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第 45 部分阅读

第 45 部分阅读

    的系统给使用、维修与零部件的补给等带来的烦琐是可想而知的。虽然在与巴基斯坦支持的伊斯兰游击队之间,横贯克什米尔边境的锡亚琴冰川炮战之中,大群的FH—77B式155毫米榴弹炮表现的威风十面。但那是在印度倾全国之力支持的名誉之战。一旦在远离本土的战场上,糟糕的武器系统工程,显然很难令这样的火炮发挥出全力。

    而中国陆军86式122毫米榴弹炮则继承了前苏联火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工艺简单、造价低廉的特点。每分6~8发的高射速,加上训练有素的中国炮兵的操控下,中国陆军的炮群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展开形成强大的压制火力,而后迅速的转移到下一个阵地。但印度陆军的FH—77B式155毫米榴弹炮行军11.92吨的自重,虽然配有辅助推进装置,在吉打平原湿润粘稠的泥土中,也难以迅速机动。

    这些浑身湿淋淋的印度步兵来自于印度陆军中央战线的两个突击集群,他们在丹让小镇周遍的战壕里与中国人相持了一个昼夜,不过他们这24小时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隆隆的炮声中感受着战场的硝烟,他们甚至连中国人的样子都没有看到。整个进攻的过程中终日都是在军官的吼叫声中,前进、固守直到撤退。他们没有机会到达主战场便被告知,这场仗他们已经打输了。

    “这简直是一场闹剧。”在亚罗士打的指挥部内,马亨德拉中将已经对自己的部队失去了最后的耐心和信任,他从未想过自己精心策划的进攻此刻已经演化为了一场全军的逃亡比赛,先是在吉隆坡外围遭遇过挫折的部队。这些经历过大溃败的士兵,几乎已经成了惊弓之鸟。马亨德拉中将寄以厚望的印度陆军第4机械化步兵师表现的也没有多好,在中国陆军的猛烈炮击和空袭面前第一次踏上战场的士兵,很快丢失勇气,加入了溃退的队列。

    天空中传来雷鸣般的音爆,那是中国空军的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低空投弹时的咆哮。虽然在战役的初期,印度陆军强大的低空火力一度将中国空军的威胁降到了最低点。但是按照现代战争的固有顾虑,作为防御一方的地面防空火力最终难以匹敌空中打击凌厉的攻势。

    中国空军的对地压制火力正逐渐消耗着、撕裂着印度陆军上空的防空火力网。当防区外发射的反辐射导弹先行摧毁了防空导弹的制导雷达,众多的昂贵的地对空导弹将失去作用。印度陆军不得不依靠跟随部队前进的高射炮来保护自己众多的地面目标。

    此刻老式的俄制3CY—57—2 式 57毫米双管自行高炮和ZSU-23-4 式 23毫米自行高炮的所组成的火网在亚罗士打的街道中全速的射击着。嘈杂的射击声和防空警报刺激着马亨德拉中将早已脆弱的神经。他必须作出选择,否则一切都将太迟了。中国人正有效的摧毁着他的指挥系统,中国空军越来越多的纵深轰炸已经炸毁了印度陆军的多个通讯中心,至今马亨德拉中将仍无法与东路突击集群建立其有效的联络,他甚至不知道这支部队是否还存在着。

    “启动‘摩奴’计划。命令可以联络上各部队迅速向双溪大年方向撤退,重新集结。”中国装甲部队已经在吉打河南岸出现的消息,更坚定了马亨德拉的决  心,此刻他已经没有时间将每一支印度陆军部队都撤出即将淹没的战场,不过他相信这点损失对于已经无法取得胜利的印度来说不算什么。

    美丽的小镇古邦巴苏(Kubng Psu)是坐落于马来西亚吉打州的北部,被马来西亚与泰国的交界的吉打—宋卡山脉的群峰围绕。俨然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桃源胜地,在马来西亚的历史上这里曾是马来西亚共产党人所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的重点基地。但真正让这座为东南亚所知名,却是因为从这里走向吉隆坡政坛的前首相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

    马哈迪医生自1974年中选为古邦巴苏地区的国会议员后,一连7届全国大选都获得选民全力支持,在马来西亚执政长达22年之久。而在马哈迪的推动之下,古邦巴苏以一个民风朴素的小镇,却拥有马来西亚许多现代化的设备。比如全马设备最先进的“北方大学”、入驻有美国波音公司飞机零件装配工厂的“将相城亚洲贸易区”等。

    虽然距离战争就在自己身边打响,但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多数古邦巴苏普通居民的生活并未受到任何影响,他们继续着自己平淡的生活,丝毫没有理会到一场空前的灾难正逐渐逼近着。

    印度海军突击队少尉齐丹巴拉姆此刻正站在古邦巴苏水库的大坝之上,眼前美丽的平静水面让他不仅联想起自己的家乡,在齐丹巴拉姆出生的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同样耸立着一座大坝—印度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萨达尔.萨诺瓦大坝。不过齐丹巴拉姆从未亲眼见过那座耗资高达77亿美元的大坝,不过他能想象那是何等壮观和美丽。

    不过身为一个军人,此刻他无暇欣赏这里的美丽,他无法忘记自己的任务。作为最早登陆槟城的印度海军突击队的一员,齐丹巴拉姆原本以为他能回到印度本土接收休整,但是战争却将他留了下来。作为印度军队在马来西亚最后的精锐,印度海军突击队被作为槟城要塞地区的特种部队来着使用。

    齐丹巴拉姆奉命率领一支20人的渗透小组,由亚罗士打出发,徒步穿越了战区,秘密抵达古邦巴苏。马来西亚方面显然没有预料到印度人会打这个水库的主意,所以除了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外,大坝上没有部署任何的警戒部队。齐丹巴拉姆的突击队几乎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大坝。

    此刻他的蛙人小队已经潜入水库,在坝体的下方安装了数十个军用塑胶炸药。只要一旦接到命令,他就将奉命炸毁大坝和下游的南北水渠。届时汹涌的洪水将裹挟着无数的碎石涌下下游。当然新德里早就作好了准备,由电脑合成的新闻图片早已准备了,一旦水库被毁。新德里将全力鼓噪,宣称是中国为了用洪水作为武器打击印度陆军派遣空军战机炸毁了大坝。

    “你们不能这么作,整个吉打平原都将被淹没,亚罗士打也将成为一座死城。”这是水库的一个马来西亚工程师对齐丹巴拉姆行动的警告。这绝非是虚言恫吓,在历史上地势低平的吉打平原仅仅是遭遇暴雨便会发生洪灾,何况是将整个水库的水量倾斜而下。但齐丹巴拉姆此刻已经没有了转圜的机会。马亨德拉中将炸毁水库的命令已经下达了。

    “30分钟之后引爆。” 齐丹巴拉姆命令部下启动计时器,他们也需要时间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当然所有被俘的马来西亚水利人员则将留下来与他们的大坝共存亡。

    “那是什么?”1个正在大坝上警戒的印度海军突击队士兵突然发现平静的水面上低空飞来一只奇异的禽类。不,那不是自然的飞鸟,而是1架手抛式小型无人侦察机。但不等他端起手中的MP5冲锋枪鸣枪示警,一颗高速射来的狙击步枪子弹便令他眉心开花。潜伏在水库内的中国特种兵蛙人迅速将狙击步枪对准下一个目标。

    “立即引爆炸弹。” 齐丹巴拉姆一边匍匐在大坝上用手中的冲锋枪对准水库内胡乱的射击着,一边高声呼唤着爆破手。此刻数架动力伞在中国特种兵的操控下也出现在了水库的湖面上。“失灵了,我们的炸弹失灵了。” 但回答他的不是巨大的毁灭轰鸣而是爆破手惊恐的尖叫。

    “拼了吧!” 齐丹巴拉姆向着大坝下的水面上甩出了自己所携带的所有手雷,但显然一连串的微弱爆炸并没有引爆他们布设的塑胶炸药。而中国特种兵的子弹却越来越准确的打在他身边的水泥坝体上。

    第三十七章:冰山再现(一)

    马亨德拉中将最终没有等到他所期盼的那场毁灭性的洪灾,早在两千年便已深刻理解自然力量在战争中巨大作用的中国军事思想没有给他任何机会。曾在印度陆军从吉隆坡北撤过程中不断给予印军以重创的中国特种兵们早已奉命对槟城战区内的多处水利设置实施重点监控。

    而印度海军突击队少尉在古邦巴苏的行动从一开始,就在中国特种部队的监视之下。但为了迷惑印军的指挥层,中国人并没有急于动手,而是在印度海军突击队的蛙人在水下安装好C4炸药之后,又趁着夜晚的掩护,在大雨中偷偷下水的将其全部摸走、拆除。

    但印度海军突击队的士兵们却为了他们虚妄的胜利抵抗了很久,指挥官齐丹巴拉姆少尉在身中两枪之后,仍死死的按住起爆器。或许是他的军人荣誉感和责任心感动了他的对手,参与行动的中国济南军区“雄鹰”特种大队将其迅速的送往中国陆军的战区医院进行救治,齐丹巴拉姆少尉也成为了印度军方此次“摩奴”行动中唯一的幸存者。

    虽然没有等到来能够挽救自己的汹涌波涛,不过马亨德拉中将却有幸见识到了另一场席卷吉打平原的洪峰—从印度陆军的侧翼发动攻势的中国陆军第149机械化步兵师。中国陆军第149机械化步兵师在战役开始之初便在战区的东侧展开,当印度陆军全面横渡吉打河北犯之际,第149师奉命从侧翼迂回穿插,以策应正面战场的第37摩托化步兵师。

    不过泰马边境的丘陵地带和连夜的暴雨给机械化 部队的开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中国陆军第149机械化步兵师在出击后的10个小时内,都在与前进地域内糟糕的地形和道路进行着搏杀。直到黎明时分,雨势逐渐停歇部队才顺利的进入了吉打平原。

    在一马平川之上由机械化纵队组成了铁甲洪流全速开进着,早已在正面战场上溃不成军的印度士兵早难对这支生力军构成有效的防御战线。到2008年1月18日下午6点,中国陆军第149机械化步兵师的前锋部队已经击溃了印度陆军作为战役预备队的第24机械化步兵师,在印军的炮火下横渡了印度军队依之为右翼屏障的穆达河,前锋直指双溪大年。

    双溪大年虽然只是一座人口不足10万的小城市。却是吉打平原南部产稻中心,铁路与公路交会的战略枢纽。南部可以顺利进入北马工业重镇及海港北海与槟城,北上亚罗士打,东通边境山城华玲,距离都不过20-30公里,十分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

    中国陆军第149机械化步兵师的先锋部队仅在城郊遭遇到了小股印军装甲部队的抵抗便顺利控制了这一战略枢纽。作为马来西亚北部华人的聚居区之一,双溪大年的华侨们对来自中国的远征军充满了亲切感,城内的潮汕移民们万人空巷,夹道迎接来自故国的亲人。

    虽然这些远离乡土的华人曾有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自己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空,甚至涌现出一批如林连登之类,资财达到数亿马来西亚币以上,富甲一方的华人实业家。但是在那些故国飘零的岁月中,他们的生命和财富能难以得到了最起码的尊重和保护。

    他们中有些人还记得二次大战期间,面对日军的铁蹄英国殖民者在秘密要求本国侨民撤离之后,率先放弃的就是拥有8万多华人的吉打州以及槟榔屿。而日军占领双溪大年期间除了要求华侨门筹集巨额的奉纳金,强行征用华侨的商用货车,货轮,窃取华侨们存放于邮局银行的储蓄,和商品的存货之外。更在占领双溪大年不久之后,便进行了一次所谓的“肃清”。挨户逮捕无辜华侨,其中大多数人便再也没有回来。

    那些可怕的记忆至今仍笼罩在当地华人的内心深处,当马来西亚政府军再度将他们抛弃给入侵的印度军队时,他们一度绝望了。虽然没有日本人那些的凶残,但印度军队在物资上贪婪,也同样令他们战栗。在攻占双溪大年之初,印度陆军也一度以军管的名义强占了华人的商铺和工厂。冻结了当地银行和邮局内存放着的大量现金。

    但随着战时的推进,双溪大年的华人突然发现印度士兵对他们的态度突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仅主动退出了华人的企业,还对当地的华人礼待有加。此刻他们才从收音机里注意到了中国出兵的消息。印度士兵的礼貌之后是对中国深深的恐惧。

    中国陆军先行占领双溪大年的消息,对于包括马亨德拉中将在内的所有仍在吉打平原上战斗着的印度军人来说都无异于晴天霹雳,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在战场的东面是奔流的穆达河,西面是无尽的大海,而南北两侧则是斗志昂扬的中国陆军,他们已经陷入了铁壁合围之中。

    不过马亨德拉中将不用担心他会成为第一个被中国陆军俘获的印度陆军中将。在撤退的途中,他和他的指挥部遭遇到了中国空军一次致命的空袭。在强—5E型对地强击机投下的LS-500J激光制导炸弹中,这位印度陆军的“中国通”被炸成重伤,数小时之后死于印度第4机械化步兵师的战地医院中。

    在马亨德拉中将的身后,还有近2万名印度陆军的士兵仍在惊恐的面对着中国军队的炮口。在接下来两天的战斗中,他们的突围企图仅仅令印度陆军又增加了4000人的伤亡数字,但却一无所获。

    “这场战争就快要结束了。”在位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战略防御司令部地下50米深处的要塞电子指挥中心内,刚刚被解除了印度远东战区总指挥职务的印度空军中将阿塞得.普拉什神情暗淡的面对着他的忠实的幕僚—空军少校阿德瓦尼。

    新德里已经正式取消了印度远东战区这一军区级指挥机构,代之以的是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战略防御司令部指挥之下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要塞、槟榔屿要塞和班达亚齐要塞三个独立的要塞防御司令部。这标志着印度军队在马六甲地区全线战略防御系统的瓦解,巨大的电子作战地区上只剩下一个个孤立的要塞仍在坚守着。

    “可中国军队仍在不断的发动的攻势,停火仍是遥遥无期。”阿德瓦尼对普拉什无奈的说道。

    “这并不重要,新德里应该已经与北京取得了某种默契,战争将在中国人的军旗插上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那一刻画上句号。印度将失去了这个美丽的群岛,但是至少可以保住本土的安全。” 普拉什中将拿起自己放置在办公桌的军帽,理了理满头的白发,苦笑着说道。作为一个军人他已经竭尽了所能为印度争取胜利,但国力和谋略上的差距并不是军人的努力的可以弥补的。

    虽然印度并不甘心失去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但显然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对于中国和东盟而言必须拔除这个近在咫尺、盘踞在马六甲海峡西侧的威胁,才能停止战争。虽然面对群岛上坚固的要塞群,进攻者必将付出昂贵的代价。但这却是将这场血腥的战争迅速结束的唯一捷径。

    而对于印度,无论他是否愿意承认。对东盟的战争已经被证明了一个最为愚蠢的错误。以印度目前的战争潜力,已经无力再支撑一个孤悬于本土以外上千公里的战略据点了。如果中国人选择攻占它,那么印度至少可以避免本土的打击,让战争在这里画上一个句号,毕竟对于中印两国来说,经过了这场战争彼此都需要休养生息。

    当然没有人可以断言这两大发展中国家对抗是否会继续下去,下一次战争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重新爆发。但至少目前,全力投入战争的双方都已经疲惫了。在一场空前的规模的两栖登陆攻防战紧锣密鼓的准备中,和平也同样在召唤着决策者们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

    “不,印度还将战斗下去,我们不会轻言失败。”在普拉什中将乘坐的俄制安—32型军用运输机,缓缓攀升飞望印度东海岸海军基地维萨卡帕特南之际。他的继任者,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战略防御司令部新的最高指挥官海军准将拉维. 萨蒂亚正站在自己战舰的甲板上目送他的离去。

    作为前印度海军“辛格”号航母战斗群的指挥官,印度海军准将拉维. 萨蒂亚在激烈的海战失去了他所指挥的航空母舰,但他没有选择与战舰一起沉没。复仇的信念正支撑着这位印度海军少壮派代表,在一片新的海域与中国海军展开新的搏杀。

    在普拉什中将乘坐的俄制安—32型军用运输机远去的方向,一支庞大的运输船队正逐渐接近安达曼—尼科巴群岛。3艘印度自行研制的LST-L级两栖登陆舰队列之中,一艘巨大的两栖船坞型运输舰高大的舰桥正逐渐清晰。它并不诞生于印度,而是印度政府以20亿卢比的巨资向美国海军购买奥斯丁级两栖船坞运输舰“特伦顿”号。

    此刻这艘被号称为“海上骆驼”的大型运输舰上正装载一种可以改变战场局势的新型武器,它才是拉维. 萨蒂亚所有的希望所在。

    第三十七章:冰山再现(二)

    在与印度正面交锋的东盟各国之中,马来西亚无疑是最为不幸的一个。战火无情的蹂躏着这个国家大半的领土,从槟榔屿到马六甲、从雪兰莪州到吉隆坡,战争的硝烟无情的席卷了这个国家13个州属中的11个。

    不过马来西亚又是比较幸运的。它的国境被南中国海天然的分成了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在位于位于马来半岛南部繁华的西马饱受战火侵蚀的同时,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的东马却是另一派的生计昂然。

    被称为“犀鸟之乡”的马来西亚砂拉越州,便位于远离战火的东马。这里错综缠结的河流及盛产的胡椒一度召唤着来自全世界各地旅客,前往欣赏这丰富的热带雨林以及拥有多元生活方式的土著人民。虽然战争爆发令东南亚地区的旅游业一片萧条。但即便当地传统的农业,砂拉越州的居民依旧可以衣食不愁。

    砂拉越盛产黑白胡椒、橡胶、西谷米、椰肉干、燕窝及树桐。马来西亚全国每年生产的胡椒,砂拉越都占了总生产量的90% 。所以对于大多数生活在砂拉越的居民来说,爆发在自己祖国的战争竟遥远的宛如另一个星球。直到几天前,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出现在了砂拉越州首府古晋的外海,这里的居民才第一才感受到战争距离自己是如此的接近。

    这是一支当地人作梦都无法想象的庞大舰队,数十艘护航舰艇的簇拥下2艘体型修长的白色战舰在古晋外海炙热的阳光下闪烁刺眼的光华,舰载直升机如蜜蜂围绕着鲜花一般,频繁在这两艘白色的后甲板上起落。不时数架满载着货物的重型舰载直升机组成的编队会低空掠过海岸线和城市的上空。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这样的场景曾一度让当地人惊慌失措,奔走呼号。“印度人打进来了”的消息一度令安静平和的东马街头为之鼎沸。但很快这被证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吉隆坡的保卫者—马来西亚陆军第一军区参谋长林敬康准将亲自出现在砂拉越,向民众解释:在马来半岛节节败退的印度军队根本无力穿越马六甲海峡,出现在古晋外海的是中国人民国防军的舰队,是来“应马来西亚政府要求”来保护砂拉越人民的。

    得到了澄清之后,砂拉越人的生活重新归于平静,虽然来自遥远中国的艨艟巨舰依旧游弋于近海,舰载直升机群的起降频率也日益频繁。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只要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影响就好。时间久了,他们开始习惯性的向飞过自己头顶的直升机挥手甚至欢呼。

    但对于刚刚经历过吉隆坡保卫战的林敬康准将而言,他出现在砂拉越州当然并不仅仅为了向民众澄清海面来的来客是敌是友。实际上这些日子以来,吉隆坡正在战争的伤痛中逐渐恢复过来,中国政府向马来西亚的重建工作提供大量急需的援助。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从来就是没有白吃的午餐。除了要为中国分摊高额的军费开支之外,中国还希望能在东马地区建立数个大型后勤保障基地。

    中国的理由很充分,为了彻底解除印度对东盟的威胁。中国-东盟联军必须发动一场针对印度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要塞的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这将是一场决定马六甲地区命运的战略决战。中国军队所面对的将不再是传统的海空较量或地面决战,而将是一场代价高昂的渡海攻坚。在战斗打响之前,中国需要更多的前进和后勤基地用于保障这次战役的顺利进行。

    中国海军在东马地区的砂拉越和沙巴两个州属规划了4个大型后勤基地,分别位于砂拉越的古晋、泗务以及沙巴的哥达基纳巴卢和山打根。这些后勤基地主要由机场、弹药油料仓库和野战医院组成,马来西亚政府将负责相关基础设置的建设,而中国海空军则负责配备设备和人员。

    虽然除了东马地区外,中国远征军在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都在同步建立着相类似的设施。各国政府的反应都是一致表示欢迎。但是对于林敬康准将来说,在中国军队全力着准备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登陆战的一系列行动背后却隐藏着一张巨大的战略之网。

    砂拉越的海岸线拥有丰富的油田,是马来西亚经济的主要来源。其天然气出口是日本经济在南中国海的能源动脉之一。在马六甲海峡为战火所阻塞之际。环南中国海的油田已经成为日韩这两大本土资源贫乏的经济强国最后的脐带了。当中国士兵出现在古晋的消息传到东京,日经指数一路下挫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中国在环南中国的布局正逐渐成型。在下一步劫杀了印度在马六甲已经孤立的几颗弃子之后,一条横贯整个东南亚的“大龙”将跃然于世界棋盘之上。

    “没有办法,这个世界永远是用实力说话的。”黄昏时分,林敬康准将独自走在古晋市的海滨。美丽的古晋拥有良好规划的公园、宏伟的殖民地建筑、多姿多彩的市场以及熙熙攘攘、人山人海的清真市、基督教堂以及华人庙宇。但今天它有了新的景观—来自中国的两艘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正在落日下停泊在平静的海面之上。

    它们只是中国海军为了登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所集结的庞大海军舰队的冰山一角,此刻在整个南中国海的海面上,更多的中国海军的舰艇和所征用的民用船只正全速赶往战场。这样的集结看似夸张,但实际上对于印度政府苦心经营多年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要塞群而言,这一大规模的集结就显得没有任何过分之处了。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由南北两个群岛组成。以中部145公里宽的十度海峡为界,北部为安达曼群岛,南部是尼科巴群岛。由204个岛屿组成,总面积6461平方公里,主要岛屿有北安达曼岛、中安达曼岛和小安达曼岛等,尼科巴群岛由20个岛屿组成,面积1831平方公里,最南端的大尼科巴岛面积最大,达862平方公里,除此之外还有中部的卡莫塔岛、楠考里岛、北部的卡尔尼科巴岛等。

    印度军队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构筑了的永备型工事群,岸边珊瑚海礁的浅滩上构筑了严密的碉堡等防御设施及众多障碍物,近百辆坦克和步兵战车被配置在纵深的战壕里,在登陆舰艇可能靠近的所有海湾和通道上都构筑了完成的火力配置。

    海岸线上所有的永备型工事群都配备有由加农炮、速射高炮和迫击炮,水际岸边有用椰子树干筑成的高约12米的防御墙,内侧用混凝土筑成射击孔,各射击点和堑壕互相连接。

    岛内的各野战机场均构筑有半地下的掩体群,掩体由角钢和椰子树干二重结构筑成,上层堆积厚约1.8米的砂土。内层有混凝土建筑,顶部和四周的墙壁都有1.8米的厚度。

    在远离本岛的浅水礁盘上,印度军队也设置了大量的混凝土三角锥型拒马、珊瑚锥、铁刺网和椰木栅栏,守备部队同样配备了大量的小口径火炮和防空武器,以阻击中国军队的水面登陆舰艇和武装直升机机降。

    整个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要塞群前沿到处都可见半地下的碉堡,厚覆椰木、钢板和珊瑚沙,足以抵御大口径炮火的直接轰击。各岛纵深更建有数以百计的岸炮阵地,均以混凝土钢板建筑,来自俄罗斯的130毫米岸防加农炮正在坑道内翘首以盼。

    第三十七章:冰山再现(三)

    作为印度在马六甲最后的利益底线、印度洋上最前沿的要塞群者,驻守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印度陆军总兵力超过了4个师,近10万人。虽然海岛的特殊地形几乎杜绝了逃兵现象。但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如何鼓舞濒临崩溃的士气却成为了印度陆军指挥官们的难题。

    有人提倡以国家荣誉和民族精神来感化士兵,告诉他们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是印度的神圣领土,作为保卫印度的战士们他们不应该后退半步。但显然对于来自印度本土的年轻士兵而言,这片美丽的群岛和海域实在太过于遥远了,遥远的不至于为它付出生命。毕竟在印度那样的多民族、种姓社会里普通士兵是很难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感的。

    无奈之下,军官们选择了另一种更为通俗和直截了当的宣传手法—来自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印度陆军各军营开始循环播发一些反映二战两栖登陆作战的影片。当然题材和战斗场面越血腥越好。《拯救大兵瑞恩》是首选,影片开头的抢滩镜头再明确无误的告诉着每个即将战斗在海滨的印度士兵,只有将敌人消灭在水际滩头,他们才有活命的机会。

    军官们每晚都会重复同样的谎言:中国人不留活口,战场上唯有杀死敌人才能生存下去。事实证明求生的本能远比国家荣誉和民族精神有号召力的多,虽然守岛士兵们中因患上战前恐惧症而精神失常、自伤和自杀者不在少数,但在中国海军的庞大舰队出现在海平面上,印度陆军的大多数士兵们并没有惊慌失措。

    虽然拥有构筑完善的永备型工事群、强大的岸炮和防空火力、数量充裕的兵力以及那来自欧洲的决战型兵器。但是作为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守护者—印度海军准将拉维. 萨蒂亚当然知道,如果失去了海、空军对浮海而来的中国远征军的牵制和消耗,那么再强大的岸防工事都将只是靶子。

    按照拉维. 萨蒂亚准将的计划,印度军方对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防御将分为接触、决战和反攻这三个阶段。虽然印度海空军在马六甲地区的战斗中元气大伤,但在获得了印度本土源源不断的支援和补充之下,目前仍具用相当的实力。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L)生产LC轻型作战飞机是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印度空军的主力。印度空军第一批次装备的60架LC生产型号被称为“敏捷”PV3轻型战斗机,目前已经陆续抵达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各前沿野战机场,加上印度空军原有的兵力,印度空军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仍拥有超过140架以上的战斗机群。

    虽然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印度海军便损失了接近2个航母战斗群和两栖突击集群的远洋作战兵力,印度海军永远的失去了自行设计建造的常规动力航母—“辛格”号、直升机航母“英迪拉.甘地”号;“班加罗尔”级驱逐舰“马杜赖”号和“巴罗达”号;德里级驱逐舰“迈索尔”号和“孟买”号;“拉吉普特”级导弹驱逐舰“拉纳”号和“兰维杰”号;“戈达瓦里”级导弹护卫舰“甘迦”号;1135.6型“塔尔瓦”级护卫舰“特里舒尔”号和“塔巴尔”号。

    在以上一长串水面战斗舰艇的战沉清单之外,印度海军还损失了综合补给船“乔蒂”号、2艘“技术进技术艇”(TV)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孔雀王”号和 “阿育王”号、“基洛”级877EKM型常规动力潜艇“辛杜维尔”号和“辛杜拉特纳”号和2艘“鲉鱼”级IP动力潜艇。

    此外在缅甸沿海的局部冲突之中,印度海军所属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要塞守备舰队又意外的损失了“尼尔吉里”级护卫舰“席瓦利克”号和2艘“苏坎亚”级护卫舰。

    但作为南亚最强的海军力量,在遭受了如此巨大的损失之后,印度海军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伤筋动骨。在收纳了两个航母战斗群的剩余舰艇之后,印度海军所属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要塞守备舰队中印度海军仍拥有实力不俗的水面舰艇作战编队。

    水波荡漾的布莱尔港内,印度海军3艘“基洛”级877EKM型潜艇中唯一的幸存者“辛杜格霍什”号刚刚接收完最后的检修,缓缓驶出于1987年由日本引进的3万吨级浮动船坞。作为击沉中国海军093D型飞航式攻击核潜艇“北虎号”的英雄,“辛杜格霍什”号潜艇的舰长印度海军中校萨克胡亚此刻正佩带着印军最高奖章—“马哈维查克拉”勋章站在自己潜艇的指挥塔内,注视着那蔚蓝色的战场。

    其实萨克胡亚中校的贡献远不止只是击沉中国海军的093D型攻击核潜艇“北虎号”那么简单。由于“北虎号”的意外沉没使得中国海军水下攻击集群在当时对“辛格”号航母战斗群的打击力量骤然减少了一半以上。拉维. 萨蒂亚准将和部分印度海军的舰艇可以逃出生天,很大程度上是拜萨克胡亚中校所赐。但显然拉维. 萨蒂亚准将并没有对自己的这位救命恩人有太多的感激之情。作为印度海军目前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唯一的水下突击力量,“辛杜格霍什”号潜艇独自游弋于己方反舰导弹的射程之外,承担起对抗整个中国海军的重任。

    作为一个海军大国,印度海军并不缺乏现代化的常规动力作战潜艇。印度海军的潜艇部队目前有第4、第8和第18三个潜艇中队。在战前拥有14艘俄制潜艇:10艘877EKM型“基洛”级潜艇和4艘“狐步”级潜艇和4艘从德国HDW公司采购的209型潜艇、6艘法制“鲉鱼”级IP动力潜艇。

    但目前印度海军的潜艇主力却仍正在印度东海岸地区进行集结。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攻防战的第一阶段,印度海军仅有1艘“基洛”级877EKM型潜艇将活跃在战线,那就是萨克胡亚中校的“辛杜格霍什”号。除了战略的需要之外,萨克胡亚胸前的“马哈维查克拉”勋章也是他被派往危险的第一线的主要原因。毕竟在印度海军准将拉维. 萨蒂亚的眼中,他才应该是印度海军的指挥官中最有资格获得这枚勋章的人。

    除了潜艇之外,大量的小型水面舰艇将成为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攻防战的第一阶段中接触的主力。印度果阿造船厂建造的印度海军新型导弹艇(P28项目),这种导弹艇可以携带16枚“布拉莫斯”对地/对海联合打击重型超音速巡航导弹,据说印度海军认为连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遇到了它,都将土崩瓦解。但海军的主力舰艇则主要是卡辛德拉级导弹艇。

    卡辛德拉级导弹艇选择了俄罗斯的毒蜘蛛级导弹艇的外观线形。舰壳为9毫米厚合金钢结构,上层为轻合金结构,排水量为569吨,全长56.1米,舷宽10.2米。该艇配备两台乌克兰提供的燃气轮机,最高航速达42节,以经济航速13节行驶时的续航力为2400海里,全艇配署44名官兵。艇身外涂对雷达波具有吸收作用的国产油漆涂料,还采取了声隐身和红外隐身措施,有一定的隐身性。

    核心武器装备是俄罗斯的SS-N-25反舰导弹,舰舯部两侧各部署8枚。该导弹全长3.75米,弹径420毫米,翼展1.3米,发射重量480公斤,装有重量145公斤的高爆破片弹头和撞击延迟引信,有效射程5-130公里,飞行速度0.9马赫。

    卡辛德拉级设有计算机控制中心,对动力装置、电站、减摇系统、三防系统和损害管制系统实行集中控制,可以同时监视150个海空目标。舰载声纳能够同时跟踪15个水下目标,可以在浅水区以及恶劣海况下工作。

    第三十七章:冰山再现(四)

    在中国海军的舰队抵达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附近海域之后,印度海军以性能优越的新锐P28型和卡辛德拉级导弹艇为主力的导弹艇群将率先发难。但即便这些体积娇小的杀手能在被中国海空军的联合绞杀之前。将所携带的导弹一气全部射出去,这样的“饱和攻击”对于中国-东盟联合舰队庞大的数量来说,所能造成的损失也将不过是九牛一毛。

    虽然印度海军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守备舰队中还拥有由1艘“德里”级驱逐舰、1艘 “塔尔瓦”级护卫舰、2艘“尼尔吉里”级隐形护卫舰、5艘“苏坎亚”级轻型导弹护卫舰、2艘“科拉”级和2艘“库里克”级轻型导弹护卫舰所组成的庞大水面舰队。但拉维. 萨蒂亚显然不敢奢望能以这样一支舰队抵挡住中国人的脚步。安达(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http://www.xlawen.org/kan/371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