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部分阅读
,马上派人将这个和尚接到南京问讯。结果金銮殿之上,这和尚是信口开河,开始说崇祯帝时候封他为齐王,封地青州,他没有接受,又改封吴王,封地苏州。
对于这些说辞,金銮殿上的君臣都是嗤之以鼻,这不是胡扯嘛。崇祯先帝对宗室人员很好这不假,可这全天下藩王无数,能有两个封地的除了福州那位吉王爷外还没听说过第二个。对于这个和尚的话,弘光皇帝也发出了质疑。可刚等弘光皇帝质疑完,这和尚却开口高呼‘潞王恩施百姓,人人敬服,该与之大统正位。福王严苛好色,不配登帝。’这话一出,弘光皇帝脸色就变了,朝廷之上也是以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判了这大悲和尚是骗子,九卿会审之后处斩。
假太子案,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家人偶然发现一少年自称是崇祯帝太子,家人无法分出真伪,送到了高梦箕这里,高梦箕没见过皇太子,也是难辨真伪,可他知道,万一这孩子是真太子,那已经登上皇位的弘光皇帝断然不会罢休。出于对崇祯的忠诚,高梦箕急忙将少年送到苏州,先隐藏起来在辨别真假。
可想不到的是,这少年到了苏杭一带,却是招摇过市,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皇太子一样。到处宣称当今弘光皇帝得位不正,抢夺了自己的皇位,是无德之行为。这一下搞的满城风雨,高梦箕想瞒也瞒不住了,只有上报。对于这个事情,弘光皇帝说的倒是很正气:“既有稚子言为先帝东宫,若真为先帝之子,即朕之子,当抚养优恤,不令失所。”
结果皇帝派人大张旗鼓的派人将这位‘太子’接来南京,大学士王铎却指斥这是假太子,大学士王铎任东宫教习三年,那自然对太子熟悉无比了。崇祯朝旧臣在南京的不少,见过太子的更不少,皆指出这是‘假太子’,此事虽然盖棺定论,可朝野之中却掀起一股流言。那就是弘光皇帝得位不正,真太子南下,被这位皇帝杀害。朝廷上越说这是假的,流言就越发的真实庞大了,而且闹的是沸沸扬扬,有越来越大的驱使。而历史上假太子案一直到清军南下,弘光朝廷灭亡才平息。
童妃案,是有一姓童的妇人忽然面见弘光朝河南巡抚越其杰,自称是德昌王妃子,乱离之时与朱由崧失散。德昌王是朱由崧接任他老爹福王称号前的封号,越其杰一听这是当今皇帝曾经的妃子,那里敢怠慢,急忙派人浩浩荡荡的将此女人送往南京。
结果这一路上,这女人放荡无形,大肆索取贿赂,沿路又闹出无数绯闻,闹的是沸沸扬扬。到了南京,弘光皇帝朱由崧连见都没见直接将她送入了锦衣卫衙门。弘光有言:“此女言为朕之西宫,还有一皇子,全然胡说。朕子早夭,妃子殉难,俱已追谥。时朕乃郡王,何来东西二宫?”
本来这只是个小事,不管弘光皇帝和这个女人有没有过交集,也不该成为政治焦点。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这却成了弘光朝廷的惊天巨案,而有这样的妃子,也说明朱由崧这位当今皇帝不修德行,不配当皇帝。
这三个案件,朱慈煃看的直觉好笑,都是什么东西吗。三个骗子而已,这世上什么时候缺冒充名人行骗的?可就这点屁事就能搅动的朝廷不安,朝野哗然,真是让人好笑。
其实这三个案件为什么会影响这么大,赵彦杰在密信中也给朱慈煃分析过了,这位爷见不上朱慈煃的面,发挥不了他那唠叨的本色,可在书信上继续发挥,洋洋洒洒的一大篇,虽然啰嗦,倒也将事情分析了透彻。
根据赵彦杰的分析,这三个事件的背后,都有着复社的影子。三个本身不大的事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攻击当今的弘光皇帝,不管是大悲案说朱由崧不配为帝、假太子案说朱由崧得位不正,还是童妃案说朱由崧不修德行。总的来说就是一个目的,制造舆论,垮掉弘光皇帝的声望,为另立新帝做准备。
复社中人原本就想选择潞王,却因为马士英的横空一手,把持朝政大权在握的希望化成了泡影。即便现在弘光皇帝为了制约马士英不断给复社中人甜头,可复社一干人等还是憋着劲要将弘光皇帝拉下马。
对于这些事情,弘光皇帝自然是心中有数的,可因为马士英权力太大,他却不得不扶持复社中人来对抗马士英,他自我感觉还很良好,认为他的皇位很稳固,不是谁能拉他下去的。
而复社这些人因为在拥立事件上的失败,也明白了军队的作用。史可法自请督师江北,就是打的江北四镇手上军队的主意,可马士英又岂是瞎子?江北四镇总兵本就是他的麾下,在马士英的手段下是那么好动摇的?史可法现在还没有什么进展。
复社的人自然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已经和驻扎在两湖一带的平贼将军左良玉勾搭成奸了。他们联系比较机密,朱慈煃在南京方面的力量也没有探的具体的消息,只知道个大概。
再说左良玉此人,心胸狭窄,素有野心,治下士兵军纪涣散,似匪多过似军。说到这里,赵彦杰还说了一段往事,和朱慈煃还有关系。当年张献忠出四川攻打湖广,左良玉记恨督军杨嗣昌说他傲慢不休军纪涣散,想剥夺他的权力,由此而生恨,川陕一战中,杨嗣昌发了九道命令给左良玉,可左良玉就是按兵不动,至使杨嗣昌兵败,张献忠大军轻易出川,攻打湖广。
也正因为左良玉为私心不顾国事,张献忠大军轻易出川,横扫两湖,这其中就包括朱慈煃当初的封地长沙。也正是因为左良玉的私心,也导致了当初朱慈煃如丧家之犬一般急急逃出长沙。
了解了这个缘由之后,朱慈煃对于左良玉也就很上心了。这王八蛋为了私仇居然放弃国事,现在和复社一干人等蛇鼠一窝,怕是会出问题,需要注意啊。至于自己和左良玉的过节,那也算过节?朱慈煃是根本不放在心上的。若是以前,也许朱慈煃还会记恨左良玉,可现在朱慈煃以天下为目标了,心境上自然不一样了。
还是着眼眼前的问题吧,自己事情太多了,方方面面都要注意。可不管什么事情都没有经营台湾根据地来的重要,刘国轩,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七十四章 横财
“殿下,您找我。”
看见萧无的出现,朱慈煃面无表情的说到:“现在需要你出去一趟了。”
萧无一看朱慈煃严肃的表情,也知道事态比较严重,是有大事要让自己办,当下也严肃了起来:“但凭殿下吩咐。”接过朱慈煃递来的密报,萧无看了起来。
原来是谢云沛上报,探索航路的舰队与西班牙人的巡逻舰队遭遇,菲律宾海域一场大战。朱慈煃丢掉了一艘战舰和一百多手下的性命。西班牙也有三艘战舰受重创,近期无法作战。
“殿下是想我去将西班牙人收拾了?”
“不错,我们已经和荷兰人开战了,按说不该马上和西班牙人翻脸的。可西班牙人欺人太甚,居然敢公然攻击我们的舰队,尤其可恨的是,他们居然占据着菲律宾群岛。”
得,萧无鄙视的扫了朱慈煃一眼,你想要菲律宾就直说嘛,何必寻这个由头呢?不过还是顺着说到:“明白,既然西班牙人无视我大明的威风,敢于公然挑衅攻击,那就要承受殿下的惩罚。下官这就准备出发,不让西班牙人吐血就不回来了。”
朱慈煃敲了敲桌子:“你是有头脑的人,应该明白沃德意思。只要让西班牙人把菲律宾给我吐出来就行了,吐血不吐血我不管。”
萧无眨眨眼:“明白。只是殿下,菲律宾这地方需要我们这么费心么?”
“菲律宾群岛之上有大量的铜,金。那里的铜蕴藏量约37万万吨、金1万万吨,想想看,为何不要?”
“吨?”
“一吨就是两千斤。”
萧无也是倒吸一口冷气,王爷这是那里得来的消息,这么多金和铜,那啥也不说了,就是崩了门牙也要咬下来。金子不用说,那是硬通货。而铜也很重要,现在大明之内流行是的铜钱,有了巨量的铜就能铸造出海量的铜钱,这比抢钱还快呢。至于私铸铜钱是大罪,咱们这位爷犯的大罪还少么?谁在乎啊。
“定然不负殿下期望。”
“嗯,你头脑好,见识广,和这些白种人打交道,也只有你去了我才放心。谢云沛那楞头,杀人放火在行,其他的可不敢说。”
“殿下,走之前我会将手上的事情都交给陈子壮。”
“不,明面上的事情都交给陈子壮,至于暗中的事情,你交给何清吧。”
萧无迟疑了一下,何清是忠叔的儿子,这忠诚上不会有问题,只是他还不够熟练啊,有些事情能交给他么?当下也出言提醒:“殿下,何清虽然精明干练,只是有些事情上还是…………”
“不必担心,年轻人总要给他机会才可以的,何清的能力还是有的。”
这倒也是,何清担任自己的副手,表现上确实无可挑剔,只是有些事情忽然换人:“殿下,其他的事情都好说,只是这交好各地镇将总兵一事,怕是何清会有些不足。”
朱慈煃沉吟了一下:“嗯,这个事情你选派个专人吧,专人专责。”看着萧无,朱慈煃也是严肃异常:“你此去责任重大,菲律宾群岛上的金铜是我们以后一个阶段的重要财源。”
“下官明白。”
“去吧,舰队就在台南等你。”
萧无走后,朱慈煃也在书房中踱步。他早就有心拿下菲律宾了,菲律宾群岛之上又何止金和铜。作为热带雨林气候,吕宋中央平原是种植稻米的好地方,还出产甘蔗、烟草等等好东西。又有橡胶,更是好东西。还有名贵的乌木、檀木,至于石油,现在自己还不具备开发的条件,以后在说吧。
这么多好东西,自己可以肆意开发,而当地人只会感激自己。为什么?这也是朱慈煃经过反复考虑的,首先,菲律宾在被西班牙人统治之前是苏禄国,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一直认大明为天朝上国。朱慈煃专门派人查过典籍,永乐大帝年间,苏禄的三个国王亲自到大明朝拜,归途之中,东王巴都葛叭哈喇病逝,就下葬在了德州,甚至有求着并入大明的愿望。由此可见,菲律宾的上层是完全不会排斥,而只会欢迎自己的舰队。
当初苏禄国想归入大明,却不被重视,没人要,不要紧,别人不要我要。我好歹是一阵藩王,和皇帝嘛,也就差那么一点,嘿嘿。
而现在菲律宾还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人对于殖民地自然是掠夺性的政策,对百姓也不会好。探子也探过,现在菲律宾的百姓大部分都是西班牙人的奴隶,辛勤的劳作、开矿却根本任何酬劳,连饭都吃不饱。那么现在好了,大明天朝的大军来解救你们了,大明吉王是很仁慈的,你们辛苦的劳动自然要让你们吃饱不是,我还是很正义的嘛…………
群众基础有了,高层人物也倾向大明,这和本土作战有多大区别?而菲律宾离台湾很近,后勤补给也不会成问题。这就是文明的力量,在华夏文明影响的范围内,未战我们先嬴三分。
西班牙人凶悍,比的上那么游牧民族凶悍么?他们也就在愚昧的文明之前能威风一下,真对上大明,不用别人,我一个干嘛都要藏着掖着的藩王也能收拾了你们。就你们那二十来条战船,三千多陆军,只是麻烦而已,还不是大麻烦。除非你西班牙倾国而来,要不然还真没有多少赢面。
可西班牙会倾国来战吗?不可能,西班牙的战争潜力和大明是没有办法比的,不管是人口上、还是资源上、技术上,西班牙完全不是个。在说现在西班牙应该忙着在欧洲和挑战他权威的英国死掐吧,又能有多少力量来亚洲?
菲律宾作战我可以说是本土作战,而西班牙却是劳师远征,根本不成比例。所以这一仗朱慈煃一点也不担心萧无会打败,而是担心战争之后的事情。矿产需要人手去开采,粮食需要人手去种植,如何统治菲律宾才是大问题。
虽然有先天优势,可一样会有问题存在。毕竟在菲律宾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心向大明,以大明臣民自居。一旦占据了菲律宾,自己手上的人手根本不够用,总要有人去做地方官吧。军队的人手好招募,大头兵人人都能干,可要治理一方,自己手上的人才就太少了。自己又不是皇帝,一声开科取士立即就有无数读书人蜂拥而至。
时间啊,自己最缺乏的就是时间。现在满清人在陕西是频频传来捷报,而清军中作战最勇猛的却大半是汉人降军,这可真是讽刺。吴三桂、耿精忠、姜继、王辅臣、都是曾经的大明将官啊,现在却成了满清人的急先锋,作战勇猛,实在是让人无言。
朱慈煃这里满腹心事,陕西潼关,李自成大营中也迎来了特殊的客人。
“沈鸿,你求见有什么事情?你答应朕的武器可还没有影子,在不运来,休怪朕无情了。”
“皇上息怒,草民正是为此事而来。这位是巨商周亦荣,他可以提供皇上需要的一切。”
李自成非常喜欢这种称孤道寡的做派,当下扫视着沈鸿旁边的中年汉子:“你可愿意为朕效力?”
周亦荣翻身下拜:“陛下建立大顺是人心所向,草民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一边恭敬的对答李自成的问话,周亦荣心中也是腹诽,这可真不是人干的活,李自成这样的贼寇也妄称皇帝,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对于这个周亦荣,李自成也很满意,这个家伙是个地道的商人,对上自己的威严,居然还敢讨价还价,有意思。不过他提供的东西实在是自己急需的,自己现在除了人,什么都缺。兵器、伤药、粮食这些都是自己需要的,尤其是这小子居然能搞到红衣大炮,有点门道,还得派人去摸摸他的底。
等挥退了周亦荣后,李自成问起了沈鸿:“此人可靠否?”
“皇上放心,草民和他做了几十年生意了,绝对可靠。我们这些做商人的,信誉第一嘛。”
“商人?一个商人能搞到红衣大炮?你糊涂了?”
沈鸿却是微笑了起来:“皇上,这周亦荣可是大明南京神机营统领于永绶的关系户,这红衣大炮对别人来说很难,对他来说,却是小菜一碟。”
“当真?”
“要没有把握,我敢将他带来见皇上吗?草民可是真心为皇上着想。”
“很好,想要什么赏赐你就说吧,朕可不是刻薄之人。”李自成心中也是高兴,这些商人也真是大胆,神机营的火器都敢贩卖,也不怕明朝廷砍他们的脑袋。明朝廷还真是不得人心,连这种利器都有人贩卖给自己。等自己有了足够的粮食兵器,打败了鞑子,这天下还是我大顺的。
可他那里知道,这位周亦荣根本就是吉王朱慈煃的人,和当今的南京朝廷却是屁关系没有。
周亦荣回到住处,心腹就来禀报:“头,有消息了。”
七十五章 资寇
“掌柜那边传来消息,预备的东西都好了,只等您这边的消息了。”
“嗯,很好,皇上那里已经同意了,只等发文,让他们准备把东西运到四川,在转陆路到陕西来。”
“是。”
两人说完,彼此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这些话不过是说给李自成听的,真实的意图其实是,朱慈煃(掌柜的)预备的东西(军火武器和间谍)已经准备好了,只等你这边的消息(打入李自成内部)。皇上(李自成)那里已经同意(没有障碍),只等发文(有李自成的公文间谍们才好过来)。
朱慈煃在这里是兵行险招,他现在的行为可以说是资敌。李自成作为农民起义军,他是明朝宗室,是不可调和的两个阶级。最终是必然成为敌人的,可现在为了拖延满清人的脚步,朱慈煃决定暗中资助李自成。形势很明显,李自成不是满清人的对手,但是他能多拖一天是一天,这样就为朱慈煃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来准备。
至于卖给李自成的那些武器粮食,朱慈煃倒是不在意,这些东西都是他这里的淘汰货色,就算李自成能打败满清人他也不害怕,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就有信心了,战争的形态一旦发生了转变,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多尔衮,这些一时俊杰的人物都要消失在他朱慈煃的炮火之中。
南京皇宫之中,弘光皇帝朱由崧现在也是满腹的心事,这个皇帝做的也够憋屈的。
“卢爱卿,此话当真?”
“断然假不了,马士英这次遇刺受伤,正是陛下的大好机会。”
“他的伤势如何?”朱由崧当然不会关心马士英,他是想知道马士英是不是死的了,这马士英的势力太庞大了。
“很重,可是姓名无碍,只是一时难以理事了。”
“是什么人干的?”
“陛下,不管是什么人干的,这最后的矛头必然是指向您的。”卢炎心中也是无奈,早就建议皇上不要和复社那些蛇蝎联合,可这位爷就是不听,这么好的打击您的机会,复社那些小丑会放过吗?
不管在那个时代,官员党派之间相互倾轧虽然是冷血无情,可都是有规矩的。而刺杀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虽然很适用,可后患也很大,刺杀成功了当然会好一点,只要顶住对方余党的反扑,一切都好说。可就怕这种刺杀没有成功的,那接下来绝对是灾难性的,尤其是刺杀马士英这种声望高、又手掌重兵的人。
“你立即派御医,立即去马府,不能让马士英出事。”朱由崧又不笨,他当然知道这样的局面是多么的复杂。之所以他会联合复社一干人打压马士英,是因为他知道只要马士英在,自己的皇位就是安稳的,可也不能让马士英权力太大,那他一个皇帝还有什么搞头?而复社中人不过一群卖嘴皮子的‘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这个道理。要是真的马士英死了,马士英的心腹部下可不少,他们又控制着南京的军队,一旦被复社的人蛊惑,来个逼宫,自己这皇位可就完蛋了。
“说,到底是什么人干的?”
卢炎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种种迹象表明,是满清人的刺客,只是策应这次刺杀里却也有我们人的身影。”
“是谁?”
“臣无能,还没有查出来。”
弘光皇帝也是一副无奈的神情:“罢了,你手上力量不足,朕不怪你。这个事情加紧追查就是了,章奕在福建情况如何?总是听他的捷报,若是他已经掌握了军队,朕又何须如此。”
“皇上,章奕言过其实,臣怀疑…………”
“不必怀疑,虚报点功绩而已,那个将领没干过?好了,你先下去吧,注意皇城内的安全,现在的刺客真是越来越大胆了。”
“是,陛下,还有一事。”
“什么?”
卢炎犹豫了一下,说到:“臣怀疑在苏州的潞王是冒牌的,真正的潞王在南京。”
“可有证据?”
“还没有,臣只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的。”
弘光皇帝的脸立即拉的比驴还长:“你放下其他的一切,专心查这个事情。”
这由不得他不上心,现在总有人鼓吹自己得位不正,不配为皇帝。潞王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本来已经将潞王弄到苏州,派专人监视了起来,却有这样的事情。要不是怕干掉潞王落下一个擅杀宗室的名声,早就将潞王干掉了,兄弟又怎么样?为了这张皇位,谁会手软?
朱慈煃这里一个新年过的,和平常一样,都快没时间睡觉了。坐在福州的王府中,他也是叹气,自己手上的人才还是太少了,该想想办法弄些人才为自己效力了。可眼前却没有多少好办法,虽然自己建立了学堂,也有很多学子入学,可那要用也是几年后了,眼下自己手中人才不足的问题却难以解决,虽然自己看不上那些天天子曰子曰的家伙,可现在不得不启用一些这样的人了。糟糕的是,就是这些自己看不上眼的人都不足,这简直是人才荒啊。
“王爷,蒋老大人的回礼到了。”
蒋德璟,林欲揖,这俩老头在福建的影响力非常大,不是自己能比的。新年到来,自己派人以送年礼为名,去探他们的口风,看看现在情况如何:“是信件还是派人来的?”
“是信件。”
朱慈煃接过信件就看了起来,蒋老头的信件很古怪,没说帮忙,也没说不帮忙。前面的一堆纯粹是废话,只有最后几句很有点意思。他居然说朱慈煃自己府中就有一座金山,何必要他一个老头帮忙。
金山?要金子我这里多的是,金子是能买来人,可这样的人我敢放心的用么?这老头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朱慈煃也开始了沉思。良久之后,才想到一个人,一个来他这里避祸的人。
“来人,去将姚康姚先生请来。”
想透了蒋老头的暗语,朱慈煃才发现,自己还真是入宝山而空回了。姚康是真正的东林党人,他与不少东林党老人关系非常好,这些老头一声号召,胜过自己喊破嗓子。而东林党,是真正为国为民的团体,与现在的复社是天渊之别。若能说动姚康投效,在引来一批东林党人,自己更不需要怕复社这些王八蛋的毒舌了。东林旗帜一旦到了自己手中,还怕没有人才么?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姚康会不会投效自己呢?
————————分割线
新的一年了,祝福各位大大新年快乐啊。苍穹比较的郁闷,假期泡汤,被抓丁出差,苍穹努力更新吧,一号到四号的更新是不敢保证了,大家尽管喷我吧,我忏悔、我反省。回来后补成不,5555,我的假期啊…………
七十六章 说服
“学生见过吉王殿下。”
“休那先生,本藩事忙,怠慢了。”
“殿下客气了。”对于朱慈煃的态度,姚康也没差距出什么。这位王爷一张冷脸,什么时候都这个表情,不过对自己还算客气,照顾的也很周到,就是不知道忽然找自己是什么事情?
“先生的事情,本藩做以考虑,只是不知先生有何意?”
姚康心中一惊,当下也硬了起来:“殿下若是惧怕钱谦益之流,学生马上收拾东西,协同家眷离开王府,绝不牵累殿下。学生自同这天下污秽拼个你死我活。”
“哈哈…………”朱慈煃一阵大笑,这小子,还真有骨气,你都被钱谦益逼得跑到福州来避难了,还拼命?真是个迂腐的书生:“先生误会了,本藩可不是要赶你走。先生是本藩的客人,就凭钱谦益,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到这里来撒野。”
一听不是要自己走人,姚康也奇怪了,这是什么意思?朱慈煃看他一副不明白的样子,说到:“先生如此才华,却无法施展,那不是太可惜了。不知先生对前途有什么打算?”
噢,原来是要招揽自己,不过投靠一个藩王?那会有前途吗?姚康无奈的笑了一下:“余乃残命之人,托殿下庇护才留下一条小命。经历这样的事情之后,学生心灰意冷,不敢在有奢望,只想平平安安的过完这一生。”
朱慈煃也看出来了这家伙的想法,的确,投效一个藩王在这些人看来确实是毫无前途的。大明对于藩王的防范实在是异常的变态,要是搁在一个太平盛世,就自己干的这些事情早被收拾了几百遍了。幸好身处一个末世,才有自己施展的机会。
可姚康这样的读书人是认死理的,而没有确定他的心思之前,自己也不可能让他知道太多的东西。虽然在南京有马士英庇护自己,可马士英不是万能的,最近又遇刺受伤,加上有些年级了,这事情可都不好说,自己也要更加的小心谨慎了。现在自己的这些作为还不能公诸于天下,这世人的幽幽之口难堵啊。
既然这个姚康现在不愿意投效自己,不如让他去外面看看,等他知道了最大的敌人他就会明白了。朱慈煃念头一转随意的问到:“先生一身才华本藩知道,奈何现在朝廷之上虎狼当道,贤才难以施展抱负。可方今天下不宁,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先生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我大明百姓受苦?”
“这…………奈何学生一介书生,又能有何作为?”
“北方大地不是在闯贼兵锋之前,就是在胡虏铁蹄之下,黎民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可我们的大明百姓没有屈服,在山东,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忘死对抗胡虏,先生以为如何?”
姚康眼睛放光:“我辈当行此事。”
“好,既然先生有此心,那就好说。本藩倾尽全力资助山东一支义军,可义军将士们虽然舍生忘死,但是缺乏智谋之士,不知先生可怕那胡虏铁蹄?”
姚康也沉吟了起来,这个事情他是责无旁贷,他是真正的东林党人,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人。这样也好,远离南京朝廷,钱谦益等人是拿他没有办法的,也是能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抗击胡虏,保卫家国本就是他的责任。可是他兵书虽然读了不少,可却没有任何战场经验,这去了能不能成事?战场可不是开玩笑的。
却听朱慈煃笑了起来:“先生是真正的东林之士,对于东林,本藩素来敬佩无比,可现在复社一干人渣打着东林的旗号,将东林的名声糟蹋成了什么样子?先生难道能冷眼旁观?”
“唉…………”姚康是一声长叹:“又有什么办法呢?”
“当然有,一旦先生到了山东,以先生的号召力,山东义军定然备受鼓舞。东林以天下万民为己任的名声定然再现于世,为东林,先生难道怕牺牲?”
姚康霍的一下站了起来:“学生是差点死了的人,何来怕死之说?殿下说的对,为天下,为百姓,我辈当舍弃残躯。殿下放心,学生这就启程去山东,为我东林正名,为我大明御虏。”
朱慈煃却不紧不慢了起来:“果然是东林风骨,以先生的智谋,当然能在山东有一番作为,只是朝廷之上小人当道,一直不能给予支援,本藩虽然倾力支持,可也是缺少很多东西哦。先生此去,也是危险重重,当仔细筹谋一番才是。”
“学生明白,学生这就去准备一番。”
姚康你自己有什么本事,可只要你一到山东,一到义军之中,你身上这吉王府的标签就抹不掉了。以你的号召力?你有个屁的号召力,那些东林的老家伙们才是有号召力的人,有你求助他们的时候。
朱慈煃明白的很,单凭山东的那些义军,现在还可以成就一些事情。因为满清的主力大军皆在西北和李自成鏖战呢,一旦等他们回师,凭这些人还是无法和满清人的骑兵对抗的,拖得一段时间而已。
“焦光,你贴身保护姚康,不能让他出事,一旦事不可为,你一定要将他安全的带回来。”
“属下明白。”
一个长相普通、身形普通的汉子走出了朱慈煃的书房,可朱慈煃知道,这家伙看着普通,可却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冲锋陷阵或许不行,可带着一个人逃跑,别人是很难追的上的,这家伙本身就是追踪与逃离的高手。
现在山东那边的义军已经是声明传天下了,等姚康去了,有了东林人物加盟,那声势定然大涨。自己要准备更多的军粮与军备武器了。虽然义军的力量增加了,可也会引来满清的重视,满清人可不瞎,很快就会纠集大军来扑灭的,现在义军的形势还算乐观,可以后呢?一隅之地还是无法对抗满清人的。
也不知道胡大海的移民工作做的如何?早在控制了这支义军之后,朱慈煃就不断的派船只北上,将加入义军的人的家属从海路接去台南。分发田地,给予各种优惠。开发台南需要大量人手,而义军的家属到了台南就成了自己手中的人质,对于义军的控制会进一步加强,一举两得事情。
对于山东的移民工作,朱慈煃也是伤透了脑筋,中国人的乡土情节是根深蒂固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意离开乡土的,即便是战火不断,百姓们还是顽强的坚持,最近的移民远远跟不上台南的开发速度,让朱慈煃也是无奈。
他现在不缺钱、不缺粮、就缺人。缺乏人口意味着矿产无人开采、土地无人耕种、工厂无法开工、军队难以扩大。人口啊…………朱慈煃现在当人贩子到处抓人的心都有了。
人贩子…………朱慈煃忽然脑中一亮。
七十七章 潼关
“呸…………”多铎恨恨的吐了口唾沫,心中将孔有德骂了个狗血淋头。可他看到没精打采的孔有德之时,却又宽慰了起来:“恭顺王不必会心,潼关毕竟是雄关,自然不是轻易可以拿下的。”
“奴才没用,请大帅责罚。”
多铎虽然在政治上不如他哥哥多尔衮,可在军事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闻言抚慰了孔有德一番,让孔有德退下休息之后,他才和自己的心腹说了起来:“布尔赤,孔有德有什么异常吗?”
布尔赤是阿哈(满清八旗的奴隶名,分为阿哈、披甲人。阿哈即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略高于阿哈)出身,能走到今天自然有他的心机:“回主子,这家伙没有什么异样,今日上阵也是权力催战,所部伤亡三千余人。孔有德虽然没有什么,只是他营中士卒多有怨言。”
多铎却是不在意:“那倒无妨,孔有德还压得住。”
“主子,有句话奴才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多铎皱了皱眉,这个家伙虽然可以信任,但是他的心机太深了,有时候自己都快不敢用他了:“你曾经也是李氏王族的人,我既然信任你,有话就说,有什么该说不该说的。”
“主子,这些汉人终究不可靠。孔有德也明白是在消耗他的力量,只是主子您在这里,他不敢有什么心思。可他手下那些汉人士卒却是流言不断,这汉人终究是不可靠的,您看是不是?”
“哼…………”多铎鼻子一拧,心中也是一阵大骂,李成熙这王八蛋就是自己手下的疯狗,让他咬谁就咬谁,但是这条疯狗现在胆子越来越大了。汉人是不可靠,可你们这些高丽人更不可靠。打仗的时候都是面瓜,屠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个顶个的是好手。要是按照你的意思把汉八旗的人全搞掉,成立个高丽八旗?那我女真灭亡是指日可待了。现在的恶仗那次不是靠汉人去打前锋消耗的?哼,你那点小心思也来耍弄:“做好你分内的事情,盯紧了孔有德。”
心烦意乱的多铎看着地图,三个月了,自己在潼关之下已经三个月了,可还是不能攻破潼关。李自成这家伙的抵抗还真是顽强,自己若不能速战速决,会影响下一步的计划的。
“纳兰,我的红衣大炮运来了吗?”这段时间不知道李自成这混蛋从那里弄来一大批红衣大炮,在潼关城头上带给了自己军队不小的压力————心理压力。红衣大炮的威力其实不大,杀伤力也不怎么样,但是他强大的威慑力却让敌人胆寒,谁知道什么时候这要命的炮弹会砸到自己脑袋上?
“主子您不必担心,算算日子差不多应该到了。”
“你亲自去催一催。”
“主子,有件事情我觉得有些奇怪。”
“什么事情?”多铎对于纳兰的意见还是很重视的。
“李自成的军队本来已经被我们打的狼狈不堪,没有还手之力了,可一过山西,我们的阻力却十倍百倍的增加,奴才总觉得里面有些问题。”
“也没什么奇怪的,陕西毕竟是李自成的大本营,经营日久,西北又是民风彪悍之地,难打些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纳兰微微摇摇头:“奴才不是说这个,若比勇悍,谁能与我八旗子弟比?奴才的意思是后勤,李自成在京畿、山西连续大败,丢弃的物资无数,而李自成不过是一伙草寇,打到那里抢到那里,根本就不会治理地方,他那里来的这么足的后劲在潼关与我们对垒?而且,李自成那里来的这么多红衣大炮?以臣的估计,李自成根本没有能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集这么多的红衣大炮到潼关来。”
多铎眼睛一咪:“你的意思是,李自成和江南的明室叛逆联手了?”
“有可能,虽然李自成与江南叛逆仇深似海,但是在我大清兵锋之下,倒也不是不可能联手。可我们的人却一点消息也没有,所以才让奴才疑惑。”
多铎思考了一阵子才说到:“应该不会,我们的奸细在南明朝廷相当有地位,若他们真的联手必然会有消息。在说,李自成杀掉了明先帝朱由检,南明那些人是不可能和他联手的。李自成白手起家到今天,自然不能小看,这(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
对于这些说辞,金銮殿上的君臣都是嗤之以鼻,这不是胡扯嘛。崇祯先帝对宗室人员很好这不假,可这全天下藩王无数,能有两个封地的除了福州那位吉王爷外还没听说过第二个。对于这个和尚的话,弘光皇帝也发出了质疑。可刚等弘光皇帝质疑完,这和尚却开口高呼‘潞王恩施百姓,人人敬服,该与之大统正位。福王严苛好色,不配登帝。’这话一出,弘光皇帝脸色就变了,朝廷之上也是以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判了这大悲和尚是骗子,九卿会审之后处斩。
假太子案,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家人偶然发现一少年自称是崇祯帝太子,家人无法分出真伪,送到了高梦箕这里,高梦箕没见过皇太子,也是难辨真伪,可他知道,万一这孩子是真太子,那已经登上皇位的弘光皇帝断然不会罢休。出于对崇祯的忠诚,高梦箕急忙将少年送到苏州,先隐藏起来在辨别真假。
可想不到的是,这少年到了苏杭一带,却是招摇过市,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皇太子一样。到处宣称当今弘光皇帝得位不正,抢夺了自己的皇位,是无德之行为。这一下搞的满城风雨,高梦箕想瞒也瞒不住了,只有上报。对于这个事情,弘光皇帝说的倒是很正气:“既有稚子言为先帝东宫,若真为先帝之子,即朕之子,当抚养优恤,不令失所。”
结果皇帝派人大张旗鼓的派人将这位‘太子’接来南京,大学士王铎却指斥这是假太子,大学士王铎任东宫教习三年,那自然对太子熟悉无比了。崇祯朝旧臣在南京的不少,见过太子的更不少,皆指出这是‘假太子’,此事虽然盖棺定论,可朝野之中却掀起一股流言。那就是弘光皇帝得位不正,真太子南下,被这位皇帝杀害。朝廷上越说这是假的,流言就越发的真实庞大了,而且闹的是沸沸扬扬,有越来越大的驱使。而历史上假太子案一直到清军南下,弘光朝廷灭亡才平息。
童妃案,是有一姓童的妇人忽然面见弘光朝河南巡抚越其杰,自称是德昌王妃子,乱离之时与朱由崧失散。德昌王是朱由崧接任他老爹福王称号前的封号,越其杰一听这是当今皇帝曾经的妃子,那里敢怠慢,急忙派人浩浩荡荡的将此女人送往南京。
结果这一路上,这女人放荡无形,大肆索取贿赂,沿路又闹出无数绯闻,闹的是沸沸扬扬。到了南京,弘光皇帝朱由崧连见都没见直接将她送入了锦衣卫衙门。弘光有言:“此女言为朕之西宫,还有一皇子,全然胡说。朕子早夭,妃子殉难,俱已追谥。时朕乃郡王,何来东西二宫?”
本来这只是个小事,不管弘光皇帝和这个女人有没有过交集,也不该成为政治焦点。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这却成了弘光朝廷的惊天巨案,而有这样的妃子,也说明朱由崧这位当今皇帝不修德行,不配当皇帝。
这三个案件,朱慈煃看的直觉好笑,都是什么东西吗。三个骗子而已,这世上什么时候缺冒充名人行骗的?可就这点屁事就能搅动的朝廷不安,朝野哗然,真是让人好笑。
其实这三个案件为什么会影响这么大,赵彦杰在密信中也给朱慈煃分析过了,这位爷见不上朱慈煃的面,发挥不了他那唠叨的本色,可在书信上继续发挥,洋洋洒洒的一大篇,虽然啰嗦,倒也将事情分析了透彻。
根据赵彦杰的分析,这三个事件的背后,都有着复社的影子。三个本身不大的事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攻击当今的弘光皇帝,不管是大悲案说朱由崧不配为帝、假太子案说朱由崧得位不正,还是童妃案说朱由崧不修德行。总的来说就是一个目的,制造舆论,垮掉弘光皇帝的声望,为另立新帝做准备。
复社中人原本就想选择潞王,却因为马士英的横空一手,把持朝政大权在握的希望化成了泡影。即便现在弘光皇帝为了制约马士英不断给复社中人甜头,可复社一干人等还是憋着劲要将弘光皇帝拉下马。
对于这些事情,弘光皇帝自然是心中有数的,可因为马士英权力太大,他却不得不扶持复社中人来对抗马士英,他自我感觉还很良好,认为他的皇位很稳固,不是谁能拉他下去的。
而复社这些人因为在拥立事件上的失败,也明白了军队的作用。史可法自请督师江北,就是打的江北四镇手上军队的主意,可马士英又岂是瞎子?江北四镇总兵本就是他的麾下,在马士英的手段下是那么好动摇的?史可法现在还没有什么进展。
复社的人自然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已经和驻扎在两湖一带的平贼将军左良玉勾搭成奸了。他们联系比较机密,朱慈煃在南京方面的力量也没有探的具体的消息,只知道个大概。
再说左良玉此人,心胸狭窄,素有野心,治下士兵军纪涣散,似匪多过似军。说到这里,赵彦杰还说了一段往事,和朱慈煃还有关系。当年张献忠出四川攻打湖广,左良玉记恨督军杨嗣昌说他傲慢不休军纪涣散,想剥夺他的权力,由此而生恨,川陕一战中,杨嗣昌发了九道命令给左良玉,可左良玉就是按兵不动,至使杨嗣昌兵败,张献忠大军轻易出川,攻打湖广。
也正因为左良玉为私心不顾国事,张献忠大军轻易出川,横扫两湖,这其中就包括朱慈煃当初的封地长沙。也正是因为左良玉的私心,也导致了当初朱慈煃如丧家之犬一般急急逃出长沙。
了解了这个缘由之后,朱慈煃对于左良玉也就很上心了。这王八蛋为了私仇居然放弃国事,现在和复社一干人等蛇鼠一窝,怕是会出问题,需要注意啊。至于自己和左良玉的过节,那也算过节?朱慈煃是根本不放在心上的。若是以前,也许朱慈煃还会记恨左良玉,可现在朱慈煃以天下为目标了,心境上自然不一样了。
还是着眼眼前的问题吧,自己事情太多了,方方面面都要注意。可不管什么事情都没有经营台湾根据地来的重要,刘国轩,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七十四章 横财
“殿下,您找我。”
看见萧无的出现,朱慈煃面无表情的说到:“现在需要你出去一趟了。”
萧无一看朱慈煃严肃的表情,也知道事态比较严重,是有大事要让自己办,当下也严肃了起来:“但凭殿下吩咐。”接过朱慈煃递来的密报,萧无看了起来。
原来是谢云沛上报,探索航路的舰队与西班牙人的巡逻舰队遭遇,菲律宾海域一场大战。朱慈煃丢掉了一艘战舰和一百多手下的性命。西班牙也有三艘战舰受重创,近期无法作战。
“殿下是想我去将西班牙人收拾了?”
“不错,我们已经和荷兰人开战了,按说不该马上和西班牙人翻脸的。可西班牙人欺人太甚,居然敢公然攻击我们的舰队,尤其可恨的是,他们居然占据着菲律宾群岛。”
得,萧无鄙视的扫了朱慈煃一眼,你想要菲律宾就直说嘛,何必寻这个由头呢?不过还是顺着说到:“明白,既然西班牙人无视我大明的威风,敢于公然挑衅攻击,那就要承受殿下的惩罚。下官这就准备出发,不让西班牙人吐血就不回来了。”
朱慈煃敲了敲桌子:“你是有头脑的人,应该明白沃德意思。只要让西班牙人把菲律宾给我吐出来就行了,吐血不吐血我不管。”
萧无眨眨眼:“明白。只是殿下,菲律宾这地方需要我们这么费心么?”
“菲律宾群岛之上有大量的铜,金。那里的铜蕴藏量约37万万吨、金1万万吨,想想看,为何不要?”
“吨?”
“一吨就是两千斤。”
萧无也是倒吸一口冷气,王爷这是那里得来的消息,这么多金和铜,那啥也不说了,就是崩了门牙也要咬下来。金子不用说,那是硬通货。而铜也很重要,现在大明之内流行是的铜钱,有了巨量的铜就能铸造出海量的铜钱,这比抢钱还快呢。至于私铸铜钱是大罪,咱们这位爷犯的大罪还少么?谁在乎啊。
“定然不负殿下期望。”
“嗯,你头脑好,见识广,和这些白种人打交道,也只有你去了我才放心。谢云沛那楞头,杀人放火在行,其他的可不敢说。”
“殿下,走之前我会将手上的事情都交给陈子壮。”
“不,明面上的事情都交给陈子壮,至于暗中的事情,你交给何清吧。”
萧无迟疑了一下,何清是忠叔的儿子,这忠诚上不会有问题,只是他还不够熟练啊,有些事情能交给他么?当下也出言提醒:“殿下,何清虽然精明干练,只是有些事情上还是…………”
“不必担心,年轻人总要给他机会才可以的,何清的能力还是有的。”
这倒也是,何清担任自己的副手,表现上确实无可挑剔,只是有些事情忽然换人:“殿下,其他的事情都好说,只是这交好各地镇将总兵一事,怕是何清会有些不足。”
朱慈煃沉吟了一下:“嗯,这个事情你选派个专人吧,专人专责。”看着萧无,朱慈煃也是严肃异常:“你此去责任重大,菲律宾群岛上的金铜是我们以后一个阶段的重要财源。”
“下官明白。”
“去吧,舰队就在台南等你。”
萧无走后,朱慈煃也在书房中踱步。他早就有心拿下菲律宾了,菲律宾群岛之上又何止金和铜。作为热带雨林气候,吕宋中央平原是种植稻米的好地方,还出产甘蔗、烟草等等好东西。又有橡胶,更是好东西。还有名贵的乌木、檀木,至于石油,现在自己还不具备开发的条件,以后在说吧。
这么多好东西,自己可以肆意开发,而当地人只会感激自己。为什么?这也是朱慈煃经过反复考虑的,首先,菲律宾在被西班牙人统治之前是苏禄国,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一直认大明为天朝上国。朱慈煃专门派人查过典籍,永乐大帝年间,苏禄的三个国王亲自到大明朝拜,归途之中,东王巴都葛叭哈喇病逝,就下葬在了德州,甚至有求着并入大明的愿望。由此可见,菲律宾的上层是完全不会排斥,而只会欢迎自己的舰队。
当初苏禄国想归入大明,却不被重视,没人要,不要紧,别人不要我要。我好歹是一阵藩王,和皇帝嘛,也就差那么一点,嘿嘿。
而现在菲律宾还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人对于殖民地自然是掠夺性的政策,对百姓也不会好。探子也探过,现在菲律宾的百姓大部分都是西班牙人的奴隶,辛勤的劳作、开矿却根本任何酬劳,连饭都吃不饱。那么现在好了,大明天朝的大军来解救你们了,大明吉王是很仁慈的,你们辛苦的劳动自然要让你们吃饱不是,我还是很正义的嘛…………
群众基础有了,高层人物也倾向大明,这和本土作战有多大区别?而菲律宾离台湾很近,后勤补给也不会成问题。这就是文明的力量,在华夏文明影响的范围内,未战我们先嬴三分。
西班牙人凶悍,比的上那么游牧民族凶悍么?他们也就在愚昧的文明之前能威风一下,真对上大明,不用别人,我一个干嘛都要藏着掖着的藩王也能收拾了你们。就你们那二十来条战船,三千多陆军,只是麻烦而已,还不是大麻烦。除非你西班牙倾国而来,要不然还真没有多少赢面。
可西班牙会倾国来战吗?不可能,西班牙的战争潜力和大明是没有办法比的,不管是人口上、还是资源上、技术上,西班牙完全不是个。在说现在西班牙应该忙着在欧洲和挑战他权威的英国死掐吧,又能有多少力量来亚洲?
菲律宾作战我可以说是本土作战,而西班牙却是劳师远征,根本不成比例。所以这一仗朱慈煃一点也不担心萧无会打败,而是担心战争之后的事情。矿产需要人手去开采,粮食需要人手去种植,如何统治菲律宾才是大问题。
虽然有先天优势,可一样会有问题存在。毕竟在菲律宾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心向大明,以大明臣民自居。一旦占据了菲律宾,自己手上的人手根本不够用,总要有人去做地方官吧。军队的人手好招募,大头兵人人都能干,可要治理一方,自己手上的人才就太少了。自己又不是皇帝,一声开科取士立即就有无数读书人蜂拥而至。
时间啊,自己最缺乏的就是时间。现在满清人在陕西是频频传来捷报,而清军中作战最勇猛的却大半是汉人降军,这可真是讽刺。吴三桂、耿精忠、姜继、王辅臣、都是曾经的大明将官啊,现在却成了满清人的急先锋,作战勇猛,实在是让人无言。
朱慈煃这里满腹心事,陕西潼关,李自成大营中也迎来了特殊的客人。
“沈鸿,你求见有什么事情?你答应朕的武器可还没有影子,在不运来,休怪朕无情了。”
“皇上息怒,草民正是为此事而来。这位是巨商周亦荣,他可以提供皇上需要的一切。”
李自成非常喜欢这种称孤道寡的做派,当下扫视着沈鸿旁边的中年汉子:“你可愿意为朕效力?”
周亦荣翻身下拜:“陛下建立大顺是人心所向,草民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一边恭敬的对答李自成的问话,周亦荣心中也是腹诽,这可真不是人干的活,李自成这样的贼寇也妄称皇帝,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对于这个周亦荣,李自成也很满意,这个家伙是个地道的商人,对上自己的威严,居然还敢讨价还价,有意思。不过他提供的东西实在是自己急需的,自己现在除了人,什么都缺。兵器、伤药、粮食这些都是自己需要的,尤其是这小子居然能搞到红衣大炮,有点门道,还得派人去摸摸他的底。
等挥退了周亦荣后,李自成问起了沈鸿:“此人可靠否?”
“皇上放心,草民和他做了几十年生意了,绝对可靠。我们这些做商人的,信誉第一嘛。”
“商人?一个商人能搞到红衣大炮?你糊涂了?”
沈鸿却是微笑了起来:“皇上,这周亦荣可是大明南京神机营统领于永绶的关系户,这红衣大炮对别人来说很难,对他来说,却是小菜一碟。”
“当真?”
“要没有把握,我敢将他带来见皇上吗?草民可是真心为皇上着想。”
“很好,想要什么赏赐你就说吧,朕可不是刻薄之人。”李自成心中也是高兴,这些商人也真是大胆,神机营的火器都敢贩卖,也不怕明朝廷砍他们的脑袋。明朝廷还真是不得人心,连这种利器都有人贩卖给自己。等自己有了足够的粮食兵器,打败了鞑子,这天下还是我大顺的。
可他那里知道,这位周亦荣根本就是吉王朱慈煃的人,和当今的南京朝廷却是屁关系没有。
周亦荣回到住处,心腹就来禀报:“头,有消息了。”
七十五章 资寇
“掌柜那边传来消息,预备的东西都好了,只等您这边的消息了。”
“嗯,很好,皇上那里已经同意了,只等发文,让他们准备把东西运到四川,在转陆路到陕西来。”
“是。”
两人说完,彼此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这些话不过是说给李自成听的,真实的意图其实是,朱慈煃(掌柜的)预备的东西(军火武器和间谍)已经准备好了,只等你这边的消息(打入李自成内部)。皇上(李自成)那里已经同意(没有障碍),只等发文(有李自成的公文间谍们才好过来)。
朱慈煃在这里是兵行险招,他现在的行为可以说是资敌。李自成作为农民起义军,他是明朝宗室,是不可调和的两个阶级。最终是必然成为敌人的,可现在为了拖延满清人的脚步,朱慈煃决定暗中资助李自成。形势很明显,李自成不是满清人的对手,但是他能多拖一天是一天,这样就为朱慈煃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来准备。
至于卖给李自成的那些武器粮食,朱慈煃倒是不在意,这些东西都是他这里的淘汰货色,就算李自成能打败满清人他也不害怕,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就有信心了,战争的形态一旦发生了转变,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多尔衮,这些一时俊杰的人物都要消失在他朱慈煃的炮火之中。
南京皇宫之中,弘光皇帝朱由崧现在也是满腹的心事,这个皇帝做的也够憋屈的。
“卢爱卿,此话当真?”
“断然假不了,马士英这次遇刺受伤,正是陛下的大好机会。”
“他的伤势如何?”朱由崧当然不会关心马士英,他是想知道马士英是不是死的了,这马士英的势力太庞大了。
“很重,可是姓名无碍,只是一时难以理事了。”
“是什么人干的?”
“陛下,不管是什么人干的,这最后的矛头必然是指向您的。”卢炎心中也是无奈,早就建议皇上不要和复社那些蛇蝎联合,可这位爷就是不听,这么好的打击您的机会,复社那些小丑会放过吗?
不管在那个时代,官员党派之间相互倾轧虽然是冷血无情,可都是有规矩的。而刺杀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虽然很适用,可后患也很大,刺杀成功了当然会好一点,只要顶住对方余党的反扑,一切都好说。可就怕这种刺杀没有成功的,那接下来绝对是灾难性的,尤其是刺杀马士英这种声望高、又手掌重兵的人。
“你立即派御医,立即去马府,不能让马士英出事。”朱由崧又不笨,他当然知道这样的局面是多么的复杂。之所以他会联合复社一干人打压马士英,是因为他知道只要马士英在,自己的皇位就是安稳的,可也不能让马士英权力太大,那他一个皇帝还有什么搞头?而复社中人不过一群卖嘴皮子的‘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这个道理。要是真的马士英死了,马士英的心腹部下可不少,他们又控制着南京的军队,一旦被复社的人蛊惑,来个逼宫,自己这皇位可就完蛋了。
“说,到底是什么人干的?”
卢炎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种种迹象表明,是满清人的刺客,只是策应这次刺杀里却也有我们人的身影。”
“是谁?”
“臣无能,还没有查出来。”
弘光皇帝也是一副无奈的神情:“罢了,你手上力量不足,朕不怪你。这个事情加紧追查就是了,章奕在福建情况如何?总是听他的捷报,若是他已经掌握了军队,朕又何须如此。”
“皇上,章奕言过其实,臣怀疑…………”
“不必怀疑,虚报点功绩而已,那个将领没干过?好了,你先下去吧,注意皇城内的安全,现在的刺客真是越来越大胆了。”
“是,陛下,还有一事。”
“什么?”
卢炎犹豫了一下,说到:“臣怀疑在苏州的潞王是冒牌的,真正的潞王在南京。”
“可有证据?”
“还没有,臣只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的。”
弘光皇帝的脸立即拉的比驴还长:“你放下其他的一切,专心查这个事情。”
这由不得他不上心,现在总有人鼓吹自己得位不正,不配为皇帝。潞王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本来已经将潞王弄到苏州,派专人监视了起来,却有这样的事情。要不是怕干掉潞王落下一个擅杀宗室的名声,早就将潞王干掉了,兄弟又怎么样?为了这张皇位,谁会手软?
朱慈煃这里一个新年过的,和平常一样,都快没时间睡觉了。坐在福州的王府中,他也是叹气,自己手上的人才还是太少了,该想想办法弄些人才为自己效力了。可眼前却没有多少好办法,虽然自己建立了学堂,也有很多学子入学,可那要用也是几年后了,眼下自己手中人才不足的问题却难以解决,虽然自己看不上那些天天子曰子曰的家伙,可现在不得不启用一些这样的人了。糟糕的是,就是这些自己看不上眼的人都不足,这简直是人才荒啊。
“王爷,蒋老大人的回礼到了。”
蒋德璟,林欲揖,这俩老头在福建的影响力非常大,不是自己能比的。新年到来,自己派人以送年礼为名,去探他们的口风,看看现在情况如何:“是信件还是派人来的?”
“是信件。”
朱慈煃接过信件就看了起来,蒋老头的信件很古怪,没说帮忙,也没说不帮忙。前面的一堆纯粹是废话,只有最后几句很有点意思。他居然说朱慈煃自己府中就有一座金山,何必要他一个老头帮忙。
金山?要金子我这里多的是,金子是能买来人,可这样的人我敢放心的用么?这老头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朱慈煃也开始了沉思。良久之后,才想到一个人,一个来他这里避祸的人。
“来人,去将姚康姚先生请来。”
想透了蒋老头的暗语,朱慈煃才发现,自己还真是入宝山而空回了。姚康是真正的东林党人,他与不少东林党老人关系非常好,这些老头一声号召,胜过自己喊破嗓子。而东林党,是真正为国为民的团体,与现在的复社是天渊之别。若能说动姚康投效,在引来一批东林党人,自己更不需要怕复社这些王八蛋的毒舌了。东林旗帜一旦到了自己手中,还怕没有人才么?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姚康会不会投效自己呢?
————————分割线
新的一年了,祝福各位大大新年快乐啊。苍穹比较的郁闷,假期泡汤,被抓丁出差,苍穹努力更新吧,一号到四号的更新是不敢保证了,大家尽管喷我吧,我忏悔、我反省。回来后补成不,5555,我的假期啊…………
七十六章 说服
“学生见过吉王殿下。”
“休那先生,本藩事忙,怠慢了。”
“殿下客气了。”对于朱慈煃的态度,姚康也没差距出什么。这位王爷一张冷脸,什么时候都这个表情,不过对自己还算客气,照顾的也很周到,就是不知道忽然找自己是什么事情?
“先生的事情,本藩做以考虑,只是不知先生有何意?”
姚康心中一惊,当下也硬了起来:“殿下若是惧怕钱谦益之流,学生马上收拾东西,协同家眷离开王府,绝不牵累殿下。学生自同这天下污秽拼个你死我活。”
“哈哈…………”朱慈煃一阵大笑,这小子,还真有骨气,你都被钱谦益逼得跑到福州来避难了,还拼命?真是个迂腐的书生:“先生误会了,本藩可不是要赶你走。先生是本藩的客人,就凭钱谦益,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到这里来撒野。”
一听不是要自己走人,姚康也奇怪了,这是什么意思?朱慈煃看他一副不明白的样子,说到:“先生如此才华,却无法施展,那不是太可惜了。不知先生对前途有什么打算?”
噢,原来是要招揽自己,不过投靠一个藩王?那会有前途吗?姚康无奈的笑了一下:“余乃残命之人,托殿下庇护才留下一条小命。经历这样的事情之后,学生心灰意冷,不敢在有奢望,只想平平安安的过完这一生。”
朱慈煃也看出来了这家伙的想法,的确,投效一个藩王在这些人看来确实是毫无前途的。大明对于藩王的防范实在是异常的变态,要是搁在一个太平盛世,就自己干的这些事情早被收拾了几百遍了。幸好身处一个末世,才有自己施展的机会。
可姚康这样的读书人是认死理的,而没有确定他的心思之前,自己也不可能让他知道太多的东西。虽然在南京有马士英庇护自己,可马士英不是万能的,最近又遇刺受伤,加上有些年级了,这事情可都不好说,自己也要更加的小心谨慎了。现在自己的这些作为还不能公诸于天下,这世人的幽幽之口难堵啊。
既然这个姚康现在不愿意投效自己,不如让他去外面看看,等他知道了最大的敌人他就会明白了。朱慈煃念头一转随意的问到:“先生一身才华本藩知道,奈何现在朝廷之上虎狼当道,贤才难以施展抱负。可方今天下不宁,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先生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我大明百姓受苦?”
“这…………奈何学生一介书生,又能有何作为?”
“北方大地不是在闯贼兵锋之前,就是在胡虏铁蹄之下,黎民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可我们的大明百姓没有屈服,在山东,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忘死对抗胡虏,先生以为如何?”
姚康眼睛放光:“我辈当行此事。”
“好,既然先生有此心,那就好说。本藩倾尽全力资助山东一支义军,可义军将士们虽然舍生忘死,但是缺乏智谋之士,不知先生可怕那胡虏铁蹄?”
姚康也沉吟了起来,这个事情他是责无旁贷,他是真正的东林党人,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人。这样也好,远离南京朝廷,钱谦益等人是拿他没有办法的,也是能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抗击胡虏,保卫家国本就是他的责任。可是他兵书虽然读了不少,可却没有任何战场经验,这去了能不能成事?战场可不是开玩笑的。
却听朱慈煃笑了起来:“先生是真正的东林之士,对于东林,本藩素来敬佩无比,可现在复社一干人渣打着东林的旗号,将东林的名声糟蹋成了什么样子?先生难道能冷眼旁观?”
“唉…………”姚康是一声长叹:“又有什么办法呢?”
“当然有,一旦先生到了山东,以先生的号召力,山东义军定然备受鼓舞。东林以天下万民为己任的名声定然再现于世,为东林,先生难道怕牺牲?”
姚康霍的一下站了起来:“学生是差点死了的人,何来怕死之说?殿下说的对,为天下,为百姓,我辈当舍弃残躯。殿下放心,学生这就启程去山东,为我东林正名,为我大明御虏。”
朱慈煃却不紧不慢了起来:“果然是东林风骨,以先生的智谋,当然能在山东有一番作为,只是朝廷之上小人当道,一直不能给予支援,本藩虽然倾力支持,可也是缺少很多东西哦。先生此去,也是危险重重,当仔细筹谋一番才是。”
“学生明白,学生这就去准备一番。”
姚康你自己有什么本事,可只要你一到山东,一到义军之中,你身上这吉王府的标签就抹不掉了。以你的号召力?你有个屁的号召力,那些东林的老家伙们才是有号召力的人,有你求助他们的时候。
朱慈煃明白的很,单凭山东的那些义军,现在还可以成就一些事情。因为满清的主力大军皆在西北和李自成鏖战呢,一旦等他们回师,凭这些人还是无法和满清人的骑兵对抗的,拖得一段时间而已。
“焦光,你贴身保护姚康,不能让他出事,一旦事不可为,你一定要将他安全的带回来。”
“属下明白。”
一个长相普通、身形普通的汉子走出了朱慈煃的书房,可朱慈煃知道,这家伙看着普通,可却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冲锋陷阵或许不行,可带着一个人逃跑,别人是很难追的上的,这家伙本身就是追踪与逃离的高手。
现在山东那边的义军已经是声明传天下了,等姚康去了,有了东林人物加盟,那声势定然大涨。自己要准备更多的军粮与军备武器了。虽然义军的力量增加了,可也会引来满清的重视,满清人可不瞎,很快就会纠集大军来扑灭的,现在义军的形势还算乐观,可以后呢?一隅之地还是无法对抗满清人的。
也不知道胡大海的移民工作做的如何?早在控制了这支义军之后,朱慈煃就不断的派船只北上,将加入义军的人的家属从海路接去台南。分发田地,给予各种优惠。开发台南需要大量人手,而义军的家属到了台南就成了自己手中的人质,对于义军的控制会进一步加强,一举两得事情。
对于山东的移民工作,朱慈煃也是伤透了脑筋,中国人的乡土情节是根深蒂固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意离开乡土的,即便是战火不断,百姓们还是顽强的坚持,最近的移民远远跟不上台南的开发速度,让朱慈煃也是无奈。
他现在不缺钱、不缺粮、就缺人。缺乏人口意味着矿产无人开采、土地无人耕种、工厂无法开工、军队难以扩大。人口啊…………朱慈煃现在当人贩子到处抓人的心都有了。
人贩子…………朱慈煃忽然脑中一亮。
七十七章 潼关
“呸…………”多铎恨恨的吐了口唾沫,心中将孔有德骂了个狗血淋头。可他看到没精打采的孔有德之时,却又宽慰了起来:“恭顺王不必会心,潼关毕竟是雄关,自然不是轻易可以拿下的。”
“奴才没用,请大帅责罚。”
多铎虽然在政治上不如他哥哥多尔衮,可在军事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闻言抚慰了孔有德一番,让孔有德退下休息之后,他才和自己的心腹说了起来:“布尔赤,孔有德有什么异常吗?”
布尔赤是阿哈(满清八旗的奴隶名,分为阿哈、披甲人。阿哈即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略高于阿哈)出身,能走到今天自然有他的心机:“回主子,这家伙没有什么异样,今日上阵也是权力催战,所部伤亡三千余人。孔有德虽然没有什么,只是他营中士卒多有怨言。”
多铎却是不在意:“那倒无妨,孔有德还压得住。”
“主子,有句话奴才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多铎皱了皱眉,这个家伙虽然可以信任,但是他的心机太深了,有时候自己都快不敢用他了:“你曾经也是李氏王族的人,我既然信任你,有话就说,有什么该说不该说的。”
“主子,这些汉人终究不可靠。孔有德也明白是在消耗他的力量,只是主子您在这里,他不敢有什么心思。可他手下那些汉人士卒却是流言不断,这汉人终究是不可靠的,您看是不是?”
“哼…………”多铎鼻子一拧,心中也是一阵大骂,李成熙这王八蛋就是自己手下的疯狗,让他咬谁就咬谁,但是这条疯狗现在胆子越来越大了。汉人是不可靠,可你们这些高丽人更不可靠。打仗的时候都是面瓜,屠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个顶个的是好手。要是按照你的意思把汉八旗的人全搞掉,成立个高丽八旗?那我女真灭亡是指日可待了。现在的恶仗那次不是靠汉人去打前锋消耗的?哼,你那点小心思也来耍弄:“做好你分内的事情,盯紧了孔有德。”
心烦意乱的多铎看着地图,三个月了,自己在潼关之下已经三个月了,可还是不能攻破潼关。李自成这家伙的抵抗还真是顽强,自己若不能速战速决,会影响下一步的计划的。
“纳兰,我的红衣大炮运来了吗?”这段时间不知道李自成这混蛋从那里弄来一大批红衣大炮,在潼关城头上带给了自己军队不小的压力————心理压力。红衣大炮的威力其实不大,杀伤力也不怎么样,但是他强大的威慑力却让敌人胆寒,谁知道什么时候这要命的炮弹会砸到自己脑袋上?
“主子您不必担心,算算日子差不多应该到了。”
“你亲自去催一催。”
“主子,有件事情我觉得有些奇怪。”
“什么事情?”多铎对于纳兰的意见还是很重视的。
“李自成的军队本来已经被我们打的狼狈不堪,没有还手之力了,可一过山西,我们的阻力却十倍百倍的增加,奴才总觉得里面有些问题。”
“也没什么奇怪的,陕西毕竟是李自成的大本营,经营日久,西北又是民风彪悍之地,难打些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纳兰微微摇摇头:“奴才不是说这个,若比勇悍,谁能与我八旗子弟比?奴才的意思是后勤,李自成在京畿、山西连续大败,丢弃的物资无数,而李自成不过是一伙草寇,打到那里抢到那里,根本就不会治理地方,他那里来的这么足的后劲在潼关与我们对垒?而且,李自成那里来的这么多红衣大炮?以臣的估计,李自成根本没有能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集这么多的红衣大炮到潼关来。”
多铎眼睛一咪:“你的意思是,李自成和江南的明室叛逆联手了?”
“有可能,虽然李自成与江南叛逆仇深似海,但是在我大清兵锋之下,倒也不是不可能联手。可我们的人却一点消息也没有,所以才让奴才疑惑。”
多铎思考了一阵子才说到:“应该不会,我们的奸细在南明朝廷相当有地位,若他们真的联手必然会有消息。在说,李自成杀掉了明先帝朱由检,南明那些人是不可能和他联手的。李自成白手起家到今天,自然不能小看,这(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