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良田美井 > 良田美井 第 10 部分阅读

第 10 部分阅读

    笑,心里发虚,急中生智下又死命的拧了下旁边的宋招娣,讨好的笑道:“都是这死丫头,烧个火也烧不好,一会儿火大了一会儿火小了,这……饼子炕的不好……娘你将就着吃些。”

    黄氏阴沉着脸,扫了眼宋二婶已经隆起的肚子,便没再说什么,当她是傻瓜啊?哪家媳妇手笨成这样的!

    照例,一家人的饭食都是由黄氏分配的,按照上桌的人,宋招娣端了碗筷。

    就在黄氏盛稀饭的时候,一直沉默寡言不当家的宋老头开口了,“不叫老大媳妇和冬宝来吃饭啊?”

    话是问句,带着商量的口气,看着黄氏问的。

    “人家有的吃,用得着你操心?”黄氏没好气,但对于自己的丈夫,自然不能像对待儿媳孙女一样,想骂就骂,在儿孙面前,还是给了宋老头面子的。

    宋二叔也不想让李氏和冬宝上桌吃饭,多少能省点粮食啊,连忙附和黄氏的话,“就是,爹,大嫂带着冬宝去她大舅家了,冬宝大舅家多有钱啊,肯定吃了老多好的。”

    宋老头便不再吭声了。

    黄氏分配好各人的饼子稀饭,宋二叔和大毛二毛早就饿了,急不可耐的拿了饼子沾着蒜泥吃。

    大毛刚咬了一口,立刻就吐了出来,大叫道:“这是啥啊!咸死人了!”

    宋二叔连忙舔了下饼子上的蒜泥,也呸的一口吐了出来,连吐了好几口吐沫,瞪着宋二婶叫道:“你咋做的饭?把卖盐的打死了?”

    这句话也是塔沟集的土话,意思是做饭做菜搁了太多的盐。

    宋二婶尴尬的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她实在是手生,将近十年没做过饭,早就把不准该放多少盐了,看宋榆气的要命,黄氏脸色难看,她猛然一巴掌拍向了宋招娣的头,大声呵斥道:“你咋弄的?我不是就叫你放了半勺子盐吗?咋手笨成这样啊!”

    宋招娣再也忍不住了,嘴里还含着一口饼子没咽下去,委屈的要命,捂着头呜呜的哭了起来,李氏做饭她也烧过火,从来没出过问题,蒜泥里的盐也是她娘自己加进去的,怎么都赖到她头上了?然而看宋二婶凶巴巴的样子,她也没胆嚷嚷出来。

    “憋住!哭啥哭!”宋二叔听见哭就烦,厉声喝道。

    他脾气本来就不好,对闺女一向没什么好脸色,他已经有两个儿子了,按理来说对唯一的一个闺女应该格外疼爱才是,然而他完完全全继承了黄氏重男轻女的“优良传统”,从宋招娣的名字上可见一斑。闺女,不就是两口饭喂大了换彩礼回来给他儿子娶媳妇用的么!

    宋招娣立刻使劲的憋住了哭,抽气抽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拼命的把嘴里的饼子给咽下去,噎的她胸口闷的慌。

    饭桌上没人把这事当回事,看着宋招娣,大毛二毛翻着白眼,学着宋二叔的模样瞪着宋招娣。

    饼子炕的不能吃,蒜泥也咸的入不了口,黄氏心里一口气憋闷的很,大儿媳妇虽然是个不下蛋的,可她能干活,没脾气,做了这么多年饭,从来没出过差错。

    想起装病不出来做饭的李氏,黄氏的脸色更加阴郁了,用力的掰扯着手里的饼子,泡到滚烫的稀饭里头,狠狠的骂道:“一个两个吃我的喝我的,还要我伺候着!心黑手狠,毒的很啊,训她一下就记恨上了,要不是我心善,早该休了她,我儿也有了后了……”

    宋二婶刚听到黄氏骂人的时候,吓的身体都僵直了,她这个婆婆一张嘴厉害的很,骂起人来啥话都能说出口,才不管你是什么人,她可受不住。然而听了两句,宋二婶就意识到黄氏是在骂大嫂李氏了,知道今天这事黄氏不打算追究她了,赶紧乖乖的低头吃饭。

    宋家堂屋里闹腾的厉害,冬宝和李氏在东屋隐隐约约听到了,然而除了宋招娣的哭声,其余的声音听不真切。

    李氏躺在床上叹道:“这又是咋了?”

    “娘,你甭管他们。”冬宝说道,“你看中午没你,他们不也照样吃热饭?咱俩不在,他们就拿捏招娣姐了。”

    李氏翻了个身,神色中有怜悯,“招娣也是个可怜孩子,你二叔二婶顾着儿子,你奶……又是个那样的。”

    冬宝忍不住朝没人的地方翻了个白眼,宋二叔和宋二婶是不怎么疼宋招娣,李氏要可怜她,也得看看宋招娣这姑娘招不招人待见,懒惰刻薄的个性从她爹娘身上学了个十成十,割猪草喂鸡从来都是磨磨蹭蹭,轮到她给猪扫猪圈敷衍了事,都是第二天冬宝扫双人份的,跟冬宝说话没个好声也就罢了,对李氏这个当大娘的长辈,也没点尊敬,看人都是眼角瞥的。

    “别管她了,咱们自己还泥菩萨过江呢。”冬宝说道,对于李氏这种同情,她微微有些反感,要不是李氏过于良善,也不至于连宋招娣都不把她放眼里。

    李氏看女儿神色语气都不似先前了,也知道宋招娣没少欺负冬宝,便不再吭声,只心里叹气。宋招娣是宋家这代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白白胖胖,也不怎么闹人。按理说庄户人家得了头一个孙儿,不管是男孙还是女孙,都是喜事一桩,对头一个孩子肯定是喜欢的。只怪她进门那么多年没生出来孩子,一家人对宋二婶肚子里的这个抱了太大的期望,最后见生出来的是个女孩,自然没什么好气,好好的孩子就养刁了。

    等到吃完饭,宋二婶借口自己身子重,不舒服,随口吩咐宋招娣去洗碗,拉着宋二叔就回了西厢房,关了门劈头就问黄氏找他啥事。

    宋榆把事情原本的说了一遍,只是隐去了黄氏给了他二十个钱的事。宋二婶喜的拍了下腿,催道:“那你可得快点去!她成天的把单家的亲事挂在嘴边上,搁她眼里,冬宝就是当大少奶奶的命?也不看看人家要不要她闺女!白赖着咱们替她还她男人的丧葬钱,呸!也不害臊!我前两天听李婆子说,她娘家庄上有个闺女生的好,才十二岁,有人出了三十两银子的聘礼!”

    第35章 悔婚

    “有恁多钱?”宋榆颇为惊讶,一个丫头片子而已,居然能值这么多钱?

    宋二婶伸出三根手指头比了个三的手势,表情夸张,“实打实的三十两银子!啧啧,要我说,就是卖给牙子也不定能卖三十两,这可赚大发了,一个庄子上的都羡慕他养了个好闺女!我瞅着冬宝长的不差,要是也能说个这样的亲,还了债,剩下的应该还够给大毛念书的。”

    “人家能要这么多,咱可不一定。”宋二叔不以为然,“要说起来,这陈牙子好长时间没经过咱门口了……”陈牙子送冬宝回来后,又来过塔沟集好几次,但回回都是绕着宋家的门走。有一回宋二叔出去闲逛,在村头碰到了陈牙子,刚上前去叫了一声,准备问问给冬宝荐工荐的如何了,这都老长时候了,然而那陈牙子就跟有狗在后面追着咬似的,冲他点了个头就急急忙忙赶车跑远了。

    宋二婶闻言刚要开口,宋二叔就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你甭想这么多了,我瞅着咱娘没卖冬宝那意思,我跟她话里话外掰活了半天,她就是不松口,我有啥办法?你想送大毛去念书,咱娘肯定不会答应。还有空琢磨这个?你咋不看看中午你做的那叫啥饭?”

    饭没吃好的宋榆险些发飙,幸好是家里人自己吃饭,这要是叫外人知道了,他媳妇做饭成那样子,他脸往哪搁?连自己男人都伺候不好,真是蠢笨!

    “那能怪我么!还不是大嫂躲懒?我就倒霉了!”宋二婶情知理亏,也只敢小声嘟囔,不敢跟宋榆吵。

    晚饭的时候李氏进了灶房做饭,宋二婶从西厢房隔着帘子看到了,心里一喜,要是李氏再不出来,她就愁死了,晚上的饭要是再不中吃,黄氏骂人骂定了。

    黄氏坐在屋檐下,在竹筐里翻捡着去年收获的黄豆,准备挑出来好的做豆种,等两天就种下去,瞧见了李氏去做饭,冬宝烧锅,黄氏撇了撇嘴,难得的没有去骂两声,呛几句。

    吃晚饭的时候,黄氏给冬宝和李氏都分了窝窝,大酱和腌菜也放的离冬宝稍稍近了点,从头到尾没有刁难过冬宝和李氏。

    李氏晚上进屋后还犹自不敢相信,她以为自己中午不去做饭,黄氏怎么也会逮了机会大骂她一顿出气,不闹腾的她赔礼道歉就不罢休。

    冬宝看李氏从进屋,表情都是带着轻松愉快的笑意的,忍不住问道:“娘,有啥喜事,高兴成这样?”

    李氏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挨着冬宝坐到了床沿上,小声说道:“我中午没出来做饭,你奶啥话都没说,我就有点……”这个家里,只有女儿同她最亲,这些话她不好意思同别人说,对冬宝倒是没什么保留。

    如果李氏识文断字,她就知道自己此时莫名欣喜的心情可以定义为“受宠若惊”了,在黄氏手下讨生活,即便是干的再好,伺候的再周到,也要成为她不高兴时撒气的对象,如今厚着脸皮不出来做饭,黄氏的态度反而好了。

    冬宝笑了起来,指着西厢房的方向对李氏小声说道:“我刚去给猪拌猪食,瞧见猪食槽里头扔了几个高粱面饼子,焦黑焦黑的,猪都不吃。”

    李氏惊讶了,庄户人家都珍惜粮食,就是地主家也没奢侈到拿高粱面饼子喂猪,这种浪费粮食的行为简直是要遭天谴的。黄氏在吃食上一向把的紧,更不可能做出拿高粱面饼子喂猪的事。

    “我猜中午二婶做饭做岔了,饭不能吃,奶觉得你才能指望得住。”冬宝小声说道,从冬宝有记忆开始,宋二婶不是抱着二毛到处转悠,就是躲屋里擦脸抹头油,从来没进灶房做过饭,这都好几年了,就算从前是个好厨师,也手生了做不出啥好东西来。

    虽然黄氏看上的是自己能干活,李氏依然觉得十分的骄傲自豪。她是个传统的农家妇人,勤快麻利,地里的活家里的活都是好手,论能干,村里头没几个媳妇能比她强的。都是妯娌,她十分不认同宋二婶这种偷奸耍滑的懒惰性子,但她没有儿子,心理上就矮了宋二婶一大截,由着宋二婶磨搓欺负。

    “明天你还说自己头痛,不去做饭。”冬宝出主意,饿他们几顿,他们才会认识到李氏的重要性,才会对李氏尊重一点。

    李氏自然明白冬宝话外的意思,摇头道:“那哪行?不说大毛二毛还小了,你爷你奶是长辈,我哪能因为一点怨气就饿着他们,那成啥了?你爹不在了,我不能叫村里人戳我脊梁骨子。再说了,咱俩也得吃饭了,你刚说你二婶炕的饼子猪都不吃哩!”

    愚孝,真是愚孝。冬宝心里摇头,秀才爹不在了,李氏还要替他给宋老头和黄氏尽孝,要是宋家人真心待她,把李氏当成自家人也就罢了,偏宋家一家都是凉薄之人,掏心掏肺的为他们干活,只怕他们还嫌你不是自动机器,干活还要吃饭。

    “娘,中午我奶还打了你,你忘了?”冬宝问道。

    李氏神色一滞,脸上便带上了几分难堪,在女儿面前被打了,还闹了那么大一出,她羞愧难当,她长这么大,亲生父母都没舍得动她一根手指头,宋秀才虽然对她不好,可也没打过她,如今却是被婆婆打了。

    “她……是你奶……我做小辈的,哪能……记仇。”李氏艰难的说道,不看冬宝的脸。

    冬宝心里一紧,她知道李氏是个良善宽厚的,却没想到刚才原本是提醒李氏的话,揭了李氏心里头的伤疤,惹她伤心难过了。

    “娘,以后我奶再骂人打人,你就跑远点。”冬宝拉了李氏的手,细细的揉着,这也是中医的养生法,按摩手掌上的||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人身体极好。

    李氏虽然委屈辛酸,但女儿贴心懂事,刚才那句话也是小孩子的无心之语,她很快也就释然了,晚上搂着冬宝迷迷糊糊的想着,这一天她赚到了钱,给大哥送了礼物,完成了长久以来的心愿,是她这些年来过的最舒心畅快的上午,然而中午的时候却被婆婆一个耳光羞辱的全村皆知,世事变化真是无常,好像戏文里演的那样。

    第二天一早,宋榆草草的吃了几口早饭,就借口出去了。李氏虽然奇怪,宋榆哪回吃饭不是吃饱了才下桌的,然而她本来就不是多话的性子,碍于叔嫂有别,也没有开口问。

    一直到下午,宋榆才回来,背着手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大踏步的进了大门,看到井边打水的李氏,忍不住瞪了一眼,随后就进了堂屋。

    李氏被瞪的莫名其妙,过不一会儿,就听到堂屋里头黄氏叫她,“冬宝她娘,到屋里来一趟。”

    一般来说,堂屋是宋老头和黄氏的地盘,除非是吃饭和除夕守岁,李氏一般是不会进来的,黄氏也从来没特地让李氏进来过。

    李氏掀开帘子进屋的时候,黄氏撇着嘴坐在靠背椅子上,一旁的矮凳子上坐着宋榆。

    看到这阵势,李氏心里打了个突,强镇定了心思,问道:“娘,啥事啊?”

    因为昨天的事,黄氏心里头还有些膈应,端着架子不大愿意跟李氏说话,扭头对宋榆抬了抬下巴,“你说吧。”

    宋榆看了眼李氏,立刻说道:“大嫂,今儿我去单强他家了,碰到人家家里的大管事,大管事说了,他家小少爷年纪不小了,单强正在给他儿子寻摸亲事,还说以他们家的家世,娶官家小姐也不是难事,单良还小,能慢慢寻摸个各方面都好的。”

    听到宋榆说单强正给单良说亲时,李氏就已经傻了,如遭雷击一般呆立在那里,宋榆后面的话她都没有听到在说什么,只看到宋榆的嘴巴一张一合,神情看起来像是气愤叹息,实际上是幸灾乐祸。

    “这咋可能……”回过神来后,李氏眼前一阵阵的发黑,腿脚都软了,要不是心里头一口气强撑着,就要栽倒在地上。

    宋榆不高兴了,“哎,大嫂,你这是啥意思,我一大早饭都没吃饱就跑去镇上打探消息,你没个谢也就罢了,这话是啥意思?”

    李氏也急了,心里翻江倒海一般,宋榆的话她一点都没放在心上,看着黄氏急急的说道:“娘,这咋可能啊!当年单强跪在咱家门口发誓赌咒,你跟爹可都听到了啊!咋……咋就要给单良寻摸亲事了?这不是悔婚么!那,那冬宝咋办啊?”说着,李氏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听到又能咋!”黄氏不咸不淡的说道,对于单家悔婚,她心里也是怒气冲冲,要是秀才儿子还在,咋也能去单家评评理,说道说道,即便不能让冬宝嫁入单家,也能要来些赔偿,她儿子是有功名的人,单家再有钱,也是商,不敢对她儿子不敬。

    可如今不同了啊,单家有钱,他们一穷二白,家里连个能撑起台面的男人都没有,这也是黄氏在秀才儿子死后,更加坚定了要供养三儿子考科举的原因,她很享受宋秀才给她带来的好处和荣耀,不能忍受这种荣耀和好处从此和她无关。

    “你有本事,去叫单强来聘你闺女啊!”黄氏哼道。

    第36章 不死心

    “许是大毛他爹听岔了,单良跟冬宝一样大,才十岁哪就说亲了,人家估计不是这意思……”李氏嗫嚅道,单家是冬宝唯一的希望了,只要能嫁入单家,冬宝就能过上好日子,不枉担一个秀才闺女的名头,她死了也能瞑目了。冰@火!中文

    这时候孩子夭折率高,定亲最早是成亲前两三年订下的,万一定的太早,对方家孩子夭折了,自家孩子就白担一个“望门寡”或者是“鳏夫”的名声。李氏经历过最早的惊恐和眩晕后,神智恢复过来,就觉得不太可能,这个时候给单良定亲,也太早了点。

    宋二叔没好气,拍着大腿跟黄氏说道:“我跟你说的不错吧?大嫂咋也不信!人家大管事是顾念咱的面子,没直接说悔婚。大嫂,你说冬宝跟单良定亲了,那凭证呢?没凭没据的,就想上人家门当大少奶奶啊?”

    李氏心中惊惶了起来,她本来就是没经过什么大事的农家妇人,虽然知道宋二叔不大可能在这种大事上骗她,冬宝嫁到单家的好处他心里在清楚,但李氏还是不愿意相信,冬宝的婚事就像是黑暗中前方的明灯,代表了她女儿以后舒心宽裕的未来,有了这盏明灯,她再苦再累都能熬下去。

    “我……我不信!”李氏哆哆嗦嗦的说着,眼睛通红,当年瘦的皮包骨头的单强跪在宋家门口指天赌咒发誓的模样还历历在目,说出去的话她一字一句都记得清楚。宋家还养了单良一年,她喂养了单良,喂奶都是先紧着单良吃,她的小女儿饿的哇哇的哭,她也狠心当没听到,等单良吃饱了,才轮到冬宝吃几口。

    等两个孩子断奶的时候,单良长的又白又胖,冬宝又瘦又小,哭起来都像是小猫叫,没点力气。

    她和宋秀才掏心掏肺对待单家,单强不能这么忘恩负义啊!

    黄氏看李氏那副模样,哼了一声,“你想咋?人家都这么说了,你还想咋?你当你是知县太太,说句话单强就聘你闺女了?”

    “我……我明天去镇上问问,我去问问。”李氏鼓起勇气说道,她奶过单良,她就不信单强不顾当年的这点恩情。

    黄氏不知道想了些什么,半晌才抬起眼皮说道:“行,你去问问吧。”

    李氏连忙感激的“哎”了一声,从堂屋出去了。

    宋二叔不高兴了,看着黄氏说道:“娘,你这是不相信儿子了?”不相信他还叫他去打听,白教他跑一趟。

    黄氏瞪了他一眼,“良心都被狗拉吃了!白养你这么大,你是我儿子我不信你信谁?”说完,就转身撩开帘子进了里屋,出来时拿了套衣裳,递给了宋二叔。

    “这套新衣裳留给大毛穿吧。”黄氏说道。

    宋二叔翻看了下,觉得有点眼熟,裤腿袖子都有拆过重新缝合的痕迹,蓝粗布衣裳,跟新的一样,看了几眼,才想起来,这不是冬宝回家穿的那身新衣裳么!

    “这哪是新衣裳?”宋二叔不满的嘟囔,他儿子居然要捡冬宝穿过的衣裳穿。

    黄氏一听就恼了,“你还想要新衣裳?多新的衣裳叫新衣裳?我上午给你的二十个钱呢?剩下的给我!”

    宋二叔连忙把衣服搂进了怀里,陪着笑脸说道:“这衣裳就不赖,我哪敢嫌娘的针线,娘你先忙,我回去给大毛试试衣裳。”说完起身就往外走,快步掀开帘子出去了。

    上午黄氏给他的二十个钱被他在小菜馆里换成了酒肉,早就吃干喝尽了,到村口时他怕黄氏闻到他嘴里的酒味,下到河岸边灌了一肚子的凉水才敢进家。

    等李氏进了东屋,搂着冬宝眼泪就开始往下掉,心里麻凉麻凉的,一点底都没有。要是没了单家的亲事,冬宝该咋办?

    “你这是怎么了?”冬宝以为黄氏叫李氏进屋,又把她训斥了一顿。

    李氏一个劲的摇头,半晌才说道:“宝儿,明天跟娘去镇上办点事。”

    冬宝惊讶不已,“前天不才去过大舅家吗?咋又去啊,奶同意吗?”

    “不是去你大舅家。”李氏勉强挤出了个笑脸,“去一个熟人家里,娘去跟人说说话叙叙旧。”

    在李氏看来,婚姻大事是父母做主,当孩子的,尤其是女孩子是不能过问的,如今又是发生这种事,更不能让女儿知道了。

    冬宝又不是真的十岁的孩子,李氏在镇上除了认识大舅一家外,能扯上关系的,就只有单家了。看李氏无助成这样,铁定是她和单家的亲事出了问题。在冬宝看来,这也是早晚的事情,单家明摆着不想承认这个亲事,一直以来是李氏一厢情愿。要不然洪老头也不会以报恩的姿态提出让栓子娶了她的。

    “你是不是去单家?”冬宝眨着眼睛问道。

    李氏被冬宝黑亮的大眼睛看到心里一阵发虚,嘴上却说道:“小孩子别管那么多了,娘自有安排,舍了这条命,也不会叫你吃亏。”

    “娘,你要是没了命,我怎么会不吃亏?没了你,他们……”冬宝叹了口气,指了指堂屋和西厢房,“不定把我卖个什么样的好价钱。你以后别动不动就说舍了这条命了,你活着才能护着我。你看爹,腊月走的,出了正月他们就想卖了我,才不管爹是他们的什么人。”

    李氏连忙点头,“哎,是娘说错话了,以后不这么说了。”她还以为冬宝没了爹,害怕再没了她这个娘,她说错了话,让闺女伤心了。

    见李氏肯听进去她的话,冬宝又劝道:“娘,咱也不用去单家了,他们家的意思明摆着,去了也是白去,我手脚健全又不懒,还愁嫁不出去啊?”

    这个时候只有打光棍的汉子,没有嫁不出去的闺女,一个女孩就是长的再丑,家里再穷,出生时辰再凶,也有的是家境条件不好的男子来求娶。即便是个智力有问题的痴呆儿,只要身子健康,能生孩子,也能嫁的出去。

    像冬宝这样的,虽然担了个命凶的“虎女”的名头,但这也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话而已,像栓子娘那样当真的并不多,庄户人家挑媳妇,主要是看能不能干活,性子贤惠不贤惠,命格一说并不怎么关注。宋家家境太穷,没有什么陪嫁,冬宝没了父亲没娘家兄弟才是可能被人挑剔的因素。

    在冬宝看来,单家就是嫌宋家穷,配不上他们家才拒绝承认亲事。要是她爹能考中举人或者是进士什么的,说不定就该轮到宋家悔婚了,单家死乞白赖的要求履行婚约了。

    “可别乱说!”李氏板起了脸,随后立刻觉得自己态度太严厉了,连忙柔和了嗓音,说道:“宝儿,你还小,不懂。这事得听娘的话,等过两年,你成了单家的大少奶奶,吃穿不愁,就知道娘的苦心了。”

    李氏在别的事情上都肯听冬宝的安排,唯独在这件事上执拗的很。她语调是柔和的,劝慰的,手却紧紧握着冬宝的手,不允许有分辩。冬宝看着提起单家,脸上眼睛里都放出异彩的李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想抽出手,却发现手被李氏攥的紧紧的,“娘……”

    “别说了,宝儿,这事不该你操心。”李氏说道,又伤感起来,搂着冬宝低声自言自语,“宝儿,你是秀才闺女啊!配他们单家,咋配不上?咱一辈子没沾你爹啥光,不能在婚事上也委屈了你啊!”

    冬宝低下了头,去一趟单家也好,叫李氏看明白,死了这份心。她是秀才闺女又怎么样,没了爹又没娘家兄弟,在古人看来,就是失了依仗的穷孤女,单强又不是什么讲仁义理信的君子,会承认这门亲事才怪。

    第二天一早,天才蒙蒙亮,李氏就起来了,叫起了冬宝,窗外太阳还没升起,屋外满是青黛色的光线,院子里的菜地上,李氏在春初种下的菜已经抽了叶子,豆角和菜瓜都在木棍上爬起了蔓藤,绿油油的一片。黎明时分的空气带着清新的,整个村子安安静静的,还在沉睡之中。

    两个人简单的洗漱后,就出了门。一路上,李氏牵着冬宝的手沉默的往前走,看着低头不吭声的冬宝,李氏脸上只有苦笑,她知道女儿心里对她有气,冬宝不愿意去单家,觉得单家不讲信用,去单家像是求着人家答应婚事,丢面子。

    可她相信这是为了冬宝好,为了女儿以后的生活好。忍一时的气,换来一辈子的安稳日子,有什么不好?等到冬宝长大了,知道一个女人在世上活着有多艰难,就会理解她的良苦用心了。

    两个人走到镇上时,太阳已经出来了,街上的集市依然热热闹闹,李氏沿途一路打听,才摸到了单家。单家在镇上西头,一丈高六尺宽的朱漆大门,门廊下挂着两只大红灯笼,显得颇为气派。

    要是以前,出于心理上的自卑感,李氏是不敢去敲单家的大门的,如今她为了女儿的前途,她鼓足了勇气,上前敲响了门口的铜环。

    门上的一个小门洞打开了,一个年轻伙计弯腰从门洞里上下看了她们两个一眼,皱眉问道:“你们干啥的?”

    第37章 丢脸

    李氏还没想好怎么回答,门里头的伙计就已经不耐烦了,抬高声音又问了一遍,“你们干啥的?是不是想来做浆洗婆子的?去去,往西走有个小门,去那敲门去!”

    “不,不是。”李氏结结巴巴的说道,“我们是来找人的。”

    “找人?”伙计瞪着眼吊着眉毛,极为不耐烦,又上下打量了冬宝和李氏,这母女两个穿的可真是够磕碜的,应该是来找府里的下人的,挥手道:“找人去西边小门!这个门不开的。”说罢,伙计就重重关上了门洞的小门。

    李氏看了眼紧闭的朱漆大门,无奈的叹了口气,拉着冬宝往西走,大户人家的门槛就是高,见个人都还得经过下人的通报。

    绕过了大半个单家,两个人才走到西边的小角门,小木门像是有些年头了,漆都有些脱落,露出了里头发黄的木板。

    李氏敲了敲门,过了一会儿,木板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四十上下的婆子打量着冬宝和李氏,问道:“你们干啥的?”

    “我们找人。”李氏连忙说道,“我找单强。”

    婆子吓了一跳,瞪着李氏看了两眼,这才反应过来,“你找我家老爷?你是谁啊?”

    “我是……宋秀才的媳妇,这是我女儿,宋秀才的闺女。”李氏拉过冬宝说道。

    婆子摇摇头,“我不认得啥宋秀才,这镇上的秀才没姓宋的。”说着就要关门。

    李氏急了,“我们不是镇上的,我们是塔沟集的,以前和单强是一个庄上的。”

    听到这话,婆子关门的动作便迟疑了下来,看李氏像是穷亲戚上门打秋风的,便想赶了出去,端着架子问道:“那你们上门来,有拜帖吗?”

    李氏愣住了,“拜帖?啥拜帖?”

    “那就是没有拜帖了?”婆子摇头,“没有拜帖就没法放你们进去了。”

    走了那么久的路,到头来连单家的门都进不去,李氏急的眼圈都红了,拉着婆子的手说道:“大婶子,求你跟你家老爷通报一声吧,他肯定认得宋秀才一家,单良……单良跟我闺女是打小定过亲的!”

    婆子“哈”的一声笑了起来,又低头看了眼冬宝,冬宝躲在李氏身后,婆子只能看到冬宝瘦小的身材和满是补丁的衣裳,穿的跟个小叫花子似的,是少爷的未婚妻?笑死人了。

    “行了行了。”婆子抽回了手,“我去帮你通报一下,至于老爷有没有空见你,我一个当下人的可做不了主。”

    李氏连忙道谢,道谢的话还没说完,木板门又啪一声关上了。

    两人安静的等在门外头,李氏见冬宝不吭声,心里有些尴尬,主动笑道:“宝儿,见了你强叔就好了,你小时候你强叔可稀罕你了,抱着你都不舍得撒手,老说他有你这么漂亮的闺女就好了。”

    冬宝勉强给了李氏一个笑脸,娘,人家喜欢的是你给他儿子当免费奶妈,不是喜欢我,麻烦搞清楚。

    过了好一会,小角门的门才又一次打开了,先前的婆子站在门口,招呼李氏和冬宝进门,李氏高兴的连连朝婆子道谢。婆子应了两声,就领着她们往前走。

    除去在安州城里王家的经历,冬宝这算是第二次踏入古代的大户人家,只不过在王家的时候冬宝连头都不敢抬,对王家的高门大户没什么印象。单家多是青砖红瓦的瓦房,没有冬宝想象中那般华丽,想来单家虽然在塔沟集的人看来是“豪门”,其实也只是一般的有钱人家,要不然也不会招还带着一个儿子的单强当女婿。

    婆子领李氏和冬宝到了一处院子门口,吩咐她们两个在这里等着,有人会来招待她们,就先走了。

    单家的路都是红砖铺成的,路两旁栽着简单的花木,李氏拉着冬宝站在院子门口的大柳树下,时不时的有婆子丫鬟模样的人从两个人面前经过,嬉笑着对两个人指指点点。

    声音大一点的,冬宝还能听到她们在笑什么。

    “看,那个就是说跟少爷定过亲的!”

    “嘻,就她?咋跟个叫花子似的……”

    “这么小就怕嫁不出去?咋赖着咱家少爷不放啊?昨个儿不是说那家的二叔过来了,今儿咋又来了?”

    “小声点,你傻啊,嫁进来不就不用当叫花子了!”

    这些嘲讽的声音李氏也听的清楚,她低着头,尴尬的满脸通红,紧紧的攥着冬宝的手,心中一股难言的憋屈和愤怒,她闺女不是叫花子!她闺女是秀才女儿,咋就配不上做生意的单家了?这门亲事可是单强自己跪在她和宋秀才跟前求来的,他要是不认,就是打他自己的脸!

    冬宝面无表情的站着,任由丫鬟婆子们打量,要是单家是好人家,用得着她们主动上门去求去问么?她们这是自己送上门被人家瞧不起,怪不得别人。

    过了好一会儿,院子门才开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媳妇从院子里出来,瞧见门口的李氏和冬宝,细细的看了几眼,笑着上前拉住了李氏的手,亲热的说道:“您可是宋家的秀才娘子?”

    李氏瞧她三十来岁,脸色白净光滑,手保养的也好,穿着干净整齐的缎面衫子和绣花裙子,头发梳的整整齐齐,还戴着一支银钗子,连忙笑道:“我就是。您就是单强的媳妇?”

    来人脸色僵了一下,随即摇头笑道:“我可不是,我是单家的管家娘子,太太今日身子不舒服,没法见你们了,嘱咐我好生招待你们。”

    没等李氏反应过来,管家娘子就拉着李氏往一边走,把两个人带到了一个耳房里,坐下,又吩咐丫鬟端上来一碟果子摆到了冬宝面前。

    管家娘子跟李氏亲热的笑道:“您来一趟不容易,老爷的老家离这儿也老远的路,您和小姐早饭吃了没?我叫厨房给您端过来吧。”

    李氏连忙摆手,“不,不用,我们吃过了。今天,就是想见见单……老爷,想问他点事儿。”

    管家娘子笑道:“宋太太,不是我说,如今秀才老爷不在了,您要见我们家老爷实在不妥当,您有什么困难要不跟我说,等我家太太身子好些了,我去跟太太说说,都是乡里乡亲,能帮肯定就帮了。”

    李氏急了起来,这种事怎么能跟一个管事娘子说,她想找单强问个明白,李氏摇头道:“我们不是要你家老爷帮忙,这其中有些事儿,你不知道,孩子也不小了,过了年就十一了,我就是想问问。。”

    没等李氏说完,管家娘子就笑着打断了李氏的话,“可不是,孩子也不小了,我听说良少爷跟宋小姐是一般大的。我家太太这些日子已经开始着手给良少爷寻摸亲事了,看了多少个姑娘都觉得不合适,到底是单家的独苗,这家世人品啊,都得好好看看,生怕聘的媳妇不合适,对两家都不好。您家小姐呢?可定下人家了?”

    管家娘子捂着嘴笑了起来,“哎,我们这跟你们那怕是不一样,你们那孩子定亲比我们晚吧,您不用急,看宋小姐这般好相貌,又是秀才闺女,身份在这儿摆着,您不愁找不到好女婿!”

    李氏的脸渐渐的白了起来,脑子里轰轰鸣鸣的,单强不想见她,派个管事娘子打发她,告诉她单家要给单良重新找亲事,至于她的女儿,爱嫁谁嫁谁去……怎么能这样?做人怎么一点信义都不讲?

    “你们怎么能这样?”李氏喃喃的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又无意识的重复了一遍,“你们怎么能这样?”

    管家娘子看李氏脸色惨白,心里吓了一跳,怕李氏在这里出点什么毛病,讹上单家,老爷太太怨她办事不力,也顾不上嫌弃李氏乡下来的,连忙给李氏拍背顺气。冬宝倒了桌上的茶水,喂李氏喝了下去。

    李氏推开了管家娘子的手,眼眶通红,强忍着怒气,哆嗦着说道:“单良是我奶大的,有奶紧着他吃,他吃饱了才喂我家冬宝。跟我家冬宝的亲事,是单强自己跪地上求来的,如今他发财了,就翻脸不认人,看不上我们宋家了?”

    管事娘子有些尴尬,也有些生气,宋家不过是个乡下破落户,口头的玩笑话哪能当真,乡下丫头也想嫁进来当大少奶奶,到底是谁厚脸皮啊?“我说宋秀才娘子,你这些话可不中听啊!可不敢说这些有的没的,我们少爷是男孩无所谓,你家姑娘可是闺女,名声耽误不起!”

    见她要逐客,冬宝站起来对李氏小声说道:“娘,咱们走吧。”

    管家娘子眼角瞥到了桌上的那一盘果子,拿了帕子出来倒进了帕子里,包起来递给冬宝,亲切的笑道:“拿着回家吃吧。”

    冬宝看了她一眼,摇头道:“不了,多谢。”

    李氏带来的小女孩从头到尾安静自若,不似十岁的稚童,那眼神黑亮清澈,看着她的眼,仿佛能看( 良田美井 http://www.xlawen.org/kan/317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