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良田美井 > 良田美井 第 11 部分阅读

第 11 部分阅读

    进她的心里头,管事娘子心里突的跳了一下,赶紧别过脸看向了别处。

    第38章 单老爷

    管家娘子送李氏和冬宝出了小角门,临出门时,硬是把手里的一包果子塞到了李氏手里。<冰火#中文

    等关了门,管家娘子就急忙去了太太的院子,单强也正在屋里跟太太说话。单强还不到四十,留着修剪整齐的胡子,人到中年已经开始发福,肚子凸起,一身上下都是绸缎衣裳,左右两只手上带了几只宝石戒指,颇为富贵。

    “人打发走了?”单强娶的第二个太太斜靠在榻上懒懒的问道,呿了一声,神情有些不耐烦,“真是没完没了的!”

    管家娘子连忙点头,“送走了,我把意思跟她们说清楚了,她们也没说别的,就要走。”

    单太太点点头,眉宇间那点不耐烦消散了大半,“还算是知情知趣的,我先前叫人喊来了衙门的老陈,要是她们敢闹,就锁了她们进衙门!”

    “你叫衙门的人来干啥?”单强不乐意了,皱眉说道,“说明白了打发走就行了,乡里乡亲的,传出去难听!”

    单太太不以为然,白了他一眼,“有啥难听的?你多咱回去过那个塔沟集啊?再说了,本来她们就不占理!”

    “你懂啥?”单强喝了一声,“和气才能生财!咱一个做生意的,跟谁都不好结怨。”

    “我还不是为了单良好?”单太太叫道,“你那个老乡一家连点眼色都没有,要我就不好意思上门问,这有啥好问的,来了一次又一次,没见过这么上杆子的!丢人!”

    单强也知道他这个二婚太太对单良倒是一心一意的,新太太因为生不出来孩子,被夫家休了回来,正好他当她娘家的伙计,一来二去,两人对上了眼,单强娶了她,有几个铺子当本钱,单强又是个脑瓜灵活的,生意越做越好,家业也越来越大,然而始终只有单良一个独苗。

    “行了行了。”单强摆手,又问管事娘子,“你给秀才娘子钱了没有?”

    管事娘子暗叫不好,当时她急着赶人走,把这事给忘了,尴尬的告罪,“忘了给了。”又补充道:“估计给了也不要,当时我把桌上的果子包给宋家的那个小姑娘,她不要。”

    单强没当回事,给不给都无所谓了,笑道:“没想到还是个有骨气的!”

    管事娘子陪着笑,想起那双黑亮澄澈的双眼,说道:“长的白白净净的,等大了肯定是个漂亮人儿!”

    “乡下丫头,长的再好能好到哪里去?”单太太也没当回事。

    单强想起了十年前的宋秀才,中了秀才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自信满满,准备考举人考进士,谁想到十年后,过的潦倒,最后还成了埋到坟里的一抔黄土,忍不住感慨道:“世事无常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宋秀才是个孝顺厚道人,对谁都没的说,难得啊!就这么没了,可惜了!”

    单太太撇撇嘴,“孝顺厚道有什么用?老天爷给的命不好,怪不了别人。”穷的一干二净的穷酸秀才,听说钱都留给自己老娘供老三念书了,有点吃食留给自己的两个侄子了,自己媳妇和闺女啥都没有,幸好单强不是这样的男人,否则她不得跟宋秀才娘子一样,真是倒霉到家。

    三个人又说了几句话,李氏上门这件事在单家没引起任何的波澜,就这么过去了。

    从单家出来,李氏拉着冬宝脚步沉重的往外走,脸色神色木然,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冬宝看着李氏这副魂不守舍的模样,想来经过今天,李氏总算应该从梦里头醒过来了。

    “宝儿,咱先不回家,去你大舅家坐坐吧。”李氏对冬宝说道。

    冬宝有些惊讶,“前天不才去过么,咋又去啊?”去的话也不好空手,两人手里统共一百文的私房,不好动用了。

    “咱找你大舅,找他去单家说道说道。”李氏说道,“你大舅是男人,总比咱们娘俩出面方便。”

    冬宝拉着李氏在僻静的街角坐了下来,蹲在了李氏跟前,劝道:“娘,大舅就是一个开小杂货铺的,单家开着大粮店,上下两层的绸缎铺子,听说铺子都开到了安州,他咋愿意听大舅说道哩?咱回去吧,娘,你这样子,我好害怕啊!”

    李氏捂住了脸,头埋在了膝盖处,好半天才抬起了头,眼睛通红,对冬宝笑了笑,摸着冬宝的脸,柔声说道:“别怕,是娘不好。以后再也不带你去了,娘也不去了,咱就在家好好过日子。”她算是明白了,单家是真不打算认这门亲了,就算她舍下脸面,跟个泼妇似的上门吵闹,单家那么有钱,随便叫来几个人能把她扔出去。

    她这个娘当的不好,闺女长的不差,手脚勤快麻利,又是秀才闺女,肯定能嫁个好人家的,之前是她太痴心妄想,钻牛角尖了,累的闺女跟着她丢脸,被单家人瞧不起。

    虽然进趟镇上,没有得到李氏想要的结果,让她失望了,可她反而觉得闺女和她的心贴的更近了。

    等到了家,黄氏坐在院子里纳鞋底子,看见她进来,瞟了眼李氏的表情,便知道单家一定没认亲事,心里便恼火了几分,暗恨这个媳妇没用,没个囊气,冷笑着问道:“咋?回来了?问清楚了没有,单强打算给你闺女出多少聘礼啊?”

    李氏尴尬的脸色通红,推了推冬宝,让她进屋去,黄氏是个生起气来啥都不管不顾的人,只图自己骂的痛快,这种话哪能在闺女面前说?

    “娘,我今天……没见着单强和他媳妇。”李氏原本想说单家不同意的,可又怕黄氏迁怒到冬宝头上,临时改了口,又结结巴巴的说道:“单强媳妇病了。”

    黄氏不傻,看李氏这样也知道咋回事,阴沉着脸骂了一句,“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屎烂肠子里想的啥花花肠子,作妖也得看看地方!没用的东西,养条狗都比你强!”见李氏低着头抹泪,黄氏把筐子一摔,筐子里的豆子一阵响,“说你没用你还记恨上了?站那干啥?又想嚷嚷的全村都知道我这个当婆子的欺负你了?真是黑心狠手的啊!我一个老婆子供你们吃供你们喝,到了还要被你们记恨……”

    李氏抹了把眼睛,低头说道:“娘,我去做饭了。”

    黄氏这才停了骂,哼了一声说道:“早该去了,啥事都得叫我吩咐才去干,眼里都没个活!赶紧做饭去,吃完饭去西头地里,把地犁开了种豆子。”

    “哎。”李氏应了一声,赶紧进了灶房,要是在这里站下去,黄氏肯定骂的更厉害了。

    冬宝听到外头没声响了,从东屋出来进灶房,帮李氏烧火。看着火苗舔着锅底,冬宝心里有些沉重,黄氏知道单家没有结亲的意思了,对李氏的态度又恢复了之前想怎么骂就怎么骂的状态,得尽快想个办法分家了,有黄氏当最高统治者,连说句话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她,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她来这里,要是受气受穷一辈子,真是对不起穿越这一回,她的目标是在古代建立自己的事业,不说大富大贵,至少要有田有地,有赚钱的产业,生活富足,不受别人的辖制。

    时间已经四月初了,大中午的太阳已经有了热意,走在太阳地下都觉得晒的慌。麦子已经长高了,熟的快的麦子都开始泛黄了,油菜马上就要收割,豆子要在这个时候播种,地里的活渐渐多了起来,也累了起来。

    吃过了饭,黄氏就开始分配下午的活,宋老头去东头地里松土除草上肥,李氏则是和宋二叔去西头地里,把那块地翻一翻,好种黄豆。

    这个时候没有化肥这些东西,仅有的肥料不过是自家粪堆里沤出来的农家肥和烧灶火剩下的灶灰。农家肥和草木灰的肥力有限,也没有现代化农业所培育出来的高产优质种子,土地的产量并不高。

    宋家西头的那块地并不大,只有八,九分左右的样子,靠着山地,地里头的石块多,还是宋秀才在的时候,和李氏两个人开出来的,谈不上肥沃,算是一块下等的地,种不了麦子和苞谷,只能种大豆这种不太挑的作物。

    下午大太阳照着,正是热的时候。李氏他们出去干活了,冬宝看着外头高照的太阳,跟黄氏申请了下,说去地里给爷爷,二叔送水喝。

    黄氏斜着眼看了眼冬宝,小丫头片子心眼精的很,嘴皮子上说的好听,是给爷爷二叔送水,还不是记挂着她那个不生蛋的娘。“去吧!”黄氏说道,不管冬宝想给谁送,黄氏的丈夫和儿子总能喝到水,这点上黄氏不会跟自己重要的人过不去。

    冬宝连忙哎了一声,去灶房里找了个陶罐,陶罐口小肚大,估摸着能装个两三升的水。冬宝从井里提了水上来洗干净了陶罐,装满了水放在背篓里,背着去了地里。

    就她如今这瘦小的身板,不用背的,怕是提不动这一罐子水。

    第39章 抢水

    临走前,冬宝又在放破烂家什的西屋翻出来一只破草帽,边上已经破了,像是被老鼠咬的,冬宝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把草帽拿出来拍拍打打,拍掉了上面落的灰,就扣到了自己头上,从灶房拿了一只碗扣在陶罐口上,背着背篓往地里走。

    宋老头上肥的那块地离家最近,冬宝先去了宋老头那里。天上的大太阳这会上晒的厉害,冬宝背着沉重的背篓走了一会,头上就冒了汗,尽量捡路边阴凉地里走,只不过田边地头很少有树,即便有小树苗长起来了,农民怕树苗和庄稼争养料,也会把小树苗拔了去。

    地里头绿油油的麦子已经开始出穗,嫩青色的麦穗中露出了尖尖的麦芒,微风吹过,大片绿色的麦浪翻滚,美不胜收。前世的冬宝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这个时节的麦浪,她觉得嫩绿色的麦浪比麦子成熟的时候金黄|色的麦浪好看的多,金黄|色的麦浪预示着丰收,也预示着这一轮麦子生命的完结,而嫩绿色的麦浪总给人生机勃勃的印象。

    等到了四月底五月初,收割麦子将麦子摊到场上晒的时候,才是最累人的,到那时候,家里一家老小不管是谁,都要下地劳动,抢收麦子,冬宝印象中,即便是自认高贵的宋二婶,那个时候也要下地割麦子的。粮食关系到庄户人家的生计,黄氏是绝不允许有人在这个节骨眼上犯懒的。

    到了地头,冬宝远远的就看到宋老头施完了肥,挑着空下来的粪筐子走到旁边的一棵小树下,坐下来背靠着小树歇气乘凉。

    “爷,我给你送水来了。”冬宝喊道。

    宋老头连忙摆手招呼冬宝过来,往旁边挪了挪,腾出来了些位置。冬宝快走了几步,到树荫下摘了草帽,倒了一碗水给宋老头,宋老头端着水一饮而尽。冬宝又给宋老头倒了一碗,宋老头又是一口喝了,冬宝再要倒水时,宋老头拦住了,“剩的不多了,留给你娘和你二叔喝吧。”宋老头说道。

    冬宝印象中,极少听到宋老头开口说话,她这个爷爷一直都是沉默的,寡言的,在宋家几乎感受不到他的存在,一切大小事务都是黄氏做主,这与大部分男人当家作主的家庭是不同的。

    “没事,爷你尽管喝,你喝完了我再回家打水。”冬宝说道。

    宋老头笑着摇摇头,摸了摸冬宝的头,说道:“你是个好孩子,比招娣大毛他们强。”这么热的天,老二的几个孩子可没一个想着来给他们送水的,都被老二和老二媳妇带坏了,心里只想着自己。

    冬宝看着脸被太阳晒的通红的宋老头,微微有些惊讶。在她印象里,这个爷爷几乎没跟他们这些当孙子孙女的说过什么话。

    宋老头虽然不爱说话不管事,但他是干活的好手,手巧又勤快麻利,会编竹筐,会做简单的木工,农具坏了也会修理,这是村里头是人人都称赞的,就在说话的这会功夫,宋老头扯了几根长叶子的野草,粗糙长满厚茧的手指上下来回翻转,一只绿色的蚂蚱就在他手中编成形了,放到了冬宝的手里。

    “拿着玩吧,别叫大毛二毛看到了。”宋老头笑道,黑瘦的脸上一笑起来,便是满脸的横纹。

    冬宝看着手心里草编的蚂蚱,活灵活现的,一点不比现代街边卖的一二十块钱一个的草编东西差。

    “爷,你手真巧。”冬宝真心实意的夸奖道,要是搁现代,宋老头都能凭这份编小玩意儿的手艺当饭吃了。

    宋老爷呵呵笑了起来,拍着手上的草汁草屑说道:“老喽,眼睛不中使了,你爹你叔他们小时候,我还给他们编过城里十五晚上展出来的宫灯!”

    提起自己的手艺,宋老头颇为自得,话也多了起来。看着宋老头的笑容,冬宝心中一动,问道:“爷,你还去过安州啊?”

    宋老头点点头,“去过,我小时候在城里当过一段时间的伙计,过年的时候城里晚上到处都挂着灯,照的跟白天似的,不少灯还会自己转,上头画的画都可好看了……你们是没见过啊!”

    “爷,你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啊!”冬宝笑嘻嘻的恭维道。

    宋老头脸有些红,摇了摇头。

    “那你咋啥事都听我奶的啊?她可没你见识大!”冬宝接着说道。

    刚刚宋老头还是高兴的开心的,这会上脸上的笑容就淡了下去,没吭声。

    “爷,咱村里头人都说你哩,我听到好几次了,说你太软了,被我奶一个娘们管着,丢人!”冬宝半真半假的说道。

    宋老头拍了拍裤腿上的灰,脸上已经没了笑容,摸了摸冬宝的头,说道:“都是一家人,谁当这个家不都一样?能过日子就行了。”

    见宋老头一点想“夺权”的意思都没有,完全的甩手掌柜,绝对听从黄氏的话,冬宝有点失望,好歹这个爷爷对她友善,要是性格能再强硬一点,能对黄氏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她和李氏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如今看来,她编排出来刺激宋老头的话,一点用都没有。

    “爷,我走了,还得给我娘和我二叔送水。”冬宝把草编的蚂蚱收到了怀里,站起来对宋老头说道。

    宋老头“哎”了一声,点点头,最后对冬宝说道:“你奶一辈子就那脾气,刀子嘴豆腐心,她人不坏,就嘴上不饶人,她操心咱这一家人过日子不容易,磕磕碰碰的难免,你当小辈的,别记恨你奶。”说道最后,看冬宝茫然的表情,宋老头又自嘲的笑了笑,跟个十岁的小女娃讲这些,她哪听得懂。

    冬宝愣了愣,半晌才“嗯”了一声,戴了草帽背着篓子往西边走。她迷茫的是宋老头说黄氏刀子嘴豆腐心,她只看到黄氏刀子嘴,还真没看出来哪里豆腐心了。

    两块地离的比较远,冬宝走了好一会儿才到,李氏用力的拉着犁在前面走,因为过于用力,身体几乎要贴到了地上,脸上满是汗水,从额头上下巴上滴到了土地里。

    宋二叔在后面懒洋洋的扶着犁架,不停的催促道:“大嫂,你使点劲儿啊,这犁半天走不动,照这架势,犁到晚上也犁不完!”

    冬宝看的一阵阵的生气,家里宽裕点的人家会买牲口犁地,差一点的人家也会借别人家的牲口,多少给些钱。像宋家这样雇不起牲口的,只能用人力来拉犁翻地,这是个最累人的体力活,都是男人干的,即便家里男劳力少的,也是男人在前头拉犁,承担最重的体力活,女人在后头扶着犁架子,这个只是需要掌握犁架子的平衡,轻松很多。

    只有在宋家,摊上宋二叔这种又懒又无赖,二流子一般的人,才会出现让寡嫂拉犁的事情。只要牵扯到干活、出钱这种事,他才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只管自己舒坦,从自私不顾人的程度上说,宋家老二和黄氏最相像,得了黄氏的真传。

    “娘!”冬宝高声喊道,“你过来喝水,我给你送水来了!”

    话音刚落,扶着犁的宋二叔就赶紧奔了过来,嘴里不停的抱怨道:“这都干了老大一会儿活了,咋才送水过来?磨蹭啥啊,你想渴死我啊!”

    说着,就从冬宝背篓里抱出了陶罐,也不用碗,直接抱着陶罐,对着陶罐的口,往嘴里倒水,不少水都洒了出来,顺着宋二叔的下巴淌到了地上。

    “二叔,你省着点喝,我娘还没喝哩。”冬宝小声说道。

    冬宝没想到,她这一句话,捅了马蜂窝。

    宋二叔放下了陶罐,对着冬宝抬腿就是一脚,冬宝眼明手快的躲开了,宋二叔叉腰破口大骂了起来,“你个小兔崽子,老子喝口水都要唧唧歪歪,老子干活还不是为了养活你个兔崽子!良心都叫狗吃了!”

    李氏慌忙卸了身上的背着的犁绳,跑到了这边,把冬宝搂进了怀里,挡到了宋二叔跟前,神色中带上了哀求,“她二叔,冬宝一个小孩子不懂事,你咋跟她一般见识哩!”

    宋二叔哼了一声,嘴里依然骂骂咧咧,“我替大哥教训这个小兔崽子,没良心的很!亲叔叔喝口水都不让,心眼子真毒啊!”

    “你都说你是我亲叔叔了,我是小兔崽子,你是啥啊?”冬宝撇着嘴问道,老兔崽子啊?

    宋二叔没想到冬宝还敢还嘴,立刻扬起了手,作势要打,瞪着眼横着眉毛骂道:“哎,你个小兔崽子,还敢犟嘴?你信不信我揍你?”

    “她二叔,她二叔,冬宝不懂事,别搭理她!”李氏连忙劝道,回身骂起了冬宝,神色极为严厉,“你咋回事?赶快给你叔赔不是!小孩子家咋恁不懂事啊?”

    冬宝低下了头,看着自己破的露出了脚趾头的黑布鞋,轻声对宋二叔说道:“二叔,我错了。”错在一时糊涂,把你当个人看了。

    宋二叔面子上过去了,心里头得意洋洋,大哥死了,他才是宋家的老大,大嫂和冬宝还不是任他拿捏。

    第40章 烧纸钱

    “这点水够谁喝的?还不赶紧再送过来一罐!”宋二叔背手扬着下巴吩咐,十足的一家之主的架势。<冰火#中文

    “知道了。”冬宝答了一句,把罐子放进了背篓里,李氏还没喝上口水,不管怎么样,她都得再跑来一趟,不能因为宋二叔浑,累的李氏喝不上水。

    冬宝来回又跑了两趟,送了两回水,只听宋二叔端着碗叉着腰站在树荫下,一边喝水一边唧唧歪歪,“跟娘们干活就是累人,半天了这点地都没犁完,耽误工夫……”

    李氏抿着嘴不吭声,站在那里脸一阵红一阵白,冬宝拉着她的手,悄声说道:“娘,别听他胡咧咧。”

    只要让宋二叔这种懒惰到家又毫无廉耻的浑人下地干活,即便前头拉犁的是头壮牛,他也会挑刺儿。

    李氏朝冬宝笑了笑,一张黄瘦的脸在太阳下干了那么久的重活,晒的通红,汗水沿着鬓边的头发往下淌,鬓边已经有了几根白发夹杂在黑发当中,格外的刺眼。

    不会吧,李氏还不到三十五,前两天李氏搂着她睡觉,她还没发现李氏有白头发,怎么仿佛是一夜间,李氏就苍老了这么多。

    看着李氏鬓边的白发,冬宝心中一阵阵的心惊,想起这两天李氏因为单家不认这门亲事,担惊受怕犯愁,昨天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一夜之间竟然愁出了白发!

    冬宝的心抽疼了起来,因为这件事,她还同李氏生了好大一场子气,对李氏执意去单家问个清楚的做法是反对的,厌恶的,单家的下人怠慢羞辱了她们,冬宝也不生气,心中甚至有一种“终于让李氏得到了看清楚事实”的暗喜。

    冬宝一直以一个现代来的成|人的眼光看问题,却忘了,李氏只是一个爱女如命,没什么见识的农村妇人,她当然也有尊严,但只要能让冬宝过上好日子,不再像她一样当牛做马在土坷垃里刨食,她受再大的屈辱也不会当回事。

    李氏和宋二叔扛着犁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完全暗下来了,庄稼人干农活,都是憋着一股子气,能一天干完的绝不拖到第二天,即便是天色晚了,不吃饭不睡觉,也得把活给干完了,要是到了吃饭的点就扔下地里的活回家,那在庄稼人看来,绝对的懒惰二流子。

    黄氏知道李氏不可能赶回来做饭,她叫冬宝烧火,自己下灶房炕了高粱饼子,从家里西屋腌菜坛子里夹了一大碗腌黄瓜和腌蒜瓣当下饭菜,想想自己儿子下地干活劳累的不轻,黄氏犹豫了半天,从地里拔了一把蒜薹,洗净切段,转身去了堂屋,踩着凳子从堂屋梁上吊下来的竹篮子里拿出来一个土黄的瓦罐,从里面舀出来一勺白花花的东西,放到了炒菜的大锅里。

    冬宝认得这种东西,是凝固了的猪油,放在锅里没一会,就化成了油。现代人几乎没有人吃猪油的,然而这东西在缺油少肉的古代,可是好东西。宋家炒菜极少放油,吃的油也是黑乎乎的菜籽油,比不得猪油香。

    黄氏的手艺自然比宋二婶拿的出手,一个猪油炒蒜薹,炒的灶房里烟气四溢,香气传的老远,大毛二毛站在门口,馋的口水直滴答。看两个心头肉的馋相,黄氏忍不住笑骂:“滚一边去,等你爹回来再吃!”

    等李氏和宋二叔踏着夜色回来,冬宝已经将饭菜都端到了屋里,宋二叔一进门就扔下了东西,嚷嚷着“肚子都饿扁了!”李氏低着头,闷不吭声的来回搬了两趟,把农具都搬进了西屋里头。

    黄氏站在堂屋门口,说道:“赶紧进屋吃饭。”看了眼默不吭声的李氏,黄氏心里哼了一声,像是犯瘾一般,忍不住开口刺两句,“我就是个天生劳碌命,没福气的,累死累活一辈子,老了还得伺候你们一个个的!”

    冬宝琢磨着,最适合黄氏的职业是宫里的太后娘娘,不管她做了啥,一群宫女太监嫔妃皇子皇孙……连同皇上,都要毕恭毕敬的叩谢她的大恩大德,只可惜黄氏命不太好,生在了庄户人家,秀才爹在的时候,还会拽几句酸诗文感恩她,如今只剩下没心没肺的二房,还有闷不吭声的李氏和冬宝。

    吃饭的时候,黄氏分配了高粱饼子,将那碗猪油炒蒜薹先拨了两筷子到宋老头碗里,就把碗放到了宋二叔和大毛二毛跟前。其实不用她这个特意的举动,李氏和冬宝都不会去夹那碗里的菜的。吃口猪油被黄氏吐沫星子伺候半天,实在划不来。

    晚上睡觉前,李氏坐在床沿上,脸色疲惫,强撑着对冬宝说道:“宝儿,给娘打盆温水过来,娘身上出了汗,擦擦身子。”

    冬宝应声而去,舀了一瓢大锅里的热水,兑了井水端了进来,李氏脱了衣裳用帕子沾了水在身上擦了擦,冬宝要上前去帮李氏擦身,被李氏推开了,“不用你,赶快上床去吧。”

    等到李氏也上了床,两个人躺下了,冬宝才悄悄的揭开了李氏身上的里衣,借着星光瞧见李氏肩膀上左右两道紫红色深深的勒痕,是今天下午拉犁留下的。怪不得李氏要温水擦身子,想来是疼的受不住了。

    “宝儿,干啥呢?咋不睡啊?”李氏转过身问道。

    原来李氏还没睡,冬宝看着李氏身上的勒痕心疼的眼圈都红了,“娘,你身上得上药啊!”

    “又没得病上啥药啊?庄户人家种地干活磕磕碰碰的多了去,哪那么娇贵的。”李氏笑了起来,见冬宝一脸的担心,李氏安慰道:“这算多大的事,过两天自己就下去了。”

    冬宝看着李氏肩膀上的勒痕,只怕在塔沟集再找不到比李氏更卖力干活的人了,不,不对,应该是说拼了命干活的人。

    “娘,你下这么大劲干啥?”冬宝低声说道,“你越这么实诚,他们就越欺负人,你看看二叔,他干的算什么事?”

    李氏笑了起来,眉眼中闪过疲惫,拍了拍冬宝的肩膀,“宝儿,多干点活不吃亏,一家人计较这么多,还咋过日子?娘身上有的是力气,挣的够咱娘俩吃的,咱娘俩也挺的直腰杆。”

    “不能再这么干下去了,会累出病的。”冬宝拉着李氏粗糙的手说道,李氏的手今天拉犁都磨出血泡了,宋二叔不下劲,宋二婶窝家里不出去,一家老小十口人,指望着宋老头和李氏两个人干活,李氏又是这么不要命的干,迟早要被榨干最后一滴血。

    李氏笑着摸了摸冬宝的头,“娘身体好,干点活哪就会累病了?那整天不干活不动弹的懒人,才一身的病!”

    说是这样说,冬宝躺下后,半夜被李氏叹息的声音惊醒,还听到李氏在床上辗转反侧,愁苦叹息难以入眠。

    冬宝想安慰也无从谈起,这个时代女孩子哪能谈论自己的亲事,即便是不小心听到也要捂着脸羞怯的跑一边去。好端端的一桩亲事就这么黄了,李氏心里的全部希望都粉碎了,一时半会恐怕难以释怀。

    第二天冬宝起床,就看到李氏两只眼圈乌黑,恐怕又是一夜没怎么睡觉。

    没过两天,就是清明节了,黄氏虽然是个吝啬的,但对死去的大儿子还算大方,去村头老成家的杂货铺花了三文钱买了一刀黄纸,叫过冬宝折成了纸钱。

    折纸钱是很简单的,将四四方方的薄黄麻纸对折一下就成了,但要注意,不能沿着对角线折成三角形,一边要留出两指宽的间隙。

    李氏看着一刀黄纸,觉得祭品有些少,带着冬宝下沟子,找了几棵野桃树,摘了几只野桃子,准备供奉到宋秀才的坟前,多少好看一些。

    能吃的野桃子大多都被人摘光了,李氏带着冬宝找的都是被人摘剩下的,不怎么好的,个头小,尝着也是一嘴的酸味,虽然人不能吃,当祭品应该是没问题的。

    来这里这么久,冬宝头一次跟着宋家人,去了宋秀才的坟前。宋秀才的坟要好认一些,坟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用阴刻红漆写了“爱子宋杨之墓”,一旁有两行小字,“父宋茅立”,旁边是立碑的时间。

    宋杨虽然有女儿,但在这个时候的人眼里他没有儿子就相当于绝后了,冬宝是没有资格给父亲立碑的,李氏又在宋家没个地位,立碑人就成了宋老头。

    从清晨开始,天色就阴沉沉的,要下雨的模样。李氏将野桃子挑了几个红润饱满的放到了宋秀才碑前,黄氏找了根木棍,在宋秀才坟前的土地上画了个没封口的圈,用火折子引燃了纸钱,一张接一张的拿进来烧。

    伴随着烧纸钱,一个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哭坟,要是谁家女眷烧纸钱不哭,那就是不贤惠不重情,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一边烧,黄氏一边抹起了眼泪,“杨儿,娘给你送钱来啦……”话未说完,就已经泣不成声。李氏更是跪在坟前,趴在碑上嚎啕大哭起来,似是要将多日来压在心头的辛酸和委屈,一古脑的发泄出来。

    第41章 捡菇子

    天阴沉沉的要下雨,宋家来烧纸来的早,到这时才有三三两两的乡亲提着篮子到岗子处烧纸,听见李氏悲痛的嚎啕,不少人驻足看了一会儿,又摇着头渐渐远去。

    黄麻纸烧成的黑色的纸灰随着风飘了起来,像是一只只飞舞的黑色蝴蝶,冬宝跪在李氏的旁边,脸上挂着两行泪珠。倒不是她对这个只在记忆里出现的秀才爹有什么深厚感情,眼泪似乎是这个身体的自发反应。

    宋二叔领着两个儿子,抄着手站在坟前,装模作样的说道:“大哥,你放心,你走了咱家里还有我,有我还有你俩侄子在,咱们老宋家倒不了!”说完,为了显示自己的悲伤,还用力的擤了下鼻涕,抹了把眼睛。

    他表演的卖力,可他的两个儿子就没有这么懂事了,折了几根柳枝开始你追我打,最后跑到旁边的坟头上玩闹,吓的黄氏也顾不上哭了,横眉瞪眼骂道:“快下来!你们两个小兔崽子,当心晚上鬼来找你!”

    两个小孩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从坟包上跑了下来。

    小孩子百无禁忌,可吓坏了迷信的黄氏,等大毛二毛下来,她赶紧三步两步走到大毛二毛踩过的坟包上,给死者作揖赔礼,嘴里念念有词,让老长辈莫要和小孩子一般见识,晚上别去找她的两个孙子,免得吓到小孩子。

    被大毛二毛这么一闹,冬宝原本仅有的一点点悲伤情绪全跑没了。宋秀才生前最疼的就是这两个侄子,好吃的都留给他们,也不知道宋秀才地下有知,看自己视为命根子一般的侄子这么给自己上坟,会是个什么感想。

    看着冰冷的墓碑和隆起的坟包,冬宝都不知道秀才爹这一走,对李氏和冬宝是好还是坏了。他走了,撇下孤儿寡母任宋家人欺负,可就算他在,也没尽到做父亲做丈夫的责任。

    李氏用铁锹在一旁挖了一锹土,土上长满了野草,将铁锹上的这块土坯放到了宋杨的坟头上,算是给宋杨添了坟,又把坟上长的野草胡乱拔了几把。坟都是黄土堆起来的,若是家中连个烧纸添坟的人都没有,最多三四年功夫,就被雨水冲淋的找不到了。

    黄氏哭了半天早累了,抹了把脸上的眼泪鼻涕,回头看了眼篮子,还有几张剩下的黄麻纸,见李氏还在呜咽,这会上在儿子坟头前,倒不好再催她快些了,便对李氏说道:“我们先去给你爷你奶烧纸,你给秀才哭完坟,回家把中饭做上。”

    黄氏口中的“你爷你奶”是宋老头的父亲母亲,按塔沟集的规矩,冬宝要喊他们“太爷太奶奶”,他们早在李氏嫁过来前就离世了,听说是因为和泼辣,嘴巴不饶人的黄氏处不来,干脆分开过了,给儿子另起了院子,盖了房子。

    而他们的房子在村子最西头,十来年没住人,原本的几间土坯房子就更加破败了。

    等他们回到家里,就开始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越下越大,气温仿佛一下子降低了好几度,又回到了春初的时候。

    宋老头站在屋檐下,皱着眉抽着旱烟,青烟缭绕中,他那张黑瘦的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担忧。

    “爷,你咋啦,老看天干啥?”冬宝问道。

    宋老头摇摇头,叹了口气,“这会儿倒春寒了,估摸着还得冷上两天……今年的麦子怕是收成不如以往了。”

    冬宝也抬头看了眼阴沉沉的天色,仿佛一口漆黑的生铁大锅扣在上面似的,宋老头是庄稼的老把式,他都这样说了,恐怕今年的粮食收成真不怎么样。

    入了夜,冬宝又听到了李氏辗转反侧的叹气声音。第二天一早,冬宝迷迷糊糊中就听到了李氏的压低了的咳嗽声,睁开眼一眼,李氏把被子角捂在嘴上,咳的满脸通红。

    “娘,你咋咳的这么厉害啊?”冬宝赶紧起了身。

    李氏摆摆手,咳的厉害说不出话,半天才平息了气息,说道:“没啥事,就是咽口水呛住了。”然而话没说完,又咳了几声。

    “是不是昨天下雨凉到了?”冬宝有点担心,给李氏拍着背顺气,这个时候缺医少药,要是着凉了,可没感冒冲剂可以喝。

    “不是。”李氏摇摇头,“就是呛住了,喝口水咽下去就好了。”

    “那我给你烧热水喝。”冬宝穿了鞋出去,东方已经亮起了鱼肚白,冬宝提了一桶水,舀了一瓢倒进了大锅里。这几日连着阴雨,柴火都潮了,冬宝擦了好几次火石,才将火引着,潮湿的苞米杆子填进灶膛后,不一会儿,灶膛口就涌出了大量的白烟。

    水烧好后,冬宝舀了一碗出来,端到了李氏跟前,李氏忍着咳嗽,憋的脸有些发红,慢慢的吹着气,喝完了一大碗热水,出了一头的热汗,脸色才渐渐好了起来。

    “没事儿。”李氏笑着摸着冬宝的头,“娘喝碗热水就好了。”

    冬宝这才放下心,李氏身体一向很好,几乎没生过什么病,庄户人家都是俭省过日子,除非是病痛的厉害了,才去镇上医馆里看看大夫,拿几副药,没有头疼脑热就去看病的。

    吃过了早饭,下了快一天的雨慢慢的停了,天空里的云彩似乎也没有昨日那般厚重了。冬宝提了灶房的洗锅水给猪拌猪食,这会上全子跑了进来,噔噔几步跑到冬宝跟前,对冬宝笑道:“冬宝姐,我哥要带我去沟子里捡菇子,让我来问问你去不去?”

    上刚下过雨,空气湿润温暖,菇子一夜之间就从土壤里钻了出来,打开了肥美的伞盖,这会儿正是捡菇子的好时候。冬宝想着前世自己常做的平菇肉片汤,小鸡炖香菇,要是运气好能捡到松茸,切成片放到火上烤,就是一道难得的美味。光是想想,冬宝就馋的差点没滴出口水来,连忙点头,“我去,去!”

    即便没肉,光是蘑菇,炖汤炒菜都很好吃,鲜美无比。

    “你们去哪啊?”宋招娣撩开西厢房的帘子问道。

    一时间冬宝和全子都愣在了那里,下意识的两个人都不想让她知道,也没人回答宋招娣的话。

    宋招娣干脆朝他们两个走了过来,笑的亲切和善,朝全子问道:“全子,你和你哥要去哪啊?”

    全子在地上来回磨( 良田美井 http://www.xlawen.org/kan/317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