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部分阅读
那风不是小弟所放啊!”听到牛魔王如此说,悟风瞪大眼睛望着诸人。
“难不成七弟这份神通还有人会?”通风大圣猕猴王问道。
“小弟这份神通得自西方灵山脚下,风倒是大家都能使得,但这风中的三昧神砂却是只在小弟身上有,乃是当年小弟冒着生命危险从那八宝功德池底弄来之物,除那佛教教主恐怕无人能有。”悟风也是十分不解。
“管他哪儿来的怪风,总之这阵风将七弟送了回来,快快进洞饮酒才是正事,其他事我们酒桌上再谈。”移山大圣狮驼王早就压不住酒性,看诸人还在啰啰嗦嗦,忙上前拉着悟风,望洞内就拽。
“五哥且慢,这三昧神风的来处倒是无碍,想是一门与小弟类似的神通。但那被风刮走的二人却是不能不管,那乃是小弟的师傅与师弟。”悟风连忙拉住狮驼王说道。
“七弟的师傅与师弟?七弟的神通已是世间少有,你的老师如何能被那怪风刮走?”驱神大圣禺狨王晃着大脑袋上前不解的问道。
“此事说来话长,小弟五百年前因搅闹蟠桃会,被西方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来经观音菩萨指点……………”黄悟风就在山门前将自己的经历与众大圣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哎…….一个凡夫俗子保他作甚,西方又有何真经值得我兄弟如此劳心费力去求取,那唐僧就让他自生自灭好了,何况不是还有一头夯猪吗,七弟快快随我等进洞去吃酒。”狮驼王酒虫大动哪还顾得了那么许多,悟风话音未落,便急急的向洞中拽人。
“五哥不可,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小弟既然拜了这唐僧为师,就要一直保他到那西方灵山,求取佛教真经,成那金身正果。”悟风挣脱狮驼王,正色说道。
“看来七弟这是要到西方教中求得金身,修成正果,成就一方佛陀,不再与我等这些不入流的荒山野妖为伍了。”猕猴王揶揄道。
“七弟,此去灵山千年万险不说,日后真是成了那西方弟子,我等兄弟恐怕无法再登七弟的大门了啊!”鹏魔王也是在一旁劝道。
“众家兄弟莫要争吵。”牛魔王上前打断众大圣,来至黄悟风近前。“七弟,你可曾想好,非要保着唐僧那凡夫俗子远赴灵山求取真经,日后也不再与我兄弟相见?”
“嗯……”沉吟半晌,就见黄悟风突然之间腾空而起,挥手招出竹节枪,只听得“轰”的一声,那黄风岭上最高的峰头被打下半边。
“今日我黄悟风在此立誓,任它前途千难万险,也不论结果是否成就近身,必将保那唐僧求得灵山真经,以济世人,如违此誓宁愿永世堕落轮回,不再出世!”
话音刚落,就见“天道”有感,满天金光落下,将黄悟风笼罩其中。待光华散去,哪还有什么妖族六大圣的影子,连满山小妖都已不见。环顾周围,就见唐僧、八戒二人正躲在一块巨石之后。
见此情形,黄悟风连忙山前见过唐僧,问道:“师傅,何时与师弟躲于这巨石之后。”
“师兄啊,刚才一阵狂风刮过,我便拉着师傅躲在这里,你却站在那里不动,拉也不走。”猪八戒抢过话头说道。
“是啊,悟风,刚才那阵风好大,你怎么也不知避让一下,仗着自己神通广大就在那里硬挺,我本来想出去拉你,奈何这风实在太大,顶着风我是一步都走不动,好在八戒拉着我,真不知你是怎么在风中可以立住不动的。以后不可以再这样了,千万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虽然你自诩神通广大,但吹感冒了也是不好嘛,你要是感冒了就要停下来休息,停下来休息就耽误了西去的行程,耽误了西去的行程就会耽误了真经的传布,耽误了真经的传布…………(此处省去十万字)。”这个唐僧一点也不比后世那个周星星的师傅含蓄,甚至还有过之。
“师傅,让您担心了,刚才那风吹了多久啊?”好容易等唐僧唠叨完了,悟风问道。
“那风啊,足足吹了有半刻之久,刚吹起来的时候………(此处省去二十万字)。”
“才半刻?那我刚才……….”黄悟风感到莫名的惊诧,按照唐僧的说法,刚才自己是在风中静立了半刻钟,而自己却经历了足足有一个时辰之多,照此推断,自己刚刚应是被困在一座阵中,可是何人在此布阵,又为何偏偏只有自己一人被困呢?
正疑惑间,就见那南海普陀山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脚踏祥云自南边缓缓而至。
待菩萨按落云头,师徒三人连忙上前见礼。礼毕之后,菩萨问道:“汝等三人刚才可是被困在一阵中?”
唐僧刚要上前答话,黄悟风连忙上前接过话头,因为他知道,自己这师傅即使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没有半个小时是绝对不能停嘴的。
“菩萨,刚才弟子确是被困在一座幻阵当中,不过很是奇怪,弟子师徒三人一同前行,却偏偏弟子一人受困,不知是何人在此布阵,阻拦我师徒三人?”悟风恭恭敬敬的问道。
“在那阵中你可有所悟?”观音没有回答悟风的话,反倒是又提了一个问题。
“弟子经过阵中之事,更加坚定了西去之心,求取真经以济世人。”悟风坚定的答道。
菩萨见此,一脸正色的说道:“如此大善,布此阵着乃是一上古大神,名叫莫非真君,一身法力广大,不在西方我佛之下,尤其擅长阵法一道。这莫非真君辈分甚高,论起来,佛祖与我尚要称其为一声师叔。今日在此布阵困住尔等,想来是要对你西去之心的一种考验,如尔等西去之心不坚,恐怕要永困阵中。”
第八章、五庄观中
五庄观中
黄风岭下,莫非按照清一的指示布下炼心幻阵,以考验黄悟风的西去之心。www.WenXueMi.CoM又担心这耗子真的无法从阵中脱困而出,便留下一丝痕迹,以便如来可以探查,真要是毁了西方二位圣人的佛法东传大计,即使是清一护着,恐怕日后彼此之间也不好见面了。
不过这黄悟风既是准提千挑万选之人,自有过人之处,稍加犹豫,便从幻阵中脱困而出,倒是有几分出乎莫非的意料。
不说莫非回天一岛去交旨,单说唐僧师徒三人,过流沙河收沙悟净,莫家庄四菩萨试禅心,一路有惊无险直向那万寿山五庄观而来。
此时镇元圣人正在青木天运坐碧游床,此地不过是其当年的道场,如今仅是留下一丝道统于地仙界之中。鸿钧的禁足令事件之后,镇元子更是少回万寿山,即使偶有降下,也仅是善尸化身。
唐僧四人悠悠步入山间,忽抬头见那:松篁一簇,楼阁数层。唐僧道:“悟风,你看那里是什么去处?”悟风看了道:“那所在,不是观宇,定是寺院。我们走动些,到那厢方知端的。”不一时,来于门首观看,三藏离鞍下马,又见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长老道:“徒弟,真个是一座观宇。”沙僧道:“师父,观此景鲜明,观里必有好人居住。我们进去看看,若行满东回,此间也是一景。”悟风道:“说得好。”遂都一齐进去,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悟风笑道:“这道士说大话唬人。我老黄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在那太上老君门首,也不曾见有此话说。”八戒道:“且莫管他,进去进去,或者这道士有些德行,未可知也。”至二层门里,只见那里面急急忙忙,走出两个小童儿来。正是那清风明月二仙童,那童子控背躬身,出来迎接道:“老师父,失迎,请坐。”长老欢喜,遂与二童子上了正殿观看。原来是向南的五间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那仙童推开格子,请唐僧入殿,只见那壁中间挂着五彩装成的“一”字,设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炉边有方便整香。
唐僧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炉,三匝礼拜,拜毕回头道:“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一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瞒老师说,天下间恐只有此字能受得起我家香火。而那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那悟风闻言,就笑得打跌。八戒道:“哥啊,你笑怎的?”悟风道:“只讲老黄会捣鬼,原来这道童会捆风!”三藏道:“令师何在?”童子道:“家师在三十三天外另有道场,此处倒是很少回来。”悟风闻言,忍不住喝了一声道:“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什么空心架子!那三十三天外是何等去处?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什么!”三藏见他发怒,恐怕那童子回言,斗起祸来,便道:“悟风,且休争竞,我们既进来就出去,显得没了方情。常言道,鹭鸶不吃鹭鸶肉。他师既是不在,搅扰他做甚?你去山门前放马,沙僧看守行李,教八戒解包袱,取些米粮,借他锅灶,做顿饭吃,待临行,送他几文柴钱便罢了。各依执事,让我在此歇息歇息,饭毕就行。”他三人果各依执事而去。
那明月、清风,暗自夸称不尽道:“好和尚!真个是西方爱圣临凡,真元不昧。师父命我们接待唐僧,将人参果与他吃,以表故旧之情,又教防着他手下人罗唣。果然那三个嘴脸凶顽,性情粗糙,幸得就把他们调开了。若在边前,却不与他人参果见面。”清风道:“兄弟,还不知那和尚可是师父的故人,问他一问看,莫要错了。”二童子又上前道:“启问老师可是大唐往西天取经的唐三藏?”长老回礼道:“贫僧就是,仙童为何知我贱名?”童子道:“我师前日降下法旨,曾吩咐教弟子远接。不期车驾来促,有失迎迓。老师请坐,待弟子办茶来奉。”三藏道:“不敢。”那明月急转本房,取一杯香茶,献与长老。茶毕,清风道:“兄弟,不可违了师命,我和你去取果子来。”
二童别了三藏,同到房中,一个拿了金击子,一个拿了丹盘,又多将丝帕垫着盘底,径到人参园内。那清风爬上树去,使金击子敲果。明月在树下,以丹盘等接。须臾敲下两个果来,接在盘中,径至前殿奉献道:“唐师父,我五庄观土僻山荒,无物可奉,土仪素果二枚,权为解渴。”那长老见了,战战兢兢,远离三尺道:“善哉,善哉!今岁倒也年丰时稔,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这个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如何与我解渴?”清风暗道:“这和尚在那口舌场中,是非海里,弄得眼肉胎凡,不识我仙家异宝。”明月上前道:“老师,此物叫做人参果,吃一个儿不妨。”三藏道:“胡说!胡说!他那父母怀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么就把他拿来当果子?”清风道:“实是树上结的。”长老道:“乱谈!乱谈!树上又会结出人来?拿过去,不当人子!”那两个童儿,见千推万阻不吃,只得拿着盘子,转回本房。那果子却也跷蹊,久放不得,若放多时即僵了,不中吃。二人到于房中,一家一个,坐在床边上,只情吃起。
噫!原来有这般事哩!他那道房,与那厨房紧紧的间壁,这边悄悄的言语,那边即便听见。八戒正在厨房里做饭,先前听见说取金击子,拿丹盘,他已在心;又听见他说唐僧不认得是人参果,即拿在房里自吃,口里忍不住流涎道:“怎得一个儿尝新!”自家身子又狼底,不能彀得动,只等悟风来,与他计较。他在那锅门前,更无心烧火,不时的伸头探脑,出来观看。不多时,见悟风牵将马来,拴在槐树上,径往后走,那呆子用手乱招道:“这里来!这里来!”悟风转身到于厨房门首道:“呆子,你嚷甚的?想是饭不彀吃,且让老和尚吃饱,我们前边大人家,再化吃去罢。”八戒道:“你进来,不是饭少。这观里有一件宝贝,你可晓得?”悟风道:“什么宝贝?”八戒笑道:“说与你,你不曾见;拿与你,你不认得。”悟风道:“这呆子笑话我老黄。老黄五百年前,因访仙道时,也曾云游在海角天涯,那般儿不曾见?”八戒道:“哥啊,人参果你曾见么?”悟风惊道:“这个真不曾见。但只常闻得人说,人参果乃是草还丹,人吃了极能延寿。如今那里有得?”八戒道:“他这里有。那童子拿两个与师父吃,那老和尚不认得,道是三朝未满的孩儿,不曾敢吃。那童子老大惫懒,师父既不吃,便该让我们,他就瞒着我们,才自在这隔壁房里,一家一个,啯麻啯麻的吃了出去,就急得我口里水泱。怎么得一个儿尝新?我想你有些溜撒,去他那园子里偷几个来尝尝,如何?”悟风道:“这个容易,老黄去手到擒来。”急抽身,往前就走,八戒一把扯住道:“哥啊,我听得他在这房里说,要拿什么金击子去打哩。须是干得停当,不可走露风声。”悟风道:“我晓得,我晓得。”
那大圣使一个隐身法,闪进道房看时,原来那两个道童,吃了果子,上殿与唐僧说话,不在房里。悟风四下里观看,看有什么金击子,但只见窗棂上挂着一条赤金,有二尺长短,有指头粗细;底下是一个蒜疙疸的头子;上边有眼,系着一根绿绒绳儿。他道:“想必就是此物叫做金击子。”他却取下来,出了道房,径入后边去,推开两扇门,抬头观看,呀!却是一座花园!直进得三重院落,方见那正中间有根大树,真个是青枝馥郁,绿叶阴森,那叶儿却似芭蕉模样,直上去有千尺余高,根下有七八丈围圆。那悟风倚在树下往上一看,只见向南的枝上,露出一个人参果,真个象孩儿一般。原来尾间上是个蒂,看他丁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幌脑,风过处似乎有声。悟风欢喜不尽,暗自夸称道:“好东西呀!果然罕见,果然罕见!”他倚着树,飕的一声,撺将上去。把金击子敲了一下,那果子扑的落将下来。他也随跳下来跟寻,寂然不见,四下里草中找寻,更无踪影。悟风道:“跷蹊,跷蹊!想是有脚的会走,就走也跳不出墙去。我知道了,想是花园中土地不许老黄偷他果子,他收了去也。”他就捻着诀,念一口“唵”字咒,拘得那花园土地前来,对悟风施礼道:“大圣,呼唤小神,有何吩咐?”悟风道:“你不知老黄是盖天下有名的贼头。我当年偷蟠桃、盗御酒、窃灵丹,也不曾有人敢与我分用,怎么今日偷他一个果子,你就抽了我的头分去了!这果子是树上结的,空中过鸟也该有分,老黄就吃他一个,有何大害?怎么刚打下来,你就捞了去?”土地道:“大圣,错怪了小神也。这宝贝乃是地仙之物,小神是个鬼仙,怎么敢拿去?就是闻也无福闻闻。”悟风道:“你既不曾拿去,如何打下来就不见了?”土地道:“大圣只知这宝贝延寿,更不知他的出处哩。”悟风道:“有甚出处?”土地道:“这宝贝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头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有缘的,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却是只与五行相畏。”悟风道:“怎么与五行相畏?”土地道:“这果子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敲时必用金器,方得下来。打下来,却将盘儿用丝帕衬垫方可。若受些木器,就枯了,就吃也不得延寿。吃他须用磁器,清水化开食用,遇火即焦而无用。遇土而入者,大圣方才打落地上,他即钻下土去了。这个土有四万七千年,就是钢钻钻他也钻不动些须,比生铁也还硬三四分,人若吃了,所以长生。大圣不信时,可把这地下打打儿看。”悟风即掣竹节枪望地上戳了一下,响一声迸起枪来,土上更无痕迹。悟风道:“果然,果然!我这枪,打石头如粉碎,扎生铁也有痕,怎么这一下打不伤些儿?这等说,我却错怪了你了,你回去罢。”那土地即回本庙去讫。
大圣却有算计,爬上树,一只手使击子,一只手将锦布直裰的襟儿扯起来,做个兜子等住,他却串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跳下树,一直前来,径到厨房里去。
第九章、火焰山下
火焰山下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向西,行至万寿山五庄观,清风、明月二童子奉镇元圣人敕旨,用人参果款待唐僧。WenXueMi。com今世的镇元子早不可能去赴什么盂兰盆会,更不肯能受那金蝉子传盏之德,今日所为不过是老师清一的吩咐罢了。
历史的惯性依然如旧,二童子大骂唐僧师徒,孙悟风一怒之下推到人参果树,镇元子降下善尸化身信手擒大圣,限期半月内医好人参果树。不过此果树远非彼果树,想那人参果树为镇元圣人本体,岂是孙悟风可以推到的,怎不见有人将菩提树砸烂呢?如今万寿山这颗果树,只是镇元圣人的一具化身罢了,真正的人参果树早就被镇元子移至青木天当中。
单说孙悟风,别了五庄观,走三山、访五岳,游遍四海,皆不可医得这人参果树。这日,径转东洋大海。早望见落伽山不远,遂落下云头,直到普陀岩上,见观音菩萨在紫竹林中与诸天大神、木叉、龙女,讲经说法。
那菩萨情知,怪道:“你这老鼠,不知好歹!他那人参果树,乃天开地辟的灵根。镇元子乃圣人之尊,佛祖都要敬他为师叔,你怎么就打伤他树!”行者再拜道:“弟子实是不知。那一日,他不在家,只有两个仙童,候待我等。是猪悟能晓得他有果子,要一个尝新,弟子委偷了他三个,兄弟们分吃了。那童子知觉,骂我等无已,是弟子发怒,遂将他树推倒。他次日回来赶上,将我等一袖子笼去,绳绑鞭抽,拷打了一日。我等当夜走脱,又被他赶上,依然笼了。三番两次,其实难逃,已允了与他医树。却才自海上求方,遍游三岛,众神仙都没有本事。弟子因此志心朝礼,特拜告菩萨,伏望慈悯,俯赐一方,以救唐僧早早西去。”菩萨道:“我这净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树灵苗。”行者笑道:“真造化了,真造化了!”菩萨吩咐大众:“看守林中,我去去来。”遂手托净瓶,白鹦哥前边巧啭,孙大圣随后相从。
却说那观中镇元子的善尸正在忍受唐僧的折磨,忽见孙悟风按落云头,叫道:“菩萨来了!”
菩萨才住了祥云,先与镇元子陪了话。礼毕落座,那阶前,行者引唐僧、八戒、沙僧都拜了。菩萨叫:“悟风,伸手来。”那行者将左手伸开。菩萨将杨柳枝,蘸出瓶中甘露,把行者手心里画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字,教他放在树根之下,但看水出为度。那行者捏着拳头,往那树根底下揣着,须臾有清泉一汪。菩萨道:“那个水不许犯五行之器,须用玉瓢舀出,扶起树来,从头浇下,自然根皮相合,叶长芽生,枝青果出。”行者道:“小道士们,快取玉瓢来。”镇元子道:“贫道荒山,没有玉瓢,只有玉茶盏、玉酒杯,可用得么?”菩萨道:“但是玉器,可舀得水的便罢,取将来看。”大仙即命小童子取出有二三十个茶盏,四五十个酒盏,却将那根下清泉舀出。行者、八戒、沙僧,扛起树来,扶得周正,拥上土,将玉器内甘泉,一瓯瓯捧与菩萨。
菩萨将杨柳枝细细洒上,口中又念着经咒。不多时,洒净那舀出之水,只见那树果然依旧青枝绿叶浓郁阴森,上有二十三个人参果。清风、明月二童子道:“前日不见了果子时,颠倒只数得二十二个,今日回生,怎么又多了一个?”行者道:“日久见人心。前日老孙只偷了三个,那一个落下地来,土地说这宝遇土而入,八戒只嚷我打了偏手,故走了风信,只缠到如今,才见明白。”菩萨道:“我方才不用五行之器者,知道此物与五行相畏故耳。”镇元子见此,急令取金击子来,把果子敲下三个个,请菩萨复回宝殿,一则谢劳,二来做个人参果会。众小仙遂调开桌椅,铺设丹盘,菩萨、唐僧各食一枚,镇元子前席相陪,陪了一个。
此时与菩萨同席,唐僧始知是仙家宝贝,也吃了一个。皆大欢喜后,镇元子将众人送出五庄观,遂回了青木天,只是自己一直不解为何老师对这西方佛法东传之事如此关注,还赔了自己三枚仙果。
不说镇元子独自回青木天困惑,单说唐僧师徒四人,一路继续向西。波月洞中降奎星,平顶山上斗二童,乌鸡国内收虬首,黑水河下捉鼍回。车迟国三妖斗法,通天河金鱼回池,金䴙山青牛归天,琵琶洞金鸡报晓。一路之上虽有阻隔但总归是有惊无险,直奔那火焰山而来。
师徒四众,进前行处,渐觉热气蒸人。三藏勒马道:“如今正是秋天,却怎返有热气?”八戒道:“原来不知,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为天尽头。若到申酉时,国王差人上城,擂鼓吹角,混杂海沸之声。日乃太阳真火,落于西海之间,如火淬水,接声滚沸;若无鼓角之声混耳,即振杀城中小儿。此地热气蒸人,想必到日落之处也。”悟风听说,忍不住笑道:“呆子莫乱谈!若论斯哈哩国,正好早哩。似师父朝三暮二的,这等耽搁,就从小至老,老了又小,老小三生,也还不到。”八戒道:“哥啊,据你说,不是日落之处,为何这等酷热?”沙僧道:“想是天时不正,秋行夏令故也。”他三个正都争讲,只见那路旁有座庄院,乃是红瓦盖的房舍,红砖砌的垣墙,红油门扇,红漆板榻,一片都是红的。三藏下马道:“悟风,你去那人家问个消息,看那炎热之故何也。”行者收了竹节枪,整肃衣裳,扭捏作个斯文气象,绰下大路,径至门前观看。那门里忽然走出一个老者,但见他——古
穿一领黄不黄、红不红的葛布深衣,戴一顶青不青、皂不皂的篾丝凉帽。手中拄一根弯不弯、直不直,暴节竹杖,足下踏一双新不新、旧不旧,涘柷敔鞋。面似红铜,须如白练。两道寿眉遮碧眼,一张哈口露金牙。
那老者猛抬头,看见行者,吃了一惊,拄着竹杖,喝道:“你是那里来的怪人?在我这门首何干?”行者答礼道:“老施主,休怕我,我不是什么怪人,贫僧是东土大唐钦差上西方求经者。师徒四人,适至宝方,见天气蒸热,一则不解其故,二来不知地名,特拜问指教一二。”那老者却才放心,笑云:“长老勿罪,我老汉一时眼花,不识尊颜。”行者道:“不敢。”老者又问:“令师在那条路上?”行者道:“那南首大路上立的不是!”老者教:“请来,请来。”行者欢喜,把手一招,三藏即同八戒、沙僧,牵白马,挑行李近前,都对老者作礼。老者见三藏丰姿标致,八戒沙僧相貌奇稀,又惊又喜,只得请入里坐,教小的们看茶,一壁厢办饭。三藏闻言,起身称谢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返炎热?”老者道:“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道:“火焰山却在那边?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不敢再问。
只见门外一个少年男子,推一辆红车儿,住在门旁,叫声:“卖糕!”大圣拔根毫毛,变个铜钱,问那人买糕。那人接了钱,不论好歹,揭开车儿上衣裹,热气腾腾,拿出一块糕递与行者。行者托在手中,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炉内的红钉。你看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只道:“热,热,热!难吃,难吃!”那男子笑道:“怕热莫来这里,这里是这等热。”行者道:“你这汉子好不明理,常言道,不冷不热,五谷不结。他这等热得很,你这糕粉,自何而来?”那人道:“若知糕粉米,敬求铁扇仙。”行者道:“铁扇仙怎的?”那人道:“铁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我们就布种,及时收割,故得五谷养生。不然,诚寸草不能生也。”
“那这铁扇仙居于何处?”悟风继续问道。
“铁扇仙居于何处我等却是不知。”卖糕的答道。
“咄!你这汉子,如何诳语欺我,既不知铁扇仙居所,如何求得?”悟风听到这里,已有了三分火气。
“哈哈,你这外乡人就不知了,自此西去二十里,有一座圣婴庙,庙中供奉一圣婴童子,欲求铁扇仙需先拜过圣婴童子。每逢三月我等都要去圣婴庙中祭拜,那仙童自会代我等去寻铁扇仙,来灭这八百里火焰。”那男子也不生气,缓缓的说道。
“原来这般,如此多谢小哥了。”悟风打一稽首,转入屋内。
第十章、翠屏峰前
翠屏峰前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来至火焰山下,黄悟风出门打探,得知需要去那圣婴庙中,拜过圣婴童子后,方可寻得铁扇仙熄着八百里火焰。
悟风回到内室,将情况说明以后,便留下沙僧一人保护三藏,自己揪着八戒直奔那圣婴庙而来。
一路无话,待来至庙中,就见正殿之中供奉着一个大大的“一”字,供桌上坐着一位童子,粉面朱唇,却不似其他圣像般威严,反倒有几分可爱。二人来至正殿,也不下拜,各打一个稽首,八戒上前说道:“今有东土大唐三藏法师欲往西天拜佛求经,途经此地,请仙童降下法驾,求得铁扇仙灭这八百里火焰,我师徒方可西去。”
等了半天不见动静,那行者早耐不住性子,上前喝道:“吾乃惊天大圣黄悟风,那童子,我不管你是哪家的孩童,快快显身灭了这火!”
八戒见师兄如此,连忙上前拦道:“师兄啊,想着八百里火焰山,方圆何止万里,想这等庙宇不知有多少,何况一般的仙家都有自己的道场,怎能总在庙中呆着,想是那童子此刻不在这庙中,你即使叫破了天,人家也不会知道。”
悟风一想也是如此,不过就这样干等着也不是办法,索性念动真言,将那本地的山神、土地一起唤来。
“大圣唤小神等何事?”见是黄悟风,山神、土地二人连忙上前见礼。
“我问尔等,这圣婴童子的道场何在?他是哪家的孩童,胆敢在此放火焚山,扰一方清静。”对这等小神,黄悟风说话一向不客气。
“起禀大圣,此地原也是一方福地,奈何五百年前,天庭大乱,不知何人潜入兜率宫盗丹,却又偏偏去盗那炉中正炼之物,炉开时落下一块火砖,到此形成这八百里火焰山。”山神老老实实的回道。
“喔…….原来如此。”黄悟风脸色一红,不置可否,想当年天宫大乱,趁乱盗丹者,不是他还能是谁。“那这圣婴童子是何来历,今在何方?”悟风接着问道。
“要说这圣婴仙童,其出身于西南方千里之外的翠屏峰,乃是铁扇仙之子,而这铁扇仙又名罗刹女,正是那平天大圣牛魔王的浑家,论起来与大圣尚有一段渊源。”土地上前搭话道。
“哦?原来如此,想我那大哥五百年来不曾走动,今日合该上门去拜访一番。尔等退下吧,我自有处置。”说罢,挥退山神、土地。
回至寺中悟风将情况向唐僧详细的介绍了一番,留下三人在堂内,独自一人驾云来至翠屏峰前。
五百年,物是人非,想当初七大圣在此聚会,共低十万天兵,何等的畅快,又是何等的豪气。看如今,自己皈依佛门,一路跋涉,求取真经,何时方能与诸位哥哥重聚。想到此,黄悟风苦涩的摇了摇头,不过好在当初在那黄风岭下,莫非阵中早有经历,此刻不过略发感慨,按落云头,轻车熟路奔那芭蕉洞而来。
来至近前,山门紧闭,四周鸟虫鸣叫,祥云缭绕,好一派仙家福地。见此状况,悟风只得上前叩门。
少顷,山门开了半边,一位侍女从中探出头来,见门前是一个尖嘴的和尚,也不出门,问道:“你找谁?”
“我乃黄风岭惊天大圣黄悟风,今日特地来拜见你家大王,不知牛魔王大哥在否?”皈依佛门后,这老鼠的脾气虽说依旧暴躁,但比五百年前确实改了不少。
“惊天大圣?没听说过,大王不在家,你改天再来吧。”说罢便欲关上山门。
“且慢、且慢,你家大王不在,但主母应该在吧,烦请通禀一声。”悟风连忙拦住。
“你这和尚好不晓理,哪有女眷轻易见外客的道理,速速离去。”侍女斥责道。
黄悟风刚才是强压着自己的性子跟这侍女在这里罗嗦,如今看这一个小小的奴婢都敢怒斥自己,哪里还忍得住。想当年他惊天大圣也是称霸一方,当惯了山大王的,虽说五百年受刑五行山,又皈依佛教,性子改了很多,但如何受得这气。一挥手,赏了侍女一个巴掌,足足打出三丈多远,也不理她,径直往芭蕉洞内而来。
正行间,就见对面来了一个小孩,细看时正是那圣婴童子。
“呔!哪里来得野和尚,擅闯我山门!”红缨枪一指,直奔黄悟风面门。
“贤侄,且慢、且慢。”行者一闪身,伸手抓住枪杆,说道:“贤侄,我可不是外人,我乃惊天大圣黄悟风,五百年前与你父亲牛魔王八拜结交,也曾一同抵挡天庭十万大军,那时你还没出生呢。快快进去告诉你母亲,就说七叔来访。”
“七叔?天庭十万兵?”红孩儿犹豫了一下,父亲的一些朋友自己大多见过,也曾在酒席宴前听说过妖族七大圣击溃十万天兵之事,另外五大圣自己都有见过。偏偏这七叔不曾来过,莫非就是眼前这和尚?
“那和尚,你说是我七叔有什么证据?可带来什么礼物?”红孩儿将信将疑,但语气倒是缓和了许多。
“证据,要什么证据,老黄这张脸就是证据,礼物嘛,今天没有,改天再来补上。”如今已进得芭蕉洞,一个晚辈,黄悟风懒得和他纠缠。
一听这话,红孩儿不由分说,用力抽出红缨枪,又向行者刺来,喝道:“野和尚,分明是个冒牌货。”
要说这红孩儿师承乃父,九炼玄功也是有了三分火候,奈何对手是黄悟风,就近身格斗而言,当年的七大圣中,除了牛魔王就是黄悟风了。红孩儿半吊子九炼玄功如何低得过准提亲传的九转玄功,不出几个照面,红缨枪便被黄悟风打掉,而这时的行者连竹节枪都孩子袖中。
见此状况,红孩儿也不着慌,小粉拳头冲着自己的鼻子,“棒棒棒”锤了三下,一张口,一道火线喷出,直奔黄悟风。
“哈哈,贤侄,斗法输了也不能自虐啊。”悟风笑道,不过转眼间大老鼠便笑不出来了。本没看得起红孩儿喷出这道火线,掐了个避火诀,向火光迎去,可他发现此火非是凡火,占身就着,连忙闪身躲避。但这火线越来越大,覆盖面积越来越广,而且在红孩儿的操纵下,此火如附骨之疽,紧盯着黄悟风不放,每被烧一下,鼠毛便被燎掉一大片,而且那疼痛即使是九转玄功大成的行者也是无法忍受。
见势不妙,黄悟风连忙挺胸抬头,一跺脚,直上云端。看着自己身上红一块、黑一块被灼伤的伤痕,惊天大圣此时如何还忍耐的住,一股急火之上顶门,管你什么平天大圣的山门,挥手拿出竹节枪,对着那翠屏峰脚下捣去。
“轰!”黄悟风这枪乃是含恨刺出,太乙金仙顶峰的实力大爆发,岂是一个山门能够阻挡的。就见一枪过后,整个翠屏峰都倒了小半边,漫天尘土中,两道红影飞出,正是那铁扇仙罗刹女和圣婴童子红孩儿。
来至云端,见到黄悟风,罗刹一愣,随后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七叔啊,听说你五行山脱困后,皈依佛门,修那金身**,五百年不见,今日一来便砸我这山门,不知何意?”
砸了山门,黄悟风的气也出了许多,此时头脑冷静下来一想,也怪自己冲动。本是结拜兄弟,五百年不曾见面,今日一上门便砸了人家洞府,而且大哥又不在家,传扬出去难免被别人以为,自己趁着牛魔王不在家,上门来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想到这里,黄悟风收起竹节枪,施礼道:“原来是嫂夫人,一向少见,刚才跟贤侄闹着玩,一不小心把山门弄塌了,还请嫂子看在往日情面上多多原谅。”
罗刹微微一笑,说道:“按说小小山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七叔趁我家男人不在,直闯内宅,不知有何指教啊?”
“指教说不上( 清一 http://www.xlawen.org/kan/3265/ )
“难不成七弟这份神通还有人会?”通风大圣猕猴王问道。
“小弟这份神通得自西方灵山脚下,风倒是大家都能使得,但这风中的三昧神砂却是只在小弟身上有,乃是当年小弟冒着生命危险从那八宝功德池底弄来之物,除那佛教教主恐怕无人能有。”悟风也是十分不解。
“管他哪儿来的怪风,总之这阵风将七弟送了回来,快快进洞饮酒才是正事,其他事我们酒桌上再谈。”移山大圣狮驼王早就压不住酒性,看诸人还在啰啰嗦嗦,忙上前拉着悟风,望洞内就拽。
“五哥且慢,这三昧神风的来处倒是无碍,想是一门与小弟类似的神通。但那被风刮走的二人却是不能不管,那乃是小弟的师傅与师弟。”悟风连忙拉住狮驼王说道。
“七弟的师傅与师弟?七弟的神通已是世间少有,你的老师如何能被那怪风刮走?”驱神大圣禺狨王晃着大脑袋上前不解的问道。
“此事说来话长,小弟五百年前因搅闹蟠桃会,被西方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来经观音菩萨指点……………”黄悟风就在山门前将自己的经历与众大圣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哎…….一个凡夫俗子保他作甚,西方又有何真经值得我兄弟如此劳心费力去求取,那唐僧就让他自生自灭好了,何况不是还有一头夯猪吗,七弟快快随我等进洞去吃酒。”狮驼王酒虫大动哪还顾得了那么许多,悟风话音未落,便急急的向洞中拽人。
“五哥不可,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小弟既然拜了这唐僧为师,就要一直保他到那西方灵山,求取佛教真经,成那金身正果。”悟风挣脱狮驼王,正色说道。
“看来七弟这是要到西方教中求得金身,修成正果,成就一方佛陀,不再与我等这些不入流的荒山野妖为伍了。”猕猴王揶揄道。
“七弟,此去灵山千年万险不说,日后真是成了那西方弟子,我等兄弟恐怕无法再登七弟的大门了啊!”鹏魔王也是在一旁劝道。
“众家兄弟莫要争吵。”牛魔王上前打断众大圣,来至黄悟风近前。“七弟,你可曾想好,非要保着唐僧那凡夫俗子远赴灵山求取真经,日后也不再与我兄弟相见?”
“嗯……”沉吟半晌,就见黄悟风突然之间腾空而起,挥手招出竹节枪,只听得“轰”的一声,那黄风岭上最高的峰头被打下半边。
“今日我黄悟风在此立誓,任它前途千难万险,也不论结果是否成就近身,必将保那唐僧求得灵山真经,以济世人,如违此誓宁愿永世堕落轮回,不再出世!”
话音刚落,就见“天道”有感,满天金光落下,将黄悟风笼罩其中。待光华散去,哪还有什么妖族六大圣的影子,连满山小妖都已不见。环顾周围,就见唐僧、八戒二人正躲在一块巨石之后。
见此情形,黄悟风连忙山前见过唐僧,问道:“师傅,何时与师弟躲于这巨石之后。”
“师兄啊,刚才一阵狂风刮过,我便拉着师傅躲在这里,你却站在那里不动,拉也不走。”猪八戒抢过话头说道。
“是啊,悟风,刚才那阵风好大,你怎么也不知避让一下,仗着自己神通广大就在那里硬挺,我本来想出去拉你,奈何这风实在太大,顶着风我是一步都走不动,好在八戒拉着我,真不知你是怎么在风中可以立住不动的。以后不可以再这样了,千万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虽然你自诩神通广大,但吹感冒了也是不好嘛,你要是感冒了就要停下来休息,停下来休息就耽误了西去的行程,耽误了西去的行程就会耽误了真经的传布,耽误了真经的传布…………(此处省去十万字)。”这个唐僧一点也不比后世那个周星星的师傅含蓄,甚至还有过之。
“师傅,让您担心了,刚才那风吹了多久啊?”好容易等唐僧唠叨完了,悟风问道。
“那风啊,足足吹了有半刻之久,刚吹起来的时候………(此处省去二十万字)。”
“才半刻?那我刚才……….”黄悟风感到莫名的惊诧,按照唐僧的说法,刚才自己是在风中静立了半刻钟,而自己却经历了足足有一个时辰之多,照此推断,自己刚刚应是被困在一座阵中,可是何人在此布阵,又为何偏偏只有自己一人被困呢?
正疑惑间,就见那南海普陀山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脚踏祥云自南边缓缓而至。
待菩萨按落云头,师徒三人连忙上前见礼。礼毕之后,菩萨问道:“汝等三人刚才可是被困在一阵中?”
唐僧刚要上前答话,黄悟风连忙上前接过话头,因为他知道,自己这师傅即使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没有半个小时是绝对不能停嘴的。
“菩萨,刚才弟子确是被困在一座幻阵当中,不过很是奇怪,弟子师徒三人一同前行,却偏偏弟子一人受困,不知是何人在此布阵,阻拦我师徒三人?”悟风恭恭敬敬的问道。
“在那阵中你可有所悟?”观音没有回答悟风的话,反倒是又提了一个问题。
“弟子经过阵中之事,更加坚定了西去之心,求取真经以济世人。”悟风坚定的答道。
菩萨见此,一脸正色的说道:“如此大善,布此阵着乃是一上古大神,名叫莫非真君,一身法力广大,不在西方我佛之下,尤其擅长阵法一道。这莫非真君辈分甚高,论起来,佛祖与我尚要称其为一声师叔。今日在此布阵困住尔等,想来是要对你西去之心的一种考验,如尔等西去之心不坚,恐怕要永困阵中。”
第八章、五庄观中
五庄观中
黄风岭下,莫非按照清一的指示布下炼心幻阵,以考验黄悟风的西去之心。www.WenXueMi.CoM又担心这耗子真的无法从阵中脱困而出,便留下一丝痕迹,以便如来可以探查,真要是毁了西方二位圣人的佛法东传大计,即使是清一护着,恐怕日后彼此之间也不好见面了。
不过这黄悟风既是准提千挑万选之人,自有过人之处,稍加犹豫,便从幻阵中脱困而出,倒是有几分出乎莫非的意料。
不说莫非回天一岛去交旨,单说唐僧师徒三人,过流沙河收沙悟净,莫家庄四菩萨试禅心,一路有惊无险直向那万寿山五庄观而来。
此时镇元圣人正在青木天运坐碧游床,此地不过是其当年的道场,如今仅是留下一丝道统于地仙界之中。鸿钧的禁足令事件之后,镇元子更是少回万寿山,即使偶有降下,也仅是善尸化身。
唐僧四人悠悠步入山间,忽抬头见那:松篁一簇,楼阁数层。唐僧道:“悟风,你看那里是什么去处?”悟风看了道:“那所在,不是观宇,定是寺院。我们走动些,到那厢方知端的。”不一时,来于门首观看,三藏离鞍下马,又见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长老道:“徒弟,真个是一座观宇。”沙僧道:“师父,观此景鲜明,观里必有好人居住。我们进去看看,若行满东回,此间也是一景。”悟风道:“说得好。”遂都一齐进去,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悟风笑道:“这道士说大话唬人。我老黄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在那太上老君门首,也不曾见有此话说。”八戒道:“且莫管他,进去进去,或者这道士有些德行,未可知也。”至二层门里,只见那里面急急忙忙,走出两个小童儿来。正是那清风明月二仙童,那童子控背躬身,出来迎接道:“老师父,失迎,请坐。”长老欢喜,遂与二童子上了正殿观看。原来是向南的五间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那仙童推开格子,请唐僧入殿,只见那壁中间挂着五彩装成的“一”字,设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炉边有方便整香。
唐僧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炉,三匝礼拜,拜毕回头道:“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一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瞒老师说,天下间恐只有此字能受得起我家香火。而那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那悟风闻言,就笑得打跌。八戒道:“哥啊,你笑怎的?”悟风道:“只讲老黄会捣鬼,原来这道童会捆风!”三藏道:“令师何在?”童子道:“家师在三十三天外另有道场,此处倒是很少回来。”悟风闻言,忍不住喝了一声道:“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什么空心架子!那三十三天外是何等去处?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什么!”三藏见他发怒,恐怕那童子回言,斗起祸来,便道:“悟风,且休争竞,我们既进来就出去,显得没了方情。常言道,鹭鸶不吃鹭鸶肉。他师既是不在,搅扰他做甚?你去山门前放马,沙僧看守行李,教八戒解包袱,取些米粮,借他锅灶,做顿饭吃,待临行,送他几文柴钱便罢了。各依执事,让我在此歇息歇息,饭毕就行。”他三人果各依执事而去。
那明月、清风,暗自夸称不尽道:“好和尚!真个是西方爱圣临凡,真元不昧。师父命我们接待唐僧,将人参果与他吃,以表故旧之情,又教防着他手下人罗唣。果然那三个嘴脸凶顽,性情粗糙,幸得就把他们调开了。若在边前,却不与他人参果见面。”清风道:“兄弟,还不知那和尚可是师父的故人,问他一问看,莫要错了。”二童子又上前道:“启问老师可是大唐往西天取经的唐三藏?”长老回礼道:“贫僧就是,仙童为何知我贱名?”童子道:“我师前日降下法旨,曾吩咐教弟子远接。不期车驾来促,有失迎迓。老师请坐,待弟子办茶来奉。”三藏道:“不敢。”那明月急转本房,取一杯香茶,献与长老。茶毕,清风道:“兄弟,不可违了师命,我和你去取果子来。”
二童别了三藏,同到房中,一个拿了金击子,一个拿了丹盘,又多将丝帕垫着盘底,径到人参园内。那清风爬上树去,使金击子敲果。明月在树下,以丹盘等接。须臾敲下两个果来,接在盘中,径至前殿奉献道:“唐师父,我五庄观土僻山荒,无物可奉,土仪素果二枚,权为解渴。”那长老见了,战战兢兢,远离三尺道:“善哉,善哉!今岁倒也年丰时稔,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这个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如何与我解渴?”清风暗道:“这和尚在那口舌场中,是非海里,弄得眼肉胎凡,不识我仙家异宝。”明月上前道:“老师,此物叫做人参果,吃一个儿不妨。”三藏道:“胡说!胡说!他那父母怀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么就把他拿来当果子?”清风道:“实是树上结的。”长老道:“乱谈!乱谈!树上又会结出人来?拿过去,不当人子!”那两个童儿,见千推万阻不吃,只得拿着盘子,转回本房。那果子却也跷蹊,久放不得,若放多时即僵了,不中吃。二人到于房中,一家一个,坐在床边上,只情吃起。
噫!原来有这般事哩!他那道房,与那厨房紧紧的间壁,这边悄悄的言语,那边即便听见。八戒正在厨房里做饭,先前听见说取金击子,拿丹盘,他已在心;又听见他说唐僧不认得是人参果,即拿在房里自吃,口里忍不住流涎道:“怎得一个儿尝新!”自家身子又狼底,不能彀得动,只等悟风来,与他计较。他在那锅门前,更无心烧火,不时的伸头探脑,出来观看。不多时,见悟风牵将马来,拴在槐树上,径往后走,那呆子用手乱招道:“这里来!这里来!”悟风转身到于厨房门首道:“呆子,你嚷甚的?想是饭不彀吃,且让老和尚吃饱,我们前边大人家,再化吃去罢。”八戒道:“你进来,不是饭少。这观里有一件宝贝,你可晓得?”悟风道:“什么宝贝?”八戒笑道:“说与你,你不曾见;拿与你,你不认得。”悟风道:“这呆子笑话我老黄。老黄五百年前,因访仙道时,也曾云游在海角天涯,那般儿不曾见?”八戒道:“哥啊,人参果你曾见么?”悟风惊道:“这个真不曾见。但只常闻得人说,人参果乃是草还丹,人吃了极能延寿。如今那里有得?”八戒道:“他这里有。那童子拿两个与师父吃,那老和尚不认得,道是三朝未满的孩儿,不曾敢吃。那童子老大惫懒,师父既不吃,便该让我们,他就瞒着我们,才自在这隔壁房里,一家一个,啯麻啯麻的吃了出去,就急得我口里水泱。怎么得一个儿尝新?我想你有些溜撒,去他那园子里偷几个来尝尝,如何?”悟风道:“这个容易,老黄去手到擒来。”急抽身,往前就走,八戒一把扯住道:“哥啊,我听得他在这房里说,要拿什么金击子去打哩。须是干得停当,不可走露风声。”悟风道:“我晓得,我晓得。”
那大圣使一个隐身法,闪进道房看时,原来那两个道童,吃了果子,上殿与唐僧说话,不在房里。悟风四下里观看,看有什么金击子,但只见窗棂上挂着一条赤金,有二尺长短,有指头粗细;底下是一个蒜疙疸的头子;上边有眼,系着一根绿绒绳儿。他道:“想必就是此物叫做金击子。”他却取下来,出了道房,径入后边去,推开两扇门,抬头观看,呀!却是一座花园!直进得三重院落,方见那正中间有根大树,真个是青枝馥郁,绿叶阴森,那叶儿却似芭蕉模样,直上去有千尺余高,根下有七八丈围圆。那悟风倚在树下往上一看,只见向南的枝上,露出一个人参果,真个象孩儿一般。原来尾间上是个蒂,看他丁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幌脑,风过处似乎有声。悟风欢喜不尽,暗自夸称道:“好东西呀!果然罕见,果然罕见!”他倚着树,飕的一声,撺将上去。把金击子敲了一下,那果子扑的落将下来。他也随跳下来跟寻,寂然不见,四下里草中找寻,更无踪影。悟风道:“跷蹊,跷蹊!想是有脚的会走,就走也跳不出墙去。我知道了,想是花园中土地不许老黄偷他果子,他收了去也。”他就捻着诀,念一口“唵”字咒,拘得那花园土地前来,对悟风施礼道:“大圣,呼唤小神,有何吩咐?”悟风道:“你不知老黄是盖天下有名的贼头。我当年偷蟠桃、盗御酒、窃灵丹,也不曾有人敢与我分用,怎么今日偷他一个果子,你就抽了我的头分去了!这果子是树上结的,空中过鸟也该有分,老黄就吃他一个,有何大害?怎么刚打下来,你就捞了去?”土地道:“大圣,错怪了小神也。这宝贝乃是地仙之物,小神是个鬼仙,怎么敢拿去?就是闻也无福闻闻。”悟风道:“你既不曾拿去,如何打下来就不见了?”土地道:“大圣只知这宝贝延寿,更不知他的出处哩。”悟风道:“有甚出处?”土地道:“这宝贝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头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有缘的,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却是只与五行相畏。”悟风道:“怎么与五行相畏?”土地道:“这果子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敲时必用金器,方得下来。打下来,却将盘儿用丝帕衬垫方可。若受些木器,就枯了,就吃也不得延寿。吃他须用磁器,清水化开食用,遇火即焦而无用。遇土而入者,大圣方才打落地上,他即钻下土去了。这个土有四万七千年,就是钢钻钻他也钻不动些须,比生铁也还硬三四分,人若吃了,所以长生。大圣不信时,可把这地下打打儿看。”悟风即掣竹节枪望地上戳了一下,响一声迸起枪来,土上更无痕迹。悟风道:“果然,果然!我这枪,打石头如粉碎,扎生铁也有痕,怎么这一下打不伤些儿?这等说,我却错怪了你了,你回去罢。”那土地即回本庙去讫。
大圣却有算计,爬上树,一只手使击子,一只手将锦布直裰的襟儿扯起来,做个兜子等住,他却串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跳下树,一直前来,径到厨房里去。
第九章、火焰山下
火焰山下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向西,行至万寿山五庄观,清风、明月二童子奉镇元圣人敕旨,用人参果款待唐僧。WenXueMi。com今世的镇元子早不可能去赴什么盂兰盆会,更不肯能受那金蝉子传盏之德,今日所为不过是老师清一的吩咐罢了。
历史的惯性依然如旧,二童子大骂唐僧师徒,孙悟风一怒之下推到人参果树,镇元子降下善尸化身信手擒大圣,限期半月内医好人参果树。不过此果树远非彼果树,想那人参果树为镇元圣人本体,岂是孙悟风可以推到的,怎不见有人将菩提树砸烂呢?如今万寿山这颗果树,只是镇元圣人的一具化身罢了,真正的人参果树早就被镇元子移至青木天当中。
单说孙悟风,别了五庄观,走三山、访五岳,游遍四海,皆不可医得这人参果树。这日,径转东洋大海。早望见落伽山不远,遂落下云头,直到普陀岩上,见观音菩萨在紫竹林中与诸天大神、木叉、龙女,讲经说法。
那菩萨情知,怪道:“你这老鼠,不知好歹!他那人参果树,乃天开地辟的灵根。镇元子乃圣人之尊,佛祖都要敬他为师叔,你怎么就打伤他树!”行者再拜道:“弟子实是不知。那一日,他不在家,只有两个仙童,候待我等。是猪悟能晓得他有果子,要一个尝新,弟子委偷了他三个,兄弟们分吃了。那童子知觉,骂我等无已,是弟子发怒,遂将他树推倒。他次日回来赶上,将我等一袖子笼去,绳绑鞭抽,拷打了一日。我等当夜走脱,又被他赶上,依然笼了。三番两次,其实难逃,已允了与他医树。却才自海上求方,遍游三岛,众神仙都没有本事。弟子因此志心朝礼,特拜告菩萨,伏望慈悯,俯赐一方,以救唐僧早早西去。”菩萨道:“我这净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树灵苗。”行者笑道:“真造化了,真造化了!”菩萨吩咐大众:“看守林中,我去去来。”遂手托净瓶,白鹦哥前边巧啭,孙大圣随后相从。
却说那观中镇元子的善尸正在忍受唐僧的折磨,忽见孙悟风按落云头,叫道:“菩萨来了!”
菩萨才住了祥云,先与镇元子陪了话。礼毕落座,那阶前,行者引唐僧、八戒、沙僧都拜了。菩萨叫:“悟风,伸手来。”那行者将左手伸开。菩萨将杨柳枝,蘸出瓶中甘露,把行者手心里画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字,教他放在树根之下,但看水出为度。那行者捏着拳头,往那树根底下揣着,须臾有清泉一汪。菩萨道:“那个水不许犯五行之器,须用玉瓢舀出,扶起树来,从头浇下,自然根皮相合,叶长芽生,枝青果出。”行者道:“小道士们,快取玉瓢来。”镇元子道:“贫道荒山,没有玉瓢,只有玉茶盏、玉酒杯,可用得么?”菩萨道:“但是玉器,可舀得水的便罢,取将来看。”大仙即命小童子取出有二三十个茶盏,四五十个酒盏,却将那根下清泉舀出。行者、八戒、沙僧,扛起树来,扶得周正,拥上土,将玉器内甘泉,一瓯瓯捧与菩萨。
菩萨将杨柳枝细细洒上,口中又念着经咒。不多时,洒净那舀出之水,只见那树果然依旧青枝绿叶浓郁阴森,上有二十三个人参果。清风、明月二童子道:“前日不见了果子时,颠倒只数得二十二个,今日回生,怎么又多了一个?”行者道:“日久见人心。前日老孙只偷了三个,那一个落下地来,土地说这宝遇土而入,八戒只嚷我打了偏手,故走了风信,只缠到如今,才见明白。”菩萨道:“我方才不用五行之器者,知道此物与五行相畏故耳。”镇元子见此,急令取金击子来,把果子敲下三个个,请菩萨复回宝殿,一则谢劳,二来做个人参果会。众小仙遂调开桌椅,铺设丹盘,菩萨、唐僧各食一枚,镇元子前席相陪,陪了一个。
此时与菩萨同席,唐僧始知是仙家宝贝,也吃了一个。皆大欢喜后,镇元子将众人送出五庄观,遂回了青木天,只是自己一直不解为何老师对这西方佛法东传之事如此关注,还赔了自己三枚仙果。
不说镇元子独自回青木天困惑,单说唐僧师徒四人,一路继续向西。波月洞中降奎星,平顶山上斗二童,乌鸡国内收虬首,黑水河下捉鼍回。车迟国三妖斗法,通天河金鱼回池,金䴙山青牛归天,琵琶洞金鸡报晓。一路之上虽有阻隔但总归是有惊无险,直奔那火焰山而来。
师徒四众,进前行处,渐觉热气蒸人。三藏勒马道:“如今正是秋天,却怎返有热气?”八戒道:“原来不知,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为天尽头。若到申酉时,国王差人上城,擂鼓吹角,混杂海沸之声。日乃太阳真火,落于西海之间,如火淬水,接声滚沸;若无鼓角之声混耳,即振杀城中小儿。此地热气蒸人,想必到日落之处也。”悟风听说,忍不住笑道:“呆子莫乱谈!若论斯哈哩国,正好早哩。似师父朝三暮二的,这等耽搁,就从小至老,老了又小,老小三生,也还不到。”八戒道:“哥啊,据你说,不是日落之处,为何这等酷热?”沙僧道:“想是天时不正,秋行夏令故也。”他三个正都争讲,只见那路旁有座庄院,乃是红瓦盖的房舍,红砖砌的垣墙,红油门扇,红漆板榻,一片都是红的。三藏下马道:“悟风,你去那人家问个消息,看那炎热之故何也。”行者收了竹节枪,整肃衣裳,扭捏作个斯文气象,绰下大路,径至门前观看。那门里忽然走出一个老者,但见他——古
穿一领黄不黄、红不红的葛布深衣,戴一顶青不青、皂不皂的篾丝凉帽。手中拄一根弯不弯、直不直,暴节竹杖,足下踏一双新不新、旧不旧,涘柷敔鞋。面似红铜,须如白练。两道寿眉遮碧眼,一张哈口露金牙。
那老者猛抬头,看见行者,吃了一惊,拄着竹杖,喝道:“你是那里来的怪人?在我这门首何干?”行者答礼道:“老施主,休怕我,我不是什么怪人,贫僧是东土大唐钦差上西方求经者。师徒四人,适至宝方,见天气蒸热,一则不解其故,二来不知地名,特拜问指教一二。”那老者却才放心,笑云:“长老勿罪,我老汉一时眼花,不识尊颜。”行者道:“不敢。”老者又问:“令师在那条路上?”行者道:“那南首大路上立的不是!”老者教:“请来,请来。”行者欢喜,把手一招,三藏即同八戒、沙僧,牵白马,挑行李近前,都对老者作礼。老者见三藏丰姿标致,八戒沙僧相貌奇稀,又惊又喜,只得请入里坐,教小的们看茶,一壁厢办饭。三藏闻言,起身称谢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返炎热?”老者道:“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道:“火焰山却在那边?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不敢再问。
只见门外一个少年男子,推一辆红车儿,住在门旁,叫声:“卖糕!”大圣拔根毫毛,变个铜钱,问那人买糕。那人接了钱,不论好歹,揭开车儿上衣裹,热气腾腾,拿出一块糕递与行者。行者托在手中,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炉内的红钉。你看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只道:“热,热,热!难吃,难吃!”那男子笑道:“怕热莫来这里,这里是这等热。”行者道:“你这汉子好不明理,常言道,不冷不热,五谷不结。他这等热得很,你这糕粉,自何而来?”那人道:“若知糕粉米,敬求铁扇仙。”行者道:“铁扇仙怎的?”那人道:“铁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我们就布种,及时收割,故得五谷养生。不然,诚寸草不能生也。”
“那这铁扇仙居于何处?”悟风继续问道。
“铁扇仙居于何处我等却是不知。”卖糕的答道。
“咄!你这汉子,如何诳语欺我,既不知铁扇仙居所,如何求得?”悟风听到这里,已有了三分火气。
“哈哈,你这外乡人就不知了,自此西去二十里,有一座圣婴庙,庙中供奉一圣婴童子,欲求铁扇仙需先拜过圣婴童子。每逢三月我等都要去圣婴庙中祭拜,那仙童自会代我等去寻铁扇仙,来灭这八百里火焰。”那男子也不生气,缓缓的说道。
“原来这般,如此多谢小哥了。”悟风打一稽首,转入屋内。
第十章、翠屏峰前
翠屏峰前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来至火焰山下,黄悟风出门打探,得知需要去那圣婴庙中,拜过圣婴童子后,方可寻得铁扇仙熄着八百里火焰。
悟风回到内室,将情况说明以后,便留下沙僧一人保护三藏,自己揪着八戒直奔那圣婴庙而来。
一路无话,待来至庙中,就见正殿之中供奉着一个大大的“一”字,供桌上坐着一位童子,粉面朱唇,却不似其他圣像般威严,反倒有几分可爱。二人来至正殿,也不下拜,各打一个稽首,八戒上前说道:“今有东土大唐三藏法师欲往西天拜佛求经,途经此地,请仙童降下法驾,求得铁扇仙灭这八百里火焰,我师徒方可西去。”
等了半天不见动静,那行者早耐不住性子,上前喝道:“吾乃惊天大圣黄悟风,那童子,我不管你是哪家的孩童,快快显身灭了这火!”
八戒见师兄如此,连忙上前拦道:“师兄啊,想着八百里火焰山,方圆何止万里,想这等庙宇不知有多少,何况一般的仙家都有自己的道场,怎能总在庙中呆着,想是那童子此刻不在这庙中,你即使叫破了天,人家也不会知道。”
悟风一想也是如此,不过就这样干等着也不是办法,索性念动真言,将那本地的山神、土地一起唤来。
“大圣唤小神等何事?”见是黄悟风,山神、土地二人连忙上前见礼。
“我问尔等,这圣婴童子的道场何在?他是哪家的孩童,胆敢在此放火焚山,扰一方清静。”对这等小神,黄悟风说话一向不客气。
“起禀大圣,此地原也是一方福地,奈何五百年前,天庭大乱,不知何人潜入兜率宫盗丹,却又偏偏去盗那炉中正炼之物,炉开时落下一块火砖,到此形成这八百里火焰山。”山神老老实实的回道。
“喔…….原来如此。”黄悟风脸色一红,不置可否,想当年天宫大乱,趁乱盗丹者,不是他还能是谁。“那这圣婴童子是何来历,今在何方?”悟风接着问道。
“要说这圣婴仙童,其出身于西南方千里之外的翠屏峰,乃是铁扇仙之子,而这铁扇仙又名罗刹女,正是那平天大圣牛魔王的浑家,论起来与大圣尚有一段渊源。”土地上前搭话道。
“哦?原来如此,想我那大哥五百年来不曾走动,今日合该上门去拜访一番。尔等退下吧,我自有处置。”说罢,挥退山神、土地。
回至寺中悟风将情况向唐僧详细的介绍了一番,留下三人在堂内,独自一人驾云来至翠屏峰前。
五百年,物是人非,想当初七大圣在此聚会,共低十万天兵,何等的畅快,又是何等的豪气。看如今,自己皈依佛门,一路跋涉,求取真经,何时方能与诸位哥哥重聚。想到此,黄悟风苦涩的摇了摇头,不过好在当初在那黄风岭下,莫非阵中早有经历,此刻不过略发感慨,按落云头,轻车熟路奔那芭蕉洞而来。
来至近前,山门紧闭,四周鸟虫鸣叫,祥云缭绕,好一派仙家福地。见此状况,悟风只得上前叩门。
少顷,山门开了半边,一位侍女从中探出头来,见门前是一个尖嘴的和尚,也不出门,问道:“你找谁?”
“我乃黄风岭惊天大圣黄悟风,今日特地来拜见你家大王,不知牛魔王大哥在否?”皈依佛门后,这老鼠的脾气虽说依旧暴躁,但比五百年前确实改了不少。
“惊天大圣?没听说过,大王不在家,你改天再来吧。”说罢便欲关上山门。
“且慢、且慢,你家大王不在,但主母应该在吧,烦请通禀一声。”悟风连忙拦住。
“你这和尚好不晓理,哪有女眷轻易见外客的道理,速速离去。”侍女斥责道。
黄悟风刚才是强压着自己的性子跟这侍女在这里罗嗦,如今看这一个小小的奴婢都敢怒斥自己,哪里还忍得住。想当年他惊天大圣也是称霸一方,当惯了山大王的,虽说五百年受刑五行山,又皈依佛教,性子改了很多,但如何受得这气。一挥手,赏了侍女一个巴掌,足足打出三丈多远,也不理她,径直往芭蕉洞内而来。
正行间,就见对面来了一个小孩,细看时正是那圣婴童子。
“呔!哪里来得野和尚,擅闯我山门!”红缨枪一指,直奔黄悟风面门。
“贤侄,且慢、且慢。”行者一闪身,伸手抓住枪杆,说道:“贤侄,我可不是外人,我乃惊天大圣黄悟风,五百年前与你父亲牛魔王八拜结交,也曾一同抵挡天庭十万大军,那时你还没出生呢。快快进去告诉你母亲,就说七叔来访。”
“七叔?天庭十万兵?”红孩儿犹豫了一下,父亲的一些朋友自己大多见过,也曾在酒席宴前听说过妖族七大圣击溃十万天兵之事,另外五大圣自己都有见过。偏偏这七叔不曾来过,莫非就是眼前这和尚?
“那和尚,你说是我七叔有什么证据?可带来什么礼物?”红孩儿将信将疑,但语气倒是缓和了许多。
“证据,要什么证据,老黄这张脸就是证据,礼物嘛,今天没有,改天再来补上。”如今已进得芭蕉洞,一个晚辈,黄悟风懒得和他纠缠。
一听这话,红孩儿不由分说,用力抽出红缨枪,又向行者刺来,喝道:“野和尚,分明是个冒牌货。”
要说这红孩儿师承乃父,九炼玄功也是有了三分火候,奈何对手是黄悟风,就近身格斗而言,当年的七大圣中,除了牛魔王就是黄悟风了。红孩儿半吊子九炼玄功如何低得过准提亲传的九转玄功,不出几个照面,红缨枪便被黄悟风打掉,而这时的行者连竹节枪都孩子袖中。
见此状况,红孩儿也不着慌,小粉拳头冲着自己的鼻子,“棒棒棒”锤了三下,一张口,一道火线喷出,直奔黄悟风。
“哈哈,贤侄,斗法输了也不能自虐啊。”悟风笑道,不过转眼间大老鼠便笑不出来了。本没看得起红孩儿喷出这道火线,掐了个避火诀,向火光迎去,可他发现此火非是凡火,占身就着,连忙闪身躲避。但这火线越来越大,覆盖面积越来越广,而且在红孩儿的操纵下,此火如附骨之疽,紧盯着黄悟风不放,每被烧一下,鼠毛便被燎掉一大片,而且那疼痛即使是九转玄功大成的行者也是无法忍受。
见势不妙,黄悟风连忙挺胸抬头,一跺脚,直上云端。看着自己身上红一块、黑一块被灼伤的伤痕,惊天大圣此时如何还忍耐的住,一股急火之上顶门,管你什么平天大圣的山门,挥手拿出竹节枪,对着那翠屏峰脚下捣去。
“轰!”黄悟风这枪乃是含恨刺出,太乙金仙顶峰的实力大爆发,岂是一个山门能够阻挡的。就见一枪过后,整个翠屏峰都倒了小半边,漫天尘土中,两道红影飞出,正是那铁扇仙罗刹女和圣婴童子红孩儿。
来至云端,见到黄悟风,罗刹一愣,随后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七叔啊,听说你五行山脱困后,皈依佛门,修那金身**,五百年不见,今日一来便砸我这山门,不知何意?”
砸了山门,黄悟风的气也出了许多,此时头脑冷静下来一想,也怪自己冲动。本是结拜兄弟,五百年不曾见面,今日一上门便砸了人家洞府,而且大哥又不在家,传扬出去难免被别人以为,自己趁着牛魔王不在家,上门来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想到这里,黄悟风收起竹节枪,施礼道:“原来是嫂夫人,一向少见,刚才跟贤侄闹着玩,一不小心把山门弄塌了,还请嫂子看在往日情面上多多原谅。”
罗刹微微一笑,说道:“按说小小山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七叔趁我家男人不在,直闯内宅,不知有何指教啊?”
“指教说不上( 清一 http://www.xlawen.org/kan/3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