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部分阅读
好啃啊。”
“这是你的事情,我只看结果。多花点心思,世上有完美的人吗?”
几句话说的周亦荣冷汗都快下来了,一时忘形,既然叫苦,这可不是属下应该有的态度:“下官失言,请殿下赎罪。”
恰巧这个时候,棒槌拿着一副地图进来了,朱慈煃也没有理会周亦荣的请罪。只是接过地图确认了一下,随手就递给了周亦荣。周亦荣接过一看,登时是目瞪口呆。
这地图之上标注的疆土形势,他是闻所未闻。为何?因为这地图比较粗糙,而且他自负有一定的见识,却根本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东西。上面标注的高丽疆土自东起高丽,西达两河(叙利亚),南起琼州,北至大漠、惶惶大宋居然只剩下一个剑南丹丸之地。
“这…………这,殿下,恕下官愚钝,这地图下官实在是不明白。”
“嗯,你看这里。”
随着朱慈煃的手指,周亦荣才看到北方草原之上有一个小小的圈点,里面用蝇头小字写着‘元’。元朝?蒙古人时代?这地图简直是可笑,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嘛,高丽若是这般强大,能被区区十几万建州女真人打的惨败,举国成了奴隶。
周亦荣揉了揉眼睛,汗颜啊:“殿下,您这是?”
“呵呵,想必你也看到了,这是高丽王室玺印。这是高丽的一张官方地图,这代表着什么?其实这是蒙元时代蒙古人的疆域,不,甚至比蒙古人的帝国疆域还巨大。这些都被高丽人说成是他们的了,你说,要是蒙古人知道了这东西,他们会善罢甘休么?”
周亦荣顿时心中有数了,现在满清人鼓吹着满蒙一家,他们可是倚重蒙古人的很。而蒙古人也绝对不能容忍祖辈的荣光被人玷污,还是一群奴隶去玷污。一旦知道这东西,蒙古人必然找碴。一个是贵宾兄弟、一个奴隶滥渣,高丽人会好过吗?
朱慈煃继续说到:“这东西高丽有很多,不过拿去恶心一下高丽人,他们只要交出一个王族顶罪,也没有什么事情。”
“那殿下为何如此做?”
朱慈煃摇摇头:“你只管去做,这声势闹的越大越好。挑拨离间不需要我教你吧,别的就不要问了。”
“是。”
这不过是一个幌子,朱慈煃的真正目的还是在高丽。当满清人和高丽人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是自己挑动高丽内乱的时候了。现在台湾到了自己的手中,往日本与高丽的贸易也被自己一手把持了,对于这些高丽棒子,怎么能便宜了他们,不但要榨干他们的钱财,还要让他们给自己当抢使。
只是比较有难度啊,在高丽的策反计划并不顺利,高丽的贫民倒是很有反抗的情绪,可高丽的官员贵族简直就是满清人的狗,很难撬动这些人。不过不着急,这事情嘛,慢慢来,自己和满清人的正面战争还有一段时间,不必着急。
高丽,可以作为一个直插满清人老窝盛京的据点,海面现在是自己的天下,还有什么难度?就是军队不足啊,想南北兼顾那是不可能的,现下还是以海外为主,等积攒了足够了实力,有了合适的时机,才是自己踏足中原,逐鹿天下的时候。
至于什么时候是合适的时机呢?那就是满清人南下,弘光皇帝败亡的时候。要不然有弘光皇帝这个名义上的皇帝在,还真没有自己发挥的余地。
“殿下,前面就到台南了。”
听到禀报,朱慈煃哈哈一笑:“好,诸位,随本藩去看看西洋景,这红毛猴子也是少见的很呢,哈哈…………”
九十七章 名义
到达台南之后,朱慈煃立即接见了早就在这里迎接的陈永华和刘国轩。
“刘国轩刘观光,你这疾风魔将之名可是响亮的很啊,本藩都是长有耳闻。”
刘国轩到底还是少年,虽然心志坚定,还是暗自欣喜了一下:“都是殿下统筹有方,末将又有什么能耐。”
“呵呵,你倒谦虚的很,现下台湾全境都被拿下,却也都是你的功劳,谁也抹杀不去。复甫,听说你一到台湾四处走访,现在情况如何?”
陈永华上前施礼:“启禀殿下,下官已经说服了大部分的高山寨垒的首领,他们表示会遵从殿下的意志。”
“做的不错,不同意的呢?”
“这就要问刘将军了。”
吆喝,这家伙够狠的,刘国轩是带兵的,需要和别人讲道理吗?需要刘国轩出马的时候那说话就不是用嘴巴,而是用兵器了。很好,这陈永华倒不是一个迂腐的书生:“现在台湾的生产情况如何?”
“台南地区第一季稻米已经丰收,虽然大量开发新田地,但产量亦颇为可观,足以支撑新近到达的移民。高雄附近的煤矿和铁矿也已经进入开采阶段了,相信在有半年,就不需殿下从福州运送支援了。”
朱慈煃沉吟了一下:“不,现在是发展阶段,还不是我们获得丰收的时候。让百姓们修养生息吧,只要江南还在朝廷手中一日,我们就不虞粮食问题。以后还会有海量的移民来台湾,复甫你要有所准备。”
“殿下放心,现下台湾地广人稀,继续大量的人口来开发。”
“好,很好。刘国轩。”
“末将在。”
“你与陈永华选定一处安全之地,不用多久,福州的火器制造局就要搬迁过来了。”
两人齐声说到:“定然全力以赴。”
“好了,这段时间你们干的不错,没有辜负本藩的期望。”当下三人随意说了几句,等刘国轩下去后,朱慈煃才看着陈永华:“有话就说吧。”
陈永华悄悄的看了看朱慈煃,见朱慈煃一副平静样子:“殿下,下官实在有一言不吐不快。现在并无第三人在场,下官就直说了。”
“说吧,这里是你的府邸,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
“殿下,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殿下在海外已经开拓出这片基业,可我们却没有大义名分。而私自出兵征伐却是大罪,这世人的悠悠之口又该如何处置呢?”
朱慈煃顿了一下:“这个你不必担心,现在我们虽然没有大义名分,可不用多久就会有了。百姓们不会更多的关心这些,只要有好的生活,他们不会追究有没有什么大义之名。”这陈永华既然是林欲揖的弟子,自己还是可以对他放心的:“复甫,南海一代,海盗横行,你可听说了?”
“下官亦有耳闻。”
“为什么这台湾海面风平浪静,本藩的商船舰队非常安全,都未受这海盗之祸。”
陈永华立即明白了朱慈煃的意思,眼睛当即瞪的老大,声音也有些异常:“这……这……难道这些海盗都是殿下您?”
“这不是什么秘密。你也不用觉得本藩做的太过,这天下有什么人关心海外?本藩不过是捡个便宜而已。朝堂上那些个大人们都忙着争权夺利,眼睛里只有中原,要不然本藩如何能占据台湾?如何把持海洋?”
这一点倒是得到了陈永华的认同,确实,现在没有人把眼光放倒海外来,这可不就是让朱慈煃占了便宜吗?至于这些海盗,又有什么关系?吉王殿下也有舰队,只要到了合适的时候,让这些所谓的海盗换上军服,派出舰队转两圈,海盗就被剿灭了,多大的名声啊。养盗自重,而后剿灭,这在历朝历代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下官明白,只是殿下,我们占据着台湾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万一朝廷上派来官员,我们是交还是不交?”
“派人来?”朱慈煃嘴角一翘:“台湾化外之地,盗匪横行,这朝廷派来的人在路上出了意外,可不关我们什么事情。再说,朝廷上的大员们,还看不上台湾这弹丸之地呢。”
见陈永华还想说话,朱慈煃摆摆手:“不必担心,你就负责让台湾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可以了。短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这情况就会变化的。好了,现在和你说说与荷兰人谈判的章程。”
朱慈煃可不打算亲自出面,这谈判很麻烦,这事情就交给陈永华去办吧,自己在一边看戏就是了。其实对于荷兰人也多少好谈的,那些个俘虏现在早回归他们上帝的怀抱了,赎回俘虏就别谈了。最近自己必须消化一下战果了,菲律宾那里和西班牙人还有仗打呢,荷兰人这边嘛,和平一段时间吧。
而谈判的核心更多的是贸易问题,荷属东印度公司占据台湾的时候,把持了与日本的贸易,这可是一条发财路呢。而现在日本已经进入闭关锁国的状态,荷兰人可没办法,又丢了台湾,和日本的贸易路线自然而然就掌握到了自己手中,这东西方贸易还得和西方国家打交道,毕竟自己现在还无法掌握整个东西方贸易。
荷兰人,其实朱慈煃真的不想和荷兰人合作,只是荷兰现在在亚洲势力不小,英国和西班牙甚至都不如荷兰在亚洲的力量强。现在朱慈煃的力量还不足以一下将这些西方人都赶出亚洲,这打打谈谈也是战争必须的因素。在过上几年,这亚洲,这世界的海洋,都会在自己的掌握之下。
“王爷,南京来信,有人弹劾王爷您,赵先生发加急文书来了。”
这太过分了吧,自己到了台湾屁股还没坐热呢,这南京朝廷又有人搞风搞雨的,就不能让自己消停一会。拿过信件一看,朱慈煃心中也是一震,这次的事情有点大啊。
御史褚雨文弹劾自己私铸兵器、勾结反贼、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大逆不道、草菅人命、欺男霸女。反正有的没的整整列出来二十多条罪过,这些罪过,杀自己十回都够了。而且这些赵彦杰也说的比较严重,似乎弘光皇帝也有意要宣召自己去南京,这可就有点棘手了,难道这弘光皇帝要对自己出手了?他不会这么天真的以为自己会任由他掌握自己的生死吧?
看来马士英遇刺受伤之后,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也有所减弱啊。同时为难自己是不是弘光皇帝释放出的敲打马士英的信号?朝堂上难道快有什么大变了吗?马士英难道压不住这些跳梁小丑了?看来自己还真的有必要走一趟南京了。
九十八章 大势
交代清楚陈永华谈判细节后,朱慈煃立即启程回福州,现在台湾已经在手,可以算是后方了,荷兰人的舰队想来,只有两条路线,要么从琼州过广东;要么就得走菲律宾,只有这样才能沿路得到补给。广东虽然在郑家手中,可自己在广东也布下了探子,这事情是瞒不过自己的。
再者说,就算荷兰人的舰队来又怎么样?船只还能开上岸不成?而荷属东印度公司的那点人枪就算登上了台湾,也只有败退的份。现在还不是巡查台湾的时候,大发展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只是做最基本的开荒,自己发下纲要,有陈永华主持就足够了。
目下最大的麻烦是南京朝廷,御史褚雨文,这是个十三不靠的家伙,那边的人都不是,怎么忽然想到和自己这么个藩王为难了?背后不会没有人,要不然一个御史会没事干找一个藩王的麻烦?而且这罪名这么大,这些罪名坐实的话,自己就是有八个脑袋也不够砍。
要自己去南京?去就去,怕什么,只要马士英一天没死,谁也不敢拿自己怎么样。就算你弘光皇帝真的要为难我,也要有真凭实据,就是有了真凭实据,也的掂量掂量是不是到了动自己的时候。无端的给大臣定罪,那都是天大的事情,更不要一镇藩王了。估计这只是弘光皇帝和马士英之间的斗法吧。这褚雨文,九成也是得了皇帝的授意才来弹劾自己的。
这位皇帝也忙活啊,想夺兵权,需要这么麻烦吗?马士英是什么人?就算他是兵部尚书,名义上掌管天下兵马,可他到底不是自己,他不敢打破规矩,他还不得听皇上的。弘光啊弘光,你连这点道理都看不明白,怎么当的好一个皇帝?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中的道理,连我这么一个对于古文不学无术的家伙都知道,你这一代皇帝却看不透。帝王心术啊,有时候却也让人不明白最简单的道理了。
一回到福州,朱慈煃立即开始了布置,圣旨已经在路上,不日就会到福州。现在还不是自己造反的时候,只是这次进南京,自己要准备的事情太多了。现在在朝廷大佬的眼中,自己只是一只满身金子的肥猪,市舶司在自己手上,有大量的金钱,但是却只能仪仗马士英的保护,没有足够的势力保护自己,这些大佬们想什么时候杀就什么时候杀。
自己的势力虽然有一些,可这点人手就算暴露在天下,也入不了这些大佬们的法眼。毕竟在大佬们眼中,海外都是蛮夷之地,都是鸟不拉屎的地方,能建立什么势力?不过现在麻烦的是,马士英那边到底如何了,这位怎么说也算自己的爷爷了,更是自己在朝廷上的仪仗。
“王爷,王爷,出大事了。”
“什么事情?”
“满清大军离开潼关,已经拿下华县,在向新丰进军了。”
“休整的这么快,果然不凡。多铎还是有些本事啊,李自成那边什么动静?”
“李自成的军队在向蓝田和商县集结,看样子是想和满清人决战。”
“决战?”朱慈煃是嗤之以鼻,决战不可能,这两个地方根本就不是决战的地方。在说,要决战你集中力量,还分散两地,根本就不是决战的样子啊:“让周亦荣火速赶回西北,主持大局,一定要弄清李自成军的动态。”
“是。”
“忠叔,和那些藩镇联系的如何?”
忠叔看着朱慈煃越来越重的权威,忠叔也是感到欣慰。他自然明白王爷心中有凌云之志,他自然是要效力的了:“启禀王爷,现下个藩镇都有接触,但是大多只能保持关系。现下只有靖南侯黄得功最有可能,可这黄得功更多的是看马尚书的面子,此人乃是马尚书旧部,对马尚书忠心耿耿,所以是最有希望拉拢的。”
“那可以保证他的忠诚吗?”
“应该可以,黄得功此人虽然贪功,可还是比较讲义的,他以马尚书弟子自居,爱屋及乌,王爷您这边他自然也更为敬重。”
“江北四镇皆是老爷子的部下,怎么就这黄得功?其他人呢?”
“王爷,高杰原为李自成将领,虽降朝廷,可却只服马尚书一人,对王爷也只是若即若离;刘良佐此人功利心太重,一直是马尚书最为提防的一人,他有心思也很正常;而刘泽清此人更是难以接近,南京拥立当今圣上之时,刘泽清开始是支持潞王的,直到马尚书表明态度才震住他转变了风向支持当今圣上,也因为此事,他与马尚书之间产生隔阂,一直无法解开。”
“其他人呢?有没有新的进展?”
“还没有,王爷,您的意思老奴明白,可为什么要这样,您明知道很多人是不会投靠您的。”
“不投靠我不要紧,不投靠满清人就好了。”
“王爷,满清人不过那点兵力,还在西北和李自成打的死去活来,您需要这么防范他们吗?这交接藩镇花费也是相当巨大的啊。”
“你不明白,照做就是了,八公先生也说过,满清人是大患啊,继续实施计划。”这一条也是釜底抽薪,满清人能得天下,更多的是仪仗汉人的力量。投降的汉军越多,他们的力量就越大。而自己只要拉拢一镇总兵,就算不投靠自己,可只要不投降满清,满清的力量就减少一分。虽然有些损人不利己,可为了天下大势,却也必须这样。
等自己有了大义之名的时候,有这些前期工作在,以后自然会顺利的多。满清人没有多久就会南下,记得这弘光朝可没有存在多长时间,自己还是得蛰伏,等待时机。不过话说回来,乱世之中,没有力量那就是再有大义名分那也是没用的。就比如现在弘光皇帝,若不是马士英这位实权掌兵者的支持,他这个皇帝怕是也做不上去。
“王爷,马尚书来信了。”
“噢。”马老头的信,自己可要好好看看了,这老头很少亲自写信,看来是要交代什么事情了。
九十九章 生意经
朱慈煃一看,马老头来信也就是说让他上南京的事情。马老头的意思是让他去南京,到了南京他自然会保朱慈煃周全,而且这个时候若是朱慈煃不去南京,这就让别人有了借题发挥的机会。现在马老头和钱谦益之间的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程度。
虽然马士英受伤一直没有恢复,可阮大钺硬朗的很,他也是狠角色,和复社的斗争也是积累的很。弘光皇帝虽然借着复社想压马士英,可复社想将他推下台他有何尝不知。现在他是如履薄冰,马士英是忠诚的,可是权力太大了,他实在放心不下;复社一干人是别有用心的,可他又不能一边利用一边防备,这皇帝做的,也是窝囊啊。
也幸好大明是内阁制,大部分事情是内阁决议的,要不然非全乱套了不可。可同时,马士英的势力笼罩着军队,笼罩着内阁,这由不得弘光皇帝不担心。他知道马士英是忠诚的,臣大欺君啊,他实在是不放心,这次也是借着朱慈煃的事情压一下马士英。在朝廷之上,马士英已经是权势滔天了,要是这朱慈煃在福建又成了气候,内外一连接,他可就更担心了。
这朱慈煃虽然和自己都是皇家人,可他朱慈煃还是马士英的孙女婿呢,这关系上可比自己占优势的多。要不是因为朱慈煃这小子血脉比较远,这龙椅之上坐的怕是就是这小子了。传闻先帝对他是十分的宠爱,小公主又粘着他,现在小公主可是先帝唯一能得消息的血脉了,这放在任何人手中都是一张大牌。公主虽然没有什么能耐,可就凭她的这份身份,就能号召许多的崇祯朝老臣。
深宫之中,弘光皇帝是夜不能寐:“小喜,现在马士英那边什么反应?”
“陛下,马尚书还在府中养伤,并没有什么异动。”
“福州那边呢?”
“吉王爷那边还没有消息,陛下,您担心他不来?”
“唉…………这满朝文武,朕又能信任谁啊,也就你们这些心腹人了。朕不怕吉王不来,朕怕的是吉王来南京,他可是个烫手的山芋。”
“陛下您这是什么意思?奴婢不明白了,这不是陛下您传旨让吉王入京的嘛?怎么又怕他来?”
“你不明白,吉王要是不来还好,朕就可以堂堂正正的问他的罪,他毕竟是宗亲,又有马士英护着,可难收拾他。只是这样一来,就能让马士英退让一下,朕也能多掌握一些东西。”
“皇上英明。”
“英明个屁,这主意还不是钱谦益他们捣鼓出来的,福建那边现在别看还平静,可随时都会打起来。”钱谦益,真让朕是个糊涂蛋?章奕是你的人,以为朕不知道,等朕收回了权力,你们一个都别想好过。
“那万一吉王真的进京了呢?”
“这也是朕最愁的事情,万一吉王真的来了,朕可就麻烦了。朕治他什么罪?上书的那些罪又有多少真凭实据?就凭现在的那点证据?马士英有多大的势力你又不是不知道,等我们想问吉王的罪的时候,马士英早给他收拾干净了,让你说不出一句话来。那时候怎么办?更何况,钱谦益也安排了人准备刺杀吉王,一旦吉王死在了南京,那这刺杀宗室、自毁干城的名声就落到朕的头上了。”
“那您何必宣召吉王进京呢?”
“你不明白,朕这皇帝做的,唉…………多少事情身不由己啊。”
看着朱由崧惆怅的面孔,太监也沉默了下来,这些事情不是他一个太监能了解的。其实你说皇帝有啥好担心的,吉王爷的护卫还能少了?在说这南京的兵是谁带的?马士英啊,马士英能让自己的孙女婿在他眼皮子底下出事?那他这个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的脸可就丢尽了。
大海之上,一支浩浩荡荡的舰队也从福州开了出去。领头的就是朱慈煃的坐舰‘大禹号’,看起来却是只是一艘非常普通的官船,舰队中随便拉出一条战舰都比这条船好的多,这也让棒槌嘀咕的不行。
看着这个满身肌肉的家伙,朱慈煃也问了起来:“你嘀咕什么呢?”
棒槌挠了挠头:“王爷,这船也太破了,您可一点都不体面。我们有的是好船,这样到南京不是丢您的人么?”
“呵呵,你说以我的身份,需要显摆我有钱吗?”
“那倒是不用,谁不知道王爷您有的是钱。”
“这次我们去南京,要低调。我有钱谁都知道,可你见过那个真正的有钱人整天穿金戴银的显摆的?”
“没有。还是王爷您会做生意?”
“做生意?我怎么会做生意了?”
“那个王爷,做生意的人有钱啊,我知道的最有钱的人都是商人。”
得,自己成一商人了。商人的地位可是低的很,不过说的倒也没错,自己可不就是一最大的商人么?船上无聊,朱慈煃随口就和棒槌聊了起来:“你说说,做什么生意最赚钱?”
“最赚钱?王爷,那我那里知道啊。”
“说说看你的看法。”
“那个,应该是开票号的吧。”
“错,其实最赚钱的是谋国。”
“谋国?王爷,我不明白。”
“呵呵,不明白不要紧,但是记住了,我们今天的对话,绝不能有第三个人知道,对你,我还是放心的。”
“谢王爷抬爱,小人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
朱慈煃笑了一下,随意的说了起来:“做生意嘛,其实赚钱的生意多了。盐、粮、兵器、丝绸、布帛那个不能赚钱?这里面你觉得那个最赚钱啊?”
棒槌又挠挠头:“应该是粮食吧。”
“聪明,说说为什么?”
“这个,我看王爷您疯狂的囤积粮食,我就觉得吧,一定是粮食生意最赚钱,王爷您可是天下最大的商人,至于为什么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想啊,这没有粮食谁都不行,饿肚子的滋味我挨过,饿的不行的时候要是能有口吃的,什么东西都能扔掉。”
“粮食,确实,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什么都办不成,棒槌,这次南京之行完了,你就留在南京,替我总督江南的粮食收购,你办事我放心。”
“我能成吗?我除了会打架什么都不会啊,在说,我离开了,谁保护王爷您啊?”
“放心吧,我这里护卫大群。而目下储备粮食比我的安全还重要,你不明白就不要多问了。我用你,就是因为你的忠诚,放你在江南我放心,赵彦杰的事情太多了,也得有个人给他分担分担。”
两人正说着,有人喊了起来:“王爷,前面发现一支船队。”
一百章 李自成南下
一支船队而已,有什么好报告的?还专门和自己禀报一声,朱慈煃很奇怪,不过他拿过千里镜看了一下也明白了为什么会来禀报了。因为这支船队挂的他福州吉王府的旗帜,可却不是他属下的船只。
现在他这个正牌吉王在这里,他属下的舰船见了他岂有这般嚣张的道理?难道是那边没有得到消息?现在这是这长江入海口上,这支舰队规模也不小,可这主事的怎么会没有认出自己的特殊旗帜呢?奇怪了,那个主管这么白眼,居然当他不存在。
“奇怪了,我现在上京,谁搞这么大声势?难道没有接到命令?”
“王爷,要不要派人去问问?”
“不要惊动他们,各走各的。”
为了保持低调,朱慈煃启程之前,已经命令走长江航线的所有船只停止了行动,战舰全部秘密集结到崇明岛上,预防突发情况。现在南京码头之上至少有二十条船是专门停泊着等他的,这也是朱慈煃做的预留后路。在南京本就有马士英护着他,可他自己也要做好准备,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多做准备是没有坏处的。
到达南京之后,朱慈煃以路途劳累为借口,将所有的宴请压到了第二天,在密室中接见他自己的心腹。
“启禀王爷,小人探查清楚了,他们不是王府的船,只是挂着王府的旗帜。”
朱慈煃眉头一皱:“什么人这么大胆?”
“是您的亲戚。”
“亲戚?说明白。”
“是潞王的人。”
“朱常淓?”自己和他可没有什么协议,为什么打着自己的旗号?再说这个朱常淓和复社那帮子人搅在一起,是复社中人极力想推上皇位的,自己更不想和他搭边。现在朱由崧登基,这小子还敢这么招摇?
侧头问赵彦杰:“你怎么看?”
赵彦杰摇头晃脑了一阵:“殿下,我们要清理一下内部了。若没有内奸,这潞王怎么会知道只有挂着我们的旗帜才能出海呢?现在盯着海贸的人多了,可明白其中关键的人却不多,知道挂上我们的旗帜才能安全,而且这十艘船还真是在王府备案的,这问题相当的严重。”
确实严重了,这船只都挂到自己的名义下了,潞王有这么大本事吗?说来这有人眼红海贸很久了,只是不明白关键的人出海大部分是有去无回。朱慈煃的人现在可是最大的海盗,不是王府的船只九成都会被打劫,他朱慈煃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嗯,此事出在南京这块,赵先生你专门处理吧。现在南京情况如何了?”
“殿下放心,江南一切都很正常,没有什么。只是我们的人探查到,钱谦益一党可能要对动手刺杀。”
刺杀我?玩暗杀你们都是孙子,想的好,杀我?做梦:“这个自然有人处理,跳梁小丑罢了。”
这个时候有人送到一份文书,赵彦杰看完脸色也变了:“殿下,出大事了。”
“什么事?”
“李自成的大顺军离开西北,南下了。”
朱慈煃急忙结果密件,周亦荣将情报做了详细的汇报。在多铎率领大军和李自成在潼关鏖战的时候,满清阿济格部到达陕北,在延安击败了李过部,高一功在榆林坚守了半月之后主动后撤。阿济格大军直西安。这个时候西安的大顺军主力都被李自成带去了潼关,后路被抄的李自成也无法坚守撤退了,满清军这才攻下了天险潼关。
李自成也决定了南逃,他清楚自己暂时不是满清大军的对手,开始了他的转战之旅。而陕北的大顺军在李过、高一功的带领下也想南撤,只是多铎已经进入潼关,他们不可能按照原计划与李自成会合。遂向西转移,向宁夏而去,准备会合甘肃、西宁卫的大顺军而后下汉中、入四川,在沿长江东进与李自成会合。
这就让大顺军分成了东、西两路撤军,兵员、领导人、时间、路线皆不相同,而且没有办法有效的协调,到成了兵败如山倒。朱慈煃也是暗暗叹息,自己可暗中资助了李自成不少东西,他才给自己争取了这么点时间,真是丢人,还闯王呢。
只有一条信息让朱慈煃欣慰,随着周亦荣一起返回山西的郝摇旗,现在却是势力快速发展了起来。郝摇旗投降了朱慈煃之后,自然得到了周亦荣的大力支援,周亦荣现在可掌握着大量的战备资源,而且名正言顺的给郝摇旗,使得郝摇旗部下的实力增长的非常之快。
大顺东路军在李自成的带领下南下,却也被阿济格部穷追猛打,情况很是凄惨。因为撤退仓促,又能带多少后勤辎重?大量的士兵逃亡,这个时候郝摇旗有了充足的供给,却是一路上拉队伍,如滚雪球一样膨胀了起来。都引起了李自成的重视,要不是因为阿济格带领的满清军队追的紧,李自成怕是先要搞一搞内部清查了。
现在大顺主力军已经撤退到了河南西南部地区,背后的清军死咬不放。李自成的大顺军在河南邓州是三战三败,虽然都不是主力接战,可也能看得出李自成的窘迫情况了。虽然窘迫,可李自成的大顺军却也不是满清现在能一口吃掉的,李自成带着十七万人马南撤,阿济格虽然穷追不舍,可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全部吞下李自成的兵马。
看完朱慈煃闭上眼睛整理了一下思路,真是扯蛋,河南现在权力真空地带。李自成也不会在河南坚守,唉,这河南中原之地就这样落到满清人的腰包之中了,可惜,实在太可惜了。李自成一路逃,满清人就在后面,与其说追击不如说是接收地盘。为了东山再起,李自成一路上是不断收拢散落的部署,还抓壮丁扩大自己的军队。
这一点让朱慈煃嗤之以鼻,都成这幅样子了,那里来的足够的粮草辎重供应大军,还盲目扩军?李自成是不是糊涂了,这样强拉的百姓有多少战斗力?还要养他们,李自成真是疯了。
“传信给周亦荣,给李自成的物资减少八成,物资全部给郝摇旗,告诉郝摇旗,能拉多少人就拉多少人,就是乌合之众也成,只要能把人马带到长江边上就行了。”
长江,以自己的海军力量完全可以控制住,而这个事情,自己也该和马士英商量一下了,他是兵部尚书,有了兵部的行文,一切就都好说了:“去马府,该探望一下老爷子了。”
一百零一章 试探
“孙儿见过爷爷。”
见朱慈煃一副晚辈的礼数,马士英也是欣慰。即便眼前这孩子是自己的孙女婿,可人家到底是大明的藩王,若是刻薄一点的人,叫他一声马尚书算是给面子的了。君臣有别啊,即便结了亲,人家的身份还是在那里的。
“别这么多礼数了,刚到南京也不休息一下就过来了,你要是累出点事情,映寒那丫头还跟我这老头子拼命,呵呵。”
“孙儿身体硬朗的很,爷爷尽可放心。”
“也是,到底是年轻人啊。不过孩子,私下这样就是了,在外面可不能这样,你到底是藩王,心里要有数。”
“孙儿明白,爷爷的伤势如何了?”
“你有心了。其实没什么大事,就是人老了,比不得年轻的时候喽。”
两人拉了一阵家常才步入正题:“孩子,这次到南京,你也要防范一些,今上虽然看着糊涂,可心中也是明白的,只是这个时候你也要谨慎,别让人抓了把柄。”
朱慈煃摸了摸下巴:“爷爷放心,这次我也做足了准备,人且不说,今年市舶司的厘金,我也带来了。”
马士英捻了捻胡子:“也好,现在朝廷缺银子,那里都要支拙,国库却是可以饿死老鼠,皇上那边也是发愁,但也不能给的太多。”
“以爷爷之见,该孝敬多少?”
“嗯,你带了多少?”
原来这为老爷子对自己带了多少钱也是没数啊,不过这事情和他商量一下也是好的。反正这次带来的不过是菲律宾拉回来的第一批黄金,都是战利品,自己半毛没出:“八万两。”
“八万两银子,这倒不多,进献便进献吧。”
“不,爷爷,我只打算进献一万两,其他的都留给爷爷您。”
马士英笑了:“我为官多年,算不上什么清官,也有些家资。还是交给朝廷吧,朝廷上的用度难啊。”
“爷爷,我带的不是白银,是黄金。”
这下马士英楞了一下,江南的黄金价格可比其他的地方高,这八万两黄金,换成百万两白银是轻而易举的。百万白银,这可就不是小数了。绕是他见惯了大风大浪,也震动了一下,好一阵才说:“好孩子,好孩子,这福州市舶司才开多长时间,你就搞的这么有声有色了。”
朱慈煃自然不会和他说这是在菲律宾抢来的战利品,反正亏的是西班牙人,谁让他们不拉走,不是便宜了自己:“也没什么,若不是爷爷您照顾,不知道有多少只手想伸进市舶司呢。他们若得逞了,又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马士英点点头,市舶司是下金蛋的母鸡谁都知道,若不是自己出手,这市舶司会成什么样也难说。本来想的没个三五年难成气候,自己也只当是为孙女加个陪嫁,却想不到这小家伙倒是理财的好手啊:“没什么,朝廷刚好缺乏用度,你这些钱也别献了,把市舶司转给朝廷吧。”
这下换成朱慈煃愣在当场了。开玩笑,自己辛辛苦苦搞出来,让别人占了便宜?这老爷子脑袋秀逗了不成?就算你忠于朝廷,也不必这样吧,想从自己口中夺食,门也没有:“爷爷何处此言?朝廷还却这点碎银子么?”
“碎银子,你这孩子,一年上百万的厘金居然说碎银子,你倒是好气魄。养兵、百官开销、皇室库用、地方维持本就捉襟见肘了,缺钱啊。更何况北方女真作乱,南下的难民是一批一批的,朝廷又没钱赈济。皇上几次想加税,都被我栏下了,有你这笔钱,灾民(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
“这是你的事情,我只看结果。多花点心思,世上有完美的人吗?”
几句话说的周亦荣冷汗都快下来了,一时忘形,既然叫苦,这可不是属下应该有的态度:“下官失言,请殿下赎罪。”
恰巧这个时候,棒槌拿着一副地图进来了,朱慈煃也没有理会周亦荣的请罪。只是接过地图确认了一下,随手就递给了周亦荣。周亦荣接过一看,登时是目瞪口呆。
这地图之上标注的疆土形势,他是闻所未闻。为何?因为这地图比较粗糙,而且他自负有一定的见识,却根本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东西。上面标注的高丽疆土自东起高丽,西达两河(叙利亚),南起琼州,北至大漠、惶惶大宋居然只剩下一个剑南丹丸之地。
“这…………这,殿下,恕下官愚钝,这地图下官实在是不明白。”
“嗯,你看这里。”
随着朱慈煃的手指,周亦荣才看到北方草原之上有一个小小的圈点,里面用蝇头小字写着‘元’。元朝?蒙古人时代?这地图简直是可笑,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嘛,高丽若是这般强大,能被区区十几万建州女真人打的惨败,举国成了奴隶。
周亦荣揉了揉眼睛,汗颜啊:“殿下,您这是?”
“呵呵,想必你也看到了,这是高丽王室玺印。这是高丽的一张官方地图,这代表着什么?其实这是蒙元时代蒙古人的疆域,不,甚至比蒙古人的帝国疆域还巨大。这些都被高丽人说成是他们的了,你说,要是蒙古人知道了这东西,他们会善罢甘休么?”
周亦荣顿时心中有数了,现在满清人鼓吹着满蒙一家,他们可是倚重蒙古人的很。而蒙古人也绝对不能容忍祖辈的荣光被人玷污,还是一群奴隶去玷污。一旦知道这东西,蒙古人必然找碴。一个是贵宾兄弟、一个奴隶滥渣,高丽人会好过吗?
朱慈煃继续说到:“这东西高丽有很多,不过拿去恶心一下高丽人,他们只要交出一个王族顶罪,也没有什么事情。”
“那殿下为何如此做?”
朱慈煃摇摇头:“你只管去做,这声势闹的越大越好。挑拨离间不需要我教你吧,别的就不要问了。”
“是。”
这不过是一个幌子,朱慈煃的真正目的还是在高丽。当满清人和高丽人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是自己挑动高丽内乱的时候了。现在台湾到了自己的手中,往日本与高丽的贸易也被自己一手把持了,对于这些高丽棒子,怎么能便宜了他们,不但要榨干他们的钱财,还要让他们给自己当抢使。
只是比较有难度啊,在高丽的策反计划并不顺利,高丽的贫民倒是很有反抗的情绪,可高丽的官员贵族简直就是满清人的狗,很难撬动这些人。不过不着急,这事情嘛,慢慢来,自己和满清人的正面战争还有一段时间,不必着急。
高丽,可以作为一个直插满清人老窝盛京的据点,海面现在是自己的天下,还有什么难度?就是军队不足啊,想南北兼顾那是不可能的,现下还是以海外为主,等积攒了足够了实力,有了合适的时机,才是自己踏足中原,逐鹿天下的时候。
至于什么时候是合适的时机呢?那就是满清人南下,弘光皇帝败亡的时候。要不然有弘光皇帝这个名义上的皇帝在,还真没有自己发挥的余地。
“殿下,前面就到台南了。”
听到禀报,朱慈煃哈哈一笑:“好,诸位,随本藩去看看西洋景,这红毛猴子也是少见的很呢,哈哈…………”
九十七章 名义
到达台南之后,朱慈煃立即接见了早就在这里迎接的陈永华和刘国轩。
“刘国轩刘观光,你这疾风魔将之名可是响亮的很啊,本藩都是长有耳闻。”
刘国轩到底还是少年,虽然心志坚定,还是暗自欣喜了一下:“都是殿下统筹有方,末将又有什么能耐。”
“呵呵,你倒谦虚的很,现下台湾全境都被拿下,却也都是你的功劳,谁也抹杀不去。复甫,听说你一到台湾四处走访,现在情况如何?”
陈永华上前施礼:“启禀殿下,下官已经说服了大部分的高山寨垒的首领,他们表示会遵从殿下的意志。”
“做的不错,不同意的呢?”
“这就要问刘将军了。”
吆喝,这家伙够狠的,刘国轩是带兵的,需要和别人讲道理吗?需要刘国轩出马的时候那说话就不是用嘴巴,而是用兵器了。很好,这陈永华倒不是一个迂腐的书生:“现在台湾的生产情况如何?”
“台南地区第一季稻米已经丰收,虽然大量开发新田地,但产量亦颇为可观,足以支撑新近到达的移民。高雄附近的煤矿和铁矿也已经进入开采阶段了,相信在有半年,就不需殿下从福州运送支援了。”
朱慈煃沉吟了一下:“不,现在是发展阶段,还不是我们获得丰收的时候。让百姓们修养生息吧,只要江南还在朝廷手中一日,我们就不虞粮食问题。以后还会有海量的移民来台湾,复甫你要有所准备。”
“殿下放心,现下台湾地广人稀,继续大量的人口来开发。”
“好,很好。刘国轩。”
“末将在。”
“你与陈永华选定一处安全之地,不用多久,福州的火器制造局就要搬迁过来了。”
两人齐声说到:“定然全力以赴。”
“好了,这段时间你们干的不错,没有辜负本藩的期望。”当下三人随意说了几句,等刘国轩下去后,朱慈煃才看着陈永华:“有话就说吧。”
陈永华悄悄的看了看朱慈煃,见朱慈煃一副平静样子:“殿下,下官实在有一言不吐不快。现在并无第三人在场,下官就直说了。”
“说吧,这里是你的府邸,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
“殿下,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殿下在海外已经开拓出这片基业,可我们却没有大义名分。而私自出兵征伐却是大罪,这世人的悠悠之口又该如何处置呢?”
朱慈煃顿了一下:“这个你不必担心,现在我们虽然没有大义名分,可不用多久就会有了。百姓们不会更多的关心这些,只要有好的生活,他们不会追究有没有什么大义之名。”这陈永华既然是林欲揖的弟子,自己还是可以对他放心的:“复甫,南海一代,海盗横行,你可听说了?”
“下官亦有耳闻。”
“为什么这台湾海面风平浪静,本藩的商船舰队非常安全,都未受这海盗之祸。”
陈永华立即明白了朱慈煃的意思,眼睛当即瞪的老大,声音也有些异常:“这……这……难道这些海盗都是殿下您?”
“这不是什么秘密。你也不用觉得本藩做的太过,这天下有什么人关心海外?本藩不过是捡个便宜而已。朝堂上那些个大人们都忙着争权夺利,眼睛里只有中原,要不然本藩如何能占据台湾?如何把持海洋?”
这一点倒是得到了陈永华的认同,确实,现在没有人把眼光放倒海外来,这可不就是让朱慈煃占了便宜吗?至于这些海盗,又有什么关系?吉王殿下也有舰队,只要到了合适的时候,让这些所谓的海盗换上军服,派出舰队转两圈,海盗就被剿灭了,多大的名声啊。养盗自重,而后剿灭,这在历朝历代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下官明白,只是殿下,我们占据着台湾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万一朝廷上派来官员,我们是交还是不交?”
“派人来?”朱慈煃嘴角一翘:“台湾化外之地,盗匪横行,这朝廷派来的人在路上出了意外,可不关我们什么事情。再说,朝廷上的大员们,还看不上台湾这弹丸之地呢。”
见陈永华还想说话,朱慈煃摆摆手:“不必担心,你就负责让台湾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可以了。短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这情况就会变化的。好了,现在和你说说与荷兰人谈判的章程。”
朱慈煃可不打算亲自出面,这谈判很麻烦,这事情就交给陈永华去办吧,自己在一边看戏就是了。其实对于荷兰人也多少好谈的,那些个俘虏现在早回归他们上帝的怀抱了,赎回俘虏就别谈了。最近自己必须消化一下战果了,菲律宾那里和西班牙人还有仗打呢,荷兰人这边嘛,和平一段时间吧。
而谈判的核心更多的是贸易问题,荷属东印度公司占据台湾的时候,把持了与日本的贸易,这可是一条发财路呢。而现在日本已经进入闭关锁国的状态,荷兰人可没办法,又丢了台湾,和日本的贸易路线自然而然就掌握到了自己手中,这东西方贸易还得和西方国家打交道,毕竟自己现在还无法掌握整个东西方贸易。
荷兰人,其实朱慈煃真的不想和荷兰人合作,只是荷兰现在在亚洲势力不小,英国和西班牙甚至都不如荷兰在亚洲的力量强。现在朱慈煃的力量还不足以一下将这些西方人都赶出亚洲,这打打谈谈也是战争必须的因素。在过上几年,这亚洲,这世界的海洋,都会在自己的掌握之下。
“王爷,南京来信,有人弹劾王爷您,赵先生发加急文书来了。”
这太过分了吧,自己到了台湾屁股还没坐热呢,这南京朝廷又有人搞风搞雨的,就不能让自己消停一会。拿过信件一看,朱慈煃心中也是一震,这次的事情有点大啊。
御史褚雨文弹劾自己私铸兵器、勾结反贼、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大逆不道、草菅人命、欺男霸女。反正有的没的整整列出来二十多条罪过,这些罪过,杀自己十回都够了。而且这些赵彦杰也说的比较严重,似乎弘光皇帝也有意要宣召自己去南京,这可就有点棘手了,难道这弘光皇帝要对自己出手了?他不会这么天真的以为自己会任由他掌握自己的生死吧?
看来马士英遇刺受伤之后,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也有所减弱啊。同时为难自己是不是弘光皇帝释放出的敲打马士英的信号?朝堂上难道快有什么大变了吗?马士英难道压不住这些跳梁小丑了?看来自己还真的有必要走一趟南京了。
九十八章 大势
交代清楚陈永华谈判细节后,朱慈煃立即启程回福州,现在台湾已经在手,可以算是后方了,荷兰人的舰队想来,只有两条路线,要么从琼州过广东;要么就得走菲律宾,只有这样才能沿路得到补给。广东虽然在郑家手中,可自己在广东也布下了探子,这事情是瞒不过自己的。
再者说,就算荷兰人的舰队来又怎么样?船只还能开上岸不成?而荷属东印度公司的那点人枪就算登上了台湾,也只有败退的份。现在还不是巡查台湾的时候,大发展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只是做最基本的开荒,自己发下纲要,有陈永华主持就足够了。
目下最大的麻烦是南京朝廷,御史褚雨文,这是个十三不靠的家伙,那边的人都不是,怎么忽然想到和自己这么个藩王为难了?背后不会没有人,要不然一个御史会没事干找一个藩王的麻烦?而且这罪名这么大,这些罪名坐实的话,自己就是有八个脑袋也不够砍。
要自己去南京?去就去,怕什么,只要马士英一天没死,谁也不敢拿自己怎么样。就算你弘光皇帝真的要为难我,也要有真凭实据,就是有了真凭实据,也的掂量掂量是不是到了动自己的时候。无端的给大臣定罪,那都是天大的事情,更不要一镇藩王了。估计这只是弘光皇帝和马士英之间的斗法吧。这褚雨文,九成也是得了皇帝的授意才来弹劾自己的。
这位皇帝也忙活啊,想夺兵权,需要这么麻烦吗?马士英是什么人?就算他是兵部尚书,名义上掌管天下兵马,可他到底不是自己,他不敢打破规矩,他还不得听皇上的。弘光啊弘光,你连这点道理都看不明白,怎么当的好一个皇帝?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中的道理,连我这么一个对于古文不学无术的家伙都知道,你这一代皇帝却看不透。帝王心术啊,有时候却也让人不明白最简单的道理了。
一回到福州,朱慈煃立即开始了布置,圣旨已经在路上,不日就会到福州。现在还不是自己造反的时候,只是这次进南京,自己要准备的事情太多了。现在在朝廷大佬的眼中,自己只是一只满身金子的肥猪,市舶司在自己手上,有大量的金钱,但是却只能仪仗马士英的保护,没有足够的势力保护自己,这些大佬们想什么时候杀就什么时候杀。
自己的势力虽然有一些,可这点人手就算暴露在天下,也入不了这些大佬们的法眼。毕竟在大佬们眼中,海外都是蛮夷之地,都是鸟不拉屎的地方,能建立什么势力?不过现在麻烦的是,马士英那边到底如何了,这位怎么说也算自己的爷爷了,更是自己在朝廷上的仪仗。
“王爷,王爷,出大事了。”
“什么事情?”
“满清大军离开潼关,已经拿下华县,在向新丰进军了。”
“休整的这么快,果然不凡。多铎还是有些本事啊,李自成那边什么动静?”
“李自成的军队在向蓝田和商县集结,看样子是想和满清人决战。”
“决战?”朱慈煃是嗤之以鼻,决战不可能,这两个地方根本就不是决战的地方。在说,要决战你集中力量,还分散两地,根本就不是决战的样子啊:“让周亦荣火速赶回西北,主持大局,一定要弄清李自成军的动态。”
“是。”
“忠叔,和那些藩镇联系的如何?”
忠叔看着朱慈煃越来越重的权威,忠叔也是感到欣慰。他自然明白王爷心中有凌云之志,他自然是要效力的了:“启禀王爷,现下个藩镇都有接触,但是大多只能保持关系。现下只有靖南侯黄得功最有可能,可这黄得功更多的是看马尚书的面子,此人乃是马尚书旧部,对马尚书忠心耿耿,所以是最有希望拉拢的。”
“那可以保证他的忠诚吗?”
“应该可以,黄得功此人虽然贪功,可还是比较讲义的,他以马尚书弟子自居,爱屋及乌,王爷您这边他自然也更为敬重。”
“江北四镇皆是老爷子的部下,怎么就这黄得功?其他人呢?”
“王爷,高杰原为李自成将领,虽降朝廷,可却只服马尚书一人,对王爷也只是若即若离;刘良佐此人功利心太重,一直是马尚书最为提防的一人,他有心思也很正常;而刘泽清此人更是难以接近,南京拥立当今圣上之时,刘泽清开始是支持潞王的,直到马尚书表明态度才震住他转变了风向支持当今圣上,也因为此事,他与马尚书之间产生隔阂,一直无法解开。”
“其他人呢?有没有新的进展?”
“还没有,王爷,您的意思老奴明白,可为什么要这样,您明知道很多人是不会投靠您的。”
“不投靠我不要紧,不投靠满清人就好了。”
“王爷,满清人不过那点兵力,还在西北和李自成打的死去活来,您需要这么防范他们吗?这交接藩镇花费也是相当巨大的啊。”
“你不明白,照做就是了,八公先生也说过,满清人是大患啊,继续实施计划。”这一条也是釜底抽薪,满清人能得天下,更多的是仪仗汉人的力量。投降的汉军越多,他们的力量就越大。而自己只要拉拢一镇总兵,就算不投靠自己,可只要不投降满清,满清的力量就减少一分。虽然有些损人不利己,可为了天下大势,却也必须这样。
等自己有了大义之名的时候,有这些前期工作在,以后自然会顺利的多。满清人没有多久就会南下,记得这弘光朝可没有存在多长时间,自己还是得蛰伏,等待时机。不过话说回来,乱世之中,没有力量那就是再有大义名分那也是没用的。就比如现在弘光皇帝,若不是马士英这位实权掌兵者的支持,他这个皇帝怕是也做不上去。
“王爷,马尚书来信了。”
“噢。”马老头的信,自己可要好好看看了,这老头很少亲自写信,看来是要交代什么事情了。
九十九章 生意经
朱慈煃一看,马老头来信也就是说让他上南京的事情。马老头的意思是让他去南京,到了南京他自然会保朱慈煃周全,而且这个时候若是朱慈煃不去南京,这就让别人有了借题发挥的机会。现在马老头和钱谦益之间的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程度。
虽然马士英受伤一直没有恢复,可阮大钺硬朗的很,他也是狠角色,和复社的斗争也是积累的很。弘光皇帝虽然借着复社想压马士英,可复社想将他推下台他有何尝不知。现在他是如履薄冰,马士英是忠诚的,可是权力太大了,他实在放心不下;复社一干人是别有用心的,可他又不能一边利用一边防备,这皇帝做的,也是窝囊啊。
也幸好大明是内阁制,大部分事情是内阁决议的,要不然非全乱套了不可。可同时,马士英的势力笼罩着军队,笼罩着内阁,这由不得弘光皇帝不担心。他知道马士英是忠诚的,臣大欺君啊,他实在是不放心,这次也是借着朱慈煃的事情压一下马士英。在朝廷之上,马士英已经是权势滔天了,要是这朱慈煃在福建又成了气候,内外一连接,他可就更担心了。
这朱慈煃虽然和自己都是皇家人,可他朱慈煃还是马士英的孙女婿呢,这关系上可比自己占优势的多。要不是因为朱慈煃这小子血脉比较远,这龙椅之上坐的怕是就是这小子了。传闻先帝对他是十分的宠爱,小公主又粘着他,现在小公主可是先帝唯一能得消息的血脉了,这放在任何人手中都是一张大牌。公主虽然没有什么能耐,可就凭她的这份身份,就能号召许多的崇祯朝老臣。
深宫之中,弘光皇帝是夜不能寐:“小喜,现在马士英那边什么反应?”
“陛下,马尚书还在府中养伤,并没有什么异动。”
“福州那边呢?”
“吉王爷那边还没有消息,陛下,您担心他不来?”
“唉…………这满朝文武,朕又能信任谁啊,也就你们这些心腹人了。朕不怕吉王不来,朕怕的是吉王来南京,他可是个烫手的山芋。”
“陛下您这是什么意思?奴婢不明白了,这不是陛下您传旨让吉王入京的嘛?怎么又怕他来?”
“你不明白,吉王要是不来还好,朕就可以堂堂正正的问他的罪,他毕竟是宗亲,又有马士英护着,可难收拾他。只是这样一来,就能让马士英退让一下,朕也能多掌握一些东西。”
“皇上英明。”
“英明个屁,这主意还不是钱谦益他们捣鼓出来的,福建那边现在别看还平静,可随时都会打起来。”钱谦益,真让朕是个糊涂蛋?章奕是你的人,以为朕不知道,等朕收回了权力,你们一个都别想好过。
“那万一吉王真的进京了呢?”
“这也是朕最愁的事情,万一吉王真的来了,朕可就麻烦了。朕治他什么罪?上书的那些罪又有多少真凭实据?就凭现在的那点证据?马士英有多大的势力你又不是不知道,等我们想问吉王的罪的时候,马士英早给他收拾干净了,让你说不出一句话来。那时候怎么办?更何况,钱谦益也安排了人准备刺杀吉王,一旦吉王死在了南京,那这刺杀宗室、自毁干城的名声就落到朕的头上了。”
“那您何必宣召吉王进京呢?”
“你不明白,朕这皇帝做的,唉…………多少事情身不由己啊。”
看着朱由崧惆怅的面孔,太监也沉默了下来,这些事情不是他一个太监能了解的。其实你说皇帝有啥好担心的,吉王爷的护卫还能少了?在说这南京的兵是谁带的?马士英啊,马士英能让自己的孙女婿在他眼皮子底下出事?那他这个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的脸可就丢尽了。
大海之上,一支浩浩荡荡的舰队也从福州开了出去。领头的就是朱慈煃的坐舰‘大禹号’,看起来却是只是一艘非常普通的官船,舰队中随便拉出一条战舰都比这条船好的多,这也让棒槌嘀咕的不行。
看着这个满身肌肉的家伙,朱慈煃也问了起来:“你嘀咕什么呢?”
棒槌挠了挠头:“王爷,这船也太破了,您可一点都不体面。我们有的是好船,这样到南京不是丢您的人么?”
“呵呵,你说以我的身份,需要显摆我有钱吗?”
“那倒是不用,谁不知道王爷您有的是钱。”
“这次我们去南京,要低调。我有钱谁都知道,可你见过那个真正的有钱人整天穿金戴银的显摆的?”
“没有。还是王爷您会做生意?”
“做生意?我怎么会做生意了?”
“那个王爷,做生意的人有钱啊,我知道的最有钱的人都是商人。”
得,自己成一商人了。商人的地位可是低的很,不过说的倒也没错,自己可不就是一最大的商人么?船上无聊,朱慈煃随口就和棒槌聊了起来:“你说说,做什么生意最赚钱?”
“最赚钱?王爷,那我那里知道啊。”
“说说看你的看法。”
“那个,应该是开票号的吧。”
“错,其实最赚钱的是谋国。”
“谋国?王爷,我不明白。”
“呵呵,不明白不要紧,但是记住了,我们今天的对话,绝不能有第三个人知道,对你,我还是放心的。”
“谢王爷抬爱,小人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
朱慈煃笑了一下,随意的说了起来:“做生意嘛,其实赚钱的生意多了。盐、粮、兵器、丝绸、布帛那个不能赚钱?这里面你觉得那个最赚钱啊?”
棒槌又挠挠头:“应该是粮食吧。”
“聪明,说说为什么?”
“这个,我看王爷您疯狂的囤积粮食,我就觉得吧,一定是粮食生意最赚钱,王爷您可是天下最大的商人,至于为什么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想啊,这没有粮食谁都不行,饿肚子的滋味我挨过,饿的不行的时候要是能有口吃的,什么东西都能扔掉。”
“粮食,确实,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什么都办不成,棒槌,这次南京之行完了,你就留在南京,替我总督江南的粮食收购,你办事我放心。”
“我能成吗?我除了会打架什么都不会啊,在说,我离开了,谁保护王爷您啊?”
“放心吧,我这里护卫大群。而目下储备粮食比我的安全还重要,你不明白就不要多问了。我用你,就是因为你的忠诚,放你在江南我放心,赵彦杰的事情太多了,也得有个人给他分担分担。”
两人正说着,有人喊了起来:“王爷,前面发现一支船队。”
一百章 李自成南下
一支船队而已,有什么好报告的?还专门和自己禀报一声,朱慈煃很奇怪,不过他拿过千里镜看了一下也明白了为什么会来禀报了。因为这支船队挂的他福州吉王府的旗帜,可却不是他属下的船只。
现在他这个正牌吉王在这里,他属下的舰船见了他岂有这般嚣张的道理?难道是那边没有得到消息?现在这是这长江入海口上,这支舰队规模也不小,可这主事的怎么会没有认出自己的特殊旗帜呢?奇怪了,那个主管这么白眼,居然当他不存在。
“奇怪了,我现在上京,谁搞这么大声势?难道没有接到命令?”
“王爷,要不要派人去问问?”
“不要惊动他们,各走各的。”
为了保持低调,朱慈煃启程之前,已经命令走长江航线的所有船只停止了行动,战舰全部秘密集结到崇明岛上,预防突发情况。现在南京码头之上至少有二十条船是专门停泊着等他的,这也是朱慈煃做的预留后路。在南京本就有马士英护着他,可他自己也要做好准备,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多做准备是没有坏处的。
到达南京之后,朱慈煃以路途劳累为借口,将所有的宴请压到了第二天,在密室中接见他自己的心腹。
“启禀王爷,小人探查清楚了,他们不是王府的船,只是挂着王府的旗帜。”
朱慈煃眉头一皱:“什么人这么大胆?”
“是您的亲戚。”
“亲戚?说明白。”
“是潞王的人。”
“朱常淓?”自己和他可没有什么协议,为什么打着自己的旗号?再说这个朱常淓和复社那帮子人搅在一起,是复社中人极力想推上皇位的,自己更不想和他搭边。现在朱由崧登基,这小子还敢这么招摇?
侧头问赵彦杰:“你怎么看?”
赵彦杰摇头晃脑了一阵:“殿下,我们要清理一下内部了。若没有内奸,这潞王怎么会知道只有挂着我们的旗帜才能出海呢?现在盯着海贸的人多了,可明白其中关键的人却不多,知道挂上我们的旗帜才能安全,而且这十艘船还真是在王府备案的,这问题相当的严重。”
确实严重了,这船只都挂到自己的名义下了,潞王有这么大本事吗?说来这有人眼红海贸很久了,只是不明白关键的人出海大部分是有去无回。朱慈煃的人现在可是最大的海盗,不是王府的船只九成都会被打劫,他朱慈煃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嗯,此事出在南京这块,赵先生你专门处理吧。现在南京情况如何了?”
“殿下放心,江南一切都很正常,没有什么。只是我们的人探查到,钱谦益一党可能要对动手刺杀。”
刺杀我?玩暗杀你们都是孙子,想的好,杀我?做梦:“这个自然有人处理,跳梁小丑罢了。”
这个时候有人送到一份文书,赵彦杰看完脸色也变了:“殿下,出大事了。”
“什么事?”
“李自成的大顺军离开西北,南下了。”
朱慈煃急忙结果密件,周亦荣将情报做了详细的汇报。在多铎率领大军和李自成在潼关鏖战的时候,满清阿济格部到达陕北,在延安击败了李过部,高一功在榆林坚守了半月之后主动后撤。阿济格大军直西安。这个时候西安的大顺军主力都被李自成带去了潼关,后路被抄的李自成也无法坚守撤退了,满清军这才攻下了天险潼关。
李自成也决定了南逃,他清楚自己暂时不是满清大军的对手,开始了他的转战之旅。而陕北的大顺军在李过、高一功的带领下也想南撤,只是多铎已经进入潼关,他们不可能按照原计划与李自成会合。遂向西转移,向宁夏而去,准备会合甘肃、西宁卫的大顺军而后下汉中、入四川,在沿长江东进与李自成会合。
这就让大顺军分成了东、西两路撤军,兵员、领导人、时间、路线皆不相同,而且没有办法有效的协调,到成了兵败如山倒。朱慈煃也是暗暗叹息,自己可暗中资助了李自成不少东西,他才给自己争取了这么点时间,真是丢人,还闯王呢。
只有一条信息让朱慈煃欣慰,随着周亦荣一起返回山西的郝摇旗,现在却是势力快速发展了起来。郝摇旗投降了朱慈煃之后,自然得到了周亦荣的大力支援,周亦荣现在可掌握着大量的战备资源,而且名正言顺的给郝摇旗,使得郝摇旗部下的实力增长的非常之快。
大顺东路军在李自成的带领下南下,却也被阿济格部穷追猛打,情况很是凄惨。因为撤退仓促,又能带多少后勤辎重?大量的士兵逃亡,这个时候郝摇旗有了充足的供给,却是一路上拉队伍,如滚雪球一样膨胀了起来。都引起了李自成的重视,要不是因为阿济格带领的满清军队追的紧,李自成怕是先要搞一搞内部清查了。
现在大顺主力军已经撤退到了河南西南部地区,背后的清军死咬不放。李自成的大顺军在河南邓州是三战三败,虽然都不是主力接战,可也能看得出李自成的窘迫情况了。虽然窘迫,可李自成的大顺军却也不是满清现在能一口吃掉的,李自成带着十七万人马南撤,阿济格虽然穷追不舍,可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全部吞下李自成的兵马。
看完朱慈煃闭上眼睛整理了一下思路,真是扯蛋,河南现在权力真空地带。李自成也不会在河南坚守,唉,这河南中原之地就这样落到满清人的腰包之中了,可惜,实在太可惜了。李自成一路逃,满清人就在后面,与其说追击不如说是接收地盘。为了东山再起,李自成一路上是不断收拢散落的部署,还抓壮丁扩大自己的军队。
这一点让朱慈煃嗤之以鼻,都成这幅样子了,那里来的足够的粮草辎重供应大军,还盲目扩军?李自成是不是糊涂了,这样强拉的百姓有多少战斗力?还要养他们,李自成真是疯了。
“传信给周亦荣,给李自成的物资减少八成,物资全部给郝摇旗,告诉郝摇旗,能拉多少人就拉多少人,就是乌合之众也成,只要能把人马带到长江边上就行了。”
长江,以自己的海军力量完全可以控制住,而这个事情,自己也该和马士英商量一下了,他是兵部尚书,有了兵部的行文,一切就都好说了:“去马府,该探望一下老爷子了。”
一百零一章 试探
“孙儿见过爷爷。”
见朱慈煃一副晚辈的礼数,马士英也是欣慰。即便眼前这孩子是自己的孙女婿,可人家到底是大明的藩王,若是刻薄一点的人,叫他一声马尚书算是给面子的了。君臣有别啊,即便结了亲,人家的身份还是在那里的。
“别这么多礼数了,刚到南京也不休息一下就过来了,你要是累出点事情,映寒那丫头还跟我这老头子拼命,呵呵。”
“孙儿身体硬朗的很,爷爷尽可放心。”
“也是,到底是年轻人啊。不过孩子,私下这样就是了,在外面可不能这样,你到底是藩王,心里要有数。”
“孙儿明白,爷爷的伤势如何了?”
“你有心了。其实没什么大事,就是人老了,比不得年轻的时候喽。”
两人拉了一阵家常才步入正题:“孩子,这次到南京,你也要防范一些,今上虽然看着糊涂,可心中也是明白的,只是这个时候你也要谨慎,别让人抓了把柄。”
朱慈煃摸了摸下巴:“爷爷放心,这次我也做足了准备,人且不说,今年市舶司的厘金,我也带来了。”
马士英捻了捻胡子:“也好,现在朝廷缺银子,那里都要支拙,国库却是可以饿死老鼠,皇上那边也是发愁,但也不能给的太多。”
“以爷爷之见,该孝敬多少?”
“嗯,你带了多少?”
原来这为老爷子对自己带了多少钱也是没数啊,不过这事情和他商量一下也是好的。反正这次带来的不过是菲律宾拉回来的第一批黄金,都是战利品,自己半毛没出:“八万两。”
“八万两银子,这倒不多,进献便进献吧。”
“不,爷爷,我只打算进献一万两,其他的都留给爷爷您。”
马士英笑了:“我为官多年,算不上什么清官,也有些家资。还是交给朝廷吧,朝廷上的用度难啊。”
“爷爷,我带的不是白银,是黄金。”
这下马士英楞了一下,江南的黄金价格可比其他的地方高,这八万两黄金,换成百万两白银是轻而易举的。百万白银,这可就不是小数了。绕是他见惯了大风大浪,也震动了一下,好一阵才说:“好孩子,好孩子,这福州市舶司才开多长时间,你就搞的这么有声有色了。”
朱慈煃自然不会和他说这是在菲律宾抢来的战利品,反正亏的是西班牙人,谁让他们不拉走,不是便宜了自己:“也没什么,若不是爷爷您照顾,不知道有多少只手想伸进市舶司呢。他们若得逞了,又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马士英点点头,市舶司是下金蛋的母鸡谁都知道,若不是自己出手,这市舶司会成什么样也难说。本来想的没个三五年难成气候,自己也只当是为孙女加个陪嫁,却想不到这小家伙倒是理财的好手啊:“没什么,朝廷刚好缺乏用度,你这些钱也别献了,把市舶司转给朝廷吧。”
这下换成朱慈煃愣在当场了。开玩笑,自己辛辛苦苦搞出来,让别人占了便宜?这老爷子脑袋秀逗了不成?就算你忠于朝廷,也不必这样吧,想从自己口中夺食,门也没有:“爷爷何处此言?朝廷还却这点碎银子么?”
“碎银子,你这孩子,一年上百万的厘金居然说碎银子,你倒是好气魄。养兵、百官开销、皇室库用、地方维持本就捉襟见肘了,缺钱啊。更何况北方女真作乱,南下的难民是一批一批的,朝廷又没钱赈济。皇上几次想加税,都被我栏下了,有你这笔钱,灾民(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