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阅读
倏然离开。他把土地爷瞧瞧唤来,问他是否知道法净的去向。
土地爷摇了摇头。不过,他知道蟹鳖横对法净说过,世间有个前往西天取经的圣僧一事说与他听。
至此,姜子牙已经明白,法净不在金山,于是开始寻找。
没想到,在平安村里发现法净。看他正在糊弄百姓,本想与他对阵,但考虑到,一则百姓在此,二则峨眉镇妖虽已接近尾声,但毕竟没有结束,三则唐僧取经未归。在这时机尚不成熟之前,绝对不能暴露身份,更不能冒然行事。为此,他抖动尘佛,拨弄乌云,将法净赶走,免得他为所欲为。
当然,姜子牙绝不会与法净大战,只是扫除阴霾而已。
这就是法净轻松取胜的原因。
然而,当法净看到乌云散去之后,竟然掉下来一只螃蟹时,便觉得是谁从中捣乱,坏他大事。
由此,法净嘀嘀咕咕道:“一切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既然人们已去,不如先去寻找牛魔王,如果能与他合伙,那将是一大收获。然后,再找姜子牙,给他彻底算账。”
这最后一句话,说明法净已经对姜子牙耿耿于怀了。
看来,法净并非真的那么龌龊。
究竟法净的如意算盘能否成功?他将如何去找姜子牙算账?姜子牙又将采取什么措施对付法净?
以后章节一一述之。
第四十章引狼入室
法净离开平安村,按照人们的指点,急急来到山里,欲顺手牵羊的游说牛魔王,使他与他合污,将来共同对付姜子牙及其唐僧和孙悟空。
由于没有找到牛魔王,便坐于一石上暂以歇息一会儿。
歇息期间,只见他塔拉着脑袋,如同霜打似的萎焉着。在阳光照耀下,又如泄气的皮球一样,没有丝毫反弹力。
从表面上看去,法净如同败阵的草寇,不堪一击。其实,他正在苦思冥想呢。
他似乎意识到,一场殊死搏斗正在酝酿,很快就要来临。面对诸多棘手问题,不能不使他心跳加剧,深感事态的严重。
毕竟,这些问题在牵着法净的鼻子,因而,他根本就无法安心歇息。无奈,他兀自站起,开始窥探四周。
此处:平整一片,树木连林,枝茂叶密,雾霭缠山,花香扑鼻,紫气祥云。旁一小溪,水流潺潺,清辙见底;偶尔鱼儿悠游,偶尔鸟儿落及,饮水蹦跳。此地虽不惊鸣,却如同有仙施灵,若能居住于此,岂不美哉!”
“甚是一块好地方,不比金山相差秋毫,倘若能于此处修庙传佛,岂不妙哉!”法净被这旖旎风光所迷,一时竟然忘记来于此处的目的,却妄图在这里异想天开,建庙传佛。
就在他想入非非之时,突然,从不远处传来了“吱扭”一声门响。
这声响,打破了法净的痴心梦想。他为之一震,急忙躲藏起来,并用那两只圆鼓的“老鼠”眼睛,紧张的瞪着发出声响的地方,看是怎么回事。
这圆鼓的双眼,由于瞪得太大,乍看象是两颗粘糊糊的粪蛋儿,将要从镶在两个黑窟窿里剥落出来似的,煞是吓人。
眼前兀然出现这种景象,使法净嘴巴张了几张,难以合拢。
难以合拢的原因就是,他在这里已有一段时光,竟然没有发现此处有洞,并且还有大门。这不由得使他觉得自己的眼睛真是太拙了。
法净正在惊愕,又发现从洞里走出来一妇一仆。这更加引起他的窥探,同时脑袋瓜里不断的打旋:此处甚是偏僻,怎么会有人居住?还是女流之辈?难道她俩是妖精不成?
法净尚在思量时,突然传来“呜呜”的哭泣声,相当凄惨。
看样子,肯定是有什么非常伤心的事情发生在她们身上了。
法净正觉奇怪,搞不清是人是怪时,突然又传来哽哽咽咽的说话声。
“我那可怜的儿子啊!为娘想你啊!”
“夫人,你就忍住悲伤吧。你看……”
不等仆人说完,夫人依然抽咽着说:“孩子太小,而今又……”。抽咽声使她再也说不下去了。
法净大惊,暗暗在想:她还有孩子?这孩子在什么地方?她们能在如此之大的山中居住,不怕狼虫虎豹,难道不是妖怪是什么?看来,她的儿子定是个小妖怪是毫无疑问的了。既然是妖,也就很有可能是被姜子牙捉住,镇压在峨眉山下。如果真是这样,趁机拉拢,共同对抗姜子牙,岂不更好?对!就这样!只要能够顺从,在没有找到牛魔王之前,先将这个拉拢入伍,管她什么妖怪不妖怪的。噢!就这样决定!
为了自己的野心,不顾他人之安慰,就这一点,岂能成佛?真乃可恶!
然而,法净却不以为耻,竟然为之而沾沾自喜。
就在他象蚂蚱似的,正欲蹦跳出来的时候,突然又传来了说话声。
“夫人,你不要再哭了。你看,我们大王为了给你消愁,把这儿点缀的焕然一新,你就欣赏一下风光吧。”
“是呀,夫人。我愿为你鞠躬尽瘁。”
法净更是惊骇,因为又从洞里传出来一个男人的腔调。为了彻底摸清这儿的名堂,法净只有再次躲而不出,继续探听。
听到夫君的安慰,夫人竟然哭声做作。
待那男的走近夫人面前,扭过脸来的一瞬间,法净才彻底看清楚,这摸样酷像平安村里的人们所说的牛魔王。不由心中一怔:难道是他?这位夫人,莫非就是铁扇公主?看来,这里就是芭蕉洞了。不妨继续听下去,切莫草率妄动才是。
法净猜的很对。他,就是牛魔王;她,就是铁扇公主。
莫说铁扇公主念子心切,就是牛魔王又何曾不恋?
牛魔王见夫人如此伤心,一边安慰一边气愤地说:“孙悟空!你戏弄妇人,又险些使我丢掉性命,什么八拜之交,我老牛与你势不两立!”
提起戏弄一事,铁扇公主止住哭泣,也是义愤填胸地说:“孙猴子不该变作你的摸样哄骗我,使我丢人现眼,真是可恶!更可恨的是,他亲眼所见,咱们的孩子被菩萨带走,而他,竟然若无其事。这的确是太让人生气了。”
就这样,言言语语的埋怨起孙悟空来,似乎孙悟空已经彻底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法净竖起他那小耳朵,听的清清楚楚,不由得从心里发出一丝奸笑,接着便是摇头晃脑。他觉得不但找到了牛魔王,而且还在痛恨孙悟空。这可是没有想到的意外收获,真乃可喜可贺。
就在法净暗自庆幸时,牛魔王“要与悟空拼杀到底!”的声音又飘然入耳。
法净愈显高兴,简直发了疯,只见他紧紧耸起小耳道,笑眯眯、喜滋滋地继续听了下去。
铁扇公主知道牛魔王的脾气说一不二,怕任性吃亏。她深知孙悟空的本领,况且,红孩儿被收、自己被诓、夫君差点被降,都是事出有因,决不能因为一时的气愤再惹祸端。于是长叹一声后,说:“夫君,还是算了吧,泼猴神通广大,斗不过他的,弄不好,会有杀身之祸的。”
牛魔王听毕,回想当年的场景,不寒而栗。同时也觉得,夫人言之有理。所以,就顺着夫人之意说:“只要夫人欢欣就行,我也是太想咱们的孩子才说的气话,谁愿招惹那个该死的泼猴。”
铁扇公主听毕,也许爱意聚起,遂即将仆人打发走了。
仆人离去,铁扇公主紧紧依偎在牛魔王胸前,显得异常娇柔。
“夫人,如果有人正好从这里走过,你看这……”
“深山老林,谁从这里经过?”
“万一……”
“万一,被打死的那条狐狸精再来找你,可就不好办了。是吗?”
“她……她……”
“她肯定不能复生了。从这一点来说,你可得感谢孙悟空了。”
“我……我……”
“不用你、你的了。我们可是结发夫妻。”
……
爱情的浪花,在树叶的摇曳下显得甜甜蜜蜜。
法净听了这后面的话儿,心里可不是滋味。这种难受程度,如同被宰的鸡子似的,在快死之前胡乱地扑腾着。不得已,又开始盘算起鬼主意来。
正沉浸在自我陶醉的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刚要俏言细语,忽然,不远处传来求救声。
牛魔王一惊,想必是什么妖精作怪,或者猛虎伤人。于是大声喝道:“岂有此理!敢在老牛面前撒野,待俺老牛收拾你去!”言毕,松开夫人,前往求救声而去。
待近一瞧,却是一场虚惊。原来是个砍柴焦夫因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跌伤了腿,碰伤了脚,无法行走,因惊慌而发出叫喊,希望附近有人搭救。
当焦夫看见是个相貌如魔的怪物前来这里时,惊叫一声“妖怪!”二字,便被吓得昏了过去。
牛魔王十分生气,斯人竟敢说他是妖怪,不由得就要发火。
这时传来铁扇公主的声音:“何必发火呢!他是看见你害怕嘛。”
牛魔王这才息怒,在夫人的劝说之下,将他背起,随同夫人一块进了进芭蕉洞,并给他疗伤。
渐渐地,焦夫苏醒过来,正欲感恩,却又瞥见牛魔王,于是吓得浑身哆嗦,又是大叫“妖怪”。
牛魔王闻听此言,哈哈大笑。
一声大笑,焦夫更加心惊肉跳,于是赶紧东躲西藏。还没有找到藏身之处,又传来牛魔王的声音:“你大胆!敢说我是妖怪!”
焦夫面如土色,急忙跪地,请他饶命。
铁扇公主见状,生怕吓坏焦夫,也怕焦夫之语惹怒夫君。她一边叫夫君莫怒,一边急急安慰焦夫:“你不必害怕,他只是相貌丑点,不会伤害你的,就是他把你背进洞来,又给你疗伤的。”
焦夫在听铁扇这几句话的同时,开始贼眉鼠眼地乱瞅乱瞄,接着又暗自揣测一会儿后,就装作胆怯怯的一副样子,对铁扇说:“你是人,不是妖,救救我吧。”
已不耐烦的牛魔王,这时面向焦夫“哼!”了一声。
焦夫赶紧连爬带滚到铁扇面前,一边磕头一边求饶。
铁扇公主埋怨牛魔王道:“不要再发脾气了,他比竟是个焦夫,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怎能不怕?”
牛魔王对夫人百依百顺,这才息住怒气道:他不识好歹,口口声声说我是妖怪,真真气煞我也。”
铁扇公主:“在这方圆附近,由于我们善待百姓,从来不加害任何人,才使我们的威望如同青云,直直而上,的确还没有一个人说是妖怪哩。也许这个焦夫是从远处来的,不了解我们而已,我们何必于他斤斤计较呢。”
“倘若我真的是妖怪,这附近敢住人吗?尤其那火焰山附近的百姓,谁个不知、那个不晓俺老牛的为人?倘若真是妖怪,岂能救你?”
看来,牛魔王还针对焦夫说他是妖怪而气未彻消哩!
焦夫不愿再为此纠缠一直下去,所以长舒一口气,显出高兴之举说:“我的确是从外地来的,不知你们的为人。刚才所言有所冒犯,请多多谅解。”
谢毕,焦夫就要离开芭蕉洞回家。因伤未痊愈,刚抬起脚跟,就跌倒在地。
铁扇看天色已近黄昏,就有意将他挽留。
此语正合焦夫之意,所以,焦夫也不再推辞。
也许,确实天色已晚,焦夫害怕,不敢离开。
眨眼已是夜晚。
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睡的很香甜。
仆女也倒在一旁酣然入睡。
已是深夜,万籁静寂。
唯焦夫佯装闭眼,不肯入梦。
看来,焦夫要离开这里,乃是假意悻悻,并非真心。
那么,焦夫会有什么动作出现?
慢慢地,焦夫已觉毫无声响,便偷偷睁眼观看。当看见牛魔王与铁扇如做梦般熟睡着时,心里阵阵欢喜。只见他迅即站起,蹑手蹑脚地将芭蕉洞仔仔细细察看一遍,然后向仆女紫云略施一术之后,快速来到牛魔王床前。
焦夫还会施术?并且还能快速走路?究竟怎么回事?
这焦夫不但能够施术,而且非同一般,相当厉害。他之所以走路如此之快,是由于他根本就没有跌伤,只是猪鼻子插葱——装象罢了。
即然这样,焦夫想干什么?
片刻工夫,焦夫面向牛魔王,张牙舞爪,开始向他施术。只见他:目露凶光、脸面狰狞、阴险毒辣逐一暴露。再看他:龇牙咧嘴、上下蹦跳、两臂挥舞;说癫不癫,使疯非疯,看似装神弄鬼,实则分寸稳稳。
就在焦夫唇舌蠕动之时,牛魔王翻了个身子,吓得他速速隐身。
这动作之快,犹如夜猫子藏身,跐溜溜便无踪迹。
这时的焦夫,紧屏呼吸,静观其变,遂即做着不可猜测的准备。
当听到牛魔王鼾声大作时,那颗蹦跳的心才算平静下来。他抓住这一时机,急急现身,再次唇舌忙蠕。余余,又急忙伸出利爪,倏然间,从爪子缝里窜出一股浓浓的、细如细线的、亮光闪闪的黄|色之烟。此烟,绵绵不断,如同一条绸缎,飘飘然弥漫牛魔王全身,最后,凝聚成一大股强强有力的滚滚浓烟,从牛魔王的鼻孔进入肚中。
这个焦夫,仍不死心,又以同样的方法向铁扇公主施加Yin术。
一切完毕,这才暗自狞笑着爬回原地。
看来,焦夫定有一番来历。
这真是:牛魔王,救焦夫,上当受骗;不成想,恩作仇,引狼为患。
焦夫此举,也正应一言:易画虎,易画皮,难以画骨;知其人,知其面,难以知心。
究竟焦夫是谁?他焉何要对牛魔王和铁扇公主施加的Yin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有无生命危险?
下一章自有结论。
第四十一章谍影重重
且说牛魔王,中了焦夫邪术之后,正在做着一个怪梦——
孙悟空双手紧攥金箍棒,恶狠狠地将洞门捅个大窟窿,并扬言道:“牛魔头,今此一来,收拾于你,快快给我滚出来,准备受死!”
牛魔王不知为何如此,急忙赶来,在请悟空息怒的同时,问及原因。WenXueMi。com
悟空见之,怒着面孔,也不予搭话,飞起一脚,将他踢向一旁,再次扬言道:“牛魔王,我要把你碎尸万段方可解恨!”
此举惊醒铁扇公主,她慌里慌张地跑了出来,祈求道:“悟空莫怒,有什么话儿慢慢的说,我和夫君有什么不到之处尽可指出,咱们可是一家的啊,何必因为鸡毛蒜皮之事闹别扭呢。”
悟空怒着面孔,再次飞去一脚,踢向铁扇小腹,接着恶声恶气的吼道:“我孙悟空不与女流之辈答话,若是识相,赶快滚开,倘若惹怒于他,连她一块收拾。”
毕竟,铁扇小腹被狠力踹了一脚,只见她双手捂着小腹,一边在地上打滚,一边粗气喘喘。
牛魔王刚从地上爬起,本欲强忍怒火,以八拜之交的朋友为由,劝说悟空千万不能伤了和气等等一些好言好语,暂以了却这不速之事。然而,当看见夫人身心受残,疼痛难忍的情景时,再也憋不住心中怒火,于是大吼一声,叫侍女紫云将夫人扶起离开,他要与悟空血战到底。
孙悟空哈哈大笑,嘲弄他说:“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保护不了,如此废物,俺老孙与你结拜,真是太失颜面!从现在开始,咱俩的关系一刀两断。”
孙悟空语语尖锐,使得牛魔王义愤填胸。只见他二话不说,“呀!”的一声飞腾上空。看架势,定要与悟空大战几百回合,以解受辱之气了。
孙悟空也不怠慢,急急迎了上去。
铁扇公主见状,忍着巨疼,仓惶跪地,声嘶力竭地一边叫夫君莫战,一边祈求悟空手下留情。
箭已上弓,起肯就此罢休?只见:大刀飞飞,弧线闪闪;金箍舞舞,明明晃晃。霎时间,你杀他挡,你上他下……直打得:树叶萧萧,天日黯淡;空中不见影子,只听
刀棒乒乓……
就在打得不可开交,胜负难分之时,猪八戒匆匆赶来,一边埋怨猴哥不该自吞独食一
边加入作战行列,共战牛魔。
牛魔王见猪八戒到来,不由得心里吸了一口凉气。
这时,哪吒也兀然出现。
牛魔王顿感不妙,不由得“啊!”的一声惊叫,欲逃了事。然而,乾坤圈已经击中腰部。刚想躲藏,孙悟空金箍又下,直向头顶砸来。
莫说牛魔王难以招架,简直是无路可逃,只有小命归西才是。
就在牛魔王上天无门,入地无路,生命危危可汲的紧要关头,恶梦惊醒。
他倏然睁眼坐起,顾不得满脸虚汗淋漓,开始回想梦中的怪诞: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孙悟空性格突变,好端端一反常态,竟然与他兵刃相见,还有猪八戒和哪吒前来相助。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做错了什么?可是,究竟做错了什么呢?越想越觉此梦可怕,越想也认为后果严重。一个冷颤之后,在确实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之下,他狠了狠心,当机立断道:“既无情,何来意?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有甚可怕!大不了一死,死何惧哉!”
这时,铁扇公主尖叫一声,还带着哭腔。
牛魔王听到夫人尖叫,慌忙将夫人扶起。
原来,铁扇公主也相继作了个怪梦。大意是:孙悟空假意悻悻的将牛魔王诱出芭蕉洞后,被天兵制服,打为原形并被带走。她追至洞外,万般请求,毫无作用。不得已痛哭流涕,胆肠欲裂。当拔剑自刎时,被孙悟空用力夺走,扔向一旁,冷嘲热讽,言曰她已是寡妇,如今失夫无子,苟且偷生还有何意等等一些污言秽语。真是气得欲死不能,想活无门,不得已哭声连连。
相互说出梦中之意,双双奇怪,不由得议论起来:虽说在唐僧取经路过火焰山时,因红孩儿一事,导致他们与孙悟空出现摩擦,但最终还是言和于好。以悟空的为人,不会如此这般对待他们的。况且,悟空又有严师管教呢?可这梦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白日里,咱们说他的坏话儿他能听到?
牛魔王:“这只是一时气话,难道孙悟空把它当真的了?”
铁扇公主:“他不应该是这样呀?”
牛魔王:“我认为也是的。可是,这梦境怎么感觉总是真的呢?”
铁扇公主犹豫了一会儿,说:“我觉得无需细细琢磨,毕竟是梦,何必大惊小怪的。”
“如果以后是真的呢?”
“以后取回真经,他则修成正果,怎能胡作非为?我看,无需考虑的太多才是。”
“即然这样,以后再说吧。”
话音刚落,忽听焦夫大叫。
牛魔王和铁扇公主急忙赶来,见那焦夫正在梦中惊叫,大喊饶命。还口口声声在说:“悟空大仙,你说牛魔王是魔鬼,可我却是实实在在的庄稼人啊。你就放我一条生路吧,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都在指望着我。我家离这儿很远,是迷路于此,不慎跌伤,被牛魔王背进来的。你不叫我与牛魔王在一块,也不许我日后报答他,我同意了,就让我走吧。”
本已息气的牛魔王,一时又被这话儿激恼,于是大发脾气道:“孙悟空!你欺人太甚!我与你势不两立!”
焦夫本身就被这恶梦吓得神魂颠倒,而今又被这大叫声惊醒,可谓是一惊未去又一惊。因此上,更把他吓得躲躲闪闪。只见他一边重复着梦话,一边磕头,祈求牛魔王说:“我怎能知恩不报呢,是孙悟空逼的,望你海涵,不要杀我。”
其实,这是焦夫的攻心之计。他对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先后施加邪术,就是叫他们一前一后从恶梦中惊醒,接着由他继续向下扮演,直至阴谋得逞为是。
而牛魔王怎能知道呢?所以被蒙在鼓里无可厚非。不过,以他的牛脾气当然是愤懑之极,这样,也就很自然地中计无疑了。
铁扇见状,生怕牛魔王怒气不减,使得以后与悟空纠缠起来,麻烦多多。因此,再次规劝牛魔王,切莫为梦境之遭遇而伤肝动火。
焦夫满以为此计定能成功,然而,听了铁扇公主一语时,不由心里“咯噔”一下。因怕计策落空,所以开始急急想法。
大约两眨眼的工夫,焦夫竟然毒计又生。只见他表面上也在规劝,其实话中带刺地说:“牛魔王宽宏大量,何必与孙悟空计较,况且,孙悟空那么厉害,惹他作甚?不如少一事为好。”
当看到牛魔王暴跳如雷时,攻心之计已经成功,所以,一边假装害怕,一边急忙一瘸一拐,溜去大吉。
焦夫着,何许人也?
焦夫者,非人也。
非人?岂能是妖乎?
言之不差,乃是法净。他之所以变成焦夫,当然是为了使牛魔王死心塌地的成为他的帮凶而已。如今,计已成,当然离洞无疑。
这真是:奸诈挑是非,耍计激牛魔。
鬼祟的法净,清早离开芭蕉洞,晌午又于洞门口。瞥眼看见牛魔王,故意高腔话飞扬。
正在洞门口低头商榷梦境一事的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忽然听到说话声,抬头看时,竟然发现,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道士。
道士乃是法净变,故意来到洞门前,佯装路过于此处,却看这里凶气显。不得已,把脚驻,仔细观察一番番,于是开口胡乱言:这儿凶兆甚是重,赶快离开莫等闲。
牛魔王心里本身就烦,而今更是恐慌不安。所以看这道士言语不逊,决计将他赶走。
道士见状,一个“慢!”字出口,紧接着奸诈地说:“你额头发紫,脸色铁青,已是祸及眼前,竟然不知,可悲可叹。”
鳖一肚子火气的牛魔王听此一言,更加恼火。大怒道:“难道你不知道俺老牛的脾气?竟敢在这儿胡说八道?”
铁扇公主向来遇事谨慎,细想之后,遂即插言道:“你是何方道士,焉何说话不逊?我们好端端的,怎么会祸从天降呢?是不是疯了?”
道士轻笑两声,慢条斯理地说:“心虚者自知,样子可以装的出来,岂能掩盖心虚么?”
此言一出,倒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为之一震,认为这个道士不同凡响,他俩相互递个眼色,决定试他一番。
牛魔王:“口出狂言,不知天高地厚,谁信你这一套!与我离开,修在这儿瞎扯。”
铁扇公主:“请道士莫要见怪我那夫君所言,得罪之处还望见谅。不知高道言说祸从天降从何说起,特此领教。”
他俩的表情及其言语,早被道士琢磨的一清二楚,况且还掌握着他俩的命脉呢。而今尴尬局面已去,尤以铁扇公主之语,正和他意。于是一不慌,二不忙地说:“看于夫人份上,也就直言不讳了。早在几百年前,曾有一猴子与你夫君结交,但这无非是那猴子的一时兴致罢了。正是这个猴子,使得你们骨肉分离,不能与孩子见面——直至现在。曾记否?就在此地,你的夫君还险些送命。此语可否属实?”
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大骇,心想:他怎么知道的清清楚楚?难道真是高道于此,替他们解围?难道昨夜之梦是一种预兆?
由于烦事缠身,导致牛魔王此时失去理智,因此上,不再多加思考,箭步上前,把昨晚之事儿象竹筒倒豆子似的一并抛出。
道士见有机可乘,却也故作吃惊。余余,开始煽风点火道:“原来是孙悟空,他乃石中所生,何来血缘?既无血缘,何来情义?既无情义,何来结拜?这以前发生的事情,不就足以能够验证吗?”
铁扇公主且信且疑,随即问道:“孙悟空已助唐僧西天取经,日后归来,定是规矩遁守,你玷污他清白,是何道理?”
“否然,否然。取经归来,孙悟空荣耀非凡,而这种荣耀,更使他专横跋扈,此乃秉性所致,可谓恶习难改,岂能遁守?信与不信,无须多伦。待事情处来,悔之晚矣。孙悟空的确难惹,贫道只是路过于此,因不忍心而说之。谁愿引火烧身,自找麻烦?不管也罢,不管也罢。”言毕欲走。
这“谁愿引火烧身,自找麻烦?不管也罢,不管因为罢。”两句话,使得铁扇公主吃惊匪浅,致使她信以为真,于是急忙拦住道士说:“请高道指点迷津,我们在此谢恩了。”
而牛魔王却不再婆婆妈妈,只见他忿忿说道:“杀他个鱼死网破,有甚惧怕?”
铁扇公主知道这是气话,为保平安,急急再次请求高道。
法净见计已成,喜不胜收。忙忙回应:“本不愿再管此等事情,因为贫道也甚怕孙悟空啊。不过,为了苍生,给你们出个主意也就是了。依贫道看来,与孙悟空单打独斗,势单力薄,难以取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合力而攻之。”
牛魔王听毕,喃喃自语:“合力而攻之?谁与我合力?怎么合力?”
法净偷看一眼牛魔王的举止表情,已经猜透他的心理活动。再偷着看向铁扇公主,她也似乎不知所措,不由阵阵暗喜。为了避免引起怀疑,露出马脚,因而显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来。
这时,铁扇公主来到牛魔王面前,说:“夫君,依我之看,这道士所说的并非全对。如果真是孙悟空无事生非,有意闹事。那咱是躲不过去的。”
牛魔王也觉无奈地说:“咱不惹他,他何必要与咱作对呢?”
“是啊,车到山前必有路。待他好些,也许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事态如此发展,当然不如法净所想,这使他顿吃一惊。于是暗暗在想:这个铁扇公主甚有头脑,不好对付,但就此结束,寻他何意?尤其耽搁了念佛成佛、寻找姜子牙的时间,这是多么可贵啊。怎么办?难道就此罢休?不!决不能叫上了钩的鱼溜掉。一定要叫他成为得力助手,共同对付孙悟空。想及于此,法海肚子里的坏水又开始“咕噜”。
法净总算鬼点子又出,只见他抬高强调,生怕牛魔王听不到似的说道:“明天上午将有一佛家来临,倘若贫道所言不灵,便可不信。倘若灵验,则请二位自便。贫道也不愿招惹孙悟空,以至于城墙失火,**难保。”
此话传出,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不由一怔,顿觉得,头顶突然如雷炸,“嗡嗡”作响。
如此之言,谁不惊慌?
铁扇公主思虑片刻,急忙问道:“你怎么知道佛家要来这里?佛家来此作甚?”
法净:“本不该泄露天机,鉴于二位心地善良,为免不测,不妨告知。此乃寻找合伙者,共同对付孙悟空,以保天下平安。此乃最后一个机会,自便看着办吧。”
牛魔王转过身子,与铁扇公主欲再问下去,然而,已不见道士。于是,他俩不得不开始重新商量。
看来,明天有无佛家的道来,是衡量他俩日后对孙悟空采取什么措施的唯一标准了。同时,也是他俩对这位道士的道术高低的鉴别了。
时间最公正,谁也不偏袒。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不是认为慢,就是觉得快。不是么?在急急等待奇迹或是抱着一种希望出现时,总觉得太慢;在犹豫彷徨或是担心一种可怕问题的到来时,却觉得太快。就拿明天上午而言,牛魔王和铁扇公主起初巴不得时间快快来到,希望佛家出现,给他们排忧解难;一旦时光将临,却是提心吊胆,唯恐事不遂愿而提心吊胆。所以,不难看出,他俩现在矛盾重重。
这矛盾重重的原因,就是希望,一则佛家能够到来,二则日后不与悟空作战。这当然是两全其美的心愿,苦于不知事情究竟会如何发展,因而,特定的时间——明天上午,显得是多么的重要。
就这样,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一边在不安的等待着,一边在认认真真的思考着,一边在反反复复的推敲着。
此时,法净何处去也?这个鸟法净,离开芭蕉洞不远处就再次躲藏起来。经过掂量思考,认为蒙骗牛魔王已是囊中之物,决不在话下。只是担心姜子牙从中作梗,则局势难以断定,所以,趁这个机会,决定去趟峨眉,会一会姜子牙。
他之所以把时间安排的如此紧张,就是因为时间已经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必须抓紧修炼,以便早早成佛,只有这样,一切才有希望。
就在这时,他突然凭灵性感悟到,二蛇的存亡已不再影响他的成佛。一旦成佛,谁也不能将他如何,至少,他和唐僧平起平坐,共同传佛。这突然的感悟,使法净高兴的简直要死。
看来,法净的灵性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他的勃勃野心正在继续蔓延。这说明他成佛的时间快到了。
然而,不能使他静心念佛成佛的唯一原因就是如何拉拢牛魔王了。而此计能否成功,则取决于姜子牙,所以,他觉得很有必要去趟峨眉山。
巍巍峨眉,庄严肃穆,一片宁静。
一轮镇妖刚刚结束的姜子牙,目前静坐在蛇口石上,他顾不得欣赏峨眉风光,依然是心事重重。尽管喜忧各半,喜的是唐僧取经就要结束,忧的是不知能否赶在法净前面。而法净已经知道世出一僧之事,倘若他狗急跳墙,凭借法宝多多,骚扰峨眉,导致妖魔继续复燃,怎么办?虽然他峨眉镇妖即将结束,但毕竟没有结束。为此,不能不认真思考。
无奈,抬头看向天空。就这一看,使他大吃一惊。因为从天空星星的闪烁情况来看,法净正处鼎盛阶段。这不由使他眉毛皱成一个结,觉得法净成佛指日可待。怎么办?
就在姜子牙尽力考虑之时,突然法净出现在面前。
一场较量就要开始了……
第四十二章针锋相对
姜子牙泰然自若,以静制动。
果真,法净先发制人:“阿弥陀佛!姜太公此时好清闲啊!”
姜子牙:“噢!原来是金山方丈到临,怎么也不打个招呼呀?”
“怎么?一定要打招呼吗?”
“这倒没有必要。只是方丈尚在修炼,不知怎么想起这里来了?是否修炼已经结束,特来于此贺喜呢?”
“以你之见呢?”
“应该结束了吧,否则,怎会耽搁大好时光来及于此呢?”
“阿弥陀佛!多谢关心。老衲今日专门来临,乃是先看一下姜太公镇妖情况如何,然后有些要事相问。不知赏脸否?”
“镇妖仍未结束,不过,方丈来的正是时候,这不,一轮镇妖刚刚完毕。至于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依老道之见,应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吧。唉!毕竟妖魔太多啊。只是,不知方丈所提及的要事是什么呀?只要老道知道,或是能够帮助,定不推辞。莫提赏脸之说,有什么问题敬请说来。”
“阿弥陀佛!虽说众妖难治,而以姜太公之能奈,应该快要结束才是,怎么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呢?”
“此言甚是,然而,事实的确如此。”
“即然这样,老衲不再多问此事。但是,老衲要请教其它一些问题了。”
“请方丈说说看。”
“听说世间已出一僧,可属实否?”
姜子牙为之一怔,不明白法净焉何知之?这可要想法与他周旋一番。
法净看姜子牙没有吭声,又是一句逼问。
无奈,姜子牙也就暂以敷衍道:“老道也是刚刚听说啊。据说,他叫唐僧,现在正在西天取经途中呢。”
“阿弥陀佛!一世不容二主。倘若他取经回来,不知姜太公有何打算?”
“此言差矣!老道虽然管神治妖,但是,如果唐僧取经归来,一心为民,不不曾祸害苍生,焉何一定要干涉呢?至于一世不容二主么,依老道之看法,这传佛之主,非你莫属。”
“可是,老衲不能静心修炼,怎么办呢?”
“此话怎讲?”
“那个唐僧有个徒弟叫孙悟空,相当厉害,一路降妖除魔,无所不能。你可知乎?”
“如果你已成佛,有甚可怕?难道一个孙悟空,能奈你如何?”
“你不会不知道吧?这个孙悟空就是被我用气吹走的那个妖猴,也是大闹天宫的那个猴子。当时,他被压在五指山下,可不知是谁干的,竟然把五指山消失,胆大妄为的把他放了出来。并且还和唐僧混在一起。因此,他们取经回来,世间岂能安然乎?”
姜子牙说啥也没有想到,法净竟然知道的一清二楚,看来,要认真对待这条狐狸了:
“此言令我震惊。不知你从哪里得来的流言蜚语,竟然把两个截然不同的猴子混为一谈。至于五指山的消失,据如来佛祖所说,是他收回的,因为那猴子已经体魄消散,魂飞烟灭。至于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猴子,乃是二郎神下凡所致。所以,唐僧取经归来,怎能说是扰乱自然呢?”
法净听到这里,对姜子牙的话语极为怀疑,所以,不等姜子牙再说下去,就急忙问道:“何以见得?”
姜子牙看法净入木三分,也就当机立断地说:( 孙悟空的新传说 http://www.xlawen.org/kan/3112/ )
土地爷摇了摇头。不过,他知道蟹鳖横对法净说过,世间有个前往西天取经的圣僧一事说与他听。
至此,姜子牙已经明白,法净不在金山,于是开始寻找。
没想到,在平安村里发现法净。看他正在糊弄百姓,本想与他对阵,但考虑到,一则百姓在此,二则峨眉镇妖虽已接近尾声,但毕竟没有结束,三则唐僧取经未归。在这时机尚不成熟之前,绝对不能暴露身份,更不能冒然行事。为此,他抖动尘佛,拨弄乌云,将法净赶走,免得他为所欲为。
当然,姜子牙绝不会与法净大战,只是扫除阴霾而已。
这就是法净轻松取胜的原因。
然而,当法净看到乌云散去之后,竟然掉下来一只螃蟹时,便觉得是谁从中捣乱,坏他大事。
由此,法净嘀嘀咕咕道:“一切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既然人们已去,不如先去寻找牛魔王,如果能与他合伙,那将是一大收获。然后,再找姜子牙,给他彻底算账。”
这最后一句话,说明法净已经对姜子牙耿耿于怀了。
看来,法净并非真的那么龌龊。
究竟法净的如意算盘能否成功?他将如何去找姜子牙算账?姜子牙又将采取什么措施对付法净?
以后章节一一述之。
第四十章引狼入室
法净离开平安村,按照人们的指点,急急来到山里,欲顺手牵羊的游说牛魔王,使他与他合污,将来共同对付姜子牙及其唐僧和孙悟空。
由于没有找到牛魔王,便坐于一石上暂以歇息一会儿。
歇息期间,只见他塔拉着脑袋,如同霜打似的萎焉着。在阳光照耀下,又如泄气的皮球一样,没有丝毫反弹力。
从表面上看去,法净如同败阵的草寇,不堪一击。其实,他正在苦思冥想呢。
他似乎意识到,一场殊死搏斗正在酝酿,很快就要来临。面对诸多棘手问题,不能不使他心跳加剧,深感事态的严重。
毕竟,这些问题在牵着法净的鼻子,因而,他根本就无法安心歇息。无奈,他兀自站起,开始窥探四周。
此处:平整一片,树木连林,枝茂叶密,雾霭缠山,花香扑鼻,紫气祥云。旁一小溪,水流潺潺,清辙见底;偶尔鱼儿悠游,偶尔鸟儿落及,饮水蹦跳。此地虽不惊鸣,却如同有仙施灵,若能居住于此,岂不美哉!”
“甚是一块好地方,不比金山相差秋毫,倘若能于此处修庙传佛,岂不妙哉!”法净被这旖旎风光所迷,一时竟然忘记来于此处的目的,却妄图在这里异想天开,建庙传佛。
就在他想入非非之时,突然,从不远处传来了“吱扭”一声门响。
这声响,打破了法净的痴心梦想。他为之一震,急忙躲藏起来,并用那两只圆鼓的“老鼠”眼睛,紧张的瞪着发出声响的地方,看是怎么回事。
这圆鼓的双眼,由于瞪得太大,乍看象是两颗粘糊糊的粪蛋儿,将要从镶在两个黑窟窿里剥落出来似的,煞是吓人。
眼前兀然出现这种景象,使法净嘴巴张了几张,难以合拢。
难以合拢的原因就是,他在这里已有一段时光,竟然没有发现此处有洞,并且还有大门。这不由得使他觉得自己的眼睛真是太拙了。
法净正在惊愕,又发现从洞里走出来一妇一仆。这更加引起他的窥探,同时脑袋瓜里不断的打旋:此处甚是偏僻,怎么会有人居住?还是女流之辈?难道她俩是妖精不成?
法净尚在思量时,突然传来“呜呜”的哭泣声,相当凄惨。
看样子,肯定是有什么非常伤心的事情发生在她们身上了。
法净正觉奇怪,搞不清是人是怪时,突然又传来哽哽咽咽的说话声。
“我那可怜的儿子啊!为娘想你啊!”
“夫人,你就忍住悲伤吧。你看……”
不等仆人说完,夫人依然抽咽着说:“孩子太小,而今又……”。抽咽声使她再也说不下去了。
法净大惊,暗暗在想:她还有孩子?这孩子在什么地方?她们能在如此之大的山中居住,不怕狼虫虎豹,难道不是妖怪是什么?看来,她的儿子定是个小妖怪是毫无疑问的了。既然是妖,也就很有可能是被姜子牙捉住,镇压在峨眉山下。如果真是这样,趁机拉拢,共同对抗姜子牙,岂不更好?对!就这样!只要能够顺从,在没有找到牛魔王之前,先将这个拉拢入伍,管她什么妖怪不妖怪的。噢!就这样决定!
为了自己的野心,不顾他人之安慰,就这一点,岂能成佛?真乃可恶!
然而,法净却不以为耻,竟然为之而沾沾自喜。
就在他象蚂蚱似的,正欲蹦跳出来的时候,突然又传来了说话声。
“夫人,你不要再哭了。你看,我们大王为了给你消愁,把这儿点缀的焕然一新,你就欣赏一下风光吧。”
“是呀,夫人。我愿为你鞠躬尽瘁。”
法净更是惊骇,因为又从洞里传出来一个男人的腔调。为了彻底摸清这儿的名堂,法净只有再次躲而不出,继续探听。
听到夫君的安慰,夫人竟然哭声做作。
待那男的走近夫人面前,扭过脸来的一瞬间,法净才彻底看清楚,这摸样酷像平安村里的人们所说的牛魔王。不由心中一怔:难道是他?这位夫人,莫非就是铁扇公主?看来,这里就是芭蕉洞了。不妨继续听下去,切莫草率妄动才是。
法净猜的很对。他,就是牛魔王;她,就是铁扇公主。
莫说铁扇公主念子心切,就是牛魔王又何曾不恋?
牛魔王见夫人如此伤心,一边安慰一边气愤地说:“孙悟空!你戏弄妇人,又险些使我丢掉性命,什么八拜之交,我老牛与你势不两立!”
提起戏弄一事,铁扇公主止住哭泣,也是义愤填胸地说:“孙猴子不该变作你的摸样哄骗我,使我丢人现眼,真是可恶!更可恨的是,他亲眼所见,咱们的孩子被菩萨带走,而他,竟然若无其事。这的确是太让人生气了。”
就这样,言言语语的埋怨起孙悟空来,似乎孙悟空已经彻底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法净竖起他那小耳朵,听的清清楚楚,不由得从心里发出一丝奸笑,接着便是摇头晃脑。他觉得不但找到了牛魔王,而且还在痛恨孙悟空。这可是没有想到的意外收获,真乃可喜可贺。
就在法净暗自庆幸时,牛魔王“要与悟空拼杀到底!”的声音又飘然入耳。
法净愈显高兴,简直发了疯,只见他紧紧耸起小耳道,笑眯眯、喜滋滋地继续听了下去。
铁扇公主知道牛魔王的脾气说一不二,怕任性吃亏。她深知孙悟空的本领,况且,红孩儿被收、自己被诓、夫君差点被降,都是事出有因,决不能因为一时的气愤再惹祸端。于是长叹一声后,说:“夫君,还是算了吧,泼猴神通广大,斗不过他的,弄不好,会有杀身之祸的。”
牛魔王听毕,回想当年的场景,不寒而栗。同时也觉得,夫人言之有理。所以,就顺着夫人之意说:“只要夫人欢欣就行,我也是太想咱们的孩子才说的气话,谁愿招惹那个该死的泼猴。”
铁扇公主听毕,也许爱意聚起,遂即将仆人打发走了。
仆人离去,铁扇公主紧紧依偎在牛魔王胸前,显得异常娇柔。
“夫人,如果有人正好从这里走过,你看这……”
“深山老林,谁从这里经过?”
“万一……”
“万一,被打死的那条狐狸精再来找你,可就不好办了。是吗?”
“她……她……”
“她肯定不能复生了。从这一点来说,你可得感谢孙悟空了。”
“我……我……”
“不用你、你的了。我们可是结发夫妻。”
……
爱情的浪花,在树叶的摇曳下显得甜甜蜜蜜。
法净听了这后面的话儿,心里可不是滋味。这种难受程度,如同被宰的鸡子似的,在快死之前胡乱地扑腾着。不得已,又开始盘算起鬼主意来。
正沉浸在自我陶醉的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刚要俏言细语,忽然,不远处传来求救声。
牛魔王一惊,想必是什么妖精作怪,或者猛虎伤人。于是大声喝道:“岂有此理!敢在老牛面前撒野,待俺老牛收拾你去!”言毕,松开夫人,前往求救声而去。
待近一瞧,却是一场虚惊。原来是个砍柴焦夫因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跌伤了腿,碰伤了脚,无法行走,因惊慌而发出叫喊,希望附近有人搭救。
当焦夫看见是个相貌如魔的怪物前来这里时,惊叫一声“妖怪!”二字,便被吓得昏了过去。
牛魔王十分生气,斯人竟敢说他是妖怪,不由得就要发火。
这时传来铁扇公主的声音:“何必发火呢!他是看见你害怕嘛。”
牛魔王这才息怒,在夫人的劝说之下,将他背起,随同夫人一块进了进芭蕉洞,并给他疗伤。
渐渐地,焦夫苏醒过来,正欲感恩,却又瞥见牛魔王,于是吓得浑身哆嗦,又是大叫“妖怪”。
牛魔王闻听此言,哈哈大笑。
一声大笑,焦夫更加心惊肉跳,于是赶紧东躲西藏。还没有找到藏身之处,又传来牛魔王的声音:“你大胆!敢说我是妖怪!”
焦夫面如土色,急忙跪地,请他饶命。
铁扇公主见状,生怕吓坏焦夫,也怕焦夫之语惹怒夫君。她一边叫夫君莫怒,一边急急安慰焦夫:“你不必害怕,他只是相貌丑点,不会伤害你的,就是他把你背进洞来,又给你疗伤的。”
焦夫在听铁扇这几句话的同时,开始贼眉鼠眼地乱瞅乱瞄,接着又暗自揣测一会儿后,就装作胆怯怯的一副样子,对铁扇说:“你是人,不是妖,救救我吧。”
已不耐烦的牛魔王,这时面向焦夫“哼!”了一声。
焦夫赶紧连爬带滚到铁扇面前,一边磕头一边求饶。
铁扇公主埋怨牛魔王道:“不要再发脾气了,他比竟是个焦夫,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怎能不怕?”
牛魔王对夫人百依百顺,这才息住怒气道:他不识好歹,口口声声说我是妖怪,真真气煞我也。”
铁扇公主:“在这方圆附近,由于我们善待百姓,从来不加害任何人,才使我们的威望如同青云,直直而上,的确还没有一个人说是妖怪哩。也许这个焦夫是从远处来的,不了解我们而已,我们何必于他斤斤计较呢。”
“倘若我真的是妖怪,这附近敢住人吗?尤其那火焰山附近的百姓,谁个不知、那个不晓俺老牛的为人?倘若真是妖怪,岂能救你?”
看来,牛魔王还针对焦夫说他是妖怪而气未彻消哩!
焦夫不愿再为此纠缠一直下去,所以长舒一口气,显出高兴之举说:“我的确是从外地来的,不知你们的为人。刚才所言有所冒犯,请多多谅解。”
谢毕,焦夫就要离开芭蕉洞回家。因伤未痊愈,刚抬起脚跟,就跌倒在地。
铁扇看天色已近黄昏,就有意将他挽留。
此语正合焦夫之意,所以,焦夫也不再推辞。
也许,确实天色已晚,焦夫害怕,不敢离开。
眨眼已是夜晚。
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睡的很香甜。
仆女也倒在一旁酣然入睡。
已是深夜,万籁静寂。
唯焦夫佯装闭眼,不肯入梦。
看来,焦夫要离开这里,乃是假意悻悻,并非真心。
那么,焦夫会有什么动作出现?
慢慢地,焦夫已觉毫无声响,便偷偷睁眼观看。当看见牛魔王与铁扇如做梦般熟睡着时,心里阵阵欢喜。只见他迅即站起,蹑手蹑脚地将芭蕉洞仔仔细细察看一遍,然后向仆女紫云略施一术之后,快速来到牛魔王床前。
焦夫还会施术?并且还能快速走路?究竟怎么回事?
这焦夫不但能够施术,而且非同一般,相当厉害。他之所以走路如此之快,是由于他根本就没有跌伤,只是猪鼻子插葱——装象罢了。
即然这样,焦夫想干什么?
片刻工夫,焦夫面向牛魔王,张牙舞爪,开始向他施术。只见他:目露凶光、脸面狰狞、阴险毒辣逐一暴露。再看他:龇牙咧嘴、上下蹦跳、两臂挥舞;说癫不癫,使疯非疯,看似装神弄鬼,实则分寸稳稳。
就在焦夫唇舌蠕动之时,牛魔王翻了个身子,吓得他速速隐身。
这动作之快,犹如夜猫子藏身,跐溜溜便无踪迹。
这时的焦夫,紧屏呼吸,静观其变,遂即做着不可猜测的准备。
当听到牛魔王鼾声大作时,那颗蹦跳的心才算平静下来。他抓住这一时机,急急现身,再次唇舌忙蠕。余余,又急忙伸出利爪,倏然间,从爪子缝里窜出一股浓浓的、细如细线的、亮光闪闪的黄|色之烟。此烟,绵绵不断,如同一条绸缎,飘飘然弥漫牛魔王全身,最后,凝聚成一大股强强有力的滚滚浓烟,从牛魔王的鼻孔进入肚中。
这个焦夫,仍不死心,又以同样的方法向铁扇公主施加Yin术。
一切完毕,这才暗自狞笑着爬回原地。
看来,焦夫定有一番来历。
这真是:牛魔王,救焦夫,上当受骗;不成想,恩作仇,引狼为患。
焦夫此举,也正应一言:易画虎,易画皮,难以画骨;知其人,知其面,难以知心。
究竟焦夫是谁?他焉何要对牛魔王和铁扇公主施加的Yin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有无生命危险?
下一章自有结论。
第四十一章谍影重重
且说牛魔王,中了焦夫邪术之后,正在做着一个怪梦——
孙悟空双手紧攥金箍棒,恶狠狠地将洞门捅个大窟窿,并扬言道:“牛魔头,今此一来,收拾于你,快快给我滚出来,准备受死!”
牛魔王不知为何如此,急忙赶来,在请悟空息怒的同时,问及原因。WenXueMi。com
悟空见之,怒着面孔,也不予搭话,飞起一脚,将他踢向一旁,再次扬言道:“牛魔王,我要把你碎尸万段方可解恨!”
此举惊醒铁扇公主,她慌里慌张地跑了出来,祈求道:“悟空莫怒,有什么话儿慢慢的说,我和夫君有什么不到之处尽可指出,咱们可是一家的啊,何必因为鸡毛蒜皮之事闹别扭呢。”
悟空怒着面孔,再次飞去一脚,踢向铁扇小腹,接着恶声恶气的吼道:“我孙悟空不与女流之辈答话,若是识相,赶快滚开,倘若惹怒于他,连她一块收拾。”
毕竟,铁扇小腹被狠力踹了一脚,只见她双手捂着小腹,一边在地上打滚,一边粗气喘喘。
牛魔王刚从地上爬起,本欲强忍怒火,以八拜之交的朋友为由,劝说悟空千万不能伤了和气等等一些好言好语,暂以了却这不速之事。然而,当看见夫人身心受残,疼痛难忍的情景时,再也憋不住心中怒火,于是大吼一声,叫侍女紫云将夫人扶起离开,他要与悟空血战到底。
孙悟空哈哈大笑,嘲弄他说:“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保护不了,如此废物,俺老孙与你结拜,真是太失颜面!从现在开始,咱俩的关系一刀两断。”
孙悟空语语尖锐,使得牛魔王义愤填胸。只见他二话不说,“呀!”的一声飞腾上空。看架势,定要与悟空大战几百回合,以解受辱之气了。
孙悟空也不怠慢,急急迎了上去。
铁扇公主见状,忍着巨疼,仓惶跪地,声嘶力竭地一边叫夫君莫战,一边祈求悟空手下留情。
箭已上弓,起肯就此罢休?只见:大刀飞飞,弧线闪闪;金箍舞舞,明明晃晃。霎时间,你杀他挡,你上他下……直打得:树叶萧萧,天日黯淡;空中不见影子,只听
刀棒乒乓……
就在打得不可开交,胜负难分之时,猪八戒匆匆赶来,一边埋怨猴哥不该自吞独食一
边加入作战行列,共战牛魔。
牛魔王见猪八戒到来,不由得心里吸了一口凉气。
这时,哪吒也兀然出现。
牛魔王顿感不妙,不由得“啊!”的一声惊叫,欲逃了事。然而,乾坤圈已经击中腰部。刚想躲藏,孙悟空金箍又下,直向头顶砸来。
莫说牛魔王难以招架,简直是无路可逃,只有小命归西才是。
就在牛魔王上天无门,入地无路,生命危危可汲的紧要关头,恶梦惊醒。
他倏然睁眼坐起,顾不得满脸虚汗淋漓,开始回想梦中的怪诞: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孙悟空性格突变,好端端一反常态,竟然与他兵刃相见,还有猪八戒和哪吒前来相助。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做错了什么?可是,究竟做错了什么呢?越想越觉此梦可怕,越想也认为后果严重。一个冷颤之后,在确实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之下,他狠了狠心,当机立断道:“既无情,何来意?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有甚可怕!大不了一死,死何惧哉!”
这时,铁扇公主尖叫一声,还带着哭腔。
牛魔王听到夫人尖叫,慌忙将夫人扶起。
原来,铁扇公主也相继作了个怪梦。大意是:孙悟空假意悻悻的将牛魔王诱出芭蕉洞后,被天兵制服,打为原形并被带走。她追至洞外,万般请求,毫无作用。不得已痛哭流涕,胆肠欲裂。当拔剑自刎时,被孙悟空用力夺走,扔向一旁,冷嘲热讽,言曰她已是寡妇,如今失夫无子,苟且偷生还有何意等等一些污言秽语。真是气得欲死不能,想活无门,不得已哭声连连。
相互说出梦中之意,双双奇怪,不由得议论起来:虽说在唐僧取经路过火焰山时,因红孩儿一事,导致他们与孙悟空出现摩擦,但最终还是言和于好。以悟空的为人,不会如此这般对待他们的。况且,悟空又有严师管教呢?可这梦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白日里,咱们说他的坏话儿他能听到?
牛魔王:“这只是一时气话,难道孙悟空把它当真的了?”
铁扇公主:“他不应该是这样呀?”
牛魔王:“我认为也是的。可是,这梦境怎么感觉总是真的呢?”
铁扇公主犹豫了一会儿,说:“我觉得无需细细琢磨,毕竟是梦,何必大惊小怪的。”
“如果以后是真的呢?”
“以后取回真经,他则修成正果,怎能胡作非为?我看,无需考虑的太多才是。”
“即然这样,以后再说吧。”
话音刚落,忽听焦夫大叫。
牛魔王和铁扇公主急忙赶来,见那焦夫正在梦中惊叫,大喊饶命。还口口声声在说:“悟空大仙,你说牛魔王是魔鬼,可我却是实实在在的庄稼人啊。你就放我一条生路吧,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都在指望着我。我家离这儿很远,是迷路于此,不慎跌伤,被牛魔王背进来的。你不叫我与牛魔王在一块,也不许我日后报答他,我同意了,就让我走吧。”
本已息气的牛魔王,一时又被这话儿激恼,于是大发脾气道:“孙悟空!你欺人太甚!我与你势不两立!”
焦夫本身就被这恶梦吓得神魂颠倒,而今又被这大叫声惊醒,可谓是一惊未去又一惊。因此上,更把他吓得躲躲闪闪。只见他一边重复着梦话,一边磕头,祈求牛魔王说:“我怎能知恩不报呢,是孙悟空逼的,望你海涵,不要杀我。”
其实,这是焦夫的攻心之计。他对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先后施加邪术,就是叫他们一前一后从恶梦中惊醒,接着由他继续向下扮演,直至阴谋得逞为是。
而牛魔王怎能知道呢?所以被蒙在鼓里无可厚非。不过,以他的牛脾气当然是愤懑之极,这样,也就很自然地中计无疑了。
铁扇见状,生怕牛魔王怒气不减,使得以后与悟空纠缠起来,麻烦多多。因此,再次规劝牛魔王,切莫为梦境之遭遇而伤肝动火。
焦夫满以为此计定能成功,然而,听了铁扇公主一语时,不由心里“咯噔”一下。因怕计策落空,所以开始急急想法。
大约两眨眼的工夫,焦夫竟然毒计又生。只见他表面上也在规劝,其实话中带刺地说:“牛魔王宽宏大量,何必与孙悟空计较,况且,孙悟空那么厉害,惹他作甚?不如少一事为好。”
当看到牛魔王暴跳如雷时,攻心之计已经成功,所以,一边假装害怕,一边急忙一瘸一拐,溜去大吉。
焦夫着,何许人也?
焦夫者,非人也。
非人?岂能是妖乎?
言之不差,乃是法净。他之所以变成焦夫,当然是为了使牛魔王死心塌地的成为他的帮凶而已。如今,计已成,当然离洞无疑。
这真是:奸诈挑是非,耍计激牛魔。
鬼祟的法净,清早离开芭蕉洞,晌午又于洞门口。瞥眼看见牛魔王,故意高腔话飞扬。
正在洞门口低头商榷梦境一事的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忽然听到说话声,抬头看时,竟然发现,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道士。
道士乃是法净变,故意来到洞门前,佯装路过于此处,却看这里凶气显。不得已,把脚驻,仔细观察一番番,于是开口胡乱言:这儿凶兆甚是重,赶快离开莫等闲。
牛魔王心里本身就烦,而今更是恐慌不安。所以看这道士言语不逊,决计将他赶走。
道士见状,一个“慢!”字出口,紧接着奸诈地说:“你额头发紫,脸色铁青,已是祸及眼前,竟然不知,可悲可叹。”
鳖一肚子火气的牛魔王听此一言,更加恼火。大怒道:“难道你不知道俺老牛的脾气?竟敢在这儿胡说八道?”
铁扇公主向来遇事谨慎,细想之后,遂即插言道:“你是何方道士,焉何说话不逊?我们好端端的,怎么会祸从天降呢?是不是疯了?”
道士轻笑两声,慢条斯理地说:“心虚者自知,样子可以装的出来,岂能掩盖心虚么?”
此言一出,倒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为之一震,认为这个道士不同凡响,他俩相互递个眼色,决定试他一番。
牛魔王:“口出狂言,不知天高地厚,谁信你这一套!与我离开,修在这儿瞎扯。”
铁扇公主:“请道士莫要见怪我那夫君所言,得罪之处还望见谅。不知高道言说祸从天降从何说起,特此领教。”
他俩的表情及其言语,早被道士琢磨的一清二楚,况且还掌握着他俩的命脉呢。而今尴尬局面已去,尤以铁扇公主之语,正和他意。于是一不慌,二不忙地说:“看于夫人份上,也就直言不讳了。早在几百年前,曾有一猴子与你夫君结交,但这无非是那猴子的一时兴致罢了。正是这个猴子,使得你们骨肉分离,不能与孩子见面——直至现在。曾记否?就在此地,你的夫君还险些送命。此语可否属实?”
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大骇,心想:他怎么知道的清清楚楚?难道真是高道于此,替他们解围?难道昨夜之梦是一种预兆?
由于烦事缠身,导致牛魔王此时失去理智,因此上,不再多加思考,箭步上前,把昨晚之事儿象竹筒倒豆子似的一并抛出。
道士见有机可乘,却也故作吃惊。余余,开始煽风点火道:“原来是孙悟空,他乃石中所生,何来血缘?既无血缘,何来情义?既无情义,何来结拜?这以前发生的事情,不就足以能够验证吗?”
铁扇公主且信且疑,随即问道:“孙悟空已助唐僧西天取经,日后归来,定是规矩遁守,你玷污他清白,是何道理?”
“否然,否然。取经归来,孙悟空荣耀非凡,而这种荣耀,更使他专横跋扈,此乃秉性所致,可谓恶习难改,岂能遁守?信与不信,无须多伦。待事情处来,悔之晚矣。孙悟空的确难惹,贫道只是路过于此,因不忍心而说之。谁愿引火烧身,自找麻烦?不管也罢,不管也罢。”言毕欲走。
这“谁愿引火烧身,自找麻烦?不管也罢,不管因为罢。”两句话,使得铁扇公主吃惊匪浅,致使她信以为真,于是急忙拦住道士说:“请高道指点迷津,我们在此谢恩了。”
而牛魔王却不再婆婆妈妈,只见他忿忿说道:“杀他个鱼死网破,有甚惧怕?”
铁扇公主知道这是气话,为保平安,急急再次请求高道。
法净见计已成,喜不胜收。忙忙回应:“本不愿再管此等事情,因为贫道也甚怕孙悟空啊。不过,为了苍生,给你们出个主意也就是了。依贫道看来,与孙悟空单打独斗,势单力薄,难以取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合力而攻之。”
牛魔王听毕,喃喃自语:“合力而攻之?谁与我合力?怎么合力?”
法净偷看一眼牛魔王的举止表情,已经猜透他的心理活动。再偷着看向铁扇公主,她也似乎不知所措,不由阵阵暗喜。为了避免引起怀疑,露出马脚,因而显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来。
这时,铁扇公主来到牛魔王面前,说:“夫君,依我之看,这道士所说的并非全对。如果真是孙悟空无事生非,有意闹事。那咱是躲不过去的。”
牛魔王也觉无奈地说:“咱不惹他,他何必要与咱作对呢?”
“是啊,车到山前必有路。待他好些,也许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事态如此发展,当然不如法净所想,这使他顿吃一惊。于是暗暗在想:这个铁扇公主甚有头脑,不好对付,但就此结束,寻他何意?尤其耽搁了念佛成佛、寻找姜子牙的时间,这是多么可贵啊。怎么办?难道就此罢休?不!决不能叫上了钩的鱼溜掉。一定要叫他成为得力助手,共同对付孙悟空。想及于此,法海肚子里的坏水又开始“咕噜”。
法净总算鬼点子又出,只见他抬高强调,生怕牛魔王听不到似的说道:“明天上午将有一佛家来临,倘若贫道所言不灵,便可不信。倘若灵验,则请二位自便。贫道也不愿招惹孙悟空,以至于城墙失火,**难保。”
此话传出,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不由一怔,顿觉得,头顶突然如雷炸,“嗡嗡”作响。
如此之言,谁不惊慌?
铁扇公主思虑片刻,急忙问道:“你怎么知道佛家要来这里?佛家来此作甚?”
法净:“本不该泄露天机,鉴于二位心地善良,为免不测,不妨告知。此乃寻找合伙者,共同对付孙悟空,以保天下平安。此乃最后一个机会,自便看着办吧。”
牛魔王转过身子,与铁扇公主欲再问下去,然而,已不见道士。于是,他俩不得不开始重新商量。
看来,明天有无佛家的道来,是衡量他俩日后对孙悟空采取什么措施的唯一标准了。同时,也是他俩对这位道士的道术高低的鉴别了。
时间最公正,谁也不偏袒。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不是认为慢,就是觉得快。不是么?在急急等待奇迹或是抱着一种希望出现时,总觉得太慢;在犹豫彷徨或是担心一种可怕问题的到来时,却觉得太快。就拿明天上午而言,牛魔王和铁扇公主起初巴不得时间快快来到,希望佛家出现,给他们排忧解难;一旦时光将临,却是提心吊胆,唯恐事不遂愿而提心吊胆。所以,不难看出,他俩现在矛盾重重。
这矛盾重重的原因,就是希望,一则佛家能够到来,二则日后不与悟空作战。这当然是两全其美的心愿,苦于不知事情究竟会如何发展,因而,特定的时间——明天上午,显得是多么的重要。
就这样,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一边在不安的等待着,一边在认认真真的思考着,一边在反反复复的推敲着。
此时,法净何处去也?这个鸟法净,离开芭蕉洞不远处就再次躲藏起来。经过掂量思考,认为蒙骗牛魔王已是囊中之物,决不在话下。只是担心姜子牙从中作梗,则局势难以断定,所以,趁这个机会,决定去趟峨眉,会一会姜子牙。
他之所以把时间安排的如此紧张,就是因为时间已经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必须抓紧修炼,以便早早成佛,只有这样,一切才有希望。
就在这时,他突然凭灵性感悟到,二蛇的存亡已不再影响他的成佛。一旦成佛,谁也不能将他如何,至少,他和唐僧平起平坐,共同传佛。这突然的感悟,使法净高兴的简直要死。
看来,法净的灵性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他的勃勃野心正在继续蔓延。这说明他成佛的时间快到了。
然而,不能使他静心念佛成佛的唯一原因就是如何拉拢牛魔王了。而此计能否成功,则取决于姜子牙,所以,他觉得很有必要去趟峨眉山。
巍巍峨眉,庄严肃穆,一片宁静。
一轮镇妖刚刚结束的姜子牙,目前静坐在蛇口石上,他顾不得欣赏峨眉风光,依然是心事重重。尽管喜忧各半,喜的是唐僧取经就要结束,忧的是不知能否赶在法净前面。而法净已经知道世出一僧之事,倘若他狗急跳墙,凭借法宝多多,骚扰峨眉,导致妖魔继续复燃,怎么办?虽然他峨眉镇妖即将结束,但毕竟没有结束。为此,不能不认真思考。
无奈,抬头看向天空。就这一看,使他大吃一惊。因为从天空星星的闪烁情况来看,法净正处鼎盛阶段。这不由使他眉毛皱成一个结,觉得法净成佛指日可待。怎么办?
就在姜子牙尽力考虑之时,突然法净出现在面前。
一场较量就要开始了……
第四十二章针锋相对
姜子牙泰然自若,以静制动。
果真,法净先发制人:“阿弥陀佛!姜太公此时好清闲啊!”
姜子牙:“噢!原来是金山方丈到临,怎么也不打个招呼呀?”
“怎么?一定要打招呼吗?”
“这倒没有必要。只是方丈尚在修炼,不知怎么想起这里来了?是否修炼已经结束,特来于此贺喜呢?”
“以你之见呢?”
“应该结束了吧,否则,怎会耽搁大好时光来及于此呢?”
“阿弥陀佛!多谢关心。老衲今日专门来临,乃是先看一下姜太公镇妖情况如何,然后有些要事相问。不知赏脸否?”
“镇妖仍未结束,不过,方丈来的正是时候,这不,一轮镇妖刚刚完毕。至于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依老道之见,应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吧。唉!毕竟妖魔太多啊。只是,不知方丈所提及的要事是什么呀?只要老道知道,或是能够帮助,定不推辞。莫提赏脸之说,有什么问题敬请说来。”
“阿弥陀佛!虽说众妖难治,而以姜太公之能奈,应该快要结束才是,怎么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呢?”
“此言甚是,然而,事实的确如此。”
“即然这样,老衲不再多问此事。但是,老衲要请教其它一些问题了。”
“请方丈说说看。”
“听说世间已出一僧,可属实否?”
姜子牙为之一怔,不明白法净焉何知之?这可要想法与他周旋一番。
法净看姜子牙没有吭声,又是一句逼问。
无奈,姜子牙也就暂以敷衍道:“老道也是刚刚听说啊。据说,他叫唐僧,现在正在西天取经途中呢。”
“阿弥陀佛!一世不容二主。倘若他取经回来,不知姜太公有何打算?”
“此言差矣!老道虽然管神治妖,但是,如果唐僧取经归来,一心为民,不不曾祸害苍生,焉何一定要干涉呢?至于一世不容二主么,依老道之看法,这传佛之主,非你莫属。”
“可是,老衲不能静心修炼,怎么办呢?”
“此话怎讲?”
“那个唐僧有个徒弟叫孙悟空,相当厉害,一路降妖除魔,无所不能。你可知乎?”
“如果你已成佛,有甚可怕?难道一个孙悟空,能奈你如何?”
“你不会不知道吧?这个孙悟空就是被我用气吹走的那个妖猴,也是大闹天宫的那个猴子。当时,他被压在五指山下,可不知是谁干的,竟然把五指山消失,胆大妄为的把他放了出来。并且还和唐僧混在一起。因此,他们取经回来,世间岂能安然乎?”
姜子牙说啥也没有想到,法净竟然知道的一清二楚,看来,要认真对待这条狐狸了:
“此言令我震惊。不知你从哪里得来的流言蜚语,竟然把两个截然不同的猴子混为一谈。至于五指山的消失,据如来佛祖所说,是他收回的,因为那猴子已经体魄消散,魂飞烟灭。至于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猴子,乃是二郎神下凡所致。所以,唐僧取经归来,怎能说是扰乱自然呢?”
法净听到这里,对姜子牙的话语极为怀疑,所以,不等姜子牙再说下去,就急忙问道:“何以见得?”
姜子牙看法净入木三分,也就当机立断地说:( 孙悟空的新传说 http://www.xlawen.org/kan/3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