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俗人回档 > 俗人回档 第 43 部分阅读

第 43 部分阅读

    说:“云清茶楼。”

    放下电话,关淑南火速化妆,换衣服,上网给陈高远发了封邮件,说有急事出门,今天不网聊了。

    坐在茶楼里,关淑南拿着边学道手写的vip等级划分的草稿,想的却是这个看上去很上档次的运动俱乐部跟边学道是什么关系。

    边学道跟她说是朋友的俱乐部,他就是帮忙,关淑南是不信的。

    放下草稿,关淑南说:“我办过三家健身俱乐部的会员卡,这方面确实有点经验。但你说的这个是运动馆,跟我常去的似乎还不太一样。这样吧,喝完茶,你带我去现场看看,我再给你意见。”

    边学道一想,关淑南说的也有道理,两人喝完茶,打车去了俱乐部。

    跟所有第一次进门的人一样,关淑南也被高大上的运动馆惊呆了。

    吃惊地四下看着,都忘记了跟边学道说话。

    吴天远远看到边学道进门,这是他第一次看见边学道带女人来,立刻走了过来。

    吴天有个好记性,他记得“东森杯”决赛那场球,这个女人当时就坐在边学道女朋友身边,两人看起来很亲密的样子。

    一起联谊吃饭那晚,吴天认识了单娆,他知道面前这个女的不是边学道女朋友,但身为老江湖的他明白,在女人面前讨好老板,绝对没坏处。

    还没走到跟前,吴天扬声说:“边老板,什么时候犒劳犒劳我们这些给你打工的。”

    听了这一句,关淑南立刻确定,这就是边学道的产业。

    真是好大的手笔

    关淑南受银行同事影响,参加工作不久就喜欢上了健身,松江市内的健身馆,她几乎都体验过。

    诚然,边学道这个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健身馆,而是运动馆,但就装修体现出来的气质来说,这个运动馆也绝对是第一流的,关淑南甚至觉得其中隐隐透着一股欧洲风。

    以自己的挑剔眼光来看,都找不出这个馆的毛病,关淑南知道,开馆之后,只要没有天灾**,经营得当,这绝对是个超级火爆来钱的买卖,因为整个松江,找不出第二家同类型、同等档次的运动馆。

    关淑南甚至觉得,这个馆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松江缺少高端室内运动馆的空白,有一批不差钱的运动爱好者就等着这么一个馆出现呢

    在运动馆里走了一圈,关淑南真的开始嫉妒单娆了。

    她怎么就这么好命?

    吴天打了招呼,就去忙活收尾工程了。

    边学道跟关淑南坐在二层,关淑南指着射箭区说:“那边是玩射箭的吗?

    边学道说:“是。”

    关淑南说:“好像很高端哦”

    边学道说:“玩那个得花点钱,但很有意思。”

    关淑南说:“你在这儿,花了不少心血吧”

    边学道说:“都是朋友在帮忙,你也知道,我还没毕业,还得上课。”

    关淑南问:“单娆在北京怎么样?”

    边学道说:“她那挺忙的,我俩最近也没怎么通电话。”

    见关淑南始终不往正题上说,边学道说:“场馆你也看了,给点专业意见

    关淑南四下环视一圈,赞叹地说:“简直太漂亮了,我挑不出不好的地方。我就想知道你这里什么时候开馆,我要做第一批顾客。”

    边学道笑呵呵地说:“好啊到时一定提前通知你。我们这里就需要你这样的美女顾客打响招牌。”

    关淑南矜持地笑了笑:“我算什么美女?”

    边学道不想跟她在这个话题上纠缠,说:“对我的vip草稿,有什么想法么?”

    关淑南想了想说:“其实各行业的p制度,都大同小异,本质就是通过差异化策略,激起人的攀比心理,同时用各种惠而不费的服务,把人吸引过来。当然,想要vip卡推广得开,最根本的还是提供的服务能被人认可,你这里嘛,应该不存在这个问题。”

    边学道说:“有道理,说细点。”

    关淑南说:“我也只能说点皮毛,但你找我真找对了,我有个同学,在德国留学,学习市场营销,我可以帮你联系他,让他给你最专业的修改意见,怎么样?”

    边学道说:“太好了,那麻烦你了,尽量快点,我这边快开馆了,开馆前得拿出章程,还要进行必要的前期宣传。”

    关淑南说:“没问题,这几天就给你意见。”

    边学道笑着说:“等开馆了,我送你张vip卡。”

    关淑南扬着手里边学道写的vip制度草稿说:“必须以上的才行。”

    边学道说:“行,不过你得当我的宣传员。”

    送走了关淑南,边学道想起,傅立行女儿在国外学的是企业管理,不知道跟这玩意挂钩不。

    不管怎样,不能在关淑南这一棵树上吊死,多结合几套方案总没坏处。

    再说上次让傅采宁一下榨去10万,事后边学道越想越觉得亏本,不给她找点活儿,心里总难受。

    边学道先回家给傅采宁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然后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说:“看邮件。”

    很快,傅采宁回了邮件:多少劳务费?

    边学道回:还想不想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傅采宁回:下不为例。

    边学道回:三天之内。

    傅采宁回:……

    其实在运动馆里时,关淑南就想好了,这事只能找陈高远帮忙。

    关淑南跟边学道说的德国留学生,不是她同学,是陈高远的大学室友,陈高远张嘴的话,让对方帮帮忙还是没问题的。

    回到家,关淑南把边学道的vip草稿在电脑上打了一份,用电子邮件发给陈高远,然后一狠心,不顾电话费,也不顾陈高远那边的时差,打了一个国际长途。

    虽然陈高远那边已经是后半夜,但听到关淑南的声音,他还是很高兴。

    为了省钱,两人已经很久没打电话了,都是用网络聊天。

    没说几句,关淑南把边学道的事儿跟陈高远说了。

    陈高远问:“什么朋友?我见过吗?”

    关淑南说:“你没见过,是娆娆的朋友,你还记得娆娆吗?”

    陈高远说:“小单娆?”

    关淑南说:“对,就是单娆。小单娆现在可不得了,去年考公务员,考上了中x部,现在已经在北京上班了。求我帮忙的这个,是她男朋友,看在娆娆面子上,我没法推辞。”

    陈高远说:“这样啊,我问问老蔡吧。他急要吗?”

    关淑南说:“挺急,最好这两天。”

    陈高远说:“我算一下时差,给老蔡打电话。”

    边学道正式进入了忙碌节奏。

    当了老板,什么都要提前想,什么都要操心,什么都要拍板,什么都要看一眼问一句照顾到,最起码现阶段的尚动俱乐部是这样的,他不在,好多事就定不了。

    先说定岗。

    即使两世为人,这也是边学道第一次创业,第一次参与管理。对尚动俱乐部具体需要多少雇员,他两眼一抹黑。

    吴天好一些,毕竟经营过一段时间训练场,可是也没强多少,当初他为了节省成本,大多是自己忙活。

    刘毅松就不用说,小小的足球学校,他一个人身兼数职,全包了。

    见三个人左商量右商量,也拿不定主意,傅立行看不下去了,说:“与其坐这瞎想,你们不如去市里其他运动馆走走看看,多看几家,看看人家的教练数量,雇员人数,客流高峰时间,设施使用情况,顾客年龄分布……”

    一语惊醒边学道。

    不久前他还教育王文凯,想创业先去同类企业实习,观察别人的经营之道,落到自己身上,怎么反而糊涂了。

    时间紧,任务重,而且边学道怕自己的观感影响吴天和刘毅松的判断,他拒绝了吴天一起走的提议,和刘毅松三个人,一人分到手两个区,简单吃了一口,立刻出发。

    三人约定晚上回俱乐部碰头。

    风尘仆仆走了大半天,边学道深感自己之前小看了204年的运动馆经营者,也低估了经营一家大型俱乐部的难度。

    除了最开始想从兴趣方面入手跟两个警察打好交道,边学道搞尚动俱乐部的初衷,是用高档运动馆拓展人脉,弥补自己出身差、交际圈窄的不足,顺便锻炼一下管理能力,积累人力资源,培养自己的团队。

    想法是好的,然而他的底子太薄。

    第一次创业,有太多想当然的东西遮挡了他的视线。

    坐在回俱乐部的出租车上,边学道一路都在想,要不要去北京上海的高档俱乐部取取经?可能的话,再挖挖墙角,拐点人才回来?

    〖

    第163章 沈馥来敲门

    两份vip会员制度策划书,飞越大半个地球,几乎同时发到了边学道的电子邮箱。

    边学道先打了两个电话,向关淑南和傅采宁表示感谢。

    关淑南说希望他请吃饭。

    傅采宁说以后这种破事最好忘记她这个人。

    仔细读了德国传来的策划书,边学道真心感慨,人家这些出去喝了洋墨水的,确实比自己这个小审读有水平。

    这份策划书,明显继承了德国人的一些思维特质,整份策划书里数字和图表占了三分之一强。

    因为不知道松江市的具体消费水平和运动馆平均收费水平,对方用欧洲几个国家的数据做了分析模型,然后代入中国的收入支出比和消费习惯,给边学道算出了整整6套备选方案。

    边学道觉得,冲着这6套方案,他也得好好请关淑南吃一顿,诚挚地表示感谢。因为德国那位跟自己不认不识的,人家显然是看在关淑南的面子才这么费心思。

    这6套方案,把各级pr卩黄金分割线都标了出来,同时上下还用虚线标了一个区间,表示在这个区间里可以酎合短期活动,酌情浮动。

    甚至把当期损失和长期收益比都算出了图表。

    边学道已经佩服得说不出话来了。

    他在心里发誓,以后要是有钱到一定程度,一定找个这样水准的人当自己的经济师。

    可是,等他看了傅采宁的策划书,他又有了新想法,傅立行这个女儿才真是人才。

    傅采宁这份策划书,只是粗粗地改了几处他草稿中想当然的地方。

    但用很大笔墨告诉他,什么才是现代营销。

    傅采宁说:边学道vip草稿的路子是对的,但视野和眼界不值一提。像边学道这样投入的运动馆,从一开始就要给人一种走高端路线的感觉,必须一炮而红,不然就是失败,而且短时间没法扭转。

    傅采宁说:边学道之前的客户群定位明显偏离了投资,任何会所、俱乐部都不能同时满足低端和高端两个人群的需要。这两个人群是没法圆融共存的。所以边学道必须抛弃最开始不符合实际的幻想,专心做高端用户。

    傅采宁说:vi2级以下不发卡,可以签名,或者发联票,一定要突出尚动vip卡的稀缺性。

    另外,高级vip卡的持有者,人家不在乎场馆里那点小恩小惠,人家在乎的是面子。所以,高级vip卡一定要开通带人进入特权。

    举例来说,一共9级vip充值到b级,每次就可以带-个人进入,使用场地和场内的一切设施;充值到9级,就可以带6个人。

    说白了,高级vip卡就等于全家套餐。

    同时,因为这样的特权容易给场馆带来承载压力,所以,一定要限制vr和的发放数量。也就是说,要有数量限制,不能谁充钱都给。并且跟所有人明言,高级v卡一旦发放满员,无论是谁都不再开卡,只能等已经充值的客户退卡,才可以按照候补排队顺序,依次发放。

    可以在场馆内挂一个电子屏,专门显示高级vip卡的剩余数量,给人一种不尽快充值就没有了的紧迫感。

    当然,出于灵活性原则和人际交往考虑,老板和俱乐部总经理、副总经理、公关经理手里,可以酎给不同数额的“尚动四色卡”。

    老板手里有b到10张“尚动金卡”,权限等于,期限2年。

    总经理手里有张“尚动银卡”,权限等于vr,期限l年。

    副总手里有张“尚动蓝卡”,可以带l人进场,期限半年。

    公关经理有2张“尚动红卡”,期限l年,每次可以带进场,但每张红卡只能使用6次。

    公关经理手中的红卡有编号,需要老板和总经理审核才能发放。

    另外,对于运动馆的优秀雇员,可以用“特别卡”进行奖励,他们可以自用,也可以送人。

    对于给尚动俱乐部宣传推广做出杰出贡献的会员,不论身份地位,都要给与奖励,让没钱的人也有机会获得“尚动卡”。

    具体可以参照“尚动四色卡”,制作“尚动四花卡”,不过是在权限和使用期限上做文章。

    最后,傅采宁告诉边学道:vip制度决不能仅仅当做圈钱的制度来做,而应该当成品牌战略推广的手段,把尚动俱乐部的vip卡,策划成一种地位的象征、财力的象征、实力的象征、贡献的象征。在社会上培育出一种共识,谁的卡包里若是有一张“尚动卡”,意味着这个人在某一方面很牛逼。

    这就是最终极的品牌策划。

    国际上所有奢侈品都是沿着这条路走出来的,大同小异而已。

    这个时候,边学道才觉得,如果这个策划书真是傅采宁写出来的,她真当得起傅立行“最满意作品”的评价。

    至于傅立行对两人见见面的提议,边学道觉得,虽然这姑娘很有可能是国字脸,还有点财迷,张口闭口要劳务费,但冲这份见识,其实见见也没啥不可以的。

    边学道正在家里努力整理-份策划书,将符合本地情况,能够落地的方案一一写入最终稿的时候,传来了一阵轻轻的敲门声。

    这阵敲门声很奇怪,很轻,但带有某种节奏感,十分特别。

    边学道家很少来人。

    自从单娆走后,39除了李裕,几乎没人来。

    大家都知道,边学道好说话不假,但他似乎很看重自己的独处空间。

    没办法,这是一个三十多岁成年男人的生活习惯使然。

    边学道起身去开门,从猫眼里,他看到了一个让他十分意外的人——

    沈馥。

    她怎么会敲自己家的门?

    哦,对了,这里曾经是她的家。

    门开了,看着门里的边学道,沈馥呆了一下。

    站在门外,沈馥问边学道:“你还租住在这里?房主在家吗?”

    沈教授夫妇似乎没将房子卖给学生的事告诉沈馥,而且沈馥也没从言行困难的沈老师那里问出边学道就是现在的房主,沈馥误会边学道是这里的租客。

    “进屋说吧。”边学道侧身把门口让出来。

    沈馥却没进屋,“房主不在?那你把他电话给我好吗?”

    边学道说:“沈教授没跟你说吗?我就是房主,他们去北京前,把房子卖给我了。”

    “啊?”沈馥明显有点吃惊,“你不还是学生吗?”

    边学道笑了:“对啊,是学生,可没人规定学生不能买房子啊”

    沈馥终于进屋了。

    看着屋里变化巨大的摆设和格局,沈馥的眼神有点暗淡。

    边学道问:“喝点什么?”

    沈馥站在客厅四处看着:“不用,谢谢。”

    边学道说:“不用这么客气。我租住在这里时,沈教授老两口对我很好。而且,我听过你的课。”

    沈馥的眼睛终于转向边学道,在他身上停留了两秒。

    边学道说:“我不是慕名去的,我是真选了那门课,可是好课多磨,到底没上完。”

    沈馥听了,点点头,忽然说:“我想看看房间,可以吗?”

    边学道挥手说:“随便看。”

    沈馥果然挨个房间看了起来,看到单娆住过的东屋时,沈馥看了好一会儿,问边学道:“这屋你没怎么改动?”

    边学道说:“就我一个人住,住不过来,那屋几乎没动。”

    沈馥说:“其实我已经来了好多次了,每次都没人在。”

    边学道说:“我最近是不经常在这住,都是住寝室。”

    沈馥说:“我想跟你商量件事。”

    边学道问:“什么事?”

    沈馥说:“我想租你一间屋子。”

    说完,指着东屋说:“就这间。”

    边学道有点为难。

    虽然沈馥长得很有古典美,但他实在没想过要出租房子。

    要知道,“林畔人家”的房子还没启用。而这套房子里,有他不少秘密。还有,他实在不差出租一间屋子这点钱。

    沈馥问边学道:“你在这儿租住时一月多少钱?”

    边学道说:“当时要550我讲到了60”

    沈馥轻蹙了一下眉:“一间屋子一月60”

    边学道说:“是啊,当时是高价呢,换一家都够租整套房子了。”

    沈馥盯着东屋看了一会儿,问:“你想租多少?”

    边学道说:“我这个人比较独,不喜欢跟人一起住。”

    沈馥指着屋子里单娆留下的大狗熊说:“这屋子有人住?”

    边学道说:“现在没有。”

    沈馥抿了一下嘴唇,说:“我一月也给你60”

    边学道笑着说:“沈老师,我真不差这点钱。”

    见边学道不松口,沈馥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一样,说:“我妈现在脑子时好时坏,时清醒时糊涂,是血栓引起的血管性痴呆。医生说除了治疗,最好让我妈生活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能延缓病情。”

    见边学道听得很用心,沈馥继续说:“因为我妈半辈子都生活在东森大学校园里,我爸走后,我才带她回到松江,在后面家属区租了一个房子。”

    “可是我妈对那个陌生的房子很不喜欢,总是让我推她出门在校园里走,一次推她路过楼下,她把着我的手,要上楼。”

    “我知道,她记起这里是曾经的家。”

    说道这儿,沈馥的情绪出现波动,语气再不是刚进门时的冷淡。

    〖

    第164章 一个新门锁 两把剔骨刀

    忍了忍,边学道还是问沈馥:“沈教授怎么去的?”

    沈馥扭头看向窗外,悠悠说道:“去年为我的事奔走时,染上了**,当时他心力交瘁,体质很差,没扛过来。

    沈馥看着窗外不知想着什么。

    边学道则回想着那个严肃、刻板、很少笑的老头,屋子里一下安静起来。

    沈馥再次问边学道:“每月60行吗?”

    简单的一句话,配合沈馥的语气和表情,边学道判断出一件事情:沈馥没有多少钱。

    边学道忽然想到论坛里那个关于沈馥的帖子。

    面前的沈馥,一年之内,经历了丈夫出轨,孩子流产,自己因为伤人吃官司,赔偿,离婚,父亲去世,母亲瘫痪一系列大多数人都难以承受的变故。

    似乎后面还要加上一条,回家乡找了个工作,因为旧事被揭出来,没多久就丢了工作。

    这应该是名符其实的家破人亡。

    边学道甚至联想到,会不会是沈馥现在租的房子涨价了,她不得已,才想着租一个房间缓解经济压力,顺带着帮助母亲恢复记忆?

    只是恐怕她没想到,在自己这儿租一个房间跟外面租一个房子差不多。

    边学道觉得自己不能拒绝沈馥。

    以他三十多岁成年男人的直觉,能感觉到,站在对面的这个女人身上,承受的压力已经到了极限。

    现在边学道理解了,上课时,沈馥表现出来的空灵气质,是一种自我封闭,也是一种生无可恋。

    如果不是母亲病成这个样子,或许她早就抱着心爱的乐器从某栋楼房最高处一跃而下了。

    边学道是个俗人不假,但他心里一样藏着善,人性之**通的善。

    有时候,他会赶尽杀绝。

    有时候,他会济困扶危。

    听了沈馥的话,边学道很痛快地说:“之前我不知道发生这么多事,我租住在这里的时候,沈老师很照顾我的。既然对沈老师病情有帮助,你和沈老师搬过来吧。房租不急,等年底一起结。对了,哪天搬?告诉我,我找人去帮忙

    沈馥没想到突然出现了转折。

    进门之初,这个姓边的男生明明还很坚决说不出租,怎么突然就同意了,连房租都可以缓一缓,难道……

    沈馥很自然地想到,莫非这个男生听说自己父亲不在了,对自己有什么企图?

    走一步看一步吧

    大不了搬过来后,把房间的门锁换了,随身带把小刀。

    沈馥确实是被钱的问题压得有些喘过不气了。

    之前租的房子,房东要涨价,说不涨价也可以,必须年打款。

    可是沈馥现在全部存款加起来,还不到36,她根本没钱交全年的房款

    现在她没有工作。

    松江不像北京,肯花钱给孩子请好老师教音乐的父母不多。

    自从因网上传言丢了父母老关系帮联系的在松江大学当助教的工作,沈馥几乎断了收入来源,完全靠母亲的退休金生活。

    她甚至舍了脸皮去酒吧和夜场应聘,可是她会的乐器和曲子太雅静,根本不适合那种闹哄哄的地方,没于上三天,就被辞退了。

    真的是山穷水尽了。

    沈家亲戚单薄,加上沈教授为人古板清高,跟亲戚一向走动不勤。

    沈馥的性格遗传了她父亲性格的九成,也是清高孤傲的人。

    以前风光的时候少来往,现在落难了,自然没脸找那些十几二十年都不曾上门的亲戚家求助。

    前夫是个负心的,因为离婚闹得很僵,沈馥压根没想过找他。

    父母倒是有一些关系不错的学生,可去年沈馥出事,沈教授费尽心机,把能找到、能求助的学生都找了,才给沈馥开出一个免了牢狱之灾的精神病鉴定

    可是人情就是如此,用一点薄一分。

    沈馥不好因为钱的事再去张嘴,那样实在太丢已经去世了的父亲的脸。

    沈馥苦苦坚持着,看不到一点曙光。

    可是她不能放弃,她可以放弃自己,但她不能放弃病重的老母亲。

    老两口为了帮她开鉴定,为了私了官司,把棺材本都拿出来花光了。沈馥就算想死,也要等给母亲送了终再说。

    沈馥已经想好,等搬完家,一边试着在家作曲,一边去乐器行看看有没有人招工,实在不行,短期内她就算去路边卖艺,也要找到赚钱的门路。

    跟边学道谈完第三天,沈馥就搬过来了。

    她之前没告诉边学道帮忙,而是早晨的时候直接用轮椅把沈老师推到了单元楼下,自己上去敲门。

    结果事先不知道的边学道出去晨练了,没人开门,沈馥就跟沈老师一起在楼下等。

    边学道晨练回来看见这两人,吓了一跳。

    连忙跑过来,问沈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沈馥说:“没关系,反正也要出来转悠。”

    沈馥背着沈老师,边学道在后面提着轮椅,一起上楼。

    开门进屋,把沈老师安顿在东屋床上,沈馥回去搬家。

    边学道想跟她一起去,沈馥连说三次不用,边学道也就没坚持。

    沈馥自己来来回回跑了7趟,就把家搬完了。

    简单的床上用品,衣物,厨具,碗筷,洗漱用品……剩下的,全是乐器。

    看着沈馥如此简单的“家”,边学道觉得自己的心有点颤动,这得是一个多坚强的女人才能扛过来?

    上午搬完家,中午沈馥就出去了。

    下午回来时,她拎的塑料袋里,有一个新门锁,两把剔骨尖刀。

    只看了一眼,边学道就知道这两样东西都是给谁准备的。

    沈老师正在午睡,怕在厨房开火弄醒她,边学道去食堂吃的饭。

    等他回来时,看见沈馥已经把东屋的门锁拆下来了,正在努力安新锁。

    似乎新锁的尺码跟门上的窟窿有点对不上,沈馥努力了半天也没安上。

    边学道看见了,走过去说:“我帮你安吧。”

    沈馥抬头看了他一眼,继续用锉刀锉窟窿周围的木头,低头说:“不用。

    边学道知道,沈馥真是一点都不信任自己。

    要不是沈老师的病,要不是因为缺钱,要不是碰巧自己留着东屋没改动,种种因素合到一起,沈馥这样的女人,这辈子都不会跟自己合住在一个屋檐下

    边学道很识趣,走回卧室收拾了一小包衣物,找出一套备用的房门钥匙放在茶几上说:“我今晚在寝室住,房门钥匙放在这了,租房合同明天我再来跟你签。对了,冰箱里有吃的,旁边储物柜里也有吃的,都是我女朋友以前买的,我不喜欢吃,留着也要过期了,你看看,能吃就吃。”

    沈馥依旧埋头鼓捣她的门锁,没看边学道,也没说一句话。

    直到边学道出门下楼,听着他的脚步声渐不可闻,沈馥才放下手里的工具,靠着墙坐到了地上,抬头看着天花板,两行热泪滑下她清丽的脸庞。

    骄傲了3年的沈馥,不想被人同情,不想被人怜悯,不想被人施舍,可是现在,她却利用别人的同情,换取照顾和怜悯。

    尤其是,施舍她的还是一个比她小了近10岁的小男生。

    沈馥心里的难过,没有人能真正感受到。

    〖

    第165章 五分之零点五

    把打印出来的vip制度策划书递给吴天、刘毅松和傅立行后,边学道惬意地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喝了几口茶,然后观察三人的表情。

    三个人的面部表情变化差不多,都是先平静、后吃惊、最后震撼,其中尤以傅立行为最。

    这不是说他少见多怪,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见的世面最多,对这份策划书理解得也最深,才有这种反应。

    放下手里的策划书,吴天感慨地说:“我之前办训练场时鼓捣的会员制度简直就是狗屎”

    刘毅松也说:“这份策划书,顶6万投资。”

    傅立行关心的是这玩意是谁弄出来的。

    他知道边学道有点本事,但似乎还没惊艳到这种程度。

    傅立行刚要张嘴问,就被边学道拦住了:“我知道你要问什么,不用问,我自己说。这里面有你家傅采宁三分之一的功劳,呃……不对,应该是五分之

    吴天问:“还有谁?”

    边学道说:“德国的一个朋友,占了五分之一点五。”

    见三人对他的数学表述有点蒙,边学道继续说:“我占了五分之零点五。

    傅立行是最先反应过来的。

    他叹着气说:“你大学的高数老师没让你活气死?”

    边学道不以为耻地说:“大学数学老师还健在,小学数学老师去得比较早

    刘毅松也反应过来了:“你意思是说,这份策划书三个人出了力,傅家小姐占十分之六,另一个人占十分之三,你占十分之一?”

    边学道说:“差不多吧。”

    傅立行问:“采宁这次跟你要了多少好处费?”

    边学道“呵呵”地笑,不吭声。

    见吴天和刘毅松一脸好奇的样子,傅立行说:“我这个女儿,从小到大,她就算给我倒杯茶、洗双袜子,都从没落下过劳务费。”

    见吴天两人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边学道慢条斯理地说:“老傅我得说你,女儿怎么能这么教育呢?这养成了习惯,以后岂不是别人给点钱就拐走了?

    “还有,就算你这么教育,遇见了我边某人,你家小妮子依然不是对手,这次完全免费。看来啊,你这当爹的,还没我这个当朋友的亲呢……”

    傅立行听了,立刻把手里的茶杯放在桌子上,吹胡子瞪眼地说:“姓边的你再说一遍?”

    边学道本想周末再请关淑南。

    可是又一想,这次策划书跟人家催得这么急,人家也做得很用心,万一到周末忘了,或者有事耽搁了,实在有点不讲究。

    在俱乐部门口,边学道给关淑南发了邀请短信,让关淑南挑吃饭的地方。

    几分钟后,收到了关淑南的回复。

    吃饭的地方是关淑南选的,条石大街附近一家有名的西餐厅。

    碰巧边学道下午有必须去听的课,两人一直短信联系对方。

    关淑南下班后,换了衣服,在东森大学门口等边学道。

    下课后,边学道急急忙忙往校门口赶,两人碰头,边学道连说:“对不起,真不是我没诚意,而是马上期末考试,今天偏巧老师给大家划考试范围,实在不好早退。”

    关淑南笑着跟边学道说:“没什么,我好久没在校园里逛过了,虽然不是自己的母校,但走一走,还是能勾起不少回忆。”

    两人出校门,上了一辆泊在门口的出租车,直奔条石大街。

    作为中国最著名、最繁华十条商业步行大街之一,条石大街的魅力和气质无需多说。

    下午6点,条石大街上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大街两边店铺门口的促销员卖力地招揽着顾客,还没走出3米,就见到两处热闹的舞台,上面有人唱歌有人跳舞,音乐十分劲爆。

    一路走来,因为人多,两人不自觉地挨得很近。

    过地下通道时,地上不知被谁洒了水,关淑南一脚没站稳,边学道在旁边拉住了她。

    多亏边学道来之前打电话预定了位置,两人到的时候,西餐厅里只有他们这一张桌子没有人。

    吃饭时边学道发现,关淑南开朗、心细、健谈、得体,跟单娆有像的地方,但性格本质又很不同。

    两人话题的切口是单娆,关淑南说了一些两人小时候有趣的往事。

    两人住在一栋家属楼里,父母是同事,因为楼里女孩少,而且两人从小长得就漂亮,所以两人都很吃香,旁边楼的男孩子争抢着要跟他们楼的孩子玩过家家。

    小时候不懂事,哪个男孩拿的糖和糕点最好吃,两人就跟谁结婚,有一次为了抢一个“丈夫”,两个小女孩还闹了别扭。

    说着说着,就说到边学道的俱乐部。

    关淑南问边学道:“打算什么时候开馆?”

    边学道说:“具体没定,等把装修的气味放于净,前期宣传安排好,教练和工作人员到位后,就开馆,最迟7月中旬。”

    关淑南问:“运动馆还需要教练吗?”

    边学道说:“像羽毛球这样的项目,有最好,没有也行。但射箭这样的项目,就必须有一个教练,还得是好教练,差一点的都不行,容易把人教歪了。

    关淑南想了想说:“这倒是。对了,上次我去,看你那儿还有个医疗室?

    边学道说:“人运动起来,难免不受点小伤,扭伤啊,擦伤啊。像足球这种运动,一旦发生冲撞,见血也是常事。我设置一个医疗室,就是应对这些问题。简单的外伤,先在俱乐部处置一下,然后再进行后续治疗。”

    静了一会儿,关淑南问道:“你的医疗室雇人了吗?”

    边学道说:“还没。老医生不会来,年轻医生不愿意来,没经验的我又不想用。”

    关淑南听了,喃喃地说:“这样啊。”

    边学道问关淑南:“怎么了?你有人选?”

    关淑南笑了笑说:“人选倒是有一个,但他是你说的没经验那一类里的。

    边学道不想太驳关淑南面子,随口说:“说说这人情况。”

    关淑南说:“我二叔家一个弟弟,医科大的,学的是外科。今年毕业,工作一直没着落。我二叔打听了,像他这样的本科学历,三甲医院基本不用想,进差一级的医院,最少也要3万。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正在家犯愁呢。”

    边学道问:“你弟弟读的哪所大学?”

    关淑南说:“松江医科大学。”

    边学道想了一会儿说:“这样吧,你回去跟他说一下我们的情况,他要是愿意来,就过来试一段时间。没准我们看上他,他还没看上我们呢,可以接触一下,双向选择嘛。”

    关淑南眼睛一下子亮了。

    她心里很清楚,边学道这个俱乐部一旦开起来,接触人面极广。

    弟弟真要是能在那里于段时间,若是运气好,认识几个贵人,以后少花点钱进医院也不是没可能。

    退一步说,学医也不一定就要于医生。

    在俱乐部里于开窍了,可以转做健康顾问和保健医生,这两个行业,关键问题是经验和人脉。而边学道的俱乐部,无疑能完美解决这些问题。

    关淑南眨着好看的眼睛问:“你说真的?”

    边学道笑着问:“为什么不是真的?”

    关淑南说:“刚才你不还说不想用没经验的?”

    边学道说:“不认不识的当然不用,这不是认识你吗?你跟单娆是发小,有事跑得了你弟弟,也跑不了你,我怕啥?”

    关淑南摇着餐叉说:“我只管介绍,行不行看你眼光,我概不负责。”

    边学道听了,故意说:“这样啊,那算了吧,我再想办法。”

    关淑南说:“你不答应没关系,我去求单娆,看你怎么办?”

    边学道说:“你要真能让她给我来个电话,我倒得谢谢你。”

    关淑南拿起水杯问:“她很忙吗?”

    边学道点头说:“好像是的,打了几次电话,她不是赶时间,就是很累的样子。”

    关淑南问:“公务员不是很闲吗?”

    边学道说:“这东西不能一概而论吧,你说的应该是基层的公务员。”

    两人从西餐厅里出来时,天已经黑了,可是条石大街上的游人不见少,反见多。

    边学道和关淑南顺着大街往能打车的路口走,迎面遇到了关淑南的一个女同事。

    女同事远远看见关淑南和一个年轻男人一起出现在这里,而且看关淑南的神态,一脸明媚,走到近前,女同事先开口打趣关淑南:“男朋友回国了?这就浪漫上了?”

    条石大街是松江市的情侣圣地,在这种地方跟熟人遇上,关淑南不好解释这人不是男朋友,那样明天就能传遍整个单位。( 俗人回档 http://www.xlawen.org/kan/363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