张开怀抱,拥抱了下玛丽,“去吧,卢卡斯爵士的马车正在外面等着呢。”
卢卡斯爵士的马车一直送行到镇上,然后换乘邮政马车。
马车在税金公路上奔驰差不多需要一天的时间,然后再从克拉普汉转道伦敦。
玛丽是从马车窗口看到的天色来判断时间的。她原本以为要和卢卡斯爵士应酬一番,消磨漫长的旅途。虽然那位爵士由父母和姐姐们担保,是位和蔼可亲言辞风趣的长辈,因为担任市长的期间向陛下上书,而得到了爵位的头衔。他的正直高尚之处就在于:他向来不介意自己高贵的身份地位,而是总找机会费尽心思提拔别人。正像贝内特先生常说的:“卢卡斯爵士不把我引介给国王的话,是绝不肯罢休的。我们家也只好一直感谢他的多方关照啦。”
尽管如此,一贯不善交际的玛丽还是对此项任务犯怵。她在前一晚拟了几个话题,但是转乘之前所有的话题都已经讲过第二遍了。
幸运的是,她刚踏上邮政马车上就“睡着”了。醒来时卢卡斯爵士正因为什么话题而笑着大声说“好极了”。没等玛丽闹清楚他们之前正在进行的如何“好极了”的话题,卢卡斯爵士就带着遗憾的表情说道:
“快乐的旅途总是如此短暂。贝内特小姐,我恐怕马车五分钟以后就要到伦敦了。加德纳先生会派男仆在驿站接你吗?如果他没有这项计划的,我绝不肯把你单独送上轻便马车。我势必要陪你一同前往。”
“那就太耽误您的时间了。”
玛丽再三诚恳的向爵士表达谢意,保证舅父对此早有安排,并且在邮政马车的窗口把停在驿站的舅父家的马车指了出来,这才让爵士放心。
等到玛丽来到加德纳夫妇的房子门口,像贝内特先生说的那样是下午五点左右。加德纳先生一家以做生意谋生,他们的房子就在奇普赛街。房子对面就有小剧院。舅父舅妈正站在屋子门口热情欢迎她,晚餐也丰盛的足以证明主人的好客之心。加德纳夫妇新婚未满一年,舅母现在怀着的孩子正是两人的第一个孩子。不得不说,加德纳先生和贝内特太太虽然贵为姐弟,但是性情却毫不相同。姐姐智力贫乏心眼儿又小,弟弟却能做到截然相反。他的妻子也是一个非常文雅娴静待人和气的女士。
当晚她就躺在舅妈精心为她准备的房间的舒适小床上不想起来。虽然她在马车上睡着了,但是漫长的旅途依然让人疲劳。于是她对自己说,她做不到姐姐们要求的立刻写信,但只耽误一个晚上,显然应该毫无问题。况且也许,等她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信就已经写好了并且在回家的邮车上。
一开始发生失忆或者说不记得自己干过什么这样的事当然让人难以接受,但是玛丽慢慢开始习惯事情在不留意之间就被做好了。这多半是因为她平日里钻研贝内特先生书房里的哲学书籍,所以对于一些变故已经能像大一点的姐姐们那样处变不惊。
简和伊丽莎白一定会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的。玛丽设身处地的思考了一番,得出这样的结论。
她一旦想到什么事情并且反复思考三次找不出纰漏,就会觉得这是对的,正确的,绝对真理的,除非有事实证明那是错的。这就能说明为什么她在莉迪亚生日之前还能过的悠然自得。
每个人都不能把自己的每一次荒唐举动都记住,越是可笑荒唐,忘记的就越快。不然在家人面前都直不起腰来。虽然自己肯定做了什么荒唐的傻事,但是自己也公平的将它们遗忘了。现在既然她认为没人会在乎年轻女孩子的健忘,那么她也绝对不会去在乎。
玛丽对此信心满满,但是第二天晚上在小剧院看完戏剧回家的时候,加德纳太太却提醒她:“玛丽,你是不是该写封信回去报平安。”
“今天上午我没有写吗?”如同往常一样今天醒来已经是下午茶的时间了。
“没有,今天上午你不是去图书馆了吗?汉娜给你带的路,你在那里一直待到下午。我看到你借回来的书,是最新版本的伦敦地图。看,就放在起居室小桌子上,”加德纳太太给自己和玛丽倒上茶,“你爸爸来信的时候说你渴望去图书馆胜过小剧院,我原本还怀疑,现在看来的确是这样。”
玛丽望过去,布置精美的小桌子上果然摆着小册子:“伦敦地图……”
于是,玛丽在给姐姐的信内写到:
“……舅母说我曾表示希望不劳他们费神,独自游览伦敦。重点是伦敦附近城镇的著名大学。我随身的小本子上挤满了大学的校址和游览的日程安排。不过现在排不上用场了,不用担心我会独行。因为大学不允许9岁的孩子独自进入参观。加德纳舅舅会在生意告一段落后,亲自领我游遍牛津和剑桥。舅舅说这两所大学的确值得参观,他还提到菲茨威廉七世捐赠给剑桥大学一整座博物馆,那里面有如此之多的珍贵的文物。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情就变得好极了。我定要饱览文化名胜才会心满意足。
爱你们的玛丽 ”
实际上玛丽还有一件事未能写进信里。她那小本子上的笔记采用的并不是她常用的斜花字体。而是相当朴素的写法。她倒是不担心自己的手书变得难看,因为给姐姐们的信里字迹虽然一如既往的稚嫩,但可喜可贺还是往常的风格。她有点在意加德纳先生看到她写字的态度。舅父看到女孩子如此潦草的书写的时候,已经决意写信给贝内特先生,劝解他为女儿们请一位家庭女教师。这样一来,两个年纪较小的妹妹不知道会如何恨她。
玛丽只能把信交给加德纳先生,请他看看是否还有未尽之处,请他多加提点。
他对信的内容倍加赞赏,最后只说“仓促之际也不能让书写变得惊慌失措”,这样终于打消了他给贝内特先生写信的念头。
玛丽在奇普赛街消磨了数日。终于有天上午,加德纳先生问她是否准备好参观事宜。从伦敦前往剑桥镇的邮政马车一天只有一班,大概需要耗时七个小时。这样的旅途显然不能在一天之内结束。加德纳先生预计他们将要花上三天的时间参观校园。他的太太则大力鼓动玛丽全情投入。
“我从未见过你这样好学的女孩子,终日看书写字,弹琴唱歌。”加德纳太太说,“你给我念的书,为我弹奏的曲子都非常的动人。今天就不用陪我了,你舅舅已经忙完了手头的事务。就按照你自己的计划,好好参观你的剑桥大学吧。”
尽管玛丽只记得弹琴的部分了,但她还是颇为得体的说:“能够陪伴您,为您读书唱歌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
加德纳先生说:“上次谈到菲茨威廉博物馆,你好像很高兴的样子。伦敦不只有剑桥的菲兹威廉博物馆,牛津的博物馆更是历史悠久,赫赫有名。”
“菲茨威廉博物馆是最近才被人捐赠给剑桥大学的吗?”玛丽无法忘记笔记中在菲兹威廉这个名字下划下的数条激动的横线,笔触重的几乎要将纸头划破。她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个博物馆的情况,才能明白为何它能在她的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舅父很体贴的解释道:“没错,捐赠是在三年之前。菲兹威廉七世子爵在遗嘱中写道,要把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博物馆捐赠给他的母校。博物馆里几乎是他一辈子的收藏。”
“菲兹威廉?这个名字好像很熟悉。”他的太太安安静静的补充说,“对了,我小时候去彭伯利庄园玩耍。见过那所美丽的建筑和建筑屋的女主人。安妮夫人无疑就是出自菲兹威廉这个家族,她的哥哥能够继承的至少是伯爵爵位。”
“两位爵士难道系出一脉?”玛丽好奇的追问。
“这倒未必。不过十之□就是这样。这样显赫的姓氏在全国又能同时有几家。”
4第3章
玛丽给早早上床休息的加德纳夫人端去了茶。
今天早些时候舅母就让仆人替她收拾好了行囊,这多少让怀孕中的人觉得疲倦。
她也给自己倒了杯水。事情就发生在她喝水的当口。喝下的水好像有点奇怪,因为它发挥的效力更接近于爸爸说的酒。喝着喝着,她就觉得自己的意识泛起了澜漪。视线晕眩,思绪混乱,她努力想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却总是徒然无功。最后她只能被迫放弃努力。但是猛然一瞬间,就在她坐在那里摇摇欲坠的晃来晃去的时候,她又突然清醒过来。
喝了一半的水还在杯子里,杯子仍然捧在手中。只是面前的圆桌上的蕾丝桌布被掀掉了。有人蘸着水在漆光的桌面上写字。——我们谈谈吧,玛丽。
桌子如此“说”道。玛丽还来不及惊慌失措疑神疑鬼,便发现了其中一个奥妙。她认得桌子上的字迹。毫无疑问,这个字迹也同样出现在玛丽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中。刻意回避的,假装不存在,故作没有区别的……玛丽这段时间一直努力的事情显然是白费功夫。她当它不存在,只是她的一厢情愿。而它也在独断专行肆意妄为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意识到要和玛丽打个招呼。
玛丽对如何和身体内的陌生人说话束手无策。这事显然没有道理。每个礼拜她都虔诚的和家人一起去教堂祈祷。她还热心的给唱诗班的候补成员弹琴练习。她几乎从不对别人粗声粗气的说话。这事虽然是她先开的头,在她还不承认丧失独立主权的时候写了那么一张小小的威胁的纸条。但归根究底,她完全有权利安排她自己的娃娃,首饰和零花钱。倒是这个不请自来的人无视法律和事实,侵犯了她的领地。
玛丽自小受到的教育除了让她敬爱父母,和睦姐妹,敦亲睦邻,并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这种事。还好对方对这种情况似乎很是笃定。那人轻松操控了对话的大局。
有好一会儿,玛丽的脑子被琴弦似的东西搅和的生疼。接着有人轻轻的在那里咳嗽了几声,强调自己的存在。噢,这感觉就好比闯入家里的强盗大大方方站在起居室,一手扶着踹下的门板,一手故意在主人面前敲门。玛丽不甘愿,却对此毫无办法。“你好,玛丽。我是苏。”那个声音停顿了下,换上更富有感情的语气继续说道。“我们终于见面了。”
玛丽贝内特才刚刚满9岁。积累她全部的智慧和经验,她也不可能知道此刻在她面前倾情演出的,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人。这世上,除了小妹妹因为年纪太小而不懂礼节的不敬重她,除了妈妈偏爱自己的小妹妹而不重视她,除了爸爸太过高深莫测而不怎么好理解,除了两个年长姐姐关系太好让人嫉妒,此类等等之外,玛丽从来没有接触更不纯粹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了。换言之,她并不晓得要自始至终的提防外来者。
尽管一开始她的确觉得这家伙太不像话,如此妄自插手决定她的事情,绝不可原谅。但两三句话之后,她就忘记吾道一以贯之这回事。
苏说,他来自比拜占庭还要遥远神秘的东方国度。
“至于现在为什么会在这里,这一点我不太清楚。”苏用一种搞不清楚状况的天真语气说,“那天晚上很正常的看电视,然后上床睡觉……醒来就发现变成这样了。啊不对,顺序要调整一下。醒来之前好像做了个梦,梦的内容是……”
玛丽发现自己不明白的东西,如果不能马上搞明白,这会大大损伤她对自己符合年龄段的“无所不知”的信心。所以她马上就举手示意。
“请问,电视是什么?”
脑海中的苏沉默了下。
“你不觉得打断别人说话是件很没有礼貌的事吗?”
“……对不起。”
显而易见,遵守礼节勇于承认错误,这也是玛丽的美德。
苏清了清嗓子。
“好吧,我整理一下顺序再说一次。和往常一样上床睡觉。然后做了个梦。我梦见有个声音在说着什么。”
“说着什么?”
“恩是的。逻辑混乱,没头没脑。所以我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说什么。大概就是颠来倒去的抱怨吧。要这个要那个,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我本来以为这是个双方的交谈。但是听到最后仍然是一个人。那人哭得我心烦意乱,听起来好凄惨。什么最低谷啦,对什么关系绝望啦,还有不公平。那个人抱怨的对象,八成是……”
八成是他们领导吧。
“……是上帝。”
玛丽觉得自己搞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自己的体内出现了苏这件事。
因为她向上帝做了那样的告解。
没错,苏出现的那晚,正是莉迪亚过六岁生日那天。她对上帝赐给她的人生,产生了不应该有的怨言。她认为父母对待她的不公平,是因为上帝制作她的时候的偏心。她是家里唯一没有拥有美貌的。就像一窝子白鹅中混入的鸭子那样格格不入。爸爸偏爱聪明的二姐。妈妈喜欢小天使一样的莉迪亚。好吧,这不算什么。至少她和简还有凯瑟琳站在同一阵线。可是当她在生日晚宴的间隙看向自己的左右。简亲亲热热给伊丽莎白整理项链。那条项链和简自己佩戴的那条是成对。从所用的材料和坠子的造型就能看出。玛丽觉得眼眶被烛台的烟熏到了。她连忙把脸转到另一侧。凯瑟琳和莉迪亚一人穿着一只美丽非凡的金色的小鞋子,那是妈妈买给莉迪亚的生日礼物。莉迪亚再三引诱凯瑟琳试穿,然后发誓绝对不借给她去参加弥撒。两人各光着一只脚在椅子上推来搡去。
玛丽难受的快要掉眼泪了。
这是蜡烛的问题。这是项链的问题。这是鞋子的问题。
所以什么都没有指望了。她的人生自此结束了。
the end
·
·
·
·
·
·
·
·
“所以那是你干的?”苏怀着并不温柔体贴的好奇心,“出现在我梦里.”
“……”
“别问我怎么知道。既然我们都已经这样了。所以你还想要保留些个人隐私的话。至少应该去更深的地方……当然我知道,你还不习惯有我存在。偶尔无视,当我不存在也没有关系啦。哈哈哈哈。”
“恐怕不只是这样。连你出现的原因应该也是我。因为我不虔诚……”
“得了吧。就因为一句‘人生至此难道还能更糟’?真是这样的话,上帝可真够小气的。”二话不说果断给你变得更糟了,这个魄力呦。
“对不起,都是我的错。请你就将就着先住下来吧。”玛丽大方分出住所,“我一定每天每天都向上帝忏悔,让上帝原谅我。我一定想出办法让你回去。”
“应该不是你发牢骚的关系。谁不发点牢骚啊,说上级的坏话算是员工的福利。哪怕遇上的是终结boss……最后是我自己走过去的。”在梦里从旁观者的席位走进去,现在回想起来,八成是为了揍那个自怨自艾妨碍别人睡觉的家伙一顿。还有两成是什么呢,因为梦境太遥远,苏也记不清楚了,“话说回来,现在这个样子也挺好的。”
“……”
“因为你是玛丽贝内特,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个样子也不错。我说玛丽,”苏的声调奇异的变得圆滑起来,“我们来成立公司吧。”
“成立什么?”玛丽发现苏的句子里又蹦出奇怪的难以理解的词。
“玛丽苏有限公司,为了公平的分配玛丽贝内特身体支配权。”
“我的身体支配权?”
“没错。虽然不完全是你的责任。但是看在你愿意分出心灵,让我借住在你灵魂的一隅……棋魂的台词讲来感觉还真不错唉。”苏说,“既然你如此真诚,那么我也坦然接受。我可以帮你处理你这个荡到函数谷底的命运,只要你愿意给我一半的控股权。”
玛丽终于发现情况已经演变到整个句子只有句法能够理解,但含义完全不明的程度了。
“我不明白。”
“哪里?”
玛丽是很想说全部。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即便没有凭据,她也能感受到苏的语气中异常高涨的部分。在她的想法中非常不应该不常规的状况,苏却显得有些高兴。
“你并不在意是否能回归正常。”
“在意的。”
“我没有看出来。”
“那是因为我有了更好的计划。”
“什么计划?”
“你不如问我公司的成立宗旨。”
这家伙的性格……是不是有点喜欢吊人胃口。玛丽暗自思索,但是她也立刻从善如流的改变问题:“公……公司的成立宗旨是什么?”
“菲茨威廉·达西。”
“恩。”不知为何,这个名字似乎有点熟悉
“……”
“如何?”
“他是我的。”
不用和我商量一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尽管玛丽向来不善于察言观色,也因为年纪太小不通人情世故。不过苏的语气里透露的就是如此确定的信息。这样鲜明的情绪简直就像是戏剧中的人物台词。但问题是,如此简明的阐述实在难以让人融会贯通,明了前因后果。
“能不能具体说明一下?”玛丽的头很疼,可能是头盖骨下面住的人比往常多了。
“还要说明什么?”
“请从头开始……就从剑桥大学的部分开始说明,菲茨威廉博物馆。”玛丽顿了下,“谢谢。”
作者有话要说:我觉得我可能不太适合有趣的文
分段有点奇怪,修改了下
5第4章
足足七小时的马车路程,颠簸的路况的让人名符其实的做到了坐立难安。不过幸好玛丽只消承担其中的一半的痛苦,而且是其中较小的那一半。她可以从窗户处向外饱览缓坡林场的秋色。至于忍受胃部痉挛翻搅的那一半工作则交给了苏去完成。
“我快要吐了。”
玛丽不明白,既然难受的是身体,为什么脑海中也能传来栩栩如生要死不活的忍耐的声音。莫非这就是书中所极力推崇的想象的翅膀。
如果苏忍不下去的话,到底是哪一边会吐出来呢?
“就快到了。再忍耐一下。”
“真的不行了。”已经七个小时了,按理说不管什么东西都要进入到消化道的末端了吧。怎么它们还能在胃袋里如此兴高采烈活蹦乱跳。这显然已经违反了自然法则。
“达西先生。”
“……”
苏不再浪费精力缠着玛丽抱怨。玛丽可以感觉到她在脑子缩成很小的一团。
像之前的六十七次一样,这个名字每次都管用。
昨天晚上,玛丽和苏聊了很久。她们聊了玛丽的家人,聊了剑桥大学,聊了零花钱和俄罗斯娃娃,聊了公司的组成方式还聊了电视机。最后玛丽把话题转到达西先生身上。
“达西先生是我的。”苏再次重申,是我而非我们。玛丽使尽了从母亲那边学到的招数。死缠烂打的追问,漫无边际的猜想,奇思妙想的导演,玛丽做这些并不熟练,也足以把苏折磨的够呛。
但不管玛丽怎么努力,苏仍然不妥协。她对达西这个名字表现的讳莫如深,这倒让玛丽找到了秘密的乐趣。如果苏不愿意谈的更深,那么只好沉默着做出某些让步。这就让玛丽能够轻松的进行这次从凌晨4点多就开始的旅途。
“好啦。这次是真的要到了。我已经看到树林后面的钟楼尖楼了。”负责瞭望的玛丽队员如此安慰自己的同伴。
果然加德纳先生用手杖轻轻敲着马车的车壁:“玛丽,我们到了,前面就是剑桥镇。”
剑桥大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和小镇融为一体。玛丽在加德纳先生的带领下换乘轻便马车。和封闭拥挤的邮政马车不同,轻便马车没有让人气闷的顶棚和四壁,这让玛丽觉得好多了。苏也终于放松下来,看着马儿迈着“嗒嗒嗒”的轻松步伐穿过热闹的街市。随处可见穿着校袍的学生和居民混杂在一起。有时候几乎是贴着车厢从玛丽身边擦身而过。
最后马车停在了钟楼的前面。
“这里是三一学院。先生。今天可是参观三一学院的好时候。就在钟楼这里要举行真正的入学仪式,你等到十二点的钟敲响的时候,就会知道了。”马车夫用手指轻触帽子,以示告别,“祝小姐玩的愉快。”
玛丽想象自己捅了苏一下,苏果然给予回应。
“能让我安静会吗”这会儿轮到她这样理直气壮的说道。
“他说的入学仪式是什么?”
“我怎么会知道。”
“不是你要到这里来的嘛。”
“可我也不会知道这些。”
“达西先生在这里吗?”
“不知道。”
“这个也不知道?”玛丽怀疑的问道,“那你到剑桥大学来干嘛?难道真的是为了来看看以达西先生母亲娘家的姓氏所命名的博物馆?”
“……不是。”
“你把我的日记本都划破了。”玛丽平静的指出事实。
“这个姓氏虽然少,但是也不是绝无仅有。两者不存在必然关联。”
“那你的理由是什么?花光了我的零用钱换来的这次旅行,是为了什么?”
“能不能别提零用钱了?”
苏被折磨的欲哭无泪。
“那么理由?”( 玛丽苏的共犯—傲慢与偏见同人 http://www.xlawen.org/kan/3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