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吕布新传 > 三国吕布新传 第 4 部分阅读

第 4 部分阅读

    特意将赤兔马和方天画戟带了出来,以方便吕布退走。

    胡轸自知不是吕布的对手,忙让开一条道路,放吕布和陷阵营过去。

    领着陷阵营杀出重围,吕布很快便与张辽李肃所部会合,兵锋更盛,士气大振。

    而胡轸领兵杀到皇宫,见徐荣居然也在百官之中,便大怒喝道:“徐荣,你为何不发兵,反而跑到这里来上朝?”

    徐荣无奈说道:“我原想劝相国大人不要称帝,哪知吕布突然挟持了相国大人。现在投鼠忌器,实属意外。”

    胡轸大怒,喝道:“你不发兵,我们怎么杀退吕布?况且,如今相国还在吕布手中。”

    徐荣刚要说话,李儒却道:“二位将军切莫争吵,如今之计,还是商议如何救出相国吧。”

    董卓被劫,胡轸大为不甘,对李儒也甚是不满,便嚷道:“先生不是智谋过人吗?怎么还让吕布劫持了相国?劫持了也就罢了,还让他跑出了皇宫,和并州军汇合在了一起,如今怎么办?”

    胡轸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暗指李儒失误,放跑了吕布。同时还有很多话不能明说,比如为何不将吕布和董卓一并杀死,然后给西凉军再找个新主子不就完了。

    胡轸的想法李儒不是不明白,只是李儒却不能那么做,一方面是要担着弑主的罪名,另一方面,董卓一死,西凉军定会四分五裂,到时候肯定会沦为朝中公卿大臣的打手,不复昔日之威。

    所以,李儒绝不能让董卓死。

    董卓在,西凉军就在,就算退出长安,还可以卷土重来;而董卓若亡,西凉军必亡,根本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正因如此,李儒便耐心的对胡轸解释道:“吕布虽勇,但终究是一介匹夫,不足为虑;但如果相国大人出了意外,你我又将何以存世?”

    胡轸愕然。

    他虽然脾气暴躁,生性易怒,却不是傻子。他虽然想置吕布于死地,但也不希望西凉军崩溃。所以,胡轸沉吟了片刻,一时竟无言以对。

    ……………………………………………………

    吕布会合了手下士卒,便领兵杀奔皇宫而来,霎时,皇宫门前的驰道上便马蹄轰轰,铠甲铮铮,大有铺天盖地之势。

    见吕布率领大军亲自前来,胡轸和董旻皆有惧色,唯有李儒面不改色,一脸镇定。

    吕布将大军安顿在皇宫门前,与胡轸所部相隔一箭之地,便催马来到阵前,喝道:“李儒何在?”

    李儒从身旁的校尉手中牵过一匹马,轻身上马,便也打马来到两军阵前。

    见吕布所部军容甚整,人马彪悍,士气旺盛,李儒心中也是暗赞:“吕布果然是将才,不可与之争锋。”

    见李儒出阵,吕布便道:“李儒,如今你挟持了天子和百官,我挟持了董卓,你我势均力敌,难分胜负。不如你我各退一步,我把董卓给你,你把天子和百官给我,如何?”

    李儒笑道:“奉先将军好算计,用一个相国换了天子和满朝的公卿大臣,太贪心了吧。”

    吕布道:“文优,你我都是熟人,彼此都知根知底,你说说,你要百官何用?留着也是浪费粮食,不如一并送我。再说,没有百官的天子,岂不成了光杆天子?”

    吕布说完,身后的大小将校和士卒不禁哈哈大笑,连对面的西凉军也有人大笑出声。

    李儒笑道:“奉先将军果然风趣,不过奉先将军似乎疏忽了:没有天子,在下可以另立天子啊?你没有百官,难道奉先将军就不能重选百官?”

    吕布无奈,只好说道:“好,那用董卓换天子,如何?”只是心里却琢磨着再换人的时候动动手脚。

    李儒笑道:“奉先将军早就应该这么说。”说完,李儒便命人去请天子,而吕布也吩咐手下把董卓带上来。

    片刻过后,十岁的小天子刘协便被两个西凉军士卒架到了两军阵前,而董卓也被张辽拖着来到了吕布马前。

    此时的董卓,早已没了当朝相国的威风,一见到李儒,便忙哭着喊道:“文优救我啊。”声色极是凄惨,反而不如十岁的小天子淡定从容。

    见董卓安然无恙,李儒便道:“奉先将军,我数一二三,你我一同放人,如何?”

    吕布想了想,也道:“天子行驰道左侧,董卓走右侧,并且,你我双方还要各出两个健卒保护二人。”

    李儒心里暗赞吕布细心,果然不是寻常的武夫,嘴上却道:“奉先将军也太多心了吧,不过如此也好,免得中途出了是非。”

    说完,李儒便让胡轸召来两个健卒,并嘱咐道:“你二人一定要确保相国的安全,你二人若战死,家眷妻小我定会仔细照料。”

    二人感动异常,忙抱拳施礼,昂然而去。

    同时,吕布也在嘱咐自己麾下的两个健卒:“你二人一定要一前一后的保护天子,关键时刻,可以一个抱着天子往回跑,一个掩护,明白?”

    二人点头称诺。

    吕布想了想,又嘱咐道:“你二人一要防着董卓动手,二要防着对方的弓箭手,明白?”

    二人又忙点头称诺。

    于是,等西凉军的两个护从到了以后,吕布这边的两个护从便也出发了。

    一切准备就绪,李儒便在马上举起了右手,同时,吕布也同样举起了右手。

    “一,二,三!放人!”李儒的右手用力挥下。

    “放人!”吕布的右手同时也用力挥下。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

    第十五章 胡轸死了,庞德来了

    听到“放人”两个字的一瞬间,董卓便忽然爆发出了前所未有速度,霎时便跑出去十几米,将两个护从甩在了身后。

    二人大惊,连忙追了上去,一左一右将董卓架了起来,飞也似的向对面跑去。

    同时,吕布这一方的两个护从更干脆,一个抱着小天子,一个跟在后面掩护,速度也不慢于董卓三人。

    数息之间,董卓和小天子便各自跑出了将近一半的路程。

    吕布偷偷对身后的张辽高顺李肃等人使了个手势,随即便从马上拿起弓箭,“嗖嗖嗖”连珠三箭,瞬间便将董卓和两个护从射翻在地。

    之后吕布又迅速收好弓箭,从亲卫手中接过方天画戟,打马便冲了出去。

    李儒大怒,忙挥手命弓箭手放箭,射杀天子,同时又命胡轸迅速整兵,务必敌住吕布。

    可赤兔马速度奇快,数息之间便冲到了两军阵前,而吕布身后的大队骑兵也开始了冲锋。

    李儒大惊,无奈之下只好撤退,连百官都顾不得了。

    李儒刚退走,吕布便领军杀入西凉军阵中。

    一声大喝,方天画戟所到之处当者睥睨,鲜血四溅,吕布很快便杀出一条血路,渐渐追赶上了李儒等人。

    见吕布领兵追来,李儒心中大急,便对胡轸和董旻说道:“你二人速速留下一人断后,否则我等今日皆葬身此地。”

    董旻目视胡轸,胡轸只好说道:“二位先走,在下断后,只是还请二位善待在下妻小。”

    董旻心中暗想:“命都快没了,还要妻小何用?”

    而李儒却道:“将军放心,在下定会保全将军妻小。”

    说完,李儒便打马直奔城门而去。

    见西凉军开始溃散,吕布便忙喊道:“投降不杀!”

    身边的亲卫早有默契,便也一起喊道:“投降不杀!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战场上政治宣传的效应是明显的,尤其是对于失败的一方,转眼间,成片成片的西凉军便扔下了武器,站在了墙角。

    留高顺收拢西凉军俘虏,吕布则领着张辽李肃继续追击李儒。

    西凉军大部虽已溃散,但胡轸身边还是有几百亲卫。于是,当吕布追上胡轸的时候,胡轸正领着几百亲卫列阵迎接吕布。

    见此情景,吕布不禁大笑,说道:“胡轸,你今日必死于此地,为何不让你身后的几百人散去?难道还要让他们白白的牺牲?”

    胡轸也是哈哈一笑,说道:“田横自尽,尚有五百死士相随。胡某不才,今日在此与将军一决生死,又岂能没有兄弟相从?”

    吕布暗赞胡轸是条汉子,遂道:“好,今日我便成全你。”

    命张辽和李肃继续去追击李儒,吕布则单枪匹马向胡轸杀来。而胡轸也没带卫士,同样匹马挺枪杀向吕布。只是他的几百亲卫却又分头去截击张辽和李肃,试图拖延时间,让李儒和董旻成功出逃。

    见胡轸怀着必死的决心,吕布便道:“胡轸,你若现在投降,我还可以保住你的家眷,否则,你胡家必然绝后。”

    胡轸一愣,稍一分心,便被吕布一戟刺中肩膀。

    胡轸大怒,顿时明白吕布这是故意让他分心,从而伤他。于是便越发拼命起来,招招都是不要命的打法。

    吕布笑道:“李儒和董旻连自己的家眷都没带走,怎能带走你的家眷?胡轸,现在投降还来得及。”

    胡轸又是一愣,吕布的话也相信了八成,毕竟事发突然,连李儒都没料到自己居然会仓狂而逃,又怎能顾忌家眷。

    沙场对战,最忌分心,何况胡轸还刚刚受伤,于是,胡轸一个不留神,左臂又被吕布削断。

    胡轸疼的直咬牙,却没有喊叫一声。

    吕布暗自佩服胡轸刚强,却又不能不杀他,便又拨转马头向胡轸冲了过来。

    胡轸深吸一口气,也没理睬自己的断臂,而是单手举枪又向吕布冲了过去。

    二马一错蹬,吕布便轻松的拨开了胡轸的铁枪,随即冷静的刺穿了胡轸的咽喉,给胡轸留了个全尸。

    胡轸的战马又向前跑了十几步,胡轸的尸首才从马上栽了下来。

    回头看了看胡轸的尸首,吕布不禁百感交集。

    他虽与胡轸不合,但也不得不佩服胡轸刚强勇烈,悍不畏死。

    而从胡轸身上,也可以看出西凉军整体的气质,也是悍不畏死,残暴勇烈。所以,要改造这样一支军队,吕布其实也没有多大把握。

    此时,胡轸手下那几百亲卫也死伤殆尽,李肃已经领兵前去追击李儒,而张辽则留下来接应吕布。

    又看了看胡轸的尸体,吕布便对张辽叹道:“胡轸是个汉子啊,可惜跟错了主子。仔细收敛他的尸体,以后好生安葬了吧。”

    张辽应诺。

    吕布正要整军前去追击李儒,却见李肃部下的兵马居然溃败了,一窝蜂似的朝自己涌来。而李肃本人也是丢盔卸甲,披头撒发的狼狈不堪。

    吕布大怒,心思一动,便将方天画戟扔给亲卫,左手张弓,右手放箭,一箭便将李肃从马上射了下来。

    张辽一愣,随即便也明白了吕布的用意。而李肃的亲卫却是大惊,待看清放箭的人居然是吕布时,更是大怒,顿时鼓噪了起来。

    吕布喝道:“尔等为何败退回来?”

    众败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了一圈之后,才有一个校尉上前说道:“我们被一个小将偷袭,死伤惨重,不得不退啊。”

    吕布大怒,喝道:“两军相接,后退者死!尔等既然溃败,还要命何用?”说完,吕布便一挥右手,命手下将这群败兵射杀。

    一见吕布居然真想杀他们,那些溃兵便也激起了血性,遂不要命的向吕布冲来。

    只是,由于他们的人数太少,几息之间,便只留下了一地的死尸和血迹。

    吕布叹了口气,对自己说又除了一个大患。

    只是,吕布刚要领兵向前,却见远处烟尘滚滚,蹄声如雷,一队骑兵居然冲自己杀了过来。

    敌军虽然声势惊人,人数却不是很多,顶多五六百骑。

    吕布不以为然,命张辽去追击李儒,自己便领着亲卫迎了上去。

    等两军相距一箭之地,吕布忽然发现对面领头的那员将领自己好像在哪里见过,看起来有些面熟,便忙喊道:“对面的小将,我是否见过你?”

    而对面的小将其实也认出了吕布,便也没下令放箭。于是,两军便生生止住了脚步。

    两军扎住阵脚,那小将便来到阵前施礼说道:“在下陇西狄道人庞德庞令明,乃是胡轸将军麾下王方校尉的部下。七天前在下巡夜,曾在街上见过吕将军。”

    吕布一愣,随即便大笑说道:“你是那个都伯?哈哈,想不到竟然在此见面。”

    随即吕布转念一想,便问道:“是你杀退了李肃?”

    庞德谦虚一笑,说道:“在下不过是虚张声势,李将军以为中了埋伏,所以才退兵了。”

    吕布大笑,赞道:“好,果然有些本事。只是你现在要去干什么?去救胡轸?”

    庞德道:“不错,还望将军能放胡轸将军一条生路。”

    吕布叹道:“你来晚一步,胡轸已经死了。我看你不如跟着我吧,咱们一起建功立业,征战沙场。”

    庞德愕然,一时无语。

    见庞德不说话,吕布便道:“大丈夫生于世间,当顶天立地,纵横天下。我吕布虽然不才,但绝不会扔下属下自己逃命,也绝不会亏待自己的兄弟。我看你有些本事,不忍加害,而如今西凉军皆已崩溃投降,你不如和我一起,共谋一番大业。”

    庞德有些心动,只是自己是为了救胡轸而来,如今胡轸身死,自己却投了敌,这在道义上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见庞德仍有些犹豫,吕布便又道:“你救胡轸,是为大义,而今胡轸身死,你与胡轸再无瓜葛,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难道我吕布还比不上胡轸?”

    庞德恍然大悟,忙下马投降,拜伏于地。

    吕布大喜,一边上前扶起庞德,一边在心里念叨着:庞德啊,《三国演义》里马超的部将,有名的猛将,今天可是捡到宝了。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

    第十六章 董卓死后

    收服庞德,吕布便也失去了追击李儒的兴趣,毕竟,耽误了半天的功夫,谁知道李儒跑哪去了。

    等吕布领兵回城,才知道董卓已死,部下校尉郝萌和成廉已经控制了皇宫,西凉军俘虏也被押往并州军大营,城内的秩序已经安定,若不是皇宫门前的驰道上血迹未干,还真看不出长安城刚刚经历了一场大动乱。

    吕布暗中点了点头,称赞高顺和徐荣有大将之才。

    长安城能够迅速安定,徐荣绝对是出了力的。

    再次上朝入殿,吕布发现十岁的小天子依然是个木偶,而朝堂上,以王允黄琬为首的一派正在和以马日磾蔡邕为首的一派争吵不休。

    于是,吕布一入殿,所有人便都不约而同的放弃了争吵,把目光集中在了吕布身上,包括那个十岁的小天子。

    别人还没说话,王允便快步迎了上来,笑着说道:“奉先,可曾擒获李儒?”

    吕布故作惭愧,苦笑说道:“李儒和董旻已经跑了,部下正在追击,胡轸授首。”

    王允不以为然,大笑说道:“丧家之犬,不足为惧。”

    随即王允又对朝堂上的公卿大臣们说道:“今日诛灭董卓,奉先将军居功至伟,当拜奋武将军,进爵温侯,假节,位比三司,不知诸公以为如何?”

    一众公卿大臣沉默片刻,随即便争相附议,赞颂吕布的功劳,启奏天子重赏吕布。

    谁都知道,董卓一死,西凉军必然落入吕布的手中,而吕布本人又骁勇无敌,在西凉军中威望甚高,而今整个长安城又都在吕布手中,谁敢和吕布过不去啊。

    而吕布也知道,王允这是赤裸裸的拉拢,拉拢自己倒向他那一边,从而打到马日磾蔡邕一派。

    只是,一个小小的奋武将军还真不能满足的吕布的野心,按照吕布的想法,自己当不上大将军,怎么也能弄个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谁知王允竟如此小气,只表奏了一个奋武将军。

    于是,在天子准奏之后,吕布虽故作感激的谢恩,心里却不以为然。

    在朝堂上没有自己的势力,吕布现在只能和王允合作。

    送给了吕布一个大大的甜枣之后,王允便又道:“如今天子年幼,不能亲政,还望诸公推举一人暂秉朝政,上辅天子,下承百官,匡扶社稷。”

    司空黄琬会意,王允说完,便起身奏道:“司徒王允德高望重,国之干城,又为百官之首,诛灭董卓,砥定朝纲,可当大任。”

    黄琬起了头,王允一系的官员便纷纷附议,大赞王允的功劳德行。

    吕布投桃报李,便也附议,做了个顺水人情。

    太傅马日磾、侍中蔡邕和尚书仆射士孙瑞三人互相看了看,最终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

    十岁的小天子无奈,只好任命王允为辅政大臣,暂秉国政。

    王允拜谢。

    随即,王允便弹劾蔡邕附庸董卓,助纣为虐,当处以极刑。

    有了王允的引头,朝中王允一党便纷纷附和,落井下石,而为蔡邕求情的只有马日磾和士孙瑞等寥寥数人。

    于是,与平行时空的历史事实一样,蔡邕下狱。

    吕布并没有为蔡邕求情,因为吕布要用他做诱饵引出蔡琰。

    之后的朝议便是王允和吕布瓜分胜利的果实。

    由于原九卿之一的大司农李儒生死不知,正在逃窜,王允便任命自己的长子,原侍中王盖为大司农,主管大汉的钱粮赋税。而吕布则表奏自己部下校尉张辽高顺等人为中郎将,官升一级。同时又表奏部下校尉成廉为羽林中郎将,负责把守皇宫;表奏部下校尉郝萌为执金吾,负责长安城的治安。

    将长安城和皇宫都交于吕布一人之手,王允虽有些不愿,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同意。

    又由于徐荣安定长安有功,王允想要任命徐荣为奋威将军,以牵制吕布。

    而徐荣不等吕布反对,便主动拒绝,言辞恳切。

    王允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吕布暗赞徐荣识进退明大体,对徐荣更加看重几分。

    散朝之后,吕布和徐荣并行。

    吕布一边走,一边试探的对徐荣说道:“升平随我去趟大营如何?安抚这些西凉军俘虏,在下还需要升平的帮助啊。”

    徐荣是个圆滑机智的人,知道吕布的用意,便没有犹豫,随口应诺。

    见徐荣答应的痛快,吕布心中也很满意。

    出了皇宫,吕布便命人去把蔡邕从天牢提出来,带到并州军大营,好生安置。

    徐荣很不理解吕布的做法,但也没有多问。只是二人没走几十步,便见面前驰道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百姓们来来往往,拥挤异常,将道路堵得死死地。

    吕布无奈,只好命亲卫前去打探。

    那亲卫去了半晌,才回来说道:“前面是董卓的尸体,老百姓正在瓜分董卓的尸体,用董卓身上的肥肉做灯油。”

    吕布愕然,片刻之后才无奈的叹了口气:人都死了,还糟蹋尸首有什么用。

    不过,更令吕布好笑的是:原来历史上长安百姓用董卓身上的肥肉熬灯油的事情居然是真的。

    想想用人油点灯,吕布这种胆大包天的人也不由得打了个哆嗦,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二人到了并州军大营,高顺已经将两万多西凉军俘虏安置妥当,张辽追击李儒仍未回来。

    高顺向吕布请示怎么处理那些西凉军俘虏,吕布想想说道:“严肃军纪,愿意从军的收编,不愿意的发放路费回家,宁缺毋滥。罪大恶极的直接斩首,杀几个人震慑一下。”

    高顺点头应诺,转身便出去办事。

    吕布摇了摇头,觉得眼下也只能如此。对于西凉军俘虏,吕布一直也没想好怎么处置。

    西凉军不仅只有汉人,还有一部分羌人和胡人。虽然彪悍坚韧,骁勇善战,但嗜血残暴,贪图钱财,且军纪败坏,烧杀掠抢,无恶不作。董卓在时,常诱之以利,驱使战斗。所以,西凉军过境,便宛如蝗虫一般。

    吕布自然不想让属下的军队成为蝗虫,但一时又没有好的办法处理,便转头问徐荣道:“升平有何良策,可以使西凉军为我所用?”

    徐荣叹道:“西凉军军纪败坏,残暴不仁,将军想要收编改造,以为己用,恐非一日之功。”

    吕布点了点头,随即又道:“我今天找升平,还有一件事。想必升平现在也看出来了,如今的大汉朝廷,已经落入我和王允二人之手,所以,我今天想问问升平,升平是想帮着我呢,还是想帮着王允?”

    徐荣一愣,知道吕布在逼自己表态,而一旦自己站错了队型,估计今天必死无疑。遂苦笑说道:“我是武将,将军为武将之首,我自然唯将军马首是瞻。”

    吕布笑道:“好,升平既然答应助我,我日后自然不会亏待升平。如今皇宫和长安城都掌握在咱们手里,咱们也没有必要在长安四门分扎四营了,明日升平便领兵过来,咱们合兵一处吧。”

    徐荣无奈,只好点头应诺。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

    第十七章 钟繇王粲

    张辽最终没追到李儒,只是杀了董旻,而董卓一族,除了董卓的另一个女婿——远在陇西的牛辅以外,便全都死翘翘了。

    董卓有族人数百,其老母尚在人世,及董卓一死,这几百人便都下了大牢,判了死罪。

    等到行刑那天,鲜血淌成了小河,头颅堆成了小山,血腥气几天也没有消散。

    董卓死了,最大的受益人莫过于王允和吕布。

    王允忙着控制大汉的朝廷,巩固相位;吕布则忙着整编西凉军,控制都城长安。而吕布和貂蝉的婚事,也被定在了五月二十日,也就董卓死后的二十几天后。

    为了方便整编西凉军,吕布自从董卓死后便在军营吃住,并没有回府邸。

    这一日,吕布正和张辽高顺等人在大帐议事,忽见亲卫来报:黄门侍郎钟繇求见。

    吕布说了句快请,便笑着对张辽高顺等人说道:“钟元常一定是来给蔡邕求情的。”(钟繇表字元常)

    片刻过后,亲卫便领着钟繇进了大帐,只是,钟繇的身后居然还跟着一个面目丑陋的青年男子。

    吕布大为好奇,等钟繇施礼过后,便问道:“元常,你身后的人是谁啊?”

    钟繇侧身施礼,介绍说道:“此乃山阳高平人王粲王仲宣,亦师从伯喈先生,与在下有同门之谊。”

    钟繇介绍完,王粲便忙上前施礼。而吕布则开始饶有兴趣的打量着钟繇和王粲。

    钟繇三十几岁年纪,面目方正严肃,颌下三缕长须,飘逸潇洒,再加上身材高大,肩宽体阔,给人厚重干练,可堪大任之感;王粲正好相反,二十几岁年纪,身材消瘦,皮肤略黑,颧骨突起,尤其是那几颗大龅牙,实在是有碍观瞻。

    吕布曾听说钟繇和王粲的才名,也听说二人相交莫逆,只是今天一见二人相貌气质差别如此之大,不觉得有些诧异。只是片刻过后,吕布便笑道:“我知道你们来找我是为了什么,我也正要去找你们呢。”

    见钟繇不解,吕布便道:“我没难为伯喈先生,之所以把他困在营中,其实是为了保护他。

    王允素与伯喈先生不和,欲置伯喈先生于死地,我想元常是清楚的。而我不是不能帮助伯喈先生,只是没有足够的好处罢了。没有好处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

    现在我给元常提个条件,只要元常答应,我就确保伯喈先生的安全。”

    钟繇无奈,只好迎着吕布的目光说道:“不知将军的条件是什么?”

    吕布笑道:“元常也知道,我如今位比三司,假节钺,可以开府治事,可麾下却一个文官都没有,实在是寒酸得很,所以,想委屈二位入我幕府,暂为长史主簿,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吕布说完,便又开始饶有兴趣的打量着二人,而张辽高顺等人也终于开始正视二人。一时间,大帐里突然静得可怕。

    钟繇沉吟了片刻,之后又转头看了看王粲,见王粲点了点头,便无奈的施礼说道:“钟繇见过主公。”

    随后,王粲也施礼说道:“王粲见过主公。”

    吕布心中大快,忙起身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二位不愧是当世贤才。”

    说着,吕布又把二人扶了起来,并转身对坐在大帐左侧的高顺等人说道:“你们坐到右边去,给两位先生让地方。”

    高顺知晓吕布心意,对二人善意的点了点头,而曹性和侯成则不满的冲二人哼了一声。

    钟繇和王粲相对苦笑,只好坐在了大帐左侧,而张辽却忙起身把右侧的首位让给了高顺,徐荣又把右侧第二个位置让给了张辽。

    就这样,众人折腾了一回之后,才安定坐下。

    此时,大帐左侧只有钟繇和王粲两个文官,而右侧则坐着张辽高顺等几个武将。

    吕布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只有两个文官,但毕竟填补了文官为零的空白。

    见钟繇欲言又止,吕布便道:“元常放心,伯喈先生安好,稍候我随你一同去拜见。”

    而钟繇神色稍定之后,吕布又对张辽高顺等武将说道:“自古平定天下,保家卫国,征讨不服,则需要武将;但治理天下,安抚百姓,出谋划策,更需要文臣。如此文武相济,一张一弛,才是王道。

    你们不要以为文人无用,从而轻视文臣。虽然冲锋陷阵,斩将夺旗他们不行,但运筹帷幄,治理国家,你们十个脑袋绑一起也不够用。”

    吕布话音未落,张辽便“扑哧”一声笑出声来,随即,曹性侯成等人也是大笑不止。唯有高顺徐荣二人,仍然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摸样,只是脸上若有若无的也显出了一丝笑意。

    吕布心中大怒,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感,遂用力拍了一下几案,喝道:“笑什么笑!你们有什么不服的?让你们去当九卿,去当太守县令,你们成吗?”

    在吕布的质问下,张辽等人终于忍住了笑意,板着脸故作谦虚。

    知道几人心中仍然不以为意,吕布只好叹息说道:“我们要一统天下,恢复大汉的强盛,光靠武力是不行的,还需要智谋;再说,没有文臣治理国政,积蓄钱粮,你拿什么去养军队?你让士兵去喝西北风?”

    说完,吕布便瞪着眼睛把右侧的武将挨个看了一遍,直到他们开始低头沉思,才缓缓说道:“如今咱们这个小集团也有文臣了,以后我要是听说那个武将轻视文臣,文臣侮辱武将,挑起文武不和,别怪我不客气。”

    吕布阴测测的把话说完,众将轰然应诺,再不敢言语。

    可是,吕布之后却又点名说道:“曹性,侯成,听明白了吗?”

    二人大骇,忙起身抱拳施礼说道:“末将明白!”

    吕布点了点头,又转头对钟繇和王粲说道:“二位入我幕府,便也算是自己人了,我也和二位说实话。我其实对二位闻名已久,囚禁蔡邕,其实也是为了逼迫二位就范。二位若识时务,我比不会亏待二位;二位若不识时务,我也不介意多杀几个人。”

    吕布一番话连消带打,听的钟繇后背直冒冷汗,暗自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同时对吕布的为人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遂忙起身施礼说道:“愿为主公效死。”

    钟繇说完,王粲也忙起身施礼说道:“愿为主公效死。”

    吕布很满意钟繇和王粲的表现,哈哈一笑,说道:“好,从现在起,钟繇就是将军府的长史,王粲为主簿,今晚我在府中设宴,欢迎二位入伙。”

    二人忙起身施礼称谢,只是钟繇心中却暗自苦笑,总有一种被迫登上贼船之感。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拜谢。

    第十八章 杨修的悲哀(求收藏推荐)

    虽然手段并不光彩,但以吕布为首的并凉军小集团毕竟得到了两个文臣,所以吕布心中很高兴。只是,忽然想起一件事,吕布又不由得大为恼火,遂冲帐外喊道:“杨修来了没有?”

    原来,吕布今天忽然想起了三国历史名人杨修,便派人前去征辟,哪知一直到现在杨修都没到,不由得吕布不恼火。

    哪知吕布话音未落,就听帐外亲卫说道:“启禀主公,杨修带到。”

    “呃?”吕布一愣神:常言说“说曹操曹操就到”,怎么今儿个喊了一声杨修杨修就到了?

    深吸一口气,吕布一拍几案,喝道:“带进来。”

    吕布心里琢磨着,必须给杨修一个下马威,杀杀这个世家子弟的傲气。

    亲卫把杨修带进大帐,便又施礼躬身退了出去。而杨修入帐之后,既不施礼拜见,也不出言询问,而是背着双手扬着脖子看起了天花板,神态傲慢之至。

    吕布略一沉吟,便一拍公案,喝道:“来人,推出去砍了!”

    话音一落,便有两个亲卫快步入帐,拖着杨修就往外走。

    “且慢!”见吕布要杀杨修,钟繇连忙出言阻止。

    不管吕布是否真的想杀杨修,但杨修毕竟是世家子弟,其父又是大汉三公之一的太尉杨彪,所以,此情此景,作为辅臣的钟繇必须出言阻止。一方面,钟繇是为了救杨修一命;另一方面,钟繇也是为了避免吕布和杨彪直接冲突。同时,更要凸显出自己作为辅臣存在的意义。

    而吕布本来也没想要杀杨修,毕竟杀了杨修对他来说没什么好处。不过吕布却可以用此举试探一下钟繇和王粲的反应,所以,见钟繇出言阻止,吕布心里也是满意的暗自点头。

    又见亲卫回身看着自己,等着自己的答复,吕布便就坡下驴的说道:“先等等,既然钟长史给他求情,且先听听钟长史怎么说。”

    钟繇终于明白这是吕布对自己的又一个试探,便起身说道:“杨德祖年少轻狂,不通事务,主公何必与他一般见识,况且,主公召杨德祖前来,应该是爱惜其才华,如果就这么杀了,岂不是太过可惜?”(杨修表字德祖)

    吕布笑道:“我确实是听说杨德祖聪明机智,博学多才,只是今日一见,实在是大失所望。我虽然出身草莽,但毕竟官拜奋武将军,仪同三司,位居列侯,可他见我居然不拜不名,神态倨傲,目中无人,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难道他连做人最基本的礼仪都不懂?”

    钟繇愕然,一时无言以对。

    吕布用官职和爵位来压人,确实让人无话可说。杨修虽然出身世家,父亲又是当朝太尉,但毕竟他自己只是个太尉府的主簿而已,见到吕布理应参拜。而今杨修不拜不名,又神态倨傲,显然已经失礼。

    这失礼的罪名可大可小,惩罚可重可轻,关键是看吕布怎么判,所以,吕布的一番话让杨修不禁也出了一身冷汗。

    作为世家子弟,杨修从骨子里看不起草莽出身的吕布。所以,接到吕布的征辟令,杨修的第一反应就是感到可笑,随后便想把那一纸召令撕了,压根儿就没想去给吕布当什么劳什子主簿。

    只是其父杨彪却深知其中利害,一番教训之后,杨修才明白吕布示好和拉拢的用意,才强打精神来见吕布,心里却琢磨着见一面就走,宁死不给吕布做主簿。

    所以,杨修才做出目空一切的样子,希望吕布能放弃征辟他。

    只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杨修的预料,打死他也想不到吕布居然敢杀他,还给他安了一个不懂礼仪藐视上官的罪名。

    所以,杨修很郁闷,郁闷得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干什么,一时竟也愕然无语。

    而见钟繇和杨修都不说话,吕布便喝道:“奋武将军主簿杨修,藐视上官,不知礼仪,责令打二十军棍以示惩戒,行刑!”

    吕布说完,那两个亲卫便又把杨修拖出了大帐。

    钟繇张了张嘴,终于还是没说什么,因为他明白,对于上司决定了的事情,还是不要再劝阻为好。而杨修此时也是如梦方醒,刚要呼喊,却被亲卫捂住了嘴,什么声音也没发出来。

    片刻过后,行刑完毕,亲卫又拖着杨修回到了大帐。

    而此时杨修,早已没了平时丰神如玉潇洒倜傥的气质,更没了方才目中无人目空一切的傲气。

    两个亲卫把杨修往地上一扔,杨修便如同死狗一样趴在了地上,哼都不哼一声。

    见此情形,吕布不禁眉头一皱,颇为不喜杨修如此的不堪。

    作为一个武夫,一个崇尚力量,刚胆坚强的武夫,吕布看不起一切软弱的人,更看不起经不住风浪的人。所以,吕布在心里把对杨修的评价不禁又降低了几分。

    钟繇担心杨修的生死,便目视吕布,暗示吕布赶紧为此事做个了断,同时也在心里暗暗留意,看看吕布怎么处理这件事。

    吕布会意,随即脸色一沉,喝道:“杨德祖,死了没有?”

    钟繇一愣,万万没想到吕布会这么说。而杨修却抬起了头,呻吟道:“还没死。”

    吕布嘿嘿一笑,说道:“没死就好,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要记住,打你,是( 三国吕布新传 http://www.xlawen.org/kan/362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