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阅读
卦起来比之女人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在一处酒肆里,一个年级颇轻的小二一边眉飞色舞的说着,一边用夸张的动作比划着,想要告诉大家贾府夫人生了多么了不得一个东西。酒肆里的其他人听得眼睛都直了,就连走南闯北见识颇广的来酒肆卖唱的一老一小都听得直了眼,心中直叹这京都果真是个了不得的地方。小孩子毕竟好奇心重些,忍不住脱口问道:“然后呢?石头怎得变成|人了?”
小二得意的一笑,故意卖了个关子后,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才玄玄乎乎地继续说道:“又一阵狂风卷过,石头骤然破碎,天空一阵突变,一声巨雷响起,一道刺目的闪电划破长空,劈向产房,炫目的红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睛,待产婆睁开眼一看,便听得一声婴啼,贾府小姐便出生了,石头也不见了!”酒肆里一阵倒吸气的声音,一时间众人沉浸在这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里。
酒肆掌柜见众人一时沉浸在故事里难以自拔,暗地里给了小二一记眼神,小二心领神会,忙去柜台取了酒,给每桌上了一壶,还不忘编排到:“这是本店的神仙酿,各位爷莫要不信,传言中给上面那位贵人算命的神仙喝得就是这个酒,放眼整个京都圈子,也只有我家有,客官们尝尝?”各位刚刚受了神话故事精神蛊惑的人,一时间也看不透这个漏洞百出的酒肆营销的小把戏。反倒是不在乎这个小钱,放在每桌上的神仙酿自然也不会退回去的。
京都人多,闲人更多,爱听八卦的闲人更更多;贾南风同学的横空出世更是给闲人们的谈资提供了最最宝贵的资源;再加上这么一个能说会道的小二。这间本来风雨飘摇马上要关门大吉的小酒肆一时间依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因素,竟成了京都最火的酒肆。人人都爱来这家听听贾府小姐的故事,每天来一批客人,贾南风横空出世的故事就要在上演一回。天天如此,却是长盛不衰。后来这间小酒肆竟然开成了京都有名的大酒楼,名字都改成了“南风楼”,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当然,托了这家酒肆的福气,贾南风这个人虽然从未露面,可是存在感确是无敌的强。可谓人人爱谈贾南风。
若干年后,当贾南风知道了这段故事,曾激动地拉住“南风楼”的掌柜问道:“那个店小二是不是姓吴啊,离开酒肆难不曾是去写小说当作家去了?”搞得酒楼老板一头雾水。当然也不能怪贾南风发癫,这小二描述像极了千百年后明代著名大作家吴承恩笔下孙悟空出世的桥段。难免有些让贾南风“想入非非”了。很长一段时间贾南风都有些飘飘然,甚至臆想出了孙悟空的前身就是她贾南风这种不靠谱的故事。她一度认为,她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奠基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应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贾南风的这个臆想的真实性我们可以完全忽略不计。可是值得一提的是,长大了的贾南风还真是像极了一只泼猴子。
京都,洛阳,贾府。
任府外狂风暴雨,暗潮涌动,流言满天飞,这贾府在贾充和郭氏的震慑下始终是一派祥和之气。
日上三竿,贾南风终于极不情愿的醒来了。
在外人口中这个神乎其神的贾府小姐,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而且还是特俗的一个普通人。一醒来就发现自己尿了床,接着就 “哇哇”大哭起来,然后迫不及待的喝起了玉杯中的人奶。无任何异于常人之处。
贾南风自然没有外边传言的神乎其神,唯一的一点异常便是贾南风其实是个穿越者,此刻这个婴孩身体中有一个近三十岁的女人的灵魂。可是,怎么说呢?其实这个三十岁女人的生活理想,人生目标和个婴儿也没什么不同。简言之,就是好吃懒做,好死赖活就行了。毫无雄心壮志,一点儿也没有继承穿越前辈们的光荣传统意志。既不想改天逆命,也没什么追求“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伟大爱情的强烈愿望。在穿越前,尚且有《婚姻法》撑腰,自己都没完成一夫一妻的任务,来了这种种马古代,就更不去妄想什么了。至于改天逆命,那压根不是她这种看上几百集《名侦探柯南》和几百本宫斗宅斗小说的人就能完成的光荣使命。虽然知道多种杀人方法,精通多种密室杀人法,认识上百种毒药,会制造各种不在场证明,能够巧妙利用鱼线,录音机,匕首,毒针等多种做案工具,熟知宫斗宅斗的一般套路,了解各种陷害的一般手法,可是,理论者和实践家的差距是巨大的,自己在现代过得是眼瘾,人家古代培养起的是实打实的行动者,呜呼哀哉,差距大哉!
穿越过来的贾南风就是这么一个人,既没有伟大的理想,也没有坚定的意志。谁叫她的前身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老师呢?要是什么特工、军人、医生、女企业家,恐怕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既然没有金刚钻,自然别揽瓷器活。安分守己的按照自己的命运轨迹活着就好。
贾南风这个人在现代就是这般,想起一出是一出。今儿个一睁眼,就突然给自己做出了这样一番新的人生规划。前几天百岁喜宴的时候还想着要当腐败的官二代呢?如今却又摆出这么一副顺天应命的范儿来。说白了,姑娘,您是被现在太过安逸的生活给腐蚀了吧?而且觉得继续如此安逸的腐蚀下去才是正道吧?
------题外话------
好久没更,给了读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坏映像。确实是因了个人小问题停更的,也不好意思解释什么。没和大家打招呼,导致读者减少了不少,算是“罪有应得”吧!谢谢没有弃文的童鞋们!爱你们~抱抱~
第二十五章 故人讨酒
这阵子,形成了一个怪圈子。以贾府为中心点,成波状向外辐射。处于流言最中心圈子的贾府无比平静,和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贾府外的京都圈子热闹非凡,传言满天飞;而外京圈子,飞的不仅仅是谣言,还有一股不知名的暗流在涌动。而处于圈子中心点的贾南风,在一种近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下无忧无虑的生活。
竟然做出了“既来之则安之”的决定,贾南风同学开始认真的回忆起大学在历史系学过的关于西晋的点点滴滴,希望能够早日“入乡随俗”。可是任她怎么想,对于西晋的了解仍然是少之又少的,除了历史大事件,其他的根本就是毫无印象。这也归功于她当日求学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态度。
今日的贾南风,起得比往日还要更晚些。人虽然是醒来了,可是大脑却仍旧是一片混沌。她对着青纱帐不停地眨呀眨呀眨着眼睛,拼命的吸着将要滴落的口水。回味着自己的梦。
许是白日里对西晋历史回忆的过多了,晚上连做梦梦的都是西晋那些事。只是这个梦对于婴儿状态的贾南风而言,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在她这个梦里,没有朝代交替,没有政治更迭,没有武装斗争,更没有世风民俗,鸟语花香。有的只有形形色色的人,而且是形形色色的男人。
贾南风啪嗒啪嗒嘴,回忆起了那个梦里的核心内容。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美男的朝代,堪称美男子最多的朝代。想至此处,贾南风不由得再生旖念,觉得前辈们穿越后泡尽帅哥的梦也不是那么不靠谱了。不过对于贾南风这种有贼心没贼胆的人,顶多也就是想想,大不了上街的时候多看看,再过分些就是言语调戏下下,还真没魄力弄出个np来。典型的纸老虎,还真是愧对于贾南风本尊。
“呦,我的小祖宗,醒来怎么也不吭一声,又尿床了吧?翠娘,小姐醒来了,还不赶紧好生伺候着!”
“……”得,还是安稳的做自己吧,贾南风再次啪嗒啪嗒了嘴,准备喝奶。
这边的贾南风在吃饭睡觉想帅哥,那边的郭槐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贾府,正屋,会客堂。
四月天,阳光明媚,透过窗棂照入室内,倒也一片亮堂,只是此刻室内的气氛有些怪异。硬生生将室内的敞亮也压暗了几分。屋内有两个人,还有一只羊。一张檀木桌摆在屋子正中央,两边各排了两溜八张同色凳子,屋子是坐北朝南的结构,可此刻,屋中二人,一人坐在东头,另一人坐在西头,中间不仅隔了一张桌子,还隔了一只羊。
屋中二人,一为白须老者,自打进来后,微眯双眼,但笑不语。一为年轻妇人,眉头紧锁,面色不善,瞪着眼睛,看了老者许久,也未曾开口言语。年轻妇人自是郭槐,而这位老者,却是二十年前给郭槐和杨艳卜卦的老者。
郭槐终是沉不住气,率先开了口:“翁,难道这次登门贾府也是无意之举?”
老者睁开眼睛,朗声道:“非也。”
郭槐语气不善,继续道:“翁,难道今日还要为我卜上一卦?”
老者摇摇头,朗声道:“非也。”
郭槐冷哼一声,语气不善道:“翁,专程来贾府,指名见我,却又不是来算卦,难不曾翁将我当做了忘年之交,这是来会老友的?”
老者闭上眼睛,朗声道:“非也。”
郭氏听完这三句“非也”,怒气立刻上涌,二十年前,他一语道天机,害得她与杨艳从从此不得相见,二十年后,与杨艳再得重逢,却也印证了他的卦是极准的,也因了这往事,害得刚出世的女儿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再见老者,郭氏心中如何能不气恼。
郭氏拍凳而起,怒道:“那翁究竟想要作甚?”
老者再次睁开眼睛,语气温和道:“当日的郭姑娘说,如果老头子的卦算得准,就送老头子几坛好酒,今日,我便是来取酒的。”
郭氏一愣,她显然没有料到老者来此的居然是要讨酒,思索了片刻,不冷不热道:“翁,当日给杨姑娘的卦是极准的,可我的卦却未必当得真,想来,翁还是去皇宫向皇后娘娘讨酒喝好些,况且哪里的酒也更好。”
老者捋须而笑,朗声道:“可当日,应承了要给老头子酒的那个人是郭姑娘!”
郭氏一时间语塞。老者也是但笑不语。
郭氏心中暗暗思忖:如今,流言四起,偏不巧的这个卜卦神人就上门了,怕是并非讨酒这么简单,可是这样一位出世之人,又能有何目的?这么就偏偏缠上了她。一时间,心下也没有主意。只好顺水推舟。
“王嬷嬷,派人出去取两坛好酒回来。”郭氏喊了下人来吩咐道。转过头来,又对老者说道:“翁,如此可好?”
老者捋须点头道:“甚好。”
在等酒的过程中,郭氏再次陷入了内心较量,老翁此次而来,显然不会只是讨酒而来,多是为了当年那一卦,怕是来验证当年那一卦的。可是,要不要让他再来卜一卦呢?郭氏纠结于此。既想提前算出这一卦好做打算,也怕因了这一卦再节外生枝。一时纠结不已。
终于,王嬷嬷提了两坛子就上来,郭氏将酒递给老者,问道:“翁,此酒可好?”
老者继续捋须点头道:“甚好。”说罢,起身牵羊,欲要离去。
郭氏一看老者真的要走,一时间也冲动了,立刻起身道:“翁,当年只卜了一卦,却得了两坛好酒,刚好我得一女,翁来看看,当年我那一卦还作得数否?如此这般,也不负了我的两坛好酒!”
老者顿足,看着郭氏,眯眼笑道:“甚好。”
郭氏立刻吩咐了王嬷嬷,让翠娘将贾南风抱过来。
此刻郭氏想的是如果当年她这一卦是真的,那该如何是好?继而想到了要如何掩盖这个消息的问题。在她诸多思绪还未有头绪之时,这个消息已经不胫而走了,贾府内外有无数双别人的眼睛,自从老者进门,无数个讯息已经开始飘出贾府,飘向了他们各自的主子。
------题外话------
这章其实是想作为昨天的二更的,可是12点半才发上来,所以今早才给审核通过的。今天继续努力二更。用行动来致歉。
第二十六章 南风一卦
郭氏没有猜到二十年前的老者真会来讨酒,却在看到这位老者的时候就想到了会与当年那一卦有关,她没有料到开头,却猜中了结局。至于中间的过程,稀里糊涂的就随了老者意。就在这档口,郭氏的脑子还在迷糊着,明知道人家的目的,却还是着了人家的道。究竟是对手太厉害,还是自己太不做主了。见仁见智吧。
不消片刻,翠娘便抱着贾南风来到了正房客堂,行了请安礼,便将贾南风递到了郭氏怀里。然后规规矩矩的站在了郭氏后面。郭氏瞅了她一眼。便抱起贾南风来到来到老者面前,满目慈爱道:“翁,这便是我那女儿。”
老者回过身来,睁开半眯着的眼睛,仔细端详起来,一开始微微颔首,继而凝眉而视,神色凝重,又而轻轻晃头,面带犹豫,最后轻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郭氏一惯不看人脸色行事,可这并不代表她不会看人脸色。尽管老者表情变幻不过须臾,郭氏还是看出了不妥,不等老者开口,郭氏便唤道:“翠娘,把小姐抱下去,怕是饿了,仔细伺候着!”
翠娘赶紧接过贾南风向外走去,她心下自是明白,这是郭氏支开她的意思,来之前刚给小姐喂过奶,怎么会饿?心中有疑,面上却不露,赶紧抱着贾南风快步走了出去。
此时被抱在怀里的贾南风一片晕乎,完全搞不懂这是什么情况,好好地喝着奶还没喝完呢就被抱了出来,接着眼前一亮,就看到了一位神仙,鹤发童颜,仙风道骨,刚想在神仙面前卖个萌,讨个喜,还没来得及,就又被抱了出来,前后也就一盏茶的功夫。这究竟是要做什么?
贾充这几天的日子更是过得不舒坦,本来在朝堂之上,与他有嫌隙的人就不少,这几日,似乎人人看他的眼神都别具深意。有看好戏的眼神,有意有所指的眼神,有暧昧的眼神,有幸灾乐祸的眼神,种种,种种。这各式各样的眼神让贾充每日十分不自在,仿佛被人活炸生烤一般,片刻也不想在宫里待着,一下朝,连往日里和人寒暄的环节也直接省了,直奔贾府归来。未到门口,远远就看到郭氏在与一老者挥手作别,贾充心中觉得蹊跷,却也没多想,放下帘子,由着马车徐徐往家中走去。
回到贾府,贾充看府中一如往常,也便安了心,更衣之后,又去逗弄了一会儿贾南风,然后便去找郭氏吃晌午饭。
所有的一切一如往常。两人坐在桌子上,屏退了布菜丫头,静静的吃着饭。贾充的教养自是极好的,向来有食不语的习惯。可这郭氏从小就是个调皮的,最是受不了这种死气沉沉的气氛,从小在饭桌上就爱说上这么一两句。自嫁来贾府,贾充的好习惯她没学会多少,倒是她的“恶习”贾充沾染了不少,渐渐地也开始喜欢在饭桌上讲上一两句话,免得过于沉闷了。
闲来无事,贾充便随口问了一句:“府里来客人了?”
郭氏看都没看贾充,便低头道:“是。”
贾充对于妻子的这种态度一直也不在意,继续无心开玩笑道:“可是夫人的故交?”
郭氏仍然专心致志的吃饭,顺便答道:“不是。”
贾充难得在心中卸下了从朝堂上带回了的疙瘩,便起了要逗逗小妻子的念头,继续开玩笑道:“非故交却远道而来,看来一定和夫人有很深的渊源了?”贾充这句话完全是在开玩笑,信嘴拈来的,他知道妻子在这京都无亲无故,因此故意这般想要捉弄一番。
谁知郭氏却抬起头来,无比认真道:“是。”
贾充莞尔一笑,觉得这是妻子同自己开起了玩笑,便接口道:“哦,那夫人说说,是怎样深得渊源呢?”说罢,心情大好的夹起了一筷子米。
郭氏放下碗,表情严肃道:“是二十年前给我和杨艳算卦的那个老翁。”
贾充津津有味的嚼着米饭,漫不经心的说道:“哦,原来是二十年前给你算卦的……”
“什么?!”贾充忽得站了起来,被这一口米饭呛的咳嗽个不停,颤颤巍巍的用手指着郭氏道:“你刚才说了什么,再说一次?”
郭氏依旧表情严肃道:“是二十年前给我和杨艳算卦的那个老翁来府里了。”
贾充这回算是彻底听明白了,满脸震惊的坐下,惊恐的问道:“他来府里是……”
郭氏继续低下头吃了口饭,然后抬头道:“他来府里是和我要酒的,当年翁给我们算卦的时候,我答应过,要是算得准,就送他酒喝。如今杨艳那卦却是极准的,而且答应送酒的人是我,所以他才来了府里。”
贾充的表情仍是满脸震惊,嘴里的语气却变成了不可置信,问道:“就是为了一坛酒而来,然后拿了酒就走了?”
郭氏无比真诚的看着贾充,点了点头,然后道:“本来翁拿了酒是要走的,可是我想,既然来了,不如就再算一卦吧,所以又让他给卜了一卦。”
这回贾充的嘴唇都开始颤抖了,问道:“他又给你算了一卦?”
郭氏无比坦诚道:“没有,我都是有了着落的人了,还算什么?”贾充听罢心里略微舒了口气,这个时候要是再传出郭氏的不利流言,让他该如何护她?
接着,郭氏又道:“我只是让他给南风卜了一卦。”
听到这句话,贾充有一种要当场昏厥的感觉,只觉得一时间天昏地暗,万物失色失声。本来外边就流言满天飞,将贾府推到了风口上,南风更是被推到了浪尖上。本来南风已经被外边传得神乎其神,这郭氏不但不避讳,还敢叫人卜卦,而且还用的是二十年前卜出皇后天命这签卦的人再来卜卦。如此这般,这贾府日后的处境……
贾充平复了一下心情,虽然极度愤然,却仍然不忍心责备自己这个小妻子,在他心里,那个从房檐上掉下来小丫头一向如此,总是等着他在善后。
深深长吁了两口气,贾充假装若无其事道:“那他可算出了什么?”
郭氏认真的看着贾充,道:“嗯,算出来了,命是这个皇后命。”
“啪嗒”,贾充这回把筷子都掉到了地上,忙起身捂住郭氏的嘴,低声道:“不许乱说!”
郭氏点点头,贾充才放开手,郭氏嗔了贾充一眼,不满道:“是翁说的,不是我说的。”
贾充也顾不得这许多了,拉着郭氏问道:“还说了什么?”
郭氏由着贾充拉着手,道:“还说,人却不是这个人。”
贾充这回彻底脑瘫了,完全听不懂了,忙道:“这是什么意思?”
郭氏反手握住贾充的手,道:“别说你不明白,我不明白了,就是老翁自己也糊涂了。”贾充仍是一脸茫然,郭氏叹了口气道:“老爷,这么似是而非的话,大约做不得数的,什么命是命,人不是人的一通乱说,也许……也许……就是说还有变数吧。反正就是做不得数了。”
贾充仍然坐在饭桌上回味着这一席话。
郭氏却松开手向外走去,郭氏知道自己在贾充心中一直是顽劣之人,最是天真不过了。可是,即使是自己深爱的人,有些话,也不一定都要说出来,聪明人难得糊涂,像贾充这般聪明的人越是糊涂,才越是幸福。郭氏自知无才不能为贾充分忧,却也不愿再添乱。有些隐瞒,只是她爱他的一种方式。
至于南风的那一卦,自然不会如此简单。
------题外话------
【小剧场】
花岚:话说,郭氏都快30岁了,为什么贾充老叫她小妻子呢?
浮羽:窃以为,贾充喜欢上郭氏的时候她才七岁,因此在贾充的记忆深处,她一直很小。很傻。很天真。
浮羽:贾充大了郭氏整整20岁,典型老夫少妻档。
花岚:真有爱!果然大叔是王道啊!
郭槐:贾大叔,你是不是恋童癖呢?
贾充:当然不是,真爱与年龄无关!
观众:撒花、鼓掌、激动落泪。
南风:气愤的说,女主角出场太少,要求加戏份!
司马:暴走的说,作为男一号,为啥还没出生啊!这部小说是后妈写得吗?
郭槐:羞涩的说,其实作者是我的亲妈的说!
花岚浮羽:呃......二更,二更......
第二十七章 夫妻商榷
贾充本就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因此郭氏在匆匆说完这一席话后就赶紧离开了,生怕贾充瞧出什么端倪来。饶是贾充平日里聪明机警,可今日郭氏这一席话,却是实实在在把他弄糊涂了。关心则乱,大抵如此。
郭氏已经离开很久了,贾充依然独自坐在饭桌旁,反反复复咀嚼着刚才郭氏的那几句话。想要琢磨出里面的意思来。任是他心思玲珑,却也未猜出一丝半星来。
坐了半晌子,贾充忽地站了起来。吩咐小厮备马,然后便急匆匆地走了出去,整整一下午再未见得他半丝人影。
郭氏离开后,便去了贾南风屋里,整整一下午,再未出来过。就连翠娘和王嬷嬷也不曾近身,一直都守在屋外。
直至吃晚饭的时辰将至,贾充才疲惫的回来。郭氏也在王嬷嬷的再三劝说下,才走出房间,出来吃饭。
这餐饭和中午那一餐比起来,可要沉闷多了,贾充和郭氏两人坐得端端正正,屏退了布菜的丫鬟,默默地吃着饭,二人谁都再未言语。
亥时,贾府,寝室。
贾充和郭氏两人平躺在床上。依旧沉默。以往在这样的沉默中,总是郭氏先耐不住性子,这次,却是贾充先耐不住了。
贾充翻了个身,侧身面向郭氏,先开了口:“夫人,晌午吃罢饭,我骑了马去找那个卜卦的老翁,最终却是一无所获。”
郭氏未动,也未接口。
贾充酝酿了酝酿情绪,继续道:“看来果为世外高人,想要再遇,恐是渺茫了。夫人,不若你讲那老翁的话再与我说说。”
郭氏扭了扭身子,接口道:“老翁说南风的命是这个皇后命,南风的人却不是这个人。”
贾充沉默了片刻继续道:“然后就什么都没说了吗?”
郭氏沉思了片刻,说道:“还有就是两句诗吧。”
贾充听到这句话,颇为激动,忙问道:“什么诗?”
郭氏再次陷入了沉思,然后很平静的说道:“忘记了。”
“……”贾充刚刚燃起的希望就这样子被拍灭了,不甘道:“夫人,你再用心想想,可好?这等事,怎能随意便忘记了?”
郭氏立刻接口道:“忘了就是忘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本来就不懂什么诗呀,文呀的,能把那两句话记住就不错了。”
“……”贾充再次陷入了沉默。这一次,贾充认为自己并看不懂这个小妻子了,在他心中,多少年来郭氏一直是娇憨的,脾气虽说坏了些,性子却是直率的,更不是什么有心计之人。也从未欺瞒过自己,可这一次,郭氏显然有话在瞒着自己。并且不想让自己知道。那个老翁究竟说了什么,怕是不得而知了,只怕她是在挑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想要故弄玄虚。
“哎。”贾充长长叹了口气,决定这个话题就此揭过,再也不去提了。郭氏给自己惹得麻烦绝不止这一件,倒也不差这一件。至于自己,先头弑君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都做过了,如若有一天,有人想再往自己身上加些罪名,还能大过弑君不成。倒也不怕了。只是心中放心不下这一大一小两个惹事精。
这边的贾充在心中嗟叹唏嘘,那边的郭氏却在计划着自己的事情。总算有些眉目了。
夜晚明月高悬,皎洁明亮,柔和的月光撒入房内,仿佛给整间房子都镀上了一层银沙。这样的景致本应该是极美的。可是因为房中二人的沉默,却是折煞了如此良辰美景。
终于,郭氏也耐不住了这般沉默。
郭氏也翻了个身,侧身面对贾充,悠悠开口道:“老爷,你希望南风当皇后吗?”
贾充笑了笑,一如初见般温暖,不答反问道:“你希望南风当皇后吗?”
郭氏也笑了,答道:“不想。”
贾充摸了摸郭氏的头发,答道:“我也不想。”
郭氏眨眨眼睛,问道:“为何不想?”
贾充认真说道:“但凡真心爱女儿之人,都不会把女儿送入那个地方。凡事都要付出代价,你得到的多,付出的只会更多,人人看到的只是华服金钗,权力荣耀,可在这些背后掩藏的东西怕是一般难以承受的。”
这番话,十个人里九个人都会说,贾充这般说,其实也是在宽慰妻子,一般常听的话不会给人带来多大冲击。要问真是原因,贾充可是曾经弑杀过前朝君主的人,如果她的女儿真当上皇后,怕是帝王的猜忌之心更重。女儿入宫,运气好些,落个终身无子终老,运气差些,只怕会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损了。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无论哪种,都足够残忍。皇权之下,疑心本就重,何况是对像他这般有弑君污痕劣迹在身的外戚呢?司马家得天下,自己尽了一份大力,司马家为了不被世人诟病,自是不会太过难为自己,最终苦的只会是自己的女儿。
世人眼中,贾充莫不是一个趋炎附势,好权势之人,可是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总有些心思,是别人看不到的。
听罢贾充这么说,郭氏也开始坦白起自己的想法来:“老爷,我倒是没想那么多,为甚不想给女儿当皇后?主要是怕进了宫很难再见上一面罢了!而且,我自小便是个主意大的,不喜别人给我做主,恐女儿随了我,也是这般性子,去那宫中,难免生出事端来!”
郭氏顿了顿,继续说道:“老爷,要是女儿真的将来应了命数之说,走了皇后之路,会不会……会不会……会不会……惹出什么天下的大乱子来?”
贾充看着妻子满脸的担忧,笑道:“你这是杞人忧天,先不说命数之说做不做得数,便是进了宫,再胡来,也只是在后宫闯下乱子,小小女子,哪会殃及到天下!你呀!成日里净想些凭空没得东西!”
郭氏瘪瘪嘴,说道:“老爷,我想到了一个法子,两全其美的好法子,关于我们女儿的,你来听听看?”
……
二人的话语渐渐多了起来,一扫之前的沉闷。
------题外话------
贾南风童鞋的性格究竟是怎样养成的呢?铺垫了两章,总算碎碎念完了。南风啊,你的加戏份的梦明天就实现了~小司马啊~再憋屈下下~先让女主高大上的露个脸,然后你再华丽丽地登场,可好?
二更任务完成,求原谅,明天继续赎罪~
笔者写着写着,真心觉得贾大叔很有爱啊,下本书要考虑让大叔当当男猪脚了~
第二十八章 全都依你
有些人是真傻,有些人却在装傻;有些人在装聪明,有些人在扮糊涂;有些人自以为聪明伶俐,所以爱耍些小聪明;有些人确实是聪明卓绝,却在故意装傻充愣。
很多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盘棋,他们寻找竞争对手,只有棋逢对手,才能下个酣畅淋漓。在他们眼中,除了那个能够与自己比肩执子的人外,其他人大抵都是他手下的棋子。我更喜欢把人生比作一台戏,有主角、有配角,有白脸、有黑脸,粉墨登场,精彩纷呈,不到落幕,根本看不透。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喜剧之王》里的一句台词:“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月色皎皎,星光点点。显然时候已经不早了。这个时辰,多数人已经入梦酣睡。只是这贾府却是不甚安宁。时不时有人影飘过,飞鸟掠过。惊散了一院的月光。
这一夜,贾府的两位当家主人显然也无甚睡意。随着两人交心的一席话,屋中沉闷之气虽然一扫而空,可是当下的气氛却也诡异的紧。
郭氏不依不饶道:“老爷,我真的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关于我们女儿的,你到底听是不听?”
“……”这是贾充第二次沉默了。先前,贾充第一次听到郭氏这个建议的时候,眼角就经不住抽了几抽。一般郭氏口里的好法子,贾充实在是不敢恭维。可又耐不住妻子期盼的眼神,以及然磨硬泡的不依不挠,贾充只好硬着头皮道:“洗耳恭听。”
这边的贾充做足了心理准备才说出这么一句话,那边的郭氏却又卖起了关子,一脸故弄玄虚的表情,问道:“老爷,你说,什么样的女子才最适合做皇后?”
贾充一时也弄不明白郭氏究竟要做什么,于是认真的想了想,答道:“名门之后,天人之姿,德才兼备,知书达礼,端庄大方,心胸宽阔,方能母仪天下。”
郭氏翻了个白眼,撇撇嘴道:“杨艳她有这么好么?”
贾充忙道:“我说的皇后,并非……”
郭氏打断贾充的话道:“杨艳不就是皇后么?”
“……”贾充一时间答不上来,心中却是对孔夫子的那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感概颇深。若是女人真要刁难起你来,饶是你如贾充这般在朝堂之上都迎刃有余巧舌如簧之人,也无还嘴的余地。
其实杨艳本身样貌极美,才情品性更是不用说,她做皇后,除了“名门之后”这一条略微不符外,其它的确实无可挑剔。贾充说得也是很客观的,可是败就败在他不懂女人心,作为男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在你老婆面前夸她的闺蜜,哪怕是无意无心的也不可以。
贾充吃了瘪,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好,想发脾气指责郭氏胡闹,发不出来。想要转移话题,却又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倒是郭氏很快就将这句话丢到了一边。接着刚才的话茬子继续说了起来。
“老爷,如果我们的女儿不是天人之姿,德才兼备,知书达礼,端庄大方,心胸宽阔,那她就不能做皇后了吧?”郭氏再次抛出转头,想要引出金口玉言来。
贾充被郭氏思维的跳跃给弄糊涂了,一时间搞不懂郭氏要表达什么意思。表情一时间凝滞了。
郭氏在在贾充面前摆了摆手,然后继续深化这个问题:“老爷,如果我们的女儿将来相貌不佳,无才无德,凶妒暴虐,手段残忍,那她,必不是皇后的佳选,对不对?”
贾充再次被郭氏的假设给吓了个够呛,思索了半响,才说道:“这样的女子,自是不配为后的,只是……只是为何要说我们的女儿会是这般呢?”
郭氏自信满满的看着看着贾充,一副包在我身上的样子,自豪的说道:“老爷,我定不负你的期许,定会还你个这般的女儿,方能不辜负你不想女儿进宫的苦心!”
贾充只觉得眼前一黑,气短胸闷,自己从头到尾什么都没说过,到头来,一切却成了自己的主意。这显然是个套子,从一开始便精心布局,步步为营,这郭氏看似从头到尾说话不着边际,却是一直引着贾充往这个套子里上走。这郭氏说话做事便是这般没头没脑,不着边际,一向如此,也不曾让人起疑心,可偏偏今日不知不觉便让贾充转晕了脑子。还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贾充一时之间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质疑,三观尽毁。素日里,不管别人怎样看待自己,贾充对自己的定位是“谋臣”,不同于“武将”也不同于“文官”,这 “谋臣”可是走智慧,走大脑,走心之人。可今日,尽然被比自己小了二十岁,书都没读几本的小妻子圈在了套子里。如何能不受打击?贾充此刻只在心里不停的问自己,我难道老了吗?老了吗?还是真的老了吗?
贾充的智慧当然是不容置疑的,不然也不会成为两朝的肱骨之臣。今日,他与郭氏这一局,输的不是智慧而是疏忽。其一,贾充一听到卜卦老翁为南风卜出皇后之卦,便心中方寸大乱。其二,贾充自认为对郭氏了解,认为郭氏娇憨直率,没有心机,这是对敌人极其错误的认识,不去耍心机之人,未必就是不会心计之人。其三,轻率大意,贾充怎会想到自己至亲至爱的枕边人也会给自己下个套子,耍起了九九。
郭氏的这个小套子对贾充并无恶意,这种小伎俩在贾充面前也只是些小皮毛而已,而且是为了女儿着想,贾充自是不会埋怨郭氏,伤害夫妻情谊。可是今天这一局,却也给贾充上了一课,看来安逸了太久,自己的爪牙确实是钝了不少。
郭氏与贾充夫妻多年,光看贾充现在的表情,郭氏就知道贾充心中一定甚是煎熬,于是往前贾充身边蹭了蹭,又摆出往日里的娇憨直率来,愉悦道:“女儿的事,我自会尽心的,老爷就不要顾虑了!但是老爷答应我的事,也要上心才是!”
贾充浑身一激灵,提起了高( 第一丑后之贾南风 http://www.xlawen.org/kan/3324/ )
在一处酒肆里,一个年级颇轻的小二一边眉飞色舞的说着,一边用夸张的动作比划着,想要告诉大家贾府夫人生了多么了不得一个东西。酒肆里的其他人听得眼睛都直了,就连走南闯北见识颇广的来酒肆卖唱的一老一小都听得直了眼,心中直叹这京都果真是个了不得的地方。小孩子毕竟好奇心重些,忍不住脱口问道:“然后呢?石头怎得变成|人了?”
小二得意的一笑,故意卖了个关子后,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才玄玄乎乎地继续说道:“又一阵狂风卷过,石头骤然破碎,天空一阵突变,一声巨雷响起,一道刺目的闪电划破长空,劈向产房,炫目的红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睛,待产婆睁开眼一看,便听得一声婴啼,贾府小姐便出生了,石头也不见了!”酒肆里一阵倒吸气的声音,一时间众人沉浸在这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里。
酒肆掌柜见众人一时沉浸在故事里难以自拔,暗地里给了小二一记眼神,小二心领神会,忙去柜台取了酒,给每桌上了一壶,还不忘编排到:“这是本店的神仙酿,各位爷莫要不信,传言中给上面那位贵人算命的神仙喝得就是这个酒,放眼整个京都圈子,也只有我家有,客官们尝尝?”各位刚刚受了神话故事精神蛊惑的人,一时间也看不透这个漏洞百出的酒肆营销的小把戏。反倒是不在乎这个小钱,放在每桌上的神仙酿自然也不会退回去的。
京都人多,闲人更多,爱听八卦的闲人更更多;贾南风同学的横空出世更是给闲人们的谈资提供了最最宝贵的资源;再加上这么一个能说会道的小二。这间本来风雨飘摇马上要关门大吉的小酒肆一时间依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因素,竟成了京都最火的酒肆。人人都爱来这家听听贾府小姐的故事,每天来一批客人,贾南风横空出世的故事就要在上演一回。天天如此,却是长盛不衰。后来这间小酒肆竟然开成了京都有名的大酒楼,名字都改成了“南风楼”,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当然,托了这家酒肆的福气,贾南风这个人虽然从未露面,可是存在感确是无敌的强。可谓人人爱谈贾南风。
若干年后,当贾南风知道了这段故事,曾激动地拉住“南风楼”的掌柜问道:“那个店小二是不是姓吴啊,离开酒肆难不曾是去写小说当作家去了?”搞得酒楼老板一头雾水。当然也不能怪贾南风发癫,这小二描述像极了千百年后明代著名大作家吴承恩笔下孙悟空出世的桥段。难免有些让贾南风“想入非非”了。很长一段时间贾南风都有些飘飘然,甚至臆想出了孙悟空的前身就是她贾南风这种不靠谱的故事。她一度认为,她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奠基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应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贾南风的这个臆想的真实性我们可以完全忽略不计。可是值得一提的是,长大了的贾南风还真是像极了一只泼猴子。
京都,洛阳,贾府。
任府外狂风暴雨,暗潮涌动,流言满天飞,这贾府在贾充和郭氏的震慑下始终是一派祥和之气。
日上三竿,贾南风终于极不情愿的醒来了。
在外人口中这个神乎其神的贾府小姐,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而且还是特俗的一个普通人。一醒来就发现自己尿了床,接着就 “哇哇”大哭起来,然后迫不及待的喝起了玉杯中的人奶。无任何异于常人之处。
贾南风自然没有外边传言的神乎其神,唯一的一点异常便是贾南风其实是个穿越者,此刻这个婴孩身体中有一个近三十岁的女人的灵魂。可是,怎么说呢?其实这个三十岁女人的生活理想,人生目标和个婴儿也没什么不同。简言之,就是好吃懒做,好死赖活就行了。毫无雄心壮志,一点儿也没有继承穿越前辈们的光荣传统意志。既不想改天逆命,也没什么追求“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伟大爱情的强烈愿望。在穿越前,尚且有《婚姻法》撑腰,自己都没完成一夫一妻的任务,来了这种种马古代,就更不去妄想什么了。至于改天逆命,那压根不是她这种看上几百集《名侦探柯南》和几百本宫斗宅斗小说的人就能完成的光荣使命。虽然知道多种杀人方法,精通多种密室杀人法,认识上百种毒药,会制造各种不在场证明,能够巧妙利用鱼线,录音机,匕首,毒针等多种做案工具,熟知宫斗宅斗的一般套路,了解各种陷害的一般手法,可是,理论者和实践家的差距是巨大的,自己在现代过得是眼瘾,人家古代培养起的是实打实的行动者,呜呼哀哉,差距大哉!
穿越过来的贾南风就是这么一个人,既没有伟大的理想,也没有坚定的意志。谁叫她的前身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老师呢?要是什么特工、军人、医生、女企业家,恐怕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既然没有金刚钻,自然别揽瓷器活。安分守己的按照自己的命运轨迹活着就好。
贾南风这个人在现代就是这般,想起一出是一出。今儿个一睁眼,就突然给自己做出了这样一番新的人生规划。前几天百岁喜宴的时候还想着要当腐败的官二代呢?如今却又摆出这么一副顺天应命的范儿来。说白了,姑娘,您是被现在太过安逸的生活给腐蚀了吧?而且觉得继续如此安逸的腐蚀下去才是正道吧?
------题外话------
好久没更,给了读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坏映像。确实是因了个人小问题停更的,也不好意思解释什么。没和大家打招呼,导致读者减少了不少,算是“罪有应得”吧!谢谢没有弃文的童鞋们!爱你们~抱抱~
第二十五章 故人讨酒
这阵子,形成了一个怪圈子。以贾府为中心点,成波状向外辐射。处于流言最中心圈子的贾府无比平静,和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贾府外的京都圈子热闹非凡,传言满天飞;而外京圈子,飞的不仅仅是谣言,还有一股不知名的暗流在涌动。而处于圈子中心点的贾南风,在一种近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下无忧无虑的生活。
竟然做出了“既来之则安之”的决定,贾南风同学开始认真的回忆起大学在历史系学过的关于西晋的点点滴滴,希望能够早日“入乡随俗”。可是任她怎么想,对于西晋的了解仍然是少之又少的,除了历史大事件,其他的根本就是毫无印象。这也归功于她当日求学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态度。
今日的贾南风,起得比往日还要更晚些。人虽然是醒来了,可是大脑却仍旧是一片混沌。她对着青纱帐不停地眨呀眨呀眨着眼睛,拼命的吸着将要滴落的口水。回味着自己的梦。
许是白日里对西晋历史回忆的过多了,晚上连做梦梦的都是西晋那些事。只是这个梦对于婴儿状态的贾南风而言,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在她这个梦里,没有朝代交替,没有政治更迭,没有武装斗争,更没有世风民俗,鸟语花香。有的只有形形色色的人,而且是形形色色的男人。
贾南风啪嗒啪嗒嘴,回忆起了那个梦里的核心内容。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美男的朝代,堪称美男子最多的朝代。想至此处,贾南风不由得再生旖念,觉得前辈们穿越后泡尽帅哥的梦也不是那么不靠谱了。不过对于贾南风这种有贼心没贼胆的人,顶多也就是想想,大不了上街的时候多看看,再过分些就是言语调戏下下,还真没魄力弄出个np来。典型的纸老虎,还真是愧对于贾南风本尊。
“呦,我的小祖宗,醒来怎么也不吭一声,又尿床了吧?翠娘,小姐醒来了,还不赶紧好生伺候着!”
“……”得,还是安稳的做自己吧,贾南风再次啪嗒啪嗒了嘴,准备喝奶。
这边的贾南风在吃饭睡觉想帅哥,那边的郭槐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贾府,正屋,会客堂。
四月天,阳光明媚,透过窗棂照入室内,倒也一片亮堂,只是此刻室内的气氛有些怪异。硬生生将室内的敞亮也压暗了几分。屋内有两个人,还有一只羊。一张檀木桌摆在屋子正中央,两边各排了两溜八张同色凳子,屋子是坐北朝南的结构,可此刻,屋中二人,一人坐在东头,另一人坐在西头,中间不仅隔了一张桌子,还隔了一只羊。
屋中二人,一为白须老者,自打进来后,微眯双眼,但笑不语。一为年轻妇人,眉头紧锁,面色不善,瞪着眼睛,看了老者许久,也未曾开口言语。年轻妇人自是郭槐,而这位老者,却是二十年前给郭槐和杨艳卜卦的老者。
郭槐终是沉不住气,率先开了口:“翁,难道这次登门贾府也是无意之举?”
老者睁开眼睛,朗声道:“非也。”
郭槐语气不善,继续道:“翁,难道今日还要为我卜上一卦?”
老者摇摇头,朗声道:“非也。”
郭槐冷哼一声,语气不善道:“翁,专程来贾府,指名见我,却又不是来算卦,难不曾翁将我当做了忘年之交,这是来会老友的?”
老者闭上眼睛,朗声道:“非也。”
郭氏听完这三句“非也”,怒气立刻上涌,二十年前,他一语道天机,害得她与杨艳从从此不得相见,二十年后,与杨艳再得重逢,却也印证了他的卦是极准的,也因了这往事,害得刚出世的女儿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再见老者,郭氏心中如何能不气恼。
郭氏拍凳而起,怒道:“那翁究竟想要作甚?”
老者再次睁开眼睛,语气温和道:“当日的郭姑娘说,如果老头子的卦算得准,就送老头子几坛好酒,今日,我便是来取酒的。”
郭氏一愣,她显然没有料到老者来此的居然是要讨酒,思索了片刻,不冷不热道:“翁,当日给杨姑娘的卦是极准的,可我的卦却未必当得真,想来,翁还是去皇宫向皇后娘娘讨酒喝好些,况且哪里的酒也更好。”
老者捋须而笑,朗声道:“可当日,应承了要给老头子酒的那个人是郭姑娘!”
郭氏一时间语塞。老者也是但笑不语。
郭氏心中暗暗思忖:如今,流言四起,偏不巧的这个卜卦神人就上门了,怕是并非讨酒这么简单,可是这样一位出世之人,又能有何目的?这么就偏偏缠上了她。一时间,心下也没有主意。只好顺水推舟。
“王嬷嬷,派人出去取两坛好酒回来。”郭氏喊了下人来吩咐道。转过头来,又对老者说道:“翁,如此可好?”
老者捋须点头道:“甚好。”
在等酒的过程中,郭氏再次陷入了内心较量,老翁此次而来,显然不会只是讨酒而来,多是为了当年那一卦,怕是来验证当年那一卦的。可是,要不要让他再来卜一卦呢?郭氏纠结于此。既想提前算出这一卦好做打算,也怕因了这一卦再节外生枝。一时纠结不已。
终于,王嬷嬷提了两坛子就上来,郭氏将酒递给老者,问道:“翁,此酒可好?”
老者继续捋须点头道:“甚好。”说罢,起身牵羊,欲要离去。
郭氏一看老者真的要走,一时间也冲动了,立刻起身道:“翁,当年只卜了一卦,却得了两坛好酒,刚好我得一女,翁来看看,当年我那一卦还作得数否?如此这般,也不负了我的两坛好酒!”
老者顿足,看着郭氏,眯眼笑道:“甚好。”
郭氏立刻吩咐了王嬷嬷,让翠娘将贾南风抱过来。
此刻郭氏想的是如果当年她这一卦是真的,那该如何是好?继而想到了要如何掩盖这个消息的问题。在她诸多思绪还未有头绪之时,这个消息已经不胫而走了,贾府内外有无数双别人的眼睛,自从老者进门,无数个讯息已经开始飘出贾府,飘向了他们各自的主子。
------题外话------
这章其实是想作为昨天的二更的,可是12点半才发上来,所以今早才给审核通过的。今天继续努力二更。用行动来致歉。
第二十六章 南风一卦
郭氏没有猜到二十年前的老者真会来讨酒,却在看到这位老者的时候就想到了会与当年那一卦有关,她没有料到开头,却猜中了结局。至于中间的过程,稀里糊涂的就随了老者意。就在这档口,郭氏的脑子还在迷糊着,明知道人家的目的,却还是着了人家的道。究竟是对手太厉害,还是自己太不做主了。见仁见智吧。
不消片刻,翠娘便抱着贾南风来到了正房客堂,行了请安礼,便将贾南风递到了郭氏怀里。然后规规矩矩的站在了郭氏后面。郭氏瞅了她一眼。便抱起贾南风来到来到老者面前,满目慈爱道:“翁,这便是我那女儿。”
老者回过身来,睁开半眯着的眼睛,仔细端详起来,一开始微微颔首,继而凝眉而视,神色凝重,又而轻轻晃头,面带犹豫,最后轻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郭氏一惯不看人脸色行事,可这并不代表她不会看人脸色。尽管老者表情变幻不过须臾,郭氏还是看出了不妥,不等老者开口,郭氏便唤道:“翠娘,把小姐抱下去,怕是饿了,仔细伺候着!”
翠娘赶紧接过贾南风向外走去,她心下自是明白,这是郭氏支开她的意思,来之前刚给小姐喂过奶,怎么会饿?心中有疑,面上却不露,赶紧抱着贾南风快步走了出去。
此时被抱在怀里的贾南风一片晕乎,完全搞不懂这是什么情况,好好地喝着奶还没喝完呢就被抱了出来,接着眼前一亮,就看到了一位神仙,鹤发童颜,仙风道骨,刚想在神仙面前卖个萌,讨个喜,还没来得及,就又被抱了出来,前后也就一盏茶的功夫。这究竟是要做什么?
贾充这几天的日子更是过得不舒坦,本来在朝堂之上,与他有嫌隙的人就不少,这几日,似乎人人看他的眼神都别具深意。有看好戏的眼神,有意有所指的眼神,有暧昧的眼神,有幸灾乐祸的眼神,种种,种种。这各式各样的眼神让贾充每日十分不自在,仿佛被人活炸生烤一般,片刻也不想在宫里待着,一下朝,连往日里和人寒暄的环节也直接省了,直奔贾府归来。未到门口,远远就看到郭氏在与一老者挥手作别,贾充心中觉得蹊跷,却也没多想,放下帘子,由着马车徐徐往家中走去。
回到贾府,贾充看府中一如往常,也便安了心,更衣之后,又去逗弄了一会儿贾南风,然后便去找郭氏吃晌午饭。
所有的一切一如往常。两人坐在桌子上,屏退了布菜丫头,静静的吃着饭。贾充的教养自是极好的,向来有食不语的习惯。可这郭氏从小就是个调皮的,最是受不了这种死气沉沉的气氛,从小在饭桌上就爱说上这么一两句。自嫁来贾府,贾充的好习惯她没学会多少,倒是她的“恶习”贾充沾染了不少,渐渐地也开始喜欢在饭桌上讲上一两句话,免得过于沉闷了。
闲来无事,贾充便随口问了一句:“府里来客人了?”
郭氏看都没看贾充,便低头道:“是。”
贾充对于妻子的这种态度一直也不在意,继续无心开玩笑道:“可是夫人的故交?”
郭氏仍然专心致志的吃饭,顺便答道:“不是。”
贾充难得在心中卸下了从朝堂上带回了的疙瘩,便起了要逗逗小妻子的念头,继续开玩笑道:“非故交却远道而来,看来一定和夫人有很深的渊源了?”贾充这句话完全是在开玩笑,信嘴拈来的,他知道妻子在这京都无亲无故,因此故意这般想要捉弄一番。
谁知郭氏却抬起头来,无比认真道:“是。”
贾充莞尔一笑,觉得这是妻子同自己开起了玩笑,便接口道:“哦,那夫人说说,是怎样深得渊源呢?”说罢,心情大好的夹起了一筷子米。
郭氏放下碗,表情严肃道:“是二十年前给我和杨艳算卦的那个老翁。”
贾充津津有味的嚼着米饭,漫不经心的说道:“哦,原来是二十年前给你算卦的……”
“什么?!”贾充忽得站了起来,被这一口米饭呛的咳嗽个不停,颤颤巍巍的用手指着郭氏道:“你刚才说了什么,再说一次?”
郭氏依旧表情严肃道:“是二十年前给我和杨艳算卦的那个老翁来府里了。”
贾充这回算是彻底听明白了,满脸震惊的坐下,惊恐的问道:“他来府里是……”
郭氏继续低下头吃了口饭,然后抬头道:“他来府里是和我要酒的,当年翁给我们算卦的时候,我答应过,要是算得准,就送他酒喝。如今杨艳那卦却是极准的,而且答应送酒的人是我,所以他才来了府里。”
贾充的表情仍是满脸震惊,嘴里的语气却变成了不可置信,问道:“就是为了一坛酒而来,然后拿了酒就走了?”
郭氏无比真诚的看着贾充,点了点头,然后道:“本来翁拿了酒是要走的,可是我想,既然来了,不如就再算一卦吧,所以又让他给卜了一卦。”
这回贾充的嘴唇都开始颤抖了,问道:“他又给你算了一卦?”
郭氏无比坦诚道:“没有,我都是有了着落的人了,还算什么?”贾充听罢心里略微舒了口气,这个时候要是再传出郭氏的不利流言,让他该如何护她?
接着,郭氏又道:“我只是让他给南风卜了一卦。”
听到这句话,贾充有一种要当场昏厥的感觉,只觉得一时间天昏地暗,万物失色失声。本来外边就流言满天飞,将贾府推到了风口上,南风更是被推到了浪尖上。本来南风已经被外边传得神乎其神,这郭氏不但不避讳,还敢叫人卜卦,而且还用的是二十年前卜出皇后天命这签卦的人再来卜卦。如此这般,这贾府日后的处境……
贾充平复了一下心情,虽然极度愤然,却仍然不忍心责备自己这个小妻子,在他心里,那个从房檐上掉下来小丫头一向如此,总是等着他在善后。
深深长吁了两口气,贾充假装若无其事道:“那他可算出了什么?”
郭氏认真的看着贾充,道:“嗯,算出来了,命是这个皇后命。”
“啪嗒”,贾充这回把筷子都掉到了地上,忙起身捂住郭氏的嘴,低声道:“不许乱说!”
郭氏点点头,贾充才放开手,郭氏嗔了贾充一眼,不满道:“是翁说的,不是我说的。”
贾充也顾不得这许多了,拉着郭氏问道:“还说了什么?”
郭氏由着贾充拉着手,道:“还说,人却不是这个人。”
贾充这回彻底脑瘫了,完全听不懂了,忙道:“这是什么意思?”
郭氏反手握住贾充的手,道:“别说你不明白,我不明白了,就是老翁自己也糊涂了。”贾充仍是一脸茫然,郭氏叹了口气道:“老爷,这么似是而非的话,大约做不得数的,什么命是命,人不是人的一通乱说,也许……也许……就是说还有变数吧。反正就是做不得数了。”
贾充仍然坐在饭桌上回味着这一席话。
郭氏却松开手向外走去,郭氏知道自己在贾充心中一直是顽劣之人,最是天真不过了。可是,即使是自己深爱的人,有些话,也不一定都要说出来,聪明人难得糊涂,像贾充这般聪明的人越是糊涂,才越是幸福。郭氏自知无才不能为贾充分忧,却也不愿再添乱。有些隐瞒,只是她爱他的一种方式。
至于南风的那一卦,自然不会如此简单。
------题外话------
【小剧场】
花岚:话说,郭氏都快30岁了,为什么贾充老叫她小妻子呢?
浮羽:窃以为,贾充喜欢上郭氏的时候她才七岁,因此在贾充的记忆深处,她一直很小。很傻。很天真。
浮羽:贾充大了郭氏整整20岁,典型老夫少妻档。
花岚:真有爱!果然大叔是王道啊!
郭槐:贾大叔,你是不是恋童癖呢?
贾充:当然不是,真爱与年龄无关!
观众:撒花、鼓掌、激动落泪。
南风:气愤的说,女主角出场太少,要求加戏份!
司马:暴走的说,作为男一号,为啥还没出生啊!这部小说是后妈写得吗?
郭槐:羞涩的说,其实作者是我的亲妈的说!
花岚浮羽:呃......二更,二更......
第二十七章 夫妻商榷
贾充本就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因此郭氏在匆匆说完这一席话后就赶紧离开了,生怕贾充瞧出什么端倪来。饶是贾充平日里聪明机警,可今日郭氏这一席话,却是实实在在把他弄糊涂了。关心则乱,大抵如此。
郭氏已经离开很久了,贾充依然独自坐在饭桌旁,反反复复咀嚼着刚才郭氏的那几句话。想要琢磨出里面的意思来。任是他心思玲珑,却也未猜出一丝半星来。
坐了半晌子,贾充忽地站了起来。吩咐小厮备马,然后便急匆匆地走了出去,整整一下午再未见得他半丝人影。
郭氏离开后,便去了贾南风屋里,整整一下午,再未出来过。就连翠娘和王嬷嬷也不曾近身,一直都守在屋外。
直至吃晚饭的时辰将至,贾充才疲惫的回来。郭氏也在王嬷嬷的再三劝说下,才走出房间,出来吃饭。
这餐饭和中午那一餐比起来,可要沉闷多了,贾充和郭氏两人坐得端端正正,屏退了布菜的丫鬟,默默地吃着饭,二人谁都再未言语。
亥时,贾府,寝室。
贾充和郭氏两人平躺在床上。依旧沉默。以往在这样的沉默中,总是郭氏先耐不住性子,这次,却是贾充先耐不住了。
贾充翻了个身,侧身面向郭氏,先开了口:“夫人,晌午吃罢饭,我骑了马去找那个卜卦的老翁,最终却是一无所获。”
郭氏未动,也未接口。
贾充酝酿了酝酿情绪,继续道:“看来果为世外高人,想要再遇,恐是渺茫了。夫人,不若你讲那老翁的话再与我说说。”
郭氏扭了扭身子,接口道:“老翁说南风的命是这个皇后命,南风的人却不是这个人。”
贾充沉默了片刻继续道:“然后就什么都没说了吗?”
郭氏沉思了片刻,说道:“还有就是两句诗吧。”
贾充听到这句话,颇为激动,忙问道:“什么诗?”
郭氏再次陷入了沉思,然后很平静的说道:“忘记了。”
“……”贾充刚刚燃起的希望就这样子被拍灭了,不甘道:“夫人,你再用心想想,可好?这等事,怎能随意便忘记了?”
郭氏立刻接口道:“忘了就是忘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本来就不懂什么诗呀,文呀的,能把那两句话记住就不错了。”
“……”贾充再次陷入了沉默。这一次,贾充认为自己并看不懂这个小妻子了,在他心中,多少年来郭氏一直是娇憨的,脾气虽说坏了些,性子却是直率的,更不是什么有心计之人。也从未欺瞒过自己,可这一次,郭氏显然有话在瞒着自己。并且不想让自己知道。那个老翁究竟说了什么,怕是不得而知了,只怕她是在挑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想要故弄玄虚。
“哎。”贾充长长叹了口气,决定这个话题就此揭过,再也不去提了。郭氏给自己惹得麻烦绝不止这一件,倒也不差这一件。至于自己,先头弑君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都做过了,如若有一天,有人想再往自己身上加些罪名,还能大过弑君不成。倒也不怕了。只是心中放心不下这一大一小两个惹事精。
这边的贾充在心中嗟叹唏嘘,那边的郭氏却在计划着自己的事情。总算有些眉目了。
夜晚明月高悬,皎洁明亮,柔和的月光撒入房内,仿佛给整间房子都镀上了一层银沙。这样的景致本应该是极美的。可是因为房中二人的沉默,却是折煞了如此良辰美景。
终于,郭氏也耐不住了这般沉默。
郭氏也翻了个身,侧身面对贾充,悠悠开口道:“老爷,你希望南风当皇后吗?”
贾充笑了笑,一如初见般温暖,不答反问道:“你希望南风当皇后吗?”
郭氏也笑了,答道:“不想。”
贾充摸了摸郭氏的头发,答道:“我也不想。”
郭氏眨眨眼睛,问道:“为何不想?”
贾充认真说道:“但凡真心爱女儿之人,都不会把女儿送入那个地方。凡事都要付出代价,你得到的多,付出的只会更多,人人看到的只是华服金钗,权力荣耀,可在这些背后掩藏的东西怕是一般难以承受的。”
这番话,十个人里九个人都会说,贾充这般说,其实也是在宽慰妻子,一般常听的话不会给人带来多大冲击。要问真是原因,贾充可是曾经弑杀过前朝君主的人,如果她的女儿真当上皇后,怕是帝王的猜忌之心更重。女儿入宫,运气好些,落个终身无子终老,运气差些,只怕会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损了。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无论哪种,都足够残忍。皇权之下,疑心本就重,何况是对像他这般有弑君污痕劣迹在身的外戚呢?司马家得天下,自己尽了一份大力,司马家为了不被世人诟病,自是不会太过难为自己,最终苦的只会是自己的女儿。
世人眼中,贾充莫不是一个趋炎附势,好权势之人,可是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总有些心思,是别人看不到的。
听罢贾充这么说,郭氏也开始坦白起自己的想法来:“老爷,我倒是没想那么多,为甚不想给女儿当皇后?主要是怕进了宫很难再见上一面罢了!而且,我自小便是个主意大的,不喜别人给我做主,恐女儿随了我,也是这般性子,去那宫中,难免生出事端来!”
郭氏顿了顿,继续说道:“老爷,要是女儿真的将来应了命数之说,走了皇后之路,会不会……会不会……会不会……惹出什么天下的大乱子来?”
贾充看着妻子满脸的担忧,笑道:“你这是杞人忧天,先不说命数之说做不做得数,便是进了宫,再胡来,也只是在后宫闯下乱子,小小女子,哪会殃及到天下!你呀!成日里净想些凭空没得东西!”
郭氏瘪瘪嘴,说道:“老爷,我想到了一个法子,两全其美的好法子,关于我们女儿的,你来听听看?”
……
二人的话语渐渐多了起来,一扫之前的沉闷。
------题外话------
贾南风童鞋的性格究竟是怎样养成的呢?铺垫了两章,总算碎碎念完了。南风啊,你的加戏份的梦明天就实现了~小司马啊~再憋屈下下~先让女主高大上的露个脸,然后你再华丽丽地登场,可好?
二更任务完成,求原谅,明天继续赎罪~
笔者写着写着,真心觉得贾大叔很有爱啊,下本书要考虑让大叔当当男猪脚了~
第二十八章 全都依你
有些人是真傻,有些人却在装傻;有些人在装聪明,有些人在扮糊涂;有些人自以为聪明伶俐,所以爱耍些小聪明;有些人确实是聪明卓绝,却在故意装傻充愣。
很多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盘棋,他们寻找竞争对手,只有棋逢对手,才能下个酣畅淋漓。在他们眼中,除了那个能够与自己比肩执子的人外,其他人大抵都是他手下的棋子。我更喜欢把人生比作一台戏,有主角、有配角,有白脸、有黑脸,粉墨登场,精彩纷呈,不到落幕,根本看不透。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喜剧之王》里的一句台词:“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月色皎皎,星光点点。显然时候已经不早了。这个时辰,多数人已经入梦酣睡。只是这贾府却是不甚安宁。时不时有人影飘过,飞鸟掠过。惊散了一院的月光。
这一夜,贾府的两位当家主人显然也无甚睡意。随着两人交心的一席话,屋中沉闷之气虽然一扫而空,可是当下的气氛却也诡异的紧。
郭氏不依不饶道:“老爷,我真的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关于我们女儿的,你到底听是不听?”
“……”这是贾充第二次沉默了。先前,贾充第一次听到郭氏这个建议的时候,眼角就经不住抽了几抽。一般郭氏口里的好法子,贾充实在是不敢恭维。可又耐不住妻子期盼的眼神,以及然磨硬泡的不依不挠,贾充只好硬着头皮道:“洗耳恭听。”
这边的贾充做足了心理准备才说出这么一句话,那边的郭氏却又卖起了关子,一脸故弄玄虚的表情,问道:“老爷,你说,什么样的女子才最适合做皇后?”
贾充一时也弄不明白郭氏究竟要做什么,于是认真的想了想,答道:“名门之后,天人之姿,德才兼备,知书达礼,端庄大方,心胸宽阔,方能母仪天下。”
郭氏翻了个白眼,撇撇嘴道:“杨艳她有这么好么?”
贾充忙道:“我说的皇后,并非……”
郭氏打断贾充的话道:“杨艳不就是皇后么?”
“……”贾充一时间答不上来,心中却是对孔夫子的那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感概颇深。若是女人真要刁难起你来,饶是你如贾充这般在朝堂之上都迎刃有余巧舌如簧之人,也无还嘴的余地。
其实杨艳本身样貌极美,才情品性更是不用说,她做皇后,除了“名门之后”这一条略微不符外,其它的确实无可挑剔。贾充说得也是很客观的,可是败就败在他不懂女人心,作为男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在你老婆面前夸她的闺蜜,哪怕是无意无心的也不可以。
贾充吃了瘪,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好,想发脾气指责郭氏胡闹,发不出来。想要转移话题,却又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倒是郭氏很快就将这句话丢到了一边。接着刚才的话茬子继续说了起来。
“老爷,如果我们的女儿不是天人之姿,德才兼备,知书达礼,端庄大方,心胸宽阔,那她就不能做皇后了吧?”郭氏再次抛出转头,想要引出金口玉言来。
贾充被郭氏思维的跳跃给弄糊涂了,一时间搞不懂郭氏要表达什么意思。表情一时间凝滞了。
郭氏在在贾充面前摆了摆手,然后继续深化这个问题:“老爷,如果我们的女儿将来相貌不佳,无才无德,凶妒暴虐,手段残忍,那她,必不是皇后的佳选,对不对?”
贾充再次被郭氏的假设给吓了个够呛,思索了半响,才说道:“这样的女子,自是不配为后的,只是……只是为何要说我们的女儿会是这般呢?”
郭氏自信满满的看着看着贾充,一副包在我身上的样子,自豪的说道:“老爷,我定不负你的期许,定会还你个这般的女儿,方能不辜负你不想女儿进宫的苦心!”
贾充只觉得眼前一黑,气短胸闷,自己从头到尾什么都没说过,到头来,一切却成了自己的主意。这显然是个套子,从一开始便精心布局,步步为营,这郭氏看似从头到尾说话不着边际,却是一直引着贾充往这个套子里上走。这郭氏说话做事便是这般没头没脑,不着边际,一向如此,也不曾让人起疑心,可偏偏今日不知不觉便让贾充转晕了脑子。还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贾充一时之间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质疑,三观尽毁。素日里,不管别人怎样看待自己,贾充对自己的定位是“谋臣”,不同于“武将”也不同于“文官”,这 “谋臣”可是走智慧,走大脑,走心之人。可今日,尽然被比自己小了二十岁,书都没读几本的小妻子圈在了套子里。如何能不受打击?贾充此刻只在心里不停的问自己,我难道老了吗?老了吗?还是真的老了吗?
贾充的智慧当然是不容置疑的,不然也不会成为两朝的肱骨之臣。今日,他与郭氏这一局,输的不是智慧而是疏忽。其一,贾充一听到卜卦老翁为南风卜出皇后之卦,便心中方寸大乱。其二,贾充自认为对郭氏了解,认为郭氏娇憨直率,没有心机,这是对敌人极其错误的认识,不去耍心机之人,未必就是不会心计之人。其三,轻率大意,贾充怎会想到自己至亲至爱的枕边人也会给自己下个套子,耍起了九九。
郭氏的这个小套子对贾充并无恶意,这种小伎俩在贾充面前也只是些小皮毛而已,而且是为了女儿着想,贾充自是不会埋怨郭氏,伤害夫妻情谊。可是今天这一局,却也给贾充上了一课,看来安逸了太久,自己的爪牙确实是钝了不少。
郭氏与贾充夫妻多年,光看贾充现在的表情,郭氏就知道贾充心中一定甚是煎熬,于是往前贾充身边蹭了蹭,又摆出往日里的娇憨直率来,愉悦道:“女儿的事,我自会尽心的,老爷就不要顾虑了!但是老爷答应我的事,也要上心才是!”
贾充浑身一激灵,提起了高( 第一丑后之贾南风 http://www.xlawen.org/kan/3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