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阅读
争气,实在大明朝那特有的藩王制度,让藩王们没有什么机会做什么。
“夫子,找你来就是想问你一下,晚上本藩宴请吴三桂,本藩该如何处理?”
赵彦杰想了一下:“王爷这个信号放的很好,吴三桂,现在看似风光无限,朝廷倚重于他。可他毕竟是个武将,还是武举出身,这些年若不是立下了一些功劳,加上他会做人,这辽东总兵可轮不到他。对于王爷这里,他应该也是在害怕的,虽然您无权无势,但是您的圣宠现在众人皆知,他又怎会不知轻重,所以说晚上您大可放低一点姿态。”
朱慈煃点点头,也是啊。明朝武将的地位实在是可怜,怪不得大家都不愿意当兵吃粮呢,军人啊,一旦失去荣誉,就快成地痞流氓了。
“王爷,其实皇上这是偏向您呢。这次说起来,是您没理,而且是您占了上风。要是皇上在对吴三桂作出处置,那就很不好了,毕竟吴三桂还是一个将才。”
这一声叹息,朱慈煃也明白,若不是因为明朝的藩王制度,他一个堂堂亲王,何须这么在意一个区区总兵?也是现在大明天下正值多事之秋,实在经不起乱子了。
自己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他吴三桂不是白痴,他也不会做出要王爷当众道歉的事情,那是找死。只要您说几句场面话就好了,主要是对那些被打的士兵做做文章就够了。左右不过是个面子功夫。自己的名声已经够臭的了,也不在乎这点小事情了。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还是在外面好啊。
三十二章 “和解”
品香居,不过是北京城中众多酒楼之一,只是这里背后的势力却不一般。朱慈煃为什么选在这里,可不是他真的要暗中做什么。吴三桂也不是笨蛋,怎么会不防着自己,而就凭他现在手上这点实力,还真奈何不了吴三桂。而选在这品香居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酒楼的后台大老板就是锦衣卫。
这里发生的事情直接会上达天听,只要自己做的差不多了,吴三桂若还不依不饶,不用自己说,崇祯皇帝老子那边自然有处置。不过分析一下,那吴三桂也不是不知轻重之人,若是为这么一点事情就和自己结成死仇,他也就不配做那千古留名的大汉奸了。
本来他的身份比较高,应该是他晚来一点的。但是现在他是这场宴席的主人,又是受了命令,也只有放下身段了。先出发了,在他正要出府的时候,谢云沛悄悄来禀报:“王爷,都安排好了,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的人就将吴三桂那个王八蛋暴打一顿,给您出气。”
朱慈煃眉头登时拧了起来:“谁安排的?谁让你布置人手的?本藩今日是去和解的,不是去找事的,你怎么敢如此大胆?”
听着自家王爷声音越来越严厉,谢云沛急忙请罪,心中对进言的下属恨死了。他也奇怪,以自家王爷的性子,怎么可能软?他也判断这是一场鸿门宴,虽然不敢真要了朝廷命官的命,但是打他一顿,却是王爷现在应有的做派啊。可没成想,马屁没拍好,拍到马蹄子上了。
“小人这就去撤掉。”
朱慈煃踹了谢云沛一脚:“自己去领十板子。在要自作主张,有你好看的。”
谢云沛也知道,王爷这般处罚自己也是在立威呢。王爷年级还小,这府中人有点其他心思很正常,可人是会长大的,现在王爷这个样子就是在向府中人宣布,他长大了,谁要是还恃宠而骄自以为是,那就等着被收拾吧。连谢云沛这样的王爷心腹都挨了板子,别人,那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现在王爷这样对自己又打又骂的,那就是说,还是当自己是心腹人的,平日里你见王爷的话很少,只要能在王爷心目中更进一步,这一顿板子挨的值。谢云沛是侍卫头子,可知道自家王爷的很多事情,自然清楚,自家王爷的前途定然是光明。有皇帝老子罩着,谁的前途不光明?
朱慈煃坐在轿子中,看着京城中的夜景,心中感慨。虽然大明天灾人祸不断,可这北京城中还是相当的繁华,这里聚集着各种各样的人,这晚上依然是热闹无比。除了宵禁的时候,平时这城市的活力是从白天一直蔓延到深夜的。
到了品香居,朱慈煃上了楼上雅间,心中也在不断的算计。这次既然受了皇帝的命令,可他也不能太软,一定要为自己谋点好处才是。自己是挨了皇帝的训,就更不能让吴三桂好过了,有仇必报,就是现在不报,以后也要报。
正在这里胡思乱想呢,有人来报吴三桂来了。朱慈煃又问了一下时间,心里也有了底,这吴三桂很识相嘛。现在可离着约定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呢,要早到也没这么个早到法啊,这是就是说,吴三桂这么早来,是明显的信号,他打算反客为主,结交自己。奇怪是有点奇怪,不过翻过头来想想朱慈煃也就释然了,吴三桂也是消息灵通之辈,自己现在虽然无权无职,但是自己却和崇祯皇帝很亲近。对于自己这样的小人,在别人的意识里,成事那是不足的,但是在皇帝面前递点小话,坏你的事,那可是一坏一个准。对于小人,尤其是自己对付不了的小人,平常人都不愿意得罪,更别说这些做官的了。
朱慈煃亲自下楼迎接,他已经算计好了,今天他要做足姿态,不单单要完成皇帝的命令,更想从吴三桂这里抠点好处出来,不过这好处能不能弄到,却也难说的很。
一见楼里出来朱慈煃,吴三桂心下也是一惊。这小子身边有高人啊,连自己的心思都算出来了,自己可是提前了半个时辰,想不到对方一个王爷,居然来的比他还早。但凡有点权势的人,谁不是拿着捏着,那里有这么上杆子来的。很明显,自己和对方都是在做姿态,可在做姿态上,自己却处在了下风。
朱慈煃虽然没有什么势力,但是他是皇亲国戚,身份地位都是吴三桂比不了的。眼下这么一副做派,他吴三桂要是在拿事情咬着不放,那要么他是愣头青,要么就是准备和朱慈煃不死不休了。
离着老远的时候,吴三桂行礼参拜:“吉王殿下久候,下官来迟了,赎罪赎罪。”
吴三桂是朝廷命官,‘殿下’是他对于朱慈煃的正式称呼,有官身的人可以称呼朱慈煃为‘殿下’。而一般人,连称呼朱慈煃为‘殿下’的资格都没有,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啊。
见吴三桂这个样子,朱慈煃眼睛一亮,当下也是上前拱手为礼:“吴总兵免礼,请。”
以朱慈煃那王爷的身份,是根本不需要给吴三桂还礼的。现在他也是做一个姿态,拱手为礼,这是最简单的礼节,可也表明了和解的意思,已经算的上很给吴三桂面子了。其实就是他不还礼也没人说什么,他是藩王,身份高贵,他还礼,别人可以说他是谦虚;若不还礼,大家也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两人有说有笑的走了进去,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是多年的老朋友呢。宴席之中,倒是一团和气,不过朱慈煃故意的将言不由衷的表情显露出来,他心中清楚,这个时候若是城府太深,必然受到吴三桂的戒备,而锦衣卫那些人也不是傻子,一旦看出来,自己前面假装纨绔的功夫可就白费了,说不好还会引起崇祯皇帝不必要的猜忌。
现在他这么一副表情,很容易让人知道,他是因为受了皇命,不得不委曲求全。吴三桂自然知道,他当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只是见到朱慈煃这般做派,他的心中也安定了下来,只要你是个有缝的蛋,那就好敲开。能把不满写在脸上的人,那就不是什么可怕的人。这朱慈煃,到底还是嫩了点哇。
想到此处,吴三桂心中也有了计较:“殿下邀请,下官愧不敢当。”
朱慈煃做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事情由本藩而起,自然也应该由本藩来结束。都是为国征战的将士,本藩确实过了。当日经事之壮士安在?”
“殿下言重了,些许小事,何足挂齿。殿下宽宏大量,下官敬王爷一杯,前事皆过。”吴三桂也是故意给朱慈煃一个台阶下,前面是朱慈煃的人骄横跋扈,现在又成了朱慈煃宽宏大量了,这一下好像是朱慈煃为胜利者一般。
呵呵一笑,朱慈煃摆摆手。在一边的谢云沛带着几个当日出手的侍卫站了出来,对着吴三桂的几名亲兵举起酒杯:“各位壮士,我们敬佩为保家国征战的好汉,请。”
这一下是就是赔罪的意思了,这一杯酒就是姿态。若真的要他们当众道歉,那是不可能的,若是朱慈煃这样做,那他藩王的颜面可就不保了。说不好听一点,打狗还要看主人呢,这样的场合之下,这些人代表的也是吉王朱慈煃的脸面。
朱慈煃也适时的站了起来,肃容而言:“大明边疆的平安是将士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你们是朝廷最忠诚的卫士,是国家最无畏的守护者。皇上对于真正的好汉,一向是很看重的,将士们,满饮此杯,本藩代皇帝感谢你们用生命守护着朝廷。”
这一番话说的那叫个斩钉截铁,知情人自然知道这位是在装腔作势。可是那些亲兵那里知道这些,朱慈煃这位藩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人物了,更不要说现在朱慈煃还拉着崇祯的旗号,更让这些人心中感激。从来他们只是朝廷眼中的看门狗,今日终于有大官将他们当人看了。
这么一下,吴三桂和朱慈煃的矛盾就算完了,谁也不会找不自在的说这个事情。吴三桂忽然冒出一句话:“殿下厚赏,是儿郎们的福气。只是下官有一事想请殿下帮忙,不知道?”
让我帮忙?帮你做什么?朱慈煃不动声色:“说说看。”
“殿下,下官此次回京,一个是省亲,在一个便是催饷。”
催饷?现在我可知道一些你们的猫腻了,这大笔的饷银下去,又有多少能到士兵的手上?在现在,似乎就没有一个满编的军队,到处都是吃空饷,玩猫腻的,军中的装备也是能减就减,都想着人命不值钱啊,这样的军队不败才怪。只是这厮什么心思?刚刚和我打完架,现在却想让我帮忙讨军饷,这家伙是什么用心啊?
三十三章 凶名在外
心中在算计,朱慈煃嘴上却在应付:“怎么军中缺饷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确实是头等大事啊。”
吴三桂呵呵一笑:“殿下体恤我们这些厮杀汉,下官代替辽东将士多谢殿下恩德。”
“只是朝廷有规矩,本藩也不好越俎代庖啊。这粮饷一事本藩可也插不上话,都是朝廷官员主管的事情吗。”先推开在说,鬼知道这小子安的什么心思。
“殿下客气了,谁不知道殿下现在圣眷正隆,这事情在别人看也许很难,可在殿下这里,也不过是和皇上之间的几句闲聊而已。”吴三桂的笑容显的无比真诚。
见朱慈煃一直没有说话,吴三桂也是呵呵一笑,这个事情好像就这样过去了,他心中自然清楚,以朱慈煃的能量,是无法左右皇帝的决策的。在皇帝眼中,朱慈煃就是自家子侄,虽然痛爱,但是绝不会因为他而影响朝政。不过这个路子嘛,不妨走一走。
他俩正在这里各怀鬼胎的说话呢,却有人闹腾了起来,外面一阵喧嚣,让朱慈煃直皱眉头。心中却是高兴,居然有人在这个时候找茬,实在是有眼色,自己正不耐烦呢。
朱慈煃故意皱起眉头,喝问到:“外面什么人在喧哗?不知道本藩在此宴客吗?”
外面立即有人禀报:“外面有人称我们占据了他们的房间,要我们退出去。言语之间甚为无礼。”
这下当时朱慈煃发飙的时候了,一拍桌子,满面怒容:“什么人这么嚣张,居然敢让我们退出去,给我打。”这段时间朱慈煃带领一干狗腿子招摇过市,打架斗殴实在是常事,他手下的人胆子都养的很肥了,只要对面的不是当今皇上,他们都敢打。
外面一阵乒乓乱响夹杂着惨叫声,朱慈煃一边假意骂骂咧咧,一边拉着吴三桂出去看热闹。可看见几个人被打,吴三桂的脸色却不好了,急急拉着朱慈煃:“殿下,这些人是内阁陈演的家人,这样不好。”
朱慈煃心中一声冷哼,知道你个王八蛋怕得罪人。明知道这个事情是损人不利己,可今天就是恶心你来了,这时候不拉你下水拉谁下水?朱慈煃当然知道陈演此人,这人是个小人,但是极得崇祯青眼。武英殿大学士,刚刚又被提为内阁首辅,正是风生水起的时候,可和朝臣交恶,这更是给崇祯表忠心的一种办法。
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朱慈煃很温和的说到:“今日本藩宴请吴总兵,怎么能让闲杂人等扰了心境?”一句话说的,好像他多待见吴三桂一样,都不得让别人打扰,实际上他是巴不得赶紧走人呢…………
“殿下言重了,只是这陈首辅…………那个传闻心性气量不大,还是不要得罪为好。”
看着吴三桂悄悄说话,生怕别人听到的样子。朱慈煃心中也有数了,这陈淹是内阁首辅,权力更在六部之上,只要他动点手腕,为难吴三桂一下,这次吴三桂的催饷怕是就黄了。
“哼,别人怕他,本藩却不怕,本藩倒要看看,惶惶天子脚下,他凭什么这般跋扈?”
这个时候下人被打,在下面的陈演也出现了,他要在不出现就实在没面子了。他现在是春风得意,内阁首辅啊,什么人敢扫了他的面子?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雅间,居然有人胆子这般大,不给自己让出来。这样也就罢了,可自己的下人已经亮明了自己的字号,居然还是被打,那就是打他陈某人的脸了,这口气自然是咽不下去的。
这位一登场,便是不一般:“吴总兵啊,你带的好兵,居然打到本官头上了?”
朱慈煃故意站在谢云沛身侧,这个高大的护卫遮盖了他的身形。所以陈演只看到了吴三桂,没有看到他。
朱慈煃现在那里会给吴三桂辩解的机会,迈步出现,一副悠悠然的样子:“陈首辅好威风啊。”
陈淹仔细一看,也是大惊失色。心中不由哀嚎,怎么惹上这位祖宗了?他作为内阁首辅,又结好宦官,自然对崇祯皇帝的心思是知道的。皇帝对吉王殿下的眷顾他那里不知道?自己再得皇帝的赏识,可自己毕竟是外人,这位吉王殿下在皇帝心中却是自家子侄。虽然得罪了吉王殿下自己也不怕,可这位爷凶名在外,自己犯不上为这点小事去得罪他。
变了颜色的陈淹当即大礼参见:“不知吉王殿下在此,下官失礼了。”
见对方嚣张的样子,见了自己还得大礼参拜。朱慈煃心中一阵叹息,这藩王的身份果然好使,虽然限制多了点,但是这个尊贵无比的身份却注定他比大部分人优越。别看这陈淹现在权势滔天,但是见了他,还是得大礼参拜,还是的尊称一声殿下。不过他也明白,这待遇可不是每个藩王都能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和崇祯比较亲近,以陈演的权势,估计一个小宗室人员还入不了他的法眼。
“早就听说内阁首辅陈大人好风仪,今日一见,果不其然,陈大人这样子,真叫个不怒自威。厉害,厉害。”
陈演头上也出汗了,这臭小子,哪壶不开提哪壶,怎么这么没眼色,我这么给你面子,你这小子想干什么?但是他却不敢发作,朱慈煃可不是普通人物,他压不住,这厮一闹,皇上那边必然知道,自己虽然没事,但是被皇帝训斥几句是免不了的,在加上,宫中传来消息,这小家伙和皇上的关系很不错,若他三天两头的去皇帝那边说自己坏话,那谁能放心?
“殿下言重了,下人不知殿下再此,冒犯了殿下,下官这就处罚他们,还请殿下赎罪。”
朱慈煃也就就坡下驴了,这个时候实在没必要和此人闹的太大,毕竟他刚升任内阁首辅,可权势也是不小,实在是没有必要和他闹个不死不休。不过为了自己的计划,也不能对这厮太好的脸色。当下冷着脸说了起来:“罢了,不知者不罪,今日本藩在此宴请吴总兵,你也不知情,此事就过去吧,陈首辅可有意见?”
陈演的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没有,没有,殿下体谅下官,如此厚德,下官那里有什么意见。”
“可惜朝廷有朝廷的律令,本藩就不留你了,你自便吧。”朱慈煃说完拉着吴三桂就进去了,把个堂堂大明内阁首辅,权势滔天的陈演给晾在那里。
等人都进去了,陈演眼中也迸发出仇恨的意思,脸拉的比驴还长。这次他面子丢大了,对于上前好言相劝的老板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心中也将这老板怨恨死了,怎么不早说是朱慈煃这小王八蛋在这里?早知道这小祖宗在,自己也不会丢这么大面子了。朱慈煃,好你个吉王,口口声声说着朝廷律令,你也知道律令不许藩王交结大臣,可你自己却和一镇总兵结交,明显是看不起我陈某,有你好受的一日。
朱慈煃拉着吴三桂进来,也是大笑:“哈哈…………别看这家伙平日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今日这表情,真是精彩啊。”他拉着吴三桂进来,一副亲密的样子,就是要让吴三桂也得罪了这位首辅大臣。传闻这陈淹为人刻薄,一旦得罪了他,必然会受到报复。自己不在乎,就是拖着吴三桂下水了。
吴三桂现在除了苦笑,什么也干不了。今日之事,完全没有他发言的机会。一个藩王,一个内阁首辅,岂是他一个辽东总兵插得了话的。在这个时代,上官说话,下官贸然插嘴是非常失礼的事情,搞不好就是得罪人。他吴三桂虽然是一镇总兵,手掌兵权。可现在重文官轻武职,他自然是不敢放肆的。只是这下可把首辅得罪了,自己该如何自处?这可真是无妄之灾。
朱慈煃拉着吴三桂东拉西扯一阵,也就告辞了。这个时候吴三桂也没有心情去结交这位王爷了,刚刚把内阁首辅得罪了,这次催饷的事情怕是又要黄了。唉,朝廷官员一个拖字诀,他是什么办法也没有。
一回到王府,谢云沛就凑了上来:“王爷,派去跟踪的人回报,陈演这厮,连夜进宫,估计是到皇上那里告您的状去了,您要小心在意啊。”
三十四章 多余的拉拢
朱慈煃摇摇头,不怕他去,就怕他不去。就料到这厮会去皇上那里搞风搞雨,随口说到:“我自有分寸。”
谢云沛心中也是大震,他可不是因为自家王爷料到了陈演的行动而震动。而是因为朱慈煃的话语,他自称是在说‘我’没有说‘本藩’,这是没有了架子,拿自己当心腹才这样说。看来自己在王爷心中的地位也是越发的稳固了,这让他心中大震。这个时代,等级森严,他虽然王爷的护卫,可他以前是一个盗贼,更没有功名在身,连称呼一声‘殿下’的资格都没有,现在一个堂堂的藩王,拿他当自己人,让他感动的不行。
看着谢云沛那愣愣的样子,朱慈煃呵呵一笑:“还有个事你去办一下。”
谢云沛当即单膝跪地:“王爷敬请吩咐,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没有那么严重,去打听一下,看看这陈演到底对皇上说了什么。”就知道这家伙不地道,传闻这厮为人刻薄,还不知道他去崇祯那里说什么坏话呢,打听一下对自己没坏处。虽然都能想的出来,这小子必然是拿自己与吴三桂结交的事情说事,藩王不得与大臣结交,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可惜啊,这次我可是奉旨结交,还怕你胡说?不过还是知道的仔细一点,改日应对崇祯的询问总没有坏处。
至于这陈演怎么去折腾吴三桂,他才不管呢,反正他对吴三桂没有好感。在他看来,这个吴三桂是一镇总兵,好歹也是征虏前将军,一个将军,现在看起来却更象一个政客,这样的人让他很不舒服。
他派人私下探查过,宣府镇(现张家口宣化地区)是京城的北大门,而这里上报士兵六千,骑兵三百,火器三千。可实际上呢?这里常备兵只有四千,马匹倒是有两百多,可都是残次品,而骑兵的话,那可不是骑上马的步兵就是骑兵了,这一点朱慈煃更是严重怀疑。火器更是不足一千,其中大部分还是永乐大帝时代的东西,算的上是古董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了空额将领就可以吃空饷,朝廷的饷银可都是按照六千人发的,而有火器自然就要配给火药。两千人的粮饷,两千火器的火药补给,那里去了?自然进了以总兵唐钰为首的军官腰包之中。宣镇离北京那么近,都搞成了这个样子,其他的地方可想而知是一副什么德行,怪不得以明朝火器之发达都要失败,实在是让人无语。
话说这些官员就不怕上面发现?当然怕,但是皇帝在深宫之中,又那里知道这些事情。就算有人来视察,那也简单,难道他们还一个一个的去数人数火器?有人来视察的时候,随便拉上些人补足差额就是了,等视察的人走了,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对于这个情况,朱慈煃本来想提醒一下崇祯皇帝,可一想,自己也别多事了。全国之内皆是如此,一旦自己把这个事情捅出去,那全国大部分将领都得罪了,这股力量,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自古欺瞒上峰的事情少了不成?现在大明搞成这个样子,也不是他一个无权的藩王能管得了的。管那么多做什么?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就是了,多余的事情不要做。要是自己对朝政非常关心,又是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那离皇帝‘圈养’自己就不远了…………
回头想想这些人也是好笑,这般做贼的人却是一点也不心虚。果然都是高手,明朝军队都成了这个样子,让人还能说什么:“来人,将棒槌叫来。”
不是因为吴三桂,他还想不到这么多事情,这个时候,他也想知道明朝士兵的想法了。
“王爷,您叫我。”
看着棒槌那憨厚的大脸,朱慈煃放下手中的书问了起来:“棒槌,你以前当兵时候军饷是怎么拿的?”
“军饷?王爷您太看得起当兵的了。刚进王府时候您赏的十两银子是小人这辈子见的最多的银子了。”
朱慈煃心中一阵慨叹:“那你们的饷?”
“有是有,可是我们很少见到钱,我们这些小兵的月俸是一石,一年才十二石米,又能有多少银子。能吃饱肚子就没有别的奢求了。”
朴实的话语,朴实的表情。除了感慨,还能做什么?一年只给十二石米,还常常拖欠,凭什么让士兵给你拼命?朱慈煃又问:“你们没有怨言?”
“能有啥怨言,朝廷给口饭吃就不错了。我们还好一点,那些军户才惨呢,他们可是什么都没有,平时耕田,战时要上战场。可这些人都没什么训练,纯粹是送死。”
朱慈煃摸了摸下巴:“那你们为什么打仗?”
“为什么?”棒槌眨巴眨巴他的大眼睛,一张大脸憋的通红也没憋出什么来:“将军一声令下就打了,让打谁打谁,那里有什么为什么。”
对于这憨直的汉子,朱慈煃决定转移话题了:“你家中还有什么人?”
“回王爷,小人与家人失散很久了。当年小人与家人一起逃难,走散了,沿街乞讨,是王大人收留了我,我就参军了。后来王大人调我做了亲兵这日子才好一点,就是找不到家人了。”说到伤心处,这憨直的汉子脸上也是悲切的神色。
摇摇头,朱慈煃也是感慨:“你可了解军中火器?”
“火器?我是没机会用,小人块头大,还是用刀砍的舒服。”
“原来如此。”朱慈煃失望的点了点头,随手拿起一张百两的交钞:“用这些钱托人去打听打听你家人的下落,本藩的属下,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
棒槌却迟疑了,迟迟不接,好一会才说:“王爷厚赐,小人不敢接受。”
朱慈煃呵呵一笑:“棒槌,你怎么也搞这一套?难道你也要来个无功不受禄?行了,赏你的,就拿着,难道不想知道你家人的消息?”
棒槌为难了一下,有跪下了:“王爷,这是交钞啊。”
交钞?对了,现在的银票是这么个叫法。还有一种大明宝钞,可那面值太小,最大的才一贯钱,也就是一两银子。朱慈煃也奇怪了:“交钞怎么了?嫌多?难道你想本藩给你宝钞?那可才一两,呵呵。”
棒槌急忙摇头:“不是,不是,王爷,您听小人说。交钞是私人票号发行的,小人不敢要。”
朱慈煃奇怪了,拿起银票来看了看,没有什么异常啊,遂问到:“为什么?”不会吧,这个时代,商人的地位很低,所以他们更看重信誉。因为一旦失去了信誉,他们那本来不高的地位就完全失去了,这也是中国古代商人为什么能做到一句话就能当契约,就是自己死了家人也会实现。那里如现代一般,就是签订合同板上钉钉了照样是一堆幺蛾子…………
“不是这样,王爷,交钞是大人物们图方便以及大商贾用的。我们这些小人物一辈子连银子都见不到多少,交钞更是不敢想。不是票号敢做什么,实在是小的不敢去票号…………”
原来如此,这家伙,还真是憨厚,不过是一百两而已,就成了这个样子,不过想想他说的也有道理。交钞,这只是民间的叫法,可这叫法好像挺多,交钞、飞钱、便换,估计这世上也就自己一人称这个为银票了,呵呵。普通人确实也很少见到交钞吧,这个时候交钞也还没有普及。不过一百两你就惊讶成这个样子,没出息。可他也没想想,当初他刚知道自己有多少身家的时候,样子实在比棒槌还不如,当然几百万和一百两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朱慈煃存心展示自己的仁爱之心,这个时候,他是要拉拢棒槌的。他来到这个时代,虽然下属不少,可他对于这些人没有放心的,而棒槌,却是现在可以拉拢的。首先这个家伙憨厚,可不傻,属于粗中有细的人;其次,这家伙和自己以前的身体没有多少交集,只要拉拢住了,可以放心使用。同时他又是自己的侍卫,多个人保护,总是有益无害的。
一百两银子,在普通人看来是不小的款子(现在的七、八万块),可对他来说,小钱而已。只要能拉住一个有用的人,非常之值得。温和的说到:“只管去,你是本藩的人。”
谢云沛、棒槌,这两人是自己手下的哼哈二将,简单点说就是最忠心的狗腿子,他们的用处大这呢,希望这拉拢不会多余,也希望能有效果。看着棒槌的背影,这憨厚的家伙,还要在观察一段时间,只要能将他完全控制住,还是很有用的。棒槌的身手好,力量大,心思也不笨,是个做侍卫的好材料。
“王爷,梅姑娘求见。”
梅雪容?她来做什么?朱慈煃也奇怪了。
三十五章 钦定御前保姆
看着忠叔一副奇怪的表情:“什么话就说。”
忠叔一脸怪异的说到:“王爷,说了您别生气。”
“说。”
“王爷,您是不是看不上梅姑娘?”
莫名其妙的一句话,难道这家伙看出什么来了?不会吧,你还不老呢,就成贼了?盯着忠叔:“怎么?”
“那个……王爷,您不让梅姑娘见任何人,可小老儿刚才看出,这梅姑娘现在还是处子之身。王爷您年级也合适了,是不是该上奏圣上,考虑大婚了?”
大婚?朱慈煃被这句话击败了。你有没有搞错,我这幅身体才刚刚十五岁,居然说结婚?虽然我知道古代人结婚早,可你也不要这么夸张吧。看出来这梅雪容还是Chu女了?这么厉害:“除了你,还有谁见过梅雪容?”
“除了伺候她的小丫鬟,只有我一人了。王爷放心,都是可靠的人。”
看着忠叔狡黠的眼神,这家伙,看来是看出点什么了:“大婚的事情回头在说,至于这梅雪容,你去问一下赵夫子。”朱慈煃说完就走想梅雪容那里。
朱慈煃心中也是惊奇,这些人这么厉害,一眼就能看出来梅雪容还是处子?我怎么看不出来?还好这个事情是忠叔一个人知道,要是让王府长史钱亦柳这个明间或者让别人的奸细发现,那自己假装纨绔子弟的大计不是要败露了?看来这个梅雪容不能在京城多呆了,赶紧送回南京去,让自己那个便宜老娘看着吧。信步走到梅雪容房间之中,看着娇艳如花的梅雪容。
看着朱慈煃盯着自己发愣,梅雪容不由红了俏脸,低下头去:“妾身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朱慈煃坐了下来:“有什么事?”
“没什么大事。”看着梅雪容幽怨的眼神,朱慈煃晕了,看她这架势,完全是一副怨妇的架势啊。
撇撇嘴,朱慈煃起身就要走。梅雪容却是一声幽怨的叫声:“王爷,您要怎么处置妾身?为奴为婢,妾身都认了,妾身家逢巨变,身不由己。蒙王爷收留,免了沦落之苦,小女子无以为报…………”下一句不是要以身相许吧,我有那么大魅力么?
抬手打断梅雪容的话语,朱慈煃心中也是一阵慨叹,现在局势还没有明朗,在京城一日,就要谨慎一日啊:“你的去向本藩自有安排,明日自然有人告诉你该做什么。”
咬咬牙,朱慈煃在幽怨的眼神中快步走掉,仿佛在后面看着他的不是一个美人,而是被丢弃的小猫一般。
第二天一大早,朱慈煃就找来忠叔:“你问过赵彦杰关于梅雪容的事情了吧?”
“是。”
朱慈煃一点头:“你马上启程,护送她去南京,你明白该让她做什么。”
这下忠叔犹豫了:“王爷您打小起,小老儿就一直跟在您身边,日日伺候,现在实在是割舍不下啊。”
看着忠叔真情留露的样子,看来这家伙对于以前的朱慈煃感情很深啊,可惜此‘朱慈煃’非彼‘朱慈煃’:“忠叔你只管去,这里还有赵夫子在,你有什么好担心的?”起身推开窗户,朱慈煃望着天空:“离开窝飞翔的雄鹰才是真正的长大,不是吗?”
忠叔欣慰的点点头,自家主子确实长大了,自打出了意外以后,确实变得成熟了:“王爷您在京城小心,我将梅姑娘安置好了,马上就回来与您会合。”
朱慈煃头也不回,口中却阻止他:“不,你继续留在南京,与南京备廷的人接触一下,日后有用。”朱慈煃开窗户可不是表达自己的高深,其实他是看一看附近有没有人,若有人,相信是躲不过他的眼睛的。
“这?”
“唉…………去执行就是了。”南京备廷,就是南京的那一套预备小朝廷,那里六部官员俱全,接触一下,以后都是有用的,未雨绸缪一下总是好的。总不能告诉忠叔,这大明朝是注定要灭亡吧。
等谢云沛带来陈演消息的时候,朱慈煃也乐了,又该自己求见了。这次进皇宫却没有太大的障碍,很快就见到了崇祯皇帝。
对于朱慈煃的参拜,崇祯依然是那副样子,眼皮子都没抬,眼睛总在奏折上:“你求见有什么事情?”
“皇上,臣和吴总兵的冲突已经办好了。”
崇祯的眼神总算从奏折转到了朱慈煃身上:“不错,很快啊。你做的不错,朕都知道了,以后也需这般行事。慈煃,你对郑芝龙这个人怎么看?”
以后也需这般行事?看皇帝老子这意思,九成说得是自己给陈演难堪一事,而不会是结好吴三桂。朝廷防备藩王到了这个程度,他还能说什么?现在他和崇祯一比,那就是一根筷子和参天大树比粗细,没的比。
郑芝龙?怎么忽然问起这个,难道这是崇祯的一个信号?熬了这么久,装了这么长时间纨绔子弟,总算是快看到希望了。思考了一下,朱慈煃一本正经的说到:“臣只是听闻过,似乎以前对抗过朝廷,陛下仁义,以德服人,郑芝龙归化,是皇上的仁德啊。”
“这话朕听大臣们说的太多了,慈煃,要是有官员对朕不忠了,你觉得该怎么办?”
朱慈煃一下跳了起来:“什么人敢背叛皇上?皇上为天下之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谁要反叛,臣这就去砍了他。”
看朱慈煃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崇祯呵呵一笑:“你有此心就好,只是这天下反贼颇多,闯贼西贼更是朕的心腹大患,你一个娃娃也应付不了他们。好了,你去一趟昭仁宫吧,媺娥这孩子与朕多次说起你,她和你倒是投缘的紧。”
朱慈煃当即无语了,你真的让我去给你小女儿当保姆啊?可没有办法,谁叫皇帝说话了呢,自己也只好当一回御前保姆了:“臣遵命。”
在太监的带领下来(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
“夫子,找你来就是想问你一下,晚上本藩宴请吴三桂,本藩该如何处理?”
赵彦杰想了一下:“王爷这个信号放的很好,吴三桂,现在看似风光无限,朝廷倚重于他。可他毕竟是个武将,还是武举出身,这些年若不是立下了一些功劳,加上他会做人,这辽东总兵可轮不到他。对于王爷这里,他应该也是在害怕的,虽然您无权无势,但是您的圣宠现在众人皆知,他又怎会不知轻重,所以说晚上您大可放低一点姿态。”
朱慈煃点点头,也是啊。明朝武将的地位实在是可怜,怪不得大家都不愿意当兵吃粮呢,军人啊,一旦失去荣誉,就快成地痞流氓了。
“王爷,其实皇上这是偏向您呢。这次说起来,是您没理,而且是您占了上风。要是皇上在对吴三桂作出处置,那就很不好了,毕竟吴三桂还是一个将才。”
这一声叹息,朱慈煃也明白,若不是因为明朝的藩王制度,他一个堂堂亲王,何须这么在意一个区区总兵?也是现在大明天下正值多事之秋,实在经不起乱子了。
自己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他吴三桂不是白痴,他也不会做出要王爷当众道歉的事情,那是找死。只要您说几句场面话就好了,主要是对那些被打的士兵做做文章就够了。左右不过是个面子功夫。自己的名声已经够臭的了,也不在乎这点小事情了。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还是在外面好啊。
三十二章 “和解”
品香居,不过是北京城中众多酒楼之一,只是这里背后的势力却不一般。朱慈煃为什么选在这里,可不是他真的要暗中做什么。吴三桂也不是笨蛋,怎么会不防着自己,而就凭他现在手上这点实力,还真奈何不了吴三桂。而选在这品香居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酒楼的后台大老板就是锦衣卫。
这里发生的事情直接会上达天听,只要自己做的差不多了,吴三桂若还不依不饶,不用自己说,崇祯皇帝老子那边自然有处置。不过分析一下,那吴三桂也不是不知轻重之人,若是为这么一点事情就和自己结成死仇,他也就不配做那千古留名的大汉奸了。
本来他的身份比较高,应该是他晚来一点的。但是现在他是这场宴席的主人,又是受了命令,也只有放下身段了。先出发了,在他正要出府的时候,谢云沛悄悄来禀报:“王爷,都安排好了,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的人就将吴三桂那个王八蛋暴打一顿,给您出气。”
朱慈煃眉头登时拧了起来:“谁安排的?谁让你布置人手的?本藩今日是去和解的,不是去找事的,你怎么敢如此大胆?”
听着自家王爷声音越来越严厉,谢云沛急忙请罪,心中对进言的下属恨死了。他也奇怪,以自家王爷的性子,怎么可能软?他也判断这是一场鸿门宴,虽然不敢真要了朝廷命官的命,但是打他一顿,却是王爷现在应有的做派啊。可没成想,马屁没拍好,拍到马蹄子上了。
“小人这就去撤掉。”
朱慈煃踹了谢云沛一脚:“自己去领十板子。在要自作主张,有你好看的。”
谢云沛也知道,王爷这般处罚自己也是在立威呢。王爷年级还小,这府中人有点其他心思很正常,可人是会长大的,现在王爷这个样子就是在向府中人宣布,他长大了,谁要是还恃宠而骄自以为是,那就等着被收拾吧。连谢云沛这样的王爷心腹都挨了板子,别人,那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现在王爷这样对自己又打又骂的,那就是说,还是当自己是心腹人的,平日里你见王爷的话很少,只要能在王爷心目中更进一步,这一顿板子挨的值。谢云沛是侍卫头子,可知道自家王爷的很多事情,自然清楚,自家王爷的前途定然是光明。有皇帝老子罩着,谁的前途不光明?
朱慈煃坐在轿子中,看着京城中的夜景,心中感慨。虽然大明天灾人祸不断,可这北京城中还是相当的繁华,这里聚集着各种各样的人,这晚上依然是热闹无比。除了宵禁的时候,平时这城市的活力是从白天一直蔓延到深夜的。
到了品香居,朱慈煃上了楼上雅间,心中也在不断的算计。这次既然受了皇帝的命令,可他也不能太软,一定要为自己谋点好处才是。自己是挨了皇帝的训,就更不能让吴三桂好过了,有仇必报,就是现在不报,以后也要报。
正在这里胡思乱想呢,有人来报吴三桂来了。朱慈煃又问了一下时间,心里也有了底,这吴三桂很识相嘛。现在可离着约定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呢,要早到也没这么个早到法啊,这是就是说,吴三桂这么早来,是明显的信号,他打算反客为主,结交自己。奇怪是有点奇怪,不过翻过头来想想朱慈煃也就释然了,吴三桂也是消息灵通之辈,自己现在虽然无权无职,但是自己却和崇祯皇帝很亲近。对于自己这样的小人,在别人的意识里,成事那是不足的,但是在皇帝面前递点小话,坏你的事,那可是一坏一个准。对于小人,尤其是自己对付不了的小人,平常人都不愿意得罪,更别说这些做官的了。
朱慈煃亲自下楼迎接,他已经算计好了,今天他要做足姿态,不单单要完成皇帝的命令,更想从吴三桂这里抠点好处出来,不过这好处能不能弄到,却也难说的很。
一见楼里出来朱慈煃,吴三桂心下也是一惊。这小子身边有高人啊,连自己的心思都算出来了,自己可是提前了半个时辰,想不到对方一个王爷,居然来的比他还早。但凡有点权势的人,谁不是拿着捏着,那里有这么上杆子来的。很明显,自己和对方都是在做姿态,可在做姿态上,自己却处在了下风。
朱慈煃虽然没有什么势力,但是他是皇亲国戚,身份地位都是吴三桂比不了的。眼下这么一副做派,他吴三桂要是在拿事情咬着不放,那要么他是愣头青,要么就是准备和朱慈煃不死不休了。
离着老远的时候,吴三桂行礼参拜:“吉王殿下久候,下官来迟了,赎罪赎罪。”
吴三桂是朝廷命官,‘殿下’是他对于朱慈煃的正式称呼,有官身的人可以称呼朱慈煃为‘殿下’。而一般人,连称呼朱慈煃为‘殿下’的资格都没有,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啊。
见吴三桂这个样子,朱慈煃眼睛一亮,当下也是上前拱手为礼:“吴总兵免礼,请。”
以朱慈煃那王爷的身份,是根本不需要给吴三桂还礼的。现在他也是做一个姿态,拱手为礼,这是最简单的礼节,可也表明了和解的意思,已经算的上很给吴三桂面子了。其实就是他不还礼也没人说什么,他是藩王,身份高贵,他还礼,别人可以说他是谦虚;若不还礼,大家也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两人有说有笑的走了进去,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是多年的老朋友呢。宴席之中,倒是一团和气,不过朱慈煃故意的将言不由衷的表情显露出来,他心中清楚,这个时候若是城府太深,必然受到吴三桂的戒备,而锦衣卫那些人也不是傻子,一旦看出来,自己前面假装纨绔的功夫可就白费了,说不好还会引起崇祯皇帝不必要的猜忌。
现在他这么一副表情,很容易让人知道,他是因为受了皇命,不得不委曲求全。吴三桂自然知道,他当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只是见到朱慈煃这般做派,他的心中也安定了下来,只要你是个有缝的蛋,那就好敲开。能把不满写在脸上的人,那就不是什么可怕的人。这朱慈煃,到底还是嫩了点哇。
想到此处,吴三桂心中也有了计较:“殿下邀请,下官愧不敢当。”
朱慈煃做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事情由本藩而起,自然也应该由本藩来结束。都是为国征战的将士,本藩确实过了。当日经事之壮士安在?”
“殿下言重了,些许小事,何足挂齿。殿下宽宏大量,下官敬王爷一杯,前事皆过。”吴三桂也是故意给朱慈煃一个台阶下,前面是朱慈煃的人骄横跋扈,现在又成了朱慈煃宽宏大量了,这一下好像是朱慈煃为胜利者一般。
呵呵一笑,朱慈煃摆摆手。在一边的谢云沛带着几个当日出手的侍卫站了出来,对着吴三桂的几名亲兵举起酒杯:“各位壮士,我们敬佩为保家国征战的好汉,请。”
这一下是就是赔罪的意思了,这一杯酒就是姿态。若真的要他们当众道歉,那是不可能的,若是朱慈煃这样做,那他藩王的颜面可就不保了。说不好听一点,打狗还要看主人呢,这样的场合之下,这些人代表的也是吉王朱慈煃的脸面。
朱慈煃也适时的站了起来,肃容而言:“大明边疆的平安是将士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你们是朝廷最忠诚的卫士,是国家最无畏的守护者。皇上对于真正的好汉,一向是很看重的,将士们,满饮此杯,本藩代皇帝感谢你们用生命守护着朝廷。”
这一番话说的那叫个斩钉截铁,知情人自然知道这位是在装腔作势。可是那些亲兵那里知道这些,朱慈煃这位藩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人物了,更不要说现在朱慈煃还拉着崇祯的旗号,更让这些人心中感激。从来他们只是朝廷眼中的看门狗,今日终于有大官将他们当人看了。
这么一下,吴三桂和朱慈煃的矛盾就算完了,谁也不会找不自在的说这个事情。吴三桂忽然冒出一句话:“殿下厚赏,是儿郎们的福气。只是下官有一事想请殿下帮忙,不知道?”
让我帮忙?帮你做什么?朱慈煃不动声色:“说说看。”
“殿下,下官此次回京,一个是省亲,在一个便是催饷。”
催饷?现在我可知道一些你们的猫腻了,这大笔的饷银下去,又有多少能到士兵的手上?在现在,似乎就没有一个满编的军队,到处都是吃空饷,玩猫腻的,军中的装备也是能减就减,都想着人命不值钱啊,这样的军队不败才怪。只是这厮什么心思?刚刚和我打完架,现在却想让我帮忙讨军饷,这家伙是什么用心啊?
三十三章 凶名在外
心中在算计,朱慈煃嘴上却在应付:“怎么军中缺饷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确实是头等大事啊。”
吴三桂呵呵一笑:“殿下体恤我们这些厮杀汉,下官代替辽东将士多谢殿下恩德。”
“只是朝廷有规矩,本藩也不好越俎代庖啊。这粮饷一事本藩可也插不上话,都是朝廷官员主管的事情吗。”先推开在说,鬼知道这小子安的什么心思。
“殿下客气了,谁不知道殿下现在圣眷正隆,这事情在别人看也许很难,可在殿下这里,也不过是和皇上之间的几句闲聊而已。”吴三桂的笑容显的无比真诚。
见朱慈煃一直没有说话,吴三桂也是呵呵一笑,这个事情好像就这样过去了,他心中自然清楚,以朱慈煃的能量,是无法左右皇帝的决策的。在皇帝眼中,朱慈煃就是自家子侄,虽然痛爱,但是绝不会因为他而影响朝政。不过这个路子嘛,不妨走一走。
他俩正在这里各怀鬼胎的说话呢,却有人闹腾了起来,外面一阵喧嚣,让朱慈煃直皱眉头。心中却是高兴,居然有人在这个时候找茬,实在是有眼色,自己正不耐烦呢。
朱慈煃故意皱起眉头,喝问到:“外面什么人在喧哗?不知道本藩在此宴客吗?”
外面立即有人禀报:“外面有人称我们占据了他们的房间,要我们退出去。言语之间甚为无礼。”
这下当时朱慈煃发飙的时候了,一拍桌子,满面怒容:“什么人这么嚣张,居然敢让我们退出去,给我打。”这段时间朱慈煃带领一干狗腿子招摇过市,打架斗殴实在是常事,他手下的人胆子都养的很肥了,只要对面的不是当今皇上,他们都敢打。
外面一阵乒乓乱响夹杂着惨叫声,朱慈煃一边假意骂骂咧咧,一边拉着吴三桂出去看热闹。可看见几个人被打,吴三桂的脸色却不好了,急急拉着朱慈煃:“殿下,这些人是内阁陈演的家人,这样不好。”
朱慈煃心中一声冷哼,知道你个王八蛋怕得罪人。明知道这个事情是损人不利己,可今天就是恶心你来了,这时候不拉你下水拉谁下水?朱慈煃当然知道陈演此人,这人是个小人,但是极得崇祯青眼。武英殿大学士,刚刚又被提为内阁首辅,正是风生水起的时候,可和朝臣交恶,这更是给崇祯表忠心的一种办法。
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朱慈煃很温和的说到:“今日本藩宴请吴总兵,怎么能让闲杂人等扰了心境?”一句话说的,好像他多待见吴三桂一样,都不得让别人打扰,实际上他是巴不得赶紧走人呢…………
“殿下言重了,只是这陈首辅…………那个传闻心性气量不大,还是不要得罪为好。”
看着吴三桂悄悄说话,生怕别人听到的样子。朱慈煃心中也有数了,这陈淹是内阁首辅,权力更在六部之上,只要他动点手腕,为难吴三桂一下,这次吴三桂的催饷怕是就黄了。
“哼,别人怕他,本藩却不怕,本藩倒要看看,惶惶天子脚下,他凭什么这般跋扈?”
这个时候下人被打,在下面的陈演也出现了,他要在不出现就实在没面子了。他现在是春风得意,内阁首辅啊,什么人敢扫了他的面子?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雅间,居然有人胆子这般大,不给自己让出来。这样也就罢了,可自己的下人已经亮明了自己的字号,居然还是被打,那就是打他陈某人的脸了,这口气自然是咽不下去的。
这位一登场,便是不一般:“吴总兵啊,你带的好兵,居然打到本官头上了?”
朱慈煃故意站在谢云沛身侧,这个高大的护卫遮盖了他的身形。所以陈演只看到了吴三桂,没有看到他。
朱慈煃现在那里会给吴三桂辩解的机会,迈步出现,一副悠悠然的样子:“陈首辅好威风啊。”
陈淹仔细一看,也是大惊失色。心中不由哀嚎,怎么惹上这位祖宗了?他作为内阁首辅,又结好宦官,自然对崇祯皇帝的心思是知道的。皇帝对吉王殿下的眷顾他那里不知道?自己再得皇帝的赏识,可自己毕竟是外人,这位吉王殿下在皇帝心中却是自家子侄。虽然得罪了吉王殿下自己也不怕,可这位爷凶名在外,自己犯不上为这点小事去得罪他。
变了颜色的陈淹当即大礼参见:“不知吉王殿下在此,下官失礼了。”
见对方嚣张的样子,见了自己还得大礼参拜。朱慈煃心中一阵叹息,这藩王的身份果然好使,虽然限制多了点,但是这个尊贵无比的身份却注定他比大部分人优越。别看这陈淹现在权势滔天,但是见了他,还是得大礼参拜,还是的尊称一声殿下。不过他也明白,这待遇可不是每个藩王都能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和崇祯比较亲近,以陈演的权势,估计一个小宗室人员还入不了他的法眼。
“早就听说内阁首辅陈大人好风仪,今日一见,果不其然,陈大人这样子,真叫个不怒自威。厉害,厉害。”
陈演头上也出汗了,这臭小子,哪壶不开提哪壶,怎么这么没眼色,我这么给你面子,你这小子想干什么?但是他却不敢发作,朱慈煃可不是普通人物,他压不住,这厮一闹,皇上那边必然知道,自己虽然没事,但是被皇帝训斥几句是免不了的,在加上,宫中传来消息,这小家伙和皇上的关系很不错,若他三天两头的去皇帝那边说自己坏话,那谁能放心?
“殿下言重了,下人不知殿下再此,冒犯了殿下,下官这就处罚他们,还请殿下赎罪。”
朱慈煃也就就坡下驴了,这个时候实在没必要和此人闹的太大,毕竟他刚升任内阁首辅,可权势也是不小,实在是没有必要和他闹个不死不休。不过为了自己的计划,也不能对这厮太好的脸色。当下冷着脸说了起来:“罢了,不知者不罪,今日本藩在此宴请吴总兵,你也不知情,此事就过去吧,陈首辅可有意见?”
陈演的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没有,没有,殿下体谅下官,如此厚德,下官那里有什么意见。”
“可惜朝廷有朝廷的律令,本藩就不留你了,你自便吧。”朱慈煃说完拉着吴三桂就进去了,把个堂堂大明内阁首辅,权势滔天的陈演给晾在那里。
等人都进去了,陈演眼中也迸发出仇恨的意思,脸拉的比驴还长。这次他面子丢大了,对于上前好言相劝的老板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心中也将这老板怨恨死了,怎么不早说是朱慈煃这小王八蛋在这里?早知道这小祖宗在,自己也不会丢这么大面子了。朱慈煃,好你个吉王,口口声声说着朝廷律令,你也知道律令不许藩王交结大臣,可你自己却和一镇总兵结交,明显是看不起我陈某,有你好受的一日。
朱慈煃拉着吴三桂进来,也是大笑:“哈哈…………别看这家伙平日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今日这表情,真是精彩啊。”他拉着吴三桂进来,一副亲密的样子,就是要让吴三桂也得罪了这位首辅大臣。传闻这陈淹为人刻薄,一旦得罪了他,必然会受到报复。自己不在乎,就是拖着吴三桂下水了。
吴三桂现在除了苦笑,什么也干不了。今日之事,完全没有他发言的机会。一个藩王,一个内阁首辅,岂是他一个辽东总兵插得了话的。在这个时代,上官说话,下官贸然插嘴是非常失礼的事情,搞不好就是得罪人。他吴三桂虽然是一镇总兵,手掌兵权。可现在重文官轻武职,他自然是不敢放肆的。只是这下可把首辅得罪了,自己该如何自处?这可真是无妄之灾。
朱慈煃拉着吴三桂东拉西扯一阵,也就告辞了。这个时候吴三桂也没有心情去结交这位王爷了,刚刚把内阁首辅得罪了,这次催饷的事情怕是又要黄了。唉,朝廷官员一个拖字诀,他是什么办法也没有。
一回到王府,谢云沛就凑了上来:“王爷,派去跟踪的人回报,陈演这厮,连夜进宫,估计是到皇上那里告您的状去了,您要小心在意啊。”
三十四章 多余的拉拢
朱慈煃摇摇头,不怕他去,就怕他不去。就料到这厮会去皇上那里搞风搞雨,随口说到:“我自有分寸。”
谢云沛心中也是大震,他可不是因为自家王爷料到了陈演的行动而震动。而是因为朱慈煃的话语,他自称是在说‘我’没有说‘本藩’,这是没有了架子,拿自己当心腹才这样说。看来自己在王爷心中的地位也是越发的稳固了,这让他心中大震。这个时代,等级森严,他虽然王爷的护卫,可他以前是一个盗贼,更没有功名在身,连称呼一声‘殿下’的资格都没有,现在一个堂堂的藩王,拿他当自己人,让他感动的不行。
看着谢云沛那愣愣的样子,朱慈煃呵呵一笑:“还有个事你去办一下。”
谢云沛当即单膝跪地:“王爷敬请吩咐,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没有那么严重,去打听一下,看看这陈演到底对皇上说了什么。”就知道这家伙不地道,传闻这厮为人刻薄,还不知道他去崇祯那里说什么坏话呢,打听一下对自己没坏处。虽然都能想的出来,这小子必然是拿自己与吴三桂结交的事情说事,藩王不得与大臣结交,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可惜啊,这次我可是奉旨结交,还怕你胡说?不过还是知道的仔细一点,改日应对崇祯的询问总没有坏处。
至于这陈演怎么去折腾吴三桂,他才不管呢,反正他对吴三桂没有好感。在他看来,这个吴三桂是一镇总兵,好歹也是征虏前将军,一个将军,现在看起来却更象一个政客,这样的人让他很不舒服。
他派人私下探查过,宣府镇(现张家口宣化地区)是京城的北大门,而这里上报士兵六千,骑兵三百,火器三千。可实际上呢?这里常备兵只有四千,马匹倒是有两百多,可都是残次品,而骑兵的话,那可不是骑上马的步兵就是骑兵了,这一点朱慈煃更是严重怀疑。火器更是不足一千,其中大部分还是永乐大帝时代的东西,算的上是古董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了空额将领就可以吃空饷,朝廷的饷银可都是按照六千人发的,而有火器自然就要配给火药。两千人的粮饷,两千火器的火药补给,那里去了?自然进了以总兵唐钰为首的军官腰包之中。宣镇离北京那么近,都搞成了这个样子,其他的地方可想而知是一副什么德行,怪不得以明朝火器之发达都要失败,实在是让人无语。
话说这些官员就不怕上面发现?当然怕,但是皇帝在深宫之中,又那里知道这些事情。就算有人来视察,那也简单,难道他们还一个一个的去数人数火器?有人来视察的时候,随便拉上些人补足差额就是了,等视察的人走了,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对于这个情况,朱慈煃本来想提醒一下崇祯皇帝,可一想,自己也别多事了。全国之内皆是如此,一旦自己把这个事情捅出去,那全国大部分将领都得罪了,这股力量,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自古欺瞒上峰的事情少了不成?现在大明搞成这个样子,也不是他一个无权的藩王能管得了的。管那么多做什么?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就是了,多余的事情不要做。要是自己对朝政非常关心,又是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那离皇帝‘圈养’自己就不远了…………
回头想想这些人也是好笑,这般做贼的人却是一点也不心虚。果然都是高手,明朝军队都成了这个样子,让人还能说什么:“来人,将棒槌叫来。”
不是因为吴三桂,他还想不到这么多事情,这个时候,他也想知道明朝士兵的想法了。
“王爷,您叫我。”
看着棒槌那憨厚的大脸,朱慈煃放下手中的书问了起来:“棒槌,你以前当兵时候军饷是怎么拿的?”
“军饷?王爷您太看得起当兵的了。刚进王府时候您赏的十两银子是小人这辈子见的最多的银子了。”
朱慈煃心中一阵慨叹:“那你们的饷?”
“有是有,可是我们很少见到钱,我们这些小兵的月俸是一石,一年才十二石米,又能有多少银子。能吃饱肚子就没有别的奢求了。”
朴实的话语,朴实的表情。除了感慨,还能做什么?一年只给十二石米,还常常拖欠,凭什么让士兵给你拼命?朱慈煃又问:“你们没有怨言?”
“能有啥怨言,朝廷给口饭吃就不错了。我们还好一点,那些军户才惨呢,他们可是什么都没有,平时耕田,战时要上战场。可这些人都没什么训练,纯粹是送死。”
朱慈煃摸了摸下巴:“那你们为什么打仗?”
“为什么?”棒槌眨巴眨巴他的大眼睛,一张大脸憋的通红也没憋出什么来:“将军一声令下就打了,让打谁打谁,那里有什么为什么。”
对于这憨直的汉子,朱慈煃决定转移话题了:“你家中还有什么人?”
“回王爷,小人与家人失散很久了。当年小人与家人一起逃难,走散了,沿街乞讨,是王大人收留了我,我就参军了。后来王大人调我做了亲兵这日子才好一点,就是找不到家人了。”说到伤心处,这憨直的汉子脸上也是悲切的神色。
摇摇头,朱慈煃也是感慨:“你可了解军中火器?”
“火器?我是没机会用,小人块头大,还是用刀砍的舒服。”
“原来如此。”朱慈煃失望的点了点头,随手拿起一张百两的交钞:“用这些钱托人去打听打听你家人的下落,本藩的属下,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
棒槌却迟疑了,迟迟不接,好一会才说:“王爷厚赐,小人不敢接受。”
朱慈煃呵呵一笑:“棒槌,你怎么也搞这一套?难道你也要来个无功不受禄?行了,赏你的,就拿着,难道不想知道你家人的消息?”
棒槌为难了一下,有跪下了:“王爷,这是交钞啊。”
交钞?对了,现在的银票是这么个叫法。还有一种大明宝钞,可那面值太小,最大的才一贯钱,也就是一两银子。朱慈煃也奇怪了:“交钞怎么了?嫌多?难道你想本藩给你宝钞?那可才一两,呵呵。”
棒槌急忙摇头:“不是,不是,王爷,您听小人说。交钞是私人票号发行的,小人不敢要。”
朱慈煃奇怪了,拿起银票来看了看,没有什么异常啊,遂问到:“为什么?”不会吧,这个时代,商人的地位很低,所以他们更看重信誉。因为一旦失去了信誉,他们那本来不高的地位就完全失去了,这也是中国古代商人为什么能做到一句话就能当契约,就是自己死了家人也会实现。那里如现代一般,就是签订合同板上钉钉了照样是一堆幺蛾子…………
“不是这样,王爷,交钞是大人物们图方便以及大商贾用的。我们这些小人物一辈子连银子都见不到多少,交钞更是不敢想。不是票号敢做什么,实在是小的不敢去票号…………”
原来如此,这家伙,还真是憨厚,不过是一百两而已,就成了这个样子,不过想想他说的也有道理。交钞,这只是民间的叫法,可这叫法好像挺多,交钞、飞钱、便换,估计这世上也就自己一人称这个为银票了,呵呵。普通人确实也很少见到交钞吧,这个时候交钞也还没有普及。不过一百两你就惊讶成这个样子,没出息。可他也没想想,当初他刚知道自己有多少身家的时候,样子实在比棒槌还不如,当然几百万和一百两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朱慈煃存心展示自己的仁爱之心,这个时候,他是要拉拢棒槌的。他来到这个时代,虽然下属不少,可他对于这些人没有放心的,而棒槌,却是现在可以拉拢的。首先这个家伙憨厚,可不傻,属于粗中有细的人;其次,这家伙和自己以前的身体没有多少交集,只要拉拢住了,可以放心使用。同时他又是自己的侍卫,多个人保护,总是有益无害的。
一百两银子,在普通人看来是不小的款子(现在的七、八万块),可对他来说,小钱而已。只要能拉住一个有用的人,非常之值得。温和的说到:“只管去,你是本藩的人。”
谢云沛、棒槌,这两人是自己手下的哼哈二将,简单点说就是最忠心的狗腿子,他们的用处大这呢,希望这拉拢不会多余,也希望能有效果。看着棒槌的背影,这憨厚的家伙,还要在观察一段时间,只要能将他完全控制住,还是很有用的。棒槌的身手好,力量大,心思也不笨,是个做侍卫的好材料。
“王爷,梅姑娘求见。”
梅雪容?她来做什么?朱慈煃也奇怪了。
三十五章 钦定御前保姆
看着忠叔一副奇怪的表情:“什么话就说。”
忠叔一脸怪异的说到:“王爷,说了您别生气。”
“说。”
“王爷,您是不是看不上梅姑娘?”
莫名其妙的一句话,难道这家伙看出什么来了?不会吧,你还不老呢,就成贼了?盯着忠叔:“怎么?”
“那个……王爷,您不让梅姑娘见任何人,可小老儿刚才看出,这梅姑娘现在还是处子之身。王爷您年级也合适了,是不是该上奏圣上,考虑大婚了?”
大婚?朱慈煃被这句话击败了。你有没有搞错,我这幅身体才刚刚十五岁,居然说结婚?虽然我知道古代人结婚早,可你也不要这么夸张吧。看出来这梅雪容还是Chu女了?这么厉害:“除了你,还有谁见过梅雪容?”
“除了伺候她的小丫鬟,只有我一人了。王爷放心,都是可靠的人。”
看着忠叔狡黠的眼神,这家伙,看来是看出点什么了:“大婚的事情回头在说,至于这梅雪容,你去问一下赵夫子。”朱慈煃说完就走想梅雪容那里。
朱慈煃心中也是惊奇,这些人这么厉害,一眼就能看出来梅雪容还是处子?我怎么看不出来?还好这个事情是忠叔一个人知道,要是让王府长史钱亦柳这个明间或者让别人的奸细发现,那自己假装纨绔子弟的大计不是要败露了?看来这个梅雪容不能在京城多呆了,赶紧送回南京去,让自己那个便宜老娘看着吧。信步走到梅雪容房间之中,看着娇艳如花的梅雪容。
看着朱慈煃盯着自己发愣,梅雪容不由红了俏脸,低下头去:“妾身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朱慈煃坐了下来:“有什么事?”
“没什么大事。”看着梅雪容幽怨的眼神,朱慈煃晕了,看她这架势,完全是一副怨妇的架势啊。
撇撇嘴,朱慈煃起身就要走。梅雪容却是一声幽怨的叫声:“王爷,您要怎么处置妾身?为奴为婢,妾身都认了,妾身家逢巨变,身不由己。蒙王爷收留,免了沦落之苦,小女子无以为报…………”下一句不是要以身相许吧,我有那么大魅力么?
抬手打断梅雪容的话语,朱慈煃心中也是一阵慨叹,现在局势还没有明朗,在京城一日,就要谨慎一日啊:“你的去向本藩自有安排,明日自然有人告诉你该做什么。”
咬咬牙,朱慈煃在幽怨的眼神中快步走掉,仿佛在后面看着他的不是一个美人,而是被丢弃的小猫一般。
第二天一大早,朱慈煃就找来忠叔:“你问过赵彦杰关于梅雪容的事情了吧?”
“是。”
朱慈煃一点头:“你马上启程,护送她去南京,你明白该让她做什么。”
这下忠叔犹豫了:“王爷您打小起,小老儿就一直跟在您身边,日日伺候,现在实在是割舍不下啊。”
看着忠叔真情留露的样子,看来这家伙对于以前的朱慈煃感情很深啊,可惜此‘朱慈煃’非彼‘朱慈煃’:“忠叔你只管去,这里还有赵夫子在,你有什么好担心的?”起身推开窗户,朱慈煃望着天空:“离开窝飞翔的雄鹰才是真正的长大,不是吗?”
忠叔欣慰的点点头,自家主子确实长大了,自打出了意外以后,确实变得成熟了:“王爷您在京城小心,我将梅姑娘安置好了,马上就回来与您会合。”
朱慈煃头也不回,口中却阻止他:“不,你继续留在南京,与南京备廷的人接触一下,日后有用。”朱慈煃开窗户可不是表达自己的高深,其实他是看一看附近有没有人,若有人,相信是躲不过他的眼睛的。
“这?”
“唉…………去执行就是了。”南京备廷,就是南京的那一套预备小朝廷,那里六部官员俱全,接触一下,以后都是有用的,未雨绸缪一下总是好的。总不能告诉忠叔,这大明朝是注定要灭亡吧。
等谢云沛带来陈演消息的时候,朱慈煃也乐了,又该自己求见了。这次进皇宫却没有太大的障碍,很快就见到了崇祯皇帝。
对于朱慈煃的参拜,崇祯依然是那副样子,眼皮子都没抬,眼睛总在奏折上:“你求见有什么事情?”
“皇上,臣和吴总兵的冲突已经办好了。”
崇祯的眼神总算从奏折转到了朱慈煃身上:“不错,很快啊。你做的不错,朕都知道了,以后也需这般行事。慈煃,你对郑芝龙这个人怎么看?”
以后也需这般行事?看皇帝老子这意思,九成说得是自己给陈演难堪一事,而不会是结好吴三桂。朝廷防备藩王到了这个程度,他还能说什么?现在他和崇祯一比,那就是一根筷子和参天大树比粗细,没的比。
郑芝龙?怎么忽然问起这个,难道这是崇祯的一个信号?熬了这么久,装了这么长时间纨绔子弟,总算是快看到希望了。思考了一下,朱慈煃一本正经的说到:“臣只是听闻过,似乎以前对抗过朝廷,陛下仁义,以德服人,郑芝龙归化,是皇上的仁德啊。”
“这话朕听大臣们说的太多了,慈煃,要是有官员对朕不忠了,你觉得该怎么办?”
朱慈煃一下跳了起来:“什么人敢背叛皇上?皇上为天下之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谁要反叛,臣这就去砍了他。”
看朱慈煃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崇祯呵呵一笑:“你有此心就好,只是这天下反贼颇多,闯贼西贼更是朕的心腹大患,你一个娃娃也应付不了他们。好了,你去一趟昭仁宫吧,媺娥这孩子与朕多次说起你,她和你倒是投缘的紧。”
朱慈煃当即无语了,你真的让我去给你小女儿当保姆啊?可没有办法,谁叫皇帝说话了呢,自己也只好当一回御前保姆了:“臣遵命。”
在太监的带领下来(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