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阅读
、有多危险,组织上决定下来的事情就得百分之百地执行。
此时,拴在院子里树下的大青马,振起鬃毛,发出萧萧长鸣。听到战马的咆哮声,贺丰神情有些亢奋起来,突然觉的热血在心中激荡,有时候也怪,人一旦豁出去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他对幺妹说:“你把马带走,明天一早到休养连报到,以后的行军会更困难,让它带着你走,现在就走!”说着提起包袱放到马背上,回身准备把幺妹扶上马。谁知幺妹还没跨上马背,默默的哭泣变成嚎啕大哭起来。
群山耸立,怪石繁多的窄窄山道上,在陈幺妹泪眼朦胧的注视下,贺丰带着警卫员,急迫地朝着集合的地方前进,他们时而爬上陡峭的山岭,时而跨过横卧的小河。
冬天的山风吹得挺硬,因为心中有事要考虑,再加上紧走赶路,浑身却热得津出了汗。赶到集合地点,贺丰通知各级干部召开了紧急会议,告诉大家上级决定抽人组成小分队,有自己率领单独执行一项重要任务。危险性很大,希望同志们自愿参加。
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人员定下来了。让贺丰没想到的是新参加红军的老刀把子和马小二强烈要求留下,跟着贺丰团长干。
为了隐蔽行军不让敌人发现踪迹,也是为了不让老百姓有什么格外的担忧,部队决定在晚上出发,吃过晚饭饭,在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准备完毕的红军战士都在村边清冷的街口集合了,这支精干的队伍,在夜色下排成不长的一队。贺丰除单独给老刀把子做了布置外,把走的路线,应注意的事情和联络信号,一一地告诉给大家。
最后嘱咐没有携带武器的民夫说:“万一碰上敌人,都要沉住气,前面专有人掩护。”
“专有人掩护?!”“谁掩护?”“谁?”人们都想看看担任掩护工作的人。
“是他们。”贺丰指了指站成一队的武装战士。一个战士顽皮地呲着没门牙的大嘴,缩了下脖;新兵马小二腼腆地冲大家笑了笑。
“要相信他们!如果被敌人发现,转移时注意队形,别被冲散了,这时被冲散那就很危险了。”
一切安排停当,老刀把子和庆伢子先一步走出去。贺丰派出联络兵,就率领这支人多枪少、有男有女的队伍沿着行军的旧路,走近追击的敌人。
突然,一户紧闭着着的木门在"咯吱"一声中慢慢打开,一个战士走了出来,然后接二连三的许许多多的干部战士都赶来送行,一双双渴望的眼神看着这些又要远去,不知何时才会归来的战友!
同志们目送着一队战友着装整齐地从他们旁边走过。十八团的战士们所得到的信息不多,他们以为团长他们只不过是去稍远的地方打一场大仗,阻击一下敌人。他们还像往常一样为战友们送行。嘴里不停地嘱咐着:
“路上要小心!”
“再俘虏敌人一个大官!”
“打完仗要早点回来噢!”
面对此情此景,踏上新的征途的队伍无语的低下了头急匆匆的离去,他们无法告诉战友们自己的任务。他们只能够在漫长的夜里行军,在漫长的夜里在敌人的追击中寻找幸存的战友,他们只是一群缺乏实力的救护队。
贺丰带着要尽量完成任务的这一个沉重的信念,带着这个沉甸甸的担子和内心的誓言,和即将远离战友的无限惆怅慢慢的上路了。
....
第三十八章:重返湘江(下)
出了千家寺,走过几里地的丘陵地带,一望无边的山岭又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掉在山后的太阳,虽然还留下一片紫红色,夜色已经悄悄的笼罩在大地上。
“团长,尖兵碰上一个人,经过询问才知道是李富队长派来的。”担任联络的钟石发持枪跑回来报告。
贺丰一听,不由懊恼地拍了大腿一下,多么强大的援兵啊!怎么没有想到啊,真是太失败了。想到这里,来不及打听李富的具体情况,经过询问向导,知道龙泉岭就在附近,贺丰安排警卫员带领一个班的战士有向导领着去寻找李富,命令他带精干人员赶往茶厂坪与自己会合。
从上级安排留下自己后,贺丰整个人处于糊涂状态。作为有后世经历的人一贯秉承“生命诚可贵”的理念,说实话他不想干这些危险的事,可是在当前情况下又不准拒绝,,于是就采取了消极状态。就是人员也是政委帮忙挑选的,到现在还没和同志们交流交流,看来得抓紧时间统一下干部战士的思想。
“通知尖兵队,先过去人进山搜索,特别要严密地警戒路两边的山头。”贺丰打发钟石发走后,忙让大家停了下来。
风停了,大地显得分外宁静,贺丰望着夜幕苫起的群山,感慨的说:“连绵不断的大山,一眼望不到边,真是游击战争的海洋。”
不大一会儿,几声鸡叫从前方传过来,这是通知前进的信号。
“准备进山!”贺丰朝后打了个招呼就领头前进,大家忙跟在贺丰的身后,顺着狭窄的山路往前走。
夜色掩护着这只精干的小部队,战士们谁也不说话默默的赶路,贺丰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长征前苏区里朴素快乐的生活:妇女们抽空上识字班;孩子们一蹦一跳地在场里玩着游戏;老人们闲时蹲在墙根下晒着太阳闲聊天;咯哒咯哒的轧车声,嘣嘣当当的弹棉花声,咔啦咔啦的织布声和嗡嗡嗡的纺线声交织在一起,响成一片合弦动听的劳动交响乐。……
可是中央苏区现在变了。变成了一片凄凉、悲惨、血与泪的景色。想到这,贺丰脸上热烘烘地有点发烧;心里翻上滚下的不大得劲。这个重生过来的**员,他突然觉得自己的任务是多么的神圣,才知道自己的责任有多大。不知不觉贺丰喃喃地说出声:“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早晚要把这世界变过来!”
“有咱们的党,有我们的红军,有苏区的人民,咱们一定叫它变!”旁边的战士挥动拳头也像发誓似地说起来。
一个村庄接近了,尖兵只是领着人们,贴着村边踏了过去。“注意安全,加快速度!”贺丰让战士们往后传。
战士们都身体前倾、大迈步子,一个紧跟一个地尾随尖兵朝前走去,赶到会合地点。
“几点钟?”贺丰问他身后带着手表的一营营长。
“一点四十五。”丁福江点着一根火柴把表凑到眼前看看后回答。就在这时尖兵带着几个陌生红军走过来,原来是总部收容队派来的联络人员。
他带领队伍跟着接应人员,翻过一座山,走进大山沟里,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突然出现在眼前,茶厂坪到了。贺丰他们走进村。就见里面的人马可多着呢,谁会想得到,这样寂静的小山村上,会住着这么多队伍呢!队伍躲躲闪闪地走着,怕踏着睡在地上的同志。战士们有的怀里抱着枪躺着,发出酣睡的鼾声。有的相互靠着身子枕着臂膀,不时听见伤员压抑的痛苦声。
他们走进一所茅草屋。屋里有四五个军人在围着一张桌子看地图,并没注意到有人进来,小金右脚往左脚跟一靠,宏亮的嗓子喊道:“报告孙队长,我们已把同志们接回来了!”
人们被惊醒似的抬起头,仔细地打量着他们,一个中等个子的人,身体粗壮,黑红的脸膛上,长着胡楂楂,闪着一双炯炯有光的眼睛,看起来他很英武严峻,笑着走过来握着贺丰的手说:
“好哇!没想到你们来得这么快!坐下,快坐下!”他拖过一条长凳子,把贺丰捺着坐下去。贺丰也不去坐,接过一个人递来的一碗水就喝,可刚喝一口,就见一个女战士急急忙忙跑进来。那被称为队长的人看到他,就问道:“又发生什么事了?”
女战士连忙回答道:“后面又送过来几十个伤病员,我们带的药没有了!”
那队长皱了一下眉头,他脸上的笑影消失了。
贺丰就知道队长这里也没有药品,他立刻对丁福江吩咐道:“我在这里了解情况;你领她去取一箱药品,快!”
丁福江听罢放下水碗,带着女战士出了门。
贺丰的心全被伤员的事占满了,一边递上行政介绍信一边着急的问道:“收容的那些战士是不是伤病很多?”
“嗨!大部分这样,不是受伤就是有病啊。”孙队长声音苦涩的说,一脸苦笑。
“你不知道,我原先没有想到这些,唉,想不到伤病员这么多,就是收容起来,光治疗也是麻烦事。啧!”贺丰有些唉声叹息起来。
“你的任务是够艰难的!”孙队长也感到非常艰难。
贺丰苦笑了一下说“到底该是什么样,叫我也说不上,反正用尽最大的努力吧!……”
军情紧急,经过简单的集合,把没回来的队员名单交给贺丰后,原来的收容队伍抬着伤员迅速的撤走了。
接过任务后,贺丰召开了简短的动员会,讲明了任务,重申严格纪律的重要性,最后根据地图的标识,战士们分成几只小分队到失散人员寻找部队必经的路口寻找。
由于知道当地的民团活动得挺厉害,不分黑夜白日的出来。因此,他重点强调:“越接近敌人的地区,,就越提高革命警惕性。”
散会后,新的收容队箭似的离去,奔向自己的战场。人们跟着贺丰,也快步地朝正东走起来。
冬雨前的冷风,一阵紧似一阵地刮来,横扫着杂草,嬉弄着行人的衣服,令人感到寒栗。。钟石庆领着队伍,紧紧地跟着向导遥遥地走在前面,沿着一条曲折的石板路前进,这一带地方基本都是山地,一路上翻山越岭,遇见村落时,还要绕道而行。半夜时分,前面发现一处灯光,成片的竹林掩映着一座大院落。那农民四边望望,然后回头招呼他们,继续往前走穿过竹林,引着他们进了院子,从挂着匾额的堂屋旁边,弯弯拐拐地穿过几间房子,进到后院。
钟石庆他们走进后院,在天井里站了一下,便看见李富穿着一身当地衣服快步跨出门来。“老李”钟石庆低叫了一声,扑上去抓住了李富的双手。他没有想到不是在深山里,而是在这个地方意外地遇到了李富。
李富伸出手来,紧紧抱住钟石庆的肩头。“早就盼着你们能来!没想到,真是没想到!”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充满了刚强和自信,牵着手,迈开脚步,把同志们领进又一道门,径直走进了一间大厅,解释道:“这是一个当乡长的地主家,听到红军经过,吓得跑到县城去了。好了,同志们先在这里边休息休息。”
从前一段时间接触中,钟石庆已感觉出这位同志的豪爽直率,没说什么坐了下来,接着听见李富爽朗地说道:“你来得真巧,昨天我们刚出山筹粮,准备天一亮就回去。冬梅,你怎么不给同志们倒茶?”
这是一个青年妇女走进门来,手里端着茶盘,李富接过茶杯,递到钟石庆手上:“先喝口茶吧!”
钟石庆喝着茶,不时打量着端水的大姐,心里非常奇怪:“李富这里怎么有地方上的女同志?”
“小钟,我来介绍一下。”李富一见小家伙疑惑的眼神连忙说道:“这是你嫂子,我爱人。她叫冬梅。”
钟石庆的目光一闪,细心地端详着她:她的个子,在女人里面算是高的,,稠密的头发,在那双浓厚的眉毛下,一对大而黑眸的眼睛,陪衬在方圆的大脸盘上,闪现着善良微弱的柔光,里面象藏有许多苦涩的东西一样。而紧闭着嘴咬着牙不呻吟似的,她的嘴总是这样习惯地闭着。也在发着显眼的善良光彩。
可是此刻,她的举止却微显不安,声音轻轻的问:“现在吃饭吗?”得到同意之后,一路小跑出去了。不一会热腾腾的菜饭,很快就送进房来,看得出来,这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吃饭吧!这是给山里同志准备的。”李富领头端起碗:“吃完饭就出发,路上给你讲讲我参加红军前的遭遇。”
李富的老祖上曾经当过“拔贡”。先人手里在这一带有过些名望。到他祖父里,抽大烟就把一点家业抽光了。
李富的父亲是气死牛的好庄稼手,加上屋里的女人过日子细,一家人披星戴月,不分白天黑夜的苦干活,省吃俭用,吞糠咽菜,日子虽苦,可和和气气过的倒还安静。李富十八岁聚了亲。这媳妇又俊俏又勤快、村里人没有不夸奖她的。
然而这样的日子,老天爷也不让过下去,大祸临头了。
....
第三十九章:收容!营救!(一)
三月里一个晴朗的日子,姑嫂俩上山寻采各种野菜。小理就在这时,本村地主的儿子—(外号叫狗崽子)来了,调戏一番后死命抱住李富媳妇往沟里拖,媳妇拚命地呼救、挣扎;狗腿子紧挡住又咬又打又骂象疯了似的冬梅。……
当闻信后拿着鞭子的李富父亲赶到时,媳妇的衣服已被撕烂,躺在地上了。地主崽子见势不好就跑。谁也想不到,这个老实忠厚、走路怕踩死蚂蚁的老人,这时竟变得象只猛虎一样,用那沉重的打牛用的鞭杆,一阵打鼓似的落到狗崽子的身上,打得他象条死狗一样,搭拉着脑袋,昏倒在地上。
李富媳妇回家就病倒了,身上两个月的孩子也流产了,当天就发起高烧不住说胡话。李富在痛苦中连夜赶到县城告状却被赶出来。
李富告状的日子里,一个漆黑阴沉的夜里,一阵狂乱的狗吠声,惊醒的冬梅发现公婆不见了,姑嫂俩四处寻找也没有找到。
第二天早上,有人在北山沟里发现李富的父母,等冬梅赶到时,母亲早断了气,父亲满身被血浆糊住,奄奄一息,睁开一只被血糊住打得青肿的眼睛,用他顽强的生命力的最后一瞬,抓着孩子的手,嘶哑地叫道:“孩子!报仇啊……是东大门害的!报仇啊!孩子……”
回到家的李富心如刀铰,眼瞪的那样可怕。东大门,不就是几乎占去村子的一半,那一片青森森的大瓦房吗!它象一座山,压在人们的头上。杀父之仇是一定得报,但报完仇后怎么办呢?思来想去只有逃走一条路了,这是许多前辈人所走过的路。
当天夜里,风忽忽地刮着,刮的窗纸嗖嗖响。从门缝里吹进屋来,豆油灯一忽一闪,它那淡黄微弱的光线,隐隐现现地照着,李富收拾了一个小包袱,把所有的一点积蓄拿出来做盘缠,让妻子领着妹妹投靠远嫁到兴安的姑妈家。
李富在亲人走后,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瞅个空子,溜进地主家里,杀死了狗崽子全家。在院里急狂的狗叫声中,李富大踏步上了后山,黑暗随即吞没了他。
本来准备到兴安寻找亲人的李富半路上却被拉进了军阀队伍,几次想偷偷溜走却被凶狠的长官抓住打了个半死。1929年(民国十12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广西前敌委员会在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下,领导受中国**影响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队以及右江农民军,于百色举行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实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李富杀死一贯欺负自己的长官也参加了起义。
在敌人的疯狂围剿下,部队损失很大,最后决定转战向中央苏区进军,由于敌人造谣说红军见人就杀,见妇女就抢,因此,当红军一路上到达的地方,寨子里的人都躲上了山。在一次参加阻击战后他受伤落了队,流落到深山里碰巧被瑶民发现才保住了一条命。
这次回到神仙洞,李富安顿好队伍后,带人出山寻找救活自己的恩人。一是感谢大恩,二是希望的到他们的帮助,掩护救治这批伤病员。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瑶族恩人没找到,出山买粮食却无意碰上了进山打柴的冬梅。当时冬梅正在给一个红军伤员喂水。经过卫生员的抢救,昏迷的伤员苏醒过来,原来是受伤落队后被民团团丁发现打的奄奄一息扔在路边的。
重病的战士醒来不长时间就去世了,他用最后的力气说:“救救被民团抓走的战友,那些团丁都是畜生!”
“那些团丁我认识,是我们村颜家大院的。”冬梅在旁边突然说道:“他们抢红军身上的东西时我吓得躲在荒草堆里。”
黎明时分,李富的游击队赶到贺团长他们所在的山沟,得到战士们被抓走的消息,贺丰决定夜袭湾塘颜家大院,营救被俘的战士。
湾塘村是个一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子,四周都是山。村上的房子顺着南山根一条沙河排下去,象一条蛇一样睡在山麓下。李富姑妈的家在最西北角上,后面紧靠着山,再没人家了。
街上乱哄哄的,人们都在忙着收拾东西。光腚的小孩子,成群结队地跑来跑去,叫闹个不停,遍地一片嘈杂声。
李富背着一捆干草,跟在冬梅身后摇晃着往前走,由于怕被别人发现是陌生面孔,只顾低着头走着,搭拉下来的几缕散发挡住他的视线,他也无暇去理它。突然,一阵马蹄子响和铃铛声,惊的他忙回头看。
一辆搭着席篷、围着花花绿绿带穗缨的篷布、两匹大骡子拉着的大车,旋风般地冲到一个老人跟前。老人吓了一跳,慌忙向旁边一闪,连人带草倒在地上。
大骡子受了惊,猛地停住,大车掀起,可怕地震动了一下。车上立时发出种种惊叫,一个被绳子捆的结结实实的人掉了下来。接着,跳下两个歪戴帽子提着枪的团丁,其中一个团丁,照老人腰上就是一枪把子,骂道:
“你这个老东西,眼瞎啦……”他正要再打,一见周围的人都赶过来,才骂骂咧咧的抓起落到地下的人回到车上。
于是,一声鞭响,车轮滚动,向东驶去。最后大车在一匝高大的围墙边缓慢下来。车伕吆喝一声,加了一鞭,壮骡子躬起脊背,猛力向前一冲,大车摇晃着进了围墙的半圆形的拱门,在挂着“华江乡乡公所”的白板黑字长牌子的大门口停下来。从车上跳下四个团丁,架着被捆的人走进朱漆森严的大门里。
在深宅子里的正堂客厅门口,出现了一个人。他那颗肥胖的头圆圆的,光秃秃的,眉毛几乎见不到,看上去恰似一个肉蛋子。他身上的黑色丝绸夹袄闪着青光,和他脸上的油光相照映。
桂军中那个背着短枪的快步抢上阶台,恭敬地笑着说:“颜乡长,你身体安好!”
“哈哈,刘班长来啦!辛苦!辛苦!”颜邵山嗤着黄门牙,说着同桂军班长进了屋,喝着茶水谈起了事情……
这华江乡乡长颜邵山家,是几辈的老财主了。不过从来没有象颜邵山继承家业以来这样兴旺过。颜邵山袭了他父亲的职,当上乡长,年前儿子又在桂军干上了营长,这下他算是当了土皇帝。平时横行乡里,什么恶事都能干出来,谁家的闺女长得俊或娶个有些姿色的媳妇,那就要象防山猫子咬小鸡一样防着他们颜家的住宅。
瑶民起义后,听说瑶民不论穷富,是汉人都杀都抢,王唯一非常害怕,这光景不是要完蛋了吗?不久县政府派人捎信来,要他组织保安队。他高兴的不得了,比过去更威武了几分。按他自己的说法,自己生来命好该享福,狗到天边改不了吃屎。
可是地面上仍旧很不安稳,造反的人就象数不尽的火星撒布在秋天的山草上,火苗越来越大,越来越猛烈,各地都有起义军,杀了不少政府的头目。没多久,县长也被瑶民起义军打死了。颜财主又吓得要命,连忙把分散住在周围几个村子里的保安队抽回一些给他看家护院。
可是安稳了不久,听说红军要打过来,他更加感到这里不牢靠,自己的势力单薄,故此前几天打发管家进城找儿子派兵来……
“这怎么行,这怎么行?”颜邵山见儿子派了这么少的兵来,心神不定地摇着脑袋来回踱着步。
管家倒不怎么在乎,呷口茶,笑笑,说:“嘿嘿,乡长不必担忧,少爷说啦,如果老爷觉得不安全,明天就跟着押送红匪的队伍搬进城里去……”忽然传来一阵女人的浪荡笑声,象谁扯着他耳朵扭过去的一样,管家的头立刻转向后窗,眼睛随即瞪大起来。他看到了老爷的二姨太丽珍。她正依在后院月亮门边嗑瓜子。
“哦,少爷这么说了?”颜邵山停止脚步。
“是啊,是啊!”管家急忙转回头,“我留在县城呆的几天,就是为老爷安排住处的。”说着,他的眼睛又向后窗瞟去,向丽珍挤了一下眼。
颜邵山没去注意管家的脸象,只顾摸着自己的秃脑门。
....
第四十章:收容!营救!(二)
再说山路上的老人家受了这一惊吓,腰上挨了打,倒在路边不能动了。小理李富忙赶过去把她扶起来,直直地望着那向南驰去的大车,心想:“被捆的是什么人?敌人的天下穷人是没有活路了……”他看着车后扬起的一片尘土,尘埃里有一个女孩子,东捡捡这,西摸摸那,老跟在大车后面转。
冬梅拉着李富的手急促的说:“她是兰花!”李富惊呆了,他终于看清楚了,她是兰花,自己的亲妹妹。
兰花的身体已经扯开了条,尽管穿一身旧衣服,但乌黑的短头发剪得整整齐齐,白白的脸盘加上尖俏的下巴,一副非常可爱的模样。在自己的记忆中,由于家境贫困,她从小就很懂事,刚刚四五岁就常提个小篮篮出去拔猪草,捡柴禾。现在他感到妹妹身上的每一特征都是新奇的。兰花的个子高了许多,长的同自己嫂子差不多高。在她的脸庞上,总是无变化似的平静得几乎没有表情,但并不是过于幼稚和天真,象老是在思索着什么,显示出她单纯而又有主见,天真而又有成|人的某些老练。她现在见了哥哥也不爱多说话,大概就是表明她的这个特点的一个方面吧。
兰花从小就喜欢上山,知道干活,不让她去,她就哭,正是由于劳动,使她发育得有种健康美。那时代,女人是不许这样放纵的,七、八岁就要开始裹小脚,当时娶媳妇看新娘子俊不俊,先瞅瞅脚小不小。为她高高丰满的胸脯和大脚板,嫂子忍受过许多风言风语的责难。冬梅以自己的经历的痛苦,又为着方便劳动,谅解了不听约束的妹妹。在这些苦难的年月里,兰花象乱石中的野草,倔强茁壮地成长起来了。
李富把妹妹拉到自己身旁,兴奋地抚摸着妹妹的脸:“兰花,真的是你吗?我是你哥哥呀!”
“呜呜,你真是我哥?你真的来找我们?”平静很久的兰花终于哭了。小理
“妹子,兰花!快别哭了,你听我说呀!”李富给妹妹梳理下头发,擦眼泪:“爹娘的仇我替你早报了”
“仇真的报了?”兰花吃惊地抬起头,颤动着嘴唇,非常惊讶地看着哥哥。
“兰花,你知道吗?”李富看妹妹不哭了,有些兴奋地继续说,“我们有了组织,就是穷人集在一起,力量就大了。我们有**——就是些最好的人,来给咱们带头,打天下,让我们穷人当家作主。”
“啊!真的?”兰花又是大吃一惊。
“真的。”冬梅平静地回答:“兰花,你不要害怕,咱们一定能打过他们的。”
兄妹两个人说着别后的思念,不一会就回到了姑姑家。休息一会后李富准备出去观察一下颜家大院的兵力装备情况。
兰花连忙说:“哥哥,我去转一圈偷偷数数不就行了吗?大院的样子让嫂子告诉你”。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一个多小时了,看到李富焦急的摸出装在上衣口袋的表猛瞅,冬梅站起来拉开院门走了出去,她一出胡同,迎面碰上妹妹兰花回来。连忙开腔小声问道:“你看清了吗?”
兰花把情况说了说,拉着嫂子的手悄声道:“走,告诉我哥去,我数清了,三十多个团丁,十个官军。一人一支大枪……”
李富几人下午才回到茶厂坪,一到村里,贺丰就叫人送上饭,让他们抓紧时间吃饭,安排警卫员通知丁福江等人前来开会。
看看人员来齐,贺丰把桌上那张自己绘制的简易地图挂了起来。
“今天李富同志到湾塘村侦察敌情,今天有几个被俘的红军又被送进了颜家大院,可能明天送往兴安。同志们,我们该怎么办?”
“打下颜家大院,救出被俘的战友!”
“打,一定得打!”
看着战士们的高涨斗志,贺丰欣慰的笑了:“先有李富同志介绍一下敌情,然后大家讨论讨论这一仗该怎么打?”
“颜家大院能够占去村子的一小半,一律是青灰色的大瓦房。房周围有高大的围墙包着,墙头上满布着铁蒺藜。在大门口的一旁,矗立着守门的炮台,每晚上有人值班放哨。家里常年豢养着几十个团丁。”
大家听完介绍都皱眉沉思,琢磨该采取什么办法。
“同志们,我也考虑了很久,觉的还是发挥我们红军善于夜战和奇袭的战术。”贺丰一边打量地图,一边开口发言:“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今天晚上有可能下雨,对我们的解救行动是很好的掩护。”
“那决定就打吧,下面请团长布置任务。”丁福江看了看大家,强调了一下:“这次战斗的意义很重要,打好了就是开门红!我希望同志们态度一定要认真。”
贺丰盘算了一回,终于决定下来:“好了,我希望大家记住,越是艰难的环境越是锻炼人。现在我布置战斗任务:丁福江同志负责伤病员收容这一块工作。这次奇袭有我先行动把敌人的岗哨抹掉,打开大门后有李富同志带队迅速进院,控制各制高点,行动要隐蔽,争取做到一枪不发。”
“团长,是不是有我带人去摸哨?”丁福江连忙请示:“你的安全也很重要!”
“是吗?”贺丰一个突然的动作,把丁福江摁在地上,手中已抽出他腰间的手枪:“等你小子不会被我制服时再说。”
“保证完成任务!”大家一看团长利索的动作急忙立正敬礼。
“老刀把子,你带几个枪法好的人随我行动,行动万一暴露后,负责封锁大门和两边的望楼。”
老刀把子对自己的任务有些迷糊:“是,可为什么尽量不能开枪?”
贺丰解释道:“我们收容伤员,不能立刻撤走。所以行踪一定不能暴露,这个地方可以做为一个落脚点。”
“大家都清楚自己的任务没有?”
“清楚了!”
“好,立即行动!”贺丰宣布散会,各部迅速行动起来,分批潜往李富姑妈家。
随着夜的降临,雨也下来了。开始是断续的雨星,渐渐增多转大,一会就变成大雨了。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两人相对碰着鼻尖也难看清脸面。在这雨夜里,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平常总爱闹夜的狗子,也被这不断头的哗哗响着的雨声,搞得腻烦了,不再注意那能引起它们发狂的动静。
天色已是下半夜了。村西北角小院的南屋里,从外面看来黑糊糊的,实际上是用被子遮住窗户,挡住了里面的灯光。这时,里面走出十多个人。他们走的脚步非常轻,出了胡同口,就分成三股,消失在雨夜里。不多会的工夫,那个威风凛凛的高大围墙,就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被包围了,人们听到炮台上的说话声了:
“***!这个熊天气,真窝囊死人。唉,眼皮老打架……”
“哎,回去睡会吧。队长没在,怕什么?”
“管他个球!他自己的丢人事,不知有多少。”
“好吧,我先回去躺会,再来换你。”
“去吧。这个熊天气,谁还会出来?不会有事的。”
接着是下梯子的声音,听到炮台里没有了人声,墙根底下的黑影移动了,贺丰悄声向院墙脚爬去。
到了墙脚凝神倾听,院墙内没有动静,他从背包里掏出两个绑着长绳的挠勾往石墙的顶部扔去,雨声遮掩住了铁钩碰墙的声音。使劲拽了两下后贺丰两手交替进行,身子慢慢地向院墙上爬去,不一会就在大家提心吊胆的注视下爬上了门楼子。上面有个不大的窄空隙,他用力挤了进去。看门的大黄狗立即扑来。他忙把手里一块猪肉往狗嘴里一堵,狗就衔着肉跑到窝里去了。
贺丰顺着梯子爬上了炮台,就见那站岗的披着雨衣、挟着枪缩在一起。一听有声音,刚转回头来,贺丰已抢到跟前,拦腰将团丁抱住。敌人正要喊叫,贺丰一手捂住他的嘴,一手举起利刃,向团丁的喉咙砍去……突然,身后的角落里钻出一个团丁,猛地双手紧紧抱住他。贺丰虽然双手被箍,难以动弹,却异常地沉着冷静。他真是艺高人胆大呀。只见贺丰将左胳膊使劲上抬的同时,利用自己牛高马大的优势,顺势再一拐,左腋快速将敌人头颅夹于腋下,右拳对准敌人脑袋狠狠猛击。他这左夹右打,如同铁夹子夹定了鬼老鼠,夹打得敌人鬼哭狼叫,松开了双手想逃命。可哪想,敌人沾上了贺丰哪里还摆脱得了?他趁着敌人松手的时机,猛地往下一蹲,将身后的敌人一个大摔背,摔到了自己前头,再嗖地一声,抽出侦察兵的匕首,寒光一闪果断刺进团丁胸膛,结果了袭击自己的敌人。
杀死了这个敌人,贺丰更加警惕。他仔细地朝前继续搜索,发现周围再也没有活的目标后,他掏出豆油瓶子,用鸡尾巴蘸着,往门枕上、门闩上抹了抹,接着,沉重的大门就无声地打开了。一大群人,立即涌了进来,冲着团丁住的房子冲了进去。几间偏房里漆黑一团,正在睡觉的们被惊醒,慌作一团。有大胆的想去拿枪,向墙上一摸,枪早没有了。一个个磕头的磕头,下跪的下跪,乱的象麻雀窝被戳了一棍。
李富和钟石庆也赶来了。
....
第四十一章:收容!营救!(三)
“留下几个人由李富领着看俘虏。”贺丰把手一挥,“快!到上房抓颜邵山!”
颜邵山还没有睡着,抽足大烟后,正跟他的四姨太在取乐。一听到外屋的响动,他知道情况不妙,抓起手枪就想推开后窗逃走,怎奈小老婆扯着他不放,非要领着她跑。颜邵山甩手扇了刚才还抱着叫宝贝的小老婆一耳刮子就想走,可是已经晚了。贺丰带人已包围住房子,刚冲到门口就被贺丰发现一个猛扑把他放倒在地,接着又是一脚踹的晕死过去。
大家紧接着冲向关押红军的地方,救出被俘的红军伤员,看着同志们遍体鳞伤的样子,大家心里都酸酸的,贺丰急忙安排战士对他们进行抢救。
正在与二姨太偷情的管家被外面的动静吓呆了,当贺丰领人闯进去时他还以为老爷来捉奸,头都没敢抬跪在地上求饶:“老爷,不是我的错,是二姨太主动勾引我。”
贺丰借着灯光看了一眼床上瘫软成一团的二姨太,那条白花花的身子晃得他眼晕,心里嘀咕道:“***,条子不错,就是让猪给拱了!”
在把颜邵山大老爷摁在地上砍掉脑壳以后,管家立马哆里哆嗦的主动领着战士们搜集各种财物,李富和冬梅又组织院里的长工集合在一起,贺丰大声地对聚集起来的农民说:“**人就是要让天下所有的作田人有田作、有饭吃、有衣穿。以前,你们长年替地主作田,可还是吃不饱、穿不暖,为什么?因为你们把自己的大部分收成都交给了他们,现在我就领你们先造颜邵山的反。”
“造东家的反?”有的群众迟疑。小理
“对!这不仅是造地主的反,这是造这个黑暗社会的反,**人说话算话,颜邵山死有余辜,他的双手沾满了我红军伤员的鲜血,我们不过是让他偿还血债罢了。”
贺丰随后派人把搜出的田契、借据当众烧毁,并把五千多块银元没收给收容队作为经费。带领众人杀猪宰羊,给伤病员补充营养。
一切安排停当后,就在颜家大院宽敞的堂屋里召开了收容部队的第一次扩大会议,首先贺丰给大家展望了美好的未来:“同志们,任何事物都不是直线前进的,都是有曲折地。我们的革命现在就是处在低潮期,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能锻炼人的斗志,我们要牢牢记住,革命的道路是曲折地,但前途却是光明地!”
话音刚落,被鼓舞起士气的同志们就鼓起了掌,贺丰双手摆了摆手继续说:“战斗在敌后,局势很危险。在这个时候更要时刻提高警惕,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能粗心大意。”
李富站起来提出了要求:“团长,我们兴安游击队希望加入收容队!”
“欢迎,欢迎啊!”贺团长大声的回答:“有了你们,收容队是如虎添翼。”
经过一番讨论,收容队制定了几项计划( 重生之血染的风采 http://www.xlawen.org/kan/3716/ )
此时,拴在院子里树下的大青马,振起鬃毛,发出萧萧长鸣。听到战马的咆哮声,贺丰神情有些亢奋起来,突然觉的热血在心中激荡,有时候也怪,人一旦豁出去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他对幺妹说:“你把马带走,明天一早到休养连报到,以后的行军会更困难,让它带着你走,现在就走!”说着提起包袱放到马背上,回身准备把幺妹扶上马。谁知幺妹还没跨上马背,默默的哭泣变成嚎啕大哭起来。
群山耸立,怪石繁多的窄窄山道上,在陈幺妹泪眼朦胧的注视下,贺丰带着警卫员,急迫地朝着集合的地方前进,他们时而爬上陡峭的山岭,时而跨过横卧的小河。
冬天的山风吹得挺硬,因为心中有事要考虑,再加上紧走赶路,浑身却热得津出了汗。赶到集合地点,贺丰通知各级干部召开了紧急会议,告诉大家上级决定抽人组成小分队,有自己率领单独执行一项重要任务。危险性很大,希望同志们自愿参加。
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人员定下来了。让贺丰没想到的是新参加红军的老刀把子和马小二强烈要求留下,跟着贺丰团长干。
为了隐蔽行军不让敌人发现踪迹,也是为了不让老百姓有什么格外的担忧,部队决定在晚上出发,吃过晚饭饭,在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准备完毕的红军战士都在村边清冷的街口集合了,这支精干的队伍,在夜色下排成不长的一队。贺丰除单独给老刀把子做了布置外,把走的路线,应注意的事情和联络信号,一一地告诉给大家。
最后嘱咐没有携带武器的民夫说:“万一碰上敌人,都要沉住气,前面专有人掩护。”
“专有人掩护?!”“谁掩护?”“谁?”人们都想看看担任掩护工作的人。
“是他们。”贺丰指了指站成一队的武装战士。一个战士顽皮地呲着没门牙的大嘴,缩了下脖;新兵马小二腼腆地冲大家笑了笑。
“要相信他们!如果被敌人发现,转移时注意队形,别被冲散了,这时被冲散那就很危险了。”
一切安排停当,老刀把子和庆伢子先一步走出去。贺丰派出联络兵,就率领这支人多枪少、有男有女的队伍沿着行军的旧路,走近追击的敌人。
突然,一户紧闭着着的木门在"咯吱"一声中慢慢打开,一个战士走了出来,然后接二连三的许许多多的干部战士都赶来送行,一双双渴望的眼神看着这些又要远去,不知何时才会归来的战友!
同志们目送着一队战友着装整齐地从他们旁边走过。十八团的战士们所得到的信息不多,他们以为团长他们只不过是去稍远的地方打一场大仗,阻击一下敌人。他们还像往常一样为战友们送行。嘴里不停地嘱咐着:
“路上要小心!”
“再俘虏敌人一个大官!”
“打完仗要早点回来噢!”
面对此情此景,踏上新的征途的队伍无语的低下了头急匆匆的离去,他们无法告诉战友们自己的任务。他们只能够在漫长的夜里行军,在漫长的夜里在敌人的追击中寻找幸存的战友,他们只是一群缺乏实力的救护队。
贺丰带着要尽量完成任务的这一个沉重的信念,带着这个沉甸甸的担子和内心的誓言,和即将远离战友的无限惆怅慢慢的上路了。
....
第三十八章:重返湘江(下)
出了千家寺,走过几里地的丘陵地带,一望无边的山岭又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掉在山后的太阳,虽然还留下一片紫红色,夜色已经悄悄的笼罩在大地上。
“团长,尖兵碰上一个人,经过询问才知道是李富队长派来的。”担任联络的钟石发持枪跑回来报告。
贺丰一听,不由懊恼地拍了大腿一下,多么强大的援兵啊!怎么没有想到啊,真是太失败了。想到这里,来不及打听李富的具体情况,经过询问向导,知道龙泉岭就在附近,贺丰安排警卫员带领一个班的战士有向导领着去寻找李富,命令他带精干人员赶往茶厂坪与自己会合。
从上级安排留下自己后,贺丰整个人处于糊涂状态。作为有后世经历的人一贯秉承“生命诚可贵”的理念,说实话他不想干这些危险的事,可是在当前情况下又不准拒绝,,于是就采取了消极状态。就是人员也是政委帮忙挑选的,到现在还没和同志们交流交流,看来得抓紧时间统一下干部战士的思想。
“通知尖兵队,先过去人进山搜索,特别要严密地警戒路两边的山头。”贺丰打发钟石发走后,忙让大家停了下来。
风停了,大地显得分外宁静,贺丰望着夜幕苫起的群山,感慨的说:“连绵不断的大山,一眼望不到边,真是游击战争的海洋。”
不大一会儿,几声鸡叫从前方传过来,这是通知前进的信号。
“准备进山!”贺丰朝后打了个招呼就领头前进,大家忙跟在贺丰的身后,顺着狭窄的山路往前走。
夜色掩护着这只精干的小部队,战士们谁也不说话默默的赶路,贺丰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长征前苏区里朴素快乐的生活:妇女们抽空上识字班;孩子们一蹦一跳地在场里玩着游戏;老人们闲时蹲在墙根下晒着太阳闲聊天;咯哒咯哒的轧车声,嘣嘣当当的弹棉花声,咔啦咔啦的织布声和嗡嗡嗡的纺线声交织在一起,响成一片合弦动听的劳动交响乐。……
可是中央苏区现在变了。变成了一片凄凉、悲惨、血与泪的景色。想到这,贺丰脸上热烘烘地有点发烧;心里翻上滚下的不大得劲。这个重生过来的**员,他突然觉得自己的任务是多么的神圣,才知道自己的责任有多大。不知不觉贺丰喃喃地说出声:“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早晚要把这世界变过来!”
“有咱们的党,有我们的红军,有苏区的人民,咱们一定叫它变!”旁边的战士挥动拳头也像发誓似地说起来。
一个村庄接近了,尖兵只是领着人们,贴着村边踏了过去。“注意安全,加快速度!”贺丰让战士们往后传。
战士们都身体前倾、大迈步子,一个紧跟一个地尾随尖兵朝前走去,赶到会合地点。
“几点钟?”贺丰问他身后带着手表的一营营长。
“一点四十五。”丁福江点着一根火柴把表凑到眼前看看后回答。就在这时尖兵带着几个陌生红军走过来,原来是总部收容队派来的联络人员。
他带领队伍跟着接应人员,翻过一座山,走进大山沟里,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突然出现在眼前,茶厂坪到了。贺丰他们走进村。就见里面的人马可多着呢,谁会想得到,这样寂静的小山村上,会住着这么多队伍呢!队伍躲躲闪闪地走着,怕踏着睡在地上的同志。战士们有的怀里抱着枪躺着,发出酣睡的鼾声。有的相互靠着身子枕着臂膀,不时听见伤员压抑的痛苦声。
他们走进一所茅草屋。屋里有四五个军人在围着一张桌子看地图,并没注意到有人进来,小金右脚往左脚跟一靠,宏亮的嗓子喊道:“报告孙队长,我们已把同志们接回来了!”
人们被惊醒似的抬起头,仔细地打量着他们,一个中等个子的人,身体粗壮,黑红的脸膛上,长着胡楂楂,闪着一双炯炯有光的眼睛,看起来他很英武严峻,笑着走过来握着贺丰的手说:
“好哇!没想到你们来得这么快!坐下,快坐下!”他拖过一条长凳子,把贺丰捺着坐下去。贺丰也不去坐,接过一个人递来的一碗水就喝,可刚喝一口,就见一个女战士急急忙忙跑进来。那被称为队长的人看到他,就问道:“又发生什么事了?”
女战士连忙回答道:“后面又送过来几十个伤病员,我们带的药没有了!”
那队长皱了一下眉头,他脸上的笑影消失了。
贺丰就知道队长这里也没有药品,他立刻对丁福江吩咐道:“我在这里了解情况;你领她去取一箱药品,快!”
丁福江听罢放下水碗,带着女战士出了门。
贺丰的心全被伤员的事占满了,一边递上行政介绍信一边着急的问道:“收容的那些战士是不是伤病很多?”
“嗨!大部分这样,不是受伤就是有病啊。”孙队长声音苦涩的说,一脸苦笑。
“你不知道,我原先没有想到这些,唉,想不到伤病员这么多,就是收容起来,光治疗也是麻烦事。啧!”贺丰有些唉声叹息起来。
“你的任务是够艰难的!”孙队长也感到非常艰难。
贺丰苦笑了一下说“到底该是什么样,叫我也说不上,反正用尽最大的努力吧!……”
军情紧急,经过简单的集合,把没回来的队员名单交给贺丰后,原来的收容队伍抬着伤员迅速的撤走了。
接过任务后,贺丰召开了简短的动员会,讲明了任务,重申严格纪律的重要性,最后根据地图的标识,战士们分成几只小分队到失散人员寻找部队必经的路口寻找。
由于知道当地的民团活动得挺厉害,不分黑夜白日的出来。因此,他重点强调:“越接近敌人的地区,,就越提高革命警惕性。”
散会后,新的收容队箭似的离去,奔向自己的战场。人们跟着贺丰,也快步地朝正东走起来。
冬雨前的冷风,一阵紧似一阵地刮来,横扫着杂草,嬉弄着行人的衣服,令人感到寒栗。。钟石庆领着队伍,紧紧地跟着向导遥遥地走在前面,沿着一条曲折的石板路前进,这一带地方基本都是山地,一路上翻山越岭,遇见村落时,还要绕道而行。半夜时分,前面发现一处灯光,成片的竹林掩映着一座大院落。那农民四边望望,然后回头招呼他们,继续往前走穿过竹林,引着他们进了院子,从挂着匾额的堂屋旁边,弯弯拐拐地穿过几间房子,进到后院。
钟石庆他们走进后院,在天井里站了一下,便看见李富穿着一身当地衣服快步跨出门来。“老李”钟石庆低叫了一声,扑上去抓住了李富的双手。他没有想到不是在深山里,而是在这个地方意外地遇到了李富。
李富伸出手来,紧紧抱住钟石庆的肩头。“早就盼着你们能来!没想到,真是没想到!”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充满了刚强和自信,牵着手,迈开脚步,把同志们领进又一道门,径直走进了一间大厅,解释道:“这是一个当乡长的地主家,听到红军经过,吓得跑到县城去了。好了,同志们先在这里边休息休息。”
从前一段时间接触中,钟石庆已感觉出这位同志的豪爽直率,没说什么坐了下来,接着听见李富爽朗地说道:“你来得真巧,昨天我们刚出山筹粮,准备天一亮就回去。冬梅,你怎么不给同志们倒茶?”
这是一个青年妇女走进门来,手里端着茶盘,李富接过茶杯,递到钟石庆手上:“先喝口茶吧!”
钟石庆喝着茶,不时打量着端水的大姐,心里非常奇怪:“李富这里怎么有地方上的女同志?”
“小钟,我来介绍一下。”李富一见小家伙疑惑的眼神连忙说道:“这是你嫂子,我爱人。她叫冬梅。”
钟石庆的目光一闪,细心地端详着她:她的个子,在女人里面算是高的,,稠密的头发,在那双浓厚的眉毛下,一对大而黑眸的眼睛,陪衬在方圆的大脸盘上,闪现着善良微弱的柔光,里面象藏有许多苦涩的东西一样。而紧闭着嘴咬着牙不呻吟似的,她的嘴总是这样习惯地闭着。也在发着显眼的善良光彩。
可是此刻,她的举止却微显不安,声音轻轻的问:“现在吃饭吗?”得到同意之后,一路小跑出去了。不一会热腾腾的菜饭,很快就送进房来,看得出来,这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吃饭吧!这是给山里同志准备的。”李富领头端起碗:“吃完饭就出发,路上给你讲讲我参加红军前的遭遇。”
李富的老祖上曾经当过“拔贡”。先人手里在这一带有过些名望。到他祖父里,抽大烟就把一点家业抽光了。
李富的父亲是气死牛的好庄稼手,加上屋里的女人过日子细,一家人披星戴月,不分白天黑夜的苦干活,省吃俭用,吞糠咽菜,日子虽苦,可和和气气过的倒还安静。李富十八岁聚了亲。这媳妇又俊俏又勤快、村里人没有不夸奖她的。
然而这样的日子,老天爷也不让过下去,大祸临头了。
....
第三十九章:收容!营救!(一)
三月里一个晴朗的日子,姑嫂俩上山寻采各种野菜。小理就在这时,本村地主的儿子—(外号叫狗崽子)来了,调戏一番后死命抱住李富媳妇往沟里拖,媳妇拚命地呼救、挣扎;狗腿子紧挡住又咬又打又骂象疯了似的冬梅。……
当闻信后拿着鞭子的李富父亲赶到时,媳妇的衣服已被撕烂,躺在地上了。地主崽子见势不好就跑。谁也想不到,这个老实忠厚、走路怕踩死蚂蚁的老人,这时竟变得象只猛虎一样,用那沉重的打牛用的鞭杆,一阵打鼓似的落到狗崽子的身上,打得他象条死狗一样,搭拉着脑袋,昏倒在地上。
李富媳妇回家就病倒了,身上两个月的孩子也流产了,当天就发起高烧不住说胡话。李富在痛苦中连夜赶到县城告状却被赶出来。
李富告状的日子里,一个漆黑阴沉的夜里,一阵狂乱的狗吠声,惊醒的冬梅发现公婆不见了,姑嫂俩四处寻找也没有找到。
第二天早上,有人在北山沟里发现李富的父母,等冬梅赶到时,母亲早断了气,父亲满身被血浆糊住,奄奄一息,睁开一只被血糊住打得青肿的眼睛,用他顽强的生命力的最后一瞬,抓着孩子的手,嘶哑地叫道:“孩子!报仇啊……是东大门害的!报仇啊!孩子……”
回到家的李富心如刀铰,眼瞪的那样可怕。东大门,不就是几乎占去村子的一半,那一片青森森的大瓦房吗!它象一座山,压在人们的头上。杀父之仇是一定得报,但报完仇后怎么办呢?思来想去只有逃走一条路了,这是许多前辈人所走过的路。
当天夜里,风忽忽地刮着,刮的窗纸嗖嗖响。从门缝里吹进屋来,豆油灯一忽一闪,它那淡黄微弱的光线,隐隐现现地照着,李富收拾了一个小包袱,把所有的一点积蓄拿出来做盘缠,让妻子领着妹妹投靠远嫁到兴安的姑妈家。
李富在亲人走后,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瞅个空子,溜进地主家里,杀死了狗崽子全家。在院里急狂的狗叫声中,李富大踏步上了后山,黑暗随即吞没了他。
本来准备到兴安寻找亲人的李富半路上却被拉进了军阀队伍,几次想偷偷溜走却被凶狠的长官抓住打了个半死。1929年(民国十12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广西前敌委员会在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下,领导受中国**影响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队以及右江农民军,于百色举行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实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李富杀死一贯欺负自己的长官也参加了起义。
在敌人的疯狂围剿下,部队损失很大,最后决定转战向中央苏区进军,由于敌人造谣说红军见人就杀,见妇女就抢,因此,当红军一路上到达的地方,寨子里的人都躲上了山。在一次参加阻击战后他受伤落了队,流落到深山里碰巧被瑶民发现才保住了一条命。
这次回到神仙洞,李富安顿好队伍后,带人出山寻找救活自己的恩人。一是感谢大恩,二是希望的到他们的帮助,掩护救治这批伤病员。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瑶族恩人没找到,出山买粮食却无意碰上了进山打柴的冬梅。当时冬梅正在给一个红军伤员喂水。经过卫生员的抢救,昏迷的伤员苏醒过来,原来是受伤落队后被民团团丁发现打的奄奄一息扔在路边的。
重病的战士醒来不长时间就去世了,他用最后的力气说:“救救被民团抓走的战友,那些团丁都是畜生!”
“那些团丁我认识,是我们村颜家大院的。”冬梅在旁边突然说道:“他们抢红军身上的东西时我吓得躲在荒草堆里。”
黎明时分,李富的游击队赶到贺团长他们所在的山沟,得到战士们被抓走的消息,贺丰决定夜袭湾塘颜家大院,营救被俘的战士。
湾塘村是个一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子,四周都是山。村上的房子顺着南山根一条沙河排下去,象一条蛇一样睡在山麓下。李富姑妈的家在最西北角上,后面紧靠着山,再没人家了。
街上乱哄哄的,人们都在忙着收拾东西。光腚的小孩子,成群结队地跑来跑去,叫闹个不停,遍地一片嘈杂声。
李富背着一捆干草,跟在冬梅身后摇晃着往前走,由于怕被别人发现是陌生面孔,只顾低着头走着,搭拉下来的几缕散发挡住他的视线,他也无暇去理它。突然,一阵马蹄子响和铃铛声,惊的他忙回头看。
一辆搭着席篷、围着花花绿绿带穗缨的篷布、两匹大骡子拉着的大车,旋风般地冲到一个老人跟前。老人吓了一跳,慌忙向旁边一闪,连人带草倒在地上。
大骡子受了惊,猛地停住,大车掀起,可怕地震动了一下。车上立时发出种种惊叫,一个被绳子捆的结结实实的人掉了下来。接着,跳下两个歪戴帽子提着枪的团丁,其中一个团丁,照老人腰上就是一枪把子,骂道:
“你这个老东西,眼瞎啦……”他正要再打,一见周围的人都赶过来,才骂骂咧咧的抓起落到地下的人回到车上。
于是,一声鞭响,车轮滚动,向东驶去。最后大车在一匝高大的围墙边缓慢下来。车伕吆喝一声,加了一鞭,壮骡子躬起脊背,猛力向前一冲,大车摇晃着进了围墙的半圆形的拱门,在挂着“华江乡乡公所”的白板黑字长牌子的大门口停下来。从车上跳下四个团丁,架着被捆的人走进朱漆森严的大门里。
在深宅子里的正堂客厅门口,出现了一个人。他那颗肥胖的头圆圆的,光秃秃的,眉毛几乎见不到,看上去恰似一个肉蛋子。他身上的黑色丝绸夹袄闪着青光,和他脸上的油光相照映。
桂军中那个背着短枪的快步抢上阶台,恭敬地笑着说:“颜乡长,你身体安好!”
“哈哈,刘班长来啦!辛苦!辛苦!”颜邵山嗤着黄门牙,说着同桂军班长进了屋,喝着茶水谈起了事情……
这华江乡乡长颜邵山家,是几辈的老财主了。不过从来没有象颜邵山继承家业以来这样兴旺过。颜邵山袭了他父亲的职,当上乡长,年前儿子又在桂军干上了营长,这下他算是当了土皇帝。平时横行乡里,什么恶事都能干出来,谁家的闺女长得俊或娶个有些姿色的媳妇,那就要象防山猫子咬小鸡一样防着他们颜家的住宅。
瑶民起义后,听说瑶民不论穷富,是汉人都杀都抢,王唯一非常害怕,这光景不是要完蛋了吗?不久县政府派人捎信来,要他组织保安队。他高兴的不得了,比过去更威武了几分。按他自己的说法,自己生来命好该享福,狗到天边改不了吃屎。
可是地面上仍旧很不安稳,造反的人就象数不尽的火星撒布在秋天的山草上,火苗越来越大,越来越猛烈,各地都有起义军,杀了不少政府的头目。没多久,县长也被瑶民起义军打死了。颜财主又吓得要命,连忙把分散住在周围几个村子里的保安队抽回一些给他看家护院。
可是安稳了不久,听说红军要打过来,他更加感到这里不牢靠,自己的势力单薄,故此前几天打发管家进城找儿子派兵来……
“这怎么行,这怎么行?”颜邵山见儿子派了这么少的兵来,心神不定地摇着脑袋来回踱着步。
管家倒不怎么在乎,呷口茶,笑笑,说:“嘿嘿,乡长不必担忧,少爷说啦,如果老爷觉得不安全,明天就跟着押送红匪的队伍搬进城里去……”忽然传来一阵女人的浪荡笑声,象谁扯着他耳朵扭过去的一样,管家的头立刻转向后窗,眼睛随即瞪大起来。他看到了老爷的二姨太丽珍。她正依在后院月亮门边嗑瓜子。
“哦,少爷这么说了?”颜邵山停止脚步。
“是啊,是啊!”管家急忙转回头,“我留在县城呆的几天,就是为老爷安排住处的。”说着,他的眼睛又向后窗瞟去,向丽珍挤了一下眼。
颜邵山没去注意管家的脸象,只顾摸着自己的秃脑门。
....
第四十章:收容!营救!(二)
再说山路上的老人家受了这一惊吓,腰上挨了打,倒在路边不能动了。小理李富忙赶过去把她扶起来,直直地望着那向南驰去的大车,心想:“被捆的是什么人?敌人的天下穷人是没有活路了……”他看着车后扬起的一片尘土,尘埃里有一个女孩子,东捡捡这,西摸摸那,老跟在大车后面转。
冬梅拉着李富的手急促的说:“她是兰花!”李富惊呆了,他终于看清楚了,她是兰花,自己的亲妹妹。
兰花的身体已经扯开了条,尽管穿一身旧衣服,但乌黑的短头发剪得整整齐齐,白白的脸盘加上尖俏的下巴,一副非常可爱的模样。在自己的记忆中,由于家境贫困,她从小就很懂事,刚刚四五岁就常提个小篮篮出去拔猪草,捡柴禾。现在他感到妹妹身上的每一特征都是新奇的。兰花的个子高了许多,长的同自己嫂子差不多高。在她的脸庞上,总是无变化似的平静得几乎没有表情,但并不是过于幼稚和天真,象老是在思索着什么,显示出她单纯而又有主见,天真而又有成|人的某些老练。她现在见了哥哥也不爱多说话,大概就是表明她的这个特点的一个方面吧。
兰花从小就喜欢上山,知道干活,不让她去,她就哭,正是由于劳动,使她发育得有种健康美。那时代,女人是不许这样放纵的,七、八岁就要开始裹小脚,当时娶媳妇看新娘子俊不俊,先瞅瞅脚小不小。为她高高丰满的胸脯和大脚板,嫂子忍受过许多风言风语的责难。冬梅以自己的经历的痛苦,又为着方便劳动,谅解了不听约束的妹妹。在这些苦难的年月里,兰花象乱石中的野草,倔强茁壮地成长起来了。
李富把妹妹拉到自己身旁,兴奋地抚摸着妹妹的脸:“兰花,真的是你吗?我是你哥哥呀!”
“呜呜,你真是我哥?你真的来找我们?”平静很久的兰花终于哭了。小理
“妹子,兰花!快别哭了,你听我说呀!”李富给妹妹梳理下头发,擦眼泪:“爹娘的仇我替你早报了”
“仇真的报了?”兰花吃惊地抬起头,颤动着嘴唇,非常惊讶地看着哥哥。
“兰花,你知道吗?”李富看妹妹不哭了,有些兴奋地继续说,“我们有了组织,就是穷人集在一起,力量就大了。我们有**——就是些最好的人,来给咱们带头,打天下,让我们穷人当家作主。”
“啊!真的?”兰花又是大吃一惊。
“真的。”冬梅平静地回答:“兰花,你不要害怕,咱们一定能打过他们的。”
兄妹两个人说着别后的思念,不一会就回到了姑姑家。休息一会后李富准备出去观察一下颜家大院的兵力装备情况。
兰花连忙说:“哥哥,我去转一圈偷偷数数不就行了吗?大院的样子让嫂子告诉你”。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一个多小时了,看到李富焦急的摸出装在上衣口袋的表猛瞅,冬梅站起来拉开院门走了出去,她一出胡同,迎面碰上妹妹兰花回来。连忙开腔小声问道:“你看清了吗?”
兰花把情况说了说,拉着嫂子的手悄声道:“走,告诉我哥去,我数清了,三十多个团丁,十个官军。一人一支大枪……”
李富几人下午才回到茶厂坪,一到村里,贺丰就叫人送上饭,让他们抓紧时间吃饭,安排警卫员通知丁福江等人前来开会。
看看人员来齐,贺丰把桌上那张自己绘制的简易地图挂了起来。
“今天李富同志到湾塘村侦察敌情,今天有几个被俘的红军又被送进了颜家大院,可能明天送往兴安。同志们,我们该怎么办?”
“打下颜家大院,救出被俘的战友!”
“打,一定得打!”
看着战士们的高涨斗志,贺丰欣慰的笑了:“先有李富同志介绍一下敌情,然后大家讨论讨论这一仗该怎么打?”
“颜家大院能够占去村子的一小半,一律是青灰色的大瓦房。房周围有高大的围墙包着,墙头上满布着铁蒺藜。在大门口的一旁,矗立着守门的炮台,每晚上有人值班放哨。家里常年豢养着几十个团丁。”
大家听完介绍都皱眉沉思,琢磨该采取什么办法。
“同志们,我也考虑了很久,觉的还是发挥我们红军善于夜战和奇袭的战术。”贺丰一边打量地图,一边开口发言:“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今天晚上有可能下雨,对我们的解救行动是很好的掩护。”
“那决定就打吧,下面请团长布置任务。”丁福江看了看大家,强调了一下:“这次战斗的意义很重要,打好了就是开门红!我希望同志们态度一定要认真。”
贺丰盘算了一回,终于决定下来:“好了,我希望大家记住,越是艰难的环境越是锻炼人。现在我布置战斗任务:丁福江同志负责伤病员收容这一块工作。这次奇袭有我先行动把敌人的岗哨抹掉,打开大门后有李富同志带队迅速进院,控制各制高点,行动要隐蔽,争取做到一枪不发。”
“团长,是不是有我带人去摸哨?”丁福江连忙请示:“你的安全也很重要!”
“是吗?”贺丰一个突然的动作,把丁福江摁在地上,手中已抽出他腰间的手枪:“等你小子不会被我制服时再说。”
“保证完成任务!”大家一看团长利索的动作急忙立正敬礼。
“老刀把子,你带几个枪法好的人随我行动,行动万一暴露后,负责封锁大门和两边的望楼。”
老刀把子对自己的任务有些迷糊:“是,可为什么尽量不能开枪?”
贺丰解释道:“我们收容伤员,不能立刻撤走。所以行踪一定不能暴露,这个地方可以做为一个落脚点。”
“大家都清楚自己的任务没有?”
“清楚了!”
“好,立即行动!”贺丰宣布散会,各部迅速行动起来,分批潜往李富姑妈家。
随着夜的降临,雨也下来了。开始是断续的雨星,渐渐增多转大,一会就变成大雨了。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两人相对碰着鼻尖也难看清脸面。在这雨夜里,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平常总爱闹夜的狗子,也被这不断头的哗哗响着的雨声,搞得腻烦了,不再注意那能引起它们发狂的动静。
天色已是下半夜了。村西北角小院的南屋里,从外面看来黑糊糊的,实际上是用被子遮住窗户,挡住了里面的灯光。这时,里面走出十多个人。他们走的脚步非常轻,出了胡同口,就分成三股,消失在雨夜里。不多会的工夫,那个威风凛凛的高大围墙,就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被包围了,人们听到炮台上的说话声了:
“***!这个熊天气,真窝囊死人。唉,眼皮老打架……”
“哎,回去睡会吧。队长没在,怕什么?”
“管他个球!他自己的丢人事,不知有多少。”
“好吧,我先回去躺会,再来换你。”
“去吧。这个熊天气,谁还会出来?不会有事的。”
接着是下梯子的声音,听到炮台里没有了人声,墙根底下的黑影移动了,贺丰悄声向院墙脚爬去。
到了墙脚凝神倾听,院墙内没有动静,他从背包里掏出两个绑着长绳的挠勾往石墙的顶部扔去,雨声遮掩住了铁钩碰墙的声音。使劲拽了两下后贺丰两手交替进行,身子慢慢地向院墙上爬去,不一会就在大家提心吊胆的注视下爬上了门楼子。上面有个不大的窄空隙,他用力挤了进去。看门的大黄狗立即扑来。他忙把手里一块猪肉往狗嘴里一堵,狗就衔着肉跑到窝里去了。
贺丰顺着梯子爬上了炮台,就见那站岗的披着雨衣、挟着枪缩在一起。一听有声音,刚转回头来,贺丰已抢到跟前,拦腰将团丁抱住。敌人正要喊叫,贺丰一手捂住他的嘴,一手举起利刃,向团丁的喉咙砍去……突然,身后的角落里钻出一个团丁,猛地双手紧紧抱住他。贺丰虽然双手被箍,难以动弹,却异常地沉着冷静。他真是艺高人胆大呀。只见贺丰将左胳膊使劲上抬的同时,利用自己牛高马大的优势,顺势再一拐,左腋快速将敌人头颅夹于腋下,右拳对准敌人脑袋狠狠猛击。他这左夹右打,如同铁夹子夹定了鬼老鼠,夹打得敌人鬼哭狼叫,松开了双手想逃命。可哪想,敌人沾上了贺丰哪里还摆脱得了?他趁着敌人松手的时机,猛地往下一蹲,将身后的敌人一个大摔背,摔到了自己前头,再嗖地一声,抽出侦察兵的匕首,寒光一闪果断刺进团丁胸膛,结果了袭击自己的敌人。
杀死了这个敌人,贺丰更加警惕。他仔细地朝前继续搜索,发现周围再也没有活的目标后,他掏出豆油瓶子,用鸡尾巴蘸着,往门枕上、门闩上抹了抹,接着,沉重的大门就无声地打开了。一大群人,立即涌了进来,冲着团丁住的房子冲了进去。几间偏房里漆黑一团,正在睡觉的们被惊醒,慌作一团。有大胆的想去拿枪,向墙上一摸,枪早没有了。一个个磕头的磕头,下跪的下跪,乱的象麻雀窝被戳了一棍。
李富和钟石庆也赶来了。
....
第四十一章:收容!营救!(三)
“留下几个人由李富领着看俘虏。”贺丰把手一挥,“快!到上房抓颜邵山!”
颜邵山还没有睡着,抽足大烟后,正跟他的四姨太在取乐。一听到外屋的响动,他知道情况不妙,抓起手枪就想推开后窗逃走,怎奈小老婆扯着他不放,非要领着她跑。颜邵山甩手扇了刚才还抱着叫宝贝的小老婆一耳刮子就想走,可是已经晚了。贺丰带人已包围住房子,刚冲到门口就被贺丰发现一个猛扑把他放倒在地,接着又是一脚踹的晕死过去。
大家紧接着冲向关押红军的地方,救出被俘的红军伤员,看着同志们遍体鳞伤的样子,大家心里都酸酸的,贺丰急忙安排战士对他们进行抢救。
正在与二姨太偷情的管家被外面的动静吓呆了,当贺丰领人闯进去时他还以为老爷来捉奸,头都没敢抬跪在地上求饶:“老爷,不是我的错,是二姨太主动勾引我。”
贺丰借着灯光看了一眼床上瘫软成一团的二姨太,那条白花花的身子晃得他眼晕,心里嘀咕道:“***,条子不错,就是让猪给拱了!”
在把颜邵山大老爷摁在地上砍掉脑壳以后,管家立马哆里哆嗦的主动领着战士们搜集各种财物,李富和冬梅又组织院里的长工集合在一起,贺丰大声地对聚集起来的农民说:“**人就是要让天下所有的作田人有田作、有饭吃、有衣穿。以前,你们长年替地主作田,可还是吃不饱、穿不暖,为什么?因为你们把自己的大部分收成都交给了他们,现在我就领你们先造颜邵山的反。”
“造东家的反?”有的群众迟疑。小理
“对!这不仅是造地主的反,这是造这个黑暗社会的反,**人说话算话,颜邵山死有余辜,他的双手沾满了我红军伤员的鲜血,我们不过是让他偿还血债罢了。”
贺丰随后派人把搜出的田契、借据当众烧毁,并把五千多块银元没收给收容队作为经费。带领众人杀猪宰羊,给伤病员补充营养。
一切安排停当后,就在颜家大院宽敞的堂屋里召开了收容部队的第一次扩大会议,首先贺丰给大家展望了美好的未来:“同志们,任何事物都不是直线前进的,都是有曲折地。我们的革命现在就是处在低潮期,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能锻炼人的斗志,我们要牢牢记住,革命的道路是曲折地,但前途却是光明地!”
话音刚落,被鼓舞起士气的同志们就鼓起了掌,贺丰双手摆了摆手继续说:“战斗在敌后,局势很危险。在这个时候更要时刻提高警惕,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能粗心大意。”
李富站起来提出了要求:“团长,我们兴安游击队希望加入收容队!”
“欢迎,欢迎啊!”贺团长大声的回答:“有了你们,收容队是如虎添翼。”
经过一番讨论,收容队制定了几项计划( 重生之血染的风采 http://www.xlawen.org/kan/3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