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阅读
竖了碑,秀才爹的坟头应该就在那些竖了碑的坟头之中,到底是个秀才,坟也不能太寒酸了。
李氏只是匆匆一指,就拉着冬宝快步往前走,似是不愿意多看的模样。摊上这种极品凤凰男老公,夫妻间再多的感情也消磨光了。
等出了塔沟集,冬宝对李氏说道:“娘,咱们就在镇上逛逛,找药铺看能不能把蛇蜕卖了,就不去大舅家了吧,空着手不好看。”这些年李氏去大舅家,连像样的礼物都没有,家里的钱都在黄氏手里,黄氏才不可能给李氏钱让她去走娘家亲戚,在黄氏眼里,儿媳妇都是宋家的,凭什么拿宋家的钱去给李家送礼,那是吃里爬外!至于李家大舅给李氏的回礼,那不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吗?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李氏空手上门,又拿东西回来,大舅母的脸色早就不好看了,再去也是叫人家嫌弃。
听冬宝这么说,李氏心里头不好受,她也不想上门看大嫂子的脸色,去大哥家吧,空着手不好看,不去吧,爹娘都没了,再不走大哥这门亲,怕是要断掉了,她真成没娘家的人了。
“去你大舅店门口看看你大舅就走,咱不拿大舅家的东西。”李氏说道,也下定了决心。她厚着脸皮接受大哥给的礼物,也是存了讨好黄氏的意思,没有儿子黄氏对她不满至极,能拿点红糖糕点回去,黄氏对她的脸色多少能好看一些。
这次李氏是下定了决心,要硬气一回,不拿大哥家的东西了,反正秀才也死了,黄氏骂就骂吧,她都受着,只要冬宝能安稳长大,她就没别的念想了。
冬宝自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是头一次走这么远的路,李氏是干惯了农活的,脚下大踏步的往前走,走的带风飞快,冬宝勉强跟着,走了快一个小时,两个人才进了沅水镇。
不同于塔沟集三五处房子院落聚集一起的农家民居模式,沅水镇的房子都是清一色的青砖瓦房,虽然算不上气派,但敞亮整齐,比茅草土坯垒起来的农舍好不知道多少倍。街边开铺子的,摆摊的很多,卖包子油条的,卖糖人零嘴的,卖布匹水粉的应有尽有,这会上正是赶集人最多的时候,街上熙熙攘攘的十分热闹。
李氏怕冬宝走散了,一直紧紧拉着冬宝的手,冬宝看着两旁热闹的街市,有些目不暇接,李氏还当她是在乡下呆久了,看到这么热闹的集市一时新鲜,却不知道冬宝一直在想的是怎么想办法挣上四两三吊钱,还家里的外债。
这个摊子上人围的多,是卖烧饼的,冬宝踮着脚看着,随即摇头,做饼子的手艺是关键,味道不好生意就难做,她和李氏谁都不会炕烧饼,等手艺摸索出来,黄花菜都凉了。再说,也没本钱去让她们两个摸索。
“想吃烧饼?”李氏见冬宝一个劲的看烧饼摊子,便问道,心里有些难受,身上一个钱都没有,早上黄氏一听她要去镇上大哥家里,连早饭都没让她和冬宝吃,就叫她们出门了,冬宝饿了想吃烧饼,她这个当娘的连个烧饼都给女儿买不了。
冬宝摇了摇头,她不想吃烧饼,她想吃肉!在宋家吃的是粗粮,吃不饱不说,饭里连点油星都没有。现代人讲究吃粗粮,少吃油,健康养生,真让他们吃半个月的窝头稀饭试试,面黄肌瘦不说,嘴巴里都要淡出鸟来了!她现在只想吃肉,吃油厚味重、她前世压根看都不想看的红烧肉!没红烧肉的话,大肉包子也行啊。前世吃工作餐时,她还把菜里头的肥肉挑出来扔一边,现在想想真是造孽啊!老天爷是看她浪费粮食,才罚她到这个地方受罪的吧!
看女儿馋的一个劲咽口水,嘴上还说不想吃,真是懂事的好孩子,就是馋的慌也不跟她闹,李氏心里心疼不已,拉着冬宝往前走。
冬宝一路走一路看,卖其他东西的很多,然而却没有看到卖豆芽豆腐的摊子,莫不是这个陌生的时空还没有出现豆腐?想到这里,冬宝的心急速的跳动了起来,也不至于啊,家里吃饭的时候有大酱,这可是黄豆发酵出来的大豆酱,技术成熟,大豆酱都出来了,没道理豆腐还没出现。
“娘,这集上咋没看到卖豆腐的?”冬宝问道。
李氏笑了,拉着冬宝的手往前走,“咋啦,想吃豆腐?你从前不是不吃的吗?咱们这做豆腐的少,做出来的豆腐吃起来老有股涩味,听说咱们安州的水跟别的地方的水不一样,做出来的豆腐没别的地方好吃。”
冬宝愣住了,她从来到这个时空就喝这个地方的水,从未觉得水里有涩味。做豆腐有涩味,那只能说明这个地方水质硬,水里含有太多让豆浆产生絮凝作用的物质。然而这些都不是难事,只要掌握好往豆浆里加卤水或者石膏的时间和剂量,就能做出口感润滑鲜嫩的豆腐。
别小看了加卤水和石膏的时间和剂量,这在过去手工豆腐作坊里,都是不传之秘。甚至于点豆腐的卤水,都是祖传的卤水缸里一缸一缸发酵出来的,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卤水缸藏的隐秘,成分概不外传。
冬宝和李氏先找到了一家药铺,门口挂着一杆白底黑字的旗子,写着一个大大的“药”字,在空中迎风飘扬。
进了药铺,门口的伙计上下打量了冬宝和李氏几眼,明显是乡下人,衣衫破旧,补丁摞补丁,肯定是家里有人生病了来抓药的,便问道:“大婶子,来抓药?”
李氏颇有些局促,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下意识的看向了冬宝。
冬宝站到了李氏前面,摇头笑道:“大哥,我们不是来抓药的,我们是来卖药材的。”
小伙计笑了起来,重新看了眼冬宝,这小姑娘身上的衣裳不知道穿了多少年了,料子都磨的稀透了,隐约能看到里头穿的花夹袄,穷成这样卖药材?真是稀奇。
“你卖啥药材?”小伙计笑道,带了几分逗孩子的揶揄。
冬宝从怀里掏出了布包,打开了,一米多长的白蛇蜕就展示在了伙计跟前,小伙计也吓了一跳,没想到这小丫头还真拿了药材过来,乡下人知道蛇蜕能入药的可不多。
“掌柜的,您过来看看,有人卖蛇蜕!”小伙计叫来了掌柜。
掌柜四十上下,身材有些肥胖,站在柜台前居高临下的看了眼冬宝和李氏,冬宝镇定自若的任他打量了一番,对掌柜笑道:“您看,这蛇蜕可是完整的很,这么长的长虫,搁咱们这里安州,可是不多见的。”
掌柜扫了眼冬宝手里的蛇蜕,拿了起来对着光看了几眼,一副漫不经心,兴趣不大的模样。
冬宝这会上紧张了起来,不知道这承载了她希望的蛇蜕,到底能卖多少钱。
第24章 得钱
就在冬宝紧张等待的时候,掌柜的发话了,蛇蜕又放回了柜台上,“小姑娘,这是白蛇褪下来的皮,可没你想的那么稀罕。<冰火#中文旁人我最多给他十八个钱,看你小孩子跑这么远也不容易,多给你加两个买糖人的钱。二十个钱!”
才二十个钱?冬宝觉得太便宜了,她以为怎么也得值个百来个钱,古代又没有开养殖场大规模养蛇的,要蛇蜕只能靠找野外寻找,况且大部分能接触到蛇蜕的庄户人家,不知道这个东西能入药卖钱。
听李氏说镇上不止这一家药铺,冬宝把蛇蜕小心的包回了布里,“掌柜的您忙,我再去别处看看吧。”
掌柜的圆胖脸,口气和善,倒是好说话,笑道:“小姑娘,行有行规,你再去别处看也是一样,大家都是一个价。”
见掌柜的态度和善,冬宝也放松了下来,笑道:“掌柜的,太便宜了还不够我们找蛇蜕的功夫钱哩,多谢您提点了,要是实在卖不上价钱,这蛇蜕我就留给我爷泡药酒喝。”
掌柜的话也有问题,冬宝虽然不知道蛇蜕值多少钱,可白蛇一直被人奉为祥瑞的象征,家里有了白蛇就会保家宅安康,白蛇蜕也不会像这个胖掌柜说的那么贱价吧。
和掌柜客气的告辞后,冬宝就领着李氏走了出去,等走远了两步,李氏小声的跟冬宝说道:“这东西能卖二十个钱?”不就是长虫褪下来的皮么,薄薄的跟张纸似的,能入药能卖钱?
冬宝点点头,摸着怀里的布包,笑道:“这可是好东西,咱们换家药铺,再问问价钱,怕是不止二十个钱。”
李氏看着女儿点点头,还有些不好意思,到底是秀才闺女,女儿比她聪明多了,要是她看能卖二十个钱,早欢天喜地的卖了,哪会想到再问一家。
然而两人没走多远,药铺的伙计就追了过来,拦住了两个人,急急的道:“大婶子,我们掌柜的开一百个钱,你们卖不卖?”
“这……”李氏的心已经狂跳了起来,居然能卖一百个钱?一斤白面也不过十个钱而已!然而李氏并没有开口,转而看向了冬宝,说道:“这长虫皮是孩子弄的,得她说了算。”
冬宝没开口,她有些打不定主意。
伙计又说道:“小妹妹,这是掌柜肯开的最高价钱了,你要是不卖,到别处去可卖不了这个价。”
听到这里,冬宝干脆的摇了摇头,笑道:“谢谢大哥再过来一趟,我不卖了,回去给我爷泡药酒喝。”
伙计一听,知道自己白跑了一趟,便没了好脸色,转身就走,呿了一声嘟囔道:“靠张长虫皮就想发财?”
等伙计走了,李氏才拉着冬宝问道:“宝儿,那掌柜开了一百个钱,咋不卖啊?他先前只出二十个钱,怕这一百个钱就是最高价了。”
眼看伙计头也不回的走了,李氏心里遗憾的不行,原本胖掌柜出二十个钱已经让她惊讶了,后来更是没想到一条长虫皮能卖一百个钱。
冬宝笑着拉着李氏往前走,李氏虽然性子软,但有个优点,她很尊重自己的意思,不抢在女儿前面拿主意,这在父母为天的古代是极为难得的,看看黄氏就知道了,在宋家是至高无上的女王,只要心里不爽快,逮谁骂谁。
“娘,我瞧着那个胖掌柜做生意不实诚。”冬宝回头看了看远处飘荡在空中的药铺幡旗,“先是欺咱们俩不懂行情,使劲压价,后来见咱们铁心不打算卖了才抬价,一抬就是抬五倍。这人心太黑,咱们先去别处问问价钱,不还有家药铺么?要是不比他家高,咱们再回来卖给他。”
李氏点点头,心中激动期待之余又有些担心,“要是咱回来,那胖掌柜不肯再出一百个钱了咋办?”更或者是再严重一些,人家嫌她们不识抬举,不要了怎么办?不是空欢喜一场。她头一次出来卖东西挣钱,还是怀疑这蛇蜕到底能不能卖上价钱,要是真能卖钱,以前他在田间地头荒草丛里见过不少长虫褪下的皮,没当回事,真是可惜了。
“他都让伙计追出来问了,肯定是想要的,别担心。”冬宝说道,只要一说起生意上的你来我往,冬宝眼睛就一阵阵的发亮,这些都是当年她跟着爸爸走街串户卖豆腐总结出来的经验,别人想不想买,嫌不嫌贵,别听他嘴上怎么说,只从一些小动作小细节上就能看得出来。
李氏找了路边卖菜的大婶子打听了下路,去了另一家药铺,人没有第一家药铺人多,掌柜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汉子,看了看冬宝带来的蛇蜕,又看冬宝是个长相讨喜的小姑娘,态度先和气了几分,笑道:“一百个钱。”
冬宝摇了摇头,“大叔,我们刚问过了,镇那头的药铺一开价就是一百五十个钱哩!”
年轻的掌柜笑了起来,白白净净的圆脸,笑起来露出两个酒窝,长相颇为喜气,摇头道:“小姑娘莫骗人,这白蛇蜕虽然稀罕,可也不是什么名贵东西,切碎了跟那黑蛇蜕花蛇蜕一样的用,我最多给你开一百三十个钱,如何?这个价钱你亏不了,卖不卖?”
冬宝心里快速盘算了下,估计一百三十个钱算可以了,况且镇上就两家药铺,不卖这家,再回胖掌柜那里,说不定他还会压价,一百个钱都卖不了。蛇蜕是白捡的,也不要成本,卖多少都是赚的。
“卖!”冬宝点头。
年轻掌柜将蛇蜕交给伙计拿去了后面,自己则拿了一吊钱和一把铜钱过来,先给了冬宝一吊钱,又从零散的铜钱里数了三十个给冬宝。他早看出来这对母女中做主的是这小姑娘,便没把钱交给大人。
来这里这么久,冬宝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个世界的钱币,这个时代的孔方兄和前世古代的铜钱相差不大,只是钱币上印的繁体字冬宝却不大认得,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翻来覆去的看。接过钱后冬宝又数了一遍,确认没错后和掌柜的道了谢,拉着李氏出了药铺。
药铺走出去不远便是一家卖点心的铺子,离的老远都能闻到铺子里飘出的甜香味道,冬宝咽了咽口水,缺油少肉的日子让她什么都馋。
“娘,咱们还去大舅家吗?”冬宝问道。
李氏看看天边的太阳,时间还早,便点头道:“去,去看看你大舅咱们就走。”
“那给大舅买点东西带上吧,咱们现在有钱了哩,这么多年了,也该给大舅送点礼物了。”冬宝笑嘻嘻的说道,
李氏原本觉得好不容易赚了这点钱,要放起来不能乱花,她自嫁到李家,嫁妆一点点被消磨光后,手里再没拿过一文钱了,如今一百三十个钱在手里,她有点不安,然而冬宝最后一句话打动了她,这么多年了,她也该买点东西孝敬自己大哥了。
“这钱……得给你奶吧?”李氏犹豫道。宋家的规矩便是儿子挣回来的钱,包括媳妇走娘家拿回来的东西,都得交给黄氏,没有私房钱这一说。
冬宝皱起了眉头,“这钱,咱就不给奶了。娘,咱俩手里不能一点钱都没有,太不方便了。”手里没钱的滋味真不好受,活着没底气,黄氏不让你吃窝头,你就只能饿肚子,什么都身不由己。
看李氏脸色松动了,冬宝小声说道:“娘你不也怀疑奶手里有钱,攒着给三叔用,也不拿出来给爹还债,这钱给了奶,奶肯定还是留给三叔,到啥时候才能把债还完啊?”还不如她们挣点钱攒起来,想想办法总能赚几个钱,攒久了说不定就够还债了。还好乡里相邻淳朴,不兴要利息那一套,否则还债更遥遥无期了。
“那少买点吧,赚点钱不容易。”李氏说道,终于是有机会给一直帮衬自己的大哥买东西了,她难掩自己的愉悦之情,黄瘦的脸上也染上了几分红晕。
冬宝笑道:“我有分寸。”转身对点心摊子的伙计说道:“给我称十个钱的高粱糖,再称二十个钱的果子。”
果子不是水果,而是白面包了半融化的白糖炸出来的零嘴,逢年过节送礼都是很拿出手的礼物。
伙计接了钱,利索的开始称量。
高粱糖是小孩子爱吃的零嘴,李氏看冬宝要了十个钱的高粱糖,还以为是冬宝嘴馋了,然而想想女儿平日里饭都吃不饱,赚了钱吃几颗糖也是应该的。
“哎,这不是……秀才娘子?”两人正在看伙计包果子,背后有人叫住了她们。
冬宝回头一看,认了一会儿才认出来,站两人身后的年轻妇人是洪栓子的娘,那天她哭的鼻涕眼泪糊了一脸,五官都扭曲的移位了,如今她干干净净的站在那,冬宝一时间没认出来。
“栓子他娘,你也来赶集啊?”李氏打了个招呼,语气有些窘迫,有种做坏事被人看了个正着的尴尬和害怕。
第25章 走亲戚
“你们这是买点心啊?”栓子娘笑道,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伙计包好用麻绳系起来递给冬宝的纸包。<冰火#中文
李氏下意识的想点头,对上栓子娘的笑容,立刻摇头,说道:“孩子他舅家来客人了,叫我们出来帮他买点糖,果子啥的待客。”
冬宝说不出来为什么,栓子娘看她的眼神让她极不舒服,仿佛是在打量着一样东西,恨不得扒开外皮里里外外仔细看一遍,看过之后又瞧不上眼,嫌弃的扔回去。照理说,自己好歹把她儿子从鬼门关拉回来了,见了自己也没道个谢。
“娘,咱先走吧,大舅家客人还等着哩,人家都是做大生意的行商,不好叫人家久等了。”冬宝拉着李氏说道。她哪听不出来,李氏是故意这么说的。
李氏连忙对栓子娘说道:“你忙,我们先走了。”
等走远了,冬宝回头还能看到栓子娘背着手站在那看着她们。“娘,栓子娘不是嘴碎的人吧?”冬宝担心的问道。冬宝以前出门不多,除了和林家人熟,和村里的人其他人基本不认识,也不知道栓子娘是个啥样的人。
李氏想了想,摇头道:“应该不是,她嫁到咱们村这么多年,没见她是个爱说爱打听的。”话虽如此,李氏仍免不了担心害怕,这么多年她是头一次手里有钱没有原原本本的交给黄氏,虽然挣了钱心里舒畅,更多的是长期压迫下反抗强权时的一种惧怕心理。
“没事。”冬宝安慰她道,“要是栓子娘真跟奶说了,咱们就说是大舅给了钱,让咱们跑腿买糖和果子招待客人的,等会儿跟大舅也说一说。”她就不信黄氏还能跑到镇上来问大舅,那也得黄氏拉的下老脸才行。
李氏点点头,心里稍微安定了些,东西买都买了,钱也花了,就是拿去退人家肯定也不会给退了,也只得如此了。
快到大舅家的铺子时,冬宝先把一小包糖放到了怀里,对李氏说道:“娘,蛇蜕是大实哥,全子我们三个人找到的,他们不肯平分卖蛇蜕的钱,咱们家如今还欠着外债,我也没跟他们客气,这糖是买给他们的,等日后咱家日子好过了,再把钱还给他们。”
李氏没想到糖是女儿买给林家兄弟的,眼中一阵酸涩,摸了摸冬宝的脑袋,女儿长大了,懂事了,叹道:“咱们总靠你秋霞婶子家帮衬,心里得记得人家的好,啥时候都不能忘了。”
冬宝点头,这世上可不是谁人都像那未曾谋面的单家父子一样,她不敢说自己是个心慈手软的好人,但也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就像昨天,她怎么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洪栓子死在自己面前而什么也不做。谁对她好,她会记得,加倍的还回去。
大舅家的铺子在镇上的街角,地理位置乍看不是很好,人流量明显没有别的地方多,但铺子往后走几十米便是镇上的闻风书院。闻风书院办学几十年来,一共出了一个举人,三四个秀才,名声还算不错,不光是安州的学子,就连附近州县的学子也有不少慕名来闻风书院念书的。
宋秀才就曾在这里念过书,如今宋三叔也在这里念书。
冬宝幼时听宋秀才醉酒后说起过书院的事,有钱人家的学子在附近买个宅院,从家里带小厮奴仆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穷人家的学子就只能住书院的厢房,冬天冷夏天热,下了学还得做饭,学院里就几个灶,做饭还得排着队来。
冬宝和李氏拎着果子过去的时候,大舅李立风正站在杂货铺门口,拿着水淋淋的抹布擦着门口两旁挂着的木板对联。
“大舅!”冬宝脆生生的叫了一声。
大舅回头看到她们,先是怔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红珍,冬宝,你们来啦!冬宝都长成大姑娘了。”
红珍是李氏的闺名。
冬宝打量了下大舅,三十来岁,瘦高个,留着短须,面容白净,一看便是和气之人。
李氏听到大哥的声音,眼圈便红了红,领着冬宝走到了李立风身边,笑道:“是啊,我带冬宝来看看你和嫂子。”
这会上杂货铺里走出来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穿着蓝底绣花袄子,头发上抹了发油,梳的油光可鉴,眼角虽然有了皱纹,却不像李氏那般沧桑老态。
“叫大舅母!”李氏拉着冬宝说道。
冬宝连忙喊了一声,“大舅母!”这个妇人应该就是她的大舅母高氏。
高氏忙笑着应了一声,她看到李氏的第一眼有些不太高兴,她本来就不是什么大方的人,这小姑子每次来都空着手,临走又带东西走,叫人咋高兴的起来?她老早就有意见了,然而碍于李立风的面子,不好直接给人脸色看罢了。
李氏连忙拉着冬宝走了过去,把手里提着的纸包往高氏手里塞,“给大哥大嫂带了点东西尝尝。”李氏头一次给大哥大嫂送礼物,有些拘谨,又有些激动,话都说不利索了,结结巴巴的。
高氏惊讶不已,看着手里的纸包直发愣,摸里头的东西应该是果子,这一包足有个三斤的样子,得值个一二十个钱。小姑子上门带礼物,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啊!
“这……这……哎,你有心了。咱家铺子里啥没有啊,你看你还恁客气弄啥?大嫂又不是外人。”高氏笑着嗔怪道,手里抓着点心包,没有推回给李氏的意思。
李立风过来看到了,立刻皱眉说道:“你买这些东西作甚啊?大哥铺子里都有,等会走的时候带回去吧,你家啥情况哥嫂子都知道,哪会介意这点东西?”
听李立风这么说,高氏顿时就不高兴了,撇着嘴看了眼李立风,她刚只是嘴皮子上客气客气,咋,这么多年才送一回礼,哪抵得上小姑子这些年拿走的?凭啥不能收啊?
“大哥,家里有。”李氏连忙说道,“这是冬宝孝敬大舅,舅母的,收下吧。这么多年了,我这当妹子的,没给哥嫂买过东西,还拖累哥嫂帮衬着……我这心里头……”说着,李氏眼圈就泛红了。
高氏连忙给李氏顺气,亲热的说道:“收,收!妹子你别多想,好端端的不提过去那些事了,你家啥光景,我们当哥嫂子的心里头都清楚,可从来没怨过你也没嫌弃过你。”
李立风叹了口气,既然媳妇都发话要收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让李氏把东西带回去的话了,那不是驳了媳妇的面子么。
高氏招呼李氏和冬宝先坐着,她去灶房做饭,要冬宝和李氏中午留家里吃饭。
李氏连忙推辞,拉着高氏不让她忙活,连声说家里一堆活等着,中午留不下来。
李立风也知道宋家的老太太是个不饶人的,如今妹子没了男人依仗着,只怕日子更难,便没留李氏和冬宝,吩咐高氏给李氏包两斤红糖带走。
高氏高声答应了,然而磨磨蹭蹭的,肉疼不已,实在不想给小姑子送红糖,李氏来的时候就下定了决心不拿大哥家的东西了,这会上拉住了高氏,不让高氏包糖,两个人一个假惺惺的要去包,一个坚决拦着不让,姑嫂两个在铺子里推让争了半天。
这会上正好是闻风书院的学生下学的时候,陆陆续续有二十来个十来岁年纪,穿着长直缀的少年到铺子来买点心吃。
点心有云片糕,麻糖等等,是一早称好包起来的,十个钱一大包,有两三斤重,也能拿粮食直接换点心。
冬宝好奇的站到大舅跟前,看大舅卖糕点,收钱或者是称粮食,问道:“大舅,这些来买点心的都是闻风学院的学生?”
大舅笑着摸了摸冬宝的头顶,点头道:“这些都是。”趁着这会没人,压低了声音对冬宝说:“这些都是家里没钱的,背了米面过来,下了学得自己生火做饭,他们懒的做,要么拿钱买,要么拿粮食换点心,胡乱吃些充饥。”
这当口上,李氏和高氏从铺子里出来了,见两个人手里都是两手空空,李立风有些不高兴了,皱眉看着高氏,问道:“不是叫你给红珍称两斤红糖的吗?”
李氏连忙摆手说道:“不要不要,家里还有,上回带回去的还有,要是家里没有,我这当妹子的还能跟哥嫂作假不成?”
高氏也赶忙说道:“我是要称,红珍咋也不要。”
李立风便不再说什么了。
临走时,李氏问道:“嫂子,常新和常亮咋不在家啊?”
一提起两个儿子,高氏就满脸笑容,“常新和常亮在安州给人当学徒,以后除了过年能回家,别的时候都得留在安州学手艺。”
“常新常亮都是懂事的好孩子,以后一定有大出息。”李氏也替哥嫂高兴,孩子有一门手艺傍身,走到哪里都能挣口饭吃。
等李氏拉着冬宝走远了,李立风还抿着唇背着手站在那里,看着妹子远去的背影,苦笑着摇头叹道:“当初爹是走了眼,根本就不该跟宋家结这门亲!”
第26章 耳光
“老爷子也是相中了宋秀才是个读书人。<冰火#中文”高氏在一旁说道。
李立风摇头,“在老爷子眼里,只要是读书人便是好的,读书人就高人一等,可也不看看,宋家人哪有一个是好东西!这些年苦了红珍,也苦了冬宝。”
高氏今天心情不错,小姑子上门还给送了礼物,这叫她对小姑子的印象也大为改观,附和着李立风说道:“读书哪是那么容易的?看咱家后头的闻风书院,年年那么多人进去读,考中的才几个?就是考中个秀才还能咋样,瞧宋秀才,还不胜学样手艺。”
李立风回头看向了高氏,叮嘱道:“这话你搁我跟前说说就罢了,回头红琴来了,别在她跟前说这个。”
一提起李立风的大妹妹李红琴,高氏就忍不住哼了一声,悻悻然说道:“你那个大妹子可是能耐人,眼里都没你这个哥哥,这辈子不定还踏不踏这个门哩!”她还想继续说几句,发泄下她对大姑子的不满,然而看李立风面色不虞,才咽下了剩下的话。
李红琴跟胆小老实的小妹妹李红珍不一样,是个胆大泼辣的,跟她这个嫂子十二万分的不对付,李红琴的男人姓张,走南闯北的给人运货赶车,挣了不少钱,家境殷实,然而早些年赶车的时候急着赶路回家,得急病死在了半路上,撇下了李红琴和儿子张云谦。
张家底子厚,孤儿寡母的守着家业惹来不少眼红嫉妒的人,张家一堆族老族少们纷纷打上了孤儿寡母的主意,都想从张家的家业里捞一笔,然而李红琴泼辣胆大,硬是一边供着儿子念书,一边打发掉了那些不怀好意的亲戚。
即便有李红琴撑着,张家供养了张云谦念书,家底也一点一点的磨的差不多了。因为和大嫂交恶,李红琴是个硬气的,多年都没来过大哥家里了。
“红琴为啥不来家里,还不是因为你!”李立风没好气的说道,“唉,我这两个妹子都是苦命人,年纪轻轻没了男人。红琴还好说,有个儿子守着,将来总有人给她养老送终,红珍可咋办啊?冬宝将来出门子了,她老了干不动活了,宋家哪还容得下她?”
高氏点点头,饶是她对小姑子没什么感情,也忍不住唏嘘,没儿子的妇人有多可怜她是知道的,到老了连个养老送终的人都没有。
李立风想了想,说道:“等过了今年,你寻个机会问问红珍的意思,愿不愿意再走一家,她还年轻,才三十出头,人又能干,咱们给她寻摸个好人家。”
“我瞧着她怕是不愿意。”高氏摇头,“她放心不下冬宝。”
李立风笑了起来,“又不是让她出了孝期就嫁,过两年冬宝大了,出门子了,她再嫁人也安心,不过这事得趁早打算。爹娘都没了,我这当大哥的得替她谋划谋划。”否则他这个胆小老实的小妹妹,这辈子就真毁在宋家了。
冬宝身上揣着糖和剩下的一吊钱,同李氏往家走时两人脚步轻快,互相看对方的眼神都是高兴欣喜的,身上有了钱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虽然一吊钱也不多,但总比连枚铜板都摸不出来要强。
李氏今日是头一次带了礼物去看望大哥,以往她都不敢和高氏说笑,总觉得低人一等,如今有了礼物底气足了,腰杆也挺直了,竟然是前所未有的经历和体会,想想又忍不住心酸起来,她给宋家做牛做马这么多年,没得过一文钱,还把嫁妆都贴给了宋家,如今靠着女儿想办法,才能提礼物看望大哥。
还是女儿聪明,真不愧是秀才闺女,进城才一天工夫,就知道了蛇蜕能卖钱,她以后得多去沟子里转转,要是再看到长虫皮就捡回来,慢慢攒起来,还清欠债也是有希望的。李氏想都没敢想过,有朝一日她不靠宋家,也能还清给秀才办后事的欠债。一时间,长久堵在她心口的大石头也变轻了,前路虽然坎坷,但一直坚持走下去,还是能看到希望的。
冬宝不知道一路上母亲的想法,她想着沅水镇上的大舅,在她看来,大舅是个明白人,他自己开着铺子,生意不坏,手里有些小钱,看大舅妈那一身光鲜利落的穿着打扮,就知道大舅没亏待过她,大舅很清楚,自己的家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媳妇儿子比其他亲人重要,妹子的日子过的差,他也只给包些礼物,接济她的程度不会影响自己一家人的生活。
哪里跟宋秀才一样,恨不得把媳妇孩子都卖了“孝敬”父母兄弟侄子。要是宋秀才脑子有大舅一半明白,她和李氏的日子就不会难过成这样,秀才爹也不会落的连办后事的钱都是借的。
还有沅水镇上的闻风书院,那么多学子的饭食没有着落,要是能在闻风书院附近开个小餐馆,不愁没有生意。只是开餐馆要租赁门面,还要置办碗筷桌椅,这些都要钱,冬宝想想有些犯愁,她如今全部的资产,就只有身上刚到手的一吊钱。
两人各怀心思回到了塔沟集,如今刚刚到中午,除了几个闲汉蹲在村口闲聊打屁,村里人大都刚从田里忙完,准备回家吃饭。
李氏推开了宋家用树枝编成的大门,没想到刚进大门就瞧见黄氏站在廊下,虎着脸看着她们两个。
冬宝心头诧异,抬头看了看太阳,还没到中午,又不是回来晚了,怎么黄氏又不高兴了?
“回来了?”黄氏问道,那话仿佛是从牙缝里一个字一个字的挤出来的。
李氏也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哪里又惹到婆婆了,如今回来的还算早,又不耽误做饭,怎么就惹到她了?
“娘,我去做饭。”李氏低眉顺眼的说道。
黄氏不吭声,阴沉着脸色盯着她们,慢慢的从廊下走了过来,走到了李氏跟前。
冬宝看这老太太愤怒的眼里都能喷出来火焰了,连忙说道:“奶,大舅铺子里挺忙的,也顾不上招呼我们,我们去了就回来了,没带……”
她想跟黄氏解释为什么这回去大舅家没带回礼,然而没等她说完,黄氏就抡圆了胳膊,跳起来狠狠一巴掌甩到了李氏的脸上,把李氏的头打的偏了过去。
“你这个丧良心的贱妇!吃里爬外的东西!”黄氏扯着嗓子嚎骂开了,脸上的肌肉一抖一抖的,模样狰狞,咬牙切齿,恨不得把李氏生吞活剥了。
西厢房的帘子刚才掀开了,听到黄氏打李氏的清脆巴掌声,还有黄氏不堪入耳的叫骂,掀开的帘子立刻又合上了。
冬宝没说出口的话咽在了喉咙里,回过神来后难以置信的看着黄氏,眼里喷涌着怒火。
“你能耐了啊!我早就说过你心思最歹毒,你爹娘咋教你的?怪不得死这么早,养出你这种下三滥的野鸡,活该早滚去死!我那可怜的大儿子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摊上你这脏心烂肺的毒妇?”黄氏指着李氏的脑门,骂的口沫横飞,犹自觉得不解气,手指恨不得戳到李氏的眼睛上去。
野鸡是塔沟集骂女人最难听的话,意思是私娼,妓。
以前黄氏再发火,骂人再难听,也不会打人,更不会捎带上恶毒的“问候”李氏早逝的双亲,今天不但打人,还一副要活生生吃了李氏的模样。
李氏捂着脸站在那里,发髻也被打散了,披头散发的,头发都被眼泪糊在了脸上,木然的一声不吭。
冬宝握紧了拳头,咬紧了牙关,猛然跑了出去,站到了宋家大门外,面朝宋家扑通一声跪下了,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趁机挠乱了自己的头发,抓了地上的灰往脸上摸了几把,扯着嗓子哭叫道:“奶,我错了!你别打我娘了,奶,你要打就打我吧,打死我都行!奶,求你了,你别打我娘!奶,我以后中午都不吃饭了,求你了奶,别打我娘了!”
十岁女孩的声音尖利而明亮,很快压过了黄氏的粗噶的大嗓门。此时正是村里人扛着锄头回家吃饭的时候,宋家门口很快引来了一群人围观,看着里头指指点点,秀才死了也就两个月,这凶婆娘就开始打媳妇虐待孙女了。
不少人都问冬宝这是咋啦,冬宝不吭声,反反复复的高声哭叫,“奶,我再也不吃家里的饭了,我出去要饭,挖野菜,再也不浪费家里粮食了!我错了,我不吃窝窝了!奶,你卖了我给大毛二毛换白面吃吧,求你别打我娘了!”
黄氏气的满脸通红,指着冬宝眼露凶光,喝骂道:“你个丫头片子想翻天是不( 良田美井 http://www.xlawen.org/kan/3179/ )
李氏只是匆匆一指,就拉着冬宝快步往前走,似是不愿意多看的模样。摊上这种极品凤凰男老公,夫妻间再多的感情也消磨光了。
等出了塔沟集,冬宝对李氏说道:“娘,咱们就在镇上逛逛,找药铺看能不能把蛇蜕卖了,就不去大舅家了吧,空着手不好看。”这些年李氏去大舅家,连像样的礼物都没有,家里的钱都在黄氏手里,黄氏才不可能给李氏钱让她去走娘家亲戚,在黄氏眼里,儿媳妇都是宋家的,凭什么拿宋家的钱去给李家送礼,那是吃里爬外!至于李家大舅给李氏的回礼,那不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吗?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李氏空手上门,又拿东西回来,大舅母的脸色早就不好看了,再去也是叫人家嫌弃。
听冬宝这么说,李氏心里头不好受,她也不想上门看大嫂子的脸色,去大哥家吧,空着手不好看,不去吧,爹娘都没了,再不走大哥这门亲,怕是要断掉了,她真成没娘家的人了。
“去你大舅店门口看看你大舅就走,咱不拿大舅家的东西。”李氏说道,也下定了决心。她厚着脸皮接受大哥给的礼物,也是存了讨好黄氏的意思,没有儿子黄氏对她不满至极,能拿点红糖糕点回去,黄氏对她的脸色多少能好看一些。
这次李氏是下定了决心,要硬气一回,不拿大哥家的东西了,反正秀才也死了,黄氏骂就骂吧,她都受着,只要冬宝能安稳长大,她就没别的念想了。
冬宝自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是头一次走这么远的路,李氏是干惯了农活的,脚下大踏步的往前走,走的带风飞快,冬宝勉强跟着,走了快一个小时,两个人才进了沅水镇。
不同于塔沟集三五处房子院落聚集一起的农家民居模式,沅水镇的房子都是清一色的青砖瓦房,虽然算不上气派,但敞亮整齐,比茅草土坯垒起来的农舍好不知道多少倍。街边开铺子的,摆摊的很多,卖包子油条的,卖糖人零嘴的,卖布匹水粉的应有尽有,这会上正是赶集人最多的时候,街上熙熙攘攘的十分热闹。
李氏怕冬宝走散了,一直紧紧拉着冬宝的手,冬宝看着两旁热闹的街市,有些目不暇接,李氏还当她是在乡下呆久了,看到这么热闹的集市一时新鲜,却不知道冬宝一直在想的是怎么想办法挣上四两三吊钱,还家里的外债。
这个摊子上人围的多,是卖烧饼的,冬宝踮着脚看着,随即摇头,做饼子的手艺是关键,味道不好生意就难做,她和李氏谁都不会炕烧饼,等手艺摸索出来,黄花菜都凉了。再说,也没本钱去让她们两个摸索。
“想吃烧饼?”李氏见冬宝一个劲的看烧饼摊子,便问道,心里有些难受,身上一个钱都没有,早上黄氏一听她要去镇上大哥家里,连早饭都没让她和冬宝吃,就叫她们出门了,冬宝饿了想吃烧饼,她这个当娘的连个烧饼都给女儿买不了。
冬宝摇了摇头,她不想吃烧饼,她想吃肉!在宋家吃的是粗粮,吃不饱不说,饭里连点油星都没有。现代人讲究吃粗粮,少吃油,健康养生,真让他们吃半个月的窝头稀饭试试,面黄肌瘦不说,嘴巴里都要淡出鸟来了!她现在只想吃肉,吃油厚味重、她前世压根看都不想看的红烧肉!没红烧肉的话,大肉包子也行啊。前世吃工作餐时,她还把菜里头的肥肉挑出来扔一边,现在想想真是造孽啊!老天爷是看她浪费粮食,才罚她到这个地方受罪的吧!
看女儿馋的一个劲咽口水,嘴上还说不想吃,真是懂事的好孩子,就是馋的慌也不跟她闹,李氏心里心疼不已,拉着冬宝往前走。
冬宝一路走一路看,卖其他东西的很多,然而却没有看到卖豆芽豆腐的摊子,莫不是这个陌生的时空还没有出现豆腐?想到这里,冬宝的心急速的跳动了起来,也不至于啊,家里吃饭的时候有大酱,这可是黄豆发酵出来的大豆酱,技术成熟,大豆酱都出来了,没道理豆腐还没出现。
“娘,这集上咋没看到卖豆腐的?”冬宝问道。
李氏笑了,拉着冬宝的手往前走,“咋啦,想吃豆腐?你从前不是不吃的吗?咱们这做豆腐的少,做出来的豆腐吃起来老有股涩味,听说咱们安州的水跟别的地方的水不一样,做出来的豆腐没别的地方好吃。”
冬宝愣住了,她从来到这个时空就喝这个地方的水,从未觉得水里有涩味。做豆腐有涩味,那只能说明这个地方水质硬,水里含有太多让豆浆产生絮凝作用的物质。然而这些都不是难事,只要掌握好往豆浆里加卤水或者石膏的时间和剂量,就能做出口感润滑鲜嫩的豆腐。
别小看了加卤水和石膏的时间和剂量,这在过去手工豆腐作坊里,都是不传之秘。甚至于点豆腐的卤水,都是祖传的卤水缸里一缸一缸发酵出来的,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卤水缸藏的隐秘,成分概不外传。
冬宝和李氏先找到了一家药铺,门口挂着一杆白底黑字的旗子,写着一个大大的“药”字,在空中迎风飘扬。
进了药铺,门口的伙计上下打量了冬宝和李氏几眼,明显是乡下人,衣衫破旧,补丁摞补丁,肯定是家里有人生病了来抓药的,便问道:“大婶子,来抓药?”
李氏颇有些局促,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下意识的看向了冬宝。
冬宝站到了李氏前面,摇头笑道:“大哥,我们不是来抓药的,我们是来卖药材的。”
小伙计笑了起来,重新看了眼冬宝,这小姑娘身上的衣裳不知道穿了多少年了,料子都磨的稀透了,隐约能看到里头穿的花夹袄,穷成这样卖药材?真是稀奇。
“你卖啥药材?”小伙计笑道,带了几分逗孩子的揶揄。
冬宝从怀里掏出了布包,打开了,一米多长的白蛇蜕就展示在了伙计跟前,小伙计也吓了一跳,没想到这小丫头还真拿了药材过来,乡下人知道蛇蜕能入药的可不多。
“掌柜的,您过来看看,有人卖蛇蜕!”小伙计叫来了掌柜。
掌柜四十上下,身材有些肥胖,站在柜台前居高临下的看了眼冬宝和李氏,冬宝镇定自若的任他打量了一番,对掌柜笑道:“您看,这蛇蜕可是完整的很,这么长的长虫,搁咱们这里安州,可是不多见的。”
掌柜扫了眼冬宝手里的蛇蜕,拿了起来对着光看了几眼,一副漫不经心,兴趣不大的模样。
冬宝这会上紧张了起来,不知道这承载了她希望的蛇蜕,到底能卖多少钱。
第24章 得钱
就在冬宝紧张等待的时候,掌柜的发话了,蛇蜕又放回了柜台上,“小姑娘,这是白蛇褪下来的皮,可没你想的那么稀罕。<冰火#中文旁人我最多给他十八个钱,看你小孩子跑这么远也不容易,多给你加两个买糖人的钱。二十个钱!”
才二十个钱?冬宝觉得太便宜了,她以为怎么也得值个百来个钱,古代又没有开养殖场大规模养蛇的,要蛇蜕只能靠找野外寻找,况且大部分能接触到蛇蜕的庄户人家,不知道这个东西能入药卖钱。
听李氏说镇上不止这一家药铺,冬宝把蛇蜕小心的包回了布里,“掌柜的您忙,我再去别处看看吧。”
掌柜的圆胖脸,口气和善,倒是好说话,笑道:“小姑娘,行有行规,你再去别处看也是一样,大家都是一个价。”
见掌柜的态度和善,冬宝也放松了下来,笑道:“掌柜的,太便宜了还不够我们找蛇蜕的功夫钱哩,多谢您提点了,要是实在卖不上价钱,这蛇蜕我就留给我爷泡药酒喝。”
掌柜的话也有问题,冬宝虽然不知道蛇蜕值多少钱,可白蛇一直被人奉为祥瑞的象征,家里有了白蛇就会保家宅安康,白蛇蜕也不会像这个胖掌柜说的那么贱价吧。
和掌柜客气的告辞后,冬宝就领着李氏走了出去,等走远了两步,李氏小声的跟冬宝说道:“这东西能卖二十个钱?”不就是长虫褪下来的皮么,薄薄的跟张纸似的,能入药能卖钱?
冬宝点点头,摸着怀里的布包,笑道:“这可是好东西,咱们换家药铺,再问问价钱,怕是不止二十个钱。”
李氏看着女儿点点头,还有些不好意思,到底是秀才闺女,女儿比她聪明多了,要是她看能卖二十个钱,早欢天喜地的卖了,哪会想到再问一家。
然而两人没走多远,药铺的伙计就追了过来,拦住了两个人,急急的道:“大婶子,我们掌柜的开一百个钱,你们卖不卖?”
“这……”李氏的心已经狂跳了起来,居然能卖一百个钱?一斤白面也不过十个钱而已!然而李氏并没有开口,转而看向了冬宝,说道:“这长虫皮是孩子弄的,得她说了算。”
冬宝没开口,她有些打不定主意。
伙计又说道:“小妹妹,这是掌柜肯开的最高价钱了,你要是不卖,到别处去可卖不了这个价。”
听到这里,冬宝干脆的摇了摇头,笑道:“谢谢大哥再过来一趟,我不卖了,回去给我爷泡药酒喝。”
伙计一听,知道自己白跑了一趟,便没了好脸色,转身就走,呿了一声嘟囔道:“靠张长虫皮就想发财?”
等伙计走了,李氏才拉着冬宝问道:“宝儿,那掌柜开了一百个钱,咋不卖啊?他先前只出二十个钱,怕这一百个钱就是最高价了。”
眼看伙计头也不回的走了,李氏心里遗憾的不行,原本胖掌柜出二十个钱已经让她惊讶了,后来更是没想到一条长虫皮能卖一百个钱。
冬宝笑着拉着李氏往前走,李氏虽然性子软,但有个优点,她很尊重自己的意思,不抢在女儿前面拿主意,这在父母为天的古代是极为难得的,看看黄氏就知道了,在宋家是至高无上的女王,只要心里不爽快,逮谁骂谁。
“娘,我瞧着那个胖掌柜做生意不实诚。”冬宝回头看了看远处飘荡在空中的药铺幡旗,“先是欺咱们俩不懂行情,使劲压价,后来见咱们铁心不打算卖了才抬价,一抬就是抬五倍。这人心太黑,咱们先去别处问问价钱,不还有家药铺么?要是不比他家高,咱们再回来卖给他。”
李氏点点头,心中激动期待之余又有些担心,“要是咱回来,那胖掌柜不肯再出一百个钱了咋办?”更或者是再严重一些,人家嫌她们不识抬举,不要了怎么办?不是空欢喜一场。她头一次出来卖东西挣钱,还是怀疑这蛇蜕到底能不能卖上价钱,要是真能卖钱,以前他在田间地头荒草丛里见过不少长虫褪下的皮,没当回事,真是可惜了。
“他都让伙计追出来问了,肯定是想要的,别担心。”冬宝说道,只要一说起生意上的你来我往,冬宝眼睛就一阵阵的发亮,这些都是当年她跟着爸爸走街串户卖豆腐总结出来的经验,别人想不想买,嫌不嫌贵,别听他嘴上怎么说,只从一些小动作小细节上就能看得出来。
李氏找了路边卖菜的大婶子打听了下路,去了另一家药铺,人没有第一家药铺人多,掌柜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汉子,看了看冬宝带来的蛇蜕,又看冬宝是个长相讨喜的小姑娘,态度先和气了几分,笑道:“一百个钱。”
冬宝摇了摇头,“大叔,我们刚问过了,镇那头的药铺一开价就是一百五十个钱哩!”
年轻的掌柜笑了起来,白白净净的圆脸,笑起来露出两个酒窝,长相颇为喜气,摇头道:“小姑娘莫骗人,这白蛇蜕虽然稀罕,可也不是什么名贵东西,切碎了跟那黑蛇蜕花蛇蜕一样的用,我最多给你开一百三十个钱,如何?这个价钱你亏不了,卖不卖?”
冬宝心里快速盘算了下,估计一百三十个钱算可以了,况且镇上就两家药铺,不卖这家,再回胖掌柜那里,说不定他还会压价,一百个钱都卖不了。蛇蜕是白捡的,也不要成本,卖多少都是赚的。
“卖!”冬宝点头。
年轻掌柜将蛇蜕交给伙计拿去了后面,自己则拿了一吊钱和一把铜钱过来,先给了冬宝一吊钱,又从零散的铜钱里数了三十个给冬宝。他早看出来这对母女中做主的是这小姑娘,便没把钱交给大人。
来这里这么久,冬宝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个世界的钱币,这个时代的孔方兄和前世古代的铜钱相差不大,只是钱币上印的繁体字冬宝却不大认得,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翻来覆去的看。接过钱后冬宝又数了一遍,确认没错后和掌柜的道了谢,拉着李氏出了药铺。
药铺走出去不远便是一家卖点心的铺子,离的老远都能闻到铺子里飘出的甜香味道,冬宝咽了咽口水,缺油少肉的日子让她什么都馋。
“娘,咱们还去大舅家吗?”冬宝问道。
李氏看看天边的太阳,时间还早,便点头道:“去,去看看你大舅咱们就走。”
“那给大舅买点东西带上吧,咱们现在有钱了哩,这么多年了,也该给大舅送点礼物了。”冬宝笑嘻嘻的说道,
李氏原本觉得好不容易赚了这点钱,要放起来不能乱花,她自嫁到李家,嫁妆一点点被消磨光后,手里再没拿过一文钱了,如今一百三十个钱在手里,她有点不安,然而冬宝最后一句话打动了她,这么多年了,她也该买点东西孝敬自己大哥了。
“这钱……得给你奶吧?”李氏犹豫道。宋家的规矩便是儿子挣回来的钱,包括媳妇走娘家拿回来的东西,都得交给黄氏,没有私房钱这一说。
冬宝皱起了眉头,“这钱,咱就不给奶了。娘,咱俩手里不能一点钱都没有,太不方便了。”手里没钱的滋味真不好受,活着没底气,黄氏不让你吃窝头,你就只能饿肚子,什么都身不由己。
看李氏脸色松动了,冬宝小声说道:“娘你不也怀疑奶手里有钱,攒着给三叔用,也不拿出来给爹还债,这钱给了奶,奶肯定还是留给三叔,到啥时候才能把债还完啊?”还不如她们挣点钱攒起来,想想办法总能赚几个钱,攒久了说不定就够还债了。还好乡里相邻淳朴,不兴要利息那一套,否则还债更遥遥无期了。
“那少买点吧,赚点钱不容易。”李氏说道,终于是有机会给一直帮衬自己的大哥买东西了,她难掩自己的愉悦之情,黄瘦的脸上也染上了几分红晕。
冬宝笑道:“我有分寸。”转身对点心摊子的伙计说道:“给我称十个钱的高粱糖,再称二十个钱的果子。”
果子不是水果,而是白面包了半融化的白糖炸出来的零嘴,逢年过节送礼都是很拿出手的礼物。
伙计接了钱,利索的开始称量。
高粱糖是小孩子爱吃的零嘴,李氏看冬宝要了十个钱的高粱糖,还以为是冬宝嘴馋了,然而想想女儿平日里饭都吃不饱,赚了钱吃几颗糖也是应该的。
“哎,这不是……秀才娘子?”两人正在看伙计包果子,背后有人叫住了她们。
冬宝回头一看,认了一会儿才认出来,站两人身后的年轻妇人是洪栓子的娘,那天她哭的鼻涕眼泪糊了一脸,五官都扭曲的移位了,如今她干干净净的站在那,冬宝一时间没认出来。
“栓子他娘,你也来赶集啊?”李氏打了个招呼,语气有些窘迫,有种做坏事被人看了个正着的尴尬和害怕。
第25章 走亲戚
“你们这是买点心啊?”栓子娘笑道,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伙计包好用麻绳系起来递给冬宝的纸包。<冰火#中文
李氏下意识的想点头,对上栓子娘的笑容,立刻摇头,说道:“孩子他舅家来客人了,叫我们出来帮他买点糖,果子啥的待客。”
冬宝说不出来为什么,栓子娘看她的眼神让她极不舒服,仿佛是在打量着一样东西,恨不得扒开外皮里里外外仔细看一遍,看过之后又瞧不上眼,嫌弃的扔回去。照理说,自己好歹把她儿子从鬼门关拉回来了,见了自己也没道个谢。
“娘,咱先走吧,大舅家客人还等着哩,人家都是做大生意的行商,不好叫人家久等了。”冬宝拉着李氏说道。她哪听不出来,李氏是故意这么说的。
李氏连忙对栓子娘说道:“你忙,我们先走了。”
等走远了,冬宝回头还能看到栓子娘背着手站在那看着她们。“娘,栓子娘不是嘴碎的人吧?”冬宝担心的问道。冬宝以前出门不多,除了和林家人熟,和村里的人其他人基本不认识,也不知道栓子娘是个啥样的人。
李氏想了想,摇头道:“应该不是,她嫁到咱们村这么多年,没见她是个爱说爱打听的。”话虽如此,李氏仍免不了担心害怕,这么多年她是头一次手里有钱没有原原本本的交给黄氏,虽然挣了钱心里舒畅,更多的是长期压迫下反抗强权时的一种惧怕心理。
“没事。”冬宝安慰她道,“要是栓子娘真跟奶说了,咱们就说是大舅给了钱,让咱们跑腿买糖和果子招待客人的,等会儿跟大舅也说一说。”她就不信黄氏还能跑到镇上来问大舅,那也得黄氏拉的下老脸才行。
李氏点点头,心里稍微安定了些,东西买都买了,钱也花了,就是拿去退人家肯定也不会给退了,也只得如此了。
快到大舅家的铺子时,冬宝先把一小包糖放到了怀里,对李氏说道:“娘,蛇蜕是大实哥,全子我们三个人找到的,他们不肯平分卖蛇蜕的钱,咱们家如今还欠着外债,我也没跟他们客气,这糖是买给他们的,等日后咱家日子好过了,再把钱还给他们。”
李氏没想到糖是女儿买给林家兄弟的,眼中一阵酸涩,摸了摸冬宝的脑袋,女儿长大了,懂事了,叹道:“咱们总靠你秋霞婶子家帮衬,心里得记得人家的好,啥时候都不能忘了。”
冬宝点头,这世上可不是谁人都像那未曾谋面的单家父子一样,她不敢说自己是个心慈手软的好人,但也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就像昨天,她怎么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洪栓子死在自己面前而什么也不做。谁对她好,她会记得,加倍的还回去。
大舅家的铺子在镇上的街角,地理位置乍看不是很好,人流量明显没有别的地方多,但铺子往后走几十米便是镇上的闻风书院。闻风书院办学几十年来,一共出了一个举人,三四个秀才,名声还算不错,不光是安州的学子,就连附近州县的学子也有不少慕名来闻风书院念书的。
宋秀才就曾在这里念过书,如今宋三叔也在这里念书。
冬宝幼时听宋秀才醉酒后说起过书院的事,有钱人家的学子在附近买个宅院,从家里带小厮奴仆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穷人家的学子就只能住书院的厢房,冬天冷夏天热,下了学还得做饭,学院里就几个灶,做饭还得排着队来。
冬宝和李氏拎着果子过去的时候,大舅李立风正站在杂货铺门口,拿着水淋淋的抹布擦着门口两旁挂着的木板对联。
“大舅!”冬宝脆生生的叫了一声。
大舅回头看到她们,先是怔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红珍,冬宝,你们来啦!冬宝都长成大姑娘了。”
红珍是李氏的闺名。
冬宝打量了下大舅,三十来岁,瘦高个,留着短须,面容白净,一看便是和气之人。
李氏听到大哥的声音,眼圈便红了红,领着冬宝走到了李立风身边,笑道:“是啊,我带冬宝来看看你和嫂子。”
这会上杂货铺里走出来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穿着蓝底绣花袄子,头发上抹了发油,梳的油光可鉴,眼角虽然有了皱纹,却不像李氏那般沧桑老态。
“叫大舅母!”李氏拉着冬宝说道。
冬宝连忙喊了一声,“大舅母!”这个妇人应该就是她的大舅母高氏。
高氏忙笑着应了一声,她看到李氏的第一眼有些不太高兴,她本来就不是什么大方的人,这小姑子每次来都空着手,临走又带东西走,叫人咋高兴的起来?她老早就有意见了,然而碍于李立风的面子,不好直接给人脸色看罢了。
李氏连忙拉着冬宝走了过去,把手里提着的纸包往高氏手里塞,“给大哥大嫂带了点东西尝尝。”李氏头一次给大哥大嫂送礼物,有些拘谨,又有些激动,话都说不利索了,结结巴巴的。
高氏惊讶不已,看着手里的纸包直发愣,摸里头的东西应该是果子,这一包足有个三斤的样子,得值个一二十个钱。小姑子上门带礼物,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啊!
“这……这……哎,你有心了。咱家铺子里啥没有啊,你看你还恁客气弄啥?大嫂又不是外人。”高氏笑着嗔怪道,手里抓着点心包,没有推回给李氏的意思。
李立风过来看到了,立刻皱眉说道:“你买这些东西作甚啊?大哥铺子里都有,等会走的时候带回去吧,你家啥情况哥嫂子都知道,哪会介意这点东西?”
听李立风这么说,高氏顿时就不高兴了,撇着嘴看了眼李立风,她刚只是嘴皮子上客气客气,咋,这么多年才送一回礼,哪抵得上小姑子这些年拿走的?凭啥不能收啊?
“大哥,家里有。”李氏连忙说道,“这是冬宝孝敬大舅,舅母的,收下吧。这么多年了,我这当妹子的,没给哥嫂买过东西,还拖累哥嫂帮衬着……我这心里头……”说着,李氏眼圈就泛红了。
高氏连忙给李氏顺气,亲热的说道:“收,收!妹子你别多想,好端端的不提过去那些事了,你家啥光景,我们当哥嫂子的心里头都清楚,可从来没怨过你也没嫌弃过你。”
李立风叹了口气,既然媳妇都发话要收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让李氏把东西带回去的话了,那不是驳了媳妇的面子么。
高氏招呼李氏和冬宝先坐着,她去灶房做饭,要冬宝和李氏中午留家里吃饭。
李氏连忙推辞,拉着高氏不让她忙活,连声说家里一堆活等着,中午留不下来。
李立风也知道宋家的老太太是个不饶人的,如今妹子没了男人依仗着,只怕日子更难,便没留李氏和冬宝,吩咐高氏给李氏包两斤红糖带走。
高氏高声答应了,然而磨磨蹭蹭的,肉疼不已,实在不想给小姑子送红糖,李氏来的时候就下定了决心不拿大哥家的东西了,这会上拉住了高氏,不让高氏包糖,两个人一个假惺惺的要去包,一个坚决拦着不让,姑嫂两个在铺子里推让争了半天。
这会上正好是闻风书院的学生下学的时候,陆陆续续有二十来个十来岁年纪,穿着长直缀的少年到铺子来买点心吃。
点心有云片糕,麻糖等等,是一早称好包起来的,十个钱一大包,有两三斤重,也能拿粮食直接换点心。
冬宝好奇的站到大舅跟前,看大舅卖糕点,收钱或者是称粮食,问道:“大舅,这些来买点心的都是闻风学院的学生?”
大舅笑着摸了摸冬宝的头顶,点头道:“这些都是。”趁着这会没人,压低了声音对冬宝说:“这些都是家里没钱的,背了米面过来,下了学得自己生火做饭,他们懒的做,要么拿钱买,要么拿粮食换点心,胡乱吃些充饥。”
这当口上,李氏和高氏从铺子里出来了,见两个人手里都是两手空空,李立风有些不高兴了,皱眉看着高氏,问道:“不是叫你给红珍称两斤红糖的吗?”
李氏连忙摆手说道:“不要不要,家里还有,上回带回去的还有,要是家里没有,我这当妹子的还能跟哥嫂作假不成?”
高氏也赶忙说道:“我是要称,红珍咋也不要。”
李立风便不再说什么了。
临走时,李氏问道:“嫂子,常新和常亮咋不在家啊?”
一提起两个儿子,高氏就满脸笑容,“常新和常亮在安州给人当学徒,以后除了过年能回家,别的时候都得留在安州学手艺。”
“常新常亮都是懂事的好孩子,以后一定有大出息。”李氏也替哥嫂高兴,孩子有一门手艺傍身,走到哪里都能挣口饭吃。
等李氏拉着冬宝走远了,李立风还抿着唇背着手站在那里,看着妹子远去的背影,苦笑着摇头叹道:“当初爹是走了眼,根本就不该跟宋家结这门亲!”
第26章 耳光
“老爷子也是相中了宋秀才是个读书人。<冰火#中文”高氏在一旁说道。
李立风摇头,“在老爷子眼里,只要是读书人便是好的,读书人就高人一等,可也不看看,宋家人哪有一个是好东西!这些年苦了红珍,也苦了冬宝。”
高氏今天心情不错,小姑子上门还给送了礼物,这叫她对小姑子的印象也大为改观,附和着李立风说道:“读书哪是那么容易的?看咱家后头的闻风书院,年年那么多人进去读,考中的才几个?就是考中个秀才还能咋样,瞧宋秀才,还不胜学样手艺。”
李立风回头看向了高氏,叮嘱道:“这话你搁我跟前说说就罢了,回头红琴来了,别在她跟前说这个。”
一提起李立风的大妹妹李红琴,高氏就忍不住哼了一声,悻悻然说道:“你那个大妹子可是能耐人,眼里都没你这个哥哥,这辈子不定还踏不踏这个门哩!”她还想继续说几句,发泄下她对大姑子的不满,然而看李立风面色不虞,才咽下了剩下的话。
李红琴跟胆小老实的小妹妹李红珍不一样,是个胆大泼辣的,跟她这个嫂子十二万分的不对付,李红琴的男人姓张,走南闯北的给人运货赶车,挣了不少钱,家境殷实,然而早些年赶车的时候急着赶路回家,得急病死在了半路上,撇下了李红琴和儿子张云谦。
张家底子厚,孤儿寡母的守着家业惹来不少眼红嫉妒的人,张家一堆族老族少们纷纷打上了孤儿寡母的主意,都想从张家的家业里捞一笔,然而李红琴泼辣胆大,硬是一边供着儿子念书,一边打发掉了那些不怀好意的亲戚。
即便有李红琴撑着,张家供养了张云谦念书,家底也一点一点的磨的差不多了。因为和大嫂交恶,李红琴是个硬气的,多年都没来过大哥家里了。
“红琴为啥不来家里,还不是因为你!”李立风没好气的说道,“唉,我这两个妹子都是苦命人,年纪轻轻没了男人。红琴还好说,有个儿子守着,将来总有人给她养老送终,红珍可咋办啊?冬宝将来出门子了,她老了干不动活了,宋家哪还容得下她?”
高氏点点头,饶是她对小姑子没什么感情,也忍不住唏嘘,没儿子的妇人有多可怜她是知道的,到老了连个养老送终的人都没有。
李立风想了想,说道:“等过了今年,你寻个机会问问红珍的意思,愿不愿意再走一家,她还年轻,才三十出头,人又能干,咱们给她寻摸个好人家。”
“我瞧着她怕是不愿意。”高氏摇头,“她放心不下冬宝。”
李立风笑了起来,“又不是让她出了孝期就嫁,过两年冬宝大了,出门子了,她再嫁人也安心,不过这事得趁早打算。爹娘都没了,我这当大哥的得替她谋划谋划。”否则他这个胆小老实的小妹妹,这辈子就真毁在宋家了。
冬宝身上揣着糖和剩下的一吊钱,同李氏往家走时两人脚步轻快,互相看对方的眼神都是高兴欣喜的,身上有了钱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虽然一吊钱也不多,但总比连枚铜板都摸不出来要强。
李氏今日是头一次带了礼物去看望大哥,以往她都不敢和高氏说笑,总觉得低人一等,如今有了礼物底气足了,腰杆也挺直了,竟然是前所未有的经历和体会,想想又忍不住心酸起来,她给宋家做牛做马这么多年,没得过一文钱,还把嫁妆都贴给了宋家,如今靠着女儿想办法,才能提礼物看望大哥。
还是女儿聪明,真不愧是秀才闺女,进城才一天工夫,就知道了蛇蜕能卖钱,她以后得多去沟子里转转,要是再看到长虫皮就捡回来,慢慢攒起来,还清欠债也是有希望的。李氏想都没敢想过,有朝一日她不靠宋家,也能还清给秀才办后事的欠债。一时间,长久堵在她心口的大石头也变轻了,前路虽然坎坷,但一直坚持走下去,还是能看到希望的。
冬宝不知道一路上母亲的想法,她想着沅水镇上的大舅,在她看来,大舅是个明白人,他自己开着铺子,生意不坏,手里有些小钱,看大舅妈那一身光鲜利落的穿着打扮,就知道大舅没亏待过她,大舅很清楚,自己的家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媳妇儿子比其他亲人重要,妹子的日子过的差,他也只给包些礼物,接济她的程度不会影响自己一家人的生活。
哪里跟宋秀才一样,恨不得把媳妇孩子都卖了“孝敬”父母兄弟侄子。要是宋秀才脑子有大舅一半明白,她和李氏的日子就不会难过成这样,秀才爹也不会落的连办后事的钱都是借的。
还有沅水镇上的闻风书院,那么多学子的饭食没有着落,要是能在闻风书院附近开个小餐馆,不愁没有生意。只是开餐馆要租赁门面,还要置办碗筷桌椅,这些都要钱,冬宝想想有些犯愁,她如今全部的资产,就只有身上刚到手的一吊钱。
两人各怀心思回到了塔沟集,如今刚刚到中午,除了几个闲汉蹲在村口闲聊打屁,村里人大都刚从田里忙完,准备回家吃饭。
李氏推开了宋家用树枝编成的大门,没想到刚进大门就瞧见黄氏站在廊下,虎着脸看着她们两个。
冬宝心头诧异,抬头看了看太阳,还没到中午,又不是回来晚了,怎么黄氏又不高兴了?
“回来了?”黄氏问道,那话仿佛是从牙缝里一个字一个字的挤出来的。
李氏也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哪里又惹到婆婆了,如今回来的还算早,又不耽误做饭,怎么就惹到她了?
“娘,我去做饭。”李氏低眉顺眼的说道。
黄氏不吭声,阴沉着脸色盯着她们,慢慢的从廊下走了过来,走到了李氏跟前。
冬宝看这老太太愤怒的眼里都能喷出来火焰了,连忙说道:“奶,大舅铺子里挺忙的,也顾不上招呼我们,我们去了就回来了,没带……”
她想跟黄氏解释为什么这回去大舅家没带回礼,然而没等她说完,黄氏就抡圆了胳膊,跳起来狠狠一巴掌甩到了李氏的脸上,把李氏的头打的偏了过去。
“你这个丧良心的贱妇!吃里爬外的东西!”黄氏扯着嗓子嚎骂开了,脸上的肌肉一抖一抖的,模样狰狞,咬牙切齿,恨不得把李氏生吞活剥了。
西厢房的帘子刚才掀开了,听到黄氏打李氏的清脆巴掌声,还有黄氏不堪入耳的叫骂,掀开的帘子立刻又合上了。
冬宝没说出口的话咽在了喉咙里,回过神来后难以置信的看着黄氏,眼里喷涌着怒火。
“你能耐了啊!我早就说过你心思最歹毒,你爹娘咋教你的?怪不得死这么早,养出你这种下三滥的野鸡,活该早滚去死!我那可怜的大儿子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摊上你这脏心烂肺的毒妇?”黄氏指着李氏的脑门,骂的口沫横飞,犹自觉得不解气,手指恨不得戳到李氏的眼睛上去。
野鸡是塔沟集骂女人最难听的话,意思是私娼,妓。
以前黄氏再发火,骂人再难听,也不会打人,更不会捎带上恶毒的“问候”李氏早逝的双亲,今天不但打人,还一副要活生生吃了李氏的模样。
李氏捂着脸站在那里,发髻也被打散了,披头散发的,头发都被眼泪糊在了脸上,木然的一声不吭。
冬宝握紧了拳头,咬紧了牙关,猛然跑了出去,站到了宋家大门外,面朝宋家扑通一声跪下了,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趁机挠乱了自己的头发,抓了地上的灰往脸上摸了几把,扯着嗓子哭叫道:“奶,我错了!你别打我娘了,奶,你要打就打我吧,打死我都行!奶,求你了,你别打我娘!奶,我以后中午都不吃饭了,求你了奶,别打我娘了!”
十岁女孩的声音尖利而明亮,很快压过了黄氏的粗噶的大嗓门。此时正是村里人扛着锄头回家吃饭的时候,宋家门口很快引来了一群人围观,看着里头指指点点,秀才死了也就两个月,这凶婆娘就开始打媳妇虐待孙女了。
不少人都问冬宝这是咋啦,冬宝不吭声,反反复复的高声哭叫,“奶,我再也不吃家里的饭了,我出去要饭,挖野菜,再也不浪费家里粮食了!我错了,我不吃窝窝了!奶,你卖了我给大毛二毛换白面吃吧,求你别打我娘了!”
黄氏气的满脸通红,指着冬宝眼露凶光,喝骂道:“你个丫头片子想翻天是不( 良田美井 http://www.xlawen.org/kan/31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