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第 13 部分阅读

第 13 部分阅读

    不要声张,可那护卫,仆从也是一大堆。要不是有手下人帮忙,就这些就能把朱慈煃忙死。

    谢云沛的办事效率也很快,天色刚擦黑就来禀报:“王爷,查清楚了,小德子用去买绸缎为借口,去了卧佛寺,只在寺中烧了香和一个小和尚交谈了一会就走了。”

    “烧香?”必然有问题,要是仅仅去烧香,那为什么要撒谎?而附近的寺庙也不少,非要去卧佛寺:“他和那和尚说了些什么?”

    谢云沛面色古怪的看了朱慈煃一眼:“王爷,那小和尚您也认识,正是那日您去卧佛寺与您发生争执的那个小和尚。”

    什么?朱慈煃眉毛一挑,巧合?有那么巧合的事情么:“他们之间说了什么。”

    “没有打听到具体的情况,只是有人模糊的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山海关、安排人什么的。”

    这下朱慈煃的眉毛拧到一起了,自己下一步要去山海关找吴三桂,这个事情只有赵彦杰知道,这小太监却在说山海关,必然不是什么巧合,这里面有问题:“云沛,立即让赵先生放下手上的一切的事情随你过来。”

    没几分钟,谢云沛就拉着赵彦杰进来。朱慈煃坐在凳子上叉着双手随口吩咐:“云沛,你在外面看着,任何人不得靠近。”而后问起了赵彦杰:“先生,这个小德子你熟悉吗?”

    “他?三年前进入王府,为人机灵,又肯干活,还算比较可靠。”

    “他的来历?”

    赵彦杰倒也从容,他的记忆力一向不错:“他是长沙人,说是家里穷,想入宫当太监,可是没有选上他。他就回乡,刚好王府招人,他就自己切了进入王府讨口饭吃。”

    自宫?牛人…………但是这小子明显有问题:“最近他有什么异常表现吗?”

    “这…………”赵彦杰砸吧砸吧嘴,也品出点味道了:“前面看他办事伶俐,进王府几年一直做的很好,才选中他去办这个差事。王爷问起,老夫也奇怪,他打听的有点多。”

    “他都知道些什么?”朱慈煃知道赵彦杰的毛病,这家伙说话欲望太强烈了,能连续说上几个小时都不带一句重复的,言多必失啊。

    赵彦杰愣了一下:“他知道我们要去山海关办事,至于办什么,事关重大,我也没有告诉他。”

    朱慈煃轻轻的敲着桌子:“一个小太监,你不觉得他问的太多了?”

    赵彦杰点点头,这事情确实透着诡异,这么一个小太监,蝼蚁一样的人物,居然能入的王爷的法眼,而且这事情上,这孩子确实关心的有点多了:“王爷,那这小子,还用他吗?”

    朱慈煃眼中一阵寒光:“先别动,等查出幕后人吧。谢云沛。”

    随着谢云沛进入,朱慈煃吩咐他:“你现在就去查那个卧佛寺的小和尚,一定查清楚他是什么人,替谁办事。”

    看着赵彦杰懊恼的神色,朱慈煃呵呵一笑:“先生,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习惯,但是人要会克制自己的欲望。《礼记》中就有修身一说,先生以为如何?”

    赵彦杰点点头也下去了,朱慈煃看着他的背影,若这家伙不能改了这个毛病,以后如何放心让你知道我的核心秘密?看着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有点可惜啊,希望你能改的过来吧…………马上要出京了,终于可以不用在过这种装傻充愣的日子了。

    天一亮,谢云沛顶着两个黑眼圈就来回报:“王爷,查清楚了。那个小和尚和您还真有点关系。”

    朱慈煃挥退左右:“怎么回事?”

    “王爷,您可还记得那名陷害老王妃的女人。这恶毒女人被王爷您当庭杖毙,下面人为了讨好您,寻了个由头,抄了这女人一家。那恶毒女人有个哥哥,凭借吉王府的关系,也赚取了不少钱,不过抄家之时,他带着两个儿子跑掉了,这个小和尚就是他的长子。据说他们和幼子失散,此人将长子托付卧佛寺后便病死了。”

    朱慈煃撇撇嘴,这般小人物,却和自己府中的小太监有联系,这就很成问题了,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看来这小太监确实是眼线,不过却是一个芝麻大点的人物的眼线:“这小和尚在做什么查清楚了吗?”

    “启禀王爷,这小和尚今日一早,就带着他收买的一批江湖人物往山海关去了。具体要做什么,还没有查清楚。”

    山海关,这个敏感的字眼一下刺激了朱慈煃。前后一联系,这小和尚,和自己也算有灭门之仇了,现在带人去自己将要去的山海关,很可能要行刺。想到这里,朱慈煃脸色也冷了下来,从来都是他去刺杀别人,还有人敢来刺杀他?活的不耐烦了。这平日里自己前呼后拥的,仇家根本没有机会,这次去山海关,或许这小家伙认为是一次机会。

    既然如此,便随了你的意愿,斩草要除根:“他们一行有多少人?”

    “大约三十人左右。”

    朱慈煃眼珠子转了两下:“你派人去死死的盯住小德子,不要惊动了他。你派人跟上那批人了吧?”

    谢云沛点点头:“已经派了两个精干人手跟踪过去了。”

    很好,这小子是太行巨盗出身,山贼归山贼,这事情办的很漂亮啊。拍了拍谢云沛的肩膀:“你派一批人去将他们剿灭了。吩咐他们小心在意,要留活口,查一查此事的幕后黑手。”

    谢云沛重重的点点头,听着朱慈煃的吩咐,他也明白这一场仗是少不了的,自家王爷这次是想将这些人一网打尽啊:“王爷,要不我亲自去,这些个下三滥的家伙就交给小人好了。”

    朱慈煃眼睛一瞪:“你是我身边的侍卫头,你要不见了,不是告诉人家有问题嘛?当他们是傻子不成?别忘记了,人家在府中是有内应的。”

    谢云沛眼中凶光阵阵,他最见不得就是吃里扒外的东西:“王爷,我这就去把那小王八蛋活剥了。”

    朱慈煃却阻止了他:“不要打草惊蛇,你知道他们之间是怎么联系的吗?我要的是一网打尽,不想以后在有这些余孽来找我的麻烦。还有,你在去挑选一匹精干的人手乔装跟在我们后面,万一有事,随时接应。”

    “是。”

    朱慈煃也经过考虑,不能因为这点屁事就改了自己的计划,这么一小撮人而已,只要小心一些,顺带收拾了他们。等事情一了,这小德子就会知道背叛是要付出代价的。

    第三章 伏击

    公主出巡的仪式虽然繁杂,但是在朱慈煃一力坚持之下倒也省略了。崇祯也不想这个事情闹的太大,朱慈煃一行出行倒是非常之低调。大部分只知道这是吉王出京就藩,压根就不知道小公主也在里面。对于朱慈煃的离开,许多人是拍手称快,就差放鞭炮庆祝了。由此可见,他在北京城是什么名声………………

    走了一天,天色一黑,朱慈煃又痛苦的当了一回保姆,好容易哄着朱媺娥睡着了,他急忙出来找来赵彦杰:“圣旨与仪仗准备好了吗?”

    这老家伙的表情怎么那么古怪?朱慈煃心中满是问号的时候,赵彦杰回答的倒也利索:“一切都准备好了,仪仗、圣旨、宣旨太监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只是王爷,您还需小心在意,一旦露了马脚,那可是重罪。”

    “别担心,他吴三桂还敢做什么不成?”现在吴三桂还没有反叛呢,还是大明的臣子,就是他反叛了又有什么可怕的?我一个人要是悄悄的走,千军万马都不一定找的到我。

    赵彦杰再次发挥他唠叨的本色:“王爷,您千金之躯,何必呢?再说您若亲自出面,一旦败露,在无回转余地了。”

    朱慈煃撇撇嘴,这家伙少说两句会死啊,怕什么?崇祯皇帝马上就挂了,谁来追究,真是胆小:“不必害怕,你只要保证沿路的接应就是了,其他的你就不用管了。”

    赵彦杰无奈:“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已经安排人沿路接应,永平府(今秦皇岛)码头之上的船只也准备好了。若王爷亲自去,我等便在天津等待王爷,沿路接应。”

    “很好,此一去事情如何难说,多做一些准备。吴三桂心思难明,我即刻出发,以免夜长梦多,郭寒那小子回来了吗?”

    赵彦杰的脸更古怪了:“回来了,就是带回来了两个人,他亲自看着呢。”

    “两个人?”朱慈煃眉毛一动,自己不是让他去把吴三桂的家眷抓来嘛。这自己可是准备当护身符的,只要吴三桂的家眷在手中,他吴三桂就算有其他心思也不敢把自己怎么样,同时自己也多一些筹码。可是吴三桂的家眷就两个人?不可能:“去看看。”

    郭寒在一间房屋之前,一副守护的架势,一见朱慈煃来了,翻身下拜:“参见王爷,小人无能,吴三桂之父吴襄在军营之中,无法下手。而吴府之中,防备甚严。小人只抓到了吴三桂的兄长吴三凤和他的小妾陈圆圆。”

    朱慈煃叹了一口气,吴襄现在提督京营,在军营之中,想绑他确实是力有不逮。不过这两人的份量就显的有点少了。旁边的赵彦杰却奇怪了:“吴三凤?他不是投降女真人了么?怎么会在北京?你是不是抓错人了?”

    “小人问的很清楚了,确实是吴三凤,他是回来劝说吴家家眷出面,让吴三桂投降女真人的。皇太极爱吴三桂之勇,一直没有断了招降之心。去年皇太极死后,现在掌权的睿亲王多尔衮和皇太极一样,也在努力招降吴三桂。”

    吆喝,这吴三桂还是个香饽饽啊,赵彦杰却急问:“结果如何?”

    “吴襄根本就不见吴三凤,招待也不周全,却让小人得了个便宜。时间紧迫,只绑了这两个人,小人无能,请王爷处罚。”

    “算了。”朱慈煃挥挥手,他现在很清楚,后世虽然传说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为了陈圆圆才反叛的,那不过是扯蛋,吴三桂的反叛原因多了,就为一个女人?那是不可能的,也许这个女人在吴三桂心中地位不低,可那最多不过是宠爱一些罢了,决不可能为了一个女人决定自己的政治前途。

    他的兄长吴三凤不大熟悉,不过既然是兄弟,总是血脉相连。这个倒是可以作为一个仪仗,不到关键的时间,还是不要动用的好。转头问郭寒:“有没有被人发现?”

    “王爷放心,没有人知道是我们干的。”

    “好了,你下去吧。”朱慈煃只是淡淡的吩咐了一声。

    赵彦杰一见朱慈煃的反应,他也就明白了,怪不得王爷敢亲自去山海关呢,撇开大明藩王的身份不说,还派了人去绑架吴三桂的家眷,即便吴三桂想干什么,也有顾忌。只是可惜,下面人办事不利,若是吴三桂的全部家眷都抓了,那更好办了。

    “王爷,既然这蠢材办事不利,那您就不必亲自去了,我去吧。”

    朱慈煃抬手打断了他的话:“这个险,值得冒。”不过想想也是好事,吴三桂全家失踪这个事情有点大,消息是瞒不住的,那吴三桂也必然知道了,一旦查到我头上,说不好他还真将我扣下。现在吴家只丢了两个人,他还怀疑不到我头上,自己更安全一些。

    赵彦杰想想也点点头,以王爷的身份,他吴三桂还敢做什么不成?他还是大明臣子呢,就是不奉旨,王爷也不会有多大危险。王爷既然铁了心了,也就由他去吧,他也清楚,没点实力,就靠一个藩王的名头吓唬人是不成的。也许一般人还能吓住,但是像郑芝龙那种实权派,是不会将一个没有实力的的藩王放在眼中的。

    “既然王爷已经决定了,我陪王爷一起去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不。”朱慈煃再次驳了他的话:“路上的接应才是最重要的,这关系重大,除了你,别人我也不放心,你居中策应,这比你跟我去的作用大。”

    赵彦杰点点头:“一定不负王爷所托。”

    “记住看着他们,不要让任何人看到他们。”

    朱慈煃也半夜的时候就带着人出发了,他要快,一定要快。吴三桂现在的心思他不知道,但是他现在还是大明的臣子,这事情就好办。若能说动他,让他不投降满清就好了,不过这个确实没有信心,实在不报多少希望,吴三桂的想法岂是他一个闲人左右的了的?他还没那么大本事。至于自己的心思嘛,一个辽东总兵,麾下兵马无数,一千人而已,不是什么大问题。

    朱慈煃一路快马加鞭,疾奔山海关。去打前站的人已经回来了,吴三桂现在刚刚进入山海关,还没有出动兵马入京。朱慈煃问了一下具体的消息,果然,吴三桂三月六日就从宁远撤退了,现在都三月十五了,他的军队才刚刚到达山海关,若真的勤王,怎么会这么慢?这吴三桂到底是什么心思啊?

    三月十八日夜间,朱慈煃一行到达山海关前,这三天来可是把他们累的够呛,这个时代的交通,很成问题啊…………

    谢云沛拉了一下朱慈煃,低声说到:“王爷,我们的人就在前面,那拨人已经收拾了,只留了那小和尚一个活口,他们本打算在前方玉兴坡设伏,可惜还没实施就被我们的人收拾了。”

    “很好,让他们原地等待,我们赶过去。你去将小德子抓起来,亲自审问,看看幕后黑手是什么人。”一个小和尚能号召三十来个亡命徒,这里面很有点蹊跷啊。

    不一刻,到达玉兴坡,一干人正在处理战场。郭寒屁颠屁颠的提着一个被五花大绑的小和尚出现在朱慈煃面前:“参见王爷,一切都处理妥当了。”

    朱慈煃点点头,面无表情的说到:“这次还算做的漂亮,也算将功赎罪了。伤亡情况如何?”

    “托王爷鸿福,只有五个兄弟重伤,十几个兄弟轻伤,没有死人。”郭寒心中一阵得意,虽然自己带领近百人突袭三十来人,可这是一群亡命之徒,没有一个死人也算非常难得了。

    朱慈煃没有在说话,只是看着那在卧佛寺中和自己起了争执的小和尚。只是山不转水转,不是冤家不聚头啊,轻蔑的说到:“小和尚,杀生可是要下地狱的,你不怕?”

    那小和尚眼中一阵阵仇恨的光芒闪过:“朱慈煃,算你命大,这次没能杀了你。就是到了阴曹地府我也要化成厉鬼来找你索命。老天爷,你瞎眼了,这样的恶人你也保护他吗?”

    谢云沛过去抬手一拧,这小和尚就开始惨叫,一条胳膊生生被谢云沛扭断了:“王爷问你什么就说什么,要不然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第四章 除根 (求推荐票)

    朱慈煃冷眼看着这个小和尚,等谢云沛炮制了他一阵子才让谢云沛停止:“什么人指使的?”

    那小和尚好不容易止住了鼻涕和眼泪:“既然落到你手中,我也没想着能活。朱慈煃,你个该下地狱的家伙,你当然认不出我了,我这样的小人物还入不了你的眼。可我认识你就行了,到了阴曹地府,我也不会告错人。”

    这小和尚还真硬气,朱慈煃不由来了兴趣:“有点骨气。从实招来,也许本藩会饶你一命。”

    “少假惺惺的。你这个魔鬼,畜生。你杀我姑姑的时候就是这样,反正我也要死了,你个杀千刀的畜生。我家那么好的一个家庭,就因为你嫉妒,弄的我家家破人亡,你生生的打死了我姑姑,又派人抄了我家,我爹将我送到寺庙之中就病死了,朱慈煃,我和你不共戴天。怪只怪我没本事,不能亲手杀了你…………”

    对于这小和尚的说辞,朱慈煃完全没有兴趣,挥挥手:“云沛,交给你了。”

    朱慈煃冷漠的看着夜色,耳边传来一阵阵惨叫,谢云沛的审讯过程当然不会风平浪静。他很好奇,一个小娃娃,那里来的那么大的能量?居然能买通自己府中的小太监,还能组织起三十多个亡命徒来行刺自己。

    过了一会,谢云沛来禀报:“王爷,都问清楚了。”

    朱慈煃面无表情的点点头,谢云沛组织了一下语言,禀报到:“这小和尚和那个意图不轨的小太监是兄弟,都是那恶毒女人的侄子。他们筹划很久了,一直没有机会下手,这次他们以为是一次机会。王爷神威,又岂是他们能伤害的。”

    “没有幕后人?”

    “没有。”谢云沛摇摇头,对于他自己的手段,他很有信心,这样的痛苦之下,铁人也抗不住:“他们一家逃跑的时候带走了一大笔钱,这厮就是用这笔钱收买了一些亡命之徒。而且没有个告诉他们王爷您的身份,要不然这些人也没胆子对您出手。”

    朱慈煃一听,原来如此,遂问到:“小德子呢?”

    谢云沛头一低:“王爷,这个谁也想不到,那一年这个小太监不过八岁。谁也想不到一个八岁的孩子有这份狠心,净身进入王府,一直找不到机会刺杀王爷,所以才隐忍到今日。”

    还真是个狠人,为了报仇居然自己把自己切了。太监啊,这一辈子就完蛋了,谁不歧视太监?仇恨的力量果然强大,望着夜空,朱慈煃心中也是感叹,仇恨,这种力量居然强大至此。一个八岁的孩子自宫,牺牲了整个人生只为报仇。

    “王爷,这小和尚俗家名……”

    朱慈煃抬手打断了他的话,这种小虾米的名字他没空去理会。闲庭信步一般走到绑着那两个少年的地方。这两个小孩的眼光好像要将他生吃了一般。

    朱慈煃走到那小太监跟前,轻声说到:“自宫,是个狠人。本藩决定给你一个痛快。”顿了一顿,朱慈煃补充了一句:“下辈子记住一件事,暗杀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你……太嫩了。”

    说话的同时,朱慈煃的双手抚上小太监的头,如清风一般温和。旋即一拧,‘喀嚓’一声,一条魂魄归于地府。转头看着那小和尚,那小和尚亲眼看着弟弟被杀,信心一下崩溃了,哭喊了起来:“王爷饶命啊,只要您饶了我,让我做什么都可以,给您当一条狗也行。小人一时猪油蒙心,王爷您绕了小人这一回吧。”看样子要不是被绑着,这小子能跪下磕头把地面磕破…………

    朱慈煃轻蔑的看着他,有胆做,没胆承担。这哥哥比这弟弟差的实在是太远了。

    “哇……王爷饶命啊,我爹给我们留了很多钱,小的全部献给王爷您,只要您饶小的一条狗命,小的做什么都可以。”

    朱慈煃一看这般做派,挥了挥手,谢云沛会意将人提走。这样的软蛋,杀他是脏了王爷的手。这样的事情,还是他来吧,只是他有点不明白,看王爷这手段,似乎是杀人的老手了,可他从小看着朱慈煃长大,知道这是朱慈煃第一次杀人,第一次杀人能这么镇定的,只能说天生异数了…………看来王爷这次生气的很。看了看提着的这小娃娃,谢云沛也打定主意让这小子付出代价。

    经过这么一折腾,朱慈煃想继续赶路也不行了,还好马上就到山海关了,先休息一晚吧。虽然露天宿营辛苦了点,他们也很高兴,因为这个时候朱慈煃也没有吝啬,嘴巴一张,参战之人每人三十两银子的奖赏,受伤的五十两,那几个重伤的给了一百两。如此厚赏,让这些侍卫感激。

    他们一天拼死拼活的,难道就靠那点月饷?王爷这般有情有义,就是那几个受重伤不能在当侍卫的兄弟也算有归宿了,一百两银子,足够他们回乡生活了。更不要说,朱慈煃还告诉他们,王府会养着他们。

    天一亮,朱慈煃就带人向山海关出发了,不能在耽搁了。路上谢云沛笑呵呵的对着朱慈煃说到:“王爷,那边都清理干净了,没想到这小子还挺有钱,八万两银子的身家,回头我就取来交给您。”

    朱慈煃宛然,这小子还真是蛮有钱的,可惜却亲自来送死。搞的自己送了命,还被谢云沛折磨的说出了巨款的下落。想亲手杀了我报仇,凭你们还嫩了点:“赏赐完侍卫们,其余的你拿去吧。”

    谢云沛差点没从马上载下来,开玩笑吧。八万两银子,饶是他做过大盗,见过世面,可这也是想都不敢想的财富。王爷就是王爷,这样的巨款丢出都不带眨眼的。嘴上却说:“王爷已经重赏了我等,我等岂是贪心不足之辈。这八万两银子本来就是王爷您的,不靠着王府的威势,那两小子的爹还是个混混,怎么可能有这份家产。”

    对于这样的屁事,朱慈煃没兴趣知道。只是看了看谢云沛:“很好,你自己拿一千两,其他的交给赵先生。”

    谢云沛也不说什么了,这样才对吗。那有王爷不拿大头的道理?王爷您手指头缝里漏漏就足够我们富贵一世的了。要是自己不知好歹真的吞了下去,估计以后就没有自己的好日子过了。一千两的赏赐啊,还真是有气魄。

    “你去看看沿路接应的情况,一定要保证我们退路的畅通。”

    “是。”

    一行人进入山海关,朱慈煃很奇怪,怎么到处是迁徙的老百姓?山海关一个军事重镇,怎么会有这么多老百姓?带着疑惑,朱慈煃一行人来到吴三桂的临时府邸之前。

    吴三桂,这次见面,不知道你会带给我什么样的惊喜呢。

    第五章 吴三桂的能力

    出乎朱慈煃的意料,吴三桂等人对他的到来非常之恭敬。他刚下马,吴三桂一路小跑就出来了,大礼参拜:“下官参见吉王殿下。”

    朱慈煃挤出笑容:“免礼。这位是?”

    吴三桂身旁的一名高大健硕的武官,登时引起了朱慈煃的注意。不待吴三桂说话,这狗熊一样的武官再次下拜:“下官山海关总兵高第,参见吉王殿下。”

    朱慈煃点点头,一挥手,身后的太监上来,开始了假传圣旨。每次听到‘奉天承运’这个开头,朱慈煃就觉得好笑。皇帝承天之德,受命于天,君权神授,称为天子,这是秦朝就有的事情了。可这传圣旨诏书以‘奉天承运’开头却是朱元璋首先使用的,这位朱元璋还真是创造了不少东西啊…………

    圣旨的内容是由赵彦杰炮制的,无非就是催促吴三桂火速进京勤王,同时调拨部分士兵给吉王而已。等圣旨宣完了,朱慈煃也知道,接下来就是自己谈判的时候了,艰苦的在后面。现在自己不知道吴三桂的心思,且看看他的反应。

    吴三桂却是很爽快的接了圣旨,摆酒宴给朱慈煃接风洗尘,这酒桌上谈事情是由来已久。随意应付了几句,朱慈煃说话了:“吴总兵果然是忠贞之臣。”话锋一转:“只是吴总兵为何行军如此之慢?须知军情如火,擎天保驾可是难得的殊荣。”

    吴三桂脸色微变了一下:“殿下见谅,皇上旨意虽然要下官放弃宁远卫,可皇上有仁爱之心,不忍放弃关外数十万百姓,顾下官组织百姓撤退,虽然竭尽全力,却也有些慢,下官无能,请殿下赎罪。”

    朱慈煃一愣,带百姓撤退?有这么回事吗?当下也开口:“他们都愿意吗?”

    吴三桂却叹了一口气:“殿下有所不知,女真人是靠掳掠人口为奴的,并有杀贫、杀富、杀士之类的屠杀习惯。况且女真人贫穷,他们每每劫掠之时,有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留,甚至连死人的衣服都不放过。而女真人的大军就近在锦州,一旦下官带兵撤退,宁远卫数十万百姓实在难逃一死,甚至要受那生不如死的羞辱,又有那个不愿意撤的。”

    朱慈煃也是一震,这这…………和后世自己标榜仁义的辫子朝差距真大。这些人还真有脸面这样说,都到了连死人衣服都不放过的程度,狗屁的仁义,这样的王朝,无耻到这个地步,我还真就和你卯上了,不收拾你天理不容。

    看着吴三桂眼中那仇恨的目光,朱慈煃举起酒杯:“前后不过十日,吴总兵便将数十万百姓撤到这里,实在是壮举。大明有吴总兵这等良将,何愁边疆不宁。只是吴总兵,已经到了这里,为何还不起兵进京?”

    吴三桂再次请罪:“殿下赎罪,非是下官怠慢,实在是数十万百姓迁徙,千头万绪,一个处置不慎,会闹起民变。下官既然带他们离开家园,当保的他们平安,不安置好他们。下官便辜负了皇上的信任,更是愧对他们,愧对天下啊。”

    朱慈煃看吴三桂说的真诚,心中也是嘀咕,这借口找的…………和真的似的。忽然发现有点奇怪,这小子为什么要投降满清?他也算和满清打了半辈子仗,仇深似海,为什么会投降满清呢?

    只是随意说到:“吴总兵果然是一员良将,只是京师危机,也是刻不容缓。”

    这下吴三桂疑惑了,这小王爷搞什么?北京城防坚固,火器精良,又有京营拱卫。就凭李自成的大顺军,没有三、五个月时间根本别想破城。可这小王爷一力催促自己进军?他有什么目的?不是他想接勤王之名行谋反之事吧?有了这个念头,吴三桂浑身一阵发冷,赶紧把这个念头丢出脑海。

    “殿下说的极是,下官大体安置一下这些民众,随后就启程。京城防御固若金汤,殿下也不必担心,京师稳若泰山。”

    朱慈煃打个哈哈:“本藩只是担心皇上安危,此时皇上赐本藩外出就藩,也是一片爱护之情,本藩又如何不知,此情无以为报,所以才催促吴总兵。本藩也知道,大军一动并非一句话的事情,并无怪罪吴总兵的意思。”

    “殿下与皇上亲情深厚,是我大明之福,下官又怎会不知好歹。”说到这里吴三桂话锋一转:“殿下,您这次就藩,不知要挑选多少人员随行?我辽东兵马受皇上恩德已久,为殿下效力也是应该的。”

    这么痛快?朱慈煃都有点不相信了,他本来设计的种种方案都落空了,这家伙居然这么爽快的就表示给人,难道有阴谋?且多说一点,看看在说:“皇上本意是从京营之中选拔勇健,但此时京师防务要紧,本藩又怎么能要。而遍惯天下兵马,唯辽东军最为精锐勇悍,皇上开恩,允了本藩请求。至于这数量嘛,就两千人吧。”

    吴三桂没有马上说话,只是看着桌上的菜肴,不知道心中在想什么。倒是旁边的高第说话了:“殿下,这两千人不算多,但是吴总兵的兵马现在都在维持百姓,一时之间怕是抽调不出这么多来。”

    朱慈煃假意点点头:“原来如此。”

    朱慈煃丢失长沙,仓惶逃跑,这在座的都知道。也知道朱慈煃这位吉王圣眷正隆,皇上为他开了多少便利?本来一个藩王到军中要人是不合理的,可这事情放在吉王身上就不意外了,左右不过两千人,又有什么威胁?那个藩王的护卫不是数千人?

    吴三桂更是知道这位吉王在皇帝那里的份量,急忙说到:“还请殿下勿怪,为殿下效力,自是要挑选健壮之士,只是下官也急着奉旨进京,时间上有点来不及。若是挑选的不好,那不是怠慢了殿下,下官也吃罪不起啊。”

    朱慈煃却不在意,这小子,推三阻四的,看来确实是有心思。

    一旁的高第再次插言:“殿下,不如这样,让吴总兵挑选一千精兵,下官在从山海关挑选一千人马补齐如何?只是下官麾下兵马比起吴总兵的百战之士却差了那么一点。”

    见吴三桂没有意见,朱慈煃点点头:“便如此吧。”山海关的兵就算比不上辽东铁骑,那也不要紧,能达到目的就可以了,不必要节外生枝,吴三桂,可不是那么稳当的。

    看高第这家伙很明显是讨好自己,那也由得他,白送的谁不要。现在是人越多越好,他又不是养不起。一边和他们谈笑聊着这次吴三桂撤兵的趣闻,朱慈煃也在感叹,不知道是女真人的凶名太盛还是吴三桂真有这个号召力,宁远以及附近四个卫所的数十万百姓他居然只用了四天就动员撤退,够快的。撤退期间五天走了两百里路,虽然也算是难得的效率了,可又有多少人Qi离子散。

    不过这些事情他实在管不了,他凭什么去管?他又有什么能力去管?只有把这一切记在心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总有报仇的那么一天。这个时候吴三桂起身告辞,言还要安置百姓离去。朱慈煃和高第这位山海关总兵虚与委蛇一番,也就离开了。

    等回到自己的房间之中,朱慈煃随手拿着一个玉杯把玩。吴三桂,你是个有能力的人,不说前面对抗满清的战争,就说这次带着百姓撤退就能看出他的能力。只是你为什么要投降满清呢?有才无德,或许你是强将,可你依然留下的是千古骂名。还是争取一下吧,抱着最后的希望,你的选择才是决定你千古名声的关键。

    -分割线

    推荐票太惨了,大家帮忙砸砸推荐票。多一千票,苍穹加更一章。无耻的打劫推荐票了,嘿嘿。

    第六章 要人

    夜间朱慈煃有些睡不着了,这次顺利的出乎他的预料。吴三桂对自己很恭敬,根本不像是要反叛的样子,可惜啊,换个人也许会被你的假象迷惑,可我却很清楚你是要反叛的,只希望能顺利的接收士兵走人。

    第二天一早,朱慈煃就亲自去吴三桂府邸上,试图旁敲侧击,说服吴三桂一下,尽人事听天命吧。而且夜长梦多,他可不希望出什么意料。可得到的消息却是吴三桂已经出发安抚民众去了。吴家人请朱慈煃上座,派人去寻找吴三桂。朱慈煃也只有等待,脸上却是没有一丝表情。

    手捧着茶碗,别人也不知道朱慈煃在想什么。只是正厅外一个人的出现,引起了朱慈煃的注意,此人并没有太多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眼只看的出来,这人身上一股彪悍气。吴三桂是总兵,府邸里有个把彪悍健将也平常的很。只是此人腰间的犬玉饰却引起了朱慈煃的兴趣。虽然一闪即逝,可还是让朱慈煃看到了。此人可以随意出入,想必身份特殊。而中原人很少以犬做饰品的。以犬为图腾,女真人吗?

    朱慈煃当下也不说破,只是心中惊骇。假装四下活动,欣赏墙上的字画,可眼神一直没有离开那个忽然出现的身影,直到此人从正堂之前消失在门外。在此人一转身的瞬间,他的帽子被风吹歪了,全心观察的朱慈煃敏锐的发现了那薙髮的踪迹。虽然距离很远,可朱慈煃已经有足够的信心判断此人是女真人了。

    若说在吴三桂家中见到一个女真人倒也没有什么,他常年和女真人作战,俘虏一两个作为家奴也不是什么事情。可这个人的地位明显很高,可以自由出入府邸,这就不得不让人疑心了。若他的身份见的光,也不用这么遮遮掩掩的。这吴三桂现在就和满清有联系了,那还说什么?说什么都白搭了…………叫过谢云沛吩咐几句,谢云沛瞳孔收缩,重重的点了点头,派了两名心腹手下跟了上去。

    吴三桂回来的倒也不慢,一进门马上施礼:“下官不知殿下驾到,赎罪,赎罪。”昨夜他和心腹们商量了很久,对于朱慈煃以及这道不合常理的圣旨,他的谋士们认为不给最好,会损失了自己的实力。可吴三桂却知道崇祯对朱慈煃的宠爱程度,迟疑了好久才拿定注意。

    朱慈煃抬手虚扶:“呵呵,吴总兵多礼了。吴总兵心忧百姓,尽忠职守,何来罪过之说?”

    当下两人一阵东拉西扯:“不知吴总兵何时起兵进京?”

    “殿下,下官已经以最快速度在安排了,明日便起兵进京。”

    朱慈煃看着吴三桂的脸庞,心中也是疑惑,这家伙看起来和真的一样,好一副忠臣能员的样子。明天就出发,还真是雷厉风行,只是你府上的那女真人可不是假的。本来还想挑拨一下吴三桂与满清人的关系,现在看来也没有必要了,却不管吴三桂是否与满清达成了什么协议,单单是女真人出现在吴三桂府上就很说明问题了。

    “很好,吴总兵忠诚之心,天下皆知。如此,本藩也放心了。”朱慈煃起身就要走。吴三桂也施礼送别,末了说了一句:“殿下,您的事情下官也在办理,明日定然给您一个答复。”

    朱慈煃头也不回,挥挥手就走了,对于吴三桂的兵马他已经不抱多少希望了。他更想知道这厮和满清人之间是否已经达成什么协议,满清的军队现在还在锦州,到不虞他们会做什么,可对于吴三桂,自己却不得不防。

    刚回来却接到一个意外的禀报:“王爷,辽东副总兵冷允登求见,已经等待了一会了。”

    他来做什么?朱慈煃很奇怪,自己刚从吴三桂家中出来,这家伙却早就来了。不知道他有什么目的,且去见一见吧。

    第一眼看见冷允登,朱慈煃便给了他‘一个标准军人’的评价。冷允登站在墙边,抬头欣赏着一副画,身形有如一杆标枪一般钉在那里,大有一种风吹不动,水冲不倒的意思。见礼之后,朱慈煃问了起来:(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