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孙悟空的新传说 > 孙悟空的新传说 第 12 部分阅读

第 12 部分阅读

    是要将菩提祖师的手下赶尽杀绝。

    姜子牙看法净就要滚开,急忙说道:“祝方丈一路顺风。不过……”

    法净:“不过什么?”

    “佛家一向慈悲,该饶人处且饶人啊。”姜子牙此举,很明显是在拖延法净的时间呢。

    “阿弥陀佛!以老衲之见,宁可成佛时日推迟,也不能放生菩提祖师。”

    “想必是菩提祖师做错了什么吧?”

    “现在没有,但是,以后一定会有。”

    姜子牙看法净如此盛气与猖狂,手段又是如此的毒辣,心里气愤难消。当觉得菩提祖师应该准备完毕时,就旁击侧敲地说:“既然方丈有着一双慧丽的眼睛,那就赶快去吧。”

    “怎么?不去看个热闹?”

    “忙于镇妖,恕不能前往。”

    法净不再与姜子牙废话,径直去往菩提祖师那里。使他感到奇怪的是,竟然找不到菩提祖师的大门在哪儿,并且,这里还十分静寂,与他上次与姜子牙一块来临相比大相径庭,这不由得使他暗暗在想:难道树倒猢狲散?菩提祖师不在,那群小道士就一哄而散了吗?不!绝不可能!因为他们怎知菩提祖师已经归阴?恰巧相反,如今如此静悄,正好说明菩提祖师非常有谋,在他离开时有所安排。看来,必须小心为是。可是,菩提祖师的大门在哪里呢?这样怎么才能小心呢?奥!既然这群小道士是在按照菩提祖师的吩咐按兵不动,以求以静制动,不如给他们来个以静制静,以动制动。哼!聪明的菩提祖师,想叫我钻入口袋成为瓮中之鳖,没门!

    这真是:

    法净来到此,

    宛若一个愣头青,

    大门在哪儿不知道,

    不由心里乱糟糟。

    毕竟法净存蟹脑,

    于是不断瞎思考,

    越思考越觉甚聪明,

    恕不知东南西北摸不清。

    这是什么地方?岂能由法净轻易进出?菩提祖师既然能教石猴七十二般变法,当然能把大门口变幻的神乎其神,毫无痕迹可找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法净象个死人一样——干瞪眼了。

    当然,法净的到来,菩提祖师已经清清楚楚,只是没有彻安排妥当。所以,他一边有条不絮地在指挥着道士们隐蔽,一边将在离此不远之处故意露出破绽,使法净上当而平息此事。

    就在安排就绪的一刹那,就在破绽欲露的一瞬间,突然石飞门响。这使菩提祖师大为惊骇,同时也出了一身冷汗。

    计划甚是严密,焉何发出惊人动作?这是因为,最后一个道士在隐蔽时,由于一时慌张,脚下一石被踢飞,击中洞门所致。

    由于声响发出,正在惶惶不安的法净大为兴奋,只见他象一只地老鼠一样,兀然向这边飞窜过来。

    计划有变,该如何是好?

    菩提祖师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看到道士们已隐蔽就绪,打算与法净以死相拼。

    就在法净发现大门之刻,突然背后发出乱哄哄的声音,扭头一看大惊失色。只见一群道士向他围剿而来。

    此乃姜子牙临时用计,旨在引开法净。

    姜子牙尚在峨眉,焉何于此?原来,姜子牙担心计划有失,因而尾随法净之后,预防不测。

    看来,姜子牙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到了,真不愧是一代天骄。

    姜子牙在危难时刻大显身手,不但救了菩提祖师,而且还使法净看不到菩提祖师的存在而不使前计付如东流,以致于法净不会对前事产生任何怀疑。

    由于这声响做作的道士是姜子牙施术所致,所以法净轻而易举取胜。只见他幸灾乐祸,发出哈哈大笑。

    正准备与法净血肉相搏的菩提祖师,突然听到外面动作之大,料到是姜子牙前来,所以,急忙抓住这一时机,将一切安排的毫无破绽。

    这真是:

    险计妙用计能成,

    关键时刻计失灵,

    菩提祖师欲相拼,

    姜子牙突然再显能。

    不过,鸟法净在大笑之时又想到了刚才石头的声音,于是又奔了过来。

    来于洞中,法净发现这里还有一群道士,便就不问青红皂白耍其本事。当看到这群道士东躲西藏、哆哆嗦嗦时,又是一阵狂笑,同时傲气十足地说:“还以为菩提祖师计谋如何如何,手下又是如何如何,看来无非是酒囊饭蛋!真是过高估计他了。”言毕,他一个不留,将这群道士全部杀光。待他走出洞时才意识到应该留个活口则是上上策。

    鸟法净,欲留活口干什么?

    毫无疑问,留个活口,定是查问菩提祖师是否离开此洞,如果言语有错,则他在半路上遇到的菩提祖师和石猴定假无疑,同时说明姜子牙手段高明,与菩提祖师联袂骗他无疑,这样,他便会采取最为卑鄙的手段来大动干戈。

    常言说,兔子还会有三年旺运。就在法净离开洞口的时候,发现不远处有个道士正在拼命地奔跑,于是他快速赶到并捉之。经过一番盘问,真相大白之后,这就杀掉道士,扬长而去。

    可恶的法净,真是灭绝人性,连一个夺路而逃的道士也不放过。

    其实,这个夺路而逃的道士乃是险计妙用的收尾一计,目的就是排除法净的顾忌。

    法净离开这里,在爬回金山之前先去峨眉。何意之有?因为他要看姜子牙是否正在镇妖。当确认一切无误时,才翘着尾巴回到他的老巢。

    法净虽猾,但总是被装在笼子里面。

    一天,鳖蟹横带着一群鱼鳖虾蟹杂杂虫回到金山。经法净交待,鳖蟹横开始严格对他们进行训练。

    自此三百年,一切安安然然。

    就在自然界泰然自若之时,临时外出的鳖蟹横突然慌慌张张地跑回金山,只见他气宇呼呼,差点累死般向主子说:“方、方丈,大、大事不、不好了。”

    正在专心修炼念佛的法净,突然听到蟹鳖横这上气不接下气的嚎叫,本欲急忙问因,却因修炼正在**阶段而不能停止,所以,尽管心里急得如同火烧,却也无法理会。

    蟹鳖横看主子依然在蠕动唇角,也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了。

    法净突然得到蟹鳖横的急急相报,岂能不急?苦于修炼无法结束。

    蟹鳖横总算看到主子睁开了眼睛,不等问话,就急忙说道:“听说突然有个五指山,还有一个猴子被压在那里。”

    “什么?”法净张大嘴巴,半天合拢不住。

    后事将会如何?请看下一章:(五指山下)。

    第三十八章五指山下

    法净突然听说自然界里兀然出现一座五指山,山下压着一个猴子时,显得惊慌失措。.wenxueMI.coM因为他从未听说过五指山,而今此山坐落在什么地方,杳然不知。为了能够顺利成佛,他在继续叫鸟一炮修筑防御工事,叫蟹鳖横训练鱼﹑鳖﹑虾﹑蟹杂杂虫的同时,叫他一定要保护好金山的安全。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便马不停蹄地下了金山。

    法净并非等闲之辈,通过不断的打听和千方百计的努力寻找,已对五指山的方位有所掌握。

    法净知道了五指山的大致位置之后,又是着急又是担惊,着急的是,这座山的突然降临,使他难以置信,不知对他来说是福还是祸,担惊的是,突然冒出一个猴子,这猴子究竟是什么来历?可否就是大闹天宫的哪个?这对他的成佛有无影响?思来滤去,一直没有一个合理的结论。

    一日,法净正在寻找,突然听到,从远远的一座大山底处发出猴子的叫喊。

    虽离此山甚远,却也把他吓得恍惚不安。因为:

    猴子叫声不一般,

    声声直刺心间间,

    尽管相隔比较远,

    声音又利又甚尖。

    咋听咋象鬼怪叫,

    吓得法净双腿软,

    兀然站立想一番,

    觉得偷偷近期前。

    法净断定这猴子应是大闹天宫的那个妖猴,可他不知道焉何跑到自然界来。诺大一个天庭,景色也是蔚蔚壮观,比起这冥冥自然,定会强上千万倍,可他为什么不在天庭享福?偏偏要来侵犯自然呢?这猴子与往日与他交战的那个妖猴相比有何区别?难道他在天庭生活腻了,要到自然界里转上一遭吗?如果真是把天宫闹的一塌糊涂的那个猴子,凭其之能耐,能否拱翻此山,落地为寇呢?这对他来说,定是极大后患,所以,必须想方设法把它干掉。转而又思,如果能与他合伙,为己所用,也就添员大将,有益无损,果真如是,将来对付姜子牙,然后一统天下,岂不更好?但愿如此。

    就这样,法净一边心怀鬼胎的想着,一边贼眉鼠眼的向这山旁摸了过来。

    就在他离山根不远,开始东愁西瞧,寻找猴子的详细处所时,突然一声“妖怪!”二字,如迅雷般直直轰进他的脑瓜。

    这突如其来的叫喊,把他吓得:

    两腿瑟瑟爬地面,

    “鸡皮”疙瘩起满身,

    魂飞丧胆打冷战,

    不知声音从哪传。

    静静听,

    “妖怪”叫声不间断,

    强打精神才发现,

    叫声就在他眼前。

    法净细细看,一个猴头露出山。这猴头,紧紧向他瞪着眼,口口声声“妖怪”喊。不过此时刻,法净不再寒,相反心里乐翻天。因为他看见,猴子尽力在拱山,而山泰然他无法,虽说怒火向他瞪,谅他不能脱离山。

    于是法净爬起来,抖抖灰尘静静心,这才假装发慈悲,“阿弥陀佛”口中冒,接着开始胡乱言:猴子是生灵,压于山下可怜怜,吾佛慈悲要为怀,不知能否救出来?

    石猴觉得甚奇怪:斯人明明是妖怪,焉何变个方丈来?可叹不能离此山,否则定要把他扁。想到此,石猴佯装把他喊,方丈吃斋把佛念,处处行善为人间,请你发善心,叫我脱离这座山。

    法净听毕猴子言,正合心意把话问:此山由何来?又叫什么山?你为何被压在下面?可问你又从何来?我佛虽慈悲,但不姑息奸,只有你把事由说,才能掂量看咋办;倘若你把恶事做,我佛救你回头来上岸。

    石猴听后细更觉怪:这方丈确确是个螃蟹精,说话一点也不惭,实实可恶又可恨。要想收拾他,只有把山出,否则憎恶属望然。因而杀机埋心间,嘿嘿两声笑颜颜,主意已定开始言:此山从天降,可谓五指山,是因我把天宫闹,所以被压在下面。若问我从哪里来,乃是天上猴神猴爷爷。

    石猴所以有谎言,一则怕他去到花果山,加害小的们咋办办?二则不能说是石中生,否则他定不放生,呆在里边怎能行?

    石猴此言虽有谎,却把法净“谎”里面。这一谎,法净不再疑心姜子牙,更认为地面妖猴已完蛋。相反却认为,此猴确实是从天上来。本欲把他放出来,作为自己亲腹用,转念一想不妥当,原因很明朗。所以说,把他消灭叫他亡。在他魂飞湮灭前,还有个问题要问详。于是“阿弥陀佛”口中出,接着问他被谁困?为何不与他较量?另还有,刚才大叫“妖怪”是何意?

    石猴明白其中意,实说有何妨?虽然他是螃蟹精,但得想法打动他,也许他能把我放。到那时,我再把他亡,即使哭爹又叫娘,也要送他去到西天上。想到此来泪两行,叫声方丈听端详:我被如来佛祖困,是我一时上他当,他岂敢与我来较量?刚才叫喊声,并非真的有妖怪,而是心中恨,焉何上了如来佛祖当?苦于困此甚荒凉,故而心急叫声扬,旨在来个慈悲者,放我离此心欢畅。

    法净此时甚满意,便就一言不发靠其旁,歹毒之心顿时起,叫他一命归阴喜洋洋。

    眼看离山已不远,法净眉飞色舞再近前。可叹石猴不知意,心里还觉比蜜甜。

    难道法净毒计成?难道世道昏庸庸?姜子牙此时在哪边?难道不知法净在这边?还是镇妖没时间?至此谁不捏把汗?叹只叹,凡人咋把这事管。

    莫叹莫叹,命不该绝有人救,气数未尽“神仙”管。就在法净靠近山,突然山顶佛光闪,黄灿灿、亮晶晶,围着满山飞旋旋,同时刺入法净眼,叫他啥也看不见。因为法净含石性,因此上,绝他一命是不能。

    法净吓得惊慌慌,忙忙后退几丈远。余余,神志才清醒,这才又开始,瞪圆“蟹”眼细思量:难道此猴有神佑?还是此猴神通显?怪不得,天庭奈他没办法,这才把他压山间。

    兀然出现这场景,石猴当然也吃惊,毕竟世面他见过,趁此开始把山拱。恕不知,越拱大山越压身,越拱间隙越缩小。稍稍不再动,不动一切倒正好。“原来是这样!”石猴不由心更恼,灰心丧气嘣句话:“白动老孙也不动。”

    法净惊慌又退后,后退之后再细看:佛光倏然间消失,自此不再现。不由的纳闷又奇怪,待看山顶时,山顶一佛悠悠然。

    “原来是它在作怪!”法净嘟噜一句后,接着欲施术,企图来灭山顶佛,然后便能近期前。“嘿嘿”!如此这样做,大功岂不就告成?眼看法净要施术,可他眼珠一轱辘,转念一思觉不妥:觉得此佛在镇山,倘若佛失猴子出,岂不乱世间?看来此猴无法灭,不过欲出难上难,既如是,何须把他管?这一点,并非老衲之心愿,即使天庭也是然,所以说,回金山修炼是关键。

    石猴见妖精欲离开,急急忙忙把话喊:若是把我放出来,甘愿为你把命卖。

    石猴此时说此话,一半掺假一半真。所谓真:是他想出来。所谓假:他岂能为个妖怪把命卖?假中所蓄真,乃是要把这个妖精劈两半。

    法净视而没听见,越走越远无影踪。

    法净岂能将他放?若是放出定不宁。

    于是石猴怒火烧,骂声妖怪螃蟹精,若是老孙走出来,第一个就要把你宰。

    这骂声,法净听的十分明,不由心中又一惊:原来妖怪就是他,他怎知我是螃蟹精?看来此猴实在能,不除是不行。

    于是乎,法净脸色变,匆匆二返身,手段毒辣招数狠。只见他:先是扔出千年鳖,鳖血溅在猴头上。无效;接着射出钵盂光,企图把对付白娘子那一招,用在此处看咋样。无用;然后抛禅杖,禅杖变利剑,不断砍向猴脖颈。不成想,猴头掉落再出现,层出无穷随便砍。不行;最后抛袈裟,袈裟飞向五指山,企图灭猴又毁山。只可惜,袈裟欲近五指山,佛光四射又出现。白搭。

    法净只怕袈裟受损,急忙收回。

    万般无奈下,欲用蟹血气,狠力吹猴头。却又怕,一旦失败惨重大。怎么办?前几招都没用,何须冒险来孤行?罢!罢!罢!另想其它法。

    这真是:

    招数使尽皆无效,

    气的法净嗷嗷叫,

    不过,鸟法净想到了其它办法:

    无奈奋袖离此山,

    直直奔向峨眉山。

    就在法净前往峨眉山的途中碰到了蟹鳖横。

    蟹鳖横把金山遇到的事情向他说了一遍。

    法净恼羞成怒,更是急不可待地向峨眉山驰去。

    峨眉山上,姜子牙正在镇妖,没有理会法净。

    老半天,姜子牙才佯装镇妖结束。

    法净不等姜子牙开口,就恶声恶气道:“阿弥陀佛!老衲只要离开金山,就有妖怪出现。这是怎么回事?”

    姜子牙故作惊慌,反问法净道:“难道金山又出什么差错了?”

    法净阴沉着脸,显出一副凶面孔,说道:“姜子牙姜太公能不知道乎?”

    姜子牙气愤地说:“峨眉之妖正处于猖獗的关键时刻,现在已是寸步难离,怎能将世间之事一一尽知?金山有乱,不知方丈当时在干什么呢?”

    法净讨个没趣,不再问及此事,但是,他却问起五指山下压着的那个猴子一事来。

    就在这时,太白金星匆匆来到峨眉,问姜子牙可曾见到太上老君的烧火棍。

    计划已经开始。

    姜子牙看见太白金星到来问及烧火棍之事,就有意大发脾气道:“太上老君的烧火棍在他身边,并且天天烧火使用,怎的不见,为何要来问我?”

    太白金星:“姜太公息怒。因那烧火棍非同一般,当太上老君发现它不翼而飞时,怕来到人间捣乱。由于他实在太忙,不能离开,这才托我来及于此。我唯恐它跑到这里作怪,给你镇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不便之处谨请谅解。”

    姜子牙:“难道是它落于金山作乱?刚才法海曾说,金山出现一个妖物,但已被消灭,原形就是一根棍子。”

    太白金星故显惊慌道:“果真这样?那我得赶快去趟金山看看。”

    姜子牙:“不必了,法海就在这里。”

    太白金星焉能不知法海在此?只是视而不见罢了。现在该是叫法净中计的时候了,因此,太白金星显出十分惊慌的样子,忙忙问道:“法净在哪?”

    法净:“阿弥陀佛!太上老君的烧火棍也能来到世间非为,实乃天庭之罪过。”

    太白金星一边道歉一边描述着那根烧火棍的长短粗细及其其它一些特征,以此确定那个妖物是否就是那根烧火棍。

    法净:“当时老衲不在金山。不过,与蟹鳖横所说完全吻合。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姜子牙更加发火地说:“太上老君的粗心,差点使我与法海反目成仇。倘若你再来迟半步,结局还真的难以想象。”

    太白金星再次道歉之后,就要离去。

    如果此时,太白金星真的离去,那么,下一步计划就不能实施。怎么办?倘若此时,法净能够开口就好了。

    然而,法净却迟迟不予开口。

    姜子牙也无法启齿。因为他不能开口来问五指山一事,否则会引起法净的怀疑。

    都不知法净在想什么。

    法净在想什么呢?当然是太白金星离去之后,要单独问及姜子牙关于五指山及其那个猴子的事情了。

    可是,法净为什么不问及太白金星呢?也许是他一时的愚昧吧。

    聪明的太白金星在无奈之余,头脑一转,打破了僵局。他转过身来,急中生智道:“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儿差点忘记了。”

    姜子牙暗暗佩服太白金星的智慧,为了方案的顺利进行,他忙忙问道:“这么重要,就赶紧说吧。”

    太白金星:“大闹天宫的那个猴子已经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听如来佛祖说,这猴子永生永世不会出来。尽管如此,还是请提防才好,避免意外发生。”

    这也是法净迫不及待需要知道的。所以,他贼眼一转,急忙接腔说:“阿弥陀佛!可否详细说来,让老衲听个明白?”

    太白金星正中下怀,于是就说:“这猴子原是如来佛祖手下一个看门之猴,偷着窜向天庭,胡作非为。因一时不知他的来历,天庭神将虽与他大战,却不能捉之。关键时刻,如来佛祖赶到,一怒之下,把他压在自天而降的五指山下,而今,已经将他镇压。”

    法净看太白金星说完,慌忙问道:“不知那猴子能看透一切是怎么回事?”

    “看透一切?他能看透什么?”姜子牙有意问法净。

    法净怎能说出那猴子说他是螃蟹精呢?所以绕着舌头拐弯道:“他能把一个人的真正来历说得清清楚楚,不知这是何等能耐?”

    姜子牙与太白金星同时否决:“绝对不会!不知方丈是怎么知道的?”

    “老衲去过五指山。”

    姜子牙:“去哪里干什么?你把他放出来了?”

    “老衲岂能放乎?只是他能认出老衲的来历,不知这是怎么回事,所以老衲需要问个明白。”

    太白金星惊讶道:“既然如此,问一下如来佛祖,不就清楚了?”

    姜子牙:“说得也是,就这样决定。”

    法净伸出爪子舞了一下,洋洋得意地说:“限两天时间,可否?”

    太白金星:“没问题。”

    两天已过。姜子牙、太白金星领着法海来到五指山。

    姜子牙吓唬石猴:“你这猴子,大闹天宫,该当何罪?”

    石猴:“太白金星带着两个螃蟹精来到这里干什么?你妄作神仙,竟然与妖怪混淆一起。”

    姜子牙:“你这妖猴,怎么能说我们是螃蟹精呢?”

    “你俩本身就是,还怕揭穿吗?”

    太白金星:“看来,这猴子尽在胡说八道。”

    姜子牙:“是啊,他为什么说我俩是螃蟹精,我真的不明白啊。”

    太白金星:“无需理会,也许他如是之说,是在激将我们。”

    法净听毕,信以为真,也就不再顾虑什么,俨然返回金山去矣。

    石猴把救妹一事忘得一干二净,是因法海血性之气所致,可他怎么连姜子牙也认不得了?究竟怎么回事?

    原来,在法净限制的两日里,太白金星负责监督法净的动向,姜子牙亲临五指山,把些些话儿向他作了一番交代,石猴清楚以后,点头称是。这样,法净就会自然上钩了。

    当然,石猴肯定是认识姜子牙的。当他看到姜子牙时,还叫喊着叫姜子牙救他出来呢。否则,他就不按姜子牙的话儿去做。

    姜子牙告诉他,暂时不是他出来的时候,请他放心,他的出头之日快到了。

    经过姜子牙的规劝,石猴才勉强着应承下来。

    不过,石猴的确没有想起他有两个妹妹的事儿。

    这也算得上恰到好处,否则,他怎能安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至于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真应该“感谢”法净哩。

    第三十九章扫除阴霾

    花开花落几春秋,

    春春秋秋岁月悠,

    岁月悠悠周而复,

    周而复始花开落。WenXueMi.CoM

    一晃,二百年已去。

    自法净离开五指山迄今,一直守山修炼。如今,他那豺狼心愿已不甚远。为了更快更精,目前正在专心致志。

    突然,蟹鳖横神色慌张地跑到法净面前,看他正在闭目静坐,专心修炼,便把嘴巴张了几张,欲言而止,站于一旁苦苦等待。

    蟹鳖横的到来,定有重大情况出现,法净当然知道。只是,尚在修炼,不能半途而止,所以,不予理睬。

    待一轮修炼结束后,法净急忙睁眼,问蟹鳖横怎么回事。

    蟹鳖横把得到的最新消息象放屁一样“咕咕咚咚”地说给主子听:“听说世出一僧,一路降妖除魔,前往西天取经。”

    法净听毕大惊,绿豆眼儿“咕噜咕噜”转个不停。心里开始思量:世出一僧?西天取经?如来佛祖哪儿?这僧若取回真经,传佛于世,岂不大事不妙?这可如何是好?关节眼儿上,竟有这等事情发生,真是叫他坐卧不安。

    当又想到,这僧定会与他一争高低时,**更是如同针刺一样,难以坐稳。当再想到,他这苦苦修炼大有可能泡汤时,更感到后果的可怕。这可怕后果,更使他左右不宁,脸如蜡像。

    法净稍稍缓神之后,问及蟹鳖横有关此僧的明姓以及如何降妖除魔时,蟹鳖横含糊不清。于是,不得不先放弃修炼,赶紧下趟金山,若有可能,就抢先传佛。

    隔世几百年,

    守山苦修炼,

    二蛇魂魄就要散,

    眼看成佛要实现。

    不成想,

    竟出高僧与他争,

    怎能叫他再安生?

    不下金山怎能行?

    下得金山先去哪?

    细思量先到五指山,

    发现山与猴子都不见,

    顿觉蹊跷不一般。

    不由心里乱扑棱,

    总觉得姜子牙似乎把他蒙,

    越想心里越不安,

    越想心里越打颤。

    究竟是传佛抢在先?

    还是去找姜子牙把账算?

    二者同时兼,

    传佛受耽怎么办?

    觉得传佛是首先,

    接着成佛是本钱,

    想到此来主意定,

    忽悠忽悠落村前。

    法净之所以不去找姜子牙算账,是因为:一则只是对姜子牙产生怀疑,二则必须传佛于世。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法净真是能,

    法净实在精,

    妄图强先把佛传,

    的确野心大于天。

    这个鸟法净,忽悠落村前,稍稍观察只片刻,便以方丈摸样露嘴脸,大摇大摆进村间。

    法净就要进村,却看见一群孩童正在玩耍嬉戏,便脑瓜子一转,问及此庄的名字来。

    一个小孩听见有人问话,头也不抬地说:“听大人说,以前叫火焰山村,现在叫平安村。”毕竟太小,也说不出更多。

    就仅仅这句如此简单的语言,却是法净心生疑窦,大惑不解。他想:火焰山村定离火焰山不远。猴子大闹天宫时,怒踢丹炉,火苗落地,致使焦土连连,热气袭袭,方圆附近,人们早已走逃。何来这五谷丰登之景象?看那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羊咩牛牤、鸡鸣狗跳的热闹局面,牙根就不存在往昔那残缺不堪的样子。是谁在此修德?姜子牙么?不可能!他没有过多的闲余时间。那么,会是谁呢?这火苗可是天上丹炉之火,没有过硬本领的能者难以胜任。难道、难道是西天取经的那个僧者已经回还传经?能有这么快?一得到蟹鳖横的消息,就急忙下山,即使他长着飞毛腿,传经授佛总得有一段时间吧?这究竟怎么回事呢?

    这难解的疑团,使法净更加坚定了进村的决心。

    进得村来,瞅见一群大人正在谈论不休。

    法净象贼一样东瞅西喵地来到人们面前,这才听到他们正在你一言,他一语地议论纷纷:有感谢唐僧师徒造福于此的,有感谢牛魔王不伤害百姓的,也有期盼唐僧之佛早日流传的,唯无法净怎么怎么的。

    至此,法净才算知道,去往西天取经的僧人叫唐僧,且有徒弟跟随,目前,还没有将佛广为流传。这对他来说,不能说不是一件好事。不过,他所奇怪的是,人们竟然在心急火燎的期盼着唐僧之经,并且心甘情愿的信奉。这活生生的现实,简直把他气得半死。

    法净后悔莫及,他以前怎么不到这里来一趟呢?

    只见他瞪着两只螃蟹眼,双手乱抖,禅杖也随着颤悠。这颤悠的禅杖,简直是根哭丧棒。他虽然认为,此时到来不算甚晚,但为这里的人们如此叨念唐僧而感到沮丧。不由得在恼恨唐僧的同时,更恼恨这里的人们。

    他把牙齿咬得“咯咯”响,似乎顷刻间巴不得毁掉唐僧在人们心中的期待,很快的就有自己在此传佛,使得人们忠诚信奉。果真这样,也不算枉下金山。

    想到这里,他把眼光扫向人们,却没有一个人看见他。

    他心灰意冷,心里盘算着:即使一只将要断气的苍蝇从这里飞过,也要发出一种微弱的“嗡嗡〝声,就这,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何况他比苍蝇大的不可比拟呢?

    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法净觉得,他不能再继续“鳖”气不吭了。所以便有意识地“阿弥陀佛!”的嚎了一声。

    人们正在兴高采烈、喋喋不休地说笑着,忽然传来一声“阿弥陀佛!”,便顺声看去,见是个和尚,和唐僧一样,披袈裟,念佛语。于是你一言、他一语地又议论起来:

    “这儿真有福份,总是有善良的高僧前来造化。”

    “看来,说不定这里将是风水宝地哩!”

    “怎么说不定?应该是一定。”

    “不用乱猜,问一下这位高僧,不就妥了?”

    “对!对!对!赶紧问!赶紧问!”

    法净听到议论,心里总算舒畅一点,尤其听到“造化”二字,还把他和唐僧一样看待,大悦他心,不由得再次把目光瞥向他们。

    法净如此之举,真是恬不知耻。这不,他已刁计萌生,不但抓紧在这里传佛,同时还要泯灭唐僧在这里的威望。

    就在他想入非非之时,些些话儿劈头盖脸向他袭来:

    “你认识唐僧吗?”

    “你知道孙悟空吗?”

    “你晓得牛魔王吗?”

    “你也是来此大发慈悲,给我们造福吗?”

    ……

    孙悟空?他是谁?五指山下被压的那个猴子?他与唐僧又有什么联系呢?为了摸清一些问题,必须稳住人心,且不能暴露身份。法净想到这里,尽力控制住烦乱的心理,佯装心平气和的样子,开始信口雌黄地说:“认得,认得。”

    一阵欢呼,憨厚的人们越显高兴起来。

    法净借机大耍其能,只见他口出狂言,犹若悬河地瞎编胡造道:“阿弥陀佛!唐僧是他的徒弟,牛魔王将祸及人生,只是那个孙悟空不知是何来历。老衲云游四海,不图劳累,只求世间黎民都能安安生生地生活下去。此乃吾佛慈悲,阿弥陀佛!”

    经法净这满嘴粪蛋儿一喷,竟把人们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语无伦次的话儿开始纷纷。

    有的人问他:

    “你能保护我们吗?”

    “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本领忒大,他也加害我们吗?”

    “孙悟空在五百年前可是闹过天宫,太厉害了。他若给我们过不去,可就惨了。”

    也有的人说:

    “我们凭什么相信这个和尚?牛魔王什么时候害过百姓?”

    “是啊!不是孙悟空来到这儿,能灭火焰山吗?”

    “对!咱们不要相信这话!”

    于是,大部分人儿向法净投来怀疑的目光。

    都说做贼心虚,然而,法净却不是这样。当他发现人们不会轻易上当时,竟然挤出两滴泪来,同时继续编造谎言道:“阿弥陀佛!我佛向来慈悲为世。牛魔王乃是野牛成精所变,而今为魔,历来魔与人不共戴天。现在,牛魔王之所以没有害人,乃是时机不到,一旦野性大发,定是百姓血流成河。老衲一心传佛,救济苍生,还望善良的人们好自为知。很快,唐僧就会与牛魔王合污,背天行道。如此严重之后果,老衲怎不痛定?也怨老衲管教不严,使得唐僧祸乱人间。无奈之下,老衲亲自下山,寻之而诛之。”

    虽然,法净唾沫乱飞,但是,当看到人人都听得如此专心时,再次开始邹连:“唐僧和牛魔王在时机不成熟之前,假意悻悻,通过给人间做善事而迷惑人间。一旦他俩联手之时,便是时机成熟之日,那时候,世间浑噩,民不聊生,此乃人间之悲哀!老衲宁可玉碎,不求瓦全,一定要赶在前面,救民于水火之中。”

    法净的诱惑,最终使善良的人们上当受骗。惊骇之余,恳求保佑。

    法净见状,幸灾乐祸,得寸进尺。他表面上开始安慰百姓,实际上是在继续探听风声。这个心毒手辣的家伙,又开始招摇撞骗:“虽然,如来佛祖能予降收,苦于那里也将混乱。虽然,姜子牙身居中原,也能力免狂澜,苦于峨眉镇妖繁忙而不能离开。虽然,浩浩天庭,威震八方,苦于天庭妖魔多多。不得已,经共同商榷,玉皇大帝派遣老衲出山,前来拯救黎民百姓。可是,老衲不知牛魔王在哪,否则,先将他收降。免得他与唐僧联手。阿弥陀佛!”

    老实巴交的人们,信以为真,竟然把牛魔王的处所说的一清二楚。

    法净总算知道了他想知道的东西:一是世间确实出现了一个圣僧,二是孙悟空就是被压在五指山下的那个猴子。同时也明白,他对将来非常可怕。尽管这样,他还是要在这里建座寺庙才肯离去。

    果真如此,岂不劳民伤财?

    法净真是狗胆包天,竟然敢在朗朗天日之下粉饰太平,偌大一个世间,其岂能容他非为?

    就在他欲继续搬弄是非之时,突然飙风作作,天空乌云浓浓。

    人们见状,以为验证了刚才所言,吓得立刻一哄而散。

    法净瞪大眼睛,象是那两颗粘糊糊的眼珠子要从眼睛框里剥离出来似的看向乌云。细细一瞧,辨认出,来历有诈。又见人群散去,便恶狠狠地腾空而起,与乌云周旋……

    乌云渐渐退去。

    法净更加傲气。

    这时,一只螃蟹从空中掉落下来。

    法净很感霉气,捡起一看,已经死去。

    乌云由何而来?这得从头说起——

    原来,姜子牙悄悄来临金山,一则掌握一下法净修炼到什么程度了,便于有个对策,二则唐僧西天取经之事,法净是否有所知之,便于想法周旋。当发现金山十分静悄,且不见法净踪影时,不由得急忙观看天象,当看到法净还没有成佛时,才稍稍宽心。然而,法净躲在什么地方呢?眼看日落西山,天近黄昏,该怎么办?正在犹豫,这时,出现一队鱼、鳖、虾、蟹杂杂虫在金山开始来回巡逻,就急忙隐身观察,这时,蟹鳖横也出现在金山,看他那高度集中,十分谨慎之举,金山应该有什么名堂。因而,姜子牙紧屏呼吸,继续观察。忽然传来蟹鳖横的声音,说是方丈离开时有交代,一定要严防死守,确保金山安全。

    姜子牙听到这里,( 孙悟空的新传说 http://www.xlawen.org/kan/311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