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英雄谱 > 三国英雄谱 第 32 部分阅读

第 32 部分阅读

    道高云究竟有什么办法,但却都坚信高云一定是有好办法,所以也就不再多问,辞别高云和莎琳娜,各自回帐休息。

    邹穹所料不差,皇甫嵩领大队人马经平原往东,果然直取厌次。皇甫嵩也担心高云抢道,于路令探马哨探,听说高云在渤海停住,全军休整,心里一万分的不解,在马上不停的琢磨:“高云究竟何意?莫非有诈?……我且先占了厌次,看他究竟如何施为”。

    想到这里,皇甫嵩催动马蹄,领军急行,约近日中,便到厌次城西门。

    皇甫嵩见城上一个人都没有,静悄悄的,心中大为疑惑,命手下令兵道:“速去叫门!”

    “是!”

    传令兵奉命来到城下,往上喊道:“皇甫将军到此!速开城门!”

    话音未落,就听城头上一声梆子响,伏兵尽起,四墙立起大旗,“虎威军”三个大字随风招展。

    皇甫嵩心下一惊,就见西门打开,吊桥落下,一票彪军出城列阵,阵前捧出一员大将,丹凤眼、卧蚕眉、髯长过腹,头顶青金盔、身罩青金甲、手中青龙刀、胯下骅骝马,背后将字旗上书六个大字:“神武将军关羽”。

    皇甫嵩惊的差点从马上掉下来,一时间手足无措,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关羽催动跨下马,来到阵前,青龙刀一指皇甫嵩,沉声道:“皇甫将军意欲何往?”

    皇甫嵩勉强定了定心神,大声道:“本公乃冀州刺史,厌次乃是本公治下,本公前来巡视,乃理所当然。汝乃下邳官吏,却擅自领兵取城,罪不可赦!本公劝汝速速弃城投降,或可免去一死!”

    “哼!”关羽冷哼一声,喝皇甫嵩道:“无耻匹夫!欲待瞒谁!?我大哥临行之前早已料到此着,故而嘱咐关某,善保厌次,以侯大军归程。汝受命之时,某便知你必来此处,早已于昨晚取了城池。汝若识相时,速速回去,吾不斩汝!如若执迷,叫尔等刀下做鬼!”

    “好个狂妄匹夫!气煞我也!何人出阵去斩关羽!?”皇甫嵩气的暴跳如雷,觉得关羽太目中无人了。

    皇甫嵩话音一落,手下一员骁将,名唤成桥,应声道:“末将去斩此狂徒!”

    说罢,一拍跨下马,挺枪直取关羽。

    关羽按住坐骑,双目微闭,提刀以待,侯那成桥近前,猛然两眼圆睁,大喝一声,举刀劈下。

    成桥惊慌,急忙抬枪相迎。两刃相交,就听“当!”的一声,成桥铁枪脱手坠落,心下大骇,还没来得及躲避,青龙刀已到面前,“咔嚓!”一声剁开面门,成桥翻身落马。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一百一十九回:灵帝驾崩

    关羽一合斩了成桥,抖擞神威,拍马舞刀直取皇甫嵩。皇甫嵩惧怕关羽骁勇,不敢应战,拨马退入阵内。

    周仓在军前略阵,看见关羽大胜,冲动敌军阵脚,急忙舞动令旗,挥军向前掩杀。五千锐骑营勇士各自奋勇,杀向官军本阵。

    皇甫嵩退到阵中,心神方定,刚要传令迎敌,就听虎威军阵内一声炮响,左右两侧山坳里杀出两票彪军。

    左一路领军大将高顺,率五千飞弩营兵马,奇袭官军右翼;右一路领军大将廖化,率督运营五千兵马,突击官军左翼。

    三路大军奋勇争先,杀声震地,如波翻浪涌一般,席卷而至。

    皇甫嵩见有埋伏,心下大惊,情知中计,大喝道:“速退!”

    所谓兵败如山倒,数万官兵顿时溃不成军,蜂拥而逃。

    关羽、高顺、廖化三路兵马自后掩杀,追出五里以外,方才鸣金收兵,剿杀降服者不计其数。

    皇甫嵩一路败逃十余里,方才收住兵马,正要稍作喘息,猛然望见大后方浓烟滚滚,皇甫嵩顿时大惊失色,险些掉下马来。

    后军是随军的粮草辎重,皇甫嵩哪能不急,刚要派人前去打探,就见一队败逃的押粮兵马远远跑来。

    皇甫嵩一看这些败兵,个个都是灰头土脸,满身的败相,心里顿时凉了半截,急忙问道:“后军究竟出了何事!?”

    那几个小卒噗通跪倒,哭道:“启禀将军,后军遭遇埋伏,粮草被烧,我等死命突出,来报将军知道”。

    “什么!!?”皇甫嵩惊的瞠目结舌,坐在马上说不出话来。

    原来关羽探知皇甫嵩领军往东之后,就已经料定了官军的行军路线,所以早就让李典在外围埋伏,趁皇甫嵩前军跟自己交战的时候,李典便突袭了皇甫嵩的粮草辎重。

    皇甫嵩听了败军回报,心急如焚,急忙领前队兵马赶回后军。此时李典兵马早已经撤离,皇甫嵩看着眼前的景象,半晌无语。粮草辎重大半被烧、后军兵马折损大半、三员领军大将两死一伤。

    皇甫嵩呆了半晌,摇头叹息,黯然的说了俩字,“撤军”。众官军将领没有一个说话的,默不作声的跟着皇甫嵩,垂头丧气的往安平撤退。

    一路上皇甫嵩叹息不止,自己本来还打算跟高云一决高下呢。结果连高云的人影都没见着,就被关羽一战杀的大败亏输,这个结果实在让他难以接受。想想自己戎马半生,经历大小战阵无数,如今却败在“虎威军”一员上将手里,不禁让皇甫嵩黯然伤神。想起临行前卢植劝阻自己的那封书信,皇甫嵩仰天长叹,默道:“悔不听卢子干之言,以至今日之败,‘虎威军’不可敌也……”。

    也难怪皇甫嵩觉得抬不起头来,因为这时候关羽还名不见经传,而皇甫嵩却是名声赫赫的人物,这反差实在太大。要是皇甫嵩知道关二爷后来的声望,那就不会觉得丢脸了,因为败给武圣关云长实在没有什么丢人的。

    关羽汇合了李典,知道皇甫嵩粮草尽失,已经无法再战,也就收兵回城,并不去追赶,只等候高云大军到来。

    高云这时候儿还在渤海没动呢,直到收到了关羽送来的战报,才传令开拔。

    “虎威军”众文武听了这个消息,全都惊的目瞪口呆,仿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连赵云都惊讶不已,忍不住问高云道:“大哥真天神也!大哥究竟是如何算定皇甫嵩会往厌次截击我军?又是何时让二哥出兵破敌的?小弟实在想不明白,望大哥告知”。

    众文武也都早憋得不行了,听到赵云开口,全都一齐跟着追问。

    高云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非仙非圣,又岂能料到那皇甫嵩会有此一着啊?然而为将之道,未曾出兵,便应先思退路。我大军冲州撞府,千里奔袭,朝中必然震动,难保不会有人领兵拦截,岂能不早作防范啊?厌次乃我军回程所必经之路,如若被截,其害不浅。故而我自离北海之时,便暗中差人告知云长,叫他领兵屯扎东莞,善保我军退路。云长乃智勇足备之将,必知厌次乃咽喉之地。皇甫嵩取道平原,云长岂能不防,必于暗中排兵,出其不意而击之。云长乃世之虎将,皇甫嵩虽负盛名,却绝非云长敌手。故而我才按兵不动,实乃坐观云长成功也。有云长在彼,我等自然高枕无忧矣”。

    众人听了高云这番陈述,一个个恍然大悟,无不抚掌赞叹,惊讶道:“主公神鬼莫测之机,人所不及也!”

    高云哑然失笑,说道:“此皆云长之功也,皇甫嵩领兵多年,善晓兵机,若非云长文武双全,绝难取胜”。

    众人连连称是,张飞更是乐的嘴都合不拢了,哈哈大笑道:“俺二哥真好本事,此番天下皆知二哥大名矣!”

    张飞这番话说的一点都不夸张,关羽从此算是一战成名了,朝野上下全都沸腾了,皇甫嵩是当朝屈指可数的大将,那用兵能力是公认的。这下竟然败在“虎威军”一员上将手里,而且是一战就被杀的再无还手之力,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最吃惊的要数何进了,他实在想不到皇甫嵩在“虎威军”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不禁对高云产生了深深的畏惧。

    高云自然也能料想到朝中的反应,趁此机会便写了一封表陈,派人送给何进,表中写道:“虎威中郎将领下邳太守高云拜上大将军麾下:

    前者高云受北海太守孔文举之请,领兵剿除黄巾余孽管亥,实为上报皇恩、下安黎庶也。左传有云:‘一日纵敌,万世之患’。管亥贼子,豺狼天性,不可不除。故而高云不惜身冒失石,千里追袭,方诛之于渔阳城下,除却日后之祸。

    不想却有宵小之徒,疑高云有异志,于将军左近搬弄是非,使将军遣将以伐高云。高云领兵在外,毫无辩解之机,不得已使小将关羽阻皇甫嵩于厌次,实为自保之举也。

    高云虽有冤莫辩,却心无怨言。然‘虎威军’上下却已人心躁动,若长此以往,高云诚恐难以制约。为防突生变故,故此先行报知,专侯大将军裁处。书不尽言,死待来命……云云”。

    高云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我打管亥那是为朝廷效力,你大将军何进不嘉奖也就罢了,还派兵来讨伐我,现在我“虎威军”里的兵将都怒了,我高云受点委屈不算什么,要是我这些兄弟闹出什么乱子来,我可管不了,你何进看着办吧。

    何进一看这封表陈,脸都绿了。他觉得现在正是紧要关口儿,如果高云真来插一杠子,那这皇位能不能落到自己外甥头上可就难说了。何进到底不过是个杀猪的,心里能担多少事儿啊,当时就怂了,急忙派人传书给高云,说讨伐高云是误会,当即赦免了高云的一切罪行。

    高云看了回书,顿时就乐了,交给众人传看,大家也是哈哈大笑。张飞当即调侃道:“这何进想来是个长不大的娃娃,经不得吓啊!啊哈哈哈哈”。

    他这一逗,众人笑的更厉害了,连韩霜也崩不住了,捂着嘴咯咯的乐个不停。

    朝野内外得知了这个消息,多半也都对何进嗤之以鼻,虽然高云厉害,但这何进也实在太怂了。

    唯独张让听了这件事叹惜不止,心说:“高云仅凭一纸书信便震住了何进,倘若他肯助我,我有岂能如此狼狈!唉!可惜!可恨!”

    张让正跺脚呢,就见一个小黄门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向张让报道:“张公,大事不好!天子驾崩了!太后急召张公商议拥立新君之事”。

    “噢!?”张让一惊,虽然他早知道灵帝快咽气了,但这毕竟事关重大,一旦真正发生,还是难免有些慌乱,赶紧派人去召集他的心腹,商议帮助董太后册立新君的行动。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一百二十回:皇权之争

    汉灵帝驾崩,皇权争夺战进入白热化,张让跟董太后依据商量好的计策,秘不发丧,先让中常侍赛硕带走卒二百人伏于庭内,假传灵帝圣旨,宣大将军何进进宫商议后事。打算要先除掉何进,然后立刘协为新君。

    何进虽然出身屠户,但在朝中日久,心计也长了不少,早安排心腹在灵帝左右。灵帝一崩,何进便得了消息,知道赛硕与董太后密谋,要害自己,便召集文武商量对策。

    典军校尉曹操进言道:“如今事态急迫,理当先正君位,然后以天子明诏诛戮宦党,则顺理成章矣”。

    何进点头道:“孟德所言正合吾意,谁敢与我进宫,正君讨贼!?”

    下面应声站起一人,体貌端正,衣甲鲜明,乃司徒袁逢之子,袁隗之侄,单名一个绍字,表字本初,冲何进抱拳请命道:“愿借精兵五千,斩入关内,册立新君,尽诛阉竖,扫清朝廷,以安天下!”

    何进大喜,当即点御林军五千,使袁绍率领,又带荀攸、陈群、郑泰等文武大臣三十余人,冲入宫中,就在汉灵帝灵柩前面,拥立皇子刘辩为帝,受百官呼拜。

    拥立了新君,何进又带人进后宫收赛硕。赛硕知道事败,往后花园躲避,被中常侍郭胜所杀,将头上献何进。

    袁绍又劝何进道:“中官结党,今日可趁势尽数诛之!”

    何进也知道跟董太后密谋夺位的不止赛硕一人,便点头应承,领军进后宫,欲尽收宦官而杀之。

    张让等人早在何进带人冲进宫里的时候就知道事情失败了,早早的到何太后面前哭求,说赛硕跟董太后密谋实在不关他们的事,请何太后向大将军求情,饶恕他们。

    何太后一介女流,能有什么见识,当时听了张让的话,便满口应承下来。把何进召进宫来,连说带求。

    何进本来就是个没主张的人,又被妹妹这么一说,当时便满口答应下来,辞别何太后,出宫回府,对众人说道:“赛硕设计害我,可将其诛灭九族,其余不必妄加残害”。

    袁绍急谏道:“若不斩草除根,必未丧身之本!请大将军三思!”

    何进道:“我意已决,不必再劝!”

    众人见何进这般情形,也知道再劝无用,只好各自散去。

    张让等人见躲过一劫,又过了些时日,贼心不死,又撺掇董太后,让董太后临朝听政,封皇子协为陈留王,加董承为车骑将军,并将张让等一干人封为重爵,想跟何进争实权。

    董太后也傻,一点不明白自己的状况,竟然真听了张让的话,第二天就临朝听政,把张让教她的事都做了。

    何进一听顿时大怒,第二天便组织朝臣,以董太后原来是番妃,不宜久居宫中为由,当朝奏请天子,将董太后迁出洛阳,安置到了河间府。

    董承见大势已去,惊吓之余,竟自刎在家中,何进趁势收了兵权,将董宅查抄一空。

    张让等人见董太后这一枝已经是彻底废了,便用金珠好玩贿赂何进的弟弟何苗和何进的母亲舞阳君,又想尽办法巴结奉迎何太后,逐渐又在宫中得宠。

    同年六月,何进秘密派人,将董太后毒杀在河间府。事发之后,流言四起,朝臣中愤恨张让这些宦党的颇多,便借此机会向何进进言,说是张让等人散布流言,说何进毒杀太后,意图谋反,其意甚是不善。

    袁绍听了流言,第一个向何进进谏,说道:“张让、段硅等流言于外,言大将军鸩杀董太后,欲图篡位。若不趁此时诛杀阉宦,后必为大祸!昔日大将军窦武欲诛阉党,计谋泄露,反受其害。今公兄弟部曲将吏,皆英俊之仕;若使尽力,大事皆在掌握之中。此天赐之便,不可失也!”

    何进却只是叹息摇头,一来顾虑何太后和母亲阻拦、二来当初是张让举荐何家进宫享受荣华富贵的,此时自己若杀了张让,恐怕落个不义的骂名,支支吾吾的说道:“此事……尚容商议”。

    这些大臣其实哪一个都比何进聪明的多,自然知道何进心里的顾虑,袁绍略微一思索,又说道:“如大将军担心太后不允,可传檄给四方英雄之士,召他们勒兵来京,扫清阉宦。届时事态紧迫,也不容太后不从了”。

    何进听了这话,眼前一亮,喜道:“本初此计大妙,可行之!”。立马就要命人撰写檄文,发往各镇,召外兵来京。

    曹操见何进应允,大惊失色,急忙劝道:“大将军且慢!此事万万不可!”

    何进一愣,满脸的不高兴,沉声道:“孟德何出此言啊?”

    曹操道:“如今天下久乱,各镇兵力强盛,若尽召来京,必生祸乱,群雄并举,不可制也!望大将军三思!”

    何进捋了捋胡须,似乎也觉得曹操说的有道理,心里反倒有些担忧起来。

    袁绍在一旁看了曹操一言,显得有些怨气,又对何进说道:“大将军不必忧虑,若担心诸侯作乱,可以只召忠义之人进京。久闻西凉董卓兵多将广,若召其前来,必能尽诛阉宦,肃清朝廷!”

    曹操没等何进答应,便驳斥袁绍道:“本初此言差矣!董卓拥兵自重久矣,早显不臣之心,若召之前来,必生祸端,绝不可为!”

    何进不等曹操说完,突然喝道:“孟德太过放肆!本公自由决断,就依本初之言,即刻召西凉刺史董卓勒兵进京!”

    本回还没写完,15分钟内补齐

    一百二十一回:新随从

    高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张福家出来的。回到府里之后,高云独自一个人走进前厅,仰坐在椅子上,默默的沉思。

    苏苏、张宁、风挽月、尹茜这时也都从莎琳娜她们口中知道了张福被害的事,看到高云这副伤心的模样,姐妹七个一起来到前厅,想要劝慰高云。

    莎琳娜心直口快,见不得高云难过,劝高云道:“云哥,事情已经这样了,人死不能复生,你就别再难过了”。

    张瞳也劝道:“是啊,哥哥,这仇也已经报了,哥哥你就别难过了”。

    苏苏、张宁、韩霜、风挽月、尹茜姐妹五个也都一齐都劝,高云却只是默默的坐在椅子上,仰着脸,双目紧闭,一句话都不说,张福的死对他的心情影响太大了。

    风挽月心思细腻,眼见劝不住高云,便转身走出前厅,叫来一个府里的小姐妹,说道:“妹妹,你快去找玉儿姐姐来,现在这状况,怕是只有玉儿姐姐能劝得将军了”。

    “嗯!”那小丫鬟点点头,转身去叫玉儿。

    过了一会儿,那小丫鬟又跑了回来,对风挽月说道:“挽月姐,我里里外外都找遍了,主母不在府里啊”。

    “哎!”风挽月急的直搓手,心想:“玉儿姐姐不在,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姐妹七个束手无策的时候,玉儿从外面走了进来,苏苏这几个姐妹赶紧凑上前去,想跟玉儿说高云的状况。可还没等她们开口,玉儿便冲她们摆了摆手,低声说道:“我都知道了,妹妹们先都回去吧,这里有我呢”。

    “嗯”,其他姐妹七个一齐点头,她们虽然不怎么甘心,但却都很清楚,现在这种时候,也只有玉儿能劝得了高云。姐妹七个恋恋不舍的回头看了高云几眼,一起退了出去。

    玉儿伸手把门关上,偌大个前厅里就只剩下她和高云两个人。玉儿走上前去,什么也没说,只是伸手把高云搂在怀里,强忍住眼圈里打转的泪珠,轻轻的拍着高云的后背。

    高云这泪水已经忍了太久了,这下再也忍不下去了,把头埋在玉儿怀里,泪水四溢,失声痛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涕泣道:“我不该让他去!我不该让他去啊!”

    看到高云这副痛苦的模样,玉儿心如刀绞,眼泪簌簌的滴落下来,打湿了高云的头发。

    但是玉儿却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那样静静的抱着高云,倾听高云哭诉。直到高云哭的差不多了,玉儿才轻轻的问道:“你说你不该让张福去,那你应该让谁去呢?”

    “我……”,高云语塞了,是啊,不让张福去,他又该让谁去呢?无论是谁去,结果都是一样的,手心手背都是肉,“虎威军”的战士在他眼里都是兄弟啊。

    玉儿轻轻的抚摸着高云的头发,柔声说道:“这不是你的错,贼人凶残歹毒,这是谁也预料不到的。你为了张福不惜领兵追到千里之外,为他报了这血海深仇,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张福在天有灵,也能含笑九泉了。他生前硬气,死的也英雄,是不想给你丢脸,不想给‘虎威军’丢脸。你现在这样郁郁不安,张福在天有灵也会内疚的,又怎么能走的安心呢?”

    高云也是人,也有极限,也需要温暖、也需要依靠、也需要一个港湾,而这个对象一直就是玉儿。经过这一通哭,高云的悲痛已经得到了释放,又听了玉儿这一番话,泪水也就收住了,抬起头来,看着玉儿,觉得鼻尖发酸,委屈又有点埋怨的问玉儿道:“你……你方才去哪里了啊?”

    玉儿挤出一丝微笑,亲了亲高云的额头,柔声说道:“我方才去了张福家里,知道他夫人即将临盆,老母亲又年迈,我就从府里挑选了两个精细的老妈留在了张家,免得她们到时候慌乱,也好让张福走的安心呐”。

    高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玉儿总是这样,总是把她对高云的爱无微不至的释放在高云身边的每一个细节,她不想让高云多一分为难、多一分负累,只要她能为高云分担的,她都会全力去做,哪怕再辛苦、再劳累,她都觉得幸福。

    高云拉住玉儿的手,深情的看着玉儿,不需要说任何话,彼此的眼神里包含了一切。

    过了许久,玉儿看高云的情绪基本平复了,才轻声说道:“你这些日子里长途跋涉的,肯定累坏了,我扶你回房歇息吧”。

    “嗯”,高云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和玉儿一起回到卧室。

    高云确实累了,从离开北海到现在,报仇两个字一直压在他心里,为了给张福报仇,他几乎很少休息,这会儿心里舒服了些,疲倦也就席卷了上来,躺在床上,很快便睡了过去。

    玉儿一直伺候高云睡着,才转身走出房门,却看见韩霜在门前徘徊,玉儿觉得疑惑,便问韩霜道:“妹妹可是有事?”

    韩霜顿时绯红了脸颊,支支吾吾的问道:“玉儿姐姐,他……他怎么样了?”

    玉儿冰雪聪明,一听韩霜对高云直接称呼为“他”,就已经猜到她跟高云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故意把话题一转,笑道:“妹妹来的正好,普方刚刚睡着,我这里恰好有事要出去,就劳烦妹妹照看他一下。我已经命后厨做了鲜汤,普方有个习惯,醒来要喝汤解渴,就劳烦妹妹到时候侍奉一下”。

    韩霜一听玉儿这话,顿时心里一喜,赶紧应道:“姐姐放心,韩霜一定小心侍奉”。

    “嗯,那就有劳妹妹了”,玉儿笑着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韩霜轻手轻脚的推门进到高云卧房,这是他第一次进高云的卧房,看着床上躺着的高云,韩霜心里砰砰直跳,像一头小鹿来回的乱撞。

    韩霜轻轻的坐到床前,静静的看着熟睡中的高云,她觉得高云身上包含了她对男人的所有幻想,而且她知道高云是喜欢她的,那种甜蜜涌上心头,韩霜禁不住觉得脸上烫烫的、心里甜甜的。

    时间在韩霜的遐想中过的飞快,一个时辰之后,韩霜觉得高云可能要醒了,便轻轻的站起来,想到后厨去拿汤。

    推开房门,韩霜却看见曲良一动不动的站在高云门口,可能是听到房门响声,曲良回头看了一眼韩霜,也不说话,扭回头去继续直直的站着。

    韩霜觉得奇怪,便问曲良道:“你不去休息,站在这里作甚?”

    曲良头也不回的说道:“张福哥哥不在了,俺要替他给主公站好哨,俺不能让张福哥走的不放心!”

    韩霜心里一震,暗暗想道:“这曲良平日里说话没头没脑,不想却如此重情重义,能对普方哥哥这般忠心,也真是难能可贵了”。

    韩霜想到这里,有意劝曲良先回去休息,便说道:“主公已经睡下,现在是在府里,无须瞭哨,你先回去歇息,等主公醒了,你再来不迟啊”。

    “俺不!”曲良本来就没大有上下级观念,误以为韩霜赶他走,一急之下竟然喊了起来。

    曲良本来嗓门就大,这一嗓子连高云都吵醒了,下床来到门外,见韩霜跟曲良两个站在外面,而且曲良还有点儿忿忿不平,高云觉得纳闷儿,笑问道:“你们俩这是干吗呢?”

    韩霜气的直摇头,无奈的对高云说道:“曲良平日里跟张福最要好,这下张福不在了,他非要替张福巡岗瞭哨,说是要让张福走的放心。我跟他说府里不用瞭哨,他偏不信,还跟我吵起来了”。

    高云觉得心里一颤,转身看了看曲良,表情显得有些凝重。

    曲良唯独敬佩高云,怕高云不让他替张福的位置,便求道:“主公,俺知道张福哥走了你心里难过,俺也难过。不过主公放心,张福哥走了,还有俺,您没了大福子,还有俺良子。您就让俺像张福哥生前一样跟着您,从今以后,不管是上刀山、下油锅,俺绝不皱一下眉头!”

    高云默默的走到曲良近前,伸手拍了拍曲良的肩膀,说道:“好兄弟,以后你就跟在我身边吧,大福子的屋子我一直没让人动,你跟他生前最好,你就搬过去住吧。现在是在家里,不用巡哨,你先去歇息吧”。

    曲良听到高云答应了,悬着的心才算放下,连忙点头,说道:“是!主公!俺就在张福哥屋里,您有事就叫俺,俺随叫随到”。

    “嗯,去吧,去歇着吧”,高云点了点头,目送曲良转身离去。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一百二十二回:小金钱豹

    高云被曲良的这份忠义之心感动,便把曲良留在了身边,做了贴身随从。高云知道,曲良的这种跳跃的本领,其实也是一种怒魄,这种怒魄在古书中记载为“远足”,隶属于“破界”一系,是一种极小的分枝,也非常罕见。

    一般拥有“破界”系能力的武将都会把这种能力灌输在器械上,从而行程扩大或延伸攻击范围的力量。而曲良是猎户出身,自小随父亲追逐野兽,过多的关注双腿,时间久了便炼成了这种腾空飞跃的本事。

    虽然曲良没有靠这种天赋获得更强大的攻击和对抗能力,但高云并不认为这是劣势,高云觉得这种本领也是一种特色,关键在于如何培养。

    高云凭借自己对“怒魄”的了解,综合分析曲良的自身素质,为曲良定制了一套训练方案,首先开始培养曲良的起跳速度和臂力。另外高云还特意为曲良设计了一套行头,这套行头包括一对镔铁护手刺、一双青锦钉靴,和一套金钱豹皮做的紧身短靠。

    这套行头穿在曲良身上,再配上曲良那黄灿灿的脸膛儿,远远一看简直就是一头直立行走的豹子,显得极其彪悍、威武。

    曲良是从心眼儿里喜欢高云给他做的这套行头,天天穿着进行训练。高云这段时间正好也得闲,便时常的指导曲良,这让曲良的战斗能力提升的飞快。

    这一天,高云正在后院指导曲良修炼呢,就见前门守军跑了进来,冲高云报道:“启禀主公,朝廷派人前来下诏,见在前厅等候”。

    “噢!?”高云愣了一下,心想:“这个时候朝廷能有什么事找我?调外兵平太监这事,何进也不应该来找我啊!”

    左思右想没有眉目,高云冲曲良一招手,说道:“走,瞧瞧去!”

    “是!”曲良闻声收住拳脚,着了衣服,跟高云来到前厅。

    奉旨来下诏的那黄门老远看到高云身边的曲良,惊的打了个寒颤,及曲良走近了才看清是人,心里噗通噗通的直跳,暗说:“都说‘虎威军’如何厉害,却原来还有这般人物啊,太骇人了……”。

    高云走进前厅,略一拱手,笑道:“阁下远来辛苦,不知朝廷召高云何事啊?”

    “哦!”黄门这才回过神来,赶紧冲高云施礼,把诏书双手捧给高云,说道:“诏书在此,请高将军过目”。

    高云接过诏书,仔细看了看,连连摇头,心说:“不对啊!这何进现在应该把我当成最大的威胁,怎么会招我带兵进京呢?”

    高云想到这里,忍不住问那黄门道:“除高某之外,还诏了何人?”

    “哦,启禀将军,还有西凉刺史董卓”。

    “噢!!”高云恍然大悟,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随身取出一块金子递给那黄门,又问他道:“足下可知道是何人教大将军如此调兵的?”

    那黄门见了金子,顿时喜笑颜开,连忙回道:“启禀将军,当时小人正好在场,是典军校尉曹孟德向大将军进献此计”。

    “噢!呵呵呵呵”,高云不禁连连点头,笑道:“嗯!这就对了,你回去告知大将军,就说容高某整军备粮,收拾停当,便领兵进京”。

    那小黄门听得云里雾里的,不知所以,也在一旁点头赔笑。

    高云也不再问其他的,安排府里人招待这小黄门,自己便带着曲良转身离开了前厅。

    这小黄门得了金子,也知道不好在高云这里叨扰,便起身告辞,打马回京,向何进回报。

    曹操这天正好进大将军府找何进说事,刚到府门,便看见了这下诏返回的小黄门,急忙伸手把他拦住,问道:“给高普方的诏书可曾送到?”

    “回孟德公话,诏书已然送到”。

    “哦”,曹操点点头,又问道:“那高普方如何答复?”

    小黄门道:“高将军言整办好兵粮辎重,便领兵来京”。

    “嗯!?”曹操心里觉得疑惑,暗说:“难道高普方一时疏忽?信以为真?不对!不会这么简单!”

    曹操想到这里,又问那小黄门道:“那高云可还问了你什么?或者说了什么?”

    小黄门见曹操表情凝重,也害怕事态严重,不敢隐瞒,便说道:“高将军先是问小人除他之外另外还给何人下了诏书,小人说是西凉刺史董卓,高将军接着又问是何人向大将军进言的,小人见他杀气腾腾,不敢隐瞒,只好如实以告。高将军听说是孟德公之后,顿时大笑起来,还说什么……‘这就对了’,小人也不知何意”。

    “诶!”曹操一听这话,跌足长叹,仰天惜道:“我计败矣!高普方识破我计,必不能来!悠悠帝都,将见大乱矣!”

    曹操一边叹息,一边转身离去,也不再去找何进了。

    小黄门看的一愣一愣的,还以为曹操得什么失心疯了,直看着曹操走远了,才转身进了大将军府,向何进回报,只说高云要来,并没说其他的。

    何进听了哈哈大笑,喜道:“我计成矣!我计成矣!哈哈哈哈”。

    高云得了诏书之后,表面上应承说准备粮草辎重,但是一连三天,却什么都没做,只是在后院指导曲良训练,仿佛把这事儿忘了似的。

    其他文武虽然都知道这事,但见高云不提,也都不问,只有糜竺急的不行,趁高云升帐议事的时候,糜竺便问高云道:“主公,如今先帝驾崩,天子年幼,何进无谋,调外兵以诛阉宦,此乃天赐之机也!主公正可以此为由,领兵进京,肃清阉宦,树立虎威,则天下皆在主公掌中也!然主公却连日按兵不动,不知究竟何意啊!?”

    高云笑了笑,没有表态,转脸问邹穹道:“子禄先生以为如何啊?”

    邹穹嗤笑一声,曼斯条理的说道:“属下以为,主公胸中之策甚是!”

    “呵呵呵呵”,高云指了指邹穹,只是笑,却没有说话。

    这可把糜竺给笑懵了,看看高云,再看看邹穹,左右不知道什么意思,忍不住问邹穹道:“子禄先生,主公究竟何意啊?先生为何哂笑不止?”

    邹穹站起身来,冲糜竺略一拱手,笑道:“子仲先生莫急,且听在下一言。众所周知,那何进惧怕主公久矣,依常理推断,绝不应诏主公进京讨贼。而如今何进却反其道而行之,其中必有缘故,子仲先生可知其中缘由?”

    糜竺摇了摇头,说道:“请先生明示”。

    邹穹笑道:“此乃两虎竞食之计也!何进知主公与董卓不和,故而诏主公与董卓一同领兵进京,实是让主公与董卓暗中相敌,互为制约也!那何进乃心胸狭窄之徒,嫉恨主公久矣,今番主公若往,何进必然设计陷害。届时若何进与董卓兵合一处,击我军之前,再使皇甫嵩领兵出冀州,截断我军退路,则主公势必危矣!故而主公才以粮草不济为由,故意拖延,实为作壁上观,静待其变也!子仲先生何急耶?”

    “噢!”糜竺恍然大悟,连连赞叹道:“先生真高士也!竟能知主公之深谋远略,糜竺拜服!”

    不光是糜竺,其他文官武将听了邹穹这番分析,也是全都挑大拇指称赞。

    连高云都不由得点头默许,心说:“邹穹这小子不简单,连何进能用的兵法路数都分析的这么透彻,看来我还是低估他了。这三国里被埋没的人才还真不少啊,单凭这一点来看,这小子就不在历史上那些高级谋士之下了,我以后还真得多听听他的建议”。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一百二十三回:毒士

    董卓自从黑山征讨战之后,利用高云杀败张牛角的战功,为自己狠狠的向朝廷捞了不少好处,又贿赂张让等权臣,深受灵帝( 三国英雄谱 http://www.xlawen.org/kan/372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