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清〗顺治之路 > 〖清〗顺治之路 第 18 部分阅读

第 18 部分阅读

    修炼成精,脑子一转,想到了其中的奥秘:“皇上莫不是想要抑制八旗?”

    洪承畴笑了:“佛曰,不可说。”

    两只老狐狸没有猜错,福临想的就是抑制八旗。的确,他们是少数民族血统,以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屠杀和严酷的压迫是必须的。但如果一味这样,要不就会像元朝一般被推翻,要不就会像历史上的清朝一样固步自封,做天朝上国的梦。

    福临明白,八旗是满族的根基,轻易不能动,也不能贸然减少他们的优待。但是,他能一点点的增加对百姓的优待,只要将满族和汉族之间的差异缩小化,到最后民族大一统自然会成功。

    寡妇改嫁这件事,说起来很小,其实就是一枚投路石。对此事,汉人并不是很严苛,满人是根本就不在意,引起的反弹会小一些。若是此事首先达成一致了,以后许多事就可以慢慢的试探着去做。

    终于,皇帝胜利了。此道圣旨一下,民间一片哗然。老百姓们大多数是乐呵的,诚如福临所说,刚刚打过仗,寡妇多得很,那些娶不上老婆的兵油子也多得很,又能娶老婆又能拿官府的二两银子,那简直是件极大的好事。只有一些读书人,开始骂娘:不愧是蛮夷,行事粗鲁,作风Yin/乱,又有人将摄政王和太后的关系拿出来,说小皇帝这么做,是为了给自家的寡妇娘再嫁打好基础。

    对付这种新闻最好的办法就是再有新的消息出来。六月的时候,被选出的三个格格由家人送进了宫,接着,皇太后又以祈福为由,放出了一批宫女。福临命金之俊为吏部尚书,与此同时,京城及周边暴雨成灾,太后下诏,向内命妇募集善款,以赈灾之用。

    此事一出,果然之前的新闻淡了下去。一大批文人学士站了出来为太后这种善行歌功颂德,又有皇帝为出钱较多的两户人家赐了御笔墨宝,有一些商人也悄悄探了探头,想要为灾民做点好事。皇太后站在为灾民考虑的角度,也答应了,这下不得了,赈灾的钱款源源不断的流过来,皇帝只需要写几幅字就可以。

    朝廷很满意,赈灾的钱不但有了,还有多余的;商人也很满意,士农工商,他们地位最低,现在得了皇帝的重视,说出去脸上也有光啊。

    于是,朝廷上下你好我好大家好,唯一一个感觉不那么好的人,便是小萝莉。

    自从选秀后,她便知道会有人来分享她的表哥,可这三个格格回家备嫁去了,她还能自欺欺人的告诉自己,表哥是她一个人的。可现在这三个格格进宫了,作为皇后,她只能大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表哥去宠幸其他女人。

    福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又可以做新郎了,无它,格格进宫而已,不需要他亲自出面,也没有任何的典礼,全权由太后处理,他都没有想起来后宫多了三张面孔。到了晚间,小华子犹豫好久,还是没有能有胆量提醒一句。宫里对这三个格格谁先承宠是下了注的,同时进宫的人,谁是第一个便是证明谁更得宠一些,作为皇帝的贴身太监,乾清宫华公公可是收了不少的好处,因此,他也很聪明的闭口不言,也不提醒,一切由皇帝做主。

    福临抬起脚来:“去坤宁宫。”一句话,伺候的太监宫女们都惊呆了:要不要这样啊,皇上你害得我们全赔了啊!

    无奈,皇帝的话还是要听的,坤宁宫外守着的嬷嬷太监们同样也惊呆了,顿时又都喜上眉梢,一个个跟过年一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福临的不解在看到小萝莉红着的双眼时达到了顶峰:“怎么了,今天你宫里的人都怪怪的。”

    小萝莉扑到他怀里:“表哥,你今天怎么来了?”

    “朕不是每天都来吗?”福临更是不解了。

    小萝莉抬起头:“表哥,今天格格们进宫了。”

    原来如此,福临终于明白了。在一夫一妻的现代生活了许久,他的骨子里还是接受不了后宫这个事实。可是,作为皇帝,还是满族皇帝,他也明白,自己必须卖身,否则满洲贵族们都不会答应。

    “苦了你了。”福临拍拍小萝莉,“朕不能只有你一个人,但朕会对你好。”

    小萝莉用力的点头,抱着他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她知道,表哥不喜欢女孩子哭,她也知道,她是皇后,必须要面对这种情况,可是,她实在是忍不住。

    “表哥,对不起。”小萝莉一遍遍的念叨着,就让她狠狠的任性这么一次吧,从此以后,她会明白自己的位置,会努力的做一个大度的宽容的皇后。

    58第五十八章

    八月,尚可喜攻下化州、吴川,吴三桂将儿子吴应熊送到京城来做人质。入关之前,多尔衮就答应了吴三桂要嫁个公主给他的儿子,现在宫里的适龄公主只有金福格格了,他便又提起了这个婚事。

    福临不同意。三藩就算不反,他也是会撤的,若是到时候吴三桂再脑子一抽造个反自立为帝什么的,吴应熊这个人质就是被咔嚓的命。金福格格虽然和他不熟,但见面也是规规矩矩的,而且和小萝莉关系很好,也算是个乖巧的妹妹。

    “若是从勋贵之家选一个姑娘进来,封为公主嫁过去,如何?”

    多尔衮对皇帝这种想法感觉不可思议。吴应熊他见过,年轻英俊,又是平西王世子,公主下嫁给他,定然会被好生对待,而且又是嫁在京城,不用去蒙古,怎么看怎么是门好亲事。就连金福格格的生母背地里都去求太后,希望能够让自家女儿和吴应熊的婚事成功。

    好吧,福临答应了,金福格格封为和硕建宁公主,下嫁吴应熊。礼部对这种事情轻车熟路的,布木布泰便顺便将此事交给皇后去办。这也是皇后第一次操办大婚典礼,虽然忙乱了一些,可也没有出什么差错。

    与此同时,引郑成功去抗击倭寇一事取得了最初的效果。都是水上讨生活的,郑成功的人还比倭寇多了个地利人和,将倭寇打得七零八落,去沿海地区骚扰的时候,只要听到“郑家军”这三个字,立马逃得比兔子都快。

    这样才对嘛。福临并不在意郑成功等人在民间高涨了的声望,下诏书招安,加封郑成功为侯爵。郑成功隔空喊话,表示不干;福临再度喊回去,大家都是为了百姓着想的,你要是不愿意,朕也可以加封你做异姓王的,大家都是好朋友,坐下来聊聊嘛。估计是皇帝的提议太诱人,郑成功貌似开始郑重考虑此事的可行性了,也没空闹事,倒是他的兵已经背负了太重的“抗倭英雄”称号,开始自发巡视沿海地段,将沿海老百姓的安危放到了心上。

    十二月的时候,京城地震,随着地震送来的另一个消息却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固伦端献长公主病重。

    三个姐姐里,雅图最为沉稳,阿图足智多谋,只有阿娅天真跳动了一些,所以,阿娅并没有嫁去蒙古,而是嫁在了京城,为的就是可以时常入宫,有什么委屈便有娘家人给处理了。以往每次入宫的时候,她都说过得很好,可嫁人几年了,她一个孩子都没有,反而是额驸生了一堆庶子庶女。福临也为此事训斥过鄂齐尔桑,阿娅的处境似乎好了一些。只是顺治五年的时候,鄂齐尔桑病逝,之后阿娅似乎入宫的次数减少了很多。

    上一次见面还是一个月之前,阿娅看上去精神还不错,怎么会一下子病重了呢?福临想都不想便站起身来:“摆驾端献公主府。”

    皇上与端献公主姐弟情深,谁都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喇玛思慌了神。他今天不当值,正在外面喝酒呢,听说皇上一声招呼都没有,直接去了公主府上,连忙打马飞驰回家,在门外刚整理了一下衣冠,就听到里面砰的一声,似乎是茶盏落地的声音,心头就是一跳。

    “让喇玛思给朕滚进来。”皇帝的话阴森森的,带着一丝杀气,喇玛思这才反应过来,急急忙忙的进去,给皇帝行礼。

    福临并没有让他站起来,只是冷冷的盯着他,哼了一声:“很好,很好。朕的胞姐躺在床上重病不起,她的额驸居然在外饮酒作乐,你好得很啊。”

    喇玛思汗都出来了,一动也不敢动。福临继续道:“若不是朕亲自过来,还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对待朝廷的长公主的。一个奴婢的头上都敢戴宫中赏赐的钗子,你堂堂的固伦额驸,岂不是可以自比天子?”

    此话说得诛心,喇玛思头都不敢抬,连连告罪。福临气得不行,气喇玛思的不着调,也气阿娅的不争气。以往阿娅进宫的时候,总是说一切都好,什么都好,额驸对她好,下人伺候得好,总之,就没有不好的地方。可福临到了公主府后,才知道这个好是假的。阿娅的陪嫁嬷嬷病倒了,便被赶了出去,美其名曰将养身体,剩下的那些侍女们好几个都爬上了额驸的床,哪里会对阿娅用心。偏偏喇玛思是个浑的,荤素不忌,公主和额驸分府过日子,额驸府里美人成群,哪里还想到来公主这里,就算来了,这里还有几个通房丫头等着垂怜呢。

    “额捏,你为什么不跟朕说?”福临也怪这个姐姐,看到她病体瘦弱的样子,又不好意思开口。阿娅虚弱的笑笑:“额驸只是被那些人迷住了,他对我还是极好的。”

    不得不说,福临身上流着的是爱新觉罗家的血,也同样遗传到他家的小心眼和偏心。阿娅说额驸是极好的,这就证明了这个额驸总是骗她,所有的错都是额驸的错!

    鄂齐尔桑袭爵的大儿子楚勒听到消息后也赶到了公主府。自己这个弟弟与公主不和他是知道的,也劝过几次,弟弟不听他也作罢了。做哥哥的总不能老是盯着弟弟房里的事情吧。现在好了,惊动了皇上,祖上的荣耀都没了。

    十二月十七,端献公主不治去世。皇帝大恸,亲自祭奠,虽然没有掉眼泪,可那脸黑得跟锅底一般,固伦额驸府所有人都战战兢兢。

    端献公主府有几个丫鬟据说悲痛太过,殉主了;固伦额驸府上也有几个女人据说是之前伺候过公主的,想起公主的音容笑貌,一时间太过思念,一个个都病了,没有多久也跟着去了。就连固伦额驸,据说都是思念成疾,一病不起。

    接着,楚勒因为一件小事,二等梅勒章京被降为三等,而喇玛思更是因为身体原因,上书要求长假,皇帝顺手就撤了他的职。

    有了这一连串的事情,顺治十一年的这个新年过得实在有些不尴不尬,唯一给这个年添了点喜气的,便是宁格格有了身孕。

    这是皇宫里的第一个孩子,布木布泰的丧女之痛一下子被打消了不少,一叠声的吩咐人安排赏赐下去,又免了宁格格的请安,只要她好生的养胎。而小萝莉则是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淡淡的苦笑了一声。

    刚刚过了年,安静许久的郑成功又开始继续他的反清复明生活,派兵攻打吴淞,然后,官兵一到,他们又聪明的缩回了海上。福临再次向这位郑先生抛出橄榄枝,这回条件不一样了,他直接就指出了澳门和台湾两个地方,说明如果郑先生能把这两块地方给收入囊中,他就封他做异姓王,并允许他世袭。郑成功不上当,一封书信传了过来:皇帝你大大的坏,我们的目的是反清复明,不是自立为王。福临书信回过去,就算是反清复明,你们也要有基地嘛,总不能让明朝的皇帝跟你们一起做海盗。在海里朝廷打不过你们,上了岸你们又打不过朝廷,还是省省心吧。

    这里打着嘴仗,那里还时不时的要旱一下涝一下。有不少地方因为灾年需要免除赋税,饶州,四川还有人没事干起义玩,这些都算了,对福临来说,最重要的是,范文程病了,上书要退休。

    范文程年纪虽然不小了,可皇帝哪里舍得让这么一个能干的人退休呢?三番五次的阻拦,但范文程执意要走,福临只好应允,与此同时,他发现,自己手下的能人真的少了些,似乎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时代。

    范文程、宁完我、洪承畴等汉人领军人物老了,金之俊、党崇雅等人又不能独当一面;满人之中,多尼,岳乐等人太过年轻,只有遏必隆和硕塞能够拿得出手。可前不久传来的消息,自己的五哥硕塞也病了。福临命太医常驻承泽亲王府,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把硕塞的病给治好。

    这一件件的,没个完了。福临揉揉脑袋,却见小华子跌跌撞撞的进来:“皇上,宁格格要生了!”

    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福临也是重视的,当即去到了宁格格所住的咸福宫。布木布泰、小萝莉和其余的两个格格早就守在那里了,看他过来,布木布泰便道:“这大冷天的,皇上在乾清宫等着消息罢了,何必跑来跑去?”

    福临笑笑:“这也是朕的孩子嘛。倒是额娘,怎么不多穿一些?”

    “咸福宫都烧了地龙了,哪里冷了。”布木布泰撇了他一眼,顺手将他推到小萝莉那里,“皇后,照顾好皇帝,不要让他添乱。”

    小萝莉脸色有些不好看。其他女人在生自己丈夫的孩子,她还要照看着,正常人都会不舒服。福临握住她的手,发现有些凉,便训斥下面人道:“怎么伺候的,还不给你们主子添件衣服?”

    花束子应了一声,给小萝莉披上了一件披风。小萝莉冲他一笑:“我没事的。”心里倒是舒服了许多。

    女人生孩子总是麻烦的,福临略微等了一阵后,道:“朕还有些事要去处理,额娘你若是累了便回去休息,有皇后在呢。”

    布木布泰嗔怪的拍了他一下:“去忙你的,你额娘我还没有老到这个地步。”

    宁格格在痛了一整夜后,生出了一个六斤半的阿哥,布木布泰笑得合不拢嘴,一时宫里宫外都喜气洋洋起来。

    “叔父,朕的儿子,还要请你取个名字。”福临也去看过这个孩子,红扑扑的小小的一团,想到这是自己两辈子的第一个孩子,他也很是喜欢,便去找多尔衮分享这个好消息。

    多尔衮笑了:“这是皇子,自然是由皇上亲自取名的。”

    “难道他将来不喊你一声玛法吗?”福临毫不在意,“这是长子,以后朕还会有其他儿子女儿的,叔父可要取许多个名字了。”

    多尔衮眼圈一红,连忙低头借喝茶掩盖了,再抬起头来,便是笑吟吟的:“好,叔父定然取个好听的名字出来。”

    59第五十九章

    皇帝生下了长子,那先皇的阿哥们自然也不能再以阿哥来称呼了。高塞、常舒和韬塞都封为辅国公,博果尔封为贝勒。宁格格生下皇长子有功,升为宁妃。而科尔沁知道了这个消息后也急了,派人送信给了布木布泰,布木布泰心里有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大阿哥满月的时候,名字定了下来,叫做福全,福临觉得这个名字用汉语读出来似乎是自己的兄弟一般,还好他们平时的通用语言是满语。更何况,这个是多尔衮起的名字,寓意也不错,福临还是决定采用。

    宁妃抱着孩子,笑得十分满足。她们这三个格格一向不受宠,一个月顶多也就能分到一两天,大部分时间,皇上还是泡在皇后的坤宁宫。还好她的肚子争气,只要有了儿子,这辈子也就有了依靠。因此,宁妃的身上散发出一种母性特有的光辉,反而和平时的娇媚打扮完全不一样。

    大阿哥生得白白胖胖的,颇为圆润可爱,也不躲人,福临伸手抱过后,他还冲着这个黄衣服的男人笑。宁妃更为安心了,满人习俗抱孙不抱子,自己的儿子能够得皇帝这么一抱,那就是福分,今天这么多人看见了,以后谁也不敢小看了他们母子。

    福临不了解这些女人间的小心思,只是单纯的喜欢这个孩子,每天总要去看一看。这样一来,咸福宫的势力大涨,宁妃手下的小宫女们走出去都比别人骄傲。

    布木布泰看在眼里,将儿子叫到了跟前:“额娘知道,你第一次有了孩子,自然是喜欢的。可是后宫必须要平衡,你这般宠爱宁妃,会冷了其他人的心。”

    福临一愣:“朕没有宠爱她啊,朕只是看看大阿哥。”

    布木布泰道:“你日日去咸福宫,看在别人的眼里,就是宠爱。之前额娘也不说什么,可现在宁妃有些恃宠而骄。你想想,是不是有几次你在坤宁宫的时候,她因为大阿哥哭闹了而喊你过去?”

    好像,是有这么几次。福临也想通了其中的关键,脸色就有点不好看。他以为后宫有太后镇着,就不会出什么事,现在看来,自己的态度才是决定后宫走向最重要的因素。

    自此以后,福临也收敛了许多,就算记挂孩子,也没有像从前那般天天去看去抱,宁妃平息了下来,后宫又恢复了以往的平衡。

    此时,尚可喜和耿继茂的儿子已经同样作为质子入京,除了郑成功之外也没有谁再大规模的闹事,而郑成功明显被皇帝提出的条件忽悠了,现在一门心思的准备去打台湾。

    这种安稳的局面太可贵了啊!经过多年东征西战,时时刻刻有人造反派兵镇压的情况后,朝廷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就连时不时的天灾都不放在眼里了。立刻,就有拍马的人呈上了折子,希望皇帝可以称“圣”,语气非常诚恳:皇上,在您统治期间,我们大清统一了中原,还平定了李自成等贼寇,最重要的,是您还年轻啊,以后的成就让人想都不敢想。和您相比,武皇帝和文皇帝算得了神马啊,历史上也就只有李世民可以与您相提并论了,您要是不称圣,全国人民都不会同意,大臣们更会寒心啊!

    福临嘴角抽搐着丢下这封折子。不得不说,对一个皇帝来讲,自己的功勋被人承认是件很有满足感的事情,可是他更清楚,一统天下不是他的功绩,是属于多尔衮的。而且他也绝对比不上十三副盔甲起兵的努尔哈赤以及有雄才大略的皇太极。福临暗自警惕。人是很容易被夸坏的,也很容易自大。坐在他这个位置上,已经不是一个两个夸他的问题,而是几十个人的夸奖,他一定要保持内心的清醒,否则很容易被弄得自我膨胀,好高骛远起来。

    第二天,皇帝在朝堂上表示,严格禁止奏折文件或者私底下将他称之为“圣”,并取消请安折子,还制定了折子的规格。开头直接写明事由,每件事情单独一列,不许再有任何歌功颂德的废话,否则一概不加处理。

    此话一出,大臣们都面面相觑。其他的还好,请安折子是为了让皇帝能够记起他们啊,例如说有的官员丁忧,如果没有请安折子的维系,三年后皇帝哪里还晓得他是哪根葱。还有那些歌功颂德的话,也不是他们想写,有时候有的事情太严重了,只好用这种话来粉饰一下。可皇帝这个说法没有错,怎么听怎么是个励精图治的样子,想要去夸一夸嘛,他刚刚又讲过不许夸,没办法,众臣只好附议,并集体将眼神放到希福和洪承畴身上:你们是满汉大学士哦,皇帝的想法我们是没有办法违抗的,就靠你们了!

    被寄予厚望的两人也一脑门子黑线,心里都把范文程骂了一通:本来这种事情是三个人分担的,你小子说辞官就辞官,留我们两个人,压力骤增啊!还好,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做摄政王的生物的存在,找他去!

    摄政王出马,一个顶俩。皇帝下的明旨上,虽然也不允许那些歌功颂德的废话,对请安折子却只是采取了抑制的手法,并没有完全取消。之前多尔衮摄政的时候,朝臣们都对他的专权跋扈有些意见,现在看来,有摄政王真好啊,他们大树底下好乘凉啊!

    没有想到,第一个响应皇帝这个写折子新方法的人是济尔哈朗。济尔哈朗上了一封长长的折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表示错不可恕悔不当初。他也不提任何要求,只是把自己的软禁生活给描述了一遍,要多惨有多惨,又说自己日日悔恨,早就病入膏肓,估计活不长了。

    “他这是为了子孙啊。”多尔衮长叹一声。可能是年纪大了,他的心也软了许多。想起当年济尔哈朗的所作所为,虽然依旧不能原谅,可孩子们似乎是没有错的,但若是要原谅他们,不管是多尔衮还是福临,都过不去心里的那道槛。

    许久,福临才开口:“将济度扔到军中吧,若是行就做个参将。就放在五哥那里。”

    经过太医的精心调养,又加上皇帝的“五哥你可要快点好起来朕还等着你帮忙做事呢”这样的催促,硕塞的身体奇迹般的好转了。到底是年轻底子好,休养了一阵后,又可以活蹦乱跳了。福临干脆扔了个任务给他,让他去训练新兵。这种兵并不是八旗,而是第一批试点的服兵役者。这些人大多是没有家庭牵挂或者是走投无路的,又有一把子力气,来当兵还有军饷拿,总比混日子强些。硕塞一开始并不给他们强化训练,而是上政治课,保证他们的忠君爱国思想。

    济度被扔到那里的时候,硕塞毫不留情的将他踢到新兵蛋子营里面,一起去上政治课先,济度也不敢违抗,跟着新兵蛋子们挤了一个多月后,精神面貌倒是大为不同。

    此外,皇帝还下了诏书,在京城设立民间信箱,若有冤情可以直接将状纸投入信箱之中,信箱钥匙由专人保管,里面的内容会上达天听。至于各级官员,在京七品以上,在外知府或者副将以上,都能向皇上上折子,将兵民疾苦一一道来。

    南书房与皇帝的工作量几乎是翻了个倍。他们一忙,京城的官员们也跟着忙乱起来,接着又有科举之事,福临恨不得将一天掰成二十四个时辰来用。这样一来,他自然就没有精力再去后宫玩什么“雨露均沾”,每天忙到很晚,然后直接往坤宁宫跑。宁妃和另外的两个格格,除了在慈宁宫请安的时候,几乎就见不到皇帝一面,只好整天的磨在慈宁宫,希望能够合了太后的眼缘,能让太后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

    后宫人少,宫务相对也轻省一些,布木布泰已经将一些事都转给了皇后去做,自己只是揽个总,平时没事就逗逗小阿哥,或者等多尔衮进宫后,两人说些悄悄话,倒也轻省。可这次一个妃两个格格一有机会就腻在这里,没事就派人来表表孝心,布木布泰知道,她们是着急了。其实她自己也着急,皇宫里只有一个孩子,太单薄了,也劝了儿子多往后宫走走,可福临只是一个“累”就足够让她心疼半天的了。

    想来想去,还是这些格格们不好,不能伺候好皇帝,难怪皇帝不宠着她们。另外,皇后这么受宠,怎么还没有身孕呢?这样不行。布木布泰决定,另外再找几个可心的进来。

    所以,当多尔衮看到一桌子的画像时,都快笑岔了气:“玉儿,你的儿子你还不懂吗?你越是给他塞女人,他越是不高兴。”

    布木布泰道:“我不管,我只想着要多抱孙子,不行吗?”

    “行行行,”多尔衮在她面前只有听话的份,“不过,皇帝最近真的挺累,你若是再逼着他,孩子怪可怜的。”

    “我才可怜呢!”布木布泰横了他一眼,“到现在了,只有一个孙子抱。福全多好玩啊,都会喊人了,若是能多几个这样的孩子,我就算死了也开心。”

    “说什么死啊活啊的,”多尔衮上前搂住她,“若是被福临听到了,又要念叨你。”

    两个人正有一句没一句的扯着,就见苏茉儿开心的进来,草草的行了个礼:“禀太后,摄政王,厄音珠格格有喜了!”

    “真的?赏!”布木布泰猛的坐直身子,脸上的欢喜怎么都遮掩不住。晚上的时候,福临在坤宁宫也听到了这个消息,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小萝莉看着身边熟睡的丈夫,摸着自己的肚子,再一次失眠了。

    60第六十章

    户部的账单已经清算完成,福临命戴明说为户部尚书。戴明说是崇祯时的进士,之前任户部陕西司主事,同时掌管通州西仓,一直兢兢业业,没有出什么政绩,也没有什么乱子。户部目前就需要这种不会耍滑头的人来管事。当然,戴明说还是有缺陷的,他是个才子,书画一绝。凡是才子,总是会有些这样那样的脾气,戴明说也不例外,高傲了一些,而且凡是有人夸奖他的书画,他就会得意洋洋。

    不过这些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毛病,正在用人之际,福临对这种事情都忍了。之后,又任陈之遴为弘文院大学士,王永吉为国史院大学士,范文程退休了,他总要从这两个人之中挑出一个来备用。

    不得不说,民间休养生息还是很快的。才几年的时间,江南一带已经从战争的疮痍中恢复了过来,苏绣稻米这些东西,也源源不断的流入了京城。而广州那里,舶来品也开始一船一船的运了进来。

    商业开始恢复。盐商慢慢的冒了头,一些有胆量远走海外的商人,也赚了个盆满钵满。福临收到了自己十弟韬塞所送的精巧的西洋座钟,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招汤若望进了宫。

    汤若望是福临的代数和几何老师,如果不是他一心想要福临去信天主教,还真是个很好的小老头。话说,福临第一次发现自己是这么这么的与宗教有缘。西/藏达/赖喇嘛在顺治九年的时候,亲自带领了三千喇嘛来北京觐见,还想让顺治成为自己的弟子,被拒绝了;之后还有佛家的玉林琇禅师,也来了北京讲法,并有了极高的名声,就连太后都让他入宫说了几次佛经,福临也见过他,这个禅师对皇帝也异常的感兴趣;还有汤若望,一心想要发展皇帝加入天主教,只要见面,定会宣传主的福音。

    这次也不例外,汤若望在见礼之后,又开始宣传起自己的教派来。福临打断了他的话,直接问他有没有办法弄到几艘商船,如果能,他就考虑在京城、盛京和扬州都建立天主教堂。汤若望被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带刺的馅饼砸了个正着,苦着脸下去想辄不提。

    和历史上不一样,福临对郑成功并不是一味的打压,而是时不时的送送高帽子,又加以引导,虽然说民族仇恨不共戴天,郑成功对这个小皇帝的私人印象还是很好的,尤其是他听从皇帝的话,派兵打倭寇之后,为他累积了许多的名望。于是,他决定再听从一次,去打澳门。

    当时的澳门是在葡萄牙的控制之下的,要攻打谈何容易。而荷兰也想在富饶的中国分一杯羹,便与郑成功联手,一同攻打澳门。葡萄牙面临困境,便写了国书给福临,要求清廷派兵协助,他们愿意将澳门的一半让出来。福临回信,派兵也行,只是葡萄牙要让出澳门的所有管辖权,这地方本来就属于朝廷,给你们住了这么长时间够意思的了。不过朝廷也不是不讲理的,会在澳门开设港口,允许他们来做生意的。

    求助不成,那就打吧。葡萄牙与荷兰和郑成功的联军对抗,三方损失都很惨重,只好再次坐下来谈判。三方谁都不肯让着谁,谈一谈,打一打,再谈一谈,时间就这么不知不觉的消耗了过去。

    三方扯皮,获利者自然是朝廷,郑成功占据的沿海地区,被稳扎稳打的收回来好些。多尔衮原本不是很同意福临的这种方法,现在看到成效,倒是喜出望外,觉得皇帝不愧是自己的侄儿,聪明,就是有风范。

    而后宫却出了不大不小一件事,厄音珠格格的孩子流产了,是个已经成形了的阿哥。厄音珠哭得几乎昏过去,布木布泰也很是心疼。厄音珠格格只不过是在御花园里散步,结果踩到了地上的小珠子,摔了一跤,肚子正好磕在假山石上,当场见了红。

    布木布泰看了皇后一眼,把皇后弄得浑身发冷——后宫是她在打理的,出了这种事,她难辞其咎。皇后首先发话下去:查!

    当时御花园路过的人不少,一个个的排查下去,最后的结果匪夷所思:坤宁宫的一个小苏拉早晨的时候在那里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事情终于闹到了皇帝面前。丢了一个孩子,福临自然也是心疼的,可是再看到明晃晃的直指皇后的证据,福临冷哼一声。仁娜的脸已经白了。她的确是看厄音珠的肚子不顺眼,可是她真的没有做过这种事情,如果,如果表哥不相信她的话……

    那个小苏拉被带了上来,明显已经用过刑,一看到福临,便连连磕头,以求饶命。

    “到底是怎么回事?”福临脸色还好,只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要发火的先兆。

    小苏拉战战兢兢的道:“是皇后,皇后身边的花束子姑姑吩咐奴才,在那里倒一些散碎的小珠子。奴才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奴才只是听命行事啊!”

    花束子跪在一边:“回皇上的话,奴婢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个小苏拉!”

    福临看向仁娜:“皇后,你怎么说?”

    仁娜直直的站在那里,脸色苍白,却依旧高昂着头:“不是我。”

    小苏拉往她的方向一扑:“皇后,您不是说会保住奴才的吗?皇后救命啊!”

    厄音珠也哭哭啼啼:“皇上,一定要为奴婢和奴婢的孩儿做主!”

    “够了!”福临一拍桌子,一屋子的声音统统安静下来,他环视一周,指着地上的小苏拉,冷冷的道,“这个奴才污蔑皇后,罪无可恕。华孟安,将他给朕拿下,再将他的全家都找来,全部杖毙,让他看看污蔑皇后的下场!”

    此话一出,小苏拉都傻了,哇的一声哭喊出来:“皇上,皇上,都是奴才一个人的错,不管奴才家人的事啊!是,是……”

    “好了!”布木布泰忽然打断了小苏拉的话,“哀家饶你家人的性命,只是你的命却是饶不得。”

    小苏拉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冲皇后磕了个头,又看了宁妃一眼,转身就朝着大殿里的柱子撞去。华孟安眼明手快,一把将他拉住。福临反而笑了:“想死啊,倒是简单了。华孟安,召集宫里的所有奴才,将这个奴才在他们面前给朕煮了,让他们机灵着点,若是谁再有胆子陷害皇后,这就是他们的下场!”

    皇后登时睁大了眼:表哥居然问都不问,就无条件的相信了她?看到小苏拉被华孟安往外拖,她连忙跪倒在地:“皇上,臣妾谢皇上信赖。只是,这奴才死不足惜,可不能因他坏了皇上的名声,还请皇上开恩。”

    福临站起身来,亲手将皇后扶了起来:“华孟安,听到你主子娘娘的话没有,把这个奴才杖毙吧。”

    屋里一片死一般的沉寂,就连厄音珠都忘记了哭泣。皇上对皇后这样明晃晃的偏心简直就是在打她们的脸。只要皇后一句“不是我”,皇上就信了?还对这么多证据不管不顾?若是有一天,皇后诞下嫡子,还有她们的日子过不?

    厄音珠得了不少赏赐,没几日,宁妃由于御前失仪,再次被贬为格格。这件事就这么抹了过去,谁都不敢再提起,而皇上对皇后的宠爱也闹得人尽皆知——倒是没有人不长眼的提什么意见,帝后和谐是国之幸事——只是后宫里,三个格格或明或暗的联合在了一起,专门致力于给皇后添堵的伟大事业。

    “苦了你了。”福临拍拍自家皇后的手。仁娜鼻子一酸:“表哥,有你在,我不苦。”

    福临叹了一口气:“朕这两日会宠着瑞格格多一些,你多担待一点。”

    “嗯。”仁娜低了头,抑制住心里的酸意,应了一声。

    于是,瑞格格在坤宁宫请安的时候,偶遇皇帝,皇帝接连好几天都去了她那里,宁格格和厄音珠格格都咬牙不止,将注意力都转移到她的身上。而瑞格格也不是好惹的,她出生钮祜禄氏,有一个很能干的堂叔,叫做遏必隆。

    三个格格斗得势均力敌,皇后那里的压力一下子小了起来。布木布泰将仁娜叫到身边,劝道:“别委屈了,皇上心里是有你的。只是你经常承宠,肚子却不见动静,不如找个帮手?”

    仁娜心里苦涩:“但凭额娘做主。”

    布木布泰笑道:“放心,你的位置稳得很,有祖宗家法还有额娘、皇帝护着,谁都不会越过你去。”

    顺治十二年六月,科尔沁镇国公绰尔济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入京,给太后请安。若论起辈分来,她是皇后的侄女,才刚刚十四岁,长得一副娇憨的模样,很是天真。

    又要玩姑侄同事一夫的把戏了吗?福临表示坚决不允许,可布木布泰仿佛铁了心一般,怎么都想让这个姑娘入宫,理由是“她看上去好生养”。

    福临黑线,这种敏感的事情,皇后又不能出声,他习惯性的一头扎进摄政王府:“叔父,帮朕去说服额娘吧。”

    这都是些神马事!多尔衮正在喂鱼,听他这么一说,手一抖,鱼食统统撒了下去。他命苦啊,( 〖清〗顺治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3197/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