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北大历史课(全本) > 北大历史课(全本) 第 10 部分阅读

第 10 部分阅读

    样子,不过是个放羊娃,哪把他放在眼里。

    两个人在两军阵前的山谷中,面对面地立定了。歌利亚对大卫说:“放羊娃娃,你拿着棍子到我这里来,难道我是狗吗?是不是以色列人都死绝了,叫一个娃娃出来迎战!”

    大卫对歌利亚说:“你来攻击我,是靠刀枪和铜戟;我攻击你,是靠着我们的上帝耶和华。”

    歌利亚迈着大步走过来。大卫也快步向他跑去,一边跑一边从口袋里摸出一块鹅卵石,搭在甩石鞭上。只见大卫用力一甩,“哧溜”一声,像一道流星,那鹅卵石飞了出去,正中歌利亚的前额!歌利亚大叫一声,扑倒在地。腓尼基人全都惊呆了,谁也不敢上前。大卫手里没有刀,他就踏在歌利亚身上,从歌利亚腰间的刀鞘中拔出刀,割下他的头,把头提在手里。

    看见讨战叫骂的勇士死了,腓尼基人顿时溃散了。扫罗率领以色列人呐喊着,追杀过去,一鼓作气攻下了腓尼基人的几个城池,被杀的腓尼基人成千上万。

    当扫罗、大卫和以色列战士从战场上凯旋时,以色列妇女从城里出来,欢天喜地,唱歌跳舞,迎接扫罗王和杀敌英雄大卫。妇女们同声歌唱:扫罗杀敌千千!大卫杀敌万万!

    后来,扫罗王继续征战腓尼基人,他和三个儿子都战死沙场。扫罗死后,以色列的十二个部落开会,部落长老一致同意把王冠给大卫戴上。大卫登基时,年仅三十岁。

    大卫在位四十年,没有一年不出征。他打败了腓尼基人、迦南人、亚玛力人。以色列王国的版图空前扩展,北起黎巴嫩,南至埃及边境,可谓盛况空前。

    大卫王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位。所罗门王是一位和平统治者,又是一位外交家、建设者。他在位四十年,没有打过一次大仗。在他的统治下,以色列逐渐由贫穷走向富强。

    亚述帝国

    亚述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活动时间约有一千余年,大致可分为早亚述、中亚述和亚述帝国三个时期。

    早亚述(公元前2000~前1600年)从塞姆人北上定居立国开始,到阿卡德时期,王权才渐强大。到国王沙马什阿达德一世时(公元前1815~前1783年)开始向外扩张,埃什努那、马里皆表示臣服,汉谟拉比在位初年亦曾向亚述表示归顺。但不久亚述被汉谟拉比击败,长期偏于两河北部一隅。中亚述(公元前1500~前900年)在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时(公元前1114~前1076年)曾颇为强盛,后来又遭亚美尼亚人侵扰,国势转衰。直到公元前9世纪初,从亚述纳西尔帕二世(公元前883~前859年)开始,亚述才以两河强国雄姿向帝国跨越。亚述帝国是其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称雄的时间从公元前8世纪中叶到公元前621年,雄踞亚洲一个多世纪,其都尼尼微成为世界性大都市。

    公元前9~前8世纪是亚述人扩张的大好时机。在世界上,它四周已经没有强敌:强大的埃及帝国已成明日黄花,小亚细亚的赫梯已为“海上民族”所摧垮,南部的巴比伦尼亚已经四分五裂,东方的米底和波斯尚未兴起。而在亚述国内,铁器从赫梯引进后不仅给亚述的经济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给尚武的亚述人提供了更锐利的武器,增强了战争的威力。于是,从亚述那西尔帕二世统治时期起,亚述开始了它的对外征服事业。

    征战初期以掠夺为目的,以极度凶残为特色。由于亚述人在战争中的行为异常残暴,犹太人将亚述都尼尼微称为“血腥的狮|||||||穴”。不过,亚述也遭到被征服地区人民强烈反抗,与乌拉尔图王国的战争也屡遭失败,许多被征服地区重获独立。自沙尔马内塞尔三世(公元前858~前824年在位)以后,由于经济衰落、对外战争失败和统治阶级内讧,亚述进入危机时期。

    8.古文明的创立(8)

    公元前746年,军事将领提格拉?帕拉萨夺得王位,实行一系列改革,以巩固中央集权、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和剥削。改革后重新开始大规模扩张。击败乌拉尔图,占领叙利亚,进入全盛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庞大的官僚制度。

    经过萨尔贡二世、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4~前681年在位)、伊萨尔哈东(公元前680~前669年在位)的征服,亚述已变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伊萨尔哈东之后继位的就是赫赫有名的亚述巴尼拔。他兴建了巨大豪华的亚述巴尼拔王宫,他对世界文明史的贡献在于宫中设置的泥版图书馆。该图书馆收集了当时亚述人所知的全世界各地的书籍,藏有无数楔形文字的泥版,内容包括语、历史、文学、宗教、医学及天文等各方面的知识,是研究当时历史宝贵的资料。

    公元前612年,新崛起的邻国新巴比伦王国联合伊朗高原的米底人攻陷了亚述都尼尼微。公元前605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清扫了亚述的残部。自此曾在历史上称霸一时的亚述帝国彻底灭亡。

    复兴的巴比伦王国

    新巴比伦王国又称迦勒底王国,虽然为时短暂,但它存在的时期却是两河流域历史上奴隶制经济最繁荣的时期,它在两河流域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新巴比伦王国由迦勒底人建立,迦勒底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公元前630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趁新亚述内乱之机,逐渐取得对巴比伦尼亚的控制。公元前626年自立为巴比伦王。后与米底结成联盟,于公元前612年攻陷尼尼微,灭亚述帝国。亚述帝国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

    公元前604年,尼布甲尼撒二世登基,迦勒底王国(新巴比伦王国)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国势达到顶峰。

    公元前601年,尼布甲尼撒二世率军向埃及边界推进,同埃及生战斗,双方损失均很惨重。公元前598年初,他又远征阿拉伯,目的是要控制经过阿拉伯的队商道路。这时,在埃及法老的鼓动下,犹太国王伊阿基姆宣布脱离新巴比伦王国,使得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公元前587年进军巴勒斯坦,包围耶路撒冷。在18个月后,由于饥荒和内部分裂,耶路撒冷终于在公元前586年陷落。他将耶路撒冷全城洗劫一空,拆毁城墙、神庙、王宫和民居,并下令将犹太国王齐德启亚带到巴比伦去示众,而全城居民则全被俘往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

    尼布甲尼撒二世虽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对外征战,却未忽视国内建设。他注意展经济,在尼普尔附近修建了一个巨大的水池,使很多河渠流往这里,在干旱时可调节水的分配。他注重巴比伦的城市建设,使该城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商业中心。城市有豪华的宫殿、著名的“宫中花园”,以及马尔都克神庙、伊丝塔尔女神神庙、巴比伦塔楼等著名建筑。

    空中花园

    千百年来,关于“空中花园”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安美依迪丝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尼布甲尼撒二世不知何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原来公主得了思乡病。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形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巧夺天工的园林景色终于博得公主的欢心。

    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当年到巴比伦城朝拜、经商或旅游的人们老远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楼上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所以,到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和雕塑品时,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9.古文明的创立(9)

    令人遗憾的是,“空中花园”和巴比伦文明其他的著名建筑一样,早已淹没在滚滚黄沙之中。我们要了解“空中花园”,只能通过后世的历史记载和近代的考古掘。

    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达罗是印度河流域最大的文明古城,位于今巴基斯坦信德省拉尔卡县境内。大约在3600年前的某一天,这座位于印度河中央岛屿上的远古城市里的居民几乎在同一时刻全部死去,古城也随之突然毁灭。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拉?杰?班纳等人现了该城遗址,因城中遍布骷髅,故称之为“死亡之丘”。

    从对遗址的掘来看,摩亨佐?达罗城具有相当明确的建筑规划,它占地8平方公里,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总体来说,该城布局科学、合理,而且已经具备了现代城市的某些特征。整座城市呈长方形,上下两城的街区均由纵横街道隔成棋盘形状。居民的住宅多为两层楼房,几乎每家都有浴室、厕所以及与之相连的地下排水系统。此外,住宅大多于中心处设置庭院,四周设居室,给人的印象是该城清洁美丽、居民的生活安详舒适,整座城市具有相当高的文明水准。

    虽然摩亨佐?达罗的繁荣经历了漫长的几个世纪,然而,在历史学家的眼里,也只能是一瞬间的过眼烟云。到了公元前18世纪中叶,哈拉帕文化突然衰落了,印度河流域很多地方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尤以摩亨佐?达罗为甚。掘中除燃烧的残迹外,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男女老少的尸骨,整座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

    摩亨佐?达罗是怎样毁灭的呢?原来它是被一场特大的爆炸和大火毁灭的。巨大的爆炸力不仅使古城半径1公里内所有建筑物被摧毁,而且使走在街上和待在家里的人和动物,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杀戮。

    科学家证实,这种巨大的爆炸力来源于大气中电磁场和宇宙射线的双重作用。空气中非常活跃的化学微粒,导致气溶胶的产生,并迅速积聚占据了广阔的空间,形成大小不等的球体。这种物理化学性球体有的被称为“冷球”,这是一种未曾燃烧起来的色暗不透明的“黑色闪电”;有的是一种“亮”的球体,呈柠檬黄|色或亮白色。大气中形成的大小不等的黑色或白色球体,能产生剧毒物质,使空气迅速毒化。摩亨佐?达罗的居民,大概是受到有毒空气的折腾后,紧接着又经历了剧烈的爆炸,使他们连同他们创造的文明一道同归于尽的。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释迦牟尼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兼习兵法与武艺,是一个骑射击剑的能手。到成年时,娶同族摩诃那摩长者的女儿耶输陀罗为妻,生有一子名罗睺罗。相传释迦牟尼十四岁那年曾驾车出游,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看到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

    最后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到出家可以解脱生死病老的道理,便萌了出家修道的想法。二十九岁(一说十九岁)时,他不顾父王的多次劝阻,毅然离开妻儿,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离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后来七天进一餐,穿树皮,睡牛粪。六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便放弃苦行,入尼连禅河洗净了身体,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健康。之后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默想。

    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嗔、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成了佛;佛即佛陀,意为觉者、知者。这一年释迦牟尼三十五岁。

    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五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初转法轮。释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迹遍布恒河流域。

    10.古文明的创立(10)

    所到之处,专心讲道。***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弟子据说有五百人,著名的有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优婆离等十大弟子。佛、法、僧这佛教的三宝已具备,佛教正式形成。

    居鲁士大帝

    公元前559年,居鲁士成为波斯人的领,统一了波斯的十个部落。曾奉命处死居鲁士的大臣哈尔帕哥斯便开始与他联络,要他起兵攻打米底,自己则约为内应。原来,当初国王现哈尔帕哥斯未杀死居鲁士,一气之下,把他十三岁的独生子杀死,并烹成菜肴,让哈尔帕哥斯当面吃下。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这位大臣“没有被吓住,也没有失去自制力”,刻骨的仇恨让他冷静思考如何报杀子之仇。

    公元前553年,居鲁士起义反抗米底。为了说服波斯人追随自己,他命令全体波斯人带镰刀集合,让他们在一天之内将超过三公里见方的土地开垦出来。在完成这项任务之后,居鲁士出第二道命令,让他们在次日沐浴更衣后集合。居鲁士宰杀了他父亲所有的绵羊、山羊和牛,并准备了酒和各种美食犒劳波斯全军。第二天,波斯人聚集在草地上,尽饮宴。此时,居鲁士问他们是喜欢第一天的劳苦还是第二天的享乐。听到大家都选择了后者,居鲁士说:“各位波斯人啊,如果你们听我的话,就会享受无数像今日这般的幸福;如果你们不肯听我的话,那就要受到无数像昨天那样的苦役。”波斯人奉居鲁士为领袖,起兵攻打米底。

    征服米底的战争持续了三年,公元前550年,居鲁士终于攻克了米底都城,正式建立波斯帝国。居鲁士属于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家族,因此他所创立的帝国也被称为阿契美尼德王朝。

    在此后的几年里,居鲁士又征服了埃兰、帕提亚、亚美尼亚等小国。当时的西亚除了米底之外,还有两河流域的新巴比伦和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两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大国。

    公元前547年,面对波斯的崛起,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决定主动出击,他联合了小亚细亚诸城邦和希腊的斯巴达城邦等,率军进攻波斯的卡帕多细亚。战争过程中,居鲁士祭出了秘密武器——骆驼军,因为马害怕骆驼,吕底亚的骑兵很快溃败,被迫以步兵应战。不久,波斯军队就攻入吕底亚都城萨迪斯,灭掉了这个号称尚武的国家,并乘势灭掉了与吕底亚结盟的小亚细亚诸城邦。

    公元前539年,居鲁士率军进攻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军队积极备战,利用新巴比伦王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击溃了对手的军队。公元前538年10月29日,居鲁士最后兵不血刃就进入巴比伦城。随后他将波斯帝国的都迁到巴比伦城这座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成为“宇宙四方之王”。

    居鲁士立下了如此丰功伟绩,以致在他死后波斯帝国还在继续扩张。事实上它持续了大约二百年,直到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为止。

    大流士一世改革

    居鲁士大帝去世后,其子冈比西斯继承王位,继续执行对外扩张政策。公元前522年,冈比西斯率军远征埃及时,米底人动反对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暴动。冈比西斯闻讯在返国途中病故。冈比西斯死后,波斯帝国内部出现动荡。同年3月,米底人、琐罗亚斯德教祭司高墨德篡夺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权力,扶立了傀儡国王,米底人执掌了波斯帝国的政权。

    波斯族人坚决反对米底人篡权。公元前522年9月,大流士伙同数名波斯族青年刺杀了高墨德,推翻了米底人的统治,重新恢复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政权,自己登上王位,称大流士一世。后遇到波斯族内部以及境内有势力的部落和地方升官的挑战,大流士一世经过十九次血战,先后击败了挑战者,才巩固了“波斯王”的地位。此后,他进行了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即历史上著名的“大流士改革”。

    其改革的主要内容:(1)加强中央集权,削弱部落势力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全国重新划分为二十个行省,每一行省由中央派遣一名总督进行治理。(2)改组军事结构,增强战斗力。将帝国全境划分为五个军区,每个军区负责若干个行省的秩序和防备。建立一支由一万人组成的近卫军,还建立了海军。(3)建立新的税收制度,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新的税收制度明显增加了国库的收入,但农民、工商业者和居民的负担增加了。(4)大规模修建道路,保证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保证军队的迅速调动。修建了两条主干线,隔二十五公里修建一驿站,各地方也纷纷修建道路,形成驿路网和全国交通网,促进了地区间经济交流和波斯与外界的往来。(5)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和货币。政府统一制定的量器为全国标准的量器。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中央铸金币、行省铸银币、自治市铸铜币,均可全国通用。以上的改革措施加强了波斯帝国的实力,有利于经济的展和物资的交流,有利于波斯与外界的联系。

    大流士一世还非常重视宗教对巩固政权的作用,树立琐罗亚斯德教的权威(在今伊斯法罕仍留有该教的遗址)。琐罗亚斯德教不但被波斯远征军传播到西亚、北非地区,而且还传到印度、东南亚和中国。

    在大流士一世时期,波斯帝国极盛时的疆域东临印度河,南达埃及,西至小亚细亚沿岸,北抵巴尔干半岛和马其顿,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11.爱琴海岸的波澜(1)

    雅典娜

    雅典娜是希腊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在希腊神话中,她是智慧与工艺女神、女战神。她教会人们驯养牛马、制造车船;她赐予世人犁和耙、纺锤和织布机,因此被认为是妇女劳动、尤其是织布技术的保护者。她有一个别名叫厄耳伽涅,意思是女工。她又是科学的庇护者、智慧女神;她赐予人间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传说雅典娜是宙斯与聪慧女神墨提斯所生,因盖亚有预说墨提斯所生的儿女会推翻宙斯,宙斯遂将雅典娜整个吞入腹中。结果,宙斯得了严重的头痛症,包括阿波罗在内的所有神都试图对他实施有效的治疗,但都是徒劳。众神与人类之父宙斯只好要求火神赫菲斯托斯打开他的头颅。当火神将宙斯的头部打开的时候,一位体态婀娜、披坚执锐的美丽女神从裂开的头颅中跳了出来,光彩照人,仪态万方,令奥林匹斯山诸神惊讶万分。

    据说她有宙斯一般的力量,如果加上与生俱来的神盾埃吉斯的力量,她的实力就超过了奥林匹斯的所有神。她是最聪明的女神,是智慧与力量的完美结合。雅典娜成为雅典的守护神的传说和女神与波塞冬之间的争斗有关。当雅典次由一个腓尼基人建成时,波塞冬与雅典娜争夺为之命名的荣耀。最后达成协议:能为人类提供最有用东西的人将成为该城的守护神。波塞冬用他的三叉戟敲打地面变出了一匹战马,而雅典娜则变出了一棵橄榄树——和平与富裕的象征。因战马被认为是代表战争与悲伤,因此雅典人选择了以女神的名字命名,女神很快将该城纳入她的保护之中。在雅典的卫城上,至今还残存着古希腊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崇拜雅典娜女神的帕特农神庙。

    爱琴文明

    约公元前2000年,在爱琴海南端的克里特岛上,以及几百年后在希腊半岛南部的迈锡尼等地,出现过奴隶制小国。它们的文明曾辉煌一时,被称为爱琴文明。爱琴文明主要包括以克里特岛、昔克拉底群岛为代表的“克里特文明”和以希腊半岛南部迈锡尼为代表的“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为古代希腊文明奠定了基础。

    根据目前材料,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进入早期青铜时代或铜石并用时代,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公元前2000~前1700年间,至少在克诺索斯、法埃斯特、马里亚、札克罗四地形成了君主制国家,其主要证据为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的出现。其中克诺索斯宫规模最大,宫殿以及周围建筑物约可容纳8万居民。公元前1600年左右,许多宫殿被毁。由于无火烧、设防的痕迹,可能是由于地震所导致。

    不久,各地宫殿得到重建,克里特文明进入繁荣期。青铜器、陶器、金银制作技术有明显进步,宫殿规模宏大,设计奇巧,如克诺索斯宫占地两万多平方米,依山而建,宫室环抱,有“迷宫”之称。许多屋壁还饰有充满自然祥和气息的壁画。更令人惊异的是克里特的宫殿竟无防御工事。考古材料表明,克里特同希腊半岛、埃及、小亚细亚等地有广泛的商业联系。这时的文字已转变为线形文字(尚未被释读),并在约公元前1450年进一步展为属印欧语系的线形文字b,系由希腊半岛传来。约公元前1400年,克里特的宫殿相继受到人为破坏,估计是大陆希腊人所为。自此以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一,文明中心移向希腊半岛。

    迈锡尼文明形成于前16世纪上半叶。这是目前可确认的属印欧语系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文明,以南希腊为中心,辐射到中、北希腊。迈锡尼文明的特点是一系列君主国家的兴起,伴之宫殿、卫城以及宏大的王室陵墓、众多线形文字b泥版文书等物质附属物。这些国家的典型代表是位于南希腊阿哥利特地区的小国迈锡尼、梯林斯、派罗斯。

    与克里特文明明显不同之处在于迈锡尼文明充满好战尚武气息。因防御需要,迈锡尼式的宫殿均建于山丘顶部,有坚厚城墙环绕。尽管线形文字b泥版文书的现与释读有助于窥视迈锡尼社会结构,但由于史料数量、功能的局限,该文明时期的国家制度、社会经济关系等问题均悬而未决。

    12.爱琴海岸的波澜(2)

    公元前12世纪,整个希腊及爱琴海岛屿的青铜文明衰落,宫殿、城墙、巨大的王陵、线形文字b等物质与精神文化成果被某种力量一扫而光,从而被后人所遗忘。通常认为这是处于氏族部落社会中的多利斯人南下的结果。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正式的书面文学作品。史诗包括两部,分别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其作者相传是大致生活于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之间的盲人诗人荷马,不过目前更流行的观点是《荷马史诗》是包括荷马在内的许多人集体创作并反复修改过的。

    《伊利亚特》共24卷,15693行,取材于希腊神话中“不和的金苹果”的传说。相传阿喀琉斯的父母举行婚礼的时候忘记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愤怒的复仇女神在宴席上扔下一个金苹果,上写“赠给最美的女子”,引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阿芙罗狄忒之间的争夺,并最终导致特洛伊战争的爆。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统率阿迦门农夺走勇将阿喀琉斯宠爱的女俘,阿喀琉斯因愤怒而不再参战这一节为楔子,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以及此后五十一天之内生的事。

    《奥德赛》的故事生在紧接着特洛伊战争之后的十年中。特洛伊战争中为希腊联军献木马记的奥德修斯因冒犯海神波塞冬而在海上遇难,滞留异乡,他以无比的英雄气概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回家和妻儿团聚。

    在语上,《荷马史诗》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修辞技巧相当成熟,叙事结构也非常合理。荷马善用比喻来描写人物及刻画宏阔的社会、历史场面。尽管其中不乏冗长多余的华丽辞藻,但这是所有古代文学的特点。

    《神圣休战条约》

    古希腊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在当时古希腊民族是以城邦为单位的分散小国。他们各自为政,城邦间常有并吞和争夺,没有统一的君主。连年的战争需要体格健壮、行动敏捷的士兵。所以集会比武是当时君主所明的一项培养合格士兵的手段。伊利斯城邦人占据着奥林匹亚,而斯巴达人一直想吞并这块圣地。伊利斯城邦人顽强抵抗,而斯巴达人久攻不破,人民渴望和平,怀念祭祀和庆典活动。

    于是,伊利斯王和斯巴达王在公元前884年达成了一项定期在奥林匹亚举行集会(即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协议,并签订了《神圣休战条约》。条约规定在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凡是携带武器进入奥林匹亚的人,也被认为是背叛了神的人,应当受到惩罚;有力量而不惩罚这种背叛神的行为的人,也被认为是对神的背叛。

    《神圣休战条约》还规定希腊各城邦不管任何时候进行战争,都不允许侵入奥林匹亚圣区。即使是战争生在奥运会举行期间,交战双方都必须宣布停战,准备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停战时间开始规定一个月,后延至三个月。停战期间,凡是参加奥运会的人,都将受到神的保护,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神圣休战条》在当时起到了熄灭战火的保障作用,奠定了把奥运会作为和平、友谊象征的基础。它保证了古奥运会如期举行,不因战争而中断,这对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推动了古希腊文化的展。可以说古代奥运会是地理、政治、经济、宗教、战争相互作用的共同产物,而促进和平友好、反对侵略战争、庆贺丰收和祭祀神灵等则是它的宗旨。

    狼孩与罗马城

    公元前7世纪~前8世纪,意大利的台伯河出海口附近,有一群从特洛伊流亡来的人,他们在此建立一座城镇,名叫亚尔巴龙伽。国王努米托雷的胞弟叫阿姆留斯,他野心勃勃,处心积虑地想谋朝篡位。最终,阿姆留斯动了政变,把他的哥哥努米托雷流放到城外,自己当上了国王。为斩草除根,阿姆留斯把他的侄子杀死,并强迫侄女去当祭司,因为当时祭司是不允许结婚的。他心想,这样一来,也就没有人能够与他争夺王位了。

    不料,战神马尔斯却与阿姆留斯的侄女结合,生下一对孪生子。阿姆留斯非常惊恐,立即派人将其侄女杀死,又命令把这两个孪生婴儿抛入台伯河溺死。那个人来到台伯河岸,见河水不断上涨,他想,不用多少时辰河水准会把孩子冲进河里淹死,所以他把孩子放到岸边就走了。

    13.爱琴海岸的波澜(3)

    河水果然漫上来了,可是并没有把孩子冲走,因为篮子被河边的树枝挂住了。***河水退去;孪生子落到地上哇哇地啼哭起来。这时,有一只母狼来到河边饮水;听到孩子的哭声,便走到孩子身边,不停地嗅着。奇怪的是,那母狼不但不加伤害,而且还用舌头舔干了孩子的身体,并将他们叼回山洞,以自己的奶喂养了他们。

    不久,一个猎人经过山洞,现了这一对孪生子,将他们带回家抚养,并打听出了这两个孩子的身世。猎人给这两个孩子分别取名罗慕洛和雷莫。时间过得很快,两个孩子长大成|人。最终,猎人说出了他们的身世,两兄弟誓一定要替舅舅和母亲报仇。两兄弟苦练本领,渐渐地在这一带有了威望,许多人前来投奔。最终,他们率领队伍与他外祖父的人马联合起来杀死了阿姆留斯。他的外祖父努米托雷重登王位。

    后来,这兄弟俩不愿意依靠外祖父,决定另建一座新城。于是,努米托雷把台伯河畔的七座山丘赠给他们建新都。后来,两兄弟在城市以谁的名字命名上生了争执,最终哥哥罗慕洛杀死了弟弟雷莫,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为罗马。这一天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后定为罗马建城日,并将“母狼|||||||乳|婴”图案定为罗马市徽。

    城邦制度

    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开始形成。在氏族社会组织逐渐解体的基础上,希腊各地相继形成了二百多个城邦。

    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最大的城邦有八千多平方公里国土、数十万人口。

    古代希腊城邦在形成之初,政权一般都由原来的氏族贵族把持。原来由氏族贵族成员组成的长老议事会转化为城邦的贵族会议,掌握着决定城邦事务的大权。部落军事领演变为城邦的执政官,负责处理城邦的行政事务。部落民众大会则转变为城邦的公民大会,在形式上保留了对贵族会议的提议进行表决的权力。这样的城邦政权组成形式被称为贵族政治。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各自力量对比的差异,后来各个城邦的政权形式生了不同的变化。有的城邦从贵族政治演化为民主政治,有的城邦则长期维持着贵族政治。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和展,是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展和文化进步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希波战争

    在希腊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扩展的同时,西亚的波斯帝国也在扩张,强大的波斯帝国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艾奥尼亚希腊诸邦。公元前499年,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米利都等希腊城邦动起义,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镇压起义后,就准备进攻雅典。

    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渡海西侵,但在马拉松战役中被人数居于劣势的雅典重装步兵击败。希腊人赢得了第一次希波战争的胜利。马拉松战役中,雅典军只有192人阵亡,而波斯军则损失了6400人,但这对于庞大的波斯帝国来说并不是重大的打击,因此波斯帝国在此战后仍时刻寻找机会进攻希腊,结果在十年后,第二次希波战争爆。

    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五十万大军再次进攻希腊。希腊各城邦也结成同盟,共御强敌。希腊联军的陆军以斯巴达人为主力,海军则以雅典舰队为主。希腊陆军在温泉关阻击波斯陆军,虽然兵败,但为希腊海军的集结赢得了时间。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将全城焚毁,但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海战中一举击溃波斯海军,波斯人面临补给被切断的危险,不得不撤退。希腊人乘胜追击,解放了小亚细亚的希腊诸邦。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

    希波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对雅典城邦制度的展和雅典的对外扩张影响尤深,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和奴隶制的展。希波战争所造成的希腊政治格局,对于后来希腊历史的展有重大影响。

    14.爱琴海岸的波澜(4)

    希腊的“黄金时代”

    希腊的强盛和繁荣与雅典城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的名字是分不开的。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就是伯里克利,他所统治的时期最能代表与反映古希腊强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思想的全面勃兴和繁荣。由此,伯里克利统治时期的雅典被称为希腊的“黄金时代”,又被称为“伯里克利时代”。

    公元前461年,伯里克利逐渐成为雅典的民主派和国家政权的领导人。此后,伯里克利任席将军,成为雅典的实际领导者。伯里克利沿着梭伦的民主化倾向,一登上政治舞台,就以鲜明的改革措施代表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和下层自由民,扩充了海员、佣工等等四等级公民权益。伯里克利的国内政策以加强民心为核心。从公元前462年的改革开始,雅典公民大会在伯里克利的推动下,逐步通过了一系列的法令和措施。经过伯里克利的苦心经营,雅典的民主政体日益完备。

    伯里克利改革了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和执行机构,剥夺战神山议事会的政治权力,使之分为属雅典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规定各级官职向广大公众开放;实行工薪制;限制取得雅典公民身份的范围。

    伯里克利的对外开放政策以扩大雅典的势力和利益为根本原则,力图在加强控制提洛同盟的基础上,抗击以斯巴达为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建立雅典在希腊世界海陆两方面的优势和主权。经过努力,伯里克利主持完成了雅典与雷埃夫斯港之间的城墙修建工程,即加强了陆地的防御能力,更确保了雅典与海上的交通联系。后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努力,伯里克利领导的雅典在希腊半岛的势( 北大历史课(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3097/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