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吕布新传 > 三国吕布新传 第 5 部分阅读

第 5 部分阅读

    为了用你;老子若是不想用你,直接杀了便是,根本没工夫和你磨牙。”

    钟繇又是一愣,第一次听到这么新奇的理论,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而杨修则是眼睛一亮,随即便要挣扎着站起来。

    吕布笑了笑,又对杨修说道:“现在我给你两个选择,一是死,而是给我当主簿,你自己看着来吧。”

    杨修挣扎了几下,终究还是没抵过屁股上的疼痛,又趴在了地上。只是吕布话音未落,杨修便苦笑道:“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吕布故作误解,喝道:“来人,将杨修拖出去砍了!”

    话音一落,方才那两个亲卫又进了大帐。

    杨修大急,顾不得屁股上的疼痛,居然抓着一个亲卫的胳膊站了起来,并嚷道:“我当主簿,我当主簿,我当主簿,哎呦,你饶了我吧。”

    吕布哈哈大笑,神态满意之极。而杨修却是一脸的悲哀,如丧考妣。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

    第十九章 蔡邕和王允(求收藏推荐)

    命人把杨修带下去敷药,吕布又含笑对钟繇和王粲二人说道:“我们一起去看看伯喈先生吧,这么多天了,我还没有去拜会伯喈先生呢,真是失礼啊。”

    钟王二人连忙点头客套,身体却以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看出了二人心中的焦急,吕布也不说破,而是径直起身向外走去,钟王二人见状忙跟了出去。

    蔡邕虽然名义上被吕布囚禁中军营之中,但实际上却是被吕布保护了起来,所以,吕布每想起此事,总觉得和文化大革命有些相似。

    蔡邕呆在吕布的营中,虽然暂时没有自由,却也过得比较舒适。吃住自然是不能和那些军汉们比的,而是开了小灶,又从家里运来了床榻锦衾等生活用品,生活所需一应俱全。

    所以,当三人来到蔡邕的大帐之时,蔡邕正闲适的练着小楷,神态飘逸专注之极。

    看到吕布,蔡邕不以为意,只是看到钟繇和王粲,蔡邕明显愣了一下,本来好好的一笔,写歪了。

    钟繇王粲忙上前施礼,说道:“拜见老师。”

    蔡邕一皱眉,质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见蔡邕神色不对,钟繇忙解释道:“我们来看望老师,不知老师是否安好。”

    蔡邕冷哼了一声,说道:“我很好,我好得很,不过,你们一来,我就不好了。”

    钟繇无奈,只好说道:“我们实在担心老师的安危,便自作主张来探望,还望老师恕罪。”

    蔡邕叹了口气,对二人道:“说吧,你们答应了吕布什么条件,他才允许你们来探望。”

    钟繇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说道:“我们答应做他的长史主簿,他保证老师的安全。”

    蔡邕略一沉吟,随后便对吕布伸出了大拇指,赞道:“吕将军好本事,不动声色的就把我这两个弟子算计了。”

    吕布不以为然,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以后,才说道:“伯喈先生应该明白自己眼下的处境,除了我,没人敢保你。而以后的大汉朝廷,就是我和王允两强独大。我掌军权,王允掌政权,而我如果想要对抗王允,就要先掌握一些人脉,慢慢掌握政权,从而架空王允。

    所以,伯喈先生还是和我合作吧,把你手中的人脉给我,让你的弟子都跟我混,我自会给他们一个好前程,而对于你,日后我可以保你位居朝廷三公。”

    蔡邕笑了笑,说道:“你说的倒是好听,我凭什么相信你?”

    吕布哈哈一笑,说道:“你爱信不信,我是无所谓,反正你这辈子也别想从我的手心里逃出去。”

    蔡邕大怒,一时又无话可说。

    吕布笑过之后,又道:“我说蔡老头,伯喈先生,你还是好好想想吧,正因为你有用,我才要保你,如果你一文不值,你觉得我会管你?

    我现在掌握着大汉的军权,手中有十万西凉军精锐,十万虎狼之师,整个朝廷和长安城都在我的掌握之中,若不是手中没有文臣,否则我早就把王允一脚踢翻了,岂能容他在朝堂上呼风唤雨?

    所以,老先生还是好好想想吧,和我站在一条路线上,你是占便宜的。否则,不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敌人,我不介意让王允杀了你,然后再借着为你报仇的旗号拉拢人脉。

    没有你,我能更好的掌握你的弟子和人脉。”

    吕布说完,便转身出了大帐,留下一脸震惊的蔡邕师徒三人。

    ……………………………………………………

    吕布走后,蔡邕又沉默了半晌,随后才向钟繇和王粲询问事情的经过。

    钟繇将事情的经过对蔡邕讲了一遍,同时也提到了吕布对杨修的处置,以及自己的一点看法。

    蔡邕微微一笑,略一沉吟说道:“看来这个吕布也不仅仅只是一个武夫啊,还有点脑子,不错。”

    钟繇跟着说道:“我见其人很有心计,不是一般武夫可比,而今他又如此势大,学生以为,老师还是与之合作为好。”

    蔡邕叹道:“王允素与我不合,先帝在时,便屡次欲置我于死地。自从董卓当国以后,王允见董卓爱重于我,便又销声匿迹,曲意逢迎。而今董卓一死,王允霸占了朝廷,终于又露出了凶狠的獠牙,可以其人城府之深,心机之狠。

    如今能和王允对抗的,也就是这个武夫吕布了,所以,我们现在也只能与他合作,别无他途。”

    见蔡邕做出了明智的选择,钟繇和王粲不禁欣慰的互相看了看,有彼此的眼中,都能看到放松的神情。

    ……………………………………………………

    蔡邕和钟繇师徒在研究着与吕布合作对抗王允的可能性,而吕布却接到了王允的邀请:王允命管家前来请他过府一叙,商议要事。

    吕布琢磨着,也该是时候了。毕竟,铲除董卓以后,他和王允一直都是各忙各的,还没有正式的见过面,更别提商量事情了。

    而现在,王允明显先沉不住气了,毕竟,他虽然表面上掌控着大汉的朝廷,但实际上手中却没有一兵一卒,要想真正的震慑天子和百官,王允还需要依靠吕布。

    而吕布也知道,他迟早要和王允分道扬镳,最终架空王允,或者杀了王允。大汉的朝廷朝堂上,只有能一个声音,那就是他自己。

    只是,吕布现在还没有绝对的实力掌控百官,只能先和王允合作,维持表面上的和睦。

    再见到王允,王允仿佛年轻了十岁,红光满面,春风得意,显然,掌权用事的快感被他完全吸收了,并转化成蓬勃的生命力和精神力。

    “哈哈,奉先啊,这么久你也不来看我,是不是把我这把老骨头给忘了。”吕布刚一进司徒府的二门,就见王允从内堂迎了出来。

    见王允亲迎,吕布忙施礼笑道:“军务繁忙啊,整编西凉军可是个大工程,一时三月恐怕都看不出成果。”

    听吕布以公务为借口,王允便满意的点头说道:“奉先也不要操之过急,一切以稳定为要。”

    只是,随后王允又调笑道:“月儿这几天可是在念叨着奉先呢。”

    吕布憨憨一笑,没说什么。

    二人来到内堂,分宾主坐定,王允便开门见山的说道:“奉先,我听说你把蔡邕囚禁在了军营中,不知是何用意?”

    吕布笑道:“司徒大人应该知道,我如今虽然开府治事,可是麾下却一个文官都没有,所以,囚禁蔡邕,不过是想召几个文官罢了。”

    王允笑道:“奉先何故舍近求远,老夫次子王景,小有才能,粗通文墨,如今官居黄门侍郎,终日无所事事,不如奉先收为麾下,指点一二如何?”

    吕布一愣,他万万没想到王允居然让自己儿子加入自己麾下,这是监视,还是人质?

    诚然,王允决不会让自己二人给别人当人质,所以,王允此举定然是要监视吕布了。

    吕布眉头一皱,觉得王允有些得寸进尺了,毕竟,吕布骨子里是一个崇尚霸权的人,他喜欢掌握主动,喜欢支配别人,而不是被别人支配。毕竟,他现在有这个实力和能力。

    所以,吕布心思一转,便笑着说道:“司徒大人这里也需要人手,在下怎好夺爱,再说,司徒大人世代书香,诸子皆是才华满腹,龙凤之姿,怎能与我等粗汉为伍?”

    知道吕布有意拒绝,王允虽然心里不快,但脸上还是保持笑容说道:“奉先这么说,老夫就不强求了。不过,如今国库吃紧,财赋不足,奉先是不是该把董卓的家财分出一些啊。”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拜谢。

    第二十章 牛辅和李儒(求收藏推荐)

    王允的话里重点强调了国库吃紧和董卓的家财,就是暗指吕布:你一个人独占了诛杀董卓的战利品,有人看不惯了。再说,战利品是大家的,董卓的家财也是大家的,你怎么能一个人独占呢?

    而在诛灭董卓之时,吕布确实命并州军查抄了董卓的府邸,并把所有财产全都运进了并州军大营。同时,堳坞亦同此例。

    吕布此举,明显就是要将董卓的财富据为己有,这也难怪满朝大臣们眼馋,毕竟,董卓可是实实在在的富可敌国。

    于是,众大臣在眼馋之余,便撺掇王允从吕布的衣兜里抠出点东西来。

    王允本不愿答应众位大臣,毕竟,诛灭董卓,吕布出力最大,那些钱财是吕布用命换来的,是吕布该得的。只是王允也经不起众位大臣的轮番轰炸,只好勉为其难的找了个借口试探一问,只是心里却不认为吕布会如此的慷慨大方。

    吃到狼肚子里的肥肉,岂有再吐出来的道理?

    而吕布自己其实也是这么想的,诛杀董卓只有他自己出了力,所以战利品理应自己独享。

    那些个朝廷的公卿大臣,都是些色厉内荏之辈,吕布根本就没放在眼里,所以,一听王允说要分出一些战利品,吕布便笑道:“国库吃紧,司徒大人何不号召群臣捐献家财?而董卓的家财,我要用来充当军费啊。日后如果没有军费,说不定我还要向司徒大人和朝中诸位公卿化缘呢。”

    王允一愣,料想吕布不过是说说而已,应该不会把注意打到自己头上,便笑道:“奉先言之有理,而今国事艰难,民生疲惫,确实应该让众位公卿大臣做些贡献了。”

    吕布心思一动,便笑道:“据我所知,朝中的众多公卿世家,可是广有资财啊。”

    王允尴尬一笑,心知吕布是把他自己也包括里面了。

    二人沉默了片刻,见王允不说话,吕布便起身说道:“司徒大人若无他事,在下就先行告退了。”

    王允点了点头,最后又郑重说道:“蔡邕一事,奉先还要仔细处理,若不能用之,还是杀之为好,否则,恐养虎为患啊。”

    吕布心中暗自冷笑,嘴上却说道:“司徒大人放心,在下自会处理此事。”

    王允笑着点头会意,只是等吕布转身走后,脸色却又沉了下来。

    ……………………………………………………

    吕布并没有去看貂蝉,因为他实在是没那个功夫和心情。逃出长安的李儒,始终是吕布心头的一根刺,让吕布无法安心惬意。

    吕布不知道李儒现在怎么样了,更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也许,他会想历史上的贾诩一样,将残余的西凉军整合起来,进攻长安。

    到那时,自己将面临一场势均力敌的生死之战。胜了,整个关中,长安三辅和凉州都将成为自己的地盘,这将成为自己逐鹿天下的第一块根据地;败了,自己只能退回并州,徐图再起,前番的诸多努力都将付诸流水。

    所以,吕布现在能做的,就是练兵,积蓄钱粮,等待命运的判决。

    ……………………………………………………

    二十天后,吕布和貂蝉的婚期将近,而牛辅和李儒的叛军也逼近了长安。

    李儒的命确实很硬,如打不死的小强一般,最终逃出了长安,回到了西凉,并成功说服了牛辅,举兵为董卓报仇。

    李儒的话说的很明白,如果现在不趁着吕布没有完全消化吸收西凉军而杀了吕布,那么日后吕布定会消灭西凉军的余孽。

    牛辅不是傻子,马上便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牛辅飞马召集旧部,厉兵秣马,仅用十天就召集了十万大军,兵锋之盛,军容之强,并不比董卓在世时差。

    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打着重占长安,重新夺权的旗号,牛辅和李儒领着十万西凉军烧杀掠抢,攻城拔寨,仅用五天便攻陷了右扶风郡的治所槐里城,逼近长安,而兵力也扩充到了二十万人。

    槐里城失守的消息一传开,大汉朝堂上的众位公卿大臣全都慌了手脚,整个都城长安也是一日数惊,人心惶惶。

    王允虽然很是镇定,没有像其他文官一样惊慌失措,但心里也是暗暗焦急。

    此时的他,早已打消了算计吕布的想法,重新开始对吕布推心置腹,悉心笼络,毕竟,吕布手中掌握着十万大军,这是唯一可以对抗牛辅和李儒的力量。

    而吕布也知道,现在还不是踢开王允的时候,他必须要先面对眼前的一关。

    所以,牛辅和李儒的到来,使王允和吕布的关系又恢复到了蜜月期。

    王允和朝中的众位公卿大臣出钱出粮,吕布出人,共同对付牛辅和李儒。

    ……………………………………………………

    吕布其实很郁闷,他并知道历史上的李儒是怎么死的,但他知道,董卓死时,李儒也死了,否则,长安之乱的主角就不是贾诩了。

    只是现在,由于吕布的穿越,历史居然出现了偏差,李儒不仅没死,反而给吕布制造了一个天大的麻烦。

    吕布原本还打算,在董卓死后一定要阻止王允下令讨伐李傕郭汜等人的残余西凉军,并且收编他们以为己用。只是如今形势急转直下,吕布也只能一战而决了。

    经过商议,吕布命高顺徐荣领着三万步兵镇守都城长安,而吕布则亲领张辽等诸将镇守城外大营,与高顺徐荣遥相呼应。

    第一次面对真正的战争,吕布心中顿觉有些忐忑,遂召集麾下一众文臣武将议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少顷之后,众人便已到齐,左侧文臣有钟繇、王粲、杨修三人,右侧武将有张辽、曹性、侯成、秦宜禄四人,高顺和徐荣在把守长安,魏续在镇守潼关,宋宪在镇守武关,郝萌和成廉一个是执金吾,一个是羽林中郎将,自然也离不开长安。

    吕布看了一眼帐内的七个人,心里大为苦闷:想要征伐天下,只靠这几个人可不成,还得再招揽些人手才是啊。

    而见吕布沉吟不语,张辽便主动询问道:“主公召我等前来,可是要商议退敌之策?”

    诛灭董卓以后,张辽和高顺便开始称呼吕布为主公。而吕布心中则大为感慨,尤其是祭奠了丁原之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吕布也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一个政治军事集团的首领。

    所以,张辽发问之后,吕布才意识到:自己现在也是个小军阀的首领了,自己不先发言,底下人自然是不敢先说话的。

    所以,吕布笑了笑,尽量平静的说道:“今天召诸位前来,就是商议如何消灭牛辅和李儒,不知诸位可有良策?”

    吕布说完,便开始扫视帐内的七个人,示意众人畅所欲言,眼神很是殷切。

    张辽会意,首先说道:“西凉叛军虽有二十万,但精锐不过数万,其余都是乌合之众。并且,西凉叛军都是大杂烩,各有部署,统属不一,号令不齐,完全可以一战而胜。只是李儒诡计多端,还是要防着点。”

    吕布点了点头,暗赞张辽果有大将之才,几句话便道破了西凉叛军的弱点,一语中的。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拜谢。

    第二十一章 上中下三策(求收藏推荐)

    在吕布原来的并州军系统中,吕布是主公,但高顺和张辽二人却分掌步兵和骑兵,所以,魏续宋宪曹性侯成等人便以高顺张辽二人为马首是瞻。而今一见张辽说的很有道理,曹性侯成秦宜禄三人忙出言附和,明显是一条道上跑的车。

    见此情急,吕布不禁又暗自苦笑:曹性和侯成明显就是一个武夫,没有见地也就罢了,可是秦宜禄眼下正在充当自己的情报头子,怎能这么没有立场呢。

    于是,吕布只好又把目光转向左侧的文臣。

    钟繇知道躲不过,只好出言道:“张将军所言极是,西凉叛军虽号称二十万,不过乌合之众,不足为惧,主公可一战而胜之。”

    吕布皱了皱眉,显然钟繇是在敷衍自己,毕竟作为三国历史名人,还不至于连条像样的计策都拿不出来。

    虽然心里有些不满,但吕布也没动声色,他想看看钟繇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只是吕布不说话,杨修却嗤笑说道:“元常兄这话说了和没说一样,方才文远将军已经说过了,你不过是又重复了一遍罢了。”

    杨修自从那天挨了一顿打以后,明显少了几分傲气,多了几分随和,但骨子里的恃才放旷和言语无忌,却始终没有改变。

    而钟繇虽然没有理会杨修,但王粲却说道:“德祖兄既然这么说,想必心中已有良策,何不说出来让我等参详一二?”

    见王粲将了杨修一军,吕布顿时来了兴趣,同时心中也暗觉好笑:这王粲不愧是钟繇的影子,一见杨修贬低钟繇,便忙反击了回去。

    而杨修却好似胸有成竹,看也不看王粲,自顾说道:“修有上中下三策,可供主公选择。”

    吕布一听,眼睛便是一亮,遂忙说道:“德祖你快说,我洗耳恭听。”

    并且,王粲的眼神虽然依然不屑,却也变得郑重起来,而钟繇却是眼角一抽,神态颇有些不自然。至于帐内的四个将领,则早就把目光锁定在了杨修身上,如同围观稀有动物一样。

    杨修不以为然,依然自顾说道:“西凉叛军统属不一,号令不齐,虽然人多势众,但形如一盘散沙,不足为虑。

    修之下策,便是战,一战定乾坤。以主公之英勇,兵马之精悍,定可大破牛辅李儒,但自身伤亡也断然不会少。

    所以,修以为,下策不可取。

    中策是守。

    主公守大营,高顺将军守长安,相互呼应,相互支援,令西凉叛军首尾不能顾。且西凉叛军仓促集结,远道而来,必然缺粮,若能相持半月,则西凉叛军不战自溃。只是李儒乃天下智士,定不会坐以待毙,必会出奇谋引诱主公出战,所以,主公要守,就必须要坚守,不能出战。

    这中策虽然己方不会有太大伤亡,但旷日持久,耗费钱粮,况且,西凉叛军残暴,此战过后,关中之地,长安三辅,定会成为一片白地,民不聊生。

    上策,就是间。

    主公可招抚西凉叛军的中下级将领,并明示他们,只诛首恶牛辅李儒,其余人等只要归顺朝廷,便加官进爵,得享富贵,同时还要重金悬赏牛辅和李儒的头颅。我料如此一来,西凉叛军定会军心不稳,主公此时可乘胜进兵,必能大胜,同时又能兼并西凉叛军以为己用,壮大自己的实力。

    只是此战过后,如何整编操练这些投降的士卒,却是一桩麻烦事,不过料想主公英明神武,前番又有整编董卓部曲的经验,此事应该不难办。

    所以,在下建议主公取上策,一战而定关中。”

    杨修说完,便又自得一笑,随即便逐个欣赏帐内诸人的脸上表情。

    吕布既是欣喜又是惊讶,他确实没想到杨修居然会有如此智谋,因为在他的记忆里,杨修不过是只有些小聪明罢了,所以才被曹操杀了。而今杨修的一番谋划,可真是颠覆了吕布的记忆。

    只是吕布哪里知道,历史上曹操之所以要杀杨修,就是因为杨修太聪明了,和荀彧一样,比曹操自己都聪明,如此曹操岂能容忍,所以曹操才杀了杨修泄恨。

    与吕布同样感到惊讶的,还有张辽等一般武将。这些粗人都是喜欢直来直去的,肚子里面哪有这么多的弯弯绕儿,所以杨修的一席话,彻底让他们陷入集体呆滞。

    而最过震惊的还是钟繇和王粲。

    同朝为官,杨修的才名他们是听说过的,但那也仅限于聪明机智,过目成诵,或者是家学渊源,博学多才等,他们可没听说过杨修如此的精通谋略。毕竟,在杨修不到二十年的人生经历中,今天的三策也是他人生的第一次谋划。

    而为了这三策,杨修其实也是思考了良久,并且,这其实还有其父杨彪的指点。

    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政客,杨彪深知吕布的价值到底有多大,所以,得知吕布征辟杨修,杨彪便知道,杨氏家族的机会来了。如果能和吕布结为一体,那那杨家的利益便会得到根本的保证,所以,为了能让杨修得到吕布的重用和信任,杨彪可是不余余力的支持。

    于是,杨修这上中下三策便在杨彪的指点下新鲜出炉了。

    当然,吕布并不知道杨修的这上中下三策其实还有杨彪的功劳,只是在欣喜和惊讶之余觉得上策可行。毕竟,作为一个现代人,吕布觉得战争也是要核算成本谋划收益的。

    所以,吕布一直以为:没有好处的战争,根本没有必要去打。

    而今杨修的上策不仅可以击败敌人,同时还可以壮大自己,这才是吕布最为满意的地方。

    只是一见杨修得意洋洋的模样,吕布又暗觉好笑:杨修这厮,是有点小聪明,不过也太过傲气,太能显摆了。

    吕布心思一动,便故意不管杨修,而是对钟繇说道:“元常以为如何?”

    钟繇一愣,略一迟疑便道:“德祖所献的三策确实精妙绝伦,在下不及。”

    吕布皱了皱眉,终于还是说道:“元常心中也是早有定计吧,只是不知元常为何知而不言呢?”

    说完,吕布的脸色便冷了下来,目光更是如同刀子一般扎在了钟繇的身上。

    而吕布一发怒,众将便噤若寒蝉,全都开始正襟危坐,默然不语,同时,也把目光从杨修身上转到了钟繇身上,看着钟繇如何应对。

    杨修心里更是窃喜,深知今天这一举是有了成效,不仅抬高了自己,同时也贬低了钟繇,实在是一招妙手。

    而感受到了吕布的怒意,钟繇不由得心里一寒,身体更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哆嗦,后背也出了一片冷汗。

    新书上传,求收藏推荐,拜谢。

    第二十二章 钟繇的无奈(求收藏推荐)

    同样是出身世家大族而又才华横溢的世家子弟,钟繇也是从骨子里看不起草莽出身的吕布,而钟繇如今成了吕布做谋士,自然也不是心甘情愿的。一方面,钟繇是为了保住蔡邕;另一方面,钟繇也是迫于吕布的压力。

    所以,今日此举,钟繇也是打算看着吕布出丑,看吕布如何应对眼前的乱局。

    只是杨修横插一杠,不仅为吕布解了围,还揭露了钟繇的用意,使钟繇陷入了绝境。

    钟繇知道自己推搪不过,便略一沉吟,解释道:“在下想先听听诸位同僚的高见,然后再献丑不迟。”

    吕布冷哼了一声,说道:“如果杨修不献策,那我又该如何呢?”

    钟繇顶着吕布的压力,斟酌着说道:“杨德祖虽然年齿不长,未曾加冠,但才名远播,智慧不群,料想定有良策。况且,在下所想,并不比杨德祖所言精妙,所以,即使杨德祖不献策,在下也会献丑的。”

    听到钟繇如此狡辩,吕布不禁气得笑了起来。一时间,帐内诸人不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吕布笑过,便叹了口气说道:“钟元常啊,你的那点心思我明白,我虽是个粗人,但不是个傻子。你不就是看不起我吗?觉得我出身不好,还是个武夫,名声也不好,对吧?你今天不就是想看着我出丑吗?想看着我焦头烂额,不知所措,想看着我走投无路,然后去求你,求你出个主意……”

    吕布的话还没说完,钟繇便意识到自己弄巧成了拙,终于触动了吕布的底线,使吕布动了真怒。而害怕之余,钟繇也终于没能撑住自己的身体,“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吕布盯着钟繇看了看,神色依然冷峻的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想你是聪明人,应该能明白自己眼下的处境。我的帐下,也不养闲人。你有用,我自然会用你,而你如果没用,我想你可以去死了。毕竟,你不是高顺张辽,也不是曹性侯成,你不是我的兄弟,至少暂时不是。不过,我希望,以后你会是。”

    在吕布的逼视下,钟繇终于低头不语。

    顿了顿,吕布又道:“我吕布就是个武夫,性子比较直,所以,我希望我的部下能和我推心置腹,直言不讳,而不是首鼠两端,模棱两可。而我吕布对自己的部下,对待自己人,也自然是肝胆相照,患难与共,所以,我希望你能成为自己人,而不是死人。”

    钟繇骇然,忙伏地说道:“主公放心,钟繇现在就是自己人了。”

    吕布叹了口气,淡淡说道:“你先起来吧,以后看你的表现,今天这一次就算了。不过,我今天还要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全心全意的辅佐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日后我若能一统天下,你必位居三公;若是我不幸败亡,我也不会连累你。我吕奉先说到做到,绝无虚言。第二个选择,就是死。你既然不愿意真心助我,那就去死吧。”

    钟繇大骇,他相信吕布说得出做得到,便忙说道:“主公放心,今日之后,钟繇必会全心全意辅佐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慌乱之余,钟繇并没有意识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是多么的惊世骇俗,只是王粲和杨修却是眼睛一亮,不约而同的在心底同时念叨着这两句话。

    觉得事情已经差不多了,吕布便笑着说道:“元常先起身吧,日后可千万要拿出真本事来,否则,我可不会让你白拿俸禄。”

    知道自己终于又过了一关,钟繇连忙起身拜谢,连脸上的汗都没顾得擦。

    吕布想了想又笑道:“元常其实多虑了,我知道元常的才能,所以,无论如何我是不会杀掉元常的,那太可惜了。”

    钟繇愕然,累死他他也想不到吕布最后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毕竟,刚才吕布的那一番话可是杀气森森,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连骨头都嚼碎了。

    所以,钟繇呆坐了半天,愣是没说出话来。

    见此情景,吕布不禁哈哈大笑,这种将别人的生死掌握在手中的感觉着实不错。

    也许,这就是权利的好处吧。

    不过,笑过之后,吕布又道:“其实元常大可放心,不仅是你,就是你的老师蔡邕,我也不会难为他。一方面,我确实是仰慕伯喈先生的文才,另一方面,我曾经师从过伯喈先生,受过伯喈先生的教导和恩惠,这件事,延平和文远都知道。”(高顺表字延平,张辽表字文远)

    这次不仅钟繇惊呆了,王粲和杨修也都是一脸震惊,这绝对是吕布最为三国时期的天王巨星的最大八卦。

    只是钟繇在震惊之余,心里却暗下决心:打死也能不承认和吕布是师兄弟。

    而王粲和杨修等人却是一副不可思议和不相信的样子。

    吕布苦笑,无奈的说道:“伯喈先生曾经流亡到并州五原,并在那里授徒讲学,当时在下家贫,拿不出一斗米和两斤干肉的束脩,只好在窗外旁听。只是不久之后,我被学堂的管事发现了,他要赶我走,幸好伯喈先生出言,我才可以继续旁听。

    只是可惜,伯喈先生只在并州住了一年,而我也只旁听了一年,太可惜了。”

    这是吕布这具肉体本来的记忆,所以穿越后,吕布每想起此事,总是要感慨一番:想不到历史上的吕布居然和蔡邕还有师徒之情。只是在蔡邕遇害的时候,吕布竟然也不为蔡邕求情,可见历史上的吕布,为人实在可恶。

    吕布感慨了一番,随即又道:“所以元常你放心,我定会善待伯喈先生,日后扳倒王允,伯喈先生定能重回朝堂。”

    钟繇大为感动,忙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起身施礼说道:“钟繇拜谢主公,钟繇定不负主公厚望。”

    吕布笑道:“光说有什么用,得拿出真本事来啊。”

    钟繇尴尬一笑,说道:“西凉叛军远道仓促而来,必然粮草不足,必然会一路劫掠,以保证供给,所以,在下建议主公坚壁清野,将长安四周整肃一空,使叛军无以为食,并且,如此一来,也可以防止叛军裹挟百姓,祸乱黎民。”

    吕布点头道:“元常所言甚是,我命侯成助你,一并收拢百姓。”

    侯成忙起身应诺。

    新书上传,求收藏推荐,拜谢。

    真不是假更新,这回是为了改错别字,拜托兄弟们以后发现错别字告诉俺一声行不,在下这厢先有礼了。

    一会儿更新,昨天中暑了,今天还有点难受,郁闷。

    第二十三章 两个选择(求收藏推荐)

    钟繇又道:“主公所部西凉兵和西凉叛军同出凉州,其间多有同乡同族,可选亲信可靠者为间,以为内应,并乱其军心。同时,主公还需提防部下西凉士卒哗变,在下料想李儒必会于此大做文章。”

    吕布点头记下,随即便命张辽曹性等人分头去准备。

    这是吕布小集团第一次正式的军事会议,虽然不是很成功,但吕布终于收服了麾下仅有的三个文臣,可谓是万里长征跨出了一大步。

    只是私下里,吕布却对张辽叹息道:“这文人真不好整,一肚子的花花肠子,打不得,骂不得,他要是看不上你,你打死他他也不和你一条心。”

    张辽无奈,只好说道:“哄着来吧,以后治理天下还得用他们不是。”

    骨子里,张辽也是看不起文人的,不过是掩饰的比较好,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

    西凉叛军来的比吕布预料中的还要快。仅仅三天,西凉叛军便来到了长安城下,与吕布大营遥遥相对。

    吕布原想趁西凉叛军立足未稳或者在行军途中发起偷袭,只是李儒防范甚严,吕布一点机会也没找到,只好令张辽不停的骚扰,使西凉叛军不得安宁。

    而西凉叛军也不在乎吕布的骚扰和挑衅,分出一支人马敌住张辽以后,便有条不紊的安营扎寨,似乎打算困死长安。

    吕布无奈,只好悻悻回营。

    吕布一走,李儒便笑着对牛辅说道:“这回主公可以放心了吧,吕布其实比咱们更着急,他对咱们的忌惮,多过于咱们忌惮他。”

    牛辅似乎是相信了李儒的话,满脸释然的笑道:“先生真是神人啊,果然料事如神。”只是心里又加了一句:料事如神还把相国给弄死了。

    李儒自然不知道牛辅心里的想法,遂又自信满满的说道:“主公放心,吕布虽然骁勇,但兵力不如咱们,况且,吕布部下的西凉士卒,未必和吕布一条心,所以,在下只要稍加挑拨,吕布必定自乱阵脚。”

    知道李儒擅长阴谋诡计,牛辅便道:“如此就全靠先生了。”

    ……

    而吕布回营之后,便对亲卫说道:“传令,命所有屯长以上、出身西凉的将校速到校场集合!”

    吕布话音一落,众亲卫们便忙去传令。

    片刻过后,三通鼓罢,校场上便多了三百多号人头。

    这些人都是出身西凉的中下级军官,原来都是胡轸、李肃、董旻的部下,甚至有些老资格的还是华雄的部下。

    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西凉叛军开到长安城下的消息,都知道大战一触即发。只是,他们却不知道吕布打算怎么处理他们,是杀还是用,或者是放他们回家,当时,最后一个想法是奢望。

    于是,在吕布来到校场之前,众人不禁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场面很是混乱。

    有的说吕布要杀了他们,劝众人赶紧想办法;有的说吕布要安抚他们,不过可能要被吕布软禁;还有的说吕布会放了他们,只是他刚说完,众人便骂他做梦……

    等吕布一进校场,登上点将台,台下顿时鸦雀无声,一片肃穆,众人都在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吕布没说话,只是看了看身旁的杨修。

    杨修会意,忙捧着手中的名册说道:“军中西凉籍将校,有都伯六百三十四人,屯长三百一十七人,曲督、骑督共六十三人,校尉十人,屯长以上将校共有三百九十人。”

    吕布点点头,便对台下一干西凉将校喝道:“整队,报数!”

    吕布一声令下,台下军阶最高的十个校尉便站了出来,随即又响起了一串( 三国吕布新传 http://www.xlawen.org/kan/362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