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阅读
流洪水的阻挡,这些依然没有打败他的梦想,所以他坚强的走了过来。
半年之后,神农来到了距离陈都三万里之外的一座大山之中。看着满山的各种植物,神农笑了。走到一株黄|色的小花跟前,用力一扯将其拔了出来。神农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朵小花,然后将它塞进了自己的嘴里。咀嚼了几下,一股淡淡的芳香从神农的嘴里溢了出来。然后,神农很是享受的将嘴里带有甜味的小花吞咽了下去。
如此,白天神农山上尝百草,晚上,他生起篝火,借着火光把尝试出来的物种特性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神农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将这座大山之上的物种一一尝遍。神农修行了广成子传给他的玉清**之后,如今也有着那太乙金仙初期的修为。又耗去了神农近二十年的时间,神农才将人族之中常患的各种疾病和治理之法整理了出来,添加到自己所著的药经之中。这样,神农所著的药经的工作才算是完成了。
神农将自己所著的药经在人族之中流传开来,人族为铭记神农的恩德,将神农所著的药经命名为《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阐述了草木的毒、理、疗三品分类及其入药性能意义,药物方剂中的君、臣、佐、使、引地位和作用,还有药物的阴阳配合,寒、热、温、平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以及药物的采造,药物使用的煎、煮、熬三法、药物与病症的关系,最后神农将那炼丹技巧等等也写在了上面。《神农本草经》乃是第一本关于药物与病理的系统书籍,开创了人类医学的先河。《神农本草经》在人族广泛的流传开来以后,人族得到此书的帮助,死伤人口大减有了此书人族的寿命也开始延长,这却是大有益于万民。
这日,神农刚嘱咐完手下的几个能臣去寻找下一任人族共主之事忽然有人前来报说,广成子仙师带原始天尊的旨意前来。神农只好先放下心中的打算,前去谒见广成子。
见到广成子之后,广成子当着人族大众将神农的功德一一宣读。
“人族共主神农今日功德圆满,奉阐教之主法旨,册封神农为地皇。”广成子的声音刚一落下,天上就降下无数的功德来,功德金光没入神农体内,神农顿时只觉得神清气爽。
天上一阵龙凤鸾鸣,却是那天皇伏羲驾着九龙辇到了。人族之人见到伏羲前来,纷纷下拜跪迎。
“恭喜御弟今日功德圆满,下任人族共主之事,日后自有大贤相助解决,此刻御弟还是和为兄一起返回火云洞吧!”伏羲看出神农虽高兴,但仍有一丝顾虑。
对于伏羲,神农是相当的佩服和信任的。便朝着广成子行了一礼,道:“神农多谢圣人!”说完,就登上了伏羲所乘的九龙辇,和伏羲一起消失在了天际。
却说地皇归位后,清一算了算时间,又望了望金鳖岛方向,无耐的摇了摇头,挥手将荷月童子叫至身边,吩咐道:“带小白来,为师要出门。”
却说那上清灵宝天尊通天教主,紫霄宫议事之后,便回到金鳖岛参悟清一的几句话,悠悠百年转瞬即逝,却是不得要领,掐指一算,却是伏羲已证得天皇果位,神农也被广成子寻得。天地人三皇已有二人被老子和原始门下所得,但想想老师钦定三清门下三皇各一,索性便不再参悟,反正道祖定下的事情是没人可以更改的,人皇之位定在自己门下。
这天碧游宫讲道结束,通天挥手遣散了众位弟子,只留多宝一人在侧,要其去洪荒游历,以寻找人皇之人。
单说其他弟子,出得碧游宫,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刚才老师所讲。突然就见一只白牛驮着一个中年道人自岛外晃晃悠悠的走了进来。众弟子大讶,这金鳖岛虽不是紫霄宫,但怎么说也是圣人道场,寻常之人是找都找不到的,即使是修道之人,没有大罗金仙的道行也别想突破那护岛大阵,何况众人根本没感觉到阵法的波动,显然此人修为已远超大罗金仙。而能有此等修为的,洪荒之中除了诸圣,便是玄都**师、广成子、多宝几人而已(当然他们不知道莫非、敖明和孔宣)。
“呔,哪里来的道人,这里乃上清圣人的道场,还不滚下坐骑。”众人不识眼前之人,但自恃圣人弟子,又是在师门之内,便无所顾忌。
哪料那牛上的道人,连眼尾都不扫众人一下,自顾自的依旧坐在白牛上,已来到碧游宫前的广场前。
就见那白牛刚刚在平地站定,便昂头发出了一声类似犬吠的叫声,直刺九天,响彻寰宇。
再说通天教主正在吩咐多宝,突然听见这声异响,不禁大惊。原来通天认得,此声乃穷奇所发,而现如今洪荒之中,穷奇仅有三头。大师兄那里有一头,但应在首阳山,老子轻易不会来自己的道场,即使有事,也是神识传讯要自己过去,或者派童子来请;自己的牛儿,正在身后,也不可能是;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那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师叔到了金鳖岛。
思至此节,通天哪还敢迟疑,连忙一个闪身到了碧游宫外。就见得自己的一群弟子正围着一头白牛指指点点,语气丝毫不见恭敬,而那牛上,老神在在的坐着的,不是清一还能是谁。见此状况,通天连忙散发一丝圣人气势将众子弟震开,大踏步走到牛前,倒身下拜:“弟子通天见过师叔。”
“嘘……….”那些站在通天身后的弟子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清一道祖呀,刚才我说什么来着?好像言语不敬了吧。完了,对圣人不敬就是被打杀的命运,那么对这天字第二号人物呢?完了,完了,恐怕连灰都不会剩下吧。众人悱恻着,就这样傻站在那里。
“哼!通天,你门下都是如此不知尊卑之辈吗?”清一骤然睁开双眼,一道精芒射出,包括通天在内,在场众人元神都是一阵悸动。
“徒孙见过清一道祖!”众人这才跪倒行礼,再看通天,混元不灭圣人之身也是满头大汗。
受礼后,清一也不理众人,只对通天说了句:“你随我来。”骑着白牛进了碧游宫。而通天更是不敢吭声,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进了大殿。
挥退了还在殿里满头雾水的多宝和那在后面睡觉的奎牛,清一示意通天坐下,说道:“你这小子,既知人皇为你门下,还有心情再次讲道说法?汝那门中人多繁杂,加之你又无镇压气运至宝,恐怕如此万仙来朝的场景不长久啊,你不为门中谋求一线生机,却是在此等待功德降临,我看你这截教也快到头了!”
清一的话很严厉,不过通天也看出了一丝机缘,若非如此,清一来碧游宫干什么,一定是还有一线生机。
“弟子愚钝,还请师叔解惑。”
“先说你这截教门中,虽说截取天道一线生机,但天道之下遁去其一是如此好截取的吗?何况说,既是一线生机,何容得下你这万仙来朝?”清一的语气丝毫不见缓和。
“这……….”其实通天何尝不明白,截教教义本身就是求一丝机缘,可自己门下如此多的子弟,如果都有机缘,那就不是一线生机了。
“还请师叔慈悲,可怜弟子门下修行不易。”通天的语气早不见了那份笑傲洪荒的孤傲,对着自己的师叔,反而有一分恳求了。
“哎…..痴儿啊!”清一的语气终于平和了下来,“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啊。我曾为你截教运转天机,却也发现一线生机,只是不知你是否舍得?”
通天心中自然明白,自己立教虽说截取天道一线生机,但要说天道下真正明白这一丝机缘的,恐怕只有眼前这位师叔。听到清一说曾专门为自己门下运转天机,通天心中一丝感动。亿万年来,老师鸿钧代表天道,总是一副师长的表情。三清之间因教义不同,老子万年古井不波,清静无为,原始则悟道与自己正好相悖,更多的时候是针锋相对,唯一的感动,就是这师叔了吧。
“请师叔为截教门下指点一线生机。”
“你且听我道来
万仙来朝碧波中,
天书劫起金鳖空。
仙道无缘神道在,
只听琼楼撞金钟。
偶有几人机缘在,
异教教主东海东。
待到无量劫起时,
天下再拜碧游宫。
缘灭缘起,通天你若参不透此节,恐怕此生只能停留在如此修为,而你那截教恐怕连一线生机的无法保存。”
“弟子受教了。门下弟子之事,全凭师叔做主,看他们的机缘了,而今人皇之事,还请师叔指教。”通天见清一已为自己门下谋划了一线生机,便暂时放下此事,问起眼前这人皇之事。
“你这懒惰的小子。”清一笑骂道,“你来看此物。”说罢,凭空摄来一剑,正是那巫妖大战后不知所踪的戮巫剑。
“此宝便是人皇的随身至宝了,自今日起天下再无戮巫剑,只有轩辕剑,现赐予你,还望你好自为之。我已在这红尘逗留的太久了,通天小子,我很看好你哟。”说罢,留下那轩辕剑,消失在殿中。
第五章、人皇轩辕
人皇轩辕
却说,在人族一个叫做有熊部落里面,部落首领少典的妻子附宝因为夜里梦见北斗七星下坠而怀上身孕道现在已经有三年零六个月了。这少典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见自己的妻子怀孕这么久还未生产,生怕自己的妻子所怀的是个妖怪。
这日,少典外出打猎,半途之中手下来报,说自己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婴,并说孩子出生之时,天边出现无数祥瑞之色。少典大喜,立马返回部落里面想要一看究竟。
怀抱着自己的儿子,少典深深的为以前自己的担忧而发笑。这么可爱的一个婴儿,再加上出生之时天上所现的祥瑞之色,分明就是上天所赐的灵孩,哪里会是什么妖怪啊!
正当少典考虑着该给自己的儿子起个生命名字之时,忽然手下来说,外面来了一个道士要求见少典。
少典经年得子,心情大好,再加上他平日里素来礼下贤士,此时听闻有人要见自己,又怎么会拒绝呢!
“敢问仙长前来有什么事吗?”少典见来人一派有道真全的样子,走上前恭敬的问道。
“贫道截教首徒多宝道人,今日前来乃是为收贵公子为徒!”多宝道。
想那截教万仙来朝,如今在洪荒之中也是颇有名声,对于截教首徒多宝道人的大名少典也是有所听闻的。
“仙长您说什么?”少典激动之下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出口道。
“贵公子和贫道有着师徒之缘,贫道今日乃是奉了通天教主圣人老师之命,前来收贵公子为徒的。”
少典这次听了个一清二楚,他太高兴了。如今圣人之徒前来收自己儿子为徒,那么自己这个儿子日后成就可就非凡了。
“仙长,我儿子还尚在怀抱,这……”
“你不用担心,我会留在这里教导他的。”多宝笑道。
“如此少典就先替小儿谢过仙长了,小儿还尚未起名,还望仙长赐名!”少典想起自己的儿子还没有名字,想让多宝帮忙取一个,就道。
“就叫轩辕吧!”多宝索性就把人皇之剑的名字给了这未来的人皇。
“轩辕,轩辕,果然好名字啊,多谢仙长了!”少典念叨了几句,对多宝施礼道。
多宝再看那小轩辕,果然是天定人皇啊,这么小就显得那么的不凡!多宝看着少典怀里的轩辕,心里感叹道。随即从少典手中接过轩辕,将其抱了起来。
被多宝抱在怀中的轩辕,睁着一双充满着灵性的眼睛,注视着多宝背后所背的仙剑,然后艰难的抬起细小的胳膊,伸手,伸手居然在多宝的胡须之上拔了一下。
多宝被小轩辕的一系列动作给惊到了,看来老师说的果然没错啊,这三皇之中的最后一位将来注定是要以杀证道,这么小居然就喜欢这些杀伐之器。
自此以后,多宝就在有熊部落居住了下来,以便方便教导着天定三皇之中最后一位的人皇轩辕。
轩辕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思想异常聪明,而且对多宝的剑之道领悟颇深,对于战争,布阵等更是天才无比,这布阵之道流传鸿钧大道,如同周天星辰阵一般,集合天地之力,即使没有任何力量的普通人在阵法下也能变的强大无比,于是,小轩辕在这样多宝的精心教导下慢慢成长起来。在轩辕十三岁那年,少典去世,轩辕继任有熊部落首领,轩辕终究是天定人皇之人,随着年龄渐渐长大,在教化民众之事上也是有了自己的见解。轩辕发现人畜大小便埋入地中可以促进五谷的生长,比神农放火烧山再种植五谷的办法还好,这样既处理了人畜大小便污染食物而导致的疾病的发生,又减少了众人放火烧山所冒的生命危险;轩辕按照树木漂浮的原理制造了舟船;用那树麻制成了衣、裤、鞋,使族人不再穿那兽皮树叶;轩辕还发明了舂、釜、瓯等日用器具,使百姓可以蒸饭煮粥等等。
这样一来,轩辕在洪荒人族之中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大,再加上有熊部落的强大,周围的许多部落都前来归顺,甘愿受轩辕的统治。
一日,有熊部落里面里面来了两人。这两人乃是那地皇神农在功德圆满离去之前嘱咐寻找下一任人族共主的使者,一人名叫仓颉,而另一个叫做柏鉴。仓颉和柏鉴原本是神农手下的两元重臣,仓颉主文柏鉴主武。仓颉和柏鉴在神农离去之时接收重任,几年来两人一直在努力的寻找着那能够担任人族共主的人。仓颉和柏鉴两人在听说了轩辕的贤明之后,原本两人打算召轩辕来陈都。可是,神农当年离去之时没能及时寻到下任人族共主,人族共主之位悬空多年,这使得许多强势部落的首领都打起了这个位置的注意。好在神农人虽然离去了,可人族还是谨记着他的恩情,这才没有因此而导致人族之间的征战。虽然没有爆发征战,可暗地里面的争斗还是不少的,这就使得现在的陈都早已没有了伏羲和神农在位之时的崇高地位,许多人族强势部落的首领对陈都发出的命令都是阳奉阴违。
在这种情况之下,仓颉和柏鉴为了能够尽快的选出新的人族共主,只好亲自来到有熊部落。在见到轩辕之后,仓颉和柏鉴很轩辕长叹了许久柏鉴本就是行武出生,在和轩辕的交谈之中,他充分见识到了轩辕在行军布阵方面的才能,当下大有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而轩辕在治民方面的才华也让仓颉大加赞赏,仓颉也是觉得以轩辕的才能,这人族共主一位却是非他莫属不可。
仓颉和柏鉴在将自己两人的身份和来意表明之后,就邀请轩辕前去陈都接任这人族共主之位。此时的轩辕不过才刚刚二十出头,邹的听了仓颉和轩辕的话后,他觉得自己有些决断不来,只好前去请教自己的老师多宝。
多宝在听得此事后,对轩辕笑道:“我徒自可前去,你本就是天定三皇之一,接任这人族共主之位也无可厚非。虽说你此时还尚且年幼,但以你的能力和才华,为师相信你自能带领好人族,你自己也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轩辕听闻自己的老师说自己是天定三皇之一,自是欢欣鼓舞。当下就对多宝道:“即使如此,还请老师与我一同前去,也好助徒儿一臂之力。”
多宝当初收轩辕为徒,乃是奉了通天教主之命,为得只是那人皇之师的名份和那人皇教化万民的功德。可是通过这些年的相处,特别是从轩辕接任有熊部落首领一职以来,身处高位的轩辕对自己这个老师也是一如既往的尊敬,多宝已经渐渐的开始真真的喜欢上自己这个徒弟来了。如今轩辕有邀请自己一同前往陈都,多宝心中那个高兴啊,自是答应了下来。
轩辕在多宝和仓颉、柏鉴三人的陪同之下顺利的来到了陈都,出任新的人族共主。对于有熊部落的轩辕之名,洪荒之人族也是早有耳闻,再加上轩辕乃是昔日人族共主神农手下的两元能臣替神农所选,人族大多数部落也纷纷表示赞成。但是还是有那么几个强势部落不肯承认轩辕人族共主的身份,不愿臣服于轩辕的统治之下。
轩辕初接人族共主之位,第一件事情肯定是要立威了,毕竟他不像当初神农继位之时乃是第一人人族共主伏羲亲选,威望自然不足,若是不在借位之处立威的话,他日后想要统御人族是相当困难的。
轩辕亲帅军队,以柏鉴为元帅,开始对那几个不肯臣服于自己的部落进行征讨。在轩辕强大的兵力威慑之下,不肯臣服的那几个部落都先后的归顺了过来。见几个部落都表示臣服,轩辕也不想再大动兵刀,就又率领着大军返回到了陈都。
在人族全面归顺之后,轩辕开始将自己当初在有熊部落的发明在人族之中推广了开来。这些发明在人族之中广泛的被使用以后,整个人族的实力以及发展速度大进,这个时候许多原本还是对轩辕不太认可的人族才认识到了轩辕的大能,开始正真的承认了轩辕这个新的共主。人族的全面归心,这让轩辕很是高兴。然而在他的高兴劲还没过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让轩辕大为震怒。
轩辕为何震怒?这还要从一个叫做九黎的人族部落说起。这九黎部落乃是千百年来洪荒之中残余的巫族和人族融合而成,发展到如今人数也有着数百万之多。九黎部落之人因为体内有着巫人的血脉,个个身体强壮民风尚武。但他们也和那巫人一样,大多脾气暴躁,性格野蛮不尊教化。因此,当年天皇伏羲和地皇神农教化万民之时,这九黎部落却是被遗漏了下来。
在轩辕出身的那一年,九黎部落之中也诞生了一个婴孩。这个婴孩天神神力,一出生就可以逐虎过涧,生撕熊豹,长到六岁之时九黎部落之中居然无人能敌。这个孩子成年以后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蚩尤,率领着自己的八十一位兄弟很快的就整合了九黎部落上下。
这个九黎部落的蚩尤乃是以前巫族大巫蚩尤的转世,当年巫妖大战尾声水之祖巫共工将不周山撞到,九天浑水落下,将那巫妖大战之中幸存下来的巫妖两族淹死了不少。大巫蚩尤也因为在大战之中力竭,无力抵挡这九天浑水之灾而丧命。天道运转之下,蚩尤和其他八十一位巫人给转生到了九黎部落。
第六章、逐鹿之战
逐鹿之战
话说那九黎部落蚩尤,成年之后自己的八十一位兄弟体内的巫族血脉觉醒,蚩尤不但找回了前世的记忆,还很快的恢复了自己大巫的修为。wwW.恢复了记忆和修为的蚩尤在见到如今洪荒大地之上巫族几乎销声匿迹的状况之后,一直以振兴巫族为己任,一心想要巫族恢复到巫妖大战之前的那般强盛。
蚩尤一统了九黎部落之后,命自己的八十一名兄弟为九黎部落长老分管四方,自己居中协调。蚩尤又发明了长弓长矛,增加的捕猎的容易程度,改善了族人生活水平。后来蚩尤又和八十一名兄弟将一些普通巫法传给百姓,使百姓能够改善体质,寿命变长;如此等等,使蚩尤在九黎部落中声望无两。
九黎部落在蚩尤经过蚩尤的发展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过程。蚩尤见如今的人族在洪荒之中发展迅速,乃是巫族复兴大敌,巫族要再度称雄洪荒,则必须将轩辕统领的人族打倒。为此,蚩尤在轩辕统领的人族与九黎部落接壤的地方挑起了战端。
轩辕大怒之下,准备统兵前去亲自镇压九黎部落。轩辕这样做,一方面也是为了人族稳定,而另一方面则是他想将自己的教化传播到九黎部落。轩辕心想当年天皇伏羲和地皇神农都没有将教化传到九黎部落,若是自己能将九黎部落教化的话,那自己的声望一定会超过他们的。于是轩辕开始在各部落征召精兵,同时多宝也是奔赴洪荒,邀请同门。
这边轩辕招兵买马准备征讨九黎部落,而那边蚩尤也没闲着。恢复了记忆后,蚩尤很轻易的便找到了当初威震洪荒的盘古殿,并请出了遁世已久的大巫相柳、九凤、雨师、风伯。
在蚩尤和四名大巫的带领之下,九黎部落对轩辕所统治的人族发动了全面的攻击。短短几日下来,已经一连攻克了人族近七八个部落,被九黎部落所杀的人族之数更是达到了数十万。
身在陈都还在备战的轩辕听闻了消息之后,心下大骇,又惊又怒,惊的是九黎部落居然如此强势,敢于首先发难,怒得是九黎部落居然如此残忍,几天的功夫下来,居然屠杀了那么多的人族之人。
当下,轩辕再也坐不住了,他将陈都附近七十二个人族部落的将士全都征集起来,组成了一只人数多达三百万的强大军团,以柏鉴为大将,亲自挂帅,浩浩荡荡的朝着蚩尤的大军杀将而去。没过多久,就在逐鹿和蚩尤所统帅的九黎部落大军相逢。
就在双方对峙,大战一处即发之时,远在东海的祖龙宫中却是飞出两道清影,直奔逐鹿,正是那敖明的弟子悟天道人和龙族大将应龙。原来清一算得逐鹿大战之期,想那多宝、轩辕均是空有法力,肉搏白痴之流,便指示敖明,要悟天出门历练历练,敖明又恐轩辕无带兵之人,索性便派应龙同往。
这日,轩辕正在大帐与多宝等人商议迎敌之计,只见帐内坐着的有天庭派下协助人皇的九天玄女,截教赵公明、三仙岛三霄、灵牙仙、虬首仙、金光仙、函芝仙等人。大家正在议论,就见传令兵进来报道:“营前有一位道长、一位将军求见人皇。”其实这几日总有三山五岳的修道之人前来帮忙,轩辕早已习惯,一听又有人前来协助,连忙和多宝一同出迎。
只见门外一位白袍道人,长的尖嘴猴腮,全无一片得道全真之态,而那将军则是一身锦袍玉带,甚是英武。但多宝却发现两人全然不识。
众人正在猜测,就见那道人走上前来,对轩辕和多宝施了一礼道:“天一岛门下悟天见过人皇,见过多宝师兄。”别人听了没有什么,毕竟天一岛遁世甚深,洪荒之中声明不显,而在听到多宝耳中却是一振。做为截教首徒,通天教主曾为其讲述很多洪荒之秘,其中这清一道祖的天一岛便是其中最神秘之处。
道祖亲传弟子五人,大弟子镇元大仙时下已证得混元;二弟子莫非名声不显,但其座下弟子悟明却是大罗金仙顶峰的森罗殿之主;三弟子敖明贵为龙族祖龙,已是准圣之身;四弟子后土娘娘也已成圣;五弟子却是没人见过,只知道为凤凰之子,修为至少已是准圣。
眼前这位称自己为师兄,应是清一门下二代弟子,当下多宝不敢怠慢,上前还礼道:“原来师弟是清一道祖门下,不知令师是哪位师叔?”
“贫道师从祖龙,我身边这位正是老师麾下大将应龙,与我到此协助人皇共谋大业。”悟天答道。
多宝一听大喜,连忙指挥众人将悟天、应龙二人接入帐中。
闲话少絮,次日天明两军就在逐鹿平原拉开了架势。
“蚩尤,你现在也算是我人族之人,你与我争夺这天下人族共主之位,我也无话可说,但你为何要将巫族牵扯进来,难道你还想让这天下重回巫族手里吗?”两军之前,轩辕一马当先,大声的向蚩尤呵斥道。
“呵呵,轩辕小儿,这洪荒大地本来就是巫族的,现在再还给巫族有什么不妥?再说了,我何时说过我是人族了,告诉你我九黎部落早就全属巫族了!”蚩尤大声的反驳道。
见蚩尤如此,轩辕也知道多说无益,当下大手一挥,无数手执长枪的人族战士唰的一下站立在了人族大军之前。无数的长枪从人族战士手中被投掷了出来。一根根锋利的长枪,带着尖锐的刺空声,快速的朝着九黎部落的大军飞去。
蚩尤见状,冷哼了一声,转头对后面的大军喊道:“儿郎们,现在是展现你们的强悍和英勇的时刻了,冲吧,将对面那些不堪一击的人族打倒在地吧!”
九黎部落的战士,在蚩尤的这一声令下之后,全都像疯了一样。他们高叫了一声,个个都争先恐后的向着对面的轩辕大军冲了过来,浑然不顾空中不断落下的锋利的长枪。
长枪虽然收走了不少九黎战士的性命,但那相对于近百万的九黎大军来说,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转眼间,大量的九黎战士就冲到了轩辕大军的跟前。
看到蜂拥而至的九黎战士,轩辕又下达了一个命令。
无数的盾牌在瞬间就出现在了轩辕大军前方,透过盾牌只见得缝隙,无数长枪透了出来,收割着胆敢上前而来的九黎战士的生命。
于是,一场混战就这样在逐鹿平原展开了。逐鹿平原之上喊杀声一片,鲜血流成了河,大量的生命被收割而去。
这场混战一直从早上打到晚上,双方皆是死伤惨重。最后,蚩尤和轩辕不得双双同时收兵,约定明日再战。
次日天明,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混战,人群中就见一身银盔亮甲,手执长枪的应龙在抖枪刺死了几个九黎族战士之后,看着阵中的人族战士已经远远小于九黎族战士,心想光靠剩下的人族战士,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被杀光的,看来是该动用自己的底牌了。
想到这里,应龙长啸一声,将手中的长枪用力向着阵外抛去。长枪脱手之后的应龙变化出龙族真身,应龙的真身与一般龙族没有多大的差异,都是骆头,蛇脖,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只不过应龙的背上多了一对肉翅。
变化出龙族真身的应龙飞舞在逐鹿上空,龙吟之声不断的响起,身形飞快的再九黎族战士之间穿梭着,收割着他们的生命。
“哼,龙族就了不起了吗?想当年我们巫族威震洪荒之时,这群爬虫那一个不是蜷缩在海底不敢出来!”大巫九凤见应龙变化真身,冷哼一声道。
而做为统帅的蚩尤一看应龙如此强势,便欲上前去与应龙单挑,就在此时,就听身后一声暴喝。
“蚩尤,让我悟天来斗斗你!”
原来悟天见蚩尤欲寻应龙的晦气,恐怕应龙以应龙之力难以抵挡肉身强悍蚩尤,便大喝一声,舞动混沌双锤攻了过去。
蚩尤也不含糊,变化为大巫真身,虎魄刀一挥直直的向着悟天砍去。就见双方刀来锤去,直杀得天昏地暗,方圆几里之内更是没人敢于靠近。渐渐的,悟天虽是通臂猿猴,力气有的是,肉身上的劣势却显现了出来,不觉间落在了下风。
“蚩尤,今天我非要将你斩在剑下!”轩辕看着越战越勇的蚩尤,大喝一声道。
“呵呵,轩辕小儿,不要在那里说大话了,有本事的话就过来杀我啊!呵呵,只怕你一过来就会死在我的刀下!”蚩尤看着愤怒的轩辕,无情的嘲笑道。
愤怒的轩辕大叫一声,冲出左右的保护,挥动着轩辕剑向着蚩尤杀去。
见轩辕向自己杀来,蚩尤心里一阵欢喜,他继续开口道:“看在你这么有种的份上,我也不用大巫之躯和你战斗。因为你太弱了,用大巫之躯杀你那是浪费,是对大巫之躯的侮辱!”
说完,蚩尤就变回正常的身形,手中的大刀也随着蚩尤的变小而变小。
“去死吧你!”
蚩尤大喝一声,挥舞着手中的大刀,迎上了攻向自己的轩辕。
想那蚩尤乃天生杀神,轩辕虽为天定人皇,但若论这近身肉搏之战,以他看看太乙金仙的修为,如何抵得过大巫蚩尤。
几个回合之后,只见一道红色光芒闪过,蚩尤的虎魄刀已在眼前。就在轩辕闭目等死的时候,一团黄|色光芒从天而降,将蚩尤与轩辕二人隔离开来,紧接着,这光芒越来越盛,直到将战场上所有厮杀者分开。
众人就听得九天之外仙乐袅袅,七色云光缓缓而下,却是圣人临凡。待光芒散去,至善圣人后土娘娘自九天之上款款而来,直来到轩辕面前,欠身施了半礼,“见过人皇。”
轩辕众人连忙跪倒,迎接圣人。再看蚩尤等人,也是纷纷跪倒,口中却是拜倒:“见过后土祖巫大人。”
后土以法力扶起轩辕,转身来至蚩尤跟前,说道:“痴儿,巫族毁天灭地,已不为天道所悯,你又如何能逆天改命,你看看身后。”
蚩尤站起身来转身看去,只见千万九黎战士已不足一成,相柳等四个大巫也已伤痕累累,而轩辕一方在截教众人和悟天、应龙的带领下还有超过半数的战士。看到这些,虽为杀神,蚩尤眼中也不禁滑落了两道清泪。
“走吧,走吧,从此我巫族不存洪荒之中,蚩尤你随我回那轮回之所为那阴阳判官,与悟明共管地府,其他人等可为阴差”说罢,一会袍袖,剩下的九黎族战士和蚩尤等五位大巫均从战场上消失,被后土以**力瞬移到幽冥之地。
处理完巫族的事情,后土也不在红尘久留,与轩辕众人打过招呼后,也飘然而去。
第七章、人皇证道
人皇证道
天下一统之后黄帝划分州野,制礼兴乐,教化百姓。wenXuemi.Com同时还发明各种器具用物,方便日用。其中,大臣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百姓们从此不再穿兽皮树皮。黄帝还依浮叶飘于水上的道理作了舟船,共鼓又配上舟揖行于水上。又根据转蓬的道理发明了车辅,便利了交通。黄雍父发明了春,黄帝接着又令人制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以后又造屋室,筑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处。黄帝又与歧伯作内外经,使百姓疾患得以治愈。他还确定了天下万物的名称,划分星度为28宿。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来纪月,而六旬为一甲子。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人称她为「先蚕」。嫘祖组织一大批女子上山育桑养蚕织丝。但很快又遇到了一个大难题,蚕养了很多,茧也产了不少,但抽丝和织帛却有了困难。就在这时,群女中有一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面部丑陋的女子发明了缠丝的纺轮和织丝的织机。黄帝得知后,对此项发明大加赞赏,让她给众人传授技艺。后来在嫘祖的撮合下,黄帝娶了这位丑女,作为次妃,这位次妃被尊称为嫫母。这一切改变使得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一派太平景象。
黄帝又划野分疆,以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在使用人才上,访贤、选贤、任能,因才使用。实行以法治国,设“礼文法度”、“治法而不变”,命力墨担任法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
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此时天皇伏羲所创造的书契已经不能很好的记录世间所发生的事情,黄帝便命仓颉造出了更实用的文字。
做( 清一 http://www.xlawen.org/kan/3265/ )
半年之后,神农来到了距离陈都三万里之外的一座大山之中。看着满山的各种植物,神农笑了。走到一株黄|色的小花跟前,用力一扯将其拔了出来。神农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朵小花,然后将它塞进了自己的嘴里。咀嚼了几下,一股淡淡的芳香从神农的嘴里溢了出来。然后,神农很是享受的将嘴里带有甜味的小花吞咽了下去。
如此,白天神农山上尝百草,晚上,他生起篝火,借着火光把尝试出来的物种特性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神农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将这座大山之上的物种一一尝遍。神农修行了广成子传给他的玉清**之后,如今也有着那太乙金仙初期的修为。又耗去了神农近二十年的时间,神农才将人族之中常患的各种疾病和治理之法整理了出来,添加到自己所著的药经之中。这样,神农所著的药经的工作才算是完成了。
神农将自己所著的药经在人族之中流传开来,人族为铭记神农的恩德,将神农所著的药经命名为《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阐述了草木的毒、理、疗三品分类及其入药性能意义,药物方剂中的君、臣、佐、使、引地位和作用,还有药物的阴阳配合,寒、热、温、平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以及药物的采造,药物使用的煎、煮、熬三法、药物与病症的关系,最后神农将那炼丹技巧等等也写在了上面。《神农本草经》乃是第一本关于药物与病理的系统书籍,开创了人类医学的先河。《神农本草经》在人族广泛的流传开来以后,人族得到此书的帮助,死伤人口大减有了此书人族的寿命也开始延长,这却是大有益于万民。
这日,神农刚嘱咐完手下的几个能臣去寻找下一任人族共主之事忽然有人前来报说,广成子仙师带原始天尊的旨意前来。神农只好先放下心中的打算,前去谒见广成子。
见到广成子之后,广成子当着人族大众将神农的功德一一宣读。
“人族共主神农今日功德圆满,奉阐教之主法旨,册封神农为地皇。”广成子的声音刚一落下,天上就降下无数的功德来,功德金光没入神农体内,神农顿时只觉得神清气爽。
天上一阵龙凤鸾鸣,却是那天皇伏羲驾着九龙辇到了。人族之人见到伏羲前来,纷纷下拜跪迎。
“恭喜御弟今日功德圆满,下任人族共主之事,日后自有大贤相助解决,此刻御弟还是和为兄一起返回火云洞吧!”伏羲看出神农虽高兴,但仍有一丝顾虑。
对于伏羲,神农是相当的佩服和信任的。便朝着广成子行了一礼,道:“神农多谢圣人!”说完,就登上了伏羲所乘的九龙辇,和伏羲一起消失在了天际。
却说地皇归位后,清一算了算时间,又望了望金鳖岛方向,无耐的摇了摇头,挥手将荷月童子叫至身边,吩咐道:“带小白来,为师要出门。”
却说那上清灵宝天尊通天教主,紫霄宫议事之后,便回到金鳖岛参悟清一的几句话,悠悠百年转瞬即逝,却是不得要领,掐指一算,却是伏羲已证得天皇果位,神农也被广成子寻得。天地人三皇已有二人被老子和原始门下所得,但想想老师钦定三清门下三皇各一,索性便不再参悟,反正道祖定下的事情是没人可以更改的,人皇之位定在自己门下。
这天碧游宫讲道结束,通天挥手遣散了众位弟子,只留多宝一人在侧,要其去洪荒游历,以寻找人皇之人。
单说其他弟子,出得碧游宫,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刚才老师所讲。突然就见一只白牛驮着一个中年道人自岛外晃晃悠悠的走了进来。众弟子大讶,这金鳖岛虽不是紫霄宫,但怎么说也是圣人道场,寻常之人是找都找不到的,即使是修道之人,没有大罗金仙的道行也别想突破那护岛大阵,何况众人根本没感觉到阵法的波动,显然此人修为已远超大罗金仙。而能有此等修为的,洪荒之中除了诸圣,便是玄都**师、广成子、多宝几人而已(当然他们不知道莫非、敖明和孔宣)。
“呔,哪里来的道人,这里乃上清圣人的道场,还不滚下坐骑。”众人不识眼前之人,但自恃圣人弟子,又是在师门之内,便无所顾忌。
哪料那牛上的道人,连眼尾都不扫众人一下,自顾自的依旧坐在白牛上,已来到碧游宫前的广场前。
就见那白牛刚刚在平地站定,便昂头发出了一声类似犬吠的叫声,直刺九天,响彻寰宇。
再说通天教主正在吩咐多宝,突然听见这声异响,不禁大惊。原来通天认得,此声乃穷奇所发,而现如今洪荒之中,穷奇仅有三头。大师兄那里有一头,但应在首阳山,老子轻易不会来自己的道场,即使有事,也是神识传讯要自己过去,或者派童子来请;自己的牛儿,正在身后,也不可能是;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那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师叔到了金鳖岛。
思至此节,通天哪还敢迟疑,连忙一个闪身到了碧游宫外。就见得自己的一群弟子正围着一头白牛指指点点,语气丝毫不见恭敬,而那牛上,老神在在的坐着的,不是清一还能是谁。见此状况,通天连忙散发一丝圣人气势将众子弟震开,大踏步走到牛前,倒身下拜:“弟子通天见过师叔。”
“嘘……….”那些站在通天身后的弟子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清一道祖呀,刚才我说什么来着?好像言语不敬了吧。完了,对圣人不敬就是被打杀的命运,那么对这天字第二号人物呢?完了,完了,恐怕连灰都不会剩下吧。众人悱恻着,就这样傻站在那里。
“哼!通天,你门下都是如此不知尊卑之辈吗?”清一骤然睁开双眼,一道精芒射出,包括通天在内,在场众人元神都是一阵悸动。
“徒孙见过清一道祖!”众人这才跪倒行礼,再看通天,混元不灭圣人之身也是满头大汗。
受礼后,清一也不理众人,只对通天说了句:“你随我来。”骑着白牛进了碧游宫。而通天更是不敢吭声,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进了大殿。
挥退了还在殿里满头雾水的多宝和那在后面睡觉的奎牛,清一示意通天坐下,说道:“你这小子,既知人皇为你门下,还有心情再次讲道说法?汝那门中人多繁杂,加之你又无镇压气运至宝,恐怕如此万仙来朝的场景不长久啊,你不为门中谋求一线生机,却是在此等待功德降临,我看你这截教也快到头了!”
清一的话很严厉,不过通天也看出了一丝机缘,若非如此,清一来碧游宫干什么,一定是还有一线生机。
“弟子愚钝,还请师叔解惑。”
“先说你这截教门中,虽说截取天道一线生机,但天道之下遁去其一是如此好截取的吗?何况说,既是一线生机,何容得下你这万仙来朝?”清一的语气丝毫不见缓和。
“这……….”其实通天何尝不明白,截教教义本身就是求一丝机缘,可自己门下如此多的子弟,如果都有机缘,那就不是一线生机了。
“还请师叔慈悲,可怜弟子门下修行不易。”通天的语气早不见了那份笑傲洪荒的孤傲,对着自己的师叔,反而有一分恳求了。
“哎…..痴儿啊!”清一的语气终于平和了下来,“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啊。我曾为你截教运转天机,却也发现一线生机,只是不知你是否舍得?”
通天心中自然明白,自己立教虽说截取天道一线生机,但要说天道下真正明白这一丝机缘的,恐怕只有眼前这位师叔。听到清一说曾专门为自己门下运转天机,通天心中一丝感动。亿万年来,老师鸿钧代表天道,总是一副师长的表情。三清之间因教义不同,老子万年古井不波,清静无为,原始则悟道与自己正好相悖,更多的时候是针锋相对,唯一的感动,就是这师叔了吧。
“请师叔为截教门下指点一线生机。”
“你且听我道来
万仙来朝碧波中,
天书劫起金鳖空。
仙道无缘神道在,
只听琼楼撞金钟。
偶有几人机缘在,
异教教主东海东。
待到无量劫起时,
天下再拜碧游宫。
缘灭缘起,通天你若参不透此节,恐怕此生只能停留在如此修为,而你那截教恐怕连一线生机的无法保存。”
“弟子受教了。门下弟子之事,全凭师叔做主,看他们的机缘了,而今人皇之事,还请师叔指教。”通天见清一已为自己门下谋划了一线生机,便暂时放下此事,问起眼前这人皇之事。
“你这懒惰的小子。”清一笑骂道,“你来看此物。”说罢,凭空摄来一剑,正是那巫妖大战后不知所踪的戮巫剑。
“此宝便是人皇的随身至宝了,自今日起天下再无戮巫剑,只有轩辕剑,现赐予你,还望你好自为之。我已在这红尘逗留的太久了,通天小子,我很看好你哟。”说罢,留下那轩辕剑,消失在殿中。
第五章、人皇轩辕
人皇轩辕
却说,在人族一个叫做有熊部落里面,部落首领少典的妻子附宝因为夜里梦见北斗七星下坠而怀上身孕道现在已经有三年零六个月了。这少典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见自己的妻子怀孕这么久还未生产,生怕自己的妻子所怀的是个妖怪。
这日,少典外出打猎,半途之中手下来报,说自己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婴,并说孩子出生之时,天边出现无数祥瑞之色。少典大喜,立马返回部落里面想要一看究竟。
怀抱着自己的儿子,少典深深的为以前自己的担忧而发笑。这么可爱的一个婴儿,再加上出生之时天上所现的祥瑞之色,分明就是上天所赐的灵孩,哪里会是什么妖怪啊!
正当少典考虑着该给自己的儿子起个生命名字之时,忽然手下来说,外面来了一个道士要求见少典。
少典经年得子,心情大好,再加上他平日里素来礼下贤士,此时听闻有人要见自己,又怎么会拒绝呢!
“敢问仙长前来有什么事吗?”少典见来人一派有道真全的样子,走上前恭敬的问道。
“贫道截教首徒多宝道人,今日前来乃是为收贵公子为徒!”多宝道。
想那截教万仙来朝,如今在洪荒之中也是颇有名声,对于截教首徒多宝道人的大名少典也是有所听闻的。
“仙长您说什么?”少典激动之下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出口道。
“贵公子和贫道有着师徒之缘,贫道今日乃是奉了通天教主圣人老师之命,前来收贵公子为徒的。”
少典这次听了个一清二楚,他太高兴了。如今圣人之徒前来收自己儿子为徒,那么自己这个儿子日后成就可就非凡了。
“仙长,我儿子还尚在怀抱,这……”
“你不用担心,我会留在这里教导他的。”多宝笑道。
“如此少典就先替小儿谢过仙长了,小儿还尚未起名,还望仙长赐名!”少典想起自己的儿子还没有名字,想让多宝帮忙取一个,就道。
“就叫轩辕吧!”多宝索性就把人皇之剑的名字给了这未来的人皇。
“轩辕,轩辕,果然好名字啊,多谢仙长了!”少典念叨了几句,对多宝施礼道。
多宝再看那小轩辕,果然是天定人皇啊,这么小就显得那么的不凡!多宝看着少典怀里的轩辕,心里感叹道。随即从少典手中接过轩辕,将其抱了起来。
被多宝抱在怀中的轩辕,睁着一双充满着灵性的眼睛,注视着多宝背后所背的仙剑,然后艰难的抬起细小的胳膊,伸手,伸手居然在多宝的胡须之上拔了一下。
多宝被小轩辕的一系列动作给惊到了,看来老师说的果然没错啊,这三皇之中的最后一位将来注定是要以杀证道,这么小居然就喜欢这些杀伐之器。
自此以后,多宝就在有熊部落居住了下来,以便方便教导着天定三皇之中最后一位的人皇轩辕。
轩辕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思想异常聪明,而且对多宝的剑之道领悟颇深,对于战争,布阵等更是天才无比,这布阵之道流传鸿钧大道,如同周天星辰阵一般,集合天地之力,即使没有任何力量的普通人在阵法下也能变的强大无比,于是,小轩辕在这样多宝的精心教导下慢慢成长起来。在轩辕十三岁那年,少典去世,轩辕继任有熊部落首领,轩辕终究是天定人皇之人,随着年龄渐渐长大,在教化民众之事上也是有了自己的见解。轩辕发现人畜大小便埋入地中可以促进五谷的生长,比神农放火烧山再种植五谷的办法还好,这样既处理了人畜大小便污染食物而导致的疾病的发生,又减少了众人放火烧山所冒的生命危险;轩辕按照树木漂浮的原理制造了舟船;用那树麻制成了衣、裤、鞋,使族人不再穿那兽皮树叶;轩辕还发明了舂、釜、瓯等日用器具,使百姓可以蒸饭煮粥等等。
这样一来,轩辕在洪荒人族之中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大,再加上有熊部落的强大,周围的许多部落都前来归顺,甘愿受轩辕的统治。
一日,有熊部落里面里面来了两人。这两人乃是那地皇神农在功德圆满离去之前嘱咐寻找下一任人族共主的使者,一人名叫仓颉,而另一个叫做柏鉴。仓颉和柏鉴原本是神农手下的两元重臣,仓颉主文柏鉴主武。仓颉和柏鉴在神农离去之时接收重任,几年来两人一直在努力的寻找着那能够担任人族共主的人。仓颉和柏鉴两人在听说了轩辕的贤明之后,原本两人打算召轩辕来陈都。可是,神农当年离去之时没能及时寻到下任人族共主,人族共主之位悬空多年,这使得许多强势部落的首领都打起了这个位置的注意。好在神农人虽然离去了,可人族还是谨记着他的恩情,这才没有因此而导致人族之间的征战。虽然没有爆发征战,可暗地里面的争斗还是不少的,这就使得现在的陈都早已没有了伏羲和神农在位之时的崇高地位,许多人族强势部落的首领对陈都发出的命令都是阳奉阴违。
在这种情况之下,仓颉和柏鉴为了能够尽快的选出新的人族共主,只好亲自来到有熊部落。在见到轩辕之后,仓颉和柏鉴很轩辕长叹了许久柏鉴本就是行武出生,在和轩辕的交谈之中,他充分见识到了轩辕在行军布阵方面的才能,当下大有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而轩辕在治民方面的才华也让仓颉大加赞赏,仓颉也是觉得以轩辕的才能,这人族共主一位却是非他莫属不可。
仓颉和柏鉴在将自己两人的身份和来意表明之后,就邀请轩辕前去陈都接任这人族共主之位。此时的轩辕不过才刚刚二十出头,邹的听了仓颉和轩辕的话后,他觉得自己有些决断不来,只好前去请教自己的老师多宝。
多宝在听得此事后,对轩辕笑道:“我徒自可前去,你本就是天定三皇之一,接任这人族共主之位也无可厚非。虽说你此时还尚且年幼,但以你的能力和才华,为师相信你自能带领好人族,你自己也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轩辕听闻自己的老师说自己是天定三皇之一,自是欢欣鼓舞。当下就对多宝道:“即使如此,还请老师与我一同前去,也好助徒儿一臂之力。”
多宝当初收轩辕为徒,乃是奉了通天教主之命,为得只是那人皇之师的名份和那人皇教化万民的功德。可是通过这些年的相处,特别是从轩辕接任有熊部落首领一职以来,身处高位的轩辕对自己这个老师也是一如既往的尊敬,多宝已经渐渐的开始真真的喜欢上自己这个徒弟来了。如今轩辕有邀请自己一同前往陈都,多宝心中那个高兴啊,自是答应了下来。
轩辕在多宝和仓颉、柏鉴三人的陪同之下顺利的来到了陈都,出任新的人族共主。对于有熊部落的轩辕之名,洪荒之人族也是早有耳闻,再加上轩辕乃是昔日人族共主神农手下的两元能臣替神农所选,人族大多数部落也纷纷表示赞成。但是还是有那么几个强势部落不肯承认轩辕人族共主的身份,不愿臣服于轩辕的统治之下。
轩辕初接人族共主之位,第一件事情肯定是要立威了,毕竟他不像当初神农继位之时乃是第一人人族共主伏羲亲选,威望自然不足,若是不在借位之处立威的话,他日后想要统御人族是相当困难的。
轩辕亲帅军队,以柏鉴为元帅,开始对那几个不肯臣服于自己的部落进行征讨。在轩辕强大的兵力威慑之下,不肯臣服的那几个部落都先后的归顺了过来。见几个部落都表示臣服,轩辕也不想再大动兵刀,就又率领着大军返回到了陈都。
在人族全面归顺之后,轩辕开始将自己当初在有熊部落的发明在人族之中推广了开来。这些发明在人族之中广泛的被使用以后,整个人族的实力以及发展速度大进,这个时候许多原本还是对轩辕不太认可的人族才认识到了轩辕的大能,开始正真的承认了轩辕这个新的共主。人族的全面归心,这让轩辕很是高兴。然而在他的高兴劲还没过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让轩辕大为震怒。
轩辕为何震怒?这还要从一个叫做九黎的人族部落说起。这九黎部落乃是千百年来洪荒之中残余的巫族和人族融合而成,发展到如今人数也有着数百万之多。九黎部落之人因为体内有着巫人的血脉,个个身体强壮民风尚武。但他们也和那巫人一样,大多脾气暴躁,性格野蛮不尊教化。因此,当年天皇伏羲和地皇神农教化万民之时,这九黎部落却是被遗漏了下来。
在轩辕出身的那一年,九黎部落之中也诞生了一个婴孩。这个婴孩天神神力,一出生就可以逐虎过涧,生撕熊豹,长到六岁之时九黎部落之中居然无人能敌。这个孩子成年以后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蚩尤,率领着自己的八十一位兄弟很快的就整合了九黎部落上下。
这个九黎部落的蚩尤乃是以前巫族大巫蚩尤的转世,当年巫妖大战尾声水之祖巫共工将不周山撞到,九天浑水落下,将那巫妖大战之中幸存下来的巫妖两族淹死了不少。大巫蚩尤也因为在大战之中力竭,无力抵挡这九天浑水之灾而丧命。天道运转之下,蚩尤和其他八十一位巫人给转生到了九黎部落。
第六章、逐鹿之战
逐鹿之战
话说那九黎部落蚩尤,成年之后自己的八十一位兄弟体内的巫族血脉觉醒,蚩尤不但找回了前世的记忆,还很快的恢复了自己大巫的修为。wwW.恢复了记忆和修为的蚩尤在见到如今洪荒大地之上巫族几乎销声匿迹的状况之后,一直以振兴巫族为己任,一心想要巫族恢复到巫妖大战之前的那般强盛。
蚩尤一统了九黎部落之后,命自己的八十一名兄弟为九黎部落长老分管四方,自己居中协调。蚩尤又发明了长弓长矛,增加的捕猎的容易程度,改善了族人生活水平。后来蚩尤又和八十一名兄弟将一些普通巫法传给百姓,使百姓能够改善体质,寿命变长;如此等等,使蚩尤在九黎部落中声望无两。
九黎部落在蚩尤经过蚩尤的发展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过程。蚩尤见如今的人族在洪荒之中发展迅速,乃是巫族复兴大敌,巫族要再度称雄洪荒,则必须将轩辕统领的人族打倒。为此,蚩尤在轩辕统领的人族与九黎部落接壤的地方挑起了战端。
轩辕大怒之下,准备统兵前去亲自镇压九黎部落。轩辕这样做,一方面也是为了人族稳定,而另一方面则是他想将自己的教化传播到九黎部落。轩辕心想当年天皇伏羲和地皇神农都没有将教化传到九黎部落,若是自己能将九黎部落教化的话,那自己的声望一定会超过他们的。于是轩辕开始在各部落征召精兵,同时多宝也是奔赴洪荒,邀请同门。
这边轩辕招兵买马准备征讨九黎部落,而那边蚩尤也没闲着。恢复了记忆后,蚩尤很轻易的便找到了当初威震洪荒的盘古殿,并请出了遁世已久的大巫相柳、九凤、雨师、风伯。
在蚩尤和四名大巫的带领之下,九黎部落对轩辕所统治的人族发动了全面的攻击。短短几日下来,已经一连攻克了人族近七八个部落,被九黎部落所杀的人族之数更是达到了数十万。
身在陈都还在备战的轩辕听闻了消息之后,心下大骇,又惊又怒,惊的是九黎部落居然如此强势,敢于首先发难,怒得是九黎部落居然如此残忍,几天的功夫下来,居然屠杀了那么多的人族之人。
当下,轩辕再也坐不住了,他将陈都附近七十二个人族部落的将士全都征集起来,组成了一只人数多达三百万的强大军团,以柏鉴为大将,亲自挂帅,浩浩荡荡的朝着蚩尤的大军杀将而去。没过多久,就在逐鹿和蚩尤所统帅的九黎部落大军相逢。
就在双方对峙,大战一处即发之时,远在东海的祖龙宫中却是飞出两道清影,直奔逐鹿,正是那敖明的弟子悟天道人和龙族大将应龙。原来清一算得逐鹿大战之期,想那多宝、轩辕均是空有法力,肉搏白痴之流,便指示敖明,要悟天出门历练历练,敖明又恐轩辕无带兵之人,索性便派应龙同往。
这日,轩辕正在大帐与多宝等人商议迎敌之计,只见帐内坐着的有天庭派下协助人皇的九天玄女,截教赵公明、三仙岛三霄、灵牙仙、虬首仙、金光仙、函芝仙等人。大家正在议论,就见传令兵进来报道:“营前有一位道长、一位将军求见人皇。”其实这几日总有三山五岳的修道之人前来帮忙,轩辕早已习惯,一听又有人前来协助,连忙和多宝一同出迎。
只见门外一位白袍道人,长的尖嘴猴腮,全无一片得道全真之态,而那将军则是一身锦袍玉带,甚是英武。但多宝却发现两人全然不识。
众人正在猜测,就见那道人走上前来,对轩辕和多宝施了一礼道:“天一岛门下悟天见过人皇,见过多宝师兄。”别人听了没有什么,毕竟天一岛遁世甚深,洪荒之中声明不显,而在听到多宝耳中却是一振。做为截教首徒,通天教主曾为其讲述很多洪荒之秘,其中这清一道祖的天一岛便是其中最神秘之处。
道祖亲传弟子五人,大弟子镇元大仙时下已证得混元;二弟子莫非名声不显,但其座下弟子悟明却是大罗金仙顶峰的森罗殿之主;三弟子敖明贵为龙族祖龙,已是准圣之身;四弟子后土娘娘也已成圣;五弟子却是没人见过,只知道为凤凰之子,修为至少已是准圣。
眼前这位称自己为师兄,应是清一门下二代弟子,当下多宝不敢怠慢,上前还礼道:“原来师弟是清一道祖门下,不知令师是哪位师叔?”
“贫道师从祖龙,我身边这位正是老师麾下大将应龙,与我到此协助人皇共谋大业。”悟天答道。
多宝一听大喜,连忙指挥众人将悟天、应龙二人接入帐中。
闲话少絮,次日天明两军就在逐鹿平原拉开了架势。
“蚩尤,你现在也算是我人族之人,你与我争夺这天下人族共主之位,我也无话可说,但你为何要将巫族牵扯进来,难道你还想让这天下重回巫族手里吗?”两军之前,轩辕一马当先,大声的向蚩尤呵斥道。
“呵呵,轩辕小儿,这洪荒大地本来就是巫族的,现在再还给巫族有什么不妥?再说了,我何时说过我是人族了,告诉你我九黎部落早就全属巫族了!”蚩尤大声的反驳道。
见蚩尤如此,轩辕也知道多说无益,当下大手一挥,无数手执长枪的人族战士唰的一下站立在了人族大军之前。无数的长枪从人族战士手中被投掷了出来。一根根锋利的长枪,带着尖锐的刺空声,快速的朝着九黎部落的大军飞去。
蚩尤见状,冷哼了一声,转头对后面的大军喊道:“儿郎们,现在是展现你们的强悍和英勇的时刻了,冲吧,将对面那些不堪一击的人族打倒在地吧!”
九黎部落的战士,在蚩尤的这一声令下之后,全都像疯了一样。他们高叫了一声,个个都争先恐后的向着对面的轩辕大军冲了过来,浑然不顾空中不断落下的锋利的长枪。
长枪虽然收走了不少九黎战士的性命,但那相对于近百万的九黎大军来说,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转眼间,大量的九黎战士就冲到了轩辕大军的跟前。
看到蜂拥而至的九黎战士,轩辕又下达了一个命令。
无数的盾牌在瞬间就出现在了轩辕大军前方,透过盾牌只见得缝隙,无数长枪透了出来,收割着胆敢上前而来的九黎战士的生命。
于是,一场混战就这样在逐鹿平原展开了。逐鹿平原之上喊杀声一片,鲜血流成了河,大量的生命被收割而去。
这场混战一直从早上打到晚上,双方皆是死伤惨重。最后,蚩尤和轩辕不得双双同时收兵,约定明日再战。
次日天明,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混战,人群中就见一身银盔亮甲,手执长枪的应龙在抖枪刺死了几个九黎族战士之后,看着阵中的人族战士已经远远小于九黎族战士,心想光靠剩下的人族战士,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被杀光的,看来是该动用自己的底牌了。
想到这里,应龙长啸一声,将手中的长枪用力向着阵外抛去。长枪脱手之后的应龙变化出龙族真身,应龙的真身与一般龙族没有多大的差异,都是骆头,蛇脖,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只不过应龙的背上多了一对肉翅。
变化出龙族真身的应龙飞舞在逐鹿上空,龙吟之声不断的响起,身形飞快的再九黎族战士之间穿梭着,收割着他们的生命。
“哼,龙族就了不起了吗?想当年我们巫族威震洪荒之时,这群爬虫那一个不是蜷缩在海底不敢出来!”大巫九凤见应龙变化真身,冷哼一声道。
而做为统帅的蚩尤一看应龙如此强势,便欲上前去与应龙单挑,就在此时,就听身后一声暴喝。
“蚩尤,让我悟天来斗斗你!”
原来悟天见蚩尤欲寻应龙的晦气,恐怕应龙以应龙之力难以抵挡肉身强悍蚩尤,便大喝一声,舞动混沌双锤攻了过去。
蚩尤也不含糊,变化为大巫真身,虎魄刀一挥直直的向着悟天砍去。就见双方刀来锤去,直杀得天昏地暗,方圆几里之内更是没人敢于靠近。渐渐的,悟天虽是通臂猿猴,力气有的是,肉身上的劣势却显现了出来,不觉间落在了下风。
“蚩尤,今天我非要将你斩在剑下!”轩辕看着越战越勇的蚩尤,大喝一声道。
“呵呵,轩辕小儿,不要在那里说大话了,有本事的话就过来杀我啊!呵呵,只怕你一过来就会死在我的刀下!”蚩尤看着愤怒的轩辕,无情的嘲笑道。
愤怒的轩辕大叫一声,冲出左右的保护,挥动着轩辕剑向着蚩尤杀去。
见轩辕向自己杀来,蚩尤心里一阵欢喜,他继续开口道:“看在你这么有种的份上,我也不用大巫之躯和你战斗。因为你太弱了,用大巫之躯杀你那是浪费,是对大巫之躯的侮辱!”
说完,蚩尤就变回正常的身形,手中的大刀也随着蚩尤的变小而变小。
“去死吧你!”
蚩尤大喝一声,挥舞着手中的大刀,迎上了攻向自己的轩辕。
想那蚩尤乃天生杀神,轩辕虽为天定人皇,但若论这近身肉搏之战,以他看看太乙金仙的修为,如何抵得过大巫蚩尤。
几个回合之后,只见一道红色光芒闪过,蚩尤的虎魄刀已在眼前。就在轩辕闭目等死的时候,一团黄|色光芒从天而降,将蚩尤与轩辕二人隔离开来,紧接着,这光芒越来越盛,直到将战场上所有厮杀者分开。
众人就听得九天之外仙乐袅袅,七色云光缓缓而下,却是圣人临凡。待光芒散去,至善圣人后土娘娘自九天之上款款而来,直来到轩辕面前,欠身施了半礼,“见过人皇。”
轩辕众人连忙跪倒,迎接圣人。再看蚩尤等人,也是纷纷跪倒,口中却是拜倒:“见过后土祖巫大人。”
后土以法力扶起轩辕,转身来至蚩尤跟前,说道:“痴儿,巫族毁天灭地,已不为天道所悯,你又如何能逆天改命,你看看身后。”
蚩尤站起身来转身看去,只见千万九黎战士已不足一成,相柳等四个大巫也已伤痕累累,而轩辕一方在截教众人和悟天、应龙的带领下还有超过半数的战士。看到这些,虽为杀神,蚩尤眼中也不禁滑落了两道清泪。
“走吧,走吧,从此我巫族不存洪荒之中,蚩尤你随我回那轮回之所为那阴阳判官,与悟明共管地府,其他人等可为阴差”说罢,一会袍袖,剩下的九黎族战士和蚩尤等五位大巫均从战场上消失,被后土以**力瞬移到幽冥之地。
处理完巫族的事情,后土也不在红尘久留,与轩辕众人打过招呼后,也飘然而去。
第七章、人皇证道
人皇证道
天下一统之后黄帝划分州野,制礼兴乐,教化百姓。wenXuemi.Com同时还发明各种器具用物,方便日用。其中,大臣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百姓们从此不再穿兽皮树皮。黄帝还依浮叶飘于水上的道理作了舟船,共鼓又配上舟揖行于水上。又根据转蓬的道理发明了车辅,便利了交通。黄雍父发明了春,黄帝接着又令人制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以后又造屋室,筑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处。黄帝又与歧伯作内外经,使百姓疾患得以治愈。他还确定了天下万物的名称,划分星度为28宿。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来纪月,而六旬为一甲子。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人称她为「先蚕」。嫘祖组织一大批女子上山育桑养蚕织丝。但很快又遇到了一个大难题,蚕养了很多,茧也产了不少,但抽丝和织帛却有了困难。就在这时,群女中有一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面部丑陋的女子发明了缠丝的纺轮和织丝的织机。黄帝得知后,对此项发明大加赞赏,让她给众人传授技艺。后来在嫘祖的撮合下,黄帝娶了这位丑女,作为次妃,这位次妃被尊称为嫫母。这一切改变使得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一派太平景象。
黄帝又划野分疆,以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在使用人才上,访贤、选贤、任能,因才使用。实行以法治国,设“礼文法度”、“治法而不变”,命力墨担任法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
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此时天皇伏羲所创造的书契已经不能很好的记录世间所发生的事情,黄帝便命仓颉造出了更实用的文字。
做( 清一 http://www.xlawen.org/kan/3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