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部分阅读
,硕塞却没有出席,签字的是廖侠。葡萄牙人还有些怀疑,廖侠一顿忽悠,说自己是皇帝的近臣,一品大员,而硕塞是皇帝的哥哥,按照大清的规定,和国外的和约是不能让皇帝的亲戚来签的,只能让大臣来签。
哦,皇室之间的倾轧!葡萄牙人恍然大悟,与廖侠签好了字之后,跟送瘟神一般,将多尔博和福全送了出来,恨不得敲锣打鼓张灯结彩来庆祝一番了。
硕塞一直到见到他们的时候,提在嗓子眼的心才落进了肚子里。再怎么说,两个孩子也是吃了些苦的,黑瘦了,看着高了些,再加上在船上没有办法剃头,他们的光脑门看上去毛茸茸的,后面还拖着一条有些蓬乱的辫子,看上去分外好笑。
多尔博和福全看着硕塞的黑脸,都有些害怕。庄亲王是出名的厉害人物,文武双全,皇帝的左膀右臂,一身的气势是从战场上历练出来的,气场全开的时候,两个孩子连话都不敢说了。
“知道回来了?”硕塞皮笑肉不笑的开口。
两个孩子你推推我我推推你,多尔博向前一步,腆着脸笑:“五哥......”
“还好意思叫我五哥!”硕塞终于暴起,随手将腰间的佩剑抽出,看了看,扔到一旁,又把剑鞘摘下来,然后没头没脑的冲两个孩子头上身上打去,一边打还一边骂:“都长大了是吧?翅膀硬了是吧?没事做到处乱跑,知不知道皇上急成什么样了?知不知道太后都快急病了?知不知道为了你们两个,我们还要开仗?我让你们乱跑,让你们贪玩!”
多尔博和福全左躲右闪,又不敢抵挡,只能满大帐的跑。福全叫着:“五伯,五伯,我知道错了,别打了!”
硕塞被他几句“五伯”喊得心头火起。碰上了这么个皇帝弟弟,他容易吗?东奔西走的打仗,还要被这两个熊孩子弄到海上来。他晕船啊!晕船的滋味多难受,为了这两个熊孩子,他还不得不在海上晃荡了这么久!
廖侠一直在一旁悠哉悠哉的观赏着亲王和阿哥被殴打这百年难得一遇的场景,见打得差不多了,这才慢悠悠的上来劝架:“庄亲王,您看看睿亲王和大阿哥,都瘦了这么多,您也不心疼心疼他们!”
两个孩子只想把这个风流倜傥的廖探花按在地上揍一顿:早干嘛去了,被打得生疼生疼的才来劝架,绝对是想出口气吧!硕塞倒是停了手,气喘吁吁的:“你们两个,从现在起,一步都不许离了我身边!别给我吐舌头卖乖,我告诉你们,若是敢离了我一步,我把你们两个小崽子扔进海里喂鱼!”
将多尔博和福全安置好以后,一干人等开始翻脸不认人了。廖侠先发难,拿出签好的和约,说葡萄牙人违约了。和约上写得清楚,葡萄牙人要保证多尔博和福全的安全,可现在这两人到了之后,他们一检查,浑身的伤啊。大清庄亲王被出尔反尔的葡萄牙人都气得生病了,一定要为弟弟和侄子报仇,所以,我们还是来打一架?
廖侠还很无耻的把多尔博和福全带出去给大家参观,见他们脸上身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被硕塞打的),大家都默默的统一了战线,唾弃起葡萄牙的背信弃义来。
这一战总是无法避免的。葡萄牙人也恼了。他们没有这么多的心机,送人回去的时候没有顺便带出去遛遛,而是用的马车,哪里想得到大清会对自己的亲王和阿哥下手这么狠,来夺他们的马六甲?
打吧。
施琅财大气粗,仗着高船大炮,猛烈的像葡萄牙人发起进攻。而吴三桂的缅甸距离马六甲并不远,大清的粮草辎重供给并没有葡萄牙人想象中那么艰难。再加上葡萄牙人攻占了马六甲后,对当地的土人并不友好,大清却不一样。廖侠生得漂亮,嘴巴又会说,还是从底层混上来的,带着一个通译,在硕塞拖时间的当口就逛遍了岛上的大小部落,和那些土人们相谈甚欢,若不是他不肯,说不定还能带几个当地姑娘回去。廖侠拍着胸脯打包票,若是大清接管了马六甲,便使用当地人来治理,那些好处也少不了当地人的份。
在这种情况下,葡萄牙怎么可能赢。顺治二十七年二月,施琅率兵将葡萄牙人赶出马六甲,大清正式接管了这片海峡。
大军还要继续驻扎一段时间,多尔博和福全则是提前跟着硕塞回了京城。刚刚一踏进慈宁宫的大门,两个孩子还没有来得及行礼,就被布木布泰搂入怀中,“心肝啊肉啊”的哭了一通。福临在一旁感叹:遇到儿孙的事情,就连后世鼎鼎大名的孝庄太后也是和一般的老太太没有什么两样的。
再一打量两个孩子,福临也心疼,黑成这样,皮肤也粗了,不过看上去倒是结实了一些。布木布泰哭了一阵,松开手,往一人的脑袋上就是一巴掌:“你们倒会闹事,害得我这么些日子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一闭眼就是你两个的样子。皇帝,人交给你了,你骂也好打也好,我统统都不管了!”
两个孩子早就看到福临阴沉沉的脸色,也不敢多嘴辩驳,乖乖的垂头跪在那里。福临一把将身后小苏拉手上早就准备好的戒尺扯了过来,冲着他们的屁股就是一顿胖揍,然后还罚他们禁足半年,哪里都不许去。
这一年多,蒙古雪灾,京城大旱,金星昼见,种种事情已经让福临烦不胜烦了,还要操心这两个熊孩子。福临的戒尺挥舞得更猛烈了,若不是因此将马六甲拿下,他绝对要将这两个孩子打得满脸桃花开!
112第一百一十二章
两个家伙的“壮举”在大人的眼中是不可原谅的,在同样是半大孩子的景额和珊瑚眼中却是完全的英雄事迹。他们是被罚禁足,并没有禁止别人去探望,景额带着弟弟妹妹,恨不得要在福全的房间里长期驻扎了,听他讲起海上的种种风景,眼里都是期盼。
“你们两个,都不知道带上我,太不讲义气了!”景额对自己被抛弃的事情耿耿于怀。他们弟兄几个一向是最要好的,他一个人被落下就算了,皇阿玛似乎把所有的对儿子的期望全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他的功课比以往多了几倍。
珊瑚更是不服气了。她从来都是跟着哥哥们一起受的教育,福临又宠她,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觉得就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哥哥们自己跑出去玩,还看到了打仗这么刺激的事,把她一个留在后面学女红,太过分了。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福临头疼了。
他对孩子们都是喜欢的,对皇后那里的景额和珊瑚更是偏心一些,而且,在他眼里,这些孩子还小,只是初高中的年纪,很应该好好的玩一通,可多尔博和福全这么一跑,他发现问题了。
现在是清朝。虽然在他的大力发展下,科技水平和医疗水平都有提高,却还远远不如后世的水平。现在的人普遍早熟,也普遍短命,七十就算是长寿了,而自己,却不一定能活到那个时候。福临看看自己辫子里斑驳的白发,决定要尽快培养下一代,不能让历史重新回到轨道上去。
顺治二十七年五月,皇帝下旨,将明安图之女西鲁克氏许配给大阿哥福全为嫡福晋,然后就跟忘记了一般,神奇的没有指定侧福晋的人选。
明安图有些惴惴不安。自家女儿被许配给大阿哥,可以说是高攀了,他们自然是欢喜的。可是,又想起皇家的规矩,侧福晋们庶福晋们格格们,明安图头都大了。可是,等来等去,居然没有等来皇帝将某某姑娘赐婚给大阿哥做侧福晋的旨意,明安图有些傻。不过,他就是再傻也不会跑到皇帝跟前,让皇帝给自己女儿添个堵什么的,想起睿亲王多尔博也没有侧福晋,明安图阴暗的揣摩:皇帝是男人,不注意这些细节,莫非是忘了?
其实,皇帝压根儿没忘,反而因为此事跟太后磨了好久。布木布泰是早就看中了几个姑娘的,除了西鲁克氏外,还有四个姑娘,两个准备给福全,另外两个准备给多尔博做侧福晋。多尔博的福晋是博尔济吉特氏的一个姑娘,当时多尔衮病重,福临是到处乱投医,连冲喜的想法都冒了出来,让他们快快的完婚,到头来还没有留住多尔衮的性命,反而守孝了三年。接着,多尔博又跑了出去接近两年的时间,人家姑娘独守空房,布木布泰怎么都不可能往睿亲王府塞女人。现在多尔博回来了,福全又要大婚,她做媒的念头也兴起了。
福临自然是不允许的。虽然时间久远,他也被同化得差不多了,可一夫一妻这个观念在他脑海中根深蒂固。清朝的风俗是亲王成亲之前放两个侧福晋,或者是在屋里先放几个女人给家里的少爷先用着,在福临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当年满族在草原上的时候,自然是要多弄些女人,来多生些孩子,后院乱成一团糟,辈分也牵扯不清。入关后,怕汉人笑话,也学起了一夫一妻多妾制,偏偏不能贯彻到底,弄个侧福晋出来。而皇室有侧福晋,下面的人自然会学习,弄起了侧室。后院纷扰,正室们自然会找皇后做主,仁娜便会啰啰嗦嗦的在他耳边念叨,他嫌烦。
更何况,现在的侧福晋和以前不一样了,洋人侧福晋军团占据了半壁江山,看样子还有继续扩张的趋势。大清的亲王很少的,适龄的更少,侧福晋的位置太珍贵了,不能轻易分出去。
布木布泰很不理解,在她看来,两个侧福晋的例,留一个给洋人,另外再添一个不是更好?福临只好用给景额挑未来媳妇以及给珊瑚挑老公的事情将她给绊住,为两个孩子争取到一个清静的后宅。
成婚了以后自然就不合适住在宫里了,顺治二十七年十月,册封福全为贝子,出宫建府。
景额还好,珊瑚羡慕坏了。她年纪渐大,布木布泰和仁娜两人联手将她捉在宫里,押着她学女红,不许她再去骑射,还要每日敷脸,用羊|||||||乳|洗手,就连吃的都要经过精心烹制,两个女性直系长辈力争将这个女汉子打造成精雕细琢仪态万方的公主一枚。
“阿玛,你就发发慈悲,让我出去吧!”
福全搬家,景额带着永干兴高采烈的出宫,还不忘记在珊瑚面前炫耀一番,弄得珊瑚眼馋得不行。
福临被女儿这么一磨,早就心软了,故意板着脸:“女孩子家家的,干嘛到处乱跑。宫里还有雅莉齐呢,让她陪你玩。”
珊瑚嘟起嘴:“雅莉齐要学好多东西,都没有空。”
雅莉齐是福临的小女儿,兰格格母凭女贵,封为兰妃,得以自己照顾女儿。皇帝疼爱女儿多过儿子,这是天下人都明白的,兰妃也靠着这个女儿得到了皇帝的另眼相看。因此,她把雅莉齐看得比什么都重,雅莉齐刚刚懂事,她便教这个女儿琴棋书画,还有女红绣花。和珊瑚不一样,刚刚十岁的雅莉齐已经是个彻头彻尾的小淑女了,两个女孩子根本玩不到一起去。
对福临来说,他还是更偏爱珊瑚一点,珊瑚长得更为明艳,笑容也更为灿烂,而雅莉齐则是内敛文静的,在这个日理万机的父亲面前连话都不敢说一句。
“这次出去不许惹事,不然朕也要禁你的足了。”福临最终还是禁不住女儿的哀求,答应了下来,珊瑚一声欢呼,搂住他的胳膊直笑:“阿玛最好了。”
福全搬家是件大事,珊瑚换了男装,和景额、永干一起,赶到了福全的贝子府。福全自己还挺郁闷的,如果不是跑这么一趟,他最少会得一个贝勒啊。不过,饶是这样,也足够让孩子们兴奋的了。珊瑚跑来跑去,一会儿说这个东西摆放得不对,一会儿又说这里不应该种棵树,叽叽喳喳的,分外开心。
既然出了宫,单单一个福全家怎么够。福全被弟弟妹妹磨不过,带他们去街上游玩。
京城一如既往的热闹。永干很少出来玩,这种景象对他来说新鲜无比,又对哥哥姐姐们有些害怕,左顾右盼的同时,还不忘记小心翼翼的观察兄姐的脸色,生怕惹得他们不高兴。
珊瑚第一个心软,她也不过大永干三岁,很有姐姐爱的掏出一个小荷包塞到他手上,道:“这里是散碎铜钱,你喜欢什么就去买。”
永干捏捏荷包,满脸的期盼:“真的可以吗?”
“当然。”珊瑚仗着自己对京城熟悉,开始传授经验,“出来买东西一定要用铜板,还要讲价。我们穿得好,那些人开价就会高。若是用银子,他们更是会把我们当肥羊宰了。”
“那可以用小兔子小寿星吗?”永干听得认真,一拍腰间的小荷包,“我把八月节收到的都带来了。”他说的是中秋时宫制的小金锞子,打成兔子寿星的图案,他喜欢得不行,整天都要随身带着。
珊瑚乐了:“当然不可以了,你的小兔子小寿星可值钱了,还是自己留着。”
两人一路说着,不知不觉间便与福全和景额拉开了一段距离。早就有两个小贼盯上了他们。景额等人时常出宫的,自然知道财不露白,永干不一样,他小孩子心性,觉得出门就要穿得漂漂亮亮的,打扮得像一个富家小公子,腰间的宝贝荷包更是用金线绣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很是勾人。现在见他们两个小的落在后面,看上去个子不高又弱不禁风,好对付。
两个小贼说干就干,一个趁着人多的时候挤开两人,另一个则是用身子挡着,一手将荷包从永干腰间扯了下来。
永干还没有反应过来,珊瑚却直觉不妙,大喝一声:“你们干什么!”
两个小贼拔腿就跑,永干这才发现自己的宝贝荷包不见了,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大声的喊着:“姐姐姐姐,我的小兔子,小寿星!”
侍卫们从四面围了上去,福全和景额也都掏出了防身的匕首,就准备扑上去,却见珊瑚从腰间抽出一根鞭子,直直的朝着两个小贼挥舞了过去。
谁都没有料到这个小个子会如此的勇猛,两个小贼都傻了。福全还想上前帮忙,景额在一旁把他扯住,笑道:“有珊瑚在,没问题的。”
果然没问题。珊瑚的鞭法是跟高手学的,两个小贼根本就不是她的对手,被抽得满地打滚,永干在一旁鼓掌高呼:“姐姐真厉害,姐姐好棒!”
见打得差不多了,珊瑚帅气的将鞭子一卷,收入腰间,威风凛凛的喝到:“将偷的东西交出来!”
惹到惹不起的人了,两个小贼哪里敢不听话,乖乖的送出荷包。珊瑚又命侍卫们将他们送去衙门,亲手将荷包给永干拴上,笑道:“可要注意了,人多的地方小贼很多的。”
永干崇拜的看着她,大力的点点头。一行人说说笑笑的离开,而围观的人群里,一个金色头发蓝色眼睛的男人眼都不眨的盯着珊瑚的背影,对身边的随从感叹道:“大清居然有如此美貌活力的女人,简直是女神!”
113第一百一十三章
菲德烈大公,玛丽二世的弟弟。而玛丽的老公是荷兰的威廉三世。威廉三世是个牛人,伙同老婆玛丽二世,一起废黜了岳父詹姆斯二世及七世,获得了不列颠群岛的统治权,是英、荷共主联邦的元首。
有如此出色彪悍的姐姐和姐夫,菲德烈大公日子非常轻松。他听说了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那里的茶叶丝绸精美得让人无法想象,就对大清充满了好奇。玛丽二世虽然对自己的父亲下手狠辣不留情,对这个弟弟还是挺好的,更何况她本身也很想和大清做成生意。因此,便派了几个人护卫,让弟弟带上足够的钱财,跟着商队漂洋过海的来到了东方。
没有想到,大清的生活简直是太美好了。
拜福临的开放政策所赐,此时的京城可谓是物品丰富,人种也一样的丰富。到处可见说着半生不熟官话的洋人们买这个卖那个。京城的百姓们对这些不同肤色不同发色的人也淡定了,有的铺子小伙计们都会扯上一两句西班牙语。
因此,菲德烈对大清简直爱到了骨头里,经常仗着个子高脸皮厚等优势,在京城的大小角落闲逛,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去,还学会了一口半生不熟的京片子,每天走街串巷,不管什么吃的都会大胆的尝试,居然还迷上了吃臭豆腐,让随从们头疼不已。
这次意外看到珊瑚,菲德烈魂都被勾掉了。自家姐姐已经够强了,可还是淑女一枚,绝对做不出当街鞭打小偷的事情,可见这个姑娘比姐姐还要胜上一筹,太厉害了,太让人崇拜了!一定要知道这是谁家的姑娘,如果可以的话,一定要把她弄回国去!呃,如果她家不舍得把她嫁到这么远,自己留下也是很不错的嘛。菲德烈欢快的想象起以后的美好日子来。
由于洋人侧福晋军团日益强大,且她们多数还生了孩子,并不知避讳的带着孩子满世界溜达。混血儿是很可爱的,几个混血儿几乎萌翻京城,尤其以博果儿家的玄烨为最。因此,京城人民对于和洋人成亲也没有什么意见。有不少靠卖力气出海的穷人,都从外面带回了洋媳妇儿,也有生儿育女的。这些洋媳妇儿们自然而然的形成一个小团体,经常聚在一起谈论家长里短,菲德烈的随从就很无奈的找上了她们,想要打探那天那个勇猛的萝莉是谁家的娃。
珊瑚还是相当有名气的。皇帝的大女儿,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外交部唯一一个女人,还是皇家救济会的领头公主,京城上下谁人不知。随从们很轻松的就打听了出来,菲德烈立刻开始犯起了花痴。
菲德烈很有一种骑士的精神,觉得:我喜欢你,就要让你知道我的心意,还要让全天下的人都能够看到!因此,菲德烈同志开始每天往理藩院的外交部报道。
高塞有些莫名其妙。这个金发碧眼的大高个儿老是过来晃荡到底是为什么啊?偏偏他的地位还不低,必须要自己亲自接待。不过,菲德烈怎么都不是高塞的对手,没两天就被套出话来:原来他每日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想要看一看他心目中的女神珊瑚公主。偏偏珊瑚这几日没有过来,弄得这个大高个儿挠心挠肺。
靠之!
高塞看菲德烈的眼光无限接近于瞻仰烈士了。谁不知道这个公主是皇帝的命根子,看得比几个阿哥还要金贵,这个洋人居然敢觊觎公主,到底是脑里哪根筋搭错了啊。
菲德烈异常高兴。虽然高塞言语模糊,但菲德烈目前对于公主二字异常敏感,还是听出来了他的意思,觉得自己的感情得到了公主长辈的认可,立刻用他那变调的京片子开始阐述对公主的痴心,高塞胃都疼了,有心不理他,可又害怕这家伙到处乱说,对公主声誉产生影响,只好先好言好语的将他抚慰好,然后立刻进宫,告诉自己的皇帝弟弟:不好了,你家闺女儿被人看上了!
福临整个人都囧了。他当然知道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就算他当年历史不过关,这么些年来听来来往往的商船和使臣们说得也够了。
这两个彪悍的人,事迹也同样彪悍。在他们的带领下,荷兰居然成为了一个联合共和国,文化和商贸空前的发达,甚至还有股票的产生。一直以来,大清和荷兰的商贸往来还算是融洽,只是在台湾问题上有所争执。不过,这不代表福临愿意把宝贝女儿嫁给玛丽二世的弟弟。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英格兰还是比较穷苦的,石头垒起来就是城堡,福临脑子抽了才会让女儿嫁这么远去吃苦。
不过,如果能和菲德烈搭上线,从而和玛丽二世谈生意,怎么看都是赚的。福临决定,先召见一下这个臭小子,让他带一封国书回去。
菲德烈开开心心的入宫觐见皇帝,还特意打扮了一番。穿上他最好的行头,带上他所有的五个随从,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长长的靴子擦得发亮,力争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女神的父亲看。
他不知道,他的这副模样,看在大清所有人眼里,只有一个词:寒颤。区区五个随从,就敢得瑟成这样,这摆在大清,也就是个小地主之类的货色,只在一个村子里横行。至于福临,印象就更差了:没品味,瞎炫耀,居然还看中了宝贝女儿,太过分了,必须要好好的批评一番。
菲德烈也挺失望的。他听说公主住在紫禁城,一心以为进了宫就能见到心上人,没有想到紫禁城这么大,他走了许久,才到了大殿,然后大殿里全是男人,连珊瑚的边边都没有看到。
福临表现得挺客气的,问过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的情况,又问了一些商贸方面的问题,接着就通商路一事提出了建议。无奈,菲德烈对商业方面一窍不通,更是一心想着见美人,哪里有心思去回答这些问题,这让福临更为不满。同样不满的还有福全和景额。两个阿哥都能够站朝听政了,也都明白这个洋人对自家妹子的觊觎之心,看着菲德烈越来越不顺眼。
朝堂上看他不顺眼的人不止这么点,还有一个内阁大学士,明珠。
珊瑚是他的儿媳妇儿!明珠恨不得就快冲上去摇晃着那个洋人的脖子怒吼咆哮。作为大阿哥福全的伴读,纳兰性德从小就和珊瑚一起读书一起骑马,对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妹妹非常的照顾,珊瑚长得又像皇后,明艳动人。时间长了,纳兰性德同学自然会有些心猿意马。
明珠是喜闻乐见啊,他一直是个合格的儿控,儿子能娶到公主,绝对是祖上烧了高香。偏偏这个时候冒出了一个洋人,还直截了当的表示心仪公主,明珠下定决心,回去后就安排人对这个洋人打闷棍。
不过,菲德烈还是给福临打开了一个新的想法:联姻。他一直坚持不嫁姑娘出去,宁愿接受洋人侧福晋,导致洋人小媳妇儿越来越多。虽然目前还好,不过他担心时间长了以后,大清的姑娘反而会滞销。
可要联姻的如果是他的亲闺女,他实在是不舍得。或者,他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例如说,从哪个没落宗室选拔几个姑娘出来,加以培训,使得她们可以承担外嫁的重任?
顺治二十八年正月,皇帝带着太后以及皇后亲自去往盛京视察,并传令让来进贡和拜访的使臣同去。
盛京许久没有此盛事,一时间上下忙乱不堪。盛京的宫殿早就修建一新,不再像当年那般破旧,永福宫更是金碧辉煌,可和紫禁城还是没有办法比的。站在永福宫的院子里,布木布泰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若是后人见到此场景,定会认为本宫才是当年最受宠的一个。”
福临一笑:“成王败寇,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没错,只是成王败寇罢了。你赢了,你的一切都是对的。看看如今关雎宫的冷清,再看看永福宫的美观,福临忽然间似乎看到遥远的时光里,那个使劲在关雎宫讨好卖乖装萌扮幼稚的孩子,以及某个高大削瘦可以依靠的臂膀。
在盛京的满人大多数都是旁支,倒是有一个比较显赫的家族:瓜尔佳氏。瓜尔佳氏曾经出了个鼎鼎大名的鳌拜,满清第一巴图鲁,然后一个不小心牵扯到谋反里去了。从此,这个曾经显赫的家族一下子被打入了尘埃,举家迁到了盛京。
鳌拜是没有子女的,时间长了,福临对他们家族的迁怒也淡了许多。更何况,当年处理谋反的时候,是他和多尔衮一起完成的。
或许是盛京的地方太过敏感,或许是怀旧的气氛太过美好,福临在接见瓜尔佳现任当家鄂伦的时候,神色明显平缓了许多。
鄂伦激动不已,当即拜倒在地,表现出用身家性命来为国为君效力的决心。福临表示了原谅,并当场决定让鄂伦的夫人和女儿进宫觐见布木布泰。
同时,菲德烈终于见到了梦中女神第二面。福临到盛京是带着儿女的,珊瑚跟兄弟们上街的时候,被跟踪而来的菲德烈堵了个正着。
“啊,女神,我终于见到你了!”菲德烈手捧高价从温室买来的鲜花,冲着珊瑚单膝跪地,“请接受我的爱吧!”
这是什么情况?珊瑚一头黑线,默默的往后退了一步。与她同行的福全、景额、永干以及纳兰性德同时黑了脸,有默契的挡在她面前,尤其是大才子纳兰性德,双眼喷火的看着地上的菲德烈,随时准备着抛弃文人架子,上前去打一架。
114第一百一十四章
这个时候,鲜花是很贵的,尤其是盛京。
这是珊瑚的第一个想法,然后她才反应过来,面前的这个金色头发的洋人,在向自己求爱?
饶是见多识广,珊瑚依旧被吓到了。或许是兄长们太多,又或许是父母太过娇惯,珊瑚从来都没有想过嫁人这个问题,反正她是最尊贵的公主,她的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决定的,无论如何都委屈不了。
菲德烈顶着几个男孩子火热的目光,不依不饶的继续道:“我的女神,我对你的爱天地可鉴,你的出现让天地失去了颜色。在我眼里,你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那个人,我愿意与你共度一生一世!”
要不要这么直接啊?珊瑚的黑线绵绵不绝,在光天化日之下听到此等激烈的表白,她也不由得脸红了起来。
菲德烈还想再说,福全被肉麻得受不了了,上前一拳头就砸在他的脸上。菲德烈是半跪着仰着头的,这一下砸得他是头晕眼花,条件反射的想要还手,景额笑眯眯的开口了:“我不明白你是谁,不过,大清的规矩,男人如果看上了哪个姑娘,那个姑娘的兄弟就会揍他,来考验他是否合格。”
好奇怪的规定。菲德烈表示不理解,不过,为了得到女神的青睐,忍了!大高个儿一狠心,闭上眼,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倒是让几个男孩子更加的手痒难耐,轮流上场,将他狠狠的揍了一顿。
事情闹大了。布木布泰一改慈祥的形象,对着几个孩子发了脾气:“你们几个,光长个子不长脑子吗?这种事情,别人都是遮着掩着,你们倒好,当街殴打,生怕别人不知道吗?”
菲德烈很有种英勇就义的精神,福全他们打他,他就很光棍无赖的受了,还不忘记向珊瑚表达爱意。围观群众们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了事情的真相:这个洋人在向这个小姑娘示爱。
太劲爆了!群众们的八卦是无休无止的,很快这件事情就传了开去,而女扮男装的珊瑚的真实身份,也被他们挖掘了出来。
于是,洋人迷恋珊瑚公主的风流韵事,盛京上下,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布木布泰很是生气,虽然目前大清的风气比较开放,可他们受汉人影响颇深,女孩子的名声什么的,也变得日益重要起来。
“还有你。哀家早就跟你说过,珊瑚是公主,不要老是把她当作男孩子养。你若是不去教她学什么劳什子蛮夷的话,不去教她玩鞭子骑马,她怎么会被那个洋人看到!”布木布泰迅速将炮火转移向福临和仁娜,“还有你,女儿家家的,就应该多教教她绣绣花,看看兰妃,把雅莉齐教得多文静!”
皇帝和皇后只好一起听训,布木布泰训斥了半天,苏茉儿适时的送上一杯茶,她抿了一口,道:“皇帝,现在怎么办?”
福临很无所谓的回答:“无事,一个洋人而已。若不是想和她的姐姐做生意,朕也不会多理会他。再说,珊瑚长大了,日后会有无数男人为她倾倒,若是事事理会,朕的女儿难道还不能见人了吗?”
珊瑚经过菲德烈大街示爱的壮举后,脸皮厚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听到亲生父亲这么夸奖自己,便得意的上前,挽住福临的胳膊,道:“没事,这次女儿没有准备,下次再见到他,女儿定拿鞭子抽他。”
福临刚想表扬自家的女儿巾帼不让须眉,布木布泰正式发飙,一个杯子砸了过来,顿时落地开花:“珊瑚给哀家禁足,好好的读一读女诫!老大老二,你们两个更是要罚!都抄去帮哀家抄佛经!”
自家老娘的身体真好,这个杯子扔得力道十足。福临爱莫能助的拍了拍珊瑚的脑袋,后宫的事情还是交给老娘和老婆吧,他还是忙着前朝比较重要。
这次一起来盛京的洋人自然不止一个连使臣都不是的菲德烈,当今世界上大多数有头有脸的国家都派来了使者团,甚至有不少都带来了想与大清联姻的请求。这次看到菲德烈猛烈追求珊瑚的举动,他们恍然大悟:原来联姻并不是只有他们送姑娘过来,还能让大清送姑娘去他们那里啊!听说大清的姑娘们出嫁之时会带着丰厚的嫁妆,又听说公主极其受宠,嫁妆岂不是多得吓人?菲德烈这小子会追求啊,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呢?
于是,使臣们都回去捯饬自家队伍里长得精神的小伙子,整天让他们在大街上晃悠,力图表现出自己最帅气的一面,可以吸引某个大家闺秀。只可惜,有皇帝在,盛京的治安空前的好,他们没有抓个小偷或者英雄救美的机会。
无奈,在当时的大清人眼里,洋人的长相实在是和他们的审美观不符合:看看那高得吓人的鼻子,看看那没有血色的脸,看看那深深的眼窝,看看那五颜六色的眼珠,真是要多丑有多丑,就跟鬼怪一般。
对忽然出现的这种情况,福临只是嘴角抽搐了一下,并没有投入更多的兴趣,他的注意力放在另外一件事情上。
当年他派了不少道士与和尚出国宣传道教和佛教,后来又有黄教的喇嘛,也开始往外扩张势力。现在成效逐渐显现出来。令人惊奇的是,除了东南亚一带外,佛教和黄教都不能很好的发展,倒是道教,得到了不少的信徒。
这也难怪。道教讲究的是无为清静,对人的欲望本身没有太大的限制,谁都能去拜拜,因此,空前的受欢迎。但问题也出来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像中国一样兼容并蓄的,人家会护地盘。
满世界乱跑的道士们,跑到了西西里群岛,腓力四世的统治地盘。腓力家族的一大遗传就是,他们都是忠实的天主教教徒。因此,虽然在他们的统治时期,西班牙的国力一再衰弱,各个殖民地纷纷独立,但天主教的地位,一直是坚不可摧的。更何况,西西里岛的罗马,还是那里的起源地。
在人家地头上宣扬道教的有三人:云阳道长、至妙道长、本尘道长。他们三个从顺治十二年就开始四处宣讲,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经验。在这十几年四处游荡的时间里,他们学会了各处的语言,也知道如何根据不同地方的习俗来宣扬自己的教义,在不少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也建立了许多道观。
但西西里岛是不一样的。这三人一开始小打小闹的时候还没有事,可时间长了就出了问题。
当时天主教的势力庞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出现了各种打压异端和惩罚的手段,不得不说,都相当残忍。有许多民众心里偷偷的不满,却不敢正大光明的说出来。这时,某个讲究“无为”的教派出现了,告诉他们其实信仰完全没有必要这么严肃,不得不说,有人心动了。
随着这三人的信徒逐渐增加,天主教也开始对他们另眼相看。本来,教会是不打算多事的——这三人是中国来的,听说那个国家不好惹——可是,这三人仗着教会对他们的宽厚,行事日益放肆,还装模作样的扮高人,实在是让人忍无可忍啊!
于是,这三名道长以宣扬邪教的罪名被抓了起来,教会在经过整整一个多月的讨论后,终于决定对他们实行火刑。而福临,也在大半年后,从商人的嘴里,听到了这个消息。
凭什么!福临火大了。他的子民,不远万里背井离乡跑到别的国家去讲解宗教,却被人用火烧了,这是明摆着欺负人呢!此仇不得不报!
当时,西班牙、奥斯曼、沙俄等和中国交往密切的国家,已经在京城设立了类似大使馆的机构,称作“夷国所”,而他们也邀请中国去他们那里建立大使馆,只是国人故土难离的情节十分严重,福临正在培养一些年轻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够去到国外,担任起大使的重任。
由于出了这件道士被虐杀之事,福临带着太后等人,迅速离开盛京,回到北京,但太后对瓜尔佳鄂伦的女儿林春非常喜欢,便将她一起带了回去。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福临还派人提前快马加鞭的回去,宣传了一番西班牙人烧死大清的道士,罪大恶极一事。
群情激奋。
不得不说,在皇帝的强势宣传下,现在的大清并没有闭国,民众相当能接受一些外来事物,可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是世界第一,其他地方的人都是蛮夷。现在就连一个区区的小国的蛮夷都敢欺负到大清头上来,简直是不想混了!
于是,从西班牙到北京做生意的商队和天主教的传教士们( 〖清〗顺治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3197/ )
哦,皇室之间的倾轧!葡萄牙人恍然大悟,与廖侠签好了字之后,跟送瘟神一般,将多尔博和福全送了出来,恨不得敲锣打鼓张灯结彩来庆祝一番了。
硕塞一直到见到他们的时候,提在嗓子眼的心才落进了肚子里。再怎么说,两个孩子也是吃了些苦的,黑瘦了,看着高了些,再加上在船上没有办法剃头,他们的光脑门看上去毛茸茸的,后面还拖着一条有些蓬乱的辫子,看上去分外好笑。
多尔博和福全看着硕塞的黑脸,都有些害怕。庄亲王是出名的厉害人物,文武双全,皇帝的左膀右臂,一身的气势是从战场上历练出来的,气场全开的时候,两个孩子连话都不敢说了。
“知道回来了?”硕塞皮笑肉不笑的开口。
两个孩子你推推我我推推你,多尔博向前一步,腆着脸笑:“五哥......”
“还好意思叫我五哥!”硕塞终于暴起,随手将腰间的佩剑抽出,看了看,扔到一旁,又把剑鞘摘下来,然后没头没脑的冲两个孩子头上身上打去,一边打还一边骂:“都长大了是吧?翅膀硬了是吧?没事做到处乱跑,知不知道皇上急成什么样了?知不知道太后都快急病了?知不知道为了你们两个,我们还要开仗?我让你们乱跑,让你们贪玩!”
多尔博和福全左躲右闪,又不敢抵挡,只能满大帐的跑。福全叫着:“五伯,五伯,我知道错了,别打了!”
硕塞被他几句“五伯”喊得心头火起。碰上了这么个皇帝弟弟,他容易吗?东奔西走的打仗,还要被这两个熊孩子弄到海上来。他晕船啊!晕船的滋味多难受,为了这两个熊孩子,他还不得不在海上晃荡了这么久!
廖侠一直在一旁悠哉悠哉的观赏着亲王和阿哥被殴打这百年难得一遇的场景,见打得差不多了,这才慢悠悠的上来劝架:“庄亲王,您看看睿亲王和大阿哥,都瘦了这么多,您也不心疼心疼他们!”
两个孩子只想把这个风流倜傥的廖探花按在地上揍一顿:早干嘛去了,被打得生疼生疼的才来劝架,绝对是想出口气吧!硕塞倒是停了手,气喘吁吁的:“你们两个,从现在起,一步都不许离了我身边!别给我吐舌头卖乖,我告诉你们,若是敢离了我一步,我把你们两个小崽子扔进海里喂鱼!”
将多尔博和福全安置好以后,一干人等开始翻脸不认人了。廖侠先发难,拿出签好的和约,说葡萄牙人违约了。和约上写得清楚,葡萄牙人要保证多尔博和福全的安全,可现在这两人到了之后,他们一检查,浑身的伤啊。大清庄亲王被出尔反尔的葡萄牙人都气得生病了,一定要为弟弟和侄子报仇,所以,我们还是来打一架?
廖侠还很无耻的把多尔博和福全带出去给大家参观,见他们脸上身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被硕塞打的),大家都默默的统一了战线,唾弃起葡萄牙的背信弃义来。
这一战总是无法避免的。葡萄牙人也恼了。他们没有这么多的心机,送人回去的时候没有顺便带出去遛遛,而是用的马车,哪里想得到大清会对自己的亲王和阿哥下手这么狠,来夺他们的马六甲?
打吧。
施琅财大气粗,仗着高船大炮,猛烈的像葡萄牙人发起进攻。而吴三桂的缅甸距离马六甲并不远,大清的粮草辎重供给并没有葡萄牙人想象中那么艰难。再加上葡萄牙人攻占了马六甲后,对当地的土人并不友好,大清却不一样。廖侠生得漂亮,嘴巴又会说,还是从底层混上来的,带着一个通译,在硕塞拖时间的当口就逛遍了岛上的大小部落,和那些土人们相谈甚欢,若不是他不肯,说不定还能带几个当地姑娘回去。廖侠拍着胸脯打包票,若是大清接管了马六甲,便使用当地人来治理,那些好处也少不了当地人的份。
在这种情况下,葡萄牙怎么可能赢。顺治二十七年二月,施琅率兵将葡萄牙人赶出马六甲,大清正式接管了这片海峡。
大军还要继续驻扎一段时间,多尔博和福全则是提前跟着硕塞回了京城。刚刚一踏进慈宁宫的大门,两个孩子还没有来得及行礼,就被布木布泰搂入怀中,“心肝啊肉啊”的哭了一通。福临在一旁感叹:遇到儿孙的事情,就连后世鼎鼎大名的孝庄太后也是和一般的老太太没有什么两样的。
再一打量两个孩子,福临也心疼,黑成这样,皮肤也粗了,不过看上去倒是结实了一些。布木布泰哭了一阵,松开手,往一人的脑袋上就是一巴掌:“你们倒会闹事,害得我这么些日子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一闭眼就是你两个的样子。皇帝,人交给你了,你骂也好打也好,我统统都不管了!”
两个孩子早就看到福临阴沉沉的脸色,也不敢多嘴辩驳,乖乖的垂头跪在那里。福临一把将身后小苏拉手上早就准备好的戒尺扯了过来,冲着他们的屁股就是一顿胖揍,然后还罚他们禁足半年,哪里都不许去。
这一年多,蒙古雪灾,京城大旱,金星昼见,种种事情已经让福临烦不胜烦了,还要操心这两个熊孩子。福临的戒尺挥舞得更猛烈了,若不是因此将马六甲拿下,他绝对要将这两个孩子打得满脸桃花开!
112第一百一十二章
两个家伙的“壮举”在大人的眼中是不可原谅的,在同样是半大孩子的景额和珊瑚眼中却是完全的英雄事迹。他们是被罚禁足,并没有禁止别人去探望,景额带着弟弟妹妹,恨不得要在福全的房间里长期驻扎了,听他讲起海上的种种风景,眼里都是期盼。
“你们两个,都不知道带上我,太不讲义气了!”景额对自己被抛弃的事情耿耿于怀。他们弟兄几个一向是最要好的,他一个人被落下就算了,皇阿玛似乎把所有的对儿子的期望全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他的功课比以往多了几倍。
珊瑚更是不服气了。她从来都是跟着哥哥们一起受的教育,福临又宠她,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觉得就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哥哥们自己跑出去玩,还看到了打仗这么刺激的事,把她一个留在后面学女红,太过分了。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福临头疼了。
他对孩子们都是喜欢的,对皇后那里的景额和珊瑚更是偏心一些,而且,在他眼里,这些孩子还小,只是初高中的年纪,很应该好好的玩一通,可多尔博和福全这么一跑,他发现问题了。
现在是清朝。虽然在他的大力发展下,科技水平和医疗水平都有提高,却还远远不如后世的水平。现在的人普遍早熟,也普遍短命,七十就算是长寿了,而自己,却不一定能活到那个时候。福临看看自己辫子里斑驳的白发,决定要尽快培养下一代,不能让历史重新回到轨道上去。
顺治二十七年五月,皇帝下旨,将明安图之女西鲁克氏许配给大阿哥福全为嫡福晋,然后就跟忘记了一般,神奇的没有指定侧福晋的人选。
明安图有些惴惴不安。自家女儿被许配给大阿哥,可以说是高攀了,他们自然是欢喜的。可是,又想起皇家的规矩,侧福晋们庶福晋们格格们,明安图头都大了。可是,等来等去,居然没有等来皇帝将某某姑娘赐婚给大阿哥做侧福晋的旨意,明安图有些傻。不过,他就是再傻也不会跑到皇帝跟前,让皇帝给自己女儿添个堵什么的,想起睿亲王多尔博也没有侧福晋,明安图阴暗的揣摩:皇帝是男人,不注意这些细节,莫非是忘了?
其实,皇帝压根儿没忘,反而因为此事跟太后磨了好久。布木布泰是早就看中了几个姑娘的,除了西鲁克氏外,还有四个姑娘,两个准备给福全,另外两个准备给多尔博做侧福晋。多尔博的福晋是博尔济吉特氏的一个姑娘,当时多尔衮病重,福临是到处乱投医,连冲喜的想法都冒了出来,让他们快快的完婚,到头来还没有留住多尔衮的性命,反而守孝了三年。接着,多尔博又跑了出去接近两年的时间,人家姑娘独守空房,布木布泰怎么都不可能往睿亲王府塞女人。现在多尔博回来了,福全又要大婚,她做媒的念头也兴起了。
福临自然是不允许的。虽然时间久远,他也被同化得差不多了,可一夫一妻这个观念在他脑海中根深蒂固。清朝的风俗是亲王成亲之前放两个侧福晋,或者是在屋里先放几个女人给家里的少爷先用着,在福临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当年满族在草原上的时候,自然是要多弄些女人,来多生些孩子,后院乱成一团糟,辈分也牵扯不清。入关后,怕汉人笑话,也学起了一夫一妻多妾制,偏偏不能贯彻到底,弄个侧福晋出来。而皇室有侧福晋,下面的人自然会学习,弄起了侧室。后院纷扰,正室们自然会找皇后做主,仁娜便会啰啰嗦嗦的在他耳边念叨,他嫌烦。
更何况,现在的侧福晋和以前不一样了,洋人侧福晋军团占据了半壁江山,看样子还有继续扩张的趋势。大清的亲王很少的,适龄的更少,侧福晋的位置太珍贵了,不能轻易分出去。
布木布泰很不理解,在她看来,两个侧福晋的例,留一个给洋人,另外再添一个不是更好?福临只好用给景额挑未来媳妇以及给珊瑚挑老公的事情将她给绊住,为两个孩子争取到一个清静的后宅。
成婚了以后自然就不合适住在宫里了,顺治二十七年十月,册封福全为贝子,出宫建府。
景额还好,珊瑚羡慕坏了。她年纪渐大,布木布泰和仁娜两人联手将她捉在宫里,押着她学女红,不许她再去骑射,还要每日敷脸,用羊|||||||乳|洗手,就连吃的都要经过精心烹制,两个女性直系长辈力争将这个女汉子打造成精雕细琢仪态万方的公主一枚。
“阿玛,你就发发慈悲,让我出去吧!”
福全搬家,景额带着永干兴高采烈的出宫,还不忘记在珊瑚面前炫耀一番,弄得珊瑚眼馋得不行。
福临被女儿这么一磨,早就心软了,故意板着脸:“女孩子家家的,干嘛到处乱跑。宫里还有雅莉齐呢,让她陪你玩。”
珊瑚嘟起嘴:“雅莉齐要学好多东西,都没有空。”
雅莉齐是福临的小女儿,兰格格母凭女贵,封为兰妃,得以自己照顾女儿。皇帝疼爱女儿多过儿子,这是天下人都明白的,兰妃也靠着这个女儿得到了皇帝的另眼相看。因此,她把雅莉齐看得比什么都重,雅莉齐刚刚懂事,她便教这个女儿琴棋书画,还有女红绣花。和珊瑚不一样,刚刚十岁的雅莉齐已经是个彻头彻尾的小淑女了,两个女孩子根本玩不到一起去。
对福临来说,他还是更偏爱珊瑚一点,珊瑚长得更为明艳,笑容也更为灿烂,而雅莉齐则是内敛文静的,在这个日理万机的父亲面前连话都不敢说一句。
“这次出去不许惹事,不然朕也要禁你的足了。”福临最终还是禁不住女儿的哀求,答应了下来,珊瑚一声欢呼,搂住他的胳膊直笑:“阿玛最好了。”
福全搬家是件大事,珊瑚换了男装,和景额、永干一起,赶到了福全的贝子府。福全自己还挺郁闷的,如果不是跑这么一趟,他最少会得一个贝勒啊。不过,饶是这样,也足够让孩子们兴奋的了。珊瑚跑来跑去,一会儿说这个东西摆放得不对,一会儿又说这里不应该种棵树,叽叽喳喳的,分外开心。
既然出了宫,单单一个福全家怎么够。福全被弟弟妹妹磨不过,带他们去街上游玩。
京城一如既往的热闹。永干很少出来玩,这种景象对他来说新鲜无比,又对哥哥姐姐们有些害怕,左顾右盼的同时,还不忘记小心翼翼的观察兄姐的脸色,生怕惹得他们不高兴。
珊瑚第一个心软,她也不过大永干三岁,很有姐姐爱的掏出一个小荷包塞到他手上,道:“这里是散碎铜钱,你喜欢什么就去买。”
永干捏捏荷包,满脸的期盼:“真的可以吗?”
“当然。”珊瑚仗着自己对京城熟悉,开始传授经验,“出来买东西一定要用铜板,还要讲价。我们穿得好,那些人开价就会高。若是用银子,他们更是会把我们当肥羊宰了。”
“那可以用小兔子小寿星吗?”永干听得认真,一拍腰间的小荷包,“我把八月节收到的都带来了。”他说的是中秋时宫制的小金锞子,打成兔子寿星的图案,他喜欢得不行,整天都要随身带着。
珊瑚乐了:“当然不可以了,你的小兔子小寿星可值钱了,还是自己留着。”
两人一路说着,不知不觉间便与福全和景额拉开了一段距离。早就有两个小贼盯上了他们。景额等人时常出宫的,自然知道财不露白,永干不一样,他小孩子心性,觉得出门就要穿得漂漂亮亮的,打扮得像一个富家小公子,腰间的宝贝荷包更是用金线绣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很是勾人。现在见他们两个小的落在后面,看上去个子不高又弱不禁风,好对付。
两个小贼说干就干,一个趁着人多的时候挤开两人,另一个则是用身子挡着,一手将荷包从永干腰间扯了下来。
永干还没有反应过来,珊瑚却直觉不妙,大喝一声:“你们干什么!”
两个小贼拔腿就跑,永干这才发现自己的宝贝荷包不见了,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大声的喊着:“姐姐姐姐,我的小兔子,小寿星!”
侍卫们从四面围了上去,福全和景额也都掏出了防身的匕首,就准备扑上去,却见珊瑚从腰间抽出一根鞭子,直直的朝着两个小贼挥舞了过去。
谁都没有料到这个小个子会如此的勇猛,两个小贼都傻了。福全还想上前帮忙,景额在一旁把他扯住,笑道:“有珊瑚在,没问题的。”
果然没问题。珊瑚的鞭法是跟高手学的,两个小贼根本就不是她的对手,被抽得满地打滚,永干在一旁鼓掌高呼:“姐姐真厉害,姐姐好棒!”
见打得差不多了,珊瑚帅气的将鞭子一卷,收入腰间,威风凛凛的喝到:“将偷的东西交出来!”
惹到惹不起的人了,两个小贼哪里敢不听话,乖乖的送出荷包。珊瑚又命侍卫们将他们送去衙门,亲手将荷包给永干拴上,笑道:“可要注意了,人多的地方小贼很多的。”
永干崇拜的看着她,大力的点点头。一行人说说笑笑的离开,而围观的人群里,一个金色头发蓝色眼睛的男人眼都不眨的盯着珊瑚的背影,对身边的随从感叹道:“大清居然有如此美貌活力的女人,简直是女神!”
113第一百一十三章
菲德烈大公,玛丽二世的弟弟。而玛丽的老公是荷兰的威廉三世。威廉三世是个牛人,伙同老婆玛丽二世,一起废黜了岳父詹姆斯二世及七世,获得了不列颠群岛的统治权,是英、荷共主联邦的元首。
有如此出色彪悍的姐姐和姐夫,菲德烈大公日子非常轻松。他听说了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那里的茶叶丝绸精美得让人无法想象,就对大清充满了好奇。玛丽二世虽然对自己的父亲下手狠辣不留情,对这个弟弟还是挺好的,更何况她本身也很想和大清做成生意。因此,便派了几个人护卫,让弟弟带上足够的钱财,跟着商队漂洋过海的来到了东方。
没有想到,大清的生活简直是太美好了。
拜福临的开放政策所赐,此时的京城可谓是物品丰富,人种也一样的丰富。到处可见说着半生不熟官话的洋人们买这个卖那个。京城的百姓们对这些不同肤色不同发色的人也淡定了,有的铺子小伙计们都会扯上一两句西班牙语。
因此,菲德烈对大清简直爱到了骨头里,经常仗着个子高脸皮厚等优势,在京城的大小角落闲逛,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去,还学会了一口半生不熟的京片子,每天走街串巷,不管什么吃的都会大胆的尝试,居然还迷上了吃臭豆腐,让随从们头疼不已。
这次意外看到珊瑚,菲德烈魂都被勾掉了。自家姐姐已经够强了,可还是淑女一枚,绝对做不出当街鞭打小偷的事情,可见这个姑娘比姐姐还要胜上一筹,太厉害了,太让人崇拜了!一定要知道这是谁家的姑娘,如果可以的话,一定要把她弄回国去!呃,如果她家不舍得把她嫁到这么远,自己留下也是很不错的嘛。菲德烈欢快的想象起以后的美好日子来。
由于洋人侧福晋军团日益强大,且她们多数还生了孩子,并不知避讳的带着孩子满世界溜达。混血儿是很可爱的,几个混血儿几乎萌翻京城,尤其以博果儿家的玄烨为最。因此,京城人民对于和洋人成亲也没有什么意见。有不少靠卖力气出海的穷人,都从外面带回了洋媳妇儿,也有生儿育女的。这些洋媳妇儿们自然而然的形成一个小团体,经常聚在一起谈论家长里短,菲德烈的随从就很无奈的找上了她们,想要打探那天那个勇猛的萝莉是谁家的娃。
珊瑚还是相当有名气的。皇帝的大女儿,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外交部唯一一个女人,还是皇家救济会的领头公主,京城上下谁人不知。随从们很轻松的就打听了出来,菲德烈立刻开始犯起了花痴。
菲德烈很有一种骑士的精神,觉得:我喜欢你,就要让你知道我的心意,还要让全天下的人都能够看到!因此,菲德烈同志开始每天往理藩院的外交部报道。
高塞有些莫名其妙。这个金发碧眼的大高个儿老是过来晃荡到底是为什么啊?偏偏他的地位还不低,必须要自己亲自接待。不过,菲德烈怎么都不是高塞的对手,没两天就被套出话来:原来他每日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想要看一看他心目中的女神珊瑚公主。偏偏珊瑚这几日没有过来,弄得这个大高个儿挠心挠肺。
靠之!
高塞看菲德烈的眼光无限接近于瞻仰烈士了。谁不知道这个公主是皇帝的命根子,看得比几个阿哥还要金贵,这个洋人居然敢觊觎公主,到底是脑里哪根筋搭错了啊。
菲德烈异常高兴。虽然高塞言语模糊,但菲德烈目前对于公主二字异常敏感,还是听出来了他的意思,觉得自己的感情得到了公主长辈的认可,立刻用他那变调的京片子开始阐述对公主的痴心,高塞胃都疼了,有心不理他,可又害怕这家伙到处乱说,对公主声誉产生影响,只好先好言好语的将他抚慰好,然后立刻进宫,告诉自己的皇帝弟弟:不好了,你家闺女儿被人看上了!
福临整个人都囧了。他当然知道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就算他当年历史不过关,这么些年来听来来往往的商船和使臣们说得也够了。
这两个彪悍的人,事迹也同样彪悍。在他们的带领下,荷兰居然成为了一个联合共和国,文化和商贸空前的发达,甚至还有股票的产生。一直以来,大清和荷兰的商贸往来还算是融洽,只是在台湾问题上有所争执。不过,这不代表福临愿意把宝贝女儿嫁给玛丽二世的弟弟。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英格兰还是比较穷苦的,石头垒起来就是城堡,福临脑子抽了才会让女儿嫁这么远去吃苦。
不过,如果能和菲德烈搭上线,从而和玛丽二世谈生意,怎么看都是赚的。福临决定,先召见一下这个臭小子,让他带一封国书回去。
菲德烈开开心心的入宫觐见皇帝,还特意打扮了一番。穿上他最好的行头,带上他所有的五个随从,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长长的靴子擦得发亮,力争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女神的父亲看。
他不知道,他的这副模样,看在大清所有人眼里,只有一个词:寒颤。区区五个随从,就敢得瑟成这样,这摆在大清,也就是个小地主之类的货色,只在一个村子里横行。至于福临,印象就更差了:没品味,瞎炫耀,居然还看中了宝贝女儿,太过分了,必须要好好的批评一番。
菲德烈也挺失望的。他听说公主住在紫禁城,一心以为进了宫就能见到心上人,没有想到紫禁城这么大,他走了许久,才到了大殿,然后大殿里全是男人,连珊瑚的边边都没有看到。
福临表现得挺客气的,问过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的情况,又问了一些商贸方面的问题,接着就通商路一事提出了建议。无奈,菲德烈对商业方面一窍不通,更是一心想着见美人,哪里有心思去回答这些问题,这让福临更为不满。同样不满的还有福全和景额。两个阿哥都能够站朝听政了,也都明白这个洋人对自家妹子的觊觎之心,看着菲德烈越来越不顺眼。
朝堂上看他不顺眼的人不止这么点,还有一个内阁大学士,明珠。
珊瑚是他的儿媳妇儿!明珠恨不得就快冲上去摇晃着那个洋人的脖子怒吼咆哮。作为大阿哥福全的伴读,纳兰性德从小就和珊瑚一起读书一起骑马,对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妹妹非常的照顾,珊瑚长得又像皇后,明艳动人。时间长了,纳兰性德同学自然会有些心猿意马。
明珠是喜闻乐见啊,他一直是个合格的儿控,儿子能娶到公主,绝对是祖上烧了高香。偏偏这个时候冒出了一个洋人,还直截了当的表示心仪公主,明珠下定决心,回去后就安排人对这个洋人打闷棍。
不过,菲德烈还是给福临打开了一个新的想法:联姻。他一直坚持不嫁姑娘出去,宁愿接受洋人侧福晋,导致洋人小媳妇儿越来越多。虽然目前还好,不过他担心时间长了以后,大清的姑娘反而会滞销。
可要联姻的如果是他的亲闺女,他实在是不舍得。或者,他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例如说,从哪个没落宗室选拔几个姑娘出来,加以培训,使得她们可以承担外嫁的重任?
顺治二十八年正月,皇帝带着太后以及皇后亲自去往盛京视察,并传令让来进贡和拜访的使臣同去。
盛京许久没有此盛事,一时间上下忙乱不堪。盛京的宫殿早就修建一新,不再像当年那般破旧,永福宫更是金碧辉煌,可和紫禁城还是没有办法比的。站在永福宫的院子里,布木布泰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若是后人见到此场景,定会认为本宫才是当年最受宠的一个。”
福临一笑:“成王败寇,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没错,只是成王败寇罢了。你赢了,你的一切都是对的。看看如今关雎宫的冷清,再看看永福宫的美观,福临忽然间似乎看到遥远的时光里,那个使劲在关雎宫讨好卖乖装萌扮幼稚的孩子,以及某个高大削瘦可以依靠的臂膀。
在盛京的满人大多数都是旁支,倒是有一个比较显赫的家族:瓜尔佳氏。瓜尔佳氏曾经出了个鼎鼎大名的鳌拜,满清第一巴图鲁,然后一个不小心牵扯到谋反里去了。从此,这个曾经显赫的家族一下子被打入了尘埃,举家迁到了盛京。
鳌拜是没有子女的,时间长了,福临对他们家族的迁怒也淡了许多。更何况,当年处理谋反的时候,是他和多尔衮一起完成的。
或许是盛京的地方太过敏感,或许是怀旧的气氛太过美好,福临在接见瓜尔佳现任当家鄂伦的时候,神色明显平缓了许多。
鄂伦激动不已,当即拜倒在地,表现出用身家性命来为国为君效力的决心。福临表示了原谅,并当场决定让鄂伦的夫人和女儿进宫觐见布木布泰。
同时,菲德烈终于见到了梦中女神第二面。福临到盛京是带着儿女的,珊瑚跟兄弟们上街的时候,被跟踪而来的菲德烈堵了个正着。
“啊,女神,我终于见到你了!”菲德烈手捧高价从温室买来的鲜花,冲着珊瑚单膝跪地,“请接受我的爱吧!”
这是什么情况?珊瑚一头黑线,默默的往后退了一步。与她同行的福全、景额、永干以及纳兰性德同时黑了脸,有默契的挡在她面前,尤其是大才子纳兰性德,双眼喷火的看着地上的菲德烈,随时准备着抛弃文人架子,上前去打一架。
114第一百一十四章
这个时候,鲜花是很贵的,尤其是盛京。
这是珊瑚的第一个想法,然后她才反应过来,面前的这个金色头发的洋人,在向自己求爱?
饶是见多识广,珊瑚依旧被吓到了。或许是兄长们太多,又或许是父母太过娇惯,珊瑚从来都没有想过嫁人这个问题,反正她是最尊贵的公主,她的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决定的,无论如何都委屈不了。
菲德烈顶着几个男孩子火热的目光,不依不饶的继续道:“我的女神,我对你的爱天地可鉴,你的出现让天地失去了颜色。在我眼里,你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那个人,我愿意与你共度一生一世!”
要不要这么直接啊?珊瑚的黑线绵绵不绝,在光天化日之下听到此等激烈的表白,她也不由得脸红了起来。
菲德烈还想再说,福全被肉麻得受不了了,上前一拳头就砸在他的脸上。菲德烈是半跪着仰着头的,这一下砸得他是头晕眼花,条件反射的想要还手,景额笑眯眯的开口了:“我不明白你是谁,不过,大清的规矩,男人如果看上了哪个姑娘,那个姑娘的兄弟就会揍他,来考验他是否合格。”
好奇怪的规定。菲德烈表示不理解,不过,为了得到女神的青睐,忍了!大高个儿一狠心,闭上眼,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倒是让几个男孩子更加的手痒难耐,轮流上场,将他狠狠的揍了一顿。
事情闹大了。布木布泰一改慈祥的形象,对着几个孩子发了脾气:“你们几个,光长个子不长脑子吗?这种事情,别人都是遮着掩着,你们倒好,当街殴打,生怕别人不知道吗?”
菲德烈很有种英勇就义的精神,福全他们打他,他就很光棍无赖的受了,还不忘记向珊瑚表达爱意。围观群众们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了事情的真相:这个洋人在向这个小姑娘示爱。
太劲爆了!群众们的八卦是无休无止的,很快这件事情就传了开去,而女扮男装的珊瑚的真实身份,也被他们挖掘了出来。
于是,洋人迷恋珊瑚公主的风流韵事,盛京上下,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布木布泰很是生气,虽然目前大清的风气比较开放,可他们受汉人影响颇深,女孩子的名声什么的,也变得日益重要起来。
“还有你。哀家早就跟你说过,珊瑚是公主,不要老是把她当作男孩子养。你若是不去教她学什么劳什子蛮夷的话,不去教她玩鞭子骑马,她怎么会被那个洋人看到!”布木布泰迅速将炮火转移向福临和仁娜,“还有你,女儿家家的,就应该多教教她绣绣花,看看兰妃,把雅莉齐教得多文静!”
皇帝和皇后只好一起听训,布木布泰训斥了半天,苏茉儿适时的送上一杯茶,她抿了一口,道:“皇帝,现在怎么办?”
福临很无所谓的回答:“无事,一个洋人而已。若不是想和她的姐姐做生意,朕也不会多理会他。再说,珊瑚长大了,日后会有无数男人为她倾倒,若是事事理会,朕的女儿难道还不能见人了吗?”
珊瑚经过菲德烈大街示爱的壮举后,脸皮厚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听到亲生父亲这么夸奖自己,便得意的上前,挽住福临的胳膊,道:“没事,这次女儿没有准备,下次再见到他,女儿定拿鞭子抽他。”
福临刚想表扬自家的女儿巾帼不让须眉,布木布泰正式发飙,一个杯子砸了过来,顿时落地开花:“珊瑚给哀家禁足,好好的读一读女诫!老大老二,你们两个更是要罚!都抄去帮哀家抄佛经!”
自家老娘的身体真好,这个杯子扔得力道十足。福临爱莫能助的拍了拍珊瑚的脑袋,后宫的事情还是交给老娘和老婆吧,他还是忙着前朝比较重要。
这次一起来盛京的洋人自然不止一个连使臣都不是的菲德烈,当今世界上大多数有头有脸的国家都派来了使者团,甚至有不少都带来了想与大清联姻的请求。这次看到菲德烈猛烈追求珊瑚的举动,他们恍然大悟:原来联姻并不是只有他们送姑娘过来,还能让大清送姑娘去他们那里啊!听说大清的姑娘们出嫁之时会带着丰厚的嫁妆,又听说公主极其受宠,嫁妆岂不是多得吓人?菲德烈这小子会追求啊,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呢?
于是,使臣们都回去捯饬自家队伍里长得精神的小伙子,整天让他们在大街上晃悠,力图表现出自己最帅气的一面,可以吸引某个大家闺秀。只可惜,有皇帝在,盛京的治安空前的好,他们没有抓个小偷或者英雄救美的机会。
无奈,在当时的大清人眼里,洋人的长相实在是和他们的审美观不符合:看看那高得吓人的鼻子,看看那没有血色的脸,看看那深深的眼窝,看看那五颜六色的眼珠,真是要多丑有多丑,就跟鬼怪一般。
对忽然出现的这种情况,福临只是嘴角抽搐了一下,并没有投入更多的兴趣,他的注意力放在另外一件事情上。
当年他派了不少道士与和尚出国宣传道教和佛教,后来又有黄教的喇嘛,也开始往外扩张势力。现在成效逐渐显现出来。令人惊奇的是,除了东南亚一带外,佛教和黄教都不能很好的发展,倒是道教,得到了不少的信徒。
这也难怪。道教讲究的是无为清静,对人的欲望本身没有太大的限制,谁都能去拜拜,因此,空前的受欢迎。但问题也出来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像中国一样兼容并蓄的,人家会护地盘。
满世界乱跑的道士们,跑到了西西里群岛,腓力四世的统治地盘。腓力家族的一大遗传就是,他们都是忠实的天主教教徒。因此,虽然在他们的统治时期,西班牙的国力一再衰弱,各个殖民地纷纷独立,但天主教的地位,一直是坚不可摧的。更何况,西西里岛的罗马,还是那里的起源地。
在人家地头上宣扬道教的有三人:云阳道长、至妙道长、本尘道长。他们三个从顺治十二年就开始四处宣讲,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经验。在这十几年四处游荡的时间里,他们学会了各处的语言,也知道如何根据不同地方的习俗来宣扬自己的教义,在不少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也建立了许多道观。
但西西里岛是不一样的。这三人一开始小打小闹的时候还没有事,可时间长了就出了问题。
当时天主教的势力庞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出现了各种打压异端和惩罚的手段,不得不说,都相当残忍。有许多民众心里偷偷的不满,却不敢正大光明的说出来。这时,某个讲究“无为”的教派出现了,告诉他们其实信仰完全没有必要这么严肃,不得不说,有人心动了。
随着这三人的信徒逐渐增加,天主教也开始对他们另眼相看。本来,教会是不打算多事的——这三人是中国来的,听说那个国家不好惹——可是,这三人仗着教会对他们的宽厚,行事日益放肆,还装模作样的扮高人,实在是让人忍无可忍啊!
于是,这三名道长以宣扬邪教的罪名被抓了起来,教会在经过整整一个多月的讨论后,终于决定对他们实行火刑。而福临,也在大半年后,从商人的嘴里,听到了这个消息。
凭什么!福临火大了。他的子民,不远万里背井离乡跑到别的国家去讲解宗教,却被人用火烧了,这是明摆着欺负人呢!此仇不得不报!
当时,西班牙、奥斯曼、沙俄等和中国交往密切的国家,已经在京城设立了类似大使馆的机构,称作“夷国所”,而他们也邀请中国去他们那里建立大使馆,只是国人故土难离的情节十分严重,福临正在培养一些年轻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够去到国外,担任起大使的重任。
由于出了这件道士被虐杀之事,福临带着太后等人,迅速离开盛京,回到北京,但太后对瓜尔佳鄂伦的女儿林春非常喜欢,便将她一起带了回去。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福临还派人提前快马加鞭的回去,宣传了一番西班牙人烧死大清的道士,罪大恶极一事。
群情激奋。
不得不说,在皇帝的强势宣传下,现在的大清并没有闭国,民众相当能接受一些外来事物,可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是世界第一,其他地方的人都是蛮夷。现在就连一个区区的小国的蛮夷都敢欺负到大清头上来,简直是不想混了!
于是,从西班牙到北京做生意的商队和天主教的传教士们( 〖清〗顺治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3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