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部分阅读
,道:“道长,这块地是我刚买到手的,你瞧瞧风水如何,是否适合建造房屋。”
秋道长点点头,道:“姑娘请稍后,请容贫道看看再说,”说完,只见他手持罗盘抬脚下了田埂,走进了地里。
好在晴了有些时日,田地里没有水,泥巴干干的,最多能沾上一些黄泥在鞋底板上。
秋道长手持罗盘,沿着这块地的四周转了一圈,完了走回来对卫长蕖道:“姑娘,这块地用来做宅基地甚是不好,姑娘请看,”说话间,他用手指着眼前这块地,仔细向卫长蕖解释道:“虽然这块地看似周周正正,但是却过于狭长,这种地形若是用来建造房屋,那盖出来的院舍就会显得瘦长,俗话说瘦长之屋,运程受阻,如今姑娘财运亨通,万不可选此地作为居家建宅之地。”
瘦长之屋,运程受阻——这句话,卫长蕖前世的时候,貌似在一本风水学书上看见过,这秋老道确实是有几分真本事,一眼便瞧出来了。
卫长蕖道:“既然秋道长都这么说了,那咱们换一块地看看吧。”
王老实卖给卫长蕖的那几块地,都是挨在一起的,沿着脚下的田埂走几步路,便到了另一块地。
之后,接连看了四五块地都被秋道长给一一否决了。
眼下就只剩下最后一块地了,卫长蕖心叹,难道王老实卖给她的这几块地,硬是没一块地可以适合盖房子的。
卫长蕖想着,便将众人领去了最后那块地。
秋老长持着手中的罗盘四处看看了,只见他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宋礼学瞧见他脸上的笑,更是比卫长蕖还着急的先开口问:“秋道长,这块地怎么样?是否可以用来盖房子?”
秋道长将手中的罗盘小心放入自己随身背着的布袋中,才看向宋礼学,慢慢道:“宋公子莫要着急,贫道看过了,这块地极为适合用于建造房屋,姑娘请看,从这块地的西北方看过去,正好能看见村口那棵百年的老柏树,俗话说西北有树,财运光顾,乃是旺财之宅,况且这块地的西北方正对着一棵百年古树,这可是极为旺财运的,而且这块地的正西面正好对着那条通往村子的黄泥道,可谓是宅西有路,财神关顾,也是旺财之兆啊,除此两点之外,村中那条河流从这块地的东面流过,绕村子半圈,俗话说,宅东有水,紫气东来,这里可谓是建宅子的风水宝地呀。”
看了半天,好在是有一块地适合建造房屋,卫长蕖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听秋道长说完,她含笑道:“秋道长如此尽心尽力的为长蕖寻建造宅院的地基,长蕖感激不尽。”
说罢,她便取了一定银子塞给秋道长。
秋道长原本是授秦氏的意,才来帮卫长蕖看宅基地风水的。
若不是宋炀为官清廉,秦氏待人宽和厚道,一般的人还请不动他,况且来之时,秦氏已经塞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给他,他怎好再收卫长蕖的钱。
瞧着卫长蕖递过来的银锭子,秋道长赶紧推脱道:“姑娘不必客气,贫道本是授宋夫人之意,才来替姑娘看宅基地风水的,况且宋夫人已经给过贫道五十两银子了,姑娘的银子,贫道怎好在收,若是再收下姑娘的银子,那贫道真成贪图钱财之辈了。”
秋道长不肯收,卫长蕖却坚持要给,秦氏的情她是记住了,但是这秋道长替她做了事情,收下这些银两是理所当然之事,她从不欠任何人的银钱。
她瞧着秋道长道:“秋道长,宋夫人给你的那五十两银子,那是宋夫人的心意,而今,你替给看了宅院基地的风水,这是福泽几代的事情,这点银钱,是你应该得了,怎么就成了贪图钱财之辈呢,宋公子,你说是吧,”说话间,卫长蕖看了宋礼学一眼。
宋礼学与卫长蕖对视一眼,才道:“秋道长,卫姑娘说得有道理,你就收下吧,难道我们还不了解秋道长你的为人么,怎会将那些贪图钱财之辈与秋道长混为一谈。”
“是啊,秋道长,这是长蕖这丫头的一点心意,你就甭客气了,收下吧,”赵德全也帮忙劝说。
秋道长这才接下银两,道:“也罢,既然卫姑娘如此执意,那贫道便收下。”
看完宅基地,卫长蕖便领着众人往回走。
恰巧这个时候,老卫家长房女儿卫长燕,还有几个婆娘正在水井边打水洗衣服,赵德全的婆娘焦氏也在其中。
从水井所在的位置,能隐隐约约能看见田地间的情形。
卫长燕抬头之间,无意间正好看见了卫长蕖,赵德全正领着两个外人在田埂上走着,她略微扫了卫长蕖,赵德全,还有秋老道一眼,然后视线久久落在身穿青色缎袍的宋礼学身上。
今日宋礼学身穿一件纯青色缎袍,腰间束着锦纹玉带,袍子上垂着一枚镂空的玉佩,纵使他走在乡野的田埂之间,也难以遮挡他那一身的书生气质。
宋礼学本来就长得青俊,又作一身富贵的打扮,自然是引诱得卫长燕多看了几眼。
焦氏瞧着卫长燕盯着宋礼学看,便带点讥讽意味,道:“长燕丫头,你就甭瞧了,就田埂上走着那位青袍公子,人家可是县太爷宋大人家的公子,咱们这些小门小户高攀得起吗?”
一听说是县太爷的公子,卫长燕眼睛都亮了。
想她卫长燕可是十里八村的一枝花,要模样有模样,老卫家祖上可还出过县太爷呢,她也算得上是官宦之家的后代吧,谁说她高攀不起了。
若是她能嫁给县太爷的公子,那可就是正儿八经的官家少夫人了,光是想想,她就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卫长燕看向焦氏,确认道:“大婶子,你咋知道那位公子就是县太爷宋大人家的公子,不会是骗我们的吧,”她故意说话去呛焦氏,就是想要确定消息的真实性。
“是啊,可不是骗我们的吧,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县太爷的公子爷怎么会跑到咱们村来,打死我也不相信。”
“我也觉得,那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娇生惯养的,咋可能跑到咱们这种小山村来。”
卫长燕说话,便有其她两名妇女附和。
焦氏见她们不相信,气得丢下手中正在搓洗的衣裳,道:“我为啥要骗你们,我骗你们能多长块肉出来不,我男人可是村长,大小也算是个官吧,我家男人知道的事情,铁定是要比你们一般人家多一些。”
当焦氏说到这“官”字时,几个妇人,包括卫长燕脸上都露出了几分嘲讽。
焦氏却装作不见,继续道:“今儿这位年轻公子很早便找到了我家,还自称是县太爷宋大人家的公子,我男人听说后,半点可不敢怠慢,未必这样的事情,我还敢随便说来哄骗你们。”
听见焦氏说得有模有样的,几个妇人便都相信了她的话。
卫长燕好奇道:“大婶子,你知道县太爷家的公子来我们十里村做啥不?”
“是啊,来做啥的,赶紧的,告诉我们吧。”
卫长燕带头这么一问,其他几个妇人也干脆将衣服丢在盆中,停下来摆会儿龙门阵。
瞧着大伙儿都来了兴致,焦氏高傲的扬起下巴,卖了几分关子,才慢慢道。
“那年轻公子与那老道一进门,便拉着我男人,让我男人带他们二人去山神庙找长蕖那丫头,我隐隐约约听见,好像要看什么宅基地来着。”
又一个俊俏公子是来找卫长蕖的。
焦氏说完,卫长燕挑眼远远的望向田间,她的视线落在卫长蕖的身上,眼神中带了明显的嫉妒。
她就想不明白了,卫长蕖那贱丫头有啥好,有她漂亮吗,有她温柔吗,为什么那些英俊的,有钱的公子都喜欢围绕在她身边打转。
瞧着卫长蕖领着三人渐渐的朝村口走进,卫长燕简直是嫉妒得要发狂了。
她嫉妒得狠狠的咬了咬自己的下唇,不知不觉间将自己的下唇咬得发白。
卫长蕖,赵德全领着宋礼学,秋老道就要走到了村口的大柏树下了,就在这时候,卫长燕突然丢下手中的活儿,拔腿就朝村口跑去。
焦氏见她跑得急,开口便大声问:“长燕丫头,你这衣服不洗了,这是要去哪里?”
“大婶子,你别瞎管别人的闲事,”她头也不回,便不耐烦的回答了焦氏的问话。
卫长燕一口气跑到村口的大柏树下,这时,正好赶上卫长蕖领着人走过来,她张开双手堵住了卫长蕖等人的去路。
“卫长蕖你这个贱丫头给我站住,”卫长燕像是没看见赵德全一样,她冲着卫长蕖便大呼小叫。
卫长蕖冷盯着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赵德全皱眉呵斥道:“什么贱丫头不贱丫头的,这一大清早的,长燕你是发疯了不成。”
“村长叔,这不关你啥事,你就甭多管闲事了,”卫长燕是半点不害怕赵德全,她说完,转目看向一旁的宋礼学,那目光顿时柔和下来,脉脉含情道:“公子,你可别被卫长蕖这贱丫头的外表所蒙骗了,这贱丫头狠着呢,她不孝顺长辈,敢大骂长辈,甚至还敢对长辈动手,我娘可是这贱丫头的大伯娘,前些日子,我娘的手就被这贱丫头给掰断了,还有,我是这贱丫头的堂姐,我的手指头也被这贱丫头掰断过。”
宋礼学听卫长燕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只是一笑了知。
卫长燕瞧见宋礼学脸上淡淡的笑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公子哥不是都讨厌恶毒,对长辈不敬的女人吗?她说了这么多,怎么好像一点作用都没有。
她问道:“公子,你不相信么?长燕说的一字一句可都是真话。”
宋礼学向来文质彬彬,纵使是不喜欢听卫长燕说的这些话,但是也温声细语的回道:“这位姑娘,不知你告诉我这些有何意,你说的那些都是卫姑娘自己的事情,我是管不着的。”
卫长蕖的目光冷冷的落在卫长燕的身上,这个女人用这样的眼光看着宋礼学,傻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道:“卫长燕,大清早的,你若是想发疯咬人没人阻拦,但是我可忙着呢,没空在这里和你瞎磨叽,好狗不挡道,让开。”
“让开”二字从卫长蕖的口中说出来,语气加重,带了三分气势,简直是命令的口气。
卫长燕吓得身子抖了抖,不自觉竟然就将挡路的手放了下来。
“宋公子,秋道长,咱们走吧,”卫长蕖转动眉目,笑容满面与秋老道,宋礼学道。
“嗯,”宋礼学冲着卫长蕖微微点头,然后瞧了她一眼。
他不曾想,卫长蕖的外表看似柔弱,竟然有如此强悍的一面,这样的女子可真是有些意思。
卫长蕖等人走出一段路之后,卫长燕依然杵在原地,她目光尖锐的盯着卫长蕖的背影,狠狠的跺了跺脚,只见她脸上,眼睛里含着浓浓的嫉妒之意。
几人走到分叉路口之时,卫长蕖看向赵德全道:“村长叔,今天早上耽搁了你不少时间,害得你没能下地去干活,长蕖实在感激不尽,不如这样吧,村长叔你今早就去我那山神庙吃早饭,一来可以陪宋公子喝杯酒,二来可以陪秋道长说说话。”
赵德全有些不好意思道:“宋公子,秋道长难得来十里村一趟,我本打算想请他们二位今早上我家去吃早饭呢,既然长蕖你先开口邀请了,叔便恭敬不如从命了,”也罢,自家那婆娘烧的饭菜,他也有些拿不出手招待有身份的贵客。
说完,赵德全快速跑回家打了声招呼,便跟随卫长蕖上了山神庙。
因为昨日秦氏便提及要找人上门帮她看宅基地的风水,卫长蕖便提前买了许多吃食在家里放着。
她今早出门的时候,还特意叮嘱了江氏几句,让她先别急着做早饭,等自己忙完回来之后亲自下厨。
------题外话------
我失言啦呀,今天没有一万更
身体的确是革命的本钱。
妹纸们抱歉啦!
感谢昨日给票票的妹纸们,么么哒
第七十二章 巧打,二姑子
恭喜您获得一张月票
赵德全知道山神庙简陋,卫长蕖娘三人是临时住在那里,所以并没有买家具桌椅等东西。
他趁回家打招呼,说去山神庙陪宋礼学,秋老道吃饭,喝酒,便从家里捎一张小四方桌,几把椅子。
回到山神庙之后。
江氏已经蒸好了一锅馒头。
今早吃的馒头并不是普通的白面馍馍,而是紫芋夹心馒头。
夹心馒头的做法自然是卫长蕖提前教给她的。
因为蒸馒头比较耗费时间,卫长蕖怕早上的时间不够用,耽误了她去醉香坊做事,做夹心馒头的方法也简单,江氏看看便能学会,就干脆教着她做了。
先是将紫芋去皮,大火蒸熟。
再将紫芋捣成紫芋泥,将紫芋泥倒入白面粉中,慢慢加水和面,将紫芋泥与白面粉和均匀,揉成一个紫色的面团子。
和好紫芋面团子之后,另外再重新和一个白面团子。
待两个面团都发酵膨大之后,将两个面团叠在一起,用擀面杖擀成宽皮,再将宽皮卷起来,卷成手臂粗的面棒子,最后用菜刀切成一个一个的面剂子,下锅蒸熟就好了。
几人进屋,赶巧就碰到江氏刚揭开锅盖。
一阵滚热的热气从锅中升腾起来,满屋子都是紫芋夹心馒头的香味。
赵德全闻着香气扑鼻的味道,肚中顿时涌动几下,他看向正在忙活的江氏道:“长蕖娘,你这手艺可是好哟,这满屋子的香味,闻着我都想流口水了。”
这话,可是赵德全的心里话,想想自家婆娘做的饭菜,不是粗面饼子,就是水煮疙瘩,天天吃都是那几样。
江氏一边忙,一边道:“村长,你可别这样夸我,我哪里会做这些,这可都是长蕖教我做的。”
“长蕖是个能干的孩子,长蕖娘,你这几年吃的苦头多了,往后就只管享闺女的福喽,”赵德全说着,提了椅子便领着秋老道去一旁坐下说话。
倒是宋礼学瞧见锅里彩色的馒头,不禁好奇的问卫长蕖:“卫姑娘,这锅里蒸的是馒头吧,我可从来没吃过彩色的馒头。”
宋礼学没有其他嗜好,最大的嗜好便是对各种美食感兴趣。
卫长蕖瞧见他盯着锅中的馒头看,含笑道:“这是紫芋夹心馒头,宋公子是否需要先尝一个。”
她是不讲究什么礼节不礼节的,想吃就吃,平时做饭的时候,若是小萝卜头盯着流口水,她都会提前拿东西给他当零嘴吃。
可是宋礼学不同,他一身书生气质,在别人家里做客,最注重的便是礼节了。
他冲着卫长蕖摆了摆手,道:“多谢卫姑娘好意,不必了,待会吃早饭的时候,不就可以尝到这夹心馒头的美味了吗。”
“既然如此,请宋公子先到一旁坐一会儿,”卫长蕖也不强求。
待锅里的热气散完之后,江氏将夹心馒头起锅,用盘子装好,先端去桌子上摆好。
小萝卜头瞧见家里有客人,娘跟姐姐都在忙,也十分懂事的自个玩耍。
江氏生火,卫长蕖炒菜。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卫长蕖总算是做好了早饭,将炒好的菜起锅,端上桌。
江氏赶紧准备碗筷,杯子,酒水。
卫长蕖一共炒了八道菜,摆了满满一桌子。
有糖醋鱼,红烧排骨,鱼香茄子,白菜肉丸子汤,芙蓉蒸蛋羹,炝炒洋荷笋,松木菌肉片,外加一盘锅贴饺。
宋礼学,秋老道并不是缺钱的人,看着卫长蕖烧这一桌子菜,也不觉得稀奇,而赵德全却傻眼了。
当卫长蕖母女俩将一道道菜端上桌,他看得眼睛都直了。
瞧着满桌子色香味俱佳的菜,这可是酒楼里才能吃到的。
就算是过大年,整个十里村有谁家舍得吃得这么丰盛年夜饭,这一道道的菜,又是整鱼,又是鸡蛋,又是肉的,老稀罕了,可得费一两银子吧。
卫长蕖拔了酒塞,准备给宋礼学等人斟酒。
这是她昨日专程在止水镇买的一瓶竹叶青。
替宋礼学,赵德全斟好酒之后,轮到秋老道之后,卫长蕖挑眉问道:“秋道长是否喝酒。”
虽然道家不忌口,但是也不乏有道家之人为了修身养性,不沾荤腥,不食酒水。
卫长蕖招待得极为周到,秋老道回道:“酒水穿肠而过,又有何喝不得,多谢姑娘盛情款待。”
替秋老道斟上一杯酒之后,众人便开心的开始吃早饭。
虽然宋礼学在醉香坊已经尝过卫长蕖的手艺,但是此刻在这种情形之下吃顿农家饭,与在酒楼里相比,又别是一番风味,他更是每尝一道菜都要夸赞一番。
秋老道同样是吃得一脸笑眯眯的,十分满意,有赵德全陪着他说话,也不觉得闷。
一顿饭吃下来,大家都吃得心满意足。
特别是赵德全,只见他放下筷子之后,接二连三猛打了好几个饱嗝,别怪他贪心吃得太多,而是如此丰盛,味美的饭菜,他活了这么大半辈子还是头一次得吃,一时好吃就收不住嘴,不知不觉竟然就吃撑了。
江氏见大家都放下了筷子,便准备将碗筷收拾起来,准备洗碗。
本来卫长蕖是想帮忙的,但是被江氏制止了,江氏将桌子擦干净之后,她便坐在桌上与宋礼学,秋老道,赵德全三人摆龙门阵。
小萝卜头乖乖坐在姐姐的身旁,只见他将两只手肘放在桌子上,支起自己的下巴,瞧见姐姐在谈正事,也不吵不闹的,只转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会儿瞧瞧这个,一会儿又瞧瞧那个。
宋礼学吃饱喝足,此刻正舒舒服服的坐在椅子上休息。
他想到卫长蕖要建宅院,突然提议道:“卫姑娘,若是你信得过我,我倒是认识一个专门给大户人家建造宅院的师傅,可以简绍给你认识。”
听说宋礼学认识修房建宅的师傅,卫长蕖顿时起了兴趣。
她淡淡回道:“宋公子哪里的话,宋夫人如此关照长蕖,我自然是信得过宋公子,若是宋公子愿意简绍此人,长蕖感激不尽。”
卫长蕖想,她毕竟没有宋礼学那般了解止水镇,这建造宅院是头等大事,必须请止水镇最好的工匠,既然宋礼学主动向他推荐此人,想必此人应该是位修房建宅的能工巧匠。
宋礼学见卫长蕖欣然接受,不自觉脸上就露出了几分笑意。
“既然卫姑娘同意了,我便回去与他说说,此人姓毛,四十多岁,是止水镇顶顶有名的建宅师傅,止水镇许多大户人家的别院,都是请这位毛师傅去督促建造的,他手里建造出来的宅子,不但采光好,通风好,更是冬暖夏凉。”
“如此甚好,”卫长蕖看着宋礼学,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既然这位毛师傅如此有名望,还得劳烦宋公子去他哪里跑一趟了。”
“卫姑娘不必客气,此乃小事一桩,”宋礼学笑着回道:“只希望宅院建成之后,卫姑娘能邀请我喝杯乔迁喜酒,我便高兴了。”
卫长蕖颔首,道:“这是自然,宋夫人,宋公子如此帮助长蕖,待宅院建成,长蕖一定亲自携上请帖上衙门去邀请宋公子以及宋夫人。”
卫长蕖又陪着聊了一阵子,直到苏成赶着马车来接她,宋礼学,秋老道才随她一道回了止水镇。
这日,正值老卫家二姑子卫文绣回家探亲。
刚好过了吃午饭的时间,卫文绣就带着自家的两个小子,王川海,王川河进了老卫家宅子。
王川海比卫长蕖长一岁,王川河与卫长羽是一年出生的。
因为家里有人,老卫家的宅院门半开着并没有关,卫文绣手里提着一个包袱,领着两个小子大摇大摆了就走进了院子。
她前脚刚跨过门槛,便扯开嗓子大声喊:“娘,大嫂,你们在家吗,快出来帮我拿下东西。”
这时候,卫老爷子,万氏都坐在正屋里午休,万氏听见自个女儿的声音,顿时高兴得不得了,鞋子没穿好,就跌跌碰碰的想出门去迎接自个的女儿。
卫老爷子瞧见万氏走路跌跌碰碰的,皱起眉头,冲着她背后就啐:“老婆子,你着啥急,臭鞋子没穿好就往外面跑,是赶着去投胎吗。”
想着女儿回娘家,万氏心里高兴,也懒得理会卫老爷子。
她头也不回就道:“绣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当然得跑快点,不像你这个没心没肺的老头子。”
说完,万氏就跨出门了门槛,出了房间,几步就走到了院子里。
大房那边,姚氏听见响动,也赶紧出门。
她高高兴兴走出门,心想到,二姑子让她帮忙去提东西,想必二姑子这趟回娘家带了不少好东西。
万氏,姚氏一前一后走到了院子。
万氏瞧见自个的闺女赶路走得满头汗水,那个心疼得哟。
“绣,你可算是回来看娘了,川海,川河,姥姥的好外孙子,过来让姥姥瞧瞧。”
“娘,我回来了,这回回来打算多住几天,”说完,卫文绣看向姚氏,她道:“大嫂,你还愣着做啥,我都赶了这么半天路了,你赶紧的,将我手里的包袱接过去呀。”
卫文绣话落,万氏也跟用她那尖锐的眼神,刮了姚氏一眼。
“老大家的,你咋那么不懂事呐,你二妹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咋也不晓得给她拿一下行礼,亏得你这把岁数了,咋越来越不懂事了。”
万氏劈头盖脸,便将姚氏骂了一通,卫文绣听着万氏数落姚氏,心里却是洋洋得意。
无论是大房的姚氏,三房的杨氏,还是老四房那丧门星,都不及她卫文绣在老卫家的地位。
卫文绣这个二姑子刚进门,姚氏便被自个的婆婆骂了一顿,她这心里对卫文绣十分不满。
她嫁入老卫家最早,没少受这二姑子的气,可偏偏万氏将这二姑子当成含在嘴里的宝,她是碰不得,骂不得,活活憋着一口怨气在心里。
虽然姚氏不乐意,但是她此刻却惦记着卫文绣包袱里面的东西。
这二姑子此次带了好东西回娘家,她若是与二姑子闹翻了,这包袱里的好东西不得全都归了自个那老不死的婆婆了吗。
“娘,你骂得对,是儿媳妇怠慢二姑子了,”姚氏憋着心里那口怨气,认了错,还一脸笑眯眯的伸出手准备接过卫文绣手里的包袱。
“二姑子,瞧这日头毒辣的,你赶路辛苦了,你赶紧的将包袱交给嫂子吧。”
面对姚氏一脸笑眯眯的模样,卫文绣半句话未与她说,随手便将自己的包袱挂在了姚氏的手上。
姚氏将那包袱提在手里一掂。
感觉到手上轻轻松松的,她心里顿时就有些不高兴了,这二姑子刚走进院子就嚷着让她出门迎接,她还以为是带了什么好东西回娘家,太重了,就这包袱里的东西,轻飘飘的,一个手指头都能拧得起来。
姚氏心里不乐意,便轻声的问了一句:“二姑子,你这包袱里装的啥。”
卫文绣瞧了姚氏一眼,不耐烦道:“还能装个啥,就装的我和两个孩子的换洗衣裳,这次我们娘三准备多住几天,所以才带了换洗的衣裳来。”
包袱里就一些换洗的衣裳。
姚氏心里的算盘落空,心里更是老不乐意了,却又不敢当着万氏的面给卫文绣甩脸色。
依然不死心,她看向卫文绣,再三确定道:“二姑子,除了衣裳真的没别的了?”
其实姚氏是想问——比如里面有没有藏银票,银锭子啥的。
“大嫂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再三这样问,是嫌我回娘家没带啥好东西来吗,”卫文绣不是傻子,同样的话,姚氏问了两遍,她当然明白姚氏话里的意思。
“娘啊,女儿这才踏进家门,就被嫌弃了,算了我还是领着两个孩子回去吧,川海,川河,给姥姥说再见。”
卫文绣边说,还一边哭闹,只见她拉着王川海,王川河就要往门外走。
当然,她这是故意做给万氏看的,好不容易回趟娘家,连水还没喝一口,她怎么可能真拉着王川海,王川河就走了。
可是万氏瞧见自个女儿作势要离开,心里着急呀。
她几步赶上卫文绣,张开两只胳膊就将门口堵死。
“绣啊,你咋能说走就走哟,有娘在,谁也不能将你赶走,你想住多久都成。”
见卫文绣停下了脚步,万氏才转动眉目,一双尖锐的视线狠狠刮了姚氏几眼,道:“老大家的,你咋能这样狼心狗肺呢,你二妹好不容易回来住两天,你咋能赶她走,天刹的,老大咋娶了你这个恶婆娘哦。”
“绣,我们走,有娘在,别怕你大嫂,”说着,万氏便拉着卫文绣的手进屋,王川海,王川河紧随其后。
姚氏吃了闷亏。
待万氏领着卫文绣进屋之后,她才往地上狠狠的喷了口唾沫,轻声骂道:“我呸,都是生了两个娃的老母猪了,还当自己是大小姐,抠门的狗东西,回趟娘家连匹毛都舍不得带,还要多住几天,脸皮子可真够厚,当咱们老卫家欠你的不成,狗东西。”
姚氏骂骂嚷嚷几句,心里舒坦了,这才换了副脸面,提着卫文绣的包袱进屋去。
卫文绣进屋,就被万氏拉去正房里摆龙门阵。
到了烧晚饭的时间,万氏才吩咐姚氏将家里的腊肉,鸡蛋,白面都拿出来做了吃。
这可是家里的好东西,平日里隔几日都才舍得吃那么一点点打打牙祭。
听万氏一下子吩咐将家里的腊肉,鸡蛋,白面全都拿出来做了吃,姚氏疼得心都在滴血了。
自个的男人,儿子,儿媳妇都在地里干农活,姚氏独自一人在灶房里烧火做饭,她又要顾着烧火,又要顾着炒菜。
一顿饭做下来,万氏,卫文绣简直被她骂了千儿八百遍,老卫家祖宗八代都给骂了个遍。
晚饭的时候,一共摆了两桌子,正屋里摆了一桌,灶房里摆了一桌,王川海,王川河,卫文青,卫长树陪着卫老爷子在正屋里吃。
万氏,姚氏,卫文绣,卫长燕,还有姚晓芸抱着个孩子挤一桌,在灶房里吃。
吃饭的时候,卫长燕瞧着碗里的腊肉,馋得直咽口水。
她心想到,每次二姑回趟娘家,自个的阿婆就最舍得了,恨不得将家里所有的好东西都摆上桌给二姑一家吃个遍,真是偏心眼。
“绣儿,赶紧的,趁热吃,”万氏接连往自个闺女碗里夹肉。
卫长燕瞧见自个的二姑动筷子了,才敢伸手去夹碗里的腊肉吃。
可是她的筷子刚靠近一片肥腻的腊肉,就被万氏狠狠用筷子拍开,只听得万氏严肃道:“一个姑娘家的,咋这么嘴馋,将来若是嫁出去,你婆婆不啐死你,你二姑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这肉留给你二姑吃。”
教训完卫长燕,万氏更是将那碗腊肉移了个位置,直接搁在了卫文绣的面前。
“绣,这腊肉可香着呢,你多吃点。”
卫文绣瞧见那油腻腻的腊肉,顿时胃口大开,理所应当的一片一片往自己碗里夹。
姚氏,卫长燕,姚晓芸瞧着卫文绣吃得满嘴流油,她们是半点腊肉味都没尝到。
姚氏啃了几口粗面馍馍,微微垂着头,狠狠的将万氏咒骂一番——老不死的,老东西,只知道护自个的闺女,杀千刀的,最好是吃腊肉时被咽死。
姚氏一边啃着干瘪瘪的粗面馍馍,一边想啊,咒骂啊,想着想着,她竟然又想到了王老实家卖地的事情。
她突然抬起头来,一对眼珠子尖锐得发亮。
老四房那贱骨头不是能出四十八两银子去买王老实家那几块坡地么,听长燕说那贱骨头还准备要盖宅院,这就证明那贱骨头手上还有钱。
想到卫长蕖手里还有钱,姚氏心里就一阵激动,仿佛那些钱是她的一样。
虽然她不敢去招惹老四房那贱骨头,但是可以挑唆二姑子上山神庙去找那贱骨头要钱呀。
二姑子可是个厉害的主,指不定能制住老四房那贱骨头,若是制住了那贱骨头,那贱骨头手中的钱不全归了老卫家。
姚氏认为自己想到了一个不错的主意,顿时心里乐呵极了,不知觉间脸上竟然露出了笑意。
卫长燕瞧见自个的娘,一边啃馍馍,一边傻笑,以为自个的老娘氏中邪了。
她用手肘拐了拐姚氏,道:“娘,你这是咋了,为啥一个人笑呐。”
姚氏收拢脸上的笑意,这才发现卫长燕,姚晓芸,万氏,卫文绣正都瞧着她。
万氏呵斥道:“老大家的,你不好好的吃饭,傻笑个啥,被鬼上身了不是,没个正经。”
此刻,姚氏一心想着发财的事情,哪里有心思在意万氏骂她几句。
“娘,我只是想到了一些开心的事情,一时不小心就笑了出来。”
“你别是见鬼,发疯就好了,”骂完姚氏之后,万氏赶紧的继续吃饭。
吃完晚饭之后,姚氏将洗碗,收拾屋子的活儿交给了自个的女儿和儿媳妇。
只见她拉着卫文绣就上了自个的房间。
刚吃过晚饭,卫文青正陪着卫老爷子摆龙门阵,房间里就姚氏与卫文绣两人。
进了屋,卫文绣甩开姚氏的手,不耐烦道:“大嫂,你这是干啥,鬼鬼祟祟的,有啥话,不能在院子里当着大家的面说吗?”
“二姑子,你小声点,”姚氏示意卫文绣小声些,她可不想让万氏知道,是她挑唆二姑子去对付老四房那贱骨头,若是二姑子能讨到银子,万氏自然欢喜,若是连二姑子也被老四房那贱骨头收拾了,万氏一准饶不了她。
卫文绣安静下来,姚氏看着她,小声道:“二姑子,我要告诉你的自然是好事。”
“好事,”卫文绣狐疑的瞧着姚氏,显然有些不相信——告诉她好事,她这个大嫂会有这么好心。
姚氏继续道:“二姑子,你知道吗,如今老四房那贱丫头可有钱了,那贱丫头居然花了四十八两银子去买王老实家那几块破地哟。”
“你说说,这贱骨头咋对外人这般好呢,自己的阿公阿婆一把年纪了,没见着那贱骨头买点好东西上门瞧瞧,杀千刀的,亏得我们大房养了这贱骨头这几年,可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呀。”
姚氏添油加醋的说完,果然,卫文绣是听得有几分怒气冲天。
她咬着牙,狠狠道:“这贱骨头真有这么多钱,大嫂你不会是骗我的吧。”
“二姑子,我咋可能骗你呐,那贱骨头刚买了地,听长燕说,人家今儿又请了风水先生来看风水,说是要准备盖宅子,”怕卫文绣不相信,姚氏又道:“听说那贱骨头如今可是在镇子上的酒楼里做事,一个月赚好几十两银子呢,可老有钱了,那贱骨头天天吃白面馍馍,吃肉,吃鸡蛋,这些稀罕的东西,咱们老卫家可吃不起。”
“前些日子,我想着让那贱骨头拿些银钱出来孝敬爹跟娘,毕竟爹跟娘年岁大了,得吃些好东西补补身体,这不,我便带着长燕,晓芸上山神庙去找那骨头讨要点钱,可是那骨头不但不肯给钱,还二话不说便将我们娘三人打了出来,可怜我家长燕被那贱骨头掰歪了指头,晓芸被那贱骨头狠狠扇了两个耳光,那贱骨头甚至连我这个大伯娘都敢动手,我的两只手腕哟,现在都还疼着呢。”
姚氏说得绘声绘色,卫文绣更是听得心头鬼火冒。
她大骂道:“杀千刀的贱骨头,竟然敢对长辈动手,看我今儿不去打断她的两条腿,拧断她的两条胳膊。”
姚氏瞧见卫文绣怒气汹汹的模样,心想,此事成了。
“二姑子,趁现在还没天黑,我陪你去山神庙走一趟,一来好好教训教训那贱骨头,二来如今那贱骨头可有钱了,我们趁机去讨些回来,拿了钱给爹娘买些好东西补补身子,再说了,川海不是要议亲事了吗,这不也得需要花钱呀,那贱骨头对外人随便出手都是四十八两白花花的银子,可不老有钱了,讨了钱之后,嫂子分你一些。”
谈到钱,卫文绣也跟着心花怒放。
她再不犹豫,冲着姚氏便道:“大嫂,赶紧的,咱们这就走。”
姚氏与卫文绣走出院子,正准备出门,这时候,万氏,卫老爷子等人正坐在院子里聊天,万氏瞧见自个女儿要出门,便喊住问道:“绣,这么晚了,你这是要去哪里。”
听到姚氏喊,卫文绣只道:“娘,我和大嫂就在村子里走走,不走远了,”说完,卫文绣便与姚氏走出了老卫家宅门。
两人气喘吁吁的上了山神庙,才走到山神庙附近,就瞧见昏黄的油灯光晕从门间透出来。
姚氏瞧见那灯光,便对卫文绣道:“二姑子,你瞧见没,这天可还没完全黑,这贱骨头都舍得点上油灯了,可不是老有钱了,咱们老卫家都舍不得这样( 秀色锦园之最强农家 http://www.xlawen.org/kan/3479/ )
秋道长点点头,道:“姑娘请稍后,请容贫道看看再说,”说完,只见他手持罗盘抬脚下了田埂,走进了地里。
好在晴了有些时日,田地里没有水,泥巴干干的,最多能沾上一些黄泥在鞋底板上。
秋道长手持罗盘,沿着这块地的四周转了一圈,完了走回来对卫长蕖道:“姑娘,这块地用来做宅基地甚是不好,姑娘请看,”说话间,他用手指着眼前这块地,仔细向卫长蕖解释道:“虽然这块地看似周周正正,但是却过于狭长,这种地形若是用来建造房屋,那盖出来的院舍就会显得瘦长,俗话说瘦长之屋,运程受阻,如今姑娘财运亨通,万不可选此地作为居家建宅之地。”
瘦长之屋,运程受阻——这句话,卫长蕖前世的时候,貌似在一本风水学书上看见过,这秋老道确实是有几分真本事,一眼便瞧出来了。
卫长蕖道:“既然秋道长都这么说了,那咱们换一块地看看吧。”
王老实卖给卫长蕖的那几块地,都是挨在一起的,沿着脚下的田埂走几步路,便到了另一块地。
之后,接连看了四五块地都被秋道长给一一否决了。
眼下就只剩下最后一块地了,卫长蕖心叹,难道王老实卖给她的这几块地,硬是没一块地可以适合盖房子的。
卫长蕖想着,便将众人领去了最后那块地。
秋老长持着手中的罗盘四处看看了,只见他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宋礼学瞧见他脸上的笑,更是比卫长蕖还着急的先开口问:“秋道长,这块地怎么样?是否可以用来盖房子?”
秋道长将手中的罗盘小心放入自己随身背着的布袋中,才看向宋礼学,慢慢道:“宋公子莫要着急,贫道看过了,这块地极为适合用于建造房屋,姑娘请看,从这块地的西北方看过去,正好能看见村口那棵百年的老柏树,俗话说西北有树,财运光顾,乃是旺财之宅,况且这块地的西北方正对着一棵百年古树,这可是极为旺财运的,而且这块地的正西面正好对着那条通往村子的黄泥道,可谓是宅西有路,财神关顾,也是旺财之兆啊,除此两点之外,村中那条河流从这块地的东面流过,绕村子半圈,俗话说,宅东有水,紫气东来,这里可谓是建宅子的风水宝地呀。”
看了半天,好在是有一块地适合建造房屋,卫长蕖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听秋道长说完,她含笑道:“秋道长如此尽心尽力的为长蕖寻建造宅院的地基,长蕖感激不尽。”
说罢,她便取了一定银子塞给秋道长。
秋道长原本是授秦氏的意,才来帮卫长蕖看宅基地风水的。
若不是宋炀为官清廉,秦氏待人宽和厚道,一般的人还请不动他,况且来之时,秦氏已经塞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给他,他怎好再收卫长蕖的钱。
瞧着卫长蕖递过来的银锭子,秋道长赶紧推脱道:“姑娘不必客气,贫道本是授宋夫人之意,才来替姑娘看宅基地风水的,况且宋夫人已经给过贫道五十两银子了,姑娘的银子,贫道怎好在收,若是再收下姑娘的银子,那贫道真成贪图钱财之辈了。”
秋道长不肯收,卫长蕖却坚持要给,秦氏的情她是记住了,但是这秋道长替她做了事情,收下这些银两是理所当然之事,她从不欠任何人的银钱。
她瞧着秋道长道:“秋道长,宋夫人给你的那五十两银子,那是宋夫人的心意,而今,你替给看了宅院基地的风水,这是福泽几代的事情,这点银钱,是你应该得了,怎么就成了贪图钱财之辈呢,宋公子,你说是吧,”说话间,卫长蕖看了宋礼学一眼。
宋礼学与卫长蕖对视一眼,才道:“秋道长,卫姑娘说得有道理,你就收下吧,难道我们还不了解秋道长你的为人么,怎会将那些贪图钱财之辈与秋道长混为一谈。”
“是啊,秋道长,这是长蕖这丫头的一点心意,你就甭客气了,收下吧,”赵德全也帮忙劝说。
秋道长这才接下银两,道:“也罢,既然卫姑娘如此执意,那贫道便收下。”
看完宅基地,卫长蕖便领着众人往回走。
恰巧这个时候,老卫家长房女儿卫长燕,还有几个婆娘正在水井边打水洗衣服,赵德全的婆娘焦氏也在其中。
从水井所在的位置,能隐隐约约能看见田地间的情形。
卫长燕抬头之间,无意间正好看见了卫长蕖,赵德全正领着两个外人在田埂上走着,她略微扫了卫长蕖,赵德全,还有秋老道一眼,然后视线久久落在身穿青色缎袍的宋礼学身上。
今日宋礼学身穿一件纯青色缎袍,腰间束着锦纹玉带,袍子上垂着一枚镂空的玉佩,纵使他走在乡野的田埂之间,也难以遮挡他那一身的书生气质。
宋礼学本来就长得青俊,又作一身富贵的打扮,自然是引诱得卫长燕多看了几眼。
焦氏瞧着卫长燕盯着宋礼学看,便带点讥讽意味,道:“长燕丫头,你就甭瞧了,就田埂上走着那位青袍公子,人家可是县太爷宋大人家的公子,咱们这些小门小户高攀得起吗?”
一听说是县太爷的公子,卫长燕眼睛都亮了。
想她卫长燕可是十里八村的一枝花,要模样有模样,老卫家祖上可还出过县太爷呢,她也算得上是官宦之家的后代吧,谁说她高攀不起了。
若是她能嫁给县太爷的公子,那可就是正儿八经的官家少夫人了,光是想想,她就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卫长燕看向焦氏,确认道:“大婶子,你咋知道那位公子就是县太爷宋大人家的公子,不会是骗我们的吧,”她故意说话去呛焦氏,就是想要确定消息的真实性。
“是啊,可不是骗我们的吧,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县太爷的公子爷怎么会跑到咱们村来,打死我也不相信。”
“我也觉得,那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娇生惯养的,咋可能跑到咱们这种小山村来。”
卫长燕说话,便有其她两名妇女附和。
焦氏见她们不相信,气得丢下手中正在搓洗的衣裳,道:“我为啥要骗你们,我骗你们能多长块肉出来不,我男人可是村长,大小也算是个官吧,我家男人知道的事情,铁定是要比你们一般人家多一些。”
当焦氏说到这“官”字时,几个妇人,包括卫长燕脸上都露出了几分嘲讽。
焦氏却装作不见,继续道:“今儿这位年轻公子很早便找到了我家,还自称是县太爷宋大人家的公子,我男人听说后,半点可不敢怠慢,未必这样的事情,我还敢随便说来哄骗你们。”
听见焦氏说得有模有样的,几个妇人便都相信了她的话。
卫长燕好奇道:“大婶子,你知道县太爷家的公子来我们十里村做啥不?”
“是啊,来做啥的,赶紧的,告诉我们吧。”
卫长燕带头这么一问,其他几个妇人也干脆将衣服丢在盆中,停下来摆会儿龙门阵。
瞧着大伙儿都来了兴致,焦氏高傲的扬起下巴,卖了几分关子,才慢慢道。
“那年轻公子与那老道一进门,便拉着我男人,让我男人带他们二人去山神庙找长蕖那丫头,我隐隐约约听见,好像要看什么宅基地来着。”
又一个俊俏公子是来找卫长蕖的。
焦氏说完,卫长燕挑眼远远的望向田间,她的视线落在卫长蕖的身上,眼神中带了明显的嫉妒。
她就想不明白了,卫长蕖那贱丫头有啥好,有她漂亮吗,有她温柔吗,为什么那些英俊的,有钱的公子都喜欢围绕在她身边打转。
瞧着卫长蕖领着三人渐渐的朝村口走进,卫长燕简直是嫉妒得要发狂了。
她嫉妒得狠狠的咬了咬自己的下唇,不知不觉间将自己的下唇咬得发白。
卫长蕖,赵德全领着宋礼学,秋老道就要走到了村口的大柏树下了,就在这时候,卫长燕突然丢下手中的活儿,拔腿就朝村口跑去。
焦氏见她跑得急,开口便大声问:“长燕丫头,你这衣服不洗了,这是要去哪里?”
“大婶子,你别瞎管别人的闲事,”她头也不回,便不耐烦的回答了焦氏的问话。
卫长燕一口气跑到村口的大柏树下,这时,正好赶上卫长蕖领着人走过来,她张开双手堵住了卫长蕖等人的去路。
“卫长蕖你这个贱丫头给我站住,”卫长燕像是没看见赵德全一样,她冲着卫长蕖便大呼小叫。
卫长蕖冷盯着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赵德全皱眉呵斥道:“什么贱丫头不贱丫头的,这一大清早的,长燕你是发疯了不成。”
“村长叔,这不关你啥事,你就甭多管闲事了,”卫长燕是半点不害怕赵德全,她说完,转目看向一旁的宋礼学,那目光顿时柔和下来,脉脉含情道:“公子,你可别被卫长蕖这贱丫头的外表所蒙骗了,这贱丫头狠着呢,她不孝顺长辈,敢大骂长辈,甚至还敢对长辈动手,我娘可是这贱丫头的大伯娘,前些日子,我娘的手就被这贱丫头给掰断了,还有,我是这贱丫头的堂姐,我的手指头也被这贱丫头掰断过。”
宋礼学听卫长燕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只是一笑了知。
卫长燕瞧见宋礼学脸上淡淡的笑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公子哥不是都讨厌恶毒,对长辈不敬的女人吗?她说了这么多,怎么好像一点作用都没有。
她问道:“公子,你不相信么?长燕说的一字一句可都是真话。”
宋礼学向来文质彬彬,纵使是不喜欢听卫长燕说的这些话,但是也温声细语的回道:“这位姑娘,不知你告诉我这些有何意,你说的那些都是卫姑娘自己的事情,我是管不着的。”
卫长蕖的目光冷冷的落在卫长燕的身上,这个女人用这样的眼光看着宋礼学,傻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道:“卫长燕,大清早的,你若是想发疯咬人没人阻拦,但是我可忙着呢,没空在这里和你瞎磨叽,好狗不挡道,让开。”
“让开”二字从卫长蕖的口中说出来,语气加重,带了三分气势,简直是命令的口气。
卫长燕吓得身子抖了抖,不自觉竟然就将挡路的手放了下来。
“宋公子,秋道长,咱们走吧,”卫长蕖转动眉目,笑容满面与秋老道,宋礼学道。
“嗯,”宋礼学冲着卫长蕖微微点头,然后瞧了她一眼。
他不曾想,卫长蕖的外表看似柔弱,竟然有如此强悍的一面,这样的女子可真是有些意思。
卫长蕖等人走出一段路之后,卫长燕依然杵在原地,她目光尖锐的盯着卫长蕖的背影,狠狠的跺了跺脚,只见她脸上,眼睛里含着浓浓的嫉妒之意。
几人走到分叉路口之时,卫长蕖看向赵德全道:“村长叔,今天早上耽搁了你不少时间,害得你没能下地去干活,长蕖实在感激不尽,不如这样吧,村长叔你今早就去我那山神庙吃早饭,一来可以陪宋公子喝杯酒,二来可以陪秋道长说说话。”
赵德全有些不好意思道:“宋公子,秋道长难得来十里村一趟,我本打算想请他们二位今早上我家去吃早饭呢,既然长蕖你先开口邀请了,叔便恭敬不如从命了,”也罢,自家那婆娘烧的饭菜,他也有些拿不出手招待有身份的贵客。
说完,赵德全快速跑回家打了声招呼,便跟随卫长蕖上了山神庙。
因为昨日秦氏便提及要找人上门帮她看宅基地的风水,卫长蕖便提前买了许多吃食在家里放着。
她今早出门的时候,还特意叮嘱了江氏几句,让她先别急着做早饭,等自己忙完回来之后亲自下厨。
------题外话------
我失言啦呀,今天没有一万更
身体的确是革命的本钱。
妹纸们抱歉啦!
感谢昨日给票票的妹纸们,么么哒
第七十二章 巧打,二姑子
恭喜您获得一张月票
赵德全知道山神庙简陋,卫长蕖娘三人是临时住在那里,所以并没有买家具桌椅等东西。
他趁回家打招呼,说去山神庙陪宋礼学,秋老道吃饭,喝酒,便从家里捎一张小四方桌,几把椅子。
回到山神庙之后。
江氏已经蒸好了一锅馒头。
今早吃的馒头并不是普通的白面馍馍,而是紫芋夹心馒头。
夹心馒头的做法自然是卫长蕖提前教给她的。
因为蒸馒头比较耗费时间,卫长蕖怕早上的时间不够用,耽误了她去醉香坊做事,做夹心馒头的方法也简单,江氏看看便能学会,就干脆教着她做了。
先是将紫芋去皮,大火蒸熟。
再将紫芋捣成紫芋泥,将紫芋泥倒入白面粉中,慢慢加水和面,将紫芋泥与白面粉和均匀,揉成一个紫色的面团子。
和好紫芋面团子之后,另外再重新和一个白面团子。
待两个面团都发酵膨大之后,将两个面团叠在一起,用擀面杖擀成宽皮,再将宽皮卷起来,卷成手臂粗的面棒子,最后用菜刀切成一个一个的面剂子,下锅蒸熟就好了。
几人进屋,赶巧就碰到江氏刚揭开锅盖。
一阵滚热的热气从锅中升腾起来,满屋子都是紫芋夹心馒头的香味。
赵德全闻着香气扑鼻的味道,肚中顿时涌动几下,他看向正在忙活的江氏道:“长蕖娘,你这手艺可是好哟,这满屋子的香味,闻着我都想流口水了。”
这话,可是赵德全的心里话,想想自家婆娘做的饭菜,不是粗面饼子,就是水煮疙瘩,天天吃都是那几样。
江氏一边忙,一边道:“村长,你可别这样夸我,我哪里会做这些,这可都是长蕖教我做的。”
“长蕖是个能干的孩子,长蕖娘,你这几年吃的苦头多了,往后就只管享闺女的福喽,”赵德全说着,提了椅子便领着秋老道去一旁坐下说话。
倒是宋礼学瞧见锅里彩色的馒头,不禁好奇的问卫长蕖:“卫姑娘,这锅里蒸的是馒头吧,我可从来没吃过彩色的馒头。”
宋礼学没有其他嗜好,最大的嗜好便是对各种美食感兴趣。
卫长蕖瞧见他盯着锅中的馒头看,含笑道:“这是紫芋夹心馒头,宋公子是否需要先尝一个。”
她是不讲究什么礼节不礼节的,想吃就吃,平时做饭的时候,若是小萝卜头盯着流口水,她都会提前拿东西给他当零嘴吃。
可是宋礼学不同,他一身书生气质,在别人家里做客,最注重的便是礼节了。
他冲着卫长蕖摆了摆手,道:“多谢卫姑娘好意,不必了,待会吃早饭的时候,不就可以尝到这夹心馒头的美味了吗。”
“既然如此,请宋公子先到一旁坐一会儿,”卫长蕖也不强求。
待锅里的热气散完之后,江氏将夹心馒头起锅,用盘子装好,先端去桌子上摆好。
小萝卜头瞧见家里有客人,娘跟姐姐都在忙,也十分懂事的自个玩耍。
江氏生火,卫长蕖炒菜。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卫长蕖总算是做好了早饭,将炒好的菜起锅,端上桌。
江氏赶紧准备碗筷,杯子,酒水。
卫长蕖一共炒了八道菜,摆了满满一桌子。
有糖醋鱼,红烧排骨,鱼香茄子,白菜肉丸子汤,芙蓉蒸蛋羹,炝炒洋荷笋,松木菌肉片,外加一盘锅贴饺。
宋礼学,秋老道并不是缺钱的人,看着卫长蕖烧这一桌子菜,也不觉得稀奇,而赵德全却傻眼了。
当卫长蕖母女俩将一道道菜端上桌,他看得眼睛都直了。
瞧着满桌子色香味俱佳的菜,这可是酒楼里才能吃到的。
就算是过大年,整个十里村有谁家舍得吃得这么丰盛年夜饭,这一道道的菜,又是整鱼,又是鸡蛋,又是肉的,老稀罕了,可得费一两银子吧。
卫长蕖拔了酒塞,准备给宋礼学等人斟酒。
这是她昨日专程在止水镇买的一瓶竹叶青。
替宋礼学,赵德全斟好酒之后,轮到秋老道之后,卫长蕖挑眉问道:“秋道长是否喝酒。”
虽然道家不忌口,但是也不乏有道家之人为了修身养性,不沾荤腥,不食酒水。
卫长蕖招待得极为周到,秋老道回道:“酒水穿肠而过,又有何喝不得,多谢姑娘盛情款待。”
替秋老道斟上一杯酒之后,众人便开心的开始吃早饭。
虽然宋礼学在醉香坊已经尝过卫长蕖的手艺,但是此刻在这种情形之下吃顿农家饭,与在酒楼里相比,又别是一番风味,他更是每尝一道菜都要夸赞一番。
秋老道同样是吃得一脸笑眯眯的,十分满意,有赵德全陪着他说话,也不觉得闷。
一顿饭吃下来,大家都吃得心满意足。
特别是赵德全,只见他放下筷子之后,接二连三猛打了好几个饱嗝,别怪他贪心吃得太多,而是如此丰盛,味美的饭菜,他活了这么大半辈子还是头一次得吃,一时好吃就收不住嘴,不知不觉竟然就吃撑了。
江氏见大家都放下了筷子,便准备将碗筷收拾起来,准备洗碗。
本来卫长蕖是想帮忙的,但是被江氏制止了,江氏将桌子擦干净之后,她便坐在桌上与宋礼学,秋老道,赵德全三人摆龙门阵。
小萝卜头乖乖坐在姐姐的身旁,只见他将两只手肘放在桌子上,支起自己的下巴,瞧见姐姐在谈正事,也不吵不闹的,只转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会儿瞧瞧这个,一会儿又瞧瞧那个。
宋礼学吃饱喝足,此刻正舒舒服服的坐在椅子上休息。
他想到卫长蕖要建宅院,突然提议道:“卫姑娘,若是你信得过我,我倒是认识一个专门给大户人家建造宅院的师傅,可以简绍给你认识。”
听说宋礼学认识修房建宅的师傅,卫长蕖顿时起了兴趣。
她淡淡回道:“宋公子哪里的话,宋夫人如此关照长蕖,我自然是信得过宋公子,若是宋公子愿意简绍此人,长蕖感激不尽。”
卫长蕖想,她毕竟没有宋礼学那般了解止水镇,这建造宅院是头等大事,必须请止水镇最好的工匠,既然宋礼学主动向他推荐此人,想必此人应该是位修房建宅的能工巧匠。
宋礼学见卫长蕖欣然接受,不自觉脸上就露出了几分笑意。
“既然卫姑娘同意了,我便回去与他说说,此人姓毛,四十多岁,是止水镇顶顶有名的建宅师傅,止水镇许多大户人家的别院,都是请这位毛师傅去督促建造的,他手里建造出来的宅子,不但采光好,通风好,更是冬暖夏凉。”
“如此甚好,”卫长蕖看着宋礼学,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既然这位毛师傅如此有名望,还得劳烦宋公子去他哪里跑一趟了。”
“卫姑娘不必客气,此乃小事一桩,”宋礼学笑着回道:“只希望宅院建成之后,卫姑娘能邀请我喝杯乔迁喜酒,我便高兴了。”
卫长蕖颔首,道:“这是自然,宋夫人,宋公子如此帮助长蕖,待宅院建成,长蕖一定亲自携上请帖上衙门去邀请宋公子以及宋夫人。”
卫长蕖又陪着聊了一阵子,直到苏成赶着马车来接她,宋礼学,秋老道才随她一道回了止水镇。
这日,正值老卫家二姑子卫文绣回家探亲。
刚好过了吃午饭的时间,卫文绣就带着自家的两个小子,王川海,王川河进了老卫家宅子。
王川海比卫长蕖长一岁,王川河与卫长羽是一年出生的。
因为家里有人,老卫家的宅院门半开着并没有关,卫文绣手里提着一个包袱,领着两个小子大摇大摆了就走进了院子。
她前脚刚跨过门槛,便扯开嗓子大声喊:“娘,大嫂,你们在家吗,快出来帮我拿下东西。”
这时候,卫老爷子,万氏都坐在正屋里午休,万氏听见自个女儿的声音,顿时高兴得不得了,鞋子没穿好,就跌跌碰碰的想出门去迎接自个的女儿。
卫老爷子瞧见万氏走路跌跌碰碰的,皱起眉头,冲着她背后就啐:“老婆子,你着啥急,臭鞋子没穿好就往外面跑,是赶着去投胎吗。”
想着女儿回娘家,万氏心里高兴,也懒得理会卫老爷子。
她头也不回就道:“绣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当然得跑快点,不像你这个没心没肺的老头子。”
说完,万氏就跨出门了门槛,出了房间,几步就走到了院子里。
大房那边,姚氏听见响动,也赶紧出门。
她高高兴兴走出门,心想到,二姑子让她帮忙去提东西,想必二姑子这趟回娘家带了不少好东西。
万氏,姚氏一前一后走到了院子。
万氏瞧见自个的闺女赶路走得满头汗水,那个心疼得哟。
“绣,你可算是回来看娘了,川海,川河,姥姥的好外孙子,过来让姥姥瞧瞧。”
“娘,我回来了,这回回来打算多住几天,”说完,卫文绣看向姚氏,她道:“大嫂,你还愣着做啥,我都赶了这么半天路了,你赶紧的,将我手里的包袱接过去呀。”
卫文绣话落,万氏也跟用她那尖锐的眼神,刮了姚氏一眼。
“老大家的,你咋那么不懂事呐,你二妹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咋也不晓得给她拿一下行礼,亏得你这把岁数了,咋越来越不懂事了。”
万氏劈头盖脸,便将姚氏骂了一通,卫文绣听着万氏数落姚氏,心里却是洋洋得意。
无论是大房的姚氏,三房的杨氏,还是老四房那丧门星,都不及她卫文绣在老卫家的地位。
卫文绣这个二姑子刚进门,姚氏便被自个的婆婆骂了一顿,她这心里对卫文绣十分不满。
她嫁入老卫家最早,没少受这二姑子的气,可偏偏万氏将这二姑子当成含在嘴里的宝,她是碰不得,骂不得,活活憋着一口怨气在心里。
虽然姚氏不乐意,但是她此刻却惦记着卫文绣包袱里面的东西。
这二姑子此次带了好东西回娘家,她若是与二姑子闹翻了,这包袱里的好东西不得全都归了自个那老不死的婆婆了吗。
“娘,你骂得对,是儿媳妇怠慢二姑子了,”姚氏憋着心里那口怨气,认了错,还一脸笑眯眯的伸出手准备接过卫文绣手里的包袱。
“二姑子,瞧这日头毒辣的,你赶路辛苦了,你赶紧的将包袱交给嫂子吧。”
面对姚氏一脸笑眯眯的模样,卫文绣半句话未与她说,随手便将自己的包袱挂在了姚氏的手上。
姚氏将那包袱提在手里一掂。
感觉到手上轻轻松松的,她心里顿时就有些不高兴了,这二姑子刚走进院子就嚷着让她出门迎接,她还以为是带了什么好东西回娘家,太重了,就这包袱里的东西,轻飘飘的,一个手指头都能拧得起来。
姚氏心里不乐意,便轻声的问了一句:“二姑子,你这包袱里装的啥。”
卫文绣瞧了姚氏一眼,不耐烦道:“还能装个啥,就装的我和两个孩子的换洗衣裳,这次我们娘三准备多住几天,所以才带了换洗的衣裳来。”
包袱里就一些换洗的衣裳。
姚氏心里的算盘落空,心里更是老不乐意了,却又不敢当着万氏的面给卫文绣甩脸色。
依然不死心,她看向卫文绣,再三确定道:“二姑子,除了衣裳真的没别的了?”
其实姚氏是想问——比如里面有没有藏银票,银锭子啥的。
“大嫂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再三这样问,是嫌我回娘家没带啥好东西来吗,”卫文绣不是傻子,同样的话,姚氏问了两遍,她当然明白姚氏话里的意思。
“娘啊,女儿这才踏进家门,就被嫌弃了,算了我还是领着两个孩子回去吧,川海,川河,给姥姥说再见。”
卫文绣边说,还一边哭闹,只见她拉着王川海,王川河就要往门外走。
当然,她这是故意做给万氏看的,好不容易回趟娘家,连水还没喝一口,她怎么可能真拉着王川海,王川河就走了。
可是万氏瞧见自个女儿作势要离开,心里着急呀。
她几步赶上卫文绣,张开两只胳膊就将门口堵死。
“绣啊,你咋能说走就走哟,有娘在,谁也不能将你赶走,你想住多久都成。”
见卫文绣停下了脚步,万氏才转动眉目,一双尖锐的视线狠狠刮了姚氏几眼,道:“老大家的,你咋能这样狼心狗肺呢,你二妹好不容易回来住两天,你咋能赶她走,天刹的,老大咋娶了你这个恶婆娘哦。”
“绣,我们走,有娘在,别怕你大嫂,”说着,万氏便拉着卫文绣的手进屋,王川海,王川河紧随其后。
姚氏吃了闷亏。
待万氏领着卫文绣进屋之后,她才往地上狠狠的喷了口唾沫,轻声骂道:“我呸,都是生了两个娃的老母猪了,还当自己是大小姐,抠门的狗东西,回趟娘家连匹毛都舍不得带,还要多住几天,脸皮子可真够厚,当咱们老卫家欠你的不成,狗东西。”
姚氏骂骂嚷嚷几句,心里舒坦了,这才换了副脸面,提着卫文绣的包袱进屋去。
卫文绣进屋,就被万氏拉去正房里摆龙门阵。
到了烧晚饭的时间,万氏才吩咐姚氏将家里的腊肉,鸡蛋,白面都拿出来做了吃。
这可是家里的好东西,平日里隔几日都才舍得吃那么一点点打打牙祭。
听万氏一下子吩咐将家里的腊肉,鸡蛋,白面全都拿出来做了吃,姚氏疼得心都在滴血了。
自个的男人,儿子,儿媳妇都在地里干农活,姚氏独自一人在灶房里烧火做饭,她又要顾着烧火,又要顾着炒菜。
一顿饭做下来,万氏,卫文绣简直被她骂了千儿八百遍,老卫家祖宗八代都给骂了个遍。
晚饭的时候,一共摆了两桌子,正屋里摆了一桌,灶房里摆了一桌,王川海,王川河,卫文青,卫长树陪着卫老爷子在正屋里吃。
万氏,姚氏,卫文绣,卫长燕,还有姚晓芸抱着个孩子挤一桌,在灶房里吃。
吃饭的时候,卫长燕瞧着碗里的腊肉,馋得直咽口水。
她心想到,每次二姑回趟娘家,自个的阿婆就最舍得了,恨不得将家里所有的好东西都摆上桌给二姑一家吃个遍,真是偏心眼。
“绣儿,赶紧的,趁热吃,”万氏接连往自个闺女碗里夹肉。
卫长燕瞧见自个的二姑动筷子了,才敢伸手去夹碗里的腊肉吃。
可是她的筷子刚靠近一片肥腻的腊肉,就被万氏狠狠用筷子拍开,只听得万氏严肃道:“一个姑娘家的,咋这么嘴馋,将来若是嫁出去,你婆婆不啐死你,你二姑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这肉留给你二姑吃。”
教训完卫长燕,万氏更是将那碗腊肉移了个位置,直接搁在了卫文绣的面前。
“绣,这腊肉可香着呢,你多吃点。”
卫文绣瞧见那油腻腻的腊肉,顿时胃口大开,理所应当的一片一片往自己碗里夹。
姚氏,卫长燕,姚晓芸瞧着卫文绣吃得满嘴流油,她们是半点腊肉味都没尝到。
姚氏啃了几口粗面馍馍,微微垂着头,狠狠的将万氏咒骂一番——老不死的,老东西,只知道护自个的闺女,杀千刀的,最好是吃腊肉时被咽死。
姚氏一边啃着干瘪瘪的粗面馍馍,一边想啊,咒骂啊,想着想着,她竟然又想到了王老实家卖地的事情。
她突然抬起头来,一对眼珠子尖锐得发亮。
老四房那贱骨头不是能出四十八两银子去买王老实家那几块坡地么,听长燕说那贱骨头还准备要盖宅院,这就证明那贱骨头手上还有钱。
想到卫长蕖手里还有钱,姚氏心里就一阵激动,仿佛那些钱是她的一样。
虽然她不敢去招惹老四房那贱骨头,但是可以挑唆二姑子上山神庙去找那贱骨头要钱呀。
二姑子可是个厉害的主,指不定能制住老四房那贱骨头,若是制住了那贱骨头,那贱骨头手中的钱不全归了老卫家。
姚氏认为自己想到了一个不错的主意,顿时心里乐呵极了,不知觉间脸上竟然露出了笑意。
卫长燕瞧见自个的娘,一边啃馍馍,一边傻笑,以为自个的老娘氏中邪了。
她用手肘拐了拐姚氏,道:“娘,你这是咋了,为啥一个人笑呐。”
姚氏收拢脸上的笑意,这才发现卫长燕,姚晓芸,万氏,卫文绣正都瞧着她。
万氏呵斥道:“老大家的,你不好好的吃饭,傻笑个啥,被鬼上身了不是,没个正经。”
此刻,姚氏一心想着发财的事情,哪里有心思在意万氏骂她几句。
“娘,我只是想到了一些开心的事情,一时不小心就笑了出来。”
“你别是见鬼,发疯就好了,”骂完姚氏之后,万氏赶紧的继续吃饭。
吃完晚饭之后,姚氏将洗碗,收拾屋子的活儿交给了自个的女儿和儿媳妇。
只见她拉着卫文绣就上了自个的房间。
刚吃过晚饭,卫文青正陪着卫老爷子摆龙门阵,房间里就姚氏与卫文绣两人。
进了屋,卫文绣甩开姚氏的手,不耐烦道:“大嫂,你这是干啥,鬼鬼祟祟的,有啥话,不能在院子里当着大家的面说吗?”
“二姑子,你小声点,”姚氏示意卫文绣小声些,她可不想让万氏知道,是她挑唆二姑子去对付老四房那贱骨头,若是二姑子能讨到银子,万氏自然欢喜,若是连二姑子也被老四房那贱骨头收拾了,万氏一准饶不了她。
卫文绣安静下来,姚氏看着她,小声道:“二姑子,我要告诉你的自然是好事。”
“好事,”卫文绣狐疑的瞧着姚氏,显然有些不相信——告诉她好事,她这个大嫂会有这么好心。
姚氏继续道:“二姑子,你知道吗,如今老四房那贱丫头可有钱了,那贱丫头居然花了四十八两银子去买王老实家那几块破地哟。”
“你说说,这贱骨头咋对外人这般好呢,自己的阿公阿婆一把年纪了,没见着那贱骨头买点好东西上门瞧瞧,杀千刀的,亏得我们大房养了这贱骨头这几年,可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呀。”
姚氏添油加醋的说完,果然,卫文绣是听得有几分怒气冲天。
她咬着牙,狠狠道:“这贱骨头真有这么多钱,大嫂你不会是骗我的吧。”
“二姑子,我咋可能骗你呐,那贱骨头刚买了地,听长燕说,人家今儿又请了风水先生来看风水,说是要准备盖宅子,”怕卫文绣不相信,姚氏又道:“听说那贱骨头如今可是在镇子上的酒楼里做事,一个月赚好几十两银子呢,可老有钱了,那贱骨头天天吃白面馍馍,吃肉,吃鸡蛋,这些稀罕的东西,咱们老卫家可吃不起。”
“前些日子,我想着让那贱骨头拿些银钱出来孝敬爹跟娘,毕竟爹跟娘年岁大了,得吃些好东西补补身体,这不,我便带着长燕,晓芸上山神庙去找那骨头讨要点钱,可是那骨头不但不肯给钱,还二话不说便将我们娘三人打了出来,可怜我家长燕被那贱骨头掰歪了指头,晓芸被那贱骨头狠狠扇了两个耳光,那贱骨头甚至连我这个大伯娘都敢动手,我的两只手腕哟,现在都还疼着呢。”
姚氏说得绘声绘色,卫文绣更是听得心头鬼火冒。
她大骂道:“杀千刀的贱骨头,竟然敢对长辈动手,看我今儿不去打断她的两条腿,拧断她的两条胳膊。”
姚氏瞧见卫文绣怒气汹汹的模样,心想,此事成了。
“二姑子,趁现在还没天黑,我陪你去山神庙走一趟,一来好好教训教训那贱骨头,二来如今那贱骨头可有钱了,我们趁机去讨些回来,拿了钱给爹娘买些好东西补补身子,再说了,川海不是要议亲事了吗,这不也得需要花钱呀,那贱骨头对外人随便出手都是四十八两白花花的银子,可不老有钱了,讨了钱之后,嫂子分你一些。”
谈到钱,卫文绣也跟着心花怒放。
她再不犹豫,冲着姚氏便道:“大嫂,赶紧的,咱们这就走。”
姚氏与卫文绣走出院子,正准备出门,这时候,万氏,卫老爷子等人正坐在院子里聊天,万氏瞧见自个女儿要出门,便喊住问道:“绣,这么晚了,你这是要去哪里。”
听到姚氏喊,卫文绣只道:“娘,我和大嫂就在村子里走走,不走远了,”说完,卫文绣便与姚氏走出了老卫家宅门。
两人气喘吁吁的上了山神庙,才走到山神庙附近,就瞧见昏黄的油灯光晕从门间透出来。
姚氏瞧见那灯光,便对卫文绣道:“二姑子,你瞧见没,这天可还没完全黑,这贱骨头都舍得点上油灯了,可不是老有钱了,咱们老卫家都舍不得这样( 秀色锦园之最强农家 http://www.xlawen.org/kan/34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