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英雄谱 > 三国英雄谱 第 11 部分阅读

第 11 部分阅读

    ,让张宁继续依偎在自己怀里。

    可能是因为冷的缘故,张宁在睡梦中紧紧的搂住高云,半个身子都伏到了高云身上。

    高云轻轻的为张宁脱掉鞋袜,把被子尽量裹紧些。功夫不大,张宁的小脸就变得红扑扑的了,躺在高云怀里香甜的进入了梦乡。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加入收藏】!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三五回:三爷的重击

    高云知道,黄巾军虽然军势浩大,但是钱粮却十分短缺。程远志此次之所以率领重兵侵犯幽州,目的正是为了涿郡官仓里丰厚的钱粮辎重,可以说是志在必得。

    所以高云推断,黄巾军虽然暂时撤退,但是很快就会再回来,也就是说真正的大战还在后面。因此,高云虽然十分疲劳,但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怕自己起不来,临睡前就嘱咐守门卫士,早早喊醒他。

    第二天,天还没亮,守门卫士便在门外叫道:“主公,四更过半了”。

    “喔”,高云一个激灵坐了起来,却忘了张宁还爬在他身上,这一下倒把她给惊醒了。

    “哎呀!”小张宁一看眼前情景,“噌”一下推开高云,脸颊瞬间羞的通红,双手抱在胸前,羞赧的说道:“高大哥,你...你...我们...”。

    “啊?我们怎么了?”高云被张宁弄的一头雾水,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哎呀~”小张宁撒娇似的扭了扭身子,头也不敢抬,羞赧的说道:“你...你怎么还问我啊,你....你昨晚上把我纳了啊...“。

    ”啊!?”高云这下可听明白了。高云知道“纳”这个字在这个时代大概就是占有的意思,小张宁说“你把我纳了”,那意思就是“你把我睡了”。

    高云腾一下跳到地上,连忙摆手解释:“没、没、没,丫头,你可别误会啊,昨天晚上我们不过是睡在一起而已,什么都没做过!”

    “嗯~~大哥你还说,羞死人了”。

    高云这不解释还好,一解释更把“罪名”做实了,小张宁羞的一头扎进被子里,再也不肯出来。

    “我嘞个去!”高云急得捶胸顿足,不知道该怎么跟张宁解释。但这会儿他也顾不上这些了,因为他预感黄巾军今天一定会来攻城,所以早传令下去,五更郡衙点将。

    高云本来就没脱衣服睡觉,三下五除二穿上战靴、披了斗篷,快步奔出房门。

    听高云出去了,小张宁才从被子里钻出来,依旧双手捂住双眼,“咯咯”的笑个不停。

    约近五更,天色刚刚方亮,众将纷纷赶到郡衙,向高云报到。

    高云刚点卯完毕,就见堂外匆匆忙忙跑上来一名巡哨兵,来到堂上,单膝跪地,冲高云道:“报!启禀主公,贼将程远志率领大队黄巾兵正奔我处而来,现距离东门已不足十里”。

    “来的好!”高云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众将准备迎敌!”

    “是!”众将早就憋着劲呢,一听高云号令,呼啦一下都站了起来,摩拳擦掌准备厮杀。

    “校尉大人且慢!”刘备一听高云要迎战,急忙站了起来。

    “嗯?!”高云扭头盯住刘备,双眼中带着十足的霸气和威严,“玄德为何阻我行令?”

    刘备跟高于的目光一接,顿时心中一禀,暗道:“好重的煞气!”,禁不住咽了一口唾沫,强稳住心神,说道:“在下岂敢阻校尉大人的军令,只是在下心中有所顾虑,不得不向大人禀明,还望校尉大人恕罪”。

    “喔,那你且说说看”。

    “遵命,如校尉大人所见,黄巾军四万之众,声势浩大,更有那贼将程远志、邓茂极其骁勇,难以匹敌。大人的‘虎威军’虽然勇勇善战,但毕竟只有万人。如果出城与贼兵交战,大人纵然获胜,也难免有所损伤。如今黄巾贼兵多粮少,利在急战;而我军依托涿郡官仓,粮草丰足。在下以为,不如坚守城池,勿与交战,不消旬日,那黄巾贼军必然粮尽而退,届时大人再出兵追袭,必获全胜”。

    刘备这番话多少让高云有点儿惊讶,他一直觉得刘备不过是个只会蛊惑人心的“传销之王”,却没想到他能有这样的见解,可见这个刘备还是有过人之处的。

    刘备这些建议单就军事而言是正确的,就目前的形式也确实是最合理的策略。这些兵法高云自然不可能不明白,但是他并不打算采用刘备的建议。

    因为一来高云没把程远志那些乌合之众放在眼里;二来高云知道,一旦程远志粮草短缺又无法攻下涿县,那他必然会从周边的地域劫掠。周边的都是些墙低池窄、兵少粮缺的小城,根本无力抵御黄巾军的进攻,如此一来周遭的百姓必然要遭殃。

    但是高云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得罪刘备,因为他也不知道这个刘备以后会是个什么角色,如果这个时候仅仅因为一句话而为自己树敌,那实在是太不明智了。

    所以高云并没有呵斥刘备,只是淡淡的说道:“兵临城下,岂能不战,玄德勿再多言,须知阻碍军令,其罪不小”。

    “呃,是”,刘备赶忙拱手谢罪,退到一边,心里暗想:“我以为你高云是个审时度势的英雄豪杰,没想到却和邹靖是一路货色,你自愿去损兵折将,与我何干!等你见了那程远志,自然知道厉害!”

    高云可没心思注意他这些小动作,继续传令道:“云长听令”。

    “末将在!”

    “命你带领本部人马,去南城门以内埋伏,听我中军炮响,出南门转东,奇袭敌军左翼”。

    “得令!”关羽接过将令,大步流星走出堂外,自和周仓去安排人马。

    高云又道:“孝甫听令”。

    “末将在”。

    “命你率领本部人马,往北城门以内埋伏,以我中军炮响为号,出北门转东,攻击敌军右翼”。

    “高顺遵命!”

    “幼平”。

    “在“。

    “你带领本部‘佐卫一营’人马,我再从‘刀牌营’拨给你一千精兵,留守城池,不得擅自出战”。

    “是”。

    这三路人马分拨已定,高云站起身来,从随从手里绰过“一字斩军刀”,沉声道:“翼德、曼成!”

    “在!!”

    “你二人各点本部人马,随我出城迎敌!”

    “是!!”

    刘备看完高云调兵遣将,在一旁也是暗暗吃惊,心说:“人都说虎威校尉高云极善用兵,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但你以区区数千兵马就想抵挡四万黄巾大军,未免也太过托大了,我且到敌楼上看你如何取胜”。

    高云分拨完毕,带领三千兵马出东门,背城列阵。张飞率“刀牌营”一千勇士在左、李典带“佐卫二营”在右,一千“步弓营”射手分列两厢,各持“高云弩”压住阵脚。

    功夫不大,就见漫山遍野的黄巾军奔袭而来,远远望去只见人马驳杂、旗帜凌乱,行止之间毫无章法。

    李典见黄巾军已经近在眼前,在马上一抱拳,对高云说道:“主公,李典自追随主公以来寸功未立,实感有愧主公器重。今日之战,请主公让李典出阵”。

    “唉~!不行、不行、不行”,张飞早就等着上阵呢,一听李典这话,头摇的和波浪鼓似的,“俺老张早就手痒的不行了,这头一阵,非让俺去不可”。

    “三将军,你在‘虎威军’中早已是声名赫赫,何必还要跟李典争这一阵呢”。

    “那不行!俺非打不可!”

    高云一看这俩人为出阵争吵起来,赶忙一摆手,笑道:“你俩别争了,这黄巾军漫山遍野,你们还怕打不够嘛。这第一阵就让翼德出战,后面的由曼成一人承担”。

    “好!”

    “多谢主公成全!”高云的安排显然让张飞和李典都很满意。

    程远志带着数万乱糟糟的黄巾军,在高云对面站住阵脚,扭头对邓茂说道:“人都说‘虎威军’如何如何厉害,原来就这点儿人马啊,哈哈,还不够你我兄弟塞牙缝的呢”。

    “大哥说的太对了,今天定要灭了这‘虎威军’!大哥稍待,俺先去杀他一两个敌将,灭一灭他们的胆气”。

    “恩,兄弟还是要小心点儿啊”。

    “放心吧大哥,官兵都是窝囊废,你就等着给俺庆功吧”。

    这程远志和邓茂自从黄巾起义一来就在一起作战,跟官兵交战大小数十次,从没遇到过对手。在他们看来官兵里根本没有厉害角色,所以才这么不可一世。

    “高云小儿,快给我滚出来受死!别让大爷等急”。邓茂一来到阵前就破口大骂,气焰极其嚣张。

    “直娘贼!该死!”张飞一听邓茂骂高云,气的肺都快炸了,也不等高云将令,一拍乌骓马,风一样的冲了出去,直奔邓茂。

    邓茂见张飞奔来,依旧满脸傲慢,撇着嘴问道:“来将何人?本大爷刀下不杀无名小卒,你先...”。

    “呜!!”邓茂话还没说完,张飞驰纵乌骓马已经奔到面前,双手攥住蛇矛末端,冲着邓茂头顶就抡了下去。

    “嘭!”蛇矛强大的压力,把邓茂坐骑的四蹄都钉进了土里,地下的尘土“呼”的一下在邓茂四周冲向空中。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谁都不知道那飞扬的尘土里发生了什么。

    “呃!!”随着尘土落下,两军阵中同时传来一片惊呼。

    邓茂仍旧坐在马上,两只手里各拿着一段被砸断的刀杆,脖子上空无一物,零碎的脑壳散落在周围。

    “砰!”那马四腿一弯,翻到在地,耳朵、鼻孔、眼窝、嘴巴里都在往外窜血。

    “呸!不堪一击”。张飞冷哼一声,调转乌骓马,回归本阵。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加入收藏】!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三六回:怒魄

    涿县被黄巾兵劫掠的场面曾经让高云暴走,在他满腔愤怒的斩杀城内黄巾兵的时候,高云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似乎感觉到在他的“一字斩军刀”上附着了一股奇怪的力量。似乎在他的刀锋接触到目标以前,目标就已经被这附着在刀上的力量切开了。

    当时高云因为被杀意充斥着,也就没太在意,只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但是今天他看到张飞以强大的冲击力秒杀邓茂的时候,他心里的那种感觉又觉醒了。高云分明能感觉到,张飞的蛇矛上附带的强大破坏力,这种破坏力就如同科幻剧里那些冲击波一样强悍。

    正式因为这种力量才让张飞这一击产生了不可想象的破坏力,如果单纯是蛇矛的攻击,那即便是张飞的力量再大,也不可能把邓茂的头击的粉碎,甚至通过邓茂的身体震碎了马的内脏。

    这种感觉让高云想起一件事来,在这个身体的记忆里阅读过一本古书,书中说人的体内都有一种潜藏的力量,这种力量叫做杀气。极少数天赋高超的人可以感觉到这种气息,如果再加以强力训练的话,就能让这种杀气形成力量,书中把这种力量叫做“怒魄”,意思就是因为气息的聚集而把心中的杀气具象化,从而形成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产生真实作用的巨大力量。

    “这会不会就是气功呢?真正的远古气功?”高云在心里产生这样的疑惑,因为他在后世确实见到过许多会气功的奇人异士。但那些曾经令高云惊讶的超能力,跟眼前的这种力量相比就太微不足道了,或者说那都只不过是气功绝迹后残存的皮毛而已。

    据古书上记载,因为人和人本身天赋高低、性格、生长环境等因素存在差别,所以这种力量被不同的人使用又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高云目前为止除了他自己以外只在三个人身上见过这种力量,一个是张飞、一个是关羽,还一个是李典。

    而以高云的观察,这三个人的“怒魄”确实是各不相同的。关羽在战周仓的时候曾经使用过“怒魄”,数刀之间就让周仓手足无措。

    关羽是一个极度自信的人,他在自己出招的时候就认定这一招必然会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他在练习刀法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将这种意志灌输到了自己的身体和大刀里。久而久之,关羽的这种意志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怒魄”,那就是“冲撞”,这种冲撞会为关羽的攻击荡开所有障碍,从而让关羽的每一击都无法阻挡。

    张飞是个直率而又爆裂的性格,他从来不会掩饰自己的能力,几乎每次出招,他都会毫不保留的使用自己的“怒魄”,所以高云对于张飞的怒魄的感觉也最清晰。张飞素来以勇猛著称,他每一次出击都渴望给予对手毁灭性的重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极度夸张的“怒魄”——“破坏!”。这种难以想象的破坏力让张飞的攻击无坚不摧。

    相对于关羽和张飞的怒魄来说,李典的能力似乎更为内敛。在高云的记忆中,李典只有在日前瞬间秒杀十名黄巾兵的时候使用过怒魄。高云感觉李典的怒魄似乎并不是提升攻击强度的,而是一种扭曲攻击轨道的力量。这种扭曲使李典可以在任意角度、任意距离发动随心所欲的攻击。

    所以,李典的怒魄应该是“引导”。这种“引导”不但让李典可以在所有不可能的状况下发出各种不可能的攻击,而且似乎还能让他的身体永远保持平衡。

    深刻感受了这种力量之后,高云也就明白了自己所拥有的“怒魄”是什么了,那就是“锋利”。或许是因为自己一直以来太过于专注“一字斩军刀”的锋利,练招的时候心里总是想着快速的斩断目标,不知不觉中这种意识就形成了自己的怒魄。

    这让高云非常的兴奋,虽然自己目前还不能像关羽他们那样随心所欲的驾驭这种能力,但是至少他知道自己是有这种绝顶天赋的,只要努力练习,一定会完全掌握这种强大的力量的。

    “怒魄”的力量虽然很夸张,但是除了本身也拥有这种能力的人之外,其他人是感觉不到这种力量的。所以邓茂才敢于去拦截张飞无坚不摧的一击,这种拦截在高云和李典看来是那样的愚蠢,无异于自寻死路。

    李典禁不住冷笑一声,不屑的说道:“三将军的怒击你也敢挡,真是不知死活”。

    张飞拨马回到本阵,现场一片寂静,除了高云和李典之外,所有人都被张飞这一击惊的目瞪口呆。

    刘备在敌楼上被唬的大张着嘴巴都快合不上了。在他看来邓茂是那样的骁勇强悍,但是张飞竟然只用了一击,就将他连人带马毙在枪下。

    “这!这!怎么可能!?”刘备实在无法想象,世间竟然会有这样强大的武将。“我要是能有这样的武将该多好......”。

    “三将军成此大功,李典岂能落后!主公稍坐,末将去去就来!”李典说罢,一拍胯下马,箭一样冲了出去,直奔敌阵主帅程远志。

    程远志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喊道:“杀!都给我冲!”

    黄巾兵见来的不是张飞,又看高云只有三千人,胆气稍微涨了一些,各自呐喊连天的冲了上来,想要围攻李典。

    “点炮!”高云一声令下,跟着震天动地一声响。关羽和高顺在南北两门内听见讯号各自起兵,奔出城门。

    李典眼见漫山遍野的黄巾军冲自己本来,心中丝毫没有退意,反而策动战马,向前狂奔。

    “挡我者死!”李典一声怒吼,纵马杀入敌群。三尖两刃镔铁刀在他手中如同一支生花妙笔,随着马蹄的奔跑,划出一道曲折连环的光芒,光芒过处,血溅如雨。这就是李典的能力,诡异而又没有丝毫间断的攻击。

    乌压成群的黄巾兵围困着李典,却没有一个能活着走进他身边三尺之内。成排成排的在李典身后倒下,恐惧再次席卷了这些黄巾兵,瞬间功夫,在李典和程远志之间闪开一条通道。

    “放箭!”张飞一声怒吼。

    一千名严阵以待的“步弓营”战士同时扣动扳机,“嗖!嗖!”疾驰的箭矢如同暴风骤雨一样袭向狂奔而来的黄巾军。

    “放!”

    “放!”

    张飞接连下令,奔流不息的箭雨,一波接一波的飞出,所有黄巾军都停住了脚步,那成片的尸体告诉他们,前方将是地狱之门。

    程远志从来没打过败仗,在他以往的作战中,只要他一声令下,所有人都会呐喊着冲上去,然后把对方赶尽杀绝。

    突然看到自己的兵士这样的恐惧,程远志不知所措了。但他知道,这时候自己一定不能撤,否则大军马上就会散掉。

    “好在不是那个使蛇矛的”。程远志看着已经杀到自己面前的李典,心里暗暗庆幸。

    “看刀!”李典早看出程远志骑的那匹黄马是宝马良驹,恐怕他一旦逃跑自己追不上,所以在距离程远志还有近十步的时候,便两腿猛然用力,身体腾空飞跃,三尖刀直指程远志前胸。

    “找死!”程远志眼看李典在空中飞过来,心里暗暗高兴,把大铁枪往前一通,就等着李典自己撞到枪上。

    “嘡!”半空中一声脆响,程远志大枪应声脱手而飞。

    “不好!”程远志登时一惊,他做梦也想不到,李典竟然能在悬空的状况下,中途变招,将自己铁枪挑飞。急忙一带丝缰,想要纵马逃窜。

    “噗!”程远志突然觉得胸前一凉,低头就看见李典那柄三尖刀插在自己胸膛里。

    “呃!”血从程远志嘴角里流出来,他到死都没想明白,李典是怎样在挑飞他铁枪的同时,又把刀插进自己前胸的。

    “起!!”李典左手抓住程远志那匹战马的缰绳,右膀陡然发力,将程远志挑在空中。

    “闪开了!”李典怒吼一声,纵马回阵。

    数万黄巾军就那样一动不动的看着,看着李典骑着程远志的战马、挑着程远志的尸体,没有一个人敢靠近一步。

    “噗通!”李典回到阵前,把程远志尸体往地上一甩,冲高云一抱拳,说道:“李典侥幸斩获贼首,向主公交令”。

    “好!曼成果然骁勇,万军阵中取其主帅,如探囊取物一般!此战头功,非曼成莫属啊,哈哈”。高云豪气干云,哈哈大笑。

    “好你个李曼成,撇下俺在这里守护大哥,你倒独自跑去抢了这程远志的驴头,下回俺老张可不上你这当了,俺也等着去挑大个儿的,哈哈”,张飞煞有介事的数落李典。

    “三将军这话说的,当初可是你自愿去打头阵的,这须怨不得俺”,李典笑道。

    那一众黄巾军看着倒在高云马前的主将,一个个手足无措,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一齐惊呼道:“程将军被杀了!大将军被杀了!兄弟们快跑吧!”

    呼啦一下,这些黄巾军开始四散逃窜。

    就在这时,大地传来一阵阵轰鸣,巨大的声响似乎要震开地面。

    “杀!!”伴随着一声怒吼,两千精锐骑兵从南面杀来,直冲黄巾军左翼。当先一员大将,手提青龙偃月刀,猛虎一般冲入敌阵,青龙刀横劈竖砍、大起大落,强大的冲撞如同飓风一样,把那些黄巾军的尸体卷的横空乱飞。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加入收藏】!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三七回:诡斩将胯透骨龙

    “放箭!放箭!”

    高顺一边挥舞着鎏金凤嘴刀,一边下令。三千名“飞弩营”的神箭手瞬间成倒八字阵型往两侧散开,呼啸的箭矢形成的黑幕迅速扩大,黄巾兵的哀嚎此起彼伏,成片成片的尸体倒在地上。

    “冲击!”关羽横扫一刀卷飞五六个黄巾兵,跟着青龙刀一招,下令“锐骑营”列阵突袭。传令兵一听关羽号令,赶紧举起两面绿色三角旗,交叉摆动两次。两千精骑一见旗令顿时变了阵势,后队骑兵分两支从外围绕过前队,借助强大的速度优势猛冲敌群;前队骑兵各自掉转马头,分两支往后奔驰,划一个大弧绕回来,形成第二波强大的冲击。

    “杀!”高云见关羽和高顺已经从两翼杀到,“一字斩军刀”往空中一招,夸下“雪麒麟”当先冲向敌阵。张飞、李典在左右仅仅跟随,三千“虎威军”战士咆哮着冲向黄巾军。

    强大的战斗力瞬间让这些黄巾兵丧失了斗志,除了已经逃掉的,所有人都跪在地上向“虎威军”乞降。

    虽然高云目睹了涿县被黄巾军破坏的景象,但高云知道那些爆裂之徒不过是黄巾军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数黄巾兵的本性还是善良的,他们不过是实在不堪忍受压迫才揭竿而起的。

    高云的唯一志向就是解救天下的苦难苍生,对于这些原本就是受害者的黄巾兵高云是充满同情和怜悯的,所以高云自然也就准许了他们的投降。

    这一战“虎威军”共斩敌一万有余,俘获近两万人,缴获器械、马匹、钱粮、辎重三百余车。

    回到涿县,高云命主簿一一记录众将士功劳。李典一人一骑独闯敌阵,斩获程远志首级,录为头功,加升为司马千人,赏利刃百口。此外高云还把程远志那匹黄马给了李典,这可把李典高兴坏了。古代的战将没有不懂马、不爱马的,李典早就看出这匹黄马是日行千里的良驹,心中喜欢,但又不好意思向高云开口。这下高云遂了他的心愿,李典怎么能不心花怒放呢。

    高云有这个身体里超级百科全书般的记忆,相马这种技巧自然不在话下,高云早看出这匹黄马就是传说中的黄骠马,又称“透骨龙”,是难得一见的宝马良驹。以李典出神鬼莫测的斩技,再配上这黄骠马的速度,绝对是如虎添翼。所以高云才物尽其用,把黄骠马给了李典。

    当夜,高云传令在营中大摆宴席,犒赏三军。这一战,“虎威军”以少胜多,大获全胜,且无一人阵亡。强大的战斗力深深的震撼了刘备,他无心去参加庆功宴,独自一个人在深夜的走廊里徘徊,心想:“兵不在多而在于精,‘虎威军’当之无愧啊!日后若是与他们遭遇…实在太可怕了,高云这个人将来一定不可限量,我一定要多多注意他才行……”。

    其实高云也没参加庆功宴,他心里惦记着张虏和张宁,担心他们兄妹受到这样的打击承受不住。入夜之后,高云悄悄的出了军营,他虽然无心参加庆功宴,但他也不想扫了兄弟们的兴致。为了不惊动别人,高云也就没有骑马,而是步行出了营门,转而往北,径奔张虏家的方向。

    “大哥”,胡同口响起关羽的声音,紧接着张飞、李典、高顺、周泰、周仓也都陆续从黑影里走了出来。

    “你们怎么在这里?”高云看着站在面前的众兄弟有点儿吃惊。

    “大哥,你这是去张虏兄弟家吧,俺们在这儿等你多时了”关羽神情凝重的说道。

    “是啊大哥,张虏也是俺老张的兄弟,大哥你怎么好不带俺老张去!”

    “好”,高云点了点头,很平静的说道:“走吧”。

    众将跟在高云身后,一路上各自默然,没有一人说话。

    到了张府门口,门丁见是高云来了,赶忙接着,毕恭毕敬的说道:“不知校尉大人驾到,有失远迎,小的这就去禀报家主”。

    “不,死者为大,勿要惊动”,高云阻止了门丁,带领众将静静的进了前厅。

    张虏和张宁正在厅上为双亲守灵,突然见高云和众将到来,兄妹俩不仅有些惊讶,泪眼婆娑的站起来迎接。

    “大哥、众位哥哥,你们怎么……”。

    高云看到张虏和张宁满脸的憔悴心里也很感伤,拍了拍兄妹俩的肩膀,黯然的说道:“人死不能复生,你们也要节哀顺变。众兄弟与你情同手足,你的父母也如同是兄弟们的爹娘,大家今天来就是想着送两位老人一程”。

    高云说完,转身走到一旁放家什的案边,抓过白布,一条一条的扯下来,又逐一给众将系在头上。

    系完孝布,高云焚上三支香,拜在灵前,冲张世干夫妇的牌位说道:“小侄高云特来拜祭世伯、伯母,愿二老一路走好。至于张虏兄弟和张宁妹子,请二老放心,只要我高云在世一日,绝不让他兄妹二人有任何差池。也望请二老在天之灵佑护他兄妹二人,使他兄妹永免厄难”。

    高云拜罢,把香插进香炉,转身在张虏对首坐下。其余众将也都轮流拜祭,依次坐到高云下首。众人各自垂首,遥寄哀悼。

    张虏此时的心情是百感交集,且痛且感,痛的是双亲遭厄惨死、感的是众兄弟深情厚谊。张虏知道众将白天都经历了大战厮杀,个个都很疲惫,哪里忍心让大家这样陪自己守灵。约计过了一刻钟光景,张虏便站起身来,冲众将躬身道:“主公、众位哥哥,哥哥们白天在阵前厮杀,鞍马劳顿整日。现在再在这里陪俺守灵,实在让俺心里不安。小弟已经让府下收拾卧房,哥哥都去歇息吧,明天或许还有战士要哥哥们上阵呢”。

    “贼人已经剿灭,兄弟不用担心。大家今晚来就是要送二老一程,也好让二老宽心西去,张虏兄弟不要再劝了”。高云低着头说道。

    “这....”,张虏看众将低头默哀的神情,知道劝也没有用,只好坐了回去。

    高云和众将一直这样坐着,整整一夜没有一人说话。

    第二天,高云又宽慰了张虏和张宁一番,带领众将返回郡衙。眼见随军府库官已经将战后事务料理妥善,所获物资也已装载停当,高云便令高顺和张飞两人率领各自所部兵马解压黄巾俘虏和缴获辎重先回逎县。

    刘备是干瞪眼没办法,一来这仗本来就是人家“虎威军”打的;二来他也不敢阻拦高云,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所有俘虏和物资都被高顺和张飞运走。

    发付高顺和张飞去后,高云带领关羽、李典、周泰、周仓并三营四千兵马继续驻守涿县,等候邹靖回来。

    五日之后,张世干夫妇的头七,高云便带领众将再到张府拜祭。送走亡人之后,张虏和张宁便安排小宴,招待高云和众家将领。正在席间,突然有派出去寻找邹靖的小校前来向高云报告,说邹靖回来了。

    “噢?”高云微微一怔,接着露出一丝笑意,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对那小校说道:“好!你速回郡衙,把这封书文放到大堂官案上”。

    “是!”小校接过文书,一溜烟的返回县衙,把文书放在大堂的官案上,怕被风刮掉,又用砚台压住一角。

    “大哥你这是?”关羽不知道高云是什么用意。

    “云长先不必问,稍后你自然知道”,高云微微一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邹靖与幽州太守刘焉私交不错,弃城之后怕朝廷降罪,便躲到了刘焉处,派人探听涿郡情况。在得知虎威校尉高云率领“虎威军”斩杀程远志、剿除黄巾军之后,邹靖欣喜若狂,觉得自己有救了。告别了刘焉,连夜赶回涿郡。

    刘备早就听到消息,赶忙出城迎接邹靖。

    “哈哈,虎威校尉高大人何在啊?我得好好谢谢他啊!”邹靖兴高采烈的说道。

    刘备在一旁拱手回道:“回禀主公,‘虎威军’战将张虏的双亲被黄金贼害死,今天头七,高大人及‘虎威军’众将都往张府吊唁了,主公不妨先回郡衙等候”。

    “恩恩“,邹靖连连点头,说道:“也好,咱们就去堂上等他”。

    邹靖可能是太高兴了,一边走一边说道:“这次多亏玄德请来救兵,才让涿郡转危为安,本公即加封你为佐令史之职!”

    “多谢主公器重”,刘备说话的语气很淡然,因为他知道邹靖是个反复无常的人,而且十分小气。一会若是他知道了府库被“虎威军”又吃又用的,还不定这话算不算数呢。

    但是邹靖似乎丝毫没感觉出来,一脸赞叹的说道:“这高云还真是厉害,竟然能杀败程远志五万大军。玄德,你可知‘虎威军’此战折损多少啊?”

    “回主公,‘虎威军’未折一人一骑,只有少数兵卒负伤”。

    “什么?!”邹靖顿时被惊的瞠目结舌,“他...他们...未折一人一骑?!他‘虎威军’究竟有多少人马?”

    邹靖这反映似乎在刘备意料之中,因为他早已经受惊过了,所以才很平静的回答道:“回主公,‘虎威军’今次来应援我处的兵马共有一万,除守城兵马两千,实际参战兵马为八千”。

    “八千!!?”邹靖差点从马上掉下来,“八千打五万??!还不折一人一骑?!全歼敌军?!枭获贼首?!”

    “是的,主公”,看着邹靖越瞪越大的眼珠子,刘备依旧回答的很淡然。

    “这...怎么可能...”,邹靖心底不禁升起一丝凉意,冷汗从额头上冒了出来,“这也太可怕了...,可千万不能跟这个高云起冲突啊...”。邹靖在心里默默念叨。

    邹靖带着满腹的惊叹走进涿郡郡衙,看着自己熟悉的官厅,邹靖心情平和了不少,快步走上正位。

    “哈哈,还是这里舒服啊!咦?这是.......?”邹靖笑到一半,突然看见了案上的文书,见上面有“捷报”二字,邹靖赶忙凑近仔细观瞧。

    这一瞧不要紧,把邹靖唬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加入收藏】!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三八回:一字千金

    看完放在案上的高云写的捷报,邹靖汗都下来了。

    高云这份捷报是先报给张让的,捷报里不但写了高云带兵援救涿县,全歼程远志部的情况。而且还把邹靖带兵不利,折损官兵一万,独自弃城逃跑的事写了个明明白白。

    邹靖和刘焉交厚,早听说高云的校尉之职是张让求汉灵帝给封的。就凭这一点就能知道,高云在张让那里说话是管用的。

    如果这封捷报传到张让那里,轻说也得办邹靖个渎职之罪,重了说不定就能让他脑袋搬家。邹靖哪能不怕,急得在大堂上来回走柳。

    走了半晌,见高云还不回来,邹靖耐不住了,对刘备说道:“玄德,你去请虎威校尉高大人来,就说我有要事与他相商”。

    “刘备遵命”。

    这一切高云早就成竹在胸,坐在张虏家里,就等着邹靖派人来请呢。一见刘备气喘吁吁的跑来,高云心里一乐,站起来,故作惊讶的说道:“玄德?你怎么来了?”

    刘备见高云惊讶的神色,心里冷笑一声,暗说:“以你高云的足智多谋,你会不知道邹靖已经回府?那邹靖坐卧不宁必是拜你所赐,你坐在这里不回去,故意等我来请,想必是别有所图吧……”。

    但是刘备并不知道邹靖为什么惊慌失措,所以他更猜不出高云到底要图什么,当下只好先不动声色的冲高云一拱手,毕恭毕敬的说道:“回大人话,我家邹大人回来了,并有要事要与高大人相商,特命在下前来敦请”。

    “噢?邹大人回来了?哎呀!呵呵,这邹大人真是去的快,来的也快啊”。

    高云这是故意揶揄邹靖,意在观察刘备的反应。没想到刘备丝毫不露声色,只是毕恭毕敬的说道:“还请高大人一行”。

    “好,既然如此,我稍做收拾,玄德且先行一步,回去报知你主,就说本公随后就到”。

    “是,刘备现行告退”。

    看刘备转身走了,高云心里暗想:“这个刘备丝毫不维护邹靖,看来他在邹靖这里也不过是暂时栖身,果然是个有野心的,不得不防”。

    “来人”,高云转身叫来一名心腹小校,低声吩咐道:“你速回大营,把主簿官给我叫来”。

    “遵命”,小校转身急行而去。

    功夫不大,一个身材消瘦的中年男子乘马奔来,到得高云面前,翻身下马向高云行礼。

    “属下龚灿拜见主公”。来人正是高云的主簿官,名叫龚灿。这龚灿本也是士族出身,只因家道中落,成了流亡祈生的难民。在逃难到逎县之后被孙斌发现,孙斌觉得这个人心思缜密、才思敏捷且为人忠厚,便向高云举荐此人。高云跟他谈论之后,也觉得很满意,便提拔他做了主簿。

    “不必多礼”,高云叫住龚灿,又低声问道:“日前我嘱咐你的事情可曾准备妥善?”

    龚灿听得高云此问,从怀中掏出一个册子,双手递到高云面前,说道:“回主公,一切已经按照主公吩咐准备停当,逐条记录在此,请主公过目”。

    高云摆摆手说道:“不用了,龚先生处事谨慎,我自然放心。先生把帐册带好,随我一同去往郡衙,见到邹靖之后,一切按计行事”。

    “属下( 三国英雄谱 http://www.xlawen.org/kan/372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