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英雄谱 > 三国英雄谱 第 42 部分阅读

第 42 部分阅读

    有裨益。将军若有兴趣,华佗便再为将军演示一番”。

    高云听到这种说法,猛然想起史料记载有“五禽戏”一法,相传就是由华佗所创。本来高云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以为“五禽戏”不过是类似于体操一类的东西。但是刚才看华佗只演示了一招半式,就感觉奥妙无穷,急忙问道:“能得先生传授此等妙法,高云幸甚。只不知此法唤作何名?”

    华佗笑道:“此法乃华佗自创,只为自己强身健体,故而并未取名。”

    高云微微一笑,说道:“先生此法如此精妙,岂能无名?方才听闻先生所言,此法乃由虎、熊、鹿、猿、鹤五种生灵而来,不如就叫做‘五禽戏’如何?”

    “呵呵,此名甚好,华佗多谢将军赐名。华佗也曾将此法向多人演示,意欲使其传播,强人体魄。然而却并无人愿学,不知将军为何有如此雅兴?”

    “此言差矣,先生非习武之人,可能不知怒魄之法。故而不知此‘五禽戏’之精妙。适才高云见先生所操练之招式,绝非只是强身健体那么简单。先生若能将此法授予高云,必能使高云之怒魄十分精进”。

    华佗一愣,笑道:“噢?原来将军甚至怒魄之法?这便难怪了”。

    高云听华佗这么一说,也是一愣,惊问道:“难道先生亦知怒魄之事耶?”

    “呵呵呵呵,华佗虽然无缘不曾习得怒魄之法,但却对此钻研多年。华佗以为所谓怒魄,其根底乃是吐纳之道也。世间万物皆分阴阳五行,此乃医之根本。人之周身大||||穴一百单八处,皆与天地之气相通。而天地之气又以年月日时之不同而生阴阳变化。譬如,大寒之时阴气至极,天地之气多藏寒纳湿,此时降生之人必受其影响,便是阳土之命,亦乏脆金之力;而大暑之日则阳气至盛,天纳龙火,地蕴锐气,生冲撞必有偏失。虽年年周而复始,但五行均衡之时极少。故而,必须机缘十分契合之下,方有天赋异禀之人出世。此类人五行均衡,善呐天地之气,久而久之,便成怒魄。然则若欲怒魄恒久,便须五行调和。我所宗之虎、熊、鹿、猿、鹤五种生灵,恰为金、土、水、木、火五行相辅,常加习练必能使五行调和均衡。如将军所言,确是对怒魄大有裨益。但却未必人人适应,如将军能窥破其中奥妙,自然能合自己之怒魄而修之。但若不能看破其中奥妙,便只是强身健体之术耳,与自身怒魄并无添益。难得将军能明其中奥妙,又有此雅兴,华佗此创便不荒废也。将军且安坐,华佗为将军演示此法”。

    高云听了华佗这一席话,如醍醐灌顶,登时大悟,心说:“难怪史书所记载各类气功都失传了,原来这种能力是必须有自然环境才能练成的啊。华佗说的天地之气,我的回忆里有,其实就是空气。只不过这古代的空气似乎很特别。好在我是精神穿越,要不然光醉氧不也得把我醉死啊。我地个乖乖隆地洞!”

    这时华佗已经在为高云全套演示五禽戏了,高云赶紧收起杂念,聚精会神的观看。

    华佗一遍练完,高云已经从头至尾记的清清楚楚。这全套看下来,高云几乎欣喜若狂,这套五禽戏对于自己的功力提升实在是太有帮助了。要不是时间紧,高云可能当场就得演练起来。

    高云谢过华佗,又说道:“元化先生,高云此次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华佗连忙问是何事。高云这才把他和徐州刺史陶谦的事和盘托出,对华佗道:“陶府君与高云有相知之雅,他既对我诚心以待,我又岂能置他于不顾?故此想劳烦先生,前往陶府异形,为府君诊疗。”

    华佗本来就是医者父母心,听说有人患病,他比家属都急。更何况这还是自家主公的朋友。连忙更换衣衫,带了医箱药袋,随高云赶奔陶府。

    来到陶府一看,此时陶谦越发的虚弱不堪了,眼见的已经是有进气没出气,陶府上上下下连后事都准备好了。

    华佗至近前为陶谦号了号脉,仔细审视之后,又向陶谦近侍进行了详细的询问,才来到屋外,对高云说道:“启禀主公,府君之病华佗亦无十分把握。此乃腹溃之疾,病已蔓延。若主公应允,华佗须留在此处数日,勉力一试。”

    高云连忙点头道:“如此有劳先生了”。

    华佗也不多说,转身对陶谦长子陶商说道:“取纸笔来,我书写药房,你等尽快操办”。

    陶商自然知道神医华佗之名,急忙命人准备。

    华佗开好药方,先拿给高云看,又问道:“华佗知道主公亦通医术,主公请看华佗所开药方可否?”

    高云略微一看,只见纸上写了两副方子,一是:“败酱草六钱、党参五钱、炒扁豆四钱、茯苓三钱、炒白术八钱、薏苡仁八钱,山药三钱、白头翁四钱、秦皮四钱;二是:败酱草五钱、白及炭四钱、黄柏四钱、地榆炭六钱、马齿苋六钱”。

    高云其实本来不懂医术,但是因为记忆里有太多医书,所以对于药方理论自然知道很多。一看药方就知道这是口服和外用的两种方子。高云也知道华佗这是在众人面前给自己这个主公脸面,其实也就是客气,自己的那点医理,根本连华佗的皮毛都比不上。所以草草一看,便点头说好,将药方还给华佗。

    其实华佗的诊断用现在话来说就是肠溃疡,时间久了导致不能身陈代谢,人也就越来越虚弱了。依照华佗的疗法,是药针、外用、口服三路齐下,以针灸遍行自建里到中极诸个||||穴位,使药渗入;再从粪门以蜡管推入,由近给药;加以口服汤剂。

    因为针灸必须华佗亲自动手,所以只好留在陶府。

    因为虎威军还有很多事要处理,高云留下几个人给华佗做帮手,便自己离开了陶府。

    刚出府门,便见广陵太守陈登从巷中迎出,冲高云深施一礼,轻声说道:“将军,陈登有一事欲报与将军,先请将军恕罪”。--2276532977809952186+dliined+164-->

    一百六十六回 少年奇才

    一百六十六回:少年奇才

    高云走出陶府大门,陈登从一旁闪出来,劝高云道:“前日将军接任徐州刺史之时曾言,若陶府君病愈时再将刺史之位交还。陈登知华佗先生乃不世神医,倘若真个将陶恭祖之病医好,于将军身上,岂不诸多违碍?将军三思。”

    高云摇了摇头,伸手拍了拍陈登的肩膀,说道:“陶恭祖乃我至交,他以真心对我,我岂能见死不救?此非义也。若华佗能将其医好,实属我之所愿也。况且陶恭祖与我有相知之雅。即便我交还徐州与他,他也必定断不肯要。漫说如此,即便他痊愈之后会找我索还徐州,我也会尽全力把他医好。岂能为徐州一城之地而有违仁义?我知元龙对我一片赤诚,然此等言语再莫提及”。

    陈登急忙跪倒,连连称罪。高云也不怪他,扶他起来,好言劝慰。

    陈登看着高云车架远去,脸上露出欣喜之色,暗道:“不出父亲大人所料,高将军真仁义之主也!”。

    高云回到高府已是将近午时,太阳难得一见的好,照在人身上暖意盎然。高云按捺不住对五禽戏的痴迷,吃了点东西,便到后花园练习起来。一连两个时辰,高云边想边练,把五禽戏反复演练了二十几遍,悟出许多技巧,越练越觉得喜欢。

    “高大哥,你都练这么久了,还不累啊?”

    小张宁的声音从廊外传来,高云回头一看,只见张宁、苏苏、张瞳三人正一起往这边走过来,看样子好像已经在廊外看了很久了。

    尹茜是高云的随侍,高云练功练的满身大汗,这会儿尹茜正在用热毛巾给高云擦汗呢,一见这姐妹仨过来,尹茜赶紧挥手,示意她们别打扰高云练功。这是玉儿交代的,家主爷在练功、运筹和休息的时候切记不许任何人打扰。

    高云此时恰好也练的累了,便叫住尹茜,笑道:“不要紧的,我恰好也累了。你们几个怎么来了?”

    小张宁最小,平日里跟高云无拘无束惯了,蹦蹦跳跳的来到高云面前,抓着高云的手央求道:“高大哥,我听说军营那里的科场好热闹啊,你带我们去看看好不好啊,高大哥”。

    高云伸手刮了一下张宁的鼻尖,笑道:“你这么大姑娘了,没长手脚还是不会走路啊,还得我带你们去”。

    “不嘛!我们想到里面去看嘛,你不带着,我们怎么进得去啊”。

    “那你让你张瞳姐姐带你们去不就行了,虎威军里谁敢拦她啊?”

    “不嘛!不嘛!就要你带!你就带我们去呗”。

    高云知道这丫头执拗起来没完,恰好自己也有几天没去科场看看了,心里也有些放心不下,便答应道:“好!好!好!我带你们去。良子!”

    “在!”

    “备大车!”

    “是!”

    几个姑娘见高云答应了,一个个喜上眉梢,簇拥上前。高云向来是光着膀子练功的,每天无论多忙,高云都固定要做一千个扎马提石锁。几年下来,高云使用的两个石锁逐渐上升到了一百五十斤一个。这几个常年伴随高云左右的姑娘也都看习惯了。

    尹茜见高云要出门,赶紧用热水沾湿了毛巾,要为高云擦洗更衣。这毛巾还没放到水里,几个姑娘便一起上手,前前后后一同给高云擦洗,更换衣服。八只玉手上上下下的,弄的高云心里直发痒。

    收拾完毕,高云便带几个姑娘一起来到科场。姑娘家的基本都喜欢歌舞词赋什么的,高云便直接带她们来到了文事科场。

    文事科场分文科场和艺科场两场,高云本来是带姑娘们去艺科场看风挽月选兵的。但是在经过文科场门外的时候,老远便听见里面有人在争论。

    高云便停下了脚步,仔细聆听。

    其中有一个是主考赵宇的声音,说道:“当今律法乃大汉开国丞相萧何,依高祖之意而订,至今已行数百载。昔日暴秦失道,生灵涂炭。高祖斩蛇起义,荡灭暴秦,便以此法,天下百姓安居乐业。阁下年纪轻轻,却对先贤呕心沥血所创之律法出言不逊,莫非阁下自以为才比萧何丞相乎?”

    另外一人哈哈大笑,说道:“阁下此言大谬,纵观历朝历代,以变法而兴邦者比比皆是。春秋鲁宣公一十五年,鲁国改制,遍行初亩,数年之内,使鲁国大盛;周庄王一十二年,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大改古约,行‘国野分治’之略,施‘井田畴均’并‘相地而衰征’之法。齐国由是强盛,终成霸业;秦孝公五年,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使秦国百业大兴,国力积厚,方有始皇帝一统天下之丰功伟业;岂有法不可改之理乎?再者足下所言在下年纪轻轻,然秦甘罗十二岁身居太宰,在下年已一十七岁,岂不足与阁下辩乎?”

    “好!说得好!哈哈哈哈!”,高云听到这里,心潮澎湃,忍不住大声叫好,推门而进。

    赵宇一见高云来到,急忙下拜,口称主公。高云略微一笑,让赵宇起来。转身观瞧那答辩之人,此人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长脸短髯,着白衣,风姿飘洒,器宇轩昂。

    这男子听赵宇称高云为主公,自然猜到这当面的是谁,赶紧拱手下拜,说道:“在下拜见虎威将军”。

    高云伸手搀扶,让那人免礼,又问道:“方才听足下所言,字字珠玑,振聋发聩。足下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识,实属难能可贵。敢问足下贵姓”。

    “哦,回禀将军,在下复姓诸葛,单名瑾,小字子瑜。乃是将军治下之民,祖居琅琊阳都。闻听将军开科选士,特来应考。”

    “噢!!”高云猛然一醒,心说:“难怪了,诸葛瑾是三国中的一个奇才,只不过被演艺弱化了。难怪十七岁就有这样的见识。”

    想到这里,高云笑道:“呵呵,原来是子瑜先生。方才先生所言,颇为精妙,多有与我心意相合之处。科场内围乃是我虎威军大营,先生可否随我到营中一叙?”

    诸葛瑾连忙拱手称谢,随高云来到大营。

    高云虽然从史料中知道诸葛瑾是个奇才,但是毕竟这时候诸葛瑾才只有十七岁。高云想对他委以重任,但是又怕他还太年轻,不知道究竟有什么样的才学。所以高云才带他到营内,详细的询问。

    一番谈论下来,不由得高云暗暗称赞。无论天文地理、诸子百家、政令律法、行军谋略,诸葛瑾是无一不通、无一不精,字字珠玑,句句扼要。听的高云大喜过望,心想:“果然是有志不在年高,诸葛瑾不愧当世奇才,看来是我多虑了”。

    确定了诸葛瑾的才华,高云才提起一件更重要的事来,问诸葛瑾道:“子瑜先生确有大才,本公必当委以重任。敢问先生家中还有何人?”--2276532977809952186+dliined+165-->

    一百六十七回 幼年奇才

    一百六十七回:幼年奇才

    弈局将终,

    提子即崩。

    棋盘空处,

    黑白复争。

    高云询问诸葛瑾家里的情况,一来是为了千古流传的智者化身诸葛孔明、二来是高云发现诸葛瑾胳膊上居然绑着一块孝布。

    诸葛瑾自然不会知道高云询问他家里情况的目的,觉得高云是因为器重自己而关心自己,心里颇为感动,赶忙详细回报,说道:“禀报将军,现如今家中还有家母章氏在堂,诸葛瑾乃家中长男,家中男丁还有二弟诸葛亮,刚满九岁;幼弟诸葛均,刚刚五岁。之外还有二妹,长妹诸葛芷一十五岁、次妹诸葛汐一十二岁。家母多病,家中一直依靠叔父诸葛玄接济为生。今岁春末,叔父居家迁往荆州。因家父期年未满,无法跟随。诸葛瑾便在乡中学馆教书,勉强度日。听闻将军开科选士,特来应考,祈将军不弃,予以收录。诸葛瑾愿结草衔环,以报将军之恩”。

    高云听诸葛瑾这么一说,禁不住心里一震,暗说:“史料记载诸葛亮八岁丧父、十一岁丧母,看来都是真的。这样看来,这位千古大智囊的童年还真是不幸啊。诸葛瑾这兄弟三个都是三国里赫赫有名的人物。这样一推算,那诸葛亮和诸葛均都是诸葛瑾带大的,难怪才十七岁就这样老成持重。真是难能可贵啊”。

    想到这里,高云点了点头,语重心长的说道:“我方才见先生之时,见先生左臂戴有孝布。却不想是令尊仙逝,令人叹惋。然人死不能复生,子瑜先生还须节哀顺变呐。我敬佩先生才德,欲委先生以重任。但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既是令慈在堂,又兼体弱。我不能让先生失于孝道。恰好我府下多有房屋空余,若先生愿意,我即刻派人随先生一同去往阳都。将先生家眷及令尊仙位一并接来下邳,便在我府中住下。一来便于我早晚与先生探讨军务;二来有神医元化先生在我府中,也好为令慈调养身体。不知子瑜先生意下如何?”

    诸葛瑾是个诚实君子,听了高云这话,顿时两眼含泪,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泣道:“主公大恩大德,诸葛瑾纵肝脑涂地,焉能报乎!?”

    高云没想到诸葛瑾这样动情,急忙把他扶起来,诸葛瑾已经磕的额头上鲜血直流。高云哎呀一声,急的连连跺脚,说道:“子瑜你何必如此啊!”

    诸葛瑾情不自禁的拽住高云两臂,涕泪横流,哭泣道:“主公有所不知,家母病重在床,无钱医治,属下心急如焚。家中兄弟姊妹俱各年幼,属下无能,使家中一贫如洗,度日维艰。眼见母亲病重,二弟曾数次与我商议,要我将他卖掉,换银钱为母亲治病。可怜他小小年纪,却受如此煎熬,属下身为长兄,闻听此言,宁不悲乎!?今日主公如此垂恩,使属下全家性命得周全矣!叫诸葛瑾如何不感激涕零!主公请坐,诸葛瑾叩谢主公大恩大德!”

    诸葛瑾这一席话,确实凄惨,说的高云也忍不住泪流满面,双手扶住诸葛瑾,让他坐下,满面悲怆的说道:“琅琊是我得治下,百姓不得安乐,便是我的失职。子瑜家中如此凄凉,也是我的过失。不过你放心,我高云就是穷尽此生,也要让这天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还望子瑜多多相助”。

    诸葛瑾此时过于激动,心里的感动无法表达,听了高云这些话,更加不知所措,说话竟然语无伦次,焦急之下,跪倒又要磕头。高云连忙搀住,几次三番才把诸葛瑾劝住。诸葛瑾犹自泪流不止。

    高云为慎重起见,让高轩和高卓带领鬼攫营丙字、丁字两队战士保护诸葛瑾回乡去取家眷。

    琅琊隶属徐州,阳都位于琅琊北部,距离下邳大约四百里路程。第九天上,高轩和高卓回来复命。诸葛瑾因为母亲病重,又一路颠簸,身体虚弱。便先把母亲安顿好,之后才带弟弟妹妹们来拜见高云。

    高云看了看这几个孩子,一个个骨瘦嶙峋,脸上都带着菜色,心里不是滋味。

    高云从桌案里走出来,慢慢踱到这几个孩子跟前,仔细的打量。

    诸葛芷、诸葛汐和诸葛均三个都低着头,显得十分拘谨。但惟独诸葛亮却是昂首挺胸,毫无卑色。

    看着这个不丁点儿的孩子,高云突然觉得有点哭笑不得,心说:“我这穿越的也太不是时候了。千古智囊的诸葛孔明啊,居然这么一丁点儿。我本来还想着让他帮我排兵布阵、一统天下呢。这得等到猴年马月了。要是像史料上说的,他是二十七岁出山,我还得等小二十年。估计那时候早就不打仗了吧。哎吆我地个亲,要是历史上没有了诸葛亮这一号,那得少去多少精彩啊……”。

    高云心里想着,不由得盯着诸葛亮看起来。诸葛瑾是个大厂脸,眉骨和颧骨都很高,说实话长相不咋地。但诸葛亮却是个小圆脸儿,长得眉清目秀的。高云不禁对诸葛瑾笑道:“子瑜啊,你这二弟长得可跟你一点不像啊”。

    诸葛瑾还没来得及说话,诸葛亮便脱口而出道:“龙生九种,各有不同,不足为奇”。

    “嗯!”高云一惊,这话可绝对不是一个九岁大的孩子能说出来的。

    诸葛瑾连忙呵斥诸葛亮道:“小小年纪,口出狂言,还不速向主公赔罪!”

    高云摆摆手,笑道:“唉!子瑜此言差矣,令弟虽然年幼,但却才思敏捷,出口惊人。将来必可成大器啊”。

    又问诸葛亮道:“你小小年纪,怎敢以龙自比啊?”

    小诸葛亮冲高云深施一礼,毕恭毕敬的答道:“启禀将军,亮以为龙之为物,可比英雄。有道是王侯将相本无种,亮虽家境贫寒,但姜呂望曾渭水垂钓、汉高祖起身十里亭长、韩信曾受百家之食。此皆寒门之士,岂非英雄耶?将军若以亮年幼,然秦甘罗一十二岁只身赴赵,以三寸之舌说赵击燕,使秦坐得五城,昭王封之为上卿。生有英雄志,岂在年事高乎?”

    听着小诸葛亮用稚嫩的声音说完这些话,高云差点儿没惊呆咯,心说:“听说过神童,但没见过神成这样的。九岁大的孩子,就算打娘胎里就看书,能知道多少事啊!?这nm是要逆天吗?”

    高云是越听越吃惊,亲不自禁的连连称好,心里越发的好奇,想考量考量诸葛亮到底有多少真本事,便笑着说道:“嗯!说得好!有英雄之志是好事,但是要成真英雄,还得有英雄之略。我问问你,如今天下,其势如何?”

    高云话音刚落,诸葛亮便即答道:“弈局将终,提子即崩。棋盘空处,黑白复争。”

    小小诸葛亮这十六个字,让高云大惊不已。不但用棋局比拟天下,避开了言语忌讳,而且用这短短十六个字把天下大势说了个透透彻彻。“弈局将终”说的是汉室天下已经到了末尾;“提子即崩”是说董卓把小皇帝这颗无气之子提出局外,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而“棋盘空处,黑白复争”则是说新的群雄即将诞生,这没有主的空白天下又将进入群雄逐鹿的局面。

    这样巧妙的回答,高云深信自己也做不到,但九岁的诸葛亮竟然毫不思索的就说出来了,这绝对已经远远超出了神童神马的范畴了。所谓神童不过是在某一小方面的精通,但是像这种天下大势的大智慧,绝对不是一个孩子可以理解的。高云几乎想破脑袋,仍旧觉得这实在太不科学。

    思量了一会儿,高云又问诸葛亮道:“那以你之见,若欲争之,当以何为先?”

    诸葛亮张口即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欲争全局,以民为先;‘兵马不动粮草先行’,九州之地绵延万里,天下之雄,难以数计。非一征一战所能成功,其利在持久,以粮资为先;‘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军之常法也,’三军之众,动辄十万,非一人可治。若禁令不行,则为乌合之众也。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欲成百战百胜之兵,以法为先”。

    “好!”高云听罢,不禁鼓掌叫好。--2276532977809952186+d-->

    一百六十九回 莽汉

    一百六十九回:莽汉

    那壮汉虽然力大无穷,但终究只是一身蛮力,毫无章法。张掳虽然力量不急对方,但自练多年,身形矫健,速度绝非那壮汉可比。

    那壮汉双拳还没来得及捣出,张掳一击已到,只听“彭!”的一声。张掳酒坛般大小一对拳头正撞在那壮汉前胸。

    那壮汉顿时连退数步,“咕咚!”一声,躺倒在地。台下一片叫好。

    高云心说:“坏了!可惜了这一身力气了!”。

    他心里很清楚张掳那双拳的力量,这一击漫说是个人了,就是一头牛,也必定当场毙命。

    那汉子在地上躺了有十几秒,突然哇哇大哭起来,跟着竟然坐起身来,哭的一塌糊涂,“好疼啊!疼死俺了!你这个丑八怪!俺又不找你,你干啥打俺!呜呜呜呜呜~~!!!”

    高云差点儿愣了,心说:“这丫是会金钟罩铁布衫吗?看起来好像一点事儿都没有啊!这特么太不科学了!”

    张掳直接就愣在当地了,他刚才虽然含怒一击,但是出手后也后悔,毕竟是一条大汉,即便是骂了自家主公,也罪不至死。自己心里正“哎呀!”呢,猛然见看那汉子一秒变泼妇,居然在那撒泼似的哭起来了,心里是又惊又喜。

    那壮汉哭了一阵子,骨碌一下又站了起来,抹抹眼泪儿,冲张掳喊道:“丑八怪!打俺,俺跟你拼了!”

    这壮汉一喊张虏丑八怪,台下观众顿时哄堂大笑,个个乐不可支。张虏虽然是长相奇丑,但是好歹很有特色,也算天生异象。但这个壮汉的长相可就是纯粹的丑了,一张大饼脸上挂了两条小眼睛,两个腮帮子往下耷拉着,冷不丁一看,就是一张极品沙皮脸。这种长相喊别人丑八怪,谁也会忍俊不禁。

    张虏听了这话都是费了好大劲才忍住笑。那壮汉喊完,奋力的瞪起那对儿小眼睛,撸起袖子,甩开两双大脚丫子,发疯一样的扑向张虏。

    张虏这会儿心里反而轻松了,他知道这壮汉不是一般的皮糙肉厚,十分耐打。这样一来就不用顾忌拳脚会伤他性命,恰好放手好好教训他一顿。

    眼见那壮汉扑到近前,双拳照准张虏头顶便砸。张虏身形一晃,刹那间转到那壮汉身后。那壮汉突然不见了张虏,还没回过神来呢。就觉得两条腿的腿窝里好像猛然被打了一杠子似的,噗通一声,被张虏踢的双膝跪倒。

    张虏紧跟着一个大翻身,借翻身的力量右手拳猛然扫出,“啪!”的一声,扫在那壮汉前胸。就听又是“噗通”一声,那壮汉被张虏扫翻在地。

    这壮汉着实耐打,若是换做常人,张虏这一击早已经让他一命呜呼。但这壮汉似乎没收到多大影响,轱辘一下爬起来,转身再度扑向张虏。

    张虏今天算是开了行市了,待着个打不死的。展开身形,前一拳后一脚。那壮汉是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一直被张虏揍了近半个时辰,眼见得鼻青脸肿,衣服也破了,身上露肉的地方也是青一块紫一块。估计是实在忍不住疼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一边哭一边喊道:“娘啊!俺地娘啊!大旺救不了你了啊!”

    这话听得高云心里很好奇,把曲良叫到车窗边上,低低的吩咐了几句。曲良点点头,转身几个箭步飞上擂台,在张虏耳边嘀咕了几句。张虏点点头,冲那壮汉说道:“兀那汉子,你且起来”。

    那壮汉看了看张虏,两只胳膊往胸前一抱,“俺不!俺就不起来!起来你还打俺!”

    这一句话台上台下,轰然大笑,连张虏也忍不住了,笑道:“你起来,我不打你。你不是要见虎威将军大人吗?跟我来,我带你去。”

    那壮汉用手捣了捣鼻涕,看着张虏,“你说话算数?真不打俺?”

    “嗯,说不打你便不打你!来吧!”张虏说罢,转身往营中走去。

    那壮汉这才一骨碌爬起来,跟着张虏往军营里走,但却始终和张虏保持两丈开外的距离。

    张虏带那壮汉进到中军大帐,高云已经在帐内等候。张虏见了高云翻身下拜,“主公,末将把人带来了”。

    “嗯”高云点点头,叫张虏起来,上下的大量这个壮汉。

    那壮汉看高云大量他,也瞪着眼看高云,傻呆呆的问道:“你…,你就是高云?”

    “放肆!”张虏大声呵斥。

    高云冲张虏摆了摆手,笑道:“恩,我就是,你是谁啊?为什么要找我?”

    那壮汉一听是高云,不知为什么突然发起疯来,呼啦一下子就冲着高云扑了过来。

    这事发突然,张虏、曲良以及鬼攫营的护驾勇士都没来得及反应,那壮汉已经扑到高云面前。

    高云笑了笑,左手抱住身边的小诸葛亮,左脚把椅子往后一踢,右腿发力,腾空而起。眨眼间闪在那壮汉身后,伸出右手两个指头,往那壮汉腰间轻轻一点。

    就这一下,那壮汉“啊呀!”一声,翻身倒地,双手抱住后腰,疼的来回翻滚,好久方才停下,坐在那里忧然哎呀不止。

    高云近日精研五禽戏,功力大进,更兼对于人体要||||穴把控已十分精熟。刚才轻轻一点,恰好点在哪壮汉气海俞上。高云不想伤害他,所以只是稍微用了一点点力气,否则单是这一下,就可以让那壮汉毙命当场。

    高云等那壮汉不哎吆了,笑着问道:“怎么样,还打吗?”

    那壮汉吓得坐着往后退了好几步,一直退到墙角,哆哆嗦嗦的说:“不打了!不打了!你…你…你是神仙……”。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壮汉是天生的皮糙肉厚,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疼。刚才被张虏教训,已经是生平头一次了。这会都没弄明白高云做了什么,就让他疼成这样,他觉得只有神仙才有这种本事。

    高云哈哈大笑,又问道:“那你不救你娘了?”

    一听高云这话,那壮汉呜呜的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喊娘。

    高云摇了摇头,笑道:“你告诉我,你娘究竟怎么了?我帮你去救你娘”。

    那壮汉擦了擦眼泪,愣愣的看着高云,“你说真的?俺读书少,你别骗俺?你要能救了俺娘,以后你让俺干啥俺就干啥!”

    “嗯,我从来不骗人,你说吧”。

    那壮汉这才东一犁西一耙的把事情讲给高云听,这壮汉脑子缺好多,说话语无伦次,高云听了好久才听明白。--2276532977809952186+dliined+168-->

    一百七十回 孔明升堂

    一百七十回:孔明升堂

    原来那壮汉名叫朱大旺,本地人士。幼年丧父,由母亲养大。多年来一直跟母亲一同在一个叫蒋由的土豪家里做工,勉强度日。也不知道为什么,前几日这个蒋由突然把朱大旺的母亲关了起来,让朱大旺来打擂,点名挑战高云。蒋由许诺朱大旺,只要他杀了高云,就放了他母亲。朱大旺这才来擂台找高云。

    高听完朱大旺前言不搭后语的描述,笑了笑,问高义道:“那蒋由是何许人?”

    鬼攫营是虎威军首席特工部队,除了负责警卫高云左右之外,还负责徐州内外的机要情报和重要特勤工作,对各处情况最为了解。高义听高云问他,急忙答道:“启禀主公,这人现在是东城有名的富户,家资颇多。蒋由早年间原本是徐州的一个泼皮无赖,后因巴结张贵得势。生意多以倒卖为主,在东城有宅院十三处,良田一千余倾,产业铺户遍及徐州各郡。此人多与徐州各处奸商勾结,囤积居奇,从中获利。上月初,此人曾离开徐州,本月初三方才回来,去往何地不详……。”

    “哦”,高云点了点头,又对高义说道:“你派几个人,去把朱大旺的母亲救出来。另外连同那蒋由也给我带来,要活的。行动要机密,不要惊扰旁人。”

    “是!”高义转身出帐,去安排执行。

    张虏说道:“主公,此等贼人,谋图主公,其罪当诛!何不让属下领兵前去,将蒋由家围住,尽数拿来,斩之以儆效尤?”

    高云摇摇头,笑道:“此等宵小之辈,杀之无益,留他性命,我自有用处。你让军中医者先给朱大旺上上药吧,被你打成茄子了都快”。

    张虏尴尬的笑了笑,派人去找军医来给朱大旺擦药。

    高云在军营里思考了一会,对身边儿的小诸葛亮说道:“在郡衙时,你曾对我说欲图兵之长久,当以粮资为先。故而我才不杀蒋由,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吗?”

    “嗯”,小诸葛亮笑着冲高云点头。在高云面前,诸葛亮似乎更愿意表现的像个孩子。

    高云摸了摸他的头,又笑道:“那这件事你能替我办吗?”

    小诸葛亮听高云这么一说,立马一本正经的站直了身子,两手一拱,说道:“属下遵命!”

    高云笑着拍了拍他的小肩膀,安排张虏和曲良等人听小诸葛亮命令。自己便领着尹茜进了后堂,准备一会听小诸葛亮表演。

    工夫不大,鬼攫营两名勇士带着一个老鼠眼的胖子和一个颤巍巍的老妇来到中军交令。

    不用说,这就是蒋由和朱大旺的母亲了。朱大旺一见母亲,高兴的手舞足蹈,也顾不得身上的疼了,颠颠儿的跑到母亲跟前,“娘!娘!大旺想死你了!嘿嘿嘿嘿”。

    小诸葛亮见朱大旺的母亲脸颊带伤,又显得很虚弱,估计是吃了不少苦头,便说道:“朱大旺,你娘身体虚弱,先让军中医者带去营房给你娘医治。你且坐在一旁。”

    朱大旺虽然傻,但最是孝顺,听说母亲要看医生,赶紧乖乖的坐在一旁。刚坐下,又站了起来,看了看蒋由,突然暴怒起来,“你个老混蛋!欺负俺娘!俺要砸扁你!”,怒吼着冲向蒋由。

    蒋由突然被鬼攫营的人抓来,知道事情败露,本来就惊魂不定。这一见朱大旺扑过来,吓得“妈呀!”一声,扭头就跑。被曲良一把揪住。

    “放肆!”张虏一声呵斥,上前拦挡。

    朱大旺估计是被张虏打怕了,一看张虏,竟然不敢动了,脸上满是委屈,嘴一撇一撇的又坐了回去。

    小诸葛亮坐在龙虎案后面,因为小,只露出脑袋和肩膀头,问蒋由道:“你叫蒋由?”

    蒋由打一进来看到正堂龙虎案上坐着一个小孩儿,心里就老大纳闷儿,这会儿听诸葛亮问他话,心里仍旧不明白。但转念一想,又觉得庆幸,心说:“还好,这么一个孩子能有什么本事,估计我还能逃过此劫”。

    蒋由心里想着,嘴上答道:“正是在下”。

    “哦”,诸葛亮点点头,稚嫩的小脸儿上略带微笑,“那你可认识此人?”,诸葛亮顺手一指朱大旺。

    蒋由赶紧摇头,“不认识,从来没见过此人”。

    “呵呵,好”,诸葛亮笑笑,起身从案子后面走出来,对张虏说道:“张将军,我们都出去吧,把门锁死。既然他俩不认识,就让他门在这里好好认识认识吧”。

    说完话,小诸葛亮迈步就往外走,张虏等所有人也跟着一起走。朱大旺见张虏要出去了,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两眼冒血,死死的盯着蒋由。

    “哎呀!大人!救命!救命啊!”蒋由吓得差点尿裤子。

    诸葛亮丝毫不理,只顾往外走。

    蒋由撑不住了,磕头求饶道:“大人饶命!小人知罪!小人知罪了!”

    小诸葛亮这才停住,回过身就旁边椅子上坐下,面带微笑的盯着蒋由,也不说话。

    蒋由被盯的有点毛,一时间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

    诸葛亮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见蒋由不说话,站起身来就往外走,说道:“锁门!”

    蒋由这才知道这小孩有多厉害,赶紧磕头求( 三国英雄谱 http://www.xlawen.org/kan/372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