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清〗顺治之路 > 〖清〗顺治之路 第 17 部分阅读

第 17 部分阅读

    来。

    此时的小萝莉却不那么开心,无他,月事来了。她有些懊恼的拍了一下桌子,连宫女端上来的红糖水都不愿意去喝。

    按照道理说,她已经可以生小娃娃了啊,仁娜低头,看了眼自己高挺的胸。这些天来,表哥日日都来坤宁宫,那种事情虽然做得不多,可也不算太少,怎么还没有怀上呢?

    正想着,偏福临又派了人来说今晚睡在养心殿,让不要等他,小萝莉的眼圈一下子红了。养心殿她是经常去的,里面伺候的宫女太监也都很熟,其他的她都不那么介意,可是有三个“珠”让她的小心眼里异常的不舒服。

    那三个“珠”名副其实,个个长得如花似玉,如果是在草原上,定然会让勇士们抢破了头。出于女人特有的第三感,小萝莉第一眼看到她们的时候便酸溜溜的,有一种天然的敌意。好在皇帝对她甚好,对那三个宫女一直淡淡的,她才不在意。现在皇上要在养心殿留宿,小萝莉一下子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很不是个滋味。

    福临在养心殿批着折子,当晚是蕊珠当值,添茶倒水什么的很是勤快,实在没有事了,就站到他身边给他磨墨。被抢了差事的小华子暗地里撇了撇嘴:不就仗着是太后送来的人吗,之前也没有见你这么献殷勤过,看皇后受宠心里着急了吧?

    福临完全没有注意到旁边换了人,只是闻到一股幽香,有些诧异的抬起头来,却见蕊珠低着头磨墨,眼含秋水,体态婀娜,袖子挽了上去,露出白生生的一段手腕,姿态极为优美。

    “怎么是你?朕有唤你吗?”福临皱了皱眉头,看到小华子在一旁装背景,有些不满。

    蕊珠连忙跪下:“奴婢不敢,奴婢只是想伺候皇上。”

    是想伺候到朕的床上吧?福临心知肚明这些女人打的是什么主意,懒得和她计较:“十个板子,自己下去领吧。”

    蕊珠一颤,身子歪了歪,眼泪掉了下来,却低声细语道:“奴婢谢皇上赏赐。”

    一个绝色女子,如此涕泪涟涟,怎么也会让人心生怜惜。只是福临并不一样,他喜欢的是那种喜气洋洋不给自己添乱的女孩子。在他看来,后宫就是个放松的地方,忙了一天,再看到一张哭哭啼啼的脸,心情怎么可能会好得起来。弄得连看折子的心情都没了,福临站起来,完全不管脚边的美人,吩咐道:“去坤宁宫。”

    小萝莉正在床上辗转难眠,花束子急急的走进来:“主子,皇上过来了!”

    “真的?”小萝莉一下子跳了起来,也不穿袜子,胡乱套上鞋就往外跑。

    “主子,主子好歹梳妆一下啊!”花束子跟在后面,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的叫着。

    “表哥!”

    刚到坤宁宫门口,福临就软玉温香抱了个满怀,小萝莉脸上的笑怎么都止不住:“表哥,您怎么这会儿来了?”

    “可是睡了?”福临拉着她的手往里走。

    小萝莉拼命摇头:“没有,还没睡呢。”

    福临笑了:“不是让你不用等朕的吗?”

    小萝莉直接羞红了脸,支支吾吾的,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福临失笑:“好了,早点歇着吧。”小萝莉这才反应过来,扭捏道:“那个,表哥,我,我今儿个身上不干净。”

    不干净?古人对这个似乎很忌讳,只是福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而且又困得厉害,很不放在心上:“无事,朕又不动你。”

    小萝莉后知后觉自己说了些什么,好似她在主动邀宠一般,羞得将整个脑袋埋在福临怀里,怎么都不肯出来。福临轻轻的拍拍她,心里却觉得很安稳:就是这样的老婆才对嘛,总是带着明媚的笑,害起臊来顾头不顾尾,像只小鸵鸟,看着就开心。

    宫里是没有秘密的。皇后身子不干净,皇上还在坤宁宫歇了,第二天一早,该知道的人就都知道了。布木布泰拿着帕子的手微微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正常。只是这天皇后请安的时候发现,太后的神色似乎有些淡淡的。

    “仁娜,你这两天身子不舒服,便不要来请安了,额娘知道你的孝心。”布木布泰一抬手,旁边一个十五六岁的宫女走了出来,冲皇后一福。

    “秋儿是个稳妥的,你带了去,也有个人可以帮手伺候皇上。”

    布木布泰话音刚落,小萝莉的小脸就有些发白,却扯出一个笑:“额娘这里的人定然是好的,有她帮忙伺候皇上,儿臣放心。”

    布木布泰很是满意:“这就对了。你是皇后,随便谁都不会越了你去,要有皇后的气度,知道吗?”

    “仁娜明白。”小萝莉手里的帕子已经扭得不成样子,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福临并不知道自家额娘和小皇后这里的风波,而是在朝廷上大发雷霆。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年头,就连御史们都贪污得厉害,这还如何治理贪腐?

    “御史巡方,职在安民察吏。向来所差御史,苞苴请讬,身已失检,何由察吏?吏不能察,民何以安?”福临越说越生气,大手笔的进行了一番人员调动,将宁完我又给扯了出来,担任国史院大学士,几乎换了六部所有的满洲尚书,又将御史们的管理职责统统交给了洪承畴。

    他这么做是有理由的。南方倭寇成灾,再加上前世的执念,他很想去把那群不要脸的东西揍上一揍。多尔衮奉行的是大国上邦的外交政策,对倭国来人太客气了,就是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而要揍倭国,就要发展水军,首先就要发展经济。

    因为运河不通畅,南方的赋税根本就运不过来,户部出现了财政赤字,兴修水利是必须的。可是,官员贪污得太厉害,修出来的也是豆腐渣工程,福临不得不从中央开始,弄一次人员集体大换血。

    “御史院给朕去查,查出贪腐白银千两以上的,据实上报,朕自会处理!”

    小皇帝一句话,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腐运动。后世史书记载,这次反腐运动共查处贪腐官员三百七十二名,有贪赃枉法情节特别严重的,满门抄斩者也达到了二十八家。一时间,官场震动,而这个才刚刚大婚年仅十五的顺治帝,也以一种铁血的姿态,走入了大家的视线。

    55第五十五章

    福临对红夷大炮和火器都非常感兴趣,他知道明朝有不少火器留了下来,只是在封存状态,便兴致勃勃的考虑要不要拿点出来让工部做研究。没有想到,这件事却遭到了朝廷上下所有人的反对。清廷和明朝打仗的时候,吃火器的苦头吃大发了,如果像皇帝所说,火器研发出来,汉人们人手一支,他们岂不是自取灭亡?若是只配备给八旗官兵,岂不是和满汉一家的国策相抵触?

    福临没有料到这件事会遭到这么大的压力,干脆撂下,提起另外一事:在都察院中设立督查职司一职,主要就是为了反腐之用,有监控百官的权力,直接对皇帝负责,而首任督查职司便是曾经的伴读桑吉。

    文武百官们只好答应,并无奈的发现,皇帝越来越坏了,总是先提出一个让众人为难至极的要求,和大家争论一番,然后退步,再提出另一个不那么为难但依旧很讨厌的。已经反对了皇帝一次总不能连续反对第二次,所以皇帝的第二个要求一般来说都是能达到目的的。

    接着,福临又任命太子太保礼部尚书陈之遴为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并与范文程、希福、洪承畴、宁完我、熊文举等人,筹备科举,并命陈之遴和伊图为主考官。

    大比之年,京城永远比其他地方热闹出好几分去。天下举子纷纷赶来,所有的客栈爆满,以租屋为生的百姓也狠狠的赚了一把。而在举子赶考之前,福临便让仁娜在京城买了几间房子拿来出租,也趁机赚了一笔。

    皇帝亲自出手与民争利,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当然不能给太多人知道,只是瞒不过太后与多尔衮。布木布泰并不在意,多尔衮却是弹了弹皇帝的脑门:“一肚子稀奇古怪的主意。”

    “叔父,陪朕出去走走呗,带上皇后。”福临倒是很想出去看看,而且之前也承诺过要带自家小萝莉出去玩的。

    多尔衮哈哈一笑:“想带皇后出宫去玩,还要扯上叔父不成?叔父可不惹你讨厌,你自己去吧,记得多带些侍卫。”

    福临笑了,亲自去坤宁宫告诉自家小皇后这个消息,小萝莉一蹦三尺高,也不顾礼仪,紧紧的抓着福临的胳膊:“表哥,你说真的?”

    “真的,还不快去换衣服?”福临捏一下她的鼻子,小萝莉一阵风一般冲进了内室,没有一会儿便换好了衣服跑出来,眼巴巴的看着他:“表哥,好看不?”

    福临只要看到她这种活泼的劲头便觉得开心:“挺好看的,走吧,还要在外面用饭呢。”

    小萝莉生平第二次逛北京城,第一次还是多年以前,同样是皇帝陪伴。北京城发展很快,许多地方已经不像记忆中的模样,而且这次福临特意带她去天桥上逛了逛,看到那些耍戏法的,小萝莉的手都快拍红了。

    这不是真的!不远处的一座小楼上,一个清丽的佳人瞬间白了脸,手里的笔扑通一声落到了地上。

    那个女人是谁?皇后吗?可皇上不是对那个皇后异常不喜的吗,怎么可能还带她出宫来玩?皇上看着那个女人的眼神好温柔,皇上还小心翼翼的护着她,皇上的脸上都是笑……不可能,这不是真的!

    “乌云珠,乌云珠,你怎么了?”身边的一个男人注意到了她的反常,走到窗口,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也是一声惊呼,“皇上和皇后?怎么会在这里?”

    原来真的是皇后啊。乌云珠捂住胸口,感觉到那里一阵一阵撕裂的痛。那男人继续道:“皇上必然是微服私访,我们还是不要引起他的注意比较好。”

    乌云珠转过身,不想看到那一幕,又忍不住要询问:“安郡王,皇上与皇后如此情深吗?”

    那男子正是安郡王岳乐,阿巴泰的第四个儿子,作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对皇家的一些事还是了解的。他看了眼楼下的二人,笑道:“帝后和谐,是我大清之福。乌云珠,以后这种话可不能再说,这不是你能议论的。”

    帝后和谐,帝后和谐,对了,一定是因为这个,皇上才会对皇后好的!乌云珠的眼睛亮了起来,对岳乐一福:“多谢安郡王提醒,乌云珠明白了。”

    岳乐看到面前的美人娥眉微蹙,含羞带怯的模样,心里一热:“哪里,我们是同门师兄妹,互相照顾是应该的。”

    小萝莉玩得开心,见不远处还有卖小玩意儿的,立刻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福临,福临摸了摸鼻子:“好了,这种地方龙蛇混杂的,你一个女子不方便。我们先去用餐,然后表哥再带你去其他地方玩,你看可好?”小萝莉长得甜美可爱,早就有不少男人将目光投在她的身上,如果不是她穿戴极好,身边又有不少侍女护卫,估计都会有人前来调戏了,福临自然不愿意自家小皇后再在这种场合呆下去。

    “好吧。”小萝莉很乖巧的点头,“仁娜都听表哥的。”

    两人携手而行,福临还不忘记给她介绍一些街边的景物,小华子尽职尽责的在前面引路。刚走到街边,上面忽然飘下一张纸来,不偏不倚的掉落在福临脚下。

    那是一幅水牛图,虽然只是水墨画,那水牛却栩栩如生,仿佛要从画中踱出来一般。福临看了一眼,便打算绕过,小萝莉却开了口:“表哥,这画真不错。”

    “是不错。你若是喜欢,朕,真的喜欢的话,用过饭后我们去画廊走走,挑一些好看的画回去。”福临拉着她继续往前。

    “好,我喜欢牡丹,还想要春夏秋冬的条幅。”

    “都依你。”

    怎么会是这样?急急从楼上下来的乌云珠愣愣的站在那里,怎么都回不了神。前世,就是因为这幅水牛图,她才与皇上结缘。当时皇上是怎么夸她来着,“蕙质兰心”,可是,现在他怎么连看都不看一眼?

    不对,现在的皇上有许多地方都与以前不一样了。皇上对摄政王应该是恨之入骨的,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恭敬孝顺;皇上对蒙古皇后应该是抵触至极的,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言笑殷殷;皇上对自己的才情应该是赞不绝口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视若不见……

    乌云珠一向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若不是一直陷入了前世的魔障,也不会到现在都看不清楚状况。原来,皇上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皇上了,可她依旧是从前的那个她,这,这可怎么办?

    自重生以来,乌云珠第一次陷入了慌张之中。

    痛痛快快的玩了一天,小萝莉的心情好到极点,就算看到秋儿前来伺候,她的笑还没有散去。秋儿是有些着急了。太后将她送给皇后,她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可已经好些天过去了,皇上却根本没有看她一眼,这让她对自己的魅力产生了一丝怀疑。

    福临没有心情去理会这些争风吃醋的东西。火器他还是想要搞,同时还要发展海军。明朝是有海军的,也有降将,如果好好的运用,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皇上,请用茶。”

    福临的思绪被打断,有些不爽,却见一个打扮明显是大宫女的姑娘,手捧着茶盏,含情脉脉的望着他。

    烦不烦啊?福临一把将茶盏推开,喝道:“退下去。”

    “皇上……”美人跪倒在地,眼泪汪汪。

    又哭,福临只觉得头疼,问一旁的小萝莉:“你的人也不好好管一管。这个女人都是在水里泡大的吗,怎么就知道掉眼泪?”

    小萝莉笑颜如花,上前来挽住他的手臂:“表哥何必为这种奴婢费心,我今天买了许多东西,想要送给额娘还有摄政王,表哥帮我看看嘛。”连说带笑的,将福临拉进了内室,临走还高傲的瞥了地上的秋儿一眼。大婚这么久,她当然知道自己皇帝表哥的爱好——喜欢喜性开朗的姑娘,喜欢看到人脸上挂着笑——这个秋儿,像个受委屈的小媳妇一样,怎么可能会讨得表哥的欢心。而且,她也有引见的,是表哥不喜欢,额娘可不能怪到她头上来。

    福临最近的工作重心是放在科举之上。毕竟这是国家举士的大事,这些人里面可是会有将来的人才。

    殿试一片肃穆,福临在一群新科进士之间不紧不慢的踱着步,有的人听到他的脚步后冷汗直冒,有的人却故意做出一副潇洒才子的模样,引他的注意。福临一一的看了过去,心里也有了成算。

    最终点出的头名状元是汉人邹忠倚,此人不单单写得一手好字,面对皇帝的时候始终不卑不亢,颇有风骨。而且,此人年轻有为,还不到而立之年,可以一用。

    同年,皇帝又封星讷为工部尚书,统领修建水利一事,又命和硕敬谨亲王尼堪掌管官宗人府。京城一切都走入正轨,井井有条,让福临伤脑筋的依旧是海军。浙江福建总督陈锦发兵攻打郑成功,结果到了漳州后,被自己的手下杀了。

    “这个陈锦,出兵在外居然生活如此奢靡,引发兵变,朕还要为之处理后事,真是窝囊!”

    当明白了兵变原因后,福临出离愤怒了,跑去摄政王府,像多尔衮抱怨。

    多尔衮弯起手指,敲了敲桌子:“以皇上的意思呢?”

    “朕要操练海军!”福临咬牙,“就算八旗反对,朕也要做!”

    多尔衮思索片刻,点头道:“此事可行。郑寇骚扰我浙闽一带,若派兵镇压,他们又逃到海岛上去,十分狡猾。且沿海居民都被其所惑,若无海军,对付他们只有一种方法,禁海。”

    “岂止要禁海,还要将渔民迁入内地,让他们耕作为生,他们或许才能不与寇匪勾结。”

    “此事万不可行,”多尔衮正色道,“从一时看,迁海之后,寇匪日子过得艰难。可渔民世世代代打渔为生,此令一发,他们恐怕大多都要投了寇吧。”

    福临睁大了眼睛,看着多尔衮。他当然知道禁海一事目前有好处,长远来看是弊大于利的,会让中国固步自封。可他毕竟是经过现代教育的,而多尔衮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人却有如此眼光,让他着实没有想到。

    多尔衮被他看得奇怪:“皇上,你这是作甚?”

    福临道:“朕是在想,若是没有了叔父,朕做事定会束手束脚,不知如何是好了。”

    多尔衮咳嗽两声:“皇上自幼聪慧,就不要嘲笑我了。我年纪也大了,不能帮上皇上更多的忙。”

    “哪里,只要叔父还稳稳的立在这里就足够了。”福临笑道,“以叔父之见,海军一事如何处理?”

    “满人没有海军,只有依靠汉人。我会令兵部挑出合适的将领。至于郑寇嘛……”

    “倭寇泛滥,郑寇不去想着保卫百姓,反而与朝廷作对。朕听闻,他的母亲是倭人。”

    多尔衮拈着胡须点了点头:“皇上圣明。”

    福临放心了。他家十四叔早已修炼成精,有多尔衮的支持,他就不相信清廷不会训练出一支独步天下的海军来!

    56第五十六章

    海军的培训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多尔衮的意思,便是一步步的来,而且,不用八旗兵马,用绿营兵。

    多尔衮和福临都很清楚,现在的八旗已经不同往常。养尊处优惯了,就连打猎都不乐意,哪里还愿意去当兵,更何况是辛苦至极的海军。

    国家名器不可轻予,一旦轻予了,便会失去其鼓舞士气昂扬斗志的功效。“唯名与器不可假人”,现在的清廷,所做的却完全相反。

    入关之后,为了酬谢八旗在战争中所做的贡献,朝廷将八旗官兵以及家属全部包了下来,授官袭爵,还让他们可以随意占有土地,享受特权。这样一来,一方面使得他们再无所求,高官厚禄这种东西都没有办法在关键时刻起到激励士气的作用,另一方面,滋长了八旗子弟居功自傲游手好闲的恶习。

    在福临的想法里,他想做的便是后世的征兵以及服兵役。可是,在老百姓的心里,好男不当兵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他决定,首先进行思想教育。老百姓识字的不多,文绉绉的东西都不清楚,最好的方法就是说书和唱戏。现在京戏还没有形成,京城的戏曲种类较多,梆子、昆曲、高腔各占风骚,福临决定,让人写一些忠君爱国的戏本子出来,满世界表演。

    邹忠倚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几乎都傻了。堂堂状元,翰林院编修,要写戏本子?好吧,他自己是个爱好听戏的人,可这不代表他会写戏!不过,接着听皇帝的话,邹状元明白了,满心欢喜的领命而去,这可是教化天下人的大事,说不定可以流芳百世的!

    果然朕看中的都不是正常人,福临笑嘻嘻的看着新科状元雄心万丈的出去,觉得自己很有眼光。一般来说,这种文采极高的人是持才傲物的,想的无非就是为民做事以及留一个好名声。写戏本子这种事看上去粗俗,福临却给它按了个很好听的名头,“教化”,多光荣啊!

    尚可喜、吴三桂等人节节胜利,西南一带日渐平定。民间倒是还有反清复明的组织,却不是很有规模,有些根本就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所以,这个时刻,政治教育是相当重要的。福临又命人出去将倭寇的种种做法添油加醋,说得残暴无比,力图将人民的仇恨转移到倭寇身上去。同时,又宣扬郑成功生母是倭人这个消息,四处说郑成功只是打清军,不打倭寇,就是为了全自己的孝义之心,才不是一心为了老百姓着想呢。而清军却是有心发兵打倭寇,不料没有水军,还有郑成功军队的阻碍,才屡屡不能成功。

    这么一来,还真的有不少人相信了。因为没有强制的剃发令,百姓和朝廷的对抗并没有太过激烈。人民总是淳朴的,对外部的仇恨盖过了对朝廷的不满,逐渐的,倭寇成为了百姓最为痛恨的一个物种。而郑成功那里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得不把攻击的重点放在倭寇上,朝廷的压力大为减轻。这就算了,最让福临开心的,在保家卫国这个口号的召唤下,有人开始报名参加水军了。

    朝廷的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后宫的事也开始不简单起来。帝后已经大婚快两年了,小萝莉的肚子依旧一点消息都没有,皇帝似乎也并不打算另外找女人生娃娃,布木布泰开始着急了。

    顺治十年正月,蒙古厄鲁特部顾实汗、巴图鲁诺颜,喀尔喀部土谢图汗下戴青诺颜、喇吗达尔达尔汉诺颜,索伦部索郎阿达尔汉及班禅胡土克图、第巴、巴喀胡土克图喇嘛都来进贡,科尔沁部却没有来人,小萝莉眼巴巴的,没有望到娘家人。

    “这些是内命妇的情况,你是要接见的,趁现在多看看。”福临将一本册子送到小萝莉手里,“若是有不明白的就去问额娘,多和额娘学着点。”

    “嗯,我知道了。”小萝莉对蒙古各部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了如指掌,却对京城的东西有些不解,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熟练掌握汉语,自己都有些自卑。

    福临劝道:“这些东西只要熟悉了就并不难的,平时额娘做事的时候,你便多看着点。额娘年纪也大了,等以后后宫的事情可全部要交给你了。”

    小萝莉点点头,决定要加班加点的学习,可千万不能让表哥小看了去。

    只是,在过年的时候,布木布泰再次要求不少内命妇们将自家适龄女儿带进宫。这是第二次了,皇帝无子,看来选秀势在必行。小萝莉看着一个个水灵清秀的姑娘在面前转来转去,心里着实不是滋味。

    她知道表哥是皇帝,在出嫁以前,她就做好了自己丈夫会有三宫六院的准备——就连阿玛都有五六个庶妃,几十个女奴呢,皇帝的女人一定更多。可是,这将近两年的时间,表哥只有她一个女人,几乎每天都会去坤宁宫,他们好似世间最普通不过的一对夫妻一般。每天,她去向额娘请安,跟随额娘学习如何处理宫务,表哥退朝后,便会去慈宁宫,有时会在慈宁宫用饭,有时就会将她带走,去坤宁宫过二人世界。她经常去养心殿,表哥处理政务接见官员,她便会在偏殿里看书,做做女工。晚上,他们会说说笑笑,聊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然后相拥入睡。

    一切都太过甜蜜,像一个美好的梦境一般。仁娜从心底不希望这个梦境会醒。可看着面前这些将来会跟自己分享表哥的女人,她的心如同整个浸到酸水中一般。

    顺治十年二月,太后下令,举办入关以后的第一次选秀。这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礼部根据之前皇太极后宫的品级,又借鉴了明朝的后宫品级,制定了一套妃嫔和女官的制度。“乾清宫设夫人一,淑仪一,婉侍六,柔媛二十,芳媛三十”,看到这一段,顺治皱起眉头:“要这么多做什么,不都是宫女么,划了去。”

    “是。”大学士希福负责这一块的工作,也觉得很头疼。自家小皇帝明显是个不好色的,这让朝臣欣慰的同时,也有些担忧:子嗣怎么办哟!

    最后,顺治将后宫等级做了个粗略的划分:皇后,妃,格格,一共三等。人数也做了限定:皇后一名,妃两名,格格名额不加限制。

    要不要这样啊,这也太少了吧!希福胃也开始疼了,一扭头,进了摄政王府,告状:摄政王啊,你家皇帝侄儿只肯给三个人正宗的后宫位份啊,这样下去子嗣怎么办啊!我们是拿他没有办法了,只有靠您老人家了!

    多尔衮听他这么那么的一说,再联想到侄儿似乎真的除了皇后外没有其他女人,这怎么行,后宫最忌讳专宠了,想想当年的宸妃娘娘吧!

    “叔父,朕心里有数的。”福临对人人劝自己扩大后宫很头疼,女人多麻烦啊,一个小萝莉就挺好的了。再说他现在年纪还小,这么早生小孩做什么啊。

    多尔衮语重心长:“皇上,我知道皇后得你的欢心,可是你也要想一想日后。难道你要再让科尔沁的皇子登上帝位吗?”

    “朕知道。”福临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小萝莉发育得很好,若不是他让太医院一直给她避孕,说不定她已经生出孩子来了。

    “这就对了,”多尔衮低声道,“若满洲贵女不能入宫,皇子哪里来?皇后已定,妃位只有两名,如何抚慰八旗有功之人?”

    福临不满的嘟囔:“朕又不是卖身的。”

    多尔衮又好气又好笑:“这是平衡八旗的一个方法,怎么能说得这么难听。”

    “将一家子的荣耀都寄托在一个姑娘身上,算什么男人。”福临继续嘟囔。

    “好了好了,妃位不要多,四个如何?”多尔衮见福临还想再说些什么,立刻堵住他的话,“若是你再不答应,我可要找太后来亲自跟你说明了。”

    呃,自家额娘出马,估计不是四个妃子的问题了吧。想到布木布泰这两年不停塞女人的情况,福临不甘不愿的点了点头。

    选秀是不需要皇帝亲自出马的,有布木布泰和小萝莉全权处理。小萝莉连续几天都跟打翻了醋坛子一样,一会儿“表哥,某某家的姑娘长得可漂亮了,跟画一样”,一会儿“表哥,这下后宫可要热闹了,多了许多妹妹们”,一会儿又撅着嘴“以后表哥就会不记得仁娜了,仁娜好可怜”。

    福临对她的这种小心思心知肚明。对付小萝莉,他有的是法子,只要笑笑的让她多给自己做几个荷包换着戴,小萝莉便会兴冲冲的埋头到做荷包这个光荣任务中,找花样子什么的挺麻烦的,再加上选秀工作也繁重,又有了“表哥还是最看重我的”这样的思维,小萝莉终于恢复了正常。

    懿靖贵太妃也来找布木布泰,想要给博果尔找个好姑娘做福晋。布木布泰有些不乐意,福临倒是很欢迎:“博果尔是朕最宠爱的弟弟,早些大婚也好,朕便可以加封于他,让他为朕办些事了。”

    贵太妃很开心,自觉主动的加入了审阅秀女的队伍。她得林丹汗宠爱,嫁给皇太极之后也很得宠,自然有几分手段,那些妖娆的或者心机深重的秀女根本逃不过她的眼,一下子砍掉了一大批。布木布泰忽然发现她们的审美观是差不多的,也很放心的将秀女初选交给贵太妃去做,自己省了不少事。

    初选,二选过后,最后的一批秀女是要皇帝亲自过目的。小萝莉先到,秀女们落在她身上的目光便是明晃晃的羡慕——皇后,深受帝宠,还有当太后的姑母,就算无子又怎么样,谁能越得过她去?谁不想坐那个位置啊?

    而当福临到的时候,心思活的那几个秀女眼睛都绿了:皇上年少有为,最重要的是无子啊!要是能入宫,生出长子来,一辈子都有靠了!

    福临刚刚坐定,小萝莉便有些不安的往他身边靠了靠,他轻轻握住她的手拍了拍,小萝莉抬起头,冲他一笑,福临也回以一笑,却觉得有一股幽怨的目光纠缠在自己身上,往下一看,是董鄂家的乌云珠,传说中的真爱。

    想到之前安郡王岳乐的请求,福临决定同意,将乌云珠指给他做侧福晋。他很忙的,实在是没空招惹真爱啊!

    57第五十七章

    在皇帝来之前,秀女们已经表演了自己的女工才艺,福临只是最后的把关。

    说实话,布木布泰认为这个姑娘也好那个姑娘也不错,若是能全部拉进宫就最好了,最好立刻就能从肚子里跑出可爱的小包子来。

    贵太妃看中了佟家的闺女。佟家是汉军旗,家族战功赫赫,低调而实用,这种人家出来的女儿一定可以成为自家儿子的贤内助。想到这里,贵太妃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博果尔这孩子,真不知道该如何管教才好。

    作为她最小的孩子,贵太妃对博果尔可以说是百依百顺,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这个孩子却有些不成器,辜负了她的期望。不爱读书就不说了,整天就喜欢打打闹闹,偏又吃不了学武的苦,只学了点三脚猫的功夫。可每次比武的时候底下人都让着他,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个天下第一的巴图鲁,没事就喜欢到京城去招摇,抱打不平什么的。偏偏皇帝对他又溺爱得很,只要自己想要罚他,他便会进宫去找皇帝,皇帝便会偏袒于他,不但不怪罪,还给他惹的事善后,时间长了,博果尔更加的无法无天。

    这个叫佟腊月的秀女她已经观察了很久了,端庄秀美,很有大家风范。希望大婚之后,她能够收住博果尔的心,让他不要再胡闹下去。

    布木布泰对佟腊月也是很有些好感的,只是事前福临交代过她先尽着贵太妃去挑,便将不快埋在了心里。另外一个比较出色的便是董鄂氏的乌云珠了,沉稳乖巧,应该是皇帝喜欢的类型,有心将她留了牌子,可看到她落在皇帝身上的眼神时,布木布泰心里一沉——别是个装得稳妥的狐媚子,到时候若将皇帝的心都霸了去,皇后岂不是糟糕?

    很快,这次万人瞩目的选秀结果便出来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皇帝只留了三个人,俱封为格格。一个长史喀济海的女儿董鄂氏宁格格,一个蒙古喀尔喀部的厄音珠格格,还有就是钮祜禄氏图尔格的女儿瑞格格。太后仁慈,让她们回家备嫁。

    而这次选秀中最出色的两个女子,佟家的佟腊月被指为先皇十一阿哥博果尔的嫡福晋,董鄂氏乌云珠被指为安郡王岳乐的侧福晋,剩下的秀女们,由家人自行嫁娶。

    别人暂且不提,乌云珠接旨之后,便坐在案边傻傻的发呆。她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了,不是吗?当时皇上握着皇后的手,这一幕看起来多么的温馨。乌云珠拿起面前的水牛图,呆呆的看了一会儿后,默默的撕成了碎片——皇上已经不是她的那个皇上了,那么,她也不要再去记挂再去伤心,她要走她自己的路。

    四月,福临决定沿用明朝的一条鞭法,并下大力气复兴农业生产。山西有一户姓何的人家,据说世代为农,侍奉小麦很有一手,去年居然亩产达到三百多斤,这简直是让人不可想象的。福临因为此事,除了赐下白银五百两以外,还特别御赐手书匾额“五谷丰登之家”给何家,并希望他们将经验传授给众人。

    一个几辈子的农民,得到皇帝的亲笔牌匾和御赐白银,简直跟做梦一样,老何家觉得祖坟一定是冒了青烟,决定一定要报效皇恩。不单单是他们,就连其他农民都直起了腰板:别小看我们从土里刨食的,皇上还恩赐了牌匾呢!一时间,全国上下农民的积极性都有了几分提高。

    礼部对此事不置可否,只当是小皇帝的一项恩赐的措施,他们头疼的是另外一件事。河南一名女子自未婚夫去世后便一直守着望门寡,前些日出门的时候被流氓碰了一下,回去居然上吊了,她的家人以及地方上为她申请一座贞节牌坊。礼部觉得合情合理,就上了折子希望皇帝能允许。

    结果,皇帝表示,不允许,不但不允许,还要批评。天下初定,满目疮痍,这种时候玩守节?别闹了!还不赶紧嫁人多生几个恢复生产!皇帝准备,下旨让民间的寡妇随便再嫁,而且再嫁从己,爱嫁谁嫁谁,只是不能去做小妾。凡是寡妇再嫁人做正头娘子的,官府发二两银子做嫁妆。

    这下事情闹大了。宁完我范文程等人都被惊动了,一个个苦口婆心的跑来劝皇帝:皇上啊,天下本来就说满清是蛮夷,你玩这一手,不是明晃晃的把把柄送到那些反清复明的人的手上吗?妇女就应该从一而终,您这样鼓励再嫁,是闹哪样啊!

    皇帝也振振有辞:天下刚从战乱中恢复,寡妇很多,那些穷人娶不上老婆的也很多。鳏寡孤独多了,就是一种社会的不安定现象,让寡妇再嫁,壮年男子有了媳妇儿就想着养家糊口,跑去做山贼起义军这种职业的人便会大大的减少,难道不是件好事吗?

    两方面僵住了。皇帝一意孤行,大臣们也没有太大的办法,在满人看来,寡妇改嫁不要太正常啊,都没有意见,唯独只有汉臣在挠心挠肺。范文程跑去洪承畴那里:“你这个老小子很不够意思。皇上胡闹,你居然不去劝阻,反而在一旁看戏。”

    洪承畴笑道:“辉岳此言差矣。说实话,皇上所做,确是为民着想。前明的时候,寡妇再嫁蔚然成风,并没有这么多人反对。”

    “那也是前明。”范文程皱了皱眉,“现在是大清,本来便是蛮夷,若再行此令,岂不是更落人口实?”

    洪承畴神秘兮兮的摸了摸胡子:“皇上并不是这么浅薄之人。此事辉岳不用再多管了,倒是户部要想着从哪里拨出寡妇再嫁的二两银子是正经。”

    范文程也是( 〖清〗顺治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3197/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