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阅读
来。
这群猴子们多么可爱和活波啊。
至于石猴昏迷多长时间,无所论及,只说他彻底醒了之后,当真正看清孩儿们个个皮包骨头,精神有所萎靡时,不由地掉下串串泪水,急忙问道:“你们怎么精神不振呢?难道谁欺负你们了吗?”
这是心疼的泪水,这是爱梧的泪水。
同样,猴子们看到大王彻底清醒过来,在心情大大放松的同时,也许内心长久的压抑所致,更可能是石猴问向他们那句话的原因,一时竟“呜呜”地痛苦起来。
这是委屈的泪水,这是思念的泪水,更是难以诉说的泪水。
石猴抹去泪水,摸着孩儿们的头和脸,拉住他们的手,问及原因。然而,没有一个开口说话。无奈,石猴就慢慢地向水帘洞里走去。
快到洞口的时候,孩儿们止住不前,并急忙劝说大王,要求再换一个地方。
“这是我们的家,怎么不能进去?”石猴奇怪地问他们。
“大王,不是不能进去,是不敢进去呀。”
“大王,我们就换个地方吧,你还是我们的大王。”
“大王,我们在这里,一直吃不饱,遇风遇雨也无处可躲,我们就不再在这里了。”
“大王,我们害怕。”
……
石猴大惑不解,一边安慰一边对他们说:“我不在这里的时间太长了,没有把你们看护好,现在,我回来了,可以解除后顾之忧了。这是咱们的家,赶快走吧。”
“大王,你误解了,你不在的时候,我们依然生活的很好,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难道这里出了妖怪不成?”石猴来了火气。
“是啊,大王,是来了妖怪。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难道怕他不成?”
“大王,你斗不过的,我们还是换个地方吧。”
石猴彻底明白过来:孩儿们皮包骨头,原来是受苦受难所致,真是岂有此理!他要给孩儿们壮胆,因此上,只见他一声大喝:“小的们!俺有七十二般变化!俺能腾云驾雾!俺的功夫想当厉害!俺一定要把那妖怪碎死万段!为你们报仇解恨!”
石猴每说一句话,不是换个地方,就是在这个或那个猴子眼前出现。最后,他站在猴子们中间,更大声音说:“小的们!你们说,我怕那妖怪么?”
猴子们看大王有了这么高的本领,也胆大了许多。所以就大声叫道:
“不怕!”
“不怕!”
猴子们个个欣喜若狂,陷于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石猴给他们打气鼓劲,见他们蹦跳欢呼,十分高兴地说:“我们回家!”
“回家喽!回家喽!”
“回家喽!噢!噢!”
水帘洞里,热闹连连,一片欢歌笑语。
事隔两日,石猴正和猴子们在水帘洞里玩耍,突然,一个猴子从外面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叫喊:“大王!大王!不好了!不好了!来了!来了!”
正玩的津津有味的猴子们一听此言,都吓得紧紧围向石猴,脸色煞白。
“怕什么!待我出去,收拾他们!”
……
这以后,石猴与牛魔王八拜之交,成为兄弟。
再以后,石猴便是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保护唐僧取经,云云。
由于石猴大闹天宫,惊天动地,所以,很快就传入法海的耳朵之中。
正觉得唯他独尊而逍遥乐乎、静心修炼的法净,此时如同惊弓之鸟,魂飞胆丧。他面如死灰,浑身乱抖,手脚不听使唤,心里象是吃了耗子似的乱抓乱绕。
由于心烦意乱,法净不得不暂以离开寺庙,独自来到一处,兀自坐下。
此时,远远看去,活象一头死去的野兽一样一动不动;近看去,两只眼球发绿,宛若镶嵌在两个黑乎乎的骷髅里的两粒弹子;如果不是那脑袋偶尔间的间或一轮,还真认为是一头死兽哩。
法净之所以如此狗熊,是因为石猴的突然出现,是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当确定确实如此时,不得不开始慎重。就在他这瘫痪如泥、不知何以为好之时,他突然想到了姜子牙和菩提祖师,遂即便悟解道,他好像被他俩蒙骗了。
“姜子牙,竟然你先不仁,也就休怪老衲不义!”法净从牙缝里恶狠狠地挤出一句话之后,决定再返峨眉,找姜子牙算账。
姜子牙刚镇妖结束,正欲坐在蛇口上歇息,忽然传来法净奸诈的大笑声。他料定法净此举,是为石猴而来。其实,自石猴大闹天宫之后,他就有所准备,所以,他不慌不忙,十分镇定的问道:“金山修炼已有一段时日,因相互忙碌,未曾见面,不知今日来此,是欲叙旧?还是想蹉跎交流?”
法净急急落地,不由分说,嗷嗷叫道:“姜子牙莫要装蒜,你与菩提祖师联手,竟敢骗我?如果不说个清楚,道个明白,定叫恶眉沸沸扬扬,天下大乱!”
“此话怎讲?难道忘记,我俩有约在先,为了人间安然,各自为是吗?而今,你闯我峨眉,言语不吉,是何道理?”
“休的啰嗦!你为何骗我?”
“何时骗你?骗你作甚?你总得说明原因吧?”
“装腔作势!你与菩提祖师同流合污,**其俩,在老衲面前揉谷糠,使得那妖猴大闹天宫。事实摆在面前,你有甚可言?”
“非也,非也。都亲眼所睹,妖猴已除,焉何骗你?至于大闹天宫的猴子有何而来,竟敢胆大妄为,霍乱天庭,目前尚不清楚。不过,此乃天庭之事,与地无缘,论及何意?你念你的佛,我镇我的妖,只要世间平安,何须过问天庭上冒出的猴子呢?倘若只为这一猴子而伤肝动火,可谓无理取闹!如是之举所造成的后果,必是峨眉妖魔复出,天下大乱,祸及苍生,此罪过之大,有谁承担?谁又能承担的了?这样,对你成佛可有益处?你能否能够静心念佛?”
法净听毕,把那双绿豆眼转了几转,接着呲牙咧嘴的威胁姜子牙道:“这个猴子就是那个妖猴,难道你还要继续蒙骗与我?”
“既然你口口声声说是蒙你,就请你说出道理之后,咱再理论不迟。”
法净岂不知道?无非是诈唬而已,他对姜子牙的话语无言以对。不过,他岂能死心?很快就又威吓道:“不是对你下令,但必须得去。请你到天庭一游,将那个猴子弄个水落石出,给老衲一个交代。至于峨眉之妖么,你暂且可以镇压,但是,要在短期内给予答复,否则,老衲定毁峨眉!”
姜子牙大发脾气,不由怒道:“镇妖乃当务之急,怎能离去?倘若离开,妖魔正好复出,兴风作浪,怎么办?难道因为一个猴子,使得世间民不聊生吗?”
“这就看你的造化了。阿弥陀佛!姜太公若是查不出天上那猴子的来历,天下必乱,因此而致使老百姓再次受难,则是你姜太公的不是了。”
法净此话说出,不见姜子牙答话,心里开始揣测:此次前来,只是为天庭冒出的猴子而来,并非一定要祸乱百姓,况且,天庭之猴与地面遥遥相隔,说不定不是当时那个妖猴,如是,他在天庭逍遥,何必一定来到人间作乱呢?另外,至于姜子牙是否与菩提祖师一起骗他,尚不清楚。如果一定强迫他,同时因此又冤枉了他,那么,老衲如是之做,岂不贻笑大方了吗?对,老衲换个口气给他答话,看他如何应付。
这个鸟法净,也在施计。只见他心善面恶地对姜子牙说:“老衲觉得,姜太公不会就此不予理会天庭之乱吧?这可不是姜太公不该不关心的问题。老衲想知道,你对此有何看法?可否说与我听?”
姜子牙明白,法净要耍什么阴谋,但不管怎样,不对法净做一交代,他是誓不罢休的。倘若他真的恼怒,什么事情也敢做得出来。即然这样,不妨也趁机先稳住才是。想到这里,就接过法净的话说:“迟早会给你个回复,请耐心等待吧。”
“阿弥陀佛!老衲只限两日。”
“两日?太仓促了吧?你刚才不是说短期内吗?”姜子牙吃惊道。
“这短期便是两日,两日已经足够。”
姜子牙这才恍悟,中了法净的话语之计。
姜子牙已经中了法海之计,他将采取什么措施与法净周旋?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向下观看。
第三十五章假戏真演
面对如此刁钻的法净,决不能叫他看出破绽。鉴于此,姜子牙看向法净,而法净正在紧紧的盯着他。来不及过多思虑,他立刻应承下来。
法净见姜子牙已经给予答复,狂傲无比的说:“老衲就知道,姜太公办事爽快,为苍生所虑而一定不会把这件事儿搁置太久的。阿弥陀佛!老衲就此回去了,后会有期!”
随着法净的滚蛋,姜子牙又经过静静思考之后,会意地微笑了。
眨眼功夫,两天已到。
法净又临峨眉山,
姜子牙静坐使无见;
法净浮躁燥,
子牙心里也跳跳。
忽听法净冷冷问:
事情可曾有结论?
子牙忙忙应一声:
结论已在心中存。
既如是快快把它明,
否则定要闹的凶;
莫急莫燥慢慢听,
然后再来做注定。
其实子牙计已成,
因此欲再把他蒙,
但愿法净往里钻,
根据事态另决定。
法净此时屏呼吸,
等待子牙把话明,
子牙此时没开口,
是因内心纷乱乱。
如是是,
是因计策不健全,
一旦被看穿,
人间定会遭大难。
只见法净瞪大眼,
急催子牙把话言,
子牙佯装没听见,
其实是在拖时间。
早有准备的法净,看姜子牙一声不吭,认为这里面定有名堂,所以,他不会叫姜子牙细思慢想,遂即催他快说。
姜子牙的确是在拖延时间,就是因为计策不太妥当,可恼法净急急催促。处于无奈,也一时想不出什么再好的办法,也只有按原方案进行了。
尽管,姜子牙对法净异常厌恶和反感,内心燃烧着愤怒的熊熊烈火,但必须强强忍耐,马虎不得地来对付这只老狐狸。所以,他在不能再继续沉默下去之下,便把他昨日观察到的情况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
法净听后,且信且疑。
为了引诱法净上钩,姜子牙说:“你捉拿二妖蛇,我峨眉镇妖,相互有约,互不就范,各行其道,都在为人间行善,如此甚好。恕不知,前天听说妖猴仍在,确实令我吃惊非浅。苦于镇妖繁忙,不能认真观察。也算苍天助我,大地惠泽,赋予你我救助黎民,所以,就在昨天旁晚,镇妖总算告一段落,我因此也总算有时间进行观察。经过详细观察,恍然大悟,果真上当受骗……目前,天上一个妖猴,地面一个妖猴。尤其是地面这个妖猴,已经对你我乃至整个自然界构成极大威胁。看来,除掉妖猴是势在必行,犹豫不得了。回想起来,多亏你来及时提醒,不然,我岂能详细观察?而不详细观察,又怎能知道天上有妖猴出现?若不是详细观察,又怎能知道地面那妖猴竟然健在?一旦妖猴横行之后,待知则晚矣。唉!不会是出现猴子窝了吧?”
法净是个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家伙。为了证实姜子牙所言的虚实,就急急问道:如何才好?”
姜子牙看法净这条鱼开始上钩,心里稍感悦意,急忙附耳与他,说出方法。然后问他此计如何。
法净点头同意,同时要求立即行动。姜子牙岂肯怠慢?遂领着法净前往。
计策已经有进展,
姜子牙心里欢欢然,
他要把法净再蒙骗,
叫他口服心服情愿愿。
这一计,
仍有菩提祖师来配合,
其实此计他俩谋,
只等法净里边钻。
虽然是,计谋不健全,
而如今,菩提也在按计行,
他希望,法净顺着计策走,
也不枉,苦心一片为百姓。
所谓计谋不健全,就在于菩提祖师本身所存在的弱点之方面。这一致命的弱点,在想当年,菩提祖师与姜子牙为了蒙骗法净而点石为猴,然后灭猴那里已经说过。此处不妨重述之:菩提祖师只传道,不出山,是因他身上不能溅上点滴妖魔血液,否则便会涉及他的生命安全,甚至魂散体消。
也正是这个原因,姜子牙才一直闷闷不乐,这就是他在峨眉山上总是认为计策不妥,一声不吭,拖延时间的道理。
且说菩提祖师,按照昨天中午与姜子牙商量的办法已经来到预定地点,并把两块大石点化成自己和石猴,只等法净的到来。
根据说定的时辰,姜子牙应该把法净带来了,可是迟迟不见动静,这也不由的使他心事重重,不免犹豫起来:难道姜子牙另有计策?难道法净没有中计?还是法净识破计谋?姜子牙哪儿究竟怎样?
一连串问号摆在菩提祖师面前,这真把他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不由得再次陷入深思之中:按照当时所说,若姜子牙不能及时赶来,则计划有变,可收计撤走。难道计划真的有变?就这样收计撤走?如果计划没有改变,而法净从中作祟,导致时间受耽呢?如果真是因为法净的刁钻导致姜子牙不能及时赶到,这样,姜子牙赶到之后,不见我菩提祖师,怎么办?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姜子牙的计划确实有变,而我却在此继续等待,则等待何时?倘若姜子牙正在峨眉与法净激战,急需援兵,而我却在此一直等候,岂不怠误时机?究竟该怎么办?这不能说不使他左右为难,百思不解。
这真是:
依计进行计在行,
法净尾巴不露形,
难道差错又出现?
此时子牙可安全?
果真计谋陷泥潭,
峨眉妖魔将翩跹,
法净也把事态乱,
冥冥自然咋办办?
就在他徘徊彷徨,苦思冥想之后,感到后果的可怕而觉定离开这里,前往峨眉看个究竟,说不定正好能帮助姜子牙一把时,突然一股阴风吹来。
天日朗朗,何来阴风?
这乃是姜子牙到来的前奏,这股阴风,是姜子牙与菩提祖师商量计划时所约定好的暗示。
因此,当菩提祖师见到这股阴风时,十分高兴,只见他急忙隐蔽起来,同时顺手指向那两块大石。
虽说时辰已过,然而,一场计谋还是顺利拉开了——
菩提急忙抖尘佛,
霎时地面那二者,
活灵活现一摸样,
言言语语话多多。
也算时间掐的妙,
子牙携法海正好到,
话音恰入其耳尖,
子牙示意他俩阴。
隐身细观察,
竟是说话声,
法净竖耳听,
越听心里越不宁。
子牙见状暗暗喜,
示意法净继续听,
只听菩提与石猴语仍连,
说是联手毁金山。
法净简直气炸肺,
果真菩提祖师将他骗,
正要动手施法术,
姜子牙忙忙把他拦。
问何因,
姜子牙把话轻轻言:
捉蛇应当先捉头,
捉住菩提便不愁。
法净又问姜子牙:
如何才能捉菩提?
姜子牙叫他暂莫动,
叫出手时再出手。
时到菩提又施术,
假石猴站于一边撒尿尿,
单等法净快出现,
计谋接着向前跑。
机会已到莫失掉,
姜子牙示意法净快快行动快出手,
莫把时机耽搁掉,
法净慌忙照计行。
只见鸟法净顺手扔出千年鳖,
又见这只千年鳖,
飞向菩提碟着血,
顿时鳖血溅到菩提后脑勺。
顷刻间,
假菩提就要魂魄散,
假石猴见状欲逃窜,
若是逃窜计划乱。
计谋之关键,
现在已出现,
菩提暗暗捏把汗,
盼着子牙法术现。
只见姜子牙急急用手指向天,
当然是不会叫法净来看见,
顿时大雨滂沱注,
假菩提身上鳖血被冲完。
法净惊呆呆,
不知大雨从何来,
倘若菩提趁机又逃窜,
以后对他极不安。
果然菩提欲逃窜,
然而姜子牙之术正好把他圈,
接着领着法净落面前,
要把话儿问一遍。
假菩提为了把命保,
便把真情往外端:
石猴与他拜兄弟,
灭掉法净占金山;
一旦如了愿,
接着与姜子牙周旋旋,
姜子牙若是来把我俩捉,
如同大海之水属枉然。
姜子牙怒气把话发;
菩提妖猴太猖獗!
我本与法净保太平,
岂容你俩奸计耍?
顿了顿又把话儿说:
妖猴盅惑你非为,
如今你若把那妖猴灭,
放你归山悔过如何何?
假菩提忙忙应一声,
施一术击向石猴脖颈中,
只见石猴头身两分离,
一命归阴不存形。
法净看的清,
此时笑哼哼,
多谢菩提你中计,
现在也取你性命。
生怕法净行动慢,
姜子牙一旁急急催:
妖猴已除剩菩提,
快用鳖血喷其身。
法净一声叫,
如同豺狼嚎,
菩提竟敢坏我事,
今时叫你定难逃!
假菩提于是求饶饶,
法净狰狞奸笑笑,
急将鳖血喷向身,
假菩提接着命归阴。
计划已结束,
各自心中直欢欣,
法净又被蒙,
却在恭敬谢姜公。
至此姜子牙欲长舒一口气,
菩提祖师欲一口气长舒,
忽然法净又嚎嚎:
灭菩提祖师老巢在今朝。
这秽语一出子牙惊,
这污言一放菩提骇,
不曾考虑之问题,
突现面前岂不惊?
这真是:一波刚平一波起,**只揪子牙心。棘手问题如云涌,亟待解决莫停停。
姜子牙将采取什么办法阻止法净非为?菩提祖师有无生命危险?法净能否识破在他与姜子牙离开峨眉,本欲奔往菩提祖师住所后,出其不意的捉住菩提祖师,迫使他灭掉妖猴,尔后再消灭菩提祖师,却在途中竟然相遇这一计策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向观看。
第三十六章险计妙用(一)
姜子牙和菩提祖师使用一个险招,引诱法净,目的是使他在半路上上当。恕不知,法净贼心不死,毒蛇心肠,一定要斩草除根。
由此足见他的野狼之心。可惜,法净此招,却出乎了姜子牙和菩提祖师的意料。
满以为险计已经成功的菩提祖师,还未来得及长长地舒口气,却被法净那句恶言秽语所惊骇,他顾不得、也没有时间与姜子牙商量,急急返回。因时不我待,所以,在返回途中就开始急急考虑,如何对付法净的方案来。
姜子牙也是吃惊非浅,感到问题愈加严重。他想:如果不应承法净,刚才之计大有付诸东流之势;如果应承,菩提祖师岂不毁于一旦?这突如其来的问题,使他大所失措。
毕竟,姜子牙经过诸多风浪,很快便就静下心来,他一边应承一边静心气和地想着策略……
法净看姜子牙似乎心不在焉,也好象没听见他说话一般,便象条疯狗一样又在狂叫:“姜子牙!你不同意去灭菩提祖师的老巢么?可否说个理由呢?”
姜子牙看法净步步紧逼,知道已经不能再继续无语了,于是就塞搪道:“菩提祖师历来多行仗义,教徒念道,何错之有?焉何一定要与他过意不去呢?”
“阿弥陀佛!菩提祖师能将那妖猴灭掉,你怎么敢妄自断定,他日后不会做出对不起你我之事呢?”
姜子牙看法净在绕着舌头说话,岂能不知怎么回事?然而,法净冒出来的闲言,却一时也难以回答,这可如何是好?
法净板着一副铁青的面孔,咄咄逼人地看着姜子牙。
正觉难以回答的姜子牙,斜睨一眼法净,为了缓和窘态,显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此计甚好,只是我该回峨眉镇妖了,是否等这轮镇妖结束,暂再前往?”
法净听此一言,虽对他疑心重重,却也无可挑剔。因此,瞪了姜子牙一眼,愤袖欲离。
姜子牙见状,冷汗涔涔,心里阵阵翻腾,犹如惊涛拍岸,恰是浊浪滔天。虽怒而不能言,虽恶而不能叱,欲阻而不能前,欲战却更难。眼看法净就要离开,眼看菩提祖师就要罹难而遭不测,事态如是恶劣,怎能袖手旁观?
越是仓促越生智,越是生智越能前。关键时刻,姜子牙急中智慧现,突然一声大喊,“大事不好!”
正欲离去的法净,被这冷不丁的大喊声所震慑,遂恶声恶气地问道:“怎么回事?”
姜子牙一声不吭,拉住法净就走。
法净怒气未消,猝然挣脱,恶言恶语地说:“你在阻拦我?”
姜子牙已经计谋在心,只是能拖延一分是一分,拖延一秒算一秒。而今迫在眉睫,因而,不能不回答了。因而,他佯装大惊失色的样子,慌慌张张地说:“金山出乱了。”
法净听此一言,惊慌失措,忙问他是如何知之的。
姜子牙总算又套住了法净,见问他话,急忙答道:“直觉。”
这可是模棱两可的回答,法净虽产生怀疑,却也不能彻底否决。于是逼问道:“如果没有此等事情呢?”
姜子牙:“信不信由你。”
“你敢肯定?”
“直觉判断,十之**不会有问题。”
法净似信似疑,把菩提祖师一事抛于九霄云外,直返金山。接着传来一声恶莽怪腔:“但愿姜子牙的直觉无误。”
姜子牙相当清楚,法净这言外之意十分明了,倘若骗他,他定将以前之事彻底否决,进而使事态大乱。
当然,姜子牙能叫法净姑且不再纠缠菩提祖师这一险计,定有叫他返回金山的妙法。这不,姜子牙看法净已经远离,开始抖动他的尘佛,完毕,就匆匆忙忙与菩提祖师会面去矣。
单说法净,回到金山,山上的场景使他目瞪口呆,因为不知从哪里冒出一群妖怪,现今正在与鳖蟹横训练出来的鱼、鳖、虾、蟹杂杂虫激战恶战,虽然在鸟一炮的亲自督促下,这群杂杂虫作起战来有条不乱,但时隔不长便就你拥他挤,溃不成军,如同一窝乱蜂,嗡嗡作响,到处碰壁。
这还了得?法净脸色铁青,鳖声不吭,倏然在山上落定,慌忙施展法术。
法净这一动作的快速,如同孝帽突然掉地,就抓紧从地上捡起,胡乱戴在头上一样快。
尽管法净动作甚快,但不能很快施术,因为手下的这群乌合尚未退去。
不愧鸟一炮是法净亲自栽培出来的种子,他见主子回来,便增断肠头般用尽他那沙哑的怪腔叫手下喽啰赶快撤退。由于嗡嗡声甚大,故而离他近的,听到后为保命慌忙退去,离他远的仍然如同一锅沸水到处瞎跑乱嚎。这可把鸟一炮急得向条过不去河的狗似的,不在何以是好。
这群杂杂虫越来越少,越战越乱,越乱越乱。当看到大有去求之势时,干脆“呱呱鸡上南坡——各顾各”地兀自逃命而去。
法净看到这群喽啰不堪一击,灰心丧气,他不再顾及他们的安全,匆忙拿出随身携带的钵盂射向越战越勇的妖怪。
只见钵盂所到之处,无所不能,三五成群的妖怪能被同时收去,即使挨着边的也一命不保。
看来,鸟法净的这个钵盂的确是一件宝贝,怪不得,当时白娘子难逃此劫。
殊不知,法净刚收回钵盂,背后突然传来一声大喊:“法净!拿命来”接着,一股风声闪电般疾驰而来。
毕竟,法净老奸巨猾,在躲过这股风声的同时把他那一毛也无的肉头扭了过来,这才发现原来是白娘子正挥动着利剑向他刺来。
白娘子扑了个空,回头寻时,已不见法净,却发现一道明晃晃的光线射了过来。白娘子非常灵敏,只见她就地一滚,忙忙隐身。
可惜,白娘子躲过了钵盂之光,却没有逃脱法净的魔掌之佛,现出了原先。
法净见状,哭丧着脸急急闭上两只小眼,默念阿弥。
法净本应高兴,却哭丧起脸来,像是为他祖宗吊孝的同时超度生灵似的,这是怎么回事?
很简单,是他害了白娘子,所以他那成佛之望犹如南柯一梦就要化为泡影,即便不是这样,也定会大大推迟时间。
就在法净懊悔莫及时,鸟一炮突然一声惊叫道:“方丈,你看!”
法净瞪大眼睛,顺着鸟一炮的手势看去。这一看,更是他大惊愕然。他不明白,白娘子的原行怎么会是一条小灰蛇呢?还未细看,小灰蛇就魂飞体散。为了解开疑团,他飞快地挪动着螃蟹步子,来到白娘子被困的地方。
白娘子听到金山上面厮杀不断,尽管不知事怎么回事,却也十分高兴,巴不得法净早早完蛋。忽然间风平浪静,不由得心里有所忐忑,尚在犹豫时,兀然,法净出现在面前,心情遂久久不能平静。余余,她开始怒不可遏地说:“人间自有雄兵百万,都会不停的找你这个魔鬼算账,哪怕他们粉身碎骨!你想安宁吗?休想!”
白娘子说有雄兵百万,无非是对法净的愤慨而已,其实哪里有什么雄兵百万?不过,白娘子之所以如是说,大凡是在糊弄法净,也很有可能是她把诛灭法净的最大希望寄托于人间。
法净岂是胆怯之辈?他倪视着白娘子一眼,如同蛤蟆叫唤似的哈哈大笑着说:“区区一条小灰蛇,竟然扮作白娘子摸样,闯我金山,岂不自取灭亡?”
白娘子听说是条小灰蛇,并非是她所担心的青妹,遂一块石头落地。由于小灰蛇也是同胞姐妹兄弟,因而也是伤心不已的喃喃道:“灰蛇妹妹,白娘子对不住你,你不该来这里救我呀!你真傻,法净可是一个十恶不赦的魔鬼,你为什么要来啊?但愿你一路走好。”
白娘子本是为罹难的小灰蛇感到遗憾,因而给予祈祷。没想到,法净竟然信以为真。他两眼一瞪,心里“呯呯”直跳,同时在想:这个妖蛇还有妹妹?老衲怎么一直不知道?她说有雄兵百万,难道她有召唤蛇族之能?即使她有这种能耐,现在已经被困,她是如何召唤的?莫非…对,她在撒谎。不对,那条小灰蛇和这妖蛇定有来往,不然,小灰蛇偏来金山闹事,而白娘子这条妖蛇正好被困在这里,难道这是巧合?不可能!不如…不如试她一试,诈她一诈,在做决定。
法净想到这里,故作镇静地说:“想不到白娘子呼风唤雨的本事真不小,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还能指挥千军万马,并且恰到好处,偏偏老衲不再金山时,它们聚众于此胡作非为。可惜,算计到头一场空,老衲正好回来收拾它们。为此,白娘子伤心否?”
白娘子这才明白,刚才金山鼎沸混乱,是因来了一群诸如小灰蛇之类的角色所致。当然,她也搞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有一点是毫不含糊的,这就是法净话中有话。现在无需多疑,他是为小灰是否与我有牵连蛇而前来试探虚实的。这条狡猾的狐狸,我要把他吓得屁滚尿流,撒撒他的威风。鉴于这种原因,白娘子就异常兴奋地说:“灰蛇妹妹,你不顾生死,率众前来,为姐心满意足。虽然败北,但是,我们的同胞遍布天涯海角,法净岂能耐何我们吗?在此,希望红蛇黑蛇两位妹妹,以后在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千万不要再领兵前来,重蹈灰蛇妹妹之辙。法净是个狂魔,你俩一定要记住,这狂魔已经害死了灰蛇妹妹,又添了一条大罪,这血海深仇要牢记心间,不是万不得已,莫要出兵。目前,一切希望都寄托你俩身上了。现在,法净正是横行时候,你们一定不要乱来,姐姐在此拜托了。”
白娘子越说,法净越觉可怕。不由得暗暗揣测起来:如此之多之妖物,岂能一一困之?一一消灭?虽说地面妖猴已除,菩提祖师已除,但菩提手下尚存,此虑未去,又来众多之妖蛇偷袭金山,况且还有红蛇黑蛇依然还在活动。如是,这成佛之事岂能安生?他想到了蟹鳖横,可蟹鳖横二次招收喽啰已去,如果找他回来,走遍大千世界的角角落落,寻蛇而灭之也无曾不可,可这样的话,金山的后备力量怎么办?况且,天上那个的猴子,说不定什么时候落入自然,还会对他构成威胁,所以不能没有后备力量,这说明灭蛇任务不能有蟹鳖横来完成。于是想到了鸟一炮,思虑片刻,觉得他不是这块料。这使他陷入彷徨的思考之中,当想到鳖蟹横死的连个屁都没吭时,不由得打了个冷颤,进而想到成佛途中尽存绊脚石而大为困惑。至此,他觉得前途渺茫,如同在死亡谷里挣扎。
白娘子看法净死气沉沉,料到他把她的话儿信以为真,所以继续唱戏道:“但愿时日早早到来,将金山打得片甲不留,我白娘子死而无憾!”
突然,法净睁开小眼,强装狂笑说:“什么雄兵百万,无法是雕虫小技,瞒我法净,真是白日做梦!莫说百万,即使百百万,奈我如何?”
难道此计被法净识破?即便如此,也决不能叫他安生!白娘子想到这里,甩出一句模棱两可的话来:“笑看你的末日到来吧!”
当然,白娘子只字不提姜子牙,是为了分散法净对姜子牙他注意力罢了。
法净不再在白娘子身上打主意了,所以扫兴而出。
忽然,白娘子想到了李仙,因而,那止不住的泪水“哗哗”直流,不由得大声叫道:“贼法净!还我李仙!”
法净瘪笑两声,滚了出去。然后,把鸟一炮叫来,吩咐一番,接着直扑峨眉而去。
法净贼心不死,又临峨眉,是否还在梦想着前往菩提祖师那里呢?姜子牙和菩提祖师究竟有了什么高招?法净能否被蒙?菩提祖师会怎样对付法净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向下观看。
第三十七章险计妙用(二)
峨眉山上,姜子牙看法净两条眉毛皱的向两条螃蟹腿,便故作镇静地问道:“金山可否有妖精出现?不会是来找我算账的吧?”
姜子牙不是去找菩提祖师了吗?
无需多疑,他已与菩提祖师险计又生,只等法净去钻呢。
法净不由分说,威胁道:“金山上尽是蛇妖,已被铲除。其中,有个很像白蛇的妖精,化成原形时,竟然是条小灰蛇。老衲前去质问白蛇,竟然是她的妹妹,另外,还有两个妹妹叫红蛇和黑蛇。老衲不知,世上竟然有这么多蛇妖,长期下去,岂不世间不宁乎?为此,不知姜太公有何高招呀?”
姜子牙捋捋胡须,抿嘴而笑。此乃是他为救菩提祖师所致,岂能不知?根据言行,法净是找过白娘子了,白娘子也定是为了糊弄他才如是之做。既然这样,不能叫他为了到处搜捕世间之蛇而扰乱人间,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此下去,几百年后,人间将有一圣僧前往西天取经,石猴也将是他的大徒弟一同跟随,这迢迢千里原本就很辛苦,若法净在搜捕世间之蛇时遇到此僧,法净岂能不下毒手?到那时,自然浑浊,何来圣经相传?又何谈石猴救妹之时?还何言灭掉法海之举?正因为这样,必须把白娘子只说彻底否决,使法净专心梦想成佛而不危害天下。所以,一定给他一个满意答复,使他死心搭地才是。
法净看姜子牙没有反应,便急忙重复道:“看来妖蛇多多,若不尽处,自然界岂能安然乎?”
姜子牙看法净急得象一条过不去河的狗似的又在乱嗷,于是就开口说道:“自然界里,万物皆有。蛇之种类及其颜色纷繁多多。凡蛇,都是白蛇之妹,信乎?我不相信,白蛇有这么大的本事!她一定是对你产生反感才这样说的。”
“老衲岂能信乎?只是心里一时难解罢了。经这般提醒,一切自然明了。果真白蛇口出狂言,阿弥陀佛!”法海听了姜子牙之言,还真的“若有所悟”哩!
姜子牙心中喜不胜收道:“不知方丈下一步有何打算?”
“当然是菩提祖师的老窝了,为了世态安然,决不能留下后患啊。阿弥陀佛!但愿我们共同携手,创造美好自然。老衲告辞了。”
法净之所以来去匆匆,就是姜子牙一语击中要害。当然,在法净看来,他是在利用姜子牙的能掐会算罢了,有朝一日,定然不会叫他好过的,起码,他不能奈他如何。至于天上那个猴子么,哼!有蟹鳖横的神奇功能,有甚可怕?所以,他面前的第一个动作就( 孙悟空的新传说 http://www.xlawen.org/kan/3112/ )
这群猴子们多么可爱和活波啊。
至于石猴昏迷多长时间,无所论及,只说他彻底醒了之后,当真正看清孩儿们个个皮包骨头,精神有所萎靡时,不由地掉下串串泪水,急忙问道:“你们怎么精神不振呢?难道谁欺负你们了吗?”
这是心疼的泪水,这是爱梧的泪水。
同样,猴子们看到大王彻底清醒过来,在心情大大放松的同时,也许内心长久的压抑所致,更可能是石猴问向他们那句话的原因,一时竟“呜呜”地痛苦起来。
这是委屈的泪水,这是思念的泪水,更是难以诉说的泪水。
石猴抹去泪水,摸着孩儿们的头和脸,拉住他们的手,问及原因。然而,没有一个开口说话。无奈,石猴就慢慢地向水帘洞里走去。
快到洞口的时候,孩儿们止住不前,并急忙劝说大王,要求再换一个地方。
“这是我们的家,怎么不能进去?”石猴奇怪地问他们。
“大王,不是不能进去,是不敢进去呀。”
“大王,我们就换个地方吧,你还是我们的大王。”
“大王,我们在这里,一直吃不饱,遇风遇雨也无处可躲,我们就不再在这里了。”
“大王,我们害怕。”
……
石猴大惑不解,一边安慰一边对他们说:“我不在这里的时间太长了,没有把你们看护好,现在,我回来了,可以解除后顾之忧了。这是咱们的家,赶快走吧。”
“大王,你误解了,你不在的时候,我们依然生活的很好,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难道这里出了妖怪不成?”石猴来了火气。
“是啊,大王,是来了妖怪。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难道怕他不成?”
“大王,你斗不过的,我们还是换个地方吧。”
石猴彻底明白过来:孩儿们皮包骨头,原来是受苦受难所致,真是岂有此理!他要给孩儿们壮胆,因此上,只见他一声大喝:“小的们!俺有七十二般变化!俺能腾云驾雾!俺的功夫想当厉害!俺一定要把那妖怪碎死万段!为你们报仇解恨!”
石猴每说一句话,不是换个地方,就是在这个或那个猴子眼前出现。最后,他站在猴子们中间,更大声音说:“小的们!你们说,我怕那妖怪么?”
猴子们看大王有了这么高的本领,也胆大了许多。所以就大声叫道:
“不怕!”
“不怕!”
猴子们个个欣喜若狂,陷于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石猴给他们打气鼓劲,见他们蹦跳欢呼,十分高兴地说:“我们回家!”
“回家喽!回家喽!”
“回家喽!噢!噢!”
水帘洞里,热闹连连,一片欢歌笑语。
事隔两日,石猴正和猴子们在水帘洞里玩耍,突然,一个猴子从外面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叫喊:“大王!大王!不好了!不好了!来了!来了!”
正玩的津津有味的猴子们一听此言,都吓得紧紧围向石猴,脸色煞白。
“怕什么!待我出去,收拾他们!”
……
这以后,石猴与牛魔王八拜之交,成为兄弟。
再以后,石猴便是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保护唐僧取经,云云。
由于石猴大闹天宫,惊天动地,所以,很快就传入法海的耳朵之中。
正觉得唯他独尊而逍遥乐乎、静心修炼的法净,此时如同惊弓之鸟,魂飞胆丧。他面如死灰,浑身乱抖,手脚不听使唤,心里象是吃了耗子似的乱抓乱绕。
由于心烦意乱,法净不得不暂以离开寺庙,独自来到一处,兀自坐下。
此时,远远看去,活象一头死去的野兽一样一动不动;近看去,两只眼球发绿,宛若镶嵌在两个黑乎乎的骷髅里的两粒弹子;如果不是那脑袋偶尔间的间或一轮,还真认为是一头死兽哩。
法净之所以如此狗熊,是因为石猴的突然出现,是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当确定确实如此时,不得不开始慎重。就在他这瘫痪如泥、不知何以为好之时,他突然想到了姜子牙和菩提祖师,遂即便悟解道,他好像被他俩蒙骗了。
“姜子牙,竟然你先不仁,也就休怪老衲不义!”法净从牙缝里恶狠狠地挤出一句话之后,决定再返峨眉,找姜子牙算账。
姜子牙刚镇妖结束,正欲坐在蛇口上歇息,忽然传来法净奸诈的大笑声。他料定法净此举,是为石猴而来。其实,自石猴大闹天宫之后,他就有所准备,所以,他不慌不忙,十分镇定的问道:“金山修炼已有一段时日,因相互忙碌,未曾见面,不知今日来此,是欲叙旧?还是想蹉跎交流?”
法净急急落地,不由分说,嗷嗷叫道:“姜子牙莫要装蒜,你与菩提祖师联手,竟敢骗我?如果不说个清楚,道个明白,定叫恶眉沸沸扬扬,天下大乱!”
“此话怎讲?难道忘记,我俩有约在先,为了人间安然,各自为是吗?而今,你闯我峨眉,言语不吉,是何道理?”
“休的啰嗦!你为何骗我?”
“何时骗你?骗你作甚?你总得说明原因吧?”
“装腔作势!你与菩提祖师同流合污,**其俩,在老衲面前揉谷糠,使得那妖猴大闹天宫。事实摆在面前,你有甚可言?”
“非也,非也。都亲眼所睹,妖猴已除,焉何骗你?至于大闹天宫的猴子有何而来,竟敢胆大妄为,霍乱天庭,目前尚不清楚。不过,此乃天庭之事,与地无缘,论及何意?你念你的佛,我镇我的妖,只要世间平安,何须过问天庭上冒出的猴子呢?倘若只为这一猴子而伤肝动火,可谓无理取闹!如是之举所造成的后果,必是峨眉妖魔复出,天下大乱,祸及苍生,此罪过之大,有谁承担?谁又能承担的了?这样,对你成佛可有益处?你能否能够静心念佛?”
法净听毕,把那双绿豆眼转了几转,接着呲牙咧嘴的威胁姜子牙道:“这个猴子就是那个妖猴,难道你还要继续蒙骗与我?”
“既然你口口声声说是蒙你,就请你说出道理之后,咱再理论不迟。”
法净岂不知道?无非是诈唬而已,他对姜子牙的话语无言以对。不过,他岂能死心?很快就又威吓道:“不是对你下令,但必须得去。请你到天庭一游,将那个猴子弄个水落石出,给老衲一个交代。至于峨眉之妖么,你暂且可以镇压,但是,要在短期内给予答复,否则,老衲定毁峨眉!”
姜子牙大发脾气,不由怒道:“镇妖乃当务之急,怎能离去?倘若离开,妖魔正好复出,兴风作浪,怎么办?难道因为一个猴子,使得世间民不聊生吗?”
“这就看你的造化了。阿弥陀佛!姜太公若是查不出天上那猴子的来历,天下必乱,因此而致使老百姓再次受难,则是你姜太公的不是了。”
法净此话说出,不见姜子牙答话,心里开始揣测:此次前来,只是为天庭冒出的猴子而来,并非一定要祸乱百姓,况且,天庭之猴与地面遥遥相隔,说不定不是当时那个妖猴,如是,他在天庭逍遥,何必一定来到人间作乱呢?另外,至于姜子牙是否与菩提祖师一起骗他,尚不清楚。如果一定强迫他,同时因此又冤枉了他,那么,老衲如是之做,岂不贻笑大方了吗?对,老衲换个口气给他答话,看他如何应付。
这个鸟法净,也在施计。只见他心善面恶地对姜子牙说:“老衲觉得,姜太公不会就此不予理会天庭之乱吧?这可不是姜太公不该不关心的问题。老衲想知道,你对此有何看法?可否说与我听?”
姜子牙明白,法净要耍什么阴谋,但不管怎样,不对法净做一交代,他是誓不罢休的。倘若他真的恼怒,什么事情也敢做得出来。即然这样,不妨也趁机先稳住才是。想到这里,就接过法净的话说:“迟早会给你个回复,请耐心等待吧。”
“阿弥陀佛!老衲只限两日。”
“两日?太仓促了吧?你刚才不是说短期内吗?”姜子牙吃惊道。
“这短期便是两日,两日已经足够。”
姜子牙这才恍悟,中了法净的话语之计。
姜子牙已经中了法海之计,他将采取什么措施与法净周旋?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向下观看。
第三十五章假戏真演
面对如此刁钻的法净,决不能叫他看出破绽。鉴于此,姜子牙看向法净,而法净正在紧紧的盯着他。来不及过多思虑,他立刻应承下来。
法净见姜子牙已经给予答复,狂傲无比的说:“老衲就知道,姜太公办事爽快,为苍生所虑而一定不会把这件事儿搁置太久的。阿弥陀佛!老衲就此回去了,后会有期!”
随着法净的滚蛋,姜子牙又经过静静思考之后,会意地微笑了。
眨眼功夫,两天已到。
法净又临峨眉山,
姜子牙静坐使无见;
法净浮躁燥,
子牙心里也跳跳。
忽听法净冷冷问:
事情可曾有结论?
子牙忙忙应一声:
结论已在心中存。
既如是快快把它明,
否则定要闹的凶;
莫急莫燥慢慢听,
然后再来做注定。
其实子牙计已成,
因此欲再把他蒙,
但愿法净往里钻,
根据事态另决定。
法净此时屏呼吸,
等待子牙把话明,
子牙此时没开口,
是因内心纷乱乱。
如是是,
是因计策不健全,
一旦被看穿,
人间定会遭大难。
只见法净瞪大眼,
急催子牙把话言,
子牙佯装没听见,
其实是在拖时间。
早有准备的法净,看姜子牙一声不吭,认为这里面定有名堂,所以,他不会叫姜子牙细思慢想,遂即催他快说。
姜子牙的确是在拖延时间,就是因为计策不太妥当,可恼法净急急催促。处于无奈,也一时想不出什么再好的办法,也只有按原方案进行了。
尽管,姜子牙对法净异常厌恶和反感,内心燃烧着愤怒的熊熊烈火,但必须强强忍耐,马虎不得地来对付这只老狐狸。所以,他在不能再继续沉默下去之下,便把他昨日观察到的情况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
法净听后,且信且疑。
为了引诱法净上钩,姜子牙说:“你捉拿二妖蛇,我峨眉镇妖,相互有约,互不就范,各行其道,都在为人间行善,如此甚好。恕不知,前天听说妖猴仍在,确实令我吃惊非浅。苦于镇妖繁忙,不能认真观察。也算苍天助我,大地惠泽,赋予你我救助黎民,所以,就在昨天旁晚,镇妖总算告一段落,我因此也总算有时间进行观察。经过详细观察,恍然大悟,果真上当受骗……目前,天上一个妖猴,地面一个妖猴。尤其是地面这个妖猴,已经对你我乃至整个自然界构成极大威胁。看来,除掉妖猴是势在必行,犹豫不得了。回想起来,多亏你来及时提醒,不然,我岂能详细观察?而不详细观察,又怎能知道天上有妖猴出现?若不是详细观察,又怎能知道地面那妖猴竟然健在?一旦妖猴横行之后,待知则晚矣。唉!不会是出现猴子窝了吧?”
法净是个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家伙。为了证实姜子牙所言的虚实,就急急问道:如何才好?”
姜子牙看法净这条鱼开始上钩,心里稍感悦意,急忙附耳与他,说出方法。然后问他此计如何。
法净点头同意,同时要求立即行动。姜子牙岂肯怠慢?遂领着法净前往。
计策已经有进展,
姜子牙心里欢欢然,
他要把法净再蒙骗,
叫他口服心服情愿愿。
这一计,
仍有菩提祖师来配合,
其实此计他俩谋,
只等法净里边钻。
虽然是,计谋不健全,
而如今,菩提也在按计行,
他希望,法净顺着计策走,
也不枉,苦心一片为百姓。
所谓计谋不健全,就在于菩提祖师本身所存在的弱点之方面。这一致命的弱点,在想当年,菩提祖师与姜子牙为了蒙骗法净而点石为猴,然后灭猴那里已经说过。此处不妨重述之:菩提祖师只传道,不出山,是因他身上不能溅上点滴妖魔血液,否则便会涉及他的生命安全,甚至魂散体消。
也正是这个原因,姜子牙才一直闷闷不乐,这就是他在峨眉山上总是认为计策不妥,一声不吭,拖延时间的道理。
且说菩提祖师,按照昨天中午与姜子牙商量的办法已经来到预定地点,并把两块大石点化成自己和石猴,只等法净的到来。
根据说定的时辰,姜子牙应该把法净带来了,可是迟迟不见动静,这也不由的使他心事重重,不免犹豫起来:难道姜子牙另有计策?难道法净没有中计?还是法净识破计谋?姜子牙哪儿究竟怎样?
一连串问号摆在菩提祖师面前,这真把他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不由得再次陷入深思之中:按照当时所说,若姜子牙不能及时赶来,则计划有变,可收计撤走。难道计划真的有变?就这样收计撤走?如果计划没有改变,而法净从中作祟,导致时间受耽呢?如果真是因为法净的刁钻导致姜子牙不能及时赶到,这样,姜子牙赶到之后,不见我菩提祖师,怎么办?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姜子牙的计划确实有变,而我却在此继续等待,则等待何时?倘若姜子牙正在峨眉与法净激战,急需援兵,而我却在此一直等候,岂不怠误时机?究竟该怎么办?这不能说不使他左右为难,百思不解。
这真是:
依计进行计在行,
法净尾巴不露形,
难道差错又出现?
此时子牙可安全?
果真计谋陷泥潭,
峨眉妖魔将翩跹,
法净也把事态乱,
冥冥自然咋办办?
就在他徘徊彷徨,苦思冥想之后,感到后果的可怕而觉定离开这里,前往峨眉看个究竟,说不定正好能帮助姜子牙一把时,突然一股阴风吹来。
天日朗朗,何来阴风?
这乃是姜子牙到来的前奏,这股阴风,是姜子牙与菩提祖师商量计划时所约定好的暗示。
因此,当菩提祖师见到这股阴风时,十分高兴,只见他急忙隐蔽起来,同时顺手指向那两块大石。
虽说时辰已过,然而,一场计谋还是顺利拉开了——
菩提急忙抖尘佛,
霎时地面那二者,
活灵活现一摸样,
言言语语话多多。
也算时间掐的妙,
子牙携法海正好到,
话音恰入其耳尖,
子牙示意他俩阴。
隐身细观察,
竟是说话声,
法净竖耳听,
越听心里越不宁。
子牙见状暗暗喜,
示意法净继续听,
只听菩提与石猴语仍连,
说是联手毁金山。
法净简直气炸肺,
果真菩提祖师将他骗,
正要动手施法术,
姜子牙忙忙把他拦。
问何因,
姜子牙把话轻轻言:
捉蛇应当先捉头,
捉住菩提便不愁。
法净又问姜子牙:
如何才能捉菩提?
姜子牙叫他暂莫动,
叫出手时再出手。
时到菩提又施术,
假石猴站于一边撒尿尿,
单等法净快出现,
计谋接着向前跑。
机会已到莫失掉,
姜子牙示意法净快快行动快出手,
莫把时机耽搁掉,
法净慌忙照计行。
只见鸟法净顺手扔出千年鳖,
又见这只千年鳖,
飞向菩提碟着血,
顿时鳖血溅到菩提后脑勺。
顷刻间,
假菩提就要魂魄散,
假石猴见状欲逃窜,
若是逃窜计划乱。
计谋之关键,
现在已出现,
菩提暗暗捏把汗,
盼着子牙法术现。
只见姜子牙急急用手指向天,
当然是不会叫法净来看见,
顿时大雨滂沱注,
假菩提身上鳖血被冲完。
法净惊呆呆,
不知大雨从何来,
倘若菩提趁机又逃窜,
以后对他极不安。
果然菩提欲逃窜,
然而姜子牙之术正好把他圈,
接着领着法净落面前,
要把话儿问一遍。
假菩提为了把命保,
便把真情往外端:
石猴与他拜兄弟,
灭掉法净占金山;
一旦如了愿,
接着与姜子牙周旋旋,
姜子牙若是来把我俩捉,
如同大海之水属枉然。
姜子牙怒气把话发;
菩提妖猴太猖獗!
我本与法净保太平,
岂容你俩奸计耍?
顿了顿又把话儿说:
妖猴盅惑你非为,
如今你若把那妖猴灭,
放你归山悔过如何何?
假菩提忙忙应一声,
施一术击向石猴脖颈中,
只见石猴头身两分离,
一命归阴不存形。
法净看的清,
此时笑哼哼,
多谢菩提你中计,
现在也取你性命。
生怕法净行动慢,
姜子牙一旁急急催:
妖猴已除剩菩提,
快用鳖血喷其身。
法净一声叫,
如同豺狼嚎,
菩提竟敢坏我事,
今时叫你定难逃!
假菩提于是求饶饶,
法净狰狞奸笑笑,
急将鳖血喷向身,
假菩提接着命归阴。
计划已结束,
各自心中直欢欣,
法净又被蒙,
却在恭敬谢姜公。
至此姜子牙欲长舒一口气,
菩提祖师欲一口气长舒,
忽然法净又嚎嚎:
灭菩提祖师老巢在今朝。
这秽语一出子牙惊,
这污言一放菩提骇,
不曾考虑之问题,
突现面前岂不惊?
这真是:一波刚平一波起,**只揪子牙心。棘手问题如云涌,亟待解决莫停停。
姜子牙将采取什么办法阻止法净非为?菩提祖师有无生命危险?法净能否识破在他与姜子牙离开峨眉,本欲奔往菩提祖师住所后,出其不意的捉住菩提祖师,迫使他灭掉妖猴,尔后再消灭菩提祖师,却在途中竟然相遇这一计策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向观看。
第三十六章险计妙用(一)
姜子牙和菩提祖师使用一个险招,引诱法净,目的是使他在半路上上当。恕不知,法净贼心不死,毒蛇心肠,一定要斩草除根。
由此足见他的野狼之心。可惜,法净此招,却出乎了姜子牙和菩提祖师的意料。
满以为险计已经成功的菩提祖师,还未来得及长长地舒口气,却被法净那句恶言秽语所惊骇,他顾不得、也没有时间与姜子牙商量,急急返回。因时不我待,所以,在返回途中就开始急急考虑,如何对付法净的方案来。
姜子牙也是吃惊非浅,感到问题愈加严重。他想:如果不应承法净,刚才之计大有付诸东流之势;如果应承,菩提祖师岂不毁于一旦?这突如其来的问题,使他大所失措。
毕竟,姜子牙经过诸多风浪,很快便就静下心来,他一边应承一边静心气和地想着策略……
法净看姜子牙似乎心不在焉,也好象没听见他说话一般,便象条疯狗一样又在狂叫:“姜子牙!你不同意去灭菩提祖师的老巢么?可否说个理由呢?”
姜子牙看法净步步紧逼,知道已经不能再继续无语了,于是就塞搪道:“菩提祖师历来多行仗义,教徒念道,何错之有?焉何一定要与他过意不去呢?”
“阿弥陀佛!菩提祖师能将那妖猴灭掉,你怎么敢妄自断定,他日后不会做出对不起你我之事呢?”
姜子牙看法净在绕着舌头说话,岂能不知怎么回事?然而,法净冒出来的闲言,却一时也难以回答,这可如何是好?
法净板着一副铁青的面孔,咄咄逼人地看着姜子牙。
正觉难以回答的姜子牙,斜睨一眼法净,为了缓和窘态,显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此计甚好,只是我该回峨眉镇妖了,是否等这轮镇妖结束,暂再前往?”
法净听此一言,虽对他疑心重重,却也无可挑剔。因此,瞪了姜子牙一眼,愤袖欲离。
姜子牙见状,冷汗涔涔,心里阵阵翻腾,犹如惊涛拍岸,恰是浊浪滔天。虽怒而不能言,虽恶而不能叱,欲阻而不能前,欲战却更难。眼看法净就要离开,眼看菩提祖师就要罹难而遭不测,事态如是恶劣,怎能袖手旁观?
越是仓促越生智,越是生智越能前。关键时刻,姜子牙急中智慧现,突然一声大喊,“大事不好!”
正欲离去的法净,被这冷不丁的大喊声所震慑,遂恶声恶气地问道:“怎么回事?”
姜子牙一声不吭,拉住法净就走。
法净怒气未消,猝然挣脱,恶言恶语地说:“你在阻拦我?”
姜子牙已经计谋在心,只是能拖延一分是一分,拖延一秒算一秒。而今迫在眉睫,因而,不能不回答了。因而,他佯装大惊失色的样子,慌慌张张地说:“金山出乱了。”
法净听此一言,惊慌失措,忙问他是如何知之的。
姜子牙总算又套住了法净,见问他话,急忙答道:“直觉。”
这可是模棱两可的回答,法净虽产生怀疑,却也不能彻底否决。于是逼问道:“如果没有此等事情呢?”
姜子牙:“信不信由你。”
“你敢肯定?”
“直觉判断,十之**不会有问题。”
法净似信似疑,把菩提祖师一事抛于九霄云外,直返金山。接着传来一声恶莽怪腔:“但愿姜子牙的直觉无误。”
姜子牙相当清楚,法净这言外之意十分明了,倘若骗他,他定将以前之事彻底否决,进而使事态大乱。
当然,姜子牙能叫法净姑且不再纠缠菩提祖师这一险计,定有叫他返回金山的妙法。这不,姜子牙看法净已经远离,开始抖动他的尘佛,完毕,就匆匆忙忙与菩提祖师会面去矣。
单说法净,回到金山,山上的场景使他目瞪口呆,因为不知从哪里冒出一群妖怪,现今正在与鳖蟹横训练出来的鱼、鳖、虾、蟹杂杂虫激战恶战,虽然在鸟一炮的亲自督促下,这群杂杂虫作起战来有条不乱,但时隔不长便就你拥他挤,溃不成军,如同一窝乱蜂,嗡嗡作响,到处碰壁。
这还了得?法净脸色铁青,鳖声不吭,倏然在山上落定,慌忙施展法术。
法净这一动作的快速,如同孝帽突然掉地,就抓紧从地上捡起,胡乱戴在头上一样快。
尽管法净动作甚快,但不能很快施术,因为手下的这群乌合尚未退去。
不愧鸟一炮是法净亲自栽培出来的种子,他见主子回来,便增断肠头般用尽他那沙哑的怪腔叫手下喽啰赶快撤退。由于嗡嗡声甚大,故而离他近的,听到后为保命慌忙退去,离他远的仍然如同一锅沸水到处瞎跑乱嚎。这可把鸟一炮急得向条过不去河的狗似的,不在何以是好。
这群杂杂虫越来越少,越战越乱,越乱越乱。当看到大有去求之势时,干脆“呱呱鸡上南坡——各顾各”地兀自逃命而去。
法净看到这群喽啰不堪一击,灰心丧气,他不再顾及他们的安全,匆忙拿出随身携带的钵盂射向越战越勇的妖怪。
只见钵盂所到之处,无所不能,三五成群的妖怪能被同时收去,即使挨着边的也一命不保。
看来,鸟法净的这个钵盂的确是一件宝贝,怪不得,当时白娘子难逃此劫。
殊不知,法净刚收回钵盂,背后突然传来一声大喊:“法净!拿命来”接着,一股风声闪电般疾驰而来。
毕竟,法净老奸巨猾,在躲过这股风声的同时把他那一毛也无的肉头扭了过来,这才发现原来是白娘子正挥动着利剑向他刺来。
白娘子扑了个空,回头寻时,已不见法净,却发现一道明晃晃的光线射了过来。白娘子非常灵敏,只见她就地一滚,忙忙隐身。
可惜,白娘子躲过了钵盂之光,却没有逃脱法净的魔掌之佛,现出了原先。
法净见状,哭丧着脸急急闭上两只小眼,默念阿弥。
法净本应高兴,却哭丧起脸来,像是为他祖宗吊孝的同时超度生灵似的,这是怎么回事?
很简单,是他害了白娘子,所以他那成佛之望犹如南柯一梦就要化为泡影,即便不是这样,也定会大大推迟时间。
就在法净懊悔莫及时,鸟一炮突然一声惊叫道:“方丈,你看!”
法净瞪大眼睛,顺着鸟一炮的手势看去。这一看,更是他大惊愕然。他不明白,白娘子的原行怎么会是一条小灰蛇呢?还未细看,小灰蛇就魂飞体散。为了解开疑团,他飞快地挪动着螃蟹步子,来到白娘子被困的地方。
白娘子听到金山上面厮杀不断,尽管不知事怎么回事,却也十分高兴,巴不得法净早早完蛋。忽然间风平浪静,不由得心里有所忐忑,尚在犹豫时,兀然,法净出现在面前,心情遂久久不能平静。余余,她开始怒不可遏地说:“人间自有雄兵百万,都会不停的找你这个魔鬼算账,哪怕他们粉身碎骨!你想安宁吗?休想!”
白娘子说有雄兵百万,无非是对法净的愤慨而已,其实哪里有什么雄兵百万?不过,白娘子之所以如是说,大凡是在糊弄法净,也很有可能是她把诛灭法净的最大希望寄托于人间。
法净岂是胆怯之辈?他倪视着白娘子一眼,如同蛤蟆叫唤似的哈哈大笑着说:“区区一条小灰蛇,竟然扮作白娘子摸样,闯我金山,岂不自取灭亡?”
白娘子听说是条小灰蛇,并非是她所担心的青妹,遂一块石头落地。由于小灰蛇也是同胞姐妹兄弟,因而也是伤心不已的喃喃道:“灰蛇妹妹,白娘子对不住你,你不该来这里救我呀!你真傻,法净可是一个十恶不赦的魔鬼,你为什么要来啊?但愿你一路走好。”
白娘子本是为罹难的小灰蛇感到遗憾,因而给予祈祷。没想到,法净竟然信以为真。他两眼一瞪,心里“呯呯”直跳,同时在想:这个妖蛇还有妹妹?老衲怎么一直不知道?她说有雄兵百万,难道她有召唤蛇族之能?即使她有这种能耐,现在已经被困,她是如何召唤的?莫非…对,她在撒谎。不对,那条小灰蛇和这妖蛇定有来往,不然,小灰蛇偏来金山闹事,而白娘子这条妖蛇正好被困在这里,难道这是巧合?不可能!不如…不如试她一试,诈她一诈,在做决定。
法净想到这里,故作镇静地说:“想不到白娘子呼风唤雨的本事真不小,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还能指挥千军万马,并且恰到好处,偏偏老衲不再金山时,它们聚众于此胡作非为。可惜,算计到头一场空,老衲正好回来收拾它们。为此,白娘子伤心否?”
白娘子这才明白,刚才金山鼎沸混乱,是因来了一群诸如小灰蛇之类的角色所致。当然,她也搞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有一点是毫不含糊的,这就是法净话中有话。现在无需多疑,他是为小灰是否与我有牵连蛇而前来试探虚实的。这条狡猾的狐狸,我要把他吓得屁滚尿流,撒撒他的威风。鉴于这种原因,白娘子就异常兴奋地说:“灰蛇妹妹,你不顾生死,率众前来,为姐心满意足。虽然败北,但是,我们的同胞遍布天涯海角,法净岂能耐何我们吗?在此,希望红蛇黑蛇两位妹妹,以后在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千万不要再领兵前来,重蹈灰蛇妹妹之辙。法净是个狂魔,你俩一定要记住,这狂魔已经害死了灰蛇妹妹,又添了一条大罪,这血海深仇要牢记心间,不是万不得已,莫要出兵。目前,一切希望都寄托你俩身上了。现在,法净正是横行时候,你们一定不要乱来,姐姐在此拜托了。”
白娘子越说,法净越觉可怕。不由得暗暗揣测起来:如此之多之妖物,岂能一一困之?一一消灭?虽说地面妖猴已除,菩提祖师已除,但菩提手下尚存,此虑未去,又来众多之妖蛇偷袭金山,况且还有红蛇黑蛇依然还在活动。如是,这成佛之事岂能安生?他想到了蟹鳖横,可蟹鳖横二次招收喽啰已去,如果找他回来,走遍大千世界的角角落落,寻蛇而灭之也无曾不可,可这样的话,金山的后备力量怎么办?况且,天上那个的猴子,说不定什么时候落入自然,还会对他构成威胁,所以不能没有后备力量,这说明灭蛇任务不能有蟹鳖横来完成。于是想到了鸟一炮,思虑片刻,觉得他不是这块料。这使他陷入彷徨的思考之中,当想到鳖蟹横死的连个屁都没吭时,不由得打了个冷颤,进而想到成佛途中尽存绊脚石而大为困惑。至此,他觉得前途渺茫,如同在死亡谷里挣扎。
白娘子看法净死气沉沉,料到他把她的话儿信以为真,所以继续唱戏道:“但愿时日早早到来,将金山打得片甲不留,我白娘子死而无憾!”
突然,法净睁开小眼,强装狂笑说:“什么雄兵百万,无法是雕虫小技,瞒我法净,真是白日做梦!莫说百万,即使百百万,奈我如何?”
难道此计被法净识破?即便如此,也决不能叫他安生!白娘子想到这里,甩出一句模棱两可的话来:“笑看你的末日到来吧!”
当然,白娘子只字不提姜子牙,是为了分散法净对姜子牙他注意力罢了。
法净不再在白娘子身上打主意了,所以扫兴而出。
忽然,白娘子想到了李仙,因而,那止不住的泪水“哗哗”直流,不由得大声叫道:“贼法净!还我李仙!”
法净瘪笑两声,滚了出去。然后,把鸟一炮叫来,吩咐一番,接着直扑峨眉而去。
法净贼心不死,又临峨眉,是否还在梦想着前往菩提祖师那里呢?姜子牙和菩提祖师究竟有了什么高招?法净能否被蒙?菩提祖师会怎样对付法净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向下观看。
第三十七章险计妙用(二)
峨眉山上,姜子牙看法净两条眉毛皱的向两条螃蟹腿,便故作镇静地问道:“金山可否有妖精出现?不会是来找我算账的吧?”
姜子牙不是去找菩提祖师了吗?
无需多疑,他已与菩提祖师险计又生,只等法净去钻呢。
法净不由分说,威胁道:“金山上尽是蛇妖,已被铲除。其中,有个很像白蛇的妖精,化成原形时,竟然是条小灰蛇。老衲前去质问白蛇,竟然是她的妹妹,另外,还有两个妹妹叫红蛇和黑蛇。老衲不知,世上竟然有这么多蛇妖,长期下去,岂不世间不宁乎?为此,不知姜太公有何高招呀?”
姜子牙捋捋胡须,抿嘴而笑。此乃是他为救菩提祖师所致,岂能不知?根据言行,法净是找过白娘子了,白娘子也定是为了糊弄他才如是之做。既然这样,不能叫他为了到处搜捕世间之蛇而扰乱人间,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此下去,几百年后,人间将有一圣僧前往西天取经,石猴也将是他的大徒弟一同跟随,这迢迢千里原本就很辛苦,若法净在搜捕世间之蛇时遇到此僧,法净岂能不下毒手?到那时,自然浑浊,何来圣经相传?又何谈石猴救妹之时?还何言灭掉法海之举?正因为这样,必须把白娘子只说彻底否决,使法净专心梦想成佛而不危害天下。所以,一定给他一个满意答复,使他死心搭地才是。
法净看姜子牙没有反应,便急忙重复道:“看来妖蛇多多,若不尽处,自然界岂能安然乎?”
姜子牙看法净急得象一条过不去河的狗似的又在乱嗷,于是就开口说道:“自然界里,万物皆有。蛇之种类及其颜色纷繁多多。凡蛇,都是白蛇之妹,信乎?我不相信,白蛇有这么大的本事!她一定是对你产生反感才这样说的。”
“老衲岂能信乎?只是心里一时难解罢了。经这般提醒,一切自然明了。果真白蛇口出狂言,阿弥陀佛!”法海听了姜子牙之言,还真的“若有所悟”哩!
姜子牙心中喜不胜收道:“不知方丈下一步有何打算?”
“当然是菩提祖师的老窝了,为了世态安然,决不能留下后患啊。阿弥陀佛!但愿我们共同携手,创造美好自然。老衲告辞了。”
法净之所以来去匆匆,就是姜子牙一语击中要害。当然,在法净看来,他是在利用姜子牙的能掐会算罢了,有朝一日,定然不会叫他好过的,起码,他不能奈他如何。至于天上那个猴子么,哼!有蟹鳖横的神奇功能,有甚可怕?所以,他面前的第一个动作就( 孙悟空的新传说 http://www.xlawen.org/kan/3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