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阅读
侯方域呵呵一笑:“诸位兄长何必着急,不是还有潞王嘛。小弟与潞王的接触尚算顺利,潞王也是可成大事之人。”
一番议论之下,最后钱谦益定下基调:“秘密接触福王与潞王,复社能否中兴,就看诸位的了。”
复社中人在这里密谋下一任皇帝的人选,朱慈煃现在却在想该如何获得他需要的东西。他很明白,没有武力的支持,自己就算登上皇位也不过是个笑话。这次的事情他打算置身事外,这皇位谁爱争谁争,自己还是发展自己的力量要紧。
“王爷,一切准备就绪了,随时可以发动。”
听着谢云沛的禀报,朱慈煃满意的点点头:“初九晚上动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是。”
现下南京人心惶惶,无人打理政事,史可法今日又率大军勤王出发了。现在正是最佳时机,工部衙门之中,又能有多少防卫力量?
忠叔进来禀报:“王爷,火器交割完毕,您看该怎么处置?”
“先不要分发,全部拉到我们的船上。”
“小人明白。”
朱慈煃又问到:“让你联系的船只与木料如何了?”
“王爷放心,船只已经到手,造船用的材料也都联系好了,随时可以拉走。只是王爷,福州那边的造船作坊太小了,您预订的这么多材料,根本用不完啊。”
小?小不要紧,难道不会扩大吗?我要造的可是大型海船:“匠户招募的如何?”
忠叔也乐了:“这有什么问题,有您的面子在,官员们都放行。那些匠户们得了银子,对我比对亲爹还恭敬呢。”
“让他们先出发去福州吧,我们随后就去。”
十八章 震动南京
四月十六日夜,月明星稀。工部衙门中,守夜的差役一边发着牢骚一边巡夜,这时候别人都在家搂着婆娘睡觉,自己却要在这里喝风,实在是难受。
“啊,王郎官,您怎么来了?”
工部郎官王超也是唏嘘:“家里有点事烦,就过来走走。”
“王大人又被婆娘踹下床了吧,哈哈。”差役们也开始调侃他了,王超本就是随和,长和大家开玩笑,完全没有官架子。这些差役们肆无忌惮。
“胡说,那婆娘敢翻了天?来,我们喝点酒,今心情不好。”
听的王大人招呼,差役们都冲了上来。喝酒解闷,总比枯燥的巡视好,在大家的意识里,这里又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小贼也不光顾。至于规矩…………王大人带头的,谁还管规矩,反正这里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一个。
“我说王大人,您是个好人,早就该升官了,可一直在这里做这么郎官,真是好人没好报,你说朝廷上的那些个大人都是怎么想的?”
“谁说不是呢,南京这边的勋臣多如狗,可真有本事的有几个?王大人您这样的,早该高升了。”
王朝一碗酒下肚,脸都红了:“别胡说,这种大事那里是咱们这些小人物能做主的。来喝。”王超又打开一坛子酒给大家满上,一时间这里成了牢骚大会。
“王大人,您说这几个月是怎么了?连俸银都拖欠了,在这样下去可就没米下锅了。”这小子明显喝多了,舌头都有些打结了。
王朝摇摇头,一副快喝醉的样子:“我那知道,我不是一样,在这样下去,这官都没办法当了。你喝多了,别瞎说。”
“谁喝多了,我们再来,就这点酒,还不够兄弟们润喉…………”咣当一声,这汉子躺翻在地,鼾声大作。
众人一边嘲笑这人酒量不济,也感慨,王大人真是好人,今夜拿来的酒是格外的香醇,随即扑通声一片,全部躺翻在地。王朝却一改醉样,清点了一下,十七个人,一个不少都在这里了。走到大门外发出暗号,黑暗中冒出一群人,结实夜行衣装束,蒙面大盗。跟着王超轻车熟路的进入工部衙门,几辆马车也悄无声息的出现…………
此时的朱慈煃却在南京行宫之中,和小公主一起玩耍,这个保姆自从到了南京就一直玩失踪,今天出现也让朱媺娥非常开心。朱慈煃现在却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公主赎罪,最近俗事缠身。”
“好了,表兄,别说那些了,我们打双陆。”这小罗莉也是厉害,只有在朱慈煃面前才是一副嘻嘻哈哈的样子,对上别人,立即是一位举止得体的皇家公主。
朱慈煃陪她玩了一小会:“公主,外面的传闻你没有听到吗?”
“什么传闻?”小丫头正玩的高兴。
啪的一声,朱慈煃一拍桌子发怒了:“什么?你居然一无所知?闯贼进犯,北京陷落,皇上与太子现在都没有消息。这么大的事情他们居然一点没有告诉您?”
一听朱慈煃的话,朱媺娥小脸煞白:“不会吧,你骗我的对不对?父皇一定没事的,你骗我,你骗我。”小公主虽然没有哭,可那眼泪已经在眼睛里打转了,随时都可能掉下来。
“如此大事,臣怎敢欺瞒。不过公主也不必太担心,皇上洪福齐天,一定会没事的。”
小公主却是不相信:“尤中庆,尤中庆,你给我死进来。”
尤中庆进来看公主面色不善,也知道事情裹不住了,自己怎么鬼迷心窍的听了部下的。这事情欺瞒公主,一旦事发,他可是策划者,那就麻烦了,事到如今,也只有硬着头皮说到:“公主有何吩咐?”
“北京失陷的消息你为何不报?”
尤中庆扫了一眼朱慈煃,满是狠毒的神色,到底是这家伙泄漏了,难道你就不知道我这么做的苦心吗?真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臣怕公主担心,听闻皇上已经脱险,正由海路向南京赶来。太子也脱险了,正在向南京而来。”
“真的?”小公主一听,两眼都放光了。
朱慈煃却冷冷的插了一句:“什么来源?莫要欺骗公主。”
“臣不敢,此消息是史可法大人给詹事府姜曰广大人写信证实的消息,今日才得到的消息。”
“你可很有胆量啊,你打算瞒公主瞒到什么时候?”朱慈煃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尤中庆头上也冒汗了:“臣是担心公主心中挂念,请公主赎罪。”
“哼,欺瞒公主,最不可赦,你还有脸叫赎罪。公主,您看怎么处置他?”
朱媺娥眨巴眨巴眼睛,她现在满心是自己父皇的安危,那里会管如何处置一个侍卫头领:“表兄你看该如何?”
“嗯。”朱慈煃假装沉吟了一下:“这家伙欺瞒公主,本是大罪,但是看在他一路上护卫您尽心尽力,公主就轻些处罚他吧。便让他即刻出发,去护卫皇上,皇上脱险,身边必然没有多少人护卫,便让尤中庆戴罪立功如何。”
小公主立即点头:“好,尤中庆,你即刻出发,去寻找父皇,找不到父皇你也就别回来了。”
尤中庆本以为朱慈煃会为难自己,却想不到他会这么轻易放过自己。而他本就对崇祯非常忠心,这个时候也不会多说,带了十几个心腹就出发了。
等他一走,朱慈煃的眼睛就变的非常之亮了。崇祯皇帝现在已经挂了,你能找得到才有鬼,你这个不知进退的家伙一走,嘿嘿,这一千五百人也就是我的囊中之物了。副将范卓昱早就是他的人了,而劝尤中庆不禀报也是朱慈煃的计划。现在他有出面,以小公主对他依赖的程度,这尤中庆怎么可能逃出他的算计?
忧愁的小公主这一夜都没有睡觉,朱慈煃勉为其难的做起了保姆的角色,一直到天亮才将小公主哄睡着。等他一出门,就看见谢云沛的脸,没有任何表情,一个标准的保镖。朱慈煃也是大喜,事情必然成功了。
回到府中,左右无人了,谢云沛才高兴的禀报:“不负王爷所托,这次行动收获比想象的还要多。除了宝船的资料,还有不少火器与兵器的制造资料,都被我连窝端了。这些人警备性非常差劲,让我们有时间将王爷吩咐的东西都摸了一边,水利、地图、矿藏等等资料也都收集了。只是王爷,那个郎官是不是?”
看着谢云沛一个砍头的姿势,朱慈煃却摇摇头:“让顾三带他走,以后我有用。”谢云沛也纳闷,这么样的事情,事后应该是灭口啊,怎么会放过这小子呢?不过既然王爷否决了,作为心腹,不该问的不要问。
为啥放过这个小子,朱慈煃了解到一个信息。这个王超,不但是一个水利好手,还对水稻的种植很有研究。这就是人才,等自己在福州站稳,打掉郑芝龙,台湾就到手了。这水稻的种植是影响巨大的,所以这个小子——算他命大。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啊。
崇祯十七年四月十七,对于南京是一个极其震撼的日子。先是早上传来工部衙门被洗劫的消息,这一下朝廷的脸面可是丢尽了。本来很多官员叫嚣着要关闭城门,全城大查的。可紧接一个更震撼的消息将这个消息掩盖掉了,从北京逃出来的大学士魏紹带来了崇祯皇帝与三月十九于煤山自尽,三位皇子皆被俘的消息。
至此,崇祯皇帝的行踪终于被证实了。南京官场顿时大乱,这该如何是好?皇帝自杀,三位皇子皆被俘,这太震撼了。回过神的人也立即开始打主意了,国不可一日无主。这立新帝就是迫在眉睫的了,朱慈煃的门前立即热闹了,为啥?因为他是这南京城中唯一的一位藩王,况且他勉强也是宗室近支,因为他是明宪宗第六代孙,血缘如他一般者少说也有几百个…………
现在这些人出现,不过是探探口风的小人物,真正明白形势的朝廷巨头们,可没一个人到朱慈煃这里来。对于门外的这些人,朱慈煃是一个都不见,所用的借口却是‘闻听噩耗,伤心过度,一时无法理事。’这也让观风向的人无可奈何。而朱慈煃现在安排的事情,却完全与朝局无关。
十九章 举贤
“尽量能将更多的士兵家属带去福建。”
赵彦杰在下面也是点头:“王爷此举是布妙棋,想让这些军汉完全效命,光是发钱给官还不足,只要能掌握了他们的家人,不怕他们不拼命。只是王爷,您还需要立威。”
这个事情到福州有的是机会,朱慈煃问起了:“外面的朝局如何?”
“整个都乱了,官员们和没头的苍蝇一样。目下,那些实权人物正在为立新君吵成一团,完全没有头绪。”
“情况?”
“先帝已经没有亲兄弟了,所以现在最占优势的是福王,福王与桂王、惠王同为神宗子孙,就血统而言,这三位藩王都很有可能。只是桂、惠两藩身为先帝之叔,而以支脉而言,老福王又是桂惠两王的兄长,长房长支,弟终兄及理所应当。更兼现在朝廷群龙无首,急需有人主持大局,稳定人心,而惠桂两藩远在广西,不如福王近在咫尺。现在拥福是主流的声音,可事情却定不下来。”说到这里赵彦杰叹了口气:“唉…………这拥福是最正确的办法,只是现在复社的力量却横插一手,认为应该立贤,他们要立潞王。立贤——立贤——都是狗屁,潞王那里贤了。”
听到赵彦杰这家伙都爆了粗口,很让人意外啊,这家伙平日一副人模狗样的,从不说粗话,今看来今日也是义愤的很哪。看到朱慈煃面无表情,赵彦杰心中却是一紧,他是吉王的心腹啊:“王爷,其实您也有继承大统的希望,就看您……”
他的话却被朱慈煃打断了:“不必说了,我对皇位没兴趣。”
赵彦杰干干一笑,解释了起来:“王爷既然无心自然是最好的,现在的龙椅那里是至尊之位,根本就是一个火盆,这一场朝局上的厮杀可一点不比战场上厮杀弱呢。王爷若您有心,你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说。”
“呵呵,王爷忘记您的夫人了,虽然还没有大礼,但是马士英的孙女已经注定是您的夫人了。而凤阳总督马士英手握大权,凤阳乃太祖龙兴之地,顾马总督手上的力量相当强大。凤阳与南京非常之近。只要王爷您说通了马总督,马总督提兵如南京,这皇位必然就是您的。现在复社中人,不就是仗着史可法手中握有兵权,才敢对大统这般指手画脚的嘛。”
朱慈煃摆摆手:“皇位,名不正言不顺,我是不要的。只是这史可法怎么会支持复社的人?难道他是复社中人?”
赵彦杰笑了起来,不错,自己王爷果然有魄力。要是换个人,听到自己有可能身登皇位,那还不象恶虎一样扑上去,就是死也要争一争,自家主人却根本不想,这也是目下最好的。若是王爷真的铁了心要这皇位,这祸福可是难料的很:“王爷能有这般心思就最好了,其实这史可法是看不上复社的。可是史尚书的恩师左光斗浮丘公却是复社中人,只是现在的复社那里有上代复社的万一。而有了这层关系以及一些左公的故交,复社的人获得史可法的支持也不是什么麻烦事。”
原来如此,这史可法不是复社中人就好。史可法忠贞之名后世闻名,而这复社,在朱慈煃眼中就是一堆狗屎,臭的不能在臭了,两者没有直接关系,那就好说了,自己可不会对复社这些人客气。
“史可法现在什么举动?”
“史可法是南京最有权力的人物了,现在他正快马赶回南京。若是史可法现在就在南京,那怕是潞王已经身登大宝了。唉…………现在不过是户部尚书高弘图一班人为复社摇旗呐喊,这能定鼎局面的人物也只有史可法。”
朱慈煃皱皱眉,潞王登基,那就不难说了,这朝政必然是这些复社把持了,这可对自己非常不利了。自己还指望新朝廷在南京多支撑几年,为自己的发展赢得几年时间呢。可这复社,除了吹牛还有什么本事?怕是敌人一到,立即就投降了。
两人正在这里说话,下人来报。前礼部尚书林欲楫求见,对于这位在北京帮了自己的人,朱慈煃还是很客气的,就是不知道这位来的目的是什么。
朱慈煃亲自到堂外迎接,也让林老头很有面子,拉着身旁的年轻人见礼:“参见殿下。”
“免了,林老先生请。”这林欲楫身边的青年是谁?见到自己一点也没有礼数的约束,看样子要不是林老头拉着他,他连礼都不给自己行了。这林老头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位是?”
“呵呵,殿下,老朽今日前来,就是向王爷举荐一位贤才。”
“就是他?”观察了一下,此人皮肤呈现一种健康的颜色,步伐有力,比起现在那些读书人,很明显是身手的。而身上一股儒雅之气也表明他是一个饱学之人,看样子倒是个文武皆能的人才,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真材实料,不过能入了林老头的眼,必然差不了。
“不错,来,子长,见过殿下。”
那青年呵呵一笑:“萧无萧子长,见过吉王殿下。”
林欲楫在旁边帮腔:“殿下,子长乃是老朽同乡,才能非凡。老朽在南京偶遇,就带来给殿下效力。这举贤不避亲,子长与老朽还是有些亲戚关系的。”
朱慈煃也来了兴趣:“老先生的才学是本藩佩服的,能得老先生青眼,这位萧兄必然也是大才。”
萧无却也插言了:“大才不敢当,不过殿下放心,这一般事情还难不住在下。”
吆喝,很狂啊:“那你能做什么?”
却不料这萧无却是自来熟,嘻嘻哈哈的说起:“这除了怀胎生孩子之外,其他的都可以。”
林欲楫一声轻喝:“子长不得无礼。”转头对朱慈煃道歉:“殿下勿怪,子长就是这个性子。冒犯之处,还请殿下原谅。”
性子,有才华的人有点怪癖,这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你有才,能为我所用,一点怪癖之处我还不能容了不成?朱慈煃挥手让下人退下,淡淡的问了一句:“既如此,你便与本藩分析一下,这下任皇上将是谁?”
林老头的脸色登时不好看了,这可是有忌讳的话题。若是朱慈煃说,倒没什么,人家毕竟是天潢贵胄,可一旦萧无说了什么不好的话,他这个远房的侄孙可就危险了,对于这个孩子,他可是打心底里喜欢。只是目下王爷考校,他却不好插嘴。况且他来举贤为辅,探查朱慈煃的心思才是重点,可还没等他开口呢,朱慈煃先以此为话题考校起了人,正好省了他出面了,也就没有插嘴。
萧无手中折扇一开,张口就来:“那就看殿下您有没有意向了。若您有,那么子长愿助殿下身登大位。”
朱慈煃嘴角一撇:“本藩断无此等妄想。”
“既然殿下不做打算,那么这皇位,却是非福王殿下莫属了。”
“理由。”
面对朱慈煃的问话,萧无却是不慌不忙,好似在说一张烧饼的归属:“现下朝局纷乱,众说纷纭。不过归根不过两派,一派立亲,一派立贤。立亲派中有福、桂、惠三位人选,立贤派有潞王一位人选。立亲派中的三位人选,唯有福王近在咫尺,桂、惠二王可忽略,这皇位之争便成了福王与潞王之争,或者说是群臣与复社之争。”
顿了一下,萧无继续说到:“本来殿下若有心,殿下的优势是最大的,只是后患较多。不过有我相助,这些后患也不是什么问题。可殿下既然没有此心,那么就这么说吧,殿下您手中却掌握着这张龙椅,您说让谁坐上去谁就能坐上去。”
朱慈煃点了点桌子:“呵呵,本藩那里有这般能耐。”
“殿下谦虚了,我先问殿下是否有此心,便是为了判断最后的结局。殿下若无心身登大宝,那么就很好判断了。相信以殿下的英明,自然也是看不惯复社这些国之蠹虫,他们所谓的立贤不过是为了满足他们把持朝政的心思,潞王又有什么贤明了。至于为何说殿下掌握了这张龙椅呢,却是因为殿下的未婚夫人。”
…………这话差点没把朱慈煃噎死,怎么听着那么象吃软饭的小白脸?
“南京附近,虽以史可法为兵部尚书,掌握兵力。可实际上史可法能调动几个人?真正有兵权的人才有用处,而凤阳总督手中兵力最强。而殿下作为马总督的孙女婿,若您有意,只需知会马总督一声,马总督必然发令提兵入南京,不过数日,大军一至,王爷的皇位便是板上钉钉,马总督自然也是皇亲国戚,他是在乐意不过的。不过王爷没有此心,一样可以操控皇位的归属,因为现在谁掌握了马总督的效忠,谁就是皇上。而殿下现在如此行事,倒也是很有风骨的,对殿下也是最好的。若殿下强行登上皇位,朝臣虽然被压服,但难免会明尊暗违,对殿下十分不利。在以殿下的能力,自然可以影响到马总督的决策,进而影响朝局,影响这张龙椅的归属。”
此时林老头却恼了,一拍桌子:“子长,你太放肆了,国家大事,岂能如此戏言?”
朱慈煃却阻止了暴怒的林欲楫:“老先生勿怒,目下不是该讨论新帝,更应该准备先帝的身后之事。”
二十章 ‘精美’火器
朱慈煃看着满面通红的林欲楫,自然知道他对崇祯的忠诚,岔开了话题。果然一听到这个,林老头也气愤了起来:“这些人都忘记先皇的恩德,总想着自己如何得利,先帝的身后事还请殿下做主了。”
“本藩可没这个资格,小公主现下就在南京,本藩从旁协助倒是义不容辞。”
林老头心中直抽,这个时候还装什么装,谁不知道小公主对你言听计从。再说一个小女孩能主持什么大局:“全凭殿下做主。”
“呵呵,老先生忠贞之心,先皇在天之灵一定会欣慰的。这萧无是个人才,可愿为本藩效力?”
“那是他的福气,只是这孩子有些没大没小,还请殿下严加管教,莫要耽误了殿下的事。”
送走了林欲楫,朱慈煃看着眼前的萧无:“你的胆子不小啊。”
萧无却是一点也不紧张,呵呵一笑:“殿下何必呢,演戏很累的。您想要我的命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何必留下我这么个祸害呢?”
“你的胆子还真肥。”
“我也就这点优点了,呵呵。”
对于这看起来道貌岸然,却一副嘻嘻哈哈的萧无,朱慈煃面色一紧:“你怎么知道本藩不会杀你,你说的可都是诛心之言。”
萧无却没所谓的摇着扇子:“殿下要杀我早就动手了,何必等到现在?而在下也在殿下眼中看到了一些东西,所以殿下不会杀我。”盯着朱慈煃的眼睛,萧无一点没有畏惧,这是一种很失礼的举动,两人毕竟身份差异太大:“殿下眼中有一种东西,那就是野心。这份野心或许不是那至尊之位,但不管是什么,殿下都会用到我。所以我不怕殿下动手,即便殿下要我的命,也是成就大事之后。”
“到时候你不照样是死?”
“死和死不一样,我根本没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能实现这份理想,死有何惧。”
这还是个执着的家伙:“你有什么理想?求财?谋名?还是?”
“哈哈…………。”萧无一阵长笑:“殿下太小看我了,我所要做的,不过是护我华夏之祖。”
朱慈煃的眉毛凝成了一团,这小子,看不出来,高人啊。难道他看清了后面的潮流不成?朱慈煃决定试探一下:“说明白。”
看着朱慈煃的表情,萧无也严肃了起来:“殿下,现今大明之患,不在外,而在内。我大明已然是风雨飘摇,覆灭在即。若无一中兴之主,大明之亡不远矣。亡我大明者,民患者,但是在下以为,能得天下者,却极有可能是女真人。一旦女真人定鼎中原,我汉家儿郎皆为奴才,我华夏衣冠断绝,我炎黄风姿灭亡。一旦如此,则是祸患,泼天大祸啊。为我历代祖先,在下虽一匹夫,却愿一力维护我祖宗之灵。”
朱慈煃越听眼睛越亮,高人啊。居然看出来这天下大势了,自己是因为知道些走向,而这家伙,却全凭自己的智慧能看到这一步,人才,真正的人才啊。嘴上却是不紧不慢的说到:“你很不错,可愿为本藩效力?”
萧无长揖到地:“萧某半生坎坷,一身才华,无人赏识。这一番说辞,别人都当萧某是异想天开,唯有殿下正色以对,殿下信任,萧某自当效力。”
半生坎坷…………这小子,不过二十锒铛岁的样子,还半生坎坷。还是林欲楫这老头说的对啊,这小子本姓就这样,嘻嘻哈哈的。现在这一本正经的样子还这样说,看来是和赵彦杰一样有怪癖的人。
“好,你且休息,即日起为本藩参赞,替本藩出谋划策。”
萧无退下后,朱慈煃叫来了谢云沛。吩咐他盯紧了萧无,在去查一查这萧无的底子,从祖上三代到萧无小时候和别人打架,越齐全越好。这萧无是个人才,但是自己一个藩王,就算潦倒,为什么会投靠自己?就算有林欲楫这一层关系,可他是不是真心投效自己这还难说的很。现在可是风口浪尖,能不节外生枝是最好的。
“王爷,神机营的那批火器到了,现在分发吗?”
看着忠叔,朱慈煃却摇摇头:“去看看。”
得到这秘密之地,朱慈煃仔细抓起一杆火统,试了一下。果然是原始的很,不过在这个时代,能这样就不错了。前装枪嘛,也不能太苛求了,只是这是火统吗?还有雕刻………………
打开了好几个箱子,抽查了一下,这不少火统之上都有装饰,不像是杀人武器,更像是艺术品。看的朱慈煃脸上直抽,这不是找死嘛:“这些雕刻是怎么回事?”
“王爷,这些都是军兵为了求个彩头让匠户们刻的。比如这个,这个叫旗开得胜,这个叫大圣护体;这个叫神龙遨游…………都是军兵们求上天保佑的意思,这个有什么问题吗?”
有什么问题?问题大了,这些人,都不要命了吗?不知道枪管厚薄不均匀,很容易炸膛吗。还祈求上天保佑,一旦投入使用,这祈求上天保佑的东西就能先要了他们的命:“你招募来的匠户有制作火器的人吗?”
“这类的不多,大部分制作火器的都是卫所的匠户,不好招募。”
看着忠叔苦着的脸,朱慈煃叹了口气:“唉………你检查一下,没有雕刻的下发,有雕刻的一律重做。至于匠户我来想办法。”军户嘛,看来自己是该拜访一下这未婚妻的家人了。马老爷子一镇总督,和他要几个匠户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扭头一看,一排大炮引起了朱慈煃的兴趣,信步走去。这大炮算不上巨大,可也不小。第一次看见这老火炮的实物,拍了拍了厚实的炮身。这种东西,放在后世估计没人看,可现在却花了自己大笔金钱。买火器的这笔钱,倒有一大半花在了这大炮的身上。五百两一门,于永绶这王八蛋怎么不去抢。这种货色也这么贵,看来想要好东西还是要自己动手才可靠,现在先将就着用吧。
四十门大炮排开,自然有一分凌厉之气。这些大将军炮能弄到就不容易了,若不是忠叔托了关系,那根本是买不到的:“忠叔,此事可有尾巴?”
“王爷放心,一切都处理的妥当,不会有后患。只是这些大炮该如何处置?也发到军营吗?”
朱慈煃摇摇头:“不,将大炮全部安置上一号福船。”
“这…………是。”忠叔愣了一下才应是,一号福船是刚买来的两千料的船只,只是没有配备武器,可这些大炮一旦安上去,在配上士兵水军,就是一条武装到牙齿的战舰了,这时候王爷要武装战舰做什么?再说一艘船上装四十门大炮,这越也着实震住了见多识广的忠叔。
这段时间朱慈煃仔细研究了一下《武备志》,书中对战舰的记载分为六种,最大的是一号福船,吃水二丈;其次是二号福船,吃水最少一丈;三号哨船;四号冬船,也叫海沧船,吃水八尺;五号名鸟船;六号名快船。
这一号福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运载量大,航行平稳,最大的缺陷就是速度比较慢。虽然以往战船之上不过十来门火炮,但是稍加改装完全可以装下更多的大炮。
这第一艘船朱慈煃也打算是当成训练船来用,毕竟这是作战理念的不一样。以往的更多的是接弦战,箭矢刀枪为主,火器为辅,以后却是火器为主的时代,谁的火力强谁就占优势。
“火药呢?”
忠叔上前扯开一堆油布:“在这里呢,火药很多,足够用的。”
朱慈煃看了一下,这防潮处理做的,很不错啊,总算有些值得称道的地方了。而这大包小包的分开,看样子也是定量的,随时可以取用:“派人看好,晚上装船。”
朱慈煃处理这些火器的时候,南京城中也迎回了快马赶回的史可法,一场风暴也在南京凝聚了起来。
二十一章 史可法的为难
现在的南京城中,没有人提起如何光复河山,都在围绕着新帝而努力。史可法刚刚回来,他昔日的老师左光斗的一些旧交就找上门了。威逼利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游说的史可法好像不立潞王就是千古罪人一般。
史可法对付这帮老头子也是费尽了力气,现在的形势他如何不知道。大部分人是想立福王朱由崧的,毕竟他是最名正言顺的,也是最能迅速稳定人心的人选,有识之士皆愿以他为帝。可复社中人的心思他也清楚,他们所在乎的,不过就是权势的问题,就算别人不知道,他可是很清楚的。
复社中人为什么反对福王朱由崧而大力宣传潞王朱常淓,不单单是因为潞王更容易受控制,更因为陈年旧案。当年明神宗皇帝是想立福王朱由崧为太子的,却因为东林党人的力争而成泡影,一旦朱由崧登基,翻开旧日之事,这仇可就大了,他们这些平日总以东林党后人自诩的家伙会有好果子吃?就算朱由崧不收拾他们,他们把持朝政的心思也不可能实现。
史可法现在是左右为难,虽然他看不上复社中的一些人,但是复社这股力量也颇为强大,很容易弄出动荡,这不是他想看到的。而现在就属他名望最高、官职最大,在立新君这个问题上他的态度是举足轻重的。他是希望找到一个折衷的方案,让大家都满意。可也正是这种心思让他左右为难,吃个菜还有众口难调之说,更何况是这种关系自己政治前途的大事。
这两天南京城中是热闹非凡,不但朝堂之上吵成一团,私下也是忙碌异常。
“王爷,凤阳总督来了,老夫人去了,也让您快点去。”
马士英?他来了,这么个敏感时期他来自己这里,难道他也有立自己的心思?不会,以老爷子的眼光,应该知道自己不可能有机会,难道他想扶持自己当傀儡?难说,先看看情况再说。
当下朱慈煃更衣来到前厅,人还没进门,自家老娘和马士英的寒暄也让他无语。自己还没结婚呢,老娘和马老头亲家亲家叫的是不亦乐乎,真不知道是自己娶老婆还是老娘娶…………
“马总督来了,本藩俗务缠身,有失远迎。”
“殿下客气了,下官何德何能。”
两人在客套,老夫人却不乐意了:“儿啊,都是亲家了,你也别摆那官腔。要叫爷爷知道吗?好了,你们谈。”
老夫人很识趣的走了,男人之间的事情,她不好插嘴,即便她是老娘,可也只能说说家里的事情,别的事情,可不是她能管的。时代就是这样,即便朱慈煃很尊重她,她也不好插言。
“爷爷。”朱慈煃不情愿的叫了一声,在这个事情上他没必要和老娘拧巴。
马士英却起身了:“不敢,不敢,殿下不必如此,即便都是一家人了,这上下尊卑还是要的。”
“别说这个了,既然是娘的意思,爷爷您也就别客气了,都是一家人,就别那么在意了。”
两人谦让了一下,马士英才谈起重要问题:“殿下,现在南京城中形势是风起云涌,你难道没有想法?”
朱慈煃抬头看着马士英的眼睛,良久才说:“想法?这个时候我只想如何办理先帝的身后事,如何收复故土,谁能带领大家中兴大明。”
马士英肃容,果然,那些传言都不可信,常家丫头调教出来的儿子怎么可能是废物,能有这份心思未来必然是个有为之君。这几天马士英是反复思考,对于拥立吉王,他也是左右为难,一旦吉王登基,自己的孙女就是皇后,母仪天下,自己也成了国戚,这可是非常大的诱惑啊。可是吉王登基,名不正言不顺,除非自己提兵进京,强行让朱慈煃登上皇位,只是这样,却难堵天下悠悠之口,千秋史书上也会给自己一个骂名。
私利是自己家风光无限,公义却不允许他这样做。思量了很久,马士英决定亲自登门,探探吉王的意思。听口气,朱慈煃没有身登大宝之心,倒也免了自己天人交战。他也担心,一旦朱慈煃要求自己强行拥立与他,自己还真不好拒绝,诱惑太大了…………
总算还好,他没有这个意思:“殿下英明,只是这尘埃未定,不知殿下有何打算?”
朱慈煃沉吟了一下:“既然都是一家人了,我也不瞒爷爷,我在南京停留一下,马上就到福州就藩。”
马士英一捻胡子,呵呵笑了起来,看来这小家伙是打算韬光养晦啊。这个时候离开南京,那就是放弃了拥立新帝的功劳与后期得到的利益。朱慈煃也是藩王宗室,虽然现在什么都没有,但是一旦他站出来说话,代表的也是宗室的意思,这份力量虽然不大,可也不小,毕竟不管谁上皇位,都是老朱家的人啊。
“那殿下看谁才是这中兴之主?”
“呵呵,爷爷你问我,那不是问道于盲了。我又那里知道谁是中兴之主,便随天下人之意吧。”
天下人?马士英的脸也舒展开了,这个意思很明白。扯着顺应天下人的旗号而已,还是拥立福王啊,现在不管在朝在野,拥立福王朱由崧的呼声是最高的。只是有复社中人到处活动为潞王造势,这复社的能量可也不小,现在朝堂之上,争吵不休,为的就是潞王与福王的皇位之争。
现在吉王没有这个意思,马士英也就不为难了,他总要为下一步考虑。现在局势难明,实在不好说。拥立之功谁不想要,这可是大功,一旦自己拥立的人登基,那带来的好处也是无尽的。
现在朱慈煃既然告诉了自己他的意思,自己就更好选择了。宗室中有人出来拥立福王,这就是优势,不过看样子朱慈煃不打算出面,马士英(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
一番议论之下,最后钱谦益定下基调:“秘密接触福王与潞王,复社能否中兴,就看诸位的了。”
复社中人在这里密谋下一任皇帝的人选,朱慈煃现在却在想该如何获得他需要的东西。他很明白,没有武力的支持,自己就算登上皇位也不过是个笑话。这次的事情他打算置身事外,这皇位谁爱争谁争,自己还是发展自己的力量要紧。
“王爷,一切准备就绪了,随时可以发动。”
听着谢云沛的禀报,朱慈煃满意的点点头:“初九晚上动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是。”
现下南京人心惶惶,无人打理政事,史可法今日又率大军勤王出发了。现在正是最佳时机,工部衙门之中,又能有多少防卫力量?
忠叔进来禀报:“王爷,火器交割完毕,您看该怎么处置?”
“先不要分发,全部拉到我们的船上。”
“小人明白。”
朱慈煃又问到:“让你联系的船只与木料如何了?”
“王爷放心,船只已经到手,造船用的材料也都联系好了,随时可以拉走。只是王爷,福州那边的造船作坊太小了,您预订的这么多材料,根本用不完啊。”
小?小不要紧,难道不会扩大吗?我要造的可是大型海船:“匠户招募的如何?”
忠叔也乐了:“这有什么问题,有您的面子在,官员们都放行。那些匠户们得了银子,对我比对亲爹还恭敬呢。”
“让他们先出发去福州吧,我们随后就去。”
十八章 震动南京
四月十六日夜,月明星稀。工部衙门中,守夜的差役一边发着牢骚一边巡夜,这时候别人都在家搂着婆娘睡觉,自己却要在这里喝风,实在是难受。
“啊,王郎官,您怎么来了?”
工部郎官王超也是唏嘘:“家里有点事烦,就过来走走。”
“王大人又被婆娘踹下床了吧,哈哈。”差役们也开始调侃他了,王超本就是随和,长和大家开玩笑,完全没有官架子。这些差役们肆无忌惮。
“胡说,那婆娘敢翻了天?来,我们喝点酒,今心情不好。”
听的王大人招呼,差役们都冲了上来。喝酒解闷,总比枯燥的巡视好,在大家的意识里,这里又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小贼也不光顾。至于规矩…………王大人带头的,谁还管规矩,反正这里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一个。
“我说王大人,您是个好人,早就该升官了,可一直在这里做这么郎官,真是好人没好报,你说朝廷上的那些个大人都是怎么想的?”
“谁说不是呢,南京这边的勋臣多如狗,可真有本事的有几个?王大人您这样的,早该高升了。”
王朝一碗酒下肚,脸都红了:“别胡说,这种大事那里是咱们这些小人物能做主的。来喝。”王超又打开一坛子酒给大家满上,一时间这里成了牢骚大会。
“王大人,您说这几个月是怎么了?连俸银都拖欠了,在这样下去可就没米下锅了。”这小子明显喝多了,舌头都有些打结了。
王朝摇摇头,一副快喝醉的样子:“我那知道,我不是一样,在这样下去,这官都没办法当了。你喝多了,别瞎说。”
“谁喝多了,我们再来,就这点酒,还不够兄弟们润喉…………”咣当一声,这汉子躺翻在地,鼾声大作。
众人一边嘲笑这人酒量不济,也感慨,王大人真是好人,今夜拿来的酒是格外的香醇,随即扑通声一片,全部躺翻在地。王朝却一改醉样,清点了一下,十七个人,一个不少都在这里了。走到大门外发出暗号,黑暗中冒出一群人,结实夜行衣装束,蒙面大盗。跟着王超轻车熟路的进入工部衙门,几辆马车也悄无声息的出现…………
此时的朱慈煃却在南京行宫之中,和小公主一起玩耍,这个保姆自从到了南京就一直玩失踪,今天出现也让朱媺娥非常开心。朱慈煃现在却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公主赎罪,最近俗事缠身。”
“好了,表兄,别说那些了,我们打双陆。”这小罗莉也是厉害,只有在朱慈煃面前才是一副嘻嘻哈哈的样子,对上别人,立即是一位举止得体的皇家公主。
朱慈煃陪她玩了一小会:“公主,外面的传闻你没有听到吗?”
“什么传闻?”小丫头正玩的高兴。
啪的一声,朱慈煃一拍桌子发怒了:“什么?你居然一无所知?闯贼进犯,北京陷落,皇上与太子现在都没有消息。这么大的事情他们居然一点没有告诉您?”
一听朱慈煃的话,朱媺娥小脸煞白:“不会吧,你骗我的对不对?父皇一定没事的,你骗我,你骗我。”小公主虽然没有哭,可那眼泪已经在眼睛里打转了,随时都可能掉下来。
“如此大事,臣怎敢欺瞒。不过公主也不必太担心,皇上洪福齐天,一定会没事的。”
小公主却是不相信:“尤中庆,尤中庆,你给我死进来。”
尤中庆进来看公主面色不善,也知道事情裹不住了,自己怎么鬼迷心窍的听了部下的。这事情欺瞒公主,一旦事发,他可是策划者,那就麻烦了,事到如今,也只有硬着头皮说到:“公主有何吩咐?”
“北京失陷的消息你为何不报?”
尤中庆扫了一眼朱慈煃,满是狠毒的神色,到底是这家伙泄漏了,难道你就不知道我这么做的苦心吗?真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臣怕公主担心,听闻皇上已经脱险,正由海路向南京赶来。太子也脱险了,正在向南京而来。”
“真的?”小公主一听,两眼都放光了。
朱慈煃却冷冷的插了一句:“什么来源?莫要欺骗公主。”
“臣不敢,此消息是史可法大人给詹事府姜曰广大人写信证实的消息,今日才得到的消息。”
“你可很有胆量啊,你打算瞒公主瞒到什么时候?”朱慈煃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尤中庆头上也冒汗了:“臣是担心公主心中挂念,请公主赎罪。”
“哼,欺瞒公主,最不可赦,你还有脸叫赎罪。公主,您看怎么处置他?”
朱媺娥眨巴眨巴眼睛,她现在满心是自己父皇的安危,那里会管如何处置一个侍卫头领:“表兄你看该如何?”
“嗯。”朱慈煃假装沉吟了一下:“这家伙欺瞒公主,本是大罪,但是看在他一路上护卫您尽心尽力,公主就轻些处罚他吧。便让他即刻出发,去护卫皇上,皇上脱险,身边必然没有多少人护卫,便让尤中庆戴罪立功如何。”
小公主立即点头:“好,尤中庆,你即刻出发,去寻找父皇,找不到父皇你也就别回来了。”
尤中庆本以为朱慈煃会为难自己,却想不到他会这么轻易放过自己。而他本就对崇祯非常忠心,这个时候也不会多说,带了十几个心腹就出发了。
等他一走,朱慈煃的眼睛就变的非常之亮了。崇祯皇帝现在已经挂了,你能找得到才有鬼,你这个不知进退的家伙一走,嘿嘿,这一千五百人也就是我的囊中之物了。副将范卓昱早就是他的人了,而劝尤中庆不禀报也是朱慈煃的计划。现在他有出面,以小公主对他依赖的程度,这尤中庆怎么可能逃出他的算计?
忧愁的小公主这一夜都没有睡觉,朱慈煃勉为其难的做起了保姆的角色,一直到天亮才将小公主哄睡着。等他一出门,就看见谢云沛的脸,没有任何表情,一个标准的保镖。朱慈煃也是大喜,事情必然成功了。
回到府中,左右无人了,谢云沛才高兴的禀报:“不负王爷所托,这次行动收获比想象的还要多。除了宝船的资料,还有不少火器与兵器的制造资料,都被我连窝端了。这些人警备性非常差劲,让我们有时间将王爷吩咐的东西都摸了一边,水利、地图、矿藏等等资料也都收集了。只是王爷,那个郎官是不是?”
看着谢云沛一个砍头的姿势,朱慈煃却摇摇头:“让顾三带他走,以后我有用。”谢云沛也纳闷,这么样的事情,事后应该是灭口啊,怎么会放过这小子呢?不过既然王爷否决了,作为心腹,不该问的不要问。
为啥放过这个小子,朱慈煃了解到一个信息。这个王超,不但是一个水利好手,还对水稻的种植很有研究。这就是人才,等自己在福州站稳,打掉郑芝龙,台湾就到手了。这水稻的种植是影响巨大的,所以这个小子——算他命大。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啊。
崇祯十七年四月十七,对于南京是一个极其震撼的日子。先是早上传来工部衙门被洗劫的消息,这一下朝廷的脸面可是丢尽了。本来很多官员叫嚣着要关闭城门,全城大查的。可紧接一个更震撼的消息将这个消息掩盖掉了,从北京逃出来的大学士魏紹带来了崇祯皇帝与三月十九于煤山自尽,三位皇子皆被俘的消息。
至此,崇祯皇帝的行踪终于被证实了。南京官场顿时大乱,这该如何是好?皇帝自杀,三位皇子皆被俘,这太震撼了。回过神的人也立即开始打主意了,国不可一日无主。这立新帝就是迫在眉睫的了,朱慈煃的门前立即热闹了,为啥?因为他是这南京城中唯一的一位藩王,况且他勉强也是宗室近支,因为他是明宪宗第六代孙,血缘如他一般者少说也有几百个…………
现在这些人出现,不过是探探口风的小人物,真正明白形势的朝廷巨头们,可没一个人到朱慈煃这里来。对于门外的这些人,朱慈煃是一个都不见,所用的借口却是‘闻听噩耗,伤心过度,一时无法理事。’这也让观风向的人无可奈何。而朱慈煃现在安排的事情,却完全与朝局无关。
十九章 举贤
“尽量能将更多的士兵家属带去福建。”
赵彦杰在下面也是点头:“王爷此举是布妙棋,想让这些军汉完全效命,光是发钱给官还不足,只要能掌握了他们的家人,不怕他们不拼命。只是王爷,您还需要立威。”
这个事情到福州有的是机会,朱慈煃问起了:“外面的朝局如何?”
“整个都乱了,官员们和没头的苍蝇一样。目下,那些实权人物正在为立新君吵成一团,完全没有头绪。”
“情况?”
“先帝已经没有亲兄弟了,所以现在最占优势的是福王,福王与桂王、惠王同为神宗子孙,就血统而言,这三位藩王都很有可能。只是桂、惠两藩身为先帝之叔,而以支脉而言,老福王又是桂惠两王的兄长,长房长支,弟终兄及理所应当。更兼现在朝廷群龙无首,急需有人主持大局,稳定人心,而惠桂两藩远在广西,不如福王近在咫尺。现在拥福是主流的声音,可事情却定不下来。”说到这里赵彦杰叹了口气:“唉…………这拥福是最正确的办法,只是现在复社的力量却横插一手,认为应该立贤,他们要立潞王。立贤——立贤——都是狗屁,潞王那里贤了。”
听到赵彦杰这家伙都爆了粗口,很让人意外啊,这家伙平日一副人模狗样的,从不说粗话,今看来今日也是义愤的很哪。看到朱慈煃面无表情,赵彦杰心中却是一紧,他是吉王的心腹啊:“王爷,其实您也有继承大统的希望,就看您……”
他的话却被朱慈煃打断了:“不必说了,我对皇位没兴趣。”
赵彦杰干干一笑,解释了起来:“王爷既然无心自然是最好的,现在的龙椅那里是至尊之位,根本就是一个火盆,这一场朝局上的厮杀可一点不比战场上厮杀弱呢。王爷若您有心,你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说。”
“呵呵,王爷忘记您的夫人了,虽然还没有大礼,但是马士英的孙女已经注定是您的夫人了。而凤阳总督马士英手握大权,凤阳乃太祖龙兴之地,顾马总督手上的力量相当强大。凤阳与南京非常之近。只要王爷您说通了马总督,马总督提兵如南京,这皇位必然就是您的。现在复社中人,不就是仗着史可法手中握有兵权,才敢对大统这般指手画脚的嘛。”
朱慈煃摆摆手:“皇位,名不正言不顺,我是不要的。只是这史可法怎么会支持复社的人?难道他是复社中人?”
赵彦杰笑了起来,不错,自己王爷果然有魄力。要是换个人,听到自己有可能身登皇位,那还不象恶虎一样扑上去,就是死也要争一争,自家主人却根本不想,这也是目下最好的。若是王爷真的铁了心要这皇位,这祸福可是难料的很:“王爷能有这般心思就最好了,其实这史可法是看不上复社的。可是史尚书的恩师左光斗浮丘公却是复社中人,只是现在的复社那里有上代复社的万一。而有了这层关系以及一些左公的故交,复社的人获得史可法的支持也不是什么麻烦事。”
原来如此,这史可法不是复社中人就好。史可法忠贞之名后世闻名,而这复社,在朱慈煃眼中就是一堆狗屎,臭的不能在臭了,两者没有直接关系,那就好说了,自己可不会对复社这些人客气。
“史可法现在什么举动?”
“史可法是南京最有权力的人物了,现在他正快马赶回南京。若是史可法现在就在南京,那怕是潞王已经身登大宝了。唉…………现在不过是户部尚书高弘图一班人为复社摇旗呐喊,这能定鼎局面的人物也只有史可法。”
朱慈煃皱皱眉,潞王登基,那就不难说了,这朝政必然是这些复社把持了,这可对自己非常不利了。自己还指望新朝廷在南京多支撑几年,为自己的发展赢得几年时间呢。可这复社,除了吹牛还有什么本事?怕是敌人一到,立即就投降了。
两人正在这里说话,下人来报。前礼部尚书林欲楫求见,对于这位在北京帮了自己的人,朱慈煃还是很客气的,就是不知道这位来的目的是什么。
朱慈煃亲自到堂外迎接,也让林老头很有面子,拉着身旁的年轻人见礼:“参见殿下。”
“免了,林老先生请。”这林欲楫身边的青年是谁?见到自己一点也没有礼数的约束,看样子要不是林老头拉着他,他连礼都不给自己行了。这林老头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位是?”
“呵呵,殿下,老朽今日前来,就是向王爷举荐一位贤才。”
“就是他?”观察了一下,此人皮肤呈现一种健康的颜色,步伐有力,比起现在那些读书人,很明显是身手的。而身上一股儒雅之气也表明他是一个饱学之人,看样子倒是个文武皆能的人才,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真材实料,不过能入了林老头的眼,必然差不了。
“不错,来,子长,见过殿下。”
那青年呵呵一笑:“萧无萧子长,见过吉王殿下。”
林欲楫在旁边帮腔:“殿下,子长乃是老朽同乡,才能非凡。老朽在南京偶遇,就带来给殿下效力。这举贤不避亲,子长与老朽还是有些亲戚关系的。”
朱慈煃也来了兴趣:“老先生的才学是本藩佩服的,能得老先生青眼,这位萧兄必然也是大才。”
萧无却也插言了:“大才不敢当,不过殿下放心,这一般事情还难不住在下。”
吆喝,很狂啊:“那你能做什么?”
却不料这萧无却是自来熟,嘻嘻哈哈的说起:“这除了怀胎生孩子之外,其他的都可以。”
林欲楫一声轻喝:“子长不得无礼。”转头对朱慈煃道歉:“殿下勿怪,子长就是这个性子。冒犯之处,还请殿下原谅。”
性子,有才华的人有点怪癖,这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你有才,能为我所用,一点怪癖之处我还不能容了不成?朱慈煃挥手让下人退下,淡淡的问了一句:“既如此,你便与本藩分析一下,这下任皇上将是谁?”
林老头的脸色登时不好看了,这可是有忌讳的话题。若是朱慈煃说,倒没什么,人家毕竟是天潢贵胄,可一旦萧无说了什么不好的话,他这个远房的侄孙可就危险了,对于这个孩子,他可是打心底里喜欢。只是目下王爷考校,他却不好插嘴。况且他来举贤为辅,探查朱慈煃的心思才是重点,可还没等他开口呢,朱慈煃先以此为话题考校起了人,正好省了他出面了,也就没有插嘴。
萧无手中折扇一开,张口就来:“那就看殿下您有没有意向了。若您有,那么子长愿助殿下身登大位。”
朱慈煃嘴角一撇:“本藩断无此等妄想。”
“既然殿下不做打算,那么这皇位,却是非福王殿下莫属了。”
“理由。”
面对朱慈煃的问话,萧无却是不慌不忙,好似在说一张烧饼的归属:“现下朝局纷乱,众说纷纭。不过归根不过两派,一派立亲,一派立贤。立亲派中有福、桂、惠三位人选,立贤派有潞王一位人选。立亲派中的三位人选,唯有福王近在咫尺,桂、惠二王可忽略,这皇位之争便成了福王与潞王之争,或者说是群臣与复社之争。”
顿了一下,萧无继续说到:“本来殿下若有心,殿下的优势是最大的,只是后患较多。不过有我相助,这些后患也不是什么问题。可殿下既然没有此心,那么就这么说吧,殿下您手中却掌握着这张龙椅,您说让谁坐上去谁就能坐上去。”
朱慈煃点了点桌子:“呵呵,本藩那里有这般能耐。”
“殿下谦虚了,我先问殿下是否有此心,便是为了判断最后的结局。殿下若无心身登大宝,那么就很好判断了。相信以殿下的英明,自然也是看不惯复社这些国之蠹虫,他们所谓的立贤不过是为了满足他们把持朝政的心思,潞王又有什么贤明了。至于为何说殿下掌握了这张龙椅呢,却是因为殿下的未婚夫人。”
…………这话差点没把朱慈煃噎死,怎么听着那么象吃软饭的小白脸?
“南京附近,虽以史可法为兵部尚书,掌握兵力。可实际上史可法能调动几个人?真正有兵权的人才有用处,而凤阳总督手中兵力最强。而殿下作为马总督的孙女婿,若您有意,只需知会马总督一声,马总督必然发令提兵入南京,不过数日,大军一至,王爷的皇位便是板上钉钉,马总督自然也是皇亲国戚,他是在乐意不过的。不过王爷没有此心,一样可以操控皇位的归属,因为现在谁掌握了马总督的效忠,谁就是皇上。而殿下现在如此行事,倒也是很有风骨的,对殿下也是最好的。若殿下强行登上皇位,朝臣虽然被压服,但难免会明尊暗违,对殿下十分不利。在以殿下的能力,自然可以影响到马总督的决策,进而影响朝局,影响这张龙椅的归属。”
此时林老头却恼了,一拍桌子:“子长,你太放肆了,国家大事,岂能如此戏言?”
朱慈煃却阻止了暴怒的林欲楫:“老先生勿怒,目下不是该讨论新帝,更应该准备先帝的身后之事。”
二十章 ‘精美’火器
朱慈煃看着满面通红的林欲楫,自然知道他对崇祯的忠诚,岔开了话题。果然一听到这个,林老头也气愤了起来:“这些人都忘记先皇的恩德,总想着自己如何得利,先帝的身后事还请殿下做主了。”
“本藩可没这个资格,小公主现下就在南京,本藩从旁协助倒是义不容辞。”
林老头心中直抽,这个时候还装什么装,谁不知道小公主对你言听计从。再说一个小女孩能主持什么大局:“全凭殿下做主。”
“呵呵,老先生忠贞之心,先皇在天之灵一定会欣慰的。这萧无是个人才,可愿为本藩效力?”
“那是他的福气,只是这孩子有些没大没小,还请殿下严加管教,莫要耽误了殿下的事。”
送走了林欲楫,朱慈煃看着眼前的萧无:“你的胆子不小啊。”
萧无却是一点也不紧张,呵呵一笑:“殿下何必呢,演戏很累的。您想要我的命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何必留下我这么个祸害呢?”
“你的胆子还真肥。”
“我也就这点优点了,呵呵。”
对于这看起来道貌岸然,却一副嘻嘻哈哈的萧无,朱慈煃面色一紧:“你怎么知道本藩不会杀你,你说的可都是诛心之言。”
萧无却没所谓的摇着扇子:“殿下要杀我早就动手了,何必等到现在?而在下也在殿下眼中看到了一些东西,所以殿下不会杀我。”盯着朱慈煃的眼睛,萧无一点没有畏惧,这是一种很失礼的举动,两人毕竟身份差异太大:“殿下眼中有一种东西,那就是野心。这份野心或许不是那至尊之位,但不管是什么,殿下都会用到我。所以我不怕殿下动手,即便殿下要我的命,也是成就大事之后。”
“到时候你不照样是死?”
“死和死不一样,我根本没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能实现这份理想,死有何惧。”
这还是个执着的家伙:“你有什么理想?求财?谋名?还是?”
“哈哈…………。”萧无一阵长笑:“殿下太小看我了,我所要做的,不过是护我华夏之祖。”
朱慈煃的眉毛凝成了一团,这小子,看不出来,高人啊。难道他看清了后面的潮流不成?朱慈煃决定试探一下:“说明白。”
看着朱慈煃的表情,萧无也严肃了起来:“殿下,现今大明之患,不在外,而在内。我大明已然是风雨飘摇,覆灭在即。若无一中兴之主,大明之亡不远矣。亡我大明者,民患者,但是在下以为,能得天下者,却极有可能是女真人。一旦女真人定鼎中原,我汉家儿郎皆为奴才,我华夏衣冠断绝,我炎黄风姿灭亡。一旦如此,则是祸患,泼天大祸啊。为我历代祖先,在下虽一匹夫,却愿一力维护我祖宗之灵。”
朱慈煃越听眼睛越亮,高人啊。居然看出来这天下大势了,自己是因为知道些走向,而这家伙,却全凭自己的智慧能看到这一步,人才,真正的人才啊。嘴上却是不紧不慢的说到:“你很不错,可愿为本藩效力?”
萧无长揖到地:“萧某半生坎坷,一身才华,无人赏识。这一番说辞,别人都当萧某是异想天开,唯有殿下正色以对,殿下信任,萧某自当效力。”
半生坎坷…………这小子,不过二十锒铛岁的样子,还半生坎坷。还是林欲楫这老头说的对啊,这小子本姓就这样,嘻嘻哈哈的。现在这一本正经的样子还这样说,看来是和赵彦杰一样有怪癖的人。
“好,你且休息,即日起为本藩参赞,替本藩出谋划策。”
萧无退下后,朱慈煃叫来了谢云沛。吩咐他盯紧了萧无,在去查一查这萧无的底子,从祖上三代到萧无小时候和别人打架,越齐全越好。这萧无是个人才,但是自己一个藩王,就算潦倒,为什么会投靠自己?就算有林欲楫这一层关系,可他是不是真心投效自己这还难说的很。现在可是风口浪尖,能不节外生枝是最好的。
“王爷,神机营的那批火器到了,现在分发吗?”
看着忠叔,朱慈煃却摇摇头:“去看看。”
得到这秘密之地,朱慈煃仔细抓起一杆火统,试了一下。果然是原始的很,不过在这个时代,能这样就不错了。前装枪嘛,也不能太苛求了,只是这是火统吗?还有雕刻………………
打开了好几个箱子,抽查了一下,这不少火统之上都有装饰,不像是杀人武器,更像是艺术品。看的朱慈煃脸上直抽,这不是找死嘛:“这些雕刻是怎么回事?”
“王爷,这些都是军兵为了求个彩头让匠户们刻的。比如这个,这个叫旗开得胜,这个叫大圣护体;这个叫神龙遨游…………都是军兵们求上天保佑的意思,这个有什么问题吗?”
有什么问题?问题大了,这些人,都不要命了吗?不知道枪管厚薄不均匀,很容易炸膛吗。还祈求上天保佑,一旦投入使用,这祈求上天保佑的东西就能先要了他们的命:“你招募来的匠户有制作火器的人吗?”
“这类的不多,大部分制作火器的都是卫所的匠户,不好招募。”
看着忠叔苦着的脸,朱慈煃叹了口气:“唉………你检查一下,没有雕刻的下发,有雕刻的一律重做。至于匠户我来想办法。”军户嘛,看来自己是该拜访一下这未婚妻的家人了。马老爷子一镇总督,和他要几个匠户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扭头一看,一排大炮引起了朱慈煃的兴趣,信步走去。这大炮算不上巨大,可也不小。第一次看见这老火炮的实物,拍了拍了厚实的炮身。这种东西,放在后世估计没人看,可现在却花了自己大笔金钱。买火器的这笔钱,倒有一大半花在了这大炮的身上。五百两一门,于永绶这王八蛋怎么不去抢。这种货色也这么贵,看来想要好东西还是要自己动手才可靠,现在先将就着用吧。
四十门大炮排开,自然有一分凌厉之气。这些大将军炮能弄到就不容易了,若不是忠叔托了关系,那根本是买不到的:“忠叔,此事可有尾巴?”
“王爷放心,一切都处理的妥当,不会有后患。只是这些大炮该如何处置?也发到军营吗?”
朱慈煃摇摇头:“不,将大炮全部安置上一号福船。”
“这…………是。”忠叔愣了一下才应是,一号福船是刚买来的两千料的船只,只是没有配备武器,可这些大炮一旦安上去,在配上士兵水军,就是一条武装到牙齿的战舰了,这时候王爷要武装战舰做什么?再说一艘船上装四十门大炮,这越也着实震住了见多识广的忠叔。
这段时间朱慈煃仔细研究了一下《武备志》,书中对战舰的记载分为六种,最大的是一号福船,吃水二丈;其次是二号福船,吃水最少一丈;三号哨船;四号冬船,也叫海沧船,吃水八尺;五号名鸟船;六号名快船。
这一号福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运载量大,航行平稳,最大的缺陷就是速度比较慢。虽然以往战船之上不过十来门火炮,但是稍加改装完全可以装下更多的大炮。
这第一艘船朱慈煃也打算是当成训练船来用,毕竟这是作战理念的不一样。以往的更多的是接弦战,箭矢刀枪为主,火器为辅,以后却是火器为主的时代,谁的火力强谁就占优势。
“火药呢?”
忠叔上前扯开一堆油布:“在这里呢,火药很多,足够用的。”
朱慈煃看了一下,这防潮处理做的,很不错啊,总算有些值得称道的地方了。而这大包小包的分开,看样子也是定量的,随时可以取用:“派人看好,晚上装船。”
朱慈煃处理这些火器的时候,南京城中也迎回了快马赶回的史可法,一场风暴也在南京凝聚了起来。
二十一章 史可法的为难
现在的南京城中,没有人提起如何光复河山,都在围绕着新帝而努力。史可法刚刚回来,他昔日的老师左光斗的一些旧交就找上门了。威逼利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游说的史可法好像不立潞王就是千古罪人一般。
史可法对付这帮老头子也是费尽了力气,现在的形势他如何不知道。大部分人是想立福王朱由崧的,毕竟他是最名正言顺的,也是最能迅速稳定人心的人选,有识之士皆愿以他为帝。可复社中人的心思他也清楚,他们所在乎的,不过就是权势的问题,就算别人不知道,他可是很清楚的。
复社中人为什么反对福王朱由崧而大力宣传潞王朱常淓,不单单是因为潞王更容易受控制,更因为陈年旧案。当年明神宗皇帝是想立福王朱由崧为太子的,却因为东林党人的力争而成泡影,一旦朱由崧登基,翻开旧日之事,这仇可就大了,他们这些平日总以东林党后人自诩的家伙会有好果子吃?就算朱由崧不收拾他们,他们把持朝政的心思也不可能实现。
史可法现在是左右为难,虽然他看不上复社中的一些人,但是复社这股力量也颇为强大,很容易弄出动荡,这不是他想看到的。而现在就属他名望最高、官职最大,在立新君这个问题上他的态度是举足轻重的。他是希望找到一个折衷的方案,让大家都满意。可也正是这种心思让他左右为难,吃个菜还有众口难调之说,更何况是这种关系自己政治前途的大事。
这两天南京城中是热闹非凡,不但朝堂之上吵成一团,私下也是忙碌异常。
“王爷,凤阳总督来了,老夫人去了,也让您快点去。”
马士英?他来了,这么个敏感时期他来自己这里,难道他也有立自己的心思?不会,以老爷子的眼光,应该知道自己不可能有机会,难道他想扶持自己当傀儡?难说,先看看情况再说。
当下朱慈煃更衣来到前厅,人还没进门,自家老娘和马士英的寒暄也让他无语。自己还没结婚呢,老娘和马老头亲家亲家叫的是不亦乐乎,真不知道是自己娶老婆还是老娘娶…………
“马总督来了,本藩俗务缠身,有失远迎。”
“殿下客气了,下官何德何能。”
两人在客套,老夫人却不乐意了:“儿啊,都是亲家了,你也别摆那官腔。要叫爷爷知道吗?好了,你们谈。”
老夫人很识趣的走了,男人之间的事情,她不好插嘴,即便她是老娘,可也只能说说家里的事情,别的事情,可不是她能管的。时代就是这样,即便朱慈煃很尊重她,她也不好插言。
“爷爷。”朱慈煃不情愿的叫了一声,在这个事情上他没必要和老娘拧巴。
马士英却起身了:“不敢,不敢,殿下不必如此,即便都是一家人了,这上下尊卑还是要的。”
“别说这个了,既然是娘的意思,爷爷您也就别客气了,都是一家人,就别那么在意了。”
两人谦让了一下,马士英才谈起重要问题:“殿下,现在南京城中形势是风起云涌,你难道没有想法?”
朱慈煃抬头看着马士英的眼睛,良久才说:“想法?这个时候我只想如何办理先帝的身后事,如何收复故土,谁能带领大家中兴大明。”
马士英肃容,果然,那些传言都不可信,常家丫头调教出来的儿子怎么可能是废物,能有这份心思未来必然是个有为之君。这几天马士英是反复思考,对于拥立吉王,他也是左右为难,一旦吉王登基,自己的孙女就是皇后,母仪天下,自己也成了国戚,这可是非常大的诱惑啊。可是吉王登基,名不正言不顺,除非自己提兵进京,强行让朱慈煃登上皇位,只是这样,却难堵天下悠悠之口,千秋史书上也会给自己一个骂名。
私利是自己家风光无限,公义却不允许他这样做。思量了很久,马士英决定亲自登门,探探吉王的意思。听口气,朱慈煃没有身登大宝之心,倒也免了自己天人交战。他也担心,一旦朱慈煃要求自己强行拥立与他,自己还真不好拒绝,诱惑太大了…………
总算还好,他没有这个意思:“殿下英明,只是这尘埃未定,不知殿下有何打算?”
朱慈煃沉吟了一下:“既然都是一家人了,我也不瞒爷爷,我在南京停留一下,马上就到福州就藩。”
马士英一捻胡子,呵呵笑了起来,看来这小家伙是打算韬光养晦啊。这个时候离开南京,那就是放弃了拥立新帝的功劳与后期得到的利益。朱慈煃也是藩王宗室,虽然现在什么都没有,但是一旦他站出来说话,代表的也是宗室的意思,这份力量虽然不大,可也不小,毕竟不管谁上皇位,都是老朱家的人啊。
“那殿下看谁才是这中兴之主?”
“呵呵,爷爷你问我,那不是问道于盲了。我又那里知道谁是中兴之主,便随天下人之意吧。”
天下人?马士英的脸也舒展开了,这个意思很明白。扯着顺应天下人的旗号而已,还是拥立福王啊,现在不管在朝在野,拥立福王朱由崧的呼声是最高的。只是有复社中人到处活动为潞王造势,这复社的能量可也不小,现在朝堂之上,争吵不休,为的就是潞王与福王的皇位之争。
现在吉王没有这个意思,马士英也就不为难了,他总要为下一步考虑。现在局势难明,实在不好说。拥立之功谁不想要,这可是大功,一旦自己拥立的人登基,那带来的好处也是无尽的。
现在朱慈煃既然告诉了自己他的意思,自己就更好选择了。宗室中有人出来拥立福王,这就是优势,不过看样子朱慈煃不打算出面,马士英(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