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血染的风采 > 重生之血染的风采 第 18 部分阅读

第 18 部分阅读

    的虞世熙便立即委任蒋余荪为全州民团常备队第一联队长,委任刘遂谋为第二联队长。小理所需枪弹,有各区乡公所向民间富户尽量征借,缺少的弹药,就派人向总部请领。

    虞世熙还派出宣传队四处宣传,讲**“杀人放火,**掳掠,共产共妻,无恶不作”,把**讲得一无是处,有些青面獠牙的味道。

    桂军的“防共剿共”宣传遍及城乡,渗透到广西辖境内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桂北山区,瑶、苗少数民族杂居地区,桂军特地成立了保安委员会,专门从事防共的宣传工作。军事化管制下的桂北各县颁布了一系列“防共剿共”的奖励办法:

    凡缴获**一支枪者,奖励两块光洋;

    杀死一个**者,奖励四块光洋。

    生擒俘虏一个**者,奖励八块光洋;

    白崇禧在桂北大地布下了一个天罗地网式的死亡阵地。小理湘江战役开始后,白崇禧的各种方法大显成效,给红军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但是贺丰以后世人的思维认为:这次解救被俘红军的行动能够给白崇禧很大的警醒。以后做事留出余地!

    他没想到桂军还在持续搜捕关押落队红军,而且是夏威还在红军手中。“看来阶级矛盾是不能调和的。白崇禧这只白狐狸是贼心不改,铁了心和红军对抗了!既然如此,明天一早我就把占领全州这个好消息告诉白狐狸,让他高兴高兴!”贺丰盛怒之下也没有丧失理智,他知道全州对广西的重要性,准备让老白尝尝失去门户重镇的悲伤。

    地处湘桂走廊最北端的全州据关扼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依山傍水的地势,易守难攻,且扼中原进入岭南之咽喉,地势十分险要,乃是历代兵家必争之要隘。兵家称全州县城为“广西门户,北连湘楚,南蔽桂林,扼要筹防,向称重镇”。历代兵家欲进军广西或挥师中原,必首取全州,故全州在军事上素有广西第一镇之称。

    贺丰决定,尽快把全州被红军占领的消息让白崇禧知道,据他估计白狐狸一定会把追击红军主力的几个师迅速撤回来重新夺回全州。这样就能很好的减轻主力红军的负担。

    定下主意后,下贺丰命令独立团立即开拔,加快速度兵锋直指全州。昏暗的月光下,快速行军地队列中没有说话声,有的只是战士们因为赶路引起的急促喘气声,公路附近的江水平静地流着,但是,疲惫的红军将士们却像一股激流,这时候他们心里只有一个词加快步伐!

    贺丰开始听并马而行的赵迁讲三营夺城的经过:今天早上八点,我们三营是化装成桂军进入全州的,丁营长让我们全营挑出二百人穿上缴获的桂军军服,腰里扎着缴获的武装皮带。抗着全团新缴获的毛瑟步枪,轻机枪。广西籍的吴炳贵冒充军官,让他骑着高头大马,佩带者手枪,胸口还带着缴获的望远镜。

    赶往全州的路上也不见民团士兵阻挡,三营直接开到全州县城城门前。路障后面站着几个守城的民团士兵,端枪拦住三营的队伍,一个小军官上前问话:“我是全州民团的小队长,请问你们是哪里的部队?”

    打扮成桂军连长的吴炳贵走上去满脸怒容的说:“我们是二十四师的,前来押运让你们县政府准备的粮草军饷!”

    民团小队长赶忙一边鞠躬一边说:“这位长官,我们不清楚,我马上去报告县长。”

    吴炳贵见民团小队长回身要进城,大声对他说:“把路障搬开,先让我们进城去!兄弟们先要休息休息。”

    民团小军官为难的说:长官,县长有令没有他的命令,不让任何人进城。

    吴炳贵上去就是一耳光,打的那个军官摇摇晃晃:“***,我们奉命押运粮草军饷,如果限期不到,军法从事。你们这些混蛋敢耽误我们的时间。快告诉你们县长,抓紧时间准备!”

    小队长挨了打,长了心眼,心里嘟囔着:“好汉不吃眼前亏!”嘴里却一声不敢吭,命令开路障,自己跑到城里向县长报告去了。

    独立团战士们蜂拥冲进全州城中。

    ....

    第六十九章:进军全州(下)

    接下来的事就很顺利了,平时作为大老虎的民团小队长进城后,吴炳贵摸出一块银元用手弹得“嗡嗡”直响,把很少得到外快的民团几个小猴子弄得五迷三道,糊里糊涂的脱离岗位,紧捏着手里的银元给红军带路去了。不过几个团丁很放心,因为发银元的大官专门派人替他们站岗。

    三营根据制定的作战计划,兵分两路,一路有一连长带人直奔桂军师部,一路有丁福江为首向全州民团兵营前进。

    一路上吴炳贵还一个劲和带路的团丁闲聊,没想到对方更是个话唠,三下五除二把全州这点事全嘟噜出来了:“四十四师都开进山里了,师部只有几十个人。”

    “警察局人不多,几十个人。”

    “县政府就在我们联队部旁边。”

    “民团司令不在。”

    “我们联队长也带人进山了”

    “城内只有我们民团一个常备大队,大约三百来人。小理”

    丁福江默默合计着,团长告诉他,广西全省每一民团区设三个常备大队,每大队为三百六十人,合计一千零八人,现在城里只有一个大队,也就是三百人左右。也就是说全州基本成为空城,大喜过望的丁营长一言不发又送给团丁一块银元。

    一到民团驻地,银元的威力见效了,领路的团丁狐假虎威竟敢安排起门口哨兵:“二赖子,快给大队长报告,二十四师的长官来了,要我们集合去师部搬运军火。”

    集合好的团丁在几挺架在周围的机枪威慑下,没说二话就把枪交了,刚才还是话唠的团丁也闭了嘴,哆里哆嗦的摸出还温乎乎的银元交给吴炳贵,满脸不舍的表情。只有民团大队长没住嘴,不住的嚷嚷:“弟兄们,别误会。我姐夫就是二十四师的!”

    吴炳贵也沾上话痨的毛病,一枪托砸在民团大队长头上,嘴里还说风凉话:“打的就是二十四师的舅子!”

    解决了民团以后,丁福江让吴炳贵去把民团司令部占了。小理自己带人赶往四十三师师部,这次还是“话痨”带路,就要赶到时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同志们加快步伐,向四十四师师部狂奔过去。

    原来一连长他们就要混进敌师部的时侯,一个桂军军官向着他们大喊站住,一直高度紧张的战士心慌的端枪就射,混战开始了。

    丁福江赶到时,局面一片混乱。全穿着桂军军装的一群士兵互相对射,分不清敌我。焦急之下他想起一件事:四十四师不是被自己团用辣椒炸弹打败过吗,这次再吓他们一次?

    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侥幸心理的丁福江对着桂军大声喊道:“我是工农红军十八团团长贺丰,同志们准备投流泪弹!”

    无意之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桂军留守的人里面有不少在新圩被土制毒气弹辣迷糊眼而被俘虏的士兵,又当着他们面枪毙几十个桂军。贺丰和十八团的恶名在被俘桂军的心里造成很深的阴影!随着喊声,一个桂军把枪一扔,撒脚丫子窜了,一边跑一边喊:“贺疯子来了,他又要放化学武器了!”

    军心已散的桂军被三营很快全部俘虏了,布置好看守人员后,三营组成多个小分队分头行动,很快就占领了城门口,县政府,警察局等地。小理

    一切敌人全部集中关押以后,丁福江派赵迁骑上缴获的战马迅速找到团主力,向团长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贺丰听了赵迁的汇报后才知道自己在桂军四十四师中已经恶名昭著,苦笑几声后想起伟人说过的话: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被敌人喜欢不是好事情,被敌人讨厌更不是坏事情!”贺丰自言自语的说。

    闲话少说,在太阳就要升起的时候,加快步伐的独立团在三营的热烈欢迎下进入全州城。

    桂林,广西绥靖长官公署高大森严的楼房里面,副长官白崇禧两眼望着月色下的夜空,心里是纠结万千。

    白崇禧长相儒雅,讲忠义,就是心胸有时太小,訾眦必报。因为李宗仁对他凡事放手,让他胡作非为,长此以往,他渐渐不觉变得飞扬跋扈,看的顺眼的就青眼有加,看不顺眼的就横挑鼻子竖挑眼,整走为止。桂军名将何武,武挺飓,钟祖培,李明瑞,胡宗铎,俞作豫,俞作柏,黄绍竑等与白狐狸反目都与此有关。他的刚愎自用好几次险些造成桂系没顶之灾。这次贺丰绑架人质要挟释放被俘红军的行动,简直就像在广庭大众面前,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以他訾眦必报的性格自然决定尽心疯狂的报复,准备在接回夏威后把湘江独立团全部歼灭。

    本来白崇禧这两天心情很兴奋,掩饰不住的喜悦常常爬上眉梢。他也应该感到兴奋,因为消灭红匪残余的计划都按照他事先精心策划的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现在这一切都按照他的作战意图部署完毕,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与喜悦。

    今天傍晚白崇禧正在参加为他举行的盛大宴会,就在宴会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副官快步走到他跟前,把一份四十三师师长王赞斌的急电呈给他:释放的红军战俘没有在大埠头出现,与夏军座一同失去踪迹。

    白崇禧心中大惊,忙匆匆赶回绥靖公署,召集有关人员商谈对策。

    众人到齐后,沉默良久的白崇禧从窗户边走到办公桌后,犀利的目光扫过室内诸人一眼,忽然似征询他人意见又似自言自语地问道:“逃脱的红匪此时能在什么地方?”

    “是不是四散逃入深山密林?”正在细看王赞斌发来电文的集团军总参谋长叶琪抬起头来说。

    白崇禧摇摇头说:“不会,这批**的匪首陈风狡诈如狐,反复无常。他一定是发觉了我们不会放过他的意图。”

    叶琪似有所悟地说:“红匪残余是不是潜藏在某处深山中,等待我们放松搜索后再潜出广西?”

    href=.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

    第七十章:红军回师?

    “命令兴安,全州的驻军,特别是西延地区的民团立即出动,四处搜索。这次,一定要让红匪无路可逃!”一向温文尔雅的白崇禧手掌重重地拍在身前的桌面上,冰冷的目光中射出腾腾的杀气。

    命令发出不久,白崇禧接到兴安驻军的电话:“白长官,我是一三零团的莫德宏,今天凌晨我团在鲁塘一带遭到红军主力的袭击,全军覆没。”

    电话里声嘶力竭的大喊,让不祥的消息像惊雷早在公室内炸响,众人都目瞪口呆。

    “胡说,红军主力早已被赶到湘桂交界,你怎么会与他们相遇?”白崇禧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对方谎报军情。

    莫德宏急忙解释:“白长官,我真的没有撒谎。红军拥有多门迫击炮和大量的轻重机枪。这个跟随我跑回来的弟兄们可以作证!”

    “迫击炮?难道红军主力又潜入湘江?”白崇禧疑惑了,他知道红军炮火不多,拥有迫击炮的话最少是红军主力师。可是各地没有发现红军回师的迹象啊?难道莫德宏还在撒谎,疑心顿起的老白声色俱厉地质问对方:“既然全军覆没,那你是怎么跑出来的?怎么现在才汇报?”

    “红匪太缺德,把我们十几个人的衣服剥地精光扔到路边树林里,说与红军作对是头脑发热,让我们凉快凉快清醒清醒头脑!”话筒传出的声音有些无奈:“直到下午买了一个路过农民的衣服才急忙赶回兴安,其他弟兄现在还在树林里挨冻。”

    一屋人想到莫德宏一丝不挂得出来打劫衣服,都忍俊不住,心里说:“光溜溜的还有钱买衣服,糊弄鬼呢!”

    “我问你是怎么逃出来的?”白崇禧也想到了这个冷笑话,忍住心里莫名的快意又开口问道。

    莫德宏吞吞吐吐的说:“我是被红军放回来的,他们让我给您捎句话。”

    “什么话?快说。”

    “让我告诉你,红军三军团主力回来了,要报湘江之仇!”

    白崇禧脑海中浮现出两个难缠的身影:“三军团,彭德怀?十八团贺疯子?”

    “他们的行军方向是往哪里?”

    “全州,红军是往全州走的!”莫德宏肯定的说。

    “健生兄,是不是立即联系全州驻军提高戒备?”叶琪提出建议。白崇禧点点头,表示同意。参谋人员立刻赶出去联系,直到深夜,通往全州的电话却一直打不通。感到事情不妙的叶琪连忙安排电报联系驻全州的四十四师师部,也是如此。

    “全州一定被红军占领了!”叶琪以肯定语气说:“副总司令,现在怎么办?”

    白崇禧把头上的帽子摘下扔到办公桌上,无力地坐下。脑海里充满了绝望的念头,仿佛看见无数知道内情的人,正在大声嘲笑他的失策和无能。而这些人当中,不仅有外界的政敌,更有桂系内部的人。

    他无力地倒在椅子上,像一匹在战斗中失败的猛兽,而四周等候着看他笑话的,正是那些在暗中偷笑的同类。

    听到总参谋长的询问,白崇禧无力的挥挥手,轻声说:“电告在广州德公,红匪主力重新潜入桂北,袭占全州。请德公速回广西商议大事!”

    “命令王赞斌率领驻守资源与新宁交界处准备堵截湘江独立团的部队和四个民团常备军联队赶往全州。”白崇禧不愧是小诸葛,静下神后有条不紊的发出命令:“电示廖磊,命令第二追击队第七军两个师与中央红军脱离接触,向广西北部边境调动。”

    叶琪考虑着事态的发展:“健生兄,如果释放的红匪与他们潜入的主力会合,那时就更危险了!”

    “一念之仁,造成今日局面败坏!”白崇禧悔恨不已:“早知今日如此难堪,当日应该把他们武力解决!”

    “装腔作势,如果武力解决,人质就完了。”叶琪看着白诸葛的表演有些无趣,心里腹诽道:“你老婆死了别人说你大公无私。大嫂死了你怎么向德公交代?夏威死了,你不怕部下寒心?”

    十二日早上,刚刚赶进全州城的湘江独立团贺团长走进桂军四十四师师部听说缴获一部电台后喜出望外,几经思索后命人发出独立团的第一封电报。

    遗憾的是问遍全团没有一个与电台沾边的同志,没有办法的贺丰只能没好气的说:“庆伢子,拿枪顶着桂军报务员的脑袋,让他明码发报,发错了就立刻枪毙!”

    一夜无眠的白长官,可以说是霉运当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他收到了贺丰的电文Chu女作:“李,白二位长官:余为湘纵贺丰,今不吝气力替长官分忧,全州一地今后不用费心,必尽心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白狐狸看完后,一言没发身子踉跄着走向门外,站在身边的叶参谋长忙扶着他的胳膊,劝慰道:“健生,事已至此急也没用。还是命令各地的驻军迅速赶往全州,不得有误!”

    “贺丰,陈风,红匪怎么有这么多风啊?”白崇禧嘴里唠唠叨叨,就像个碎嘴老太婆。

    叶琪听着白崇禧的嘟囔,心里觉得可笑,突然对贺丰这个名字有些很熟悉的感觉:“贺丰,是不是曾经在新圩活捉王赞斌的红匪十八团团长?”

    心急的叶参谋长联系王赞斌后颓然坐在白崇禧面前:“贺丰是红匪三军团的团长,看来红匪主力真回来了!”

    “电令廖磊,追击部队立刻开拔,赶回全州一带!”沉默的白大长官突然从椅子上跳起来狂吼着,广西绥靖公署内鸦雀无声。

    红军过江后一直负责追击红军的桂军第二追击队第二十四师十日由义宁(现临桂县五到达龙胜瓢里,并继续沿大路由南而北向平等推进,在中央红军的左后侧紧紧追赶。十一日晚在距离红军后卫三公里处扎营。

    师长覃连芳野心勃勃,大言不惭的对参谋长夸出海口:“明日一早,部队加快步伐迂回前进,把红匪后卫部队包围歼灭,给我们桂军出口恶气!”

    覃连芳的美梦只做了半个晚上,凌晨三点他就接到命令:“速回!”郁闷的覃师长磨磨蹭蹭的准备着,和其他追击部队电报联系,互相询问发生了嘛事,弄得夜空中的电波乱飞。

    让他想不到的是早上又是连续三道回师金牌,言辞越来越严厉,覃连芳发觉全州一定发生了大事,连忙带着二十四师开拔,昼夜兼程赶往全州,其他桂军追击队也是照此办理。红军部队占领全州的消息,算是彻底震撼了桂系军阀。

    ....

    第七十一章:通道转兵(上)

    敌人频繁的电台联系引起了中央红军军委二局局长曾希圣的注意。小理

    这个曾希圣可是个传奇人物,他是红军时期军委二局的局长,负责对敌军电报的破译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是位无名英雄。据记载,仅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曾希圣领导的团队就先后破译敌人密电数万份之多。尤其在长征中南下贵阳时,曾希圣在危急关头利用掌握的密码冒充蒋介石的电报调开了追敌,使红军避免了不得不在乌江边背水一战的危险境地。叶剑英就说过:“曾希圣不简单,是个可以认识天书的人。”

    为了弄清敌人的行踪,中央二局坚持昼夜二十四小时守听,监听、捕捉敌台的信号。十二月十二日凌晨,突然听到桂军十九师的电台正在与该师设在恭城的留守处电台用明语交谈。

    恭城电台问:“你台在哪里?”师部电台答:“还跟在红匪屁股后面,八点撤兵。”恭城电台又问:“到哪里去?”师部电台答:“回全州。”

    紧接着二局又断断续续收听到几个桂军的电台,内容大同小异,赶往的目的地都是全州。地处湘江边的全州是每一个红军都刻骨铭心的,曾希圣感到桂军突然撤离的动向很重要,马上赶往总部向首长汇报,没想到周副主席和朱老总他们已经出去了。

    中央红军翻过老山界后,沿着大苗山脉前进。红军干部战士严格执行少数民族政策,自觉遵守群众纪律,受到了瑶、苗群众的欢迎,很快顺利地通过了苗岭山区,进入湖南边境。

    十二月十一日,中央红军进至湘桂边界的通道、下乡、长安堡地区,并占领通道城。这时,桂敌在红军左侧后继续跟追。敌第一、第二两兵团已进至城步、绥宁、靖县、黔阳、洪江、芷江等地赶筑碉堡工事。贵州军阀王家烈的部队也配置在锦屏、黎平一线,阻止中央红军西进贵州,企图围歼红军于北出湘西的路上。

    通道城边的山路上,一支长长的队伍正在赶路,他们多数穿着灰布军衣,缀着红领章,戴着有红五星的小八角军帽,身后背着斗笠,脚下穿着草鞋。如果细看就很容易看出,这就是红军中央纵队。小理

    这时候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天空只有几片薄云,国民党军的飞机从凌晨不时出现,在空中盘旋观察,所幸的是这一带山高林密,部队容易隐蔽。

    四处寻找总部首长的曾希圣发现从队伍后面过来两个人,一个骑着红马,一个骑着黑马,警卫员跟在后边。他们一队人停在小路左边,似乎要准备到山路对面。

    骑在红马上的是个中年人,面容消瘦,神情严肃,颔下飘着长须,双眼充满着聪颖、智慧,他就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周恩来。

    骑在黑马上的那个军人,年纪要大一些,象个老农民,满脸都布满皱纹,显得十分结实。他现在的神态虽然也相当严肃,但从他的嘴角,甚至从那些皱纹,都可看出他内心的慈祥。他正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

    两个人的眼神都充满焦急,对红军的前途忧心忡忡,如果红军继续北出湘西,就要再次通过敌人的层层碉堡线,去同五、六倍的敌人决战。这对于经过两个多月连续行军作战、人员折损过半的红军来说,将有招致全军覆灭的危险。

    朱老总看着疲惫的队伍,心情沉闷地说:“洋顾问再这样搞不行了!不到两个月,就损失了五六万人哪!这支部队是我们从井冈山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这样一下子就被敌人搞掉五六万,这真是立业艰难败家易啊!”

    周副主席心情复杂的说:“可是李德同志现在谁的意见都听不进去,就知道一意孤行,现在是不是应当讨论总结一下了?”

    朱老总沉吟着说到:“我和润之他们几个谈过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仅仅讨论和总结还不够,应该追究责任!”

    朱老总的回答,让周副主席突然记起**当年离开宁都会议会场,返回后方时说的话。

    当时内心相当激动的**从容地站起来,跟大家一一握手,还笑着说:“再见了,同志们,你们什么时候需要我来我就来!”

    周副主席难以忘怀当时对**的不公正安排,听着这不多的话,曾使得他十分难受,他就这样怅怅地望着**从祠堂里走出去了。

    今天,他突然想起**真挚的话语,心里想道:“今天红军处在这样的困境之中,是他应该来的时候了!”

    周副主席重重的地点了点头,表情严肃的对朱总司令说:“我觉得是时候同**谈一谈了,大家同心协力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困境!”

    “时机也算是成熟了,我建议立即召开军委扩大会议讨论!”朱老总表示赞同。

    曾希圣挤过快速行进的队伍,来到周副主席面前压低嗓音说:“报告周副主席,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情况。”

    周恩来看看四周,虽然离总部不远,但是狭窄的路上正经过一群挑着物资的队伍,为了不耽误部队行军,他就领头来到路边的一间破房子里,警卫人员迅速四下站好。

    “快谈谈!”周副主席一进屋就说“发现了什么突发情况?”

    “周副主席,今天早上电台监听到桂军追兵全部后撤,目的地都是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

    “全州。”

    “全州?”周恩来开始考虑全州会发生什么事:“注意监听桂军的一切信号,随时向我汇报!”

    “是,我已经通知监听的同志,有新情况就立刻送过来。”曾希圣刚说完,外面传来一阵急骤的脚步声,接着机要科长跑了进来,嘴里连声说:“桂系全州驻军的电报,又是明码电报!”

    周副主席接过电报,看到了让他吃惊疑惑的电文:“李,白二位长官:余为湘纵贺丰,今不吝气力替长官分忧,全州一地今后不用费心,必尽心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桂系军阀兵变?”这是周副主席的脑海里浮起的第一个猜测。

    ....

    第七十二章:通道转兵(中)

    近处的山上突然响起几声枪响,周副主席知道是布置的防空哨示警,忙接过警卫员递过的望远镜向远方观察,不长时间飞机就在上空出现了,行进的队伍纷纷隐敝。小理

    周副主席从望远镜里发现后面山路上却有几个人不急不慢地走着,后面还跟着一匹白马。走在前面的是个高个子,一面走一面和身边的同伴说话,象野外踏春的的文人雅士。他仔细一看前面那个高个子微微驼背的姿势,很象**,就往前走着迎接。

    **和他的警卫员慢慢走过来,他的面容黄瘦,颧骨高耸,明显还带着病容,显得非常疲惫。浑身上下满是灰尘,身后背着一把破雨伞,只有一双眼睛还是炯炯有神。

    两人越来越近,周恩来心里突然升起一种久违的激动。他笑着迎上去,紧紧握着**的手说:“**,你的身体看起来还没好啊!”

    **不在意地笑着说:“身体没大毛病了,主要是睡眠不好。”

    “恩来,倒是你更要注意休息啊!”**关心的劝说着。

    “这里着急,晚上睡不着啊!”周副主席指着自己的脑袋。

    **听见这话心里一动,望了周恩来一眼,却没有说话。又和朱老总打起招呼:“老总,你的身体还好吗?”

    “还是那个样,可是我们红军的身体却不大好呀!”朱德似有所指的回答:“有病就得治呀,不能讳疾忌医!”

    **的眼光一闪,却不好回应,就对旁边的曾希圣说道:“我们的顺风耳又听到蒋介石的私房话了!”

    “不是蒋某人,是桂系军阀有可能发生兵变。”周恩来接过话头:“桂军准备停止追击我军,回撤全州。”

    **眼睛一亮,舒心的笑了:“桂系后院起火了?哪个人这么胆大?”

    “你自己看吧。”周恩来顺手把电报递给他。

    “湘纵贺丰?!湘纵贺丰”**嘴里重复念着电文,心里一个念头突然闪了一下,但没有立刻说话,在心里慢慢肯定自己的看法。小理确定之后他才对着周恩来拱手大笑:“恩来,你这人不厚道啊!明明你派人去造反,却污蔑是人家小诸葛的部下!”

    “什么,是我们红军?不可能啊?”周恩来被这个结果弄懵了,朱老总和曾希圣也呆住了。

    看着一群人惊讶的面孔,**不再卖关子,向大家解释道:“我认为湘纵就是湘江纵队,全文就是湘江纵队贺丰占领了全州!”

    “当事者迷,当事者迷!”周副主席拍着自己的脑袋:“忘记了贺丰的任务,没想到这么快就弄出这么大的动静!”

    朱老总也是喜笑颜开,笑眯眯的说:“是金子在哪儿也会发光,这个伢子硬是要得!”

    “这个明码电报,虽然调动了桂军,但是贺丰就危险了!”思维缜密的周副主席开始担心了:“敌众我寡,形势不妙啊!”

    **被这个消息激励的意气风发,挥着大手说:“别替贺丰担心,这个伢子十岁就会用泡过药的米饭给王佐偷狗吃,他脑袋灵活着呢!”

    想起贺丰一贯的精灵古怪,周恩来也放心了。看着**精神焕发的神情,他觉的现在就该询问一下红军以后的行军方向:“**,我要向你请教定军大计啊。”

    自从**干地方行政工作以后,虽然他还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主席,但许多人已经不这样称呼他了。而周副主席却一直是这样称呼他。

    **摆摆手,谦虚地说道:“我有什么大计,我们讨论讨论还行。”

    周副主席没有客气,直接说出难题:“现在,最要紧的是部队的前进方向,原来计划是与二,六军团会合。但是国民党在湘西已经调集了十几万人马摆下阵势,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怎么办?昨天研究了半夜没有想到办法,今天我是来征求你的意见。”

    “这件事,我反复考虑过多次。”**一边点着烟一边回答:“我的意见是不去湖南!”

    周副主席忙问:“不与二六军团会合,那我们的计划?”

    “敌变我变,放弃原计划!”**斩钉截铁的说:“如果还执行原来的计划,红军就是自投罗网,甚至会有覆灭的危险。因为湘江之战中,敌人之间的矛盾还曾经给我们留下了机会。”

    周副主席深有同感,表示同意:“那么,今后我们应该向哪里进军?”

    **一幅成竹在胸的样子,大手一挥说道:“避实就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向西进军,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

    周副主席考虑了很长时间,表示同意这个建议。他心情振奋的说:“我这就回去同博古同志商量。”

    通道的恭城书院始建于宋崇宁四年,原称“罗蒙书院”,明代改称“罗山书院”,都因书院后的罗蒙山而得名,后毁于火灾,荡然无存。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在原址重建,它坐落在县溪镇东边的一个小丘上,是一座十分壮观的独立房子,要进书院须上几十步石阶。卷舒的飞檐,层叠的阁楼,使整个书院显得很有气势。

    房子的四周是一人多高的青砖院墙,很多古藤攀附墙上,像织就的一张巨大网络。因为这里房间多,军委总司令部便安排驻在这里。

    周副主席回到总司令部,就找到博古商量改变红军前进路线的事。博古也刚刚回来,由于走得匆忙,脸上满是汗水。周副主席倒了一杯水递到博古手里,温和地说:“敌人已经在我们要去的路上布下重兵,博古同志你看是不是考虑改变一下去湘西的行动计划?”

    博古感到有些突然,惊讶的问:“恩来同志,去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合不是你制定的计划吗?”

    周恩来疲惫的脸上掠过一丝苦笑:“博古同志,我不否认是我制定的会合计划。可是现在敌情发生了变化,执行原计划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我们需要改变一下原来的计划!”

    博古也听到很多同志有反对中央红军现在去湘西的意见,他感到有些棘手,沉吟着说:“红军转移到湘鄂川黔之交的二、六军团那里,是原定计划,如果要改变,事关重大,不是我俩就能定下的。”

    “我们是不是通知附近的中央委员来召开一个扩大会议,开会解决?”

    博古举着水杯,沉思了一下点头同意召开军委扩大会议。

    ....

    第七十三章:通道转兵(下)

    得到开会通知的**很快就找到了总部。因为总部门口总架有横七竖八的电话线,夜里常挂着一盏马灯,那是为了夜间送信的通信员容易辨认。现在靠河边的恭城书院门口,一盏挂在树上的马灯已经亮起来了。

    军委扩大会议就在“恭城书院”楼下的一间教室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陆陆续续来到,有领导长征的“三人团”成员:博古、李德、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革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朱德,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中央政治局侯补委员、中革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

    第七个人就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象许多身材高大的人一样,**总有点习惯性的驼背,他紧裹着灰色的棉大衣,是最后一个走进教室的。

    **在长征前患上疟疾到现在还没好利索,他两眼深眍,颧骨比往日显得更高,也许是刚从热被窝里起来,受了冬夜严寒侵袭的缘故,浑身有些发抖。一进屋就跌坐在离他最近的条凳上。

    见开会的人全都来了,周恩来与坐在身边的博古商议了一下,宣布会议开始:“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军委扩大会,请大家就我们红军下一步的去向,谈谈各位的意见。”

    李德摸着一头乱蓬蓬黄发,语调迅速地对大家说:“我坚持执行原来的作战计划,让过追赶我们的敌军,从敌人的后面转向北方,与二,六军团会合,以后就可以依靠湘西的根据地,和二,六军团的部队一起向敌人发起进攻,击败敌人,扩大原来的苏区,大家认为怎么样?”

    会场里一片寂静,没有人发言,大家似乎都在考虑李德的方案。

    博古见有些冷场,就开始询问大家的意见:“这完全是我们的原定计划,大家觉得李德同志的意见怎么样?我看这样也很好,我们与二,六军团会师后可以更有力量与敌人作斗争。”

    周恩来显得有些心事重重,还是强打起精神准备听取大家的发言。

    与会者的座椅围着一张正方形书桌依次摆开,而**坐的那张长条凳被摆在了离会议桌最远的一角,似乎是个旁听者,这与**当时的地位是相称的。他从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对红军重大军事行动已没有发言权。

    **看了一下李德,成竹在胸地说:“红军的目的是前往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但这个战略意图已经基本等于公告天下,那蒋总裁就会从此无动于衷,坐看两大股红军合为一股?”

    李德不屑地看着对方,语气有些不耐烦:“山沟里还能出军事家?”

    “希望同志们心平气和地讨论,大家可以把各种意见都提出来。小理”周恩来站起来认真的对大家说。

    **以调侃的语气说:“本来我是不想多说,但是严峻的现实让我不得不说,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周恩来向**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说:“和二,六军团会师壮大红军力量,这是好事,可是能行的通吗?我们北面有多少敌人,李德同志知道吗?”

    李德睁着一双黄眼珠扭头看着周恩来,意思要周恩来回答。

    周恩来刚要说话,**接着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制定以后的计划,需要先了解敌人的动态,我认为先听一下周围的敌情!”

    周副主席扭头吩咐总部参谋通知军委二局过来汇报监听到的情报。

    曾希圣将这段时间搜集到的全部敌情,详细地讲( 重生之血染的风采 http://www.xlawen.org/kan/371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