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清〗顺治之路 > 〖清〗顺治之路 第 34 部分阅读

第 34 部分阅读

    慌了,纷纷跑到自己的大使馆避难。而人民群众是淳朴的,他们不懂什么是西班牙什么是荷兰什么是沙俄什么是天主教什么是基督教,在他们眼里,统统是蛮夷。所以,京城百姓自发举行了一些砸洋人铺子,砸洋人教堂的活动,甚至连夷国所也遭了殃,不少人拿石头去砸他们的窗户。更为过分的是,有的百姓在街上随便抓到个洋人就开始揍,弄得洋人们个个都不敢出门。

    理藩院被抗议的使臣们挤满了。他们很冤枉:明明是西班牙的错,干嘛连他们都要连累呢?要知道,他们和西班牙也是有仇的,这连坐也连坐得太不讲理了一些吧。

    高塞态度很是强硬:西班牙犯了错,我们是肯定要惩罚他们的!但是,你们距离西班牙这么近,我就不相信你们没有得到消息,结果你们一个都不来告诉我们一声,我们还是从本国的商队那里听说的,知情不报,你们同样有错!

    使臣们快哭了。说实话,天主教堂做此事的时候,也怕引起中国不满,是封锁了消息的,他们得到消息的时间不比朝廷早好不好?

    于是,叫冤声此起彼伏,在御驾还没有回京的时候,留在理藩院的西班牙使臣已经被孤立了,所有的国家都很团结的站在朝廷一方,严正谴责西班牙的不人道不道德的错误行为。

    115第一百一十五章

    “如此这般就结束了?”福临看着理藩院呈上来报告,口气很是不善。

    高塞也很为难。皇帝自幼就是个不吃亏的人,就算是吃了亏很快也会找补回来,出了这种事,皇帝不可能不想找回场子,可是,然后呢?

    腓力四世的姐姐是法兰西太后,两个国家有着天然联盟,而且当年的马六甲一战,大清和欧洲各新兴势力梁子就结下了。这些新兴的国家本身都不大,由于地理和科技的优势,他们想要更好的发展,只有殖民这一条路好走。随着新大6的发现和航海技术的日益发达,这些国家也从殖民地获取了越来越多的甜头,真金白银一船一船的往自己的国土运。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出现了。他们的皇帝非常不讲理的决定万事插一手。和奥斯曼搞好了关系,压制了他们的商路不算,还四处派商队。

    说实话,一开始,他们是看不上中国商队这种和风细雨的方式的——抢占殖民地嘛,就要像他们这样真刀真枪的干——可事实的结果让他们跌破了眼镜:中国的商人们、和尚们、道士们、书生们,用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渗入到了殖民地的各个角落,甚至有好几个他们的殖民地官方语言快变成中文了,想想就要落泪啊,还让不让人混了?

    因此,这次道士被杀事件,大家还是站在一旁看热闹的,只要顺便表达一下自己的谴责和同情就行了,反正谴责和同情又不值钱。

    理藩院也没有办法。人家杀了你三个道士,你总不能反过头去杀人家三个传教士吧?这也太有失泱泱大国的风范了吧?所以,要求赔偿些实际的东西,也是可以的吧?理藩院的做法,就是让腓力四世亲自发文道歉,并在西班牙所控制的范围内全面减免大清商品的关税。

    福临不满,很不满。三条活生生的人命,还是他的子民,就这么轻飘飘的被烧死了?虽然每年经过他的手批准处斩的人数量颇多,更不提战争中伤亡的无数军民,可他就是不能看着自己的子民这么被人欺负死,自己还不能给他们报仇撑腰!

    明珠上前一步道:“奴才听闻,那些蛮夷国家彼此之间也是不和睦的,就算是兄弟姐妹,互相残杀起来什么都不顾。不如,我们从这方面入手?”

    挑起内乱?一旁的廖侠眼睛亮了,迅速接话:“此事可以让臣去做。”

    廖侠的脑袋不知道是什么做的,不管学什么都非常快,三教九流都混得开,能说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法语,甚至还会一些地方的土话。这丫又仗着自己那张风流倜傥的脸,退朝后换上便服满京城的跑,的确有自己的消息来源。

    所以,廖探花你又要去出卖色相了吗?你的节操呢?明珠和范承谟一左一右的用鄙视的眼光偷偷的看着他,廖探花光明正大的看回去:怎么样,我有色相我骄傲!

    于是,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下来。理藩院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分头去找他们的大使谈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诱之以利,而廖侠则是利用了手里的一切资源,四处传播谣言。

    接着,皇帝在朝堂上发了雷霆之怒。皇帝的态度很是强硬:此事若是现在不处理,以后岂不是人人都会爬到大清头上来?因此,西班牙不可轻饶,西西里岛上的天主教也不可轻饶!

    同时,他给英格兰葡萄牙荷兰法国沙俄奥斯曼等国发了国书,表明了大清是讲理的,谁做的错事就会找谁去算账,所以不会搞连坐那一套。若是你们中间有人肯跟我们联手,那就最好了,东方这片广袤无垠的市场等着你们来开拓;若是你们谁跑去和犯人一伙,对不起了,我记得我们的骑兵好像还是很不错的。

    黄祸......收到国书的国家脸都绿了。当年的黄祸实在是影响太为深远,蒙古骑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到之处一片荒凉。听说现在的皇室和蒙古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皇后就是蒙古人,他们也是靠着骑兵才打下的江山,所以,这绝对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腓力四世也很难办。好吧,他是西班牙和西西里国王没错,可他的权势早就被贵族们商人们和主教们剥夺得差不多了。腓力四世有个很不靠谱的爹,吃喝玩乐,留下一堆烂摊子就走了,还好他还有个很靠谱的姐姐,可以帮他处理些事务,结果姐姐又嫁去了法兰西,嫁给了路易十三,没多久还当了寡妇,不得不帮助年幼的儿子摄政,没有太多功夫去管弟弟的事情。当时主教说要烧死道士的时候,他有劝阻的,只是没人听他的而已。

    还好,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了,大清还没有停止和西班牙的商队往来,所以还是有转机的吧?腓力四世很无奈的想,实在不然的话,就丢几个替罪羊出去吧。

    他不知道的是,福临很阴险的在商队里掺了沙子。

    西西里岛的土著们早就想独立了。经由马六甲一战,西班牙的殖民地们发现所谓的“无敌舰队”也是有被打败的时候,所以,他们独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不得不说,最近几十年来,西班牙的实力大打折扣,荷兰首先独立,并无耻的从西班牙手上不断的掠夺他们的资源,发展奇快。有这么一个良好的例子摆在面前,西西里岛的意大利人也眼馋了。现在那个强大的东方国家表示可以支持,一下子将他们的热情给点燃了。

    意大利人闹独立,西班牙忙着应付,英格兰的玛丽二世见机会来了,也开始起兵攻打,想要分一杯羹。法国自然会帮着西班牙,而一直也想着独立的苏格兰当然会骚扰骚扰后方,接着,葡萄牙和荷兰都想着再捞点好处,奥斯曼想了想,决定掺一脚。欧洲成了一个大战场。

    要不要这么混乱啊!高塞得到回报后,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惊讶了。这一场混战,起因不过是三个道士!为了三个道士,几乎半个世界都打起来了,要不要这么夸张!

    福临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如此脱离控制,这种感觉不爽。不过,反正战火烧不到他的地盘,战争也是可以发财的。不是吹牛,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火器技术统统掌握在大清手里,中国人有的是聪明能干,福临又舍得往里砸钱,再加上明朝的底子,现在大清的火器花样繁多用处各异,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出的,每年光是倒卖军火,就能挣到一大笔。

    顺治三十年,公元1674年,战火蔓延到奥斯曼土耳其以及沙俄,史称“第一次欧战”。各个新兴国家被战争牵连,无法照顾到殖民地,福临的机会来了。

    顺治三十年,大清成立官办研究院,陈永华为第一任院长,由二皇子景额全权负责。研究院开设的课程多样,不单单是四书五经之类,还有兵法,有各国文化,各国语言,经营贸易等等,景额宣布,凡是能考入研究院的举子不论背景不论身份,一视同仁。

    景额是半个嫡子,他一手承办的学校自然会被世人所追捧,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珊瑚不乐意了。

    苦苦追求他的菲德烈被皇帝忽悠回去送信了,又遇上了战争,无法再过来,珊瑚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躲着那个洋人了。她也着实郁闷,洋人的脸皮不知是怎么长的,那么厚。无论她怎么明示暗示,怎么表明自己是不可能与他有结果的,菲德烈依旧不依不饶,就算再被景额几个揍,他也表示绝不放弃。

    “如果他不是个洋人,倒是个难得不错的。”公主大人如是说。

    纳兰性德危机感大起。他这次是特意陪着珊瑚出宫去研究院转转的,不知怎的话题偏到了那个洋人身上,又不知怎的公主还觉得洋人不错。

    “我不这么认为。”纳兰性德清清嗓子,决定将公主扭曲的三观给正回来,不想珊瑚正看到研究院的大门,一声欢呼,纳兰性德一肚子的话顿时被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这里是免费的,不过进来的要求相当高。珊瑚前后转了一圈,又兴致勃勃的去练武场骑了骑马,射了两箭,之后才转头问道:“纳兰,这里为什么没有女子的课堂?”

    呃,纳兰性德快要内伤了。该怎么回答?女子无才便是德?他面前的小公主可是上得厅堂又上得战场的。

    “或许,是男女大妨,无法同窗?”想了想,他小心翼翼的回答。

    珊瑚切了一声:“什么男女大妨?这帮男人,就是害怕女子有了学问,会的东西多了,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么?不行,有了男子研究院,定然也要有个女子的才公平。”

    纳兰性德愣了一下,完全不知该如何回答了:公主啊,您这一棍子可是打翻了一船人啊,您的皇阿玛,兄弟,还有我,统统都属于男子啊。

    珊瑚看着他呆呆的脸,笑了:“纳兰,你就不是这样的人对不对?你就不怕能文能武的女人。”大眼睛亮闪闪,脸蛋红扑扑的。

    公主,你,你,你怎么可以摆出这样一副可爱的样子来!你这样是不对的!纳兰性德看着她,脸慢慢的红了。

    116第一百一十六章

    顺治三十年九月,加封珊瑚为固伦如意公主。皇帝特别强调,珊瑚是自己最宝贝的女儿,封号如意,就是想要这个女儿一生如意顺遂。

    你家闺女还不够如意顺遂吗?有你这个爹,估计她想要星星你都要让人搬梯子去摘。众臣子中有不少都极其疼爱儿女的,偏偏没有一个自认为疼爱程度比得上皇帝疼公主的。公主跑到研究院转了一圈,回来闹着要开女学,皇帝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结果,京城肯送女儿来读书的人寥寥无几——无他,主要是女学的科目太齐全了,有骑马有射箭有武艺,甚至还要学怎么玩枪。满清入关之后,被汉化得严重,其中对女人的约束学得更快,似乎还有些变本加厉。因此,珊瑚的女学开张后捧场的人不多,皇帝的近臣们例如廖侠明珠之类的倒是想送女儿进去,偏偏他们家只有儿子,范承谟和索额图的女儿又太小。

    珊瑚看着面前的小虾米几只,心里很不满。景额的研究院门庭若市,她觉得好没有面子,想来想去,便归结为自己没有品级,号召力不够上了。

    于是,皇帝很干脆的亲手赐封,再来个盛大的加封仪式,要知道,他的儿子们还只有一个最大的被封为贝子而已。

    明珠更是胃疼。他的宝贝儿子对人家公主是如何一片痴心他看在眼里,为了公主,不要说屋里人了,就连贴身伺候的丫头都是年纪大要放出去的。现在好了,公主越发的强悍,当然,他自己的老婆也挺强悍的,他虽然不介意老婆强,可他介意儿媳妇强啊!偏偏他那宝贝儿子一提到公主就一脸的向往,声音都带了柔情。他都能预见不远的将来了,儿媳妇在外面指点江山,儿子就幸福满满的跟在后面……

    廖侠还在一旁摇头晃脑的添油加醋:“唉,真想赶紧回家抱抱我家夫人,生个闺女出来,让她进女学读书。想来明珠兄和小弟的想法是一样的吧?”

    别把我跟你混为一谈!我是有节操的人!大庭广众之下连“回家抱夫人”这种话都说得出来,你的节操和下限都被吃了吗?明珠瞪他一眼,很是无语。

    不过,有了皇帝撑腰,各个人家也开始行动起来,女学日益热闹。珊瑚大喜,又去磨皇帝,直接点名让上书房的先生去女学兼职,福临对女儿不太过分的要求是百依百顺,于是,女学的师资力量居然超越了研究院,成为天下最强的学院。

    珊瑚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一些老学究的不满。在皇帝并没有封民论的情况下,言论还是相当自由的,关于牝鸡司晨之类的话也逐渐多了起来。

    同时,景额在宫中也听到了不少谣言,什么不是亲生的就不会疼啊,到底还是亲生的才是心肝宝贝啊之类。他当然知道自己不是皇后亲生的儿子,从他懂事那天起,仁娜就将事实告诉他了,并坦言道珊瑚是女孩子,她肯定会多偏向珊瑚一些,但是在她心里,景额也好,珊瑚也好,都是她的亲生孩子。

    宫里永远不会有单纯的孩子。福临的后宫已经相对干净了,但依旧少不了一些明争暗斗。景额之前就听说过自己的身世,一直半信半疑,甚至还偷偷的比较皇后对待自己和对待珊瑚的态度,有时候还会偷偷的吃醋。而仁娜这么开诚布公的一说,他反而释然了。的确,珊瑚是女孩子,又是他的妹妹,将来总是会嫁人的,他是哥哥,理所当然的要让着点惯着点,将来他可是要替妹妹撑腰的。

    所以,在听到这些谣言的时候,景额很是生气。他具备这个时代所有男人的心理:有事自己抗,不能让家里的女人担心。因此,二皇子跑去向皇帝要了此事的处置权,开始大刀阔斧的整顿后宫谣言。

    这么大的动作布木布泰和仁娜怎么可能不知道,两人却在福临的劝说下按兵不动,让景额全权操作。景额毕竟年轻气盛,不在乎闹出点丑闻,查来查去,终于查出谣言的源头,却是兰妃。

    景额这才为难了,兰妃怎么说都是他的长辈,更何况,她还生有雅莉齐。他只好去找自家皇阿玛,期期艾艾的将事情讲完,然后站在那里看着老爹淡定的翻折子,似乎完全没有听见他说的话。

    “阿玛......”景额又站了会儿,见老爹还没有理他的打算,只能再度开口去提醒。

    福临叹气,这个孩子和他很像,脾气很暴,而且记仇。只是,由于从小的环境不一样,他能忍,而景额却没有学会。

    “你先下去想想,有些事情该怎么做。”

    雅莉齐生性文静,只喜欢做针线,总是默默的给太后皇帝皇后做些荷包抹额什么的,乖乖巧巧的女孩子谁都喜欢,三大巨头对她也甚是宠爱。偏偏兰妃不这么想,她觉得,都是女儿,凭什么珊瑚就可以学这样学那样,还能正大光明的出宫,现在居然还弄出个劳什子女书院,真是太不公平了!

    对此,福临很是无语。他不是没有让雅莉齐去学骑马学武,还不是兰妃怕女儿磕着碰着,怎么都不同意,然后又开始抱怨皇帝的偏心。他能理解做母亲的,万事都为了自己的孩子好,可是他就是不能理解,自己的后宫怎么会有这么脑子缺了一块的家伙。

    兰妃因为御前失仪,被重新降为格格,雅莉齐送到了太后处,由太后代为照顾。兰妃哭得可怜,无奈她也入宫挺久的了,很清楚自家皇帝说一不二的个性,也不敢求情,乖乖的收拾行李,将女儿送去了慈宁宫。

    御前失仪,这倒是个好借口。景额发现,事情原来是可以换个角度处理的。那么,这种事情可以这么算的话,其余的棘手的事情是不是也能一样呢?

    景额似乎办事更为沉稳了些。福临干脆将他扔到了户部,让他跟钱粮搏斗去,至于他的研究院,那可不能丢,那是获取名声的好地方,天下读书人都向往着呢。

    于是,景额一个人被拆成了两个,每天忙得没日没夜,完全都不知道自己的婚姻大事也被摆在了台面上。

    皇帝已经暂停选秀许多年了,御史们倒是有几个关心皇帝后宫以及子嗣的,统统被打发去处盯着贪腐和贸易了。对外贸易繁荣,海关成为了一个富得流油的地方,贪腐应运而生,御史们忙得不堪,自然也分不出神来关心皇帝到底爱上谁的床。

    现在太后忽然一道旨意,说顺治三十一年要选秀,明眼人都知道目的在哪里了。二皇子过了年就该十八了,还没有指福晋,那是正宗的镶钻的黄金单身汉啊!谁不知道二皇子是半个嫡子,按照皇帝正视嫡系的劲头,这分明就是下一任ceo!谁家女儿若是被选中了,那妥妥的就是下一任皇后啊!

    家里有适龄女孩子的都轰动起来,纷纷把女儿拎出来教育,女学更是每天都有人来为女儿报名的。二皇子对妹妹的宠爱也是天下皆知的,就算再忙,他也总能抽出空来到送珊瑚来女学,女学的学生可以说是近水楼台,若是能事先给二皇子留下一个好印象,总是好的。

    景额很纳闷。做为一个正常的年轻的男孩子,身边又都是早婚的环境,他对女孩子还是有一定的期盼的。但这抵不过他有个强悍的老爹,把他一个人当几个人来用,丝毫不管他能不能胜任,做错了事情一样要挨骂,景额本来该有的中二时期就这么无言的被灭掉了,对女孩子的期待也被往后推移。

    所以,这种几乎每时每刻都能看到女孩子在面前晃悠的情况是怎么回事?在偶遇第九个不小心在面前掉了帕子的姑娘后,景额不由得抬头望天,想知道自己到底是冒犯了哪路神仙。珊瑚在一旁抿嘴笑:“二哥,明年就该选秀了。”

    “这与我何干?”刚刚被高塞灌输了一脑袋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景额还是有些回不过神来。

    珊瑚人小鬼大的叹气,背着手,道:“大哥的福晋都有孕了,你说,和你有没有关系?”

    景额顿时就想笑了,不过还是在妹妹面前保持自己的兄长形象,漫不经心的套话:“最近慈宁宫好像总是有人拜见。”

    珊瑚不吃他这一套:“二哥,其实,帮你去打探打探也不是不可以,不过......”

    景额眼睛一亮:“那套从倭国进贡来的刀都是你的!”

    珊瑚爽快的一拍手:“成交!”

    顺治三十一年三月,选秀出了结果。乌拉那拉家的金蝉在一众小姑娘中脱颖而出,得到了二皇子妃的这个宝座。而这个小姑娘有一个远房的曾祖奶奶,叫做乌拉那拉阿巴亥。

    只要是阿巴亥的族人,福临就表示放心了。若是金蝉能够得到景额的欢心,并生下继承人,也就说明下下任的皇帝不会翻旧帐,做出去将多尔衮从皇陵里面迁出来,或者去除他的庙号什么的抽风事,如此甚好。至于布木布泰,其实对乌拉那拉家的人并没有什么好感,但金蝉小姑娘的硬件条件实在是强,美貌聪颖,还博闻强记,和珊瑚也能说得到一起去,看在儿子的面上,她也不会多说些什么。

    于是,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下来。顺治三十一年四月,皇帝下旨,将一等侍卫乌拉那拉加拉里的女儿赐婚二阿哥景额。而在他旨意刚下之后两个月,欧洲的战争终于影响到了中国,沙俄犯边。

    117第一百一十七章

    这次沙俄的入侵真不能完全怪他们。沙俄地盘是很大的,和欧洲接壤。本来沙俄对自己广大的地盘非常骄傲,可欧洲一打仗,接壤的坏处就体现出来了。

    这年头没有什么严格的边境规定,平民百姓肯定是哪里安定哪里去,纷纷往沙俄逃难,弄得沙俄负担骤增。而沙俄的地理位置并没有这么优越,广大的西伯利亚简直是不毛之地,地广人稀是不错,问题是大部分都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虽然有丰富的矿产,可当时的科技力水平低下,开矿是个苦活,没人乐意去干。所以,欧洲难民潮水一般的涌入,带来的后果便是当地人民本就不丰富的生存物资被抢夺。

    打他丫的!大家都是非常不文明的,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结果,沙俄吃亏了。

    其实也很简单。对这些背井离乡的逃难人民来说,这里是最后一片可以落脚的地方,自然会以命相搏,而沙俄百姓却没有这种精神,自然不是他们的对手。地盘被抢了,东西被抢了,怎么办?抢别人的去!

    沙俄左看看右看看,欧洲在打仗,还是中国比较好,有钱到就连蒙古各部落都有膘肥体壮的马匹和肥美鲜嫩的羊羔了,看得人太眼馋了,抢吧。反正中俄边境线相当长,宁古塔那里有兵驻扎,不代表到处都有,大家来玩游击战吧。

    于是,一个叫做切尔尼戈夫斯基的家伙带着手下的几百个大兵开始沿着乌德河流域开始骚扰蒙古,当地的村民自然会反击,但怎么会是那些武装大兵的对手,被抢夺了一通后,向朝廷求助。

    索额图和佟国维自请领兵出征,福临允准,两人带着一千骑兵轻装而行,先是到了根河,驻扎下来,然后和当地的村民们了解情况,对这种游击队也头疼。而当年沙俄曾经吃过败仗的,吃一堑长一智,他们也不敢再大大咧咧的将老巢暴露出来,而是藏在丛林之中,直接去抄家的可能性不大,更何况他们也没有带笨重的大型火炮。索佟二人商量了一下,决定采取守株待兔的策略。

    正是天气转凉的时候,东北已经开始飘雪。平常这个时节,村里的男人们便会去山上打猎,女人们都是收拾干草和柴火,争取把东西都弄全了,能在屋里猫冬。沙俄人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他们偷偷的打听过了,因为之前被抢过,村里人从邻村借了一些青壮年帮忙守护和打猎,防卫严密得多。

    切尔尼戈夫斯基捧着肚子笑了一通:“人家都说大清人狡猾,我看也不过如此。我们去抢他们的邻村就是了,那里现在一定都只剩下的美食和美人!”

    兵贵神速这个朴实的道理谁都懂,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亮,沙俄人倾巢出动,准备前去迎接一场盛大的胜利——然后,被虐了。

    索额图的兵马早就偷偷的埋伏在村子里了。拜兵部严格的训练方式所赐,现在的清兵躲在空房子里一动不动几天完全是小菜一碟。沙俄的探子只以为这个村子的青壮年都去支援邻村了,却没有想到就连草垛子里都藏着清兵呢。

    切尔尼戈夫斯基当场被击毙,那几百人是冲着抢东西去的,哪里会是休整几天憋坏了的清军的对手,被打得七零八落之后,清军甚至还能赶上吃午饭。中国人本来就有一种大国心态,再加上皇帝本身的对洋人就不怎么客气,索额图善于揣摩上意,自然对下面的士兵也灌输一种“使劲杀,别客气,洋人杀多了不犯法”的思想。沙俄大败就算了,还丢下了一路的尸体。

    边境的蒙古人对这些沙俄人是恨之入骨,管杀不管埋,直接将他们的尸体堆在一起,一把火烧了,佟国维很干脆的将手上的几十个俘虏也宰了,丢在一起烧。

    不杀俘虏,这似乎是一个国际惯例。如果单单是打了败仗,沙俄应该也不会多啰嗦什么,问题是,他们杀降了。

    沙俄沙皇阿列克塞病重,所有的事务已经被儿子费多尔接手。费多尔立刻派了使臣团进京,就佟国维杀降之事提出抗议,并要求清朝朝廷给予赔偿。

    佟国维和索额图两人也因此得到了许多弹劾,折子都可以拿筐来装了。大家一致认为,这两个家伙多事,如果不是他们,哪里还轮到那些老毛子过来指手画脚。沙俄使臣团的胃口还不小,要求中国开放边境,并要求分割尼布楚一带,给这惨死的几十个战俘赔礼。

    靠之。

    沙俄的使臣尼果赖根本就没有资格直接面见皇帝,负责接见的景额气坏了。他到底年轻,跳起来冲着尼果赖就是一通骂,引经论典,把一旁的通译给惊吓得不轻:太难了,这一套套的,让他怎么去翻啊!景额见他半天不说话,瞪他一眼:“你就说,他们入侵我国,本事过错方,我们反抗之中错手杀了几个人又有什么了不起。若是他们不服,让他们继续来战!”

    景额异常有底气。他最近恶补了一番西方各国的历史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对这些西方蛮夷非常的鄙视,并综合比较了一下中国和各国之间的实力差距,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论富有,中国占优势;但论机动性,无疑是西方占优的。大清太大了,贫富不均,地方发展部均衡,都会导致各个问题,而那些小国家却无所谓,他们一个国家也不过这里的一个府台大小而已。所以,当他看到这些小国家拥有自己国土许多倍的殖民地的时候,景额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对这些国家的好感立刻降到最低点,对沙俄也是一样——当然,他绝对不会承认他是因为对那些殖民地眼馋的。

    尼果赖气得不行。他听说大清的官员很客气,百姓很友好,怎么到这里一看,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情呢?好吧,你不仁我不义,不答应我们的要求,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当然,打是不敢打的。最近这些年来,沙俄连骚扰边境都不怎么敢了。大清皇帝太过睚眦必报,顺带着住在边境的中国人也学坏了,但凡有一点点沙俄的骚扰,立刻就报官。而官府也很有创意。通常情况下,他们找不到骚扰的沙俄游击人员,于是他们也开始游击,反骚扰回去,被抢了多少就抢双倍回来,完全公平交易,摆明了一副“你能把我怎样”的嘴脸。

    太过分了!尼果赖终于找到了源头:原来大清的皇子就是这么的油盐不进啊!

    尼果赖消停了下来,然后暗中去找联盟了。

    京城是个兼容并蓄的地方,有清真寺,有佛寺道观,自然也有天主教堂和耶稣教堂。尼果赖找的就是耶稣教堂。

    天主教会和基督教会在京城是对头,互相争夺对方的教众资源。天主教来得早,地盘大一些,基督教奋起直追,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正在他们互相攀比的时候,出现了道士门事件,以及后续的全民反洋事件。两方教会都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他们终于意识到,在这片神奇的国度,他们必须要团结一致,不然吃亏的是他们自己。

    老百姓是淳朴的。自从道士门事件爆发后,他们记仇了。原本也有一些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毅然决然的退了教,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洋菩萨只保佑洋人,他们是大清子民,还是信奉自己的菩萨比较好。

    你们都忘记了如来什么的都是洋菩萨吗?传教士们都快被这些无情无耻无理取闹的家伙们弄哭了。没有办法,他们只好继续任劳任怨的传教:大清富啊,这里的教徒出手比自己国家的阔气多了啊!

    然后,尼果赖来了,带着真金白银和沙皇的承诺来了,并保证,只要传教士们可以煽动所有在京城的洋人闹事,那么他保证,莫斯科的大门永远对他们敞开。同时,他信誓旦旦: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刑不罚众,大家一起闹,这样皇帝也不会大家一起惩罚,反而好处一起拿。这种事情有百利而无一害,干嘛不做呢?

    传教士们被说得心痒痒,不过还是保持了该有的冷静,他们都不是傻子,尼果赖怎么可能这么大公无私,便去问沙俄能得到什么好处。尼果赖便装糊涂打哈哈,就是不肯说实话。

    两下里来来去去的一扯皮,怎么可能瞒得过皇帝的眼睛,朝中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分别无语了起来。

    以岳乐为首,禁海令再次被提上桌面:皇上啊,你对这些洋人够好了,结果他们狼子野心,背后还串通一气想要害你,怎么说你也不能继续被蒙骗下去了,反正我们现在地大物博,富得流油,干脆,禁止洋人出入,将这些不知感恩的人统统赶出国门,岂不是一了百了?

    而以廖侠为首的反对派针锋相对:不知感恩的洋人还是少数,不能一棍子打倒一船人。我们大清的确是有钱,可很多钱都是从洋人那里赚来的,将他们都赶走,赚钱的路子就少了啊,国门关了,我们就东西往哪里卖高价呢?实在是不合算。不如把这些坏洋人赶走,只留好洋人不就行了?

    两方面谁都不能说服谁,自然闹到了皇帝的面前。福临看了看他们,明白了。

    ——廖侠、明珠、范承谟、索额图等等他身边的近臣,统统是没有后台,草根出身。而岳乐则是代表了广大满清贵族。当贵族们被草根压了一头的时候,自然会提出反抗,这次禁海令不过是朝堂上两方对峙的一个缩影。两方只是在博弈,想看皇帝到底会站在哪里。

    禁海是绝对不可以的。闭塞就意味着夜郎自大,就意味着落后,就意味着挨打,但满清贵族们的不满也是必须要平息下去,八旗的势力依旧残存,一棍子打死什么的完全不可能。

    福临脑海中转过好几个解决方法,却对景额道:“此事交由你来处理,最后让朕得知即可。”

    景额只觉得肩头一重,心里却很是欢喜:他当然知道自己是太子预备役,表现能力的时候到了!

    118第一百一十八章

    景额自幼是被多尔衮带出来的,虽然后来的成长方式主要是在上书房以及在朝廷上旁听,但他办起事来依旧打下了多尔衮的烙印:只看结果,不管过程。

    要抚慰满清贵族的情绪,最重要的不是满足他们的要求,而是转移话题。这一点上,景额深得其父真传,开始打太极。

    满清贵族们要的,说穿了也就是好处。目前最为来钱的职位无疑是海关,偏偏各处海关都被皇帝牢牢把持着,所用的官员三年一换,都是皇帝的心腹。京城内最富有的自然是内务府总管,然后桑吉这个皇帝的发小,同时兼任内务府总管和九门提督两大岗位许多年,皇帝似乎也没有换人的意思。

    贵族们当然不同意了。想当年,他们的祖辈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才换得了大清的一统天下,现在这些功臣还没有死光呢,皇帝就玩兔死狗烹吗?江南的肥肉,海关的肥肉,土耳其商路的肥肉,统统都不知道拿出来分一分,简直就是过分!

    对此,景额也有些微词。在他看来,自己的父皇什么都好,就是太小气了一些。贵族们盘根错节,若是团结起来势力不小,不如将一些好处分出去给他们,吊着他们,让他们自己内里斗去。

    于是,景额小心翼翼的跟福临提出,将海关内的部门细化,然后分出一部分到贵族们的手上。叙述过程中,他还不时的抬头打量福临的脸色,生怕那句话惹得自家老爸不高兴。

    福临很有几分哭笑不得。他的确不大方,不过也要分对谁,对着几个孩子可从来没有小气过,不知景额怎会如此紧张。对于八旗贵族的心思,他当然明白,只是一直没有松开手去,目的就是想要给景额一个施恩的机会。作为皇帝,他太强势了,会给接班人造成一个比较的强的比对效果。或许是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美满的家庭,景额的脾气比他温和许多,这样很好,若是连着强势下去,对国家对百姓都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经历过他这种皇帝的大臣们对景额又会是一种什么态度呢?或许会松一口气,或许会在心里鄙夷,不管那种,都不是福临想要看到的。

    “依你所见,朕该当如何?”福临轻松的靠在龙椅上,看着儿子,有一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感觉。

    景额揣摩了一下,道:“福建地势太过紧要,江浙一带是鱼米之乡,都不适合交给他们,倒是有广州和天津两处港口。”

    “去拟个折子上来,朝会上议。”虽然有些不全面,至少还能解决一定的问题。海关的好处分出去,贵族们肯定不会再吵嚷着禁海令。但人心总是不足的,有了一处的海关,他们便会追寻更多的利益,而且,有了海关的收入,会让他们的势力增加,以后的牵制会越来越麻烦。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海关啊,红果果的利益,谁不眼馋?这些年来中国的贸易顺差惊人,朝廷甚至用了高关税的贸易保护,都没有办法阻止源源不断的洋人们前来购买茶叶、丝绸等物。大家好像选择性遗忘了禁海令一般,谁都没有再提起。

    福临却不能饶过他们,忽然话锋一转,说到了沙俄之事。有海关这个胡萝卜在前面吊着,佟国维的杀降事件( 〖清〗顺治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3197/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