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血染的风采 > 重生之血染的风采 第 3 部分阅读

第 3 部分阅读

    包围了财主大院爬上屋顶占领各个制高点。装扮成民团的战士分头向辎重所在的场院围去。且不管马小二的害怕样子,贺丰带着乔装成桂军的战士们闯进了财主大院。

    -黎明前的黑暗下,财主大院里面静悄悄的。只有房间中不时传出长短不齐的呼噜声,按照事先商定的计划,分头扑向各个房间。在一阵混乱中,阻击手们击毙了几个冲出房间妄图负隅顽抗的军官后中央军官兵乖乖的从房间中被押出集中在院子当中。

    被几支枪顶着脑袋的辎重营营长小心翼翼的举起手:“长官,别误会,我们是中央军都是自己人,千万别伤了和气。”

    贺丰用枪口顶了顶歪戴的帽子口气蛮横:“中央军的弟兄们,这里是我们的防区,没有上峰的命令擅自进入驻扎,现在对你们包围缴械看押。告诉你们只有缴械投降,否则格杀勿论!有疑问让你们长官找李白两位长官。根据桂林长官部命令,若有反抗就地枪决!”

    听着外面的枪声,在贺丰的恐吓下中央军辎重营营长无奈的派出传令兵通知部下停止抵抗,缴枪投降。战士们立即打扫战场,搜缴武器和土财主的浮财。

    把俘虏们集合起来后,向他们宣传了我党抗日救国的方针,解释了红军的宽大政策。俘虏兵听了个个点头。当听到宣布释放他们的时候,顿时轰动起来,个个惊奇,纷纷议论。这个问:“可是真的?”那个说:“你们不骗人吧!”还有的直摇头,表示不相信。

    战士们又向俘虏做了解释,并劝他们回去后不要再替反革命卖命。

    有几个被俘的士兵纷纷答起话来,有的说:“红军放了我们,回家种地去,再不当兵了。”有的说:“人不能不要良心。

    马小二小心翼翼的问:“长官,我能不能跟你们走?”

    “为什么这么快决定要参加红军?”贺丰奇怪的问。

    “刚才你们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我就是穷人。”马小二吞吞吐吐的说“再说,刚才我带你们到的营部。以后营长还不把我打死!”

    贺丰一听,点头同意了他的请求。

    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清点战利品,半小时后贺丰带领队伍押运着三十几车物资迅速撤出了坦背村。会合担任掩护任务的一连后悄悄地沿小路赶回雷口关阻击阵地。

    望着大批的武器弹药,政委乐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一直缺枪少弹的十八团要翻身了,可以武装到牙齿了。上午十点钟,负责物资清点的文书像喝醉了一样冲进团指挥部,把清单交给了早等得不耐烦的政委。

    “轻重机枪四十三挺,长短枪三百支,花机关六十把;各种子弹十五万发;手榴弹五千枚;迫击炮六门,炮弹三百发;炸药两千斤;急救药品二十箱;大洋八千块。”

    “大丰收呀!都成土财主了。”政委望着一脸平静的坐在椅子上吸烟的团长问道:“疯子,你怎么一点也不激动,多大的收获呀!”

    贺丰潇洒的吐了一个烟圈,摆了摆手说出了自己刚考虑好的打算:“老吴,这次的缴获我是这样安排的:重机枪配到连;轻机枪配到排;子弹每人五十发;手榴弹每人四颗;留下两门迫击炮和八挺重机枪组成机炮连;抽出一个连配备花机关和轻机枪组成突击队在紧要关头使用。还有要大量制造地雷;捆扎炸药包。大洋和一半药品留给独立支队;剩下的武器弹药交给兄弟部队,你认为怎么样?”

    吴子雄为难的摇了摇头:“这样做对我们团是很好,可是就怕上级不同意。”

    “你认为我们还有精力向上级移交战利品吗?军团部和师部离我们有多远?”贺丰盯着政委的脸认真的劝道:“特殊时期特殊处理,我有预感,作为军团后卫这几天处境一定越来越困难,必有血战,要让干部战士有思想准备。”

    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吴政委终于同意了。贺丰刚刚松一口气,参谋长送来五军团转收的上级电报:命令十八团立即急行军三十日凌晨到新圩枫树脚接防五师阵地,阻击敌军。

    第八章:新圩阻击

    新圩乡,位于灌阳县西北部,距离湘江渡口七八十里,一条公路连接灌阳,是灌阳北部的交通枢纽,南距县城15公里,北距红军行军路线最近点大桥村古岭头仅5公里。一条通往县城的全(州)灌(阳)公路自此而过,是灌阳县城通往全州和敌人进逼湘江、封锁湘桂边界的必经之地。从新圩往南至马渡桥,长约10公里的公路两侧,是一片连绵的丘陵地带,林立的山峰、茂密的松林紧紧扼住公路的道口,构成了阻击战的理想阵地。新圩往北至大桥村无险可守,一旦敌人突破这段阵地,向东北,可直取水车、文市,堵截住桂湘边界的永安、雷口两关;向西北,可直捣全州石塘至湘江西岸各渡河点,将对军委纵队和后续部队抢渡构成严重威胁,红军有被拦腰斩断的危险。因此,占领新圩,扼住新圩,打好新圩一线阻击战,对于红军全军来说,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是中央纵队渡江的生命线之一。现在奉命死守新圩的是红一方面军的三军团五师,也是他们最先打响的渡江阻击之战。

    红五师阻击的是夏威指挥的桂军两个师,阻击阵地就在公路两边的山头上,师长李天佑、政委钟赤兵率红14、15团驻守在公路两侧的丘陵地带,这段狭窄的路约有一公里长,桂军若要通过,必须攻占两边的山头。从这里到江岸是一片平原,已无险可守。在李天佑看来,军团发来的电文就是用钢铁铸成的:“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坚持三天至四天!”

    桂军从灌阳向距新圩十二、三里路的三军团5师阵地发起进攻。战斗一开始桂军就显示了“猛如老虎恶如狼”的强悍战风!凭借兵力装备的绝对优势,一开始便展开猛烈进攻:天上飞机低空扫射,地面重炮连续轰击,步兵集团轮番冲锋

    ,头戴钢盔的桂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成连成营地冲过来。

    因为红军十分缺乏弹药,缴获的尖头子弹,全部供机枪使用,步枪则尽量使用苏区兵工厂的土造子弹。为节省弹药,战前规定了各种枪的射击距离。所以,五师官兵任凭桂军军喊叫,一枪不发。

    桂军以为阵地上的红军都被炮火杀伤,于是胆子大了起来,先是匍匐,然后弯腰前进,最后索性直起腰来,大声呐喊着猖狂逼近。

    敌人完全进入射程,阵地上突然枪声大作,接着是一通手榴弹,攻击的敌人被打倒一片,活着的桂军忙退到山下。

    李天佑是广西临桂县人。29年,年仅15岁的他加入中共,同年参加百色起义,先后任红7军排长、特务连连长。红7军在邓小平、张云逸(大将)、李明瑞的指挥下,转战7000里,进入中央苏区,后编入三军团。

    今天,“红桂”又转战回到本乡本土,击退“白桂”的多次进攻,但因没有工事,部队也付出伤亡五百人的代价。红军战士们在只有简陋工事的阵地上顽强阻击,28日头一天,桂军只占领几个小山头。

    “小诸葛”白崇禧大骂部属指挥无能。夏威以实相告:红军部队是彭德怀的三军团第五师,从师长李天佑到团、营、连长,官兵大多都是咱们广西人啊,对这一带情况很熟悉,有的原来还是我们桂军的士兵。他们很能打,极难对付!

    “红桂?”白崇禧不禁一愣,原来是冤家路窄呀!于是,桂军又投入新的兵力疯狂进攻,并派出一部兵力沿红军左侧的瘦马岐等几个山头迂回红军前沿阵地的钟山、水口山一带,红军前后受敌,处境危急。

    29日,桂军第24师及第7军独立团投入战斗,总兵力已达7个团!在6架飞机的支援下,战斗更加激烈。红军与桂军展开了白刃战,红、桂军队反复争夺各个山头,但终因力量悬殊,红军第二道防线几次被突破,又被战士们拼死夺回。为避免更大的损失重新组织防御,李天佑决定部队交替掩护,且战且退,在板桥铺附近的虎形山构筑数层工事,集中兵力死守。红军指战员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虽然弹药还剩下不多,仍决心“只要有一个人,就不能让敌人进到新圩”!

    这天,军团的电报不断传来后面的情况:

    “‘红星’纵队(军委第一纵队的代号)正在向江边前进。”

    “‘红星’纵队已接近江边。”

    “‘红星’纵队先头已开始渡江。”

    几乎每一份电报都要求五师“继续坚持”。

    李天佑期盼军委纵队走快一些——他们走快一步,这里就减少一点伤亡。然而,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五师官兵必须献身,像钉子一样定在这里。

    中午时分,新圩红军阻击部队指挥部内,李天佑焦急万分,周围几乎是地动山揺的枪炮声好像听而不闻,一枚炸弹正好落在指挥部旁边,震得掩体顶上的泥土掉了下来,洒了他一身都是,他也置之不理。经过残酷的两天两夜苦战,这种场面他已经历了很多次,也许早就麻木了。他想起从广西起义以来,他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斗,似乎从没有这次危险艰难。以前打不赢可以走,顶不住可以撤,这回却要死钉在这了。为避免更大的损失重新组织防御,李天佑几经思索,决定部队交替掩护,且战且退,在板桥铺附近的虎形山构筑数层工事,集中兵力死守。

    师部刚接到军委和军团部来电:“中央纵队已通过石塘圩,正向界首前进,五师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守新圩到30日六师接防。”军令如山,只能死拼了,下定决心的李天佑刚要弯腰走出指挥部安排撤退。政委钟赤兵急冲冲的跑了进来:“师长,五师十八团贺疯子派人送来一批枪支弹药和地雷。还有重机枪。”

    李天佑一听,激动不已连声说:“雪中送炭,雪中送炭呀!人在那里,我要当面感谢呀!”

    “连长,真的是你!”

    “你是?”李天佑抬头看到一个满脸泪水的战士疑惑的问。

    白春生一个敬礼:“连长,我是白春生,三班的白猴子呀!”

    李天佑心头一震,忙仔细端详起来人。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猛的抱住来人:“白猴子,你还活着!太好了!我以为你早牺牲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白春生忙把这几年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后说道:“连长,我这次来一个是送弹药,另外是接受行动不便的伤病员。”

    李天佑和钟赤兵一听,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喜,令人担心却无可奈何的伤员问题就这样解决了。经过仔细询问,才知道这也是贺丰的主意,而且已准备好了救护人员和一批物资。钟赤兵感慨的说:“贺丰团长为我们解决后顾之忧,为革命立了一大功啊!有了这批弹药,又能坚持一段时间了。”

    时间紧迫,几个人来不及叙旧情。分头行动起来,李天佑安排战士分发弹药,埋设地雷。钟赤兵带领白春生等人到设在下立湾村的救护所转移伤员。

    得到援助的五师战士士气高昂,杨柳井两侧的平头岭和尖背岭一线阵地在敌人的疯狂攻击下岿然不动。29日下午4点钟,红五师终于接到军团发来的电报:“军委纵队一部已过湘江,向越城岭山区进发,30日凌晨五师将防务移交给六师十八团,迅速赶到界首东南渠口,与十三团汇合,准备接防红四师。”

    第九章:血战新圩(上)

    桂山苍苍,湘水泱泱。长征烈士之雄风壮节,与山共峻极,与水同流长。

    自广西兴安县城往北15公里左右,就是著名的界首镇。湘江上游,自镇区东边缓缓而过。岸边,一座古老的祠堂,大门上刻着“三官堂”三个大字,这就是彭德怀指挥红军渡江的指挥部。三官堂庙虽是危险地带,但地势稍高,视野开阔,便于观察,能直接看到渡口情况。为了更好地指挥全军团作战,特别是渡口附近的战斗,彭德怀不顾个人安危,把军团指挥部设在三官堂庙内,冒着枪林弹雨紧张地指挥着红军左翼的掩护战。白天,敌机不停地来轰炸、扫射,晚上敌人两次快要攻到这里,庙墙上弹痕累累,屋顶也被打出两个天窗,其他首长都劝彭德怀赶快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但一向身先士卒的彭德怀仍沉着地听取消息,发布命令。当然,对于自己的这支勇猛顽强的部队,彭德怀是十分放心的。

    多年来,这支部队跟东征西讨,打过无数次的恶仗、险仗、硬仗,纵横驰骋于湘山赣水,为中央苏区立下了赫赫战功。任何险境下,都能独当一面,独撑危局。

    但这次打的是被动的防御战、阻击战,兵力、物力、武器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他的部队将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明天,将是一场前所未遇的恶仗、硬仗,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血战!

    中国革命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彭德怀的心沉甸甸的,像压着千斤重石。

    彭德怀手指在地图上标有新圩的字眼上用力点了点,嘴里喃喃自语道:“五师,李天佑……”

    被彭军团长念叨的李天佑现在却却满腹的忧郁,满腔的怨气,他渴望长夜不要太快过去,他甚至有些害怕看见黎明。因为只要天一发亮,他的将士就要被迫与桂军展开激烈的鏖战,有无数的将士将会在血战中离他而去。

    打仗死人流血是正常的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今他的部队摆在无险可凭的阵地上死守,被动地承受敌人炮火的猛轰和飞机的狂炸。

    敌为刀俎,我为鱼肉!更可怕的是这种劣势的阻击战不知要坚持几天?

    沉寂的夜色中,刺骨的冷风裹着淅淅沥沥的细雨,在漆黑的寒夜里恣意横行着,发出呼啸声。在通往新圩的小路上,一支灰色的人流正滚滚地向新圩奔去,在指路火把的光线下可以看见闪闪发光的红五星,这正是中国工农红军六师十八团,奉命接防新圩,正在赶路。整齐有序的脚步声把在暖窝里睡觉鸟儿子惊醒,扑椤椤地飞跑了。队伍中不时传来一两声指挥员的催促:快,快跟上,坚持下去,快!

    三十日凌晨三点,在朦胧的夜色里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急行军,十八团主力部队在团长贺丰的带领下赶到了新圩阻击阵地。

    听说接防的十八团提前赶到,李天佑大喜过望,急忙带领大家赶来迎接。两队人一见面就紧紧的握住对方的手,革命战友的情谊充满在大伙的心中。

    由于军情紧急,没有时间畅叙情怀。两支队伍立刻交接阵地,贺丰将全团指挥员们召集在一起宣布作战命令:

    由于平头岭和尖背岭是公路两侧的最高山峰,因此决定以公路为界,将部队分成左右两翼,互相配合形成交叉火力。

    一营坚守公路左侧的平头岭阵地。三营负责扼守公路右侧的尖背岭。两个高地互为犄角。二营作预备队,负责连夜在两座山的侧面埋设地雷。历史上红五师折损过半,是有其原因的。红五师所坚守的山头,没有纵深,阵地全是由泥土筑成,又没有防空防炮经验,几千人挤在狭窄的地方挨炸,能不损失惨重?针对这种情况贺丰要求各营要用这几天搜集的铁锨和镐头立刻连夜挖防空洞赶筑战壕工事,战壕每隔几米就有个单兵防炮洞,这种防炮洞是贺丰根据前世记忆提出来经过数次试验后成型的,防炮洞并非挖个窟窿就行,而是要带点弧线,上面用厚土夯实,这种防炮洞,除非炮弹直接打中,否则躲在里面是很安全的。隔二十几米就有个防炮坑,防炮坑很大,里面可以藏一个班。上面用圆木和厚土覆盖。能修起这些东西,也多亏了缴获的大量银元,先头部队一到新圩就立刻购买了大批木头。

    李天佑向贺丰介绍阻击敌人的具体番号数量和敌情:第十五军副军长夏威率领桂军王赞斌四十四师和七军覃连芳二十四师及一个独立团13000人,还有桂北地方民团将近一万人,合计两万五千人。其中独立团是有原十九路军福建事变后的残余兵力组成,团长潘鼎新。民团尤其可恨,曾经伙同部分桂军大肆屠杀失陷阵地上的红军伤员。

    阵地交接完毕,红五师列队准备出发,贺丰发现战士们手中的武器大部分是旧的,轻重机枪更是少得可怜。他走到几个战士身边摸了摸他们身上的子弹带,发现竟然只有几粒,还有一个战士子弹都打空了。顿时泪水充满了眼眶,多么勇敢无畏的战士,在这种情况下坚守住了阵地的付出血的代价。

    李天佑一看,不好意思的说:“子弹太少了,还得感谢你们送来的武器弹药。特别是地雷,不然我们肯定守不住这一线阵地。那样的话天亮后的战斗就更难打了!”

    贺丰和政委对视一眼后喊过通讯员嘱咐道:“通知辎重队,把准备的武器弹药运过来交给五师。”

    不一会,通讯员带人赶着几辆装得满满的大车来到队伍面前。

    望着眼前成堆的武器和子弹五师的战士们两眼放光了,李天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结结巴巴的问道:“贺团长,你们以后的战斗会更激烈,要留足弹药啊!”

    “放心吧,我有数。”贺丰握着李天佑的手说:“弹药一半给你们,这三门迫击炮和另一半请你们带给彭总。请他决定交给需要的兄弟部队,时间紧迫,请你们赶快出发吧。”

    送别了走上征途的五师兄弟部队,大家投入了紧张的战前准备,同志们都知道天亮后争夺这两个山头的战斗将更激烈残酷,贺丰对流传在军界的说法并不陌生:滇军黔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而且这次面对又是俗称“钢七军”的桂军两个师又一个团,其困难可想而知。

    各级指战员们离开指挥部后,政委奇怪的问:“团长,突击队怎么没有任务?还有加了调味品的地雷和炸药包也没用?”

    贺丰故作神秘的笑了笑:“突击队就是我团的一只拳头,紧要关头才会打出去。至于地雷和炸药包,那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对了,要特战队安排人占据平头岭和尖背岭制高点,控制好两山外围,防备桂军偷袭。天亮后我上尖背岭指挥,参谋长到平头岭,你负责后勤和总预备队。”

    看着政委还要说什么,贺丰摆摆手说:“老吴,这次接防任务仓促,地形和敌情都不熟悉,我们在前沿碰到突发情况可以立即处理。紧要关头一失足成千古恨呀!”

    两人正谈论着工作,警卫员钟石发兴冲冲的跑了进来:“团长,我见到陈大姐了,她在五师救护所。”

    “陈大姐?”贺丰一听,记忆中认识的女同志中没有姓陈的呀,听警卫员的语气应该是自己很熟悉的人。旁边的政委见他疑惑的表情乐的笑了起来:“找到幺妹了!石发子,快带团长去见见。”

    贺丰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的童养媳陈幺妹呀!看着警卫员拔腿要走的架势,忙摆摆手说道:“人找到了什么时候见都行,敌情紧急现在顾不上了。石发,通知老刀把子过来,我再和他谈谈明天战斗时注意的事情。”

    ,双方前沿阵地相距约1公里,中间为水田、旱地和小村落,十八团的指战员们的情绪十分高昂,决心守住阵地,完成掩护任务。

    淅淅沥沥的冬雨在天亮的时候停了,太阳刚升起,敌人就向三营尖背岭阵地和一营平头岭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桂军的几十门大炮小炮首先进行轰击,刺耳的尖啸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沉闷的爆炸,将刚刚入睡的战士带回到残酷的现实世界中。

    “炮击!注意防炮!快进防空洞!”

    随着叫喊声,阵地上原本不多的人立刻消失不见,成串的炮弹雨点般落在阵地上,炸弹爆炸溅起的烟雾和火光将红军阵地全部遮掩。崔锡华躲在防炮洞中,双手紧捂住耳朵,身体尽量卷曲。他感到自己就像风浪中的一条小舟,随时都有可能倾覆,他在心里默默祈祷,别让那该死的炮弹砸中。

    炮击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可就这半个小时,仿佛就象经历了一个世纪。

    炮声一停,一连长钻出防炮洞,大声的喊着,活着的士兵从泥土堆里钻出来,崔锡华拿眼一扫,红军构筑的工事大部被敌人的飞机、大炮摧毁,由于提前挖好了防空洞,战士伤亡很少,只少了几个,他心中顿时轻松了些,这表示他的连队战斗力没有受多大的损失。他迅速沿着战壕跑,边跑边叫:“准备战斗!”

    在一阵密集炮火轰击后,桂军第七军独立团在机枪、迫击炮掩护下,向红军前沿阵地发起进攻。红军因为武器弹药缺乏,战斗时一般采取近距离作战和夜战的方法,对敌人最初的进攻不加理睬。攻上来的桂军见红军阵地一片寂静,以为只凭松树和灌木丛作掩护的红军早已被炮火轰击得差不多了,便纷纷直起腰来,肆无忌惮地迈步向前。

    第十章:血战新圩(中)

    贺丰亲自在尖背岭前沿阵地指挥战斗,当敌人前进到离红军只有30米时,他瞄准了一个手挥短枪的军官抠动了扳机,领先冲锋的军官一头栽倒在地。随着战斗开始的命令,阵地上泼出一遍弹雨,攻击的人浪被削弱一层,剩下的立刻匍匐在地,不一会,又在军官的带队下往前冲。这个时候,特战队里神枪手的好枪法就显示出优势出来了,特别是老刀把子,每打一枪总一个人被击毙,枪枪不落空,第一枪毙了敌人一个军官,第二枪毙了一个迫击炮手,第三枪敲掉一个重机枪手,第四枪又搞掉一个桂军基层军官!总之,每枪不是打中敌人的军官,就是搞掉了火力点。

    第一次冲锋被打退后不长时间,敌人又重新集结兵力开始进攻。几挺重机枪疯狂的向红军阵地扫射。战士们被压得抬不起头来,情况万分危急。贺丰略一瞄准开了枪,一声枪响,一挺重机枪便哑了;他突然看见那敌重机枪边又一个人扑向重机枪,忙一颗子弹射过去,将这个也弄掉了。那敌人方面又有一人扑到重机枪边,还没摸到那枪,身边的老刀把子在击毙几名桂军军官后忙里偷闲开了一枪,那家伙头一歪,估计没得活路了。其余的那些敌人看到重机枪旁边一下子倒了四个,一时间倒也没人敢冲过去。

    时间将近中午的时候,红军阵地上又迎来了桂军大炮的轰击。1000多名敌人像蚂蚁般地向着尖背岭三营攻来了,十八团各级指挥员根据炮弹坠落时发出的声音判断出落点的远近,然后他们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继续指挥战斗。战士们俯在被炸弹炸松的灰土中躲避着弹片,静静地等待着,突然给逼近的敌人以迎头痛击。桂军见从正面攻不上,便改攻两侧。贺丰经过观察判断,左侧有一营火力支援,敌人也不易攻上,惟有右侧一些火力调到了正面,是薄弱点,可能会成为敌人攻击的重点,他命令部队把主要火力立刻调往右侧,左侧只留一个排长带两个班坚守。不久几百名敌人狂叫着向右侧阵地发起攻击。敌人翻过一个小山坡后,没有遭到红军火力封锁,狡猾的敌人认为红军兵力不足没法封锁阵地右侧,得意极了。敌营长指挥部下直起身快速前进,准备趁红军没反应过来时迅速占领尖背岭右侧阵地。突然敌人脚下踩/响了地雷,把得意忘形的敌人炸了个人仰马翻。三营七连长一声令下几挺机枪欢快的叫了起来,不一会工夫敌人又被打垮了。

    桂军前敌总指挥夏威以为很快就会拿下平头岭和尖背岭进而占领新圩,但猛攻了一上午,损失兵力四五百人却毫无进展。白崇禧听罢汇报,大为震惊和恼怒,他担心桂军阻击新圩以南,不仅不能给红军以一定的打击,同时会让尾追的中央军趁机进入桂北,威胁桂林。白崇禧坐不住了,连夜赶到恭城,责问夏威:“是红军什么部队阻击我们,如此有战斗力,为什么不能打垮他们?”夏威如实相告:“昨天是彭德怀的三军团第五师。从师长李天佑到团营连长都是广西同乡,非常顽强,今天红军的打法和以前不同,共军有可能换防番号不清楚,不过也是死硬得很。”白崇禧这才醒悟到,红军的战斗力不可小视。

    白崇禧下令:“我们在人员、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又不必顾虑共军大队的增援,从明天开始,加派飞机支援,预备队四十四师、独立团也全部投入战斗,轮番冲锋,同时以大兵力迂回侧后,进行夹击,使共军首尾不能相顾,一定要尽快占领新圩,迅速前出至文市、古岭头一线。”

    根据白崇禧的部署,桂军总参谋长叶琪下达命令,先派空军出动,空军一队的六架飞机从柳州机场飞抵新圩战场上空,对十八团占领的几个山头进行一轮又一轮的疯狂扫射、轰炸,六架飞机以三架为一组,低飞对红军阵地进行扫射轰炸。重磅炸弹爆炸的气浪,震得红军官兵耳鼓轰响,站都站不稳。空袭刚结束,湘军开始炮击。炸断的树木枝叶一层层落在掩体上,暗红的血,像无数条蚯蚓在焦黑的土地上蠕动。那些还没来得及转移下去的伤员不少被埋在了坍塌的工事里。

    贺丰示意部队隐蔽好,安排一部分战士埋伏在阵地侧翼,让人通知战士们:“没有命令谁也不准开枪。”所有士兵都压低身子,机枪手轻轻拉上膛,敌人越走越近,气氛越来越紧张,老刀把子将握住枪的手松松,然后又抓紧。他现在佩服极了这个年青的团长了,没想到团长这么沉得住气,快五十米了还不下令射击。“别着急,心急喝不上热粥”旁边传来贺丰低低的声音。等到敌人都到三十米了,连对面人的眉毛都能看清了,老刀把子有些着急了。“啪”,挥枪冲在最前面的军官一下就栽倒在地,枪声就是信号,轻重机枪噼啪啪的爆响,红军士兵全部现身向敌人射击,敌人立刻倒下一大片。贺丰大吼道:“吹冲锋号。冲啊!”强烈的冲锋号声中,战士们大吼着跃出工事向敌人冲过去,敌人被这一阵乱枪给打蒙了,只听到一遍杀声,不知道有多少人杀过来,有的桂军掉头就跑,立即被后面的督战队杀死。桂军士兵见状又一窝蜂的向山上杀来,突然从侧翼又杀出一股人,拦腰向敌人发起猛攻,受到这股人的打击后,敌人乱了,为首的几个桂军军官带一部分兵力负隅抵抗,被包围的敌人几乎没有缴械投降的。后面的敌人却趁机跑远了。看到这里贺丰知道这第一仗算是赢了,再打也没意思了,命令停止追击,立刻抢救伤员收容俘虏。俘虏一押回来他就去审问了,结果让他些心惊。面前的敌人不但有桂军两师一团的兵力,还有各地前来增援的民团,总兵力居然有三万多人。贺丰把几个主要干部叫到一边,把刚得到的情况告诉他们,几人一时陷入了沉思。政委说:“情况不妙呀,不过无论如何也要把他们堵住。”参谋长担心的接过话来:“堵是堵住了,可是我们只有一千多人,敌人却有三万多人,是我们的几十倍。刚才我们打敌人时就发现桂军的战斗力还是不错地。现在已经到了最紧急的关头,敌人也明白我认为敌人再次进攻必定会增加兵力,会更加疯狂。要是中央不能迅速过江,我们能够挡多长时间?”听参谋长这么一说,几人都感到有些棘手。

    第十一章:血战新圩(下)

    经过几次战斗的洗礼,贺丰深深的感觉到了战争的残酷。多少优秀的红军战士在他的眼前壮烈的牺牲,有钢军之称的桂军又伤亡多少,这在以后抗日战争中都是主力军呀!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他不禁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特别是高射机枪改装的失败,让他知道了穿越人士也不是万能的。

    感到以后战斗有些麻烦的贺丰走出指挥部抬望着远方火红的太阳。凛冽的北风呼啸着,把尖背岭阵地表面上在刚才战斗中被炸弹炸起的尘土向桂军阵地刮去。

    “如果改装成功,今天就能打下桂军的飞机,要少牺牲多少战士呀!”贺丰自言自语着,抬眼看了一下风向,一个奇妙的注意涌现在脑海中“对了,还有辣椒地雷没用,正在刮北风,下午的战斗就用它了。”

    贺丰兴奋地钻进指挥部招呼大家围坐在一起,:“大家愁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桂军不是随身带着绳子准备捆我们吗,这次捉住俘虏都不用找绳子了。别忘记了我们还有杀手锏没用。”大家一听就知道团长有了主意,忙问这次用什么新招。

    贺丰哈哈大笑,与几人商量了一下开始发布命令:

    一,立即准备好二百个添加辣椒面的三公斤炸药包,战斗开始向山下投掷。

    二,阵地两侧埋设早添加好辣椒面的地雷,

    三,特战队占领制高点,战斗开始后迅速击毙敌指挥官和火力点。

    四,二营山后待命,准备捉俘虏。

    五,每个战士准备好湿布围在脸上,以防风向改变。

    六,突击队为总预备队,负责应对突发情况。

    会后大家立即行动起来。

    桂军的阵地就在尖背岭一线南面不远,双方前沿阵地中间隔着水田、旱地和小村落,由于兵力占优桂军并没有大修工事。从望远镜里远远看去发现一公里外的敌人三三两两的蹲在地上正在吃饭。

    桂军七军独立团团部内,团长谢鼎新愁绪万千,独立团是福建事变失败后退入广西的十九路军残部改编的。寄人篱下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这次围堵红军自己不好好表现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刚才召开的作战会议决定下次攻击一次出动四个团六七千人的兵力,全线进攻毕其功于一战。各级军官都上去督战。

    马小二就埋伏在公路边平头岭上一连的阵地上,在坦背村加入红军后,领到了一支保安团的破枪。向班长反映时被告知好武器需要自己缴获。刚才的战斗中,他打算弄支好枪,可惜这枪太破旧,明明瞄的准准的,可子弹出膛后还是打飞了。自己先后打了5枪,好像才打中一个。丢人啊丢人,看着身边老红军嘲笑的眼神,马小二羞愧的就要哭了。

    总算是等到冲锋号吹响后,马小二跟随部队追击敌人,缴获了一支9成新的步枪,又收集了几十发子弹和五颗手榴弹,可以说是装备齐整了。他刚刚检查了枪件,校正了标尺,部队就接到命令,领取炸药包,做好战斗准备,就等桂军猴子赶来送死了。

    下午三点左右,桂军桂军又开始集结队伍准备进攻。这次桂军前敌指挥官夏威吸取教训,命令部下在用炮火犁过一遍后,又呼来飞机支援,独立团和四十四师的三个团才往上冲。他们不再用密集队形,而是呈散兵状,稳步推进。于是,桂军山地作战的优势体现出来了,他们充分利用树木的掩护,不停地移动,让对方很难打中,又发挥自己枪法较好的特点,慢慢地逼上来。

    尖背岭与平头岭一线阵地上红军战士静静的趴在战壕里等待着,只有特战队的战士们在零星的开枪阻击领头冲锋的桂军下层军官,渐渐地桂军又慢慢地聚成密集的队形。

    贺丰见攻击的桂军离阵地只有几十米,忙命令道:“炸药包准备。”战士们都忙把炸药包托在手上。“扔炸药包!”贺丰率先扔出一个炸药包,接着是上百个颗炸药包扔进敌群的前方,顺着山坡滚下去爆炸声立刻此起彼伏的响起,随之大地上扬起一大片烟雾,进攻的队伍里响起猛烈的咳嗽声。。

    在队伍后面督战的独立团团长谢鼎新见到炸药包爆炸的情况,不屑的对身边军官说:“红匪山穷水尽了,放烟花的土药也用上了。告诉弟兄们一鼓作气攻下尖背岭,活捉红匪。”话刚说完一股烟雾顺风飘过来,辛辣刺鼻,眼睛立刻辣的流泪难受。耳边哀号声一片:“我的眼睛!呛死我了!”

    这时红军机枪阵地上的重机枪沉闷的响声和捷克式轻机枪清脆的响声连成一片,桂军进攻的队伍被打得东倒西歪。想还击眼睛又挣不开不能瞄准。又在这样集中、猛烈的火力打击下,桂军士兵保命的唯一法子就是躺到地上装死。

    不一会,随着烟雾的消失贺丰命令全面追击,他举起驳壳枪边冲边打,撞上的敌人都没拼刺的机会,。然桂军不是眼睛睁不开,就是泪眼朦胧,想打也看不清目标。跟着团长的几个士兵遵照政委战前的安排在他周围形成一个保护圈。十八团的战士们挺着雪亮的刺刀杀进敌群中,口中用刚刚学会的广西口音大喊着:“,趴在地上缴枪不杀,站着的立即打死!”

    谢鼎新刚想指挥督战,却被捂着眼乱跑的士兵撞到,随即又被拌到的人压在身上。他无奈的趴在地上胡思乱想:这支红军队伍和别的红匪是不一样啊!别的红匪因为缺少子弹都是开三( 重生之血染的风采 http://www.xlawen.org/kan/371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