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阅读
枪就吹号冲锋进行肉搏,而这支部队却玩这种战术,这是什么新式武器呀?难道是外国生产的化学武器?乖乖,这战斗没法打了,眼睛睁不开怎么开枪,只有束手就擒了。谢鼎新无奈的闭上了眼睛,不再看也不再想什么。感觉好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谢鼎新屁股上挨了一脚,听到自己耳边传来一声“缴枪不杀,快起来到那边集合去。”睁眼一看,两个红军战士正用枪指着自己,步枪上的刺刀都快挨着自己的鼻子了。
谢鼎新慢慢地站起来,用手拍拍身上的土四下一看,就见自己的士兵排成一队队在红军的押送下离去。再瞅对面的山下也是一样。看来四十四师和自己一样,同是天涯沦落人呀!
贺丰安排好二营的阻击警戒任务,回头一看战士已经开始打扫战场了。相信经过这场真刀实枪的战斗检验,同志们的信心会更强。看见团长走过来参谋长马上迎了上去。“啪”地一个敬礼:“报告团长,一营三营正在打扫战场,请指示!”
贺丰看了一眼与自己相处好几年的老大哥还了礼说道:“这次我们打的不错,让战士们抓紧时间打扫战场,修理工事准备迎接更严酷的战斗。”
雷鸣又是一个敬礼:“是,坚决执行命令。”
贺丰笑了:“我说参谋长呀啊,你还有完没有?记住,战场上不准敬礼,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亡。你把我这个命令向全团传达。”
“是,战场上不准向互相敬礼。我一定传达到全团。”
平头岭山下战场上,炊事班长梁二喜带领全班兴高采烈的捉俘虏,看着缴获的武器他心里美滋滋的,以后战斗就不用拿着菜刀光看战友们冲锋了。看到团长正往这里看,他忙远远地跑过去。
“团长,这次战斗我们捉了一个被炸晕的大官,立了大功。应该给炊事班配上武器了吧?”
贺丰一听,兴趣来了忙问:“在哪里?什么大官?”
两个炊事班的战士手端长枪押着一个桂军军官走过来。四十四师师长王赞斌是在不断的揺晃中慢慢醒过来的。他没有受伤,也不是被爆炸的气浪震晕,而是急怒交攻一口气喘不过来才晕的。远处不时传来的零落枪声,应该是红军率队追赶着自己败退的部队,看来战斗已经结束,他抬起头,只见四面都是黑洞洞的枪口,一群红军战士严厉地盯着他,才知道自己及手下已成了红军的俘虏。
想当年自己跟着德公在南京的那次战斗,人数处于绝对劣势,四面被困,几乎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反败为胜。而这次就这么败了,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败了,就这么难堪地成了敌人的俘虏。四处征战这么多年,大大小小打了数十次仗,还从没有像这一次打得这么窝囊,败得这么惨,。
贺丰看着他严肃的问:“告诉我你的姓名,职务?”
王赞斌整理了一下军装傲慢的回答道:“我是四十四师师长王赞斌。请问贵军刚才使用的是什么武器?”
“什么武器?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不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是不会战胜我们的!”贺丰觉得这个俘虏以后会有用处的,要保护好他:“押下去,交给团部警卫班严加看守,生活上要优待。”
战场很快就打扫完了,俘虏也被转移到阵地北面的小山村里,战果也基本统计出来了,共歼灭桂军四十四师一个多团还有桂七军独立团,击毙敌人553人,打伤427人,俘虏敌团长谢鼎新以下3640人,12门60迫击炮和5个基数的迫击炮弹,重机枪14挺,轻机枪69挺,冲锋枪268枝,各类手枪310枝,步枪2200余枝,手榴弹一万五千多枚,子弹无数。
政委发愁的看着这么多的武器弹药,这么多武器都得要人来使啊,总不能炸掉或埋掉吧,要是红军主力在这里就好了。
天色已经接近黄昏,夕阳照在正在谈话的贺丰与政委身上。
在太阳的映照下二人浑身散发出火一样的光芒,渐渐扩大,最后与满天红霞溶为一体,经久不息。
1934年11月最后一天的晚霞,燃烧得分外的红,分外的灿烂,分外的长久,把整个地都染上了鲜艳的红色,就象是人类的鲜血在不停地流淌着、流淌着!
第十二章:撤退计划
刚吃过晚饭,政委就催促警卫员钟石发带路,让贺丰到红军战地救护所看望幺妹,并让团长放心,团里的一切事务由他和参谋长负责。
贺丰无奈的看着一脸奸笑的政委,安排好需要立刻完成的任务。叫上警卫员走出了指挥部。说实话他也对自己的童养媳幺妹充满好奇,既然政委这么热情也就顺水推舟答应去看看。
在黑沉沉的夜色中两人走了不长时间到了一个村庄里,钟石发窜在前面大声的叫喊:“幺妹姐,团长来看你来了!”
经过一道警戒线,灯火通明的救护所里人声嘈杂,随着石发的喊声急匆匆的跑出来一个年轻姑娘。在灯光下贺丰发现来人有二十岁左右,皮肤细腻,瓜子脸,柳眉凤目,长长的睫毛剪着一汪秋水,挺直的鼻梁,不大不小的嘴巴,圆润的珠唇,洁白的牙齿,稍微有点肥大的灰色军装穿在身上,给人一种亮丽明艳的震撼。
没等贺丰说话,姑娘就激动地迎了上来,拉着他的手仔细地把他全身看了一遍,见没有受伤才放下心来。退后一步,局促地把两只手扭在一起。
跟在后面冲出来的两个女战士笑嘻嘻得把贺丰围住,问道:“你就是张大姐的爱人?在哪个团里?来干什么?”石发子忙执行自己的职责:“这是我们贺团长,是来看望幺妹姐的。”
女战士一听,忙立正敬礼,再也不问东问西了。
贺丰回礼之后,抬腿进了祠堂询问她们还有多少伤病员。闻声赶来的救护所医生汇报说:“轻伤员包扎好伤口后都回到了部队,现在还有十几个重伤员刚抢救完。就要有地方的同志转移。”
贺丰一听,感到非常满意。对留在救护所等着抬走伤员的白春生表示感谢:“春生同志,受伤的战士们就依靠你们了,任重而道远呀,部队走后,要做好艰苦斗争的准备。灵活机动尽量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
白春生一听,忙回答道:“请团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担架队抬着重伤员走后,贺丰站在夜色中,问跟在身边的幺妹这是哪家的祠堂,当得知是下立湾村祠堂时不禁想起网上记载的在这里发生的令人发指的暴行。红五师临时战地救护所设在新圩乡下立湾村的祠堂里,挤满了伤员。红五师撤出新圩时,下立湾祠堂里的100多位重伤员来不及转移,国民党民团和当地的土豪劣绅纠集一帮流氓地痞,用麻绳将红军伤员手脚捆绑在一起,再用木杠穿着一个一个抬到村边。村边有一口“井”,是上窄下宽的溶洞,洞底有暗河,当地群众称之为“酒海井”。这帮禽兽残忍地将红军伤员扔下漆黑、冰冷的井里!100多位红军重伤员啊!天地为之失色!据当地群众说,几天后井洞里还传出红军战士的呻吟声。
想到这些贺丰不禁有些庆幸。现在的重伤员全部转移到深山里,悲剧不会发生了。但是谁知道在别地方的悲剧能不能制止,只能尽力而为了。
告别了依依不舍得幺妹,贺丰迅速的回到了前沿指挥部,询问部队的布防情况。
政委告诉他,部队一营和三营正在加强修筑工事,侦察排长带人骑马赶到红军前往湘江渡口行军路线最近点大桥村边古岭头,沿路铺设电线,刚才电话已接通,他们保证在红军主力全部通过后立刻汇报。二营按他的部属在尖背岭和平头岭两边三里范围内能通行的小路上埋设地雷和竹签,只留下两山中间没埋不过也刨好了地雷坑。参谋长感到很奇怪,在这时忍不住问道:“团长,为什么用地雷封锁这一带?”
贺丰从前世的历史中知道,明天,就是三四年的十二月一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湘江。只有断后的六师十八团和三十四师被敌军阻挡在湘江以东,经过艰苦的战斗全军覆灭。当然这个是不能说出口的。
看到政委也是满脸疑惑的样子,贺丰斟酌了一下开口解释道:“据我分析,明天我军主力就能度过湘江,作为阻击部队我们团在完成任务后就要迅速果断的后撤,紧跟主力过江。所以现在就要做好准备,一旦接到撤退命令立即行动,那时就要靠地雷封锁线来延迟追兵。”
“可是我们不是有三十四师来接防吗?需要我们自己阻击追兵吗”吴政委不解的问。
贺丰轻轻笑了一下,认证的看着政委和参谋长:“追兵已从四面围上来了,照现在这个情况,三十四师能抵抗住吗?我们走后他们怎么办?”
“你的意思是?”两人异口同声的问。
“对”贺丰攥紧了拳头回答道:“等到三十四师,让他们立即补充武器弹药。这样两全其美,既壮大了他们的力量又给我们解决了携带问题。迅速行动互相掩护,一起撤退过江。”
三人立刻讨论起详细的行动方案,门突然开了,警卫员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团长,政委,三十四师的同志们来了。”随着钟石发的汇报来人抢前一步握着吴子雄政委的手摇晃着:“老吴,一年多没见了。你还好吗?”吴政委仔细一看也是惊喜万分。原来是三十四师政委程翠霖。几人寒暄一阵后,贺丰疑惑的问:“程政委,怎么不见陈师长?”
程翠霖忙说:“我带一个团沿大路先来接防,师长带主力按照上级指示的路线行动。”贺丰一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历史车轮的惯性太大了,三十四师还是走进了敌人的包围圈。好一点的是离十八团的阵地不远,可以接应一下。
贺丰在沉思一下后说道:“敌人早就占领枫树脚一线阵地,并前出很多,三十四师主力一出观音山就可能被敌人围上,我们要做好接应突围的准备。立刻安排新来的三十四师同志换装备,然后吃饭休息。”一个小时后看着自己全副武装的一团人马,程政委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轻重机枪三四十挺,步枪人手一支,子弹尽管拿,手榴弹一人四颗。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
紧紧握着贺丰的手程翠霖感动的热泪直流,没口子地说着谢谢,谢谢!旁边吴政委笑嘻嘻地说:“老程,你谢早了,你们师主力过来也是人手一份。”听到这句话,程政委疑惑的问:“你们怎么缴获了这么多武器弹药?”吴政委大略的讲了一下,几个人互相交流着战斗情况,气氛非常热烈。
中心议题只有一个:怎样全力营救三十四师。
第十三章:铁血后卫(上)
悲剧是由掌握权力的人造成的。
1月29日下午15时,军委电令34师“三十日晨应接替六师在红(枫)树脚、泡江以北的部队,主力应控制于红(枫)树脚,顽强保持上述地域以抗击灌阳之敌”。而在原来历史上,此时新圩红树脚阵地已失守,5师退至距该地6里的板桥铺以北,因情报不灵,军委没有命令34师到板桥以北接防,致使34师孤军深入强敌之中。
30日凌晨,34师完成掩护八军团的任务后,前往新圩接替6师18团的防务。在贺丰留下向导的劝说下,三十四师兵分两路。陈树湘让政委程翠霖一00团团长韩伟带领部队轻装前进,由向导带路走竹塘岭与防守新圩的六师接防。自己和参谋长王光道带着师直、一0一团和一0二团还有辎重队继续沿着军委命令的路线前进。部队一踏上水车灌阳浮桥,天空突然出现几架敌机,不一会儿,盘旋到三十四师过江部队头顶,随即狂轰滥炸,一时天摇地动、焦土飞扬、血肉横飞,约摸过了十分钟,敌机才飞走。刚架起的便桥已被炸得七零八落,江里、岸上和树林里到处是尸体,有的残缺不全,树枝上挂着战友的碎尸,江水被染得殷红,真是悲壮极了可是为了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红军干部战士强忍悲痛来不及掩埋牺牲烈士的遗体,立刻整理好队伍向着前方的目标快速前进。
34师的行军路线是:大塘-苗源-洪水箐。这条路从地图上看是呈直线的捷径,但实际上是羊肠小道,途中多峡谷陡壁,还要翻越海拔1100余米的观音山。初冬的桂北乡村和田野,到处呈现出一片萧条的景象:万籁俱寂的乡村偶尔冒出几缕炊烟,传来几声狗吠声;田野上各种农作物都已收割入户,只剩下空茫茫的大地。杂草枯黄,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战栗,万村空巷,万户空室,万物空仓。
在向导的带领下,携带辎重骡马的34师避过几处难以通行的悬崖峭壁,经过艰苦跋涉,
终于在12月1日凌晨三点到达观音山顶。与十八团侦查人员相逢,了解到严峻的敌情后,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亡羊补牢制定突围方案,全师立即下山占领制高点,准备突出敌人的包围圈。
红三十四师一到观音山顶就被桂军侦知,并被迅速报告到了桂军前敌总指挥部,前敌总指挥夏威也明白战局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顾不得痛心昨天惨痛的战斗,迅速命令桂军各部天上地下全军出动,向三十四师包围过来。
桂军大兵在督战队大刀加光洋的鼓励下,由各级军官带头向三十四师被围的阵地死扑过来!
战场沿着通向湘江的公路铺开,防线正面宽达七八余里,双方都开始拼命了!立刻起伏的山石林间,尸身狼藉,刮风般枪炮声中,杀声阵阵。
广西军阀的士兵比较善于利用地形,在军官的指挥下,沿着地形或翻滚或匍匐,慢慢的前进到距离红军阵地七八十米的地方。敌人这次动真格的了,对面黑压压一遍,足有上千人向红军阻击阵地涌来。战士们在敌人距离大约一百多米的时候就开始开枪。一阵排枪后,对面倒下几十个人影,不过敌人没有停留而是快速的向前跑,很快就到了几十米,红军战士射击的准确性更高了,每次排枪都能打倒十几个敌人,轻重机枪的威胁也更大了,敌人纷纷卧倒与战士们展开对射,敌军官在队伍中大声叫嚷鼓动士气。在军官的威逼下敌人士兵又开始向前进攻,打过来的子弹也逐渐增多。红军战士上好刺刀在敌军接近战壕后,指挥员一声杀,三十四师的战士们纷纷跃出战壕,端着上刺刀的步枪,挥舞着大刀、长予,大声呐喊着,像猛虎下山一般扑向面前的敌人,迎头与桂军撞在一起,一场混战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在大规模近身肉搏战中比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比勇气和意志。在当前情况下桂军毕竟还占着优势,他们犯不着与红军拼个两败俱伤所以很快就退了下去。桂军士兵的攻击势头暂时被压制住。就在这时左侧传来枪声,一股桂军从侧翼运动过来,敌人军官大声叫嚷,后面的督战队开枪打死几个跑在前面的士兵后,敌军士兵又开始向阵地冲过来,红军战士拼命的扔手榴弹,阵阵爆炸又阻滞了敌人的冲锋。但敌人没有退下去,而是就地卧倒待硝烟散去。情况已愈来愈紧张,前沿的几个小山头已经丢失,其余阵地上的几道工事也无险可守,完全裸露在敌人炮火的有效射程内。在敌人的猖狂进攻下,红军将士浴血奋战,有的山头战斗到最后一个,仍在与冲上来的敌人白刃肉搏
三十四师的武器毕竟不如敌人完备齐整,只能时不时的有意放桂军士兵靠近,然后拔出大刀,以肉搏死拼。这样一来,阻击阵地间隙便不时有小股桂军士兵渗入阵地间隙,红军官兵只有用身体去和敌人拼杀,拂晓时分包括参谋长王光道在内,担任阻击的几百名红军官兵全部壮烈牺牲。三十四师主力严重减员,部队仅剩两千余人。陈树湘紧急召集师、团干部,宣布两条决定:第一、寻找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突围出去,与六师十八团会合。第二、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尖背岭上,政委等人紧张地注视着前方战火连天的地方,注视着一队队冲锋在路上的战士,等待着前方传来解救三十四师成功的信号。
在枪声响起的一瞬间,大家立刻意识到三十四师到了,而且敌人也发现了他们。情况紧急,贺丰命令迫击炮瞄准敌阻击阵地发射一个基数的炮弹,要求是把敌阵地炸烂,不能阻挡救援部队的道路。并亲自带领早就准备好的救援部队行动。
敌人匆匆组织的阻击阵地上,迫击炮炮弹像冰雹一样落了下来炸起一个个小蘑菇云,顿时工事里一片鬼哭狼嚎,桂军士兵四处逃窜。
第十四章:铁血后卫(中)
贺丰看到敌人陷入混乱,没来得及组织抵抗。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会放过呢?马上命令部队发起进攻。一线的战士们抱着轻机枪和花机关枪疯狂扫射,将工事百米内的守敌打得血光四溅死伤无数。后面的所有步枪在瞬间也开始射击,步枪手在射完一轮后,马上投出自己准备已久的手榴弹,贺丰把打完子弹的短枪插在腰上,接过身边警卫员手中的轻机枪,与另一个同时领头冲锋的三连长各率数十战士分头杀去,身后的红军战士端起手中的各种武器频频射击,很快引发了桂军守敌的混乱和崩溃,警卫排人手一把的驳壳枪威力在此时发挥得淋漓尽致,瞬息之间桂军倒下几十人,桂军士兵越打越寒心,红军信心越打越足,战场上形成了红军追着桂军打,一个桂军低级军军官愤怒了,大声命令部下坚决抵抗。但他立刻就被老刀把子盯上了,冲着他就是一枪,那个军官不甘心的瞪着眼睛就倒下了,随着特战队神枪手的枪声不断,守军军官纷纷毙命,火力点也大部哑火,越来越多的红军战士冲上阵地,战事至此已经毫无悬念了,枪声不断的桂军阻击阵地上变成了红军单方面的杀戮。
占领阵地后,团长贺丰命令留下一营搜索残敌,占领制高点构筑简易工事。架设携带的几十挺轻重机枪。阻击公路两边的敌人,必须死死守住三十四师突围的通道。其余部队立刻继续前进一鼓作气攻破敌人的包围圈。昨天战后刚组建的炮连迅速跟进,炮击桂军。
下达完命令后,贺丰看了看手上的表,觉得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前去联系三十四师的一百团团长韩伟应该到达了包围圈里,联系上了陈树湘师长。
桂军包围圈内一个小高地上,红三十四师的指战员们正准备拼劲自己的最后一点力量分头突围时,突然看到一支队伍从侧面小路上快速的跑过来,看到红军战士后立刻停住,为首的一人大声的喊道:“别开枪,自己人!我是一百团团长韩伟,师长在哪里?赶快带我去。我有重要情况汇报!”
“师长,师长,好消息,韩团长带援兵来了,带援兵来了…….”兴奋的声音里带着颤声。
正在安排突围任务的陈树湘用严厉的声音对满带笑容的警卫员批评道:“喊什么,没看见战士们都在准备突围吗?你看你,胡说什么。”
年轻的警卫员因为遭到师长的批评而满脸通红,他大声的对陈树湘师长辩解道:“师长,我们的援军真来了,韩伟团长也来了,他说红十八团来接应我们来了!”
看着紧跟在警卫员后面走近的韩伟,陈树湘师长赶紧站起来迎接他。
韩伟见状忙跑步上前敬礼:“师长,一百团团长韩伟带领三营前来向你报道,红十八团贺团长他们来接应我们师了,他就是红十八团侦察员小金,是被派上来负责联络的。”
陈树湘看到眼前一个身背花机关的年轻战士,走向自己并且向自己敬礼。
“报告首长,红十八团侦察员金大明奉命前来联络,并携带了一批武器弹药,我们团很快就会赶来,请首长命令部队立刻补充弹药。准备完毕后发射三颗信号弹,十八团和一百团两个营在外面接应突围。报告完毕。”
这几天一直阴沉着脸的陈树湘师长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摆了摆手说道:“情况紧急,不和你客气了,立刻集合队伍,准备突围。”三十四师兵贵神速,不长时间部队集合完毕,刚赶过来的三营战士向每个同志们分发着子弹。看着韩伟身后全副武装的三营战士,陈树湘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韩伟见状,忙汇报起来:“师长,昨天晚上与十八团一见面,贺团长就给我们一百团补充了五百多支步枪,三十多挺机枪。子弹每人补到一百发。这次来战士们又给我们师带了三四万发子弹,一千颗手榴弹。”
一听这些,陈树湘和他身边的人倒吸了一口气,乖乖,十八团能这么富裕!这得多少次缴获呀?
韩伟还怕他们不信:“师长,突出包围后赶到十八团阵地,那里的武器够我们师换装的。”交谈期间陈树湘发现部队已准备完毕,连忙命令道“发射信号弹,准备突围!”
随着三颗信号弹的冉冉升起,对面桂军工事周围十几发炮弹落了下来,对面小山包后面也响起密集的轻重机枪声。紧接着就听到嘹亮的冲锋号声。“滴答滴答.......................”随着号声的响起,韩伟带领三营向山下冲去,集中起来的几十挺轻机枪,几十只冲锋枪排成一排马上喷出了密集的火舌,密集的子弹就像下雨一样泼向仓促应战的桂军士兵。
红军这次火力的密度实在是太大了,这边战士们一个子弹匣还没打完,那边密集的手榴弹又对着桂军头上扔了过去。由于桂军没有想到自己认为是囊中之物的红军突然开火,而且是腹背受敌,所以没有一点防范。随着枪响,刚刚端起枪的士兵就一群一群的倒下,有的连枪都还没有拿到手里,就带着种种的不甘倒在了红军的枪口之下。这场战斗可以说是一场标准的大屠杀,只不过这次拿刀子的是红军,被杀的是桂军。素来骄悍的桂军士兵彻底被打晕了,机灵些的马上趴在地上装死偷生,而那些傻乎乎四处乱跑的则被机枪追着打,最后一个个倒在了地上。
不到半个小时,里外迎合的两支队伍胜利会师了。众人顾不得寒暄,匆匆交流了一下情况。有十八团殿后,部队只带走了顺手能拿的武器弹药后立刻向尖背山方向前进
被刚才突然暴露出强大火力的红军击懵的桂军各部见原来被围得水泄不通的红匪就要远遁,不甘心极了。在军官的怒骂声中紧紧的追了过来。负责断后的红军战士边打边退,看到大部队走远,突然猛烈地阻击起敌人来,一阵猛打把桂军压的抬不起头来。趁机向后面撤离。怒火更胜的追兵骂骂咧咧的向前追了一段路,早就埋伏好的一营战士突然向敌人射出了复仇的子弹,几十挺轻重机枪怒吼着,把密集的追击队伍打乱,桂军像割稻子一样瞬间倒下一片。没中弹的敌人忙趴在地下胡乱的开枪。等硝烟过后,敌人已看不到红军的影子。
第十五章:铁血后卫(下)
初冬的太阳在刚刚升起,一支特殊的队伍在静静地向尖背岭方向行军,他们就是刚突出重围的红三十四师。因为队伍里伤病员太多,其中重伤员就有几十人,很多人都是互相搀扶着赶路。虽然伤口的疼痛不断地折磨着他们,但是队伍中却听不到一丝的喧哗和呻吟声。
贺丰站在路边等待着陈树湘师长。他的眼前走过一队队红军战士,这些都是红军的骨干呀,看来他们虽然经过惨烈的战斗,虽然伤亡惨重,但是仍然斗志昂扬,看着这些精神饱满的战士,贺丰被深深地打动了。
一见面陈树湘就担心的告诉贺丰,师部唯一的电台在突围时被打坏,从此与上级失去联系,以后的行动就靠三十四师自己独立把握了。贺丰一听不禁在心里偷偷地笑了起来,电台坏了正好,再不用再听洋顾问的瞎指挥了。
贺丰看着满脸愧疚的陈树湘说:“陈师长,军情紧急,回到我团阵地后要立刻研究决定以后的行动方案!”
在留守战士的带领下突围部队很快的就通过了红十八团的防守阵地,和前来接应的程翠霖政委一行碰到了一起。
阵地上早就准备好了大量的饭菜。三十四师的战士一到,十八团的同志们就迎了上来安排休息吃饭的地方。不长时间突围的同志就吃上了香喷喷的饭菜。救护所的医生护士则忙着抢救受伤人员。
看着正在抢救的伤员,听着远处不断轰隆的炮声,激烈的枪声,陈树湘沉默了。完成阻击任务后,如果抬着这么多伤病员行军,那样部队怎么摆脱敌人的追击呢?
看着眉头紧锁的陈树湘师长,贺丰忙上前询问:“陈师长,有什么为难的事吗?”
“三十四师有这么多伤病员,转移时行军速度太慢,敌人会很快就会追上,就地隐蔽也不好,我们必须想个法子呀!”陈树湘道。
贺丰一听,不禁笑了起来:“陈师长,就这件事,没什么问题,我来帮你解决。”
“你有什么办法!快说….”陈树湘看着贺丰成竹在胸的样子,急忙问道。
“陈师长,你不知道,我们三军团在当地留下了一只小分队,以收容落队的战士和伤病员。三十四师的重伤员可以让他们抬走救治。
陈师长一听大喜过望,连声说:“十八团的同志又给我师帮了大忙了,太感谢你们了”。
就这样,在白春生等人的组织下,红34师的几十名重伤员有雇佣的当地农民抬着进入山区,很快消失在同志们的视野里!
经过两支部队的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由于对面桂军兵力雄厚,红十八团与红34师合兵一处立刻补充枪支弹药。等待红军其他部队全部通过大桥村后,两支部队互相殿后,交替撤往湘江。
因为三十四师人员伤亡过多,只剩下三千一百人。陈树湘与程政委商议后决定部队暂时缩编为两个团一个营:100团和101团,每团是一千三百人。剩下人员组成一个机炮营一个警卫连。机炮营装备着十八团提供的八门迫击炮和十二挺重机枪。警卫连人手一枝花机关。看着眼前经过整编的部队,陈树湘师长就像做梦一样,这可是武装到牙齿的强大部队。
贺丰决定抽人把十八团机炮连升级成机炮营。这样十八团还是三个步兵营,一个机炮营,一个装备了轻机枪和花机关的突击队,还有一支有神枪手组成的特战队。全团一千五百多人。
说起火力配备,那就更不得了。由于十八团缴获很多,这次每个步兵班都有一挺轻机枪,步枪人手一支,旧枪都没人用,弹药就更足了,子弹每人100发还有剩余,手榴弹人均五颗。
可以说,现在的红十八团和三十四师是中央红军中装备最好、粮弹充足,拥有重火力支援的头等主力部队,而且都获得了浴火重生的机会,这两支英雄部队的命运已经被贺丰悄悄的改写了。
为了预防进军湘江的路上被突发事件阻挠进军速度,两支部队的指挥员们假设了许多可能,并对应制定了应对方案。
在大家等待大桥村消息的空隙里,参谋长带人把两山中间唯一还没埋雷的公路用地雷封锁了起来。
贺丰命令把俘虏中的连长以上人员鉴别出来单独看押。准备撤离时一起带走。他觉得必要时这些人就是很好的人质。
余下的俘虏被集中在一起,每人分发了一块银元,红军战士告诉他们:“希望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周围埋设了地雷,不听话的被炸死谁也怨不得。”一说完,昨天晚上审查出有血案的五十多人被五花大绑的推了过来。
坐在临时搭建的审判台上,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俘虏,贺丰面沉似水大声的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红军临时军事法庭宣布:以***为首的罪犯丧心病狂的屠杀红军受伤人员三十多人,罪大恶极。现在判处他们的死刑,立即执行。”
随着命令的下达,两个战士架着一个犯人在俘虏面前呈一字排好,一对战士在犯人后面站好随着枪响后一具具尸体瘫软在土地上。
看着俘虏们惊恐的面孔,贺丰重重拍了一下暂时充当审判台的桌子,厉声说道:“我们红红军优待俘虏是不假,但是对待这些残害无力反抗的伤员,屠杀被俘人员,禽兽不如的东西就不会了,等待他们的只有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红军撤离后就释放你们。不过要记住,以后不能杀害红军伤员和落伍人员,否则,这些人渣就是榜样!”
尖背岭对面的桂军现在有刚刚赶到前线的桂军七军副军长夏威率领,他看着眼前满地垂头丧气的士兵,愤怒的两眼要喷出火来。他突然抢过一挺机枪就朝天扣动了扳机。一梭子打完,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卫兵刚想拉他起来,结果却被他饿狼一样的眼光吓得打了个哆嗦,急忙躲到一边去了。他感觉这一天感到什么都乱了,他不理解百战精锐桂军主力怎么能被连番激战、急于逃窜的残匪击败俘虏。频临崩溃的红军后卫队怎么能够从重重包围中突围。
望着通往湘江方向的公路,是打还是不打?夏威犹豫了。追上去攻下尖背岭,为死伤的弟兄们报仇,杀光这群可恨的红匪。可是,对手的狡猾似乎远远超过别的红军部队,会不会又不按常规出牌,要知道44师的迫击炮、重机枪都被红匪缴获,飞机也被调往湘江执行任务,要飞回来也需要时间。这边自己的部队在火力方面同共军比已经没有多少优势了。如果不马上追击,红匪就可能利用夜色远遁过江,怎么向李、白二位长官交代啊。
正在思量之间,参谋长拿着一封信进来:“军座,共军命人送来一封信。说要您亲启。”夏威接过信撕开一看,不禁气笑了。来信的是共军的一个团长,希望桂军以后善待被俘的红军。提出的要求是用放回三千俘虏换取桂军到天黑不攻打尖背岭一线。如果违反就把俘虏押到阵地各处。至于俘虏的各级军官还没想出合适的释放条件,以后再说。现在要求立刻送一批急救药品,因为俘虏的桂军伤病员急需药品,而红军缺少药品只够自己用,如果夏长官不答应,后果自负。红军会告诉俘虏他们的长官不想救他们。
夏威连连摇头,没想到红军的这个团长是个异类,敢干出威胁利诱的勾当。没有办法为了保住被俘的桂军骨干只能照办了,贺丰的名字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收完桂军送来的药品,大家像看怪物一样瞅着贺丰,能让敌人送药品来,这个本事不是随便一个人能拥有的。
中午时分,大桥村传来消息,全军后卫五军团十三师已通过古岭头。接到消息后,早已准备好的部队迅速集合,等待出发命令。
陈树湘与贺丰召集各级指战员进行战前动员:“同志们,现在战情紧急,希望大家牢记入党誓言,对党忠诚,为建设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按照早商定好的计划,十八团做前锋,三十四师做后卫。贺丰决定仍然亲自带突击队和特战队前进,为全师打开前进通道。他让钟石发和侦察排连人带马留下负责看守俘虏,防备他们向桂军报信暴露军队撤离的情况。在天将黑时撤离,骑马追赶部队。
钟石发立正敬礼:“坚决执行命令。”
贺团长挥挥手命令道:“先把枪支藏好!”原来部队全副武装后,还剩下一千多支枪和一批子弹,由于抢运伤员,白春生他们暂时无力运走只好决定有部队把枪藏在杨柳井附近的一条暗洞里,以后有机会再取走。
贺丰骑上马一回头,突然发现幺妹站在救护队里身上背着一把手枪正向他微笑着。他犹豫了一下向幺妹挥挥手纵马而去。
天快黑的时候桂七军副军长夏威带着追击部队攻上尖背岭的时候,红军早已经无影无踪了,迎接他的是蹲了满地的桂军俘虏。随着追击部队被红军埋设的地雷炸的人仰马翻的时候他才相信俘虏向他传达的贺丰口信:不要追击,前方埋着大量地雷!
这是想追击红军,就要靠人力踏平雷区,那样部队损失就大了,如果自己部队再完了,中央军和湘军都会趁势进入广西占据地盘的。不如先把被俘的士兵武装起来再说。想到这里,夏威立即叫来参谋长命令道:“部队停止前进就地扎营,直接向李长官和白长官发报,如实报告我军的情况。”
第十六章:夜渡湘江之步枪打飞机
这一天,湘江是一座血肉铸成的丰碑。
1934年12月1日,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的最后一天,湘江变成了一条鲜血染成的红飘带。
湘江,长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又称湘水。主源海洋河,源出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于全州附近,汇灌江和罗江,北流入湖南省,经17县市,在湘阴濠河( 重生之血染的风采 http://www.xlawen.org/kan/3716/ )
谢鼎新慢慢地站起来,用手拍拍身上的土四下一看,就见自己的士兵排成一队队在红军的押送下离去。再瞅对面的山下也是一样。看来四十四师和自己一样,同是天涯沦落人呀!
贺丰安排好二营的阻击警戒任务,回头一看战士已经开始打扫战场了。相信经过这场真刀实枪的战斗检验,同志们的信心会更强。看见团长走过来参谋长马上迎了上去。“啪”地一个敬礼:“报告团长,一营三营正在打扫战场,请指示!”
贺丰看了一眼与自己相处好几年的老大哥还了礼说道:“这次我们打的不错,让战士们抓紧时间打扫战场,修理工事准备迎接更严酷的战斗。”
雷鸣又是一个敬礼:“是,坚决执行命令。”
贺丰笑了:“我说参谋长呀啊,你还有完没有?记住,战场上不准敬礼,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亡。你把我这个命令向全团传达。”
“是,战场上不准向互相敬礼。我一定传达到全团。”
平头岭山下战场上,炊事班长梁二喜带领全班兴高采烈的捉俘虏,看着缴获的武器他心里美滋滋的,以后战斗就不用拿着菜刀光看战友们冲锋了。看到团长正往这里看,他忙远远地跑过去。
“团长,这次战斗我们捉了一个被炸晕的大官,立了大功。应该给炊事班配上武器了吧?”
贺丰一听,兴趣来了忙问:“在哪里?什么大官?”
两个炊事班的战士手端长枪押着一个桂军军官走过来。四十四师师长王赞斌是在不断的揺晃中慢慢醒过来的。他没有受伤,也不是被爆炸的气浪震晕,而是急怒交攻一口气喘不过来才晕的。远处不时传来的零落枪声,应该是红军率队追赶着自己败退的部队,看来战斗已经结束,他抬起头,只见四面都是黑洞洞的枪口,一群红军战士严厉地盯着他,才知道自己及手下已成了红军的俘虏。
想当年自己跟着德公在南京的那次战斗,人数处于绝对劣势,四面被困,几乎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反败为胜。而这次就这么败了,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败了,就这么难堪地成了敌人的俘虏。四处征战这么多年,大大小小打了数十次仗,还从没有像这一次打得这么窝囊,败得这么惨,。
贺丰看着他严肃的问:“告诉我你的姓名,职务?”
王赞斌整理了一下军装傲慢的回答道:“我是四十四师师长王赞斌。请问贵军刚才使用的是什么武器?”
“什么武器?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不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是不会战胜我们的!”贺丰觉得这个俘虏以后会有用处的,要保护好他:“押下去,交给团部警卫班严加看守,生活上要优待。”
战场很快就打扫完了,俘虏也被转移到阵地北面的小山村里,战果也基本统计出来了,共歼灭桂军四十四师一个多团还有桂七军独立团,击毙敌人553人,打伤427人,俘虏敌团长谢鼎新以下3640人,12门60迫击炮和5个基数的迫击炮弹,重机枪14挺,轻机枪69挺,冲锋枪268枝,各类手枪310枝,步枪2200余枝,手榴弹一万五千多枚,子弹无数。
政委发愁的看着这么多的武器弹药,这么多武器都得要人来使啊,总不能炸掉或埋掉吧,要是红军主力在这里就好了。
天色已经接近黄昏,夕阳照在正在谈话的贺丰与政委身上。
在太阳的映照下二人浑身散发出火一样的光芒,渐渐扩大,最后与满天红霞溶为一体,经久不息。
1934年11月最后一天的晚霞,燃烧得分外的红,分外的灿烂,分外的长久,把整个地都染上了鲜艳的红色,就象是人类的鲜血在不停地流淌着、流淌着!
第十二章:撤退计划
刚吃过晚饭,政委就催促警卫员钟石发带路,让贺丰到红军战地救护所看望幺妹,并让团长放心,团里的一切事务由他和参谋长负责。
贺丰无奈的看着一脸奸笑的政委,安排好需要立刻完成的任务。叫上警卫员走出了指挥部。说实话他也对自己的童养媳幺妹充满好奇,既然政委这么热情也就顺水推舟答应去看看。
在黑沉沉的夜色中两人走了不长时间到了一个村庄里,钟石发窜在前面大声的叫喊:“幺妹姐,团长来看你来了!”
经过一道警戒线,灯火通明的救护所里人声嘈杂,随着石发的喊声急匆匆的跑出来一个年轻姑娘。在灯光下贺丰发现来人有二十岁左右,皮肤细腻,瓜子脸,柳眉凤目,长长的睫毛剪着一汪秋水,挺直的鼻梁,不大不小的嘴巴,圆润的珠唇,洁白的牙齿,稍微有点肥大的灰色军装穿在身上,给人一种亮丽明艳的震撼。
没等贺丰说话,姑娘就激动地迎了上来,拉着他的手仔细地把他全身看了一遍,见没有受伤才放下心来。退后一步,局促地把两只手扭在一起。
跟在后面冲出来的两个女战士笑嘻嘻得把贺丰围住,问道:“你就是张大姐的爱人?在哪个团里?来干什么?”石发子忙执行自己的职责:“这是我们贺团长,是来看望幺妹姐的。”
女战士一听,忙立正敬礼,再也不问东问西了。
贺丰回礼之后,抬腿进了祠堂询问她们还有多少伤病员。闻声赶来的救护所医生汇报说:“轻伤员包扎好伤口后都回到了部队,现在还有十几个重伤员刚抢救完。就要有地方的同志转移。”
贺丰一听,感到非常满意。对留在救护所等着抬走伤员的白春生表示感谢:“春生同志,受伤的战士们就依靠你们了,任重而道远呀,部队走后,要做好艰苦斗争的准备。灵活机动尽量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
白春生一听,忙回答道:“请团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担架队抬着重伤员走后,贺丰站在夜色中,问跟在身边的幺妹这是哪家的祠堂,当得知是下立湾村祠堂时不禁想起网上记载的在这里发生的令人发指的暴行。红五师临时战地救护所设在新圩乡下立湾村的祠堂里,挤满了伤员。红五师撤出新圩时,下立湾祠堂里的100多位重伤员来不及转移,国民党民团和当地的土豪劣绅纠集一帮流氓地痞,用麻绳将红军伤员手脚捆绑在一起,再用木杠穿着一个一个抬到村边。村边有一口“井”,是上窄下宽的溶洞,洞底有暗河,当地群众称之为“酒海井”。这帮禽兽残忍地将红军伤员扔下漆黑、冰冷的井里!100多位红军重伤员啊!天地为之失色!据当地群众说,几天后井洞里还传出红军战士的呻吟声。
想到这些贺丰不禁有些庆幸。现在的重伤员全部转移到深山里,悲剧不会发生了。但是谁知道在别地方的悲剧能不能制止,只能尽力而为了。
告别了依依不舍得幺妹,贺丰迅速的回到了前沿指挥部,询问部队的布防情况。
政委告诉他,部队一营和三营正在加强修筑工事,侦察排长带人骑马赶到红军前往湘江渡口行军路线最近点大桥村边古岭头,沿路铺设电线,刚才电话已接通,他们保证在红军主力全部通过后立刻汇报。二营按他的部属在尖背岭和平头岭两边三里范围内能通行的小路上埋设地雷和竹签,只留下两山中间没埋不过也刨好了地雷坑。参谋长感到很奇怪,在这时忍不住问道:“团长,为什么用地雷封锁这一带?”
贺丰从前世的历史中知道,明天,就是三四年的十二月一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湘江。只有断后的六师十八团和三十四师被敌军阻挡在湘江以东,经过艰苦的战斗全军覆灭。当然这个是不能说出口的。
看到政委也是满脸疑惑的样子,贺丰斟酌了一下开口解释道:“据我分析,明天我军主力就能度过湘江,作为阻击部队我们团在完成任务后就要迅速果断的后撤,紧跟主力过江。所以现在就要做好准备,一旦接到撤退命令立即行动,那时就要靠地雷封锁线来延迟追兵。”
“可是我们不是有三十四师来接防吗?需要我们自己阻击追兵吗”吴政委不解的问。
贺丰轻轻笑了一下,认证的看着政委和参谋长:“追兵已从四面围上来了,照现在这个情况,三十四师能抵抗住吗?我们走后他们怎么办?”
“你的意思是?”两人异口同声的问。
“对”贺丰攥紧了拳头回答道:“等到三十四师,让他们立即补充武器弹药。这样两全其美,既壮大了他们的力量又给我们解决了携带问题。迅速行动互相掩护,一起撤退过江。”
三人立刻讨论起详细的行动方案,门突然开了,警卫员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团长,政委,三十四师的同志们来了。”随着钟石发的汇报来人抢前一步握着吴子雄政委的手摇晃着:“老吴,一年多没见了。你还好吗?”吴政委仔细一看也是惊喜万分。原来是三十四师政委程翠霖。几人寒暄一阵后,贺丰疑惑的问:“程政委,怎么不见陈师长?”
程翠霖忙说:“我带一个团沿大路先来接防,师长带主力按照上级指示的路线行动。”贺丰一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历史车轮的惯性太大了,三十四师还是走进了敌人的包围圈。好一点的是离十八团的阵地不远,可以接应一下。
贺丰在沉思一下后说道:“敌人早就占领枫树脚一线阵地,并前出很多,三十四师主力一出观音山就可能被敌人围上,我们要做好接应突围的准备。立刻安排新来的三十四师同志换装备,然后吃饭休息。”一个小时后看着自己全副武装的一团人马,程政委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轻重机枪三四十挺,步枪人手一支,子弹尽管拿,手榴弹一人四颗。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
紧紧握着贺丰的手程翠霖感动的热泪直流,没口子地说着谢谢,谢谢!旁边吴政委笑嘻嘻地说:“老程,你谢早了,你们师主力过来也是人手一份。”听到这句话,程政委疑惑的问:“你们怎么缴获了这么多武器弹药?”吴政委大略的讲了一下,几个人互相交流着战斗情况,气氛非常热烈。
中心议题只有一个:怎样全力营救三十四师。
第十三章:铁血后卫(上)
悲剧是由掌握权力的人造成的。
1月29日下午15时,军委电令34师“三十日晨应接替六师在红(枫)树脚、泡江以北的部队,主力应控制于红(枫)树脚,顽强保持上述地域以抗击灌阳之敌”。而在原来历史上,此时新圩红树脚阵地已失守,5师退至距该地6里的板桥铺以北,因情报不灵,军委没有命令34师到板桥以北接防,致使34师孤军深入强敌之中。
30日凌晨,34师完成掩护八军团的任务后,前往新圩接替6师18团的防务。在贺丰留下向导的劝说下,三十四师兵分两路。陈树湘让政委程翠霖一00团团长韩伟带领部队轻装前进,由向导带路走竹塘岭与防守新圩的六师接防。自己和参谋长王光道带着师直、一0一团和一0二团还有辎重队继续沿着军委命令的路线前进。部队一踏上水车灌阳浮桥,天空突然出现几架敌机,不一会儿,盘旋到三十四师过江部队头顶,随即狂轰滥炸,一时天摇地动、焦土飞扬、血肉横飞,约摸过了十分钟,敌机才飞走。刚架起的便桥已被炸得七零八落,江里、岸上和树林里到处是尸体,有的残缺不全,树枝上挂着战友的碎尸,江水被染得殷红,真是悲壮极了可是为了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红军干部战士强忍悲痛来不及掩埋牺牲烈士的遗体,立刻整理好队伍向着前方的目标快速前进。
34师的行军路线是:大塘-苗源-洪水箐。这条路从地图上看是呈直线的捷径,但实际上是羊肠小道,途中多峡谷陡壁,还要翻越海拔1100余米的观音山。初冬的桂北乡村和田野,到处呈现出一片萧条的景象:万籁俱寂的乡村偶尔冒出几缕炊烟,传来几声狗吠声;田野上各种农作物都已收割入户,只剩下空茫茫的大地。杂草枯黄,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战栗,万村空巷,万户空室,万物空仓。
在向导的带领下,携带辎重骡马的34师避过几处难以通行的悬崖峭壁,经过艰苦跋涉,
终于在12月1日凌晨三点到达观音山顶。与十八团侦查人员相逢,了解到严峻的敌情后,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亡羊补牢制定突围方案,全师立即下山占领制高点,准备突出敌人的包围圈。
红三十四师一到观音山顶就被桂军侦知,并被迅速报告到了桂军前敌总指挥部,前敌总指挥夏威也明白战局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顾不得痛心昨天惨痛的战斗,迅速命令桂军各部天上地下全军出动,向三十四师包围过来。
桂军大兵在督战队大刀加光洋的鼓励下,由各级军官带头向三十四师被围的阵地死扑过来!
战场沿着通向湘江的公路铺开,防线正面宽达七八余里,双方都开始拼命了!立刻起伏的山石林间,尸身狼藉,刮风般枪炮声中,杀声阵阵。
广西军阀的士兵比较善于利用地形,在军官的指挥下,沿着地形或翻滚或匍匐,慢慢的前进到距离红军阵地七八十米的地方。敌人这次动真格的了,对面黑压压一遍,足有上千人向红军阻击阵地涌来。战士们在敌人距离大约一百多米的时候就开始开枪。一阵排枪后,对面倒下几十个人影,不过敌人没有停留而是快速的向前跑,很快就到了几十米,红军战士射击的准确性更高了,每次排枪都能打倒十几个敌人,轻重机枪的威胁也更大了,敌人纷纷卧倒与战士们展开对射,敌军官在队伍中大声叫嚷鼓动士气。在军官的威逼下敌人士兵又开始向前进攻,打过来的子弹也逐渐增多。红军战士上好刺刀在敌军接近战壕后,指挥员一声杀,三十四师的战士们纷纷跃出战壕,端着上刺刀的步枪,挥舞着大刀、长予,大声呐喊着,像猛虎下山一般扑向面前的敌人,迎头与桂军撞在一起,一场混战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在大规模近身肉搏战中比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比勇气和意志。在当前情况下桂军毕竟还占着优势,他们犯不着与红军拼个两败俱伤所以很快就退了下去。桂军士兵的攻击势头暂时被压制住。就在这时左侧传来枪声,一股桂军从侧翼运动过来,敌人军官大声叫嚷,后面的督战队开枪打死几个跑在前面的士兵后,敌军士兵又开始向阵地冲过来,红军战士拼命的扔手榴弹,阵阵爆炸又阻滞了敌人的冲锋。但敌人没有退下去,而是就地卧倒待硝烟散去。情况已愈来愈紧张,前沿的几个小山头已经丢失,其余阵地上的几道工事也无险可守,完全裸露在敌人炮火的有效射程内。在敌人的猖狂进攻下,红军将士浴血奋战,有的山头战斗到最后一个,仍在与冲上来的敌人白刃肉搏
三十四师的武器毕竟不如敌人完备齐整,只能时不时的有意放桂军士兵靠近,然后拔出大刀,以肉搏死拼。这样一来,阻击阵地间隙便不时有小股桂军士兵渗入阵地间隙,红军官兵只有用身体去和敌人拼杀,拂晓时分包括参谋长王光道在内,担任阻击的几百名红军官兵全部壮烈牺牲。三十四师主力严重减员,部队仅剩两千余人。陈树湘紧急召集师、团干部,宣布两条决定:第一、寻找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突围出去,与六师十八团会合。第二、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尖背岭上,政委等人紧张地注视着前方战火连天的地方,注视着一队队冲锋在路上的战士,等待着前方传来解救三十四师成功的信号。
在枪声响起的一瞬间,大家立刻意识到三十四师到了,而且敌人也发现了他们。情况紧急,贺丰命令迫击炮瞄准敌阻击阵地发射一个基数的炮弹,要求是把敌阵地炸烂,不能阻挡救援部队的道路。并亲自带领早就准备好的救援部队行动。
敌人匆匆组织的阻击阵地上,迫击炮炮弹像冰雹一样落了下来炸起一个个小蘑菇云,顿时工事里一片鬼哭狼嚎,桂军士兵四处逃窜。
第十四章:铁血后卫(中)
贺丰看到敌人陷入混乱,没来得及组织抵抗。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会放过呢?马上命令部队发起进攻。一线的战士们抱着轻机枪和花机关枪疯狂扫射,将工事百米内的守敌打得血光四溅死伤无数。后面的所有步枪在瞬间也开始射击,步枪手在射完一轮后,马上投出自己准备已久的手榴弹,贺丰把打完子弹的短枪插在腰上,接过身边警卫员手中的轻机枪,与另一个同时领头冲锋的三连长各率数十战士分头杀去,身后的红军战士端起手中的各种武器频频射击,很快引发了桂军守敌的混乱和崩溃,警卫排人手一把的驳壳枪威力在此时发挥得淋漓尽致,瞬息之间桂军倒下几十人,桂军士兵越打越寒心,红军信心越打越足,战场上形成了红军追着桂军打,一个桂军低级军军官愤怒了,大声命令部下坚决抵抗。但他立刻就被老刀把子盯上了,冲着他就是一枪,那个军官不甘心的瞪着眼睛就倒下了,随着特战队神枪手的枪声不断,守军军官纷纷毙命,火力点也大部哑火,越来越多的红军战士冲上阵地,战事至此已经毫无悬念了,枪声不断的桂军阻击阵地上变成了红军单方面的杀戮。
占领阵地后,团长贺丰命令留下一营搜索残敌,占领制高点构筑简易工事。架设携带的几十挺轻重机枪。阻击公路两边的敌人,必须死死守住三十四师突围的通道。其余部队立刻继续前进一鼓作气攻破敌人的包围圈。昨天战后刚组建的炮连迅速跟进,炮击桂军。
下达完命令后,贺丰看了看手上的表,觉得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前去联系三十四师的一百团团长韩伟应该到达了包围圈里,联系上了陈树湘师长。
桂军包围圈内一个小高地上,红三十四师的指战员们正准备拼劲自己的最后一点力量分头突围时,突然看到一支队伍从侧面小路上快速的跑过来,看到红军战士后立刻停住,为首的一人大声的喊道:“别开枪,自己人!我是一百团团长韩伟,师长在哪里?赶快带我去。我有重要情况汇报!”
“师长,师长,好消息,韩团长带援兵来了,带援兵来了…….”兴奋的声音里带着颤声。
正在安排突围任务的陈树湘用严厉的声音对满带笑容的警卫员批评道:“喊什么,没看见战士们都在准备突围吗?你看你,胡说什么。”
年轻的警卫员因为遭到师长的批评而满脸通红,他大声的对陈树湘师长辩解道:“师长,我们的援军真来了,韩伟团长也来了,他说红十八团来接应我们来了!”
看着紧跟在警卫员后面走近的韩伟,陈树湘师长赶紧站起来迎接他。
韩伟见状忙跑步上前敬礼:“师长,一百团团长韩伟带领三营前来向你报道,红十八团贺团长他们来接应我们师了,他就是红十八团侦察员小金,是被派上来负责联络的。”
陈树湘看到眼前一个身背花机关的年轻战士,走向自己并且向自己敬礼。
“报告首长,红十八团侦察员金大明奉命前来联络,并携带了一批武器弹药,我们团很快就会赶来,请首长命令部队立刻补充弹药。准备完毕后发射三颗信号弹,十八团和一百团两个营在外面接应突围。报告完毕。”
这几天一直阴沉着脸的陈树湘师长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摆了摆手说道:“情况紧急,不和你客气了,立刻集合队伍,准备突围。”三十四师兵贵神速,不长时间部队集合完毕,刚赶过来的三营战士向每个同志们分发着子弹。看着韩伟身后全副武装的三营战士,陈树湘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韩伟见状,忙汇报起来:“师长,昨天晚上与十八团一见面,贺团长就给我们一百团补充了五百多支步枪,三十多挺机枪。子弹每人补到一百发。这次来战士们又给我们师带了三四万发子弹,一千颗手榴弹。”
一听这些,陈树湘和他身边的人倒吸了一口气,乖乖,十八团能这么富裕!这得多少次缴获呀?
韩伟还怕他们不信:“师长,突出包围后赶到十八团阵地,那里的武器够我们师换装的。”交谈期间陈树湘发现部队已准备完毕,连忙命令道“发射信号弹,准备突围!”
随着三颗信号弹的冉冉升起,对面桂军工事周围十几发炮弹落了下来,对面小山包后面也响起密集的轻重机枪声。紧接着就听到嘹亮的冲锋号声。“滴答滴答.......................”随着号声的响起,韩伟带领三营向山下冲去,集中起来的几十挺轻机枪,几十只冲锋枪排成一排马上喷出了密集的火舌,密集的子弹就像下雨一样泼向仓促应战的桂军士兵。
红军这次火力的密度实在是太大了,这边战士们一个子弹匣还没打完,那边密集的手榴弹又对着桂军头上扔了过去。由于桂军没有想到自己认为是囊中之物的红军突然开火,而且是腹背受敌,所以没有一点防范。随着枪响,刚刚端起枪的士兵就一群一群的倒下,有的连枪都还没有拿到手里,就带着种种的不甘倒在了红军的枪口之下。这场战斗可以说是一场标准的大屠杀,只不过这次拿刀子的是红军,被杀的是桂军。素来骄悍的桂军士兵彻底被打晕了,机灵些的马上趴在地上装死偷生,而那些傻乎乎四处乱跑的则被机枪追着打,最后一个个倒在了地上。
不到半个小时,里外迎合的两支队伍胜利会师了。众人顾不得寒暄,匆匆交流了一下情况。有十八团殿后,部队只带走了顺手能拿的武器弹药后立刻向尖背山方向前进
被刚才突然暴露出强大火力的红军击懵的桂军各部见原来被围得水泄不通的红匪就要远遁,不甘心极了。在军官的怒骂声中紧紧的追了过来。负责断后的红军战士边打边退,看到大部队走远,突然猛烈地阻击起敌人来,一阵猛打把桂军压的抬不起头来。趁机向后面撤离。怒火更胜的追兵骂骂咧咧的向前追了一段路,早就埋伏好的一营战士突然向敌人射出了复仇的子弹,几十挺轻重机枪怒吼着,把密集的追击队伍打乱,桂军像割稻子一样瞬间倒下一片。没中弹的敌人忙趴在地下胡乱的开枪。等硝烟过后,敌人已看不到红军的影子。
第十五章:铁血后卫(下)
初冬的太阳在刚刚升起,一支特殊的队伍在静静地向尖背岭方向行军,他们就是刚突出重围的红三十四师。因为队伍里伤病员太多,其中重伤员就有几十人,很多人都是互相搀扶着赶路。虽然伤口的疼痛不断地折磨着他们,但是队伍中却听不到一丝的喧哗和呻吟声。
贺丰站在路边等待着陈树湘师长。他的眼前走过一队队红军战士,这些都是红军的骨干呀,看来他们虽然经过惨烈的战斗,虽然伤亡惨重,但是仍然斗志昂扬,看着这些精神饱满的战士,贺丰被深深地打动了。
一见面陈树湘就担心的告诉贺丰,师部唯一的电台在突围时被打坏,从此与上级失去联系,以后的行动就靠三十四师自己独立把握了。贺丰一听不禁在心里偷偷地笑了起来,电台坏了正好,再不用再听洋顾问的瞎指挥了。
贺丰看着满脸愧疚的陈树湘说:“陈师长,军情紧急,回到我团阵地后要立刻研究决定以后的行动方案!”
在留守战士的带领下突围部队很快的就通过了红十八团的防守阵地,和前来接应的程翠霖政委一行碰到了一起。
阵地上早就准备好了大量的饭菜。三十四师的战士一到,十八团的同志们就迎了上来安排休息吃饭的地方。不长时间突围的同志就吃上了香喷喷的饭菜。救护所的医生护士则忙着抢救受伤人员。
看着正在抢救的伤员,听着远处不断轰隆的炮声,激烈的枪声,陈树湘沉默了。完成阻击任务后,如果抬着这么多伤病员行军,那样部队怎么摆脱敌人的追击呢?
看着眉头紧锁的陈树湘师长,贺丰忙上前询问:“陈师长,有什么为难的事吗?”
“三十四师有这么多伤病员,转移时行军速度太慢,敌人会很快就会追上,就地隐蔽也不好,我们必须想个法子呀!”陈树湘道。
贺丰一听,不禁笑了起来:“陈师长,就这件事,没什么问题,我来帮你解决。”
“你有什么办法!快说….”陈树湘看着贺丰成竹在胸的样子,急忙问道。
“陈师长,你不知道,我们三军团在当地留下了一只小分队,以收容落队的战士和伤病员。三十四师的重伤员可以让他们抬走救治。
陈师长一听大喜过望,连声说:“十八团的同志又给我师帮了大忙了,太感谢你们了”。
就这样,在白春生等人的组织下,红34师的几十名重伤员有雇佣的当地农民抬着进入山区,很快消失在同志们的视野里!
经过两支部队的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由于对面桂军兵力雄厚,红十八团与红34师合兵一处立刻补充枪支弹药。等待红军其他部队全部通过大桥村后,两支部队互相殿后,交替撤往湘江。
因为三十四师人员伤亡过多,只剩下三千一百人。陈树湘与程政委商议后决定部队暂时缩编为两个团一个营:100团和101团,每团是一千三百人。剩下人员组成一个机炮营一个警卫连。机炮营装备着十八团提供的八门迫击炮和十二挺重机枪。警卫连人手一枝花机关。看着眼前经过整编的部队,陈树湘师长就像做梦一样,这可是武装到牙齿的强大部队。
贺丰决定抽人把十八团机炮连升级成机炮营。这样十八团还是三个步兵营,一个机炮营,一个装备了轻机枪和花机关的突击队,还有一支有神枪手组成的特战队。全团一千五百多人。
说起火力配备,那就更不得了。由于十八团缴获很多,这次每个步兵班都有一挺轻机枪,步枪人手一支,旧枪都没人用,弹药就更足了,子弹每人100发还有剩余,手榴弹人均五颗。
可以说,现在的红十八团和三十四师是中央红军中装备最好、粮弹充足,拥有重火力支援的头等主力部队,而且都获得了浴火重生的机会,这两支英雄部队的命运已经被贺丰悄悄的改写了。
为了预防进军湘江的路上被突发事件阻挠进军速度,两支部队的指挥员们假设了许多可能,并对应制定了应对方案。
在大家等待大桥村消息的空隙里,参谋长带人把两山中间唯一还没埋雷的公路用地雷封锁了起来。
贺丰命令把俘虏中的连长以上人员鉴别出来单独看押。准备撤离时一起带走。他觉得必要时这些人就是很好的人质。
余下的俘虏被集中在一起,每人分发了一块银元,红军战士告诉他们:“希望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周围埋设了地雷,不听话的被炸死谁也怨不得。”一说完,昨天晚上审查出有血案的五十多人被五花大绑的推了过来。
坐在临时搭建的审判台上,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俘虏,贺丰面沉似水大声的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红军临时军事法庭宣布:以***为首的罪犯丧心病狂的屠杀红军受伤人员三十多人,罪大恶极。现在判处他们的死刑,立即执行。”
随着命令的下达,两个战士架着一个犯人在俘虏面前呈一字排好,一对战士在犯人后面站好随着枪响后一具具尸体瘫软在土地上。
看着俘虏们惊恐的面孔,贺丰重重拍了一下暂时充当审判台的桌子,厉声说道:“我们红红军优待俘虏是不假,但是对待这些残害无力反抗的伤员,屠杀被俘人员,禽兽不如的东西就不会了,等待他们的只有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红军撤离后就释放你们。不过要记住,以后不能杀害红军伤员和落伍人员,否则,这些人渣就是榜样!”
尖背岭对面的桂军现在有刚刚赶到前线的桂军七军副军长夏威率领,他看着眼前满地垂头丧气的士兵,愤怒的两眼要喷出火来。他突然抢过一挺机枪就朝天扣动了扳机。一梭子打完,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卫兵刚想拉他起来,结果却被他饿狼一样的眼光吓得打了个哆嗦,急忙躲到一边去了。他感觉这一天感到什么都乱了,他不理解百战精锐桂军主力怎么能被连番激战、急于逃窜的残匪击败俘虏。频临崩溃的红军后卫队怎么能够从重重包围中突围。
望着通往湘江方向的公路,是打还是不打?夏威犹豫了。追上去攻下尖背岭,为死伤的弟兄们报仇,杀光这群可恨的红匪。可是,对手的狡猾似乎远远超过别的红军部队,会不会又不按常规出牌,要知道44师的迫击炮、重机枪都被红匪缴获,飞机也被调往湘江执行任务,要飞回来也需要时间。这边自己的部队在火力方面同共军比已经没有多少优势了。如果不马上追击,红匪就可能利用夜色远遁过江,怎么向李、白二位长官交代啊。
正在思量之间,参谋长拿着一封信进来:“军座,共军命人送来一封信。说要您亲启。”夏威接过信撕开一看,不禁气笑了。来信的是共军的一个团长,希望桂军以后善待被俘的红军。提出的要求是用放回三千俘虏换取桂军到天黑不攻打尖背岭一线。如果违反就把俘虏押到阵地各处。至于俘虏的各级军官还没想出合适的释放条件,以后再说。现在要求立刻送一批急救药品,因为俘虏的桂军伤病员急需药品,而红军缺少药品只够自己用,如果夏长官不答应,后果自负。红军会告诉俘虏他们的长官不想救他们。
夏威连连摇头,没想到红军的这个团长是个异类,敢干出威胁利诱的勾当。没有办法为了保住被俘的桂军骨干只能照办了,贺丰的名字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收完桂军送来的药品,大家像看怪物一样瞅着贺丰,能让敌人送药品来,这个本事不是随便一个人能拥有的。
中午时分,大桥村传来消息,全军后卫五军团十三师已通过古岭头。接到消息后,早已准备好的部队迅速集合,等待出发命令。
陈树湘与贺丰召集各级指战员进行战前动员:“同志们,现在战情紧急,希望大家牢记入党誓言,对党忠诚,为建设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按照早商定好的计划,十八团做前锋,三十四师做后卫。贺丰决定仍然亲自带突击队和特战队前进,为全师打开前进通道。他让钟石发和侦察排连人带马留下负责看守俘虏,防备他们向桂军报信暴露军队撤离的情况。在天将黑时撤离,骑马追赶部队。
钟石发立正敬礼:“坚决执行命令。”
贺团长挥挥手命令道:“先把枪支藏好!”原来部队全副武装后,还剩下一千多支枪和一批子弹,由于抢运伤员,白春生他们暂时无力运走只好决定有部队把枪藏在杨柳井附近的一条暗洞里,以后有机会再取走。
贺丰骑上马一回头,突然发现幺妹站在救护队里身上背着一把手枪正向他微笑着。他犹豫了一下向幺妹挥挥手纵马而去。
天快黑的时候桂七军副军长夏威带着追击部队攻上尖背岭的时候,红军早已经无影无踪了,迎接他的是蹲了满地的桂军俘虏。随着追击部队被红军埋设的地雷炸的人仰马翻的时候他才相信俘虏向他传达的贺丰口信:不要追击,前方埋着大量地雷!
这是想追击红军,就要靠人力踏平雷区,那样部队损失就大了,如果自己部队再完了,中央军和湘军都会趁势进入广西占据地盘的。不如先把被俘的士兵武装起来再说。想到这里,夏威立即叫来参谋长命令道:“部队停止前进就地扎营,直接向李长官和白长官发报,如实报告我军的情况。”
第十六章:夜渡湘江之步枪打飞机
这一天,湘江是一座血肉铸成的丰碑。
1934年12月1日,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的最后一天,湘江变成了一条鲜血染成的红飘带。
湘江,长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又称湘水。主源海洋河,源出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于全州附近,汇灌江和罗江,北流入湖南省,经17县市,在湘阴濠河( 重生之血染的风采 http://www.xlawen.org/kan/3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