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部分阅读
大家听:“军委二局破译了国民党部署截击红军的密电,内容为何健集结了近二十万军队在通道县东面和北面诸县修建碉堡构筑封锁线,防止红军“北窜”。蒋介石电令湘西各部,集中五六倍于“赤匪”之兵力,张网以待,将“匪军”聚歼于北进湘西途中。”
王稼祥在担架上欠起身来,颇为感慨地说:“真没想到,到现在还有人坚持与二六军团会合!”
**笑了笑:“这叫自投罗网!国民党又开始布置一个大口袋,正以五六倍于红军的兵力构筑起四道防御碉堡线,张网以待,请君入瓮。现在就等待红军去钻了!这时的中央红军如按原定计划北上湘西,则正好陷入敌人布下的口袋阵,那将又会是一个比湘江之战还要凄凉的结局。”
周恩来向李德询问道:“李德同志,你认为现在该怎么办?”
李德满脸不忿,眼睛紧紧盯着**大声说道:“不按原计划办,部队准备到哪里去?”
**说:“我们何不来个避实就虚,甩掉眼前的强敌到贵州去?为什么一定要去钻口袋呢?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
王稼祥鼓着掌说:“这样才好嘛!”
周恩来站起来,浓眉下那双大眼深沉地看着大家:“我同意**的建议,我们必须改变方向进贵州,避开敌人的堵截,才能保存我军的实力。”
“墙头草!”洋大人李德生气了,他脑羞成怒的说,“**否定了我们一起制定的作战计划,你周恩来还支持他!”
坐在屋角的**慢言细语地说:“李德同志,计划不如变化快嘛!要随机应变,死搬硬套要不得!”
李德的意见被**的软盾挡回,转而对博古说:“博古同志,也谈谈你的看法吗!”
博古不很情愿地说:“面对敌人的铜墙铁壁,只能先放弃去湘西的计划。”
李德的计划被否定后恼羞成怒的说:“竟然不执行原定计划,你们这些胆小鬼!右倾!全都怕死!”
一贯镇定自若的周恩来,听了李德这番话,把桌子一拍,搁在桌子上的马灯都跳起来,熄灭了,勤务员连忙进来又把灯点上。
**见状也有些激动:“李德同志,注意你的态度。”
刚刚从前方赶来的彭德怀大声说:“要以理服人嘛,不能随便扣大帽子。”
博古尽管自己的意见被会议所否定,这时也对周恩来说:“不要理他(指李德)。”
李德看到大家的态度很认真,他也不好再坚持,只得就坡下驴:“我保留自己的意见,到了贵州后,再开会讨论到底去不去湘西。”
彭德怀看大家情绪不好,就神秘的对大家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侦察人员发现一直紧追在我们屁股后面的桂军今天突然撤军了!”
“开会都开晕了,这件事都忘记说!”周恩来连声说:“据监听电台得知,留在敌后的原十八团团长贺丰率兵解放了桂北全州。”
“我建议立刻派人联系贺丰,在当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博古兴奋的提出建议。
“我就奇怪桂军怎么会无缘无故不追了,原来是这小子占了全州!”彭德怀乐不可支,爽意的笑着说:“三军团出去的人没孬种!”
一军团军团长**也笑着开口说话,听着有些酸溜溜的味道:“贺丰好像是从我们一军团成长起来的,是不是,彭军团长?”
参加会议的人全都哈哈大笑起来,刚才紧张的气氛随即荡然无存了。
与会的大多数领导人,特别是红一军团长**,红三军团长彭德怀坚决支持兵进贵州,经过激烈争论,**西进贵州的正确主张,得到周恩来等与会的大多数人的支持。博古因红军在湘江战役中伤亡重大而感到心情沉重,虽未固执己见,但他还是希望到贵州后仍去和二、六军团会合。最后,通道会议以通过**的正确主张而结束。
会后于当晚十九时半,中革军委向各纵队发出《关于中央红军继续西进的部署》的“万万火急”电令:命令红军继续西进,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
遵此命令,先头部队红二师于十四日攻占贵州边防重镇黎平县城。
历史上称此为“通道转兵”。
....
第七十四章:全州纪事(上)
设在全州县政府大院的独立团团部里,身穿灰色布衣、头戴缀有红五星八角帽的湘江独立团干部战士,进进出出,神色匆忙。
指挥部的大屋正中,摆放着一张长方形桌子,桌面上铺着一张从敌人师部搜到的军用地图,参谋长一手拿着木尺子,一手拿着红铅笔,正俯身在地图上,聚精会神地画着什么。贺丰站在旁边和赵世杰政委小声商量事情,两嘴里叨着烟卷,不时吐出层层的烟雾。
“政委,安民告示贴出去没有?”贺丰想起了这件大事,忙向赵世杰问道。
赵政委把烟摁灭,笑着说:“我们进城时就发现三营已经贴在各处了,而且还派出许多小分队在城内宣传红军政策。”
“老丁这次干得不错!”贺丰赞许的点点头。
说曹操曹操就到,丁福江这时进来汇报:“报告团长,政委:我们这次占领全州民团司令部,缴获了准备送往西延的物资,检查发现有大批雨伞,我觉得独立团每人发一把伞还有富余。”
贺丰一听乐坏了,因为红军作战行军经常露营,有了伞可以简单的遮风避雨。他大声吩咐丁福江:“对我们部队来说一把伞就是一间房啊!赶快把伞每人一把发下去,我们也提高提高福利待遇!”
“团长,什么是福利待遇?”赵世杰疑惑的看着他,贺丰犯了难。他忘记了现在怎么说福利待遇”这个词,正在为难时,参谋长来解围了。
“团长,根据你的想法,作战计划和阵地位置已经制定好了。”邓文国参谋长直起腰,长长出了一口气,开始向贺风诉苦:“累死我了,团长,你该给我安排几个参谋人员了。”
贺丰笑着回答:“这事好办,你从部队里找几个机灵鬼,自己手把手教会他们就行了。”
“邓参谋长可是受过正规参谋专业教育的的文化人!”赵世杰政委急忙介绍道:“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过一年正规的情报参谋课程。回国后在总参谋部工作,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被派到一军团二师任团参谋长,因为多次对中央三人团的反围剿计划提出异议,坚持运动战略战术,结果被撤职关押。”
贺丰心情大好,没想到邓文国是专业的情报参谋,人才啊,不能让他闲着!他当即拍板:“邓参谋长,以后由你主抓独立团的情报工作,还有要立即抽人跟你学习参谋知识。”
不顾邓文国的呲牙裂嘴,宣布立即召开独立团作战会议。等参谋长介绍完作战计划贺丰开始下达命令:
一营负责全州城防务,继续收缴官僚劣绅的财物;
三营立即占领全州南面的钵盂山,借助桂军修建的工事,监视桂军的动向,无论如何坚守两天;
侦察连立即派人进入黄沙河一带侦察敌人的情况,二营随时待命,准备攻占黄沙河。
宣布完命令后,贺丰两手撑在桌子上严肃的询问:“作战任务大家都清楚了,有没有信心完成?”
几个营连长迅速站起来大声回答:“坚决完成任务!”
“好,祝同志们一切顺利!”贺丰说完后宣布散会,干部们鱼贯而出,紧接着独立团的战斗机器快速运转起来。小理
会议刚结束,后勤处处长向政委反映了一个问题:“辎重营的几个挑夫在帮着部队收缴敌人物资时,偷偷地把几十块银元藏在身上溜了。”
“我们战士里面有没有这种情况?”赵世杰听了后神情严肃的问。
后勤处长摇摇头回答:“暂时还没有发现,不过有人向我反映,三营的一个连长用缴获的银元带人到饭店里喝酒。”
赵世杰皱着眉头,感到这是个大麻烦。以后缴获是断不了的,如果再这样混乱执行下去,就可能还会发生意外的情况,当他把这个担心说出时,贺丰也有同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从制度上杜绝这种事发生。”
经过大家商量,决定在独立团团部增设没收征发委员会,有后勤处处长陈丕光兼任主任,在团政治部的指导下开展对土豪劣绅财产的没收分配工作。
所有没收的财物,均由“没委”造册登记,各营连缴获的战利品粮食可以留下,其余物资全部上缴“没委”。统一分发给部队和沿途贫苦群众,保证部队作战行军需要和赈济群众,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
后勤处长受命去组织“没收征发委员会”,贺丰突然想到进城后还没有去看望受伤的战士,连忙叫上政治部主任李建民赶往临时救护所。
两人一起走进伤员病房,对鲁塘战斗中的受伤战士们逐一进行慰问。房间里这些包着脑袋、缠着厚厚纱布的伤员们显然是认出贺团长了,一个个挣扎着站起来,热切地望着团长,神色都很激动。
贺丰默默前行,向每一个处于清醒状态的受伤战士亲切点头,轻声问候着他们的病情,最后他缓缓走到一个躺在床上昏迷的伤员,向身边的医护人员询问他的病情。
一旁的卜丽低声介绍,说这个战士胸部中弹,由于失血过多,已经昏迷了二十几个小时,到现在还没醒。
看着二十几个受伤的战士,贺丰难过地摇摇头,回到团部以后就与政委商量着手筹建战地医院。
独立团撤离兴安把桂军战地医院搬了个净,虽然转进西延山区时丢掉很多大型医疗设备,但是药品和轻便的器材全部留了下来。这次占领全州后药品器械又得到一次补充。可以说独立团设立医院的药品和设备很充足,但是医护人员很少,全团只有一名叫刘新文的医生,是湘江战役时为了掩护伤员被俘的,另外就是十几个临时抽调的战士。
“医生太少,成立医院的条件还不很成熟啊。”政委有些担心的说。
贺丰还是坚持现在就成立医院,他认真的对政委解释:“为了受伤的战士能得到最好的救治,我们的医院需要边战斗,边筹建,逐步充实起来!”
定下成立医院后,两个人又为医院领导的人选犯了愁。唯一的医生听说在军团医院时就不愿干领导,只想研究医术,这次看来也不可能答应。其余的人都是战士,骤然提起来怕不能胜任。
正在为难的时候,突然闯进来的兰花提出了人选:“贺团长,赵政委,我觉得卜丽大姐和刘连琴大姐就能干好!”
....
第七十五章:全州纪事(中)
贺丰眼前一亮,兴奋的说:“对呀,卜丽有一定的医术,在收容队时就负责一个收容分队,救回伤员后她在神仙洞也是干得不错,院长就是她了!”
自己建议得到肯定后,兰花顺势要求自己也到医院干看护,贺丰满口答应:“小丫头立了一功,我不光答应你到医院工作,还可以满足你的一个愿望!”
兰花低着头想了很长时间才吞吞吐吐的说:“我想逛逛全州城,从小这是第一次进城!”
贺丰一听是这么件小事,没考虑就连忙答应下来:“这好办,你如果看中什么东西我出钱给你买下来!”
兰花兴高采烈的离开团部后,贺丰派人把卜丽她俩请来,同政委一起与她们谈话:“卜丽同志,团部决定建立独立团战地医院,有你任院长,刘连琴同志任医院支部书记,党的负责人。”
“除从全团抽调懂医术的人员外,还要设置炊事班、通讯班、担架队。先把战地医院的架子搭起来。”政委在旁边加以补充。
卜丽有些意外,也有些为难的说:“我只是跟着总医院的医生学过一些急救方式,当一个救护人员还行,当院长恐怕干不好。”
“没有人天生什么都会,可以边干边学吗!”贺丰赶忙给她鼓劲:“卜丽同志,我认你为锻炼锻炼,完全可以干个县长专员,何况一个小小院长!”
卜丽一看这种情况就知道是不干不行了,只好答应下来。赵政委还是有些担心,怕卜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工作。
他连忙启发道:“卜丽同志,你认为办好医院的困难有哪些?”
卜丽开始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医生太少;现在的医护人员基本不懂护理工作;各连队临时的卫生员急救方法知道的很少。”
“那你觉的第一步应该先做什么?”贺丰准备考察一下卜丽的工作能力。
卜丽边想边说:“全团医务人员太缺,首先要训练一批看护和卫生员,为每个连队的卫生员配备战场救护的药品和器材。并采取互教、互学的办法,对连队卫生员进行战地救护训练,使他们能正确地和熟练地掌握战场救护技术。”
赵世杰对卜丽的思路进行表扬:“想法很好,这样既提高了连队医务人员的技术,也充实了战地医院。能够很快的初步建成一个能承担全团医疗、急救任务的医院。”
贺丰也觉的这个办法不错,表示同意:“你们可以从部队有文化的青年战士中,挑一些人办训练班,培养看护和卫生员。至于老师不是有桂军医院的医生吗?”
卜丽这才想起贺团长到现在还没让桂军战地医院的几个医生离开,看来是早有打算。她试探的问:“团长,你的意思是让桂军的医生给战士们授课,学习医术?”
“他们闲着也是闲着,权当废物利用!”贺丰拿定主意安排道:“事不宜迟,立刻挑选人员,让他们开始教学。”
“万一他们消极怠工怎么办?”
“好办,告诉那些医生,咱们的战士什么时候学会,他们才能离开!”贺丰很轻松的说:“当然,在教学期间发给他们原来的双倍薪水。”
卜丽两人刚要离开,贺丰又嘱咐道:“你们要时刻做好准备,我们医院的医务人员,随时配合部队行军作战,担任战地救护任务。”
贺丰心里牵挂着三营的警戒阻击任务,等团里事情一了他就匆忙赶往设在城南钵盂山的三营阻击阵地。
贺丰带着三营的营连干部,巡视着阵地。全州县城城南湘江对岸的钵盂山地势险要,山上遍长着碗口粗的松树,料峭朔风裹着灰尘在天地间东窜西奔。
桂军把战壕修建在距山顶不过十米的山腰上,依托山势盘旋延伸,纵横交错,端的是打阻击战的绝佳地形。山脚下布满桂军修建的碉堡,碉堡分里外两层,占地面积约四十来个平方米,高约丈余,墙壁皆系青石块与桂北山区特有的“外婆泥”砌成,牢固异常,墙厚约五十公分,墙壁上的机枪眼黑黝黝的。
寒风笼罩着的战壕里,荷枪实弹的独立团三营的战士们,尽管寒风怒吼,一个个仍然在修理完善工事,每个人都显得精神抖擞神情振奋。
贺丰举着望远镜看向山脚下的三江口,湘江、灌江、万乡河三水在钵盂山下会聚成湘江主流。湘江上游水南村后的山峦上修满了大大小小的碉堡,一个个纵横相连。
贺丰神情肃穆,微侧过脸庞顺着湘江向上游望去,注视着这片红军战士洒过青春无悔、失落无助的热土。他的心中没有了激动或麻木,没有了无奈和徘徊,有的是一种毅力和继续,毕竟那上万红军骨埋异乡荒原野地的遭遇已经改变,忠骨上以后不会是农田菜地,不会年复一年的浸泡在泥水里。
贺丰突然想知道后人会不会给英烈们筑造一面纪念墙?也许忘记忠魂对他们来说真的很容易,就象前世中很多人忘记英烈一样,如果他们认为有必要的话。但是一个民族如果衰败,往往就是从忘却记忆开始的。
“但愿烈士的英魂像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红军英豪!”贺丰心中默默祈祷着,趁人不注意偷偷用袖子擦干不知不觉留下的泪水。
振奋起精神的贺丰仔细的询问部队的兵力布置,不时提出自己的建议:“我认为应该把一半兵力布置在南水村后,依靠碉堡挡住桂军的进攻,钵盂山的兵力不用安排太多,可以倚靠它险要的地势阻击敌人,也可以避免在敌人的优势炮火下损失过大。”
丁福江想了想,表示立即重新布置兵力。
“侦察人员派出去了吗?”贺丰突然问道。
“一接到命令就派出去了。”丁福江回答后看着贺丰又轻声问道:“团长,你说敌人会不会一开始就派重兵来夺回全州?”
贺丰摇摇头,给丁福江分析当前的敌我形势:“桂军的四个师追击我中央红军,离我们最近的敌大部队赶到全州最少需要三天,这三天我们面对的就是敌四十四师和周围的民团。”
“四十四师,手下败将不值得一提!”丁福江一听轻视之心顿起,脸上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
贺丰心中的怒火腾地上来了,轻敌是兵家大忌。没想到丁福江的三营区区五百多人,就敢把敌人的一个师不放在眼里,真不知道他是无畏还是无知!
....
第七十六章:全州纪事(下)
丁福江见团长脸色铁青,知道事情不妙。急忙解释:“团长,我不是轻敌,而是四十四师太不经打了!”
“不经打?你说得轻巧,鲁塘一战,我们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偷袭桂军两个营,结果是什么?伤亡六十多人!”贺丰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丁福江说:“再说新圩一战,我们是攻其不备才占了便宜。你能保证这次还有巧食吃?”
丁福江被说得满脸通红,为自己轻敌的想法感到后怕。贺丰还不想放过他:“投机取巧打了几次胜仗,就觉得老子第一,天下无敌了?你要牢记,骄兵必败!”
丁福江连忙立正站好,做出保证:“团长,请你放心!我一定认真负责,决不再轻视敌人,保证完成阻击任务!”
贺丰却余怒未消,理也不理他,扭头对三营教导员说道:“陈宏同志,我记得你是一军团的团参谋长,对不对?”
陈宏立正报告:“报告团长,原来是团参谋长。”
“我宣布一条命令”贺丰一字一句的说:“从现在起撤销丁福江的三营营长职务,调辎重营任炊事班班长,营长一职有陈宏兼任!”
贺丰说完后,看着目瞪口呆的众人问陈宏:“陈营长,你有没有决心阻击敌人两天?”
陈宏看看身边的丁福江,犹犹豫豫的说:“团长,是不是再给丁营长一次机会?”
贺丰满脸喜色的看着对方,笑眯眯的说出了让陈宏心惊肉跳的一番话:“看来你俩的关系不错嘛,我告诉你陈宏,辎重营还有个司务长的宝座空着!”
“报告团长,保证完成任务!”陈宏慌忙回答后又小心翼翼的请示:“是不是让丁营长打完这一仗再去辎重营报到?”
“那就先把他留在营部当文书。小理”贺丰斜眼瞅着可怜巴巴的丁福江,很久才同意了陈宏的要求。然后走过去拍着丁大文书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同志哥,骄傲轻敌的思想要不得!”
检查完全部兵力布置后,贺丰带着警卫员准备回全州城,临走时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回头问:“陈营长,战士们怎么都不戴钢盔?”
“戴在头上怪重的,大家不想戴,再说没有钢盔也能打败桂军!”
“缴获那么多桂军的钢盔难道是用来煮饭的?它能保护同志们的头部!”贺丰语重心长的说:“保护我们的有生力量,才能更好的打击敌人!”
贺丰叮嘱再三,直到三营的干部战士戴好钢盔,陈宏保证监督执行后才离开钵盂山阵地,赶往枫木山。
连接全州城和桂黄公路的山路通过枫木山下,上游的几条小河也在枫木山下合流成为资江,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观察完工事的修建和火力配置,又听了二营长邓玉山的汇报,贺丰觉的各种准备工作都很完善,特别是二营全营上下对战斗高度重视,战士们边修整工事边商量战斗的方式方法。小理
在交谈中,贺丰重点指出占领枫木山的优越性,公路夹在一山一河中间,而且道路不宽,不利于敌人兵力的展开,只要死死守住枫木山,敌人便无路可进,只能被迫改走他路,这样就达到独立团需要的两天时间。
最后贺丰要求二营再修建一条通往山后的交通壕,在兵力布置上做到前轻后重,前沿阵地上安排少量战士监视敌人,等敌人攻击时部队再从交通壕迅速进入阵地。
二营营长提出,为了以防万一,准备在阵地后面的柿树脚再修建备用的阻击阵地,贺丰同意后准备安排辎重营过来帮忙。
回到全州城后,贺丰刚派人通知完辎重营抽两个连到枫木山一带修筑工事,兰花就兴冲冲的来找贺丰,要求陪她去逛集市,贺丰一想反正工作都安排下去了,自己也想看看三十年代的全州和后世有什么不同,就带上警卫员和兰花准备出去,不料一摸口袋才想起自己身无分文。
“贺大哥,不用给我买东西,只去逛逛就行了!”兰花发现了贺丰的秘密,连忙善解人意的开口劝解。
贺丰苦笑着又回到团部,到后勤处长那里借上钱,同两个小家伙赶往集市。
一走进集市,贺丰就看见大部分商铺都在营业,他感到非常满意,这说明部队的宣传很到位。回头再看兰花,发现小丫头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惊奇的很,摆放的商品让她一会摸摸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还时不时的问贺丰:“这些东西我都能买啊?”
贺丰哈哈大笑,调侃的说道:“随便拿,你喜欢啥就拿啥吧!”兰花一路上千挑万选,只攥到手里一把梳子和一个小镜子,贺丰笑呵呵的付了钱,心里一直感慨:“现在的小姑娘就是朴实啊!”
再往前走看到摆放着很多铁器,有固定椽子用的椽钉、有砍柴用的斧头、还有打石头用的大锤、手锤、钢钎等,总之农家用的铁器几乎一应俱全。
走过卖铁器的,路旁摆的就是竹编和藤编制品了,什么竹筛子,竹篮子,藤编制品的大箩筐、小箩筐等等,贺丰扭头对警卫员说:“石庆,回头通知后勤部门,购买一批铁器和箩筐。”
三个人漫无目的的闲逛着,兰花忽然被前面一阵喧闹声吸引住,她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是个卖针的,别看卖针挣钱不多,但这个人很会招揽生意,只见他一手拿着一个长方形的小木板,一边唱“小小银针明晃晃,好比赵云一杆枪……”,一边向木板上射着银针。
一路上基本没买东西的兰花两眼滴溜溜直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很长时间后她用乞求的眼神看着贺丰:“贺大哥,我能多买些针线吗?”
“小丫头家家的,你买针线干什么?”贺丰觉的奇怪。
兰花两手搅在一起,不好意思的说:“贺大哥,我是见独立团大哥们的衣服都很破烂,想买针和卜丽姐她们给战士缝补缝补衣服。”
“同志们的军服缝补时也很需要针线,没想到兰花这么细心。”贺丰懊恼极了,直怨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里。
他忙对兰花说:“小丫头,你去把他的针线全买下来,再找人给每个战士们准备一个针线包!”
三人闲逛着,贺丰无意中看到不远处一家饭店的门前竖着一个大招牌,从上到下竖写着两行字,左边写的是:“禾花落尽,鲤鱼肥”,右边写着:“文桥名菜醋血鸭”
看着店前的招牌,贺丰想起前世遇到的一件趣事:有次到一退伍战友家做客,战友知道贺丰常念叨全州的醋血鸭,就在家专门做了一盘,结果是让贺丰苦笑不得,战友以为这醋血鸭是像啤酒鸭一样拿醋煮就是了,到最后那混着浓浓醋味的酸鸭让贺丰是难以下咽。其实这醋血鸭说的是血要跟醋混合不让其冻结,用醋血来拌色的。并非是拿醋来煮鸭肉。
带着怀旧的心理,贺丰三个人走进了这家饭店,跑堂的肩上搭着一块毛巾迎上来,一边给他们掸着身上的土,嘴里还不停介绍着店里的饭菜。
贺丰摆摆手让他住嘴,直接告诉他:“文桥胆肝和文桥血鸭、谏禄豆腐各一份。”
慢慢喝着跑堂奉上的姜茶,贺丰感到身上热呼呼的舒坦极了。不长时间就开始上菜,当一盘正宗的醋血鸭端上桌时,一股浓香沁人心脾,让大家食欲大增,入口更是香辣可口,汁味醇厚,让贺丰连呼:“大饱口福!”,不一会,三个人风卷残云般把菜吃的是一干二净,吃完后贺丰还觉的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这时候,饭店掌柜在旁边小心翼翼的问道:“红军长官,小店的饭菜味道可好?”
贺丰情不自禁地说道:“美食的宗旨是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我认为醋血鸭做到了!”
“说得好,字字珠玑!”饭店掌柜夸张的叫起好来:“能否请长官留下墨宝,这个润笔费是不会少的!”
贺丰一听,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其实也怨贺丰佩的手枪,让人一看就是长官。掌柜听说红军长官过来吃饭,就慌了神,怕万一怠慢把饭店给砸了,他左思右想才琢磨出这个送钱免灾的法子来。
想到自己的一笔烂字,贺丰摇着头拒绝道:“我就不献丑了,其实你不用担心,我们红军是保护农民和工商业者的。”
在掌柜的推辞中,贺丰放下饭费后离开饭店,看到兰花两人意犹未尽的样子,贺丰知道他们还没吃饱。二话没说直接领着两人又到了路边的米粉铺坐下,要了三份全州特有的民间风味小吃红油米粉,米粉一吃进嘴里,麻辣感觉立刻从舌根向嘴巴四周伸延开来,让几个人心头热乎,身上冒汗。
钟石庆辣的直咧嘴,却不舍得放下碗,兰花在一边笑得直咳嗽,在火辣火辣的感觉下吃完红油米粉,大家打着饱嗝,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
第七十七章:侦察奇遇(上)
接受命令后,侦察连连长罗金生带着侦察员们立即准备行动,一般侦察人员在执行任务时,都是采取乔装打扮的方式进行活动,这次大家化装成算命的八字先生、走街串巷的小货郎、补锅的小工匠等,编成几个小组分头直插黄沙河一带侦察敌情。
黄沙河镇,位于全州北部,与湖南省永州市交界,湘江穿境而过,将黄沙河镇分成东西两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隅。
桂北的反动民团非常多,几乎每个乡村都有,这些民团虽然不堪一击,但他们不会轻易放过红军的小部队和零星人员,因此,罗金生别出心裁,他带的这个小分队,一律都是桂军的打扮,“小广西”吴炳贵装扮成中校参谋,算是小分队的头头,一路上虽然遇上几次民团武装,都是有惊无险的躲过去了,顺手还替一个小货郎打扮的侦察员避开了敌人的纠缠。中午时分,罗金生的侦察小分队到达黄沙河镇东南边的竹塘村。
在竹塘村村公所里,罗金生了解到镇内还驻有全州民团,他知道贺团长这次还是准备装扮桂军巧夺黄沙河,因此怎样搞定民团也就成为侦察分队的首要任务。他们离开竹塘村后,一边走一边商量着行动方案,不长时间就来到黄沙河镇公所。
门口站岗的团丁老远发现有人过来,急忙把枪一端准备狐假虎威一下,看能不能弄点外快。大摇大摆闯进来的侦察分队到了跟前,他才看清楚这些人身上穿着桂军服装,还都背着着大枪,惊慌失措之下赶忙举手敬礼。
吴炳贵看也不看他,爱理不理地问:“你们镇长在吗?”
团丁惶恐的躬着腰,结结巴巴地回答:“回……回长官的话,在里边!”
就在这时,一个肥头大耳的家伙从里面迎出来,本来就不大的小眼睛现在更是眯成了一条缝,双手作揖点头哈腰地说:“各位长官请进,都请进!鄙人就是这儿的镇长,诸位有什么要求请尽管吩咐。”
吴炳贵站在门口张望着,并没有马上进去,只是轻蔑地瞪了胖镇长一眼,开口问道:“镇长贵姓啊?”
“鄙人贱姓宋,宋江的宋。”胖镇长为了表示出自己对长官的尊敬,特意解释了自己的姓氏。
“敝人是四十四师师部的中校参谋!”吴炳贵大模大样进屋后,做了个个自我介绍,接着命令道,“我们的部队明天一早要来礼送湘军出境,接管防务,师座派我来通知你们立刻准备好房屋和粮食。”
胖镇长刚要回话,坐在吴炳贵身边的另一个广西籍战士紧接着用神秘的口吻说:“宋镇长,我们吴参谋是师座外公家的小表叔,在师里说话很管用的!”
镇长一听急忙让人烧水沏茶,手里拿着烟卷一个劲的往吴炳贵脸前递,嘴里不住的说:“欢迎,热烈欢迎!各位长官赶走湘军,实在是为民除害,除暴安良,劳苦功高,我代表地方父老感恩不尽!”
不敢说话的独立团战士们听了胖镇长那些肉麻的鬼话,再看着他那副奴才相,一群人都想赏给他几个响亮的耳光。
胖镇长刚刚派人到镇上饭店定菜,从外边突然走进来一个穿军服的中年人,一进屋,就满脸带笑朝吴炳贵行了个军礼。
吴炳贵抬头一看,差点把魂吓掉一半,就见这个人又高又瘦整个一麻杆,深深地陷在眼窝里的俩眼无神,塌鼻梁,高颧骨,脸色腊黄没有一点血色,一看就像个吊死鬼!
看到师部高参被吓着了,胖镇长赶紧在一边介绍说:“这位是本镇民团的大队长马丕京。”大伙一听都笑了,这名起的“马屁精”,真逗!
吊死鬼坐下后连忙向长官道歉:“吴高参,真是对不住了,刚才出去抓了几个逃兵,耽误了迎接您的大驾,望您海涵呀!”
吴炳贵觉得奇怪,桂系民团都是当地人,怎么当逃兵?于是他就问道:“马大队长,我们民团也有逃兵?”
“您客气了,您面前我是什么队长,不敢当!如果不嫌弃的话,您可以叫我的名字。”马丕京真成了马屁精,马屁话张嘴就来:“在您老眼里,我就是个小蚂蚁。”
吴炳贵不耐烦的又问道:“别说这些废话,快回答我问你的话!”
“是,是!”马屁精赶忙回答:“报告吴高参,不是民团,是兵站的湘兵!”
罗金生一听来了兴趣,忙对吴炳贵使了个眼色,让他问明实情,看看有没有空子可钻。
“湘军跑了人,你怎么去帮助他们抓人?”吴高参拉着长音问。
马屁精还没有听出不对,媚笑着说:“都是兄弟吗,互相帮一把,不过逃兵就惨了,刚到兵站的军需处长要杀人立威呀!”
看到马屁精还没有觉悟,胖镇长抬腿踢了他一脚,让他住嘴。可惜屁精理解错了,回头对胖镇长喊:“胖子你干啥?不就是怨我没叫你去吗,辛苦费还是老规矩,一人一半!”
“我的妈呀!”胖镇长被惊得三魂出窍,一屁股坐在地上:“你个吊死鬼,这次可叫你害死了!”
没等马屁精回过神来,吴炳贵就冷笑连连:“好啊!二位广西官员,勾结外人,你们想要把广西卖掉求荣啊?”
马屁精急忙点头哈腰的解释:“高参,误会,全是误会!白长官前不久不是讲要精诚团结吗?”
胖镇长在地上干嚎:“吊死鬼,你不知道,现在形势变了,高参来就是赶走这些湘蛮子的!”
这次吊死鬼反应很快,他立马站在吴炳贵面前,神情认真的立正敬礼:“请高参下令,我带弟兄们把他们统统抓起来,一个也不会逃走!”
胖镇长更干脆,扭头进了里屋,不一会用红布包着几根金条出来了,一脸媚笑:“吴高参,本来想你走时再送给你一点礼物,不成敬意。”突然的变化弄晕了吴炳贵,他两眼看着金条不知怎么办好,只得看向罗金生。
罗金生不敢说话,众目睽睽之下也没法示意,着急之下有了主意,他直接走过去接过金条放到吴高参的大皮包里。
看到礼送出去了,胖镇长悬着的心才放下,正好这个时候饭菜送来了,一胖一瘦的哼哈二将忙请侦察员们入席,罗金生瞅人不注意,轻声告诉吴炳贵一些需要办的事情。
到了八仙桌前,侦察员们一看,满满一桌菜又是鸡,又是肉,全是好东西!大伙想到从离开苏区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过这样丰盛的晚饭,更别说吃了!反正是他们剥削的的民脂民膏,不吃白不吃,大家在连长的眼神鼓励下,甩开腮帮子就开始可劲的造。
胖镇长一看就是个吃货,吃了不长时间就吃得满头大汗,还一个劲地给侦察队的同志斟酒递烟,吴炳贵摆手拦住,假装严肃的说非常时期军人不能喝酒。马屁精大队( 重生之血染的风采 http://www.xlawen.org/kan/3716/ )
王稼祥在担架上欠起身来,颇为感慨地说:“真没想到,到现在还有人坚持与二六军团会合!”
**笑了笑:“这叫自投罗网!国民党又开始布置一个大口袋,正以五六倍于红军的兵力构筑起四道防御碉堡线,张网以待,请君入瓮。现在就等待红军去钻了!这时的中央红军如按原定计划北上湘西,则正好陷入敌人布下的口袋阵,那将又会是一个比湘江之战还要凄凉的结局。”
周恩来向李德询问道:“李德同志,你认为现在该怎么办?”
李德满脸不忿,眼睛紧紧盯着**大声说道:“不按原计划办,部队准备到哪里去?”
**说:“我们何不来个避实就虚,甩掉眼前的强敌到贵州去?为什么一定要去钻口袋呢?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
王稼祥鼓着掌说:“这样才好嘛!”
周恩来站起来,浓眉下那双大眼深沉地看着大家:“我同意**的建议,我们必须改变方向进贵州,避开敌人的堵截,才能保存我军的实力。”
“墙头草!”洋大人李德生气了,他脑羞成怒的说,“**否定了我们一起制定的作战计划,你周恩来还支持他!”
坐在屋角的**慢言细语地说:“李德同志,计划不如变化快嘛!要随机应变,死搬硬套要不得!”
李德的意见被**的软盾挡回,转而对博古说:“博古同志,也谈谈你的看法吗!”
博古不很情愿地说:“面对敌人的铜墙铁壁,只能先放弃去湘西的计划。”
李德的计划被否定后恼羞成怒的说:“竟然不执行原定计划,你们这些胆小鬼!右倾!全都怕死!”
一贯镇定自若的周恩来,听了李德这番话,把桌子一拍,搁在桌子上的马灯都跳起来,熄灭了,勤务员连忙进来又把灯点上。
**见状也有些激动:“李德同志,注意你的态度。”
刚刚从前方赶来的彭德怀大声说:“要以理服人嘛,不能随便扣大帽子。”
博古尽管自己的意见被会议所否定,这时也对周恩来说:“不要理他(指李德)。”
李德看到大家的态度很认真,他也不好再坚持,只得就坡下驴:“我保留自己的意见,到了贵州后,再开会讨论到底去不去湘西。”
彭德怀看大家情绪不好,就神秘的对大家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侦察人员发现一直紧追在我们屁股后面的桂军今天突然撤军了!”
“开会都开晕了,这件事都忘记说!”周恩来连声说:“据监听电台得知,留在敌后的原十八团团长贺丰率兵解放了桂北全州。”
“我建议立刻派人联系贺丰,在当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博古兴奋的提出建议。
“我就奇怪桂军怎么会无缘无故不追了,原来是这小子占了全州!”彭德怀乐不可支,爽意的笑着说:“三军团出去的人没孬种!”
一军团军团长**也笑着开口说话,听着有些酸溜溜的味道:“贺丰好像是从我们一军团成长起来的,是不是,彭军团长?”
参加会议的人全都哈哈大笑起来,刚才紧张的气氛随即荡然无存了。
与会的大多数领导人,特别是红一军团长**,红三军团长彭德怀坚决支持兵进贵州,经过激烈争论,**西进贵州的正确主张,得到周恩来等与会的大多数人的支持。博古因红军在湘江战役中伤亡重大而感到心情沉重,虽未固执己见,但他还是希望到贵州后仍去和二、六军团会合。最后,通道会议以通过**的正确主张而结束。
会后于当晚十九时半,中革军委向各纵队发出《关于中央红军继续西进的部署》的“万万火急”电令:命令红军继续西进,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
遵此命令,先头部队红二师于十四日攻占贵州边防重镇黎平县城。
历史上称此为“通道转兵”。
....
第七十四章:全州纪事(上)
设在全州县政府大院的独立团团部里,身穿灰色布衣、头戴缀有红五星八角帽的湘江独立团干部战士,进进出出,神色匆忙。
指挥部的大屋正中,摆放着一张长方形桌子,桌面上铺着一张从敌人师部搜到的军用地图,参谋长一手拿着木尺子,一手拿着红铅笔,正俯身在地图上,聚精会神地画着什么。贺丰站在旁边和赵世杰政委小声商量事情,两嘴里叨着烟卷,不时吐出层层的烟雾。
“政委,安民告示贴出去没有?”贺丰想起了这件大事,忙向赵世杰问道。
赵政委把烟摁灭,笑着说:“我们进城时就发现三营已经贴在各处了,而且还派出许多小分队在城内宣传红军政策。”
“老丁这次干得不错!”贺丰赞许的点点头。
说曹操曹操就到,丁福江这时进来汇报:“报告团长,政委:我们这次占领全州民团司令部,缴获了准备送往西延的物资,检查发现有大批雨伞,我觉得独立团每人发一把伞还有富余。”
贺丰一听乐坏了,因为红军作战行军经常露营,有了伞可以简单的遮风避雨。他大声吩咐丁福江:“对我们部队来说一把伞就是一间房啊!赶快把伞每人一把发下去,我们也提高提高福利待遇!”
“团长,什么是福利待遇?”赵世杰疑惑的看着他,贺丰犯了难。他忘记了现在怎么说福利待遇”这个词,正在为难时,参谋长来解围了。
“团长,根据你的想法,作战计划和阵地位置已经制定好了。”邓文国参谋长直起腰,长长出了一口气,开始向贺风诉苦:“累死我了,团长,你该给我安排几个参谋人员了。”
贺丰笑着回答:“这事好办,你从部队里找几个机灵鬼,自己手把手教会他们就行了。”
“邓参谋长可是受过正规参谋专业教育的的文化人!”赵世杰政委急忙介绍道:“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过一年正规的情报参谋课程。回国后在总参谋部工作,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被派到一军团二师任团参谋长,因为多次对中央三人团的反围剿计划提出异议,坚持运动战略战术,结果被撤职关押。”
贺丰心情大好,没想到邓文国是专业的情报参谋,人才啊,不能让他闲着!他当即拍板:“邓参谋长,以后由你主抓独立团的情报工作,还有要立即抽人跟你学习参谋知识。”
不顾邓文国的呲牙裂嘴,宣布立即召开独立团作战会议。等参谋长介绍完作战计划贺丰开始下达命令:
一营负责全州城防务,继续收缴官僚劣绅的财物;
三营立即占领全州南面的钵盂山,借助桂军修建的工事,监视桂军的动向,无论如何坚守两天;
侦察连立即派人进入黄沙河一带侦察敌人的情况,二营随时待命,准备攻占黄沙河。
宣布完命令后,贺丰两手撑在桌子上严肃的询问:“作战任务大家都清楚了,有没有信心完成?”
几个营连长迅速站起来大声回答:“坚决完成任务!”
“好,祝同志们一切顺利!”贺丰说完后宣布散会,干部们鱼贯而出,紧接着独立团的战斗机器快速运转起来。小理
会议刚结束,后勤处处长向政委反映了一个问题:“辎重营的几个挑夫在帮着部队收缴敌人物资时,偷偷地把几十块银元藏在身上溜了。”
“我们战士里面有没有这种情况?”赵世杰听了后神情严肃的问。
后勤处长摇摇头回答:“暂时还没有发现,不过有人向我反映,三营的一个连长用缴获的银元带人到饭店里喝酒。”
赵世杰皱着眉头,感到这是个大麻烦。以后缴获是断不了的,如果再这样混乱执行下去,就可能还会发生意外的情况,当他把这个担心说出时,贺丰也有同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从制度上杜绝这种事发生。”
经过大家商量,决定在独立团团部增设没收征发委员会,有后勤处处长陈丕光兼任主任,在团政治部的指导下开展对土豪劣绅财产的没收分配工作。
所有没收的财物,均由“没委”造册登记,各营连缴获的战利品粮食可以留下,其余物资全部上缴“没委”。统一分发给部队和沿途贫苦群众,保证部队作战行军需要和赈济群众,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
后勤处长受命去组织“没收征发委员会”,贺丰突然想到进城后还没有去看望受伤的战士,连忙叫上政治部主任李建民赶往临时救护所。
两人一起走进伤员病房,对鲁塘战斗中的受伤战士们逐一进行慰问。房间里这些包着脑袋、缠着厚厚纱布的伤员们显然是认出贺团长了,一个个挣扎着站起来,热切地望着团长,神色都很激动。
贺丰默默前行,向每一个处于清醒状态的受伤战士亲切点头,轻声问候着他们的病情,最后他缓缓走到一个躺在床上昏迷的伤员,向身边的医护人员询问他的病情。
一旁的卜丽低声介绍,说这个战士胸部中弹,由于失血过多,已经昏迷了二十几个小时,到现在还没醒。
看着二十几个受伤的战士,贺丰难过地摇摇头,回到团部以后就与政委商量着手筹建战地医院。
独立团撤离兴安把桂军战地医院搬了个净,虽然转进西延山区时丢掉很多大型医疗设备,但是药品和轻便的器材全部留了下来。这次占领全州后药品器械又得到一次补充。可以说独立团设立医院的药品和设备很充足,但是医护人员很少,全团只有一名叫刘新文的医生,是湘江战役时为了掩护伤员被俘的,另外就是十几个临时抽调的战士。
“医生太少,成立医院的条件还不很成熟啊。”政委有些担心的说。
贺丰还是坚持现在就成立医院,他认真的对政委解释:“为了受伤的战士能得到最好的救治,我们的医院需要边战斗,边筹建,逐步充实起来!”
定下成立医院后,两个人又为医院领导的人选犯了愁。唯一的医生听说在军团医院时就不愿干领导,只想研究医术,这次看来也不可能答应。其余的人都是战士,骤然提起来怕不能胜任。
正在为难的时候,突然闯进来的兰花提出了人选:“贺团长,赵政委,我觉得卜丽大姐和刘连琴大姐就能干好!”
....
第七十五章:全州纪事(中)
贺丰眼前一亮,兴奋的说:“对呀,卜丽有一定的医术,在收容队时就负责一个收容分队,救回伤员后她在神仙洞也是干得不错,院长就是她了!”
自己建议得到肯定后,兰花顺势要求自己也到医院干看护,贺丰满口答应:“小丫头立了一功,我不光答应你到医院工作,还可以满足你的一个愿望!”
兰花低着头想了很长时间才吞吞吐吐的说:“我想逛逛全州城,从小这是第一次进城!”
贺丰一听是这么件小事,没考虑就连忙答应下来:“这好办,你如果看中什么东西我出钱给你买下来!”
兰花兴高采烈的离开团部后,贺丰派人把卜丽她俩请来,同政委一起与她们谈话:“卜丽同志,团部决定建立独立团战地医院,有你任院长,刘连琴同志任医院支部书记,党的负责人。”
“除从全团抽调懂医术的人员外,还要设置炊事班、通讯班、担架队。先把战地医院的架子搭起来。”政委在旁边加以补充。
卜丽有些意外,也有些为难的说:“我只是跟着总医院的医生学过一些急救方式,当一个救护人员还行,当院长恐怕干不好。”
“没有人天生什么都会,可以边干边学吗!”贺丰赶忙给她鼓劲:“卜丽同志,我认你为锻炼锻炼,完全可以干个县长专员,何况一个小小院长!”
卜丽一看这种情况就知道是不干不行了,只好答应下来。赵政委还是有些担心,怕卜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工作。
他连忙启发道:“卜丽同志,你认为办好医院的困难有哪些?”
卜丽开始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医生太少;现在的医护人员基本不懂护理工作;各连队临时的卫生员急救方法知道的很少。”
“那你觉的第一步应该先做什么?”贺丰准备考察一下卜丽的工作能力。
卜丽边想边说:“全团医务人员太缺,首先要训练一批看护和卫生员,为每个连队的卫生员配备战场救护的药品和器材。并采取互教、互学的办法,对连队卫生员进行战地救护训练,使他们能正确地和熟练地掌握战场救护技术。”
赵世杰对卜丽的思路进行表扬:“想法很好,这样既提高了连队医务人员的技术,也充实了战地医院。能够很快的初步建成一个能承担全团医疗、急救任务的医院。”
贺丰也觉的这个办法不错,表示同意:“你们可以从部队有文化的青年战士中,挑一些人办训练班,培养看护和卫生员。至于老师不是有桂军医院的医生吗?”
卜丽这才想起贺团长到现在还没让桂军战地医院的几个医生离开,看来是早有打算。她试探的问:“团长,你的意思是让桂军的医生给战士们授课,学习医术?”
“他们闲着也是闲着,权当废物利用!”贺丰拿定主意安排道:“事不宜迟,立刻挑选人员,让他们开始教学。”
“万一他们消极怠工怎么办?”
“好办,告诉那些医生,咱们的战士什么时候学会,他们才能离开!”贺丰很轻松的说:“当然,在教学期间发给他们原来的双倍薪水。”
卜丽两人刚要离开,贺丰又嘱咐道:“你们要时刻做好准备,我们医院的医务人员,随时配合部队行军作战,担任战地救护任务。”
贺丰心里牵挂着三营的警戒阻击任务,等团里事情一了他就匆忙赶往设在城南钵盂山的三营阻击阵地。
贺丰带着三营的营连干部,巡视着阵地。全州县城城南湘江对岸的钵盂山地势险要,山上遍长着碗口粗的松树,料峭朔风裹着灰尘在天地间东窜西奔。
桂军把战壕修建在距山顶不过十米的山腰上,依托山势盘旋延伸,纵横交错,端的是打阻击战的绝佳地形。山脚下布满桂军修建的碉堡,碉堡分里外两层,占地面积约四十来个平方米,高约丈余,墙壁皆系青石块与桂北山区特有的“外婆泥”砌成,牢固异常,墙厚约五十公分,墙壁上的机枪眼黑黝黝的。
寒风笼罩着的战壕里,荷枪实弹的独立团三营的战士们,尽管寒风怒吼,一个个仍然在修理完善工事,每个人都显得精神抖擞神情振奋。
贺丰举着望远镜看向山脚下的三江口,湘江、灌江、万乡河三水在钵盂山下会聚成湘江主流。湘江上游水南村后的山峦上修满了大大小小的碉堡,一个个纵横相连。
贺丰神情肃穆,微侧过脸庞顺着湘江向上游望去,注视着这片红军战士洒过青春无悔、失落无助的热土。他的心中没有了激动或麻木,没有了无奈和徘徊,有的是一种毅力和继续,毕竟那上万红军骨埋异乡荒原野地的遭遇已经改变,忠骨上以后不会是农田菜地,不会年复一年的浸泡在泥水里。
贺丰突然想知道后人会不会给英烈们筑造一面纪念墙?也许忘记忠魂对他们来说真的很容易,就象前世中很多人忘记英烈一样,如果他们认为有必要的话。但是一个民族如果衰败,往往就是从忘却记忆开始的。
“但愿烈士的英魂像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红军英豪!”贺丰心中默默祈祷着,趁人不注意偷偷用袖子擦干不知不觉留下的泪水。
振奋起精神的贺丰仔细的询问部队的兵力布置,不时提出自己的建议:“我认为应该把一半兵力布置在南水村后,依靠碉堡挡住桂军的进攻,钵盂山的兵力不用安排太多,可以倚靠它险要的地势阻击敌人,也可以避免在敌人的优势炮火下损失过大。”
丁福江想了想,表示立即重新布置兵力。
“侦察人员派出去了吗?”贺丰突然问道。
“一接到命令就派出去了。”丁福江回答后看着贺丰又轻声问道:“团长,你说敌人会不会一开始就派重兵来夺回全州?”
贺丰摇摇头,给丁福江分析当前的敌我形势:“桂军的四个师追击我中央红军,离我们最近的敌大部队赶到全州最少需要三天,这三天我们面对的就是敌四十四师和周围的民团。”
“四十四师,手下败将不值得一提!”丁福江一听轻视之心顿起,脸上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
贺丰心中的怒火腾地上来了,轻敌是兵家大忌。没想到丁福江的三营区区五百多人,就敢把敌人的一个师不放在眼里,真不知道他是无畏还是无知!
....
第七十六章:全州纪事(下)
丁福江见团长脸色铁青,知道事情不妙。急忙解释:“团长,我不是轻敌,而是四十四师太不经打了!”
“不经打?你说得轻巧,鲁塘一战,我们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偷袭桂军两个营,结果是什么?伤亡六十多人!”贺丰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丁福江说:“再说新圩一战,我们是攻其不备才占了便宜。你能保证这次还有巧食吃?”
丁福江被说得满脸通红,为自己轻敌的想法感到后怕。贺丰还不想放过他:“投机取巧打了几次胜仗,就觉得老子第一,天下无敌了?你要牢记,骄兵必败!”
丁福江连忙立正站好,做出保证:“团长,请你放心!我一定认真负责,决不再轻视敌人,保证完成阻击任务!”
贺丰却余怒未消,理也不理他,扭头对三营教导员说道:“陈宏同志,我记得你是一军团的团参谋长,对不对?”
陈宏立正报告:“报告团长,原来是团参谋长。”
“我宣布一条命令”贺丰一字一句的说:“从现在起撤销丁福江的三营营长职务,调辎重营任炊事班班长,营长一职有陈宏兼任!”
贺丰说完后,看着目瞪口呆的众人问陈宏:“陈营长,你有没有决心阻击敌人两天?”
陈宏看看身边的丁福江,犹犹豫豫的说:“团长,是不是再给丁营长一次机会?”
贺丰满脸喜色的看着对方,笑眯眯的说出了让陈宏心惊肉跳的一番话:“看来你俩的关系不错嘛,我告诉你陈宏,辎重营还有个司务长的宝座空着!”
“报告团长,保证完成任务!”陈宏慌忙回答后又小心翼翼的请示:“是不是让丁营长打完这一仗再去辎重营报到?”
“那就先把他留在营部当文书。小理”贺丰斜眼瞅着可怜巴巴的丁福江,很久才同意了陈宏的要求。然后走过去拍着丁大文书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同志哥,骄傲轻敌的思想要不得!”
检查完全部兵力布置后,贺丰带着警卫员准备回全州城,临走时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回头问:“陈营长,战士们怎么都不戴钢盔?”
“戴在头上怪重的,大家不想戴,再说没有钢盔也能打败桂军!”
“缴获那么多桂军的钢盔难道是用来煮饭的?它能保护同志们的头部!”贺丰语重心长的说:“保护我们的有生力量,才能更好的打击敌人!”
贺丰叮嘱再三,直到三营的干部战士戴好钢盔,陈宏保证监督执行后才离开钵盂山阵地,赶往枫木山。
连接全州城和桂黄公路的山路通过枫木山下,上游的几条小河也在枫木山下合流成为资江,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观察完工事的修建和火力配置,又听了二营长邓玉山的汇报,贺丰觉的各种准备工作都很完善,特别是二营全营上下对战斗高度重视,战士们边修整工事边商量战斗的方式方法。小理
在交谈中,贺丰重点指出占领枫木山的优越性,公路夹在一山一河中间,而且道路不宽,不利于敌人兵力的展开,只要死死守住枫木山,敌人便无路可进,只能被迫改走他路,这样就达到独立团需要的两天时间。
最后贺丰要求二营再修建一条通往山后的交通壕,在兵力布置上做到前轻后重,前沿阵地上安排少量战士监视敌人,等敌人攻击时部队再从交通壕迅速进入阵地。
二营营长提出,为了以防万一,准备在阵地后面的柿树脚再修建备用的阻击阵地,贺丰同意后准备安排辎重营过来帮忙。
回到全州城后,贺丰刚派人通知完辎重营抽两个连到枫木山一带修筑工事,兰花就兴冲冲的来找贺丰,要求陪她去逛集市,贺丰一想反正工作都安排下去了,自己也想看看三十年代的全州和后世有什么不同,就带上警卫员和兰花准备出去,不料一摸口袋才想起自己身无分文。
“贺大哥,不用给我买东西,只去逛逛就行了!”兰花发现了贺丰的秘密,连忙善解人意的开口劝解。
贺丰苦笑着又回到团部,到后勤处长那里借上钱,同两个小家伙赶往集市。
一走进集市,贺丰就看见大部分商铺都在营业,他感到非常满意,这说明部队的宣传很到位。回头再看兰花,发现小丫头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惊奇的很,摆放的商品让她一会摸摸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还时不时的问贺丰:“这些东西我都能买啊?”
贺丰哈哈大笑,调侃的说道:“随便拿,你喜欢啥就拿啥吧!”兰花一路上千挑万选,只攥到手里一把梳子和一个小镜子,贺丰笑呵呵的付了钱,心里一直感慨:“现在的小姑娘就是朴实啊!”
再往前走看到摆放着很多铁器,有固定椽子用的椽钉、有砍柴用的斧头、还有打石头用的大锤、手锤、钢钎等,总之农家用的铁器几乎一应俱全。
走过卖铁器的,路旁摆的就是竹编和藤编制品了,什么竹筛子,竹篮子,藤编制品的大箩筐、小箩筐等等,贺丰扭头对警卫员说:“石庆,回头通知后勤部门,购买一批铁器和箩筐。”
三个人漫无目的的闲逛着,兰花忽然被前面一阵喧闹声吸引住,她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是个卖针的,别看卖针挣钱不多,但这个人很会招揽生意,只见他一手拿着一个长方形的小木板,一边唱“小小银针明晃晃,好比赵云一杆枪……”,一边向木板上射着银针。
一路上基本没买东西的兰花两眼滴溜溜直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很长时间后她用乞求的眼神看着贺丰:“贺大哥,我能多买些针线吗?”
“小丫头家家的,你买针线干什么?”贺丰觉的奇怪。
兰花两手搅在一起,不好意思的说:“贺大哥,我是见独立团大哥们的衣服都很破烂,想买针和卜丽姐她们给战士缝补缝补衣服。”
“同志们的军服缝补时也很需要针线,没想到兰花这么细心。”贺丰懊恼极了,直怨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里。
他忙对兰花说:“小丫头,你去把他的针线全买下来,再找人给每个战士们准备一个针线包!”
三人闲逛着,贺丰无意中看到不远处一家饭店的门前竖着一个大招牌,从上到下竖写着两行字,左边写的是:“禾花落尽,鲤鱼肥”,右边写着:“文桥名菜醋血鸭”
看着店前的招牌,贺丰想起前世遇到的一件趣事:有次到一退伍战友家做客,战友知道贺丰常念叨全州的醋血鸭,就在家专门做了一盘,结果是让贺丰苦笑不得,战友以为这醋血鸭是像啤酒鸭一样拿醋煮就是了,到最后那混着浓浓醋味的酸鸭让贺丰是难以下咽。其实这醋血鸭说的是血要跟醋混合不让其冻结,用醋血来拌色的。并非是拿醋来煮鸭肉。
带着怀旧的心理,贺丰三个人走进了这家饭店,跑堂的肩上搭着一块毛巾迎上来,一边给他们掸着身上的土,嘴里还不停介绍着店里的饭菜。
贺丰摆摆手让他住嘴,直接告诉他:“文桥胆肝和文桥血鸭、谏禄豆腐各一份。”
慢慢喝着跑堂奉上的姜茶,贺丰感到身上热呼呼的舒坦极了。不长时间就开始上菜,当一盘正宗的醋血鸭端上桌时,一股浓香沁人心脾,让大家食欲大增,入口更是香辣可口,汁味醇厚,让贺丰连呼:“大饱口福!”,不一会,三个人风卷残云般把菜吃的是一干二净,吃完后贺丰还觉的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这时候,饭店掌柜在旁边小心翼翼的问道:“红军长官,小店的饭菜味道可好?”
贺丰情不自禁地说道:“美食的宗旨是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我认为醋血鸭做到了!”
“说得好,字字珠玑!”饭店掌柜夸张的叫起好来:“能否请长官留下墨宝,这个润笔费是不会少的!”
贺丰一听,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其实也怨贺丰佩的手枪,让人一看就是长官。掌柜听说红军长官过来吃饭,就慌了神,怕万一怠慢把饭店给砸了,他左思右想才琢磨出这个送钱免灾的法子来。
想到自己的一笔烂字,贺丰摇着头拒绝道:“我就不献丑了,其实你不用担心,我们红军是保护农民和工商业者的。”
在掌柜的推辞中,贺丰放下饭费后离开饭店,看到兰花两人意犹未尽的样子,贺丰知道他们还没吃饱。二话没说直接领着两人又到了路边的米粉铺坐下,要了三份全州特有的民间风味小吃红油米粉,米粉一吃进嘴里,麻辣感觉立刻从舌根向嘴巴四周伸延开来,让几个人心头热乎,身上冒汗。
钟石庆辣的直咧嘴,却不舍得放下碗,兰花在一边笑得直咳嗽,在火辣火辣的感觉下吃完红油米粉,大家打着饱嗝,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
第七十七章:侦察奇遇(上)
接受命令后,侦察连连长罗金生带着侦察员们立即准备行动,一般侦察人员在执行任务时,都是采取乔装打扮的方式进行活动,这次大家化装成算命的八字先生、走街串巷的小货郎、补锅的小工匠等,编成几个小组分头直插黄沙河一带侦察敌情。
黄沙河镇,位于全州北部,与湖南省永州市交界,湘江穿境而过,将黄沙河镇分成东西两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隅。
桂北的反动民团非常多,几乎每个乡村都有,这些民团虽然不堪一击,但他们不会轻易放过红军的小部队和零星人员,因此,罗金生别出心裁,他带的这个小分队,一律都是桂军的打扮,“小广西”吴炳贵装扮成中校参谋,算是小分队的头头,一路上虽然遇上几次民团武装,都是有惊无险的躲过去了,顺手还替一个小货郎打扮的侦察员避开了敌人的纠缠。中午时分,罗金生的侦察小分队到达黄沙河镇东南边的竹塘村。
在竹塘村村公所里,罗金生了解到镇内还驻有全州民团,他知道贺团长这次还是准备装扮桂军巧夺黄沙河,因此怎样搞定民团也就成为侦察分队的首要任务。他们离开竹塘村后,一边走一边商量着行动方案,不长时间就来到黄沙河镇公所。
门口站岗的团丁老远发现有人过来,急忙把枪一端准备狐假虎威一下,看能不能弄点外快。大摇大摆闯进来的侦察分队到了跟前,他才看清楚这些人身上穿着桂军服装,还都背着着大枪,惊慌失措之下赶忙举手敬礼。
吴炳贵看也不看他,爱理不理地问:“你们镇长在吗?”
团丁惶恐的躬着腰,结结巴巴地回答:“回……回长官的话,在里边!”
就在这时,一个肥头大耳的家伙从里面迎出来,本来就不大的小眼睛现在更是眯成了一条缝,双手作揖点头哈腰地说:“各位长官请进,都请进!鄙人就是这儿的镇长,诸位有什么要求请尽管吩咐。”
吴炳贵站在门口张望着,并没有马上进去,只是轻蔑地瞪了胖镇长一眼,开口问道:“镇长贵姓啊?”
“鄙人贱姓宋,宋江的宋。”胖镇长为了表示出自己对长官的尊敬,特意解释了自己的姓氏。
“敝人是四十四师师部的中校参谋!”吴炳贵大模大样进屋后,做了个个自我介绍,接着命令道,“我们的部队明天一早要来礼送湘军出境,接管防务,师座派我来通知你们立刻准备好房屋和粮食。”
胖镇长刚要回话,坐在吴炳贵身边的另一个广西籍战士紧接着用神秘的口吻说:“宋镇长,我们吴参谋是师座外公家的小表叔,在师里说话很管用的!”
镇长一听急忙让人烧水沏茶,手里拿着烟卷一个劲的往吴炳贵脸前递,嘴里不住的说:“欢迎,热烈欢迎!各位长官赶走湘军,实在是为民除害,除暴安良,劳苦功高,我代表地方父老感恩不尽!”
不敢说话的独立团战士们听了胖镇长那些肉麻的鬼话,再看着他那副奴才相,一群人都想赏给他几个响亮的耳光。
胖镇长刚刚派人到镇上饭店定菜,从外边突然走进来一个穿军服的中年人,一进屋,就满脸带笑朝吴炳贵行了个军礼。
吴炳贵抬头一看,差点把魂吓掉一半,就见这个人又高又瘦整个一麻杆,深深地陷在眼窝里的俩眼无神,塌鼻梁,高颧骨,脸色腊黄没有一点血色,一看就像个吊死鬼!
看到师部高参被吓着了,胖镇长赶紧在一边介绍说:“这位是本镇民团的大队长马丕京。”大伙一听都笑了,这名起的“马屁精”,真逗!
吊死鬼坐下后连忙向长官道歉:“吴高参,真是对不住了,刚才出去抓了几个逃兵,耽误了迎接您的大驾,望您海涵呀!”
吴炳贵觉得奇怪,桂系民团都是当地人,怎么当逃兵?于是他就问道:“马大队长,我们民团也有逃兵?”
“您客气了,您面前我是什么队长,不敢当!如果不嫌弃的话,您可以叫我的名字。”马丕京真成了马屁精,马屁话张嘴就来:“在您老眼里,我就是个小蚂蚁。”
吴炳贵不耐烦的又问道:“别说这些废话,快回答我问你的话!”
“是,是!”马屁精赶忙回答:“报告吴高参,不是民团,是兵站的湘兵!”
罗金生一听来了兴趣,忙对吴炳贵使了个眼色,让他问明实情,看看有没有空子可钻。
“湘军跑了人,你怎么去帮助他们抓人?”吴高参拉着长音问。
马屁精还没有听出不对,媚笑着说:“都是兄弟吗,互相帮一把,不过逃兵就惨了,刚到兵站的军需处长要杀人立威呀!”
看到马屁精还没有觉悟,胖镇长抬腿踢了他一脚,让他住嘴。可惜屁精理解错了,回头对胖镇长喊:“胖子你干啥?不就是怨我没叫你去吗,辛苦费还是老规矩,一人一半!”
“我的妈呀!”胖镇长被惊得三魂出窍,一屁股坐在地上:“你个吊死鬼,这次可叫你害死了!”
没等马屁精回过神来,吴炳贵就冷笑连连:“好啊!二位广西官员,勾结外人,你们想要把广西卖掉求荣啊?”
马屁精急忙点头哈腰的解释:“高参,误会,全是误会!白长官前不久不是讲要精诚团结吗?”
胖镇长在地上干嚎:“吊死鬼,你不知道,现在形势变了,高参来就是赶走这些湘蛮子的!”
这次吊死鬼反应很快,他立马站在吴炳贵面前,神情认真的立正敬礼:“请高参下令,我带弟兄们把他们统统抓起来,一个也不会逃走!”
胖镇长更干脆,扭头进了里屋,不一会用红布包着几根金条出来了,一脸媚笑:“吴高参,本来想你走时再送给你一点礼物,不成敬意。”突然的变化弄晕了吴炳贵,他两眼看着金条不知怎么办好,只得看向罗金生。
罗金生不敢说话,众目睽睽之下也没法示意,着急之下有了主意,他直接走过去接过金条放到吴高参的大皮包里。
看到礼送出去了,胖镇长悬着的心才放下,正好这个时候饭菜送来了,一胖一瘦的哼哈二将忙请侦察员们入席,罗金生瞅人不注意,轻声告诉吴炳贵一些需要办的事情。
到了八仙桌前,侦察员们一看,满满一桌菜又是鸡,又是肉,全是好东西!大伙想到从离开苏区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过这样丰盛的晚饭,更别说吃了!反正是他们剥削的的民脂民膏,不吃白不吃,大家在连长的眼神鼓励下,甩开腮帮子就开始可劲的造。
胖镇长一看就是个吃货,吃了不长时间就吃得满头大汗,还一个劲地给侦察队的同志斟酒递烟,吴炳贵摆手拦住,假装严肃的说非常时期军人不能喝酒。马屁精大队( 重生之血染的风采 http://www.xlawen.org/kan/3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