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第 12 部分阅读

第 12 部分阅读

    亲征;末代崇祯皇帝,即便是在江山风雨飘摇的时候一样强硬的打击荷兰人,料罗湾海战震慑西方侵略者两百多年不敢轻启战端等等…………

    不过朱慈煃也只是发一下感慨,不是因为他自己出现在明朝,他绝对不会去想这些事情,毕竟离他太遥远了。想不到,他也有见识这大明王朝的一天,虽然是末路时期。

    见了崇祯皇帝,这位皇帝脸上的疲倦之色却是掩饰不住。朱慈煃还能说什么?国家大事这种事情崇祯也不会来问他,他也省了麻烦。

    “你又闯什么祸了?朱国弼上门去讨饶,你这小家伙,越来越涨本事了。”

    朱慈煃一惊,这点屁事他都知道,你这样不未老先衰才怪呢,他这样说,估计是因为自己到朱国弼家中赴宴,要敲打一下自己,也只有装模作样的请罪:“只是一点小误会,臣知罪。”

    崇祯还是老样子,眼睛就没有离开奏折:“知道就好,这次也算你做的好,现在有些个大臣,太过骄横,敲打一下并没有什么坏处,朝政多艰哇。”

    听到崇祯在那里感慨,朱慈煃心中也翻腾了,这位爷怎么对自己这么关注?赶紧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一脚把我踢的远远最好,你以为我愿意呆在着北京城天天被你‘关注’不成?

    敲打了朱慈煃两句:“你去吧,媺娥想你的紧,多去陪她玩一会。”

    朱慈煃当时就愣住了,怎么崇祯这话里有点酸酸的味道………………得,我这个御前高级保姆是你硬塞给我的,现在可好,我和小公主关系好,你这个当老爹的心理还不平衡了,没天理啊。

    双手搓了一下:“皇上,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看着崇祯的样子,朱慈煃也是无语,哥们,你就不能不办公?自始至终你的眼神一直在奏折上,牛人:“公主一直生长在这皇城之中,自然无聊的很。皇宫虽然不小,可比起外面的天地,就少了许多的精彩。”

    崇祯的眼神终于从奏折上转开了,看着朱慈煃:“你的意思是让她出宫游玩?那里那么容易。”

    呵呵,你上钩了就好:“臣愿全程陪同。”

    “此事以后再说吧,你去吧。”崇祯的头又底下去看奏折。

    朱慈煃心中一阵慨叹,他知道公主想要出宫游玩是很麻烦的。但是这个机会利用的好的话,也会让小公主高兴。以崇祯对小罗莉的痛爱程度,自然对自己有利。

    当了一天保姆,累啊。出了皇宫,看着那巍峨的皇城,朱慈煃不禁哀嚎,这日子,暗无天日啊,居然沦落到当保姆了。可他也不想想,这样的机会,多少人求还求不到呢…………

    一回家,赵彦杰满脸春风的出现:“王爷,好消息。两个好消息,呵呵。”

    看着赵彦杰那笑脸,朱慈煃直撇嘴:“说。”

    “代州大捷,朝廷获胜,斩贼首过万。”

    杀了一万人?扯淡吧,又是虚报军功。不过管他是不是真的呢,估计这个时候就是假的也变成真的了,崇祯需要一场大胜来鼓舞人心,只要打胜了仗,不管是斩杀敌人一百、一千还是一万,竖立典型嘛,这很好理解。

    点点头,朱慈煃示意说下一个消息。赵彦杰也知道这个消息的真实度难说:“林老先生到访,他给您带来一个很好的消息。”

    “谁?”

    “前礼部尚书林欲楫大人。”

    他?他怎么登门了?对了,这老家伙致仕了,不算朝廷命官了,和自己结交一下也没有什么。而这个家伙前面也算帮了自己大忙了,见见,看他给自己带来什么好消息了。

    一进门,看到一个老头神态悠闲在鉴赏墙上的画。见朱慈煃进来,林欲楫施礼:“老朽见过王爷。”

    朱慈煃急忙阻止:“季翀先生多礼了。”季翀是林欲楫的号,他现在已经致仕,当不能用官名称呼,称呼表字也不好,毕竟他是长者,要尊老嘛,朱慈煃也就称呼他的号了。

    寒暄了几句,林欲楫终于说正题了:“恭喜殿下,皇上已经下定了决心,不日圣旨就会下达了。”

    四十四章 名正言顺

    这还真是个好消息,终于要苦尽甘来了。只要跳出京城这鬼地方,那还不是天高海阔了。

    “季翀先生今日便不要走了,让本藩设宴款待先生一番。”这家伙前期可帮了自己大忙呢,更何况到了福建也要借助他的力量,拉拉关系也是必要的。自己少言寡语这一点,也要适当改变一下,有些时候身不由己啊。

    “殿下客气了,既如此便叨扰了。”

    这老头,看样子有话要对自己说,想想他和赵彦杰的关系,应该不会有问题。赵彦杰名义上是自己的夫子,对自己还是很用心的,若真有什么问题,他刚才就提醒了。只是不知道这林老头要说什么,看样子自己的计划应该成功了。

    “老夫有一事不明,还请殿下指教。”席间林老头忽然问了起来。

    “不敢,季翀先生才学盖世,岂是小子能指教的了的。”

    “关于前肃王的事情,皇上有些犹豫不决,也不知道那里传来这些流言,前肃王投降从贼,这是皇上最不想看到的情况。”

    看着老头的眼睛,一直没有什么变化,让朱慈煃什么都看不出来。心中暗叫一声老狐狸:“有这等事?本以为肃王忠勇,与反贼力战而死,这投敌从贼又从何说起?”

    “呵呵,只是流言而已,没有什么具体消息。皇上已经吩咐人去查了。”

    查?现在才查,嘿嘿,那你就别想知道真相了。自己派人放出真相之后,早就收拾干净了尾巴,你能查到我这里才怪。看来崇祯对这个事情有所怀疑。

    朱慈煃拍着桌子:“宗室名声,岂容诽谤。多少藩王以身殉国,若本藩不是病倒,一样会在长沙与城共存。反贼一时得势,正是我辈戮力同心应对之时。这个时候造谣,不知道这造谣者安的是什么心。”

    看朱慈煃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林老头心中都要笑翻了,这娃娃,在自己这里装什么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历来都是瞒上不瞒下,估计就是崇祯皇帝心中也是有数的,没人说破而已。这个时候就是皇帝的尺度了,就拿这个事情来说,现在肃王和吉王不对付,他们没有仇,只有争。朝廷东南之地现在还是平静的,去那里就藩总比去烽火连天的前线好。既然是争,只要不杀人,那使出什么手段都不要紧,这种捕风捉影的流言也不能成证据。

    而很多时候,皇帝办事也需要一个借口,即便是个虚无缥缈的借口,那也就足够了。所以这个时候崇祯皇帝的选择就成了至关重要的,若是他属意吉王,老肃王的下落就会成悬案,查个七、八十年的再说。若是他属意肃王,那么这个流言马上就会被平息,源头也不会被查出来。皇帝的话就是证据,其他根本不需要。可怜的朱慈煃,在政治斗争的路程上还是很幼稚,虽然这一招够阴损,只是还不入流,不过仗着崇祯的眷顾与赵彦杰的私下操作,他还是成功了。

    林欲楫起身抱拳:“殿下有此心思,是朝廷之福。只是可惜了前肃王,忠贞殉国,却要遭遇这般流言。皇上想必是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殿下以为如何?”

    这是劝自己收手呢,不过这个任你狡猾如狐也想不到,老子早收手了,赵彦杰处理的事情会留尾巴吗?太小看这个唠叨男了。遂正色到:“是啊,这样的流言之下,岂不让对朝廷忠心之士寒心,改日本藩进宫定然请皇上彻查此事,给肃王正名。”

    等林老头离开后,朱慈煃一个人在庭院之中。说不激动是假的,终于熬到头了。自从四个月前自己明白穿越之后,一直战战兢兢,生怕别人发现异常,自己完全变了个人一样,整天带着面具生活。来到京城,不过是在面具之上又加了一层面具而已,这狗屁日子,那里是人过的。

    这下总算好了,小命无忧了,马上可以离开北京去新的封地了。只是自己该做什么呢?太太平平的当个王爷?那不可能,满清入关自己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即便投降自己也没有好下场;可奋起对抗?自己凭什么对抗,没有军队难道自己一个人去当千军万马不成,想调动军队,谁会听自己的?皇帝防备藩王到了什么程度,他是感同身受。别看现在崇祯似乎很喜欢自己,一旦自己有一丝造反的迹象,崇祯会毫不留情的将自己干掉。

    可现在自己确实离不开这藩王的身份了,一旦没有了这个身份,没有了大明,自己还有这样的生活吗?自己还能横行霸道之后高枕无忧吗?姑且不论他心底里讨厌满清,但是一旦满清得了天下,他的权势就会消失,这更是让他无法忍受。失去了权势,没有了高贵的身份,简直是让人生不如死。

    四个多月,仅仅一百多天,就这四个多月里发生的事情已经让他深深的知道权力与身份的好处,现在一旦失去这些,实在是生不如死。一脚踢开一个小石子,朱慈煃心中也是翻江倒海,自己不是懵懂无知,自己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历史世间,但是自己却清楚的知道大势。面对时代的潮流,自己该去做什么?顺应还是改变?

    在仔细盘点了一下自己的技能,他也不由气馁。

    酿酒?只会喝…………

    炼钢?完全不明白…………

    种地?杂草和麦苗都分不清…………

    做官?别想,先不说满清人会不会让他这个大明余孽当官,就是当官了,怕是也死于陷害了,他有自知之明。

    前世的记忆似乎只有不停的任务与无休止的训练。似乎自己除了杀人,别的什么都不会了。

    格斗,拿手,可给人当打手?

    治疗外伤,轻松,难到去当无照医生?

    枪械,本行。对了,赶紧捣鼓出几把枪防身是正经。

    悲哀的发现,自己除了做这个大明藩王,也就只剩下能干本行,杀人了。可现在怎么也是今非昔比,有地位有权势有家产,谁愿意在去干杀手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挂掉的行当。让别人去暗杀才是安全的。以后该怎么办?难道就等着满清入关,自己隐藏在市井之中?绝对不行。帮大明中兴,打翻外敌?很明显不现实,大明正统不会容许他去做些什么。

    “王爷,这么晚了,您还不休息?”

    朱慈煃知道来的人是赵彦杰,从脚步声中他就猜出来了,只是现在他心里乱的很,不想理会而已。这个赵彦杰是个不错的人,对吉王倒也是忠心耿耿,只可惜自己不过占了吉王朱慈煃这个躯体而已,为了避免这些亲近的人看出端倪,自己百般掩饰,装傻充愣,假作懵懂,这也是一个麻烦的事情。

    看着夜空,朱慈煃头也不回的问到:“准备的怎么样了?”

    “财物倒是好说,左右也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人员已经安排下去了,天津那边不日就会安排好,只是王爷这一步安排是不是过了?未雨绸缪是好事,但是一旦露了痕迹,难免别人说闲话。”

    唉,你聪明是聪明,可任你智慧如海你却也比不过我知道历史大势。李自成攻陷北京,这个事情我实在太清楚了。大明灭亡在李自成农民起义的手中,可以说是自己打败了自己。可笑后世那辫子党还好意思吹嘘是他们灭亡了大明,真是恬不知耻。

    朱慈煃在那里发愣,赵彦杰也不好说话,好一阵子朱慈煃搓搓手:“这天气真冷啊。”一个跟我来的收拾,朱慈煃带着赵彦杰进入静室。

    “您是本藩的启蒙夫子,今日起,您就是本藩的先生、老师。”

    一见朱慈煃说的郑重,都开始行礼了,赵彦杰急忙阻止:“王爷,使不得。”

    按说正儿八经的拜师可没这么简单,那一大套礼仪麻烦着呢。可朱慈煃是谁?大明藩王啊,他呢?既无声望又无官爵,确实没有想到王爷会拜他为师。虽然他一直是就是朱慈煃的夫子,可他心中清楚,这位爷以往可没跟自己学什么东西。

    坚持行了礼,朱慈煃才说到:“以往是我顽劣,还请老师原谅。”

    赵彦杰隐隐间也差距出不对了,按说林老头带来了好消息,这位王爷却似乎没有多少高兴的成分在里面。现在却在这里拜师,一时间赵彦杰也拿不准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爷,老王爷走之前将您托付于我等。有什么事情您尽管吩咐,我等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看着跪下磕头的赵彦杰,朱慈煃也无语了。忠义…………居然活生生的见到了忠义,这个词语多么的难能可贵啊。这样更好,让你粉身碎骨倒是不必,你只是我的替身而已。大凡成事者,替身是一个重大因素,这个替身可以代替自己在外做主,可以代替自己去一些危险的谈判场合。

    赵彦杰是一个聪明人,足够谈判用了,更重要的是,这厮太聪明了,一直在自己身边总怕被他看破自己的变化,打发出去就省心多了。一举两得的事情,干嘛不做,只要监控好就行了。

    急忙扶起赵彦杰:“先生尽心辅佐于我,以后我必执师礼,改日在补上这拜师大礼。”

    朱慈煃忽然问了:“先生,前线可有最新消息传来?”

    四十五章 抉择

    一说这个,赵彦杰也是凝重:“我来就是为这个事情,最新消息,宁武关陷落,山西总兵周遇吉力战而忘。”

    李自成的农民军速度还真快,宁武关是与偏关、雁门关一起成为防御鞑靼骑兵的山西三关之一,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宁武一失,从太原北上大同便是坦途,大同一丢,宣府则危,若宣府在有个闪失,李自成就该兵临北京城下了。

    果然如此,我就赶上这么倒霉的时候了?四个月前,自己刚刚重生在大明,马上被张献忠追的跑路。四个月后,自己刚刚搞定擅离封地的罪名,不在有被‘圈养’的危险,李自成马上就要打到北京了,自己又要跑路了。可不跑路也不成,李自成可不会像崇祯那样对待自己,在说了,自己凭什么和人家几十万大军对抗?真是晦气。

    “时刻留意最新消息。一待圣旨下达,你马上带领大家出发。”

    赵彦杰胡子一颤:“那王爷您呢?”

    “先生,你说我下一步该做些什么呢?”信步走到窗前,朱慈煃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这心不在焉的一句话却让赵彦杰脸色和变色龙一样的变化,他心中的惊骇无与伦比,这位爷不是要造反吧,这可是不是开玩笑,这是要株连九族的。可自己帮不忙他呢?那答案只有帮,且不说老王爷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就是他作为朱慈煃的老师,事败他也没好果子吃:“王爷,您这是?”

    还试探,这人聪明了,有些时候还真费事。可不能直接告诉他,李自成一到北京,崇祯皇帝自杀,大明灭亡吧,会被当成怪物的。朱慈煃依然忧郁的望着夜空:“闯贼自陕西起兵,不过一个月,就已经拿下了宁武关。”

    赵彦杰顺着朱慈煃的眼神看去,夜色如墨,乌云遮住了星光,这天是漆黑漆黑的。看来王爷的判断是北京要失陷,这个念头一起,赵彦杰的眼睛也开始转了。看王爷这般说话,北京有危险,可北京有危险又关你一个藩王什么事情?只要皇帝还在前面顶着你怕什么?北京失陷还有南京,迁都而已嘛。

    斟酌了好一下他才开口,声音低的不能在低,好似在一个闷罐之中:“王爷,北京城防坚固,火器众多,又有京营守卫,料来不会有失。即便北京有失,皇上也可以从容南下,南京作为陪都,随时可以发挥首都的作用,而只要江南在手,大明还是有一搏之力的。”

    呵呵,你说的没有错,可你又那里知道北京陷落后崇祯这哥们就自杀了。大统一失,宗室之中,心思皆不在光复故土,恢复大明,而是谁当这个新皇帝…………新皇帝,我现在也是宗室近支,为什么不能当皇帝?

    只是这个念头一闪即逝,开玩笑,当什么皇帝,当靶子还差不多,大明的衰败已经不是个人的号召能挽救的了,更何况,自己这位吉王,又能号召的了多少人?何必去争那个虚名。

    “我也就是做最坏的打算,未算胜,先算败。不说这个了,先生,你在府中找几个太监,一定要可靠,此事干系重大,切切不可大意。”

    一脑袋问号的赵彦杰下去了,他很奇怪,小小的太监而已。别说皇宫里,那个藩王府中没有?却搞的这么邪乎,这是怎么回事。

    朱慈煃现在找稳妥的太监只是为了一个计划,只是这个计划他还在考虑是否实施。而其中风险也不小,还需要在思考一下,这个计划那可是与虎谋皮,一个不慎那就危险了。

    二月十九,阳春三月即将来临,可北京的风依然寒冷,只有街边的草开始努力的抽绿,去展示它们旺盛的生命力。看着阴沉的天气,朱慈煃心中和外面的天气一样阴霾。李自成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大明朝廷的兵似乎都睡着了一般,根本没有什么胜仗。

    看着手上的一份消息,朱慈煃直叹气,崇祯老爷子,看来你也急眼了,连这样的命令也下。就这几句:“其有能倡募义兵,恢复一州者,即受知州;恢复一县者,即授知县。功绩茂赏,决不悭吝。应与练兵安民理财之事,俱听该抚按率同所属有司,便宜举行,朝廷毫不中制。”虽然这个条陈只在河南一地实行,可这口子一开,那天下就不成天下了。官员可以自行任命,只要能恢复地方,那就成了官,不需要任何资历,也不看是什么人品。那不是土霸王是什么?

    这样下去,就是击退了农民起义军,可这地方还能是朝廷直辖的吗?看来崇祯老爷子真的着急了,他应该看的出来这样的害处,可怜的皇帝,勤勉到他这度也算空前绝后了,可这天下依然是不成的。崇祯老爷子,不得不承认,你聪明、你勤勉、你努力,只可惜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啊。

    “王爷,王爷,圣旨到了。”

    圣旨,一听这个消息朱慈煃转身就去接旨,这么正式的圣旨,必然是自己就藩的消息了。平日里有什么事情,崇祯都是打发个太监直接来叫自己的。演戏加保姆的苦难日子终于要完结了,心情好的朱慈煃,接旨的仪式也绝的异常顺利。

    果不其然,就是让他就藩的事情,只是传旨完那太监的几句话让他无言。崇祯居然要他三月十二参加了长平公主的婚礼在走。这婚期是那个王八蛋定的?就不能早几天,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这不是要人命么?

    皮笑肉不笑的接了旨,朱慈煃派人打发了传旨太监。这下可为难死他了,在北京多一天就多一份危险。李自成越来越近,自己虽然不怕,真的要跑估计还没有什么人能追上他,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叫了赵彦杰问了起来:“在天津的船准备的如何?北京里面还留下什么东西了吗?财物处理完了吗?”

    赵彦杰苦笑一声:“王爷,王府的东西那里那么容易处理的了。在长沙是这样,在北京也是这样。现银就那么一点,好办的很,但是一些田产店铺现在出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朱慈煃叹了口气,这也没有办法,在长沙之时,他的身家有六百万两,可是把他高兴坏了,可随着在大明过了一段时间日子他也逐渐明白了。自己六百万两的财产,现银不超过四十万两,黄金不超过三万两。两百万的银子,大部分是交钞,其他四百万的财产更是物品,没有在合适的时候出手,价值要打折扣不说,说出去也不好听,一个藩王居然落魄到了这个份上?

    皱皱眉头:“那些就不要管了,身外之物可比不上人重要,一路上的快马,船只你抓紧点,不能有一丝疏漏。”

    “是。”

    终于能离开这里了,自己不用在过这种装傻子的日子了。只是眼下的问题是,崇祯这家伙要自己晚一点走,可局势都成这样了,您老还有心情嫁女儿,还真是彪悍。你无知无畏有信心不要紧,我可心中有数呢。

    “王爷,您要找的太监找好了。您是要做什么用?”

    被打断了思考的朱慈煃随口说到:“这个先放一放,此事还没有最终敲定,你先去吧。”

    找太监做什么?当然是假传圣旨,只是这一步该怎么操作呢,这可不是玩的。吴三桂最终是反叛了,这个他清楚,改变?凭自己改变的了吗?兵权都在吴三桂手上,自己要是去夺兵权那是送死。打过一次交道,吴三桂这厮深明能屈能伸大丈夫的道理,要对付他,不容易啊。

    轻轻的敲打着眼前的桌子,逐渐的,他的心思清晰了起来。我命由我不由天,既然两世为人,怕什么?好歹自己是皇室近支,别人能当皇帝,我为什么不能当?即便艰难,也好过混吃等死。逆天,虽然艰难,但是一旦成功,自己可就掌握了天下的权力,也顺便拯救了那百年的耻辱,没有满清的腐朽,便不会有后世那百年的黑暗。

    李自成马上就要打到京城了,这次就是崇祯丢命的时候了。自己有封地,有身份,为什么就不能对抗满清呢?女真人才多少人?就不信比你们多几百年的见识,还能输给你们。自己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活脱脱的大明人了。

    回想一下,其实自己早就有了这个念头,只是没有今日这般清晰而已。从装傻上京,收留梅雪容准备造船,到派遣商人先期去探路,自己不是一直在给占据福建做准备吗?福建一旦在手,就等于台湾在手了,至于那上面的几百个西方猴子,好对付。只是郑芝龙这地头蛇也不是好对付的,拿掉了他,控制福建,即便一时无法与满清抗衡,但是我有万里海疆,那里会提供给我无数的资源,是你们想不到的庞大。

    大明虽然丢失了民心,可忠诚与大明的人还是不少的,有这么多的先天优势。逆天………………似乎也不是不可能。为了权力,为了美好的生活,为了一个和谐的时代,老子决定逆天………

    ---分割线

    第一卷“蒙昧”结束,确实是有点受虐,可能是苍穹水平不够,没有体现出‘时势造英雄’吧,大家多多谅解。第二卷开始,便是奋斗的时候了。

    第一章 计划

    朱慈煃心中有了计较,旋即找来赵彦杰,他需要一个人商量,因为这件事情太大了,也太危险了。

    “先生,我有个计划,但是有些不足之处,希望你帮我参谋一下。”

    见朱慈煃说的郑重,赵彦杰急忙说到:“这是属下的本分。”

    朱慈煃抚着下巴:“让你找个可靠的太监,其实是为了假传圣旨。”看着赵彦杰瞪的溜圆的眼睛,朱慈煃也不在意:“圣上已经发出诏书,让辽东总兵吴三桂带兵进京抵御闯贼,但是我知道,吴三桂不会进京的,所以我要假传圣旨。”

    “这…………”赵彦杰一时卡主了,这王爷说的实在太骇人了,说不好听一点,字字诛心啊:“王爷,此等大事,不可妄下论断,假传圣旨,即便王爷您在受皇上宠爱,也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我知道,可我需要人手。”朱慈煃也实在不好说,李自成以打下北京,就是崇祯归天的时候,崇祯一归天,他假传圣旨之罪谁来管?那个时候他说是真的就是真的。大势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再说自己是想尝试一下说动吴三桂抵御女真人,能不能说动他全看天意。同时也在为自己打算。马上要去福建了,可自己手上有多少力量?就那几百个王府侍卫怎么和郑芝龙斗?自己绝不会在像以前做那只有个光鲜外表的王爷了。

    说到这里赵彦杰也开始疑惑了:“王爷,若您需要人手,可以奏明皇上,调拨京营的好汉不过是皇上一句话,以皇上对您的宠爱程度,这不是什么问题。”

    朱慈煃皱皱眉头:“京营?现在局势可不好,京营是拱卫京城的,而常年和女真作战的辽东兵是最精锐的。”就那些连血都没见过的老爷兵能有什么用处…………

    赵彦杰点点头,确实,辽东兵之精锐,那是战场上打出来的,而目下这个时刻,辽东并要进京护卫京师,崇祯皇帝也不会从中抽取人马给朱慈煃的。只是这假传圣旨一旦败露,事情就麻烦了:“王爷,这后果很严重,您要考虑清楚啊,老夫不建议您这样做。”

    “不要紧。”有什么后果?崇祯都要挂了,谁来追究?即便不能让吴三桂对抗满清,可只要有了一支兵马在手,怕什么?马上就是乱世了,实力才是王道。

    赵彦杰一张脸变成了苦瓜:“就算吴三桂给人,王爷您怎么将这些人带去福建?要知道,大军一动,那消耗实在不是我们能承受的起的。”

    “呵呵,这个就更不用在意了。我又不是要多少人,要多了吴三桂会给才怪,我只打算要一千精兵。只要提前安排一下,一千人当不是什么问题。”

    看自家王爷成竹在胸的样子,赵彦杰也放心了,一千人,确实不是什么问题,在长沙的时候,单单王府侍卫就是四千多人。一千人实在不多,朱慈煃要的是老兵,那血火里打滚出来的老兵,一个能顶好几个新兵,就是为这点人冒的风险太大了,假传圣旨啊,这可是大罪。

    “一千人倒是好安排,在天津做以准备,一路到南京都不是什么问题,只是王爷,您在斟酌一下吧,假传圣旨啊…………”

    看着赵彦杰下去准备,朱慈煃摇摇头,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忠贞看的太重了。对于这个他是一点也不在乎,再说了,崇祯马上就死了,你对谁忠去?

    且不说朱慈煃在这里暗中准备,李自成的军队突进的速度相当之快,大同总兵姜瓖投降,李自成不费吹灰之力,就兵临宣府了。现在局势已经是非常之紧急了。而朱慈煃多方准备,也进入了最后的时刻,三月十二,长平公主的大婚却显得非常萧索,没有办法,现在人心惶惶,流言四起,一个公主大婚,实在是小事了。

    宣府被围,朝廷一时已经无法抽调兵力援助,现在崇祯在全力恭维北京,只有死守北京,等待天下兵马进京勤王了。这期间,朱慈煃也假期生病,躲了,现在圣旨在手,马上就走人了。不要见到崇祯,他一个高兴,让自己留下陪他死守那乐子就大了。可是现在,不见他都不行了,崇祯宣召让他进宫,他心中也是不断的盘算。

    见到崇祯,只见他脸上的皱纹又深了几分,只是那份忙碌依然如故。看着崇祯处理奏折,朱慈煃也不做声,见礼之后就等待崇祯说话。真不知道这位那里来的那么大的信心,李自成都快兵临城下了,他居然还不着急。

    “长平的婚事如何?”

    听到崇祯的声音,朱慈煃急忙回答:“启禀皇上,公主的大婚风光的紧,就是……就是……”

    “说。”崇祯威严的声音传来,可他的眼睛依然没有离开奏折。

    朱慈煃咬咬牙,一副为难的样子:“就是许多大臣人心惶惶,都在担心闯贼,连在公主的婚宴之上都在议论。”

    “哼。”崇祯鼻子里传出一声冷哼:“正常的很,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么。”他的眼睛终于从奏折转到朱慈煃脸上:“慈煃,你马上就要去福建就藩了,不可耽误了国事。”

    “是,臣记住了。”好事,只要不陪你在北京等死,好说,嘿嘿。

    “到了福建,凡事小心,不可操之过急,郑芝龙势力颇大,你要掌握好分寸。还好有林欲楫协助你,要不然真不放心你这孩子。”

    废话,你放心谁了?谁你都不放心,嘴上却只有说:“臣惶恐。”

    “林欲楫是老臣了,凡事多听他的。还有,你那天说的不错,媺娥这孩子,朕亏欠她的太多了,这次她与你一起去福州。”

    “这……这……皇上,这可没有先例啊。”开玩笑,一个小孩子放我这里,真当我是幼儿园保姆了?

    崇祯也是头痛,这事情确实没有先例,但是媺娥那丫头又搞的他头大的不行。最后他还是答应了自己女儿,现在京师虽然紧张,可也不是什么大事,在说,一个小公主在北京也没什么用处,倒不如去朱慈煃封地上去玩玩:“媺娥代朕去巡视福建,恰巧你也去福建,就一起去吧,一路上照顾好她。但有一丝损伤,朕唯你是问。”

    “是,臣定然护卫公主周全。”朱慈煃却在腹诽,巡视地方你派谁不好,那么多朝臣宗室不用,偏偏塞给自己一个小罗莉,她能巡视个屁,纯粹就是去玩的,这小丫头,缠人的很。算了,你离开京城也好,省的死在你自己老子手中,还不到十岁就死,确实太可惜了,顺手的事情,在说这个公主的身份也还是很有用的。朱慈煃脸上假模假样的:“只是闯贼势大,臣担心皇上……”

    他的话被崇祯抬手打断:“担心什么?闯贼不过小患,一待天下勤王之军蜂拥而至,闯贼是自寻死路。你且去吧,路上仔细照顾媺娥,到了福建,林欲楫会告诉你该做什么的。”

    退出来的朱慈煃不由庆幸,这崇祯还真有信心,管你怎么想的,我先离开这是非之地在说。要是你崇祯真的要我陪你死守北京,嘿嘿,那就恕不奉陪了。为了省去礼仪,朱慈煃径自来到昭仁宫中,大体一说,抱着朱媺娥就走,任谁拦着都不管,都出了皇宫了,却被一个出乎意料的人拦住了,却是上次争执的姜女官。

    “殿下此举不妥,公主出巡,岂能如此草草?宫中的礼仪还要不要了。”

    朱慈煃纳闷,上次十廷杖怎么没把你打死,现在还来找死?眼睛一瞪:“滚。本藩行事,需要你来教吗?”

    那姜女官却展开双手,拦在了朱慈煃身前,一副以死进谏的样子,说什么也不让朱慈煃走。朱慈煃也恼怒了,皇帝都点头了,小公主自己也愿意跟我回府,就你在这里多事:“本藩奉皇命行事,棒槌,在有人阻拦,往死里打。”

    想不到那女人却依然拦在面前,朱慈煃眼中寒光一闪,压抑了很久了。自从来到大明这几个月,无时不刻的在压抑自己,现在终于要离开这北京,天高任鸟飞了,你还敢来找死。抱着朱媺娥的上身不动,朱慈煃一脚踢出,这位姜女官当即被踹倒,有出气没进气了。

    发出一声冷哼,朱慈煃扭头就走,直奔自己的车驾而去。在没有人敢阻拦,等朱慈煃走了好一阵,才有人敢上去扶姜女官。

    “小喜,刚才是不是错觉?吉王千岁那眼睛一瞪,我感觉掉到冰窟窿了。”

    “你也是这感觉啊,我还以为我眼花了呢…………”

    两个太监的低声议论却被一声尖叫打断:“快来人啊,姜女官没气了。”

    朱慈煃一到自己府邸,安抚了小公主,着人去调遣公主銮驾以及护卫军士,他自己却叫来郭寒:“你带二十个人去准备,等明日我们的大队人马出城了在行动。记住晚上动手,将吴三桂的家眷都抓了,本藩有大用,记住一定要保密,不能留下一点尾巴。”

    郭寒应命而去,朱慈煃看着这一处庭院,心也飞了。阳春三月了,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我也该复苏了。终于不用在那么压抑自己了,天高海阔,天下…………

    第二章 发现

    打发了郭寒,朱慈煃叫来谢云沛:“有件事情你去查一下,要隐蔽。”

    见朱慈煃一副严肃的表情,谢云沛的表情也凝重了起来:“王爷敬请差遣。”

    “你去查一下小德子刚才去了那里?接触了什么人?别让人察觉了。”

    谢云沛奇怪的去了,小德子不过是王府中一个小的不能在小的太监,有什么好查的?而且还要他出马?不过王爷吩咐,他就全心去办了。

    朱慈煃当然不会对这么一个小太监有什么兴趣,只是这个小德子是赵彦杰找的要去一起假传圣旨的府中太监,朱慈煃才知道自己府中有这么一号人。而刚才见小德子去买了绸缎回来,朱慈煃顺口问了一句,却发现了不对。西四街的绸缎庄离他的府邸不远,可这小德子整整用了两个时辰。当然这不是什么疑问,更重要的是,王府到西四街一路上很干净,根本没有泥土,而这小德子的脚上却有褐色的泥。

    这褐色的泥只有香山一代才有,这小德子跑去香山做什么?香山有个屁的绸缎庄,这小子在撒谎,那他定然在隐瞒什么。事关重大,朱慈煃虽然还没有告诉这些人要去假传圣旨,但是这小家伙的异常也引起了朱慈煃的疑心,难道这小子也是别人的眼线?那可就麻烦了。一旦走漏了消息,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朱慈煃在这里忙着协调人员,公主出巡可没有那么简单,即便这次崇祯的意思是(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