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部分阅读
了磨脚,不看宋招娣,不情不愿的说道:“我哥要带我去沟子里捡菇子。”
“那好啊!”宋招娣惊喜的叫道,“咱一起去呗!我也正好想去捡菇子哩!”
全子撇了撇嘴,谁跟你“咱们”啊!“我去问我哥,他只让我叫冬宝姐了。”
宋招娣心里有点不高兴,当她看不出来全子这娃心里想的啥啊,等她当了这小子的嫂子,看怎么收拾他!然而脸上却笑嘻嘻的开着玩笑,“这有啥好问的?咋,冬宝是你姐,我就不是你姐了?怎么只许冬宝去,不许我去啊?”
“那倒不是。”全子连忙说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宋招娣生怕全子反悔似的,“你等我一会儿啊!”说着飞奔去了西屋,捡了两个背篓出来,递给了冬宝一个,背到了身上,“走吧。”
大实背着背篓站在林家门口,看到全子领了冬宝和招娣两个女孩过来,有些诧异,然而面上却不显。
“大实哥。”招娣三步两步走到了大实旁边,和他并肩一起往前走,“我和冬宝跟你一块去捡菇子。”
“好啊。”大实笑着点点头,微微往旁边走了一步,拉开了同招娣的距离,回头朝冬宝笑了笑,又看了全子一眼。
接到大哥笑里带“刀”的目光,全子嘟着嘴,不高兴的朝招娣努了努嘴,都是招娣姐厚着脸皮要跟过来,不关他的事。
远亲不如近邻,林家和宋家多年的邻居,彼此知根知底,大实对招娣的印象并不好,更不可能有什么想法,要不是他母亲提醒他招娣年岁大了,见了她要保持距离,知道避嫌,他才记起来招娣比他小两岁,快到议亲的年纪了。
看着俊秀的大实,招娣整个脸都是红扑扑的,脸上的雀斑仿佛也变成了红色的,鼻尖沁出了薄汗,她个子才到大实的肩膀,他长的可真高啊!招娣有些紧张的扯了扯上身穿的碎花布短褂子,褂子是宋二婶的旧衣裳改的,肯定不好看,不知道大实哥会不会轻视自己,然而宋招娣转念一想,自己的衣裳虽然是旧的,洗的掉色发白,总比冬宝穿的那身大姑穿剩下的、补丁摞补丁的衣裳要强。
冬宝拉着全子走在后面,全子挎着一个小竹筐,两个人听着招娣兴奋激动的有些变调的声音,缠着林实问东问西,高声笑着,叽叽喳喳聒噪了一路。全子不高兴的嘟着嘴踢着脚下的石头,“吵死了!”全子嘟囔道。
十二岁的招娣身量已经开始拔高,裤脚都已经短了,露出了一截脚腕,冬宝走在她背后,只看到她脑后的两根绑着红绳的细辫子,随着她的笑声晃来晃去。
少女的芳心萌动了啊!
第42章 宋三叔
冬宝既想笑又有些愕然,古代人真是早熟,十二岁就开始考虑人生大事了,搁前世那个世界,十二岁的女孩也只是看漫画看小说,追花美男偶像的天真烂漫年纪。冰@火!中文
不管招娣说什么,林实始终是一副轻快和煦的笑脸,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着招娣的话。等一行人走到了沟子里,地面泥泞潮湿,林实叮嘱大家小心脚下,自己一马当先走到了前面。
天气依旧是阴沉沉的,沟子里的湿气重,叶面上还是湿漉漉的,不时有水滴滴下来。地面上枯木上,树根旁不少地方都长满了蘑菇。四个人都忙着捡菇子,弯腰把菇子掐下来,放到背篓里,再直起身子往前走,刚开始还觉得有趣,捡了一会后人就累了,连最聒噪的招娣都闭了嘴专心干活。
冬宝对蘑菇认识不多,她只敢摘她认得的平菇和香菇,至于松茸,转悠了一上午都没找到,她也只得放弃了,好在光是平菇和香菇她就摘满了一背篓,够家里吃好几顿的。在一棵枯木旁,她还撕了一大把黑木耳。
几个人转悠了一圈,找到了冬宝和李氏前两天摘过的野桃树,村里人也有不少下沟子找东西吃的,野桃树稍微低一些的桃子都被人摘光了,只剩下最上面的枝桠上挂着几个桃子,大约是因为长在最上面,接受光线好,桃子长的也饱满红润一些。
全子瞧了一眼,脱了鞋子,像只灵巧的猴子一样,蹭蹭几下就爬到了最高的树杈上,不怎么费劲就够到了那几只桃子,摘下来笑嘻嘻的作势要丢给冬宝,冬宝赶忙放下了背篓,撑着褂子的前襟接着全子丢下来的桃子。
这个时候的水果上可没什么农药残留,冬宝几个人随便擦了下桃子上的细毛,就迫不及待的啃了起来,桃子水润多汁,还有一丝丝的甜味,比前两天李氏摘的那几个要好吃多了。
全子把桃子啃的只剩一个光溜溜的桃核,噗的一口吐掉了,看冬宝小口咬着桃子,便拉着冬宝热情的说道:“等过两天我姥姥家的桃子就熟了,可好吃了,冬宝姐,到时候你到我家来吃桃子。”
“有多好吃?”冬宝笑眯眯的逗他,十岁的全子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脸蛋,十分的可爱,冬宝每次看见他,都要按捺住想捏捏他的小胖脸的冲动。
全子眨着眼睛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该怎么形容姥姥家好吃的桃子,便说道:“反正就是可好吃了,到时候你尝了就知道了,保证你吃了就想着吃下一年的!那桃树苗是我舅的朋友从外头带过来的,跟咱这里的不一样!”
冬宝笑着点头,心里暗自感叹,什么时候她和李氏能脱离宋家,自己有个单独的院子过日子就好了,到时候买点好的果树苗,在院子里种上果树,不但够自己吃,还能送人。现在种果树,只怕还不够大毛二毛两个被惯坏的混世魔王糟蹋的。
等到快中午的时候,四个人从沟子里出来了,走到平地上,冬宝回头看低处的沟子,觉得这个地方真是个宝贝,一年四季都是好去处,春天百花盛开,夏天和秋天有果子吃,冬天可以打野兔野鸡。
一行人刚走到村口,就看到前面有一顶两人抬的青布小轿子,轿子旁边跟着一个挑着担子的年轻汉子。
塔沟集是一个安静的有些闭塞的庄子,一年四季都很少有生面孔出现,况且轿子可是稀罕东西,只有城里有钱的大老爷才坐的。青布小轿子一进村,就引得不少人驻足围观。
“这是谁啊?”宋招娣踮起脚瞧了又瞧,一脸的羡慕。
小轿子稳稳当当的走在他们前面,直到快到宋家门口时,轿子才慢了下来,抬轿子的一个汉子朝大实笑了笑,问道:“小哥儿,咱们这儿的宋秀才家在哪啊?”
林实指着前头的宋家说道:“这里就是。”
轿夫告了谢,又往前走了几步,将轿子稳稳当当的停在了宋家的大门口,卸下了肩膀上的杠子,对轿子里的人说道:“客官,您要的地方到了。”
冬宝站在大实身后,伸长脖子好奇的看着,她可不记得宋家有哪号有钱亲戚啊。
轿夫说完,一只白皙的手掀开了轿帘,一个年轻男子从轿子里走了出来,穿着细白布长袍,系着腰带,头发用块青布包着束在头顶,正是时下里书生最流行的装扮,脚上的一双黑布鞋干干净净,半点灰尘都不见。
看着脚下泥泞的路面,书生嫌恶不已,眉头皱的能夹死一只苍蝇。
“三叔!”宋招娣离他最近,认出了来人,喊了一声,“你咋回来了?”
宋家老三宋柏背着手回头看了眼几个孩子,弹了弹身上并不存在的尘土,爱答不理的嗯了一声,转身吩咐挑夫道:“把我的东西挑进屋里去吧。”
说着,继续背着手皱着眉,嫌恶的低头捡着稍微干净的地方走,怕弄脏了脚上的鞋子。
宋家人早听到声音迎了出来,宋二叔掀开西厢房的帘子出来瞧见了宋柏,惊讶的笑道:“老三,你咋回来了?”
宋三叔“嗯”了一声,头也不抬一下,低着头捡着干净的地方往前走。
黄氏瞧见小儿子回来,更是喜的嘴都合不拢了,看着宋柏的眼神慈爱无比,从堂屋里出来拉着宋柏就往堂屋走,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菊花,“哎,这孩子,咋不声不响的就回来了?想家了是不?叫村里去镇上赶集的人回来捎个信,路这么难走,叫你二哥去镇上接你啊!”
“哎,客官,别走啊!”门口的轿夫急了,伸手喊道:“您忘了?我们哥儿几个的工钱还没给!”
宋柏闻言,回头对黄氏说道:“娘,你去把他们的工钱结了吧。”说罢,就背着手往堂屋里走。
躲在大实身后的冬宝惊叹的看着她的这个三叔宋柏,怎么这小青年从头到尾都是一副别人欠了他八百两银子的态度啊,见了自己的亲娘都是这副口气,真是一样米养百样人。
黄氏听到儿子的话愣了下,回头看了眼门口的轿夫,冷着脸走到了门口,问道:“多少钱?”
轿夫也不耐烦了,要个工钱也这么麻烦,听这老太婆一副讨债的口气就来气儿,“我们兄弟两个是三十五文,这位大哥……”轿夫指了指挑夫,“是十五文。”
黄氏惊了一跳,立刻瞪起了眼睛,“咋这么贵?坑谁啊?”
轿夫也不是个好脾气的,捋起了袖子,大声说道:“哎,这位老嫂子,这工钱是您儿子当初雇我们兄弟几个的时候就说好的价钱,我一文钱没问你多要,从镇上到这里这么远,咋?想赖账啊?”
两个人对着嚷嚷声音太大,宋柏不耐烦的回头叫道:“娘,你啰嗦恁多干啥啊?给钱打发他走就是了!吵吵的我头都疼了。”
冬宝和大实四个半大孩子在一旁默默看着,村里人也有不少跟着轿子走过来看热闹的,每个人都在心里咂舌,估计整个塔沟集敢对黄氏吼的人只有宋柏一个了。他回来一趟,又是雇挑夫挑东西,又是雇轿子,花了五十个钱,够一户中等人家一个月的开销了。村里人每天去镇上的那么多,从来没听说过有谁坐轿子的,到底是读书人不一样,比他们庄稼汉金贵多了。
小儿子发话了,黄氏心里再不情愿,也不好当着小儿子的面吵吵了,回屋数了铜板出来,臭着脸给了轿夫。到底是五十个钱,够家里半年买盐买酱油的,黄氏肉痛的不行,忍不住撇嘴道:“讹人啊这是!欺负我们乡下人实诚!”
轿夫也懒得跟这老婆子多罗嗦,接了钱粗略数了下,抬起轿子就走,挑夫也跟着走,几个人没好气的一路走一路说,“给个轿子钱都抠成这样,没钱装什么有钱大少爷?哥儿几个也是倒霉!”
黄氏气的跳着瘦小的身板朝轿夫远去的方向呸了一口吐沫,“什么东西!不就是扛轿子伺候人的下贱命,给我儿子抬轿子是你们八辈子修来的福分!等我儿子当大官了砍你们这帮龟孙的脑袋!”
林实等几个人在一旁看的默默无语。
黄氏心里犹自不解气,还想再骂几句,突然想起来小儿子还在堂屋里等着,赶紧往家里走,进堂屋看到儿子翘着二郎腿坐在凳子上,眯着眼一脸的不爽快。
“柏儿。”黄氏看着小儿子就满脸的疼爱,然而想起刚出去的五十文钱,她就又肉痛了起来,到嘴边的话就成了,“咋雇轿子回来的啊?”
宋柏不耐烦的说道:“路那么难走,我不坐轿子咋回来?”他又不是乡下泥腿子。
见儿子火气大,黄氏也不敢再多问了,便笑道:“那咋这时候回来了?学院里的课业不紧啊?”
宋柏更生气了,放下二郎腿坐直了身子,瞪着黄氏气的要命,“我不回来咋办?都要饿死在外头了!身上一文钱都没有,叫我喝西北风啊?”
第43章 借刀(上)
黄氏吃了一惊,赶紧拉了个板凳坐到了宋柏跟前,隔着帘子朝外看了一眼,小声问道:“过完十五走的时候,不才给了你三两多银子,这才过了两个多月,咋就没了?”
黄氏口中的“十五”指的是正月十五,她手里有之前攒下来的一些钱,怕小儿子念书不够用,给大儿子办后事的时候就没拿出来,只说自己没钱,让李氏求东家告西家的借钱,想着以后慢慢还上,万不能耽误了小儿子的前程。
只是她没想到,大儿子这一走,家里断了经济来源,生活陡然紧张了起来,她在吃食上把的那么紧,二儿子一家怨声载道的,也没从嘴里省下来多少钱。过完年她就想卖了冬宝,再不济冬宝出去做工也能还上欠债,谁料到还是没挣来钱。
二儿子一家的不满她看在眼里,要是让他们知道自己手里有钱……黄氏自信有她这尊大佛在这里镇着,宋家上下没人敢闹,可未必这群小兔崽子们就没有别的想法,暗地里使坏。黄氏想到这里,忍不住撇嘴,她自己的儿子她知道,宋榆虽然不如大儿子和小儿子会读书,可也是个老实听话孩子,都是吕氏那婆娘心眼儿多,成日里在儿子跟前挑拨是非,带坏了她的好儿子。至于李氏,那就是个没囊气的窝囊废,用不着在她身上费心思。
宋柏哼了一声,气不打一处来,别过头斜着眼看着堂屋里斑驳的横梁,“三两银子够干啥?我过的够俭省了!要不是我那些……同窗帮忙,三五不时的接济我,带我去吃饭,我连这两个多月都撑不下来!”
“小声点!”黄氏急急忙忙的低声喝道,“别吵吵的人家都知道了。”
宋柏火气上来了,一点不给黄氏面子,放下二郎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瞪着眼睛发火的模样和黄氏如出一辙,直接挥了挥手,“这有啥怕人知道的?没钱我还念啥书?我不去了!”
黄氏急了,捉住了儿子的手,连声说道:“好好好,别说气话了,你放心,娘委屈了谁都不会委屈了你的!你专心念你的书就是了,家里的事不需要你操心。”
见黄氏愿意给钱,宋柏心里的火气渐渐消了下去,不情不愿的坐回到了椅子上,忍不住嘟囔道:“我那些同窗中,就咱家最穷,人家家里不是做大买卖的,就是在县衙里头当差有关系的。都是同窗,人家吃的好穿的好,啥不用操心,我要啥啥没有!”
黄氏看小儿子抱怨,心里也不好受,叹道:“我跟你爹都没本事,叫你受委屈了。你大哥没了,咱家不比从前,如今这光景……算了,唉!你若跟你那些同窗一样,托生在了好人家,也不受这苦了。只要你好好念书,将来考功名,我跟你爹再苦再累也愿意!”
宋柏见母亲眼圈红了,声音也哽咽了,心里到底还是有几丝不忍的,便略带了几分得意的口气说道:“我那些同窗虽然出身比我好,可个个都看得起我,真心把我当朋友待,平日里下馆子吃酒,家里来了贵客,像是县衙里的师爷,县丞之类的,都要叫上我作陪的。”
“真的?我儿面子恁大?”黄氏喜不自胜,师爷她不知道,可县丞是实实在在的朝廷命官,她小儿子居然被请去作陪县丞,可真是有面子!将来必定有大出息!想到这里,她又想去了同样是读书考科举的大儿子,忍不住叹道:“你大哥在的时候,这十里八村的,谁家办酒席,谁家来了贵客,也都是要请他做主位的!”语气中难掩骄傲自得。
提起久试不第,最后落的连馆都没的坐的落魄秀才大哥,宋柏从鼻孔里哼了一声,他在心里是万般瞧不起这个窝囊大哥的,“娘,你咋拿我跟大哥比?”宋柏不高兴了。
“哎,是娘嘴说岔了!”见小儿子不高兴了,黄氏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轻轻往自己嘴巴上打了一下,笑道:“你肯定比你大哥强多了!至少是个……”黄氏想了半天,她也只知道秀才上头是举人,进士,进士当中最厉害的就是状元,怕说低了小儿又发脾气,连忙说道:“至少是个状元。”
宋柏哼了一声,不自然的说道:“你说的轻巧,哪那么容易!”话里已经没了先前的恼怒。
黄氏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菊花,慈爱的看着宋柏,“别人不容易,我儿那么厉害,还不容易?”
宋柏抠着指甲,没有接黄氏的话,他才懒得跟黄氏啰嗦那么多。
过了一会儿,黄氏又问道:“柏儿,这回预备啥时候回学院啊?”
宋柏想了想,反正钱也要到了,他也不耐烦在家里多待,乡下地方到处都是粘糊糊湿漉漉的泥地,下个脚都没地方踩,便说道:“课业紧,我只跟山长告了一天的假,明天一早就回去。”
黄氏一听儿子明天就走,几个月没见最疼爱的小儿子了,有些舍不得,然而想想儿子前途比什么都重要,便笑道:“好,我儿是个上进的。平日里念书辛苦,今天娘出去割块肉,给你好好补一补!”
说着,满脸慈爱的黄氏就进里屋数了几个钱出来,像是踩着春风一样,笑容满面的出去买肉了。
宋柏这次回家,黄氏是高兴了,可有人就不高兴了。西厢房里,宋二婶气的拧着床上铺的单子,半天觉得不解气,扯着宋二叔发起了火,“老婆子偏心眼偏的也太厉害了!你瞅瞅,回来一趟还坐轿子?他以为他是县老爷还是城里的大少爷啊?五十个钱啊!够给咱大毛二毛买多少东西了?他当叔的,从牙缝里扣出来点,就够咱吃喝不尽的了!他命贵,咱们就命贱?”
宋二叔也满心的火气,皱着眉阴着脸抱胸坐在床沿上,听宋二婶跟个老聒子一样喋喋不休他就来气,一把拍掉了宋二婶扯着他衣襟的手,“吵吵啥?你厉害你去跟娘吵吵去!”谁敢去黄氏跟前说老三花钱多?黄氏非把他骨头都骂碎了不可。
宋二婶看他一副无赖相就上火,气的点着宋二叔的脑门,骂道:“你就是个没用的孬种!看见你娘你就怂!我好好的一个闺女嫁进你们老宋家,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上辈子作孽啊!你还是不是个男人?啊?你娘天天说把老三供出来,咱当哥当嫂子的就跟着享福,老三得还这些年咱供他的恩情,呸!都是放屁,哄我们这些老实人!刚他进家门的时候,都不搭理你!我都看见了,呸,什么东西,连个秀才还不是哩,就当自己是状元了,眼睛长在头顶上,心里压根没把你当哥!就这种货色,还指望沾他的光享他的福?”
宋榆的脸色愈发的难看了,宋二婶的话戳到了他的心窝子里,从刚才他就在生闷气,气的就是他这个小兄弟都不正眼瞧他,嫌他是个泥腿子,呸,媳妇骂的对,要不是他这个泥腿子种地供他读书,他宋柏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只配喝西北风!
“你说咋办吧?”宋榆闷声问道。
宋二婶愤愤然的拍了下腿,“念书的人那么多,考上的才几个?咱不供养他,有那钱咱为啥不能供大毛二毛?弟弟哪有亲儿子靠的住?也不能白养着冬宝和大嫂,那债该她们背。分家!咱家有仨男丁,再加上我肚子里这个,四个,占了大头,怎么也得分个六七亩地给咱们吧?”
“做你的梦去吧!”宋榆呿了一声,“早说了不可能的,娘宝贝老三宝贝的跟命根子似的,不会愿意分家的。”黄氏是不可能答应分家的,即便是卖了冬宝补上了家里的外债,分家也是没影的事,黄氏还指望着他们供养老三念书。
宋二婶笑了起来,“这事不能急,得一步步来。”
宋榆见媳妇这模样,便猜她肯定有主意了,媳妇一向比自己聪明,立刻说道:“你有主意了?说来听听。”
“咱娘最紧张的是啥?”宋二婶卖了个关子。
宋二叔没问道结果,有点不耐烦,瞪着眼睛说道:“这还用问,不就是老三念书那事!”
“那咱就不能拿这事说事,不然咋说娘都不能答应,得一步步的来。老婆子不是偏疼老三么,谁的话她都不听,老三的话她总该听的。”宋二婶摸着隆起的肚子,笑的颇有些得意,在她眼里,马上二房就要有四个男丁了,要是分家分出去,宋家十亩地,他们怎么也能分个大头,没了大房的孤儿寡母和老三一个烧钱的书生,日子咋也比现在的顿顿稀饭高粱饼子强。
宋二婶扶着肚子到隔壁房间里,叫来了宋招娣,三个人关上门凑在一起,宋二婶来来回回的教了宋招娣半天,又让招娣反复的把学到的话重复了几遍,确保无误了,才笑着推着招娣到了西厢房的门口,小声说道:“快去吧,照娘教你的话,跟你三叔好好絮叨絮叨。”
第44章 借刀(下)
宋招娣手扒着门框,有些犹豫害怕,她虽然跟自己母亲和奶奶学的为人尖酸刻薄,但这种事还是头一次做,战战兢兢的不敢往堂屋去,“娘,不行,三叔是念书的人,那么精明,我害怕……”
宋二婶教了半天,女儿还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恼的不行,又怕在门口拉扯说话时间长了叫对面东屋的人起疑心,虎着脸一把拉招娣进了屋,关上门一巴掌扇了过去,竖起眉毛喝道:“没用的丫头片子!你奶这会儿不在家你怕啥?几句话都不会说?养你吃白饭的?”
宋招娣看父母脸色铁青,一个两个都凶神恶煞般瞪着她,仿佛下一秒就会被父母暴打,吓的哆嗦的话都说不囫囵了,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掉。冰@火!中文
宋二婶心里又急又气,偏这些话她和宋榆不好去跟宋柏说,大毛二毛还小,宋招娣是最合适的,当下只得摆出一副慈爱的脸,缓和了语气,说道:“招娣,这可不单是为了你两个弟弟,也为了你。办成了这事,将来你出嫁,娘手里也能有钱给你攒几个嫁妆!要是新媳妇嫁妆少,到了婆家人家也不稀罕。”
一听到嫁妆,宋招娣偷偷抬头看了眼宋二婶,又飞快的低下了头。
宋二婶笑了笑,伸手给宋招娣擦掉了眼泪,意味深长的说道:“招娣啊,娘知道你稀罕大实,可娘瞧着大实对冬宝可好了,要是冬宝不走,可轮不到你啊!”
这句话说到了招娣心坎里,想到上午和俊秀温厚的大实哥并肩走在路上,一起去沟子里采蘑菇,村里的女娃们不知道得多羡慕她,招娣脸上飞起了两朵红晕,咬着唇小声说道:“我……我去跟三叔说说。”
宋二婶回头朝宋二叔笑了起来,“这孩子……快去吧,记住娘教你的话啊!说完就回来,你奶估摸着快回来了。”
招娣应了一声,转身推开门就往堂屋走。
宋柏一个人坐在堂屋里,脱了鞋翘着二郎腿坐着,一只鞋子要掉不掉的挂在脚趾头上晃来晃去,闭着眼睛哼着小曲。
“三叔。”宋招娣亲热的喊了一声,掀开帘子进了堂屋。
宋柏抬了抬眼皮,看到是宋招娣,继续翘着二郎腿晃着脚,不冷不热的“嗯”了一声。在他眼里,宋家二房都是没念过书的泥腿子,大侄女宋招娣长相又不出众,乡下丫头一个,没啥话好说的。
“三叔,这不年不节的,你今天咋回来了?”宋招娣脸上堆着笑,问道。
宋柏一向不耐烦搭理家里的小孩子,“你一个小孩管那么多干啥?”
宋招娣心里战战兢兢的,宋柏发起脾气来跟奶有的一拼,壮着胆子搬了个凳子坐到宋柏旁边,小声说道:“三叔,你这段时间不搁家里,家里出了好些事儿你都不知道。”
“啥事儿啊?”宋柏斜着眼问道,真出了啥事黄氏还能不告诉他啊。
“冬宝那事,你知道不?”宋招娣神秘兮兮的说道,“过完年我奶托陈牙子送她去城里做工挣钱,没一天工夫,陈牙子又把她送回来了,一文钱都没挣着!”
宋柏原本漫不经心的脸色逐渐变得郑重了起来,脚也不晃了,曲也不哼了,翘着的二郎腿也放了下来,“咋回事?”宋柏问道。
招娣咽了咽吐沫,仔细回想了下她娘教她的话,摊手说道:“谁知道咋回事,问她又不说,肯定不是啥光彩的事!三叔,你给评评理,咱家日子过这么紧巴,她还好意思在家里头安安生生的吃吃喝喝,也不想想给她爹办事,咱家欠了一屁股债!你知道外头人都咋说?都说她有俩叔叔,三叔将来要当大官的,靠着俩叔叔,不愁还不起债。”
宋柏脸色此时有些难看,却也没说什么。
招娣的心里咚咚直跳,怕的话里都带上了颤音,好在宋柏心里想着事,也没在意招娣的异样。宋招娣拼命想着宋二婶叮嘱她的话还有哪些漏掉的,接着对宋柏说道:“前两天,要债的人都骂到家门口了,骂咱家不还钱,我奶都快愁死了,大娘还死活吵着不让冬宝去上工。前几天,我爹还去镇上找单家人,人家单家根本不认咱们这门亲,他们家大管事还说单老爷正给他们家少爷寻摸亲事哩!”
宋柏的脸色阴的能滴出水来,他记得清楚,去年腊月给大哥办后事时,单家就送了一吊钱,黄氏气的暴跳如雷,恨不得跑到镇上单家门口去骂街。当时黄氏的打算是想等过了正月卖掉冬宝还债的,后来大嫂哭的厉害,要找里正,找嫁刘楼村的姑母说理,才没卖掉冬宝,改为送去做工了。
宋招娣搜肠刮肚了一圈,觉得她娘叮嘱她的话她都说完了,没漏掉啥,见宋柏转头不吭声,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剩下的,就看三叔咋想了。
这会上,黄氏的脚步声在门口响了起来,往堂屋的方向走了过来,宋招娣吓的腾的站了起来,要是黄氏发现她一个丫头片子跑到堂屋来,不定咋骂她。
然而黄氏并没有直接去堂屋,半路上拐进了灶房,把买回来的肉放到了灶房里,又去了东屋,见东屋只有冬宝一个人,坐在板凳上翻捡上午摘的菇子,便问道:“你娘哩?快中午了去哪了?”
冬宝抬头,听黄氏语气有些不善,连忙说道:“奶,我娘一大早就跟着我爷下地去了,我爷说油菜熟了,再不割回来就炸地里了。”
黄氏转头看了眼乌沉沉的天色,不怎么高兴的哼了一声,“这老天,偏这时候下雨,菜籽都得少收不少!”见李氏是下地干活去了,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对冬宝丢下了一句话:“你过来灶房烧火。”说罢,自己先出去进了灶房。
冬宝捡了几把平菇,跟着进了灶房,准备做一个蘑菇汤。
趁黄氏在东屋里说话,宋招娣赶紧踮着脚从堂屋里跑了出来,大气都不敢出一声,躲进了西厢房,生怕黄氏回头看见她。
连着几天下雨,院子里的菜长的也不是很好,黄氏掐了蒜薹和几个辣椒,蒜薹有些老了,黄氏想了想,又拔了半篮子青菜,喊了冬宝过来,让冬宝拿去井边洗菜。
冬宝进灶房就看到了案板上有一条肉,细细的一条肉,肥肉多瘦肉少,最多只有三两,显然不是给宋家全部人吃的,肯定是给宋柏一个人准备的,整个宋家也就宋柏有这种待遇了,就是大毛二毛,这么长时间来黄氏都没给他们买过肉吃。
就在冬宝洗菜的时候,宋老头和李氏一人挑了一担割下来的油菜回来了,两个人脚上都是满脚满腿的泥。
“咋这会上就收油菜了?地里也不好走。”黄氏从灶房出来问道,看两人脚上全是厚泥巴,连忙让冬宝打水给两人洗洗脚。
宋老头是个闷嘴葫芦,半晌才说道:“不割不行了,今天得割完。”
黄氏手里还拎着菜刀,走到担子前扯着割下来的油菜看了一眼,果然不少裂开的,顿时脸色就阴沉了下来,又回了灶房。
宋柏在堂屋里听到了响动,走了出来,背着手看着李氏和宋老头,两人的脚像是两个大泥坨子,顿时嫌恶的别开了脸。
“他三叔回来了啊!”李氏连忙打招呼。
宋柏“嗯”了一声,又回了堂屋。
宋老头看了眼儿子,也没说什么,他本来就话少,跟这个读了书的儿子更没话说。就着冬宝打上来的水,宋老头脱了鞋冲了冲脚。李氏也想脱了鞋用井水冲脚,被冬宝拦住了,让她去东屋等着。
冬宝去东屋端了盆子去灶房,揭开锅盖舀了大锅里正在烧的热水,水烧的时间不久,不兑凉水洗脚正好。黄氏正在切肉,看到冬宝舀水,瞪着眼问道:“你干啥?”
“舀水。”冬宝说道。
黄氏一把把菜刀剁到了案板上,指着冬宝气道:“我当然知道你在舀水,你舀水干啥?”这死丫头片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一天到晚的作妖。
“给我娘洗脚。”冬宝不紧不慢的说道。
黄氏哼了一声,尖酸不已,拿着菜刀指着冬宝骂道:“你娘多金贵的人啊?冲个脚都要热水,老宋家养不起这么金贵的媳妇了!”
冬宝端着盆子眨了眨眼睛,吓的声音都带上了哭腔,“奶,要不,我把水倒回去?”
黄氏彻底怒了,这死丫头脑子蠢的一塌糊涂,水都舀进脚盆里了,还咋倒回锅里去?倒回去还咋用这锅烧饭?“滚滚滚!”黄氏没好气的撵人,等冬宝端着盆子出了灶房,黄氏又叫道:“赶紧过来烧锅!”
“哎,知道了,奶!”冬宝高声应道,端着盆子进了东屋,放到了李氏脚边。“娘,洗脚吧。”
李氏抹了抹眼睛,“你这孩子,费这事干啥?我用井水冲冲脚就行了,用这点热水,还挨你奶的骂……”
冬宝笑了笑,小声说道:“她也就会骂两句,当成是猪哼哼,听不见就行了。”
别人不知道,和李氏夜夜睡在一个被窝的冬宝却清楚,李氏的小日子来了,累了一上午,哪能用冰凉的井水冲脚。
第45章 割油菜
冬宝洗完菜端进灶房的时候,黄氏正在和面,粗陶盆里头只有黄氏拳头大小的一块白面,估计只能烙三张饼子,应该也是给宋柏一个人吃的。
黄氏揉完了白面,在陶盆上扣了一个碗,让面醒一醒,随后又去西屋舀了一大盆高粱面,端进了灶房,扯着嗓子朝东屋喊道:“老大媳妇?老大媳妇!磨蹭啥啊,赶紧过来和面!”
李氏忙“哎”了一声,小跑出来打了井水洗了洗手,就进了灶房揉高粱面。
黄氏又朝堂屋喊道:“他爹,把箩筐里的猪油拿出来,老三回家了,咱一家人中午都吃顿好的!”
烧火的冬宝实在忍不住了,低头撇了撇嘴,白面饼子算好的,只有三个,估计还不够宋柏一个人吃的,她和李氏估计只能吃点猪油炒的菜,这还是沾了宋柏的光,不然连猪油都吃不到。
黄氏嗓门大,西厢房里偷听外头动静的宋二婶“嗬”了一声,呸的吐了一口痰到地上,对宋二叔啧啧说道:“瞧瞧,咱吃口猪油都得看老三面子上!咱家两个儿子,十亩地,就是供养了这些吃白饭的,才过的连口猪油都吃不上!整个塔沟集就数你们老宋家过的最差!就是葛老婆子家,上回我还瞧见他们堂屋里摆着用来待客的花生瓜子,都是一碟子一碟子的。”
“瞎叨咕啥?那是葛老婆子要给他儿子说亲,才买的花生瓜子招待媒婆的,他们家日子过的啥样,村里头谁不知道啊?”宋二叔不耐烦的说道,随后又想了想,觉得不对,瞪眼喝道:“你咋又去葛老婆子家串门了?咱娘跟她不对付你又不是不知道?叫咱娘知道了,骂你难听的,你可别怨我!”
宋老头拿了盛猪油的小罐子,送到了灶房里。黄氏小心的解开盖子,看看里头也没多少猪油了,心里就有些不高兴,看了看烧火的冬宝和和面的李氏,越想越生气,都是一群吃白食的!
黄氏虎着脸把剩下的一小勺猪油舀到了碗里,先把切好的肥肉放进去,一接触到滚热的生铁锅,肥肉很快就滋拉作响,渐渐的缩小融化成了清亮的油,小小的灶房里充满了油烟的香味。
新榨出来的油黄氏又舀进了陶罐里,喊过宋老头让他放回原处。肥肉榨油剩下来的油渣子,黄氏也一块块的夹进了碗里,嘴里还念着数,数了一遍。等炒菜的时候,黄氏把油渣子拿出来,又数了一遍,确认没有少,才倒进了锅里,和菜一起炒。
冬宝憋了很久才忍住,没有跳起来跟黄氏说:“奶,你一直在这里站着,我和我娘没偷吃你的油渣子,别数了。”做人防备自己的孙女和儿媳妇成这样,黄氏也算是奇葩中的奇葩了。
宋家今日的午饭相对于以往来说,可以用“丰盛”来形容了,一个辣椒炒肉,一个油渣炒蒜薹,还有一个猪油炒出来的青菜。
白面饼子有三个,放到了宋柏跟前,其他人吃黄氏分配的高粱饼子。
宋柏似乎是早习惯了这种区别待遇,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自然而然的就拿起了白面饼子吃,大毛二毛在一旁看着宋柏咬白面饼子,慢慢的嚼了咽下去,馋的口水滴答。
那一碗辣椒炒肉也是摆在宋柏前面的,宋家人都知道那是宋柏才能吃的,都极有眼色的没去碰那个菜。好在大毛二毛有油渣子可以吃,两个人为那几块油渣子抢的不可开交。
冬宝低头喝着稀饭,前世的她几乎都忘了世上还有油渣子这种东西,后来公司组织去农家乐玩,有道农家菜是油渣小白( 良田美井 http://www.xlawen.org/kan/3179/ )
“那好啊!”宋招娣惊喜的叫道,“咱一起去呗!我也正好想去捡菇子哩!”
全子撇了撇嘴,谁跟你“咱们”啊!“我去问我哥,他只让我叫冬宝姐了。”
宋招娣心里有点不高兴,当她看不出来全子这娃心里想的啥啊,等她当了这小子的嫂子,看怎么收拾他!然而脸上却笑嘻嘻的开着玩笑,“这有啥好问的?咋,冬宝是你姐,我就不是你姐了?怎么只许冬宝去,不许我去啊?”
“那倒不是。”全子连忙说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宋招娣生怕全子反悔似的,“你等我一会儿啊!”说着飞奔去了西屋,捡了两个背篓出来,递给了冬宝一个,背到了身上,“走吧。”
大实背着背篓站在林家门口,看到全子领了冬宝和招娣两个女孩过来,有些诧异,然而面上却不显。
“大实哥。”招娣三步两步走到了大实旁边,和他并肩一起往前走,“我和冬宝跟你一块去捡菇子。”
“好啊。”大实笑着点点头,微微往旁边走了一步,拉开了同招娣的距离,回头朝冬宝笑了笑,又看了全子一眼。
接到大哥笑里带“刀”的目光,全子嘟着嘴,不高兴的朝招娣努了努嘴,都是招娣姐厚着脸皮要跟过来,不关他的事。
远亲不如近邻,林家和宋家多年的邻居,彼此知根知底,大实对招娣的印象并不好,更不可能有什么想法,要不是他母亲提醒他招娣年岁大了,见了她要保持距离,知道避嫌,他才记起来招娣比他小两岁,快到议亲的年纪了。
看着俊秀的大实,招娣整个脸都是红扑扑的,脸上的雀斑仿佛也变成了红色的,鼻尖沁出了薄汗,她个子才到大实的肩膀,他长的可真高啊!招娣有些紧张的扯了扯上身穿的碎花布短褂子,褂子是宋二婶的旧衣裳改的,肯定不好看,不知道大实哥会不会轻视自己,然而宋招娣转念一想,自己的衣裳虽然是旧的,洗的掉色发白,总比冬宝穿的那身大姑穿剩下的、补丁摞补丁的衣裳要强。
冬宝拉着全子走在后面,全子挎着一个小竹筐,两个人听着招娣兴奋激动的有些变调的声音,缠着林实问东问西,高声笑着,叽叽喳喳聒噪了一路。全子不高兴的嘟着嘴踢着脚下的石头,“吵死了!”全子嘟囔道。
十二岁的招娣身量已经开始拔高,裤脚都已经短了,露出了一截脚腕,冬宝走在她背后,只看到她脑后的两根绑着红绳的细辫子,随着她的笑声晃来晃去。
少女的芳心萌动了啊!
第42章 宋三叔
冬宝既想笑又有些愕然,古代人真是早熟,十二岁就开始考虑人生大事了,搁前世那个世界,十二岁的女孩也只是看漫画看小说,追花美男偶像的天真烂漫年纪。冰@火!中文
不管招娣说什么,林实始终是一副轻快和煦的笑脸,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着招娣的话。等一行人走到了沟子里,地面泥泞潮湿,林实叮嘱大家小心脚下,自己一马当先走到了前面。
天气依旧是阴沉沉的,沟子里的湿气重,叶面上还是湿漉漉的,不时有水滴滴下来。地面上枯木上,树根旁不少地方都长满了蘑菇。四个人都忙着捡菇子,弯腰把菇子掐下来,放到背篓里,再直起身子往前走,刚开始还觉得有趣,捡了一会后人就累了,连最聒噪的招娣都闭了嘴专心干活。
冬宝对蘑菇认识不多,她只敢摘她认得的平菇和香菇,至于松茸,转悠了一上午都没找到,她也只得放弃了,好在光是平菇和香菇她就摘满了一背篓,够家里吃好几顿的。在一棵枯木旁,她还撕了一大把黑木耳。
几个人转悠了一圈,找到了冬宝和李氏前两天摘过的野桃树,村里人也有不少下沟子找东西吃的,野桃树稍微低一些的桃子都被人摘光了,只剩下最上面的枝桠上挂着几个桃子,大约是因为长在最上面,接受光线好,桃子长的也饱满红润一些。
全子瞧了一眼,脱了鞋子,像只灵巧的猴子一样,蹭蹭几下就爬到了最高的树杈上,不怎么费劲就够到了那几只桃子,摘下来笑嘻嘻的作势要丢给冬宝,冬宝赶忙放下了背篓,撑着褂子的前襟接着全子丢下来的桃子。
这个时候的水果上可没什么农药残留,冬宝几个人随便擦了下桃子上的细毛,就迫不及待的啃了起来,桃子水润多汁,还有一丝丝的甜味,比前两天李氏摘的那几个要好吃多了。
全子把桃子啃的只剩一个光溜溜的桃核,噗的一口吐掉了,看冬宝小口咬着桃子,便拉着冬宝热情的说道:“等过两天我姥姥家的桃子就熟了,可好吃了,冬宝姐,到时候你到我家来吃桃子。”
“有多好吃?”冬宝笑眯眯的逗他,十岁的全子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脸蛋,十分的可爱,冬宝每次看见他,都要按捺住想捏捏他的小胖脸的冲动。
全子眨着眼睛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该怎么形容姥姥家好吃的桃子,便说道:“反正就是可好吃了,到时候你尝了就知道了,保证你吃了就想着吃下一年的!那桃树苗是我舅的朋友从外头带过来的,跟咱这里的不一样!”
冬宝笑着点头,心里暗自感叹,什么时候她和李氏能脱离宋家,自己有个单独的院子过日子就好了,到时候买点好的果树苗,在院子里种上果树,不但够自己吃,还能送人。现在种果树,只怕还不够大毛二毛两个被惯坏的混世魔王糟蹋的。
等到快中午的时候,四个人从沟子里出来了,走到平地上,冬宝回头看低处的沟子,觉得这个地方真是个宝贝,一年四季都是好去处,春天百花盛开,夏天和秋天有果子吃,冬天可以打野兔野鸡。
一行人刚走到村口,就看到前面有一顶两人抬的青布小轿子,轿子旁边跟着一个挑着担子的年轻汉子。
塔沟集是一个安静的有些闭塞的庄子,一年四季都很少有生面孔出现,况且轿子可是稀罕东西,只有城里有钱的大老爷才坐的。青布小轿子一进村,就引得不少人驻足围观。
“这是谁啊?”宋招娣踮起脚瞧了又瞧,一脸的羡慕。
小轿子稳稳当当的走在他们前面,直到快到宋家门口时,轿子才慢了下来,抬轿子的一个汉子朝大实笑了笑,问道:“小哥儿,咱们这儿的宋秀才家在哪啊?”
林实指着前头的宋家说道:“这里就是。”
轿夫告了谢,又往前走了几步,将轿子稳稳当当的停在了宋家的大门口,卸下了肩膀上的杠子,对轿子里的人说道:“客官,您要的地方到了。”
冬宝站在大实身后,伸长脖子好奇的看着,她可不记得宋家有哪号有钱亲戚啊。
轿夫说完,一只白皙的手掀开了轿帘,一个年轻男子从轿子里走了出来,穿着细白布长袍,系着腰带,头发用块青布包着束在头顶,正是时下里书生最流行的装扮,脚上的一双黑布鞋干干净净,半点灰尘都不见。
看着脚下泥泞的路面,书生嫌恶不已,眉头皱的能夹死一只苍蝇。
“三叔!”宋招娣离他最近,认出了来人,喊了一声,“你咋回来了?”
宋家老三宋柏背着手回头看了眼几个孩子,弹了弹身上并不存在的尘土,爱答不理的嗯了一声,转身吩咐挑夫道:“把我的东西挑进屋里去吧。”
说着,继续背着手皱着眉,嫌恶的低头捡着稍微干净的地方走,怕弄脏了脚上的鞋子。
宋家人早听到声音迎了出来,宋二叔掀开西厢房的帘子出来瞧见了宋柏,惊讶的笑道:“老三,你咋回来了?”
宋三叔“嗯”了一声,头也不抬一下,低着头捡着干净的地方往前走。
黄氏瞧见小儿子回来,更是喜的嘴都合不拢了,看着宋柏的眼神慈爱无比,从堂屋里出来拉着宋柏就往堂屋走,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菊花,“哎,这孩子,咋不声不响的就回来了?想家了是不?叫村里去镇上赶集的人回来捎个信,路这么难走,叫你二哥去镇上接你啊!”
“哎,客官,别走啊!”门口的轿夫急了,伸手喊道:“您忘了?我们哥儿几个的工钱还没给!”
宋柏闻言,回头对黄氏说道:“娘,你去把他们的工钱结了吧。”说罢,就背着手往堂屋里走。
躲在大实身后的冬宝惊叹的看着她的这个三叔宋柏,怎么这小青年从头到尾都是一副别人欠了他八百两银子的态度啊,见了自己的亲娘都是这副口气,真是一样米养百样人。
黄氏听到儿子的话愣了下,回头看了眼门口的轿夫,冷着脸走到了门口,问道:“多少钱?”
轿夫也不耐烦了,要个工钱也这么麻烦,听这老太婆一副讨债的口气就来气儿,“我们兄弟两个是三十五文,这位大哥……”轿夫指了指挑夫,“是十五文。”
黄氏惊了一跳,立刻瞪起了眼睛,“咋这么贵?坑谁啊?”
轿夫也不是个好脾气的,捋起了袖子,大声说道:“哎,这位老嫂子,这工钱是您儿子当初雇我们兄弟几个的时候就说好的价钱,我一文钱没问你多要,从镇上到这里这么远,咋?想赖账啊?”
两个人对着嚷嚷声音太大,宋柏不耐烦的回头叫道:“娘,你啰嗦恁多干啥啊?给钱打发他走就是了!吵吵的我头都疼了。”
冬宝和大实四个半大孩子在一旁默默看着,村里人也有不少跟着轿子走过来看热闹的,每个人都在心里咂舌,估计整个塔沟集敢对黄氏吼的人只有宋柏一个了。他回来一趟,又是雇挑夫挑东西,又是雇轿子,花了五十个钱,够一户中等人家一个月的开销了。村里人每天去镇上的那么多,从来没听说过有谁坐轿子的,到底是读书人不一样,比他们庄稼汉金贵多了。
小儿子发话了,黄氏心里再不情愿,也不好当着小儿子的面吵吵了,回屋数了铜板出来,臭着脸给了轿夫。到底是五十个钱,够家里半年买盐买酱油的,黄氏肉痛的不行,忍不住撇嘴道:“讹人啊这是!欺负我们乡下人实诚!”
轿夫也懒得跟这老婆子多罗嗦,接了钱粗略数了下,抬起轿子就走,挑夫也跟着走,几个人没好气的一路走一路说,“给个轿子钱都抠成这样,没钱装什么有钱大少爷?哥儿几个也是倒霉!”
黄氏气的跳着瘦小的身板朝轿夫远去的方向呸了一口吐沫,“什么东西!不就是扛轿子伺候人的下贱命,给我儿子抬轿子是你们八辈子修来的福分!等我儿子当大官了砍你们这帮龟孙的脑袋!”
林实等几个人在一旁看的默默无语。
黄氏心里犹自不解气,还想再骂几句,突然想起来小儿子还在堂屋里等着,赶紧往家里走,进堂屋看到儿子翘着二郎腿坐在凳子上,眯着眼一脸的不爽快。
“柏儿。”黄氏看着小儿子就满脸的疼爱,然而想起刚出去的五十文钱,她就又肉痛了起来,到嘴边的话就成了,“咋雇轿子回来的啊?”
宋柏不耐烦的说道:“路那么难走,我不坐轿子咋回来?”他又不是乡下泥腿子。
见儿子火气大,黄氏也不敢再多问了,便笑道:“那咋这时候回来了?学院里的课业不紧啊?”
宋柏更生气了,放下二郎腿坐直了身子,瞪着黄氏气的要命,“我不回来咋办?都要饿死在外头了!身上一文钱都没有,叫我喝西北风啊?”
第43章 借刀(上)
黄氏吃了一惊,赶紧拉了个板凳坐到了宋柏跟前,隔着帘子朝外看了一眼,小声问道:“过完十五走的时候,不才给了你三两多银子,这才过了两个多月,咋就没了?”
黄氏口中的“十五”指的是正月十五,她手里有之前攒下来的一些钱,怕小儿子念书不够用,给大儿子办后事的时候就没拿出来,只说自己没钱,让李氏求东家告西家的借钱,想着以后慢慢还上,万不能耽误了小儿子的前程。
只是她没想到,大儿子这一走,家里断了经济来源,生活陡然紧张了起来,她在吃食上把的那么紧,二儿子一家怨声载道的,也没从嘴里省下来多少钱。过完年她就想卖了冬宝,再不济冬宝出去做工也能还上欠债,谁料到还是没挣来钱。
二儿子一家的不满她看在眼里,要是让他们知道自己手里有钱……黄氏自信有她这尊大佛在这里镇着,宋家上下没人敢闹,可未必这群小兔崽子们就没有别的想法,暗地里使坏。黄氏想到这里,忍不住撇嘴,她自己的儿子她知道,宋榆虽然不如大儿子和小儿子会读书,可也是个老实听话孩子,都是吕氏那婆娘心眼儿多,成日里在儿子跟前挑拨是非,带坏了她的好儿子。至于李氏,那就是个没囊气的窝囊废,用不着在她身上费心思。
宋柏哼了一声,气不打一处来,别过头斜着眼看着堂屋里斑驳的横梁,“三两银子够干啥?我过的够俭省了!要不是我那些……同窗帮忙,三五不时的接济我,带我去吃饭,我连这两个多月都撑不下来!”
“小声点!”黄氏急急忙忙的低声喝道,“别吵吵的人家都知道了。”
宋柏火气上来了,一点不给黄氏面子,放下二郎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瞪着眼睛发火的模样和黄氏如出一辙,直接挥了挥手,“这有啥怕人知道的?没钱我还念啥书?我不去了!”
黄氏急了,捉住了儿子的手,连声说道:“好好好,别说气话了,你放心,娘委屈了谁都不会委屈了你的!你专心念你的书就是了,家里的事不需要你操心。”
见黄氏愿意给钱,宋柏心里的火气渐渐消了下去,不情不愿的坐回到了椅子上,忍不住嘟囔道:“我那些同窗中,就咱家最穷,人家家里不是做大买卖的,就是在县衙里头当差有关系的。都是同窗,人家吃的好穿的好,啥不用操心,我要啥啥没有!”
黄氏看小儿子抱怨,心里也不好受,叹道:“我跟你爹都没本事,叫你受委屈了。你大哥没了,咱家不比从前,如今这光景……算了,唉!你若跟你那些同窗一样,托生在了好人家,也不受这苦了。只要你好好念书,将来考功名,我跟你爹再苦再累也愿意!”
宋柏见母亲眼圈红了,声音也哽咽了,心里到底还是有几丝不忍的,便略带了几分得意的口气说道:“我那些同窗虽然出身比我好,可个个都看得起我,真心把我当朋友待,平日里下馆子吃酒,家里来了贵客,像是县衙里的师爷,县丞之类的,都要叫上我作陪的。”
“真的?我儿面子恁大?”黄氏喜不自胜,师爷她不知道,可县丞是实实在在的朝廷命官,她小儿子居然被请去作陪县丞,可真是有面子!将来必定有大出息!想到这里,她又想去了同样是读书考科举的大儿子,忍不住叹道:“你大哥在的时候,这十里八村的,谁家办酒席,谁家来了贵客,也都是要请他做主位的!”语气中难掩骄傲自得。
提起久试不第,最后落的连馆都没的坐的落魄秀才大哥,宋柏从鼻孔里哼了一声,他在心里是万般瞧不起这个窝囊大哥的,“娘,你咋拿我跟大哥比?”宋柏不高兴了。
“哎,是娘嘴说岔了!”见小儿子不高兴了,黄氏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轻轻往自己嘴巴上打了一下,笑道:“你肯定比你大哥强多了!至少是个……”黄氏想了半天,她也只知道秀才上头是举人,进士,进士当中最厉害的就是状元,怕说低了小儿又发脾气,连忙说道:“至少是个状元。”
宋柏哼了一声,不自然的说道:“你说的轻巧,哪那么容易!”话里已经没了先前的恼怒。
黄氏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菊花,慈爱的看着宋柏,“别人不容易,我儿那么厉害,还不容易?”
宋柏抠着指甲,没有接黄氏的话,他才懒得跟黄氏啰嗦那么多。
过了一会儿,黄氏又问道:“柏儿,这回预备啥时候回学院啊?”
宋柏想了想,反正钱也要到了,他也不耐烦在家里多待,乡下地方到处都是粘糊糊湿漉漉的泥地,下个脚都没地方踩,便说道:“课业紧,我只跟山长告了一天的假,明天一早就回去。”
黄氏一听儿子明天就走,几个月没见最疼爱的小儿子了,有些舍不得,然而想想儿子前途比什么都重要,便笑道:“好,我儿是个上进的。平日里念书辛苦,今天娘出去割块肉,给你好好补一补!”
说着,满脸慈爱的黄氏就进里屋数了几个钱出来,像是踩着春风一样,笑容满面的出去买肉了。
宋柏这次回家,黄氏是高兴了,可有人就不高兴了。西厢房里,宋二婶气的拧着床上铺的单子,半天觉得不解气,扯着宋二叔发起了火,“老婆子偏心眼偏的也太厉害了!你瞅瞅,回来一趟还坐轿子?他以为他是县老爷还是城里的大少爷啊?五十个钱啊!够给咱大毛二毛买多少东西了?他当叔的,从牙缝里扣出来点,就够咱吃喝不尽的了!他命贵,咱们就命贱?”
宋二叔也满心的火气,皱着眉阴着脸抱胸坐在床沿上,听宋二婶跟个老聒子一样喋喋不休他就来气,一把拍掉了宋二婶扯着他衣襟的手,“吵吵啥?你厉害你去跟娘吵吵去!”谁敢去黄氏跟前说老三花钱多?黄氏非把他骨头都骂碎了不可。
宋二婶看他一副无赖相就上火,气的点着宋二叔的脑门,骂道:“你就是个没用的孬种!看见你娘你就怂!我好好的一个闺女嫁进你们老宋家,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上辈子作孽啊!你还是不是个男人?啊?你娘天天说把老三供出来,咱当哥当嫂子的就跟着享福,老三得还这些年咱供他的恩情,呸!都是放屁,哄我们这些老实人!刚他进家门的时候,都不搭理你!我都看见了,呸,什么东西,连个秀才还不是哩,就当自己是状元了,眼睛长在头顶上,心里压根没把你当哥!就这种货色,还指望沾他的光享他的福?”
宋榆的脸色愈发的难看了,宋二婶的话戳到了他的心窝子里,从刚才他就在生闷气,气的就是他这个小兄弟都不正眼瞧他,嫌他是个泥腿子,呸,媳妇骂的对,要不是他这个泥腿子种地供他读书,他宋柏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只配喝西北风!
“你说咋办吧?”宋榆闷声问道。
宋二婶愤愤然的拍了下腿,“念书的人那么多,考上的才几个?咱不供养他,有那钱咱为啥不能供大毛二毛?弟弟哪有亲儿子靠的住?也不能白养着冬宝和大嫂,那债该她们背。分家!咱家有仨男丁,再加上我肚子里这个,四个,占了大头,怎么也得分个六七亩地给咱们吧?”
“做你的梦去吧!”宋榆呿了一声,“早说了不可能的,娘宝贝老三宝贝的跟命根子似的,不会愿意分家的。”黄氏是不可能答应分家的,即便是卖了冬宝补上了家里的外债,分家也是没影的事,黄氏还指望着他们供养老三念书。
宋二婶笑了起来,“这事不能急,得一步步来。”
宋榆见媳妇这模样,便猜她肯定有主意了,媳妇一向比自己聪明,立刻说道:“你有主意了?说来听听。”
“咱娘最紧张的是啥?”宋二婶卖了个关子。
宋二叔没问道结果,有点不耐烦,瞪着眼睛说道:“这还用问,不就是老三念书那事!”
“那咱就不能拿这事说事,不然咋说娘都不能答应,得一步步的来。老婆子不是偏疼老三么,谁的话她都不听,老三的话她总该听的。”宋二婶摸着隆起的肚子,笑的颇有些得意,在她眼里,马上二房就要有四个男丁了,要是分家分出去,宋家十亩地,他们怎么也能分个大头,没了大房的孤儿寡母和老三一个烧钱的书生,日子咋也比现在的顿顿稀饭高粱饼子强。
宋二婶扶着肚子到隔壁房间里,叫来了宋招娣,三个人关上门凑在一起,宋二婶来来回回的教了宋招娣半天,又让招娣反复的把学到的话重复了几遍,确保无误了,才笑着推着招娣到了西厢房的门口,小声说道:“快去吧,照娘教你的话,跟你三叔好好絮叨絮叨。”
第44章 借刀(下)
宋招娣手扒着门框,有些犹豫害怕,她虽然跟自己母亲和奶奶学的为人尖酸刻薄,但这种事还是头一次做,战战兢兢的不敢往堂屋去,“娘,不行,三叔是念书的人,那么精明,我害怕……”
宋二婶教了半天,女儿还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恼的不行,又怕在门口拉扯说话时间长了叫对面东屋的人起疑心,虎着脸一把拉招娣进了屋,关上门一巴掌扇了过去,竖起眉毛喝道:“没用的丫头片子!你奶这会儿不在家你怕啥?几句话都不会说?养你吃白饭的?”
宋招娣看父母脸色铁青,一个两个都凶神恶煞般瞪着她,仿佛下一秒就会被父母暴打,吓的哆嗦的话都说不囫囵了,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掉。冰@火!中文
宋二婶心里又急又气,偏这些话她和宋榆不好去跟宋柏说,大毛二毛还小,宋招娣是最合适的,当下只得摆出一副慈爱的脸,缓和了语气,说道:“招娣,这可不单是为了你两个弟弟,也为了你。办成了这事,将来你出嫁,娘手里也能有钱给你攒几个嫁妆!要是新媳妇嫁妆少,到了婆家人家也不稀罕。”
一听到嫁妆,宋招娣偷偷抬头看了眼宋二婶,又飞快的低下了头。
宋二婶笑了笑,伸手给宋招娣擦掉了眼泪,意味深长的说道:“招娣啊,娘知道你稀罕大实,可娘瞧着大实对冬宝可好了,要是冬宝不走,可轮不到你啊!”
这句话说到了招娣心坎里,想到上午和俊秀温厚的大实哥并肩走在路上,一起去沟子里采蘑菇,村里的女娃们不知道得多羡慕她,招娣脸上飞起了两朵红晕,咬着唇小声说道:“我……我去跟三叔说说。”
宋二婶回头朝宋二叔笑了起来,“这孩子……快去吧,记住娘教你的话啊!说完就回来,你奶估摸着快回来了。”
招娣应了一声,转身推开门就往堂屋走。
宋柏一个人坐在堂屋里,脱了鞋翘着二郎腿坐着,一只鞋子要掉不掉的挂在脚趾头上晃来晃去,闭着眼睛哼着小曲。
“三叔。”宋招娣亲热的喊了一声,掀开帘子进了堂屋。
宋柏抬了抬眼皮,看到是宋招娣,继续翘着二郎腿晃着脚,不冷不热的“嗯”了一声。在他眼里,宋家二房都是没念过书的泥腿子,大侄女宋招娣长相又不出众,乡下丫头一个,没啥话好说的。
“三叔,这不年不节的,你今天咋回来了?”宋招娣脸上堆着笑,问道。
宋柏一向不耐烦搭理家里的小孩子,“你一个小孩管那么多干啥?”
宋招娣心里战战兢兢的,宋柏发起脾气来跟奶有的一拼,壮着胆子搬了个凳子坐到宋柏旁边,小声说道:“三叔,你这段时间不搁家里,家里出了好些事儿你都不知道。”
“啥事儿啊?”宋柏斜着眼问道,真出了啥事黄氏还能不告诉他啊。
“冬宝那事,你知道不?”宋招娣神秘兮兮的说道,“过完年我奶托陈牙子送她去城里做工挣钱,没一天工夫,陈牙子又把她送回来了,一文钱都没挣着!”
宋柏原本漫不经心的脸色逐渐变得郑重了起来,脚也不晃了,曲也不哼了,翘着的二郎腿也放了下来,“咋回事?”宋柏问道。
招娣咽了咽吐沫,仔细回想了下她娘教她的话,摊手说道:“谁知道咋回事,问她又不说,肯定不是啥光彩的事!三叔,你给评评理,咱家日子过这么紧巴,她还好意思在家里头安安生生的吃吃喝喝,也不想想给她爹办事,咱家欠了一屁股债!你知道外头人都咋说?都说她有俩叔叔,三叔将来要当大官的,靠着俩叔叔,不愁还不起债。”
宋柏脸色此时有些难看,却也没说什么。
招娣的心里咚咚直跳,怕的话里都带上了颤音,好在宋柏心里想着事,也没在意招娣的异样。宋招娣拼命想着宋二婶叮嘱她的话还有哪些漏掉的,接着对宋柏说道:“前两天,要债的人都骂到家门口了,骂咱家不还钱,我奶都快愁死了,大娘还死活吵着不让冬宝去上工。前几天,我爹还去镇上找单家人,人家单家根本不认咱们这门亲,他们家大管事还说单老爷正给他们家少爷寻摸亲事哩!”
宋柏的脸色阴的能滴出水来,他记得清楚,去年腊月给大哥办后事时,单家就送了一吊钱,黄氏气的暴跳如雷,恨不得跑到镇上单家门口去骂街。当时黄氏的打算是想等过了正月卖掉冬宝还债的,后来大嫂哭的厉害,要找里正,找嫁刘楼村的姑母说理,才没卖掉冬宝,改为送去做工了。
宋招娣搜肠刮肚了一圈,觉得她娘叮嘱她的话她都说完了,没漏掉啥,见宋柏转头不吭声,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剩下的,就看三叔咋想了。
这会上,黄氏的脚步声在门口响了起来,往堂屋的方向走了过来,宋招娣吓的腾的站了起来,要是黄氏发现她一个丫头片子跑到堂屋来,不定咋骂她。
然而黄氏并没有直接去堂屋,半路上拐进了灶房,把买回来的肉放到了灶房里,又去了东屋,见东屋只有冬宝一个人,坐在板凳上翻捡上午摘的菇子,便问道:“你娘哩?快中午了去哪了?”
冬宝抬头,听黄氏语气有些不善,连忙说道:“奶,我娘一大早就跟着我爷下地去了,我爷说油菜熟了,再不割回来就炸地里了。”
黄氏转头看了眼乌沉沉的天色,不怎么高兴的哼了一声,“这老天,偏这时候下雨,菜籽都得少收不少!”见李氏是下地干活去了,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对冬宝丢下了一句话:“你过来灶房烧火。”说罢,自己先出去进了灶房。
冬宝捡了几把平菇,跟着进了灶房,准备做一个蘑菇汤。
趁黄氏在东屋里说话,宋招娣赶紧踮着脚从堂屋里跑了出来,大气都不敢出一声,躲进了西厢房,生怕黄氏回头看见她。
连着几天下雨,院子里的菜长的也不是很好,黄氏掐了蒜薹和几个辣椒,蒜薹有些老了,黄氏想了想,又拔了半篮子青菜,喊了冬宝过来,让冬宝拿去井边洗菜。
冬宝进灶房就看到了案板上有一条肉,细细的一条肉,肥肉多瘦肉少,最多只有三两,显然不是给宋家全部人吃的,肯定是给宋柏一个人准备的,整个宋家也就宋柏有这种待遇了,就是大毛二毛,这么长时间来黄氏都没给他们买过肉吃。
就在冬宝洗菜的时候,宋老头和李氏一人挑了一担割下来的油菜回来了,两个人脚上都是满脚满腿的泥。
“咋这会上就收油菜了?地里也不好走。”黄氏从灶房出来问道,看两人脚上全是厚泥巴,连忙让冬宝打水给两人洗洗脚。
宋老头是个闷嘴葫芦,半晌才说道:“不割不行了,今天得割完。”
黄氏手里还拎着菜刀,走到担子前扯着割下来的油菜看了一眼,果然不少裂开的,顿时脸色就阴沉了下来,又回了灶房。
宋柏在堂屋里听到了响动,走了出来,背着手看着李氏和宋老头,两人的脚像是两个大泥坨子,顿时嫌恶的别开了脸。
“他三叔回来了啊!”李氏连忙打招呼。
宋柏“嗯”了一声,又回了堂屋。
宋老头看了眼儿子,也没说什么,他本来就话少,跟这个读了书的儿子更没话说。就着冬宝打上来的水,宋老头脱了鞋冲了冲脚。李氏也想脱了鞋用井水冲脚,被冬宝拦住了,让她去东屋等着。
冬宝去东屋端了盆子去灶房,揭开锅盖舀了大锅里正在烧的热水,水烧的时间不久,不兑凉水洗脚正好。黄氏正在切肉,看到冬宝舀水,瞪着眼问道:“你干啥?”
“舀水。”冬宝说道。
黄氏一把把菜刀剁到了案板上,指着冬宝气道:“我当然知道你在舀水,你舀水干啥?”这死丫头片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一天到晚的作妖。
“给我娘洗脚。”冬宝不紧不慢的说道。
黄氏哼了一声,尖酸不已,拿着菜刀指着冬宝骂道:“你娘多金贵的人啊?冲个脚都要热水,老宋家养不起这么金贵的媳妇了!”
冬宝端着盆子眨了眨眼睛,吓的声音都带上了哭腔,“奶,要不,我把水倒回去?”
黄氏彻底怒了,这死丫头脑子蠢的一塌糊涂,水都舀进脚盆里了,还咋倒回锅里去?倒回去还咋用这锅烧饭?“滚滚滚!”黄氏没好气的撵人,等冬宝端着盆子出了灶房,黄氏又叫道:“赶紧过来烧锅!”
“哎,知道了,奶!”冬宝高声应道,端着盆子进了东屋,放到了李氏脚边。“娘,洗脚吧。”
李氏抹了抹眼睛,“你这孩子,费这事干啥?我用井水冲冲脚就行了,用这点热水,还挨你奶的骂……”
冬宝笑了笑,小声说道:“她也就会骂两句,当成是猪哼哼,听不见就行了。”
别人不知道,和李氏夜夜睡在一个被窝的冬宝却清楚,李氏的小日子来了,累了一上午,哪能用冰凉的井水冲脚。
第45章 割油菜
冬宝洗完菜端进灶房的时候,黄氏正在和面,粗陶盆里头只有黄氏拳头大小的一块白面,估计只能烙三张饼子,应该也是给宋柏一个人吃的。
黄氏揉完了白面,在陶盆上扣了一个碗,让面醒一醒,随后又去西屋舀了一大盆高粱面,端进了灶房,扯着嗓子朝东屋喊道:“老大媳妇?老大媳妇!磨蹭啥啊,赶紧过来和面!”
李氏忙“哎”了一声,小跑出来打了井水洗了洗手,就进了灶房揉高粱面。
黄氏又朝堂屋喊道:“他爹,把箩筐里的猪油拿出来,老三回家了,咱一家人中午都吃顿好的!”
烧火的冬宝实在忍不住了,低头撇了撇嘴,白面饼子算好的,只有三个,估计还不够宋柏一个人吃的,她和李氏估计只能吃点猪油炒的菜,这还是沾了宋柏的光,不然连猪油都吃不到。
黄氏嗓门大,西厢房里偷听外头动静的宋二婶“嗬”了一声,呸的吐了一口痰到地上,对宋二叔啧啧说道:“瞧瞧,咱吃口猪油都得看老三面子上!咱家两个儿子,十亩地,就是供养了这些吃白饭的,才过的连口猪油都吃不上!整个塔沟集就数你们老宋家过的最差!就是葛老婆子家,上回我还瞧见他们堂屋里摆着用来待客的花生瓜子,都是一碟子一碟子的。”
“瞎叨咕啥?那是葛老婆子要给他儿子说亲,才买的花生瓜子招待媒婆的,他们家日子过的啥样,村里头谁不知道啊?”宋二叔不耐烦的说道,随后又想了想,觉得不对,瞪眼喝道:“你咋又去葛老婆子家串门了?咱娘跟她不对付你又不是不知道?叫咱娘知道了,骂你难听的,你可别怨我!”
宋老头拿了盛猪油的小罐子,送到了灶房里。黄氏小心的解开盖子,看看里头也没多少猪油了,心里就有些不高兴,看了看烧火的冬宝和和面的李氏,越想越生气,都是一群吃白食的!
黄氏虎着脸把剩下的一小勺猪油舀到了碗里,先把切好的肥肉放进去,一接触到滚热的生铁锅,肥肉很快就滋拉作响,渐渐的缩小融化成了清亮的油,小小的灶房里充满了油烟的香味。
新榨出来的油黄氏又舀进了陶罐里,喊过宋老头让他放回原处。肥肉榨油剩下来的油渣子,黄氏也一块块的夹进了碗里,嘴里还念着数,数了一遍。等炒菜的时候,黄氏把油渣子拿出来,又数了一遍,确认没有少,才倒进了锅里,和菜一起炒。
冬宝憋了很久才忍住,没有跳起来跟黄氏说:“奶,你一直在这里站着,我和我娘没偷吃你的油渣子,别数了。”做人防备自己的孙女和儿媳妇成这样,黄氏也算是奇葩中的奇葩了。
宋家今日的午饭相对于以往来说,可以用“丰盛”来形容了,一个辣椒炒肉,一个油渣炒蒜薹,还有一个猪油炒出来的青菜。
白面饼子有三个,放到了宋柏跟前,其他人吃黄氏分配的高粱饼子。
宋柏似乎是早习惯了这种区别待遇,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自然而然的就拿起了白面饼子吃,大毛二毛在一旁看着宋柏咬白面饼子,慢慢的嚼了咽下去,馋的口水滴答。
那一碗辣椒炒肉也是摆在宋柏前面的,宋家人都知道那是宋柏才能吃的,都极有眼色的没去碰那个菜。好在大毛二毛有油渣子可以吃,两个人为那几块油渣子抢的不可开交。
冬宝低头喝着稀饭,前世的她几乎都忘了世上还有油渣子这种东西,后来公司组织去农家乐玩,有道农家菜是油渣小白( 良田美井 http://www.xlawen.org/kan/31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