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部分阅读
臣的冲击给清军带来了一定的混乱,但阿济格也不是吃干饭的,在他迅速的调整之下,满清军稳住了阵脚,一支支军队也围了上来,不断的锁死王辅臣的进兵路线。王辅臣杀的是血染征衣,浑身的盔甲都是血,麾下损失也不少。只是杀到兴起之时,大声呼叫,如猛虎一般扑向敌人。王辅臣麾下将士也是勇气倍增,跟随王辅臣一路突击、突击、再突击。
姜骧在城上看出势头不妙,在这样打下去,这些骑兵损失太大了。而且挫清军锐气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不需要在多做伤亡了,后面的守城战才是重头,立即下令鸣金收兵。
等王辅臣一身血衣回来后,却在生气,杀的好好的,为什么要鸣金?军令他可不能违抗,眼看着他就可以冲入阿济格中军了,真是让他恼火。不过他不敢对姜骧发火罢了,在别人的提点之下,他也明白了,阿济格的中军根本就是等着他的陷阱,阿济格好歹也是名将,那么容易被打败?
这一仗虽然未得全胜,但是王辅臣指挥骑兵纵横驰骋,也给他赢得了一个外号‘马鹞子’。
阿济格与姜骧开始了在忻州漫长的对峙,攻城战是满清的弱项,而姜骧部下却是众志成城,誓死抵抗满清人的进攻,这仗就进入了僵持。
阿济格被拖在这里,别人可没闲着。尤其是甘肃张勇部,发展势头非常之快,满清本在甘肃的力量就不强大。现在被张勇打了个灰头土脸,甘肃巡抚张文衡也被围在兰州城,做最后的挣扎了。一旦兰州陷落,整个甘肃就不属于满清了。
襄阳的王光恩部在做足了姿态后,也开始向四川挺进,他们的作用就是牵制四川省内的清军,让他们无暇回援陕西。支持四川境内军务的祜里布,现在也是如坐针毡。四川境内本就不稳,豪格一路之上屠杀太过,让满清的统治很不稳当,现在更是危机重重。陕西一乱,后路被切断。襄阳王光恩部又一副大举入川的姿态,让祜里布很难应付。
对于满清朝廷将所有屠杀归于张献忠一事,祜里布也是无奈。百姓们虽然无知,但是谁搞了屠杀,心中却是清楚的很。就算自己传檄四方,说这些人全部是张献忠屠杀的,谁也不会相信。现在四川境内残余的百姓本就不是很多,对于清军又是恨的刻骨铭心,简直就是火药桶,一点就炸。
若是满清能平稳的掌握政权几年,慢慢平复战争创伤,也许还有可为。可现在这个局势下,真的很难办了。难道把四川的百姓全部杀光?虽然已经被满清人杀的差不多了………………
王光恩的军队并不是太可怕,可怕是他身后的昭武朝廷,大明自朱慈煃登基之后,声势大涨,军队更是连战连胜。就算打败了王光恩,要是得不到及时的支援与补充,等朱慈煃的后续军队来了,祜里布也就没有办法了,四川民众不会承认他们的。
现在他就是在犹豫,是该回军陕西平乱呢?还是原地等待朝廷的旨意?这军情如火,北京方面都在想什么呢?在不来命令,他祜里布只好先行发兵了。满清南征受损太过严重,这支八旗兵丁不能就这样丢在四川。
....
七十六章进军准备
南京城外,新兵训练营中,一队队新兵热火朝天的训练,嘹亮的喊声远远可闻。朱慈煃轻车简从,只带着三名从人来到了训练营之外。
站岗的士兵非常敬业,在朱慈煃一行人靠近之后立即予以警告:“军营重地,闲杂人等请离开。”
朱慈煃并没有发怒,这军规是他自己定下的,他也不会自己触犯。只是温和的说到:“去找一下杨斌大人,旧人来拜访他了。”
听到朱慈煃的话语,站岗的士兵却没有动步子:“将军事忙,有什么事情你就告诉我吧,我会转达给将军的。”
这下朱慈煃的从人忍不住了,他们是皇帝御前的侍卫,什么时候遭遇过这等无视?当即一个雄壮的汉子就冲了上来,闪电一般的把卫兵抓了起来,和拎小鸡一样提了起来:“臭小子,你知道在你眼前的是什么人吗?敢这么说话,活的不耐烦了吗?”
“你…………干……什么……”被拎起来的卫兵气都有点喘不过来了,说话也结结巴巴。
一见对方动粗,其他的卫兵立即围了上来,刀剑出鞘、更有几支火统对准了闹事的侍卫们。里面一个低级军官走了出来:“什么人在这里撒野?不知道这里是军营吗?想死了不成?”
朱慈煃这时候出声:“黑熊,把人放下,好好说话。”
听到这位的称呼,在看他的长相身材,这一声黑熊还真是贴切。朱慈煃的声音一传出来,那边出来的军官却愣了,在没有刚才的嚣张,凝神看向朱慈煃,等他看到朱慈煃脸色一下变了,翻身拜倒在地:“皇上…………”
万岁还没出口就被朱慈煃打断:“认出来了?不错,我是老黄。杨斌呢?老朋友来了他也不让见见?”
听到朱慈煃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这小军官也起来会意的说到:“黄大人稍等,我这就去叫杨将军。”
“不必了,带我进去看看吧,没有问题吧?”
“当然没有问题,没有问题。”
在带领之下,朱慈煃进入军营之内,到了无人之处,这名军官立即请罪:“门口的卫兵不认识您,请您饶恕他们,有什么罪过卑职一人承担。”
朱慈煃却是问起了其他:“你怎么认识我?”
“卑职曾在朱同山将军麾下,见过王爷几次。”
朱同山,原来是他啊,这大棒槌,因为一直跟在朱慈煃身边,劳心劳力。小理被朱慈煃赐姓朱,这是无上的荣誉,朱慈煃有些奇怪:“你既然是我侍卫出身,怎么会跑来当这么个小官?记得侍卫外放,最少也是连长啊。”
“那个…………卑职犯了点错误,被打成小兵,北伐积功又升为班长的。”
朱慈煃哈哈一笑,他可没有闲心官这些:“不用叫杨斌了,带我在训练营中看看吧。你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大体情况。”
金志这一下是喜形于色,终于熬出头了,若是皇上满意了,都不用说,以后自己的前途就好办了。本来皇帝侍卫出身的人,在军中应该很顺利,只是自己当年不小心硬来,弄大了姑娘的肚子,差点没被斩首。虽然娶了那姑娘了事,却成了小兵,想升职比别人难不少呢。
“是,大人您请,这边是新兵的营房。”朱慈煃既然不愿意表漏身份,金志也很小心的避开了称呼。
营房建设的还是不错的,只是因为条件所限,有些味道是很正常的。朱慈煃也不在乎,虽然看了看便问到:“今年新兵的素质如何?”
“那是没的说,现在招兵的条件那么苛刻,精挑细选之下,全都是最棒的汉子。和以往的那些充数的兵完全不一样。”
“你知道这个新兵营有多少人?”
“训练一年,马上要编入各个部队的有一万一千余人。刚刚招募来,训练了一个月的有七千二百人。”
“呵呵,你倒是很清楚啊。”
金志也有些得意了:“好歹也是您身边出来的人,什么都不知道,那不是折了您的面子么!”
“你也算有心,可愿意再去冲锋陷阵?”
“万死不辞。”
朱慈煃不理会他高兴的神色,继续问到:“这些训练好的士兵能否立即投入战斗?”
“您就放心吧,杨将军操练他们很用心,这些人只要发了武器,立即就能上战场。就是那些吹的厉害的八旗兵也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看着正在操练的士兵们,朱慈煃也很满意,南京附近这样的新兵训练营一共建立十六座。随着这几年国力的恢复,招募的士兵条件也非常苛刻,训练时间也非常之长。刚是训练就要一年,时间不够的想上战场也没门。
朱慈煃麾下大量的编制需要士兵,当初北伐时候每个师只有三千人,只是把架子搭了起来。现在在不断的补充,一个师标准编制一万一千人。以北伐的老兵为骨干,很快就能带起战斗力。
回到皇宫之后,朱慈煃立即召来了陈子壮:“现在国库中能调拨出来多少粮饷?”
陈子壮一听朱慈煃说这个,要打仗啊,马上脸就成了苦瓜:“老臣无能,现在处处用钱…………”
朱慈煃一摆手:“朕不想听这些,别吐苦水,告诉朕,能出动多少兵力就行了。”其实国库里是什么情况,朱慈煃心中门清,只不过不是他亲自理财,有些事情他自然不会去想,所以才问陈子壮,这国库中很多钱粮都是预支出去的了。
陈子壮脸色连变了几回:“启禀皇上,新军十万,一年所需还是可以支持的。”
新军十万,一年时间,还算可以。毕竟新军之中,装备着大量火器步枪,不再是以往的冷兵器时代,每人发个武器盔甲就能上阵打仗的。火药子弹,炮弹辎重等等方面绝对是吃钱的老虎。再说以陈子壮稳健的性格,这数字绝对是保守数字,在翻上一倍都不会有问题。
“够了,朕要拿回河南,河南乃百战之地,亦是中原腹地。拿回河南,满清就离灭亡不远了。”
“陛下,云南那边依然在作战,靡费甚大,此时全面进攻满清,国力有些吃紧。”
“云南那边你不用担心,李锦已经击败了沙定州叛军主力,朕已下诏让他们在三个月内结束叛乱了。南洋那边源源不断运回来的钱粮应该足以支撑朕拿回中原吧?”
陈子壮依然是苦瓜脸:“那是没有问题,只是陛下,国库之中,不能有多少用多少啊。去年广东水灾、今年湖南蝗灾都是由南洋运回来的钱粮贴补的。若是战事持续太长,耗费过大,一旦再有灾害,怕是难以支撑。”
“朕会以最快速度解决战争,你就别吐苦水了。”朱慈煃也是无奈,统治的领土越来越大,却因为地方大了,这灾害也多了。很多被反贼与满清肆虐过的地方恢复生产还需要一些时间。
只是现在却是十分有利的时机,自己的军队已经准备完毕。而满清忙于西北之乱,只要自己出重拳打掉河南洪承畴的部队,满清人势必掉回阿济格防御,这就是对山西姜骧部最有力的支援。山西姜骧、甘肃张勇,陕西王永强三部现在都干的是如火如荼,只要压制了满清军,西北地区就能回到大明的治下,自己也能省却很多麻烦。
“陛下,王光恩加急文书。”
王光恩?他那里又出了什么问题不成?正在筹划北进呢,别在这里弄出什么麻烦事,朱慈煃的眉头有些纠结。
....
七十七章无令而行
王光恩的奏报与军法处的报告几乎是同时到达,满清在四川大军动了,祜里布在没有北京方面的命令下,私自做了决定,退出四川,回军陕西。
祜里布的决策还是很正确的,陕西王永强部一旦控制了陕西,那祜里布的军队真就成了瓮中之鳖了。秦岭横亘在陕西四川之间,凭借这道天险,王永强可以很轻易的抵御住祜里布的大军。而襄阳王光恩部又一副大举入川的样子,祜里布想沿江东进也做不到,只会被缠死。唯有从陕西回河南,在到北京,陕西虽然叛乱,可大部分地区还在满清手中,一旦失去着条生命线,祜里布的大军会被困死在四川。
祜里布的行动也影响着一系列的行动,王永强虽然反叛得到各种势力支持,但是想拿下陕西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祜里布大军若到,战况难明。更不要说一旦祜里布放弃陕西,入河南,与山西的阿济格部会师,河南也就不好打了。
正准备举兵进入河南呢,这祜里布的行动就显的至关重要了。祜里布手下兵源不多不少,却很可能成为一股威胁到自己的力量。这些人马多是豪格入川之时的部属,豪格被调回北京幽禁‘自杀’,这些人心中本就多有不满。本来朱慈煃还想做一做策反工作,却一直没有什么成效。
这支军队也是汉八旗人多,满蒙八旗人少。只是豪格统帅一方,确实很有手段,他下令在四川进行大屠杀政策,也将这些汉军将士牢牢的困在了他的战车之上。这些汉军将士就是想投降大明,也要想想自己干过些什么,亲手屠杀了那么多川中百姓,就是投降了又能有什么好下场不成?
既然是大明皇帝下令赦免,可谁能保证别人不秋后算账?若是在朱慈煃举兵北伐之时投降,还能戴罪立功,现在来说,人家要不要你投降都成问题,自然要多做思量了。
随着新的情报,朱慈煃立即作出调整,派出使者告诉王永强,让其作出战略调整,以关中地区为先,小心防备祜里布,现在堵截是来不及了,只有小心防御了。小理同时发出诏令,刘国轩在河南威压洪承畴亦作出调整,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满清形成威胁,让阿济格部增援。同时,就是祜里布到了陕西,也必然会被立即调往中原腹地河南,不会在陕西停留太久。
同时命令王光恩部,加速入川,入川之后,后续官员会立即到任,帮助川中受尽苦难的百姓恢复生活。北伐准备亦不做延迟,拿下河南,就可以策应山西、山东义军,让满清更加顾此失彼。
“我们是很不好受,但满清更不好受。现在局势对我方十分有利,绝不能放弃这个时机。西北之地的问题可以以后慢慢解决,拿下中原,势在必行。”
随着朱慈煃一锤定音,朝廷上下一片忙碌。这个时候朱慈煃又召来了胡大海。
“胡大海,这次朕准备让你北征高丽,可有信心?”
胡大海一听打仗,眼珠子了亮了:“绝不负陛下之令。”
“嗯,你多做准备,一直以来,你都在海军之中。这次是登陆作战,高丽没有什么军队,只是高丽是关外的屏障,满清人不会坐视不理,你也要做好打苦战的准备。”
胡大海一头拜了下去:“陛下,臣下不怕苦。”
“好,你的军队要随时做好出击的准备。至于什么时候出发,会有人通知你的。”
海军绕到敌后进行攻击,自然是河南那边打起大战的时候最好。关外是满清人的根基,他们怎么会不紧张?可现在满清人的兵力是捉襟见肘,一旦大军全部在河南与自己鏖战之时,怪外报险,看他们如何处理。
北京现在也是一片忙碌,多尔衮现在拖着病体处理日常事务,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但是他却不能放下一切去修养,局势艰难,他怎么离得开?不少人的心思已经动摇,朝廷之中,主张回到关外的满清人也越来越多,当初入关之时,就有很多人认为满人太少,难以统治这数量庞大的汉人,要做好回到关外的准备,现在这样的主张更是多了。
“主子,用一点吧,你这一天只吃了半碗燕窝粥,这可不行。太医们等候多时了,让他们给您瞧瞧吧。”
“让他们滚蛋,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这些也端下去,没心情吃啊。”多尔衮现在感觉血都要冲顶了,局势败坏到这个程度,他真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了。外部形势就不说了,就是八旗内部的形势也越来越恶化了。随着他大量支持者的死亡,八旗权贵也在不断的挑战他的心理极限,多尔衮毕竟风光的太久了,眼热的人太多了。
小皇帝顺治更是不甘寂寞,不断的收取本该属于他的权力。多尔衮对福临是不屑一顾的,但是福临这娃娃身后可有个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孝庄),这个女人很不一般。多尔衮好色无比,对她也是垂涎已久,不过这女人的厉害让多尔衮颇为头痛。现在都到了有贼心没贼胆的地步了,有这个女人在,顺治的皇帝之位非常稳固,强势如多尔衮者亦不敢妄想。
随着福临的年级越来越大,自然越来越不能容忍多尔衮的擅权,他堂堂一国之君,见了多尔衮都要称一声‘皇叔父摄政王’。那一个皇帝能忍受的了这个?虽然在发愁满清局势的不稳,可同时却也是扳倒多尔衮的时机越来越近了。因为多铎被俘的问题,他已经多有责难于多尔衮,不过想靠这些扳倒多尔衮还是相当有难度的。
“主子,郑亲王来了。”
正在烦心的多尔衮更加烦恼,济尔哈朗这个时候跑来做什么?济尔哈朗这家伙,一向是明哲保身,并不愿意掺和朝政。这几年在多尔衮面前唯唯诺诺,加倍小心,可惜仍免不了受排斥受打击,被多尔衮不断的找碴,完全没有郑亲王的威势。
如此艰难时刻,济尔哈朗来找自己做什么?多尔衮对于这个习惯当缩头乌龟的家伙心里想什么,也是吃不准。
....
七十八章御驾亲征
济尔哈朗来,一改以往唯唯诺诺之形象,让多尔衮非常奇怪。这会他心情极度糟糕,勉勉强强的维持住表情:“郑亲王可是稀客啊。”
济尔哈朗也很直接:“摄政王,请废除‘剃发易服令’并削减少税收吧。现在四处皆有反叛,我们也该反省下自身了,不能一错再错了。”
“废除‘剃发易服令’?那以后我们如何统治汉人?汉人数百倍与我,若不摧毁其信仰,我们如何能统治的了?”
济尔哈朗此时却是毫不相让:“摄政王!现在汉人之信仰在南京昭武朝廷之中,消灭朱慈煃才是根本。”
“当初实施‘剃发易服令’时,你不是全力支持的吗?”
“此一时、彼一时。彼时明朝暗弱、人心丧失,在我大清天军之下毫无还手之力,没有一丝威胁。汉人群龙无首才可以那样做。此时,逆贼朱慈煃气焰滔天,传遍天下。远的不说,就是这京畿之地中,也不知道有多少汉人子民翘首期待明军到来。此时在不实施仁政,我等何以为继?”
“何以为继?郑亲王你难道不了解大清现今之状况吗?连太后都将自己的用度缩减以资军用,削减税赋?你说的轻巧,四处需要的钱财,如何筹备?咳咳…………”多尔衮一急,咳嗽了几下,咳完之后,捂嘴的手帕已经是殷红一片了。
“我当然了解现在的局势,难道这样的重税之下就能筹备到足够的军资吗?”
“筹的一分是一分。”
“摄政王,绿营与汉八旗官兵已经半年没有开饷了,在这样下去,他们会造反的!”
“不是让他们就粮于地了吗?”
济尔哈朗一拍大腿:“摄政王,这些人大多驻扎在京畿,难道让他们祸害京畿地方吗?若不是统兵将领极力弹压就要出大事了。”
多尔衮心中恼怒,这家是好当的吗?外面看似乎风光无限,可内中却是一肚子辛酸:“罢了。‘剃发易服令’的废除,明日上朝,请皇上定夺,税赋之事,不必多言。至于汉军将士,不用去管,不日他们就将开赴河南。”
济尔哈朗也没有办法了,现在河南告急,洪承畴几乎到了一日一件的求援。可现在朝廷能动用的力量只有阿济格带往山西平叛的大军,京畿地区的八旗兵是不能动的,剩下的只有这些汉军降军了。不过这些人去了河南,大多也只会成为炮灰,全归洪承畴调遣,而洪承畴的任务,就是在阿济格平定山西叛乱之前守住河南。
祜里布回军陕西的消息也到达了,河南就显的很关键了。虽然祜里布麾下这支军队因为主帅豪格被多尔衮搞掉,怨愤不小。可他们大多也是正规的八旗兵,不会在这个时候闹事的,用的好了,河南就稳当了。
满清这边乱哄哄的,大明一样慌乱,因为朱慈煃忽然下旨准备御驾亲征。这可不是小事情,皇帝岂可轻动?就算这一场战争大明占尽了优势,但是谁能保证万无一失?也幸好现在马映寒产下一子,要不然这些大臣是打死也不会让朱慈煃御驾亲征的。因为朱慈煃现在太金贵了,一旦他有失,刚刚好转的南方局势立马就能崩溃。
地方督抚之中,与朱慈煃不是一条心的人依然有很多,还需要不少时间去清除。要是现在朱慈煃有个意外,继承人尚在襁褓之中,和没有皇帝不是一个样子了?南京的宗室也有不少,野心现在也许没有,可一旦朱慈煃不在了,那可就难保了。
“不可啊,自古皇帝御驾亲征,若非逼不得已,就是有必胜之把握。皇上,您只需派遣一员上将即可!”
对于群臣的劝说,朱慈煃是无动于衷:“满清杀我子民,夺我国柞,现在正是最好的出击时刻。若不应时而动,朕愧对列祖列宗。众卿不必在劝,此战,朕————志在必得。”
朱慈煃之坚定,超乎大家的想象,连数位大臣死谏都拦不住。最后还是马士英出面解围,他的理由很简单,天子銮驾,岂能随意?各地驻跸之行在也需好好整理,但凡皇上所经之处,百姓必然沸腾,感受皇恩。
在马士英的安排下,朱慈煃的行程从南京到归德府(商丘)前线,行程时间大约为七个月,比龟速还龟速。同时私下里有将这个消息投给刘国轩,让他火速进行决战,将洪承畴部打成残废,等朱慈煃到的时候,意思意思走走过场就行了,万万不可让圣上亲临战场,其中火候让刘国轩自己掌握,相信他能明白其中意味。
朱慈煃的皇帝銮驾还在准备呢,大量的军队辎重、兵器火炮和不要钱一般、源源不断的送向前线。连一向死抱着钱不放的陈子壮都变的好说话了,大开方便之门。只要打胜,简直是要什么给什么!
可以说,朱慈煃还没有御驾亲征呢,这御驾亲征的效果就出来了。这个消息自然是瞒不住的,很快大江南北都知道了朱慈煃即将亲征的消息。不过马士英坐镇南京,常发被委任为南京卫戍、掌握着南京附近七个师八万余精兵。如此安排倒也让别有用心的人不敢轻动,毕竟军法处凶名太盛,又是无孔不入,让人有心没胆…………
而朱慈煃此举传到满清统治地方,各地百姓可以说是弹冠相庆。虽然在外面不敢表达出来,但是在家中却一个个伸长着脖子等待明军的出现,他们被满清人压榨的太狠了,实在是不堪重负了。
归德府、明军大营之中,刘国轩将所有的将领军官全部叫来:“诸位,陛下决定御驾亲征,你们认为如何?”
“好啊…………”“皇上万岁…………”之声响成一片。
却被刘国轩一声大喝打断:“好个屁。你们不觉得耻辱吗?区区一个洪承畴,居然要万岁亲征?我们这些带兵的都是干什么吃的?连一个小小的洪承畴都拿不下,居然要让皇上亲自出征?我们还称什么英雄?道什么好汉?”
随着刘国轩的骂声,众人一片肃然,悄无声息。刘国轩拍着桌子吼到:“在这里本帅不多说什么了,都回去给我用心准备,各种补给明日就会加倍配发到各师。下月若在拿不下归德、灭不掉洪承畴,老子带着你们一块去跳黄河,一个都别想跑掉。”
“是…………”随着一阵气壮山河的回答,将领们个个都是脸红脖子粗的出去准备。正如主帅所言,要是陛下到来之时,他们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还打不掉洪承畴,那他们真的可以全部去跳黄河了。洪承畴虽然难缠,可他的劫难也就快到了。
....
七十九章外籍雇佣兵
明军北伐军大举出动,顿时让洪承畴的心乱了,别看他现在手下的兵丁似乎在数量上并不落下风,但是其素质却是没有办法和明军比。刘国轩指挥的五万兵马,皆是百战精锐,而洪承畴部下八万多人,却没有多少值得信赖的士兵。作为一个汉官,他一样受到了所有汉官都遭遇到的问题。满汉之别,一些满大爷他很难指挥。
现在他部下六千八旗兵都是听都统鄂兴阿的,他的命令,人家想执行就执行,不想执行他还真没有太多的办法。幸好鄂兴阿还算配合,要不然他对这些人真是要头大到爆了。其余的军队大部分是左梦庚投降带来的明军,还有一部分是新招募的健勇。为了招兵,他在河南推出新的举措,就是当兵之后,家中的税赋可以减半。这条政策的出台,让不少人都加入了军队,因为满清现在的税赋太重了,加收摊派的名目举不胜举,很多人只有通过参军让家中减少负担,从而活下去。
洪承畴通过各种办法,维持着着八万大军,已经是劳心劳力了。现在北伐军又一次大举进攻,让他很茫然。小理现在明军很善于攻心,大将南北,黄河两岸,大量的汉人百姓官兵都有向明之心,连洪承畴军中亦不例外。可洪承畴明知道这样,偏偏却无法阻止。将这些人都杀掉或者赶走,那军队不得乱了?
前线一副箭拔弩张的局势,南京这里,萧无却给朱慈煃带来了一份很特殊的礼物。被萧无弄的一头雾水的朱慈煃,到得校场之上,一看,果然是惊喜,真是有视觉效果啊。
三千余名黑人,齐刷刷的站在太阳底下,那黑的叫一个亮啊,真是可以反射阳光了。这些黑人都穿着明军的衣甲,拿的也是明军的制式武器,让无数人看怪物一般的看着他们。
朱慈煃指着这些黑人问到:“这些人是怎么弄来的?”
见朱慈煃并不惊讶,萧无也有些意外,不过想想,这黑人在中原虽然稀奇,却不是没有人知道,当下解释到:“启禀圣上,这些咖吠哩人都是南洋那些红毛鬼的奴隶,。臣在与红毛人的战斗中见这些黑色番人力大温顺,又服从命令,在我们击败了红毛鬼之后,臣就做主招募了一些黑番,带回来给圣上您看看,图个乐子。”
黑人,爆发力强,体质好,而且很忠诚。当军人是很好的材料,冷兵器时代这些人非常骁勇、悍不畏死。朱慈煃当即问到:“你们一共俘虏了多少这样的黑人?”
“上万名吧。”
“其他的怎么处理了?”
“还在南洋,这些人干活很勤快。与南洋土著完全不一样,那些南洋土著中也有一些黑色的,可比起这些人,就是兔子和野牛之间的对比了。”
非洲的黑人奴隶在这个时代非常的有名,朱慈煃也来了兴趣:“这些人会使用火器吗?”
“当然,在与我军作战中,这些奴仆军队给我们带来了相当的麻烦,甚至比红毛人的军队还棘手,他们对于火器并不陌生。”
朱慈煃来了兴趣,走到校场之中,指着一个黑人:“你过来。”
那名黑人受过简单的训练,汉话虽然说的结结巴巴,可‘皇上万岁’几个字还是能让人听懂。只是这腔调,弄的朱慈煃直皱眉头,只是过去摸了摸这名黑人士兵的肌肉,感觉相当的健壮。拍了拍手,朱慈煃一个手刀斩在黑人士兵的脖子上。‘碰’的一声,一个雄壮的躯体如牛一般倒在地下,过了大约十秒的时间,这家伙甩着头站了起来,奇怪的看着萧无,一副询问的样子。
朱慈煃心中赞叹,果然是好体质,一般人被自己这一下,直接就能打晕。这家伙真是结实。朱慈煃只是试验,可旁边的人却以为朱慈煃恼怒这名黑人,哗啦一下将这名黑人按倒在地,等待朱慈煃进一步处罚。萧无也纳闷,难道陛下看这个黑人不顺眼?
“放开他吧,朕只是试验一下他们的体质。这个小伙子不错,赏他十两银子。”说完朱慈煃转身走开,这名黑人士兵却非常奇怪的捧着一锭银子发呆。
来之前,已经告诉他们,来检阅他们的是大明帝国至高无上的皇帝。这位皇帝打了自己一下,却给了一块银子。他们也清楚,银两是钱币,这还真是好事,挨了一下打,就给了这么多钱。做为奴隶,他们被鞭打是很正常的事情,那里会有什么补偿?也许就是这么一件很小的事情,却让这支黑人军队在以后的作战中,异常的勇猛也异常的忠诚,创造出一支外籍雇佣军团的威名。
“这支军队是否可以送上战场?”
萧无心算了一下:“现在怕是还不行,他们基本都不懂汉语,需要一段时间学习,要不然根本听不懂命令。当然,要是作为敢死队的话,倒是可以,他们的统领能听懂汉语。”
朱慈煃摆手:“那就让人教导他们一段时间吧,这么一支军队忽然出现,相信满清人也会惊慌失措,以为是在和鬼搏斗。朕刚才也试了一下,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很不错,只要调教得当,将是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嗯…………这样的奴隶,你让南洋那边多送一些回来,成立一支外籍雇佣军也是不错的嘛,呵呵。”
萧无一想也是,这些人自己初见之时也是吓了一跳。若是成规模的出现在战场之上,别人八成会以为是地狱的恶鬼呢。黑人的长相在他们眼中都是一个样子,满清更是没见过什么黑人。而黑人们的战斗力也确实强,加以训练,当是一支劲旅。
“皇上英明,这些番人很听话,打仗也不怕死,是很好的士兵,这样一支军队,必然让满清人震惊。”
“不说这些了,你回头盯着点。海军不能歇下来,登陆高丽,威胁关外,还要海军出大力呢,下南洋辛苦你了,只是现在却不能让你休息。”
萧无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标准的战争狂,一听有仗打,立马精神百倍,可随即就蔫了下来。是要打高丽,威胁关外,都是需要海军出动,可是朱慈煃快要御驾亲征了。他和马士英必然要坐镇南京,他想去前线,那却是想也别想了。
....
八十章豫东粮仓
归德城内一片忙碌,民夫在驱赶之下,搬运着守城物资、修葺着城墙。洪承畴也知道,就算把城墙加的再高也没用,在明军大量火炮之下,必然会被撕裂。现在明军的集中打发就是这样,集中所有的火炮对一段城墙不断轰击,在坚固的城墙也扛不住。城墙一旦坍塌,明军就会像潮水一般冲进来。
洪承畴没有办法,为了避免与明军野战,只有守城。因为野战更不是对手。兵力占据优势又怎么样?战力差的太大了,徒然送死而已。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调拨火器,可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和明军没有办法比,他手上的资源太少了。满清朝廷又对火器限制十分严格,他现在这样已经是违规了。可他根本不在乎,战争已经不是那些高坐在北京的大佬们想象的那样了,没有足够的火器,根本没有办法与明军对垒。
“大人,您休息一下吧,这里末将盯着就是了。”
洪承畴摇头:“夏将军,明军已经大举出动,眼看就要攻城了,我们又是退无可退,我不盯着点,怎能安心?”
“我们兵多将广,就算他明军火器精锐。可战争拼的是兵卒勇悍,将领运筹。有大人坐镇,明军必然失败。”
“你也别安慰我了,你在我帐下很久了。说句实在的,这场战争,我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若不是念着先皇的恩德,我都有归隐之心了。”
“大人岂可轻言胜负,末将拼死也保得城池。大人请到开封坐镇,这里交给末将。”
“唉…………”洪承畴也知道自己说的是丧气之语,可**凡胎又怎么架得住炮弹子弹?他得正视这个问题,明军虽然数量上少于他们,但是其士气、装备,都比他们强很多,事实不容辩驳啊:“也罢,若事不可为,便往开封来。你我在开封与明军决一死战。”
洪承畴离开了归德,他是无可奈何,明军大举进攻,他再不走,怕是就要陷在归德了。他现在身上挂着一大堆职衔,统御着整个河南前线,在这里与明军决战是不现实的,唯有退却,凭借开封做最后的抵抗了。归德这里若是挡不住明军,那他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因为归德是豫东粮仓,没有了归德,大军的后勤将更加困难。
一直以来,洪承畴千方百计的想将明军抵挡在归德以外,本来还算成功。可这个月内,明军如同发疯了一样,在各条战线上疯狂进攻,将洪承畴经略已久的豫东防线冲了个乱七八糟。连归德也在明军兵锋之下,现在明军更是大举出动,一副不拿下归德誓不罢休的样子。
洪承畴离开了,夏曙也就没有了负担,他决定与城共亡。他只要留下了一万军队,其余人马都让洪承畴带去开封了。这一万人野战或许不足,可守城却足够了。归德城中,所有男丁全部被征召为壮丁,参与守城。在军队的威胁下,百姓们只有屈服,他们是从心底里想明军赶快打进来,省的在过这样的日子了。
又一日的朝阳初生,明军的旗号隐隐可见,夏曙亲自立在城墙之上,等待着明军的到来,他要为洪承畴流尽最后一滴血。对于满清,他没有什么想法,只是对于提拔他的洪承畴,他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觉悟。
当黑压压的明军到达之时,却没有开始攻城,叮叮当当的开始安营扎寨,一副打持久战的样子。(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
姜骧在城上看出势头不妙,在这样打下去,这些骑兵损失太大了。而且挫清军锐气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不需要在多做伤亡了,后面的守城战才是重头,立即下令鸣金收兵。
等王辅臣一身血衣回来后,却在生气,杀的好好的,为什么要鸣金?军令他可不能违抗,眼看着他就可以冲入阿济格中军了,真是让他恼火。不过他不敢对姜骧发火罢了,在别人的提点之下,他也明白了,阿济格的中军根本就是等着他的陷阱,阿济格好歹也是名将,那么容易被打败?
这一仗虽然未得全胜,但是王辅臣指挥骑兵纵横驰骋,也给他赢得了一个外号‘马鹞子’。
阿济格与姜骧开始了在忻州漫长的对峙,攻城战是满清的弱项,而姜骧部下却是众志成城,誓死抵抗满清人的进攻,这仗就进入了僵持。
阿济格被拖在这里,别人可没闲着。尤其是甘肃张勇部,发展势头非常之快,满清本在甘肃的力量就不强大。现在被张勇打了个灰头土脸,甘肃巡抚张文衡也被围在兰州城,做最后的挣扎了。一旦兰州陷落,整个甘肃就不属于满清了。
襄阳的王光恩部在做足了姿态后,也开始向四川挺进,他们的作用就是牵制四川省内的清军,让他们无暇回援陕西。支持四川境内军务的祜里布,现在也是如坐针毡。四川境内本就不稳,豪格一路之上屠杀太过,让满清的统治很不稳当,现在更是危机重重。陕西一乱,后路被切断。襄阳王光恩部又一副大举入川的姿态,让祜里布很难应付。
对于满清朝廷将所有屠杀归于张献忠一事,祜里布也是无奈。百姓们虽然无知,但是谁搞了屠杀,心中却是清楚的很。就算自己传檄四方,说这些人全部是张献忠屠杀的,谁也不会相信。现在四川境内残余的百姓本就不是很多,对于清军又是恨的刻骨铭心,简直就是火药桶,一点就炸。
若是满清能平稳的掌握政权几年,慢慢平复战争创伤,也许还有可为。可现在这个局势下,真的很难办了。难道把四川的百姓全部杀光?虽然已经被满清人杀的差不多了………………
王光恩的军队并不是太可怕,可怕是他身后的昭武朝廷,大明自朱慈煃登基之后,声势大涨,军队更是连战连胜。就算打败了王光恩,要是得不到及时的支援与补充,等朱慈煃的后续军队来了,祜里布也就没有办法了,四川民众不会承认他们的。
现在他就是在犹豫,是该回军陕西平乱呢?还是原地等待朝廷的旨意?这军情如火,北京方面都在想什么呢?在不来命令,他祜里布只好先行发兵了。满清南征受损太过严重,这支八旗兵丁不能就这样丢在四川。
....
七十六章进军准备
南京城外,新兵训练营中,一队队新兵热火朝天的训练,嘹亮的喊声远远可闻。朱慈煃轻车简从,只带着三名从人来到了训练营之外。
站岗的士兵非常敬业,在朱慈煃一行人靠近之后立即予以警告:“军营重地,闲杂人等请离开。”
朱慈煃并没有发怒,这军规是他自己定下的,他也不会自己触犯。只是温和的说到:“去找一下杨斌大人,旧人来拜访他了。”
听到朱慈煃的话语,站岗的士兵却没有动步子:“将军事忙,有什么事情你就告诉我吧,我会转达给将军的。”
这下朱慈煃的从人忍不住了,他们是皇帝御前的侍卫,什么时候遭遇过这等无视?当即一个雄壮的汉子就冲了上来,闪电一般的把卫兵抓了起来,和拎小鸡一样提了起来:“臭小子,你知道在你眼前的是什么人吗?敢这么说话,活的不耐烦了吗?”
“你…………干……什么……”被拎起来的卫兵气都有点喘不过来了,说话也结结巴巴。
一见对方动粗,其他的卫兵立即围了上来,刀剑出鞘、更有几支火统对准了闹事的侍卫们。里面一个低级军官走了出来:“什么人在这里撒野?不知道这里是军营吗?想死了不成?”
朱慈煃这时候出声:“黑熊,把人放下,好好说话。”
听到这位的称呼,在看他的长相身材,这一声黑熊还真是贴切。朱慈煃的声音一传出来,那边出来的军官却愣了,在没有刚才的嚣张,凝神看向朱慈煃,等他看到朱慈煃脸色一下变了,翻身拜倒在地:“皇上…………”
万岁还没出口就被朱慈煃打断:“认出来了?不错,我是老黄。杨斌呢?老朋友来了他也不让见见?”
听到朱慈煃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这小军官也起来会意的说到:“黄大人稍等,我这就去叫杨将军。”
“不必了,带我进去看看吧,没有问题吧?”
“当然没有问题,没有问题。”
在带领之下,朱慈煃进入军营之内,到了无人之处,这名军官立即请罪:“门口的卫兵不认识您,请您饶恕他们,有什么罪过卑职一人承担。”
朱慈煃却是问起了其他:“你怎么认识我?”
“卑职曾在朱同山将军麾下,见过王爷几次。”
朱同山,原来是他啊,这大棒槌,因为一直跟在朱慈煃身边,劳心劳力。小理被朱慈煃赐姓朱,这是无上的荣誉,朱慈煃有些奇怪:“你既然是我侍卫出身,怎么会跑来当这么个小官?记得侍卫外放,最少也是连长啊。”
“那个…………卑职犯了点错误,被打成小兵,北伐积功又升为班长的。”
朱慈煃哈哈一笑,他可没有闲心官这些:“不用叫杨斌了,带我在训练营中看看吧。你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大体情况。”
金志这一下是喜形于色,终于熬出头了,若是皇上满意了,都不用说,以后自己的前途就好办了。本来皇帝侍卫出身的人,在军中应该很顺利,只是自己当年不小心硬来,弄大了姑娘的肚子,差点没被斩首。虽然娶了那姑娘了事,却成了小兵,想升职比别人难不少呢。
“是,大人您请,这边是新兵的营房。”朱慈煃既然不愿意表漏身份,金志也很小心的避开了称呼。
营房建设的还是不错的,只是因为条件所限,有些味道是很正常的。朱慈煃也不在乎,虽然看了看便问到:“今年新兵的素质如何?”
“那是没的说,现在招兵的条件那么苛刻,精挑细选之下,全都是最棒的汉子。和以往的那些充数的兵完全不一样。”
“你知道这个新兵营有多少人?”
“训练一年,马上要编入各个部队的有一万一千余人。刚刚招募来,训练了一个月的有七千二百人。”
“呵呵,你倒是很清楚啊。”
金志也有些得意了:“好歹也是您身边出来的人,什么都不知道,那不是折了您的面子么!”
“你也算有心,可愿意再去冲锋陷阵?”
“万死不辞。”
朱慈煃不理会他高兴的神色,继续问到:“这些训练好的士兵能否立即投入战斗?”
“您就放心吧,杨将军操练他们很用心,这些人只要发了武器,立即就能上战场。就是那些吹的厉害的八旗兵也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看着正在操练的士兵们,朱慈煃也很满意,南京附近这样的新兵训练营一共建立十六座。随着这几年国力的恢复,招募的士兵条件也非常苛刻,训练时间也非常之长。刚是训练就要一年,时间不够的想上战场也没门。
朱慈煃麾下大量的编制需要士兵,当初北伐时候每个师只有三千人,只是把架子搭了起来。现在在不断的补充,一个师标准编制一万一千人。以北伐的老兵为骨干,很快就能带起战斗力。
回到皇宫之后,朱慈煃立即召来了陈子壮:“现在国库中能调拨出来多少粮饷?”
陈子壮一听朱慈煃说这个,要打仗啊,马上脸就成了苦瓜:“老臣无能,现在处处用钱…………”
朱慈煃一摆手:“朕不想听这些,别吐苦水,告诉朕,能出动多少兵力就行了。”其实国库里是什么情况,朱慈煃心中门清,只不过不是他亲自理财,有些事情他自然不会去想,所以才问陈子壮,这国库中很多钱粮都是预支出去的了。
陈子壮脸色连变了几回:“启禀皇上,新军十万,一年所需还是可以支持的。”
新军十万,一年时间,还算可以。毕竟新军之中,装备着大量火器步枪,不再是以往的冷兵器时代,每人发个武器盔甲就能上阵打仗的。火药子弹,炮弹辎重等等方面绝对是吃钱的老虎。再说以陈子壮稳健的性格,这数字绝对是保守数字,在翻上一倍都不会有问题。
“够了,朕要拿回河南,河南乃百战之地,亦是中原腹地。拿回河南,满清就离灭亡不远了。”
“陛下,云南那边依然在作战,靡费甚大,此时全面进攻满清,国力有些吃紧。”
“云南那边你不用担心,李锦已经击败了沙定州叛军主力,朕已下诏让他们在三个月内结束叛乱了。南洋那边源源不断运回来的钱粮应该足以支撑朕拿回中原吧?”
陈子壮依然是苦瓜脸:“那是没有问题,只是陛下,国库之中,不能有多少用多少啊。去年广东水灾、今年湖南蝗灾都是由南洋运回来的钱粮贴补的。若是战事持续太长,耗费过大,一旦再有灾害,怕是难以支撑。”
“朕会以最快速度解决战争,你就别吐苦水了。”朱慈煃也是无奈,统治的领土越来越大,却因为地方大了,这灾害也多了。很多被反贼与满清肆虐过的地方恢复生产还需要一些时间。
只是现在却是十分有利的时机,自己的军队已经准备完毕。而满清忙于西北之乱,只要自己出重拳打掉河南洪承畴的部队,满清人势必掉回阿济格防御,这就是对山西姜骧部最有力的支援。山西姜骧、甘肃张勇,陕西王永强三部现在都干的是如火如荼,只要压制了满清军,西北地区就能回到大明的治下,自己也能省却很多麻烦。
“陛下,王光恩加急文书。”
王光恩?他那里又出了什么问题不成?正在筹划北进呢,别在这里弄出什么麻烦事,朱慈煃的眉头有些纠结。
....
七十七章无令而行
王光恩的奏报与军法处的报告几乎是同时到达,满清在四川大军动了,祜里布在没有北京方面的命令下,私自做了决定,退出四川,回军陕西。
祜里布的决策还是很正确的,陕西王永强部一旦控制了陕西,那祜里布的军队真就成了瓮中之鳖了。秦岭横亘在陕西四川之间,凭借这道天险,王永强可以很轻易的抵御住祜里布的大军。而襄阳王光恩部又一副大举入川的样子,祜里布想沿江东进也做不到,只会被缠死。唯有从陕西回河南,在到北京,陕西虽然叛乱,可大部分地区还在满清手中,一旦失去着条生命线,祜里布的大军会被困死在四川。
祜里布的行动也影响着一系列的行动,王永强虽然反叛得到各种势力支持,但是想拿下陕西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祜里布大军若到,战况难明。更不要说一旦祜里布放弃陕西,入河南,与山西的阿济格部会师,河南也就不好打了。
正准备举兵进入河南呢,这祜里布的行动就显的至关重要了。祜里布手下兵源不多不少,却很可能成为一股威胁到自己的力量。这些人马多是豪格入川之时的部属,豪格被调回北京幽禁‘自杀’,这些人心中本就多有不满。本来朱慈煃还想做一做策反工作,却一直没有什么成效。
这支军队也是汉八旗人多,满蒙八旗人少。只是豪格统帅一方,确实很有手段,他下令在四川进行大屠杀政策,也将这些汉军将士牢牢的困在了他的战车之上。这些汉军将士就是想投降大明,也要想想自己干过些什么,亲手屠杀了那么多川中百姓,就是投降了又能有什么好下场不成?
既然是大明皇帝下令赦免,可谁能保证别人不秋后算账?若是在朱慈煃举兵北伐之时投降,还能戴罪立功,现在来说,人家要不要你投降都成问题,自然要多做思量了。
随着新的情报,朱慈煃立即作出调整,派出使者告诉王永强,让其作出战略调整,以关中地区为先,小心防备祜里布,现在堵截是来不及了,只有小心防御了。小理同时发出诏令,刘国轩在河南威压洪承畴亦作出调整,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满清形成威胁,让阿济格部增援。同时,就是祜里布到了陕西,也必然会被立即调往中原腹地河南,不会在陕西停留太久。
同时命令王光恩部,加速入川,入川之后,后续官员会立即到任,帮助川中受尽苦难的百姓恢复生活。北伐准备亦不做延迟,拿下河南,就可以策应山西、山东义军,让满清更加顾此失彼。
“我们是很不好受,但满清更不好受。现在局势对我方十分有利,绝不能放弃这个时机。西北之地的问题可以以后慢慢解决,拿下中原,势在必行。”
随着朱慈煃一锤定音,朝廷上下一片忙碌。这个时候朱慈煃又召来了胡大海。
“胡大海,这次朕准备让你北征高丽,可有信心?”
胡大海一听打仗,眼珠子了亮了:“绝不负陛下之令。”
“嗯,你多做准备,一直以来,你都在海军之中。这次是登陆作战,高丽没有什么军队,只是高丽是关外的屏障,满清人不会坐视不理,你也要做好打苦战的准备。”
胡大海一头拜了下去:“陛下,臣下不怕苦。”
“好,你的军队要随时做好出击的准备。至于什么时候出发,会有人通知你的。”
海军绕到敌后进行攻击,自然是河南那边打起大战的时候最好。关外是满清人的根基,他们怎么会不紧张?可现在满清人的兵力是捉襟见肘,一旦大军全部在河南与自己鏖战之时,怪外报险,看他们如何处理。
北京现在也是一片忙碌,多尔衮现在拖着病体处理日常事务,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但是他却不能放下一切去修养,局势艰难,他怎么离得开?不少人的心思已经动摇,朝廷之中,主张回到关外的满清人也越来越多,当初入关之时,就有很多人认为满人太少,难以统治这数量庞大的汉人,要做好回到关外的准备,现在这样的主张更是多了。
“主子,用一点吧,你这一天只吃了半碗燕窝粥,这可不行。太医们等候多时了,让他们给您瞧瞧吧。”
“让他们滚蛋,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这些也端下去,没心情吃啊。”多尔衮现在感觉血都要冲顶了,局势败坏到这个程度,他真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了。外部形势就不说了,就是八旗内部的形势也越来越恶化了。随着他大量支持者的死亡,八旗权贵也在不断的挑战他的心理极限,多尔衮毕竟风光的太久了,眼热的人太多了。
小皇帝顺治更是不甘寂寞,不断的收取本该属于他的权力。多尔衮对福临是不屑一顾的,但是福临这娃娃身后可有个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孝庄),这个女人很不一般。多尔衮好色无比,对她也是垂涎已久,不过这女人的厉害让多尔衮颇为头痛。现在都到了有贼心没贼胆的地步了,有这个女人在,顺治的皇帝之位非常稳固,强势如多尔衮者亦不敢妄想。
随着福临的年级越来越大,自然越来越不能容忍多尔衮的擅权,他堂堂一国之君,见了多尔衮都要称一声‘皇叔父摄政王’。那一个皇帝能忍受的了这个?虽然在发愁满清局势的不稳,可同时却也是扳倒多尔衮的时机越来越近了。因为多铎被俘的问题,他已经多有责难于多尔衮,不过想靠这些扳倒多尔衮还是相当有难度的。
“主子,郑亲王来了。”
正在烦心的多尔衮更加烦恼,济尔哈朗这个时候跑来做什么?济尔哈朗这家伙,一向是明哲保身,并不愿意掺和朝政。这几年在多尔衮面前唯唯诺诺,加倍小心,可惜仍免不了受排斥受打击,被多尔衮不断的找碴,完全没有郑亲王的威势。
如此艰难时刻,济尔哈朗来找自己做什么?多尔衮对于这个习惯当缩头乌龟的家伙心里想什么,也是吃不准。
....
七十八章御驾亲征
济尔哈朗来,一改以往唯唯诺诺之形象,让多尔衮非常奇怪。这会他心情极度糟糕,勉勉强强的维持住表情:“郑亲王可是稀客啊。”
济尔哈朗也很直接:“摄政王,请废除‘剃发易服令’并削减少税收吧。现在四处皆有反叛,我们也该反省下自身了,不能一错再错了。”
“废除‘剃发易服令’?那以后我们如何统治汉人?汉人数百倍与我,若不摧毁其信仰,我们如何能统治的了?”
济尔哈朗此时却是毫不相让:“摄政王!现在汉人之信仰在南京昭武朝廷之中,消灭朱慈煃才是根本。”
“当初实施‘剃发易服令’时,你不是全力支持的吗?”
“此一时、彼一时。彼时明朝暗弱、人心丧失,在我大清天军之下毫无还手之力,没有一丝威胁。汉人群龙无首才可以那样做。此时,逆贼朱慈煃气焰滔天,传遍天下。远的不说,就是这京畿之地中,也不知道有多少汉人子民翘首期待明军到来。此时在不实施仁政,我等何以为继?”
“何以为继?郑亲王你难道不了解大清现今之状况吗?连太后都将自己的用度缩减以资军用,削减税赋?你说的轻巧,四处需要的钱财,如何筹备?咳咳…………”多尔衮一急,咳嗽了几下,咳完之后,捂嘴的手帕已经是殷红一片了。
“我当然了解现在的局势,难道这样的重税之下就能筹备到足够的军资吗?”
“筹的一分是一分。”
“摄政王,绿营与汉八旗官兵已经半年没有开饷了,在这样下去,他们会造反的!”
“不是让他们就粮于地了吗?”
济尔哈朗一拍大腿:“摄政王,这些人大多驻扎在京畿,难道让他们祸害京畿地方吗?若不是统兵将领极力弹压就要出大事了。”
多尔衮心中恼怒,这家是好当的吗?外面看似乎风光无限,可内中却是一肚子辛酸:“罢了。‘剃发易服令’的废除,明日上朝,请皇上定夺,税赋之事,不必多言。至于汉军将士,不用去管,不日他们就将开赴河南。”
济尔哈朗也没有办法了,现在河南告急,洪承畴几乎到了一日一件的求援。可现在朝廷能动用的力量只有阿济格带往山西平叛的大军,京畿地区的八旗兵是不能动的,剩下的只有这些汉军降军了。不过这些人去了河南,大多也只会成为炮灰,全归洪承畴调遣,而洪承畴的任务,就是在阿济格平定山西叛乱之前守住河南。
祜里布回军陕西的消息也到达了,河南就显的很关键了。虽然祜里布麾下这支军队因为主帅豪格被多尔衮搞掉,怨愤不小。可他们大多也是正规的八旗兵,不会在这个时候闹事的,用的好了,河南就稳当了。
满清这边乱哄哄的,大明一样慌乱,因为朱慈煃忽然下旨准备御驾亲征。这可不是小事情,皇帝岂可轻动?就算这一场战争大明占尽了优势,但是谁能保证万无一失?也幸好现在马映寒产下一子,要不然这些大臣是打死也不会让朱慈煃御驾亲征的。因为朱慈煃现在太金贵了,一旦他有失,刚刚好转的南方局势立马就能崩溃。
地方督抚之中,与朱慈煃不是一条心的人依然有很多,还需要不少时间去清除。要是现在朱慈煃有个意外,继承人尚在襁褓之中,和没有皇帝不是一个样子了?南京的宗室也有不少,野心现在也许没有,可一旦朱慈煃不在了,那可就难保了。
“不可啊,自古皇帝御驾亲征,若非逼不得已,就是有必胜之把握。皇上,您只需派遣一员上将即可!”
对于群臣的劝说,朱慈煃是无动于衷:“满清杀我子民,夺我国柞,现在正是最好的出击时刻。若不应时而动,朕愧对列祖列宗。众卿不必在劝,此战,朕————志在必得。”
朱慈煃之坚定,超乎大家的想象,连数位大臣死谏都拦不住。最后还是马士英出面解围,他的理由很简单,天子銮驾,岂能随意?各地驻跸之行在也需好好整理,但凡皇上所经之处,百姓必然沸腾,感受皇恩。
在马士英的安排下,朱慈煃的行程从南京到归德府(商丘)前线,行程时间大约为七个月,比龟速还龟速。同时私下里有将这个消息投给刘国轩,让他火速进行决战,将洪承畴部打成残废,等朱慈煃到的时候,意思意思走走过场就行了,万万不可让圣上亲临战场,其中火候让刘国轩自己掌握,相信他能明白其中意味。
朱慈煃的皇帝銮驾还在准备呢,大量的军队辎重、兵器火炮和不要钱一般、源源不断的送向前线。连一向死抱着钱不放的陈子壮都变的好说话了,大开方便之门。只要打胜,简直是要什么给什么!
可以说,朱慈煃还没有御驾亲征呢,这御驾亲征的效果就出来了。这个消息自然是瞒不住的,很快大江南北都知道了朱慈煃即将亲征的消息。不过马士英坐镇南京,常发被委任为南京卫戍、掌握着南京附近七个师八万余精兵。如此安排倒也让别有用心的人不敢轻动,毕竟军法处凶名太盛,又是无孔不入,让人有心没胆…………
而朱慈煃此举传到满清统治地方,各地百姓可以说是弹冠相庆。虽然在外面不敢表达出来,但是在家中却一个个伸长着脖子等待明军的出现,他们被满清人压榨的太狠了,实在是不堪重负了。
归德府、明军大营之中,刘国轩将所有的将领军官全部叫来:“诸位,陛下决定御驾亲征,你们认为如何?”
“好啊…………”“皇上万岁…………”之声响成一片。
却被刘国轩一声大喝打断:“好个屁。你们不觉得耻辱吗?区区一个洪承畴,居然要万岁亲征?我们这些带兵的都是干什么吃的?连一个小小的洪承畴都拿不下,居然要让皇上亲自出征?我们还称什么英雄?道什么好汉?”
随着刘国轩的骂声,众人一片肃然,悄无声息。刘国轩拍着桌子吼到:“在这里本帅不多说什么了,都回去给我用心准备,各种补给明日就会加倍配发到各师。下月若在拿不下归德、灭不掉洪承畴,老子带着你们一块去跳黄河,一个都别想跑掉。”
“是…………”随着一阵气壮山河的回答,将领们个个都是脸红脖子粗的出去准备。正如主帅所言,要是陛下到来之时,他们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还打不掉洪承畴,那他们真的可以全部去跳黄河了。洪承畴虽然难缠,可他的劫难也就快到了。
....
七十九章外籍雇佣兵
明军北伐军大举出动,顿时让洪承畴的心乱了,别看他现在手下的兵丁似乎在数量上并不落下风,但是其素质却是没有办法和明军比。刘国轩指挥的五万兵马,皆是百战精锐,而洪承畴部下八万多人,却没有多少值得信赖的士兵。作为一个汉官,他一样受到了所有汉官都遭遇到的问题。满汉之别,一些满大爷他很难指挥。
现在他部下六千八旗兵都是听都统鄂兴阿的,他的命令,人家想执行就执行,不想执行他还真没有太多的办法。幸好鄂兴阿还算配合,要不然他对这些人真是要头大到爆了。其余的军队大部分是左梦庚投降带来的明军,还有一部分是新招募的健勇。为了招兵,他在河南推出新的举措,就是当兵之后,家中的税赋可以减半。这条政策的出台,让不少人都加入了军队,因为满清现在的税赋太重了,加收摊派的名目举不胜举,很多人只有通过参军让家中减少负担,从而活下去。
洪承畴通过各种办法,维持着着八万大军,已经是劳心劳力了。现在北伐军又一次大举进攻,让他很茫然。小理现在明军很善于攻心,大将南北,黄河两岸,大量的汉人百姓官兵都有向明之心,连洪承畴军中亦不例外。可洪承畴明知道这样,偏偏却无法阻止。将这些人都杀掉或者赶走,那军队不得乱了?
前线一副箭拔弩张的局势,南京这里,萧无却给朱慈煃带来了一份很特殊的礼物。被萧无弄的一头雾水的朱慈煃,到得校场之上,一看,果然是惊喜,真是有视觉效果啊。
三千余名黑人,齐刷刷的站在太阳底下,那黑的叫一个亮啊,真是可以反射阳光了。这些黑人都穿着明军的衣甲,拿的也是明军的制式武器,让无数人看怪物一般的看着他们。
朱慈煃指着这些黑人问到:“这些人是怎么弄来的?”
见朱慈煃并不惊讶,萧无也有些意外,不过想想,这黑人在中原虽然稀奇,却不是没有人知道,当下解释到:“启禀圣上,这些咖吠哩人都是南洋那些红毛鬼的奴隶,。臣在与红毛人的战斗中见这些黑色番人力大温顺,又服从命令,在我们击败了红毛鬼之后,臣就做主招募了一些黑番,带回来给圣上您看看,图个乐子。”
黑人,爆发力强,体质好,而且很忠诚。当军人是很好的材料,冷兵器时代这些人非常骁勇、悍不畏死。朱慈煃当即问到:“你们一共俘虏了多少这样的黑人?”
“上万名吧。”
“其他的怎么处理了?”
“还在南洋,这些人干活很勤快。与南洋土著完全不一样,那些南洋土著中也有一些黑色的,可比起这些人,就是兔子和野牛之间的对比了。”
非洲的黑人奴隶在这个时代非常的有名,朱慈煃也来了兴趣:“这些人会使用火器吗?”
“当然,在与我军作战中,这些奴仆军队给我们带来了相当的麻烦,甚至比红毛人的军队还棘手,他们对于火器并不陌生。”
朱慈煃来了兴趣,走到校场之中,指着一个黑人:“你过来。”
那名黑人受过简单的训练,汉话虽然说的结结巴巴,可‘皇上万岁’几个字还是能让人听懂。只是这腔调,弄的朱慈煃直皱眉头,只是过去摸了摸这名黑人士兵的肌肉,感觉相当的健壮。拍了拍手,朱慈煃一个手刀斩在黑人士兵的脖子上。‘碰’的一声,一个雄壮的躯体如牛一般倒在地下,过了大约十秒的时间,这家伙甩着头站了起来,奇怪的看着萧无,一副询问的样子。
朱慈煃心中赞叹,果然是好体质,一般人被自己这一下,直接就能打晕。这家伙真是结实。朱慈煃只是试验,可旁边的人却以为朱慈煃恼怒这名黑人,哗啦一下将这名黑人按倒在地,等待朱慈煃进一步处罚。萧无也纳闷,难道陛下看这个黑人不顺眼?
“放开他吧,朕只是试验一下他们的体质。这个小伙子不错,赏他十两银子。”说完朱慈煃转身走开,这名黑人士兵却非常奇怪的捧着一锭银子发呆。
来之前,已经告诉他们,来检阅他们的是大明帝国至高无上的皇帝。这位皇帝打了自己一下,却给了一块银子。他们也清楚,银两是钱币,这还真是好事,挨了一下打,就给了这么多钱。做为奴隶,他们被鞭打是很正常的事情,那里会有什么补偿?也许就是这么一件很小的事情,却让这支黑人军队在以后的作战中,异常的勇猛也异常的忠诚,创造出一支外籍雇佣军团的威名。
“这支军队是否可以送上战场?”
萧无心算了一下:“现在怕是还不行,他们基本都不懂汉语,需要一段时间学习,要不然根本听不懂命令。当然,要是作为敢死队的话,倒是可以,他们的统领能听懂汉语。”
朱慈煃摆手:“那就让人教导他们一段时间吧,这么一支军队忽然出现,相信满清人也会惊慌失措,以为是在和鬼搏斗。朕刚才也试了一下,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很不错,只要调教得当,将是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嗯…………这样的奴隶,你让南洋那边多送一些回来,成立一支外籍雇佣军也是不错的嘛,呵呵。”
萧无一想也是,这些人自己初见之时也是吓了一跳。若是成规模的出现在战场之上,别人八成会以为是地狱的恶鬼呢。黑人的长相在他们眼中都是一个样子,满清更是没见过什么黑人。而黑人们的战斗力也确实强,加以训练,当是一支劲旅。
“皇上英明,这些番人很听话,打仗也不怕死,是很好的士兵,这样一支军队,必然让满清人震惊。”
“不说这些了,你回头盯着点。海军不能歇下来,登陆高丽,威胁关外,还要海军出大力呢,下南洋辛苦你了,只是现在却不能让你休息。”
萧无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标准的战争狂,一听有仗打,立马精神百倍,可随即就蔫了下来。是要打高丽,威胁关外,都是需要海军出动,可是朱慈煃快要御驾亲征了。他和马士英必然要坐镇南京,他想去前线,那却是想也别想了。
....
八十章豫东粮仓
归德城内一片忙碌,民夫在驱赶之下,搬运着守城物资、修葺着城墙。洪承畴也知道,就算把城墙加的再高也没用,在明军大量火炮之下,必然会被撕裂。现在明军的集中打发就是这样,集中所有的火炮对一段城墙不断轰击,在坚固的城墙也扛不住。城墙一旦坍塌,明军就会像潮水一般冲进来。
洪承畴没有办法,为了避免与明军野战,只有守城。因为野战更不是对手。兵力占据优势又怎么样?战力差的太大了,徒然送死而已。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调拨火器,可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和明军没有办法比,他手上的资源太少了。满清朝廷又对火器限制十分严格,他现在这样已经是违规了。可他根本不在乎,战争已经不是那些高坐在北京的大佬们想象的那样了,没有足够的火器,根本没有办法与明军对垒。
“大人,您休息一下吧,这里末将盯着就是了。”
洪承畴摇头:“夏将军,明军已经大举出动,眼看就要攻城了,我们又是退无可退,我不盯着点,怎能安心?”
“我们兵多将广,就算他明军火器精锐。可战争拼的是兵卒勇悍,将领运筹。有大人坐镇,明军必然失败。”
“你也别安慰我了,你在我帐下很久了。说句实在的,这场战争,我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若不是念着先皇的恩德,我都有归隐之心了。”
“大人岂可轻言胜负,末将拼死也保得城池。大人请到开封坐镇,这里交给末将。”
“唉…………”洪承畴也知道自己说的是丧气之语,可**凡胎又怎么架得住炮弹子弹?他得正视这个问题,明军虽然数量上少于他们,但是其士气、装备,都比他们强很多,事实不容辩驳啊:“也罢,若事不可为,便往开封来。你我在开封与明军决一死战。”
洪承畴离开了归德,他是无可奈何,明军大举进攻,他再不走,怕是就要陷在归德了。他现在身上挂着一大堆职衔,统御着整个河南前线,在这里与明军决战是不现实的,唯有退却,凭借开封做最后的抵抗了。归德这里若是挡不住明军,那他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因为归德是豫东粮仓,没有了归德,大军的后勤将更加困难。
一直以来,洪承畴千方百计的想将明军抵挡在归德以外,本来还算成功。可这个月内,明军如同发疯了一样,在各条战线上疯狂进攻,将洪承畴经略已久的豫东防线冲了个乱七八糟。连归德也在明军兵锋之下,现在明军更是大举出动,一副不拿下归德誓不罢休的样子。
洪承畴离开了,夏曙也就没有了负担,他决定与城共亡。他只要留下了一万军队,其余人马都让洪承畴带去开封了。这一万人野战或许不足,可守城却足够了。归德城中,所有男丁全部被征召为壮丁,参与守城。在军队的威胁下,百姓们只有屈服,他们是从心底里想明军赶快打进来,省的在过这样的日子了。
又一日的朝阳初生,明军的旗号隐隐可见,夏曙亲自立在城墙之上,等待着明军的到来,他要为洪承畴流尽最后一滴血。对于满清,他没有什么想法,只是对于提拔他的洪承畴,他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觉悟。
当黑压压的明军到达之时,却没有开始攻城,叮叮当当的开始安营扎寨,一副打持久战的样子。(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