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部分阅读
约为5600余人。
军户的待遇十分糟糕,各级官吏甚至一普通生员都可以任意役使军丁﹑克扣月粮。明一代﹐军户逃亡的现象十分严重﹐明政府曾多次派人勾补逃军﹐甚至专门设有清军御史处理军户逃亡及勾补军伍事宜。
看着朱慈煃一言不发,何永英与秦俊也有点冒汗了。他们自然清楚现在的队伍是个什么状态。可朱慈煃是藩王,要的是侍卫,吴三桂和高第都是一个心思,你要多少人都给,但是军官却没有那个必要了,都不是军队了,要军官做什么?
他们在惴惴不安,朱慈煃心情却已经乐开了花,这对他而言,不是什么坏消息,而是好消息。他还正在想该如何收拾这些旧有的军官呢。但现在根本不用了,因为没有几个当官的。全是大头兵,实在是省了自己的大功夫了。怪不得显得乱糟糟的完全没有军纪呢,到了码头还需要两个千总亲自去指挥,原来问题出在这里啊。
朱慈煃放下名单,看着忐忑不安的两人,只是轻轻的说到:“本藩的侍卫编制由本藩亲自任命。”挥挥手便让两人下去了。何永英与秦俊两人心中也是咯噔一声,都是老行伍了,自然清楚,任命编制权本身就在王爷手中。他们现在算了脱了军籍,成为王府侍卫了,自然也就不能用军中那一套了。
现在还在船上,开始编制是不现实的。朱慈煃现在却在挑选人选了,现在这支军队名义上是自己的,可实际上还说不好。对于这些低级军官的任命,还是先以求稳为主吧。在自己手下,算的上可靠的侍卫有上百号人。这些人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完全可以作为低级军官先统带士兵,至于他们是否有能力带兵,在慢慢的观察吧。
至于军队如何编制?这些人是自己侍卫队,不是军队,怎么想怎么编制就怎么编制,谁也说不了什么。
三月二十二日,船队到达天津。赵彦杰上来看到朱慈煃也是高兴,虽然一直不断的有消息通报,可他还是担心出什么事情。现在看到自家王爷平安归来了,心中也踏实了。
朱慈煃不等他说话,立即就吩咐下去:“所有人全部上船,立即开拔。”
赵彦杰急忙吩咐了下去,等人都出去了才对朱慈煃说到:“王爷,北京有变,十九日闯贼就攻破了北京外城,现在北京大乱,还没有更新的消息传来。”
朱慈煃脸上还是没有表情,这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情,还好自己准备的充足,这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底还是到了这个时候。赵彦杰却在那里继续:“这两天我们是提心吊胆的,生怕王爷您在那边出点什么问题…………”
朱慈煃抬手打断他的唠叨:“公主知道这些事情吗?”
“不知道。”
很好,她不知道就好。这样她的护卫板上钉钉就是自己的了。想到这里,朱慈煃的嘴角微微翘起。冷峻的说到:“加快速度,马上出发。”
这里的一切早就布置好了,一个时辰后,随着船工们的嘹亮的号子。船队迎着阳光开出了港,朱慈煃站在船头,浑身沐浴在阳光之下,只是静静的看着那无边大海…………
一路之上,朱慈煃忙的是焦头烂额,不但要安插人员,控制军队,还要应付朱媺娥这位小祖宗,让他无奈的很。这小丫头似乎个小尾巴一样,除了睡觉就一直念着自己,这让朱慈煃十分无奈。自己每每都是冷着脸,可这小丫头却一点不在乎,真是个天真的孩子。
看着聚集在一起的二十五名侍卫,朱慈煃扫了一眼说到:“你们都是本藩的心腹,现在是你们表现的时候了。”说完转身出去了。
随后赵彦杰上前,开始了长篇大论,总的意思就是。你们对王爷忠心耿耿,劳苦功高,王爷都看在眼里。现在王爷赏识你们,要提拔你们,马上他们就将成为百总官,统带一百侍卫。要将麾下的士兵都控制好,要更加忠心耿耿的效忠王爷云云。
对于赵彦杰这厮的唠叨,大家也都知道。平日里他们可受不了这个,但是今天在升官发财的刺激之下,这些人居然耐心的听了半个时辰。见赵彦杰这厮依然是滔滔不绝,完全没有停息的意思。
一个侍卫说话了:“赵先生,我们虽然都是些粗人,但也知道一切都是王爷给的,只要王爷吩咐一声,上刀山,下油锅,有一个皱皱眉头的,都不是条汉子。”
一有带头的,一群受不了赵彦杰语言轰炸的侍卫们纷纷表忠心。门一开,朱慈煃走了进来,大家马上闭嘴,嘈杂的环境立即安静了。他们的声音朱慈煃自然听到了,走到众人前面:“很好,本藩不听言语,只看行动。”
一众人等全部单膝下跪,齐声喊道:“为王爷效忠,万死不辞。”
挥挥手,让一众人等都散去了。这二十五人是控制部队的第一步,这些人是在自己掌控之中的,只要他们能顺利控制了部下,这两千人就是自己的部队了。本想是连旗总、队长这样的低级军官也换成自己的人,可自己手上却没有那么多人可用。何况后面还有事情要办呢,自己出京就藩,崇祯也算没有薄待自己,赐予了五百人的侍卫。
另外的一千五百人却是护卫公主的,这些人可比较麻烦,组织严密,各级军官俱全,要做的工作太多了。虽然名义上都是听自己的,可听自己的命令和成为自己的私兵那可是两回事,不过这个也不会有太多麻烦。北京破了,那崇祯皇帝也必然死了,皇帝都死了,这些京营的人马听谁的?自然是谁给粮饷就听谁的。只要公主朱媺娥在自己手上,这些人就不是问题。
“你去接触一下尤中庆。”
听到朱慈煃的吩咐,赵彦杰点点头,他自然明白朱慈煃的意思。尤中庆,游击将军,他是公主护卫的头目,首要的就是收复了他,这家伙一定,自上而下就比较好办了。
五天之后,南京城在望,朱慈煃也对自己的军队完成了初步的规划。只是让他意外的是尤中庆这家伙居然是崇祯的铁杆,对于自己的招揽并没有作出的回应,既然你自己找死…………朱慈煃脸上泛起冷酷的微笑。
到达南京之后,刚刚摆脱了迎接的一群人,将朱媺娥丢给了那些官员。他自己刚一回府,马上就有一堆人求见,对于这些人朱慈煃很少亲自接见,可此时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的名帖却让他有了一些想法。
朱慈煃淡淡的说到:“让史可法进来。”
十一章 粮饷
对于史可法这个名字,他就是不熟悉历史,可也听过。等史可法进来,朱慈煃扫了一眼,这相貌倒是一般,长髯及胸,只是那眼睛中却隐不住一丝焦急之色。
“参见吉王殿下。”
朱慈煃抬抬手:“免礼。”对于史可法这名人,他心中好奇:“史尚书为何一副焦急之色?”
史可法擦擦汗:“殿下赎罪,下官忧心朝廷,不知殿下可知这京城目前是什么情况?”
朱慈煃看着史可法:“本藩离京之时,一切正常。”
“下官只是忧心朝廷,闯贼进犯,各地连连失利。下官心急如焚,失礼了,还请殿下见谅。”总算没有白来一趟,吉王出京到现在也没有几天,既然他出京的时候一切正常,那以北京的防御之坚固,定然没有什么问题。
史可法停顿了一下说到:“恭喜殿下出京就藩,既然到了南京,殿下有什么需要,敬请吩咐。”
南京这边的备廷也是五脏俱全,六部皆有,只是个衙门官吏多为虚衔,任职的官员也被称为‘吏隐’,地位不低,可却没有什么实权。而南京之中,掌握实权的只有南京参赞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太监和提督南京军务勋臣。而史可法就是南京参赞兵部尚书,要不然朱慈煃也不会决定接见他。
“史尚书客气了,本藩有需要自然会找你。”
史可法倒也不废话,起身告别离开,一副雷厉风行的样子。朱慈煃心中却也在盘算,自己需要在南京留上一段时间,到南京的事情很多,怕是急切间处理不完。
叫来赵彦杰,盘点了一下,这事情还真是不少。安插人手到自己的队伍;准备着手控制朱媺娥的护卫;拿到郑和宝船的图纸;索要造船工匠;从南京武库中索要一批火器等等…………
这么多事情,千头万绪,还真的是麻烦,赵彦杰刚刚说完,忠叔进来了:“王爷,您平安无事,太好了。”
看到这位老管家真情留露的样子,朱慈煃依然是那副样子,淡淡的说到:“和南京备庭的官员接触的如何?”
“王爷,和守备太监韩赞周、兵部尚书史可法、忻城伯赵之龙、通政施邦曜、鸿胪寺卿朱之臣、国子监司业李景廉、兵部右侍郎吕大器、户部右侍郎张有誉、神机营提督于永绶等等都有一定联系。”
对于这一大串名字,朱慈煃没有兴趣,他只是轻轻的点点头:“很好。”想收买这些人是不可能的,有了一定接触就足够了。北京城破,南京将成为新的都城。崇祯死了,那么新的皇帝就将确立,现在还不是自己冒头的时候,现在称帝那是上火架子,找不自在。没有实力,就是称帝了也不过是笑话,反正这事情热心的人多了,自己就不参与了。
“你调集四万五千两现银。”
忠叔一听愣住了:“王爷,什么时候需要?”
朱慈煃随口说了一句:“明日。”他自己又陷入沉思。
旁边的赵彦杰拉了一下忠叔,两人退了出去。看着赵彦杰的脸,忠叔问到:“怎么了?王爷为什么要那么多银子?”
“忠叔,你别急。王爷是要给新接收的士兵发饷。”
“发饷?就四千人需要发这么多钱吗?老天爷,这些人是兵卒还是大爷?”忠叔差点没跳起来,自家王爷带回来了四千士兵他知道,可这一算,一个人要发九两银子。可这些臭当兵的需要给这么多钱吗?
看忠叔的表情,赵彦杰也知道他心中的想法,这个时候谁会看得起这些当兵的。不过赵彦杰也清楚,没有自己的力量也是不成的。只得对忠叔说到:“王爷现在在冒险,我是劝不住的。王爷有自己的想法,你就去办吧。这些人以后是王爷的人了。而且这三万银子只是给两千五百人补发一年的饷银而已。”
忠叔倒吸一口气:“这有必要吗?全额发?现在除了亲兵,有什么兵能领到全额饷银的?全国都是这样,王爷也太看得起这些当兵的了。”
“这些人应该就是王爷的第一批亲兵了。”两人边说边走,赵彦杰将忠叔拉进密室之中,确认周围无人之后才说起:“忠叔,这两千人是王爷假传圣旨从辽东军中骗来的,只有五百人是皇上赐的。”
“假传圣旨?”忠叔眼睛瞪的溜圆:“你……你……你怎么不劝王爷?圣旨岂能儿戏,这不是招灾嘛。”
“忠叔你别急,王爷心中怕是早有成算。说句犯忌的话,北京城破了,皇上下落不明,很有可能…………。当初王爷决定假传圣旨的时候怕是已经预料到这么一天了,有谁能想到北京就这么被攻破了?既然王爷心中有数,也就没必要担心了,王爷————已经不在是以往的小王爷了。”
忠叔也点头,现在王爷的变化他们都看在眼中,不是以往他任性枉为的小王爷了。遂问了起来:“皇上那里有确切消息么?现在南京这里传什么的都有。有说皇上薨了的,有说皇帝已经南下的,还有说皇上被闯贼俘虏了的。难不成…………”
事关重大,赵彦杰这般唠叨男都不敢多说,只是阻止了忠叔的话语:“没有确实消息之前,咱们不要妄加推测。”
三月二十八日,朱慈煃带着一群侍卫来到士兵的临时驻扎地。他身后的二十五名侍卫也是心中高兴,马上他们就有一百个手下了,这是升官了,心中自然高兴。因为他们可不是兵,他们是王府侍卫。虽然朱慈煃把他们当成兵来看,但在外人眼中,他们是王府侍卫,而不是人人都看不起的兵丁。
朱慈煃的到来,也引起了许多士兵的注意。他们更多的注意是跟在朱慈煃身后的车子,那上面的一口口箱子,里面是什么呢?
“唉,六哥,难道说真的给发银子?”人群有人开始了嘀咕。
一个上了年级的人摸了摸脑袋:“谁知道,这些大人物从来没把咱们当兵的当人看,都是能骗就骗。不过我寻思着,吉王爷是当众说了这话的,他好歹是王爷,不能自己失言吧。”
旁边一个人却说:“那可难说,吴总兵对咱们算是好的了,可这一到银子上,那话还能信?”
“可王爷能没事跑这里来?人家是天家血脉,没事来这破地方做什么?再说,你看这车辙子的深度,九成是拉银子的。”
这话音一落,附近的人眼睛都亮了,可随即有人打击了起来:“就算发,能发几个铜子?王爷眼中能有咱们这些小人物?虽然给个三瓜俩枣的就不错了。”
“那也成啊,苍蝇小了也是肉呢。这一路上坐船坐的,吐死了老子了,不给点钱谁给他卖命……”
话还没说完,就被旁人拉了一下:“少说两句,找死吗?现在咱们都是王爷的手下,要了你的命不过是人家一句话的事情。”
这人却不服气:“怕什么,刀山火海都滚过来了,还怕他一个娃娃?”
人群中一阵阵的窃窃私语也到了朱慈煃耳朵里,这个时候他懒得理会这些小人物。先发钱在立威,恩威并济。到了将台之上,看着四周的士兵,朱慈煃面无表情的抬抬手,侍卫们将箱子抬过来打开。阳光之下,银锭的银光、铜钱的反射顿时晃花了这些人的眼睛,一时间没有人在说话,全都直勾勾的看着那银钱…………
朱慈煃一看,运足力气一声大喝:“列队。”
朱慈煃的一声大喝,立即惊醒了所有人。呼啦啦的一阵混乱,那歪七扭八的阵列让朱慈煃直皱眉头,看来要做的很多啊。站在台上,朱慈煃扫视着台下的士兵,冷喝起来:“本藩的兵,本藩从不亏待。但要想成为本藩的兵,那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
下面的人都静静的听着朱慈煃的话,心思活络的人也逐渐品出点味道了。当即有人喊了起来:“为王爷效忠,万死不辞。”随即大家也跟着喊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这样的反应让朱慈煃很满意,一挥手,人群中的声音渐渐也平息了,身后的侍卫开始拿着名册点人发钱了。
这种小事朱慈煃自然是不管的,能不能约束住手下的人,那就要看安插下去的二十五名侍卫的本事了,若是不行,要更换也是他一句话的事情。这个时候他们不表现,什么时间表现呢?而皇帝给他的五百人队伍之中的五名百总直接被他提成自己的贴身侍卫了。
朱慈煃这个时候却离开了军营,这些小事也不需要他处理。带着一票人,直奔龙江关(今南京北郊)的龙江造船厂。龙江造船厂,是当年制造郑和宝船的地方,可听说现在已经荒废了。可匠户们却世代只能为船匠,想改行都不行,他们只能在船厂附近讨生活。
龙江造船厂的规模确实让朱慈煃惊叹,规模宏大,厂区设有风蓬﹑细木﹑舱作(修船)﹑铁作﹑索作﹑缆作﹑油漆等类作坊。可惜现在只能从荒废的建筑上追忆昔日的宏伟了。一路之上却没有遇到什么人,这让朱慈煃奇怪,大白天的,这船厂之中没有人看着么?
十二章 龙江船厂
朱慈煃皱皱眉头:“找个人来。”
其实不用他说,已经有人去找了。却想不到这么大的地方,喘气的却大多是老鼠…………好一阵子才找过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
朱慈煃看了看这下跪磕头的老头,坐在马上完全没什么动作:“你是什么人?”
“大人,老儿是船厂的甲长。”
甲长,这是船厂之中管理十户工匠的人。朱慈煃专门问过,当初龙江船厂没有荒废的时候,可有整整四百户的工匠,那是何等的兴旺,可现在呢?偌大的船厂却几乎同一堆废墟差不多,自己在这里转了半天,连个人影都没看到。
“这里的人呢?”
那老头虽然不知道朱慈煃的身份,朱慈煃的穿着也并不张扬,但看朱慈煃的从人侍卫,那自然是大人物。也就实话实说:“这位小大人,船厂已经荒了几十年了。一直没有什么活计,这人啊,也都各顾各的生计了。”
朱慈煃眯了眯眼睛:“还有多少工匠?”
“工匠?除了老一代的还有些人会手艺,年青一辈的都去种地驾船了。”看朱慈煃面色很冷,这老头也急忙补充:“不这样不成啊,朝廷不管我们了,龙江提举司现在根本没人管,又没有船可造,我们这些匠户没有生计来源。只好自己到地里给自己找口吃的了。”
对于他们生活现状,朱慈煃没那个心思管:“现在船厂还有多少人?”
那老头见这位小大人没有怪罪,也轻松了一点:“在籍的还有两百来户,只是人都出去忙自己的生计了。大人可是要造船?”
两百来户,这人看样子应该还不少。听到老头问造船,朱慈煃扫视了周围的环境:“你这里现在能造船?”
老头脸一下红了,确实如此,船厂已经荒废了,造船的材料工具都被卖掉。现在别说造船,连个舢舨都造不出来。朱慈煃却不理会这些:“你去召集所有的船匠,本藩后日在来。”
朱慈煃走了,却留下一名侍卫。看着一群人离去,这老头才颤颤巍巍的凑上前问到:“这位大人,刚才这是?”
“刚才是我们王爷,吉王爷。看你也上了年级了,也别这么害怕。我只是王府的一名侍卫,什么大人不大人的,直接叫我的名字吧,我叫宁光。”
看这名侍卫似乎很好说话的样子,老头也笑了起来:“小老儿见的这官爷也不算少,像您这样没架子的官爷还真少见。他日定然能高升。”
两人闲扯一阵,老汉将宁光带回自己家:“官爷,老儿姓张,都叫我一声张老汉,家中简陋,您别嫌弃。”
一进屋,宁光当时愣住了。摆设非常简陋,那家具,看样子都是自己打造的,倒还算结实,就是材料很糟糕。看来这些人的生活确实很艰难啊:“张老汉,你家就你一个人?”
“呵呵,我两个儿子都给人驾船去了,要不我老头子早就饿死了。宁哥儿,你说王爷那么大的人物,怎么会到这破败的船厂来?您是王爷的心腹,定然知道点什么吧,便和小老儿说说吧。”
王爷的心腹,一句话让宁光登时有了威风。他们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吉王的基础上的,现在看这老头对自己这么恭敬,心中也不免飘飘然:“张老汉,看你也是个实诚人,我也不瞒你。我们王爷那可是厉害人,连皇上都称赞的人物。日前有人和王爷提起了你们船厂曾经造过宝船,王爷来了兴趣才来看看。我说你可要把握好了,一旦让王爷满意了,就有你们的好日子了;若是王爷不满意,那你们…………”
张老汉搬出一些食物,又拿出一坛酒,看样子也是珍藏了很久的样子:“招待不周,宁哥儿你别见怪。家里就这点东西。”
宁光看了看桌子上,确实是够寒酸的。自己在王府的伙食虽然算不上多好,可和这一比,简直就是天堂。还好他性子平和,还读过几天书,对老者有礼貌:“无妨,这年头,日子都过的苦啊。”
两人坐下喝了一阵酒,张老汉问起:“你知道王爷这到底是要做什么吗?”
微微有点醉意的宁光一哼哼:“王爷的心思,那里是我们这些下人知道的?不过看你老哥顺眼,也不妨多给你讲点,我们王爷啊,这怕是要挑人,我们王爷现在缺人啊,王府里面的事情多了,可王爷刚从京城出来,手上没多少人。张老汉,你还是赶紧把人都找回来吧,要是能让王爷挑上,那一辈子还怕没着落吗?你们现在这日子过的…………”
张老汉一听,这下坐不住了。他们是匠户,若没有实权者给他们脱籍,他们世世代代只能是匠户,只能守着这个破败的船厂,离开都不行。要是能到王府中去,哪怕是做个下人,可也胜过匠户。因为仆人不是世袭的,除非是家仆,才会世世代代为奴仆。不过话说回来,能给一个王府当家仆,那也比这日子强。
此时的南京城中,朱慈煃却亲自上了史可法的门。这也让史可法很意外,急忙迎接出来。南京这里的消息很灵通,自己大家都知道崇祯皇帝对朱慈煃的厚待,那几乎比他崇祯的亲侄子还亲。
可听了朱慈煃的来意,史可法有点为难了:“殿下,关于宝船的图纸已经封存很久了。况且神宗年间南京工部失火,据说现在这图纸已经不全了,殿下即便感兴趣,可怕这些满足不了殿下您的好奇了。”
朱慈煃静静的听他说了一大堆,只问了一句:“本藩能否看到?”
见朱慈煃坚持,史可法也没有办法了:“既然殿下坚持,下官这就安排人给殿下送上门去。”
朱慈煃点点头:“很好,便让赵彦杰亲自和你的人去取吧。史尚书公务繁忙,本藩也就不打扰了。”
他走的是很潇洒,可没想到晚上回来的赵彦杰却是两手空空。看着朱慈煃那凌厉的眼光,赵彦杰也低下了头:“王爷,小人没用。我们去工部那里,但是那里的人说这些封存的东西没有圣旨一概不准动,连史尚书的人也没有办法。”
他没办法?他是南京的实权者,怎么会没办法?我说他怎么答应的这么干脆,原来还是玩的一手‘拖字诀’。朱慈煃挥手让赵彦杰退下,既然你不给,就不要怪我亲自去拿了。
朱慈煃叫来谢云沛吩咐一番,第二天一早却派赵彦杰登了史可法的门。一大清早,史可法还没来得及出门就被堵住了,听的人禀报,他也是一阵头大,这位王爷怎么这么心急?难道真的要给他?不成,这不合规矩。不给?看他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现在实在没有必要和他为这个事情起冲突。
“不知先生这么早来,有什么事情?”
却不料赵彦杰哈哈一笑:“学生唐突了,史大人莫怪,我们王爷不知这些封存的资料非皇上圣旨不得开启,特地让学生一早登门赔罪,还请史尚书海涵。”
这一下史可法愣住了,吉王爷居然会认错。原以为是登门问罪的,却没想到这位忽然来这么一句,让他一时有些乱了方寸:“赵先生客气了,王爷年级尚幼,有些事情是该我们做臣子的提醒的。”
“还有一事,我们王爷出京就藩,走的匆忙,没有什么人手,我们王爷欲在南京招募一批各色人手,不知有什么问题?”
那有什么问题,这个时候只要别给我添乱就成了。你要招募人手是你自己的事情,谁管得着你:“只要不违朝廷律例,吉王殿下可随意,吉王殿下身份尊贵,能为殿下效力是他们的福气。”
赵彦杰起身告辞而去,这个时候史可法的事情太多了,实在没精力关心朱慈煃这么一个藩王。北京形势未明,他正忙着起兵进京勤王,这大军一动,诸般事宜繁杂,他那里有时间去想朱慈煃的事情。他一个藩王招募点人算什么?就算在招募人员上有些违制也由他去吧。
只是他一个藩王居然会差人专门赔罪?这一点实在让史可法想不通,难道外间传言吉王朱慈煃骄横跋扈有误?看他现在这个做法,却不象那样的人啊。史可法摇摇头,出门了。可他想不到的是,朱慈煃是那么容易善罢甘休的?
十三章 洞庭来人
此时朱慈煃的府邸之中,忠叔却在向朱慈煃禀报一些事情:“王爷,那两个人怎么处置?”
吴三凤和陈圆圆,这两个人本来朱慈煃是准备拿来做护身符的,可惜没有用上。一路被押到南京来,这两个人该怎么处理呢?朱慈煃眼中寒光一闪,按照他的一贯作风,那就是灭口。不过转念一想,以后自己怕是还要和吴三桂这家伙打交道呢。吴三桂对于满清的作用绝不是仅仅放开山海关那么简单的,他必然会统带大军南下,或许有一日自己还要和他照面。这两个人,留着以后或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用处。
“先关着吧,让人看好。”
忠叔弯腰称是,旋即又说起另一个事情:“王爷,老太太最近在给您张罗大婚之事。看老夫人的心思,这事情已经差不多了。”
朱慈煃眉头紧皱,这事情还要管,随她去吧。在怎么说是自己名义上的老娘,不过这女人就是娶回来,自己丢一边就是了。自己的王府之中,还轮不到别人来说话。
看朱慈煃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忠叔急忙说到:“王爷,老太太看中的是凤阳提督马士英的孙女,据说才貌双绝。上门提亲的人多的很,但是马士英对这个孙女很宠爱,一直没有点头。”
凤阳提督?自己是藩王,可以与实权大臣结亲吗?这皇帝必然不会同意,老太太也算白忙活,你看中了又怎么样?皇帝那边不答应,白费。由她折腾去吧,崇祯老爷子这会已经归西了,她找谁做主去?
朱慈煃摇摇头:“你去吧。”自己的事情多了,这女人自己连面都没见过,鬼知道是什么样子。不过她爷爷倒是有点份量啊,凤阳提督,手里有兵。接下来的是一个乱世,有兵就是草头王。藩王固然不能和大臣结交,不过这个事情嘛,历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便让她去折腾吧,人家是一镇实权提督,能不能看上自己这个声名狼藉的藩王还两说呢。
此时的朱慈煃,除了指派人办事之外,就是在不断的锻炼。他必须恢复以往的身手,现在这身体,连以前十分之一的实力都没有。正在这里锻炼呢,外面赵彦杰来求见了。
挥去额头上汗珠,朱慈煃看着进来的赵彦杰:“王爷,都准备好了,下午去龙江船厂,虽然船厂有些人走的远,来不及回来,大部分还是都回来了。”
朱慈煃喝了几口水问到:“这些工匠还有真材实料吗?”
赵彦杰捻了捻胡子:“这船厂荒废日久,怕是只有老一辈的工匠手艺还在,至于那些年轻人,大多在外跑船种地,驾船或许还行,造船的话,他们估计是没什么能力。”
不能造船不要紧,能驾船也行。等船只造出来,总的有人驾驶,这些人一样有用处:“你去把他们全部都接收了,在去招募一批最好的铁匠。”
挥手让赵彦杰退下,朱慈煃有开始盘算另外的事情了。造船是个长期的事情,即便有了工匠,材料呢?这木船的材料可不是啥木材都能用的,要经过特殊处理的,少则大半年,多则一年这木材才能造船,自己可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了。现在崇祯的死讯还没有传过来,一旦崇祯死了的消息传过来,这南京必然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想当皇帝的人多了,自己还是加快一些,离开这是非之地吧。他很清楚,没有足够武力的支持,就是称帝也是白搭。
忠叔这个时候却来了:“王爷,洞庭湖那边来人了,您要不要见一见?”
“顾三的人?”朱慈煃当然还记得这个曾经要打劫自己的家伙。
“是的,小人一直派人和他们有所接触,最近他们有了投效的意思,才告诉他们王爷的身份。这顾三倒是很识时务之人。”
朱慈煃点点头:“让他进来吧。”
看着跪在地下的汉子,朱慈煃仔细打量了一下,这汉子个子不高,肌肉却是团团隆起,古铜色的肌肤显得有些粗糙,这是个常年在水上讨生活的人。朱慈煃冷着脸问到:“你能替顾三做主?”
“回王爷的话,罪民受了当家的委托,来投效王爷。多谢王爷既往不咎,王爷有仁爱之心,是我等的再生父母。”
朱慈煃挥手打断了这家伙的话:“本藩要绝对的忠诚。”
这汉子直起身来,刚才的马屁功夫也不见了,只是看这朱慈煃的手:“那就要看王爷给我等什么了?”
这是最后的谈判了,难道前面忠叔给的条件还不够优厚?朱慈煃旋即明白,忠叔是怕自己的名声有损,必然不会起招揽之心,而是想这些人成为打手,从事一些暗中的事情。冷冷的盯着这汉子:“那要看你们值得什么了。”
“罪民等只想脱了贼寇之名,虽然这日子过的自在,可提心吊胆的日子总不好过,子孙后代都要受罪。王爷有心招揽我等,我等自然全力报效。”
这倒是很简单的条件,只是现在要的就是你们这贼寇的名声:“三年,为本藩效力三年,而后本藩招抚你们。”
这汉子不说话了,他明白朱慈煃的意思了,这是要他们继续当贼,暗中为他效力。这三年倒是不长,可问题是他们的身份依然见不得光,没有什么保障,朱慈煃完全可以不认。
“你们的孩子本藩可以先给他们身份。”朱慈煃面无表情的丢出一颗炸弹。
“王爷需要我等做什么?”
朱慈煃依然是那副冷脸:“需要你顾三的名头。”
此言一出,下面那汉子一头大汗。若不是因为这是在王府,估计转身就跑了,现在唯有苦笑一声:“王爷法眼如烛,顾三妄作小人了。洞庭顾三,见过王爷,请王爷恕罪。”
跪在地下的顾三心中在不断的翻腾。他伪装前来,任谁也不会想到他会亲自前来,只有和自己一起来南京的心腹知道自己的身份,可这王爷是如何知道的?难道自己身边的人已经被他收买了,那人家要取自己的性命,那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么?
朱慈煃见他这个样子,心中满意。你顾三能改变形貌,但是你却忘记了隐藏声音,洞庭湖之上,我可是亲耳听到了你的声音,现在你不加掩饰,我又怎么会听不出来你这么特别的声音?
良久的沉默之后,顾三才听到一声:“很好。”不知道是称赞他敢孤身前来,还是说他识时务的投效。紧接这听到:“具体的事宜谢云沛和你说明。等顾三抬起头的时候,朱慈煃已经不见了踪迹。
谢云沛上前一把拉起了顾三,走到一间净室之中。谢云沛却是哈哈大笑:“顾三,你可真有胆量,居然敢单身就来这里,不怕死在这里吗?”
顾三却是一副讨好的样子:“王爷英明无比,要的是我顾三的力量,而不是我的小命。我们这草芥一般的人,怎么入的了王爷的法眼。”
谢云沛拍了拍顾三那宽厚的肩膀:“你也别担心,跟着王爷自然有好前程。我现在可是王府的侍卫首领,可二十年前,我可是太行山里的讨生活。”
一听这位侍卫头子居然主动说起他的过去,顾三也是惊讶。这当贼的谁会主动说起过去?这谢云沛现在可是王府侍卫的头,那是有身份的人了,没想到还会承认过去太行大盗的身份:“谢大人是英雄,我顾三怎能与您相提并论。”
“别说这些了,你放心把。我们王爷绝不会亏待了自己手下的,你顾三的名头还是很响亮的,我们王爷要的就是你这个名头,而且以后,你顾三的名头绝对响彻天下,这待遇,老哥我都享受不到啊。”
顾三一阵苦笑,自己的贼名响彻天下,这待遇他宁愿不要:“谢大人说笑了。顾三不过一盗匪,从没想过名扬天下,蒙王爷看的起,只是不知道小的该干什么?”
谢云沛没有答话,却丢给他半个铜牌:“这是我的记号,以后你派人来联络,带上这个牌子。而我派的人会带另一半,两下一合,纹丝无误,你便听从一切吩咐。记住,三年之内,你的所作所为都和王爷没有一丝关系。王爷知道你有三个儿子,让你一个儿子来我这里,我已经给他准备好了王府侍卫的身份。”
这一下,顾三心中大定,只要有一个儿子入了王府,有了身份,这就是王爷的诚意。当然这个诚意也有人质的意思,可有这样的机会,却是他求也求不来的。他一个草寇,能有什么大人物看的上他啊?当即恭敬的说到:“小人马上就派人将小儿子送来。”
“恩,这次你带了多少人来?”
顾三一愣:“隐秘期间,小人只带了十几个心腹来。”
“这不要紧,你先让他们休息。隐藏好,不用多久,王爷对你们就有大用,具体的事情等我通知。”
十四章 潞王之客
打发了顾三,谢云沛回去禀报。朱慈煃却不在意这些:“派人看好了,吩咐你探查的事情如何了?”
谢云沛嘿嘿一笑:“王爷您放心,一切都顺利。只是这事情王爷您是不是在考虑一下,有点危险啊。”
朱慈煃一挥手打断他的话,他自然知道这事情冒险。可富贵险中求,什么(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
军户的待遇十分糟糕,各级官吏甚至一普通生员都可以任意役使军丁﹑克扣月粮。明一代﹐军户逃亡的现象十分严重﹐明政府曾多次派人勾补逃军﹐甚至专门设有清军御史处理军户逃亡及勾补军伍事宜。
看着朱慈煃一言不发,何永英与秦俊也有点冒汗了。他们自然清楚现在的队伍是个什么状态。可朱慈煃是藩王,要的是侍卫,吴三桂和高第都是一个心思,你要多少人都给,但是军官却没有那个必要了,都不是军队了,要军官做什么?
他们在惴惴不安,朱慈煃心情却已经乐开了花,这对他而言,不是什么坏消息,而是好消息。他还正在想该如何收拾这些旧有的军官呢。但现在根本不用了,因为没有几个当官的。全是大头兵,实在是省了自己的大功夫了。怪不得显得乱糟糟的完全没有军纪呢,到了码头还需要两个千总亲自去指挥,原来问题出在这里啊。
朱慈煃放下名单,看着忐忑不安的两人,只是轻轻的说到:“本藩的侍卫编制由本藩亲自任命。”挥挥手便让两人下去了。何永英与秦俊两人心中也是咯噔一声,都是老行伍了,自然清楚,任命编制权本身就在王爷手中。他们现在算了脱了军籍,成为王府侍卫了,自然也就不能用军中那一套了。
现在还在船上,开始编制是不现实的。朱慈煃现在却在挑选人选了,现在这支军队名义上是自己的,可实际上还说不好。对于这些低级军官的任命,还是先以求稳为主吧。在自己手下,算的上可靠的侍卫有上百号人。这些人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完全可以作为低级军官先统带士兵,至于他们是否有能力带兵,在慢慢的观察吧。
至于军队如何编制?这些人是自己侍卫队,不是军队,怎么想怎么编制就怎么编制,谁也说不了什么。
三月二十二日,船队到达天津。赵彦杰上来看到朱慈煃也是高兴,虽然一直不断的有消息通报,可他还是担心出什么事情。现在看到自家王爷平安归来了,心中也踏实了。
朱慈煃不等他说话,立即就吩咐下去:“所有人全部上船,立即开拔。”
赵彦杰急忙吩咐了下去,等人都出去了才对朱慈煃说到:“王爷,北京有变,十九日闯贼就攻破了北京外城,现在北京大乱,还没有更新的消息传来。”
朱慈煃脸上还是没有表情,这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情,还好自己准备的充足,这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底还是到了这个时候。赵彦杰却在那里继续:“这两天我们是提心吊胆的,生怕王爷您在那边出点什么问题…………”
朱慈煃抬手打断他的唠叨:“公主知道这些事情吗?”
“不知道。”
很好,她不知道就好。这样她的护卫板上钉钉就是自己的了。想到这里,朱慈煃的嘴角微微翘起。冷峻的说到:“加快速度,马上出发。”
这里的一切早就布置好了,一个时辰后,随着船工们的嘹亮的号子。船队迎着阳光开出了港,朱慈煃站在船头,浑身沐浴在阳光之下,只是静静的看着那无边大海…………
一路之上,朱慈煃忙的是焦头烂额,不但要安插人员,控制军队,还要应付朱媺娥这位小祖宗,让他无奈的很。这小丫头似乎个小尾巴一样,除了睡觉就一直念着自己,这让朱慈煃十分无奈。自己每每都是冷着脸,可这小丫头却一点不在乎,真是个天真的孩子。
看着聚集在一起的二十五名侍卫,朱慈煃扫了一眼说到:“你们都是本藩的心腹,现在是你们表现的时候了。”说完转身出去了。
随后赵彦杰上前,开始了长篇大论,总的意思就是。你们对王爷忠心耿耿,劳苦功高,王爷都看在眼里。现在王爷赏识你们,要提拔你们,马上他们就将成为百总官,统带一百侍卫。要将麾下的士兵都控制好,要更加忠心耿耿的效忠王爷云云。
对于赵彦杰这厮的唠叨,大家也都知道。平日里他们可受不了这个,但是今天在升官发财的刺激之下,这些人居然耐心的听了半个时辰。见赵彦杰这厮依然是滔滔不绝,完全没有停息的意思。
一个侍卫说话了:“赵先生,我们虽然都是些粗人,但也知道一切都是王爷给的,只要王爷吩咐一声,上刀山,下油锅,有一个皱皱眉头的,都不是条汉子。”
一有带头的,一群受不了赵彦杰语言轰炸的侍卫们纷纷表忠心。门一开,朱慈煃走了进来,大家马上闭嘴,嘈杂的环境立即安静了。他们的声音朱慈煃自然听到了,走到众人前面:“很好,本藩不听言语,只看行动。”
一众人等全部单膝下跪,齐声喊道:“为王爷效忠,万死不辞。”
挥挥手,让一众人等都散去了。这二十五人是控制部队的第一步,这些人是在自己掌控之中的,只要他们能顺利控制了部下,这两千人就是自己的部队了。本想是连旗总、队长这样的低级军官也换成自己的人,可自己手上却没有那么多人可用。何况后面还有事情要办呢,自己出京就藩,崇祯也算没有薄待自己,赐予了五百人的侍卫。
另外的一千五百人却是护卫公主的,这些人可比较麻烦,组织严密,各级军官俱全,要做的工作太多了。虽然名义上都是听自己的,可听自己的命令和成为自己的私兵那可是两回事,不过这个也不会有太多麻烦。北京破了,那崇祯皇帝也必然死了,皇帝都死了,这些京营的人马听谁的?自然是谁给粮饷就听谁的。只要公主朱媺娥在自己手上,这些人就不是问题。
“你去接触一下尤中庆。”
听到朱慈煃的吩咐,赵彦杰点点头,他自然明白朱慈煃的意思。尤中庆,游击将军,他是公主护卫的头目,首要的就是收复了他,这家伙一定,自上而下就比较好办了。
五天之后,南京城在望,朱慈煃也对自己的军队完成了初步的规划。只是让他意外的是尤中庆这家伙居然是崇祯的铁杆,对于自己的招揽并没有作出的回应,既然你自己找死…………朱慈煃脸上泛起冷酷的微笑。
到达南京之后,刚刚摆脱了迎接的一群人,将朱媺娥丢给了那些官员。他自己刚一回府,马上就有一堆人求见,对于这些人朱慈煃很少亲自接见,可此时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的名帖却让他有了一些想法。
朱慈煃淡淡的说到:“让史可法进来。”
十一章 粮饷
对于史可法这个名字,他就是不熟悉历史,可也听过。等史可法进来,朱慈煃扫了一眼,这相貌倒是一般,长髯及胸,只是那眼睛中却隐不住一丝焦急之色。
“参见吉王殿下。”
朱慈煃抬抬手:“免礼。”对于史可法这名人,他心中好奇:“史尚书为何一副焦急之色?”
史可法擦擦汗:“殿下赎罪,下官忧心朝廷,不知殿下可知这京城目前是什么情况?”
朱慈煃看着史可法:“本藩离京之时,一切正常。”
“下官只是忧心朝廷,闯贼进犯,各地连连失利。下官心急如焚,失礼了,还请殿下见谅。”总算没有白来一趟,吉王出京到现在也没有几天,既然他出京的时候一切正常,那以北京的防御之坚固,定然没有什么问题。
史可法停顿了一下说到:“恭喜殿下出京就藩,既然到了南京,殿下有什么需要,敬请吩咐。”
南京这边的备廷也是五脏俱全,六部皆有,只是个衙门官吏多为虚衔,任职的官员也被称为‘吏隐’,地位不低,可却没有什么实权。而南京之中,掌握实权的只有南京参赞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太监和提督南京军务勋臣。而史可法就是南京参赞兵部尚书,要不然朱慈煃也不会决定接见他。
“史尚书客气了,本藩有需要自然会找你。”
史可法倒也不废话,起身告别离开,一副雷厉风行的样子。朱慈煃心中却也在盘算,自己需要在南京留上一段时间,到南京的事情很多,怕是急切间处理不完。
叫来赵彦杰,盘点了一下,这事情还真是不少。安插人手到自己的队伍;准备着手控制朱媺娥的护卫;拿到郑和宝船的图纸;索要造船工匠;从南京武库中索要一批火器等等…………
这么多事情,千头万绪,还真的是麻烦,赵彦杰刚刚说完,忠叔进来了:“王爷,您平安无事,太好了。”
看到这位老管家真情留露的样子,朱慈煃依然是那副样子,淡淡的说到:“和南京备庭的官员接触的如何?”
“王爷,和守备太监韩赞周、兵部尚书史可法、忻城伯赵之龙、通政施邦曜、鸿胪寺卿朱之臣、国子监司业李景廉、兵部右侍郎吕大器、户部右侍郎张有誉、神机营提督于永绶等等都有一定联系。”
对于这一大串名字,朱慈煃没有兴趣,他只是轻轻的点点头:“很好。”想收买这些人是不可能的,有了一定接触就足够了。北京城破,南京将成为新的都城。崇祯死了,那么新的皇帝就将确立,现在还不是自己冒头的时候,现在称帝那是上火架子,找不自在。没有实力,就是称帝了也不过是笑话,反正这事情热心的人多了,自己就不参与了。
“你调集四万五千两现银。”
忠叔一听愣住了:“王爷,什么时候需要?”
朱慈煃随口说了一句:“明日。”他自己又陷入沉思。
旁边的赵彦杰拉了一下忠叔,两人退了出去。看着赵彦杰的脸,忠叔问到:“怎么了?王爷为什么要那么多银子?”
“忠叔,你别急。王爷是要给新接收的士兵发饷。”
“发饷?就四千人需要发这么多钱吗?老天爷,这些人是兵卒还是大爷?”忠叔差点没跳起来,自家王爷带回来了四千士兵他知道,可这一算,一个人要发九两银子。可这些臭当兵的需要给这么多钱吗?
看忠叔的表情,赵彦杰也知道他心中的想法,这个时候谁会看得起这些当兵的。不过赵彦杰也清楚,没有自己的力量也是不成的。只得对忠叔说到:“王爷现在在冒险,我是劝不住的。王爷有自己的想法,你就去办吧。这些人以后是王爷的人了。而且这三万银子只是给两千五百人补发一年的饷银而已。”
忠叔倒吸一口气:“这有必要吗?全额发?现在除了亲兵,有什么兵能领到全额饷银的?全国都是这样,王爷也太看得起这些当兵的了。”
“这些人应该就是王爷的第一批亲兵了。”两人边说边走,赵彦杰将忠叔拉进密室之中,确认周围无人之后才说起:“忠叔,这两千人是王爷假传圣旨从辽东军中骗来的,只有五百人是皇上赐的。”
“假传圣旨?”忠叔眼睛瞪的溜圆:“你……你……你怎么不劝王爷?圣旨岂能儿戏,这不是招灾嘛。”
“忠叔你别急,王爷心中怕是早有成算。说句犯忌的话,北京城破了,皇上下落不明,很有可能…………。当初王爷决定假传圣旨的时候怕是已经预料到这么一天了,有谁能想到北京就这么被攻破了?既然王爷心中有数,也就没必要担心了,王爷————已经不在是以往的小王爷了。”
忠叔也点头,现在王爷的变化他们都看在眼中,不是以往他任性枉为的小王爷了。遂问了起来:“皇上那里有确切消息么?现在南京这里传什么的都有。有说皇上薨了的,有说皇帝已经南下的,还有说皇上被闯贼俘虏了的。难不成…………”
事关重大,赵彦杰这般唠叨男都不敢多说,只是阻止了忠叔的话语:“没有确实消息之前,咱们不要妄加推测。”
三月二十八日,朱慈煃带着一群侍卫来到士兵的临时驻扎地。他身后的二十五名侍卫也是心中高兴,马上他们就有一百个手下了,这是升官了,心中自然高兴。因为他们可不是兵,他们是王府侍卫。虽然朱慈煃把他们当成兵来看,但在外人眼中,他们是王府侍卫,而不是人人都看不起的兵丁。
朱慈煃的到来,也引起了许多士兵的注意。他们更多的注意是跟在朱慈煃身后的车子,那上面的一口口箱子,里面是什么呢?
“唉,六哥,难道说真的给发银子?”人群有人开始了嘀咕。
一个上了年级的人摸了摸脑袋:“谁知道,这些大人物从来没把咱们当兵的当人看,都是能骗就骗。不过我寻思着,吉王爷是当众说了这话的,他好歹是王爷,不能自己失言吧。”
旁边一个人却说:“那可难说,吴总兵对咱们算是好的了,可这一到银子上,那话还能信?”
“可王爷能没事跑这里来?人家是天家血脉,没事来这破地方做什么?再说,你看这车辙子的深度,九成是拉银子的。”
这话音一落,附近的人眼睛都亮了,可随即有人打击了起来:“就算发,能发几个铜子?王爷眼中能有咱们这些小人物?虽然给个三瓜俩枣的就不错了。”
“那也成啊,苍蝇小了也是肉呢。这一路上坐船坐的,吐死了老子了,不给点钱谁给他卖命……”
话还没说完,就被旁人拉了一下:“少说两句,找死吗?现在咱们都是王爷的手下,要了你的命不过是人家一句话的事情。”
这人却不服气:“怕什么,刀山火海都滚过来了,还怕他一个娃娃?”
人群中一阵阵的窃窃私语也到了朱慈煃耳朵里,这个时候他懒得理会这些小人物。先发钱在立威,恩威并济。到了将台之上,看着四周的士兵,朱慈煃面无表情的抬抬手,侍卫们将箱子抬过来打开。阳光之下,银锭的银光、铜钱的反射顿时晃花了这些人的眼睛,一时间没有人在说话,全都直勾勾的看着那银钱…………
朱慈煃一看,运足力气一声大喝:“列队。”
朱慈煃的一声大喝,立即惊醒了所有人。呼啦啦的一阵混乱,那歪七扭八的阵列让朱慈煃直皱眉头,看来要做的很多啊。站在台上,朱慈煃扫视着台下的士兵,冷喝起来:“本藩的兵,本藩从不亏待。但要想成为本藩的兵,那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
下面的人都静静的听着朱慈煃的话,心思活络的人也逐渐品出点味道了。当即有人喊了起来:“为王爷效忠,万死不辞。”随即大家也跟着喊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这样的反应让朱慈煃很满意,一挥手,人群中的声音渐渐也平息了,身后的侍卫开始拿着名册点人发钱了。
这种小事朱慈煃自然是不管的,能不能约束住手下的人,那就要看安插下去的二十五名侍卫的本事了,若是不行,要更换也是他一句话的事情。这个时候他们不表现,什么时间表现呢?而皇帝给他的五百人队伍之中的五名百总直接被他提成自己的贴身侍卫了。
朱慈煃这个时候却离开了军营,这些小事也不需要他处理。带着一票人,直奔龙江关(今南京北郊)的龙江造船厂。龙江造船厂,是当年制造郑和宝船的地方,可听说现在已经荒废了。可匠户们却世代只能为船匠,想改行都不行,他们只能在船厂附近讨生活。
龙江造船厂的规模确实让朱慈煃惊叹,规模宏大,厂区设有风蓬﹑细木﹑舱作(修船)﹑铁作﹑索作﹑缆作﹑油漆等类作坊。可惜现在只能从荒废的建筑上追忆昔日的宏伟了。一路之上却没有遇到什么人,这让朱慈煃奇怪,大白天的,这船厂之中没有人看着么?
十二章 龙江船厂
朱慈煃皱皱眉头:“找个人来。”
其实不用他说,已经有人去找了。却想不到这么大的地方,喘气的却大多是老鼠…………好一阵子才找过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
朱慈煃看了看这下跪磕头的老头,坐在马上完全没什么动作:“你是什么人?”
“大人,老儿是船厂的甲长。”
甲长,这是船厂之中管理十户工匠的人。朱慈煃专门问过,当初龙江船厂没有荒废的时候,可有整整四百户的工匠,那是何等的兴旺,可现在呢?偌大的船厂却几乎同一堆废墟差不多,自己在这里转了半天,连个人影都没看到。
“这里的人呢?”
那老头虽然不知道朱慈煃的身份,朱慈煃的穿着也并不张扬,但看朱慈煃的从人侍卫,那自然是大人物。也就实话实说:“这位小大人,船厂已经荒了几十年了。一直没有什么活计,这人啊,也都各顾各的生计了。”
朱慈煃眯了眯眼睛:“还有多少工匠?”
“工匠?除了老一代的还有些人会手艺,年青一辈的都去种地驾船了。”看朱慈煃面色很冷,这老头也急忙补充:“不这样不成啊,朝廷不管我们了,龙江提举司现在根本没人管,又没有船可造,我们这些匠户没有生计来源。只好自己到地里给自己找口吃的了。”
对于他们生活现状,朱慈煃没那个心思管:“现在船厂还有多少人?”
那老头见这位小大人没有怪罪,也轻松了一点:“在籍的还有两百来户,只是人都出去忙自己的生计了。大人可是要造船?”
两百来户,这人看样子应该还不少。听到老头问造船,朱慈煃扫视了周围的环境:“你这里现在能造船?”
老头脸一下红了,确实如此,船厂已经荒废了,造船的材料工具都被卖掉。现在别说造船,连个舢舨都造不出来。朱慈煃却不理会这些:“你去召集所有的船匠,本藩后日在来。”
朱慈煃走了,却留下一名侍卫。看着一群人离去,这老头才颤颤巍巍的凑上前问到:“这位大人,刚才这是?”
“刚才是我们王爷,吉王爷。看你也上了年级了,也别这么害怕。我只是王府的一名侍卫,什么大人不大人的,直接叫我的名字吧,我叫宁光。”
看这名侍卫似乎很好说话的样子,老头也笑了起来:“小老儿见的这官爷也不算少,像您这样没架子的官爷还真少见。他日定然能高升。”
两人闲扯一阵,老汉将宁光带回自己家:“官爷,老儿姓张,都叫我一声张老汉,家中简陋,您别嫌弃。”
一进屋,宁光当时愣住了。摆设非常简陋,那家具,看样子都是自己打造的,倒还算结实,就是材料很糟糕。看来这些人的生活确实很艰难啊:“张老汉,你家就你一个人?”
“呵呵,我两个儿子都给人驾船去了,要不我老头子早就饿死了。宁哥儿,你说王爷那么大的人物,怎么会到这破败的船厂来?您是王爷的心腹,定然知道点什么吧,便和小老儿说说吧。”
王爷的心腹,一句话让宁光登时有了威风。他们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吉王的基础上的,现在看这老头对自己这么恭敬,心中也不免飘飘然:“张老汉,看你也是个实诚人,我也不瞒你。我们王爷那可是厉害人,连皇上都称赞的人物。日前有人和王爷提起了你们船厂曾经造过宝船,王爷来了兴趣才来看看。我说你可要把握好了,一旦让王爷满意了,就有你们的好日子了;若是王爷不满意,那你们…………”
张老汉搬出一些食物,又拿出一坛酒,看样子也是珍藏了很久的样子:“招待不周,宁哥儿你别见怪。家里就这点东西。”
宁光看了看桌子上,确实是够寒酸的。自己在王府的伙食虽然算不上多好,可和这一比,简直就是天堂。还好他性子平和,还读过几天书,对老者有礼貌:“无妨,这年头,日子都过的苦啊。”
两人坐下喝了一阵酒,张老汉问起:“你知道王爷这到底是要做什么吗?”
微微有点醉意的宁光一哼哼:“王爷的心思,那里是我们这些下人知道的?不过看你老哥顺眼,也不妨多给你讲点,我们王爷啊,这怕是要挑人,我们王爷现在缺人啊,王府里面的事情多了,可王爷刚从京城出来,手上没多少人。张老汉,你还是赶紧把人都找回来吧,要是能让王爷挑上,那一辈子还怕没着落吗?你们现在这日子过的…………”
张老汉一听,这下坐不住了。他们是匠户,若没有实权者给他们脱籍,他们世世代代只能是匠户,只能守着这个破败的船厂,离开都不行。要是能到王府中去,哪怕是做个下人,可也胜过匠户。因为仆人不是世袭的,除非是家仆,才会世世代代为奴仆。不过话说回来,能给一个王府当家仆,那也比这日子强。
此时的南京城中,朱慈煃却亲自上了史可法的门。这也让史可法很意外,急忙迎接出来。南京这里的消息很灵通,自己大家都知道崇祯皇帝对朱慈煃的厚待,那几乎比他崇祯的亲侄子还亲。
可听了朱慈煃的来意,史可法有点为难了:“殿下,关于宝船的图纸已经封存很久了。况且神宗年间南京工部失火,据说现在这图纸已经不全了,殿下即便感兴趣,可怕这些满足不了殿下您的好奇了。”
朱慈煃静静的听他说了一大堆,只问了一句:“本藩能否看到?”
见朱慈煃坚持,史可法也没有办法了:“既然殿下坚持,下官这就安排人给殿下送上门去。”
朱慈煃点点头:“很好,便让赵彦杰亲自和你的人去取吧。史尚书公务繁忙,本藩也就不打扰了。”
他走的是很潇洒,可没想到晚上回来的赵彦杰却是两手空空。看着朱慈煃那凌厉的眼光,赵彦杰也低下了头:“王爷,小人没用。我们去工部那里,但是那里的人说这些封存的东西没有圣旨一概不准动,连史尚书的人也没有办法。”
他没办法?他是南京的实权者,怎么会没办法?我说他怎么答应的这么干脆,原来还是玩的一手‘拖字诀’。朱慈煃挥手让赵彦杰退下,既然你不给,就不要怪我亲自去拿了。
朱慈煃叫来谢云沛吩咐一番,第二天一早却派赵彦杰登了史可法的门。一大清早,史可法还没来得及出门就被堵住了,听的人禀报,他也是一阵头大,这位王爷怎么这么心急?难道真的要给他?不成,这不合规矩。不给?看他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现在实在没有必要和他为这个事情起冲突。
“不知先生这么早来,有什么事情?”
却不料赵彦杰哈哈一笑:“学生唐突了,史大人莫怪,我们王爷不知这些封存的资料非皇上圣旨不得开启,特地让学生一早登门赔罪,还请史尚书海涵。”
这一下史可法愣住了,吉王爷居然会认错。原以为是登门问罪的,却没想到这位忽然来这么一句,让他一时有些乱了方寸:“赵先生客气了,王爷年级尚幼,有些事情是该我们做臣子的提醒的。”
“还有一事,我们王爷出京就藩,走的匆忙,没有什么人手,我们王爷欲在南京招募一批各色人手,不知有什么问题?”
那有什么问题,这个时候只要别给我添乱就成了。你要招募人手是你自己的事情,谁管得着你:“只要不违朝廷律例,吉王殿下可随意,吉王殿下身份尊贵,能为殿下效力是他们的福气。”
赵彦杰起身告辞而去,这个时候史可法的事情太多了,实在没精力关心朱慈煃这么一个藩王。北京形势未明,他正忙着起兵进京勤王,这大军一动,诸般事宜繁杂,他那里有时间去想朱慈煃的事情。他一个藩王招募点人算什么?就算在招募人员上有些违制也由他去吧。
只是他一个藩王居然会差人专门赔罪?这一点实在让史可法想不通,难道外间传言吉王朱慈煃骄横跋扈有误?看他现在这个做法,却不象那样的人啊。史可法摇摇头,出门了。可他想不到的是,朱慈煃是那么容易善罢甘休的?
十三章 洞庭来人
此时朱慈煃的府邸之中,忠叔却在向朱慈煃禀报一些事情:“王爷,那两个人怎么处置?”
吴三凤和陈圆圆,这两个人本来朱慈煃是准备拿来做护身符的,可惜没有用上。一路被押到南京来,这两个人该怎么处理呢?朱慈煃眼中寒光一闪,按照他的一贯作风,那就是灭口。不过转念一想,以后自己怕是还要和吴三桂这家伙打交道呢。吴三桂对于满清的作用绝不是仅仅放开山海关那么简单的,他必然会统带大军南下,或许有一日自己还要和他照面。这两个人,留着以后或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用处。
“先关着吧,让人看好。”
忠叔弯腰称是,旋即又说起另一个事情:“王爷,老太太最近在给您张罗大婚之事。看老夫人的心思,这事情已经差不多了。”
朱慈煃眉头紧皱,这事情还要管,随她去吧。在怎么说是自己名义上的老娘,不过这女人就是娶回来,自己丢一边就是了。自己的王府之中,还轮不到别人来说话。
看朱慈煃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忠叔急忙说到:“王爷,老太太看中的是凤阳提督马士英的孙女,据说才貌双绝。上门提亲的人多的很,但是马士英对这个孙女很宠爱,一直没有点头。”
凤阳提督?自己是藩王,可以与实权大臣结亲吗?这皇帝必然不会同意,老太太也算白忙活,你看中了又怎么样?皇帝那边不答应,白费。由她折腾去吧,崇祯老爷子这会已经归西了,她找谁做主去?
朱慈煃摇摇头:“你去吧。”自己的事情多了,这女人自己连面都没见过,鬼知道是什么样子。不过她爷爷倒是有点份量啊,凤阳提督,手里有兵。接下来的是一个乱世,有兵就是草头王。藩王固然不能和大臣结交,不过这个事情嘛,历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便让她去折腾吧,人家是一镇实权提督,能不能看上自己这个声名狼藉的藩王还两说呢。
此时的朱慈煃,除了指派人办事之外,就是在不断的锻炼。他必须恢复以往的身手,现在这身体,连以前十分之一的实力都没有。正在这里锻炼呢,外面赵彦杰来求见了。
挥去额头上汗珠,朱慈煃看着进来的赵彦杰:“王爷,都准备好了,下午去龙江船厂,虽然船厂有些人走的远,来不及回来,大部分还是都回来了。”
朱慈煃喝了几口水问到:“这些工匠还有真材实料吗?”
赵彦杰捻了捻胡子:“这船厂荒废日久,怕是只有老一辈的工匠手艺还在,至于那些年轻人,大多在外跑船种地,驾船或许还行,造船的话,他们估计是没什么能力。”
不能造船不要紧,能驾船也行。等船只造出来,总的有人驾驶,这些人一样有用处:“你去把他们全部都接收了,在去招募一批最好的铁匠。”
挥手让赵彦杰退下,朱慈煃有开始盘算另外的事情了。造船是个长期的事情,即便有了工匠,材料呢?这木船的材料可不是啥木材都能用的,要经过特殊处理的,少则大半年,多则一年这木材才能造船,自己可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了。现在崇祯的死讯还没有传过来,一旦崇祯死了的消息传过来,这南京必然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想当皇帝的人多了,自己还是加快一些,离开这是非之地吧。他很清楚,没有足够武力的支持,就是称帝也是白搭。
忠叔这个时候却来了:“王爷,洞庭湖那边来人了,您要不要见一见?”
“顾三的人?”朱慈煃当然还记得这个曾经要打劫自己的家伙。
“是的,小人一直派人和他们有所接触,最近他们有了投效的意思,才告诉他们王爷的身份。这顾三倒是很识时务之人。”
朱慈煃点点头:“让他进来吧。”
看着跪在地下的汉子,朱慈煃仔细打量了一下,这汉子个子不高,肌肉却是团团隆起,古铜色的肌肤显得有些粗糙,这是个常年在水上讨生活的人。朱慈煃冷着脸问到:“你能替顾三做主?”
“回王爷的话,罪民受了当家的委托,来投效王爷。多谢王爷既往不咎,王爷有仁爱之心,是我等的再生父母。”
朱慈煃挥手打断了这家伙的话:“本藩要绝对的忠诚。”
这汉子直起身来,刚才的马屁功夫也不见了,只是看这朱慈煃的手:“那就要看王爷给我等什么了?”
这是最后的谈判了,难道前面忠叔给的条件还不够优厚?朱慈煃旋即明白,忠叔是怕自己的名声有损,必然不会起招揽之心,而是想这些人成为打手,从事一些暗中的事情。冷冷的盯着这汉子:“那要看你们值得什么了。”
“罪民等只想脱了贼寇之名,虽然这日子过的自在,可提心吊胆的日子总不好过,子孙后代都要受罪。王爷有心招揽我等,我等自然全力报效。”
这倒是很简单的条件,只是现在要的就是你们这贼寇的名声:“三年,为本藩效力三年,而后本藩招抚你们。”
这汉子不说话了,他明白朱慈煃的意思了,这是要他们继续当贼,暗中为他效力。这三年倒是不长,可问题是他们的身份依然见不得光,没有什么保障,朱慈煃完全可以不认。
“你们的孩子本藩可以先给他们身份。”朱慈煃面无表情的丢出一颗炸弹。
“王爷需要我等做什么?”
朱慈煃依然是那副冷脸:“需要你顾三的名头。”
此言一出,下面那汉子一头大汗。若不是因为这是在王府,估计转身就跑了,现在唯有苦笑一声:“王爷法眼如烛,顾三妄作小人了。洞庭顾三,见过王爷,请王爷恕罪。”
跪在地下的顾三心中在不断的翻腾。他伪装前来,任谁也不会想到他会亲自前来,只有和自己一起来南京的心腹知道自己的身份,可这王爷是如何知道的?难道自己身边的人已经被他收买了,那人家要取自己的性命,那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么?
朱慈煃见他这个样子,心中满意。你顾三能改变形貌,但是你却忘记了隐藏声音,洞庭湖之上,我可是亲耳听到了你的声音,现在你不加掩饰,我又怎么会听不出来你这么特别的声音?
良久的沉默之后,顾三才听到一声:“很好。”不知道是称赞他敢孤身前来,还是说他识时务的投效。紧接这听到:“具体的事宜谢云沛和你说明。等顾三抬起头的时候,朱慈煃已经不见了踪迹。
谢云沛上前一把拉起了顾三,走到一间净室之中。谢云沛却是哈哈大笑:“顾三,你可真有胆量,居然敢单身就来这里,不怕死在这里吗?”
顾三却是一副讨好的样子:“王爷英明无比,要的是我顾三的力量,而不是我的小命。我们这草芥一般的人,怎么入的了王爷的法眼。”
谢云沛拍了拍顾三那宽厚的肩膀:“你也别担心,跟着王爷自然有好前程。我现在可是王府的侍卫首领,可二十年前,我可是太行山里的讨生活。”
一听这位侍卫头子居然主动说起他的过去,顾三也是惊讶。这当贼的谁会主动说起过去?这谢云沛现在可是王府侍卫的头,那是有身份的人了,没想到还会承认过去太行大盗的身份:“谢大人是英雄,我顾三怎能与您相提并论。”
“别说这些了,你放心把。我们王爷绝不会亏待了自己手下的,你顾三的名头还是很响亮的,我们王爷要的就是你这个名头,而且以后,你顾三的名头绝对响彻天下,这待遇,老哥我都享受不到啊。”
顾三一阵苦笑,自己的贼名响彻天下,这待遇他宁愿不要:“谢大人说笑了。顾三不过一盗匪,从没想过名扬天下,蒙王爷看的起,只是不知道小的该干什么?”
谢云沛没有答话,却丢给他半个铜牌:“这是我的记号,以后你派人来联络,带上这个牌子。而我派的人会带另一半,两下一合,纹丝无误,你便听从一切吩咐。记住,三年之内,你的所作所为都和王爷没有一丝关系。王爷知道你有三个儿子,让你一个儿子来我这里,我已经给他准备好了王府侍卫的身份。”
这一下,顾三心中大定,只要有一个儿子入了王府,有了身份,这就是王爷的诚意。当然这个诚意也有人质的意思,可有这样的机会,却是他求也求不来的。他一个草寇,能有什么大人物看的上他啊?当即恭敬的说到:“小人马上就派人将小儿子送来。”
“恩,这次你带了多少人来?”
顾三一愣:“隐秘期间,小人只带了十几个心腹来。”
“这不要紧,你先让他们休息。隐藏好,不用多久,王爷对你们就有大用,具体的事情等我通知。”
十四章 潞王之客
打发了顾三,谢云沛回去禀报。朱慈煃却不在意这些:“派人看好了,吩咐你探查的事情如何了?”
谢云沛嘿嘿一笑:“王爷您放心,一切都顺利。只是这事情王爷您是不是在考虑一下,有点危险啊。”
朱慈煃一挥手打断他的话,他自然知道这事情冒险。可富贵险中求,什么(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