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阅读
道:“你身子骨还弱着,阿竹我抱着吧。”
阿竹探头看着母亲,忧心道:“娘亲生病了么?”
柳氏摸摸她的脑袋,温柔地笑道:“是啊,娘亲病了,不过看到阿竹回来,娘亲很快便会好的。”
老太爷去逝,他们作孙辈的要守孝,原本就吃不好睡不好,先前哭灵、做法事时每日都熬着,却未料这时候,突然得知驿站的管事传了信息过来说正在回京路上的女儿失踪了,久候了一段时日并不见他们的车队,柳氏差点疯了。
她与丈夫成亲有十年,只得这么个女儿,若是女儿有三长两短,她也不想活了。幸好过了半个多月,又有消息传来,阿竹被贵人救下,正往京城来,方缓解了些煎熬。可是也如此,还是让柳氏熬出了病。
阿竹虽然未听父母亲详说,但也知道父母定然日日为自己担忧,心中也愧疚无比,更依恋地挨着柳氏,小胖手摸摸她的脸,想让她好起来。
柳氏窝心无比,可是看着三个月前明明白白胖胖像桃寿包子一样可爱的女儿瘦了一圈,心里十分难受。她对女儿素来养得精细,方能将她养得如此白嫩可爱,却不想一次分别弄成这样。
回到了柳氏房里,下人已经端上暖胃的热汤过来了,柳氏亲自接了喂女儿,严祈文也坐一旁,满足地看着妻女。
刚喝完热汤,太医已经到了,给阿竹把了脉,摸着胡子道:“令媛先前受了寒冻,脾胃虚弱,得好生养着,其他的倒是无碍。”已过了一个多月,原本的那些擦伤也已痊愈了。
送走了太医后,阿竹腻在柳氏怀里,和父母叙说自己这一路的事情,“……奶娘将我藏在一处草丛中,让我不能发出声音,方瞒过那些流寇。我听奶娘的话,躲了很久才出来,后来又走了很久,见着了禹公子——就是厉王殿下的车队时,方得他们相救。可是,奶娘他们都死了……”
虽然说得简单,但仍是教柳祈文夫妻听得心惊肉跳,心疼得难受,柳氏又抹起了眼泪,心疼女儿遭了这罪。严祈文忙将女儿搂住,拍着她幼小的背,同样心疼不已。
柳氏一味难过,严祈文却不免多想了些,并不相信袭击了女儿车队的是那些到处逃蹿的流寇。他们离开时,留下了足够的人手,柳家亲友那边也拨了些侍卫护着,即便遇到流寇也能抵挡一二,且走的又是官道,理应不会遇到这种事情,何至于只留下个稚儿逃过一劫。
刚用过晚膳不久,天色已经黑了,阿竹刚被娘亲柳氏亲自为她洗了个热乎乎的热水澡出来,便见到前院的管事婆子过来。
严祈文也在房里,正听那管事婆子说话:“二老爷,那几箱子东西放哪里?”
“什么东西?”柳氏抱着女儿走过来问道。
管事婆子一见到她们,马上堆了满脸笑,准确地说,还有些谄媚,忙道:“二夫人,是厉王殿下让厉王府管家送来给咱们三姑娘的一些东西。”
“厉王?”柳氏更惊讶了,下识意地抱紧了女儿。
阿竹被她抱得有些疼,不过没吭声,乖巧地窝在娘亲怀里。
严祈文已经反应过来了,便笑道:“厉王殿下如此慷慨,也是阿竹的福气。你们先将它们抬到三姑娘的房里,明日等夫人过目后,再让夫人将它收妥吧。”等管事婆子指挥人去搬东西后,又问道:“对了,厉王殿下突然使人送东西来,太夫人和老夫人可是知晓了?”
“太夫人已歇下了,大老爷让奴婢们不要去打扰,倒是老夫人那边已经知会了。”
严祈文听罢,让人给管事婆子和那几个搬东西的下人打赏,等他们离开后,脸上止不住的喜意。
柳氏也很快明白其中的关联,面上也有些喜气,将阿竹放到床上哄得她睡后,夫妻俩坐在床边说起悄悄话。
“虽不知厉王此举何意,不过阿竹还小,想来倒是让人不敢看轻她,反而能让家里的人高看她一眼,如此甚好。”严祈文拍着柳氏的手道,“惠娘,苦了你了。”
柳氏笑道:“我不算得什么,只要夫君和阿竹好好的,要我折寿十年也甘愿。”
“别胡说!你知道我不爱听这种事情。”
“知道了,我不过是被阿竹这次的事情吓着了。”
阿竹睡得迷迷糊糊之际,听到这辈子的父母又开始黏黏腻腻起来,翻了个身,继续淡定入睡。
趁着她睡着,柳氏又细细地检查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了阿竹额头正中央的那已经愈合的伤痕上,虽然细碎,但近了便能清楚地瞧见,如此正中央,想要忽视也不行,以为这伤也是女儿遇袭时留下的,当下又悲从中来。
严祈文安慰道:“无碍,让刘嬷嬷取了剪刀来,给阿竹剪些浏海遮着便行。”
柳氏却道:“阿竹额头浅,头发都梳了才好看,留了浏海,哪里自在?”
“谁说的,就算留了浏海,咱们女儿也是最好看的,就像你一样。”严祈文一本正经地道。
柳氏被丈夫逗得卟哧地笑起来,倒也不希望世人用异样的目光看自己女儿,寻了刘嬷嬷,亲自为阿竹剪了可爱的齐眉浏海,遮住额头上的伤疤。
第5章
阿竹在父母的被窝里放松而满足地睡了一觉,一觉醒来,便看到铮亮的黄铜镜里自己额头上那一溜齐眉浏海,整个人就跟那年画上的胖福娃一样,看得她有些抽搐,又有些沮丧,这浏海虽然衬着她这五短身材让她看起来像个软糯糯的萌娃,但等长大了,五官长开后,就不好看了。
严祈文和柳氏看到她趴在镜前,皆忍不住好笑。严祈文将她抱了过来,拿梳子为她梳头,亲自为她梳了两个丫髻,用素色的彩绳绕着两个丫髻,彩绳从耳畔垂下,缀着一朵扎成的淡色小花,添了几分俏皮。
阿竹很满意帅爹爹的手艺,觉得这位真是中国好父亲,在他俊雅的脸上亲了一下,严祈文抱着她傻笑呵呵的,又被柳氏嗔怪了。
早膳后,阿竹便被父母带到太夫人的春晖堂去了。
由于先严老太爷去逝,严家子孙皆丁忧在家,所以现在每天早上去给长辈请安时人都挺齐全的。
严家现在是四代同堂,三月前去逝的便是先严老太爷,阿竹的曾祖父。
现下严家的人口相比那些百年世家来说,并不算多,据阿竹所知,曾祖辈的有位太夫人,然后祖辈共有三位老爷,除了祖父外,还有两位叔祖父,不过已经分家了,住在靖安公府不远的胡同里的西严府中,东严府的父辈又有五位老爷。
阿竹爹是排行第二的严祈文,大伯父严祈华和严祈文是同母的亲兄弟,而下来的三老爷是祖父续弦——大钟氏所出,余下两位老爷皆是庶出。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嫡出的姑姑,和若干个庶出的姑姑。
阿竹是父母在外地上任时出生的,这辈子长到五岁才回京城严家,对严家所知道的东西都是父母说的。听完了父母的介绍后,虽知与其他世家比起来不算多,但对她来说,感觉这人不是一般的多,头都有些大了。
到得严太夫人那儿,已经挤了一屋子人了,大的小的都有,这等仗势莫说阿竹,就是严祈文夫妻也有些惊讶。
严太夫人坐在上首,严老太爷和严老夫人坐在下边,下来便是几位大老爷,边上坐着自各的夫人,还有许多和阿竹同辈的孩子,最大的已有十岁,最小的三岁。
人口十分齐全,齐全得柳氏和严祈文心口狂跳,严祈文忍不住看向自己大哥。
严祈华如往常一般,脸色沉凝冷静,自有一种严厉之感。
阿竹随着父母上前请安,小小的孩童,跪在软垫上给曾祖母和祖父母磕头请安后,严太夫人眯着眼睛道:“这就是竹丫头?上前给我瞧瞧。”
阿竹上前站到了脚踏上,严太夫人伸出苍老的手摸了摸阿竹嫩嫩的脸,手撩起了她额头上的浏海,仔细端祥着。
旁边好几人都看到了阿竹额心间那道细碎的痕迹,严老夫人垂着的眼中滑过一抹幸灾乐祸,严老太爷惊讶道:“哎呀,伤着了,可惜。”声音里却没有多少在意。
阿竹瞪大眼睛瞅着自己祖父,不说话。
严太夫人瞪了严老太爷一眼,拍拍阿竹的肩膀,和蔼地道:“这次竹丫头得厉王亲相救,又得他亲自送回来,也是竹丫头的造化了。”
屋子里除了少不更事或者蠢笨的,其他人已经听明白了严太夫人话中之意。阿竹得了当朝厉王另眼相待,所以太夫人也高看她一眼,虽然只是个小丫头片子,未来不知是什么造化,但可以保留。
有些人心里并不怎么舒服,这其中便有三老爷严祈贤和三夫人钟氏了。
这时,严祈华便附和地笑道:“可不是嘛,昨儿过了傍晚,厉王府的管家送了几箱子东西过来,说是厉王殿下指明送给竹丫头补身子的,难得他如此上心,我都担心折了竹丫头的寿呢。”
严老太爷吓了一跳,眯着眼睛看着自己的大儿子,问道:“还有这事?”届时看向阿竹的眼神有些不同了。
严老夫人绞了绞帕子,看了眼三儿子身边坐着的六岁孙女严青兰,垂眸未说话。其他人听罢纷纷附和,心里却有些明白今天这阵势原来还是给厉王面子来着,也是有些好奇阿竹,不然阿竹一个二房所出的小丫头,哪会让全家都过来给她认。
严老太爷顿时对这小孙女十分感兴趣,拉着阿竹的手笑道:“咱们的竹丫头也是个有福的,和祖父说说,厉王殿下如何?当时怎么遇着他的?”
阿竹回头看了父母一眼,便将她遇险到得厉王相救的过程说了一遍,听闻了她遇险时的凶险,严祈华皱起眉头,其他人惊呼连连,不过接下来,他们又被厉王对阿竹做的一切而有些惊愕。
“厉王殿下教你读书识字?”严老太爷错愕不已,怎么也想不到那位清俊骄傲的少年会对个女娃娃另眼相待,做到如厮程度。
阿竹萌萌地瞅着他,自然不会说是因为厉王闲得没事干,才会做这种事情的,并非真的是对她另眼相待。嗯,她是好孩子,要给父母在长辈面前刷一下存在感及印象分。
这时,严太夫人又道:“好了,竹丫头还小,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莫要再将这些事说一嘴,免得折了她的福气。”
然后又说了些话,让阿竹给长辈们都见了礼,又叫认了平辈后,终于散去了。
严老太爷原本是想到书房去赏画的,被母亲太夫人瞪了一眼后,咳了声,对几个儿子道:“你们随我过来。”
严老太爷带着儿子孙子去了外书房,严太夫人留下几个孙媳妇,阿竹被带到隔壁去和几个姐妹见面玩耍去了。
严老太爷带着几个儿子到书房,又让几个孙子到隔壁静轩去学习后,对大儿子道:“竹丫头遇险一事,厉王派来的人怎么说?”
严祈华道:“据说是竹丫头的车队遇到了流寇,竹丫头被奶娘藏起来饶幸逃了一劫,幸得厉王车队经过,方救了竹丫头一命。后知道竹丫头是咱们靖安公府的姑娘,也是顺路,便送竹丫头回来。”
严老太爷又看向二儿子,严祈文忙道:“昨儿儿子也问了阿竹,她小小年纪的,受了一翻惊吓,所说的也与大哥无二。”
严老太爷了解了事情经过后,见没什么事,便让几个儿子离开了。
严太夫人那儿也正和几个孙媳妇说这事情,柳氏将昨日阿竹说的事情说了一遍,虽然听得凶险,但没有身临其境,也不是自己女儿,其他人都十分平淡。
严老夫人含笑道:“老二媳妇,竹丫头受了惊,你可要好生照顾她,二房只有这么个姑娘,可不能出什么事。”
柳氏握着帕子的手微紧,温驯地应了一声。三夫人钟氏幸灾乐祸地看了她一眼,心道就算得丈夫独宠又如何,还不是只不会下蛋的母鸡。
大夫人高氏道:“祖母,娘,竹丫头既然回来了,等出了孝便安排她和姐妹们一起学习吧。不过女孩儿便多了,等她们守完他们曾祖父的孝,不若多请个嬷嬷回来放到她们身边教导如何?”
严太夫人眼皮微撩,淡淡地点头允了。
隔间里,阿竹面对着三个大小不一的姐妹们,不知道和她们说什么。
最大的严青梅今年八岁,大房嫡女;其次是六岁的严青兰,三房嫡女;阿竹行三,二房嫡女;下来是四房庶女严青菊,恰好和阿竹同龄,也是五岁,五房没有姑娘。一房一个姑娘,十分公平,不过相比前面梅兰竹,严青菊父亲是庶出,她又是庶出,身份便低了个头,人显得有些怯懦。
阿竹瞅了眼,觉得这梅兰竹菊四君子之名套在她们四个人身上,好像没有一个符合的,严青梅端庄老成,严青兰活泼好动,严青菊胆小懦弱,阿竹自己知自己斤两,哪有什么梅之傲世、兰之清雅、竹之气节、菊之淡泊。
严青兰好奇地看着阿竹的额头的浏海,老气横秋地问道:“三妹妹,你怎么留那么厚的头发,好难看。”
阿竹不和她一般计较,说道:“我阿爹说好看。”
严青兰顿时有些不服气,她爹可从来没有夸过她,便道:“二叔不是女人,一定是弄错了。”
“我爹自然没错的,二姐姐难道对我爹有意见,所以坚持我爹错了?”
严青兰被她呛得一时无语,又不好说是严祈文错了,这可是不敬长辈的,只能狠狠瞪了眼阿竹,转身拉着严青菊玩翻绳,坚决不和阿竹这讨厌鬼玩。
严青梅作为长姐,本要调和下面姐妹们的关系,不过她却只是冷眼看着严青兰耍脾气,在严青兰拉着青菊玩翻绳后,便对阿竹道:“阿竹和二叔在江南时读了什么书?”
阿竹知道这个家里,大伯和自己爹是同胞兄弟,也是祖父原配所出,关系比较亲近,也乐意和大房打好关系,便道:“阿爹教我读了三字经、千字文,阿娘教我读了女则……”掰着小指头,一一数过去。
严青梅微微惊讶,没想到阿竹如此小的年纪,读书的进度却是不错的。
阿竹和姐妹们联络感情后,成功地和大姐姐严青梅打好关系,因为严家旧时的那笔烂账关系,严家三房天生和大房二房不对盘,没有掐起来算好了,严青菊身份比不得梅兰竹,有些怯懦畏缩,谁都可以欺负,被严青兰死死地把持着,四个姑娘倒是分成了两党。
等太夫人房里的人终于散了,柳氏过来带阿竹离开。
阿竹笑眯眯地和大家挥手道别,严青兰孩子气地哼了一声,她也不以为意,拉着娘亲的手离开。
路上,柳氏为阿竹拉紧了毡衣,笑道:“阿竹和姐妹们相处可好?”
阿竹抬头看她,故作天真地道:“极好的,大姐姐照顾阿竹,二姐姐说阿竹的浏海不好看,可是阿爹说是好看的。四妹妹一直不说话,被二姐姐拉着玩翻绳。”
闻言,柳氏心中微哂,严青兰小小年纪的,便学了严老夫人,视大房二房为仇敌呢,看来老夫人和钟氏这对婆媳没少在兰丫头耳边说两房坏话。
第6章
阿竹回京时已经腊月中旬了,很快便到了过年。
因还要为先严老太爷守孝,所以严家这个年过得十分平淡,戏乐之声皆无,如此很快便过了正月。
阿竹自从回到严家后,便被母亲柳氏拘在身边,片刻不得离开她的眼睛。想来是上回遇袭吓坏了她,女儿若不在眼前,便急急让人去找寻。幸好现下严家都在守孝,不宜生事,不然柳氏这种状态,又不知道会让喜欢拿捏大房二房的严老夫人说道了。
回来一个多月,阿竹也基地弄清楚了靖安公府的情况。
严太夫人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不太管束儿女,每日儿孙们请了安后,便让他们离开了。其次是严老太爷,据闻生性好那风月字画,年纪一大把了,每日不是抱着名家字画品赏,便是红袖添香,喜欢鲜嫩的丫头伺候,若非现下为父守孝三年,恐怕早就拉着丫鬟到书房去红袖添香了。
接着是严老夫人,这位是严老太爷的继室,也是个不安份的,一直敌视着原配夫人留下的两个儿子,巴望着自己儿子严祈贤能继承公府,可惜严祈贤上头还有两位嫡出的兄长,如何也轮不到他,反而被老夫人养得喜欢争强好胜。
说来,阿竹以前年纪小还不曾知道,这次回到靖安公府,倒是从母亲那儿理清楚了严家的一笔烂账。先不说严太夫人,据闻已去逝的先老太爷是个精明能干的,偏偏长子——即是现在的严老太爷却是个扶不起的,性格也乖张,先严老太爷为了让其稳稳当当地继承公府,为他择了门好亲事,出身侯府的姑娘,端庄稳重,持家有道。可惜严老太爷不喜欢父亲的强势安排,连着也不喜欢原配妻子,待得原配妻子生下第二个儿子难产去逝后,过了孝期,马上依自己的心意娶了现在的继室夫人——大钟氏。
对此,阿竹暗暗地评了下自己祖父:渣男!
严老夫人身为继室,自然百般看不惯原配留下的两个儿子,想要让自己生的三老爷严祈贤继续这国公府,若不是有先老太爷拦着护着,恐怕严祈华也坐不稳这严家大老爷的位置,严祈文也未及弱冠就要“意外”去逝了。
也因为长辈们的态度,使得下面的几房暗地里不怎么友好,严祈华、严祈文兄弟俩抱成团,严祈贤有严老夫人顶着,排行第四的严祈安这庶子却是最得严老太爷喜爱的。严祈安是姨娘所出,据闻严祈安生母年轻时,颜色极好,可是严老太爷的真爱,那时也极护着严祈安,只是当这真爱年老色衰后,便成了旧爱,然后又多了一个真爱。严老太爷的真爱是完没完了的。
所以,这个家最渣的原来是祖父。
待到柳树抽芽,春意渐浓,转眼已到了二月份,阿竹这一辈的都算是出了孝。
阿竹这一辈的严家弟子作为先严老太爷的曾孙,只需要守满五个月的孝便成,出孝后,阿竹便开始和姐妹们一起跟嬷嬷学规矩了,男孩们都到族学读书,而东西府的姑娘们却是各自在府里请了教习嬷嬷教导规矩。
东府现下只有四个姑娘,梅兰竹菊聚在一起,也添了几分的热闹。
养了一个冬天,阿竹终于恢复过来了,因为柳氏严密地看着,小厨房天天汤水补着,生生又将她催肥了一圈,小脸圆乎乎的,本来继承了柳氏清丽五官的脸庞往一种萌发展,完全不见什么美丽姿色。
奶娘乔妈妈牵着阿竹到了静华斋,便见到几位姐妹已经到了,坐在暖房里吃点心,旁边候着些婆子丫鬟们。
阿竹迈着槛杆走进去,奶娘在后头帮她拎东西,三个小姑娘都盯着她看,待阿竹朝几位姐妹们抿唇一笑,露出颊边的酒涡时,严青兰嘟嚷道:“这一定不是咱们家的,咱们家哪有这么胖的姑娘?”
这时代以瘦为美,就算是些小萝莉们,在大人的言传身教下,也知道要保持纤柔的体态,少有像阿竹这般,吃得像年画里的福娃一样的。当然,阿竹觉得自己是小孩子,现在这种肉肉的状态是一种萌,可在这些姐妹眼里,她胖过头了。
旁边的几个看护的嬷嬷听罢笑了起来,严青兰的奶娘耿妈妈道:“二姑娘可不能说这话,三姑娘因先前生病体弱,后来被二夫人拘着补身子罢了。”
“补成这样子的?”严青兰眼睛一转,笑嘻嘻地道:“二婶好厉害,曾祖父的孝期,也能……”
“二妹妹!”严青梅唤了声,一脸严厉地看着她。
阿竹突然撅起嘴,委屈地道:“二姐姐为何这么说?难道二姐姐说母亲没有好好守孝?这种话传出去,整个公府都要吃罪的,祸从口出二姐姐难道不知道么?我爹娘都是国公府的人,罪及家人,一个不慎整个国公府都要吃罪的,到时候二姐姐也不能坐在这里吃甜甜的豌豆黄了。”
严青兰手里还捏着一块豌豆黄,被她一翻话说得微微张大嘴巴,眼里明显有着惊吓,抬头看向自己奶娘。耿妈妈正要说话,却见阿竹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她,看得她心跳都漏了几拍,一时间竟然迟疑住了。
阿竹很满意耿妈妈闭嘴,凑到严青兰面前,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阴测测的声音道:“二姐姐,厉王殿下可是教过我,祸从口出很可怕哦。”
“厉王殿下?”严青兰像鹦鹉学舌一般。
“对,年前我回家时,不是厉王殿下送回来的么?厉王殿下可说要收我作学生呢。只可惜我太小了,又是姑娘家……”一脸遗憾的表情。
厉王是当今的十皇子,深得皇帝喜爱,身份高贵,严青兰从未见过,却也听人提过他,都是一副恭敬小心的语气,让她心里觉得那是一个高贵不过的人,和他们家是不同的。现下阿竹这翻话,自然将她唬了,再也不敢乱说,连眼里都有些恐惧,生怕厉王怪罪。
两人挨得近,又是在说悄悄话,没人听见,以为两姐妹好,便不干涉。等巩嬷嬷进来时,便见到屋子里的四个小姑娘都十分的安份听话,不由得有些惊讶,往日闹腾的二姑娘竟然会这般安静。
巩嬷嬷是从宫里出来的教习,据闻伺候过宫里的太妃,很多贵权人家都想将她请回家里教导自家女儿,若不是严太夫人与巩嬷嬷有些交情,恐怕也请不到她到靖安公府教导姑娘们。巩嬷嬷在府里待遇极高,只是每隔两日便到静华斋教导姑娘们半日,可见严太夫人对她的敬重。
阿竹回京后,第一次和巩嬷嬷学习,她以前跟在严祈文在外地,柳氏溺爱她,教导得比较松泛,所学规矩、待人接物之类的事情与姐妹们便差了一些,一个上午时间过去,阿竹觉得自己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
巩嬷嬷是个和蔼的妇人,但若觉得她和蔼得可以欺负便错了,至少几个姑娘若是撤脾气,她也有法子治,加上严太夫人力挺她,就算严老太爷也不敢对巩嬷嬷不敬。
中午下了学,阿竹便回父母房里。
刚进得屋子,便见柳氏眉带愁绪地坐在临窗前的炕上绣着件小衣服,阿竹眼睛转了转,便知道柳氏又在伤怀什么了。当然,阿竹更认为,一定是有人在柳氏面前说了什么,让她对自己多年无孕之事难受,恐怕会有人拿柳氏无子为由而逼严祈文纳妾呢。
“娘亲,阿竹回来了!”阿竹叫了一声。
柳氏放下针线,露出温婉的笑容,待她洗净了面后,让丫鬟端来一碗桂圆汤喂她,笑问她今日和巩嬷嬷学了什么,听得女儿口齿伶俐地回答,心里的焦灼减了许多。
母女俩说了会子话,严祈文便回来了。一回来就抱起阿竹转了转,父女俩的笑声传出房门外,正去传腾的柳氏听到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阿竹坐在老爹怀里,揪着他下巴的美髯,凑到他耳边小声道:“阿爹,娘刚才在给阿竹做衣裳呢。”
严祈文笑容微淡,拍拍女儿的脑袋,眼睛一转,便道:“阿竹,下回太夫人传阿爹过去,你也陪阿爹一起去给她老人家请安,好不好?”
阿竹一见老爹这种表情,便知道老爹要耍无赖了,伸出小胖手道:“我答应了阿爹,那阿爹也要答应阿竹一个条件才行。”
严祈文有些牙疼,但也知道小丫头想干什么,想了想,便道:“行,等天气好,阿爹带你出去逛京城。”
“阿爹最好了~~”
“谁最好了?”
柳氏走进来,看到腻在一起的父女俩,忍不住笑起来,特别是见女儿圆乎乎粉嫩嫩的小脸,心里十分有成就感。
第7章
阿竹在江南出生,这辈子是第一次回京城,对京城可是好奇得紧。只是她一个小女童,没有人带出去,哪里可能一人出去?家里的那些堂兄们她不熟悉,见面只问个好,而且都要去族学上课,时间安排得紧,唯有自己爹是最闲且能带她出门的人了。
如此过了一个月,严祈文终于兑现诺言。
正是春光融融之时,微风煦和,阳光明媚。
用完早膳后,严祈文便让人套了马车,带阿竹从侧门出去了。柳氏原本不赞成丈夫带阿竹出门的,不过阿竹用她胖乎乎软绵绵的身体在柳氏怀里蹭来蹭去一翻后,架不住她那股撒娇劲儿,只得无奈放行。
阿竹其实也有些纠结,过了年她就六岁了,但个子不长,肉却长了一身,确实是个胖竹筒。纵观家里其他三个梅兰菊,青梅端庄秀丽、青兰俏丽活泼、青菊弱柳扶风,都是十分正常且有些纤弱身材的女童,就她长得胖乎乎的,而且个子也比正常的孩子矮一些,让她担心这辈子的身高。
“阿爹,你抱得累不累?”阿竹体贴地问道,她爹是个文人,估计没有那么多力气抱她。
出了门,到了北定街上,严祈文抱着阿竹在街上逛着,让马车停在街头一处专门停放马车的梧桐树下。
严祈文笑道:“再累也抱得住我的小阿竹。”
阿竹有些不好意思地绞着小胖手,认真地道:“我虽然吃得多,但每天都坚持着消食运动,可是就是长这么胖。阿爹,我是不是很矮,以后会不会长不高……”她对这辈子的身高好担心,生怕自己长得比普通人还要矮,这就悲催了。
严祈文低头看着阿竹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顿时忍不住喷笑道:“是矮了点,不过没事,你娘亲小时候也是这样,又矮又胖。不过等长大一些就会抽条儿了,届时会变成好看的大姑娘了,到时……”也该嫁人了。
如此一想,心中怅然。
他和妻子柳氏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柳氏是恩师的女儿。父亲不喜他们生母,连带的也迁怒上他和大哥二人,除了老四严祈安外,根本不管他们这些儿女,唯有祖父不偏不倚,但祖父最看重的唯有大哥严祈华,他反而是夹在后面顺带的。他自幼由祖父领着拜在恩师柳翰林门下,与妻子柳氏相识,后来恩师去逝,留下孤儿寡母,待得柳氏及笄后,他便排除万难娶了柳氏。虽然家人最后同意这桩亲事是因为他此举赢得了好名声,在士人中颇有声名,不忘恩师,但在他心里却是真心实意想娶柳氏,夫妻俩也算是情投意合。
他们成亲至今已有十年,却只有一女,心里说不盼个儿子是假的,只是无论和妻子如何努力,也不见消息,便也有些泄气,将所有的宠爱倾注在唯一的女儿身上。可是也因为无子,便要受到家人的责难,往他身边塞人,他却是不乐意的。
因严祈文身上还有孝,倒是不好带女儿去逛热闹的市集,带她走了两条街后,便又回到马车上。马车在那些热闹的街上慢慢驶过,只让阿竹偷偷掀车帘过个眼瘾,然后车头一转,便将她带到了香山的净水寺。
净水寺香火并不旺,平时香客也并不多,不过这里的素斋却十分有名,严祈文今日便带女儿过来尝尝斋食,也算是对小丫头有个交待了。阿竹虽然更喜欢热闹的市井,但也知道老爹身上还有孝,还是谨慎些儿的好。
严祈文自幼在京中长大,对这里可谓是熟门熟路。小厮严顺早已派人去寺里打了招呼,待他们到了净水寺时,便有小沙弥出来引他们入寺,直到一处桃花开得正好的院子里,来到一间简朴的香房中。
香房里已经摆好了素斋清茶,正好是午时,肚子有了些饿意,父女俩饱了个口服。
净水寺的素斋素来有名,阿竹原不懂素菜能做成什么天下美味,但当吃了净水寺的素斋后,由衷地佩服古人的智慧及手艺,花样百出,是她所难想象的,倒也算是开了回眼界。
“这笋子是取山上最嫩的春笋,春雨之后长得正适合的时候,便让人挖出来。”严祈文为女儿科普,“净水寺的大师用了特殊的法子将春笋腌制保鲜,既保留了春笋的鲜,又添了些别样的味道。还有这道春雨如丝,用的是十种素材……”
阿竹听得认真,这些都是见识和学问,是她急需要学习的。古今文化差异太大了,并非拥有上辈子的记忆就能横行异世,若不仔细点,说不定哪天说错了话,徒惹笑话,特别是她这种出身,更是不能闹出什么笑话了。
用完膳后,便有一位小沙弥告诉他们,住寺静圆大师请严祈文去讨论佛道。
阿竹并不奇怪,她爹还是个佛门信徒,虽然未出家为僧,但每每沐休时,都会去寺里大师讲佛或与那些大师论佛,如此也造成了他在女色上的清心寡欲。
严祈文见阿竹先前吃了个小肚子突突的,怕带她去听不懂又无聊,便让严顺带阿竹去桃林里看桃花消食,净水寺素来安全,不必担心会有什么危险。
阿竹想了想,决定还是做个小孩子让父亲有点养孩子的乐趣吧,于是乖巧地和严顺去逛桃林去了。
进了桃林,阿竹果然被那芳菲满人间的景致给吸引了,来到这个世界,总有那么多所不能想象的风景可以欣赏,这是让她最感动的一件事情。
阿竹走在桃林中用青石板铺就的路上,一路张望着,却不料前头来了个人,差点撞了上去。
“胖竹筒!”
一道清润的声音响起。
这特殊的称呼让阿竹想到了一个人,仰头看去,果然看到穿着一袭便衣的清俊雅治如唯美的风景般的少年。
她瞪大了眼睛,嘴角微微抽搐了下。
她还以后,自那次分别之后,自己这辈子估计会很难再见他了,就算见到,也因为身份之别、男女之别,不会有什么交集,却没想到,会在这净水寺里瞧见他。
原本清俊淡漠的少年不知怎么地,一下子便笑开来了,仿佛吹皱了一池清水,笑得极清新雅治,瞬间从高冷男神范儿变成了亲切大哥哥模式,眉眼乌黑如墨,更衬得他肤色如美玉般润泽。
阿竹有些紧张,也有些僵硬,特别是这少年眯着眼睛看自己的时候,总觉得那种眼神怪怪的,下意识想要后退,发现自己一条麻花辫子不知何时被对方揪着,头皮吃了一痛,不敢动了。
陆禹放开她的小辫子,然后捏了捏她白白嫩嫩的小胖爪子,笑道:“走,本王带你去喝桃花酒。”
阿竹小小的身体不由自主地被拎着走了,只能苦逼地回头看向严顺和何泽等人。严顺得知眼前清贵的少年是端王后,便不说话了,老老实实地跟着。何泽抬头望着桃花,心想今年的桃花开得真好看,明年估计会有很多桃花酒,严姑娘您就牺牲一下自己吧。
到了桃花林间的凉亭,那儿已经备上了净水寺特有的素斋和酒水,桃花酒算不得酒,只能称得是特制的花酿,味道如青桃般清香,入口微甜。
陆禹亲自给她倒了杯桃花酿,像大灰狼一样引诱她。阿竹好汉不吃眼前亏,很听话地喝了一杯,有些意犹未尽地舔舔唇,抬头便见少年支着下巴看她,那眼神怪怪的。
“胖竹筒这些日子在做什么?”陆禹倚着栏杆端着酒杯自饮自酌,漫不经心的语气仿佛只是在关心个晚辈。背后是漫天桃花纷飞,清俊秀雅的少年宛然成了这满天桃花中的点晴之笔,竟然美得如梦似幻。
如此视觉之美,自然极让人饱了回眼福。不过想到他那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话,阿竹就有些蛋疼,她正牌的爹就在隔壁香房和净水寺住持论佛呢。不过自己的日常也没什么好说的,便将守孝的日子说了一遍,连她自己都觉得凡善可陈,没啥乐趣。
偏偏陆禹却静静地听着,等她说完后,方道:“胖竹筒,本王虽与你无师徒之缘,却也教导过你些时日,若是谁欺负你了,给本王狠狠地打回去,若打不回去,你可不要说你认识本王。”
我本来就不认识你!阿竹腹诽道,哪有人会教个小孩子打架的,更不用说她还是个女孩儿,传出凶悍名声可不好。她爹娘会哭的,真的会哭的!
“乖啊,需要本王给你两个武艺高强的侍卫作打手么?”
“……不用了。”他以为他是黑社会么?
果然,她的拒绝得来的是一只玉质般雕琢而成的手捏住胖脸,捏得她泪眼汪汪。
阿竹小心地蹭了下屁股,离他远一点,没话找话说:“王爷今日怎么在这里?”
“嗯,来找静圆大师蹭吃蹭喝,和胖竹筒一样呢。”
才不一样!阿竹对他漫不经心的语气没辙,想也知道他来这里的目的不会如此简单,便闭嘴不言。
第8章
严祈文过来寻阿竹时,陆禹已经给阿竹灌输了一番暴力学离开了。
阿竹木着脸,决定陆禹先前教她的那些还是不要告诉父亲了,父亲希望养个萌娃,可不想要个凶残萝莉。
高顺倒是如实地向主子禀报了刚才遇到端王之事,严祈文对端王极有好感,这好感是建立在他是女儿的救命恩人之上,是以也没( 妻心如故 http://www.xlawen.org/kan/3341/ )
阿竹探头看着母亲,忧心道:“娘亲生病了么?”
柳氏摸摸她的脑袋,温柔地笑道:“是啊,娘亲病了,不过看到阿竹回来,娘亲很快便会好的。”
老太爷去逝,他们作孙辈的要守孝,原本就吃不好睡不好,先前哭灵、做法事时每日都熬着,却未料这时候,突然得知驿站的管事传了信息过来说正在回京路上的女儿失踪了,久候了一段时日并不见他们的车队,柳氏差点疯了。
她与丈夫成亲有十年,只得这么个女儿,若是女儿有三长两短,她也不想活了。幸好过了半个多月,又有消息传来,阿竹被贵人救下,正往京城来,方缓解了些煎熬。可是也如此,还是让柳氏熬出了病。
阿竹虽然未听父母亲详说,但也知道父母定然日日为自己担忧,心中也愧疚无比,更依恋地挨着柳氏,小胖手摸摸她的脸,想让她好起来。
柳氏窝心无比,可是看着三个月前明明白白胖胖像桃寿包子一样可爱的女儿瘦了一圈,心里十分难受。她对女儿素来养得精细,方能将她养得如此白嫩可爱,却不想一次分别弄成这样。
回到了柳氏房里,下人已经端上暖胃的热汤过来了,柳氏亲自接了喂女儿,严祈文也坐一旁,满足地看着妻女。
刚喝完热汤,太医已经到了,给阿竹把了脉,摸着胡子道:“令媛先前受了寒冻,脾胃虚弱,得好生养着,其他的倒是无碍。”已过了一个多月,原本的那些擦伤也已痊愈了。
送走了太医后,阿竹腻在柳氏怀里,和父母叙说自己这一路的事情,“……奶娘将我藏在一处草丛中,让我不能发出声音,方瞒过那些流寇。我听奶娘的话,躲了很久才出来,后来又走了很久,见着了禹公子——就是厉王殿下的车队时,方得他们相救。可是,奶娘他们都死了……”
虽然说得简单,但仍是教柳祈文夫妻听得心惊肉跳,心疼得难受,柳氏又抹起了眼泪,心疼女儿遭了这罪。严祈文忙将女儿搂住,拍着她幼小的背,同样心疼不已。
柳氏一味难过,严祈文却不免多想了些,并不相信袭击了女儿车队的是那些到处逃蹿的流寇。他们离开时,留下了足够的人手,柳家亲友那边也拨了些侍卫护着,即便遇到流寇也能抵挡一二,且走的又是官道,理应不会遇到这种事情,何至于只留下个稚儿逃过一劫。
刚用过晚膳不久,天色已经黑了,阿竹刚被娘亲柳氏亲自为她洗了个热乎乎的热水澡出来,便见到前院的管事婆子过来。
严祈文也在房里,正听那管事婆子说话:“二老爷,那几箱子东西放哪里?”
“什么东西?”柳氏抱着女儿走过来问道。
管事婆子一见到她们,马上堆了满脸笑,准确地说,还有些谄媚,忙道:“二夫人,是厉王殿下让厉王府管家送来给咱们三姑娘的一些东西。”
“厉王?”柳氏更惊讶了,下识意地抱紧了女儿。
阿竹被她抱得有些疼,不过没吭声,乖巧地窝在娘亲怀里。
严祈文已经反应过来了,便笑道:“厉王殿下如此慷慨,也是阿竹的福气。你们先将它们抬到三姑娘的房里,明日等夫人过目后,再让夫人将它收妥吧。”等管事婆子指挥人去搬东西后,又问道:“对了,厉王殿下突然使人送东西来,太夫人和老夫人可是知晓了?”
“太夫人已歇下了,大老爷让奴婢们不要去打扰,倒是老夫人那边已经知会了。”
严祈文听罢,让人给管事婆子和那几个搬东西的下人打赏,等他们离开后,脸上止不住的喜意。
柳氏也很快明白其中的关联,面上也有些喜气,将阿竹放到床上哄得她睡后,夫妻俩坐在床边说起悄悄话。
“虽不知厉王此举何意,不过阿竹还小,想来倒是让人不敢看轻她,反而能让家里的人高看她一眼,如此甚好。”严祈文拍着柳氏的手道,“惠娘,苦了你了。”
柳氏笑道:“我不算得什么,只要夫君和阿竹好好的,要我折寿十年也甘愿。”
“别胡说!你知道我不爱听这种事情。”
“知道了,我不过是被阿竹这次的事情吓着了。”
阿竹睡得迷迷糊糊之际,听到这辈子的父母又开始黏黏腻腻起来,翻了个身,继续淡定入睡。
趁着她睡着,柳氏又细细地检查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了阿竹额头正中央的那已经愈合的伤痕上,虽然细碎,但近了便能清楚地瞧见,如此正中央,想要忽视也不行,以为这伤也是女儿遇袭时留下的,当下又悲从中来。
严祈文安慰道:“无碍,让刘嬷嬷取了剪刀来,给阿竹剪些浏海遮着便行。”
柳氏却道:“阿竹额头浅,头发都梳了才好看,留了浏海,哪里自在?”
“谁说的,就算留了浏海,咱们女儿也是最好看的,就像你一样。”严祈文一本正经地道。
柳氏被丈夫逗得卟哧地笑起来,倒也不希望世人用异样的目光看自己女儿,寻了刘嬷嬷,亲自为阿竹剪了可爱的齐眉浏海,遮住额头上的伤疤。
第5章
阿竹在父母的被窝里放松而满足地睡了一觉,一觉醒来,便看到铮亮的黄铜镜里自己额头上那一溜齐眉浏海,整个人就跟那年画上的胖福娃一样,看得她有些抽搐,又有些沮丧,这浏海虽然衬着她这五短身材让她看起来像个软糯糯的萌娃,但等长大了,五官长开后,就不好看了。
严祈文和柳氏看到她趴在镜前,皆忍不住好笑。严祈文将她抱了过来,拿梳子为她梳头,亲自为她梳了两个丫髻,用素色的彩绳绕着两个丫髻,彩绳从耳畔垂下,缀着一朵扎成的淡色小花,添了几分俏皮。
阿竹很满意帅爹爹的手艺,觉得这位真是中国好父亲,在他俊雅的脸上亲了一下,严祈文抱着她傻笑呵呵的,又被柳氏嗔怪了。
早膳后,阿竹便被父母带到太夫人的春晖堂去了。
由于先严老太爷去逝,严家子孙皆丁忧在家,所以现在每天早上去给长辈请安时人都挺齐全的。
严家现在是四代同堂,三月前去逝的便是先严老太爷,阿竹的曾祖父。
现下严家的人口相比那些百年世家来说,并不算多,据阿竹所知,曾祖辈的有位太夫人,然后祖辈共有三位老爷,除了祖父外,还有两位叔祖父,不过已经分家了,住在靖安公府不远的胡同里的西严府中,东严府的父辈又有五位老爷。
阿竹爹是排行第二的严祈文,大伯父严祈华和严祈文是同母的亲兄弟,而下来的三老爷是祖父续弦——大钟氏所出,余下两位老爷皆是庶出。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嫡出的姑姑,和若干个庶出的姑姑。
阿竹是父母在外地上任时出生的,这辈子长到五岁才回京城严家,对严家所知道的东西都是父母说的。听完了父母的介绍后,虽知与其他世家比起来不算多,但对她来说,感觉这人不是一般的多,头都有些大了。
到得严太夫人那儿,已经挤了一屋子人了,大的小的都有,这等仗势莫说阿竹,就是严祈文夫妻也有些惊讶。
严太夫人坐在上首,严老太爷和严老夫人坐在下边,下来便是几位大老爷,边上坐着自各的夫人,还有许多和阿竹同辈的孩子,最大的已有十岁,最小的三岁。
人口十分齐全,齐全得柳氏和严祈文心口狂跳,严祈文忍不住看向自己大哥。
严祈华如往常一般,脸色沉凝冷静,自有一种严厉之感。
阿竹随着父母上前请安,小小的孩童,跪在软垫上给曾祖母和祖父母磕头请安后,严太夫人眯着眼睛道:“这就是竹丫头?上前给我瞧瞧。”
阿竹上前站到了脚踏上,严太夫人伸出苍老的手摸了摸阿竹嫩嫩的脸,手撩起了她额头上的浏海,仔细端祥着。
旁边好几人都看到了阿竹额心间那道细碎的痕迹,严老夫人垂着的眼中滑过一抹幸灾乐祸,严老太爷惊讶道:“哎呀,伤着了,可惜。”声音里却没有多少在意。
阿竹瞪大眼睛瞅着自己祖父,不说话。
严太夫人瞪了严老太爷一眼,拍拍阿竹的肩膀,和蔼地道:“这次竹丫头得厉王亲相救,又得他亲自送回来,也是竹丫头的造化了。”
屋子里除了少不更事或者蠢笨的,其他人已经听明白了严太夫人话中之意。阿竹得了当朝厉王另眼相待,所以太夫人也高看她一眼,虽然只是个小丫头片子,未来不知是什么造化,但可以保留。
有些人心里并不怎么舒服,这其中便有三老爷严祈贤和三夫人钟氏了。
这时,严祈华便附和地笑道:“可不是嘛,昨儿过了傍晚,厉王府的管家送了几箱子东西过来,说是厉王殿下指明送给竹丫头补身子的,难得他如此上心,我都担心折了竹丫头的寿呢。”
严老太爷吓了一跳,眯着眼睛看着自己的大儿子,问道:“还有这事?”届时看向阿竹的眼神有些不同了。
严老夫人绞了绞帕子,看了眼三儿子身边坐着的六岁孙女严青兰,垂眸未说话。其他人听罢纷纷附和,心里却有些明白今天这阵势原来还是给厉王面子来着,也是有些好奇阿竹,不然阿竹一个二房所出的小丫头,哪会让全家都过来给她认。
严老太爷顿时对这小孙女十分感兴趣,拉着阿竹的手笑道:“咱们的竹丫头也是个有福的,和祖父说说,厉王殿下如何?当时怎么遇着他的?”
阿竹回头看了父母一眼,便将她遇险到得厉王相救的过程说了一遍,听闻了她遇险时的凶险,严祈华皱起眉头,其他人惊呼连连,不过接下来,他们又被厉王对阿竹做的一切而有些惊愕。
“厉王殿下教你读书识字?”严老太爷错愕不已,怎么也想不到那位清俊骄傲的少年会对个女娃娃另眼相待,做到如厮程度。
阿竹萌萌地瞅着他,自然不会说是因为厉王闲得没事干,才会做这种事情的,并非真的是对她另眼相待。嗯,她是好孩子,要给父母在长辈面前刷一下存在感及印象分。
这时,严太夫人又道:“好了,竹丫头还小,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莫要再将这些事说一嘴,免得折了她的福气。”
然后又说了些话,让阿竹给长辈们都见了礼,又叫认了平辈后,终于散去了。
严老太爷原本是想到书房去赏画的,被母亲太夫人瞪了一眼后,咳了声,对几个儿子道:“你们随我过来。”
严老太爷带着儿子孙子去了外书房,严太夫人留下几个孙媳妇,阿竹被带到隔壁去和几个姐妹见面玩耍去了。
严老太爷带着几个儿子到书房,又让几个孙子到隔壁静轩去学习后,对大儿子道:“竹丫头遇险一事,厉王派来的人怎么说?”
严祈华道:“据说是竹丫头的车队遇到了流寇,竹丫头被奶娘藏起来饶幸逃了一劫,幸得厉王车队经过,方救了竹丫头一命。后知道竹丫头是咱们靖安公府的姑娘,也是顺路,便送竹丫头回来。”
严老太爷又看向二儿子,严祈文忙道:“昨儿儿子也问了阿竹,她小小年纪的,受了一翻惊吓,所说的也与大哥无二。”
严老太爷了解了事情经过后,见没什么事,便让几个儿子离开了。
严太夫人那儿也正和几个孙媳妇说这事情,柳氏将昨日阿竹说的事情说了一遍,虽然听得凶险,但没有身临其境,也不是自己女儿,其他人都十分平淡。
严老夫人含笑道:“老二媳妇,竹丫头受了惊,你可要好生照顾她,二房只有这么个姑娘,可不能出什么事。”
柳氏握着帕子的手微紧,温驯地应了一声。三夫人钟氏幸灾乐祸地看了她一眼,心道就算得丈夫独宠又如何,还不是只不会下蛋的母鸡。
大夫人高氏道:“祖母,娘,竹丫头既然回来了,等出了孝便安排她和姐妹们一起学习吧。不过女孩儿便多了,等她们守完他们曾祖父的孝,不若多请个嬷嬷回来放到她们身边教导如何?”
严太夫人眼皮微撩,淡淡地点头允了。
隔间里,阿竹面对着三个大小不一的姐妹们,不知道和她们说什么。
最大的严青梅今年八岁,大房嫡女;其次是六岁的严青兰,三房嫡女;阿竹行三,二房嫡女;下来是四房庶女严青菊,恰好和阿竹同龄,也是五岁,五房没有姑娘。一房一个姑娘,十分公平,不过相比前面梅兰竹,严青菊父亲是庶出,她又是庶出,身份便低了个头,人显得有些怯懦。
阿竹瞅了眼,觉得这梅兰竹菊四君子之名套在她们四个人身上,好像没有一个符合的,严青梅端庄老成,严青兰活泼好动,严青菊胆小懦弱,阿竹自己知自己斤两,哪有什么梅之傲世、兰之清雅、竹之气节、菊之淡泊。
严青兰好奇地看着阿竹的额头的浏海,老气横秋地问道:“三妹妹,你怎么留那么厚的头发,好难看。”
阿竹不和她一般计较,说道:“我阿爹说好看。”
严青兰顿时有些不服气,她爹可从来没有夸过她,便道:“二叔不是女人,一定是弄错了。”
“我爹自然没错的,二姐姐难道对我爹有意见,所以坚持我爹错了?”
严青兰被她呛得一时无语,又不好说是严祈文错了,这可是不敬长辈的,只能狠狠瞪了眼阿竹,转身拉着严青菊玩翻绳,坚决不和阿竹这讨厌鬼玩。
严青梅作为长姐,本要调和下面姐妹们的关系,不过她却只是冷眼看着严青兰耍脾气,在严青兰拉着青菊玩翻绳后,便对阿竹道:“阿竹和二叔在江南时读了什么书?”
阿竹知道这个家里,大伯和自己爹是同胞兄弟,也是祖父原配所出,关系比较亲近,也乐意和大房打好关系,便道:“阿爹教我读了三字经、千字文,阿娘教我读了女则……”掰着小指头,一一数过去。
严青梅微微惊讶,没想到阿竹如此小的年纪,读书的进度却是不错的。
阿竹和姐妹们联络感情后,成功地和大姐姐严青梅打好关系,因为严家旧时的那笔烂账关系,严家三房天生和大房二房不对盘,没有掐起来算好了,严青菊身份比不得梅兰竹,有些怯懦畏缩,谁都可以欺负,被严青兰死死地把持着,四个姑娘倒是分成了两党。
等太夫人房里的人终于散了,柳氏过来带阿竹离开。
阿竹笑眯眯地和大家挥手道别,严青兰孩子气地哼了一声,她也不以为意,拉着娘亲的手离开。
路上,柳氏为阿竹拉紧了毡衣,笑道:“阿竹和姐妹们相处可好?”
阿竹抬头看她,故作天真地道:“极好的,大姐姐照顾阿竹,二姐姐说阿竹的浏海不好看,可是阿爹说是好看的。四妹妹一直不说话,被二姐姐拉着玩翻绳。”
闻言,柳氏心中微哂,严青兰小小年纪的,便学了严老夫人,视大房二房为仇敌呢,看来老夫人和钟氏这对婆媳没少在兰丫头耳边说两房坏话。
第6章
阿竹回京时已经腊月中旬了,很快便到了过年。
因还要为先严老太爷守孝,所以严家这个年过得十分平淡,戏乐之声皆无,如此很快便过了正月。
阿竹自从回到严家后,便被母亲柳氏拘在身边,片刻不得离开她的眼睛。想来是上回遇袭吓坏了她,女儿若不在眼前,便急急让人去找寻。幸好现下严家都在守孝,不宜生事,不然柳氏这种状态,又不知道会让喜欢拿捏大房二房的严老夫人说道了。
回来一个多月,阿竹也基地弄清楚了靖安公府的情况。
严太夫人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不太管束儿女,每日儿孙们请了安后,便让他们离开了。其次是严老太爷,据闻生性好那风月字画,年纪一大把了,每日不是抱着名家字画品赏,便是红袖添香,喜欢鲜嫩的丫头伺候,若非现下为父守孝三年,恐怕早就拉着丫鬟到书房去红袖添香了。
接着是严老夫人,这位是严老太爷的继室,也是个不安份的,一直敌视着原配夫人留下的两个儿子,巴望着自己儿子严祈贤能继承公府,可惜严祈贤上头还有两位嫡出的兄长,如何也轮不到他,反而被老夫人养得喜欢争强好胜。
说来,阿竹以前年纪小还不曾知道,这次回到靖安公府,倒是从母亲那儿理清楚了严家的一笔烂账。先不说严太夫人,据闻已去逝的先老太爷是个精明能干的,偏偏长子——即是现在的严老太爷却是个扶不起的,性格也乖张,先严老太爷为了让其稳稳当当地继承公府,为他择了门好亲事,出身侯府的姑娘,端庄稳重,持家有道。可惜严老太爷不喜欢父亲的强势安排,连着也不喜欢原配妻子,待得原配妻子生下第二个儿子难产去逝后,过了孝期,马上依自己的心意娶了现在的继室夫人——大钟氏。
对此,阿竹暗暗地评了下自己祖父:渣男!
严老夫人身为继室,自然百般看不惯原配留下的两个儿子,想要让自己生的三老爷严祈贤继续这国公府,若不是有先老太爷拦着护着,恐怕严祈华也坐不稳这严家大老爷的位置,严祈文也未及弱冠就要“意外”去逝了。
也因为长辈们的态度,使得下面的几房暗地里不怎么友好,严祈华、严祈文兄弟俩抱成团,严祈贤有严老夫人顶着,排行第四的严祈安这庶子却是最得严老太爷喜爱的。严祈安是姨娘所出,据闻严祈安生母年轻时,颜色极好,可是严老太爷的真爱,那时也极护着严祈安,只是当这真爱年老色衰后,便成了旧爱,然后又多了一个真爱。严老太爷的真爱是完没完了的。
所以,这个家最渣的原来是祖父。
待到柳树抽芽,春意渐浓,转眼已到了二月份,阿竹这一辈的都算是出了孝。
阿竹这一辈的严家弟子作为先严老太爷的曾孙,只需要守满五个月的孝便成,出孝后,阿竹便开始和姐妹们一起跟嬷嬷学规矩了,男孩们都到族学读书,而东西府的姑娘们却是各自在府里请了教习嬷嬷教导规矩。
东府现下只有四个姑娘,梅兰竹菊聚在一起,也添了几分的热闹。
养了一个冬天,阿竹终于恢复过来了,因为柳氏严密地看着,小厨房天天汤水补着,生生又将她催肥了一圈,小脸圆乎乎的,本来继承了柳氏清丽五官的脸庞往一种萌发展,完全不见什么美丽姿色。
奶娘乔妈妈牵着阿竹到了静华斋,便见到几位姐妹已经到了,坐在暖房里吃点心,旁边候着些婆子丫鬟们。
阿竹迈着槛杆走进去,奶娘在后头帮她拎东西,三个小姑娘都盯着她看,待阿竹朝几位姐妹们抿唇一笑,露出颊边的酒涡时,严青兰嘟嚷道:“这一定不是咱们家的,咱们家哪有这么胖的姑娘?”
这时代以瘦为美,就算是些小萝莉们,在大人的言传身教下,也知道要保持纤柔的体态,少有像阿竹这般,吃得像年画里的福娃一样的。当然,阿竹觉得自己是小孩子,现在这种肉肉的状态是一种萌,可在这些姐妹眼里,她胖过头了。
旁边的几个看护的嬷嬷听罢笑了起来,严青兰的奶娘耿妈妈道:“二姑娘可不能说这话,三姑娘因先前生病体弱,后来被二夫人拘着补身子罢了。”
“补成这样子的?”严青兰眼睛一转,笑嘻嘻地道:“二婶好厉害,曾祖父的孝期,也能……”
“二妹妹!”严青梅唤了声,一脸严厉地看着她。
阿竹突然撅起嘴,委屈地道:“二姐姐为何这么说?难道二姐姐说母亲没有好好守孝?这种话传出去,整个公府都要吃罪的,祸从口出二姐姐难道不知道么?我爹娘都是国公府的人,罪及家人,一个不慎整个国公府都要吃罪的,到时候二姐姐也不能坐在这里吃甜甜的豌豆黄了。”
严青兰手里还捏着一块豌豆黄,被她一翻话说得微微张大嘴巴,眼里明显有着惊吓,抬头看向自己奶娘。耿妈妈正要说话,却见阿竹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她,看得她心跳都漏了几拍,一时间竟然迟疑住了。
阿竹很满意耿妈妈闭嘴,凑到严青兰面前,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阴测测的声音道:“二姐姐,厉王殿下可是教过我,祸从口出很可怕哦。”
“厉王殿下?”严青兰像鹦鹉学舌一般。
“对,年前我回家时,不是厉王殿下送回来的么?厉王殿下可说要收我作学生呢。只可惜我太小了,又是姑娘家……”一脸遗憾的表情。
厉王是当今的十皇子,深得皇帝喜爱,身份高贵,严青兰从未见过,却也听人提过他,都是一副恭敬小心的语气,让她心里觉得那是一个高贵不过的人,和他们家是不同的。现下阿竹这翻话,自然将她唬了,再也不敢乱说,连眼里都有些恐惧,生怕厉王怪罪。
两人挨得近,又是在说悄悄话,没人听见,以为两姐妹好,便不干涉。等巩嬷嬷进来时,便见到屋子里的四个小姑娘都十分的安份听话,不由得有些惊讶,往日闹腾的二姑娘竟然会这般安静。
巩嬷嬷是从宫里出来的教习,据闻伺候过宫里的太妃,很多贵权人家都想将她请回家里教导自家女儿,若不是严太夫人与巩嬷嬷有些交情,恐怕也请不到她到靖安公府教导姑娘们。巩嬷嬷在府里待遇极高,只是每隔两日便到静华斋教导姑娘们半日,可见严太夫人对她的敬重。
阿竹回京后,第一次和巩嬷嬷学习,她以前跟在严祈文在外地,柳氏溺爱她,教导得比较松泛,所学规矩、待人接物之类的事情与姐妹们便差了一些,一个上午时间过去,阿竹觉得自己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
巩嬷嬷是个和蔼的妇人,但若觉得她和蔼得可以欺负便错了,至少几个姑娘若是撤脾气,她也有法子治,加上严太夫人力挺她,就算严老太爷也不敢对巩嬷嬷不敬。
中午下了学,阿竹便回父母房里。
刚进得屋子,便见柳氏眉带愁绪地坐在临窗前的炕上绣着件小衣服,阿竹眼睛转了转,便知道柳氏又在伤怀什么了。当然,阿竹更认为,一定是有人在柳氏面前说了什么,让她对自己多年无孕之事难受,恐怕会有人拿柳氏无子为由而逼严祈文纳妾呢。
“娘亲,阿竹回来了!”阿竹叫了一声。
柳氏放下针线,露出温婉的笑容,待她洗净了面后,让丫鬟端来一碗桂圆汤喂她,笑问她今日和巩嬷嬷学了什么,听得女儿口齿伶俐地回答,心里的焦灼减了许多。
母女俩说了会子话,严祈文便回来了。一回来就抱起阿竹转了转,父女俩的笑声传出房门外,正去传腾的柳氏听到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阿竹坐在老爹怀里,揪着他下巴的美髯,凑到他耳边小声道:“阿爹,娘刚才在给阿竹做衣裳呢。”
严祈文笑容微淡,拍拍女儿的脑袋,眼睛一转,便道:“阿竹,下回太夫人传阿爹过去,你也陪阿爹一起去给她老人家请安,好不好?”
阿竹一见老爹这种表情,便知道老爹要耍无赖了,伸出小胖手道:“我答应了阿爹,那阿爹也要答应阿竹一个条件才行。”
严祈文有些牙疼,但也知道小丫头想干什么,想了想,便道:“行,等天气好,阿爹带你出去逛京城。”
“阿爹最好了~~”
“谁最好了?”
柳氏走进来,看到腻在一起的父女俩,忍不住笑起来,特别是见女儿圆乎乎粉嫩嫩的小脸,心里十分有成就感。
第7章
阿竹在江南出生,这辈子是第一次回京城,对京城可是好奇得紧。只是她一个小女童,没有人带出去,哪里可能一人出去?家里的那些堂兄们她不熟悉,见面只问个好,而且都要去族学上课,时间安排得紧,唯有自己爹是最闲且能带她出门的人了。
如此过了一个月,严祈文终于兑现诺言。
正是春光融融之时,微风煦和,阳光明媚。
用完早膳后,严祈文便让人套了马车,带阿竹从侧门出去了。柳氏原本不赞成丈夫带阿竹出门的,不过阿竹用她胖乎乎软绵绵的身体在柳氏怀里蹭来蹭去一翻后,架不住她那股撒娇劲儿,只得无奈放行。
阿竹其实也有些纠结,过了年她就六岁了,但个子不长,肉却长了一身,确实是个胖竹筒。纵观家里其他三个梅兰菊,青梅端庄秀丽、青兰俏丽活泼、青菊弱柳扶风,都是十分正常且有些纤弱身材的女童,就她长得胖乎乎的,而且个子也比正常的孩子矮一些,让她担心这辈子的身高。
“阿爹,你抱得累不累?”阿竹体贴地问道,她爹是个文人,估计没有那么多力气抱她。
出了门,到了北定街上,严祈文抱着阿竹在街上逛着,让马车停在街头一处专门停放马车的梧桐树下。
严祈文笑道:“再累也抱得住我的小阿竹。”
阿竹有些不好意思地绞着小胖手,认真地道:“我虽然吃得多,但每天都坚持着消食运动,可是就是长这么胖。阿爹,我是不是很矮,以后会不会长不高……”她对这辈子的身高好担心,生怕自己长得比普通人还要矮,这就悲催了。
严祈文低头看着阿竹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顿时忍不住喷笑道:“是矮了点,不过没事,你娘亲小时候也是这样,又矮又胖。不过等长大一些就会抽条儿了,届时会变成好看的大姑娘了,到时……”也该嫁人了。
如此一想,心中怅然。
他和妻子柳氏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柳氏是恩师的女儿。父亲不喜他们生母,连带的也迁怒上他和大哥二人,除了老四严祈安外,根本不管他们这些儿女,唯有祖父不偏不倚,但祖父最看重的唯有大哥严祈华,他反而是夹在后面顺带的。他自幼由祖父领着拜在恩师柳翰林门下,与妻子柳氏相识,后来恩师去逝,留下孤儿寡母,待得柳氏及笄后,他便排除万难娶了柳氏。虽然家人最后同意这桩亲事是因为他此举赢得了好名声,在士人中颇有声名,不忘恩师,但在他心里却是真心实意想娶柳氏,夫妻俩也算是情投意合。
他们成亲至今已有十年,却只有一女,心里说不盼个儿子是假的,只是无论和妻子如何努力,也不见消息,便也有些泄气,将所有的宠爱倾注在唯一的女儿身上。可是也因为无子,便要受到家人的责难,往他身边塞人,他却是不乐意的。
因严祈文身上还有孝,倒是不好带女儿去逛热闹的市集,带她走了两条街后,便又回到马车上。马车在那些热闹的街上慢慢驶过,只让阿竹偷偷掀车帘过个眼瘾,然后车头一转,便将她带到了香山的净水寺。
净水寺香火并不旺,平时香客也并不多,不过这里的素斋却十分有名,严祈文今日便带女儿过来尝尝斋食,也算是对小丫头有个交待了。阿竹虽然更喜欢热闹的市井,但也知道老爹身上还有孝,还是谨慎些儿的好。
严祈文自幼在京中长大,对这里可谓是熟门熟路。小厮严顺早已派人去寺里打了招呼,待他们到了净水寺时,便有小沙弥出来引他们入寺,直到一处桃花开得正好的院子里,来到一间简朴的香房中。
香房里已经摆好了素斋清茶,正好是午时,肚子有了些饿意,父女俩饱了个口服。
净水寺的素斋素来有名,阿竹原不懂素菜能做成什么天下美味,但当吃了净水寺的素斋后,由衷地佩服古人的智慧及手艺,花样百出,是她所难想象的,倒也算是开了回眼界。
“这笋子是取山上最嫩的春笋,春雨之后长得正适合的时候,便让人挖出来。”严祈文为女儿科普,“净水寺的大师用了特殊的法子将春笋腌制保鲜,既保留了春笋的鲜,又添了些别样的味道。还有这道春雨如丝,用的是十种素材……”
阿竹听得认真,这些都是见识和学问,是她急需要学习的。古今文化差异太大了,并非拥有上辈子的记忆就能横行异世,若不仔细点,说不定哪天说错了话,徒惹笑话,特别是她这种出身,更是不能闹出什么笑话了。
用完膳后,便有一位小沙弥告诉他们,住寺静圆大师请严祈文去讨论佛道。
阿竹并不奇怪,她爹还是个佛门信徒,虽然未出家为僧,但每每沐休时,都会去寺里大师讲佛或与那些大师论佛,如此也造成了他在女色上的清心寡欲。
严祈文见阿竹先前吃了个小肚子突突的,怕带她去听不懂又无聊,便让严顺带阿竹去桃林里看桃花消食,净水寺素来安全,不必担心会有什么危险。
阿竹想了想,决定还是做个小孩子让父亲有点养孩子的乐趣吧,于是乖巧地和严顺去逛桃林去了。
进了桃林,阿竹果然被那芳菲满人间的景致给吸引了,来到这个世界,总有那么多所不能想象的风景可以欣赏,这是让她最感动的一件事情。
阿竹走在桃林中用青石板铺就的路上,一路张望着,却不料前头来了个人,差点撞了上去。
“胖竹筒!”
一道清润的声音响起。
这特殊的称呼让阿竹想到了一个人,仰头看去,果然看到穿着一袭便衣的清俊雅治如唯美的风景般的少年。
她瞪大了眼睛,嘴角微微抽搐了下。
她还以后,自那次分别之后,自己这辈子估计会很难再见他了,就算见到,也因为身份之别、男女之别,不会有什么交集,却没想到,会在这净水寺里瞧见他。
原本清俊淡漠的少年不知怎么地,一下子便笑开来了,仿佛吹皱了一池清水,笑得极清新雅治,瞬间从高冷男神范儿变成了亲切大哥哥模式,眉眼乌黑如墨,更衬得他肤色如美玉般润泽。
阿竹有些紧张,也有些僵硬,特别是这少年眯着眼睛看自己的时候,总觉得那种眼神怪怪的,下意识想要后退,发现自己一条麻花辫子不知何时被对方揪着,头皮吃了一痛,不敢动了。
陆禹放开她的小辫子,然后捏了捏她白白嫩嫩的小胖爪子,笑道:“走,本王带你去喝桃花酒。”
阿竹小小的身体不由自主地被拎着走了,只能苦逼地回头看向严顺和何泽等人。严顺得知眼前清贵的少年是端王后,便不说话了,老老实实地跟着。何泽抬头望着桃花,心想今年的桃花开得真好看,明年估计会有很多桃花酒,严姑娘您就牺牲一下自己吧。
到了桃花林间的凉亭,那儿已经备上了净水寺特有的素斋和酒水,桃花酒算不得酒,只能称得是特制的花酿,味道如青桃般清香,入口微甜。
陆禹亲自给她倒了杯桃花酿,像大灰狼一样引诱她。阿竹好汉不吃眼前亏,很听话地喝了一杯,有些意犹未尽地舔舔唇,抬头便见少年支着下巴看她,那眼神怪怪的。
“胖竹筒这些日子在做什么?”陆禹倚着栏杆端着酒杯自饮自酌,漫不经心的语气仿佛只是在关心个晚辈。背后是漫天桃花纷飞,清俊秀雅的少年宛然成了这满天桃花中的点晴之笔,竟然美得如梦似幻。
如此视觉之美,自然极让人饱了回眼福。不过想到他那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话,阿竹就有些蛋疼,她正牌的爹就在隔壁香房和净水寺住持论佛呢。不过自己的日常也没什么好说的,便将守孝的日子说了一遍,连她自己都觉得凡善可陈,没啥乐趣。
偏偏陆禹却静静地听着,等她说完后,方道:“胖竹筒,本王虽与你无师徒之缘,却也教导过你些时日,若是谁欺负你了,给本王狠狠地打回去,若打不回去,你可不要说你认识本王。”
我本来就不认识你!阿竹腹诽道,哪有人会教个小孩子打架的,更不用说她还是个女孩儿,传出凶悍名声可不好。她爹娘会哭的,真的会哭的!
“乖啊,需要本王给你两个武艺高强的侍卫作打手么?”
“……不用了。”他以为他是黑社会么?
果然,她的拒绝得来的是一只玉质般雕琢而成的手捏住胖脸,捏得她泪眼汪汪。
阿竹小心地蹭了下屁股,离他远一点,没话找话说:“王爷今日怎么在这里?”
“嗯,来找静圆大师蹭吃蹭喝,和胖竹筒一样呢。”
才不一样!阿竹对他漫不经心的语气没辙,想也知道他来这里的目的不会如此简单,便闭嘴不言。
第8章
严祈文过来寻阿竹时,陆禹已经给阿竹灌输了一番暴力学离开了。
阿竹木着脸,决定陆禹先前教她的那些还是不要告诉父亲了,父亲希望养个萌娃,可不想要个凶残萝莉。
高顺倒是如实地向主子禀报了刚才遇到端王之事,严祈文对端王极有好感,这好感是建立在他是女儿的救命恩人之上,是以也没( 妻心如故 http://www.xlawen.org/kan/3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